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实用13篇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篇1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开始思考“教学”的理论问题。在华东师大的图书管理,我找到了施良方、崔允漷两人合著的《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原理.教学策略》一书,如获至宝一般。书中介绍的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的观点,使我受到了了很大的启示。

该书介绍说:罗杰斯把心理咨询的方法移植到教学中来,为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环境而构件一种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一个促进这的作用,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个人关系,促进学生的成长。这种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通常包括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确定帮助的情景,即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感情;

第二,探索问题,即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教师要接受学生的感情并加以澄清;

第三,形成见识,即让学生讨论问题,自由地发表看法,教师提供帮助;

第四,计划和抉择,即由学生计划初步的决定,教师帮助学生澄清决定;

第五,整合,即学生获得较深刻的认识,并做出较为积极的行动,教师对此要给与必要的支持。

读这段话的时候,我大致地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教师是促进者,是帮助者和指导者,这是新课程实施中教师角色的变化。也有一些言语到现在也没弄懂——“接受学生的感情并加以澄清”是什么意思?当时,我在笔记中加了重号,但现在也没悟得其中的意思。不过,“情景”、“问题”、“计划”、“帮助”这些关键词,是我深入地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来认识了研究性学习。同时,“非指导”一次,是我重新认识了作文教学:作文,一定要教师来指导如何写吗?我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隐隐约约地想到了“学习情境”的问题。任何学习,都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自己来主动学习?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篇2

二、师生研读,共同体验和感悟

针对问题,教师不要大包大揽地讲,而是应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在读中解决问题,在读中体验语感,并与作者产生共鸣。要对精彩的词、句、段落进行反复评味分析,把阅读和体验结合起来,在阅读中去品味,体验词句的语速、语气及语言的感彩,体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体验中产生与作者特定语境中的共鸣。有了这种感受,迫使学生再去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文章的内涵和外延,感悟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悟出课文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感悟文章表达思想的脉络和文章的表达方式。

三、整体感染,延伸体验

在文章结束时,要在把握全篇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这时学生的自读是开放的,教师不必提出任何要求,学生有充分的自。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文精彩部分熟读成诵,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充分接轨。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篇3

一、精心准备,创造讨论条件

1.角色准备。首先让每一个参与讨论的学生意识到我与他人,尤其与老师是平等的学习者;其次让学生意识到我是一个积极的说话者和谦逊的倾听者。这样的角色意识是任何形式的讨论活动得以展开的前提。这有赖于在平时建立零距离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安全的心理支持,这是讨论焕发生命活力的有力保障。教师应以平等的目光注视学生,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个性行为给予接纳和满足,使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体验到一种作为人的尊严和幸福,感受到真正的心理自由。

2.问题准备。问题来源于何处,问题的好坏影响着讨论的质量。实践表明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来源于问题情境的问题学生最感兴趣。而好问题的特征应该是:问题本身明白易懂;问题的答案离不开文章的支撑,但又不拘泥于文章本身;问题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立场;问题是特定的文章所特有的问题;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会衍生出子问题,从而推动讨论深入下去,激起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等。怎样得到好问题呢?我从三个角度获得了体会。①精读文本,巧找问点,设计问题情境。②抓好预习,课前质疑,落实讨论问题。③捕捉良机,即兴提问,创设讨论氛围。

3.观点准备。讨论是在观点的碰撞中展开并走向深入的。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与文本对话的时间,个别思考的时间。即讨论应是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前应让学生形成观点或观点雏形再参与到讨论活动中。这样一来学生在讨论中才有话可说,才能真正体验到讨论给人带来的挑战性以及给他人分享思维果实的快乐。因此在课堂上应处理好自主学习与讨论的关系。这一环节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讨论失败。

二、过程落实,强化讨论实效

在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激发课堂活力的核心。较有成效的做法如下:①小组充分讨论。②全班互动交流。③教师艺术指导。

三、论后引导,注重讨论长效

当课堂讨论让人意犹未尽激动不已之时,教师应抓住机会让学生描绘出自己在讨论中所获得的思想果实、思考历程。所谓思想果实是就讨论的内容而言的。鼓励学生将自己对问题的全面理解付诸笔端,在经历从说到写的飞跃中让自己的见解更为成熟。无论是总结对问题本身的理解,还是反思自己的思维历程,都是在以点滴积累的方式为以后的讨论培养更为成熟的讨论者,为学生主动、积极的后继学习打基础。

四、提高认识,避免讨论滥用

1.增进情感交流,适宜讨论。教学的情感性缺失与教学设计缺少情感交流、培养环节直接相关。课堂上,如果采用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就不得不设计教学的情感目标。通过情感目标的设计,可使单一的认知活动变为知情统一的全面的心理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在认知活动中的动力作用,使学生的情知得到有机和谐的发展。再有,通过讨论交流,教师与学生认真交换看法,及时沟通,打破了以往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情感上不能沟通、难以融合、不易接触的情感阻隔,使学生在一个充满自信、相互尊重、民主和谐、相互帮助、乐学向上的教学环境中专心致志地学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2.促进主体创造性,适宜讨论。课堂教学中采用讨论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的束缚,摆脱了问答式的操作程序,它既注重了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往,又注重了学生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往,使课堂教学中学生言语交往行为跳出了听从师命的圈子,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主思维活动得以充分展示。这种方式的运用,使学生可以获得主动表现的机会,教学气氛活跃,教学富有朝气与活力。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篇4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精心组织和设置的疑问,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文本有所悟有所感,进而有所得。随着新时期新课改的实施,“满堂灌”的课堂已被教师们摈弃。为了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很多教师非常重视课堂的提问环节,课堂从头至尾都在发问,学生整堂课都很活跃。这样的课堂看似“活”了,实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满堂问”。那么,教师该如何进行提问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及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出了三种文本类型的划分,即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及文学类文本。在“必修课程的评价”部分进一步指出:“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要评价学生对不同文体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借助有关资料评介作品的能力。”依据新课标的以上要求,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根据不同文本类型进行设计,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相应能力。以下内容主要针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部分。

1文学类文本

高中语文课文大部分属于文学类文本,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和戏剧。这类文本的文学性很强。极富韵味的语言、精巧的结构、鲜明的艺术形象、饱满的情感是文学类文本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这类文本时,要注重语言的体味、结构的把握、形象的理解及情感的体会,提升学生鉴赏、品味及评价作品的能力。

散文是一种文质兼美的文本。美在何处?美在语言,美在情感。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就要抓住散文的语言和情感,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展开想象,去品味语言的精妙,体会语言背后作者情感的波澜。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文中写月光用“泻”不用“照”或“铺”,为什么?(2)通观全文,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写景?(3)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4)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5.《荷塘月色》为何如此出名?说说你的见解。前两个问题是针对文本的语言,体会朱自清先生用语的独到;中间两个问题则是以情感作为提问的出发点,让学生体会此情此境作者内心的复杂与挣扎。最后一个问题则是让学生来评价先生的文本。从这几个角度出发进行提问,正好抓住散文文本鉴赏的要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小说,是社会、人生的缩影。一部小说往往就是社会的面面观、人生的观照镜。因此,对于小说的鉴赏最主要的就是挖掘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大要素,小说的主旨也是蕴含于这三大要素的融合之中。人物的交集冲突、情节的波澜起伏及环境的映衬对比,无不关联小说的主题。因此,对于小说文本的把握,教师在提问时要紧扣文本的三大要素,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深意。如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可以如此提问:(1)文中几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从中你看出了什么?(2)为什么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3)原来不爱讲话的祥林嫂为什么反复讲阿毛的故事?人们的反应怎样?以上这些问题都是针对小说的三大要素提出的,最终指向是小说的主题。这样提问,就抓住了小说阅读的关键。

