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实用13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1

2.方法

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将协助个体从十个方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本测验适用对象为16岁以上的用户,采用团体测试的方式,在主试的统一指导下一次完成所有问题。

3.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结果

1.不同年龄段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SCL-90得分比较(X)。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除躯体化35~45岁得分最高、抑郁46~57岁得分最高,其余各因子均表现为年龄越低得分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得分逐渐降低。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较少。

2.不同年龄段多重比较的显著性检验

通过不同年龄段间的多重比较,尽管不同年龄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较少。从表3可以看出只有24~34岁与46~57岁在焦虑方面差异显著;在偏执方面前面两个年龄段均与46~57岁差异显著。

三、结果与讨论

从调查中发现南江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兼职多,专职少,135人中只有5人是专职,其他的全是兼职,专职率仅约为4%,所以教师专门接触和分析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的机会较少,因为接触较少,所以较难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因为与问题学生接触少,这样对自己心理健康的影响会较小一些。另外南江县城镇化率较低,生活比较闲散,这种生活氛围对学校的影响较大,学校教师竞争较小,在工作和学习上所承受的压力不高,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总体问题不大。然而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35~45岁躯体化比其他两个年龄段高,这种现象可能与这个年龄段的教师正处于事业和职称评定的高峰阶段,家庭和工作的压力都比较大,这种负担导致身体的负荷也就较大,所以对身体的不适感更严重一些。而抑郁46~57岁的得分最高,其次是24~34岁,得分最低的是35~45岁,这种特征可能是因为46~57岁的教师在工作中教育方法或教育内容上跟不上教育的改革,而学习能力又不够,所以不免情绪低落,如果长期处于情绪低落状态,抑郁的平均分数就会很高;24~34岁的年轻教师作为初任教师,刚从学校毕业不久,教学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又面临组建和经营家庭,这样对他们的要求就很高;但这个年龄段的很多教师都是“80后”,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在承受挫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自身有所欠缺,因此在适应学校的工作和家庭的生活、承受和调节心理方面能力较差,当他们出现负面情绪时,他们可能会沉迷于手机或网络,然而这些方式本身会加剧负面情绪发展,所以这个年龄段的教师抑郁得分也较高。其他的因子均表现为年龄段越低,得分越高。其中焦虑24~34岁显著高于46~57岁,偏执24~34岁显著高于46~57岁、35~45岁显著高于46~57岁。这表明年龄段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应该受到关注,其别是焦虑和偏执。这种状况可能是因为24~34岁这个年龄段的教师基本是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他们要么是独生子女,要么是超生子女。不管是独生、还是超生,这部分孩子大部分在过度保护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又在社会压力极大的情况下生存,因此他们存在着个性与压力的矛盾性。个性品质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手机控”、“网络成瘾”、懒惰、意志力不够坚强等,特别是意志力中的坚持性、果断性;而面对经验不足的工作,渴望作出成就的动机初任教师都非常强烈,同时要交友、结婚、生子,所以的压力像山一样压在他们身上,所以焦虑与偏执显著高于46~57岁。而35~45岁显著高于46~57岁可能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教师家庭负担较重,工作上也正处于上升期。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2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就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 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 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 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这五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而在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 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 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 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 的极少;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幼儿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 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系统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教育之中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这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 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近年来,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 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 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 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

四、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 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 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矫正 与教育应当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或采用暂时隔离、减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幼儿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 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本身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 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 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以使幼儿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幼儿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 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部分幼儿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 方面,是由于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幼儿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如因认知水平低所致,则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过于严厉的要求所致 ,则为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与成人时期的说谎有本质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幼儿园中,防止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斥责幼儿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 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如对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矫正时,有些幼儿园的老师简单地照搬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而未考虑这种方法采用后,对幼儿会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3

(2)家庭环境因素,即某些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或家暴家庭成长的学生心理负担往往较重,因此不愿与人交往或不愿让同学知晓自己的家庭状况。

(3)学校环境因素。知识教育过程,学校未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予以足够的关注或在处理与学生利益相关的事件时所采取的手段欠公平等皆会激发学生的过激行为,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本章节笔者试图从下列方面阐述如何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安全教育防范:

(1)优化心理健康课程,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关乎到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因此学校方务必要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若大学生具有优异的专业成绩,但心里不健康,则定会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可见,学校方非常有必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进行优化,同时配备相应的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此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防范提供条件。

(2)加强文化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由大学阶段的目标不明确所致,因此大学教育过程,应注重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个性培养及潜质开发。换而言之,我国大学教育对大学生潜质的开发尚待加强,具体从下列方面进行把握:1.传统的教育知识论仅把教育过程看作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过程,如此直接忽略对人的智慧的开发及人的道德的培养。此外,应试教育仅把学生看作知识容器及纯粹客体,且获取的目标结果具有某种狭隘性,而非智慧的吸取过程。2.教育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因此功利化与工具化价值的实现过程,教育的重点应为适应性教育,但同时也要兼顾到超越性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4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不同的时期或阶段,由于对该阶段发展任务的适应情况不同,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会变得不健康。如,同样进入青春期,有的孩子适应得好,顺利度过,健康快乐地进入下一个人生发展的阶段;而有的孩子适应得不好,或加入了不良团伙,或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面临着心理危机。而一个面临心理危机的青春期学生,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与帮助,在其后的发展中就有可能摆脱心理危机而踏上心理健康发展的道路。心理健康的这种阶段性正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也说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性的。

从差异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心理健康并非是截然的和绝对的,人无法被截然划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两类,同时也没有绝对心理健康的人。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存在心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侧面,只是哪种情况占主流和程度不同而已。心理健康的这种相对性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全员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

但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没必要在学校教育中普及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还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个别生开展的教育活动。诚然,个别生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需要得到特别的教育和帮助。但是,如前所说,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清华大学铊中毒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还有的就此迈上了自杀、轻生的道路来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压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还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归属德育工作,是学生工作者和班主任教师的任务。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以及学生出现的一些行为问题,可以有效地帮助学校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以往教师容易只注意到学生表面的那些行为问题并将之很快上升到德育的高度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断,而忽略了这些行为问题背后掩藏着的原因,包括学生的心理需求。如,一个小学生最初在课上捣乱,可能就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只是他以不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了。如果教师重视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他就会觉察这位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进而调整自己和班上同学与这位学生的交往方式,更多地给这位学生以积极的关注,并不失时机地向他指出引起老师和同学们关注的合理方式是什么。很快,这位学生课上捣乱的那些行为问题不见了,而变成一个守纪律、爱学习的好孩子。相反,如果以传统的眼光和方式去看待这位学生课上表现出来的捣乱行为,这位学生很容易就被纳入坏孩子的行列。而且由于这位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没有被觉察和得到满足,他将免不了还会继续捣乱。久而久之,由于长期被当成坏孩子,这位学生也就会自认为是坏孩子,并真的捣乱起来。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任务和要求,应引起每一位教师的认可与重视。

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识,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切实、深入、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们在北京市七城区20余所小学校开展了“学习与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工程”的研究与探索,主要从学校管理、教师培训、家校协同和学生发展以及社会参与等不同的层面,全方位地、立体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并得到了广大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认可与好评。根据几年来我们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下面我们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谈几点建议:

1,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

发展。如,一位平时表现还不错的、身心都很健康的学生,由于一时的冲动偷拿了同学的钱,事后良心的自责使他找到老师并承认了错误。但由于教师处理不当,他从此被戴上了小偷的帽子,父母的责骂、教师的不屑和同学的疏远,使他心理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从此郁郁寡欢、自暴自弃,不但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变得怕和人打交道,甚至出现幻听、幻视,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他又在偷东西,最终发展到再也无法上学,陷入心理危机。而有同样经历的另一位学生,在承认错误的时候得到了老师的谅解,老师不但没有将事态扩大,而且还把信任和改正的机会给他,把管理班费的任务教给了他。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和积极支持下,这位学生终于摆脱了上次错误在心灵上留下的阴影,能抬起头走路、堂堂正正地坦然处理关于钱的问题,其它方面的发展不但没受到消极影响,反而因老师的谅解和信任所带来的自尊、自信的增强而得到促进。

可见,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2,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目前,不少的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孰不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大量而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开动脑筋、注意积累、重视交流,完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其教育效果也将非常显著,同时会对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巨大的促进。

