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职业卫生学论文实用13篇

职业卫生学论文
职业卫生学论文篇1

2.1接害职工及重点行业分布调查本市全部接触危害企业1117家,实际接触危害职工总数为51215人。以实际接触有害因素人数多少确定排在前7位重点行业依次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及其他行业,重点行业接触职业病危害职工总数为45607人,占全部行业接触职业病危害职工总数(51215人)的89.1%。

2.2重点行业职业卫生管理机制及制度建设情况7个重点行业职业卫生管理机制、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健康检查制度等7项指标综合平均制定率仅为60.7%,但不同行业间制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5,P<0.01);其中,金属制品业最低(33.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最高(77.5%)。

2.3重点行业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及人员设置情况以企业有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计为有效。7个重点行业3项指标综合平均设置率为70.0%,但不同行业间制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7,P<0.01);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最低(50.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最高(89.7%)。

2.4重点行业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开展情况职业危害评价、控评效果评价平均开展率分别为29.5%和28.1%,7个重点行业2项指标综合平均开展率仅为28.8%,且不同行业间开展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7,P<0.001);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最低(14.1%),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最高(61.5%)。2.5重点行业职业卫生管理其他项目情况3项指标综合平均率为77.2%,且不同行业间制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1,P<0.01);其中,其他行业最低(61.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最高(90.1%)。

职业卫生学论文篇2

2职业卫生学期刊各评价指标现状

大多数职业卫生学期刊的来源文献量、总被引频次、Web下载量和机构分布数指标均低于其均值,仅《职业与健康》的上述4个评价指标高于其均值,以及《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的总被引频次和Web下载量指标高于其均值。可见,我国职业卫生学期刊大部分评价指标分布不均匀。7种职业卫生学期刊中,《环境与职业医学》的海外论文比最高,其次为《中国职业医学》和《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工业卫生与职业病》《职业与健康》和《中国工业医学杂志》3种期刊的海外论文比均为0.000,《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由于未入选CJCR,无此项指标数据,见表2。科技学术期刊的比较我国职业卫生学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指标分别高于科技学术期刊和自然科学期刊,但基金论文比和海外论文比指标却低于上述2种类型期刊。可见,我国职业卫生学期刊的影响力高于我国其他科技学术期刊的平均水平,但其对国际稿源的吸引力远不如我国其他类型期刊,在获得基金资助方面也相对薄弱。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虽然总被引频次指标高于流行病学与环境医学类期刊,但其影响因子指标却相对较低。

职业卫生学论文篇3

二、当前我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晰培养目标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根据。但是,目前,我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主要表现为:很多中等卫生职业院校尚未深入研究所设专业,对专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缺乏系统分析;不少教师对培养目标的理解不到位,认为仅仅上好课就行了,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对培养目标不了解,抱着上课、下课、拿文凭的心态;不少专业课教师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但对具体工作过程的实践知识掌握的不够透彻,不能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动手能力;中等卫生职业院校的生源多是初中生,实践、技能培养的乏力,导致很多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缺乏特色,不能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从而限制了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滞后教学内容落后。当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教材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明显落后于时代和行业发展。主要表现为:教材理论性过强,依然局限于对医药卫生理论的阐述,而且没有及时优化教材结构和内容;不少学生反映课程实用性不够,过于深奥,难于理解和应用;实践课程较少,不能锻炼操作技能;一些学校使用的教材是本校老师把高等教育教材改编而成,并不能体现实际岗位的需求。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随着多媒体、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学改革也应该跟上。但是,目前很多中等卫生职业院校依然采用旧式教学方法,即“填鸭式”教育、用粉笔在黑板刷板书等。这就造成了学生只是听听理论,在大脑里想象相关操作,这样的教学效果较低,学生上完课仍不知如何操作。究其成因,主要是:不少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不懂得运用多媒体教学;部分教师理念落后,墨守成规,不愿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很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教学条件教材,不具备多媒体教学环境,更不具备实践操作实验室。

(三)人文素质教育缺失提升人文素质,对于确保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构建和谐幸福人生,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但是,当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过度强调专业课教育,普遍轻视人文素质教育。中等卫生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数是初中毕业生,科学文化知识本就不高,加之学校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造成了学生文学素养不高、艺术品味偏低、思维能力不平衡、文化内涵不深,从而严重影响了他(她)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专业教育可以提升业务技能,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高尚品格,为今后职业发展、人生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树立“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新理念进一步转变思想,明确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在知识时代背景下,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应致力于培养综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造就大批既懂医药卫生专业的一线人才,又懂医护管理的高级人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力争培养高素质、实践经验丰富的医药卫生专业人才。夯实学生医药卫生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成为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前提。中等职业卫生教育作为医药卫生服务一线人才的培养基地,其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业务技能知识。要强化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加注重通才教育,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切实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注重医药卫生业务技能培养。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中等卫生院校培养的学生,今后大多数要从事一线具体工作,或者自己经营药店、诊所等,这就要求他(她)们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拥有较高的业务技能水平。特别是由于医药卫生类专业涉及人的生命健康,大意马虎不得。面对瞬息万变的医药卫生行业,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要走出封闭的空间,放眼市场,把自身至于竞争的市场之中,培养市场所需之人才,在教学理念中要特别突出“业务技能”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

(二)大力深化教学改革教学内容要贴近工作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注重实践的教学原则,提升教师授课水平,深入浅出的讲清楚理论知识,避免照本宣科、不分重点的旧式课堂教育,树立理论知识“少而精”的新理念,树立理论知识为实践服务的意识。划分理论知识模块,在每一个模块教学中都要开展实践课程,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当前,很多中等卫生职业院校仍然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探索合理化集中授课方式,集中把理论知识讲透彻,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互动式、提问式、讨论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要的理论知识。针对实践性较强的知识,务必要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干中总结和讲授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促进学生的理解。

(三)切实加强创业教育强化创业教育。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精神,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深入开展创业教育刻不容缓。一要把创业教育贯穿专业教育始终,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加深对创业的理解,切实增强创业的信心。二要举办创业相关培训和讲座,邀请医药卫生界专家、企业负责人向广大师生传递新思维、新理念,拓宽广大师生的视野,建立教师带动学生创业机制。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帮助学生养成创业精神,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指导,提升创业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强化创业指导中心职能。针对当前创业指导中心职能弱化的趋势,必须提高就业指导中心服务水平。引进专业人才,充实就业指导中心队伍,强化就业指导中心人员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创业指导水平。实施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走访市场活动,鼓励工作人员走出学校迈上社会,深入了解医药卫生行业发展状况,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利于在创业指导时给予学生有用、可行的意见。建议聘请医药卫生行业专家、企业负责人担任创业指导中心顾问,给学生提供到医院、医药类企业实习的机会,为学生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职业卫生学论文篇4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却开始面临越来越多的发展问题,生源质量下降、教学内容单一、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已经严重职业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对于中等卫生职业教育而言,需要对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进一步加强理论教学与岗位实习之间的衔接,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以提高在校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中职卫生专业的实践教学状况