诗歌短小精悍,语言凝练,是一种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主情文体。读诗要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意象去想象当时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情意。把握诗歌的这些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读诗时,就要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渗透的真情。比如柳永的《雨霖铃》一词,提问:(1)词的起首三句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2)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用词中的词语回答)(3)读了整首词,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展现在你眼前?从中你读出了词人怎样的心理和情感?这样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读出自我的感受,读出自我的真切体会。

戏剧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它是通过舞台展现魅力的艺术。作为文本来说,学生见到的就是剧本,是曲词和说白。戏剧的欣赏,教师要带领学生通过语言去再现一个个鲜活的、极富个性的戏剧人物,重现人物的动作、神情和语言,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抓住戏剧的灵魂――冲突。比如《雷雨》中的台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提问:这句话说得很妙,妙在何处?从中可以看出侍萍怎样的心理?又如《窦娥冤》一文,提问:(1)你认为最能凸显窦娥冤情的是哪一曲?(2)假如你是窦娥,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展现窦娥当时的所思所想吗?这样的提问,让学生即是剧中人,又是局外人。人情入境体会人物的冲突,跳出剧情冷静分析人物内心,真切感受戏剧的艺术魅力。

2论述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以感性思维方式为主,而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则是理性思维占主导。论述类文本一般都是议论文,议论文具有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思想深刻的特点。论述类文本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主要有随笔和杂文、自然科学小论文和文艺评论几类。在论述类文本的阅读分析中,教师的提问要抓住此类文本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杂文是一种反应社会事件和动态的文艺性论文,这类文章极富思想性,读后掩卷令人深思。这类文本的解读,教师的提问应该从文中事件入手,依照议论文的思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比如大家熟知的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文章主要批判了的卖国政策以及一些文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指出应该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和接收外来文化。针对这篇文本,可以提如下问题:(1)文中的“拿来主义”是针对什么来谈的?(2)作者对“文化遗产”所抱的态度是怎样的?(3)本文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述我们必需要实行“拿来主义”的?又是从什么角度批判“送去主义”的?这些问题的提出,即让学生明确了文本论述了什么内容,也明白了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学生对杂文的把握,通过符合文本特点的提问而了然于心。

自然科学小论文,主要介绍的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这类文本语言通俗而严谨。学生阅读此类文本,主要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关注和热爱,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精神。由于学生知识层次尚浅,对这类知识陌生,在学习时,教师可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清文本的思路,概括文本观点,吸收文本的知识。比如《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教师可以进行如下提问来引导学生:(1)文中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这些特征的?这样在理清文本思路的情况下再学习新的内容,课堂就会变得轻松有趣。

文艺评论的学习需要掌握文本的基本观点,需要调动学生生活的经验来理解文本的相关评论,并提出自我见解,提升学生的文艺批评能力。此类文本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文中的观点和学生的观点作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看出差异,基本具备文艺评论的思维和能力。比如《谈中国诗》一文,教师可以这样发问:(1)文中谈到了诗歌的哪些特征?你赞同吗?(2)在你看来,中国诗歌有哪些特征?这样的提问,将学生的知识经验与作者的观点进行比较,找出思维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批判视角,理性批判及逻辑思维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3实用类文本

实用类文本具有很强的时代特点,所包含的信息容量很大。阅读此类文本应本着重要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综合概括及筛选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处理,明晰作者的观点,探讨文本中所涉及的社会及人生问题,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社会、对待人生。实用类文本在人教版高中必修部分主要有新闻和报告文学、演讲词以及科普说明文。

新闻是通过媒体传播的信息,所报道的是新近发生的事情,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学生在阅读此类文本时,需抓住新闻真实性及及时性的特征,了解事实的来龙去脉。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处理信息,掌握事实的真相并挖掘文本的时代价值。报告文学具有新闻性,同时具有文学性,是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文学样式,是用文学手段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体。此类文本中,作者在描述事实的同时,带有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在阅读此类文本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握事实并分析作者的情感。教师在提问时,可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提问。比如《包身工》这一课,学生在了解基本信息之后,教师可以提问:(1)读完本课,你有什么感受?(2)字里行间,透露了作者对“包身工”怎样的情感?(3)作者对“包身工制度”又是怎样的态度?如此提问,就将学生带到文中所描述的场景,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演讲辞旨在讲话人将自己的观点传达给与会人,它虽然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不讲求严密的逻辑性。演讲辞主要以精神鼓舞人、以情感打动人。阅读此类文本,主要是体会作者的情感,揣摩作者语言的组织及表达技巧,了解演讲辞怎样用语言的表达来感染他人。比如《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提问:你能找到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修辞格吗?请找出相应例句,自己试着演讲一下。学生演讲完后追问:(1)演讲完后,你有怎样的感受?说说修辞格的表达效果。(2)假如让你来谈谈自己的梦想,你会怎样去组织语言?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会演讲辞的艺术魅力,并学以致用。

科普说明文主要是以知识喻人,知识的新颖、科学的神奇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在阅读这类文章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领略科学世界的神奇,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敬畏和热爱之情,感受科学家在科学探究中所展现的严谨、刻苦等精神。比如《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文,可以这样提问:作者说“我决定要对这一问题刨根问底,纵然为此而必须成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也在所不辞。”在作者心中“理论物理学家”应该是怎样的人?这样的提问,将文中所学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产生对科学探求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求的精神。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的语文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加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学有所用。短短几十分钟的课堂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的时间,如何让课堂的提问变得有效,如何通过有效的提问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如何使课堂成为高效的课堂,依据不同文本的特点进行提问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针对不同特点的文本进行发问,做到有的放矢,这样的课堂也必然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 胡新生.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29).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篇5

在漫长的伦理学发展史上,规范伦理学一直占据着主导或统治地位,它是研究人们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或行为的应然性的理性反思活动,它试图回答究竟什么东西使得一个行为或规则成为道德的行为或规则,它努力发现在各种道德行为和规则背后的根本的或者最高的原则,它企图找出隐含在各种行为背后的共同的道德属性。总之,规范伦理学试图从理论上回答我们道德上究竟应当怎样生活的问题。但当代西方伦理学家们大都对传统的实践伦理学家们的工作不以为然,认为他们的工作是建立在未加分析和未加澄清的概念之上的。

当代伦理学家盖伯特指出:“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缺乏对伦理学概念的和认识论的问题的探索。这些问题是人们在考究道德论辩和探索应用正当或不正当的规范理论的过程中提出来的。概念问题因道德术语和主张而生,认识论问题源于道德确证的可能和特性。”{1} 他还认为:“元伦理学可以界定为对于抽离了具体内容的道德规则,道德标准,道德评价之本性证明,合理性,真理的条件和性质的哲学研究。它将道德或道德原则作为其研究对象。”{2} 让伦理学研究做出这种从“实质”到“形式”的转向的第一人是G.E摩尔。

1903年,G.E 摩尔(G.E.MOORE,1873—1958)《伦理学原理》一书的发表,是一件“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事件”{3} ,它“标志着20世纪伦理学革命的开端”{4} 。

摩尔的研究和分析指出,早先关于伦理学问题的着作中的大部分观点是极其混乱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在理解伦理学问题之前就尝试对伦理学问题作出回答。于是,对某一具体的说谎行为,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有人认为这一说谎行为是善的,有人则不这么认为。所以,摩尔认为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善”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如果我们能够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获得了决定伦理学判断真假的证据,就能解决伦理学中的争论,判断谁是谁非。

《伦理学原理》中的核心部分是“未决问题论证”,摩尔试图通过它来证明“善”是一种单纯的,不可定义的,非自然的属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摩尔的论述只涉及到“善”(好的)一词的意义,并且认为“善”是不可定义的,但他并未强调我们不可能对那些实际好的东西进行描述。摩尔自己就认为“的快乐是善的”{5} 。但“的快乐”“快乐”并不就等于“善”的定义。

