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心得体会实用13篇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篇1

1端正学生的实习动机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实习主动性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引发学习行为的激活作用, 使学生在学习中具有强大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在临床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医学生缺乏为人民健康事业作贡献的远大理想,只把行医当作一种谋生的工具,对学习没有热情, 工作懒散。我们可以通过多个途径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例如讲述知名医学家为人民健康事业无私奉献的经历, 讲述身边一些患者由于疾病带来的家庭不幸,带领学生感受一些经管治愈患者的开心和感激,让学生找到奋斗的榜样和目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实习带教中, 有个别带教老师把学生当成单纯干活的工具,而不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实习主动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我们要尊重、信任学生, 与学生坦诚相见,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生活、就业情况,给予学生适当帮助和引导,这种良好关系可以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得到发挥,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另外,表扬是种成功的体验, 这种体验可以使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增强, 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受到积极的鼓励可以激发学生对临床的兴趣、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对于学生来说,受表扬的同学会为获得再一次的表扬而继续努力, 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没有得到表扬的学生也会为以后能有机会获得表扬而勤奋学习。而正确及时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并且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进步产生改进学习的愿望。

2积极为实习医生寻找临床实践的机会

自从医疗作为一种服务推向市场后, 为避免医疗纠纷, 很多医院减少了学生实践一些有创检查及手术、穿刺等操作项目的机会, 这无疑对临床医学生的教学质量, 特别是临床操作能力带来很大的影响。另外, 患者对医疗的要求不断提高, 对于安排实习医生为他们进行检查和操作, 心理上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会表现出不满, 甚至是直接的拒绝,这对于实习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是一种打击。没有临床实践的机会, 医学生就会在医疗过程中会产生局外人的感觉, 进而导致对临床实习失去兴趣,学习的积极性更是无从谈起。因此,积极为实习医生寻找临床实践的机会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在临床中寻找一些依从性较好、对医生的服从和信任度较高的患者,让他们配合实习医生进行检查和操作。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们还有处理好以下几点:①相应的医学伦理学知情同意的沟通,有条件的可设立实习带教病房。②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患者接受操作的安全性分析,操作前实习医生的口头考核,操作过程中出现意外的补救工作的准备。③注意尽量在临床实践结束后离开患者再指出学生的不足。

3主动处理好临床实习与就业、考研深造之间的矛盾

为了在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较多的学生选择考研深造,对临床实习严重忽视。另外一部分毕业生在实习阶段面临就业的问题, 他们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联系工作单位, 参加人才交流会, 无暇顾及临床实习, 使实习质量严重下降。我们要针对这些学生,做个别的谈话,使学生认识到,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成长为一名合格医生的重要阶段, 学习掌握实践知识和技能对于他们今后独立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起着关键性作用,对他们就业面试的能力考核有着积极的影响。教学管理部门要制定政策, 注重对临床技能的考核,特别是实践操作技术、临床思维、病例分析等临床综合能力的考评, 对临床技能考试采用临床能力综合考核, 切实提高临床实习质量[1]。

4不要单纯知识的传授,要教会学生掌握一种医学思维方法、知识的学习能力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篇2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学生200名,随机分为2组,甲组学生100名,其中男生45名,女生55名,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50±1.50)岁,乙组学生100名,中男生46名,女生54名,年龄19―20岁,平均年龄(19.00±2.20)岁,对比两组学生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等,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一)常规教学。甲组学生100名,进行常规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讲台前进行讲解,同时进行示范,学生进行模仿学习。

(二)优化教学。乙组学生100名,进行优化教学模式学习,(1)首先制定适宜的体育课时间段,经由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体育课的授课时间段。(2)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分组,男孩女孩平均分配到个小组,学生自主选出小组负责人。(3)老师对太极拳的各个动作进行演示教授,同时要求各个小组自创风趣口诀,并且让各小组负责人,各自演示动作和口诀。(4)在进行太极拳的联系中增加适宜的配乐,提高学生对兴趣,减少动作单一、重复的枯燥教学模式。(5)对各个小组的学习成绩进行排名,对成绩优秀学习小组给予口头和学分上的奖励。

(三)评估方法。对200名学生进行考核;并且对老师和学生发放调查表,对工作满意度和学习兴趣进行调查。

三、统计方法

统计学分析选用 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X?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

四、讨论

太极拳教学有别于其它运动项目,也不同于武术套路中的长拳教学,在太极拳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理论的认识[2]。突出武术动作的技击美,姿态美,迎合学牛青春期的身心特点,由于太极拳自身缺乏游戏功能.学生练习的兴趣性不强。因此,在太极拳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细致的丁作。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不但对太极拳产生兴趣。而且能长久保持[3]。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太极拳师资队伍是当前高校太极拳教学摆脱尴尬的首要任务。如果没有太极拳运动的优秀教学人才,那么,该课程的实施也只是一句空话。太极拳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国家应在高等体育院校加强太极拳师资的培养,甚至可以创办太极拳高等学府,以保证太极拳师资数量的补充和稳定 ;二是加强太极拳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4]。常言说“给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教学中就是指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才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因此,在对太极拳教学人员培训时要依据太极拳的技术结构和理论结构而展开,不可顾此失彼,从而实现教师队伍非专业向专业的过渡和转化[5]。

在太极拳的学习中,每种太极拳都有较多的技术动作和重叠、往返的变化模式。动作较为复杂,并且行动较慢对学生要求具有较高的协调性和记忆力。一个星期一次的体育课,对太极拳的教学十分不利,不能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对太极拳的动作产生深刻的记忆,常规的教学仅仅为动作的单一讲授和模仿,很难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增加记忆力。长时间如此学习,会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和应付学习的状态,导致学习效果较差。

优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 “大帮哄”式教学,分为小组进行互动和指导,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自创各个工作的趣味口诀可有效的增加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创新的意识。对各个小组选取负责组长,可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和加强每个学生的学习管理强度,同时对各个小组间进行考核成绩排名,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习兴趣,来改变学生对学习太极拳的态度。

