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实用13篇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1

何谓教师继续教育?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已达国家规定学历的教师以深化专业知识,提高教学和研究能力为主要任务的培训。[2]历史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学历后的教育,它既要满足历史教师从事历史教学的当前需要,比如,知识更新、补缺等,更要面向未来,从根本上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因此,研究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首先就要考察新世纪社会对历史教师究竟有哪些素质要求。也就是说,课程设置必须以此为基点,才能使继续教育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那么,新世纪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

(一)崭新的历史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学活动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观念。历史教学理念是历史教师教学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将历史学科视为以记诵为主的“单向接受的科目”,形成“教师灌输,学生背书”的历史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这是历史课长期被学生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的最重要的原因。

新世纪社会需要历史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明晰和全新的教学理念。对此,国内外历史教育界进行了很多探索。英国“新历史科”的历史教育观认为,“历史教学的中心是发展学生对于历史探究的方法或过程的理解”。近年来对英国历史教育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学校委员会历史科计划”(SCHP)认为,历史是一种探究的方法而不只是一种知识载体。它要求历史教师运用史料证据,让学生自己去探究。[3]美国历史科《国家标准》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即要求学生能够评价证据,发展比较的和因果的分析能力,解释历史的记录,根据历史对当代生活中的决定提出正确的论据和看法,等等。[4]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也进行了许多研究。例如,北京历史教师开展“历史课堂主体活动教学”,打破历史学科长期固存的教师“一讲到底”或“以讲为主”的传统模式,倡导学生

“主动体验”“探索问题”,“促进学生认知、情意发展,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5]这些都给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

笔者认为,新世纪的历史教师要使学生在思想、能力、个性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决不应斤斤计较于学生记住多少历史知识;要重视对史料的探究,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要鼓励学生思辨,培养创新意识。此外,还要注意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当然,这并非一定是为了培养历史学家,而是培养学生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的能力。这为日后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些都是历史教师应该具有的教学新理念。

(二)丰厚的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指对某学科以及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水平。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厚薄,直接影响历史教学质量的高低。我们知道,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历史知识多样性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师惟有使自己的专业素养逐步趋向厚实,才能较好地“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其一。

其二,近二十年来,历史学的视野日渐宽广。文明史、社会史、城市史、家庭史等许多史学新领域不断开拓;历史学与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人口学、计量学等诸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历史研究一方面注重从多角度对历史问题作微观分析,另一方面提倡对历史作整体的和综合的研究,即通过宏观地由前后(时间)、中西(空间)的往复观照,来审视历史。[6]到历史研究的这些趋向,必然对历史教学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我国新编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教科书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比如,增加了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的篇幅,使历史叙述的对象更加丰富和真实,展现出全方位的和立体的画面。高中历史教科书还突出高层次的和理性的历史知识,如典章制度史、学术史、科技史等;此外还编写进大量文献资料,以加强信度,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7]面对历史教学内容的变化,历史教师如果不及时“充电”,缺乏丰厚的历史专业素养,是难以胜任教学工作的。

从知识结构角度看,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较广较深的通史和史学理论知识,断代史、专史、地区史和国别史知识等。对于在职历史教师来说,特别需要知识的拓宽和深化。第二个层面是历史学和考古学的新动态和新成果方面的知识。历史教师掌握了这些知识,可以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第三个层面是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是因为,一方面历史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很广,另一方面也是适应课程综合化趋势的需要。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历史教师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如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等等。如果还是对相关学科的知识一无所知,显然不符合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学领域中的现象进行研究,以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8]新世纪的历史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化程度,必须要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为研究者”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口号,在欧美教育界广为流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应该走出传统的樊篱,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只有当教师的教学与研究交融在一起,教学才有更富理性的内涵。[9]

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首先应该表现为对历史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对日常的教学活动保持一种积极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总结和探讨历史教学问题,并形成理性的认识。例如,英国一些历史教师个人与研究集体不断对传统历史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他们在乡土史教学中设计“活动式的教学”,通过考察遗迹、走访老人、调查家族史等,使历史课能够让学生“活动”起来;有些历史教师让学生接触大量史料,判别史料的主观偏见,尝试重建史实,在课堂上进行“做历史学家”的“活动”等等。[10]这些就表现出历史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认真反思和积极探索的倾向。

历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还进一步表现在对历史教育理论的研究方面。也就是说,应该具有探索历史教育领域中一般规律的能力。如研究历史课程设置、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学心理等等。例如,近年来上海中学的历史教师,在学校课程改革活动中,依托上海师大历史系专家的鼎力支持与配合,成功编写出版了探索性校本教材《文明的长河》。江苏扬州中学的历史教师,以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理论为指导,围绕学科能力培养这一中心,探讨历史教学心理问题,已出版了相关研究著作。这些就属于历史教师运用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综合地创造性地研究历史教育中的重要课题的范例。

概括地说,历史教学实践的研究侧重于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而历史教学理论的研究则侧重于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学目标、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规律的探讨。前者主要涉及历史教学中的各种表层问题,而后者则更多地关注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层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对于历史教师来说,这两个层面的教学研究能力都不可偏废。

(四)娴熟的多媒体和网络运用技术

当前,现代化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正逐渐进入课堂。历史教学运用这一崭新技术,其优势十分明显。比如,学生可以更多地接触原始的文献资料、图片和音像资料,从而使历史课的信息容量更大,且更加直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以及处理材料并进行历史阐释的能力;网络技术还可以大大拓展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空间,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发展,更加突出学习的自主性等等。

近年,我国不少地方的历史教师正在研究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改进历史教学。例如,香港的历史教师曾以“历史双城记:城寨与香港”为题,配合中国历史科的“鸦片战争”的教学,设计一个名为“学游园”的跨校内联网学习平台,尝试让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内联网上展示自己的网页制作及在浏览其他网页后留言,加强学习兴趣及交流。[11]内地不少历史教师也已经掌握上网、浏览、下载等网络基本知识,并且注意把声音、文字、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进行综合编排处理,运用于历史教学中,大大增强了历史教学的效果。

但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辅助历史教学还处于初始阶段。相当多的历史教师把上网看得很神秘,至于做课件和网页就更不敢想象。据香港《星岛日报》刊登的关于“资讯科技教育与中学生学习”的调查显示,高达83.1%的受访中学生表示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完全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在众学科中排行榜尾。[12]另据“上海市中学历史教师现状调查报告”,完全不会多媒体教学的历史教师占被调查对象的63.42%,只有9.22%的教师尝试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但是大多数教师对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仍然感到陌生。[13]由此可见,提高并且逐步娴熟掌握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是新世纪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紧迫课题,是关系到历史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决不能等闲视之。

转贴于 二

针对目前历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误区,提出课程改革和建构的初步设想。

归纳起来说,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两方面偏失,一是盲目照搬研究生课程,功利色彩较浓,而忽视了针对性和实用性。事实上,教师继续教育并不等同于研究生教育。虽然社会上鼓励教师攻读研究生学位,提高学历层次,但是这与教师继续教育其实并不是一个概念。研究生教育属于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而教师继续教育则是高层次的非学历进修。后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应该突出针对性和实用价值。二是课程设置比较随意,不规范,尚未形成真正能体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特殊性的课程体系。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

近年,上海市有关方面对参加继续教育的历史教师进行的调查表明,历史教师最感兴趣或最需要学习的内容为:更新和扩充史学知识(80.5%)、历史教学研究方法(64.29%)、现代化教学手段(57.14%)、跨学科知识(57.14%)、提高教材分析和研究能力(54.76%)、历史教育理论(50%)等。[14]这充分说明历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正趋于理性化,更加向往自主的、发展性的学习。由此启示我们,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从提升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出发,在坚持课程实用性的基础上,突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要融汇专业领域最新的、前沿性的成果,注重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本着这样的认识,笔者以为,进行历史教师继续教育不妨开设以下五类课程。

(一)研读史籍和史家学术论文的课程。这类课程带有浓厚的学术性、研究性,旨在提高历史教师的学术水平。众所周知,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本科毕业生一般都系统学习过中外通史,以及一些断代史、国别史和专门史的课程,继续教育就无需要重复了。相比之下,古代史籍和史家学术论文的研读,在本科阶段显得十分薄弱,甚至未曾开设这类课程。而这类课程对拓展知识面,深化对史学问题的认识十分必要。因此,正好可以作为历史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同时,开设这类课程也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体现继续教育的高层次性和新颖性。具体可以开设如下课程:《资治通鉴》研读、《史记》研读、《古史辨》研读、马克思主义史学原著选读、20世纪史学名家论文选读等。

(二)提高历史教学研究能力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结合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思维能力、教学测量与评价等重要课题,借以开阔历史教师的学术视野,发展他们的历史意识,促进他们历史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这类课程,一方面要向历史教师介绍历史教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动态,以便历史教师能够把握教研的“脉搏”;另一方面也需要使历史教师掌握历史教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推动历史教学改革。具体可以开设如下课程:历史思维能力研究、中学历史课程改革问题、中学历史教材研究、近现代历史教育思想研究、历史教学模式探讨、历史教学心理研究、历史教育测量研究等。

(三)增强历史教学技能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着眼于提高历史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师的多种教学技能。如历史教材的分析和处理技能,组织历史课堂教学的技能,现代化教学媒体的运用技能,包括多媒体历史课件的制作和使用、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等技能。具体可以开设如下课程:微格教学与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历史教学大纲及教材分析、历史新教材的学术背景与疑难解析、多媒体历史课件制作与运用、历史教学与网络信息检索等。

