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大学生学年论文实用13篇

大学生学年论文
大学生学年论文篇1

1青年大学生消费的困境

1.1冲动消费。“冲动消费不是必须的消费,大多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刺激引起的消费行为,是非常态的消费。”[1]大学生虽然从年龄上看已经成年,但往往不具备成年人的思维,因此,做事时常不够理性。并且长期待在学校中,社会经验不足,心智发展还不太完善。当在社会中得不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时,心理往往大受打击,情绪波动也很大。这时就有不少学生会选择以消费来排除愤懑。举例来说,有些学生受了委屈,尤其是女学生,她们往往选择去超市买一大堆零食,在宿舍里一吃就是一天。这种行为都是一时头脑发热的结果。类似这种冲动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少见。1.2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供给,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消费高,花钱大方,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消费低,花钱会计划着,这种区别本来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因为大学生的生活是集中住宿,难免会出现比较。又由于大学生的特殊成长阶段,其自尊心和好胜心强,不愿低人一头,再加上抵制不住来自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的诱惑,往往就会出现攀比消费。一味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和产品,长此以往会陷入恶性循环,推高大学生的整体消费水平。“炫耀性消费本身并不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挥霍与浪费,其根本东西在于通过夸富式炫耀来博得社会羡慕从而期望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声誉,从而获得社会性的自尊和满足。”[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社会心理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目前一部分大学生越来越“向钱看”。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经常一掷千金,在同学面前消费表现出毫不在乎的样子,无论需要不需要的都随便买,让其他同学看起来非常有面子,让别人羡慕不已,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1.3盲目从众消费。在日常的消费中,羊群效应也表现得尤为明显。“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所谓从众,主要指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个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我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3]。在目前的大学生消费中,盲目从众的现象十分普遍。还有些学生是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费,不知道自己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所以就经常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就买什么。虽然大学校园中消费水平相差不大,但是学生家庭收入情况还是有差距的。相对于多数人来讲,对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随大流、讲派头现象早已习以为常。因此,避免盲目从众消费现象的产生,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尽量选择与自己的消费水平相近的同伴一起购物,远离“羊群效应”。1.4奢侈浪费消费。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而且独生子女的比例也较高,从小就受到家人的宠爱,不知“苦”滋味。因此,在消费中也不曾想过父母挣钱不容易,需要的不需要的只要想要就买,难免会有不少浪费现象发生。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大学生更加注重包装和改造自己,不少同学为了追逐虚荣,时不时的请客吃饭,花钱大手大脚,经常仰仗着家里的积蓄到处摆阔气,买名牌衣服、名牌鞋子、名牌包等等。

2青年大学生消费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

2.1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影响。家庭是每个人生活时间最久的环境,对于每个人消费观的形成和消费行为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家庭的经济状况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是成正比的。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自然而然就会给子女更多的生活费,由于“90后”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家长的宠爱下长大,因此,家长总是担心孩子钱不够用,除了每月一定的生活费以外,还会额外给出零花钱。这就为一些大学生的炫耀消费、攀比消费等不合理消费提供了经济保障。然而,一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孩子,往往会考虑到自己的家庭状况,有节制地消费。家庭消费观念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又一重要因素。家庭作为微观环境的一种,对于每个个体的成长具有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也就是说大学生的很多想法和行为直接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大多数家庭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很少讲究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这样就会使得孩子从小就对消费不过分计较。有些比较富裕的家长经常灌输“不差钱”的思想,对大学生消费产生误导。还有些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家庭,其父母也是抱有“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能让自己孩子被别人看不起”的想法,总是自己省了又省,把钱都留给孩子用。这些家长的消费观念一再放任了部分大学生的不理性消费。2.2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影响。“西方消费主义从个人层面上理解,是当个人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甚至压抑基本生存需求而去追求高档、奢侈型的消费方式。”[4]伴随着改革开放,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西方消费主义观念也不断涌入中国并对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当代大学生对一切陌生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传播,使他们较早地接受了这种熏染,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消费主义,进而加入了盲目消费、奢侈消费、炫耀消费的队伍中去。社会上的餐饮、商业网点、娱乐场所等琳琅满目,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大学生去消费。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影响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传播和渗透消费信息,很多商家利用传媒大造声势,进而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2.3学校教育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影响。从学校的重视程度上看,一方面,教学层次的高低对大学生消费教育的重视度不同。“一般情况下,教学层次高的学校(如211学校、985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而这些学校的学习、学术氛围比较浓郁,学生自然会受到影响,淡化了在消费上的不理性;层次相对较低的学校(如职业院校)比较看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风气不佳,体现在消费上是更具有随意性、盲目性和攀比性。”[5]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选拔人才的方式仍然是考试选拔制度,所以各高校的首要目标也必然是提高升学率、考研率和就业率等等,这就决定了目前各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认知素质,而忽视了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与指导。从学校的教育引导方式上看,学校主要依靠专业教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队伍和校园心理师,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并没有专门设专职教师来对学生开展消费教育,这就必然会导致教育不贯通、不完善等缺陷,大学生们也就不会重视。专业教师把主要精力都用在课堂上了,为了能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专业教师往往会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备课和讲课。其次,辅导员的工作更是又多又杂,既要管理班级内的日常生活还要参与管理班委内部的事情;再次,大多数学生认为,去心理咨询室的人肯定是心理有问题,听起来并不像是“咨询”,而更像是“看病”。总之,目前大学里有关消费观的教育的确欠缺。2.4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其消费问题的影响。青年大学生正是处于青年时期的前期,虽然购买欲望很强,但是并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这就决定了其消费会受到很多限制。大学时期是一个渴望独立而又不能完全独立的尴尬时期,此时的大学生正在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其心理发展尚未完善,表现出较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为了满足自尊和虚荣,很多同学采取消费的方式来表达。大学生在校是群体生活,每天与他人朝夕相处,难免会有羡慕和嫉妒,于是当自己不如他人时,就容易产生自卑感,为了消除这种感觉,当代大学生就会通过大量地花钱来彰显自己的“地位”和“身份”,让别人羡慕自己。同时,大学生的好胜心强,有不服输的精神,但是这种好胜心表现在消费上就不容乐观了,很多学生往往通过任意消费来展现自己的自信和优越,导致炫耀性消费的盛行。

3青年大学生消费导引

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消费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解决大学生消费的困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四个层面的共同努力。3.1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学生的很多消费观念并非完全来自学校,更深层的来源仍然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无不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在家庭内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至关重要。首先,父母应改变“满足孩子一切要求”的想法。在对待孩子的消费问题上,大多数家长都采取有求必应、尽量满足的态度。我们应该从源头入手,父母应该认识到其重要性,改变态度,以理性的方式对待孩子的花销。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家庭的消费已经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渐行渐远,很多家长为了摆阔气,往往是大手笔地挥霍,因此,家长应该注意改变家庭消费观念,树立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好习惯。3.2规范社会消费环境,营造积极、和谐、绿色的消费环境。政府要引导正确的消费观,规范社会主流意识导向。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外交流也日益频繁,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消费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对国民的消费观产生了重大冲击。政府应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活动,规范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大力宣传合理、理性的消费观念。规范传媒舆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环境。如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新媒体承载的信息量大这一特征,导致信息中含有消极的部分,这些消极因素会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因此加大对传媒业的监督力度,并且提高传媒人士的素质,对于优化社会消费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3学校应重视对学生消费意识方面的教育与引导。(1)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理财能力培养。首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改变大学生对金钱的态度和看法,纠正大学生对财富的认识偏差”[6]。在大学新生刚入学时就应该开设相应的课程,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理财观的指导,以提高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和理财理念。其次,完善理财教育课程体系。定位理财类课程的性质与地位,理财课程定位于本科教育水平,发挥经管学科优势,将个人理财、会计学基础、消费经济学等经管类相关课程列为高校公选课,并在高校广泛开设,为今后的就业、创业等奠定良好的理财基础。(2)学校应该优化校园环境。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营造积极的校园消费环境,让当代大学生深受环境的熏陶,自觉养成理性消费、绿色消费的习惯。(3)学校应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教育。他们是经济弱势群体,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的家庭经济差异可能会很大,贫困学生的心理压力大,更容易出现自卑的心理。学校应利用多种渠道帮助他们,除了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物质上援助以外,还要对他们加大精神上的关怀,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消费心态。3.4大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不良的消费行为。首先,当代大学生应该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摆正心态,正确看待同学间的消费差异,努力克服攀比消费和炫耀消费,切实根据自己家庭条件的状况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消费;其次,当代大学生应该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是什么,并作出计划,消费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合理消费,避免盲目消费。同时,学会记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费用,做到精打细算、量入为出、理性消费;再次,当代大学生应该增强独立意识,不能过度依赖于父母,可通过各种兼职工作来赚钱,作为生活费用的补充,这样不仅能锻炼自己的独立性,增强社会实践经验,也能减轻父母的负担。

参考文献:

[1]杨晶茹.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特点及存在的问题[J].东方企业文化,2012(23):150.

[2]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86.

[3]胡炜青.目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J].东方企业文化,2014(15):156.

[4]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90.

