简述自然地理环境实用13篇

简述自然地理环境

篇1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左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1右为甲城市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答案:(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 600毫米以上),5~10月降水较丰富(为雨季),11月到次年4月降水较少(为干季)。(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低平(海拔低于200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解析:第(1)小题的“气候特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方面。由右图可知,气温全年高温、季节变化小,这是定性概况;最低约为20℃、最高约为30℃,这是定量表述。降水全年降水量较大,分为干、湿两季,这是定性概况。全年降水量约为1 600毫米,11月到次年4月降水较少,都在50毫米以下,5到10月降水较多,尤其是7、8月份,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上,这是定量表述。第(2)小题的“地形特征”,包括地形和地势两方面。地形由左图可知,该地区是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地区,是恒河三角洲,故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是定性概况;从等高线数值看,该地区大部分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低平,这是定量表述。地势一方面从河流的流向可分析判断出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这是定性概况;另一方面,从等高线数值看,该地区北(西北)部海拔在300米以上,而南(东南)部海拔在200米以下,这是定量表述。本例中两个题目难度都不大,属于常规分析题,但学生“眼高手低”,不懂得从“定性概况与定量表述”两方面加以分析,往往只有定性概况,未有定量表述,只有结论没有依据,作答不够充分,因此造成失分或得分不高。

二、整体性把握原则

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它各要素的演化,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这是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整体性原则即是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用于分析和解答地理高考综合题。

例Ⅱ:(2009年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2)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

答案:(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2)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宜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

解析:某河流的水文特征是该地区地理环境整体特征的具体表现。第(1)题中A河流的水文特征,涉及该地的地形、气候、植被等多个地理要素。由经纬网可知该地区是我国东北某局部区域,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冬季由于气温在0℃以下,降雪积累而不融化,待到来年的春天气温回升时再融化补给河流,所以河流具有流量季节变化较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等特点。植被上,东北是我国天然林分布最广、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较少的地区,故河流含沙量较小。第(2)小题:农业生产特别强调“因地制宜”,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形成整体。“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即说明“西北部与东南部”的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地理要素的差异,因为它们具有整体性。通过图示区域的等高线和河流分布可分析得出:地形西北部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故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而东南部海拔在200~600米,等高线较为密集,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土层较薄。水源上西北部有河流,灌溉条件较好。气候都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综合分析得出西北部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有利于发展林业和果业。地理环境整体性不仅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还包括人文地理环境整体性。因为组地理环境的人口、交通、城市、工业、农业、技术、政策等要素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在高考综合题中常见分析或简述某地工业、农业或城市等区位条件,也要运用整体性原则,从人口、劳力、交通、城市、工业、农业、技术、政策等方面加以分析。

三、规律掌握与因材料而宜原则

这里所指规律即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劳力、市场、交通、技术、政策、资金以及工业、农业等;评价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时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评价。但这些规律不能让学生误以为是分析、解答高考综合题的程式化、模式化,学生更不能刻意遵循固定的答题模式而忽视题目设计的本意,应因题、因地、因设问、因情境、因材料而宜。

例Ⅲ:(2013年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轮台(位置见图3)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 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篇2

概念型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对地理概念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把握和阐释能力,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试题信息的能力要求较高。

【例1】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解析:根据等高线示意图,可知该处最高海拔不超过500米,等高距为10米,高差小,地形为丘陵;甲地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2.如何描述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

常见的关键词有:简述(描述、阐述、说出、分析);特点、特征。

常见的题目有:描述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的水文和水系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农业地域类型特征、工业区位特征、人口和城市分布特征)。

【例2】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读下图,回答问题。

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解析:在描述特征类试题时,我们要建立思维关联图,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如下图所示。

【例3】读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2)据图乙分析,与Q城相比较,B城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3)据图甲、图乙中的信息,概括出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请答出三项。

解析:该题涉及对地形特征、水文特征和气候特征的描述和阐释,我们同样可以构建思维关联图(如下页图所示)。

3.如何描述地理事物时空分布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

一般要从两个方面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征:空间分布(延伸方向、空间递变规律)、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

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试题一般要求描述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如城市化过程、某天气系统过境(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风向变化及产业结构的变化等。

【例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1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下页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解析:本题要求描述的是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由图可知,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5―9月,其中,8月最多,11月到次年3月无冰雹灾害,很明显,冰雹灾害年内分布不均。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主要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说明的思维过程中体现出来。最基本的思维活动是分析,分析问题的能力包含着综合的能力。

4.如何阐释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高考试题中经常要分析的成因有:气候特征(包括气温、降水)的成因、河流水文特征成因、某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农业(工业、城市等)区位因素的变化成因等。原因分析类的试题一般从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角度进行分析解答。自然原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的原因,人为原因侧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例5】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洛杉矶及周边地区晴天较多,海滩、沙漠等多样的景观为电影拍摄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下图中左图是该地区盛行风作用下形成的某一新月形沙丘局部图,右图是沙丘所在地风频图。

(1)从洋流和大气环流分析该地区晴天较多的原因。

(2)结合右图,判断左图中箭头所指方向并说明理由。

解析:思维过程如下图所示。

5.如何对地理事物或者现象进行说明和评价,并提出可行性或者合理性措施

常见的试题格式是:评价(阐释、说明)……条件;分析……影响(作用、意义);提出……措施(对策、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

对问题的评价要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区位因素评价一般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进行阐释。

对影响类试题应该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角度进行阐释。

措施类试题一般要求提出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问题的解决措施等。一般情况下,传统工业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等。对资源、能源类问题(水资源、能源短缺)常常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提出解决措施。生态环境问题一般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提出的措施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一般按照以下四步。

第一步,根据题目提供的文字、图表(包括图例),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明确试题要求和意图。

篇3

早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就提出了“人居聚居学”的概念。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学,它所考虑的是小到三家村,大到城市带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而非单纯的建筑或城市问题。人类聚居环境泛指人类集聚或居住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二大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系统。后来我国建筑大师吴良镛院士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西方的学术思想,汲取道氏学术精华,构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以以下方面为最基本前提:

1、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需要为目的的。

2、大自然是人居环境的基础,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离不开更为广阔的自然背景。

3、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人在人居环境中结成社会,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努力创造宜人的居住地,并进一步形成更大规模、更为复杂的支撑网络。

5、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建筑学的发展前提和脉络与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前提有相同或相似出发点,那么我们在研究建筑学的发展时可以找寻他们相关的学科焦点,来更好地研究建筑学。吴良镛院士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建筑学已不再局限于个体建筑设计的范围,与建筑学相关的其他学科以及相关影响因素都在不断扩展,形成一个相互联系而错综复杂的大系统。建筑学的概念也必须随之扩大,对其做较深入的研究,就不可避免的涉及众多相互联系的学科群,对他们的了解和研究是完全必要的,可以开阔和完善建筑学的思路。

2.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人居环境时我们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可划分为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以上每个大系统内又可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特别需要提出得是在上述五大系统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为人类创造与建设的人工系统。五个系统都有如何面向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研究实际问题中,以善于分析,寻找各相关系统间的联系和结合。在任何一个人居环境中,五个系统都综合存在着,五大系统也各有基础科学的内涵。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建筑师、规划师和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工作者都要自觉地选择若干系统进行交叉组合。当然,这种组合不是概念游戏,而是对历史的总结,对现实问题的敏锐观察、深入的调查研究、深邃的理解以及对未来大趋势的掌握和超前的预测。吴先生认为,五种系统的划分只是为了研究和讨论问题方便,应当看到他们相互联系的方面。

在借鉴道萨迪亚斯理论的基础上,吴先生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初步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村镇)、建筑等五大层次。就这样,五大系统与五大层次相互交织,相互联系,构成了人居环境科学基本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这一学科的重要方法。在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构架下的理论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与发展,对于建筑学的发展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对于建筑学的指导意义

广义建筑学提出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观念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学三位一体,通过城市设计整合起来,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三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共同研究如何科学地进行土地利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场地规划;共同从事环境艺术的创造以及共同从事历史与自然地区的保护和重建,等等。

3.1从宜居城市城市角度出发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的指导意义

建筑学要融合环境、技术理念的发展,从单幢建筑物的设计走向建筑群落的规划和设计。我们将视野扩展到宜居城市的建设上来,这种城市形态的建设不是单纯一种城市规划思想所能够解决的,它需要综合不同城市规划思想的优点,摒弃其不足。宜居城市的概念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宜居城市的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应用,需要汲取历史长河点点滴滴的经验加以整合,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走出一条真正的符合现实背景和当地民情的宜居城市建设之路。

西安打造宜居城市的重点应主要解决交通问题,居住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相关社会民生问题。只有系统化有层次的分清楚问题,才能多空间、多维度的清晰我们所面对的棘手问题。

3.1从建筑学习角度出发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的指导意义

建筑历史的发展史正如人类社会的进步史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

脉络。我们对于建筑的不断认知也应建立在一套科学的理论方法之上,就能够更好地学习建筑的发展史,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不断总结做出有利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建筑。分系统、分层次的疏离知识理论可以让思路更加清晰,同时找到各个知识理论的交叉点,细致的总结研究,形成个人的理论系统。

4对于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的展望

世界是整体的,建筑是全面发展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既是社会理想,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人居环境科学应该作为全社会的科学,各方面都参与它的发展与创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以及对人居环境科学需要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还有全社会对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以人为本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注。我们作为建筑学的学生更加应该深入了解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以及他所涉及的系统观,学会分系统、分层次、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相信我们将迎来更加完善和更加适应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

参考文献

篇4

2、环境的类型都有哪些?

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被人类破坏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三类;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或称星际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

3、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生态因子分为哪几类?

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其可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

4、简述李比希(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被称做“Liebig最小因子定律”。应用这一定律时,一是注意其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况;二是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5、简述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

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一理论被称为Shelford耐性定律。

6、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是在其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的作用。

(4)阶段性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

(5)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但是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外一个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7、试述光的生态作用。

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

篇5

室内设计现在已不是一个新的名词,开始有很多人已经了解了室内设计也在接受室内设计,但并非任何的设计都叫做室内设计。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室内设计: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这一空间环境既具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同时也反映了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明确地把“创造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作为室内设计的目的,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的室内环境设计,它包括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从简单的介绍中不难发现室内设计具有很多的元素,而室内设计重要的无非是“设计”二字,何谓“设计”、为什么“设计”、如何“设计”?这是很敏锐的话题。从纸面上来讲回答可以简单理解成:一、用实物传达给人信息的一种方式叫做设计;二、为了表达设计者心里的想法和愿望所以设计;三、用设计者的思维去构思,用设计者的手去完成。论文格式,联系。

以上分析从设计上说明设计是源之于设计者也就是人,而人对设计不单是为了表达和传达信息,它是设计者本身的一种宣泄和真是自己的方式。当然室内设计也不然未然,而室内设计就不单是设计者自己为自己去表达和宣泄,他是为人,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人。在室内设计史上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设计风格和不同的设计理念,更有不同的文明、思想、和科技。它在被不同的时代接受不同的人们去享受,它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其实室内设计它的诞生和发展的宗旨是以人的生活为起点以人的需求为目标。总的来说是“以人为本。论文格式,联系。”然而人的生活是什么?人需求又是什么呢?这就无非要接触到人的心理。接触心理,很多人不亦说乎的都会想到心理学,那是不是室内设计是不是和室内设计有很大的关联呢?