本文中对我校200名学生进行分组,分别进行常规教学和优化教学模式,对两组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和兴趣爱好调查,结果显示在学习太极拳的教学中采用优化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生对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对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授课满意度均不同程度的改善,达到学生在研究中、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太极拳,从而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针对太极拳的教学,采用优化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适宜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和开展。

参考文献: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篇3

其次,教师备课的时候不能像教老教材时一样只写大致的教学流程,备课时应备详案。另外,时间把握不准也是新课改中常出现的问题,要么一节课完了,内容还没上完,要么内容早早上完了,离下课时间还有十几分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安排好每一环节的具体时间。比如,复习旧知5分钟,导入新知20分钟,休息2分钟,实践操作7分钟,小结3分钟,课外延伸及布置作业3分钟,等等。

二、学无止境,坚持学习。

新教材与新技术、新生产联系得较多,我们应该多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多学习,才能对新教材的使用得心应手。

三、必须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即学生的动手问题。

有时,老师在台上讲得再好,强调得再多,学生只要一做题就会出错,尤其是细节问题,如写方程式、电子式、元素符号与名称,有机物的结构,等等。学生做题时一回答问题就不规范、不细心,造成了很多过失性丢分,非常可惜。所以学生在学习中要克服眼高手低的弊病,养成严谨仔细的好习惯。老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让学生多动手,以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四、设置合理而有趣的实验导入新课,设计合理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第一方法是实验。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或者趣味实验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过氧化钠的性质的时候,如果单纯从课本出发,其实要学习的知识点很明显,就是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水的反应事实,反应原理,再分析反应方程式,最多再加上标出电子转移,这样讲的话会让学生觉得很枯燥,没有想深入了解的欲望。因此,我们可以用趣味实验来引入:蒸发皿中放上一薄层脱脂棉,平铺上少量过氧化钠粉末,用细长的玻璃管向过氧化钠粉末缓缓吹气。学生在看到脱脂棉燃烧的时候,会很好奇:老师好厉害啊,难道老师有特异功能?接着的实验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做,同样蒸发皿中放上一薄层脱脂棉,平铺上少量过氧化钠粉末,用胶头滴管向过氧化钠粉末上滴几滴水,脱脂棉也燃烧起来。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这时候教师再讲解过氧化钠的两点性质即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学生就很想知道其中的道理了,听课时也更认真了。

五、利用信息反馈调整教学。

化学教学系统与其他任何系统一样,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调控。化学课堂教学是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能否达到这个教学目的,需要课堂上随时了解教学现状,找出现状与达到目的之间的差距,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这就必须利用信息反馈作为主要手段,以便及时取得反馈信息,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教学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如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课堂练习,以及学生的脸部表情变化等)改变和调节教学,对教学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尽快提供反馈信息创设条件,引导学生注意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迅速而有效地调整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流处于最佳传输状态,获得最优教学效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使原来设计方案中信息的传输程序受到冲击、干扰甚至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反馈信息果断地采取随机控制的办法,改变、调整信息的传输程序或信息传输手段,以保证教学效果不受影响。

六、利用博客开展化学课堂教学。

1.开展博客教学,有利于学科教学信息管理和,使教学时空得以极大延伸。

网络为信息时代的教与学提供了新的舞台,博客作为一种优秀的平台技术,为网络教育中虚拟社区的创建、应用、管理提供了有力武器。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资源,如教学文件、与教材相关联的音像资源等放自己的博客之中,也可以链接网站或文献,从而为教学提供学习资源,呈现学习内容,记录学习过程,构件个性化的教学专业博客。博客既可以成为一个完全属于教师个人的流动性的信息资源库,具有查询和归类的功能;同时又可以有选择地将其中的一些内容,设置为开放级别,通过公众Internet网络上,提供协作交流的一个虚拟社区。

博客不仅可以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便利,而且为学科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和组织知识管理提供有力武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博客将本学科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在浩如烟海的网络时空,组成学科特征鲜明的博客圈子,借助博客在虚拟学习平台收集资料、写读书笔记、交流学习心得、沟通信息、开展研究来探讨共同的话题,使教学时空得以极大延伸。

2.开展博客教学,有利于构建师生交流的开放互动性环境。

不论是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还是在以网络为纽带的虚拟课堂上,博客都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提供良好的形式。教师可以将自己学生的进步情况、相关的教学资源的链接地址记录在博客上。学生也可以通过博客记录自己每一天学习的心得、收集一些有价值的学习资源。通过博客,大家彼此分享心得、分享知识、促进了解、增进理解。

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也可以基于主题的博客形式展开。教师提出研究探讨的主题(学生提出也可以),然后充当引导、帮助者的角色,通过博客将学生对该主题的一些认识、查找的相关资料整合在一起,供所有人来分享,并将对该主题的讨论引向深入。可以说博客为互联网环境下展开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交流空间和交流形式。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篇4

一,精英的管理模式,让学校永保锐气

目前,一支志存高远、精通教育、有思想、善管理、敢创新的专家型校长队伍正在形成,学校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日益上涨,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作为学校有着这样的领导的管理,学校的校风更为正,能依法治校让学校得到全面提升。这样学校就能朝好的发展方向前行。

二,教师用质量说话,是有骨气的

教学质量是教师追求的永恒的主题。县局加大力度能让全县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质量要提升,花的是功夫,拼的是干劲。那怎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呢?