(四)研讨优秀历史教师教学经验的课程。这类课程旨在通过总结、研讨优秀历史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提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历史教师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我国各地都有一批优秀历史教师(其中在全国有影响的历史特级教师,如包启昌、陈毓秀、刘宗华、宋毓真、朱尔澄、龚奇柱等等),这些优秀历史教师有正确的历史教育思想和丰富的历史教学经验。他们的教学经验具有很强的应用和开发价值,对提高历史教师素质,指导历史教学实践有重要意义。这类课程的设计,似以专题化的“微型课程”为宜,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例如,我们可以开设陈毓秀历史教学思想与艺术研究、刘宗华历史教学思想与艺术研究、包启昌历史教学思想与艺术研究等。当然,也可以开设综合评析式的课程,如当代特级历史教师教学思想研究、优秀历史教师教学艺术探微等。此外,还可以采取现场观摩听课、座谈讨论、专家讲学等形式对优秀历史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和研究。

(五)介绍相关学科知识的课程。这类课程旨在拓宽历史教师的知识面,使他们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素养。开设这类课程,有利于提高历史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的形势。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科综合化的趋势逐渐增强,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近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考制度的改革,特别是高考“3+X”模式的出现,对历史学科影响很大。如今,历史教师必须要有多学科的知识,具有开放性的思维,在历史教学中能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即能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去分析历史问题。这就提示我们: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开设政治、地理等相关学科的基础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可以开设如下课程:科技简史、政治学概论、地理学基础。经济学概论、博物馆学专题、美学常识等。

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因此,要将上述设想变为现实,必然要面对一系列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诸多问题。比如,继续教育的课程突出学术性、前沿性的特点,这就要求相关高校必须遴选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的教师任教。也就是说,课程对施教者的学术水平要求相当高。另外应该看到,历史教师继续教育除了开设加深和拓宽历史专业知识的课程之外,还需要开设旨在提高历史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技能的课程。对于后者,仅仅依赖高校个别从事历史教学法课程教学的教师,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其他专业课教师也不应该“袖手旁观”。此外,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滞后,以及先进教学设备的不足等问题,也都会给课程的实施带来麻烦。

为了历史课程的顺利实施,从施教者的角度看,需要把握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要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如及时掌握专业领域的新成果、新动态,加强对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以及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其次,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历史教师继续教育不仅关注知识更新、深化的问题,而且更要加强培养教师的能力。因此,施教者就要努力改变“坐而论道”“满堂灌”的传统授课形式,加强课堂教学的双边互动。这方面,我国台湾同行的经验值得借鉴。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的教授,在历史教师进修班的教学中,并非“一讲到底”,而是采取学员自学、课堂讨论、教授释疑的教学方法,学员普遍感到获益匪浅。[15]此外,培养历史教师教学技能的课程还要求增强操作性,有时还需要施教者走下大学讲台,深入到中学,组织教学观摩和研讨,在教学实践中培训历史教师。再次,施教者还应该摒弃鄙视历史教学理论的偏见,加强历史教学问题的研究,踊跃承担历史教学研究和历史教学技能类课程的教学任务,这对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真正提高历史教师的能力,无疑是极其重要的。

另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其他配套措施的支持,如配备多媒体和微格教学设备;有足够的课时保证教学研究类和教学技能类课程的开设;执教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类课程的教师,可能还需要接受一定的培训;等等。

以上只是笔者对历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及其实施问题的初步研究。还有些问题,如课程如何体现不同职称、不同业务水平的历史教师进修的层次性等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注: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15.

[2]梁忠义,罗正华.教师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428.

[3]陈冠华.英国学校委员会历史科计划13—16[J].清华历史教学(我国台湾地区).2000,(9).

[4]于友西等.历史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4.

[5]张静.学生历史学习心理特征与教学策略的探讨[J].清华历史教学(我国台湾地区),1999,(9).

[6]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

[7]王宏志.历史教材的改革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40—141.

[8]李定仁.论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0,(11).

[9]张维仪.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透视.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7—92.

[10]陈冠华.英国中学历史科的危机与转机[J].历史教育(我国台湾地区),1998,(6).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2

1.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要想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研究性学习,首先必须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因为只有把握准确研究性学习的定义,才能实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应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活动为形式,通过其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和科学结论,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

从本质上讲研究性学习就是把教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全神贯注、饶有兴趣地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而通过研究课题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贴近社会,走近科学,参与实践,服务现实,以增强对社会和未来的关爱,从而培养学生多渠道的信息收集、处理、提取能力,强化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养成,充分发掘学生潜能,进而陶冶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道德。

很显然,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之后,我们再分析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可以看出,当前历史学科已成为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分析的思维过程较少。这种单一、被动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这一状况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而且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必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研究性学习。

2.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2.1课内导学,提出问题。课内导学,指结合教材落实有关基础知识,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由师生共同来完成。在落实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师生都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材的知识细节,可以是整章整节的宏观框架,还可以是单元或阶段特征,旨在培养学生驾驭教材、分析教材、梳理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

2.2自主学习,课外研究。在确定研究课题后,学生即可开始自主性学习。由于高中学生的学历、阅历的限制,最好是分小组进行活动,同时,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如文字、图表、音像等,还应帮助学生制定包括研究范围、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人员分工等内容的研究方案。

2.3成果展示,交流总结。围绕提出的问题或课题,学生们通过自主研究与学习,把握所得出的结论。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展示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推动研究性学习的经常性开展,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

3.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3.1通过对教材的挖掘,使学生将被动式的、接受式的学习与探究式的学习结合起来。在目前学科课程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学科课程逐步向研究性学习方向发展,有助于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做到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如我在讲授中国近代史过程中,讲“洋务运动”这一节时,教材有意识地不写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我没有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补充大量的资料,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又如“新文化运动”这一节对新文化运动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练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我同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分析得出结论。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3

1.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要想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研究性学习,首先必须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因为只有把握准确研究性学习的定义,才能实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应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活动为形式,通过其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和科学结论,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

从本质上讲研究性学习就是把教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全神贯注、饶有兴趣地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而通过研究课题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贴近社会,走近科学,参与实践,服务现实,以增强对社会和未来的关爱,从而培养学生多渠道的信息收集、处理、提取能力,强化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养成,充分发掘学生潜能,进而陶冶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道德。

很显然,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之后,我们再分析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可以看出,当前历史学科已成为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分析的思维过程较少。这种单一、被动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这一状况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而且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必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研究性学习。

2.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2.1课内导学,提出问题。课内导学,指结合教材落实有关基础知识,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由师生共同来完成。在落实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师生都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材的知识细节,可以是整章整节的宏观框架,还可以是单元或阶段特征,旨在培养学生驾驭教材、分析教材、梳理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

2.2自主学习,课外研究。在确定研究课题后,学生即可开始自主性学习。由于高中学生的学历、阅历的限制,最好是分小组进行活动,同时,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如文字、图表、音像等,还应帮助学生制定包括研究范围、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人员分工等内容的研究方案。

2.3成果展示,交流总结。围绕提出的问题或课题,学生们通过自主研究与学习,把握所得出的结论。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展示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推动研究性学习的经常性开展,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

3.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3.1通过对教材的挖掘,使学生将被动式的、接受式的学习与探究式的学习结合起来。在目前学科课程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学科课程逐步向研究性学习方向发展,有助于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做到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如我在讲授中国近代史过程中,讲“洋务运动”这一节时,教材有意识地不写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我没有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补充大量的资料,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又如“新文化运动”这一节对新文化运动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练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我同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分析得出结论。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4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究问题,“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Ⅲ。研究性学习可以视作一种学习方式,也可作为一种学科课程,但笔者认为,它更应该视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作为一种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早在数千年前就初现端倪。中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教学时讲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学生的“精神产婆”,二者可视为中外研究性学习最早的萌芽。至18世纪初,法国的哲学家、教育家卢梭、德国的福禄倍尔等人主张教育要顺从儿童的天性和潜能,让其主动地探索;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教育家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做中学”等教育理念;20世纪中叶,美国的教育家布鲁纳又提出“发现学习”的教学理念,这些可视作研究性学习理念的后续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创新性人才日显重要,与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高度相关的研究性学习再次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甚至有人把研究性学习视为2l世纪时代精神的体现。

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的提出始于上海。1999年,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在经过数年试点实践和理论探索后,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阐述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并得到了教育部的认可。一年后,教育部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首次将“研究性学习”增为必修课,并规定了相应的课时。随后在十个省市的普通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试点。2001年4月,教育部又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试行)》,对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指导和规范,并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定义: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002年9月,教育部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遂由十省市的试点转而遍行全国。

此后,全国各地的高中都开设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相关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成果也日益增多,研究性学习也逐渐突破了高中的范围,也摆脱了作为一门课程的限制,发展成为适用广泛的一种教与学的方法。作为教学方法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种教学方法。与后者相比,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主动性、探究性、过程性、交互性等特点。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方面,研究性学习比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具有更大的优势。在高校历史本科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优秀史学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历史本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必要性

(1)是传统大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当前,大学历史课堂仍以接受性学习为主要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主要方式,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客体。在课堂上,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记笔记,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这样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正好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2)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历史专业人才的需要。传统的历史本科教育非常注重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和基本史学理论的掌握,而对学生在史学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则要求甚低。因此,若一名历史本科生具备了扎实的史学基础、能博闻强识,成为了一个小型的历史知识库,就可被视为专业优秀的学生。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历史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成为一个小的历史知识库还不够,还需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传统的教学当中,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不突出,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则正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见长的。