摩尔的论证有诸多问题 ,{6}但对他的最直接的批评就是:有人提出了对“善”的定义。如情感主义,规定主义,准实在论等等。

第一个提出完整理论反对摩尔对“善”的不可定义的说法的大概就是文学评论家的C.K奥格登和I.A理查兹。奥格登和理查兹写道:“‘善’被认为是一个独特的,不可分析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伦理学的主题,我们认为,‘善’的这一独特的伦理用法是一种纯情感的用法。{7} ”他们在1923年首次发表的《意义的意义》(the meaning of the meaning)这本着作中,基于他们对于语言的研究,认为用来表达我们思想的符号既可以表达词的原义,又表达情感。他们认为,科学的表达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量普通表达是象征地使用语言,以便传达周围事物的信息。在这种语言的使用里,有一参照符号即我们所涉及到实物。例如我说“长江大桥长X米”,那么我便是在进行某种表达,即在用符号来记录或传达一个参照符号,并且我使用的说明符号在理论方面应该是可以检验的。然而,在情感语言里,我们并不是在力图传达自己的主张,而仅仅是表达或试图激起我们的情感和态度。这两位作者认为,由于没有注意到语言可能经常从情感上运用,而不是象征地运用,所以哲学家已经被引入歧途,他们尝试去发现如“美”“善”这些词所涉及的某些事物,而不是去发现明显地符合这种准则的事物。所以,他们不再讨论作为唯一的,模糊的,不可分析的,非自然的“善”一词的含义。奥格登与理查兹认为,在具体运用方面,由于象征意义和情感意义通常是混在一块儿的,因而区分两者便显得困难。但他们坚持区分两者是一种趋势,会便于更加清晰地使用和理解我们的语言。

在从奥格登和理查兹到A.J艾耶尔期间的哲学家一直都在致力将这两种区分——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细致化。如布雷斯维特(braithwhite),W.H.F巴恩斯。后者认为,一个社会中关于价值判断的争论产生于对同一问题持两种不同观点的矛盾。这种争论不可能通过推理来解决,而只能通过改变对方的态度来解决。

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负盛名的”,“最具创造力的”哲学家之一。其哲学思想可明显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逻辑哲学论》为标志,关注的主要是逻辑语言分析,后期以《哲学研究》为标志,提倡日常语言分析。{8} 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是“事实的总和”,是一切实际“事态”的存在。逻辑是描述原子实在的表现形式,事实的“逻辑图画”就是思想。而思想不过是有意义的语言或命题,语言与实在的关系是一种实在的逻辑描画与实在的事实表现的关系。并且他认为,全部哲学就是一种“语言批判”,哲学的目的是使思想在逻辑上清晰,哲学不是理论而是活动。哲学工作主要是由解释构成的。为了达到清晰和准确的目标,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语言的功能和界限问题。他认为人类可说的东西即有意义的命题或表达是有界限的。{9}

受维特根斯坦的影响,维也纳学派即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艾耶尔,史蒂文森,它们继续发展了伦理学情感主义理论。按逻辑实证主义,一切有意义的命题,或者一切有可能证明或者证实的命题,要么是经验的命题,要么是分析的命题。艾耶尔,逻辑实证主义的领军人物,也是伦理学情感主义的代表人物,他试图证明所有的知识都来自于经验,即所有的综合命题都是经验命题,并且一个命题的意义,是其自身证明的方式。即陈述一个经验命题意味着陈述用来确定命题正确与否的观察。那么这个观点所面临的难题是:伦理学命题似乎是综合命题,但伦理学话语经验上有无法证实。伦理学判断中“道德的”“善”或“错误的”之类的谓词所断定的属性并不存在与对象之中,其意义也不包括在主词的意义当中。那么如何解释看似综合命题的规范性的伦理学命题经经验上无法证实呢?艾耶尔对伦理学话语考察后的结论是:伦理学命题根本就不是有事实意义的命题,伦理学语言的目的只是用来表达或者激起情感。摩尔认为伦理学的基本概念是单纯的,不可还原的,非自然的属性,艾耶尔也认为伦理学判断里根本没有有意义的概念。

有许多对情感主义伦理学的批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批评并不关心对情感注意的修正,他们只是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上:如果情感注意理论被广泛接受,那它将有损于社会,它会损害我们对 文化的传统道德原则的信心。“人们或许会认识到一种断定所有的道德判断仅是没有意义的情感的表达的理论会加剧人们传统文化价值观点崩溃,但在此,正确评价任何哲学理论对(非哲学家)普通大众的实践影响是困难的。并且,在人类历史上,大部分最具有创造力的进步都被许多危及人生存的社会传统价值所拒斥。”{10} 无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我想艾耶尔的意图是正确的,即更清楚地表明什么伦理争论的本质。

只是,艾耶尔的情感主义除了对之一些不“专业”的反驳之外,还面临这样一些问题:(1)怎么样避免道德上的对错完全依赖于大脑状态的问题!如果道德上的正确与错误完全依赖于我们大脑的主观状态。因此,如果我们的情感变了,这是否意味着道德上的正确与错误也因此改变了。小时候我并不喜欢吃香菜,但我现在喜欢吃了。这是对香菜的情感的变化,以前不爱吃香菜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如果我以前觉得说谎(杀人)是正确的,但现在认为说谎(杀人)是不正确的,那么我一定会觉得以前的道德判断是错误的,而不单单是一种情感的变化。(2)怎样解决人们之间的道德分歧!持同一种价值观的人们之间可以产生真实的道德分歧,但这种分歧只不过是事关事实问题的分歧,人们可以用论证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然而在采用不同价值观的人们之间,当涉及到纯价值问题时,只能求助于谩骂!“费雷格—吉奇”问题,界定道德情感的问题,等等。

继艾耶尔《语言、真理和逻辑》一书,史蒂文森于1945年发表的《伦理学与语言》,它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详尽,最精确的情感伦理学理论的代表作”{11} 。史蒂文森十分乐意承认他的观点继承了艾耶尔的情感理论。他的工作也更多的是为艾耶尔的观点进行辩护而不是中伤和诋毁。但同时,他也提出了三个不同于艾耶尔的观点:

(1)像艾耶尔,逻辑实证主义的纯情感主义者,基于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原理:一个经验命题的含义是其证实的方式,从而简单地把伦理学排除在科学之外。他们对于道德语言的用法做了过于草率的分析,仿佛“他们是在贬低和怀疑伦理学的价值”{12} 。艾耶尔还认为形而上学,神学和伦理学都是无意义的,是语言使用混乱的结果,所以他反对把规范伦理学作为一种特有的哲学研究。史蒂文森认为,我们使用语言的目的,有事是为了描述,即记述,说明个人的观点或传达某种信念——这种用法体现了科学的特性。但有时,我们使用语言的目的是一种动态的目的即为了宣泄情感,创作诗歌,激励人们的热情。如果我们仅仅把“语义”限定为“语言对象”,那么语言的动态性用法是毫无意义的。在史蒂文森进一步区分语言的目的过程中,认为语言的“描述意义”与“信任,想象猜想以及假设”等心理活动密切相关。而把“情感意义”定义为“一种由于这个词在情感领域的历程中,需要激发思想的内涵,或者需要坦率表达观点的内涵。这与描述,表明态度的表达明显不同。”{13} 史蒂文森认为,信念是思考,猜想和假设的结果。而态度是我们接受信念的情感反应。信念与态度的划分是史蒂文森分析的基础。“道德分析的中心问题——我们总是说‘这个’问题——是详尽地说明信念与态度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的问题。”{14}

(2)史蒂文森关于道德问题的论证,会引起观点和态度上的分歧,但这不会使道德问题成为伪问题。语言的两种主要用途——描述性和动态性,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争论。一种是关于信念的争论,这种争论关心“如何真实地描述和解释问题”,另一种争论是关于态度的争论。这种争论则关心“如何赞成或反对,以及如何通过努力逐渐形成态度”。根据史蒂文森的观点,道德争论表现为态度的争论。史蒂文森认为态度的争论则可能是有信念的分歧所引起的,所以必须解决信念的分歧来消除态度的争论。由于理性因素和情感因素的这种联系,我们就有可能解决“纯价值问题”的争论。