1,学期开始制定好计划,教学进度

对一个学期的教学要有全面的计划,在计划中体现学科的整体性,与前面知识的衔接,以及对后面知识的影响。计划能够让老师把握教学进度,没有特殊的原因按进度教学,做到科学规划。这样对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好的保障。

2,严格超周备课,让所教内容先化于心

提前备课,能有足够的时间选编好的题目,汇编好的方法,备课中专研教材,深研课表,这样才能上出高质量的好课。对于上课的内容,要先过目,化于心,这样长期坚持能够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3,上好每一堂课,抓好课堂教学

充分的全面的备课后,那上课更是一门艺术。我们要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对与课堂语言的组织,课堂学习的调动,都要求教师有着很高的素养。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以对学生积极性能有很好的

促进作用。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很好的互助学习。

4,落实培优补差工作

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有针对的进行培优补差。这样能让学生很好的学习,后进生的补差中关键在于心补。找学生的所差进行补,让学生很好的进行学习,对学习有兴趣。对培优的工作,学生对现有的知识能够更好的学习的基础上,对做拔高题,但不能搞题海战术,要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样才能使学习轻松,而且收获大。

5,加强自身的提高,与时俱进的发展

积极参加学校,县局组织的所有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自己的专业学科素养能够提升,这样能够很好的与高端教学走进。国培计划中的学习能够让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升。所以要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能有好的教学质量,才能挺直腰杆。

三,多学阳明心学,感悟于心

全县都在打造良知教育,那作为教师更应该多学习。把心修好,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知行合一,致良知,在事上多磨,让心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获得认可。时时记住要“为善去恶”,使自己的心灵归于廓然大公的干净清明境界。这样活着似乎很累,却是实实在在的修养功夫。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逐渐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人生智慧。那样才能去除私欲,很好的好教学,不被世事扰乱我心。一心学习。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总之,通过学习让我对自己的责任更加看重,努力工作,把质量放在心中,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挥洒自己的汗水,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教师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座谈会讲话解读心得体会【2】

当前,我们所进行的教育改革正是为了全面达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把握好新课改的精神实质,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和当地实际情况的实施新课改的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将新课改落到实处,全面完成上面提到的“轻负担、高质量”深化区域素质教育”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当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实施。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1、 要加强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当务之急是有关新课改的理论学习。难点是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学学习。要从“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从“轻负担、高质量”深化区域素质教育的角度和高度来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学了就能够有所收获才行!这个问题是个认识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篇5

2、施工管理因素,赶工期,施工顺序、施工过程中违反设计,偷工减料等。

3、现场管理混乱,功能改变,施工质量不达标。

4、监管缺失,现场施工质量检查不到位。

5、工程质量问题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二、下一步工作

1、举一反三,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工程尾项按工程管理的要求切实的做好工程质量的把关。安全工作必须以人为本,提高安全意识素质和能力。安全工作以人为本,首先是要做好人的工作。人是导致安全事故的决定因素,又是事故伤害的主要受害体。必须严守自身安全确认这道最后的防线,要切实的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切实的提高我们抓安全生产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我们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每个职工遵章守纪、标准化作业的能力。要时刻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扎实认真地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持续不断地强化安全生产现场管理,不折不扣地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深入一线,扎根现场,严格落实安全规章制度,预防在前,有效防范和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排查设计存在的缺陷,列入整改计划。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篇6

在国家2010-2020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提升教学的质量作为这阶段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去抓,通过努力树立科学的教学质量关,以人为本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确立质量提升评价的标准。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主要途径,也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更是提升体育活动的重要基石。提高教学质量是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永恒的话题。然而,面对我国现实的小学体育教学问题,教学质量分析和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何抓住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改革的契机,是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应当着重思考的问题。小学体育教学不仅是影响学生小学阶段身体素质发展的问题,同时,它还会对中学、高中、大学甚至后续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因此,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十分必要。

一、体育教学质量概述

小学体育教学应当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合理的教学计划、课程设计和正确运用教学方法的运用(删掉),努力使学生认识小学体育健康知识,掌握基本运用实践技能,切实落实教学目标的各项要求,使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之后都能有所收获。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是一组教学评价标准,是教学实践的目标和依据。一般来讲,衡量小学体育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和依据主要有:教学计划和组织目标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宜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等等,最直观的评价指标主要有成绩、能力运用、学生感悟等等。小学体育教学表现为一个过程,是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评价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应当以全过程的视角去动态检视教学的理念、方法、内容及成效各个方面。

二、影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动态变化的特征。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应对其组成要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把握这些要素中对教学质量具有关键性影响作用的因素,从这些因素的合理控制和规划着手,有针对性地制定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策。

(1)教师因素

小学体育教师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因素,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工作的态度等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新课改条件下,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当注意教学角色和教学理念的转变,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推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小学阶段模仿能力较强,教师的行为和魅力对学生影响较大。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教师努力掌握先进教学技术,比如多媒体和网络等。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推力,如何实现对传统教法的革新以及新教法的创新是教师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内容。

(2)学生因素

学生是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对象,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体育教学中的获益程度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是教学质量提高最好的方法,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改革的重点便是设法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那么教学质量的提高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小学生处在人生的初级阶段,身心都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分析了解小学生身心与性格的特点是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的重点之一。教师通过把学生身心特点与教学实际相结合,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能够极速的提升教学质量。

(3)教学环境因素

小学体育教学环境是指完成小学体育教学所需要的场地、设备等,良好的教学场地和完善的教学器材设备,以及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是小学体育教学环境构建的必备内容。这些环境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心情,应当引起学校及教师的重视。

三、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合理的教学内容与科学的教学设计相结合

小学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拥有一个共同任务,那便是教学质量的提升,一个共同的目标,那便是培育适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从中不难发现,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切实的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主要载体,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及怎样安排教学设计,关系到教学质量能否切实提高。

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环节融入游戏元素是一项明智的选择,通过游戏使学生在愉快中掌握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实现锻炼身体的目的。教学设计是保障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注重游戏环节的运用,能够以兴趣的角度提升教学质量。以游戏作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结合点,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2)优化教学方法

活泼好动、兴趣广泛、但持续性差,这是处于人生初级阶段的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了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当注重从教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入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主要手段。通过引起学生保持兴趣的不间断性,而起到提高教学高度参与的目的。实践证明,游戏教学法比较适合小学生,因其能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某种欢娱,能满足人们对于娱乐的需求。小学生天玩,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通过积极的参与,学生能实现“玩中学,学中玩”。这样的体育课堂中趣味性和教学效率就都得到了提高,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就实现提升了。除游戏教学法之外,比较教学法对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也非常有效。