大学生学年论文篇2

Key words: young college students;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new force;historical miss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7-0187-02

0引言

唯物史观认为,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探究,应该在它所由以萌生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去追根溯源,“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1]。回顾20世纪我国青年大学生和大学文化的生长历程,可以雄辩地证明这一观点。

早在20世纪初的中国大学文化的孕育阶段,青年大学生就和大学及大学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促成了中国近现代大学文化的产生。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用“新陈代谢”的观点,热情洋溢地讴歌了青年在社会历史进步中的作用:“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并明确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2],来一场文化与价值观的革命,自觉接受现代社会的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彻底否定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在蔡元培的积极支持下,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一批思想进步的新派人物先后来到北京大学,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国民》、《新潮》等为阵地,向封建专制主义及其意识形态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和批判。他们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反对旧八股,有力地促进了当时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国近现代大学文化的生成。

近一个世纪,沿着开创的这条“青年之路”,中国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使中华民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新时代的青年,成为了整个社会主体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如果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新中国大学和青年大学生的文化历程,就会发现:20世纪50―60年代的大学生是“有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的拓荒者”,新中国的诞生给了他们“激情燃烧的岁月”,特殊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使他们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奉献和牺牲成为那一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20世纪70―80年代的大学生是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理想中包含着更多现实因素”创业者,艰苦的社会环境和切近现实的生活、劳动,磨练了他们吃苦耐劳、奋发创业的品格,而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又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并赋予他们相当的理想主义成分,奋斗、创业和竞争是这一代青年大学生文化人格的真实写照。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大学生是全球化浪潮和社会剧烈转型背景下,面临种种机遇和严峻挑战的“心灵放逐者”,面对“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他们更多地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复杂多变的环境和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造就了当代大学生早熟、无奈和幽默的整体性格,“他们中不少人不再崇拜神圣和英雄,而愿意在对影星、歌星的的模仿中享受平凡的快乐;他们不再追求圆满和完美,而愿意在残缺中体会生活的真实;他们不再梦想未来的惊人之举,而愿意在当下的平淡中化解心灵的冲突”[3]。这种放逐者的“流浪”文化人格,使得他们真正成了需要社会理解、关爱、信任和引导的一代青年大学生。

然而,无论大学发生如何的演变,也无论青年大学生的文化人格随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发生多么大的裂变、造成多么大的代沟,青年大学生和大学文化及大学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是不可分割的,从最终意义上讲,青年大学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生力军。这是因为:

1青年大学生是大学文化重要的主体

无论是从大学人的结构成分、数量比重还是大学教育的目标取向来看,青年大学生都是大学和大学文化的最重要的主体。大学文化中的绝大部分文化事象,如校训、校风、校歌、校园文化社团等等,都是对青年大学生而言的,都离不开青年大学生付诸自己的实际行动,都必须靠青年大学生来发扬光大。从根本上看,大学文化就是一种青年大学生文化,兼具青年的特征和文化的特性:一方面,大学文化是“青年”的文化,总是为青年大学生所创造、传播、共享和发展,其中主要包括的理想、信念、知识,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意识、政治态度和精神追求等等,无不充满了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气质,打上了青年大学生的烙印;另一方面,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亚文化,又时时处处渗透着对青年大学生的文化熏陶、思想感染、精神鼓舞、知识教育和价值引导等作用,它与社会主流文化之间保持着精妙的互动关系,体现为大学文化或青年大学生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既反叛又依附的双重特性。

2青年大学生是变革大学文化的鲜活的新生力量

青年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最少保守思想、最富创新精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源泉性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青年在社会变革中的力量,早在1845年,恩格斯在给德国一家报社记者的信中指出,德国“将发生光荣的革命”,而“实现这一变革的将是德国的青年”[4]。列宁认为,“青年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当我们“跟腐朽的旧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时候,“总是青年首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5]。正是由于青年所具有的这种革新精神和忘我品格,也指出,一切“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可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6]。大学固然离不开大师级的人物,但一所大学除了有形资产外,更重要的是其人力资源和文化内涵,而人力资源不仅仅是大师和大学管理人员,更主要的是青年大学生;文化内涵也不仅仅是大师们的文化底蕴和治学品格,更主要的是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学习风气。一所大学若没有优秀的大学生,不能使其加入到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变革中来,就不会真正有大学文化的发展创新。事实上,历史上不同民族国家的每一次大学文化创新,都离不开青年大学生的参与,我国从到“一二・九”运动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大学文化的嬗变,青年大学生始终是变革大学文化的鲜活的新生力量。

3青年大学生是大学文化建设事业的未来和希望

曾满怀深情地告诉青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6]。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7]。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充满了历史底蕴、民族风格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要建设和发展好大学文化,就必须从培养教育青年大学生接受先进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入手,树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民族自尊,提高文化自觉,不断塑造其符合时代要求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大学文化人格。值得欣慰的是,经受了改革开放和新中国几次大学文化剧变洗礼的青年大学生,展现和正在展现着充满鲜明时代特点的文化品格:一是“富有理想,拥护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二是“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勇于面对压力,勇于参与竞争,努力追求事业成功”;四是能“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创新意识和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五是“面对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意识更加自主,追求更加多样,个性更加鲜明”;六是能“顺应世界的大变革大调整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8]。特别是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面前,广大青年大学生和海外留学生焕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自觉而坚定地维护国家、人民利益,捍卫民族尊严,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新时代的青春形象和所谱写的青春篇章,更是让我们有理由坚信,青年大学生永远是大学文化建设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之所在!

4大学文化中的校园文化要靠青年大学生来传承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大学生是大学校园文化最直接的担当者。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天然的凝聚、引导和辐射作用,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正因此,目前我国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了整个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一项关系到大学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工程。而这项工程正是通过对一代又一代青年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来完成的。21世纪,关于人自身的发展问题将成为教育思想和大学文化理论的一个聚焦点。在高等教育和大学文化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牢固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思想,始终把培养人、塑造人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大力推进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教会学生做人、做事、与人共处以及帮助青年大学生成才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而言,一方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正确认识人与文化教育的关系,做到以文“化”人。在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计划和发展规划时,要充分尊重青年大学生的权益和个性,充分考虑和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提供多样化、特色化和人性化的服务。必须有利于推动大学校园的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和思想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改变目前一些青年大学生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而造成的“有教无化”、“有教难化”、“有教不化”的文化弊端,使其自觉地成为大学校园文化传承的一员。另一方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还应充分认识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做到潜移默化。大学校园文化既是前人智慧的沉淀,又是当代人的不断创新,包括了与精神财富相关的各种物质标志、文化载体、体育设施、学术社团、文化活动等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通过富有个性的校徽、校训、校歌以及校园环境、校园景观的建设和资源开发,彰显自己的文化特色,营造独特的育人环境,使大学校园文化伴随着青年大学生的成才、成长和潜移默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78.

[3]左晓光.当代大学生热点问题哲学思考[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629.

[5]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61.

大学生学年论文篇3

关键词: 青年大学生 大学文化建设 生力军 历史使命 

0引言 

唯物史观认为,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探究,应该在它所由以萌生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去追根溯源,“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1]。回顾20世纪我国青年大学生和大学文化的生长历程,可以雄辩地证明这一观点。 

早在20世纪初的中国大学文化的孕育阶段,青年大学生就和大学及大学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促成了中国近现代大学文化的产生。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用“新陈代谢”的观点,热情洋溢地讴歌了青年在社会历史进步中的作用:“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并明确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2],来一场文化与价值观的革命,自觉接受现代社会的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彻底否定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在蔡元培的积极支持下,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思想进步的新派人物先后来到北京大学,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国民》、《新潮》等为阵地,向封建专制主义及其意识形态进行了猛烈地抨击和批判。他们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反对旧八股,有力地促进了当时人们特别是青年人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国近现代大学文化的生成。 

近一个世纪,沿着五四运动开创的这条“青年之路”,中国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使中华民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新时代的青年,成为了整个社会主体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如果我们简单回顾一下新中国大学和青年大学生的文化历程,就会发现:20世纪50—60年代的大学生是“有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的拓荒者”,新中国的诞生给了他们“激情燃烧的岁月”,特殊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使他们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奉献和牺牲成为那一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20世纪70—80年代的大学生是经过改革开放洗礼的“理想中包含着更多现实因素”创业者,艰苦的社会环境和切近现实的生活、劳动,磨练了他们吃苦耐劳、奋发创业的品格,而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又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并赋予他们相当的理想主义成分,奋斗、创业和竞争是这一代青年大学生文化人格的真实写照。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大学生是全球化浪潮和社会剧烈转型背景下,面临种种机遇和严峻挑战的“心灵放逐者”,面对“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他们更多地尊重自己的真实感受,复杂多变的环境和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造就了当代大学生早熟、无奈和幽默的整体性格,“他们中不少人不再崇拜神圣和英雄,而愿意在对影星、歌星的的模仿中享受平凡的快乐;他们不再追求圆满和完美,而愿意在残缺中体会生活的真实;他们不再梦想未来的惊人之举,而愿意在当下的平淡中化解心灵的冲突”[3]。这种放逐者的“流浪”文化人格,使得他们真正成了需要社会理解、关爱、信任和引导的一代青年大学生。 

然而,无论大学发生如何的演变,也无论青年大学生的文化人格随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发生多么大的裂变、造成多么大的代沟,青年大学生和大学文化及大学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是不可分割的,从最终意义上讲,青年大学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生力军。这是因为: 

1青年大学生是大学文化重要的主体 

无论是从大学人的结构成分、数量比重还是大学教育的目标取向来看,青年大学生都是大学和大学文化的最重要的主体。大学文化中的绝大部分文化事象,如校训、校风、校歌、校园文化社团等等,都是对青年大学生而言的,都离不开青年大学生付诸自己的实际行动,都必须靠青年大学生来发扬光大。从根本上看,大学文化就是一种青年大学生文化,兼具青年的特征和文化的特性:一方面,大学文化是“青年”的文化,总是为青年大学生所创造、传播、共享和发展,其中主要包括的理想、信念、知识,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社会意识、政治态度和精神追求等等,无不充满了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校园气质,打上了青

[1] [2] [3]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年大学生的烙印;另一方面,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亚文化,又时时处处渗透着对青年大学生的文化熏陶、思想感染、精神鼓舞、知识教育和价值引导等作用,它与社会主流文化之间保持着精妙的互动关系,体现为大学文化或青年大学生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既反叛又依附的双重特性。 

青年大学生是变革大学文化的鲜活的新生力量 

青年大学生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最少保守思想、最富创新精神,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源泉性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青年在社会变革中的力量,早在年,恩格斯在给德国一家报社记者的信中指出,德国“将发生光荣的革命”,而“实现这一变革的将是德国的青年”。列宁认为,“青年更乐于跟着革新者走”,当我们“跟腐朽的旧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时候,“总是青年首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正是由于青年所具有的这种革新精神和忘我品格,毛泽东也指出,一切“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可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大学固然离不开大师级的人物,但一所大学除了有形资产外,更重要的是其人力资源和文化内涵,而人力资源不仅仅是大师和大学管理人员,更主要的是青年大学生;文化内涵也不仅仅是大师们的文化底蕴和治学品格,更主要的是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学习风气。一所大学若没有优秀的大学生,不能使其加入到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变革中来,就不会真正有大学文化的发展创新。事实上,历史上不同民族国家的每一次大学文化创新,都离不开青年大学生的参与,我国从五四运动到“一二·九”运动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大学文化的嬗变,青年大学生始终是变革大学文化的鲜活的新生力量。

青年大学生是大学文化建设事业的未来和希望 

毛泽东曾满怀深情地告诉青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充满了历史底蕴、民族风格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要建设和发展好大学文化,就必须从培养教育青年大学生接受先进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入手,树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民族自尊,提高文化自觉,不断塑造其符合时代要求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大学文化人格。值得欣慰的是,经受了改革开放和新中国几次大学文化剧变洗礼的青年大学生,展现和正在展现着充满鲜明时代特点的文化品格:一是“富有理想,拥护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二是“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勇于面对压力,勇于参与竞争,努力追求事业成功”;四是能“紧跟科技发展步伐,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创新意识和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五是“面对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意识更加自主,追求更加多样,个性更加鲜明”;六是能“顺应世界的大变革大调整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特别是年,在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面前,广大青年大学生和海外留学生焕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自觉而坚定地维护国家、人民利益,捍卫民族尊严,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新时代的青春形象和所谱写的青春篇章,更是让我们有理由坚信,青年大学生永远是大学文化建设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之所在! 