(3)艾耶尔认为规范的道德判断“既不可能是真的,也不可能是假的”,这是因为他没有看到道德判断的描述意义。史蒂文森声称“更加准确和清楚的说法是,一个道德判断可能是真的或假的。”{15} 史蒂文森发现,具有共同的价值标准的人们进行道德争论,只需诉诸道德判断的描述性成分,就能够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论。可是“一个祈使句和其证明理由之间的关系与一个描述性语句和其证明理由之间的关系,两者是不同的。后者是一种逻辑关系,前者是一种心理关系”。 {16}正因为一个道德判断与其证明理由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所以“任何讲话者对能够改变态度的任何事实的任何陈述,都可用来作为支持或反对一个道德判断的证明理由。”{17} 所以,对同一事实陈述具有不同的心理反应即态度——没有共同价值标准——的人之间,道德争论是不可能的。但“假如人们关于X抱有共同的信念,他们是否对X持相同的态度呢?”如果答案是可定的,我们就很有希望取得道德问题争端的统一吗?但即使对任一事实陈述都具有相同的心理反应,相同态度,是否还是有一些态度上的分歧并不是有信念的不同造成的?换句话说,具有共同价值标准的人,对于相同的道德问题是否仍可能持有不同的态度?这些都是史蒂文森没有回答的问题。

“史蒂文森最大的贡献,也许莫过于他说明了规范伦理学判断包含着描述性和情感性两方面”,{18} “善”除含有一种表示说话者赞同和容易博得听者赞同态度的情感意义之外。“这是善的”,这句话还含有这个东西具有性质(或关系)X,Y,Z......意思。并且史蒂文森发现了“善”一种他称之为的“引导性定义”,即我们在情感词的意义不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条件下改变其描述意义。我们可以引用黑尔对这个同样发现的话:

我们可以通过“合适的单身汉”这一词语在两个世纪里面发生的变化,作一种过于程式化的解释,来说明这个过程。如果说某人是合适的,那么,在18世纪,获得了一种描述性意义。人们就会认为他拥有浩大的土地庄园,或许还有爵号头衔。然而到了19世纪,人们却会有这样的标准:他出身并不高贵,但他却很合适,因为他一年有3000英镑的公债收入,而且在他父亲死后,他还能得到更多的钱。{19}

对经史蒂文森修缮过的情感主义理论的批评依然是很多的:

首先,对信念与态度的区分,是史蒂文森分析的基础。但有人就指出史蒂文森的划分与实际不符:他们认为“史蒂文森没有认识到信仰的统一或者对实际问题的看法,正像依靠道德的统一一样,也要依靠态度的统一,至少信念的统一是首先没有争论的双方一直接受逻辑一致性的原则。接受这样的一个原则就叫做‘认识的态度’,因为它不是从逻辑原则得出的,正如道德判断的证明理由一样,任何支持这种‘认识态度’的理由与‘认识态度’本身的关系,是心理关系而不是逻辑的关系。”换言之,按逻辑做出的决定,其本身不是一种逻辑必然性的决定。

其次,如果没有对信念与态度的区分,史蒂文森的其他观点就丧失了最根本的基础。这其中首先是“引导性定义”的概念,史蒂文森认为,在道德词的情感主义不发生实质变化的条件下改变其描述意义。然而哈佛大学的亨利.D.艾肯教授,与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约翰.杜威都认为所有情感意义都依赖于描述意义。{20}

R.M黑尔在《道德语言》中一书中,主张“规定性”作为道德陈述的基本特征。而反对将“赞成态度”作为道德陈述的基本特性。并且黑尔将“告诉某人某事”与“使某人做某事”区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逻辑过程,前一种是命令,是道德语言最基本的特征,而后一种情况则是具有宣传性,含有“说服”的意思。简而言之,黑尔认为道德判断更像是一种命令,道德语言是一种规定语言。

参考文献:

[1]路德?宾克莱,二十世纪. 伦理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8)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篇6

职业教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其中职业学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属于初中后的职业教育。“中职教育”的全称是“中等职业教育”。实施这一教育的学校有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级中学和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二至三年。主要培养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其他从业人员。

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为引人瞩目的成就,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但是近几年高校扩招导致普高升温,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形势严峻。特别是2000年以来生源的整体文化素质、综合素质下降,他们中相当一部分没有具备初中毕业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行为习惯,个体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道德品质的低下令人堪忧。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无论专业实力,还是个人素质都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特别是人文素质严重缺失,不能满足社会要求。迫于形势,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只能急功近利,奉行“实用主义”教育观、人才观,对人的培养从属于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强调准职业人才的工具性、效用性,缺乏对人本主义的追求,缺乏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情感教学有助于促进人的认知发展,近年来心理科学的研究表明,情绪可以调节认知的加工过程和人的行为。因此,如何通过良好的情感教学对中职学生进行教学就成为了当前中职教师面对的一个问题,而数学对一个学生的思维、情感的开发具有良好的效用,如何能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结合情感教学的情景体检,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情感教学方式、模式就成为了本研究之目的所在。

二、研究意义:

情感教育是一个崭新的,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课题。未来的情感教育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情感教育目标体系,形成完整的情感教育链条,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为我所用,才能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本研究从提高职校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情境创设其实质就是推动情境教学更好地走入课堂,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手段,适应新课改.改变数学难教,数学难学的现状。使数学教学更好地服务职校职业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文献综述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情愫影响对信息的选择,监视信息的流动,促进或组织工作以及,干涉决策、推理和问题的解决。同时认知加工对信息的评价、神经激活而诱导的产生。一般来说,积极的情绪在任职过程中起到协调、组织作用,工作效率高;而消极的情绪起到蒲怀、瓦解或是阻断的作用,工作效率低。愉悦的情绪体验能促进人与人关系的融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乐趣,并能积极引导他们以健康、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与学习。

西方学者有关的情感教学的一些论文是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的,而且有的概念还是直接来源于宗教生活,如“精神关怀”等。这些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情感教学理论在科学性及实践价值。

情感教育的理念近年来颇受各国教育界的重视。不少国家、地区都进行过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教育实践,其中较为成功的有英国的“夏山快乐教育”、“体谅教育”、美国的教师临床服务、荷兰的激励学校。而国内成功的情感教育实验有李吉林老师所创的“情境教学”实验、上海市“成功教育”的教育探索实验以及无锡师范附小等学校的“愉快教育”实验等。

我国的研究学者认为情感教学是完整的教育过程中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这里、体制、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他们认为情感教学的倾向具体表现就是: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之中,知识的获得或是智力训练的目标占据教育目标系列的中心位置。情感教育是一个与其他教育概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概念。

国内研究情感教学的论文选题基本围绕“怎样利用情感手段搞好学科教学或借助学科教学进行情感教育”展开,从以下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论文题目即可窥见一斑:“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浅谈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谈情感教育对高考教学的催化作用”;“地理教学情感教育初探”;“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影响因素及意义”;“论中学历史课的情感教育”;“浅谈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等等。

硕博论文数据库收录的学位论文中,硕士学位论文占据了情感教育论文的主体,而且大部分论文侧重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将情感作为一种手段的应用性研究成果。曹涛涛在其毕业的硕士论文中,就结合其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数学学习情感目标;提出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则及以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策略;认为高中数学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用满腔的热情、真诚的爱心去激励、感染学生,要充分挖掘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情感因素、激活课堂教学、改善评价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绝大多数文章的作者缺乏对情感及情感教育理论的基本把握和重视,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有待进一步考察和检验。报纸文章多为对当前情感匮乏状态的揭示和加强情感教育的呼吁,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唤醒人们对情感及情感教育问题注意的作用,而对情感及情感教育本身的问题涉及甚少。总体而言,当前的情感教育研究中,关于情感及情感教育本身的核心问题——“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所展开的探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显得相当不足。对于情感和情感教育的含义、本质,当代中国情感教育的目标、功能、内容、过程、方法与规律,以及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等问题,都需要从不同的视阈、角度,用不同的提问和言说方式,不同的研究方法做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系统回答。正如有研究者所指出的:“情感教育这一刚刚开拓的研究领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探讨。”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研究的目标:本次论文详细阐述发挥教师情感作用,让数学教学与情感教学相结合,成为一种新型教学策略。该策略在职校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实施途径将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益处分析