(3)注重技术和方法的传授

俗话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小学体育教学应当重视对学生体育锻炼技术和方法的传授。抛开传统单调式的知识传授,用技术和方法,让学生在自主训练中逐渐用心体会,这样得来的体育知识会比听到的体育知识,来的更加深刻。学生通过实践验证来掌握体育知识,会更加具有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有利于激发他们参加体育课的积极性和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宇艳. 提高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7).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篇7

二、积极心理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人本身固有的和潜在的积极力量与美德,以促进人自身积极力量和潜能的开发,使人生活得更幸福。将积极心理学思想与理论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中,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更加积极的教育理念,即积极观、幸福观和发展观,以更好地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

1.运用积极观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力量,革新思政教育理念

传统教育中仅仅看到学生身上存在问题与缺陷的一面,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解决问题,而忽视甚至抑制了学生内在积极力量的产生与成长。积极观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张如果能提供一个充满理解与信任的和谐的教育环境,辅导员在这个环境中适时地去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学生的积极力量与积极品质就会逐渐成长起来,并不断外化为积极的行为,在积极行为经常化的过程中进而不断地内化为积极的认知与信念,最终教育者促进了学生积极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辅导员要坚定积极人性观的信念,即使是对存在的思想和行为问题的学生,教育者也应该积极地寻找学生身上的人性闪光点,并将它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它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扬光大,通过提升他们内在的自我发展力量来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运用幸福观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确思政教育目的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是指大学根据自己设立的评价标准对其生活质量作出的整体评价。塞利格曼通过大量研究区分出幸福感的三个核心要素:快乐、充实和意义。教育者要使大学生获得较高的主观幸福感,首先就必须激发大学的积极情感体验,使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活得更多的快乐体验。其次是使大学生获得沉浸体验,根据积极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个体最满足、愉快的时刻经常是个体为了一项具有挑战性但自认为值得努力的事,经自身的智力与体力都投入的时刻,这是一种沉浸体验,它是高层的愉快体验,是一种接近“幸福”的心理状态。教育者要根据大学生个体能力,设定学习、品质的目标难度与水平,让学生完全投入其中,获得沉浸体验,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再次,亚里士多德指出:“幸福应存在于按照德性的生活中。”大学生应该按照美好的德性而生活,大学生就会体会到幸福。因此,教育者要挖掘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力量,以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获得人生的意义。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与满足,使大学生个体对人生与生活目标追求的良好结果,他们能够提高大学生抵御困难与不幸的能录,使大学生体验到更少的消极情绪,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3.运用发展观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提升思政教育质量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篇8

20世纪70年代,国外医学界将社会学生活质量概念引入医学领域,提出了与健康相关的生命质量概念。生命质量亦称生活质量或生存质量,是相对生命数量而言的一个概念,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生命质量是对由个人或群体所感受到躯体、心理、社会各方面良好适应状态的一个多维度综合测量,它包括健康的客观状态和主观满意程度两个方面。

在倡导“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新时期,关注每一个人的生活状况,是政府的责任。体育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一员,他们承担着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责任,但由于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体育教师成为学校中的“另类”,在整个教育体系里地位“超低”。本文对泉州地区体育教师的生命质量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探究出影响体育教师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生命质量提供理论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泉州地区30所中学的350名体育教师。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根据体育教师的实际,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 OQOL―BREF)L3,自制针对体育教师健康的生命质量问卷。问卷包括心理、独立性、社会、环境领域等方面。问卷要求回答在从事体育教学近三年以来的生活质量情况。问卷中的正式测试题的分值分为5个等级,按照对健康有利的程度或满意程度,由低到高分别计1―5分,并填写自我评估百分制得分,整个问卷共40小题。正式调查前,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后,符合统计学要求。

2.2.2数理统计法

将问卷结果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1总体分析

影响体育教师生命质量总分的因子较多(见表一),有待遇、职业的社会地位、学科的地位、领导的重视程度、伤病、对职业的信心、工作量、业余生活,生活态度等,其中影响最大的主要有待遇、职业的社会地位、学科的地位、领导的重视程度、伤病等。因此,应针对以上方面进行控制和干预,及时做出有效举措。

3.2待遇成为影响体育教师生命质量最主要的因素

在对一些体育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很多学校体育教师不担任班主任工作,不参加晚自习看班,所以他们的待遇在教师群体中就显得很低了。待遇差不仅给体育教师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也给体育教师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压力,成为影响体育教师生命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

3.3职业的社会地位是影响体育教师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

由于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影响,新课程体育与健康改革还未在学校得到全面的重视,在很多学校体育课的教学还是以“一个哨两个球”的“放羊式”教学为主,因此在很多人看来,当体育教师根本不需要什么资历,是一个“技术含量”最低的职位,体育教师则被看成“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中考高考制度扼杀了学生锻炼和娱乐的时间,从而也就降低了体育课的重要性,体育教师的作用在学生、家长的眼里变得可有可无。

3.4学科间不平等的地位是影响体育教师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

2006年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体育已成为学分最高的学科之一,2007年教育部更是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这些都足以证明体育所得到的重视。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文化内涵认识的缺乏,导致“重文轻武”的思想根深蒂固,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的升学率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因此,许多教育改革、政策进入操作层面后立刻烟消云散。改革已成为“行为艺术”,体育与健康课还是传统的体育课,还是无法和任何一个高考学科相比拟。

3.5伤病是影响体育教师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

伤病是困扰体育教师最大的敌人,也是影响体育教师生命质量的重要的因素。伤病不仅影响体育教师的生理健康,对他们的身体、教学、生活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对体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有99.5%的体育教师曾经受伤,35.3%的体育教师因为伤病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伤病已经给很多体育教师的教学带来影响,让很多人无法或不敢示范动作,同时也让他们作为体育教师而很少参加体育锻炼。