大学生学年论文篇4

Key words:young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historical miss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238-02

0引言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知识层次高、社会感受力强,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是推动大学文化兴旺发达的重要力量。他们和其他大学人一起,担负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任,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让其积极参与大学文化建设,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塑造其大学文化人格,对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从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青年大学生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1]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一般来说,“硬实力”是指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力量,而“软实力”是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提出了文化力的概念,认为“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革命力量”,[2]文化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当代科学认识论者认为,“力”不仅表现为经典意义上的“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且还表现为精神对物质的作用。这一观点对发展知识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文化力”提出的依据之一。人们普遍认为,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就像电脑的软件与硬件同等重要一样;文化软实力是通过文化对人的作用来提升人的意识形态,从而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虽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创造科技的学术研究、知识创造是一种文化力;人作为劳动力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但培养、提高人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的教育是文化力。一句话,文化软实力是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生产关系及其他派生于生产力的意识形态因素,如文化形态等,都有相对的独立性,都通过其对生产力的作用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正像发展是硬道理一样,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面对当下大学文化建设紧迫而艰巨任务,青年大学生应积极参与进去,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具体而言:

1.1 以和谐文化为指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点,在大学文化的建设中树立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和谐是一种德性而优雅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和谐文化理应成为体现现代教育对人终极关怀的文化生态系统;在我国的和谐文化构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基点和重心之所在。当前,社会转型导致了文化价值观的多样化,我国大学文化正处在价值观困惑、盲从和偏颇的危险期,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大学人的思想行为、精神追求和发展方向,以确保大学发展的和谐稳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凝聚下,才可能调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大学文化的建设做出贡献。和谐大学文化既是大学的软实力,也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3]当下,青年大学生在参与大学文化建设中迫切要做的: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二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汲取和借鉴发达国家优秀大学文化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特色和社会主义本性;三是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塑造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发展;四是要自觉把“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大学文化的建设中去。

1.2 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宏大背景,在与时俱进的大学文化精神的构建中,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21世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然是中华民族面临的时代课题,面对种种机遇和挑战,特别是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青年大学生应努力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大学精神。现代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文化特质在大学理念和大学人行为中的体现;它以科学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等等为底蕴,以综合化、学术化和国际化为基本指向,是一种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自由民主精神与合作创新精神、学术操守与功利目的为一体的文化精神。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构建现代大学精神,是当代大学人的责任,更是青年大学生的光荣使命。当今时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大、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快,辨别能力较差,在大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对增强其生存力、凝聚力、竞争力、辨别力乃至文化认同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当今时代又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青年大学生在参与大学文化建设时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树立创新理念,形成创新思维,不仅在大学文化的内容方面,而且要在大学文化的形式和传播手段方面都能做到创新。一方面,要弘扬积极因素,抵制和批判各种消极因素,以追求卓越的创新激情、探索真理的求是态度、海纳百川的博怀投入到大学文化的生活和精神之中;另一方面,既要保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又要大胆借鉴和有选择地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其文明成果,不断推进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民族性、时代性,力争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文化。

1.3 以历史、时代和文化为三维坐标,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基础上,努力使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翻开人类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有关历史、时代和文化问题的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人类社会历史的每一步跃迁,都是在对一定文化传统的依托和超越中实现的。人与文化的这种矛盾冲突所形成的张力正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所必要的,所以,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就成了人在特定时空中的自我反省与自我更新。当人类在时光隧道穿行到21世纪时,每一个有思想的青年大学生更应该以历史、时代和文化为三维坐标,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同时,积极参与现代大学的文化建设,既以史为鉴,继承优秀的大学文化传统,又面向时代和社会实践,大胆创新大学文化,努力使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当代大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愿望最为强烈,然而,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以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如何看待个人的荣辱得失并把此与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联系起来,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义利关系并把此与国家、集体、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这关乎到青年大学生如何成才,成什么样的“才”的问题,也直接关乎到当代大学文化的形态、风貌、主流和精神。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化“世界”里,青年大学生应充分借助自己饱满的激情、复杂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的生命历程看作是建立精神、修正精神的文化历程,既要立足于对现实世界的把握,又要实现意义世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既要享受物质的人生,也要创造文化和精神的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1.4 以大学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在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前提下,奏响学习、处人、做事、爱情、消费等等的交响乐,不断凝练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环境由保守封闭逐渐走向了宽松和开放,为大学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交流和互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此期间,不仅国内各院校之间,国内与国外大学之间的交流也日趋频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和行业界限被打破,站在科技前沿的高等院校完全被置身于信息革命的浪潮中,大学校园文化已经没有了有形和无形的界限而更趋开放。如前所述,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主体是青年大学生,大学生的风采、气质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现;而先进的科学技术,优良的校风、学风和优秀的大学精神,各民族、各地域文化成果的风云际会,又构成了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不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积极地以大学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在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前提下,奏响学习、处人、做事、爱情、消费等等的交响乐,不断凝练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一是培养自己的成才品格。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勤奋学习、艰苦创业,让自己火热的青春结出充实而饱满的累累硕果;二是培养自己的成人意识。逐渐把自己养成自立、自强,懂法、守法,有责任意识和道德良知的现代公民。三是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既要塑造自由、平等、协作的学习风气,又要创造民主、高效、有序的治学环境,同时,要努力培育文明、高雅、多元、动感的校园文化生活。四是形成自己正确的处世态度。在追求科学、合理、殷实、简约的物质生活基础上,塑造自己高尚、平和、健康、和谐的精神生活。

2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代的大学文化建设中,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或缺的。青年大学生以自己所特有的“后发”优势及所拥有的新知识、新思想和新精神等力量,演绎和催生着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相信经历了2008年暴风雪和抗震救灾悲壮洗礼的青年大学生,定会进一步破除所谓“80后”、“90后”的文化预设,勇扛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完成祖国和人民光荣而神圣的重托!

参考文献:

大学生学年论文篇5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知识层次高、社会感受力强,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是推动大学文化兴旺发达的重要力量。他们和其他大学人一起,担负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任,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让其积极参与大学文化建设,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塑造其大学文化人格,对于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从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青年大学生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1]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一般来说,“硬实力”是指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力量,而“软实力”是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就提出了文化力的概念,认为“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革命力量”,[2]文化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当代科学认识论者认为,“力”不仅表现为经典意义上的“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且还表现为精神对物质的作用。这一观点对发展知识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文化力”提出的依据之一。人们普遍认为,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就像电脑的软件与硬件同等重要一样;文化软实力是通过文化对人的作用来提升人的意识形态,从而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虽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创造科技的学术研究、知识创造是一种文化力;人作为劳动力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但培养、提高人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的教育是文化力。一句话,文化软实力是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生产关系及其他派生于生产力的意识形态因素,如文化形态等,都有相对的独立性,都通过其对生产力的作用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正像发展是硬道理一样,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面对当下大学文化建设紧迫而艰巨任务,青年大学生应积极参与进去,为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具体而言:

1.1 以和谐文化为指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点,在大学文化的建设中树立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和谐是一种德性而优雅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和谐文化理应成为体现现代教育对人终极关怀的文化生态系统;在我国的和谐文化构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基点和重心之所在。当前,社会转型导致了文化价值观的多样化,我国大学文化正处在价值观困惑、盲从和偏颇的危险期,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大学人的思想行为、精神追求和发展方向,以确保大学发展的和谐稳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凝聚下,才可能调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大学文化的建设做出贡献。和谐大学文化既是大学的软实力,也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就必须树立起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3]当下,青年大学生在参与大学文化建设中迫切要做的: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二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汲取和借鉴发达国家优秀大学文化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特色和社会主义本性;三是要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塑造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发展;四是要自觉把“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渗透到大学文化的建设中去。

1.2 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宏大背景,在与时俱进的大学文化精神的构建中,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21世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然是中华民族面临的时代课题,面对种种机遇和挑战,特别是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日趋激烈,青年大学生应努力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大学精神。现代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文化特质在大学理念和大学人行为中的体现;它以科学精神、自由精神、民主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等等为底蕴,以综合化、学术化和国际化为基本指向,是一种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自由民主精神与合作创新精神、学术操守与功利目的为一体的文化精神。在大学文化建设中构建现代大学精神,是当代大学人的责任,更是青年大学生的光荣使命。当今时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大、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快,辨别能力较差,在大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对增强其生存力、凝聚力、竞争力、辨别力乃至文化认同力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当今时代又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青年大学生在参与大学文化建设时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树立创新理念,形成创新思维,不仅在大学文化的内容方面,而且要在大学文化的形式和传播手段方面都能做到创新。一方面,要弘扬积极因素,抵制和批判各种消极因素,以追求卓越的创新激情、探索真理的求是态度、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投入到大学文化的生活和精神之中;另一方面,既要保持和弘扬民族精神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又要大胆借鉴和有选择地汲取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及其文明成果,不断推进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民族性、时代性,力争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文化。

1.3 以历史、时代和文化为三维坐标,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基础上,努力使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翻开人类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有关历史、时代和文化问题的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人类社会历史的每一步跃迁,都是在对一定文化传统的依托和超越中实现的。人与文化的这种矛盾冲突所形成的张力正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所必要的,所以,文化反思与文化自觉就成了人在特定时空中的自我反省与自我更新。当人类在时光隧道穿行到21世纪时,每一个有思想的青年大学生更应该以历史、时代和文化为三维坐标,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同时,积极参与现代大学的文化建设,既以史为鉴,继承优秀的大学文化传统,又面向时代和社会实践,大胆创新大学文化,努力使大学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当代大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愿望最为强烈,然而,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以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如何看待个人的荣辱得失并把此与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联系起来,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义利关系并把此与国家、集体、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这关乎到青年大学生如何成才,成什么样的“才”的问题,也直接关乎到当代大学文化的形态、风貌、主流和精神。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化“世界”里,青年大学生应充分借助自己饱满的激情、复杂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的生命历程看作是建立精神、修正精神的文化历程,既要立足于对现实世界的把握,又要实现意义世界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既要享受物质的人生,也要创造文化和精神的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之中。