(3)是提高历史学科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需要。在现行高校教育制度之下,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在四年学习过程必须完成的一个任务,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反映了学生的专业综合水平,毕业论文合格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及获取学位。然而,从近年来地方性院校历史学本科专业的毕业论文情况来看,论文质量普通较低。部分毕业生甚至对何为论文、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都不甚清楚,对如何搜集、整理、归纳史料,如何论证,如何提炼观点等也感到陌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但学生平时缺乏史学研究及论文写作训练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这又涉及到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问题。至今“史学论文写作”课程尚未列入必修课,有些高校开设,有些则未开设。即便开设了该课程,多数教师也主要以讲授为主,对学生而言仍是纸上谈兵,很少进行实战训练。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则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并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每个学期进行一两次史学研究的实战训练。这对于将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无疑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可能性

(1)历史专业的本科生具备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条件。本科生是经过高考选的相对优秀的一个群体,经过一、两年的专业学习,他们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足以支持其进行研究性学习。此外,与高中阶段相比,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相对显更为轻松、自由,学生自主的课余时间也较多,学习的自主性也更强。这为大学本科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大学历史专业教师有能力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师相比,高校历史专业教师一般具有更高的学历、更多的研究实践和经验、更强的研究能力和更高的学术水平。因此,他们在教学过程当中,完全有能力组织和指导本科生进行史学的研究性学习。

(3)大学里的丰富资源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大学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图书馆里上百万册的藏书、数以万计的各种期刊杂志、没有边界的互联网资源、名目繁多的各种研究团体等等。这些资源为本科

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本科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

笔者认为,问题教学、课堂讨论、史迹考察、学年论文、课题研究等是高校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几种较为有效的形式。

1.问题教学

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在进行历史专业课的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即在备课时,将教学内容归结为若干个问题。在课堂教学时,首先将这些问题展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其思考。然后,引导学生或与学生一起共同分析、探讨、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参与程度高,既掌握了相关知识,也培养了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这种形式适用于整个本科阶段,也适用于几乎每一门专业课。

2.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授课教师组织学生就教学内容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进行课堂讨论时,教师首先要确定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论题。该论题最好是当前的学术前沿或存在争议的问题(如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等),教师需向学生强调该问题尚未解决或尚无定论。这样,论题及讨论将更具有开放性,学生在课堂讨论时也就没有顾虑,可充分发挥其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其次,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讨论形式(如分组讨论、自由讨论等),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要对课堂讨论进行总结和点评。课堂讨论也适用于整个本科阶段的每一门专业课程。不过,由于课堂讨论一般费时较长,实行的次数不宜太多,以免影响教学进度。

3.史迹考察

史迹考察,是指教师带领或组织学生对特定的历史遗迹进行考察的一种课堂之外的教学方式。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要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就历史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史迹考察无疑是研究性学习的好形式。史迹其实就是活着的历史,它比写在教科书上的历史更形象、更鲜活,也更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史迹考察由于在野外举行,它显然要比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为重要的是,史迹考察可以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将之前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到考察的实践当中,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另一方面史迹考察还可学到不少书本之外的知识,增长见识。史迹考察对于培养学生的习史兴趣、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对史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4.学年论文

学年论文,是指学生在一个学年当中完成一次的学术论文。本科学年论文的对象是一至三年级的本科生。就历史专业而言,学年论文的工作通常由历史系统筹安排,分年级进行。学年论文的题目可由学生自选或由教师提供,一般在学年初期确定。然后系里根据教师的专业方向为每个学生确定指导教师或由学生与教师双向选择。之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之下,独立地进行论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及论文的写作。到学年末,系里要分年级按专题组织学年论文研讨活动,让学生们彼此分享论文的研究成果及写作经验。系里还可以组织教师对学年论文进行评比,评选出部分优秀的论文加以奖励,从而达到鼓励的作用。学年论文由于历时较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且有指导教师的协助,因此对其质量要有较高要求。在形式上,要严格按照史学学术论文的标准进行写作,如摘要、关键词、引文、注释、参考文献、论文结构和格式等都要符合相应的规范;在内容上,务必要有创新之处(观点、研究方法、材料解读等方面的创新)。学年论文最主要的作用在于训练学生史学论文的写作,同时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写作能力、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将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5.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之一。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题研究的一般操作程序是:确定课题、制订计划、实施研究、总结交流。就历史本科专业而言,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所上课程基本上是历史专业的基础课,如《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文选》、《史学概论》等,该阶段的学习任务也主要是打好专业基础,而不过于强调知识的运用及史学研究。所以,课题研究更适合大三、大四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课题研究的周期一般较长,所以每年实施的课题以1个为宜。另外,在确定历史课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难易适中,范围较小而具体的问题。通过历史课题研究,学生一方面运用和巩固了已有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又能亲自获得新的历史知识,培养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还能够获得进行历史课题研究的亲身体验,懂得历史研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日后进行更深入的历史研究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胡兴宏.关于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上海教育科研,2000(1).

[2]张华,仲建维.研究性学习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教育科学研究,2004(3).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5

一、历史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历史研究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类似史学研究的情景,引导学生以类似史学研究的方式,发现和确定问题,学会搜集、分析、鉴别和提取有效信息,并应用相关知识探究、解决问题;以及在课外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问题进行研究,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它不拘泥于某种教学策略,而是依据当代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结合学生认知情感的实际,以及学习对象的不同特点,借鉴并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它比研究性学习的含义更宽泛(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勇于探索历史的精神和能力”。

二、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1、兴趣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参与研究和体验成功之间的牵引力和粘合剂。研究的课题是否为学生感兴趣,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的成效。

2、开放性原则

从学习目标上看,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全的品格。从学习内容上看,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专题和材料,可以直接取自必修课、选修课教材,也可以来自图书馆、Internet上,或者来自社会调查等等。历史必修课或选修课所提供的基本史实和知识结构体系,为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背景,然后,学生可将古今中外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3、过程性原则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史学研究在目的和要求上有着很大的不同。高等院校所进行的史学研究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目标,强调结论的科学性,即重视科研的最终成果。而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更看重过程而非成果,有成果固然可喜可贺,没有成果也不应该否认其存在的价值。

4、自主性原则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自始至终要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在自主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的原则下,学生不必拘泥于教材或史学界现成的定论知识,选定的研究性课题可以是对教材的定论知识提出质疑,也可以将教材中涉及的历史问题引向当前现实社会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5、综合性

历史学科本身就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更重要的是,研究性学习把学习内容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因此,学生在对很多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时,靠单一的历史学科知识显然是不够的,往往要用到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对“”的研究就要涉及到历史、地理、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多种学科知识才能对“”的由来、现状及解决前景作出分析,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的综合性(或日跨学科性)。

三、研究性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实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注重课堂的规范和实施的程序,尤其突出教师“教”的格式和步骤,使课堂教学刻意追求某种所谓的“完美”。久而久之,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固化了学生的思维,使之成为学习的机器,根本无法“唤醒”他们的生命感、价值感,更不可能将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改变课堂教学的组织模式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在教《辛亥革命》的内容时,我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就“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还是失败的革命”展开讨论,双方各举史实加以说明。

2、以问激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问从“问”开始,如果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没有激活,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而产生探究的心理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的认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历史课堂教学要达到以问激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必须营造利于探究质疑的学风和竞争相质疑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自疑自解能力。

3、组织讨论

把研究性的课题设定为讨论的题目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工具书、参考资料或让学生自己到图书馆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撰写好讨论提纲,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或全班讨论。还可以对学生撰写的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展开讨论,使研究进一步深入。讨论时,教师要为学生刨设一种信任、鼓励和赞赏的轻松气氛,消除学生的种种顾虑,使他们敢于和乐于将自己在独立学习中的丰富感受和切身体验自由自在地表达出来。讨论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掌握了多少历史知识,而在于探索研究历史的方法,培养历史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

四、研究性学习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课堂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按新课程计划要求,把研究性学习课纳入学校与教师教学计划,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内与课外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体系,以使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2、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研究性学习课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学生是主人,在研究性学习课中尽可能发挥学生“自主、自理”的作用,教师应是活动的倡导者、指导者,而不要包办代替一切。

3、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应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研究性学习活动在考虑整个学生教育教学需要组织一些活动外,更主要的是发展学生个性,在“提高”上下功夫,培养学生中的学科“尖子”。

总之,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必会努力应变。因此,研究性学习目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6

一、课改十年来《标准》与教科书关系研究现状

(一)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存在的问题

学者们的研究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科书编写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标准》给教科书编撰带来了一些困难。如连建平就三教科书,指出了新课标给教科书编写带来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课程标准对必修教材编写的要求失之粗放,教材编写者不易把握其深度,致使几个出版社对同一个知识点编写的难度深浅不一;二是课程标准对学习目标的范围失之界定,教材编写者不易把握其广度,一线教师在授课时对教材提供的资料也很难取舍。”[1]同时由于新课标教科书有四个不同版本,虽然都以《标准》作为统一的依据进行编制,但是“一标多本”的教科书编写模式容易出现同一史实不同表述的问题。许永红结合4个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的5个实例,表达了一线教师对“一标多本”下教科书表述的不同的困惑[2]。而徐新、丁林兴还认为若按照《标准》选修六部分进行教科书编制,教科书容易出现“欧洲中心论,文化遗产分布面不广,文化遗产的类型不全,教材的创新空间受制”[3]等方面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教科书编制完成之后,有学者发现新课标教科书存在一些违背《标准》主旨之处。如赵亚夫就指出“现行实验版教科书,在内容上多难于《标准》的规定”[4]。张荣锁以岳麓版必修一第一单元为例,总结出教科书存在“违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原则;人文精神严重缺乏;对师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沉重打击;动脑动手极为困难;提供人生经验 、启示不够;培养现代公民意识不够”[5]等违背新课标主旨的问题。李然认为新课标下的教科书编写仍然没有摆脱《大纲》的一些影响和束缚[6]。而仇晓雯则将四个版本的历史教科书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人教版对《标准》结合程度最高,岳麓版与《标准》的结合程度最低,除岳麓版,其他版本的编撰割裂了中外史的联系”[7]。此外,张淑贞的文章《对高中新课标教材的商榷》[8]也指出新版教科书虽然中外合编,但是只是机械地将内容组合,没有更深层次的知识的整合,实则也是违背了《标准》中外合编的理念。