3.6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影响体育教师生命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传统观念下学校领导认为体育学科是“小科”、“副科”,这在很大程度挫伤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也造成了极坏的负面影响。很多体育教师认为学校领导都不重视了,自己重视也没用,从心理上看轻自己的工作,认为体育教学没有文章可做,不值得去做,自然也就不会主动做什么,做的时候也就不会用心。这便又使有些领导更坚信他们的眼光是正确的――“体育老师素质差”。尤为重要的是由学科的原因影射到他们的价值观:体育学科在学校是无关紧要的,体育教师自然也是无关紧要的。长期下来体育教师真成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人”。这便严重

地影响了体育教师的生命质量。

4.小结

关注人就要关注人的生命质量,在当今高唱“和谐”的社会里,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人自身的和谐,人的生命质量是最为重要的。本文探析出影响体育教师生命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待遇、职业社会地位、学科地位、伤病、学校领导的重视程等。生命质量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但功在当日,应该多渠道、多思路地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应该帮助体育老师解决实际问题,改善体育教师的待遇;其次,应该改变世俗偏见,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再次,各级领导应该进一步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理解体育教师工作的艰辛,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从业务、思想上关心他们,不断对体育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强化他们的事业心,增强其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林茂强,中国女排生命质量影响因素探析,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01.

[2]张宝荣,李广宇.体育专业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2004,11,(5).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篇9

1.教师方面

小学体育老师是小学体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体育老师教学水平低下直接影响到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一旦引进水平、素质、能力低下的老师进入教学实践中,不但会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这门课程的兴趣不高甚至会导致学生的水平、素质、能力同样低下,阻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老师应该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个人修养,加强对学生的正确指引。现如今,由于时代的进步,要想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还要求老师相对而言要掌握一些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1]

2.学生方面

学生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活动对象,对其是否充分掌握体育知识和是否从体育教学中受益是衡量小学体育教学质量高低的准绳。而要想使得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就必须要培养学生对于体育这门课程的兴趣,因此要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一旦培养出这种积极性, 学生上课的关注点自然会集中到老师身上,那么教学质量自然也会随之提高。小学生正居于人生的初始阶段,身心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可塑性,只要掌握这一特点,具体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并据此与实际的教学内容相结合,研究出合理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3.环境方面

小学体育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方面,狭义来说就是小学教学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制度和心理环境,如校园、校舍、各种教学设施等。体育教学环境是学校小学体育教学活动所必须的多重客观条件的综合。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必须要特别重视。

二、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1.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教学内容相结合

小学体育和其他文化类课程一样拥有同样的任务就是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当代社会的新型人才。所以说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成长环境。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教学内容是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所以要加强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重视,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才能使得教学质量的提升。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具体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并据此与实际的教学内容相结合,研究出合理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不妨融入愉快的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游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所以要懂得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合理的教学内容将结合,使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步入一个新的台阶。[2]

2.创新教学方法

好奇心重、爱好广泛、活泼好动但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受外界影响大,这是正处在整个人生的开始阶段的小学生的性格表现特点。为此要想使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就必须研究学生的心理,教学方法要倾向于灵活多样,以促成吸收体育知识、锻炼身体的目标。研究表明,在教学中加入游戏是更加符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因为小学生只处在整个人生的开始阶段,所以比较贪玩、爱玩,体育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因素来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运用游戏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参加积极性,实现“在学习中玩,在玩中同时也能学习”。这样的体育课想必会深得小学生的喜爱,有了兴趣,何愁教学质量上不去呢?

三、重视体育技能的传授

常言说的好“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小学体育的教育应该更加侧重于对学生体育技能的传授。在老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中抽离,让学生们能在锻炼实践中逐渐吸收体育知识,这样潜移默化吸收的知识能够使学生们的记忆更加深刻,更可以激励学生关于体育的兴趣。

1.改变陈旧观念,充分重视体育教学

我国长时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思想根生蒂固,中国传统观念阻碍了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形成,体育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拥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致使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锐减。并且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更加偏向于书面化,忽视了实践环节的教学,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间接妨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全面发展。小学体育老师更应该主动寻求突破,打破传统的禁锢,对教学模式加以变革。

2.不断完善各项体育教学设施

要想顺利的进行各项体育活动则离不开各项体育设施的支持,学校要尽可能的为体育教学的顺利展开提供各种完备的体育设施,这是确保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物质基础。还要对设施进行定期的检修,避免因设备的老化而发生危险状况。[3]

3.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体育的教学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小学学生心智并不成熟,要由老师加以指引,所以体育老师教学水平低下直接影响到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是传授他们知识,指引他们健康成长的风向标,体育老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所以体育老师必须创新教学观念,努力提高个人修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小学体育老师要树立正确的意识,积极向上,努力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个人修养。其次在自身素质得到提高的基础上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根据现实教学的具体情况来弥补原先教学的不足之处。最后,每次课后应该对本节课加以反思和总结。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和优秀之处,扬长避短,这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四、结论

小学体育是小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其重要意义不可忽视。而在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进程中,小学学生无疑是其中的核心,小学体育教师则是其指引者,为此老师要做好引导者的工作,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升个人素质,最终达到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对未来人才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篇10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with Students' Teaching Evaluation

Abstract To promote student-centered quality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needs of students with questionnaires, confirmed that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combin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 satisfaction rates and school quality,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and active role of PDCA cycle in teaching.