3,注重实践,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5

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途径,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心理健康课列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逐渐效仿。陈家麟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要求,综合运作系统方法,对参与教育活动的诸多要素进行分析和策划的过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必须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活动和游戏中充分体验和感悟。此外,还可以是主题辩论,也可以是角色扮演,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方式,都可以尝试。

3.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设计

对心理健康课程进行科学设计,无疑是提高课程效率的有效途径。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视角,本文对小学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进行了以下探讨:

3.1教学目标上,重在全面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课程应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助人成才,培养一批全人格、高德学、新智慧的新时代少年,关注学生课堂上和生活中的积极面,关注学生的积极感受和良好状态,同时也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和希望,关注学生积极独特的个性,如爱、勇气,并且促使学生的潜能最大发挥。

3.2教学对象上,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原则

小学阶段处于儿童期,这是一个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个体从天真烂漫的幼儿走向具有社会化标志的青少年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小学高段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显著特征:青春期身体发育的急剧性;情绪变化的波动性;自我发展的矛盾性。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同时,他们也是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近年来,由于小升初的竞争愈演愈烈,五六年级的学生学习压力与日俱增,学习焦虑、单亲家庭、离婚家庭、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应试教育下导致竞争意识超前移入和枯燥的学习生活等引起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3教学内容选择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基础

教学内容的设置依据小学各年龄阶段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定。小学低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树立规则意识、纪律观念和时间意识。小学中、高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参与活动的能力。

3.4教学方法多样化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以学生的主动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高度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身心投入,引导学生自我探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朋辈群体互助,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3.4.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指教师提供一定的主题情境和表演要求,让学生扮演某种人物角色,演示某种行为方式、方法与态度,达到深化学生的认识,感受或评价“剧中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目的。角色扮演的具体形式有相声表演、哑剧表演、角色互换、小品表演等类型。

3.4.2价值观辨析法

这是一种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将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对比,解决价值冲突,进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符合社会要求。主要种类有小组讨论法、两难故事法和头脑风暴法等。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学。

3.4.3案例法

案例式体验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有关案例提供给学生,组织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讨论,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处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3.4.4行为强化法

行为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孩子在做出一个好的行为以后,呈现一个对其而言愉快的刺激。比如孩子作业认真按时按质量完成,奖励他去楼下玩30分钟。负强化是在孩子做出一个期望的行为以后,去除一个对其而言的愉快刺激。比如,孩子上课说话,教师不表扬他。批评是一种惩罚。

4.教学过程要完整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课程包括三个环节:暖身活动,导入课程;情感体验,展开课程;总结深化,结束课程。暖身活动的方式既可以通过身体放松、拍掌活动、投影、录像、新闻报道、小游戏等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情感体验,展开课程环节是教学实施阶段,可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体验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总结深化阶段,对本节课进行巩固与小结,让学生畅谈感受,通过经验分享将他人的体验与自己整合,提升认识的高度。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6

尽管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诸多不同,但相互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尤其是在教育的实践中,两者达成的目的、指向的对象、面对的问题等等都是相同的。

1.教育起因的同一性。

我国高校生命教育及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与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并向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教育忧思与本土追寻阶段、学术诠释与学科互动阶段、理论热兴与实践探索阶段、“国家准生”全新机遇阶段等。这就是说,开展生命教育及研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的缘起一样,都是对教育的忧思,即对大学生中出现的异常心理,甚至伤害他人生命,轻生自杀等问题而展开的。从大学生教育的实际可见,消除大学生轻生等现象紧迫需求生命教育,舒缓大学生内心压力急迫呼唤生命教育,保障大学生良好成长成才急切需要生命教育。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起初的成因、出发点都是一致的,就是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生命的影响与伤害而展开的。既然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起因相同,这就为两者的互鉴与融合,相向而行,奠定了基础。