回答当然是有大大关系,但也不能说要做好室内设计就要去学心理学,非也非也。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些问题是这么说的:“不少建筑师很自信,以为建筑将决定人的行为”他们“往往忽视人工环境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损害,也很少考虑到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 以往的心理学“其注意力仅仅放在解释人类的行为上,对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未加重视。其实这是一观点说明人与环境的关系,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影响人的情绪。这就说到一个重点问题环境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而室内设计则是去改变一些环境,宗旨是让人去舒适喜欢,而不是去厌恶。论文格式,联系。因此我要想改变好环境不仅是说要会设计构想、手法和方式,而是要去如何去运用这些手法和方式。手法方式千变万化,人的心理也是五颜六色的,那么如何使设计符合人的需求呢?

想要得知人的需求我们要去了解人得心理,心理我们需要了解什么心理呢?我们知道我们是在室内设计,室内代表着一定的空间一定的环境。论文格式,联系。在设计的时候我要知道向上述所说的“什么环境适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去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人照成的心理和人对环境的理解。当然我们针对的是一个局部小的环境里的分析,但室内它也是一个环境相对于范围比较小点。

说到此处,其实我们可以参照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可能比较陌生。

首先,在阐述环境心理学之前,我们先对“环境”和“心理学”的概念简要地了解一下。环境即为“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可以认为环境是一系列有关的多种元素和人的关系的综合。人们既可以使外界事物产生变化,而这些变化了的事物,又会反过来对行为主体的人产生影响。例如人们设计创造了简洁、明亮、高雅、有序的办公室内环境,相应地环境也能使在这一氛围中工作的人们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诱导人们更为文明、更为有效地进行工作。心理学则是“研究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学科。论文格式,联系。

其次,我们在了解下环境心理学的含义。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的角度,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即怎样的环境是最符合人们心愿的。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心理学与多门学科,如医学、心理学、环境保护学、社会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学、生态学以及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室内环境学等学科关系密切。

对室内设计来说,上述各项问题的基本点即是如何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彩和光照,处理好室内环境,使之符合人们的心愿。

在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在上述说明中大家都很清楚的知道环境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心理学将环境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将它视为一系列刺激。围绕环境整体,它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环境认知;环境压力;个人空间和领域性;密度、拥挤和环境类型;空间行为;环境问题与行为对策。

可见,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论文格式,联系。但这正好是在借用与我们去做室内设计需要的过程,我们需要它的分析去配合我们的设计更好的符合人的需求。就像上述环境心理中所说的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由其知室内环境中人的心理与行为。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基础。

下面我们列举几项室内环境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方面的情况: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2、私密性与尽端趋向3、依托的安全感4、从众与趋光心理5、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

运用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很广泛,:

1、室内环境设计应符合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

2、认知环境和心理行为模式对组织室内空间的提示。

3、室内环境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个性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篇6

一、引言

21世纪是战略管理的时代。随着环境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加,战略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日趋重要。没有战略管理,在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下,企业将失去前进的方向。战略管理主要包括战略分析、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等4个环节,而且这4个环节不断循环,形成持续的战略管理,伴随企业发展的全过程。这4个环节的关系是,战略分析是前提,没有科学系统的战略分析,就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战略管理;战略规划是核心,企业未来的运行发展要按照战略规划的要求进行;战略实施是关键,再好的战略规划也只有落实到行动中才会产生实际的意义和价值;战略评估是保证,实施战略过程中,要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评估战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对战略进行动态调整。从企业管理的实践看,企业通过战略管理分析和预测环境的变化,找出环境变化中产生的机会(Opportunity,简写为0)和威胁(Threat,简写为T),结合组织自身的优势(strength,简写为s)和劣势(Weakness,简写为w)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并通过战略管理的具体实践来实现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新世纪里,战略管理是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适应形势、赢得竞争、战胜困难、维持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重点针对战略分析环节进行研究,探讨进行战略分析的基本工具SWOT分析模型的改进和定量化,并尝试在天然气开发企业的战略分析中应用该模型,以验证其效果。

二、文献回顾与述评

关于SWOT分析模型的文献研究。王欣、陈丽珍(2010)在传统SWOT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AHP方法的定量模型。在该模型中,战略因素相对重要性采用AHP方法计算获得,最终战略类型由战略方位角和战略强度共同确定。王秉安、甘健胜(1995)运用德尔菲法、欠量、梯度、极坐标和四维坐标系等数学工具,提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力度以及战略强度、战略强度系数等概念,构造了SWOT营销战略的定量模型。孙超平等(2007)采用离散赋值法构建了一个基于离散评价的定量SWOT定量决策模型。黄溶冰,李玉辉(2008)建立了基于坐标法的SWOT定量测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于天然气发展战略方面的文献研究。钱治家等(2006)应用SWOT模型对川东北气区高含硫天然气开发问题进行了定性分析,并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总体部署、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和加强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开发建议。匡建超等(2006)根据SWOT分析基本原理制定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备选方案,最后运用定量战略计划矩阵方法(QSPM)从备选方案中选择出突出“资源战略”、“安全战略”和“科技创新战略”相结合的川渝地区天然气开发可持续发展战略。周子卜等(2007)、赵美娜(2009)、王艳(2005)和孟刚等(2008)分别运用SWOT工具定性地分析了川渝地区天然气市场、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形势、液化天然气行业以及大牛地天然气市场发展的战略问题,并都提出了发展战略措施。李勇(2009)则进行了中国西部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集群的SWOT分析。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SWOT分析模型是进行战略问题研究的基本工具;从定性走向定量是SWOT分析模型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战略问题基本采用定性的SWOT分析模型,定量SWOT分析模型在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应用还基本处于空白。本文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分级评分法,将SWOT分析从定性推进到定量,并将此定量模型应用到天然气开发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中。

三、SWOT分析模型的改进

(一)传统的SW0T分析模型概述

传统的SWOT分析模型采用定性分析方法,分别从环境和企业两个方面进行战略分析。环境分析方面主要从国内外宏观环境、企业所属的行业环境和企业所在的地区环境等三个层次分析环境未来发展变化过程和趋势以及由此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机会和威胁,为后面的战略规划制定“充分利用机会,尽量减少威胁”打下基础。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宏观环境主要涉及企业所在国家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以及自然气候和资源条件等方面的因素;行业环境主要涉及行业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生产者、供应商、顾客等方面的因素;地区环境主要涉及企业所在地的气候资源、交通条件、文化习惯、政企关系、媒体社区等方面的因素。企业自身的分析主要从产品服务、人员素质、资本实力、设备技术、经营管理能力、企业文化等方面分析自身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以上分析因素在具体的应用案例中不一定面面俱到,只需要挑选主要方面的因素分析即可。分析模型一般采用表格形式进行,分析具体案例时只需要按上述分析思路将相关因素的描述写入表中相应位置即可。

(二)传统的SWOT分析模型的改进

传统的SWOT分析模型仅仅定性地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虽然思路清晰,操作简单,但并没有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中涉及到的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说明,也没有整体上比较优势与劣势的强弱关系和机会与威胁的大小关系,从而导致决策者对战略形势的判断模糊不清,容易造成决策失误。这里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分级评分法将传统的SWOT分析模型定量化。

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中包括的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即权重。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中包括的各个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第二步,对判断矩阵进行数学运算,计算各因素相对权重;第三步,进行判断一致性检验;第四步,因素权重总排序。由于层次分析法已是很常见的工具方法,其原理步骤较为熟知,这里不再展开论述其具体算法过程。

其次,运用分级评分法为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中包括的各个因素打分,得到其评价结果。评分方法一般采用专家评分法,分级一般按lO分制。比如,在实际操作中,聘请几个业内专家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中包括的各个因素一一打分,采用计算平均分的方法得到各个因素的实际得分。

最后,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中包括的各个因素的权重和得分相乘并求和,就得到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这四个方面的总体评价得分,根据分数值高低就可进

行优势与劣势强弱、机会和威胁大小的比较。

四、新模型在天然气开发企业战略发展中的应用

这里以四川某天然气开发企业为例,探讨改进后的SWOT定量模型的具体应用。

(一)企业环境机会研究

通过系统分析发现,该天然气开发企业面临的主要环境机会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对天然气产业的日益重视和政策支持;二是川渝地区发展条件不错;三是集团总部对天然气业务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四是天然气市场需求旺盛,总体形势供不应求;五是天然气价格涨价趋势明显;六是企业主力市场发展机遇好。将上述环境机会方面的6个因素列入判断矩阵,并计算出各自的权重。

根据10个业内专家对环境机会方面的6个因素评分,采用计算平均分(取整数)的方法,分别得到6个因素的最终得分,并将6个因素的权重和得分相乘求和,即得到了环境机会的总体评价结果。从最终结果看,该企业的环境机会综合得分为9.29分,这说明企业当前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尤其是集团总部的重视和主力市场的发展机遇值得关注(因为其加权分高)。

(二)企业环境威胁研究

通过深入调研和系统分析发现,该企业发展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威胁和挑战:一是川渝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风险性逐渐增大;二是公司面临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三是安全环保与节能减排面临严峻挑战;三是人才市场高水平技术与管理人才争夺激烈;四是油地关系(油田与其所在地民众、政府的关系),协调工作越来越难。将上述环境威胁方面的4个因素进行与上述环境机会因素进行同样的操作和运算得到判断矩阵和权重与评分综合结果。

上述结果反映了企业目前外部环境面临威胁的总体状况。企业综合得分8.37分。可见,企业当前面临的发展威胁不容忽视,尤其是越来越大的资源勘探开发风险和日益加剧的高层次人才争夺值得关注。

综合外部因素中的机会和威胁看,企业发展环境中可以说“机会与威胁共存”,但从总体上看,机遇大于威胁。发展形势总体有利于企业。

(三)企业自身优势研究

经过细致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储备较为丰富;二是主力队伍勘探技术实践能力强;三是整体科研实力较强;四是企业市场广阔与销售能力强;五是主力气区生产成本较低;六是企业产运销经验丰富;七是企业信息化水平较高;八是有较好的企政关系基础。将上述企业优势方面的因素进行与上述环境机会因素进行同样的操作和运算得到判断矩阵(见表5)和权重与评分综合结果(见表6)。