(二)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写建议

《标准》在实施建议的第三部分提出了教科书编写建议,对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涉及课程目标、课时、教科书多样化等内容。这些建议不仅为“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留下了一定的创造空间,也使教科书编写也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9]。由于《标准》在课程体系和课程的内容上都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学界在《标准》编写建议的基础之上,还提出了教科书编写应掌握一些策略。宏观上看,一方面是要注重体例创新,建构一个“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轴”[10]的教科书体系。另一方面,新课标下的教科书的编写需要更新观念,进行“转变学习方式的课文结构设计”[11]。如注重视“学科特点和学习方式内在统一的单元课目设置;注重提升课文辅助系统的地位与功能;注重强化史料解析、探究的功能等”[12],最终将新课标转变学习方式的理念融入到教科书的编写当中。

从微观上来看,研究对教科书具体模块的编写提出了建议。如徐新、丁林兴就结合《标准》中选修六的内容,为教科书的选修六模块的编制提出了“按时间编写,按区域编写,按类别编写”[13]的三点策略。陆晓先则针对新课标中“古代中国开疆拓土,侵华史的叙史观念,抗日史的简化,军事和战争问题”[14]等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编写的建议,希望对教科书的具体编写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标准》与高中历史教科书关系研究展望

(一)《标准》与高中历史教科书关系研究存在的问题

1.教科书研究和《标准》结合的不够紧密。我统计十年来《标准》与教科书关系研究的文章时发现,有关新课标下的教科书的研究论文数量并不少。虽然很多文章提到了新课标,却在教科书的研究中脱离了新课标,完全只是对教科书本身的研究,新课标仅仅只是教科书身上的一个符号,没有将新课标和教科书很好结合起来研究。

2.《标准》与教科书相关研究涉及版本太少。众所周知,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一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北师大版(原大象版)。但到了具体的研究中,涉及最多的版本是岳麓版,其他几个版本相对较少。虽然四个版本的教科书都是按照同一个课程标准进行编撰,但是不同的版本在具体的专题编写、内容设置、细节处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这就需要结合《标准》对每一个版本进行一定的分析对比。

3.教科书涉及的内容不全面。新课标下的教科书由三个必修和六个选修模块组成。在近年的研究中,就必修和选修角度看,更加注重对必修部分的研究;单就必修部分来看,又更为侧重于对专题一的研究。其实,就教科书的内容来看,选修部分较必修部分新增的内容更多,必修部分中必修二和必修三又比必修一新增的内容更多。新增的内容,本应该是研究的重点和焦点,但是在《标准》与教科书相关研究中却恰好相反,显得厚此薄彼。

(二)《标准》与高中历史教科书关系研究展望

根据《标准》与教科书关系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我建议未来有关教科书的研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对选修课程的研究。新课标下的教科书选修部分一共有六本,其编撰的方式和编撰的内容都有不少的创新之处。这一部分的研究其实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2.加强教科书与《标准》的结合度的研究。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与《标准》结合度如何,同一版本下不同模块与《标准》的结合度又是怎样,目前并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而通过对《标准》与教科书的结合度研究,能够为教科书的编制和使用提供更多的参考,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3.加大“一标多本”的研究。新课标教科书有四个版本,但使用的都是同一个版本的课程标准。根据《标准》,对 “一标多本”的教科书编撰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对教科书的修订和多样化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4.可适当采用量化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教科书研究中涉及的版本较多,内容也较多,因此教科书的研究中可以采用计量的方法,把一些重要的内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使整个研究显得更加直观和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连建平.从历史必修三看高中课标与教材的得失[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1-2).

[2]许永红.该相信谁?――新课标下同一史实不同版本的不同论述[J].中学历史教学,2006(3).

[3][13]徐新,丁林兴.建议与构想:中学历史教师视野中的历史“课标”选修六[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4(3).

[4]赵亚夫.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教育的现代化――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反思[J].教育学报,2006(8).

[5]张荣锁.违背“新课标”主旨及目前先进教育理念的新课标教材――以岳麓版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04(10).

[6]李然.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D].四川师范大学,2011(4).

[7]仇晓雯.21世纪初国家课程标准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内容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4).

[8]张淑贞.对高中新课标教材的商榷[J].历史教学问题,2006(5).

[9]钟启泉,安桂清.怎样理解《历史课程标准》――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访谈录[J].历史教学,2005(8).

[10][11][12]曹大为.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历史教学,2004(8).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7

一、历史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大学历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历史学专门人才,同时又能适应社会其他行业的需要。这一基本目标决定了大学历史学教育及其改革的内容、方法,也决定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即: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教学互动,以历史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为前提,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以科研训练和课题研究为主要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独立研究能力。这一学习方式,根据历史学的专业特点,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在更完全的意义上实现专业教育的目的。

在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现代教育的内涵,从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研究性学习则适应了这一变化。高等师范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教师的素质,因此更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研究性学习。就历史专业的现状而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施研究性学习,尤为重要。

其一,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历史专业创新人才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拥有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标志之一。有鉴于此,我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5]教育部在1998年12月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更加明确的规定:“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6]根据这一方针,历史学专业需要改变以传授为主要方式的传统模式,探讨培养创新人才的新途径。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其旨在于实施创新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

其二,研究性学习是历史学科知识传承和发展的时代需求。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数量呈几何增长,仅仅依靠传统的传递性教育,难以适应新的时代需要,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而研究性学习则应运而生。历史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马克思、恩格斯说:“我们仅仅知道的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学的内涵和含量极为丰富,可以说是人类过去的百科全书,是人类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等等的过去,是人类文明的全部积累,涵盖各个学科。这一特点,又使得历史学需将其他学科融入进来,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通过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可以改善学生接受知识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的知识,并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学习。通过学习过程中的研究训练,一方面,学生可以更扎实地汲取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在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获得知识的最有效方法。将传授知识和传授方法结合起来,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特点。如美国教育学家梅兹指出的:“一言以蔽之,大学制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教授研究。这是它的骄傲和闻名遐迩的原因。”[7]在今天,历史学科更需要通过研究性学习等手段,阐发大学教育的特点。

其三,研究性学习是大学历史专业学生内在发展的需要。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指出,教育之宗旨,即“在使人之为完全之人物也”。他所指的完全之人物,即“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也”。[8]大学教学就在于通过教学,实现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也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应该促进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内的全面协调的发展。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要求大学生在知识、能力、价值观,以及专业水平等方面全面发展。历史学是一门以人类过去的生活轨迹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发展演变的轨迹,传统教学重在知识传授,显然不适应全面发展的要求。研究性学习则弥补了这一缺陷,注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并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大学历史专业包含的知识极为为庞杂,中国史、世界史、断代史、国别史、区域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历史文献、古代汉语、外文、考古学、历史地理学、民族学、古文字学,等等,此外还涉及不少相关学科。显然,大学历史学科专业知识传授的任务极为艰巨,因此更应关注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的协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实施研究性学习,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无疑有助于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其四,研究性学习是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从师范院校培养中学教师的基本任务而言,大学教育必须适应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需要教师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形成积极学习的能力,大学课堂教学模式应该进行改革。当今中学大力提倡并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一改过去让学生复述和再现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把学生真正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这种方式通常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利用网络,图书馆,社会调查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资料,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获取历史知识[9]。这一趋向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教师的师范院校,也需要改弦更张,适应中学教育的需要。当今的大学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与中学的需要脱节的现象。不少教师仍采用传统的传递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主要方式,老师是整个教学的主体。往往是老师上课念讲稿,学生成为机械的记笔记的工具,仅仅充当着录音机的功能,使课堂枯燥无味,学生也缺乏课堂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要根本扭转这一局面,向中学输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手段的合格历史教师,就必须进行革新,使学生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研究性学习无疑提供了一种值得重视的方式。