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有助于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可以间接激发学生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1)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价值所在

由于职中生学习基础多数较差,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因此在职校数学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情感作用就显得非常有价值。

(2)不实行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弊端。

其一在于没有情感教学,数学的本身具有枯燥性、乏味性,这使得学生听听不喜欢听了,新旧知识的连接不好,学生不懂新的知识,就不乐于、不易于接受新知识信息。相当于丧失了学习内部的驱动力,表现为学习消极、缺乏信心,虽经补课,不仅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剧了失败心态的发展,致使教师束手无策。其二,在情感教学中,实施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尤其是差生,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往往取决于师生间有无相互尊重和信赖的情感。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是建立教学情感的重要因素。

2、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的实施

(1)教学应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培养给予特别关注.首先探讨了情感与态度对教学学习的意义,进而从教师的积极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研究的价值和必备的品质以及数学与科学精神、世界观的形成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途径。

(2)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感情地教,学生才会有感情地学。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体验创设学习数学的情景,通过实验操作创设学习数学的情景;教师可揭示数学本身的内在美,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通过增强数学探究意识,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教师应用风趣、幽默、富有情趣的言语讲解相关教学内容,数学课堂应提示数学知识背后隐藏着的人物轶事,将数学知识与人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会使学生对数学内容产生亲切感。

(3)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的实施,尽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获取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要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和运用,一切都要易而渐难,由浅入深,让学生对知识始终处于可望、可及、有收获、想进取的积极学习状态。

论文的框架结构:

提出研究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策略意义,查阅文献,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和方法,提出中职数学情感教学构思,通过举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统计分析数据,得出中职数学情感教学的益处分析及实施方案。

论文的提纲:

一情感教学的提出

1.1情感教学的历史渊源

1.2情感教学的价值

二职校数学情感教学的理论探讨

2.1情感教学的内涵

2.2数学情感教学的内涵

2.3情感教学的理论基础

三运用情感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及措施

3.1、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二)尊重的原则

(三)激励的原则

(四)个性化原则

(五)爱的原则

3.2、措施

(一)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人格魅力

(二)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三)改进教学行为艺术,引导学生知情协调发展

(四)开发教学资源,丰富情感教育载体,数学课教育教学效果

四职校数学教学中职校数学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实施

4.1职校数学教学中职校数学教学的目标

4.2职校数学教学中职校数学教学的实施策略

4.3职校数学教学中职校数学教学的教学案例分析

研究地点、年度计划及经费预算:

论文完成的时间安排:

1、4周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存在的不足。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2、2周明确本研究命题的初步框架结构,

3、1周完成开题报告撰写

4、4周研究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及得出的研究结论

论文新意预测或论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测及成果应用设想:

当前的情感教学研究主要是针对高中教学,对职业教育的情感教学研究较少,而职业学校因其教学的特殊性,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模式,采取的策略应当与高中、大学的教学不一致,本研究希望能通过针对当前职业教育情感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以提供相关部门,特别是职业教育学校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卢文学姜红娟罗尔曼《学生个性心理健康教育新概念》153页

2.胡淑飞情感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地理学习主动性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6月

3.彭杰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情感策略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

4.乔丽芳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2月

5.张淑燕我国当代情感教育的现实思考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篇7

一、高校网络舆情收集和分析工作的价值

(一)对高校网络舆论起到引导作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是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克服网上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必须坚持正确的网络文化价值导向,引领构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是了解高校网络舆论的产生特点、发现舆情运行规律、采取应对措施等工作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能够有的放矢地制定出网络舆论引导措施,进而有效调节校园舆论内容,控制舆论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舆论引导,使主流的价值观始终树立在校园网络舆论空间。

(二)对高校维稳工作起到预警作用

对于高校网络舆论工作来说,我们应该树立一个理念:网络舆情调控和分析不能停留于事后的补救,而要有超前意识,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高校维稳工作来说,及时发现问题,把敏感和热点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尤其重要。通过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分析,能够发现师生中出现的敏感和热点问题的苗头,从而很好地为高校的维稳工作起到预警作用。建立校园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及时掌握舆情动态,积极引导校园舆论,是维护学校稳定的重要举措。

(三)为学校行政管理和教学提供决策依据

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所得到的信息,为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可以依据网络舆情的分析信息发现师生所关切的问题、利益和矛盾冲突,为解决这些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可以通过网络舆情了解到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脚垫问题,并针对问题做出相应的决策,实现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的良性沟通,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方式

(一)关键字分析收集方式

通过关键字来搜索网页得到舆情信息的方式是最常用的分析方式。首先,将监控的网络敏感舆情进行分类,比如可以把敏感舆情的领域分为民族、种族、宗教、就业、情感、伦理道德、非主流、色情、暴力、恐怖、突发事件等领域。其次,针对各个铭感领域搜索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字,比如各个敏感领域中的人名、地名、热点新闻稿中的敏感词汇都可以作为关键字。然后通过设定的关键字来过滤监控的网页内容,比如可以通过某些关键字过滤软件来实现对敏感网页信息的高效分析。

(二)变异关键字分析收集方式

所谓变异关键字,是在一般关键字的基础上通过设置特定符号来进行变异,企图躲避关键字监控,比如以下关键字:“法*功”、“轮子”、“”,“GCD”、“毛*泽*东”等。通过对一般关键字的分析,能够看出信息的者具有一定的反过滤意识,通过对一般关键字增加符号、音近形似、英文缩写等方式来规避敏感关键字的过滤。也正是这种费尽心思的规避,反映了变异关键字的信息中含有更多的敏感内容。通过对变异关键字来分析收集网页往往会获得更多敏感信息。

(三)ID分析收集方式

网络上发表言论一般是通过注册用户来实现,每个言论都有对应的ID显示。通过对频繁发表热点话题的ID的言论进行分析,可以掌握大量的信息。通过对ID权限的控制,可以比较方便地对敏感话题的或转载源进行控制。

(四)IP地址分析收集方式

IP地址分析是在ID分析的基础上,使信息分析更进一步。在一个有着良好网络地址管理的校园网络中,通过对热点ID的IP地址分析,可以判断出信息者所在的方位和使用电脑的相关信息。通过对监控的IP地址的流量分析可以获得使用该IP地址的人上网的关键时间段、经常访问的网站、上传和下载的信息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监控信息。

(五)定性分析

对于通过关键字过滤筛选出来的网页信息要进行进一步的内容分析,比如在论坛中对于某一热点话题的发帖和讨论的跟帖进行分析。对于主贴来说,点击量反映了该话题受关注的广度,而跟帖的数量则反映了该话题的讨论深度。特别是通过对于跟帖中的相关评论可以分析得出更多的信息,比如通过跟帖中赞成、反对、中立的划分基本可以判断出对于该话题人们所秉持的基本态度。更进一步的内容分析,则可以通过搜索网络上关于包含该话题的各种信息来梳理该话题的来龙去脉,形成对于热点问题的产生、发展、演变等一系列问题的清晰认识。

(六)定量分析

对于所收集的信息,首先可以做一个一般的统计分析,主要是分析频度、百分比等方面的信息。监控的敏感关键字的数量、每个关键字过滤出的网页数量、敏感话题的出现频率、敏感话题在论坛所有话题中所占百分比等信息可以反映出人们对于敏感话题整体的关注度和基本态度。在频度和百分比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敏感舆情进行进一步分析。例如,可以把敏感话题的网页内容信息和该信息的者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运用SPSS分析软件来得出者的年龄、性别、民族、等因素与舆情内容的相关性。(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毅.略论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表达与传播.理论界,2007.1.