Key words students' teaching evaluation; students' satisfaction; quality; PDCA cycle

在我国试行多年的学生评教,其实是用户满意管理的一环节。内涵是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用问卷的方法测评服务质量,找到学生的期望与实际感受之间的差距,改进教学工作。文中运用用户需求结构的原理,探讨课程讲授中学生的需求及问卷的设计,结合实例说明学生评教对提高办学质量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关思考。

1 学生需求与评教实例

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涉及功能、形式、外延、价格四个方面。以课堂教学为例:功能需求体现在主讲内容深浅、新颖、实用、课程衔接等;形式需求包括讲课方法、设施、教材等适合度;外延需求是重点。如对服务需求的感知,包括教师的态度、技能、组织沟通等。对心理需求的感知,包括受到尊重、激励、关爱,遵循认知规律等。对文化需求和感知,包括教师的知名度、人格魅力等;价格需求是学生对教育产品性价比的要求,如书学费等。上海海洋大学教师将学生需求细化在教学环境、教材、习题、考核、讲授、职业素养等方面,在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课程讲授中,展开用学生评教来改进教学服务的实践。问卷用李克量表五级记分。从五次调查统计数据中,可见教改的机会,工作的成效及质量变化趋势。此用教学环境调查统计来说明有效性。

该项测评值开始就处于较高水平(4.2),是因教学安排在视听效果较好的多媒体教室。前几次教学中都投放同版的多媒体讲稿,尽管几次参评对象完全不同,但得分客观地相同。第四次讲授时,多媒体讲稿作了板块强化,如增加了“学习与问题”、“是非题三分钟”等课堂练习。从统计得分(4.4)可见改进的作用。后来又根据学生的建议,多媒体讲稿增加了视频“名师请进堂”短片及“学习与探讨”网上答疑等内容,都深受好评(4.5)。尤其后者是配合课程教改要求所设计,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质量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探究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实际问题,这项改进对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的教材质量的得分也有所促进(从3.5至3.7)。

2 PDCA循环在教学中的可行性

教学理论认为:在系统完成一项教学任务时,必须进行教学目的、教学分析、教学策划等环节的教学设计,必须把笼统的教学目的转化为较具体的目标。教师在确定教学目的后,应重视教学需要分析,识别达到一定目的所需的技能,而需要被定义为理想事态(目的)和当前事态之间的差异或差距。因此,即使在应试教育中也是注重教学计划等教案的制定规范。然后按章行教,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往往简单地重复着,而对过程偏差的找纠不够重视。质量管理理论认为:任何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而过程被看作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过程管理的意义让活动实现增值转换,遵循PDCA循环的规律能更高效地得到预期的过程目标。教学过程也不例外。如把一门课的讲授作为一个过程:制定教学大纲、计划、日历等看作策划(P);课堂讲授、课外作业等为实施(D);考核、考试等为检查(C);根据认知质量,调整课堂教学为处置(A)。应试教育中,教师除了从作业、考试获得学生认知质量反馈信息外,不够注重直接来自学生提高素质的全面需求信息。当今质量管理过程模式中,不仅包括PDCA循环,而且引入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即不仅把用户需求作为策划阶段的输入;而且把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作为改进的反馈信息,从而引导人们在过程管理中注重用户需求的识别和满意度测评。用户满意度测评为质量改进提供了外推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满意和教学中的“需要”之间关系就不难理解,就会积极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作为“技能”来达到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在教学策划时,就会主动识别学生要求,完善教案;在教学中就会乐于实施学生满意度测量,自觉地依据学生合理要求改进教学质量。质量管理大师朱兰提出的追溯分析,就是要求人们使用从分析过去经验得来的知识来改进未来的绩效。利用学生评教这一教学测量分析的手段,来获得教学服务质量与学生实际感受的落差信息,是教师持续改进教学工作的外动力,使教学质量螺旋上升成为可能。

3 学生满意管理的作用

3.1 有利于教学质量管理突破和创新

尽管素质教育就是突出学生为中心,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应试教育,但是严格地说,时下的教学方法的改进还无实质性的突破,课堂教学仍是主导形式,还是以教师、书本为中心,还是教师讲,学生听,以听代思,被动接受。事实上中国教育的行政化和教师意志的主导化已经根深蒂固。

先进的教学质量管理中,不仅把学生需求作为策划阶段的输入,而且把学生对服务的满意程度作为改进的反馈信息。学校推进学生满意管理,有利于改变高教的行政主导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自觉依据学生的需求来完善教案;就会乐于调查学生满意状况,获得教学质量与学生实际感受的落差信息。这是深化教改的外动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实事的决策”、“持续改进”多项管理理念,有利于教学过程更高效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3.2 有利于改变教学中重认知轻情感的现状

教学的本质是教师向学生施加人格影响,并以一系列交流为最突出的特征。学生满意测评的应用,增加了师生沟通的机会,有利于师生情感交流,改变教学中重认知轻情感的现状。经调查大多数教师希望运用情感因素,但真正付诸实践的教师却很少。所谓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的实质,即是教师应用现代情感心理学成果(通过热情、移情、融情三原则)把对学生爱的情感转变为满足学生合理需求。如果教师放下架子,设计出能反映学习需求的学生问卷,倾听学生们的表白,这不失为是师生情感沟通的一种好方式。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重视学生的情感状态了,学生才会喜爱信赖老师,教师辛勤劳动不会事倍功半。

3.3 有利于教师系统思考, 教学相长

教和学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客体地位随视角改变而变化。系统思考、有机统一,才是搞好教学的关键。因为即使就教而言的主客体关系,也不同于雕刻师与石块的主客关系。石块这客体没有意识,任师雕刻,成品好坏,责在主体。而教师的客体是有意识的学生,要雕作的是学生的心灵,假如学生不参与、心不在焉、不积极思考探索,教师即使绞尽脑汁,也难以塑造出成功的学生。教师不改变师道尊严的心智模式,学生的潜能会被低估,创造力被压制。从这个意义上说,用学生满意管理既可识别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促进教师用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持续改进各项工作,做到师生相长。

学生满意管理是用信息、知识的管理代替传统的感觉、经验办事。学生满意,社会认肯,才是学校质量工作的归宿。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篇11