1.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目前,有很多中职院校的卫生职业教育仍旧沿用传统教学形式,人才培养形式要么停留在以前,要么照搬照抄一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所以教学内容常常停留在“上好课,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层面上,还没有实现与市场需求的充分适应。同时,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教学仍旧是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性课程所占比重比较小,加上卫生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设施相对滞后,教学手段与教学形式不够先进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2.实习指导教师配置不到位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为社会培养一批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卫生护理人才,但是受制于现有教师人才队伍结构的限制,中等卫生职业院校的教师主要是理论型为主,实践教学经验相对不足。而在学生的实习环节,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专业素质的实践指导教师。但是,学校在组建教师队伍时,其精力都集中在了专职教师的引进与培养上,比较看重学历、资质和理论知识水平,然而这些教师常常缺乏卫生岗位的一线工作经验,所以在实践教学指导方面的能力相对有限。同时,很多院校对专职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工作是相对滞后的,而且兼职教师的待遇比较低,致使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实践指导教师配置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后期实践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3.教学组织与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在当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开展实践中,很多院校主要是依赖传统工作经验,没有针对市场对卫生护理类人才的需求加强教学组织管理与规划,很难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市场对人才培养的最新需求。同时,在一些选修课程和基础课程的教学上,由于学校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缺乏科学组织与规划,所以在教学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很多课程教学常常是流于形式或疏于管理,无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系统教育和培养。

二、当前我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对策

1.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为了更好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卫生职业人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必须首先实现教学观念和人才培养思路上的转变,树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逐渐由重视理论的学习性向倡导实践的综合性转变。卫生职业教育是一项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它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必须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在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等环节有所侧重,保持一定的弹性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素质的有效培养。

2.科学配置实习指导教师

由于中职学生的自我实践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结合实践教学的需要配置专门化的实习指导教师,更好的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有机结合,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引领下,让校内实验、校外实习、毕业实习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更加规范,增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协调发展。

3.加强教学组织与管理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相应的提高教学组织与管理水平。一方面,中职院校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要尽快实现从知识型人才培养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转变,提高卫生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中职院校必须加快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创新,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用图片、模型、多媒体技术等,让专业知识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和有效。

4.创新教学评价机制

很多院校在开展卫生职业教育时,仍旧沿用过去的教学评价机制,采取期末考核这一终结性评价的教学形式,并且以理论知识的考核为主,而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则是相对忽视,也还没有及时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为了有效减少学生在平时缺课、逃课的现象,促进学生卫生职业素质的系统培养,中职院校需要创新传统教学评价机制,尽快建立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机制,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的评价上,需要进一步细化教学评价制度,增加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的比重,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方向,不断完善职业素质。

三、结语

总之,针对当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中职卫生学校需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坚持与时俱进,结合卫生类人才的市场需求,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要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积极构建基于学生专业技能素质培养的课程新体系,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重视教学组织管理与评价工作,最终实现卫生类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陈玉德.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发展前景与发展机遇浅谈[J]. 卫生职业教育,2011(24):54.

职业卫生学论文篇5

【Abstract】Combining Liao sun is actual while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occupation health legal theory, in tallying up empirical foundation, studied from the strategic height current with the result that from now on, occupational disease harm of development and counterplan.Put forward the method and suggestion of science towards preventing control occupational disease from endangering, .Its science standpoint comes from;Be engaged in the experience and intelligence of the 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sonnel of occupation health work, drew up the science method of the Liao occupation hygiene in sun City work and to the prevention control of the occupational disease measure.Its establishment important point has catholicity and covered the basic measure method of nation and place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control and knew well to solve the related law laws that the national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controls,

【Key words】Developmentoccupational disease control and pveventiun strategic points

本文研究探讨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我市职业病危害状况,主要针对我市规模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研究做出的:中长期战略性对策和途径。本文是在《辽阳市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与检测》、《辽阳市职业病预防控制战略研究》两个课题研究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综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与辽阳市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国内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形成的宏观战略思想。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可直接为政府在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的理论研究成果。其理论可以指导职业卫生科研开发,研究理论的学术价值和指导作用,可以提供给我市从事职业卫生工作的人员使用。

1 职业病预防控制的战略要点

1.1 前期预防

1.1.1 对策与方法

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前期预防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1.1.2 要点 1、完善法规建设。2、加强教育培训。3、健全申报和批准管理程序建设。4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组织。5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设计。6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7、应急救援站。职业卫生设施建设的“三同时”。

1.2 生产过程中的预防和控制

1.2.1 对策与方法

1.2.1 生产过程中的预防控制,是前期预防控制的补充或补救办法。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2.2 具体措施 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机构。2、职业病防护设施。3、技术改造和工艺技术更新。4、职业病危害告知。5、工作场所日常监督管理。6、强化劳动者的职业危害个人保护的法律意识。7、职业健康监护检查。8、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单位职业卫生档案。9、职业危害应急处理预案。

1.3 其他控制方法和策略要点:

1、政府管理策略2、整合职业卫生监管技术资源,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3、完善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4、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监督管理体系。5、建立健全职业安全卫生应急救援体系。6、加快职业安全卫生信息化建设.。7、加快职业安全卫生技术保障体系建设。8、加强职业安全卫生宣传教育体系建设9、加强重大职业危害源的监控和重大中毒事故隐患的治理。10、加强职业危害监督检查,形成监管协同机制。11、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监管。12、促进职业安全卫生产业发展。13、深化职业卫生专项整治工作。14、加强职业卫生执法体系和法律保障建设。15、落实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16、完善职业卫生投入保障机制。18、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机制。19、实施职业安全卫生许可制度。20、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和法律援助作用。21、大力推进职业安全卫生文化建设。22、开展职业安全卫生科学技术进步工程。23、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加强职业卫生工作。24、有计划地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职业病防治基金和运行保证机制。25、强化“三同时”审查力度。26、职业安全卫生促进工程建设。27、明确治理重点,突出治本措施。28、依靠科技进步,加强职业卫生新技术的开发和推广。29做好职业病普查、申报和检验检测工作。30、中长期职业病预防控制规划战略纲要。31、加强职业安全卫生领域的交流合作。

2 讨论与结语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研究,是一个涉猎许多方面的综合性科研课题,我们主要在《职业病防治法》的原则指导下,结合工作实际,总结概括了目前职业病预防控制相关方法,原则,措施,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战略决策,其要点主要方面是;全社会要强化劳动保护,劳动卫生管理 、法规的普及、预防控制技术的进步、及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企业的社会责任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张敏,李涛,周安寿等,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进展与控制对策,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2008.8,V26(8)

[2]张敏,李涛,周安寿等,加快应对体面劳动全球战略目标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 2008.8,V26(5)

[3]张敏,李涛,周安寿等,对如何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2008.8,V26(5)

[4]李涛,张敏,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实用指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5]李涛,张敏,化学品职业危害分类控制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6]李涛,张敏,密闭空间职业危害防护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7]张永伟,法定职业病预防与控制指南,海洋出版社

[8] 国际劳工组织,中小企业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手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职业卫生学论文篇6