[2] 胡圣方,杨文德.网络舆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8

[3] 纪红,马小洁.论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6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篇8

一、问题意识的理论视角

有很多人甚至包括该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存在这样一个认识误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并没有艰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告诉学生如何去做的“应该”的规范要求。的确,通过规范化的教育,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逐步加速,世界上各种文化间的渗透和影响也在逐步加剧,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规范化的教育主张正在受到来自后现代文化思潮的挑战。在世界的范围内,道德相对主义大行其道,普遍的合理的道德秩序受到置疑,各种“道德悖论”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所有这些关乎“现代性”的问题,看似是道德教育的效果问题,实质上凸显的是高校道德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遭遇到了瓶颈。其症结,在于我们在教学中仍然恪守规范化的教育视角。仍然对规范性的要求照本宣科。仍然只告诉学生“应该”,而没有讲清楚“何以应该”“应该如何可能”等基本问题。而这样的讲授方式对于爱思考、崇尚自主选择、对于灌输具有本能拒斥的80后、90后大学生来说,其结果只能是言者谆谆而听者藐藐,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育成为程式化的灌输,将深邃的理论平面化为僵硬的说教。

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创新首先应该是视角的转换,由重视程式化的灌输教育转换成重视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培养的理论视角。所谓“问题意识”,“就是人对自己周围的各种现象,尤其是在自己研究的领域里,不采取轻信的态度,而总是自觉地抱着一种怀疑的、思索的、弄清楚问题的积极态度”。思维发展规律表明,“问题意识”是人区别于其他存在物的一个显著的思维特征,人的问题意识来自于纷繁复杂的生活世界,只有提出问题才能促使人去思考并解决问题,甚至提出一个问题会比解决一个问题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问题本身即意味着思考、不盲从。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现在的大学生非常可贵的一点就是不唯书、不唯上、不信奉权威,凡事都喜欢追问“为什么”,如果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够因势利导,利用青年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批判精神的特点,针对他们的兴趣点和困惑点,将零散的问题形成系列的“问题群”,并带领学生探讨问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就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间题意识的培养会有助于学生通过疑惑而产生问题,通过问题而促使思考,通过思考而进一步去追问,通过追问而得出判断并认同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但知道何为“应该”,而且引领学生思考“应该”的理由;不但讲授规范体系,而且启发学生探讨规范背后的理论根基。

二、观照现实的人文视角

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社会生活才会给理论注入不竭的源泉而使其生命之树长青。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回应现实,观照现实,而不是象牙塔中的思辨游戏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孤芳自赏,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生活中涌现出了很多全新的道德现象和法律现象,人们的义利观念、公私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等均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完全迥异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如果不去回应现实,对每时每刻发生的鲜活的社会道德现象和法律现象置若罔闻,只会使该门课程失去对现实的解释效力,冲淡该门课程的实效性。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具有极强的实践属性。它是理论,但同时更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实践。甚至可以这样说,该门课程的实效性的强弱。不完全在于其理论体系如何完备,而在于其对千变万化的社会实践的解释力,在于其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道德现象和法律现象的回应能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关注鲜活的社会现实,用理论去对应现实,用现实去回应理论,既从社会现象中汲取营养,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而鲜活,又用理论去解释现象,在个别中抽象出一般,从表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社会生活总会给理论提出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在有些情况下。新问题的出现甚至会使原有的理论捉襟见肘,这也是在授课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时,就要坚持认识上的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必须坚持的原则。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调整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和错位,并通过理论创新,解决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方面的新问题、新困惑。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必须要联系与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的实际。一是要密切关注和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包括国际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向,国内的经济发展、政策走向、社会舆情等,同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确立健全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增强他们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亲和力。二是要密切关注和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针对他们最困惑、最关心的问题,多加关注,多加疏导,在关注中倾注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文关怀精神。这样就会避免授课中坐而论道的空泛说教,使该门课程具有时代感、现实性和人文关怀,从而提升授课效果。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篇9

一、创设情境

我国古人早就重视情境对人的教育和影响。庄子说:“婴儿生无硕师之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孟母三迁、断织教子更是古代情境教学的典型范例。

语文阅读教学要创设情境就必须紧扣教材,使学生“入境”、“入神”、“入化”,把学生带进课文,感知教材,熟悉课文的字、词、句、篇,获得真切的、深刻的印象,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所谓“入境”,指进入课文所展示的境界,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与文章的旨意相融洽,运用联想和想象,神游于文章的人事之中,体验、感悟、理解课文;“入神”,指深入课文的堂奥,发现钻石精金,采撷珠宝,领会文章构思巧妙、表现方法恰当、遣词造句的精彩;“入化”,指从课文中提炼出要点,促进学生吸收、消化,逐步转化为能力,得到学习的窍门。为此,创设情境可采用以下方法。

1.运用实物演示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

2.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并且从图画的色彩明暗中学生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涵养美感。

3.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音乐,能激荡人的心灵,抚慰人的心灵,对渲染情境,营造气氛,有着独到的作用。对音乐的选择,要以课文内容为基本要求,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联系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学生听觉视觉的联动,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4.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可以指导学生带着强烈的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指导学生改编课本剧,或指导学生表演,强化对教材内容的体会。

二、设计任务

教师要根据学情就学生的学习任务设计指导方案,做到读思议练有机结合,重点突出,并随时把握目标,调控阅读进程。很难想象,一堂课没有教师的任务引导,而一味地强调所谓自主研究的语文课究竟会取得什么效果。

问题是任务的主要形式,因此,提问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语文课堂中学生智慧技能的学习与发展,与问题情境相伴而生,随着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优化,并以教师的提问水平为基准条件(区培民《语文教师技术行为概论》)。根据奥苏伯尔和鲁宾逊的解决问题模式,语文提问在认知策略手段中的作用为:将学生从已知信息的认识水平提升到似是而非无以应对的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在能大致明了题义的情况下,还必须引导学生寻找发现策略即突破的契机,直至解决问题突破成功的过程,便是策略习得的过程,这一过程使个体的智慧技能得到补充和提高。(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此,必须讲究提问的质量。

提问要有策略性,不能满篇问,而要对估计学生易领会的地方发问;不能“满堂问”,而要抓住“课眼”,有的放矢;要有思想性,必须有一定的思维坡度,经过严谨的推理、判断才能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内三五秒钟就有多数人‘唰’地举起手来,这是不值得称道的”(赞可夫语);要有序列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要有时机性,起始时如何提问,过程中如何提问,要因时制宜。

质疑是一种特殊的提问。说它特殊,因为它与师问生答的方向正好相反,它是学生就个体所发现、所感觉、所关注的疑难,向教师(或班集体)提出问题。教师在学生质疑活动中是否就是一个被动者了呢?不是的。教师应该主动激发学生的质疑动机和精神,并通过“抛砖”等手段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诱导学生对从文本、教师诸方面获得的信息进行深入的个性化的思索,提出自己的不解之疑或不同意见。教师要注意甄别学生质疑的价值,并采取合适的方法予以解决,有的由教者直接讲解,有的交给学生探究,有的重锤敲打,有的一带而过。

三、组织讨论。

讨论是以同座或小组为独立单位,学生根据一定的议题进行议论的一种教学对话行为。语文的知识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广泛联系,使语文课堂讨论获得了比其他人文学科更多的话题材料和谈论衍生物;语文的能力训练与学生的言语智慧的直接关系,规定了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以“言语”为中心,“通过对言语的操作达到对世界的把握和改造”(李海林《言语教学论》),而“言语”的主要习得方式非“发言”莫属。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讨论的“可操作性”和“必操作性”。

1.组织设计议题。教师除了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已有水平编制议题外,更为重要的是组织来自学生的教学资源,从中筛选出议题。议题可能引发的话题和谈资,议题可能引发的多向度思考和论辩,都是组织设计论题的重要备课点。