一、教学模式

1.换掉陈旧的教学观念

普遍的教学观念会把体育这门课程定位为莫不紧要的一门副科,然后学校的不重视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怠慢与不感兴趣,尽管现在高中老师有意识到体育课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可是没有正确的模式也是不能提高教学质量的,体育作为一门教学课程的存在缺没有正真发挥到它的意义所在,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应试教育等传统思维观念的影响之下才导致的,因此老师应该抛弃这些落后的教学观念,学校体育应该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感情、意志、心理、生活独立性而存在,而不是单一的作为一门开设的形式课程摆设在一边不重视,仅仅是靠着简单的集合,解散,上课,报数,这些基本动作就上完了一节课的,老师应该找到更好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到学生对体育课的热爱,让学生在体育的课堂中学习到更多的适合踏入社会中的知识,然后分组教学法是一种能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运动中来,并且培养学生团结意识的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它可以大大的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集体精神,增强学生内部团结力量。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运动。

2.分组教学法的重要性

自古就有: 就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老话的存在,体育课的存在意义是为了让学生放松学习后疲惫的身体与心灵,让学生身心愉悦后得到吸收知识更好的效果,老师也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健康合适的教学模式才能让孩子爱上体育这门课程,以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的,因此,分组教学法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学习模式,它可是一种正确的教学观念,而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理念中生发出来的。分组教学法的出现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精神养成,让原本散漫的课堂可以变得紧凑,让原本对体育课不热爱的学生也能积极的参与进运动中来,分组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增强团结意识,加强自身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培养出良好的运动习惯。因此分组教学法是提高高中体育课堂质量的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

二、一切以学生出发

1.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

分组教学法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避免了少数人以比赛做游戏,其他人当观众的现象,从而有效的克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素质好与素质差学生的两极分化的弊端,学生通过分组比赛,可以增强学生团结的精神,和竞争的精神,加强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大大的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培养集体精神,增强团结力量。让学生的到良好的锻炼,让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提高,让集体精神变得更紧凑,让学生学会判断,学会合作,让学生在分组教学法中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培养学生团结精神,当代高中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因家庭环境关系,多多少少缺乏集体的精神,而分组教学法能让学生看到团结的力量,学会与别人合作,增强团结的精神,获得更多做人的知识,从而健康的成长,因此,分组教学法是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它对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力量。

2.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精神

大多数高校对体育这门课程的不重视,没有良好的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也有了对体育不正确的理解,认为体育课便是散漫的自由活动的课程,无法真正发挥体育所带来的好处,然而改变这弊端必须要从根本出发,首先学校应该重视这门课程,其次,学校应该积极采用管用的教学模式,分组教学法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运动中来,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可以不断转变传统的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体育教学观念,使学生对体育课有全新的认知度,老师可以利用好课堂的时间,让学生得到正真意义上的运动与放松,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真正做到每一个人都在运动,让体育课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精神,因此,分组教学法对提高高中体育课教学质量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一种非常教学模式,希望老师积极采用。

高中教学应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对体育课的重视力度,采用分组教学法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爱护自己身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运动产生热爱,使学生在繁重的书本知识和学习压力高考竞争的环境中依旧保持一份自强乐观健康的心情。

参考文献:

[1]赵生林.浅述分组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3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篇12

一、影响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

教学质量管理是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核心,独立学院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推动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教学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由多个因素组成的复杂的过程。教学质量受控因子概括起来可分为四大类:一是教学先在因子,主要包括教育观念、师资队伍、生源质量、经费和教学条件、教学管理等;二是教学过程因子,主要包括教学内容、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标准与方法等;三是教学结果因子;四是教学环境因子,包括校园文化、校风、班风、学校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等。[1]

1.教学先在因子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素质及其教学行为。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名师出高徒”之谈。可见,教师的力量非同小可。一支数量稳定、结构合理、素质优秀、业务精干、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

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等。

(1)独立学院教学由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教学内容一方面包括学生所学习的教材,另一方面包括教师为满足教学需要提供的其他信息,或者实践知识和技能。独立学院生源的特殊性及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2)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课程安排的侧重点在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课和实践课所占份额较大;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学习基础,使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必须增加基础课时。

(3)独立学院因其特殊的融资方式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的关系更加密切,更需要与市场互通信息,也因其对母体高校的依托需要与母体高校信息共享,因此,充分、正确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必然促进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教学结果一方面看学生在毕业时达到学校相关规定的程度,一方面看毕业生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程度。因此,独立学院一方面要对学生学习信息做统计和评估,并对评估进行元评估,确保学校规定对毕业生要求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充分收集市场和社会对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并不断根据这些信息对教学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2]

4.教学环境因子包括校园文化和社会环境。前者是学校精神的象征,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师生的精神世界。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对师生进行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炼和人格塑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奋发成材,激励教职工努力工作、实现自身价值。后者包括社会文化、宗教、科技等。

二、建立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根据上述四类教学质量受控因子建立起的现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分为学校内部的质量监控体系和学校外部的质量监控体系两大部分。外部质量监控多是从教育产出来评价教育机构;而内部质量监控机制能够把住源头,从输入和过程中进行高效调控。

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作为独立学院内部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保障系部自主地对归口课程和所属人员(教师、学生等)的教学过程和活动进行监控,确保教学过程的规范性。为此,首先要解决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关系问题,其核心是院系两级职能分配,通行做法是由教务部门提供政策制度、整体安排和抽查,由系部负责具体实施制度和日常管理检查,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必须与教学过程密切相关,渗透到所有教学环节。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能够确保教学过程的规范性。[3]目前许多独立学院已经是万人规模,系部往往具有超过1500名学生和50名教师的规模,规模扩大使继续由教务处直接负责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格局已不再适应要求,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工作重心下沉到系部非常必要。

三、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教育部在2004年8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指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目标的确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统计与测量)、评估、信息反馈、调控等环节。在2007年颁布的2号文件中明确强调:“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的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形成社会和企业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估制度、实践教学评估制度、领导和教师听课制度、同行评议制度、学生定期反馈制度及教学督导制度等,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管理。完善教师、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机制,逐步建立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4]因此,我认为独立学院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由目标、组织、制度、信息评价与反馈五大系统构成。