一、重视职业安全教育的原因

我们在卫生高职教学中应当认识到,学生以后是要从事卫生行业的,卫生行业的安全有一部分是受学生的安全思想素质影响的,渗透和强化职业安全教育的确非常重要。重要的具体原因则在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卫生行业本身是一个风险较高的行业,它涉及到医药、化学制药、医疗器具、实验操作等等方向,而这些方向的实际操作有诸多的要求,稍有不慎医疗卫生工作环境发生变化,都会造成安全事故。2、其次,由于卫生行业的风险性较高,面对职业风险,我国医务人员抵御风险能力还比较弱,我国医务职业的防护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例如,对艾滋病的防护管理到2004年卫生部才正式颁布《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医务人员在为病人进行艾滋病治疗的时候是非常危险的,可见人在医疗卫生行业的抵抗能力是较弱的。因此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十分重要。3、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美国每年卫生行业职员中被针刺伤或经皮肤受伤害的可达60~80万人,而62%~88%的锐器伤是可以避免的。以最简单的戴手套为例,恰恰是预防接触性传染和锐器刺伤感染的有效方法,而良好专业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关键要意识先行,即重在教育。通过对医疗卫生学习者的安全教育,降低未来卫生工作者身体以及心理的伤害,进而更好地为患者进行治疗。

二、安全教育的措施

由此,必须清楚的是,卫生高职教师应该如何做到对学生职业安全教育的渗透与强化。本文就此结合卫生高职教学实际,提出以下渗透与强化措施。1、营造全校范围安全教育的氛围要让学生进入校园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卫生高职院校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教育的氛围,进而学生由于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而然形成卫生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提高医学卫生安全素质。让“以人为本、预防在先”的安全理念以及“严格遵守,安全规程”的安全准则深入人心。营造全校范围安全教育氛围可以具体到以下几点:(1)新生入学教育。卫生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时,除了对学生介绍以往的校史、专业、校规校纪外,另外根据学生不同专业加入相应的职业安全教育。例如,化学制药专业,学校以教研室为单位给新生做好专业安全教育的讲座。在化学制药中,不可避免要涉及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危险化学品,在使用、废弃处置或存储等过程中极易发生事故。教师在开展讲座是预先给学生传授相关的自我防护知识,使学生大致了解哪些试剂有剧毒,哪些溶剂是避免使用的,哪些试剂或反应容易发生爆炸,高温高压反应如何操作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通过讲座,既强调了卫生高职院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又为新生入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知识学习的氛围。(2)开学第一课教育。每学期开学,都要利用班会课进行开学第一课教育,作为卫生高职院校,学校培养的是未来的医务工作人员,职业安全教育需要反复强调,所以利用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向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凸显安全教育的重要性。(3)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校园每学期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分专业进行,每个专业在安全知识竞赛中选出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形成安全教育的氛围,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2、教学过程渗透安全教育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仅要传授卫生医学知识,还要将职业安全意识融入到卫生医学知识当中。例如,学生在分辨时,教师除了教学生辨认的方法,还要强调的安全使用。从品来看,阿托品、地塞米松、麻黄碱、肾上腺素等均为1ml安瓿,学生极易发生混淆。因此要强调学生注意取用正确药品,以确保麻醉用药准确无误,再进行的正确操作。(1)理论教学教育。教师在卫生理论教学的时候应该明白,学生此时逐渐在形成专业知识、习惯、意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会产生深刻的印象,所以将安全知识融入课堂,对保护未来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有非常大的作用,从而也为减少卫生安全事故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护理学专业理论教学中,教师将七步洗手法和穿脱隔离衣法、无菌技术和隔离技术、标准预防技术和分级防护技术、针刺伤防护技术和应急处理技术等内容融进理论教学。由此,可以达到职业安全教育的渗透与强化。(2)实验教学教育。卫生高职要求的是学生有过硬的技术,除去理论教学外,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做到实验操作的规范指导,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学校许多的安全事故发生在实验室的比例不小,因此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可以切身体会到职业安全的理论教育对实验操作有非常大的帮助,在实验操作时也注重安全操作。教师在学生实验前和实验过程中都应当做好安全教育。3、加强安全措施教育加强安全措施教育,指的是卫生高职教师在教学的安全事故处理的环节,根据学生实验操作发现实验室器材,或者学生本身操作失误等现象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采取整改措施“在安全隐患消除前不得开放实验室”。或者,实验教学中,发生操作失误导致一些损失,例如实验器材的损失、人员的伤害等,学校有权根据具体情节和事故等级,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甚至提请刑事诉讼。从安全事故的处理措施中,学生也能感受到职业安全的重要性,就达到了职业安全教育的渗透和强化目的。

三、结语

卫生高职本就具有自身特点,卫生医疗事业也有其风险性,因此卫生高职教师必须明白职业安全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进而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强化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情操。

【参考文献】

职业卫生学论文篇7

(二)关于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的要求,按照《关于贯彻人事部<关于完善做好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京人发[2013]31号)执行。

(三)关于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的要求,按照《北京市人事局关于职称评聘程序调整有关政策的通知》(京人发[2003]37号)以及《关于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京人发[2000]111号)执行。

(四)关于对2013年城市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的要求,按照《关于城市医生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前到基层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卫人字[2003]37号)和《关于城市医生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前到基层服务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京卫人字[2004]38号)精神,要求城市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之前必须到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1年(即晋升副主任医师必须到基层农村服务40周或200个工作日,晋升主任医师必须到基层农村服务36周或180个工作日)或到83个边远山区半山区乡镇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8个月。

按照《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京卫医字[2013]45号)要求,各支援医院临床科室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每年必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不少于15天的服务。对无故拒绝到社区服务或没有按时完成规定的每年下社区服务15天任务的人员,不能晋升职称。对积极下社区并按要求圆满完成任务并受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好评的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称。

城市医生到农村基层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对于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核实,将严肃处理,两年内取消其申报资格,并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五)关于对申报全科医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要求,按《关于印发<北京市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与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京卫人字[2012]6号)执行。

(六)关于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要求,按《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的通知》(京卫人字[2012]9号)执行。

(七)关于对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的要求,根据2005年北京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首都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都要学习掌握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每人每年学习不得少于20个学时,在今年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答辩中,各专业答辩组将继续考核申报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并作为职称晋升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需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对申报人员公示的要求,各单位须对申报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情况(如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的周数、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医德医风、论文、到农村或社区基层服务的时间和地点、继续教育情况等)进行公示,时间一周。公示后由本单位推荐委员会进行推荐。在公示期间群众举报申报人有弄虚作假的,由单位推荐委员会责成有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核查,一经核实,两年内取消其申报资格。

(二)关于对论文的要求:按照人事部、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晋升副主任医师,应在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著作),在专业期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晋升主任医师,应在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著作),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各单位推荐委员会负责对申报人提交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核。

(三)关于破格的要求:申报中医、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医学技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未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申报条件,但业绩突出的人员,经所在单位推荐委员会同意后,报市卫生局核准,可以破格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破格标准参照临床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执行。

(四)关于网上申报问题:为了使报名工作更加方便、准确、快捷,北京市申报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继续实行计算机网络申报与离线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申报人可登陆北京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网站进行网上申报或下载离线录入版(网上填报的内容必须准确、详尽,并与报送的纸质材料一致),各单位人事部门认真审核申报人资料后,按规定时间报送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

三、答辩评审时间

拟定于10月份,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四、报送材料时间

区县卫生局、市属局(总公司)、各有关单位:月20日—月21日

直属单位:月22日—月24日

五、报送的材料

(一)单位需报送的材料:

1、区县卫生局提交区、县职改(人事)部门出具的本年度可使用的指标或岗位职数证明;市属局(总公司)提交职改(人事)部门出具的本年度可使用的指标或岗位职数证明(评聘分开工作试点单位除外)。中央等非本市所属单位提交委托代评函。

2、申报人员的公示情况。

3、临床科室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不少于15天服务的书面证明(须注明时间、地点以及工作内容,并加盖支援医院、接受支援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所在区县卫生局的公章)。

(二)个人需报送的材料:

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表(申报表中评审委员会意见不再填写)一份。

2、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报送《推荐晋升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量化考核表》和《推荐晋升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工作业绩群众评议汇总表》各一份(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统一印制)

西医临床医学以外的专业报送上一年度考核表(可提交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3、申报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须提交执业医师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4、城市医生申报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须提交“城市医生到农村服务鉴定表”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5、答辩论文或代表作(必须为第一作者) 一式二份

6、按文件规定,需提交的其他论文或材料 一式一份

7、外语成绩合格证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 一份

8、计算机考试合格证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护理专业除外)一份

9、破格审批表一份

10、学历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11、现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12、《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职业卫生学论文篇8

医疗卫生事业长期以来一直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质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其重要性确实不容忽视。近年来,国内一些医疗机构,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的医疗机构受到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困扰,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低、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落后等因素严重影响了一些医疗机构的总体发展。因此,深人研究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颇具现实意义。

一、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落后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于一些作为事业单位的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平均主义”及“大锅饭”的思想严重影响着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评估、工作分析、科学的激励手段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十分常见的概念及管理手段在一些医疗机构中很难得到体现,许多管理者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以绩效评估为例,在一些管理不够规范的医疗卫生机构中,思想上缺乏绩效评估的观念,而实践中缺乏绩效评估的标准,导致了绩效考评工作严重缺乏科学性,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

2、管理体制落后

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机构隶属关系较难理清,有的隶属于政府有关卫生管理部门,有的是带有赢利目的私营机构,有的又隶属于企事业单位等。因此,相当一部分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壮大受到多层领导或行政干预过多等因素的影响。对于组织而言,管理体制的落后影响了许多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对于员工而言,管理体制的落后也可能对员工的工作热情、积极性及职业的技能提高产生消极的影响。落后的管理体制同时也是滋生“推该、懈怠”等不良工作作风的源泉。

3、缺乏职业晋升中的正向激励

对于许多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员工而言,职称晋升要依靠指令性的负向激励。如湖北省城市大中型医院医生需在社区卫生机构工作一年后才有机会晋升高级职称。天津市、河南是和安徽省也有类似规定存在。熊昌娥( 2009)认为这些指令性的只有时间约束的负向激励所取得的效果可能是大医院医生到社区只是走过场,晋升职称是他们的首要目的,违背了让大医院医生用先进技术、理念支援社区的初衷。

二、科学的职业化管理是提高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

全球化、国际化的不断发展赋予了职业化管理越来越强的生命力.从另一层意义上来看,职业化是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产物。职业化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甲分常见,也为一些企业的发展及腾飞做出了贡献。一般而言,医疗卫生机构不是企业,但在组织管理方面,企业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及发展实践也值得借鉴。尤其是医疗卫生事业是一个对从业人员职业枝能要求很高的行业,因此,职业化的理念确有用武之地。

无论是对于医疗卫生机构或是业内员工而言,职业化均有着其特有的意义。具体而言,职业化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休现:y职业化可以促进医疗卫生机构对关键业务骨卜的培养。通常而论,一个职业化的医疗卫生机构要求其拥有系统性较强的人才培养及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其不断培养及输送专业技能较强的关键业务骨干及管理人才。2)职业化有利于医疗卫生机构培育自身的文化。从企业界内的有关经验来看,一个职业化建设较好的组织往往是拥有优秀文化气氛的组织,也往往是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组织。3)职业化可以帮助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并实现远景目标。对于组织而言,具有并实现发展的远景目标对丁其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一个职业化实施较为成功的组织而言,明确的、科学的发展目标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实施职业化管理往往也意味着明确科学的远景发展目标及目标实现的具体策略的科学规划。

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从业人员而言,职业化同样意义重大,其最重要的一点主要体现在员工价值的体现和素质及能力的提升方面。首先,职业化对于培养员工的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进而促进其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及在工作岗位中的不可替代性的形成及发展。

三、医疗卫生机构职业化策略探讨

1、树立正确的职业化管理理念

加强文化引导,帮助员工建立科学的、正确的职业化管理理念及组织文化理念是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实施职业化的基础。“职业化”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理念,因此,只有当员工可以正确地并较为深人地理解职业化的理念及其意义时,职业化的进程才能够得到有力的推动。

2、确定任职资格标准

明确合理的任职资格标准是在医疗卫生机构实施职业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之一。通常来说,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是任职资格标准的三个基本方面。对于专业性很强的医疗机构而言,任职资格标准确定的难度较大。根据整理有关文献,笔者认为职业任职资格标准确定的两个基本步骤可以被考虑采用。这两个基本步骤为:1)通过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观察法等具体手段分析职业标杆人物的有关情况;2)通过分析所取得的标杆人物的有关资料及信息来确定此类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技能等,进而确定任职资格标准中所包含的模块及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具体分析内容大致包括行为道德标准分析、职业素养分析及知识技能分析。在得到任职资格标准的雏形之后,可组织熟悉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关专家进行进一步的研讨并确定适合本组织的职业任职资格标准。应当指出的是,任职资格标谁应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及调整,而并不是一旦确立后就万事大吉。

3、任职资格评估工作的开展

职业卫生学论文篇9

杨卫玉(1888-1956),字鄂联,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我国著名的职业教育专家,与黄炎培、江恒源并称为中国近代职教界的“三老”,解放后曾任轻工业部副部长。杨卫玉的一生,是与时俱进的一生,特别是在近代社会,他自1922年加入职教社后,先后担任职教社推行股主任、办事部副主任、总干事等职。在“职教救国”理想指导下,不辞劬劳,竭尽绵薄,作为职教社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长期参与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宣传和实践职业教育事业,为我国早期职业指导理论的探讨和实践推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职业指导运动的倡导、领导和实践者

和黄炎培等人一样,20世纪30年代以前,杨卫玉是一个“职教救国”论者,在他看来,“中国的社会状况、经济状况,非恃职业指导的帮助,不能救济”,每个人,无论贫富、男女、老幼,都须执有职业,否则,就“不能完成他做人的使命”。而任何职业的目的,皆是既为自谋生活,又为群众服务。前者为人职,后者乃天职。作为一个人,“必须于人职以外,还要尽天职”[1]。而这,就需要职业指导。在他看来,所谓职业指导,就是用科学方法和教育精神,指导青年选择职业、准备职业、获得职业和改进职业。正是基于对职业指导的深刻理解,作为中华职业教育社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并担任该社推行股主任的杨卫玉,积极组织领导并推展职教社所开展的职业指导运动。