2.指导、调控讨论。教师在讨论的展开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巡视,督促学生倾听和发言;二要关注话题的扣题和展开情况,通过对一两个讨论单位(同座或小组)的暂留观察,掌握讨论的进度和质量,发现新的讨论素材和教学生长元素;三要适时介入,引导和矫正讨论过程,或补充信息以助讨论深入或转折。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篇10

 

一、创设情境 

 

我国古人早就重视情境对人的教育和影响。庄子说:“婴儿生无硕师之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孟母三迁、断织教子更是古代情境教学的典型范例。 

语文阅读教学要创设情境就必须紧扣教材,使学生“入境”、“入神”、“入化”,把学生带进课文,感知教材,熟悉课文的字、词、句、篇,获得真切的、深刻的印象,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所谓“入境”,指进入课文所展示的境界,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与文章的旨意相融洽,运用联想和想象,神游于文章的人事之中,体验、感悟、理解课文;“入神”,指深入课文的堂奥,发现钻石精金,采撷珠宝,领会文章构思巧妙、表现方法恰当、遣词造句的精彩;“入化”,指从课文中提炼出要点,促进学生吸收、消化,逐步转化为能力,得到学习的窍门。为此,创设情境可采用以下方法。 

1.运用实物演示情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 

2.借助图画再现情境。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并且从图画的色彩明暗中学生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涵养美感。 

3.播放音乐渲染情境。音乐,能激荡人的心灵,抚慰人的心灵,对渲染情境,营造气氛,有着独到的作用。对音乐的选择,要以课文内容为基本要求,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联系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学生听觉视觉的联动,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4.扮演角色体会情境。可以指导学生带着强烈的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指导学生改编课本剧,或指导学生表演,强化对教材内容的体会。 

 

二、设计任务 

 

教师要根据学情就学生的学习任务设计指导方案,做到读思议练有机结合,重点突出,并随时把握目标,调控阅读进程。很难想象,一堂课没有教师的任务引导,而一味地强调所谓自主研究的语文课究竟会取得什么效果。 

问题是任务的主要形式,因此,提问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语文课堂中学生智慧技能的学习与发展,与问题情境相伴而生,随着问题能力的提高而优化,并以教师的提问水平为基准条件(区培民《语文教师技术行为概论》)。根据奥苏伯尔和鲁宾逊的解决问题模式,语文提问在认知策略手段中的作用为:将学生从已知信息的认识水平提升到似是而非无以应对的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在能大致明了题义的情况下,还必须引导学生寻找发现策略即突破的契机,直至解决问题突破成功的过程,便是策略习得的过程,这一过程使个体的智慧技能得到补充和提高。(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为此,必须讲究提问的质量。 提问要有策略性,不能满篇问,而要对估计学生易领会的地方发问;不能“满堂问”,而要抓住“课眼”,有的放矢;要有思想性,必须有一定的思维坡度,经过严谨的推理、判断才能答出,“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内三五秒钟就有多数人‘唰’地举起手来,这是不值得称道的”(赞可夫语);要有序列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要有时机性,起始时如何提问,过程中如何提问,要因时制宜。 

质疑是一种特殊的提问。说它特殊,因为它与师问生答的方向正好相反,它是学生就个体所发现、所感觉、所关注的疑难,向教师(或班集体)提出问题。教师在学生质疑活动中是否就是一个被动者了呢?不是的。教师应该主动激发学生的质疑动机和精神,并通过“抛砖”等手段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诱导学生对从文本、教师诸方面获得的信息进行深入的个性化的思索,提出自己的不解之疑或不同意见。教师要注意甄别学生质疑的价值,并采取合适的方法予以解决,有的由教者直接讲解,有的交给学生探究,有的重锤敲打,有的一带而过。 

 

三、组织讨论。 

 

讨论是以同座或小组为独立单位,学生根据一定的议题进行议论的一种教学对话行为。语文的知识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的广泛联系,使语文课堂讨论获得了比其他人文学科更多的话题材料和谈论衍生物;语文的能力训练与学生的言语智慧的直接关系,规定了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以“言语”为中心,“通过对言语的操作达到对世界的把握和改造”(李海林《言语教学论》),而“言语”的主要习得方式非“发言”莫属。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讨论的“可操作性”和“必操作性”。 

1.组织设计议题。教师除了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已有水平编制议题外,更为重要的是组织来自学生的教学资源,从中筛选出议题。议题可能引发的话题和谈资,议题可能引发的多向度思考和论辩,都是组织设计论题的重要备课点。 

2.指导、调控讨论。教师在讨论的展开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巡视,督促学生倾听和发言;二要关注话题的扣题和展开情况,通过对一两个讨论单位(同座或小组)的暂留观察,掌握讨论的进度和质量,发现新的讨论素材和教学生长元素;三要适时介入,引导和矫正讨论过程,或补充信息以助讨论深入或转折。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篇11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1.辩论性问题

辩论性问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辩和表达能力。教师要抓住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设计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也可根据课文的热点设计辩论题,分正方、反方进行辩论。学生个体之间的切磋辩论可使每个参与者在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同时,受到其他同学所提信息的刺激与启发,从而有利于激发其创造性的设想。如:在教学SEFC Book 2A “Welcome to the Earth Summit”时,我提出辩题:Which of the issues discussed at the Earth Summi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Give your reasons.把全班学生分成正、反方。在辩论中,学生各抒己见,深化了环保意识,在辩论之余还提出了许多有关环保的建设性意见和开放性设想。这样课堂气氛容易活跃,但教师要善于把握和引导,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迁移性问题

迁移性问题,也叫开放性问题或参考性问题,是指没有固定的答案,可让学生自由发挥的问题,只要合情合理即可。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目的语输出和参与课堂交流的机会。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更多真实的情境促进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流。这类问题主要是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如在教学完SEFC Book 2B Unit 19 “The Merchant of Venice”后,我让学生设计一个夏洛克到家后的结尾。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同时实现了德育教育的功能。

3.近体性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缩小教与学之间的时空差距,以及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设计“近体”问题可从时间、空间和心理三方面来考虑。

(1)时间“近体”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创设问题,结合课本知识去引导学生分析当今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原因和背景。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还有利于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SEFC Book 2A “Welcome to the Earth Summit”时,教师可以从时间近体角度出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Why did SARS happen so seriously in China?然后让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更强烈地体会到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空间“近体”问题。由于受到全局性和典型性的制约,教材在选材时不可能选用近期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事例。由于教学内容离学生的空间距离较远,在教学中直观性较差,感受性较弱,学生的兴奋点不易被激发,因此教师应以课文内容为依托,尽量结合典型事例,从课文中引出较受学生关注、熟悉的新问题。

如在教学SEFC Book 2A Unit 9 “First Aid”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On the way to school,you find a person badly hurt in a traffic accident.What would you do?在上完这课后,我又设计这样一个讨论题:Suppose you live on the 17th floor in a 20-storey building.Now there is a big fire on the 12th floor,what would you do?通过讨论,学生掌握了一系列有关急救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3)心理“近体”问题。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实际出发,通过创造性的设计,从课文引出学生最关注和最感兴趣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例如,在教学完SEFC Book 1B Unit 17 “Alone in Antarctica”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Helen Thayler’s life in the expedition?Do you admire it?许多学生纷纷表示了羡慕、向往之情,因为他们觉得探险生活有趣、刺激,适合他们的口味。这时教师话锋一转,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Is his expedition life always interesting and exciting?接着让学生欣赏一首电影《哥伦布》中的插曲――“Sailing”(《远航》)来体验探险生活,要求学生体会出主人翁的心态、感情并猜测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因为学生们平时很爱听歌曲,并具备了一定的鉴赏判断能力,所以很快就感觉到主人翁的悲伤、忧愁和思念、渴望见到亲人之情。这样,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和感悟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从中也使他们深切体会到了探险生活的艰辛、刺激,继而更加敬佩Helen Thayler的探险精神。