教育面向现代化是新时代的要求,其中首要的是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包括价值观、质量观、发展观等,其最为集中的体现是素质教育观。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尤为重要。历史学具有显著的人文性,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关于“人”的学问。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历史知识是人类一代代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因此,历史学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在历史专业实施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推进以人文为特征的素质教育。总之,以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突破口,有助于深化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探讨和教改实践。这一方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将大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中学广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改革,初步培养了学生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意识和初步能力,这就为大学教育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性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善于质疑,更适合进行研究性学习。这些均为大学历史专业在更完整的意义上实施这一学习方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二、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大学历史专业实施研究性学习,其基本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精神,并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其内涵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一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这一学习方式的基本框架与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重视基本的历史学知识和理论,为研究性学习奠立扎实的专业基础。三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为依归,确立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改革教学理念,树立现代教育的观念,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改革。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教与学紧密结合起来。历史学科有着自己的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必须根据本学科的实际,有的放矢。具体而言,实施研究性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构建适合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总体方案和主要内容。在这个课程体系中,既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总体目标,又能达到历史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既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又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和理论和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既注重能力培养,又不忽视知识传授;既注重课堂教学,又强调实践训练和自主学习;既重视普遍性课程,又注重个性化培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妥善处理上述各种关系,便在总体上为研究性学习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基本方案。根据这些原则和要求,在课程体系中,除了统一规定的公共必修课程之外,需要统筹考虑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任意选修课等专业课程,以及为加强素质教育方面的通识课程的设置。就专业课程而言,需有利于学生在总体上认知历史,扩大知识面,融会贯通,并能在学习中提出和研究问题。并利用学院的师资队伍和研究特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其他实践课程,如科研实习、学年论文、野外调研、实践教学、创新实验、学生社团等等,亦有利于创新能力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其二,建立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共同发展的教学框架。有一种倾向,以为新的教育改革是建立在对以往教育模式的批判和否定的基础之上,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研究性学习方式一出现,人们就认为它将取代以往的学习方式,因而把传统的知识传授为目标的“接受式学习”打入冷宫。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研究性学习”并非要全面否定“接受式学习”,或贬低其作用。研究性学习与以往的“接受式学习”确实有所不同,但这一学习方式的引人不能完全否定后者。在实施这一方式的同时,还需要用最简捷的方式使学生尽快获得知识,如基本的一些历史史实,包括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概念等等。“研究性学习”仍是一种学习方式,是一种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的更高级的学习方式。这一学习方式的采用,并非是要求学生去从事研究,做出创新性的成果,而是培养、形成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以本专业的知识为前提,通过“接受式学习”奠立其必要的基础。建立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共同发展的教学框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

其三,搭建一个教学相长、师生并进的和谐平台。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是教师和学生所进行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学相长,施教的过程也是受教获益的过程。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施教和受教统一于教学过程中;教师施教,也向学生受教,向学生学;学生受教,又向教师施教,使教师受教。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表现得更为明显,大学生已有相当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抽象逻辑思维趋于成熟与完善。因此,他们思考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深度,所提出的疑难问题甚至连教师都不能立即解答。特别是在高年级本科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一定的科研活动。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开展互动式教学和交互式学习,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合作以及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实现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和提高,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就历史专业而言,学生在中学时期已经过初步的历史学习,对某些问题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他们既需要进一步提高,又向教师提供了新的信息,以及需要解答的各种问题。在大学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和学的主体,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联系的共同体。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引导者,而且还是一个不断更新自己的学习者;学生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学习者,而且还是一个促进学术进步的参与者。在现代教育中,更要求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作为一种高级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便是搭建一个教学相长、师生并进的和谐平台。

在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注重将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将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实施研究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这一学习方式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整理研究报告等等,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不是把现存的知识或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在研究性学习的各个环节中给予指导。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导演”的角色,从全局和宏观上进行指导、促进。教师虽然不能代替学生从事研究性学习活动,但应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这一过程,使学生获得切实的指导。如研究课题的制订、研究活动的指点、研究成果的分析等等。通过教师的参与指导,启发学生确立正确的研究方向,摸索适宜的研究方法和途径,并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跟踪、了解,以及时纠正偏差。尤其是,要注意引导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把握正确的方向。

这一学习方式的着眼点,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相应地,需要变改变历史学科教师的教学观念、策略和方法,使教师由历史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知识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研究工作作为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教研结合,教中研,研中教,不断提高自己。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具备研究素质和学者素质,成为“导师”型教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需要广泛涉猎,勤于思考,不断充实自己,奠立扎实的学术基础。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社会等方方面面,因此作为历史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学范畴,而应向各相关学科拓展,建立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例如,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基本素质,研究性学习注重问题教学。“导师”如果自己不具有博闻广见和做学问的学术功底,在问题教学中将会感到心里空荡荡,自然无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不仅自己不能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而且很难面对和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惑。显然,教师必须自己具备从事研究的学术素质和能力,才能在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教学中有所作为。作为教师,必须精通自己的专业理论,在提高自己学术水平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教学研究。如注重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熟悉与教育教学活动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正确处理博和专的关系,为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中积累扎实的知识底蕴。

其四,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方法。历史学科既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又需要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思维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专业人才,不仅要注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既要借鉴传统方法中的合理因素,又要不断进行新的探讨。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吸收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经过实践的检验加以总结和完善。在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这是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原则之一。

三、全方位实施研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采行这一学习方式,既要在各个环节中全面实施,又要根据具体情况,突出重点。

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是推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前提。历史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改革中不断补充和完善,为研究性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从总体来看,各高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问题。课程设置仍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实践训练,等等。上述提到的各种关系,仍然存在需要解决的矛盾。例如,关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在课程体系中,前者仍然占有极大比例,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课程分量很轻。这些矛盾的处理,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通过教学实践,确立合理的比例。诸如各门课程的学分和学时,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包括科研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以及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安排,等等,如何做到科学合理,比例得当,均需通过课程体系的总体规划体现出来。

改革教学内容,是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环节。由于现有课程体系的限制,历史专业的各类各门课程也相应受到课时和学分的限制,要在有限的时间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课堂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能力培养。历史专业的课程内容,知识性较强,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思路,确立培养能力和素质的意识,是研究性学习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这就需要在教学内容方面深化改革,转变观念,编写和调整适应这一要求的教材。还要扩展教材范围,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要改变传统的“教材即教科书”的教材观,从广义上来把握教材的含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素材与手段,充实教学材料。现代的“大教材观”认为,教材不仅仅是教科书,它包括文字印刷教材,电子音响教材和实务教材等一系列供学生和教师使用的教学素材。就历史学科来看,包括记载人类历史活动的各种文献资料,如史书、书信日记、回忆录、历史文物、遗址遗迹、历史模型、纺织品、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历史建筑物、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历史题材绘画等等,都可以成为研究性学习开展的教材。同时,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中,还要充分挖掘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的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这一学习方式的重点所在。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树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观念。历史学专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教学方法的改革涉及各个方面。除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之外,还要根据历史学专业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结合起来,从各个层面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思维能力。对历史的认识,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基本史实,还需要对这些史实有深刻的理解。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要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思维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讲授时,不能平铺直叙,而应将问题贯注其中,使学生带着问题接受新的知识。怀疑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源头之一,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反思的能力,而不是不加思考、被动地接受知识。在用怀疑的态度进行审视之后,不仅知识更为巩固,而且将催生一系列问题,为学术创新打开闸门。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重点就是在于学生能够提出切合实际的研究性专题,这就必然要求学生能够提出切合实际的问题,为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注意创设宽松的提问氛围。历史研究不同于其他学科,记载人类历史的资料浩瀚无边,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其所包含的问题也难以计数。在初始阶段,可以为学生预设研究问题,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自己产生问题。教学中,注意激活和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中,无拘无束、自由大胆地提问,允许提出即使是简单、幼稚,甚至是荒谬的问题。对学生提出问题要予以鼓励,以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由此激发他们的专业兴趣和研究的热情。同时,要积极指导发现问题的途径。发现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多种多样,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在日常历史学习过程中,认真观察和思考历史,养成不断提问的习惯。如通过阅读史料,由现实追溯历史,质疑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活动过程和因果,质疑历史结论和历史评价等方面去发现问题。要敢于与同学老师讨论,甚至争论,敢于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亮出来。如此可以在讨论中开拓思路,修正观点,并产生更多更深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要逐步提高问题的质量。教师不仅要诱导学生敢问,还要启发他们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提出或选择的问题,或大而空,或不得当,或不成其为问题,教师应予以指导和解答,帮助学生梳理和认识问题的学术意义,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认识学习中的问题,或全面把握,或抓住重点。另外,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重视建立问题库,归纳汇总各种问题,一方面有助于学术探讨,另一方面则为问题教学积累素材。

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方法。讨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或命题进行正反辩论,或就某一专题组织自由式讨论,或针对某主题发言作学术评论,或举行学术论坛,等等。可以根据问题的内容和性质,选择相关的形式。讨论可以在课堂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除了教师指导外,更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由他们独立主持和操作。讨论式教学可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学生进行发言准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探讨和研究问题的一种训练。在讨论中,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和反应能力、演讲表达能力。而由学生自己筹备和主持讨论,又使他们在提高组织能力方面获得了实际的训练。

成立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共同研究的团体精神。历史专业包括各种不同的学科领域,以及大量研究专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基础,就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组织他们成立各种形式的兴趣小组,安排或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习新的知识与探讨学术问题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学习或探讨课堂之外的专业问题。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为从事某领域或某问题的研究积累资料,为进行专题研究打下基础。这种方式不仅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而且有助于培养钻研精神和团队精神。

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较高层次的形式。历史学是一门实证科学,有着自身的学术研究规范,在研究性学习中,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各种史学训练,使学生系统掌握这一流程和基本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或采取立项,或进行自主研究等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究。通过专题研究,对学生进行系统、完整的史学研究训练,可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素质。同时,这也是检验研究性学习效果的最后阶段。通过以上各种方式,系统地进行历史研究的训练,包括学术综述、研究选题、查阅资料,以及论文写作。除了毕业论文之外,要将这种训练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使学生尽快掌握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为培养和促进学生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要根据条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除了以上各项具体的改革,还须发挥网络课堂和网络资源的作用,运用这一重要的辅助手段和方式。历史学科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充分运用网络,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快速和便捷的手段。建立网络课堂或网上教室,一方面可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充实知识的方便;另一方面给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快捷的联系通道,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及时解惑答疑,给予学习上的指导和帮助。这一平台,为学生迅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有助于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在网络环境下,师生可以围绕着同一个研究性问题,利用网上电子布告牌系统、在线聊天系统,电子邮件、网络讲座等信息技术,展开教与学的直接互动。同时,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教学,有利于学生自由发表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观点,并能与其他的学习者随时进行交流和沟通,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集思广益,吸纳其他人的可取之处,对所遇到的问题获得得出更全面、科学的认识。网络平台还可以充分展示各种历史材料,如文字记载、历史遗址、文物、照片等等,从而加强学生对历史进程的直观感性认识。与使用挂图、课本插图等传统手段比较,网络影像具有动感和立体感,它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视频图像、动画和其他多媒体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营造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仿真情境,可以产生显著的效果。历史情境的营造,历史场面的再现,抽象的文字变为生动的形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这种直观感性的仿真体验,有助于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专业兴趣,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历史。此外,网络还大大扩展了检阅历史文献的空间,为更大范围,更加快速搜集资料提供了便利。这些均为历史专业的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除此之外,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历史遗址遗物的考察访问以及学生社团及刊物等等,并予以指导,均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方式和手段,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由此深化对历史的认识,强化创新意识。总之,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展开,同时又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侧重。通过适宜于这一学习方式的课程体系的全面布局,各门课程的具体实施,以及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将大大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学习的主动精神,提高思维品质,并逐渐形成从事历史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冯长运,李明海. 关于历史学科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探索[J]. 历史教学,2003(9).