上述结果反映出企业目前内部环境中优势的总体状况。企业综合得分8.37分。可见,企业自身的优势总体比较突出,尤其是资源储备、主力勘探队伍、整体科研实力和市场广阔与销售能力等方面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四)企业自身劣势研究

企业自身的劣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后备资源勘探开发风险较大;二是工程技术安全管理能力较弱;三是管道运营与平稳安全供气压力大;四是企业重组整合难度较大;五是企业自身实力与经营管理能为有待提升;六是员工队伍结构不合理。将企业优势方面的因素与环境机会因素进行同样的操作和运算,得到判断矩阵(见表7)和权重与评分综合结果(见表8)。

上述结果表明了企业目前内部环境中劣势的总体状况。企业综合得分7.71分。可见,企业的劣势虽然表现在多个方面,但还不至于严重影响和制约企业发展。当然,企业后备资源开发风险、石油工程管理能力和重组整合方面需要加强关注。

篇7

1.让孩子想说

依据班级幼儿好表扬,喜欢小礼物的特点,用鼓励的方式、互相激励的办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如,对于能积极发言的幼儿及时地以贴红点、拥抱、送大拇指、鼓掌等方式给予肯定,同时以点带面刺激其他幼儿也积极上台发言;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应不急于要求他同其他孩子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说,而是先进行个别交谈,一步一步地去引导“能站出来能和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一起说独立说大声地说,大方地与人交谈”。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

2.让孩子敢说

其实有些孩子他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因此我们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来逐步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如,开展“故事节活动”“自由交谈”等活动,让幼儿学会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学通过自己的表现及说来传达给周围的人,与他人一起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同时也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提高幼儿表达能力,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3.让孩子会说

在孩子想说、敢说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引导孩子说好话,也就是把要说的话讲清楚、讲完整、讲生动、讲贴切。如在角色游戏中鼓励幼儿积极地用语言交流活动,从而获得语言的发展。

二、创设幼儿想说、敢说、会说的物质环境

幼儿是很感性的,因此,我们的活动也应以实实在在的东西为幼儿提供感官上的认识。比如,在上“糖果王国”这一活动时,我们用各种糖果将活动室布置成一个充满童趣的“糖果王国”,让幼儿到“糖果王国”做客,与各种糖果做朋友,在这一情境中,幼儿自然而然地认识了各种糖果的名称、外形,品尝了糖果的味道,并用他们的言语对糖果进行描述。这就是利用物品布置情境,从而达到让孩子亲身体验、玩中进行学习的目的。

三、运用各种方法,幼儿想说、敢说、会说

1.多媒体创设的情境,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

语言活动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更能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然而,小班幼儿受个性和环境的影响,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性格外向,能说会道,落落大方;有的沉默少语,胆怯害羞,见外人不说话。这样班级整体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不均衡,如果在语言活动中没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只有几张静态的图片等简单的教具,是不能很好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的。为此,运用多媒体营造一个非常丰富的动态语言环境,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

2.简笔画创设的情境,构造幼儿表达的框架

简笔画就是简单地将形象勾画出来。在语言教学中,我们经常运用边念儿歌边将形象用粉笔或勾线笔画出来的方法进行情境教学。这种方法简单便利,也很形象。孩子听着儿歌,看着老师将语言描述的东西变成了图画,这是语言的图画再现,也是一种简洁的语言情境,能将简单的语言形象化,幼儿更容易听懂、感知并理解。如:诗歌《家》,“蓝天是小鸟的家”,老师边说边画出蓝天、小鸟,接着问:蓝天除了是小鸟的家,还会是谁的家呢?当幼儿说出他心里的答案时,老师及时画出他所描述的形象,这给幼儿以实实在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训练变得更简洁易懂了。

3.角色表演创设情境,诱发幼儿表达的潜能

篇8

莲花市场位于佛山市高明区中心老城区内,大多数高明老居民居住于此,由于位置优越、品种繁多,价格实惠,深受广大高明居民的喜欢,市场繁盛。但出现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市场商户占用人行道摆卖,更有甚者直接占用机动车道摆卖;再加上商户摆卖不遵守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废弃的果蔬叶类残渣乱丢乱扔乱放,导致整个市场环境秩序和卫生保洁情况严重受损,道路拥堵,交通状况十分堪忧,直接影响到了当地居民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美丽家园”的建设,事关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事关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为此,高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执法三大队,决定对莲花市场乱象下大力气进行整治。

1.加强宣传,倡导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我队向莲花市场及其周边的商户及群众共派发《致广大市民和经营商户的一封信》200份,真诚呼吁广大商户及商家切实做到:文明经商不跨线、摊点规范不乱摆卖、举止文雅不乱扔乱倒乱放、整洁美观不乱拉乱挂乱写。

2. 实施划线经营,体现城市管理的“温度”。城市管理,既要“力度”,也不缺“温度”。经过前期的实地调研,结合莲花市场及其周边的市容环境状况,经研究决定,我队在莲花市场及其周边实行划线经营许可。一方面,加强对前期已实施划线经营商户的管理,共发出《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30份,责令商户其务必线内经营;另一方面,继续扩大划线经营的区域,新增划线经营的商户30家。

3.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强化责任区的管理责任及法律责任。落实责任区管理,是提升城市管理效能的有效举措。为进一步提升商户的责任区管理意识,督促商户落实管理责任,我队共与125户商家签订《佛山市高明区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明确责任人、责任区范围及具体的管理责任、法律责任,把莲花市场及其周边的市容卫生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商户,全面提升了莲花市场及其周边的城市管理效能。

4.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提升执法震慑力。一方面,我队坚持加强对莲花市场及其周边的执法巡查工作,针对重要路段,实行蹲点驻守;另一方面,针对执法巡查中的难点和黑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我队共开展专项整治行动15次,共派出44车次、227人次对该处的无照占道摆卖、跨线经营等行为予以重点整顿,共先行登记保存及扣押经营物品(蔬菜、水果等)32车次,立案处罚7宗,罚款人民币4900元。针对商户未能履行责任区责任、保持责任区内卫生整洁的行为,我队率先启动简易程序立案处罚,共作出处罚46宗,罚款人民币9200元。

5.依法拆除违法建设,营造整洁、干净的市容环境。莲花市场往扶丽水果批发市场方向存在多处小斜坡,上述小斜坡堵塞了下水道,导致污水污油无法正常排放,长期堆积在路面上,严重污染了市场周边的环境卫生。为营造整洁、干净的市容环境,我队已拆除上述小斜斜坡,拆除小斜坡长约200米,占地面积为20平方米。

6.加强劝导与整治,巩固治理成果。经过长达3个月的高强度整治,莲花市场及其周边市容市貌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为巩固治理成果,一方面,我队坚持蹲点驻守及教育劝导,共劝导商户127家;另一方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共12次,出动执法人员98人次,对无照摆卖、违规堆放等行为予以强力打击。

经过对莲花市场长期有效、科学分类、刚柔兼济地执法,莲花市场的道路不再拥堵,车辆不再杂乱无序,路面不再肮脏污秽,商铺不再乱摆乱放。莲花市场给居民焕然一新的感觉,市民纷纷拍手叫好,无不称赞。此行动也给高明区的“美丽家园”大行动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事迹二:突破违建处理难点,推动自行拆除

2021年3月29日,位于高明区荷城街道沧江路211号农机小区内、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简易仓库,经过执法三大队的不懈努力,对当事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层层面面做思想工作,最终由当事人自行拆除。上述违法建(构)筑物自2019年8月立案以来,高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执法三大队多措并举,突破重重难点,最终促使其被顺利拆除。

一是厘清历史,明确该简易仓库的权属。该案件处理的难点之一在于如何确认上述简易仓库的权属问题。上述简易仓库属于原农机供应公司的一部分,建于1984年。因原农机局于2006年破产,其下属的农机供应公司的全部资产被当事人赎买。当事人坚称该简易仓库及其所在地块属于原农机供应公司资产的一部分,属于其个人资产;但周边的住户也坚称,该简易仓库侵占了其公用用地,为违法建(构)筑物。

如何才能明晰其权属问题?唯有追源溯本!

篇9

一、概述

人类逐渐的步入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对各种建筑物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当中,那随之的工业厂房也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直以来,工业厂房设计就被广大建筑师忽略了,导致不少缺乏系统考虑的工业厂房对城市、社会环境带来了破坏。现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使工业厂房设计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一个个造型活泼,洁净优美的现代化工厂在城市中展现出来,给予人们美的享受。

二、设计理念

现如今,人类的欣赏角度不一,每个人的感观也都不同,建筑的理念当然民就不相同。现代的工业厂房已经不再是以前的简简单单能够提供给人们工作的一个平台就可以,现如今的厂房设计不但要考虑到功能的实用性,还要赋予建筑以科技化,人性化,多元化的特性,使工业厂房不单单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也能体现工业建筑的艺术之美并同时赋予了现代工业建筑新的设计理念。

对于我国的建筑设计工作而言,在对工业厂房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其中的新理念即为:(1)节能设计:节能是可持续发展工业厂房的一个最普遍、最明显的特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运行的低能耗,二是建造工业厂房过程本身的低能耗。这两点可以从一些工业厂房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及新产品的运用中体现出来。(2)绿色设计:指从建筑的原材料、工艺手段、工业产品、设备到能源的利用,从工业的营运到废物的二次利用等所有环节都不对环境构成威胁,绿色设计应摒弃盲目追求高科技的做法,强调高科技与适宜技术并举。特别是面对现在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的工业厂房项目,大多会要求项目进行LEED认证。LEED是美国民间绿色建筑认证奖项,目前被认为是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毫无疑问,低碳和环保将是未来的主流趋势。尽管在当下国内的发展还不够完善,但LEED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的贡献不能被掩盖。

三、设计叙述

1平面设计:工业厂房分为单层厂房、多层厂房及高层厂房,平面设计多为工艺设备服务,主要根据工艺流线来布置建筑平面,同时处理好人员流线及货物进出流线的分流设计。单层机械制造类厂房的屋面主要考虑采用自然通风及天然采光以节约能耗,通常在屋脊设置纵向气楼以及避风式或者开敞式采光通风屋脊解决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也可在屋面横向间隔设置聚碳酸酯或者玻璃钢条形波纹采光板解决天然采光。工业厂房通常屋面跨度比较大,屋顶汇水面积大,钢屋面坡度一般为≥5%,混凝土屋面坡度一般为3%。采用传统的屋面排水时,在外立面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外排水方式以减少屋面漏水的情况。若采用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应注意管材的选用。从工程应用的情况看,镀锌钢管是不错的选择,而普通的PVC管则会存在很大的漏水隐患。工业厂房防火分区的确定,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要求,根据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以及厂房的层数这些因素来综合考虑确认。厂房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规范增加1.0倍。但需要注意的是: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厂房,要扣除楼梯间、卫生间、一些动力站房等这些未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部位,以达到正确计算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的目的。