1.4 以大学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在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前提下,奏响学习、处人、做事、爱情、消费等等的交响乐,不断凝练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环境由保守封闭逐渐走向了宽松和开放,为大学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交流和互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此期间,不仅国内各院校之间,国内与国外大学之间的交流也日趋频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信息传递模式和行业界限被打破,站在科技前沿的高等院校完全被置身于信息革命的浪潮中,大学校园文化已经没有了有形和无形的界限而更趋开放。如前所述,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主体是青年大学生,大学生的风采、气质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集中展现;而先进的科学技术,优良的校风、学风和优秀的大学精神,各民族、各地域文化成果的风云际会,又构成了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当代青年大学生应该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不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积极地以大学校园文化为主阵地,在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前提下,奏响学习、处人、做事、爱情、消费等等的交响乐,不断凝练大学文化品格,推进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一是培养自己的成才品格。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勤奋学习、艰苦创业,让自己火热的青春结出充实而饱满的累累硕果;二是培养自己的成人意识。逐渐把自己养成自立、自强,懂法、守法,有责任意识和道德良知的现代公民。三是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既要塑造自由、平等、协作的学习风气,又要创造民主、高效、有序的治学环境,同时,要努力培育文明、高雅、多元、动感的校园文化生活。四是形成自己正确的处世态度。在追求科学、合理、殷实、简约的物质生活基础上,塑造自己高尚、平和、健康、和谐的精神生活。

2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代的大学文化建设中,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或缺的。青年大学生以自己所特有的“后发”优势及所拥有的新知识、新思想和新精神等力量,演绎和催生着大学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相信经历了2008年暴风雪和抗震救灾悲壮洗礼的青年大学生,定会进一步破除所谓“80后”、“90后”的文化预设,勇扛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完成祖国和人民光荣而神圣的重托!

参考文献

大学生学年论文篇6

1 3G时代校园网络文化传播的特点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是指第三代手机通信技术,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笔者所研究的3G网络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内流行的基干3G技术发展起来的与互联网紧密联系的一种文化形态或时尚。

3 G网络文化传播的主要特点:(1)载体新,功能强大。基于3G技术运用而发展的校园网络文化的载体是手机、电脑与全球互联网。这个载体改变了传统的电脑和互联网结合模式,形成了手机、电脑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促进了通讯技术、手机及计算机技术和视听传媒技术融合,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它进一步促进了通信与广播电视融合,使一些电视台开始在网上传播其节目,让人们能通过电脑或手机观看,丰富人们的网上娱乐生话。它也促进了通信与金融融合。电子钱包的IC芯片非接触式与3G移动通信网络互联互通后,就提供r电子货币、会员证、票务等多种服务。随着3G的发展和普及,人们开始享受手机视频电话、电子邮件、音乐、高速互联网接人以及图文传输等业务带给我们的更为便捷的服务。这在带给人们便捷服务的同时,也滋生社会享乐文化流行。

(2)信息量大,时效快捷。“欲知古今,借问网络”已成为时尚。网络让人们纵横古今,跨跃国界。在以谷歌为代表的强大收索引帮助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图像、声音及文字一体的新型媒介,正给人以前所未有的视听感官冲击,在传授知识和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传播着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强大竞争环境中,各种网络煤介,为保持竞争优势,正以分钟乃至秒钟计算,把最新的信息及时的传播到互联网上,通过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3G时代,移动网络又让人们随时都在关注着这些信息,确实是家事、国事、天下事时时在线。新的网络技术会使先进与落后文化并存,西方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激荡加剧。

(3)虚拟性、互动性强。在3G时代,人们把现实的学习、生活和娱乐平台进一步向网络世界延伸,甚至转移到网络卜的“赛博空间”。许多人开始以“双重身份”生活,即使用现实世界的真实的人和网络世界的虚拟的身份生活。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发生着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交友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人们用虚拟身份的网名通过QQ等煤介进行个人及群体交流。人们在虚拟的网络游戏里网游。人们用网名在网上发表个人意见,表达思想。在现实和虚拟之间,现代信息技术把网络与个人以及群体和个人、人与人之间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这种虚拟与互动性,形成了超强的吸引力,使虚拟文化在网络更加盛行。

2 3G时代校园网络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校园网络文化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文化效应,影响着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3G网络文化对青年的主要影响如下。

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向。3G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空间,使青年大学生主动或被动的受到来自国内外不同文化的冲出。西方大国宣扬的人权理念、民族宗教思想等价值观念会对青年产生较大的影响。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会利用网络散布虚假信息、传播虚假照片及视频,制造社会舆论,误导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一些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会通过网络及时的曝光并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影响青年的身心发展。如已经发生的湖北巴东县邓玉娇案引发的“仇官情绪”爆发;浙江杭州市帆车案引发的质疑和嘲弄政府公信力的事件爆发就是例证。在中西文化相互激荡的大环境下,以及“快餐文化”、“享乐文化”的影响下,部分学生社会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将发生擅变。受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在政治价值、人生价值、道德价值、职业价值等方面目标的确立,追求目标的手段,以及对实现目标手段的评价上都将发生变化。

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绝大部分青年大学生爱党爱国,努力为社会作贡献并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国内外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网络中心,青年大学生价值观会进一步呈现多元化趋向。

部分青年大学生道德意识弱化。3G会使“虚拟文化”更加盛行,网民常以虚拟身份在网上浏览白己感兴趣的信息,或以虚拟身份通过QQ群等网上群体组织或参与各种活动,通过各种论坛发表自已的言论。网上行为主体的相对隐蔽性,网上空间相对现实社会较大的自由度,使得网上的不道德行为日益增多。如传播计算机病毒,采取“黑客”行为,散布虚假信息,产生畸形的“网恋”等等。有些行为会给社会造成较大的危害。由于相关的法规不够健全以及监管不力,再加之一些技术管理方面的原因,使网络安全管理、道德法纪规范难度较大,这使少数青年大学生常以网上道德意识实践现实社会行为,部分青年大学生道德意识会明显弱化。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现实社会中既有道德的种种法律手段在网络社会中就失去了作用,集体主义道德作为我们社会的本位道德,在现实世界里至今仍保持着绝对的主导优势,但在虚拟世界里,其主导地位会受到威胁。

少数青年大学生人性异化。人性的异化就是当人性的某一方面得到了片面的发展和膨胀,从而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时,人生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受到了扭曲和抑制,甚至有的目标可能被阉割而停滞,成为畸形的人性。“现在的青年学生大都为独生子女群体,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完整的沟通方式,他们相当多的从高技术电子游戏中吸取营养,容易导致孤独症和网络上瘾症,从而错失了在实践生活中完善人格的大好机会”。

网上丰富的信息、虚拟时空、参与性的游戏节目,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有具大的吸引力,让少数青年大学生似乎获得了知识,感受了快乐,收获了物质,但却失去了精神,迷失了自我。一些人由此患_上网络迷恋症。《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大约每6个网民里有1个具有上网成瘾的倾向。网龄在一年以下的网民对网络成瘾的倾向性最强烈。网上一些人常感到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常发生时空错乱、角色混淆,甚至发生愚蠢疯狂失掉理智乃至犯罪的行为。在这种不良网络文化的异化下,高校校园里同性恋人群会增多,心理疾病患者人数会增加,伤害他人及自杀的人数会上升。

3 3G时代加强青年学生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3.1充分利用3G网络优势资源,创建全新的网上学习娱乐空间

3G技术已使网络无处不在,这为学生网上学习娱乐创造有利的条件。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知识和文化传播功能,创造一个网上学习生活娱乐空间,打造好主阵地,增强先进知识文化对青年的吸引力。

优质的课程体系进网络,为学生创造多时空的学习机会。当前,课堂教学方式仍是高校知识传播的基本方式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应把相关课程的音像资料、教学辅导及考核方式等相关信息收集成为一个学习系统,让学生可以选择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建立一个自主的网上学习实践空间。

优质的服务系统进网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事关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信息,如加强教学服务管理系统、后勤服务管理系统、图书馆服务管理系统、就业服务管理系统等网上服务管理系统的建立,让学生随时了解学校课程教学、学术及文体活动,就业考研信息,甚至能够随时获取自习教室安排、车船票务、图书馆资源等信息,从而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空间,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创造绿色校园网上娱乐空间。青年大学生在网上主要以游览信息、观看影视节目、交友聊天、网络游戏等方式娱乐。学校可组织相关部门,通过网络手段,将时政、科技、娱乐等信息通过网上直播、手机短信、BBS贴子等及时传播到学生中间,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传播先进文化和科技知识,引导社会舆论,创建和谐校园。

以学生社团、科研室、党群组织等为单位,建立QQ群众,领导与专家广泛参与的校园网交友聊天,使不同学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交友聊天活动,让网络成为同学间、师生间心灵交流的平台。创建校园网上高雅艺术及爱国影视专题,让学生在观看爱国主义主题的经典影视和听唱红色歌曲中,了解中国的当代历史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在娱乐活动中增强伟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爱党爱国的新人。

3.2教育工作者进网络,在现实与虚拟社会间以双重身份做好教育工作

3G将改变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和娱乐方式。青年大学生将知识获得和娱乐资源的获取重点逐渐转移到网上。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传播知识方式将向课堂教学与网络课程学习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如不改革高校传统以来形成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知识传播方式,就势必加大当前已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教育主体与客体的脱离等现实问题。

要改变这些问题的一个前提和关键是教育工作者要进人网络。在现实的社会里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在虚拟社会里教师仍然要引领解惑授业。在网络世界里,教师要以虚拟身份参与甚至组织诸如QQ群体活动,通过网上发贴、博客、聊天等方式在传播专业知识的同时传播自己的理想信念,人生追求与价值观念,以网友的平等身份讨论社会问题尤其是当前广大青年学生十分关注的社会的公平公正问题,引导青年的爱国热情,创造和谐社会舆论。这样才能把显性教育与隐性的教育结合,使教育的内容及方式手段符合新的网络革命及青年身心特点发展的需要,使教育的效果更加明显。

大学生学年论文篇7

因此,我认为对交大慧谷电器城和百诺威电脑城应该采取两两合作,优势互补,进一步加强交流和沟通。对百诺威的电脑公司来讲,通过与交大慧谷电脑公司的合作可以发挥其顾客比较多的优势,有利于宣传自己的品牌,弥补客流量的不足。对交大慧谷的电脑公司来讲,通过与百诺威的电脑公司的合作可以进一步扩大交大慧谷的影响,让交大慧谷电脑城在上海市民的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同时也可以利用百诺威电脑公司成交率比较高的优势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销售量,发展壮大自己。