[2][9] 韩飞,黄念章. 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J]. 历史教学,2001(6).

[3] 殷俊. 试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J]. 历史教学,2001(6).

[4] 费池.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22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C]. 行政法律适用全书[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658.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8

二、中学历史教师教育研究的内容

(一)历史课程的实施

历史课程实施即历史教师们共同研究课程实施中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例如,如何操作才能在历史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在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部分,哪些符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哪些不符合; 哪些课程资源可以开发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等等。总之,研究的内容应有助于促进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有助于历史教师在体验和研究中获得成功和快乐,能够充分调动历史教师从事课程研究的主动性,提高其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二)认知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认知风格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很大。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即使学习时间、地点、教材、师资等条件相同,学习效果也不一样,甚至相差甚远。有很多种认知风格的类型,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它的独立性与依存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要针对不同学习者的认知风格,设计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以合适的方式、适宜的速度,通过与教师的共同努力达到一个确定的学习目标。

(三)历史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

在信息化时代,历史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利用网络教师可以将历史教材与现代教育技术同步结合起来。历史教学中的哪些内容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怎样制作提高效率的历史教学课件等等, 教师要通过教育研究不断解决和完善这些问题。

(四)历史教育的教学原则

不同阶段的历史教学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因为教学的内容、课型、时间、对象都不相同。教师要依据正确的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授新课、习题课、复习课的教学原则不一样,即使同为复习课,单元复习、期中复习、期末复习等在教学原则上均有所不同,这些都需要历史教师认真的加以研究。

(五)历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育理念、以及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给历史教育和历史教师带来了新的变化。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怎样开发校本课程,怎样使学生的小组讨论更有效,这些都是需要历史教师去探索、去研究的问题。

三、可通过以下路径提高中学历史教师的教育研究水平

(一)增强对问题研究的意识

教师的教育研究多数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没发现问题,研究便无从谈起。因为历史是一门人文综合类的学科,所以历史教师针对社会和教育问题必须要有敏感性,要有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并引发对有关问题的思考,把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有效地结合起来。相比专门教育理论研究者,历史教师处于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掌握着丰富的教育研究的素材,在教育科研方面有较大的素材优势,历史教师应注意利用这种优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二)提升中学历史老师的教育理论修养

要以教育科学理论来指导中学历史教师的教育科研,因此提升历史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是非常必要。我国大多数的中学历史教师都进行过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和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等教育理论类课程的系统培养,但是整体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水平还需要有很大的提高,要倡导中学历史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就必须提升他们的教育理论素养。

(三)熟悉和掌握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

有很多的途径和方法使中学历史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的研究,如“质的研究”、“行动研究”、“学科规训”以及“建构性试验”等。历史教师应该了解和熟悉这些方法的内涵、特点、要求和具体操作,并能够恰当选择,熟练运用。

(四)加强培养历史老师的探索精神

在日常中学教学中历史老师面临着很多变化:中学历史教学的内容变化大、学生的自主性增强、教育技术更加先进等等,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都会在历史教学中产生。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够进行深入探究,解决问题,以研究成果改进教育实践。因而,从事教育研究必须具有探索精神。

(五)加强培养历史老师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历史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提高历史教师素质的核心,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里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宋清龙.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9

一、历史教师要拓展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高中历史教学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

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是教师教学的前提,高中历史教师要学会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高中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在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方面,也出版了一些专著,例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历史卷》,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新课程历史地理教学案例与评析》等;同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历史教学专业期刊上也刊载了高中历史新课标方面的许多学术论文和经验文章,这些都是教师专业学习值得借鉴的资料。

2、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高中历史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是教学最基本的保障。首先专业教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和史学理论知识等。

高中历史教师只有完整、系统、扎实、精深地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只有深入透彻地了解高中历史新课标所列的主体教学内容及相互间的关系,才能明白它们在高中历史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观全局地分析教材。

3、应具备宽阔的学术视野。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例如,“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这些都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专业教师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宽阔的学术视野,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有参与历史学术问题讨论的能力,使自己的专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有相当大的影响,一位专业能力扎实、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教师教出的学生自然成才的几率高很多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提高教学基本技能的同时,尤其要注意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1、提高历史教学反思能力

对教学而言,教师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可能带来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改进。可以说,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今,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经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一条重要标准。

何谓教学反思?简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地位的提升大有帮助。

反思性学习是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比如,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所定的本节课的目标理解得如何?学生对本节课会有哪些疑难点?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是否符合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等。

2、提高课堂课程资源的运用能力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包括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第一,提高历史课程资源利用能力

老师要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以生动的语言、得当的肢体动作、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其精深的历史专业知识和对所授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的专业能力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勾画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去吸引学生,或者运用多媒体效果进行教学,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历史短片。

第二,利用好高中学生资源。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运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一些关于历史课程资源,如收集历史故事、外出旅游参观历史遗址时的照片、报刊杂志中有关的历史文章等。并进行课堂讨论、组织历史辩论会和故事会、编制历史剧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深入理解。

3、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课例教研和课题研究是高中历史教研的两种主要形式。

课例教研就是以“课”为研究对象的教研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堂实录,即对课堂教学的全程记录。课例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没有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其行动缺乏理论的支撑,也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设计。因此,教师在课例教研的基础上,还须提升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在科学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解决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有序的研究。

综上所述,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研究者。从历史学科来说,研读史家的学术论文,对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不失为一个极重要的途径。研读史家撰写的论文,不仅能够了解何为学术论文;而且也能进一步审视学术论文是如何写成的,通过研读史学论文,使历史教师逐步掌握史家是如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史料来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历史解释的。让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接受历史这门课程。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10

1、努力构建积极、平等和谐的教师队伍。在平时工作中,要树立服务意识,发扬民主作风,面向基层,融入课堂,使自己的双脚踏在实践的土壤上。要走进一线教师,倾听问题,解决困惑,积极鼓励,共同研讨,共同协商,要专业引领到位但不越位。与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专业学习、教学实践的共同体。

2、充分发挥学科教改基地和学术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以达到示范带动,共同进步的目的。进一步加强学科教改“基地”的建设,切实发挥教改“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基地学校必须要承担一项市级以上的教改课题;基地教师每学期须至少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及时撰写教学案例和读书札记,进行教学案例分析和研究;基地学校每学期要向市提供一次质量较高的教改展示活动或者是示范课活动。以学术骨干教师为核心,积极开展学科内的学术研究活动。给权威教师提供更多的施展才华的舞台。

3、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继续推进“开门上课,推门听课和民主评课”活动。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如何在新课堂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当前众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将是今后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中着力浓墨重彩的核心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对示范课、新老教师的对比课等新课型的的研究。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紧紧依靠历史中心组和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联络广大青年教师,在本市积极开展示范课活动和重点中学研讨会,努力探索适合我市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4、加强对新课标、新课程、新课改研究,把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基研年级教学和高考备考相结合。成立以学术权威为核心的新课改、新高改研究小组,在深入领会新课改、新高改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探索教学改革的新路子。高一、高二年级教师要借助于已先期试点的省区课程改革的经验,引导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年级教学;高三年级教学复习要借助于新课程的理念和新知识引导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方式和思想取向。对新课程改革和常规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进行集中研究,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对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不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去进行研究,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情而异。

5、加强高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历史学科高考水平。全市高中历史教师务必领会高考改革的精神和实质,加强高考改革、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以确保高考历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具体思路是:认真分析新高考模式下的命题理念和2011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历史学科新学年的备考方案和具体复习计划。认真强化落实高三新课教学和第一阶段基础复习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把强化基础知识落实,构建知识网络,作为第一阶段复习教学的重点。根据2011年高考的新特点制订出第二阶段的专题复习备考方案。我们历史学科准备把过去的专题、综合复习两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使专题和综合复习融为一体,以专题复习带动综合复习。为搞好这一阶段的复习,我们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第二轮复习备考意见。认真抓好教研室组织的大型视导活动。在视导中深入课堂听课,深入学生中了解情况,参加学校教研活动,及时发现和总结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教学范例和先进教师典型。针对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广泛收集整理高考信息,加强与考试中心、兄弟省市有关单位的联系,对收集到的信息及时整理,以最快的方式传递到学校,为各校复习备考提供依据和支撑。⑹重视模拟试题信息含量高的特点,尽快收集整理各地统考、调考模拟试题为后期模拟训练创造条件。

三、主要工作:

1、制定高中历史学科教研计划

目的:认真分析新学年教学教研的新特点,明确新学年的工作重点和思路,制定出符合形势发展要求的切实可行的教科研计划。

方式:座谈、分析研究。

对象:基地学校教研组长、部分学校教师、教研员。

时间:8月下旬。

⒉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分析研讨会

目的:认真分析我市高中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历史教学质量,总结基础年级教学和高考备考的经验教训。创新高中历史教学复习的途径,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方式:数据分析、经验总结、校际交流。

对象:全市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教研组长。

时间:9月上旬。

地点:待定。

3、市历史学科教学基地调研活动

目的:明确学科基地的职责,制定学科基地的活动计划,发挥学科基地在全市教学、教研中的示范作用。

方式:听课、座谈、分析研究。

对象:校教科室领导、全体历史教师、教研员。

时间:9月中旬地点:**。

⒊第二届“什么是有效性历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目的:提高中学历史教师教科研水平,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讨,总结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摸索、探讨新的教学途径。

选题角度和范围:⑴理论探讨: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⑵目的思考:人文教育与有效历史教学;⑶环境与课程:历史知识的选择与有效历史教学;围绕课堂生成、课堂文化、课堂延伸讨论有效历史教学;围绕师生角色、交互关系探求有效历史教学;围绕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课例反思讨论有效历史教学;⑷站在学生的角度:追问有效历史教学的根本⑸有效历史教学:和谐个性与社会性的视野;公民素养教育与有效历史教学;知识资源、教材内容与有效历史教学;必修课、选修课的关系与有效历史教学;活动、过程、方法与有效历史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有效历史教学;教师教育、教师胜任力与有效历史教学;评价机制、考试改革与有效历史教学。(围绕“什么才是有效的历史教学”这一主题也可自拟题目。)方式:个人申报、评委评审。

对象:全市高中历史教师。

时间:10月上旬。

地点:。

4、城区高中基础年级历史课堂教学大比武

目的:发挥城区高中集中的地域优势,加强城区校际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和推动城区高中历史学科对教材、教法的研究。

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

方式:个人申报、学校推荐。

对象:以基础年级教师为主。

时间:11月上旬。

地点:

5、高中视导活动

目的:共同分析基础年级和高三年级教学、教研的基本情况,针对各校历史学科实际和历史教师共同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教研措施。

方式:听课、座谈、召开教研会。

时间:11月。

6、高中历史“什么是有效性历史教学”学术交流活动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11

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什么要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其根本目的不在于学生在活动中的成绩或研究成果,而是通过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②

上述两个方面告诉我们,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要在“提高我国国民的基本素质”之中增强其“科学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其层次要求不能太高,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应该与初中学段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相吻合。

由此,我们提出了初中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如下要求:根据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定义,充分体现普及性、基础性的原则,反对将研究性学习开展成为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甚至是新的“贵族式”学习活动,忽视全体学生的做法;追求“发展性”,但反对刻意拔高要求,向难、深、偏的“纯学术”方向发展,忽视基础性的做法。初中的研究性学习,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提高科学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

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新课标所规定的课程性质。如何完成这一任务呢?“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注重探究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等,即新课标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所提出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集中起来就是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价值则是问题意识。亚里斯多德曾说过:思维始于问题和惊讶。一切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是从好奇心,从疑问开始的;一切真正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人。因此,我们认为,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任务是:让每一位学生形成初步的问题意识。

任何研究都有一个基本前提:提出问题。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的优秀民族之一,古代文化是那样的光辉灿烂,四大发明深刻地影响过世界,但是自近代以来中国落伍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要归咎于明、清以来民族创造性的缺乏。从历史来看,我们不是一个缺乏创造性的民族,自明朝开始,极端的君主专制、文字狱,逐渐造成了我们民族的麻木和迟钝,不敢说“不”逐渐积淀成了我们的一大民族性格。于是,对任何事物是见怪不怪,习惯于服从和接受,哪里还能发现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敢提出来!从振兴中华的高度讲,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第一要务。要完成这第一要务,必须使全体国民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

三、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步骤

围绕“问题意识”的培养这个核心任务,我们通过“问题生成”、“问题解决”和“成果表述”三个基本步骤来实施。

第一步,问题生成。教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或情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生成一些有价值的、值得进一步去探究的问题。问题生成的主体是师生双方,既有学生生成的问题,也有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预设的问题,还有师生的思维碰撞而共同生成的问题。

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问题生成的渠道主要有三个来源。

渠道之一是教材。从教材的导读框、课文、插图、小资料、地图、名人名言等处生成问题。如学生在学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通过课文了解了拿破仑的生平事迹,却对拿破仑称帝以及后期对封建势力的妥协等问题不理解,于是教师将之转化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拿破仑称帝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还是历史的倒退?”再如,“隋朝大运河有哪些科技含量”这一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就是教师在讲授“繁盛一时的隋朝”时,安排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开凿大运河想象图”时产生的。据查,这个问题的生成本身有非常大的价值:这项伟大的工程既然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结晶具体体现于哪些方面呢?在我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中还有很多不很清楚和空缺之处,理应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渠道之二是不同的历史材料。如从音像、实物、口述史、文字史料中生成问题。大型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播放时,恰逢学生学到中国近代史的“近代化的探索”这个单元,电视中塑造的人物与教材中的介绍有一定的出入,特别是李鸿章等历史人物的出入很大。学生在学习这个单元时不时地提到了电视剧中的事情。究竟是教材中的人物介绍真实还是电视剧中的人物塑造真实,还是二者都距真实的历史有很大的距离?教师于是引导学生开展了“我眼中的李鸿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学生搜集资料,论证教材中对李鸿章的介绍,论证电视剧中对李鸿章人物的塑造,力求形成一个相对客观、立体的李鸿章形象。再如,学生在完成教材安排的“搜集时期实物”活动时,对于大量的粮票、油票、副食票表示不理解,教师就顺势指导学生开展了“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各类票证的调查及其原因分析”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渠道之三是社会生活。从日常生活、社会热点、时政大事中生成问题。如,伊拉克战争是近几年来学生在历史课上最愿意发表观点和看法的事情。有的教师结合世界历史教材“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一课,开展了“巴格达在哭泣”的研究性学习,讨论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的影响。再如, 结合我们本地丰富的三国古战场遗址资源,开展了关于三国人物、着名战役的研究,如“夷陵之战中‘火烧联营八百里’真实吗?”、“关公为什么会败走麦城?”等。

第二步,问题的解决。“生成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历史现象”的有无、大小的问题,一类是“历史结论”的全面、准确、对错与否的问题。因此,历史问题的解决,一是指导学生用史料来印证历史现象或者是丰富历史现象,一是指导学生用史料印证历史结论、修正历史结论,甚至否定历史结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关键是“史料的获取”和“史料的研究”。这一过程带有很强烈的学科特色,让历史材料说话,让事实说话,学生从中能体验、认识“论从史出”“证由史来”的历史学方法。

“史料的获取”包括从不同渠道搜集史料,搜集不同形式的史料。在明确研究对象的前提下,通过到各类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实地考查访问等渠道获史料。获取的史料可以是文献文本资料,可以是图片、图画、图表资料、可以是影视资料,还可以是实物资料。搜集史料时应该从研究对象所处的历史环境、主要经历或事情的主要经过,后人的评说或评价,包含现代或当代的最新研究成果或学术动态等方面进行搜集,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研究对象,反映研究对象,从而进行客观、公正、科学地研究。“史料的研究”包括能阅读简单的史料,理解史料的含义;对史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取有效的信息;能够应用史料印证、丰富某一历史现象,说明、修正某一历史观点。根据我们的经验,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之中的研究史料实施“讨论分类法”较好。对所搜集的历史资料,让学生通过讨论,决定将其放在某一类(对历史资料按其性质、特性、特点等分类)。将所搜集的史料放在某一类,需要分辨筛选、论证比较,这样一个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这一分辨筛选、论证比较的过程,又是在学生相互讨论之中完成的,因为学生之间认识的差异性,就更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了。

如“隋朝大运河有哪些科技含量”问题生成后,师生分头为问题的解决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是在教师指导下从不同的渠道获取资料。从来源看,有从互联网、从图书馆、从水利科技人员处查找资料者;从分类看,有从古代文献、从科技史研究文献,从模拟史学获取资料者。然后是在教师指导下汇集整理资料,将从不同渠道获得的文字的、图片的、数据统计的不同形式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通过这一研究性学习活动,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记载、描述隋朝大运河的资料不少,但是对隋朝大运河科技含量的研究几乎是空白。隋朝大运河贯通南北,不同的地质条件、各异的地形地貌,使之开凿所遇到的问题肯定很多,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涉及很多科技问题,即大运河的开凿具有很多的科技含量,但对此前人没有什么记载,后人没有什么研究。从中,说明我国长期以来忽视自然科学的研究,也不重视对普通百姓劳动成果的记载。

再如学生在探究“拿破仑称帝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还是历史的倒退”时,一位学生在研究之前凭着对教材中资料的掌握,他认为拿破仑称帝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但是随着他搜集资料的增多(主要是读拿破仑的传记),他发现在拿破仑的思想意识深处存在着封建的、个人欲望等因素。于是,他改变了看法。认为拿破仑称帝就其主观目的而言,并不完全是为了法国大革命的继续和巩固,而是为了实现他个人的政治野心。