4.悬念性问题

正如柏拉图所说:“思维始于惊讶。”悬念是众多学生求知欲的动力源。制造悬念,就是要在学生已形成的概念、对某些问题的生活体验与对这些问题的更精确的解释与陈述之间树立矛盾。悬念常用于一堂课或一单元的开始,这样能使学生眼睛一亮、精神一振,并引发无暇遐想,对后面的内容更加关注。

例如,在教学就教材SEFC Book 3 Unit 2 “Captain Cook”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Suppose you will take a journey tomorrow,will you take pigs,sheep and chickens with you?学生听了,感到既惊讶又好笑,纷纷交头接耳,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去旅行只要带上足够的钱、食物和备些常用药品就行了,何必带上狗啊、猪啊这些动物,这不是自找麻烦嘛?就在学生疑惑不解时,我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坚持带动物去旅行的人物――Captain Cook,想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我们不妨仔细看课文。”这样学生带着好奇心全神贯注地阅读起来。

5.评价性问题

评价性问题,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对文中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描述评价,并且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以已有的背景知识为基础,进行探索和创新。这类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正体现了学习语言的目的――运用。如在学了SEFC Book 2B Unit 19 “The Merchant of Venice”后,我问:What do you think of Antonio and Portia?通过探讨活动,学生在欣赏莎翁不朽作品的同时,也学会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二、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的事项

1.情景的素材要有针对性

问题情景的创设,必须基于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全面的、科学的分析。教师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知识,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景素材,创设问题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问题要有方向性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篇12

二、课堂讨论要做到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确,高质量的课堂讨论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凸现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使语文课堂的讨论更加有效?

1.讨论以独立学习为首要条件

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首要条件。学生只有自己先有了想法,才能有和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的源泉。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来讨论的结果是:课堂讨论出现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形同虚设,出现空热闹、假正经的现象。

因此,课前预习显得尤为重要,它使学生获得了讨论的资格。疑难要解决,心得要倾吐,必然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去讨论、去交流,从而形成讨论的内驱力。

2.确定好讨论的形式和问题

高效课堂要有别于表面热闹但学无所得、流于形式的课堂组织,这主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发掘出有价值的讨论主题,以及教师有没有成功的课堂语言来发问、调动与组织。确定讨论问题时要注意几个问题:①紧扣课文内容,体现教学重难点;②问题的难度要适度,与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相适应,难度过大,讨论也就无法深入,失去了讨论的意义;③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便于引导学生挖掘文章主旨,形成观点,体会情感。

教师的议题要设计好,如果讨论的问题只是单独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生的思想考虑往往是一个点,或者比较容易确切的答案,学生可能没有与别人讨论的兴趣和需要;如果难度太大,学生无从回答问题,也就无法进行与别人讨论。如果当教师在大题目下形成基本问题和相关问题链的时候,问点增多了,学点分细了,问题涉及面广了,学生要同时处理一连串相关的信息,他与别人讨论印证搜寻、斟酌,以整合出相关答案的需求相应增大,这种情况下的讨论,自动化能力的性质就较明显了。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紧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和学生一起与文本对话,与不同的思维碰撞,在对话与碰撞中获取知识,开阔思维,提高能力。

3.讨论离不开教师的协调、指导

课堂讨论是学生合作探究成果的展现,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有差异,对问题的认识有深浅,因此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预设之外的情况,教师就要善于引导、调控,带领学生深入思考,走出误区。曾听过一节课题为《林黛玉进贾府》的公开课,课上,在讨论林黛玉的形象时,谈到她在舅舅家坐在哪里的事,以及回答祖母的问话时立即站起来等相关内容时,一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反映了等级森严的封建思想,然后学生立即问:等级森严究竟是好还是坏?关于这个问题,教师的处理方式是语焉不详的解答:“从我们现在看是不好的,从当时来看或许是好的。”这位教师只是想着必须有答案,没有抓住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这个问题的前提就存在缺陷,没能准确地表述问题。等级森严究竟是什么,礼仪性的尊卑有序是不是等级森严。当然这样点评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面要广,思维要敏捷。只有备课时作多方面的分析研究,课上才能应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才能把对学生思想、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开发融为一体,才能巧妙点拨,使学生的讨论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语文教学问题要做到有效性

语文教学问题的设置,是课堂上师生对话的主要形式,是思维的碰撞、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是生命的生长过程。它既具有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进行理解感悟的功能,又具有直指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的作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问题的有效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趣”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在导入新课时,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或轶闻趣事或谜语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

奋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

2.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悬”

好奇心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源泉。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认真分析教材,寻找最佳处创设悬念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所讲内容

产生一种急于追下去的心理,因而注意力倍加集中,求知欲倍加旺盛。

3.语文教学问题设计要“巧”

大学生情感问题论文篇13

一、注意问题指向的阅读空间――促使自主阅读,注重整体把握

既然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的,那么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就必须注重诱发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直接地、整个儿地投入到阅读过程中去。这首先设计的是教师提问下的学生阅读空间。阅读也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读与思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学生的感情体验才会像蚕吐出的丝、蜂酿出的蜜。倘若学生没能深入自主地进行阅读,没能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就很难产生自己感悟体验的东西。因此,我们的提问必须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

当然,对于阅读空间的大小,我们还必须关注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提出发展的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空间要逐步加大,高年级学生要尤其注意对整篇文章的把握,如《再见了,亲人》,教师首先围绕“什么是亲人”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使学生自己获得一个概念:具有血缘关系的人。接着,教师又围绕“中国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是不是亲人”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投入到阅读过程中去,学生阅读空间就是整篇课文,学生的认识从“不是亲人―就是亲人―胜似亲人”逐步深化。我们看到,这样的问题产生的作用绝不同于平铺直叙和琐碎呆板的问答,能促使学生自始至终读书思考。

二、注意问题指向的感悟空间――充满智慧挑战,呼唤情感投入

阅读是层层推进的过程,在阅读中我们应该抓住一些重点进行深入感悟。但提问时我们往往满足于学生对课文中情节的理解,因而“讲了什么”“为什么”“从哪里看出来”是我们课堂中常见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不是不应该提,而是不应该只提这样一些问题,我们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投入阅读过程的引领。也就是说,提出的问题必须能引发学生情感的投入,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感悟、体验和探究,即充满智慧的挑战和情感的参与。在这种问题指向下,学生的阅读应该伴随着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如《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片段: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师设计了三个不同的问题:A.你知道我们的地球是怎样的吗?B.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地球?C.读了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为什么?

A问题指向的思考空间最小,它只需要学生到课文中去找有关语句。学生回答一般就事论事,满足于现成的答案。B问题相对A问题来说思考空间要大一些,需要找有关语句分析,教学的方式主要是分析。A、B两个问题学生不学此文也有所了解,而且一看课文就应该明白。正因为如此,特级教师支玉恒设计了C问题。这个问题指向的阅读空间是全文,而思考感悟空间更大,在全文之内,又在全文之外。它需要深入地读书,要求学生自己去感悟体会、积极思维,要求学生自身情感的投入。我们来听听学生自己的感受:“当我读到地球是如此美丽壮观,我很高兴自豪。我就生活在地球上,我喜欢地球。”“当我读到人类没有节制地开采资源,破坏地球,我心里既着急又气愤。”“我的心里很复杂,甜酸苦辣都有。”……学生关心地球的命运,关心人类的命运,描述了文中印象最深的地方,讲出了自己的感受。他们为什么能说出这么多?因为老师设计的问题给了他们广阔的思考空间。“跳一跳,让学生摘到果子”,这句话我们常说,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摘果子也需要想办法,摘果子时也有感情的参与。因此,问题的设计必须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的思维与情感处于激活状态并富有生长性。

三、注意问题指向的答案空间――关注多元反应,鼓励独特见解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