阳光灿烂,春风和煦,蓝天白云下的上海更加漂亮。但大家们却一点都没有留意周围的景色,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把今天的义务活动搞成功,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尽量多的传授给市民,为市民尽量多的排忧解难。上午9:30我的义务咨询活动正式开始,广大市民向我提了很多问题,我不辞辛劳,耐心地一一解答,甚至派人到群众加中解决他们的问题。很多市民对我的配机方案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他们不断地询问配置单上各部件性能、价格、兼容性等方面的问题。对我给出的常用故障检测及其解决办法也作了较高的评价。咨询活动圆满结束。2月19日,该活动在火车站再次成功举办,并且收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

调查总结

大学生学年论文篇8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并未开设学年论文这一教学环节,但是,学年论文教学环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1.1 学年论文是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大学生创新能力可分为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学习能力是指能自主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并能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培养其他创新能力的基础;研究能力是指能自主确定研究题目、制定研究计划和撰写研究论文的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实践能力是指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整体上系统地进行,学年论文作为关键的教学环节,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年论文环节,学生根据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观察,确定研究题目,界定研究内容,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这无疑会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学年论文是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 

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深入研究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这是经济学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教学质量的检验。目前经济学专业学生论文普遍存在选题空泛、内容空洞、缺乏创新、抄袭严重等问题,既没有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也不能很好体现经济学专业特点。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高校扩招、就业压力等方面的社会原因,导致毕业生素质下降且精力投入不足;高校的认知不到位和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管理松懈;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忽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经濟学专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仅靠短期突击训练效果很难见效,应靠长期的积累来提高。学年论文在学生已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经济问题展开研究,同时加强学生写作能力训练,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研究兴趣,还可以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良好基础。 

2 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认识模糊 

学年论文是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在不占用正常教学时间的情况下完成,一般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末进行。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很多高校对学年论文的作用认识不够,没有将学年论文列入本科生培养计划。同时,学生对学年论文也很不重视,低年级学生习惯通过考试来取得学分,对撰写学年论文感觉不适应;而高年级学生面临考研和找工作的压力,更是无暇顾及自己的学年论文。 

2.2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对本科学年论文教学进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出题选题、过程辅导和成绩评价等环节。当前,我国只有少数高校推行学年论文制度,学年论文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确保学年论文的质量。同时,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不强,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学校虽有学年论文的教学环节和要求,但未建立学年论文教学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使学年论文这一教学环节未落到实处,形同虚设。 

2.3 高校的教学科研资源不足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数量相对严重不足,平均每名教师要指导30名以上学生的学年论文,还要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同时还有其他的教学科研任务,教师不堪重负。老师在指导学生学年论文时,投入的时间与精力都有限,直接影响了学年论文的质量。很多高校的学术资源严重不足,数据库无法满足学生撰写论文的需求,尤其是国外数据库缺乏;图书资源数量有限,学生能检索到的文献资料非常有限,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 

3 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社会环境因素 

就业率和考研率成为当前衡量我国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尺度。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本科生时,对论文及其质量无人问津,论文成绩不会影响自己的就业,所以,学生对论文很不重视,只要能通过就行。对于那些致力于考研的学生,因研究生招生对本科论文也不够关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理论课的学习,以应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和复试,甚至有些学生将学年论文的写作当成负担,敷衍了事。 

3.2 高校本身的因素 

高校自身的认识不到位,许多高校对学年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没有把学年论文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学年论文工作仅仅是走走过场而已。学年论文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存在许多尚需完善之处,制度中空话套话太多,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实施办法和明确的标准,使学年论文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形同虚设。制度贯彻执行力度也不够,未将相关规定落到实处,多流于形式。高校目前面临着很大的招生与就业压力,如果对学年论文要求太高,会导致许多同学难以正常毕业,将影响到学校声誉与学生就业,因此,在实际执行中,常出现对学生学年论文放低要求。

       

3.3 教师方面的因素 

由于高校的扩招和新专业不断开设,造成高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师资结构很不合理,教师既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又要面临职称评定等多重压力,这将影响到学生学年论文的质量。由于高校制度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出现重课堂教学,轻学年论文的导向,导致教师在指导学年论文时责任心不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这也直接影响了学年论文的质量。同时,有些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相对陈旧且更新缓慢,专业技术能力与实践能力不强,不能给予学生以实质性指导,这都影响着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 

3.4 学生方面的因素 

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本科生时只关心学习成绩和获得的各种证书,使得学生认为学年论文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只要能顺利通过即可。同时,学年论文质量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自身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许多高校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不足,且很少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相关的训练,缺乏文献检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将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影响了学年论文的质量。 

4 提升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质量的对策措施 

4.1 提高认识,加大宣传 

学年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经济学专业教学实践上的重要环节,从目前的实际来看,很多老师和学生对学年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应加大宣传,提高师生对学年论文的认识。通过撰写学年论文,使学生熟练掌握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深化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能为将来撰写毕业论文做准备。 

4.2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 

结合经济学专业特点和社会实际需要,开展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工作。首先,将学年论文工作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从出题选题、过程监管与成绩评定等环节来确保论文质量;其次,要科学合理安排学年论文组织工作,妥善安排学年论文的工作流程与时间,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和教师的承受能力,真正发挥学年论文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思考及写作能力;然后,论文题目应难易适中,既要有理论价值,又要有实践意义,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保证学生通过努力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提高自己运用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 加强过程管理 

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学年论文顺利运行的基本保证,过程管理的完善对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学年论文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其他教学环节相互配合以保障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学年论文过程长效管理机制,学校相关部门应结合专业特征,统筹规划,从命题选题,师资配置,论文规范,学生纪律,成绩评定等方面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同时,学年论文的过程管理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应加强学年论文过程的监控,制定成绩评定标准,让学生真正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4.4 重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的学年论文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研究内容的学术性与规范化,重视学生逻辑分析、论证推理、归纳演绎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5 结 语 

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統工程,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需要学生的努力、教师的重视、学校相关制度的完善作为保障,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大学生学年论文篇9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作为一门新专业,目前很多本科高校都已开设,而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本文结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探讨在该专业中开设学年论文教学环节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案,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以增强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设学年论文教学环节的必要性

(一)学年论文是该专业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信息与实践科学专业是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交叉形成的新专业,特别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整个培养体系中,学年论文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大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与知识创新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年论文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文献,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方向,分析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并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逻辑推理、分析论证、归纳演绎等完成学年论文,有助于该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学年论文是提高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解决科学与工程计算问题的综合检验,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普遍存在缺乏创新内容,撰写不规范,不能很好地体现专业特点,无法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等问题,从而大大影响了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究其原因,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忽视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方面。要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根本在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本科生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仅靠毕业实习期间突击训练效果并不良好,应在四年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不间断地突出论文写作的训练内容。

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年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年论文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资料检索、文献综述、调查研究、理论分析、算法设计、计算机应用、科技论文写作和独立工作等能力,进而促进毕业论文等后续实践环节的开展。主要包括论文选题、教学指导和保障措施三个方面。

(一)论文选题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年论文的选题应以教师拟题为主,学生自拟为辅。教师应对课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切实把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允许学生自拟题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对选题的研究,使学生初步掌握该专业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掌握学术论文的撰写规范,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为将来毕业论文的撰写做好准备。选题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内容:(1)选题应当从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满足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教学训练的基本内容;(2)选题应当注意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对文献检索、实验数据分析、算法设计等内容要综合考虑;(3)题目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当,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努力能完成任务;(4)选题尽量与导师科研课题相结合;(5)选题尽量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二)教学指导

学年论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应体现学生个人的见解和写作的独立性。教师在指导学年论文的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讨论,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研究理解和独立思考,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明确研究内容,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2)指导学生拟定研究计划,并对其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3)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及计算机应用等;(4)指导学生拟订论文提纲,并对论文的撰写提出指导意见;(5)审阅学生论文初稿,反复提出修改意见,注重论文质量的提高,并督促学生按期完成写作任务;(6)评审论文终稿,评定成绩,并给出恰当的评语。

(三)保障措施

学年论文是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有一系列措施予以保障。(1)必须从制度设计、过程管理和成绩评定三环节入手监控,以保障学年论文质量。(2)组织形式上应多样化,鼓励创新,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3)加强师资培养,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进行专业进修,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较早接触相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另一方面,也要对指导教师责任心和耐心提出要求,激励教师能够全程认真负责地完成论文的指导工作。(4)加强计算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和电子资源等的建设,为论文写作提供所需软硬件条件,保障学年论文的有效开展。

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年论文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

一些高校对学年论文重视不够,导致部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年论文时责任心不强,学生对学年论文的实践性和创新性认识不到位,很多学生把它当成一次作业来完成,忽视了论文的学术性,使得学年论文的整体质量不高。

(二)组织不完善,安排不尽合理

(1)宣传不到位。一些学校对学年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宣传不到位,导致很多教师和学生对学年论文训练不够重视,出现诸多问题。(2)时间不恰当。高校大多将学年论文安排在学期末最后一到两个月进行,而这一时间段正是学生准备期末考试的时间,时间上的冲突,导致学生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应付期末考试上,对学年论文敷衍了事。(3)选题随意性大。一些题目太具体,过于专业,学生在短期内较难完成;一些题目又过于简单陈旧,雷同率较高,要求也差别不大;特别是一些论文的选题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特点以及科研实际又严重脱节,达不到训练的目标。(4)指导力度不够。由于高校扩招造成师资紧张,教师平均承担的本科生论文写作指导任务较为繁重,在一些具体环节上的指导精力有限,如对学生如何选题、如何进行文件检索和阅读,发现和解决难点问题,制定研究计划,进行实验设计和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难以进行充分指导。(5)与毕业论文衔接不够。毕业论文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完成学位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作为内容相继但时间相隔的两个环节,做好衔接很重要。

(三)缺乏有效管理和监控

一些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降低了对学年论文质量的要求;缺乏制度保障,将学年论文混同于毕业论文,延用毕业论文的管理办法;由于缺乏有效监控措施,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抄袭和敷衍了事的现象;个别学校没有健全的管理规定,学年论文管理混乱、不规范;缺乏对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年论文教学过程中的检查和监督。

四、提高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年论文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学年论文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应加大宣传,提高师生对学年论文的认识。通过撰写研究性论文,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学术论文撰写基本规范,为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二)科学组织,合理安排

要想较好的开展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年论文工作,应结合专业特点和办学实际,科学组织,合理安排。(1)将学年论文纳入教学计划,从规范管理、监督指导、过程控制和成绩评定等各环节保障学年论文质量;(2)应妥善安排学年论文工作的时间和工作流程,综合考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生承受能力、教师的工作量等各个方面,从论文选题、教师指导、论文成绩评定几个环节合理安排,真正发挥学年论文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3)命题应难易适中,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可操作性,保证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能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

(三)加强过程管理

完善过程管理对提高学年论文的质量至关重要。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是学年论文这种教学形式顺利运行的基本保证。学年论文教学环节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与其他教学环节相互配合,保障论文工作的顺利完成。首先要建立学年论文过程管理的长效机制,由相关管理部门统筹规划,并结合该专业特点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其次,每篇学年论文既要有指导教师,又要有专门的评阅人,制定成绩评定标准。总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年论文的过程管理直接影响到最终论文的质量,应当制定专门的学年论文过程管理细则,从规范命题选题,指导教师安排,对论文基本要求和撰写规范,学生纪律管理,成绩评定,材料存档等方面加强指导监控,以保障学年论文的质量。

(四)明确目标,重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当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当重点突出,注重学生写作过程中对于论文内容的学术性和撰写的规范化的把握,重视训练学生综合运用逻辑分析、论证推理、归纳演绎等方法完成论文写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思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富照,王晚生,仝青山.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探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24(1):103-105.