2立面设计:工业厂房的建筑立面要把握以下4个方面的特征:规模、线条、色彩、变化。工业厂房因其生产工艺流线较长,厂房规模比较大。立面主要由内部工艺布置来决定,在满足工艺的要求下力求立面简洁恢宏同时使节点尽量简洁统一。建筑立面设计把建筑形象与厂房的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满足建筑采光、通风、散热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追求建筑形式上的变化,并力图表现建筑的艺术之美。

3剖面设计:电子工业洁净厂房应根据工艺使用要求来确定工作层、设备下夹层及设备上夹层的净空高度,然后确定建筑剖面节点。而制造类厂房可根据吊车起吊高度,吊车型号,考虑行车运行的安全距离及屋面结构形式,确定建筑剖面节点。

4检修走道及检修梯:电子工业洁净厂房的设备上夹层,建议设计检修马道,避免直接在吊顶板上行走。而且吊顶上方设备管道纵横,不设置检修马道会不便于设备检修。混凝土屋面的检修梯通常采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或者设置垂直爬梯从室内通过屋面上人孔上屋面,而钢屋面的检修梯则通常单独从室外设置带护笼的钢爬梯。

四、工业厂房发展方向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的发展,科技的迅猛进步,带动了我国工业厂房的设计理念从以往的以生产设备为中心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人的因素在建筑中越来越重要,工业厂房的人性化设计要求建筑师摒弃只重生产工艺的需求,轻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的倾向,注重人对空间环境的体验和感受,创造方便、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空间,使工业厂房空间环境与人相融合,创造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

第一点,我们要通过将大自然的环境成功地引入并渗透到工业厂房的内部空间环境当中,同时我们也要足够的重视开放空间的创建,使内部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交流和渗透。通过设置一些自然景点,观景窗、观景台、内庭园以及落地窗等措施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此外,引进自然,改善内部生产环境还可以借鉴我国传统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如;渗透、借景、对景等。

篇10

一、综合性的论述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在相关机构与官员的推动下开始了中国环保史编纂工作。余文涛、袁清林、毛文永编著《中国的环境保护》(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一书,该书第一章为“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主要介绍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思想、机构、法令,以及对森林、苑囿园池的保护、国土与环境整治等实践。也许考虑到此书对古代环境保护阐释太少,随后,袁林清推出《中国环境保护史话》(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在介绍古今环境变迁基础上分析历代环境保护思想、法令与实践。虽说略显单薄,但其通过环境变迁来研究环境保护的思路,学界至今还在运用。林学界的陈登林、马建章编著《中国自然保护史纲》(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思路基本也是如此,按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的历史分期,简略描述了各个时期对水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思想、政策、机构等。

集成性研究是罗桂环、王耀先、杨朝飞、唐锡仁编著的《中国环境保护史稿》(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该项研究是1989年在国家环境保护局宣教司倡导下,综合多方面人力,历时5年完成。此书详细介绍了我国古代环境保护思想、法制的产生与发展,并分为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物种保护、森林保护和植树造林、注重产出和自然循环的农业模式、水旱灾害防治与水资源利用、水土保持实践经验积累、土地盐碱化与沙漠化治理、传统手工业生产的环境问题、对环境与健康关系的认识、古代都市规划和环境建设、人口土地开发与环境等10个主题探讨了古代环境保护实践。编者还将我国历史上环境保护特点概括为注重防灾抗灾、强调森林生物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生产中的综合平衡、关注人地协调。罗桂环与舒俭民编著了《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迁与环境保护》(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年版),突出了人口对环境变迁的影响,诸多内容与《中国环境保护史稿》相同。李丙寅发表数篇有关不同时期环境保护的论文后推出《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依次论述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有关环境保护的思想、法令与实践。该书创新之处不多,细致程度也远不如《中国环境保护史稿》。王玉德、张全明主编的《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虽没冠名为中国环境保护史,但该书上卷以史为以经,主要内容是论述中国历代环境保护思想、法令、实践,但主要汇编前人研究成果。

在环保研究热潮下,除了通论全国之外,还有专门研究地区性环境保护史著作。如王伟杰编著的《北京环境史话》(地质出版社1989年版),简要描述了人们改善北京地区环境史迹的各个方面。同时,一些省市县开始编纂出版“环境保护志”、“环境卫生志”,此类方志一般会对古代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进行简要追叙。

与通历代论相比,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综合研究更为丰富:先秦有袁清林《先秦环境保护的若干问题》(《中国科技史料》1985年第1期)、李丙寅《略论先秦时期的环境保护》(《史学月刊》1990年第1期)、郭仁成《先秦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求索》1990年第5期)、李金玉《周秦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与实践研究》(郑州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4月);秦汉有李丙寅《略论秦代的环境保护》(《商丘师范学学报》1990年第1期)、《略论汉代的环境保护》(《河南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倪根金《秦汉环境保护初探》(《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魏晋南北朝有李丙寅《略论魏晋南北朝的环境保护》(《史学月刊》1992年第1期);唐代有刘华《我国唐代环境保护情况述论》(《河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宋代有刘华《宋代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张全明《论宋代生物资源保护及其特点》(《求索》1999年第1期)、《论宋代生物资源保护》(《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元代有刘华《元代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探幽》(《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明代有杨昶《明代在资源环境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江汉论坛》2007年第1期)等等,诸如此类的研究自然让我们对各个时期环境保护有了基本认识,但概述性研究往往很难将问题引向深入。

二、关于思想与意识

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古人形成了一些朴素的环境保护思想与意识。刘翠溶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山林川泽的观念和制度》(载曹添旺、赖景昌、杨建成主编:《经济成长、所得分配与制度演化》,中研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9年版,第19-42页)中对历史上山林川泽的观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张建民则在《论传统农业时期的自然保护思想》(《中国农史》1999年第1期)中指出,先秦至两汉核心自然保护思想的核心是“以时禁发”,同时往往与宣扬社会伦理道德结合一起,魏晋以后则更多注重于资源破坏的影响,森林植被、水、土资源的相互关系,特别是认识到森林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中的作用。

法学界张梓太在《中国古代立法中的环境意识浅析》(《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中从法学角度指出,古代立法中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环境立法,但立法者注重对自然环境保护,强调立法时应当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尽可能做到“道法自然”。在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时,主张永续利用,对资源开发要“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同时特别注重对生活环境的保护,以“礼”为标准,对生活环境划分出重点保护区域,进行重点保护。

对不同时期环境保护思想与意识的探讨更为常见。鞠继武在《试论先秦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年第2期)中简述了先秦时期的环境保护思想,李根蟠《先秦时代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理论》(《古今农业》1999年第1期)则进一步指出先秦保护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理念依据是处理“天、地、人”关系的“三才”论。陈业新在《秦汉时期生态思想探析》(《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1期)中对秦汉时期生态思想进行了概述,认为这一时期生态思想基本方面是关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间应有的和谐与统一关系的思考,具有辩证法“合理的内核”。邹逸麟在《我国古代的环境保护意识与环境行为以先秦两汉时期为例》(载《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06-213页),中强调古人具有丰富的环保意识。叶坦在《宋代帝王的经济观:君主诏令所反映的保护生产与生态的思想》(《中州学刊》1990年第6期)中分析了宋代君主诏令所反映的保护生产与生态的思想。张全明对宋代环境保护关注较多,在《简论宋人的生态意识与生物资源保护》(《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筒论宋代儒士的环境意识及其启示》(《文史博览》2006年第8期)等中认为宋人表现出较强烈而广泛的生态意识,提出了顺应自然,调节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资源的生态哲学观,而宋代儒士“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中庸”的处世道德观,使环境意识达到一个较高的高度。

或许是为资料所限,对明以前环境与资源保护思想的研究大多过于抽象,对明清时期的则要细致的多。杨昶在《明代的生态观念和生态农业》(《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年第1期)中认为在人口骤增、土地开发相对受限的压力下,明代涌现出一系列生态环境意识超迈前贤的思想家,并讨论了其中一些代表性人物的思想。美国学者邓海伦在《十八世纪中国官方对环境问题的看法与政府的角色》(载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版,第877-916页)中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十八世纪中国官方对环境问题的看法,认为虽然一些官员看法是合理的,但由于当时的人口压力,使他们主要致力于解决人口生计问题,对环境问题常常忽视。

西北作为我国生态脆弱带,学者关注较多。赵珍在《清代陕甘地区的森林生态保护意识和措施》(载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明清论丛》第4辑,2003年;亦收入赵珍著《清代西北生态变迁研究》第五章“被动的调适:自发的生态理念和环境保护措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5-352页)中指出,由于人口增加,大面积农田垦殖,生态脆弱性进一步加重,一批有识之士提出了生态保护要求,特别是对森林的保护。王社教则利用清代丰富方志,撰有《清代西北地区地方官员的环境意识――对清代陕甘两省地方志的考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1期)一文,通过考查陕甘两省地方志编纂者对当地环境问题直接记述和议论以及各地方志“艺文志”有关论述环境问题文献的收录情况,指出当时整个社会还没有形成群体的环境意识,个别地方官员环境认识集中表现在对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功能认识上,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的关注。

除了方志,一些典籍中也蕴涵着丰富的环境保护思想,钞晓鸿、佳宏伟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生态环境史》(载钞晓鸿著《生态环境与明清社会经济》,第49页)一文中列举了以下学者的研究:陈瑞台对《庄子》,郭文韬对《月令》,胡元鹏、宫玉海对《诗经》、《山海经》,田龄对《周礼》、屠承先对《盐铁论》,郑学檬对《状江南》诗组,高玄英、赵文姝对《聊斋志异》等等。以笔者所见,较早时李丙寅也对《诗经》中的环境思想作过探讨,撰有《(诗经)中有关人类对环境认识的初探》(《商丘师范学学报》1992年第3期)。

以上研究涉及环境、资源保护思想的方方面面,也有不少学者专注某一方面,其中以林业保护为突出。叶世昌在《丘F的造林主张》(《中国农史》1984年第4期)中对丘溶阐释在《大学衍义补》中的造林主张。倪根金在《试述中国历史上对森林保护环境作用的认识》(《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试论中国历史上对森林保护环境作用的认识》(《农业考古》1995年第3期)等中认为,古人已充分认识到森林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巨大作用,并把人们对森林作用的认识分为先秦、汉至元、明清、近代四个阶段。关传友则在《论中国古代对林木保持水土作用的认识与实践》(《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年第1期)中指出,自先秦至明清古人对森林保持水土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萌芽、初步、明确、普遍认识的变化过程。