1923年7月,职教社在职业指导部的基础上设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由刘湛恩为主任,职教社办事员邹韬奋为副主任,并负执行之责,杨卫玉和朱经农、廖世承、黄伯樵、陆规亮为委员。职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后,杨卫玉作为主要领导者,对早期职业指导运动的开展,特别是对职教社所领导的“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做了大量工作。如,9月17日,在职业指导委员会于上海青年会召开的第三次会议上,杨卫玉和黄炎培、刘湛恩、陆规亮、邹韬奋等与会,会议通过了修正的学校状况调查表,决定先选定相当学校,开展职业指导运动,并择定一所学校,在若干时间内,逐日于课余请专家演讲关于择业的重要问题,以唤起学生对职业的兴趣,同时举行填注职业性能表格及个人谈话等活动。1924年2月23日,职业指导委员会假上海青年会召开第三次常会,杨卫玉和黄炎培、刘湛恩、邹韬奋、陆规亮、黄伯樵、朱经农、廖世承等与会,会议讨论通过了酌改的《择业自审表》,决定本年4~6月,于教育中心的上海、南京、济南、武昌等都会,在上海澄衷中学、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济南正谊中学和武昌中华大学附中举行职业指导。此后,在4月7~12日、4月14~19日、4月21~26日和5月26~31日,“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先后在上海澄衷中学与上海青年会中学、江苏省立第一中学、济南正谊中学和武昌中华大学附中举行。

“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后,杨卫玉仍对职业指导予以特别关注。如,1924年9月29日,职教社职业指导委员会在上海青年会开会,杨卫玉和黄炎培、刘湛恩、邹韬奋、朱经农等与会。杨卫玉在会上提议在江苏省各初级中学实施职业指导,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1925年2月19日,职业指导委员会开会商定推行职业指导计划,杨卫玉和黄炎培、刘湛恩、潘文安、邹韬奋、朱经农等与会,会议审定了调查职业指导效果表,并决定各委员赴各处提倡职业指导,同时调查各处的教育情形、工商业概况及学生出路,作有系统的报告,以备作规划改进的参考。10月11日,职教社又与江苏省教育会在南京召集初中职业指导研究会,杨卫玉和黄炎培、邹韬奋、刘湛恩、潘文安等与会,对职业指导的方法进行了详细讨论。

1927年11月28日,中华职教社、寰球中国学生会、上海青年会、上海女青年会联合发起了上海市职业指导运动,杨卫玉和中华职教社上海职业指导所正副主任刘湛恩、潘文安等作为主要领导者参与了这一运动。此次运动举行计七天,“公开讲演四次,听讲者合计二千一百余人;参观三次,合计二百十五人;至各机关请求指导及谈话者,一百六十五人[2]。期间的12月1日,杨卫玉至开洛公司通过无线电播音向数万人作了题为《为什么要有职业指导》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职业的目的在于事事得人,人人得事,而选择职业的途径在于:了解职业内容、注意个人特长和社会需要、有试验态度和充分准备、不计眼前酬报、不存奢望。12月3日,沪江大学为唤起学生对职业指导的兴趣,特开职业指导讲演会,杨卫玉应邀演讲《职业指导之意义与任务》,就职业的意义、职业指导的原理和任务,从学校、社会、个人三方面作了分析,四百七十余名学生听讲。1928年1月,中华职教社、寰球中国学生会、上海青年会、上海女青年会联合编辑的记录此次职业指导运动的《上海市职业指导运动汇刊》印行出版,杨卫玉在为之写的“弁言”中满怀激情地说:“职业指导的运动不自今日始,然大规模而有系统有组织的运动,却是此次上海的运动为第一次……上海市职业指导运动,是亦以此为着手提倡之第一步,其意决非即以此次运动为尽其能,更非以上海一埠为尽其责也”,对职业指导的未来充满并给予深深的希望[3]。

此后,杨卫玉对于职业指导的钟情一直不减。他不仅多次到各地、各校演讲,而且间以撰文对职业指导的理论继续加以探讨。特别是1929年9月17日,他受中华职教社所派赴日本考察农村教育、职业指导和补习教育(此次同行的还有他的夫人彭望芬,她赴日考察家政),计20余天,在日期间,他每隔数天必寄回书信一封,介绍日本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情况。如他曾在一封信中介绍说:日本的职业指导,倾向于劳动阶级,“职业介绍所皆公立,东京有十六所”。从日本回来后,他更作《日本之职业指导》一文,概述了日本的职业指导领导组织机构和体系[4]。这些介绍,对于当时国内职业指导的开展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对职业指导基本理论的探讨

长期的职业指导实践使得杨卫玉对于职业指导理论有了一定认识,他先后撰写、发表了多篇有关职业指导的理论文章,如《职业的原理》(收入邹韬奋编纂《职业指导实验(第二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职业指导在小学校的地位》(载《教育杂志》1928年第20卷第3号)、《为什么要有职业指导》(收入中华职教社辑行《职业指导实施概览》,中华职教社1929年版)、《青年升学指导》(收入刘湛恩、潘文安编辑《升学指南》,中华职教社上海职业指导所1930年印行)、《职业指导与补习教育》(载《青岛教育》1935年第3卷第4期)、《女学生之升学与就业》(收入何清儒主编《职业指导论文集》,上海中华职教社1935年版)等。通过这些文章,杨卫玉对职业指导理论作了具体且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关于职业指导的目的和内容

针对当时社会上诸多人对职业指导的内容和意义还“莫名其妙”,有的认为职业指导的目的不过是帮助学生毕业后谋生有术,不至于成为高等游民;有的认为职业指导乃是为学生解决生计问题,使他们用其所长,安于其业;也有的认为职业指导无非就是“为事择人”“为人择事”;杨卫玉说,所有这些认识,都是“看重学生生计而忽略社会关系”。他认为,对于职业指导的“目的和希望”,断不应作如此简单、狭窄的理解。因为,作为解决职业问题前提的“职业指导,不但要使学生于毕业后能得相当职业,并且要使他们了解职业的意义,唤起职业的兴趣,明白社会上各种职业互相利用、互相维系的实况。一方面谋业而自尊其业,一方面乐业而互助他业”[5]。所以,它的最大任务,“是在怎样使人人各尽其长,各专其业”,其目的,就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杨卫玉说,职业指导的使命,不仅仅是介绍职业,指导职业;其“最大的任务,是在怎样使人人各尽其长,各专其业”;“凡是属于职业的各种事业,都属职业指导的范畴”;不但学生毕业后因为要谋生需受职业指导,就是要升学的学生,也应该接受相当的职业指导。所以,职业指导的范围和内容至广,从小学的职业陶冶,到注意个性教育指导、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训练职业、服务指导,无不包含在内。它“是一种长时间的教育,非几天运动可以了事”[6]。

(二)关于就业指导和升学指导

在杨卫玉看来,“升学就业是青年面前的两条大道,关系青年一生成败”[7],解决好青年学生的升学和就业问题,不仅是教育自身造就人才的目的所在,而且是避免国家和社会蒙受巨大损失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学生升学非贵,就业非贱”,那种以升学为荣、就业为耻的观念是十分错误的。因为,求学的终极目的,不仅仅是为显亲扬名,也不仅仅是作为个人的生活工具,而在于帮助国家和社会增进生产;况且,即便是升学,毕业后,若没有知识,亦难有相应的职业。所以,“尽我个人的力量,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去发达,做一个成功的人,就是无论何种职业,以及升学与否,皆是如此”;当然,若“个人的能力充足,环境适宜,能有机会去升学,亦不是不对的”[8]。正是由于杨卫玉认为升学和就业实乃殊途同归,是同一问题,二者的不同仅仅是“先后的关系罢了”,所以,他时常将两者放在一起加以说明。