大学生学年论文篇10

1953年,张文勋先生大学毕业,因成绩优异留在云大中文系任教,任文艺理论教研室秘书,第二年被学校选送到北京大学文艺理论进修班学习。在北大学习期间,先生以文会友,认识了许多来自全国高校的教授,听到许多前辈学者治学的轶闻趣事,又旁听了北大中文系主任杨晦先生的《文艺学引论》课,其中讲到的《文心雕龙》、《诗品》等引起了先生的极大兴趣。后来,先生在琉璃厂旧书店买到一本石印本《文心雕龙》,仔细阅读后忽有所悟,从此与《文心雕龙》结下了不解之缘。回到昆明后,先生在云南大学讲授《文艺理论》课,并逐渐将兴趣和注意力转到了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上。

五十年代末,为了挖掘整理丰富的云南民族民间文学,云南省委宣传部组织对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大规模调查,先生任大理调查队队长,率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大理调查队赴家乡大理进行民族民间文学调查工作。在大理州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先生怀着热爱家乡的情怀,不怕苦和累,带领队员深入大理州所属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进行认真细致的民间文学调查。后来,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先生主持编写了《白族文学史》,该书计三十七万多字,1960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3年又出版了修订本。此书是全国较早出版的少数民族族别文学史之一,曾在1979年至1989年获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优秀奖”和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特别奖”。

六十年代,先生发表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关于形象思维和比兴手法的论述》、《漫谈刘勰文学观的哲学思想基础》、《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家对文学艺术特征的认识》等有关古代文论的多篇论文。然而,正当先生欲有一番作为的时候,席卷全国的开始了,先生也因“在云大中文系学生中影响太大、流毒太深”而遭到批判,由此也就耗去了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十年时光。虽然当时处境极为艰难,但是先生依然躲在陋室里想法阅读书籍,抄写《说文解字》,写下了大量读书札记,并开始写作古典诗词。

1976年“”结束,张文勋先生压抑多年的学术热情从此得到释放。1979年3月,云南大学中文系受教育部委托,承办“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讨会”,并在会上成立“中国古代文论学会”,先生当选为学会常务理事,从此开始了新的探索,以《文心雕龙》研究为核心,从中国古代重要文论著作的理论探讨,道家老庄的美学思想,佛家的美学思想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文心雕巨龙,美学塑华章。八十年代,先生围绕上述理论陆续发表了多篇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的论文,其中有《钟嵘的诗歌理论》、《文艺必须给人以美感――论严沧浪的“兴趣”说》、《〈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论六朝文学理论发达之原因》、《我国古代文论中的审美心理结构》、《佛学对我国古代美学的影响》、《老庄美学思想中“有”和“无”的辨证法及其影响》、《论意境的美学内涵》等。198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结集出版成了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论稿》一书,该书集中反映了先生的学术思路,之后,先生又把一些文论、诗论著作中最基本的理论上升到美学的层面上去研究,加深了人们对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认识,并于1987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极有特色的《诗词审美》一书。《诗词审美》把中国古代诗歌美学的理论探索与审美鉴赏相结合,使繁复纷呈的中国古代诗歌美学系统化。全书行文以深入浅出、轻松自如的笔调,从二十二个方面探讨了诗词审美活动中的特殊现象,并从美学的角度揭示古典诗词名篇的内在意韵,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并且深得读者喜爱,被评选为当年读者最喜爱的十本沪版图书之一,成为众多古典诗词鉴赏书中的名作,是一部有全国性影响的重要学术著作。

九十年代初,为借助开发大西南的东风,发挥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以民族众多和与西南诸省及东南亚国家毗邻,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优势。1990年,云南大学成立了“中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张文勋先生出任中心主任。在此期间,先生召开学术讨论会,提出了研究的意义和目标,并主持编撰了《滇文化与民族审美》、《民族审美文化》、《民族文化学论集》等多部学术著作,并培养锻炼了一批中青年民族文化学者。特别令人感动的是,1991年初秋,云南大学“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召开研讨会,先生情系故土,考虑到大理历史上在西南具有重要地位和借此为家乡民族文化事业起推动作用,将会议地点立在大理,并诚挚邀请了国内八个省市的部分高校学者出席会议。开幕式上,身为“中心”主任的张文勋先生作了精彩的开幕词,并在与会期间带领参会代表参观大理民族文化,扩大大理影响,研讨会开得很成功。

1993年先生退休,退休后,先生乐于写诗作词,编选了两部云南历代诗词选,同年出版了被我国著名学者程千帆称之为“灵芬奇彩、炳耀天南”的个人诗集《凤樵诗词》。该诗集集中表达了先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乡大理的眷恋,也展现出先生一生欢乐和苦闷、探索与收获的心迹。因为诗集充满着云南民族文化与华夏文化配合的恢弘气度,有云南民族文化和谐圆融的底蕴,被国内学者诗家称之为表现云南边地奇异风物和民族风情的新边塞诗。

“平生不羡麒麟阁,愿作春蚕永吐丝。”六十多年来,先生“著书立说笑流年”,先后发表了两百多篇学术论文和文学批评著作,出版了十多部有影响的学术专著,2000年还出版了煌煌二百七十多万字的鸿篇巨著《张文勋文集》六卷本。先生著作等身,不仅在美学方面颇有建树,成为“龙学”名家,而且在边疆民族文化研究方面也卓有成就,真可谓“翰苑南天标一柱,诗文滇地著千秋”。

云山苍苍,滇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张文勋先生是云南大学资深教授,在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已近六十年,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2006年7月28日,云南大学为学校巨擘、学界泰斗张文勋先生隆重举行八十华诞庆祝活动,云南省有关领导、云南大学党政领导、国内外知名学者以及文化、教育、新闻、出版等各界来宾和张文勋先生的亲友、学生等济济一堂,隆重纪念先生的学术贡献,高度评价先生的道德文章。许多未能到会参加庆祝的领导、专家、学者纷纷发来贺电、贺信,真诚问候张文勋先生,云南省诗词学会也为先生举行八十寿辰庆祝集会,昆明各大新闻媒体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大学生学年论文篇11