说到水土保持,马宗申在《我国历史上的水土保持》(《农史研究》第3辑,1983年)一文中,着重论述了我国森林抑流固沙、沟洫治黄、治水先治源等有关水土保持理论。刘忠义在《我国古代水土保持思想体系的形成》(《中国水利》1986年第11期)中略述了我国古代水土保持思想体系形成过程,宋源在《我国古代水土资源管理思想述略》(《中国农史》1987年第3期)中认为我国古代管理水土资源的思想可溯源于先秦,汉唐时力求使有限的水资源取得较好社会经济效果,宋代以后把兴利和除害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到水土资源综合效益问题,明清出现了许多综合利用水土资源的建议和实例,这一过程反映了封建经济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对水土资源管理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

还有学者讨论古代保护动物资源思想,如邢湘臣的《我国古代鱼类资源的保护》(《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周才武的《古代山东地区渔业发展和资源保护》(《中国农史》1985年第1期),景爱的《古人如何保护野生动物》(《森林与人类》1996年第4期)等等,此类概述性的研究,较为简略。不过,也有较为具体的,如董希在《浅谈我国古代对动物资源的保护》(《中国农史》1990年第2期)一文中解析了清代郭尚品在《上白邑侯希李请禁毒药取鱼禀》中保护渔业资源思想。

三、有关政策与法令

我国古代虽没有系统环境保护法令与政策,但中央、地方法规中相关内容还是比较丰富。姜建设在《古代中国的环境法:从朴素的法理到严格的实践》(《郑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中讨论了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立法产生过程,认为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环境恶化,有识之士呼吁采取保护措施,最终转化为政府行为,并以法的形式肯定下来。严足仁编著的《中国历代环境保护法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年),依次介绍了夏商周、秦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的环境保护法制,然该书古代部分只是列举了相关政书中有关环境保护政策与法令,甚为简单,仅48页。

断代性通论研究主要是对秦汉、明代。陈业新的《秦汉生态法律文化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探讨了秦汉时期对水利、植物、动物、森林 资源保护法令,并认为此时环保法令内容广泛,承前启后,但得不到真正、彻底、完整意义上的贯彻执行。杨昶撰有《明政令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明朝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变的政治举措考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等,对明代有利于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法令分别进行了考述。

大量的研究体现在林业政策与法令上。如王永厚的《以法治林话古今》(《中国林业》1981年第4期)、黄森木的《我国古代的以法治林》(《农业考古》1986年第2期)分别简叙古代以法治林的历程。王子今的《秦汉时期的护林造林育林制度》(《农业考古》1996年第1期)对秦汉时期护林、造林、育林诸制度进行了探讨,新近韩国学者崔德卿撰有《秦汉时代山林树泽的保护与时令》(载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557-567页)一文,也许是交流不便,并无太多新见。李广联撰有《北魏的林业政令》(《中国林业》1983年第9期)、《北宋的林业政令》(《内蒙古林业》1983年第10期)。王希亮《宋朝发展林业保护山林的几项措施》(《经济研究资料》1982年第9期),郭文佳《简论宋代的林业发展与保护》(《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对宋代鼓励植树、减免赋税、赏罚官吏、保护山林等一系列措施进行了探讨,惜没有回顾学术史。樊宝敏、董源、李智勇在《试论清代前期的林业政策和法规》(《中国农史》2004年第1期)中认为,清政府虽颁希过一些与林业有关的护林植树诏令或条文,但没有全国统一的森林法规,因而地方上有大量乡规民约,然作用有限。

谈到乡规民约,中国有大量护林碑,此方面研究诸多,有代表性的是倪根金。撰有《明清护林碑研究》,(《中国农史》1995年第4期)、《明清护林碑知见录》(《农业考古》1997年第1期)、《新见江西遂川两通清嘉庆时护林碑述论》(《古今农业》1997年第3期)、《中国传统护林碑刻的演进及在环境史研究上的价值》(《农业考古》2006年第4期)对明清护林碑研究较深,认为人们对林业作用认识的深入、风水意识盛行、毁林(尤其盗伐)现象严重是明清护林碑大量出现的三大原因,并把护林碑分为官方型(中央、地方)、民间型(个人、家族、村寨、联村、寺庙)、混合型(官民、僧俗)三大类,同时对现存护林碑分布进行了列表。此外还有,卞利的《明清时期徽州森林保护碑刻初探》(《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古开弼的《广东现存明清时期涉林碑刻的历史启示》(《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广东现存明清时期涉林碑刻的生态文化透视》(《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何满红的《明清山西护林碑初探》(《文史月刊》2007年第1期)。

与国内较多学者概述性的研究相比,国外一些学者通过具体事件与案例进行细致的研究,如日本学者相原佳之撰有(《清朝中期的森林政策――以乾隆二十年代的植树讨论为中心》)(载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第506-523页)一文,详细阐释了乾隆二十年代吴鹏南造林提案产生、议定的过程及效果。

一些学者讨论了古代保护动物法令,如王希亮的《北宋保护野生类的法令》(《中国林业》1982年第10期)、《我国古代野生动物管理法》(《野生动物》1985年第1期)。中国各少数民族有许多禁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规约,如古开弼的《我国历代保护自然生态与资源的民间规约及其形成机制――以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规约为例》(《农业考古》2005年第1期)。

四、相关具体行为

环境保护行为与环境破坏往往是同时存在,虽然很多是无意识的。郭文韬在《我国古代保护生物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历史经验》(《资源科学》1984年第1期)中认为,我国古代在保护生物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彭世奖在《我国环境保护的历史经验值得总结》(《农史研究》第8辑,1989年)中也指出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经验值得总结。大量的环境保护实践依然体现林业上,本文非林业史研究回顾,主要列举一些与本文主旨直接相关的较有代表性的论著。

刘彦威撰有《我国古代对林木资源的保护》((《古今农业》2000年第2期,亦载李根蟠、原宗子、曹幸穗主编:《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17-132页)、《中国古代的护林和造林》(《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对中国古代林木资源的保护与植树造林行为进行了论述。倪根金的《秦汉植树造林考述》(《中国农史》1990年第4期)、《秦汉“种树”考析》(《农业考古》1993年第1期)论述了秦汉植树造林行为。翁俊雄在《唐代植树造林述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3期)中认为,唐代在植树造林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山林的保护却注意不够。

对明清林业保护行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生态脆弱带。暴鸿昌的《明代长城区域的森林采伐与禁伐》(《学术交流》1991年第3期)认为,人口的增长、城市的扩充等原因最终导致明代长城区域森林禁伐的失败。台湾学者邱仲麟在《明代长城沿线的植术造林》(《南开学报》2007年第3期)中分析了明代出于军事目的而在长城区域的森林禁伐与植树行为,认为整体来说,成效并不明显,无法挽救森林日益减少的情况。上文提到赵珍的研究,虽说涉及保护森林、水土、动植物资源等行为,但主要是探讨人们保护森林的行为,并认为这些行为是被动性的、自发性的。钞晓鸿在《清代至民国时期陕西南部的环境保护》(载钞晓鸿著:《生态环境与明清社会经济》,第101-128页)中主要利用碑记分析清代至民国时期陕西南部对森林等资源保护行为,认为与环境破坏的大范围、持久性相比,保护只是局部、短期的。最近,何满红的《环境脆化中的保护――以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山西省为例》(载行龙主编:《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山西社会》,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46-267页)也是利用碑记探讨明清至民国时期山西省林业等资源保护行为,也认为乡规民约的保护很有限。关传友则利用族谱来研究,在《论明清时期宗谱家法中植树护林的行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4期)中指出,风水意识是家族法规中提倡植树护林的根本原因,家族经营是护林行为的重要原因。

亦有学者对一些防护性的植树造林进行研究,如杨秀伟《植树造林是水利的传统――堤防植树小史》(《中国水利》1983年第1期),古开弼《我国古代人工防护林探源》(《农业考古》1986年第2期),谢志诚的《黄公树――清代地方性生态农业工程》(《中国农史》1995年第2期)简述了乾隆年间黄可润在直隶无极县植树造林工程。游修龄在《槐柳与古代的行道树》 (《中国农史》1996年第4期)中对保护路基的行道树做了有益探讨,指出历史上行道树种的变化过程,秦是以青松为主,汉以后直到唐宋则以槐树为主,明清转以柳树为主。

水土保持行为是学者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张芳在《清代南方山区的水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中国农史》1998年第2期)中认为,清代南方山区砍伐林木垦荒、陡坡种植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当然手工业、采矿业、樵采、军事也不可忽视,在此基础总结了各地的水土保持措施。张祥稳、惠富平在《清代中晚期山地种植玉米引发的水士流失及其遏止措施》(《中国农史》2006年第3期)中阐述了清代不同地区官方和民间对开山种玉米利弊的不同认识,指出浙江、皖南和陕南等地,政府和民间曾采取多种积极措施,遏止山地种植玉米引发的水土流失,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其它,如对水源保护的研究,如顾其洋的《水源保护史话》(《环境保护知识》1979年第4期),只是科普性的,较为简要。对动物资源保护研究,上文提到的一些相关论著中往往也会有所提及,笔者在此不再重叙。

五、小结

篇11

一、研究背景

"环境美德伦理学"是美德伦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对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给予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定义和解释,它重视的是一个有德之人应具备的性格特点,而非定义人-环境行为的规则和义务,它的目标是人与自然共繁荣。简单地讲,"环境美德伦理学"探索了两个问题--"人应该如何对待环境"和"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才能与环境和谐相处?"这是因为当出现某一环境破坏行为时,人们往往会问:"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做了这么缺德的事?"许多环境行为的严重性往往不足以上升到法律层面,法律和措施只能硬性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不能规范个性和态度。

《瓦尔登湖》前1/3的内容主要是对商业主义的现实批判,探讨人如何定位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而后2/3的内容则转而描述作者在林中的生活。国内对《瓦尔登湖》的生态批判研究一般尚停留在分析其生态中心主义思想的层面上,也就是侧重于后2/3内容的分析,忽视了前1/3内容与后2/3内容的联系,缺乏对该作品的全面理解。如果把该书放在环境美德伦理视角下和当代的环境危机背景下,对它的解读能变得更具体完整。