关于就业指导。杨卫玉说,职业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做的工作有利于民族、国家、社会,能增进人类的生活享受,能为人群谋福利,它的成就是大,就是贵;反之,不能做到这个标准,或是做得没有成绩的,那么,虽大也小,虽贵也贱”[9]。但是,对教育者来说,他的责任之一,就是使学生在择业时不入歧途,减少困难,如愿以偿。

那么,如何达此目的呢?杨卫玉认为,就学生来说,择业本身终要乐业,而要乐业,首先要确立服务的人生观。在此基础上,第一,要考虑国家需要,以求达到济世安民的目的;第二,对相关职业的工作情形、生活情形、待遇、发展机会等,作一个明确的调查,以对之有较为明确的认识;第三,在这个基础上,充分考虑自己的学力、能力、智力、体力、个性等条件,以便这些条件在从事职业后得以充分发挥;第四,在就业后,要甘于从点滴小事做起,要有坚韧和努力奋斗的精神,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应该“肯耐苦”、“能始终如一”、“忠实从事”、“意志坚强”、“能守纪律”、“眼光远大”[10]。就教育者而言,学校特别是中等学校,应组织职业指导委员会或顾问委员会,加强对社会各业的调查和研究,并不时联络工商业界,如此学生的出路,自然比较容易。

由于杨卫玉认为升学和就业并不是两件相反的事情,而是“一条路子”,两者的区别,只是就业时间上的早晚而已,因此,他在重视学生就业的同时,亦对学生的升学十分关注,在探讨学生择业的同时,对升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教育者在升学指导时,必须调查高一级学校的章程、规则、教科用书、试验器材、教师等,并分门别类,作比较分析;同时,对于学校学生的品性、智能、特长、学力、兴趣、体格、家庭状况等,加以明晰并研究,使之与社会各业相匹配。特别是女生,对于学校的选择,更应确实了解学校的内容是否“和我旨趣相同”,学校内的主科是否确实“合乎我的身心”,等等。

三、对职业陶冶的倡导和研讨

早在1918年2月,中华职教社研究部就将“职业陶冶之性质及其种类”作为其第一个课题,征集社员共同研究,并登报通告,征求对于职业陶冶实施的方法以及各校实施职业陶冶方法的现状。当时,职教社同仁如中华职业学校主任顾树森等,均对职业陶冶给予倡导和探讨。和职教社同仁一样,杨卫玉也认为,对小学生实施的职业陶冶,实乃职业指导的一部分。职业陶冶乃小学校的一个重要问题。鉴于人们对于职业陶冶尚缺乏认识,杨卫玉和其夫人彭望芬据美国芝加哥大学工艺教授勒维持(Leavitt)和芝加哥工业学校陶冶部教员布朗(Brown)所著的《公共学校职前教育》一书中的第六章并“以己意补充两章”编译成《小学职业陶冶》,由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7月出版。这一作为职教社“职业教育丛刊”之一的著作由黄炎培亲自校订,书中对职业陶冶之起源与目的、儿童个性与职业陶冶的关系、职业陶冶课程等均有详细说明。黄炎培为之作“序”曰:由于职业教育在中国“为基至薄”,“欲厚培之,必自推行职业陶冶始”,该书的出版,将使得“职业教育之前途,因是而一日千里”;邹韬奋亦为之写“序”道:“这本书是把西方学理与他们贤伉俪的实际经验冶为一炉而产生的”,它的价值不言而喻,“是我们所渴望的‘指南针’”[11]。1926年7月,杨卫玉所著的《小学校职业陶冶纲要》又由中华职教社印行出版,书中对职业陶冶的意义及实施作了详细分析。该书出版后,经过职教社职业指导委员会和该社当年年会的详慎讨论,邹韬奋在为之所写的“弁言”中,给予高度评价。

不仅如此,伴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职业指导在中国的初兴,到30年代鼎盛至,杨卫玉先后写了多篇职业陶冶的文章,对职业陶冶进行理论探讨。如《职业陶冶与小学课程》(载《教育与人生》1924年第24期)、《小学教育与职业陶冶》(载《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1号)、《小学职业陶冶》(载《教育与职业》1925年第64期)、《小学校职业陶冶纲要》(收入廖世承编纂《中国职业教育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儿童职业陶冶问题》(收入蒋息岑编辑《家庭教育的实际》,上海大东书局1933年版),《职业陶冶》(收入陈选善主编《职业教育之理论与实际》,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33年版)。

(一)关于职业陶冶的内涵和意义

杨卫玉说,职业陶冶是一种无形的熏陶,即要使儿童于不知不觉中养成对于劳作的兴趣和习惯。在他看来,由于每个人都要有职业,每个人又都首先要接受普通教育,所以职业陶冶是小学教育的一种重要训练,每个人都应接受职业陶冶;而儿童好动、好奇、富于模仿的心理,无疑又有助于职业陶冶因势利导地实施。

正是基于此认识,杨卫玉说,虽然职业陶冶并非职业教育,但它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是小学教育的一种重要训练。换言之,职业陶冶与小学教育有很密切的关系,作为小学教育的一种重要训练,职业陶冶“就是使儿童于不知不觉中养成为己谋生、为人服务之兴趣与习惯”[12],它“不是立刻要替学生谋得职业的准备,是把各种职业上应有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应用纯熟。使儿童将来可以应付实际生活环境,替将来要学的职业知能,立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职业陶冶,固然是职业教育的初基,也是普通教育的基础”[13]。“人欲受职业训练,必先受职业陶冶;人容或不受特设之职业训练,而断无不受无形之职业陶冶。”[14]

正是因为职业陶冶乃职业教育之初基和普通教育之基础,杨卫玉认为,一个人,无论其是否升学,都应该接受职业陶冶,以达到“教育生活化”和“学校社会化”的目标。就“教育生活化”来说,就是通过职业陶冶,“养成儿童适于服务的正当习惯”,“授以生活技能的概念”,“指导择业就业的途径及毕业后服务的准备”,“从事于劳苦的锻炼,以促成健康的体格,使了解人类实际生活,认定正确的人生观”;就“学校社会化”而言,就是要“使儿童认识社会的职业”,“了解社会的一般状况”,“明了社会进化的历程”,“培养服务社会的兴趣”,“养成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关于职业陶冶的实施