2.教育目的的一致性。

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相同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是一种唤醒心灵的教育,也是一种人文教育,还是一种精神教育,其目的和意义在于保证大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性以及灵性上得到全面均衡地发展、健康成长。所谓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心理素质教育,它是高校教育工作者运用有关心理科学方法,对大学生心理的各个层面产生正向的作用,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全成长以及对环境的良好适应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的宗旨就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具有优秀的性格品质,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心理承受与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使其内在动力与活力得到激发,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等行为习惯。相比较可见,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育人,就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质与素质,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合格的人才。但两者又是不同的,即实现共同目标的路径与理论依据不同。殊途同归。目的与目标一致,必然要求两者互鉴、互渗与融合,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形成教育合力。

3.教育内容的重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主线,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格发展、恋爱、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网络心理、职业规划与就业几方面进行心理引导与教育,来呵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矫正其不良行为,使其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开发。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生命观方面的教育,它包括生命本质观、价值观、存在观、过程观、修养观与境界观等方面的教育,以引导与培养学生关注生命,关爱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正确对待与处理人际交往、亲情、友情、爱情、学业、择业、创业以及生存、生活与生命等方面的问题。由此可见,二者指向的问题以及教育的内容大都是重合的,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热点、关注点、兴奋点等展开的教育内容,更是近似的一致。另外还有二者教育方式的交叉性,即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两者教育的方式方法可相互借鉴运用,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与界限。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的内容重合性与方式的交叉性,也都说明两者的互鉴与融合是实际需要,无需无法人为分离。

三、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鉴与融合的路径探索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各自的理论体系与内容,又有相同的教育目标与内容;既有平行的又有交叉的,可谓职能互补,内容相互渗透。为此,探求与实现两者互鉴与融合,就成为推进与提升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主要课题和必经之路。

1.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目标相统合。

尽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不尽相同,但总的目标要求相互统一整合,这就是破解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以及人生种种困惑,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人才。只有明确相统合的目标,才可以顶层设计大学生健康教育,使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并行不悖,相互渗透,功能互补,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形成立体交叉、科学有效的教育合力,实现其教育的一体化。同时,还可以避免其各自为政、教育内容既有重复又有空缺、教育资源既有不足又有浪费等不良现象的存在。显然,这既是实现大学生健康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健康教育实效的现实需要。

2.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内容相互补。

教育理论明确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与标准的,不能是为教而教。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内容的确定也是如此。这就是为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人才,选择各自最适宜的内容,实现内容互补,以对大学生进行完整而更有效的教育,避免各自为求独立体系而走入教育的误区。例如,把心理健康教育或视为心理学课程教学,或等同于心理咨询,甚至当做心理疾病的治疗等,这其实就是一种偏差与误区。如前所述,生命教育之所以在高校兴起与开展,恰恰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缺失的补充和遭遇困境的突破与拓展,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与推进。当然生命教育也不能取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两方面的教育内容互补,才能形成更为完整深入、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健康素质教育。

3.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方法相互鉴。

生命教育法与心理健康教育法,各有特长与优势,可以互鉴,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互促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运用的方法,如“沙盘游戏”的心理分析法、“助人自助”的心理咨询法以及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冲击疗法、情绪宣泄法、自信训练法和团体朋辈心理辅导等行为矫正法,都可以适当地运用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尤其是依据人的心理发展阶段与规律进行教育的方式,具有普遍的教育价值与意义。而生命教育中,所运用的教学法,如精巧教学导入、精彩主题讲解、精美影像欣赏、精辟主词解析、精深主题讨论以及注重人文教育与关怀、强调生命体验与主体认知、重视教学互动与分享等,也可以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这样的方法互鉴,也就是两方面教育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7

1.2朋辈心理辅导的特点

1.2.1准专业性

朋辈心理辅导既有别于同学间的人际交往,又区别于专业的心理咨询,朋辈心理咨询员虽然接受过专业训练,掌握了一般的心理咨询技能和规范并要求定期接受督导,但不论是咨询效果还是专业程度都有别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因此,我们通常把朋辈心理辅导又称为“准专业心理咨询”。

1.2.2自主性

朋辈心理咨询员虽然要经过选拔和培训,但是这都是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前提条件下,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学生自主发生的利他行为。这种自主性是相互的,一方面是指朋辈心理咨询员主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指学生在存在情绪困扰的时候,主动地找身边的朋辈心理咨询员寻求帮助。