在指导学生“研究史料”的学习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历史研究理论作指导。新课程改革中强调淡化理论,但并不是抛弃理论。如学生学习“贞观之治”,一定会了解到唐太宗的个人的魅力──开明。但是同为古代帝王,为什么绝大多数的帝王都是专制的、独裁的,而李世民却能做到从谏如流、广开言路呢?这里自然就要指导学生了解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的规律。在初中教学中基本不提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可是组织“大变革的时代”一课的教学时,讲授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与商鞅变法,必须涉及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经过实验证实,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中运用的史学理论,主要有事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以及“二分法”、结合具体历史情境考察历史的基本方法等。

第三步,研究成果的表述。

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用口语方式表达(陈述、辩论、问答),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用文字方式表达(撰写小论文、编辑手抄报、起草调查报告),可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字书写能力等;用模拟方式表达,可以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手工制作能力、角色扮演能力等;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演示电子文稿、制作动画、上网信息),可以训练学生应用现代信息的能力;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一定要明确指出学生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以帮助学生形成尊重历史事实,客观评价自我的意识。现在相当多的初中课堂上对学生的发言、“研究成果”,存在着百分之百的“你真棒”、“不错不错”、“请大家鼓掌”的现象,即使学生的发言、“研究成果”有明显的知识错误、观点错误,仍然在如此“鼓励”,这是不应该的。这不但不是在尊重学生,在贯彻新课标的精神,而恰恰相反,这是在伤害学生,在违背新课标的精神。

“问题生成”,使学生“无中生有”,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解决”,使学生“标新立异”,能鼓励学生独立自主的信心;“成果表述”,使学生“展示自我”,能坚定学生追求成功的信念。这三者合而为一,久而久之,就能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四、基本形式

“课堂”、“课题”和“课程”是目前公认的三种基本研究形式,不分高中和初中都如此。从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看,“课堂”是主要形式。一方面,课堂学习能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历史基础知识,为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有载体,平时的课堂教学就是很好的机会,只要不断地渗透,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大大加强。还能克服在课外开展研究性学习缺乏时间和难于兼顾安全的困难。第三方面,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的开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课题”则是对“课堂”式研究性学习的补充。它能极大地改善教学资源、教学空间和教学时间严重不足的状况,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调动学生所有的知识(包括跨学科的)和经验(包括生活的)进行研究。对学生能力提出了全面的考察和挑战。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一般包含这样一些内容:对教材结论性知识的探究与考证,对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地方史的挖掘,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问题或现象的探究。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宜侧重于实践性的、体验性的研究活动,不宜偏重史料研究,否则会脱离学生实际。活动次数也要严格控制,每学期开展一到两次为宜。

“课程”式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可以考虑通过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展,或者结合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节日的纪念开展专题性讲座。在这些活动中,介绍历史人物的功绩和时代背景,介绍一般性的史学研究方法,让学生尝试着运用史学理论做一些小型的专题和人物研究。

我们在初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深入开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12

每学期伊始,组织老师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培训和讨论,将历史、现实中的充满正能量的优秀人物事迹进行讨论学习,以此激发老师们身上的正能量和工作热情。开展学科价值意义的讨论,使我们科学的认识历史这门看似不起眼的学科。历年来国家没有取消和减弱对历史学科的课程和设置,正是因为“历史”可以使我们明了过去,那样才能找到国家的根,才能正视在历史长河中发生的各种事件和现象;“历史”可以使我们以史为鉴,告诫后人,不可逆历史潮流而动;“历史”可以明正现实,以传统的美德匡正我们的言行,审视我们的灵魂,塑造我们的精神。

二、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

每周进行一次专题的理论学习,学习新的教育政策,让老师们更快更好的了解教育的动向。2012年11月党的十召开后,立即组织教师们学习和领悟十精神,特别是之后的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书记的这一言行强调,更使我们教师特别是历史教师进一步认识到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更清楚我们的历史课堂的方向,更激发历史老师们上课的热情。

派外学习,吸收新知,积淀经验。学校经常派老师外出学习,学习回来的老师都将认真总结,及时将吸收到的新理在教研会上组织大家学习。我校的省级骨干谢娜老师外出学习后,自身能力提升很大,同时她将所学习到的新东西以及自身的体会都及时传达给我们,让我们更快的了解学科教学的新动向,从而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效率。去年我市中考开始使用电子阅读,我校派周爱华老师去参加,该老师回来后及时将新的阅卷方式传予我们,老师更清楚了新的阅卷方式,以指导新一届学生的学习答题,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质量。

保守的教育是不行的,清代的“闭关锁国”使我们在世界上落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让我们富起来了;十精神,复兴之路感,使我们坚定了复兴的梦想。我们只有报以开放的心态不断的学习,才会更新观念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

三、集思广益,搞好集体备课

充分发挥本组教师的能动性,分备课组集体备课,老师们通过对下周内容的讨论分析,拟出教案的初步设计,将大家都存在的疑惑进行讨论、解决。然后每个教师根据自己不同的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再进行修订使用。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还对作业的设计专门进行讨论设计,作业要求突出重点、难点,精练而要有效,不至因为沉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通过这样的集体备课带动了我们全体历史教师,更好把握教材,把握重点、难点,提高我们教育教学的效率。

四、搞好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我们教师以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学研究方法,由我们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结果,研究结果直接被应用于参与研究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去。它开口小、周期短、易实施、见效快,并且具有真实性和实效性,对学校教育、学科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我们善于发现问题,一旦问题有了共识,在教研组活动上大家进行讨论,有必要时就作为小课题来研究。我们的小课题是分年级根据教学中实际情况设置的,先后审报、研究完成了《初中学生探究式学习活动研究》、《历史有效教学的研究》、《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地图图片在教学中的运用》、《历史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运用》、《构建五会的历史课堂》、《一生志愿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等十多个小课题。在研究并过程中跟学生一起实践和总结。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总结,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也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果。也通过这样层层深入,不断探究揭示出了许多问题的本质和内涵,我们也找到了解决教学活动中许多现实问题的最佳途径。

高中历史科研课题研究篇13

二、对学生进行组织动员工作

考虑到高二年级没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时,我们只能利用历史课及一些班会课时间进行动员。首先,请教科所苏敏老师作专题报告(2002年1月),向同学们介绍了国际国内研究性学习的最新动态,以及柳州市几所中学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情况,使同学们对研究性学习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请周梅莉老师进行具体的指导,使同学们明确研究性学习不仅是高考改革的方向,而且能够锻炼大家的学习、工作能力,是高中阶段不可多得的一次锻炼机会。最后,杨柳、周雪红老师利用本班历史课时间向同学们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法及研究程序,布置了研究性学习的具体任务。考虑到高二年级没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时,这一任务只能利用寒假时间进行,所以,我们把研究性学习的任务以寒假作业(作业全文另存)的方式布置下去,要求学生在放假前将研究性学习的准备工作做好,放假时进行研究,开学后再整理研究成果。

三、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

在将寒假作业布置下去后,我们着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准备工作——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首先,我们组织学生组成课题组,规定1——5人一组,在自愿的基础上选举产生组长,由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与指导老师的联络等,并负责将研究课题和本组成员名单交给老师。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既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合,体现全体成员分工与合作的统一。其次,为了把握研究方向,保证进度和质量,我们要求学生制定研究方案,其内容包括课题的名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和时间进程,小组成员的分工,预期的研究成果及表现形式等,并规定了研究方案交给老师的时间。最后,进行开题论证工作,研究方案交上来后,我们组织了开题评审会,对每个组的“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评审(开题评审会记录另存)。为此,我们制订了详细的评分细则,内容有课题组所选(拟)课题的意义、课题组所选(拟)课题的可行性、课题组所选(拟)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的恰当程度、课题组对所选(拟)课题的设想的合理程度、课题组成员陈述课题及回答问题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等几项,依据这一评分细则对学生的课题进行了评分,好的研究方案建议学生保留,不合格的课题要重新准备后再通过开题评审,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该文章由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网)整理;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

在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并通过开题论证之后,我们开始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由于没有课时,我们要求学生用寒假时间自主进行研究,我们教师着手进行指导工作。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我们首先指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分工合作,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其次,我们给学生讲解了进行资料收集工作的方法:1、通过媒体搜集资料。我们指导学生通过媒体搜集资料,如互联网、图书馆、音像制品、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都是较好的搜集资料的媒体。2、实地考察。我们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由同学们亲自到现场勘察,采集相关素材,并提出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带照相机、摄像机进行摄影摄像,并将资料输入计算机。由于没有课时,只能在假期进行这一工作,所以我们提出必须要在家长陪同下前往并注意安全问题。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到相关部门(如旅游局、旅行社、博物馆等单位)搜集相关资料。其实,搜集资料的途径很多,可谓条条道路通罗马,除上面的途径外,还可借助父母的关系,找到调查对象进行座谈;借助社会关系,访问不同层面的调查对象等等。在搜集到相关资料后,一定要注意原始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图像等)的保存,有条件的同学最好将资料输入计算机保存。

五、研究成果展示

2002年3月,寒假结束了,同学们带着原始资料回到了校园,我们首先指导他们进行资料的整理工作。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文字资料,还有数据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软件资料等。我们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搜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提炼,确定总结的内容,选择最合适、最能反映研究成果的形式,得出研究成果。同学们有的写出了研究论文,有的写出了调查报告,有的整理出颇有分量的研究笔记,还有的提交了大量的相片、软件等,取得成果共记42项(大量成果另存,成果一览表附后)。我们指导他们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将所得成果输入电脑制作成PowerPoint课件, 我们选取了一部分优秀成果,在2002年6月进行了研究成果展示,黄明旻、张超、杨秋慧、胡宾等同学展示了他们制作的课件,对此,我们还进行了现场摄影、摄像(相片、录像带另存),这次展示,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