文学理论课程是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对学生讲授。 作为该专业的基础入门课,文学理论课程在整个学科设置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在向学生传授文学基本原理知识的同时,还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学观念,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启迪生存智慧,陶冶高尚情操等,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感悟文学,思考人生,整体素养得以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理想的教学效果是很难达到的,甚至使文学理论课程的“教与学”同时陷入危机。究其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概括来讲,是由文学理论课程的学科特点、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不当、学生自身理论素养不够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一是课程自身性质。文学理论课是一门阐释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课程,是对文学普遍规律的一种高度的理论概括、归纳和总结。因此,就显得抽象、深奥与枯燥。二是学生理论素养的缺失。这门课程的开设对象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开始接触文学史和阅读文学作品,此时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文学理论课程则是以古今中外的文学活动为基础来阐释一般规律的,因此,在学生理论素养缺失和理性思维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开展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自然难以达到。三是教学方法陈旧。针对课程本身的抽象性与学生理论素养不足的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使灰色的理论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教师知识陈旧、教学过程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的情况,不利于教学开展。 另外,优秀教材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的文学理论教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介绍文学基本原理的教学基本目标,但就大多数的教材来讲,依然存在重复率过高、理论层次不明确、相似处过多、学术性太强、现实感不够等诸多问题。加之教材参考书较少,不便于学生的预习和复习。针对文学理论教学的现状来看,教材的编写是否成功直接关系着良好的教学效果能否取得。而笔者认为,一本好的教材首先应该具备的要素是脉络清晰。所谓脉络清晰,就是教材的编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应力求用清楚明朗的体例把错综复杂、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融会其中。在这里,教材的体例框架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一本教材编写的逻辑起点和思路的最直观显现。 笔者认为,编者对文学理论的认知能反映在体例框架的建构上,因此,对教材框架的研讨能够从一个侧面把握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观念的承继和更新。 一、80年代:在承继中发展 (一)“板块”模式的延续 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在编写上呈现出明显的承继倾向。在体例框架的建设上,80年代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20世纪60年代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及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的传统模式及主要理论的延续。在以群本中,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的基本原理,除了绪论四节以外,将教材分为三编,即“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文学自身的创作规律”“文学的鉴赏和评论”。其中,又分为十一章,章下以节的形式开展论述,为“编•章•节”的方式。[1] 而后同时期出版的易健本及王先霈本、童庆炳本等都基本是沿袭这一体例,将其按照“编•章•节”或者是“章•节”开展文论梳理。例如,1981年1月,14院校编写组的《文学理论基础》中,采用了“章•节”的体式,把教材分为十二章。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块:第一块是“第一章至第三章,讲文学的特征、本质、作用及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第二块是“第四章至第十章,讲文学自身,包括文学创作;文学作品的体裁、内容与形式,文学遗产问题”;第三块是最后两章,讲文学的批评与鉴赏问题。虽然在组织安排上略有变动,但是总的框架是不变的。直至1981年郑国铨、周文柏、陈传才编著的《文学理论》问世,使以群和蔡仪两个经典教材的体系框架特点变得更加清晰,形成了影响至今的“五大板块”的体系框架———本质论、创作论、鉴赏论、作品论、发展论。[2] “五大板块”的框架模式一直持续影响到现在的文学理论教材的编写。例如,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98年8月出版的吴中杰著《文艺学导论》(修订本),该书即是按照“绪论•编•章•节”的方式论述五大部分,是继承“五大板块”传统的典型个案,只是在具体的章节中增加了新的内容。新世纪以来,某些教材的编写也是如此。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的杨春时等人著的《文学概论》,把全书分为四编十七章,其中四编分别为“总体论、文本论、创作论和接受论”,虽然“五大板块”的传统未被全然承袭,而事实上具体的内容都被融会到章节中。所以,从体例框架的构建上来讲,虽然有些教材对其进行了修改调整,但是总体还是没有大的变化,这种承继特点是很清晰的。 (二)文学理论观点的承继 上文提到,文学理论教材体例框架的建构是一本教材编写的逻辑起点和思路的最直观显现,编写者对文学理论的认知会在体例框架的建构上反映出来。 80年代的诸多文学理论教材在观念上也是对60年代文论的承继。教材的稳定性特征不仅表现在框架结构上,也表现在内容上。纵观这一时期的文学理论教材内容,所关注和论述的焦点大致相同。例如“,美学的观点”“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典型理论”“文学的继承和发展”等问题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开始讨论的,直到新时期的教材中依然在研究探讨,而且大部分教材在章节的设置上是雷同的,所探讨的问题和研究的范畴也呈现出极大的一致性。又如,1985年刘叔成主编《文艺学概论》第三编第一章和1986年曹廷华主编《文学概论》第三章都以“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为标题,这与1978年蔡仪主编《文学理论》第四章与1980年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问题》(修订版)第六章所谈论的问题相同,虽然在具体“节”的内容上不尽一致,但雷同情况可见一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时期文学理论教材建设存在很多重复现象。有统计显示,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教材超过50部,虽然教材在数量上取得了突破,但是质量上却不尽人意。#p#分页标题#e# 二、90年代以来:在发展中更新 (一)编写模式的多元化尝试 和社会的发展一样,进入90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后,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有了很多新特点。在体例框架的建构上,表现出努力突破常规的“板块”模式,推陈出新的意识增强,教材编写具有了多元化尝试。 以童庆炳199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理论要略》为例,在框架建构上,分为“上编理论”和“下编历史”两个部分。在具体内容上,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则梳理中国古代文论和20世纪西方文论的发展脉络。整体上来讲,已经突破了传统的“五大板块”的模式,而更加注重内容的融会贯通。在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出版南帆主编的《文学理论〈新读本〉》中,编者虽然也采用“编•章”体式,但是在具体论述中也打破了传统的“五大板块”模式,把教材分为四编二十七章,包括“文学的构成”“历史与理论“”文学与文化”“批评与阐释”,新的框架体例的构建能让读者打破常式,以新的角度和思路看待问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的王一川著《文学理论》也独树一帜。最新的教材在这方面的努力则是2010年2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一改《文学理论教程》的体例框架,每章由两部分内容组成:“经典文本阅读”和“相关问题概说”。前者是文本本身,后者则是理论阐释。二者结合,可以使那些枯燥、抽象、空洞和教条化的理论有具体可感的文本作为支撑,因此,更有宜于学生把握和领会。这本教材力求在编者与作者间、作者与读者、文本与文本、问题与问题之间构成一种多层次的“对话”关系,而且冲出了传统“板块”模式的束缚,不能不说是一次大的突破。 (二)研究视域的拓展及观念的更新 在内容上,与新时期初的文学理论教材相比,90年代至新世纪以来的文论教材编写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研究视域的拓展和理论观念的更新上。 在体现时代感上,观照现实的力度增强。有的学者把我国90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这段时间定义为社会的转型期,社会的转型所引起的诸多问题和现象将很快被作家捕捉并反映到文学作品中,相比之下,文学理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会迟滞一些。但虽迟滞却显现出了对现实的观照力。在近年来,文学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也被反映到教材中来,对诸如“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学边缘化”“影视文学与网络文学”“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等问题作出了反应。如南帆本“第九章“”第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等,分别论述了“传播媒介“”大众文学“”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意识。 中西文论的吸收上,新时期之初的文学理论教材中,很难发现专章专节对古代文学理论的探讨,有的只是零星的例证。随着文学理论中国化的不断开展,在文论教材的建设中体现出对古代文论去粗取精式的吸纳,这本身也是一种理论观念的更新。最典型的是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一书中采用我国古代文论的精华作为例证的名篇比比皆是。如果说童庆炳只是有意识地在吸收古代文论的精华,那么2004年3月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在导言中就提及了“文艺学知识的历史性和民族性”,在第二章“文学的思维方式”中专列一节“中国古代文论体系中的文学思维论”开展论述,可以看出我国文艺界在探讨“古代文论现代化”命题上所做的努力。面对西方文论,也应扬弃适当,去粗取精。中西文学传统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具体理论的接受和运用中应该显示出独特性。当然,文学也是没有国界的,有很多的相通之处,对待西方文论,应接纳那些已经定型的、被检验为真理性的东西,扬弃糟粕,丰富我国文学理论的资源。 总的说来,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呈现出20世纪80年代以承继为主,90年代及新世纪以来则以发展和突破为主的特征。可以看到,新时期以来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由形式单一、内容重复陈旧到多元发展和理念更新,一本好的教材的编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只要能够把握文学自身的规律以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整合梳理并合理吸收多种资源,相信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会有一个健康的发展方向。

大学生学年论文篇12

    李家军;李御娇-故事的形而上:王蒙本体论诗学奥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王蒙;为了汉字文化的伟大复兴[J];汉字文化; 、朱寿桐-探讨王蒙研究的学术理路[J];理论学刊; 、邵建;本体论:从阙失、错位到重建──对本世纪西方诗学格局的一点动议[J];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05期 、余海乐;冷嘲与热讽——钱钟书与王蒙的幽默艺术风格比较[J];广西师院学报; 、王蒙-读评论文章偶记[J];文学评论;1985年06期 、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J];文学评论;1985年06期 、王蒙;混沌的心灵场──谈李商隐无题诗的结构[J];文学遗产;1995年03期 、郭宝亮-王蒙文艺美学思想散论[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王蒙;语言的功能与陷阱[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晓文;在“传统”中寻找“现代”——浅谈汪曾祺“聊斋新义”系列小说对《聊斋志异》原着的改写[J];蒲松龄研究; 、蔡文君;杜学元-从羌族民俗文化****羌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赵秀花-邓小平的发展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陈建新-李白艺术与人生的“现代性”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何丽;刘管平;巫丛-海外对华城市史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于忠龙;陈乃新-论竞争法只调整竞争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孙晋-产融结合及其主要法律形式论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学”的建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路易·阿尔都塞,李迅;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续)[J];当代电影;1987年04期 、吴亮-马原的叙述圈套[J];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03期 、王蒙;极限写作与无边的现实主义[J];读书; 、李咏吟;故事的颠覆与重建[J];文艺评论;1995年05期 、李建军;写作的责任与教养——从《中国农民调查》说开去[J];文艺争鸣;【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汉;也为小学音乐教育讲几句话[J];人民音乐;1956年06期 、孙崎;“多品种”及其他[J];人民音乐;1961年09期 、赵淑忍;现实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谈创作曲剧《游乡》的体会[J];中国戏剧;1965年09期 、;歌德谈写诗[J];诗探索;1980年01期 、马烽;在现实生活面前[J];文艺研究;1981年05期 、梁星明;生活与《第二小组》[J];上海戏剧;1981年04期 、朱富扬,尼古拉·普拉东诺维奇·奥加辽夫;奥加辽夫诗二首[J];俄罗斯文艺;1981年02期 、李白坚;塑造“新人”首先得塑造“人”[J];上海戏剧;1982年04期 、;喜看“摄影热”[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5年04期 、陈雷;摆脱无聊的笼罩[J];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04期 张江华-现实生活中提出的有待解决的理由[A];民族学研究第九辑[C];1990年 、吴相洲-论平等传统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金勖琪-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对外报道题材[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房日晰-李杜诗反映现实之比较[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下)[C];1990年 、张凌燕-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试论塔吉扬娜·托尔斯塔娅的短篇小说《Река Оккервиль》[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群众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A];

大学生学年论文篇13

该文认为,中国的文学理论教学内容明显受到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影响,同时也受“僵化理论”干扰,致使多年来文学理论的改革走进了死胡同。如何面对21世纪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注重学生对现实突出问题的实际解决能力和对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是一个重大课题。为此他们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具体表现为“双向拓展”的一套思路:一是从宏观上向文化诗学和文化人类学方向拓展,强化文学理论与东西方的诗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当代社会生活的关系;二是从微观上向文本阅读和文学批评方向拓展,加强文学理论与文艺欣赏、文学批评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分析和鉴赏、批评文学作品的能力。此项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它化解了多年来文学理论课的尴尬境地,被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王一川先生主持的《文学概论》课程建设被打造成为部级精品示范课程。

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著文呼吁《文学理论》必须改革,并指出这门课程面临的危机问题。笔者认为,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教材内容人文精神的缺失。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的制约下,人文性最为丰富的文学在理论板块中被切割成标准化测试下的一个个知识点,需要学生死记硬背才能拿到高分。加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导致人们对自身人文关怀责任的迷失,学者普遍缺失独立的反思精神和审美精神。指出这方面问题的论文有:李世涛的《问题意识与文学理论的危机———危机中的文学理论之重建》(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赵勇的《新世纪文学理论的生长点在哪里?》(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王金龙的《危机与突围:从文学理论教学改革入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二是工具理性代替了审美之思。其实,文学理论长久以来一直被当作工具理性来讲授,从最初的“为政治服务”,到后来的“为现代化服务”,一直到现在的“为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服务”,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质。这些偏颇的观点,影响了人们对文学性质的理解。文学首先是人学,它要表现的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愿望和理想,它以优美的形式,传达人类的真情实感,从而展现生活之真,人性之善,艺术之美。因而文学成为一种本真的言说,诗意的言说,审美化的符号。但是工具理性的教学模式却忽视这一点,致使文学理论教学陷入僵化的泥淖之中,成为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缺乏一种开放和务实的、人性化的内涵。唯有代之以审美之思,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学所关注的人类生存、环境生态、精神生态等现实问题,体现人的主置,张扬人的价值和尊严,为未来指出理想的生存之境。指出这方面问题的论文有:冯黎明的《论文学理论的知识学属性》(《文艺研究》2008年第9期);黄发有的《文学教育的工具情结》(《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张晓舸的《文学教学:从“制器”到“育心”》(《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第3期);陈嘉映的《何为理论》(见张汀阳主编《年度学术20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三是生态批评在文学理论体系中的严重缺失。将生态观引入文学理论学习内容,目的是引起学生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注,体现文学理论的绿色之思和审美之维。可惜的是,我们当今的文学理论体系还没有真正接纳这个内容,因此显得滞后于现实。有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这方面的论文有:陈定家的《当代文论研究空间的新拓展》(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周娅的《生态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理论教学创新》(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2期),等等。