1.2.3便捷性

当前心理健康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学生在面对心理问题时不再选择一味地逃避或是隐藏,更多是寻求帮助,但高校专业的心理健康老师毕竟有限,而且一般都需要预约,这就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朋辈心理咨询员由于空间上的接近性、关系上的亲密性、所处环境的相似性,更容易与学生建立相互信赖的咨询关系,通过倾听相互鼓励安慰,并根据自己的相同经历提供解决方法。

1.3朋辈心理辅导的原理

1.3.1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的很多行为都是通过角色示范学习的,人们的社会行为往往会受到所能直接观察到的行为结果和他人的角色示范的影响。朋辈心理咨询员在帮助他人解决心理困扰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供了一种可供求助者参考的角色示范,并通过一种榜样示范的作用提供解决问题的模式。

1.3.2参与教育理论

参与教育理论认为,参与是学生从社会生活中发展认知和学习经验的主要途径。朋辈心理咨询员在进行朋辈辅导的同时,不仅帮助求助者解决了心理困扰,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心理健康调节的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自助—助人—互助”的机制。

1.3.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可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五个等级。在朋辈心理辅导中,不仅可以通过积极倾听、共情等方式满足求助者的安全与归属感的需求,而且在辅导的过程中,朋辈咨询员与求助者通过相互尊重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更能满足大学生尊重他人并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

1.3.4积极心理学观点

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朋辈心理辅导是指通过接受专业培训与督导的大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心理技能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以自愿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和自我成长为目的,通过多种形式所形成的互的辅导关系,是朋辈心理咨询员在大学生间开展的一种积极的人际关系互动的过程。

2实施朋辈辅导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压力也越发增加。除了从根源上扩充专业的师资力量,组建准专业化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也是一个长效性的解决途径。朋辈心理辅导不仅可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实践教育,弥补高校心理健康教师与学生人数不匹配的缺口,而且有助于学生开拓自我教育的途径,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推进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与学风建设。实施朋辈心理辅导对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无疑会发挥独特的作用并产生良好的效果。

3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3.1是专职心理老师的重要补充力量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思想状况和生活背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重。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都是由辅导员兼职担任心理辅导员,发现需要深度辅导的案例才向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上报寻求专业的指导。这样一来,学生受到咨询的范围就大大缩小,而且在时间上也会有所迟滞。而朋辈心理咨询员与学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情感经历或体验,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而且便于交流,容易产生共鸣。根据专家研究表明,当大学生出现心理压力需要寻求帮助时,最先倾向于向朋友倾述,其次是选择沉默,再者是长辈,最后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最先想到的是向朋友倾诉,向同龄人敞开心扉,倾诉烦恼。此时,如果朋辈心理辅导员能以真诚的态度,认真倾听并安慰求助者,给予合理的指导,大多数情况下,求助者都能做出合适的抉择,顺利地度过心理困扰。朋辈心理辅导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途径,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由专业老师进行辅导的模式,而且还给学生提供了榜样的作用,是对专业心理辅导员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减轻了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压力。

3.2是架构高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中坚力量

为了提高处理心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和效率,多数高校都建立了三级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机制。第一级为学校学生处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要是全面统筹地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关注需要深度辅导的人群并给予帮助;第二级是由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牵头和辅导员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站,主要是针对各学院的具体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三级是由班级心理委员和朋辈心理咨询员组成的朋辈心理咨询团,主要是负责及时地反应情况并收集相关的信息。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难点在于不能及时地发现异常心理学生的情况和不能在平时的生活中给予帮助和指导,然而朋辈心理辅导员就正好能起到这个关键性的作用。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快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利于分层次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而且能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性。

3.3是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潜能力量

进入校园生活意味着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每一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正能量。如何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成为一个合格的高素质人才是每一个大学生所希望实现的目标。在朋辈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能让每一个参加培训的人对生命有新的感悟,对生活有新的梳理,对未来有合理的规划;使每一个朋辈心理咨询员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渴望帮助别人,在帮助的过程中体验“存在价值”,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帮助他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扩宽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范围,更能使大学生从被动受教育的客体转变为自我教育的主体,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4是构建“人文关怀”校园文化的保障力量