二、梭罗作为生态道德人的个性表现

《瓦尔登湖》兼有自传和社会批判色彩,著于十九世纪中期。作者在瓦尔登湖独居两年又两个月,主要活动包括林中散步、建房、做家具、耕种、阅读、沉思和创作。他把这段时间的生活称为一种"实验"。他这期间独特的生活方式,对于自然环境和人的共同繁荣发展的思考是基于对作者所生活的地方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反思。十九世纪早期,杰弗逊总统强调经济发展,经济以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发展着。康科德位于新英格兰地区,自然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恶化,主要有两类来源--纺织业和铁路建设。该地区水资源丰富、有技能的工人多,是当时纺织业发展中心。据统计,1840年全美有1200家纺织工厂,其中的2/3位于新英格兰地区。(童慧雁,2005:15)由于经济发展的需求,该地区当时的森林覆盖率甚至比当今的还低很多。(Cain,2000:24)此外,1830年代美国铁路线长大约23英里,40年展到3千英里,1860年代则扩展到3万英里以上。(28)随着更多铁路的修建,工厂增多,人群变得密集,森林减少、物种变少、淘金热、以及1837年的经济危机,都促使梭罗思考人、经济和环境的关系。《瓦尔登湖》中的梭罗体现了一个生态道德人的品德--经济简朴、简单、自由和生态感知性。

经济简朴、生活简单、自由。《经济篇》的开头部分提出"人在一个错误的逻辑下劳动",大部分人即使是在美国这个相对自由的国家里,因为无知和错误,忙忙碌碌于虚构的忧虑,赶着忙不完的粗活,却不能"采集生命的美果"(Thoreau, 2008: 7)、"人类在静静地过着绝望的生活"。(8)可见,一个人若要让生命过得有意义,就得首先严肃管理好自己的物质生活。梭罗批判商业主义,提倡生活简朴、自食其力。因为商业活动引导人们为了物质上的收获而忙碌,使人们不能采集生命的美果,即限制精神世界的发展。(26)梭罗在瓦尔登湖的实践,是为了探索人是否可以独立于各种"机构"和社会制度的束缚。他直白地指出,工厂的主要目标只是为了公司要赚钱,不是让人们获得物质独立的最好模式。他通过卖农产品和做日工挣得36.78美元。与开支相减所得为他开始独居生活实践的资金。在这样的生活中,他花费很少,得到闲暇、独立和健康。梭罗希望借此生活实践唤醒人们对经济生活的思考。

一个人若能够自愿地简朴生活,低成本地获取生活必需品,那么他将能自由地去完善自己的内心。践行经济简朴,使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人生目和获得劳动的自由。能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才能、沉思和创作是很重要的。所谓自由就是能全面地控制自己的生活,对于人的内心发展起积极作用。其次,自由指的是身体感官上的自由。菲利普・卡法罗(Pilip Cafaro)指出,在梭罗的美德理想中,自由也涵盖自由地思想和想象。(2004:215)肢体上和感官上的自由是梭罗理想的重要一部分。一个感官自由的人可以自由地听、闻、看、品尝和表达。这些都是对于自由思考和想象非常重要的感官功能。梭罗进入林中生活是为了成为一个在身体上更自由的人。这样,人的感官和精神都会恢复活力,而后人的才华禀赋就又可以去试着完成崇高的生活了。在梭罗看来,感官上的自由是与人的精神世界的自由提升紧密联系的。

生态感知性(Ecological Sensibility)。生态敏感性,或者生态感知性,也是一个生态道德人的关键个性品质。经济简朴、简单和自由这一范畴的个性品质主要影响人与经济社会的关系,而一个具有生态感知性的人,首先是一个经济简朴的人,同时这样的人欣赏自然界所具备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不刻意改变和索取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和审美享受。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人类的利益高于其他任何生物的利益。在基督教的观念之中,人是万物的主宰。(Holly Bible, 1:26) 19世纪开始则是一个不断探索、征服、开采自然界用于经济发展的年代。

梭罗认为,自然具备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人类对自然的正确"利用"应该是审美性、娱乐性和精神性的,商业利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独居期间的劳动是为了满足自我的生存需求,而非赚取经济利益,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观察自然、思考,劳动只是一小部分。《瓦尔登湖》大部分章节都有对自然界细致生动的描写,对于自然的接触往往是很轻松自然的方式进展的。视觉和声觉体验是梭罗欣赏自然界的主要方式。《声》这一章是对自然界介绍的引入章,这章描述了许许多多梭罗在木屋中听到的自然界的声音--麻雀的叫声(79),树枝忽然折断的声音(80),黄昏中听到甜美、有旋律感的森林中的牛叫声,是不花钱的音乐(87),夜晚听到猫头鹰的小夜曲是大自然中最悲惨的声音,好像人类临终的声音(88),夜深时听到哇叫声,它们是古时候醉鬼的精灵,互相敬酒、互相嘲笑(88)......每种大自然声音都引起他的各种想象和享受。同样,视觉观察到的各种动物和美景也让梭罗的林中时光变得丰富多彩,他细致观察林中的景象。林中的愉悦时光使他感慨:"我有时体验到,自然界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鼓舞人的伴侣,即使是对于愤世嫉俗的可怜的人也是这样。"(91)他把大自然很自然地当成了自己共处的邻居,甚至自己已经"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了"(90)。从娱乐和审美的观察过程中,梭罗逐渐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大自然的主宰。梭罗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光不是纯粹为了索取其经济利益,他通过"听"和"看"认识大自然,这样的时光本身就有精神价值。梭罗对于生态环境的审美和精神体验,使他看到了大自然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内在价值,思考如何处理人和自然关系这一道德问题。

三、 梭罗作为生态道德人的行为表现

环境美德伦理学认为,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则应同时思考"我们该如何做和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Sandler,2007:2)《瓦尔登湖》并没有提供一套适用于任何人的有关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或原则。然而,在梭罗身上我们看到一个生态道德人所应具备的美德,同时梭罗在瓦尔登湖独居过程中的活动,也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共同繁荣的。

捕鱼、打猎和素食主义:梭罗倡导贫困人们通过捕鱼打猎等方式来摆脱经济社会的枷锁。《贝克田庄》中,当得知贫困的爱尔兰人约翰.菲尔德不堪做工辛苦时,他建议他通过捕鱼和打猎过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Thoreau, 2008: 141)。梭罗本身也打猎和捕鱼。《湖》一章节中有许多文字都描述他的垂钓时光。在他经济简朴的理念下,他的捕鱼和打猎是为了满足自我的生存需求,是他亲近自然的一种方式,这与当代社会的贪婪大量索取不同。

梭罗认为捕杀动物应仅限于青少年人当中。在他人生早期,捕鱼打猎是他的一种嗜好,但在人生后期,他逐渐减少了这些活动,提倡素食主义。究其根源主要有两点:首先,梭罗认为食兽肉不干净。(146)现代人,尤其是科学家,都认为素食是最健康的饮食方式。研究显示,素食有益长寿。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数次批判"肮脏",如他评价农夫Flint是"肮脏且愚蠢的农人"。反之,他赞美瓦尔登湖和周边湖泊--"纯净","是森林的十全十美的明镜"。(129)人应该像湖一样保持着自己的纯洁。这取决于我们如何节制懒惰、无知、以及自己的胃口。其次,梭罗不食兽肉与他追求内心精神健康、追求一切美好事物和品质息息相关。他认为一个热衷于把"他更高级的,诗意的官能保存在最好状态的人,必然是要特别低避免吃兽肉,还要避免多吃任何食物"。(146)纯洁是一种美德。洁身自好是接近灵性、神性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在他人生后期,他已经"不再捕鱼了"。(145)他认为一个具备高尚品德的人应热爱和保护大自然。他提倡不食兽肉更是对大自然的尊重、对动物的怜悯之心。

农耕与环境保护:梭罗崇尚经济简朴,他仅从农耕劳作中获取个人生存的必需品。他第一年种植面积为2.5英亩,为的是将一部分收成粮食的收入用于建房花费所需,而第二年种植面积则骤减到三分之一英亩。他发现一个人只需耕作6周就能满足一年所需。(40)他的农耕情况表明要满足一个人的粮食需求只需很小的面积,只需很短时间的劳动就可以。

梭罗提倡环境保护,反对投机利用土地。由于纺纱业等工业的发展,新英格兰地区的森林砍伐现象严重。梭罗在文章中也提到这样的现象--"在康科德城,木料价格一直走高,若机械师或者商人亲自到森林里来,那肯定是为了林木的拍卖。"(169)梭罗承认人类自古以来就生火取暖煮饭,他也一样。然而,他反对投机利用土地。如果人类只是贪婪地把土地看做自己的财产或是获取财产的手段,那么风景会被破坏。(168)他引用英国改革家Gilpin的论述表明在森林中砍伐、筑篱笆、建房子"会使飞禽恐惧、使森林受损"。他反对森林砍伐,提倡森林保护--"我比猎者或伐木者更关心森林动物和森林保护,仿佛我就是护林官一样......我希望每个农夫在砍伐一个森林时,能够感觉到那种恐惧。"(169)梭罗反对功利投机性地利用森林,他虽简朴却又愉快的林中生活本身就表明大自然具备非以人类为中心的内在价值。森林的经济价值只是大自然价值的一小部分。保持森林固有的风貌,能够保护森林和其他动物们的繁荣生长,也让人类同时享受感官上(听觉、视觉)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森林是创作灵感的来源。梭罗直接将他的缪斯创作女神与鸟及其生长的树林联系在一起--"如果我的缪斯自此沉默了,那是情有可原的。如果树林被砍伐了,鸟儿还会继续歌唱吗?"(132)在梭罗的价值观中,农耕只是让人们取得经济上的独立,而人类品德和内心精神的发展远远比经济利益更重要。梭罗描述了保护环境的理念--大自然的繁荣生长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他的独居生活试验也显示了一种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成功的生活模式。

四、结论

林益仁认为人类有关环境的思想以及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考应该为人类社会环境运动提供动力并为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方向。(62)梭罗以批评人类社会对于商业价值和经济索取的狂热作为《瓦尔登湖》一书的开始,认为这些狂热的追求有碍于人类内心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希望以自己生活模式的改变以及思考警示人们改变生活方式。继而描写他在林中的愉快独居生活,凸显自然界具备非以人类为中心的内在价值。在梭罗身上,他的经济简朴、自由、生态感知性都是有益于人类与大自然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德。梭罗在林中垂钓、耕种等行为过程中逐渐形成素食主义和森林保护的环保理念。瓦尔登湖独居实验是环境美德伦理生活的典范。人类社会要改善环境问题,首先应从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德)开始,在一个具备环境美德的人看来,人类社会保护大自然,充实内心精神世界,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梭罗的环境美德伦理思想对于当代人具有启发意义。

引用作品

[1] Cain, William E. "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 A Brief Biography" [A]. A Historical Guide to Henry David Thoreau [C]. Ed. William E. Cai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 Cafaro, Philip. Thoreau's Living Ethics: Walden and the Pursuit of Value [M]. Athens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2004.