在《小学校职业陶冶纲要》一书中,杨为玉提出较为完整的职业陶冶实施大纲。他说,职业陶冶,在“利用各种作业,对于全部儿童,施以各种业务上之普遍的陶冶,事事与实际生活相合,与社会生活接触,使儿童依此实行作业,潜移默化,得受种种训练,培养其勤劳精神,与实行能力”[15]。因此,在实施时,应做到以下四点:第一,课程“教材要含职业化”。即“使一切教材与书本上的学问,要与日常生活中一切事物互相联络起来,发生深切的兴趣”[16]。第二,“教学要重实际”。即使儿童接近生活,并养成对事物的正确观察,如教电学参观电气厂,教种稻参观农场,教河流、山脉而举行远足等;在训育方面,则“要有社会化的环境”,“要有因地制宜的设备”(如城市的学校可设附属商店或实习工场,农村的学校可设农场),并“组织训练团”。第三,注重调查儿童个性。他说,“人之天禀各异,将来之造就,自当各应其所长,故应行简易之知能测验,以为因材施教之标准”[17]。所以,儿童个性调查与职业陶冶,关系至为密切。“调查儿童个性,为训练之根据,在教育方面,有相当之价值,而在职业教育上,尤关重要。”[18] 实施职业陶冶的教师,应研究怎样了解不同儿童的特性,并授以适宜的功课。第四,充分发挥家庭的作用。有鉴于“择业问题,学校与家庭应共同负研究指导之责”[19],所以,职业陶冶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不但应在学校中实施,在家庭中亦应注意充分发挥其作用,其方法是定期召开恳亲会,以商榷实施职业陶冶的效用。

作为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界一个十分活跃、重要的教育家,杨卫玉对于职业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理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他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孜孜于职业教育的精神,以及留给后人的大量著述中所蕴含的职业教育思想,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在他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中,职业指导思想则又是最具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8]蒋息岑.家庭教育的实际[M].上海:大东书局,1933:“儿童职业陶冶问题”.

[2][3]上海青年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寰球中国学生会,上海女青年会.上海市职业指导运动汇刊[M].上海:上海市青年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寰球中国学生会,上海女青年会,1928:47;“弁言”.

[4]杨卫玉.日本之职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1930,111.

[5]杨鄂联.职业指导在小学校的地位[J].教育杂志,1928(3).

[6]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指导实施概览[M].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29:103.

[7]杨卫玉.青年目前的两条路[J].教与学月刊,1937(11).

[9]杨卫玉.择业、就业、乐业[J].中央周刊,1942(49).

[10]何清儒.职业指导论文集[M].上海:中华书局,1935:262~264.

[11]杨鄂联,彭望芬.小学职业陶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黄炎培序”,“邹恩润序”.

[12][16]杨鄂联.小学校职业陶冶纲要[M].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26:2.3.

[13][14][15][18]陈选善.职业教育之理论与实际[M].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33:“职业陶冶”.

[17][19]廖世承.中国职业教育问题[M].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1929:242-243.242.

On the Vocational Guidance Thought of Yang Weiyu

XIE Ya-hui

(Education Academ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05, China)

Abstract Yang Weiyu is a famous vocational educator in modern China, especially in Republic of China. He dedicated himself in practicing and exploring vocational guidance. He proposed that the objective of vocational guidance is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occupation, arouse their interests to occupation, and know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various occupations;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education enhancement guidance should be given equal attentions; vocational edifi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primary school. The theory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on vocational guidance of Yang Weiyu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early period of China.

Key words Yang Weiyu;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guidance

职业卫生学论文篇10

一、卫生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和意义

普遍而言,我国卫生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不容忽视,已经到了非改不可和亟待改进的地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到位。由于受到社会就业和选才等因素的片面导向――重技能考查、轻道德考量,许多职校忽视了对师生职业道德的提升和教育,甚至把思政教育课程改为见习课。二是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相关知识内化的引领和促进。在实际现状中,“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现象比比皆是:形式单一、说教为主、照本宣科、强行灌输、不求甚解、为考教学……缺乏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熏陶与内化,致使卫生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卫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是显而易见和不言而喻的。其一,人的生命有且只有一次,是不可逆转的,即使许多人体器官也是不可再生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可提高对病患者的服务质量,又能减少医疗事故。其二,对于卫生职业院校学生而言,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坚定信心,在未来之旅中顺畅就业和从业发展。其三,崇高的医德医风有利于培养医患之间的互信互尊关系,为构建良好的职业行风与和谐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入活力元素。

二、简析对卫生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卫生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应本着战略指向和战术指导并重的原则,同样,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以生为本、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这样才更具现实性、长远性、持续性和深刻性。

1.要着力营造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环境。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厚积薄发式的精神文化铸造工程,既具有迟效性特征,又难以让人看得见、摸得着、感得到。尤其在价值观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由于生长环境、应试教育和社会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青少年普遍带有“90后…‘00后”的时代特质,而与其他普通院校学生相比,卫生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成绩较差,学习品质欠佳,进取力量不足,情感心理脆弱,精神意志薄弱,职业道德观念自然比较淡薄。正因为如此,卫生职业院校及其广大教师在传授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应通过各类途径和有效方法,坚持正面地舆论宣传,教育和引导学生要推己及人、敬畏生命,自觉主动地接受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把自己打造成一位德艺双馨的卫生储备人才而持之以恒地努力着。比如,大力弘扬正气和正义,多方面宣传优秀医务工作者的高尚医德事迹,全面树立道德楷模;积极开展如专题学习、大讨论、主题演讲等丰富多元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努力攫取潜移默化的良好教育效果。

职业卫生学论文篇11

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指出,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的制度。卫生职业教育学校的发展面临机遇,卫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关键是建设卫生“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卫生职业学校实现其特殊教育目标的基础。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卫生职业学校才可能在卫生专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上有所创新,才能真正体现出卫生职业学校的特色。

一、卫生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和资格认定

“双师”教师的定义并不统一,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是“双师”素质[1]。卫生职业教育教师既能从事卫生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卫生实践教学的要求决定了卫生职业教育 “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即教师个人既具有卫生专业理论,也具有卫生专业技术。所以卫生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中级(或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任教师。教W岗位和教学内容不一样,对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一样。如教师队伍的构成中的卫生技术人员兼职教师侧重实践教学,与学校侧重理论教学形成互补。

二、卫生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问题

医学院校毕业生是我国目前卫生职业教育教师的主要来源,“双证书”是教师培养模式[2]。不同专业的医学毕业生在工作一到两年内必须取得卫生类执业资格或卫生技术资格证书;在两年内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由于人事部门的规定和就业竞争的因素,理想的学历目标和专业能力目标是“研究生+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但是这样的复合人才少之又少,现实情况是研究生缺乏专业技术经验,或者卫生专业人才后续继续教育学历。政策或者物质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或者持续进修都能起到明显效果。

三、卫生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的继续教育

培养“双师”卫生职业教育教师的一条有效方法就是持续进修。为适应市场万变和提供社会,教师进入医疗单位实践,达到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的目的,医院实习指导医师则加强教学能力的培养。其次,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要把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作为培训工作的重点,同时要加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研究工作,开发精品培训项目,不断建立和完善“双师”素质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在职教师的“双师”素质是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

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卫生职业教育教师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情况非常普遍,也是卫生职业教育的需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可以优化结构,加强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与实践结合。职业教育,传授特殊技能,师带徒也,古而有之,专职兼职不必过于细分。聘用卫生技术人员可以请进学校任课;也可以在卫生场所施教,即所谓学生见习和学生实习,近年来也有院校合作形式,但是限于现实原因,这部分带教人员的培训管理力度不够。

五、卫生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建议

(一)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给予经费奖励及政策引导,加强教师参加培训,鼓励教师在职深造硕博及专业进修[3]。提供教师教学理论、卫生专业技能、信息化网络教学手段等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班;邀请专家来校知道指导,只有培养才能建设出一支队伍出来。

(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卫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考核激励,制定符合职业教育办学特点的教师评价考核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规定教师必须持有技能证书或专业实践经验的年限,在职称晋升和评优条件确定“双师型”教师优先,与教师个人利益挂钩等等措施。

卫生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育是响应深化卫生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卫生职教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应尽快抓好建好,迎接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肖凤翔,张弛.“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5).