四是文学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揭示这方面问题并提出改革方案的论文有:孙仁歌的《走出文学理论教学误区》(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张德礼的《架起从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加强文学理论实践环节教学探索的回顾》(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8期)。因此,笔者认为,将生态观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引入“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是为了先完成“理论重建”,激活文学理论体系的生机与活力,恢复文学的应有之义,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思想,然后从实践中引导学生进入理论,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创作水平、鉴赏水平和文学批评能力。这是一条迅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文论”课程改革设想

为改变目前文学理论课程的尴尬境地,必须把这门课程的理论体系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进而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使之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为此,应该将文论课程的改革设想最终落实到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将生态观和人文关怀精神有机地融入当今的文学理论体系中,改革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努力建构“生态文艺学”这一新的文学理论形态;二是加强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

(一)将生态批评观引入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建构生态文艺理论形态

第一,教学理念上确立“天人合一”的深层生态文艺观。生态文艺学是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这些年来,随着生态危机的加深,理论界中的生态批评十分普及。作为一种理论方法,它首先起源于西方的批评界,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开始兴盛,迅速成为遍及世界的文艺思潮,并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被引进中国。威廉•吕克特在1978年发表的论文《文学与生态学》中指出,生态批评是“将生态及生态学的理念用于文学的研究”。生态批评的目的旨在对自然文学、环境文学等与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作品进行述评与研究,同时又倡导从生态的角度来阅读古往今来的作品,从而使人类建立强烈的生态观念及忧患意识。深层生态学是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在1973年提出的关于生态平等与生态共生等重要生态哲学理念,后来运用于文艺观中,要求人们承认物种的多样性和万物具有平等生存的权利,做到关爱万物,尊重生命,从而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它构成了深层生态文艺观的价值核心,也成为了教学理念中的重要资源。

第二,教学范式上提出以生态文艺观开展探讨型教学。如何通过转识成智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当今文学理论创新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生态文艺学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精神、充分关注人类生存境况的人文科学,在教学范式上以生态文艺观开展探讨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生态文艺观,激发大家创造的积极性,让学生关注当下人类的生存境况和生态问题,给文艺理论灌注生态的绿色,从而将古人“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文论观和当前的环境危机和精神生态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将文艺理论的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和科学研究活动统一起来,既可以形成整体的生态文艺观,又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充实文学理论的学理内涵。

第三,教学延伸环节上,倡导课前阅读生态文学作品,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式的生态文艺批评。

课前安排学生阅读美国作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梭罗的《瓦尔登湖》和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进而解读中国生态文学作家徐刚、哲夫等人的作品,并进行生态文艺理论方面的学习指导。

将生态观引入文学理论学习内容,目的是引起学生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注,同时赋予文学理论以浓厚的人文关怀色彩。文学本来是绿色的,文学理论也应该是绿色的,只要融进了人文关怀思想,它们便能恢复自我本色,共同彰显文学天空的蓝天白云。我们知道,生态理念、人文关怀是一种至真至善的文学追求,因为这是一种崇高的文学精神,它是一种崇尚天地万物、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始终关注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类的未来命运,有了生态理念和人文关怀精神,文学和文学理论便会从冷漠的天空回归温暖的大地,成为人类精神寻求慰藉的栖居之所。

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人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悲欢离合,人的喜怒哀乐,人的盛衰荣辱,都应该成为文学关注的焦点,从而成为极具感性的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文学是人学,文艺的宗旨就是逼近人类的生命状态和生存意义。文学的本色应该是纯净的,它始终伫立在希望的田野守望着人类的生态家园,为人类守护着精神领域的最后一片净土,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文学的永恒魅力,正是来自它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来自它对人类精神境界的提升,它激发人的生命情感以及对美的向往,同时弥补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而带来的缺陷,从而沟通人性的两极,给生态灌注生机与活力,更好地优化人类的生态环境。

当前,文学的生态及人文关怀精神作为终极目标,不仅表现在人类的精神生态方面,而且表现在环境生态方面,更表示了对人类的现状与未来的极大关注。可是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往往被“金钱主义”所侵染,人性问题频频亮起红灯,社会上经常刮起十二级的“沙尘暴”,那是由人的贪欲与混合而成的黄色、黑色和灰色的“沙尘暴”,原来的青山秀水、绿意盎然的大自然一步步沦为沙漠荒洲。因此,重提文学的生态整体观和人文关怀精神,进而关注当代人的生存状况,对于理论的学习是何等重要。

因此,在文论教学过程中,我们在引导学生进入文论的理论框架,认识它独特的实践品格,或者对文学的诗性言说、节奏变化、审美意境的欣赏和批评时,都要求学生关注自然万物,理解人类的山水精神、胸襟气魄,正确看待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追寻“诗意栖居”的理想生存方式,坚持“天地人神”四重组合的生态整体观,培养一批关爱自然、关注社会人生的具有浓郁人文关怀精神的当代大学生。

(二)实施实践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理论

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学理论的产生,是建立在大量的文学活动的基础上的,没有大量的文学创作、文学鉴赏、文学批评活动,就产生不了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同时文学理论也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文学活动,才体现它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多年来,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严重脱节,以致当下的文学活动处于“失语”状态,不能有效地指导文学实践活动。文学理论的教学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文学理论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的种种问题,所以在大学本科中文系讲授文学理论课面临尴尬境地,许多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的学习是感到困惑的,这直接影响到文学理论的传播和文艺学后备人才的培养。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笔者提出了实施实践型教学的设想。

实践型教学包含了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活动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活动。在整个文学理论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学实践活动和文学经验,并有将文学实践经验总结升华为理论认识的能力,从而把它传授给学习者。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实践,不断提高理论认识,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活生生的文学实践活动总结出文学理论的基本性质、原理、特点和价值意义,最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感悟并概括总结,追寻文学对现实人生的价值内涵,自觉践行诗意生存的理念,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爱好。

在学习方面,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理论知识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最终解决问题。我们所开设的文学理论课程在总体上包括五个方面的理论版块:即本质论、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和批评论五大方面。其中的创作论、接受论和批评论是最具有实践意义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必须通过大量的实例教学、实践训练,让学生大量地接触文学经典,指导他们进行文学鉴赏实践活动、文学批评活动和文学创作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对文学艺术的感性认识,并逐渐上升为理论认识。有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能力就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最终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文学实践能力。

第一,从文学创作理论出发,指导学生分析作家的创作过程,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学创作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在文论教材中,当讲到创作问题时,特别强调了文学创作的目的,是以真、善、美为文学创作的审美价值追求原则,那么,文学创作如何经由真、善达到对艺术之美的终极追求?从理论上来说,要对学生说明“生活真实”容易,对学生讲清楚什么是“艺术真实”却很困难。因为生活真实是具象和感性的,而艺术真实却是理性和抽象的,它具有超越生活真实的审美创造性因素。因此,在指导学生参加创作实践时,就要指导他们如何认识生活真实,如何创造艺术真实,正确处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之间的关系。其实,许多文学理论的观点,都要经过实践活动来加以印证。因此,在讲解“文学创作过程”中,适时指导学生投身于生活的海洋之中,撷取生活的浪花,善于观察和思考,收集丰富的创作素材,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并及时捕捉,并以诗意的笔墨表达出来,从而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凡为伟大,将普通的日常生活表现得摇曳多姿。同时,认识到灵感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及对艺术独创性形成的重要意义;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的作用,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把广阔的社会画面和历史画面浓缩为尺幅之内的艺术画面,创造出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情景,并把它上升为激动人心的经典画面。经过实际练笔,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强化了学生对文学理论基本原理的理性认识。

第二,文学的鉴赏和接受理论要求对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和鉴赏的实践训练,在情感融入和兴味感悟的过程中,迅速提高学生的鉴赏和解读能力。文学鉴赏和接受活动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一种披文入情、动情观照的审美活动。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心境,做到万念放下,若心一致,进入最理想的“虚静”心境。这是一种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它要求阅读者在欣赏任何一部文学作品时,必须放下一切的繁杂事务,抛弃一切世俗的利害观念,凝神贯注,专心致志,用虚静之心去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这样才有可能对文学作品融会贯通,准确把握,达到理想的接受之境。坡诗曰:“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能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说明了从事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人,都必须做到心境空明,纯净如水,如此才能把握事物的奥妙,创造理想的艺术境界。其次就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对文学作品的感悟是指文学作品的一种心领神会,不用过多的理性分析,就能进入到文学作品的内蕴之中,领悟作品的境界,洞悉宇宙的奥妙,了解人生的真谛,直接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我国古代文论家往往借鉴佛家的“禅悟”之道,主张文学阅读重在感悟,通过直接感知来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

美学家朱光潜说:“世间有许多奥妙,人心有许多灵悟,都非语言可以表达。”的确,有许多意境深远的诗歌,我们很难用语言去解释,只能用心灵去领会它的奥妙之处。就像李商隐诗歌所说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情此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意会就是有所领悟,它是靠悟性来理解的。文学欣赏的实践活动必须通过解读文本来进行,比如指导学生欣赏经典诗歌《乡愁》、《再别康桥》、《红叶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要让学生慢慢去感悟,这些诗如何体现了古人所说的“诗者,志之所至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缘情而绮靡”。这些诗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它是一种情感的言说,性灵的言说,诗意的言说。这样学生就会慢慢了解诗歌是什么,如何去欣赏诗歌。第三,以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指导学生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对一些代表作品撰写专题性的批评文章,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基础。

文学批评的中心任务是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文学评论是一项科研活动,是学术论文中的专业论文,是一个融合了艺术思维的抽象思维过程。因此在学生进行文学批评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求他们把握的是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方法论,即文学批评的方式方法;二是思潮论,即对一个时期的文学发展共同的倾向性的问题、思想潮流等进行评述;三是作家论,即对一个作家某一时期的全部作品进行评述;四是文本细读,我们称之为微观批评,是对某一或几篇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详尽的解读和阐释,大都是即时性的,是批评者在文学现场发现和打捞出来的具体的文学作品。

从批评的方式上来说,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心理批评方法,对作品人物的心理结构作深层挖掘。教师可以从“俄狄浦斯情结”讲起,为什么他的命运结局是以“弑父娶母”而终结?从而引导学生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去分析《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从一开头对人的理解:“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他是宇宙的精英,万物的灵长”,证明了他是一个开明君王的代表,又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人文主义者。但是在报父仇的过程中却犹豫不决,其性格的复杂性,可以借用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来进行解释,并结合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加以说明,得出对人物性格心理的准确把握。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