1.确立教学质量目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教学质量标准既是教学工作的追求目标,又是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质量管理的基础。为了对教学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质量管理,必须确立明确的教学质量管理目标。教学质量目标体系主要由以下目标构成:教学单位教学状态质量目标、课程建设质量目标、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目标、实验教学质量目标、实习教学质量目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目标、课程考试质量目标、学生学习质量目标等。系部教学质量监控目标是系部实施教学管理和监控、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2.系部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系统是教学质量管理的目标载体和运行机制,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得以有效运行的保证,主要包括“控制组织”和“监督组织”两部分。

控制组织即系部一级的教学行政管理组织。系部教学办公室在教学质量监控中起到控制的主体作用,其主要职责是依据学院的办学目标、指导思想及全院教学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案,对所属专业的教学计划、各个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检查等进行统一领导和管理,指导教研室对所属教师、课程进行教学质量管理和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督促和检查。

监督组织按监督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类。“内部监督”组织指的是为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自行组织的系内监督机构。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的系部教学质量评估主要是由领导、专家主导的评估。“外部监督”的组织主体一般是相对于内部监督组织而言,他的主体既可以是独立学院本身,也可以是更高级的教育主管部门(省教育厅或国家教育部等)。其目的旨在监督院系教学各个环节落实标准情况及教学质量的好坏。

3.系部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能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及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并形成自我完善和优化的长效机制,建立具有独立学院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这一制度一方面要满足学校教学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体现社会对学生质量的需求,体现时代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要求。重要的制度应有:教师教学规范、课堂教学管理规定、教师年度考核办法、教学检查的规定、期末考试规定、教学事故处理规定等。

4.教学评价是判断和衡量各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具有区分与优选、诊断与改进、激励与导向等功能,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系部要重视教学评价,充分合理地利用信息系统所收集、处理的有效信息,结合相应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通过对照比较主要来找出教学运行中的不足和问题,对其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

5.教学质量监控反馈系统是教学决策和管理机构获取信息、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系部教学质量监控效果的反馈是指对从以上的教学质量监控运行中得到的反馈信息及时进行加工处理,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找出教学过程中工作的不足,并对教学质量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预期效果

有些人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同于教学档案管理,这是不全面的,对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应有全面的认识。近年来,我所在学校将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和培养创新性人才工作放在学校工作中心位置,不断强化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注重项目建设的过程管理;加大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专家队伍建设,认真抓好课堂、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关键教学环节的检查评估,完善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加强系部及教学、学生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配合,注重评价信息的反馈和落实。随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和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陆续颁布,全校上下的质量意识得到强化并日益深入人心。

1.系部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过程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教学工作管理程序为基础,系部起“配合职能”的作用。系部情况随专业、课程等因素有很大差异性,不宜规定得特别具体,系部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使院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更加完善。系部要在全面理解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后,主动、务实地建立适合本系部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的规范程序,实现系部与教务部门的有机衔接。

2.广大教师应理解、认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时,要将方便教师、可操作性强作为首要原则,在教学工作中采集信息,尽量减少附加工作量。要通过沟通交流,使教师认识到改进教学质量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师生,实施质量监控的目的不是处罚教师,而是规范管理以改进教师的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江珩.21世纪初高校教学质量控制初探闭[J].高等农业教育,1997,(6).

[2]曹剑.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教学质量心得体会篇13

二、从政治的高度看,学校安全工作是和谐学校建设工作的具体内容

近年来,党中央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号召,我们整个国家都在进行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和谐社会,简要地说,就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和谐社会组成要素的角度不尽相同,但必须以人为基本要素。不管是个体的人,还是一个国家的人民,还是整体的人类,首先要有健康的生命与心态、行为,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状态,要有安全的环境,才能很好地进行其他的工作,才能创造与发展,换言之为“有安全,才有其他”。

教育部门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学校工作是政府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校园”的建设。“和谐校园”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环境、和谐的文化旨意,其中包括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努力形成师生和同志间互帮互助、同心协力、共创发展的融洽氛围;其次是指和谐的“人物关系”: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能够处于一种有序而安全的呈现状态,师生能够安全地运用这些有序而安全的设施、设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学校的教育教学对象是学生,不同的学生来自千家万户。学生的安全,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事情:学生安全了,家长放心,学校顺心,政府安心;学生不安全,家长伤心,学校闹心,政府烦心。另外,稳定的教师队伍,安全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都对和谐校园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的安全工作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校园的波动、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局面的颤动。

三、从法律的角度看,学校安全工作是依法治校的重要表现

这几年来,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师法》等法律的实施,进一步充实了依法治国的内容。在依法治国的良好环境下,学校的依法治校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从法律上讲,依法治校体现一种法律关系,即依法治校必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大要素组成,依法治校的主体是指以各种方式参加这一法律关系,并在其中享受权利和义务的当事人,它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等。这些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是什么?有哪些?必须由法律来确认和规范,并以法律条文形式加以保障。这就是依法治校的内容,也是教育法律关系的核心。

学校进行日常管理的过程与目的,就是要使依法治校法律关系中的三大要素有机运转、统一协调,杜绝工作的随意性、危险性,确保教育教学工作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有序开展。学校日常工作的内容很多,但都必须以“安全”为依归。

四、从人性的角度看,学校安全工作是人文关怀的核心内涵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就是育人工作。育人工作做得如何,除了刚性的国家法律、法规落实得怎样,还要看这个学校柔性的人文关怀氛围怎样。俗话说“医者父母心”,“教者”也有“父母心”,这个“父母心”就是学校与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的人文关怀,简单地说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第二条“爱岗敬业”中有这样的内容:“教书育人,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第三条“热爱学生”中有这样的内容:“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这些具体内容概括起来,其核心内涵就是“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现在很多学校都提“以人为本”,“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就是真正的“本”。

五、从发展的远度看,安全工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