篇12

如读柳宗元的《江雪》,我们的脑海中会出现这样的画面:远处,连绵的白色山峦;近处,辽阔的大地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万籁俱寂中,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独自坐在小船上,静静垂钓……远离了喧嚣,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里,人的心境也如冰雪般透亮清澄。柔软而富有张力的线条勾勒出绵延的雪山、江水、孤舟、渔翁、蓑笠、鱼竿、酒壶。

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意境呢?此时,教者可以用线条描绘出诗中的几种意象,让一幅意境深远的白描画跃然黑板之上,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虚实相间,主次分明,雪山与江心一片空白。白色粉笔的线描呈现出诗的意境,诗人的情怀何等淡泊释然,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环境中,固守着自己的一份心念。凝视画面,学生仿佛就能触摸到诗人的一颗孤寂而又不甘于寂寞的心。

再如杜甫的《绝句》,这是他一首色彩明丽、心境愉快的诗歌。翠柳、黄莺、白鹭、蓝天、皑皑的雪、停泊的船,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画面。教者可以用上彩色粉笔,寥寥几笔描绘出诗中的几个意象,那艳丽又淡雅的画面,定会使学生陶醉其中,从而也能体会到杜甫此时十分难得的怡悦情怀。

二、 借助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关键情节

对于学生不熟悉的文章内容,或者难以读懂的段落,简笔画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加深印象。

《天火之谜》一文,叙述了富兰克林做实验来揭开天火谜团的过程,第四自然段把富兰克林的实验过程写得极为细致完整。但读到风筝配置及其用途的文字时,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此时辅以简笔画,可以让学生了解语句的前后关系,让段落的叙述清晰起来。

此时,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描述,选择关键词来呈现制作步骤。当教者用简笔画把那特殊的风筝呈现在黑板上时,学生自然会目不转睛地看着,显然老师的简笔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风筝、铁丝、麻绳、铜钥匙、丝带,根据文字的叙述先后,一步步画出来。学生一边读文字,一边看画画,便会逐步理解这一自然段的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上面的教学环节,以简笔画“注释”文字,使文本形象化,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感受到富兰克林周密、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冲破习惯阻力,大胆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三、 巧借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汉字有着独特的造字方式,或象形,或指事,或会意,或形声,在汉字演变的过程中,甲骨文、金文最能体现汉字的象形特征。在黑板上随手画几笔,出现一个有趣的古汉字,能够刺激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形成对汉字结构及由来的探索欲望。

比如“矛”在金文中为,像头带尖锋的长柄武器,柄上有扣环,便于手握。教学此字时,教者可以画一个矛,让学生用图画和古文字对照,找到“矛”的造字秘密,同时对于古代的兵器,我们还可以再进一步了解,比如“弓”,早期甲骨文为,像一个弯拱上绷着的丝弦,上端有挂钩。如果我们教师能很真切地画出来,学生怎么会不乐于学习、掌握汉字呢?

再如“连续”“继续”“陆续”这三个由“续”组成的词语,它们都有“连接下去、进行下去”的意思,但其表达的意思又是有区别的。为了形象地让学生区别和应用,简笔画又可以大展身手了。教者可以用一条射线来表示事情在进行中,“连续”而没有中断;“继续”表示事情接着连续下去的意思,可以先画一条线段,间隔后再画一条射线,表示事情停顿后再按着既定的方向进行着。对“陆续”的理解,则使用长短不一的线段来表示。

篇13

案例分析如下:

在上述案例中存在如下明示的因素:某甲、某乙、马、钱、卖、买,可以概括为特定人、物、行为等3种要素。另外还存在如下隐藏的因素:国家法律、其他人,可以概括为国家、不特定人等两种要素。由上述3种明示因素,形成如下6种直接的关系:(1)某甲与某乙的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2)某甲与马、某乙与马的关系,某甲与钱、某乙与钱的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3)马与钱的关系,即物与物的关系;(4)卖与买的关系,即行为与行为的关系(或权利与义务的关系);(5)某甲与卖、某乙与买的关系,即人与其行为的关系;(6)买(卖)与马(钱)的关系,即行为与物的关系。另外还存在如下6种间接的关系:国家法律与某甲、某乙、马、钱、卖、买的关系,即国家法律与人、物、行为的关系,共计3种关系;其他人(即不特定人)与某甲、某乙、马、钱、卖、买的关系,即其他人与特定人、物、行为的关系,共计有3种关系。

概括起来,上述卖马案例中起码包括5种要素和12种关系。对上述案例,传统的法律关系理论即债权关系理论,一般只涉及3种明示的要素(主体人、客体物和买卖行为或给付行为)而忽略两种隐藏的因素,只研究1种直接的关系,即甲与乙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或者将上述案例中行为与行为的关系、人与行为的关系纳入人与人关系的范畴,而忽略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行为与物的关系以及6种间接的关系,其结论是:在卖马案中反映的(或调整的)法律关系,是因买卖行为所产生的买主与卖主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笔者必须指出的是:第一,法学家在分析上述案例时,按照自己的研究范式(包括自己心中的理念和标准),对各种要素和关系进行清理与归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也应该允许别人按照其他研究范式对各种要素和关系进行清理与归纳;第二,传统法律关系理论在分析上述案例的法律关系时,采取抓主要矛盾或突出要点的方法,忽略隐藏的因素及由其所产生的关系,特别是忽略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在某些特定条件和形势下具有优点和好处,但不一定适用于其他条件和形势;第三,法学家或传统的法律关系理论突出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等于否定其他要素或关系的存在;第四,上述结论即“在卖马案中反映的(或调整的)法律关系,是因买卖行为所产生的买主与卖主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的较为全面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在卖马案中反映的(或调整的)法律关系,是因买马和卖马行为所产生的买马人与卖马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说法实际上已经肯定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第四,传统的法律关系理论之所以在上述卖马案中只强调人与人的关系,是因为他的思维模式是认为人远比物重要、人与人的关系远比人与物的关系重要,以至于可以达到忽略物的存在和忽略人与物关系的存在的程度。

第二个案例,占用土地案: 在国家有关法律调控范围内,某甲占有并耕种自己所有的土地(物)。(本案简称为占用土地案)。

案例分析如下:

在上述案例中存在如下明示的因素:某甲、耕种、土地,可以概括为特定人、物、行为等3种要素。另外还存在如下隐藏的因素:国家法律、其他人,可以概括为国家、不特定人等两种要素。由上述3种明示的要素,形成如下3种直接的关系:(1)某甲与土地的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2)某甲与耕种的关系,即人与其行为的关系;(3)耕种与土地的关系,即行为与物的关系。另外还存在如下6种间接的关系:国家法律与某甲、耕种、土地的关系,即国家法律与特定人、行为、土地的关系,共3种关系;其他人与某甲、耕种、土地的关系,即其他人与特定人、行为、物的关系,共3种关系。

概括起来,上述占用土地案例中起码包括5种要素和9种关系。对上述案例,物权法中的对物关系说,认为存在着人对物的法律关系。但在我国占主流地位的法律关系理论即物权法中的对人关系说,采取了与在上述卖马案例中债权关系论不同的作法,即只强调一种明示的要素(主体人或特定人)和一种隐藏的要素(其他人或非特定人)而忽略另一种明示的因素(客体物即土地),只强调一种间接的关系,即土地所有人与其他人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或者将上述案例中人与行为的关系纳入人与人关系的范畴,而忽略人与物的关系、行为与物的关系以及其他间接关系,其结论是:在占用土地案中反映的(或调整的)法律关系,是所有人享受其所有权的行为与其他人不得干扰该行为所产生的所有人与其他人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笔者必须指出的是:第一,法学家在分析上述案例时,按照自己的研究范式(包括自己心中的理念和标准),对各种要素和关系进行清理与归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应采取双重标准;第二,物权法中的对人关系说在分析上述案例的法律关系时,采取突出隐藏因素和间接关系的方法,即突出物权主体与其他人的关系,忽略直接关系,特别是忽略耕地所有人与耕地之间的人与物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维护法律关系只是人与人的关系的理论的产物;第三,法学家或物权法中的对人关系说突出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否定其他关系的存在,特别是人与物的关系的存在;第四,上述结论即“在占用土地案中反映的(或调整的)法律关系,是所有人享受其所有权的行为与其他人不得干扰该行为所产生的所有人与其他人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的较为全面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在占用土地案中反映的(或调整的)法律关系,是因土地所有人占用其土地的行为与其他人不得干扰该占用土地行为所产生的土地所有人与其他人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说法已经肯定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第四,物权法中的对人关系说之所以在上述占用土地案中只强调人与人的关系,是因为他的思维模式是认为人远比物重要、人与人的关系远比人与物的关系重要,以至于可以达到忽略物的存在和忽略人与物关系的存在的程度。

第三个案例,射杀候鸟案: 在国家有关法律调控范围内,某甲射杀一只候鸟(是一只迁徙于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候鸟)(本案简称为射杀候鸟案)。

案例分析如下:

在上述案例中存在如下明示的因素:某甲(射杀人)、射杀、候鸟,可以概括为人、物、行为等3种要素。另外还存在如下隐藏的因素:国家法律(国际条约)、其他人,可以概括为国家(国家社会)、不特定人等两种要素。由上述3种明示的要素,形成了如下3种直接的关系:(1)某甲与候鸟的关系,即人与物的关系;(2)某甲与射杀的关系,即人与其行为的关系;(3)射杀与候鸟的关系,即行为与物的关系。另外还存在如下6种间接的关系:国家法律(国际条约)与某甲、射杀、候鸟的关系,即国家法律(国际条约)与人、物、行为的关系,共3种;其他人与某甲、射杀、候鸟的关系,即其他人与特定人、物、行为的关系,共3 种。

概括起来,上述射杀候鸟案中起码包括5种要素和9种关系。对上述案例,在我国认为环境资源法只能调整人与人的关系的主张,一般只强调一种明示的要素(主体人或特定人)和一种隐藏的要素(其他人或非特定人)而忽略另一种明示的因素(客体物即候鸟),只强调一种间接的关系,即射杀候鸟的人与其他人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或者将上述案例中人与行为的关系纳入人与人关系的范畴,而忽略人与物的关系、行为与物的关系以及其他间接关系,其结论是:在射杀候鸟案中反映的(或调整的)法律关系,是射杀人的射杀行为与其他人所产生的射杀人与其他人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笔者同样可以指出:第一,法学家在分析上述案例时,按照自己的研究范式(包括自己心中的理念和标准),对各种要素和关系进行清理与归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清理与归纳不应背离或否认最基本的事实和关系;第二,在分析上述案例的法律关系时,采取突出隐藏因素和间接关系的方法,即突出射杀人与其他人的关系,忽略直接关系,特别是忽略射杀人与候鸟之间的人与物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虽然有利于维护环境资源法只能调整人与人的关系的主张,但却不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资源法的宗旨;第三,法学家或环境资源法只能调整人与人的关系的主张突出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能否定其他关系的存在,特别是人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存在;第四,上述结论即“在射杀候鸟案中反映的(或调整的)法律关系,是射杀人的射杀行为与其他人所产生的射杀人与其他人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的较为全面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在射杀候鸟案中反映的(或调整的)法律关系,是射杀候鸟的人的射杀行为与其他人所产生的射杀候鸟人与其他人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说法已经肯定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第四,环境资源法只能调整人与人的关系的主张之所以在上述射杀候鸟案中只强调人与人的关系,是因为他的思维模式是认为人远比物重要、人与人的关系远比人与物的关系重要,以至于可以达到忽略物的存在和忽略人与物关系的存在的程度。