职业卫生学论文篇12

专业师资队伍是职业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而中职卫生教育的特色要求把加强和培养“双师型”教师作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中职卫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已逐渐成为发展的瓶颈,探讨寻求切实有效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是目前各中职卫生学校重要的课题。

1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关于“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经历了从“双职称”(教师+医师)到“双证书”(教师资格证书+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素质”(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双来源”(既有专职教师又有兼职教师,既有来自高校师资培养院校的,又有来自企业事业单位的能工巧匠)的演变,“双师型”是中职卫生学校教师素质的特色所在。与一般教师不同,“双师型”教师是拥有双重身份或职称的教师。他们既要有从教的资格,是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具有与从事教育工作相适应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又要有职业经历,具有技师(医师)的实践技能,能够及时掌握企业信息,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和行业最新技术,熟悉和精通相应专业的技术和业务。“双师型”是指一专多能、专兼结合、突出实践能力[1]。中职卫校培养“双证”人才,必然要求有“双师型”的教师。

2 目前中职卫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

2.1 师资来源 目前,中职卫生学校专业教师多来自各高等院校相对应的专业学科的本科生,近几年,研究生学历人员开始增多。专业教师中也有少部分来自高等院校专业师资班和本科毕业后分配到行政、企事业单位工作若干年后调入的。

2.2 特点 专业青年教师一部分是高等院校毕业的本科、研究生,在学校主要接受的是学科体系教育,基本具备专业知识理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所学知识理论学科体系强,技术应用了解少等问题;缺乏行业职业技术岗位实践经历和经验,以及熟练的专业技能;缺乏教育教学知识理论的系统学习和实践;缺乏教学经验。专业中年教师,高校毕业后多年来一直从事职业教育的毕业生,通过多年的教学,具有一定教学经验,但存在专业知识理论老化、教学工作量大、生产实践参与少、实际动手能力弱等问题。

2.3 存在的问题 “双师型”教师少,纯理论教学的教师多,有社会实践工作经历的教师少,学校毕业直接任教的人数多;第一学历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少,本科及以下学历人数多;中高级以上职称人数少,中初级职称的人数多;专业紧缺型人才匮乏,引进难度大,“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制度落后。大部分实践教师的学历层次偏低,多是“半路出家”,学历和专业技能合格率偏低,高学历及“双师型”教师少,真正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的教师紧缺,在指导实践教学过程中显得能力不足。教师职称结构失调,年龄结构也不尽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年教师比例过低,学历与专业不对口等现象较普遍。

如何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迅速地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很困难,而校企合作是目前中职卫生学校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一条捷径。

3 中职卫校职业教育的特色使校企合作成为必然

校企合作最早产生于1903年的英国,被称为“三明治”教育模式[2]。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然后走出校门去企业参加实际工作,最后再回到学校进一步学习。即学生在求学期间不只是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要参加工作,使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该模式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工作能力,因此得到大力的推广。

中职卫校的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既体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与行业企业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当前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

4 校企合作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思路

4.1 校企合作为中职卫校和社会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其信息优势,将市场需求信息,实用技术信息,人才信息等及时地反馈给学校,使学校随时了解市场动态,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开发、专业调整和建设、人才培养目标、计划、方案的调整等。通过校企合作还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企业设施设备的优势,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最先进的设施设备,将所学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和创新。

4.2 校企合作是中职卫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捷径 目前“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主要采用有以下途径。

4.2.1 教师脱产、半脱产到企业挂职顶岗,在合作企业担任实训指导教师。职业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中职卫校很多老师一毕业就到学校来了,没有在社会上工作过,没有实践经验,只是把自己学过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理解又传授给学生。没有经过实践经验,讲的再好,也免不了纸上谈兵。中职卫校可以由专业选派教师(主要是青年教师)以脱产或半脱产形式,直接在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时间一般半年以上。教师按企业员工制度管理,学校承担教师的工资,企业按考核等同企业员工发放岗位津贴和奖金。教师在岗余时间回学校参加教学及教研活动。

4.2.2 从企业委派的指导教师中有目的选拔符合兼职教师资格的在职人员为兼职教师,并加以培养,帮助其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

4.2.3 支持专业教师在合作企业中兼职。专业教师可以在合作企业中聘任为技术员、技术顾问等职,形式可以采用脱产或半脱产。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到企事业去兼职,以增长实践才干。

4.2.4 鼓励教师在企业获得行业资格证书。要建立健全激发教师知识拓展、获取“双师”资格的奖励机制。学校要大力鼓励教师在取得本专业讲师以上资格证书的前提下,再获取人事部门、劳动部门等部门承认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系列专业资格证书,对获取“双师型”教师资格的,应给予一次性奖励,在晋职评优中优先考虑。 “双师型”教师一旦成为教师的人生奋斗目标,教师的自我价值就会从中得以实现,而且有效的激励体系也是符合中职卫校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职业卫生学论文篇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11年12月31日起修订施行。为了解肥城市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职工对《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卫生知识的知晓程度,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肥城市疾控中心职业卫生科对全市3273名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职工进行了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10月,工作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规定的矽尘、电焊烟尘、苯系物、噪声及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职工。

1.2 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状况(性别、年龄),职业病防治核心知识(职业病防治法律及法规有关内容、职业病防治知识获取的渠道及何种渠道最适合、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护、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等内容)。

2 结果

2.1 总的调查情况

共发放调查表3500份,收回调查表3310份经分析整理剔除填写内容不全的调查表37份,有效调查表3273份,有效率93.5%。被调查对象的年龄平均在35岁,大专以上学历30.4%,高中及中专学历57.1%,初中及以下学历12.5%,各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数:粉尘1295人,物理因素1223人,化学因素755人。

2.2 不同年龄人群知晓情况 调查≤35岁的1666人,>35岁的1607人。对各项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两组人群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职业卫生知识的掌握水平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和来源身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次调查研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年龄、工龄和接害因素不同均与职业卫生知晓情况有关系;本调查结果显示高年龄段工人回答正确率高,与其受教育培训机会、经验积累多和个人防护意识增强有关。低文化程度制约着工人的知识接受程度,提示工龄短、文化程度低的劳动者应作为今后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的重点使其掌握基本的职业危害防护技能,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的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用人单位应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和用工变化等新情况,认真履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社会责任,重视工人的职业卫生服务需求,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加强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大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监管力度,同时加强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基本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职业健康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11

[2] 王秀兰;曾庆民 佛山市顺德区企业管理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 [期刊论文] -职业与健康2008(24) doi:10.3969/j.issn.1004-1257.2008.24.012

[3] 黄意府;王清海;黄鲜华 有害作业工人491名职业健康教育知识的调查 [期刊论文] -职业与健康2008(05) doi:10.3969/j.issn.1004-1257.2008.05.004

[4] 韦光武;于建新 崇左市职业病防治法知晓率调查 [期刊论文] -应用预防医学2008(06) doi:10.3969/j.issn.1673-758X.2008.06.028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