通过上述三个案例的分析可知,现实的法律规定、法律现象和法律案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由法律所控制、调整的关系即法定关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控制的行为与法律控制的行为之间的关系、法律控制的行为与该行为的发动者之间的关系、法律控制的行为与该行为的作用对象之间的关系、法律控制的行为的发动者与法律控制的行为的发动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与间接关系等。这些关系也可以分别称之为法律行为之间的关系、权利义务之间的关系、主体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客体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当事人之间的直接关系,当事人和相关人之间的间接关系等。如果用主体、对象和行为这三个要素对上述各种关系分类,可以概括为:行为与主体的关系,行为与对象的关系,行为与行为的关系,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对象与对象的关系。如果用权利(义务)、主体、客体这三个要素对上述各种关系分类,可以概括为:权利(义务)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权利(义务)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权利(义务)与权利(义务)之间的关系,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如果用人、物这两个要素对上述各种关系分类,可以概括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按照上述的分类标准,说法律关系是指行为与行为的关系(简称为行为关系)、权利(义务)与权利(义务)之间的关系(简称为权利义务关系),并不意味着仅仅是人与人的关系。无论是按照上述何种分类法,都包含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物)的关系。

由于现实的法律规定、法律现象和法律案例中存在的关系非常繁多复杂,为了突出和抓住主要矛盾、主要性质、主要环节、主要问题即主要关系,必须对各种关系进行归纳、取舍。所谓理论研究和理论抽象,主要是对复杂矛盾和问题进行选择、取舍、提炼、加工的过程。法律关系理论就是对现实的法律规定、法律现象和法律案例中存在的各种关系,进行选择、取舍、提炼、加工的产物,是抓主要矛盾、主要性质、主要环节、主要问题即主要关系的结果。由于不同学者头脑中存在着不同的观念和意识即研究范式,对主要矛盾、主要性质、主要环节、主要问题即主要关系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对复杂矛盾和问题进行选择、取舍、提炼、加工的角度和方法不同,结果形成了不同的法律关系范畴,即:有的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人与人关系确定为法律关系,如目前在我国占主流地位的法律关系理论;有的将主体人与客体物之间的人与物关系确定为法律关系,如《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产权是“政府所认可的或规定的个人与客体之间的关系”,[40]即产权是指人作为主体与物这种客体间的关系。因此,过去的法律关系理论,特别是法律关系的定义,是以往学者对现实的法律规定、法律现象和法律案例中存在的各种关系,进行选择、取舍、提炼、加工的结果。现实的法律规定、法律现象和法律案例是形成法律关系理论的渊源,是先有法律规定、法律现象和法律案例即法定关系才后有法律关系理论,而不是先有法律关系理论后有法律规定、法律现象和法律案例,更不能用主观选择的法律关系去否定客观存在的法定关系。是现实的法律规定、法律现象和法律案例中存在的各种关系,决定法律关系的定义及法律关系定义的发展变化,而不是倒过来,由既有的法律关系理论和定义决定现实的法律规定、法律现象和法律案例中存在的各种关系。将法律关系定义为主体人与主体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环境资源问题不突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严重、人与自然关系不恶化的时代的产物,主要是按照“人与人的关系”这一研究范式对当时法律规定、法律现象和法律案例中存在的各种关系进行选择、取舍的产物,没有否定也不可能否定法律规定、法律现象和法律案例中存在的各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不能用这种法律关系的定义来否定当代法律规定、法律现象和法律案例中存在的各种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当代环境资源问题的恶化和环境资源保护事业的发展,当现实的环境资源法律规定、环境资源法律现象和环境资源法律案例中出现和形成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人与自然关系时,正确的作法应该是用实践检验以往的法律关系理论和法律关系定义,修正其不足和缺陷,而不宜用以住的法律关系理论和法律定义,去否定、化解在现实的环境资源法律规定、环境资源法律现象和环境资源法律案例中存在的、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人与自然关系。如果说某些法律关系理论中的法律关系定义没有包括人与自然关系,这只能说明这些法律关系理论和法律关系定义本身的缺陷、不足和适用范围的狭窄,而不能说明当代环境资源法中不存或不调整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据目前法律规定、法律现象和法律案例中存在的各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如有些法学家有理由将人与人的关系视为法律关系一样,我们也有理由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法律关系。科学的、逻辑严密的法律关系理论应该能够解释丰富多彩的法律规定、法律现象和法律案例,使法律关系向法定关系靠拢,促进法律关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而不应该束缚、压制现实法定关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环境资源法律关系

(一)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概念

笔者认为,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是由环境资源法的规定和实施所确认、形成、变更和消灭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者说是指由环境资源法律规定、控制(又称规制)的行为(即环境资源法律行为,简称环境法律行为)所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环境资源法作用于“社会和自然这一综合体”、环境资源法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和结果,是包括环境资源法律秩序在内的环境资源法律价值得以表现和实现的形式。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法律关系的范畴,重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对这一概念分析如下:

1.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是在环境资源法律框架范围内由具体法律行为所形成的一种广义的法律关系

说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是由环境资源法的规定和实施所确认、形成、变更和消灭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表明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是在环境资源法律框架范围内由具体法律行为所形成的一种广义的法律关系。“法律的规定”表示在环境资源法律框架范围内:“法律的实施”表示出现了某种法律行为:“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示是一种广义的关系。法律规定和控制的一种环境行为形成一种环境资源法律关系,不同性质的环境行为形成不同的环境资源法律关系,几种环境行为形成几种环境资源法律关系。

第一,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是指在环境资源法律框架范围内所形成的关系,即在现有的环境资源法规制范围内的关系;不是指环境资源立法关系,即不考虑法律本身和立法者(国家立法机关)与该法律所规制的要素之间的关系。立法活动、法律本身和立法者当然与该法律所规制的要素之间存在某种间接关系,但这是所有法律部门(如民法、刑法、行政法和环境法等)的共性问题,是另一层次的关系;将这类立法关系与该法规制范围内所产生的关系放在一起,将使法律关系产生混乱。例如,有人违反环境保护法关于禁止向河流排放有毒废物的规定,由该行为形成的法律关系包括行为人与河流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有学者在分析此案例中的法律关系时认为,向河流排放有毒废物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理由是先有法律禁止人向河流排放有毒废物,所以这是人与人的关系。他的意思是,因为是先有人制定了法律,所以有人向河流排污是立法者与排污人之间的关系即国家机关与排污人之间的行政关系。这就是将法律关系与立法关系混到了一起。按照这种逻辑,在分析买卖双方的法律关系时,可以认为,买卖活动中的法律关系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因为是先有法律对买卖活动规定了准则,所以这是立法者与买卖人之间的关系即国家机关与买卖人之间的行政关系。法律分析的常识告诉我们,离开现有的法律框架去分析法律关系,往往得出貌似有理其实荒唐的结论,甚至走向否定或混淆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刑事法律关系和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特点的歧路。例如,在上述向河流排污案中,你可以跳出现有的法律框架,从立法的角度,以先有人制定法律为理由,将法律规定的人与自然(即排污人与河流)的关系,说成是先有立法者与排污人的关系,然后再有排污人与河流的关系,最后得出实际上或实质上只存在人与人的关系的结论;别人也可以按照你的思路进一步追根求源,以立法者(即人)归根到底是大自然进化的产物,或以立法者存在着与大自然的关系为理由,将法律规定的人与自然(即排污人与河流)的关系,说成是先有立法者与大自然的关系,再有立法者与排污人的关系,再有排污人与河流的关系,最后得出实际上或实质上只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结论。因此,记住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分析法律关系十分重要。

第二,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是由具体法律行为所形成的关系。环境资源法的实施或实行,包括守法、违法和执法,必然意味着出现某些具体的法律行为。行为包括状态,即所有行为都表现为一定状态,即行为包括动作行为与相对静止的行为,状态是一种相对静止的行为或相对平衡的行为。说某物或某事处于某种状态,就是指某物或某事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行为或相对平衡的行为。具体法律行为是由法律所规制的现行法律行为,包括动态行为、相对静止状态的行为、享受权利行为、履行义务行为、积极行为、消极行为、合法行为、违法行为、侵权行为、作为和不作为等行为。环境资源法律关系的核心是具体法律行为,没有具体法律行为便没有法律关系。一种具体的环境行为形成一种环境资源法律关系,不同具体法律行为形成不同的环境资源法律关系,侵权行为所形成的是一种单独的环境资源法律关系。在环境资源法律关系中,要特别注意区别单向性的行为和双向性(或互动性)的行为,债权法律关系是由两种双向性(或互动性)的行为(如买和卖)形成的法律关系,而环境权、自然资源权(所有权和使用权)法律关系则是由一种单向性行为形成法律关系,由侵犯债权、物权或环境权、自然资源权(所有权和使用权)环境资源权利)这类侵权成为形成的实际上是与原有法律关系不同的另一种法律关系。

第三,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是一种广义的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理论中的“法律关系”概念是对法律规定、控制(简称规制)的各种关系的选择、概括和理论抽象,法律关系概念中的关系并不等于法律、法律现象和法律案例中存在的各种关系。在法律关系理论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一种理论将法律关系定义为仅仅是主体人与主体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本文将这种法律关系称为狭义的法律关系,将主张法律关系理论的学者称为狭义的法律关系学派;另一种理论认为法律关系既包括主体人与主体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又包括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或人与物的关系,本文将这种法律关系称为广义的法律关系,将主张广义的法律关系的学者称为广义的法律关系学派。

在环境资源法律、法律现象和法律案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调整论主张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是指由法律行为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环境资源法律关系既包括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人与人之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又称主体与主体之间、客体与客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环境资源法律关系中的“法律关系”是一种广义的法律关系。如果有些人硬要坚持认为,环境资源法中规定的主体人和客体自然(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不能成为环境资源法的法律关系,笔者不能不遗憾地指出,这种法律关系理论无法解释环境资源法的实践,因而是不适用于环境资源法的法律关系理论。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