构建“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不仅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实施朋辈心理辅导,一方面朋辈心理咨询员在接受培训之后,在遇到有心理困扰的同学,会用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尽自己最大的主观能动性去帮助他人,在一种和谐的互助关系中,促进自己和他人的成长;另一方面,当他人接受过朋辈心理咨询后,也会心怀感恩,在别人需要自己帮助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这不仅促进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两性循环,而且为构建“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力量。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8

2.人际交往方面:表现为人际适应困难;集体观念较淡薄;缺乏尊重、真诚、团结、互助精神。为摆脱这种令人失望的状态,许多学生与社会无业青年靠近,或者校园内部拉帮结派或者集体性早恋,以不正常方式来肯定自己。

3.性格方面: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性格态度特征表现为坚持性、自觉性较差,自制力不足。有1/4左右的学生或多或少违反校纪校规。

4.自我认知方面:缺乏积极健康的自我观念,表现为较强的自卑感,自立、自信、自尊、自强不足,自我评价机制不完善。转而以破坏课堂、哗众取宠等形式来寻找自我。

那么,如何化解中专生的心理问题,使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摆在广大中专教师面前非常迫切的问题,也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的前提下,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良好的品格大有裨益,从而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中专语文教学中

(一)深入研究语文教材,找准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学生和教材是课堂教学三个永恒不变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语文教材为载体,立足教材,构建教学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心理教育材料,或显性的,或隐性的,渗透着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智能训练和人格要求,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掘这一资源,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例如,在教学鲁迅小说《药》时,结合鲁迅的经历及其对国民性的思考,联系当今种种让人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旧中国国民人格上的缺陷,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提供历史的借鉴。再如,在教学《项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玛蒂尔德身上存在的人性的弱点与人格缺陷,我把切入点放在对这一人物的分析﹑评价上,组织学生展开深入的讨论。在讨论﹑交流中,有的学生对人物报以同情,有的则认为这完全是人物的虚荣心所至,有的还把问题深入到社会制度上去。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了什么才是健全的人格,并能结合自己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不仅掌握了小说的思想内涵,而且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人格教育。

(二)努力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完善学生个体心理

在教学中,如果总是采用同一或相仿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就会受到压抑。即使某一种教学方法比较好,但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使之程式化,这种教法也就停滞起来,缺乏活泼的生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多种方法,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学习课文的愿望和现有语文能力的情况出发,使每篇课文的阅读有新意,有新鲜感。教师不宜教给学生过多的现成结论,而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本身进行感悟,使学生对文章有新的理解和创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如我们很熟悉的文章《荷塘月色》,文章起笔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多年来,教师总是习以为常地把“不宁静”的原因归之于当时的时局动荡,且反复使学生熟悉这一点。这就使学生失去创新理解原文的机会,从而把学生的创造力扼杀在“熟悉化”的摇篮中。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朱自清当时生活状况的资料,让学生自己对文章进行陌生化探索。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当时朱自清父子因家庭事务而关系紧张,为了缓和这种紧张的关系,朱自清屡屡写信回家;然而父亲一直没回信,所以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这样学生可以探索出:家事和国事是使朱自清心里不宁静的双重原因;朱自清虽然是散文家和教授,但他也有烦恼的时候,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情感也是解决自身忧愁的方法之一。

(三)紧紧围绕教学环节,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优化学习的心理环境

营造友善的教学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快乐带给学生,树立“以情感人,以情服人,以情育人”的教学观念,用情趣去感染学生,用挚爱唤醒学生人格深处的迷惘。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的进入角色,大胆的发言﹑自由的讨论,想己之所想,说己之想说,从而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引起共鸣,达到提高人格水平的目的,为最终协调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构建了健康的心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一直都在关注他(她)。在师生关系上,建立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氛围,让心灵体贴心灵,“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保护学生心理健康,在教学中从细微处着眼,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及时正确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2.在课堂内的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立足课堂,心理健康的渗透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教材中安排了不少的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由学生实际参与实践,在设计、制作、组织、表演、辩论等活动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有着丰富的体验,或品尝成功、分享喜悦;或经历挫折、体验失败,学生的心理状态是随着活动的过程和参与程度而呈发展变化的状态,在教学中,以“活动”为“教材”,敏锐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用行动去感染学生、影响和暗示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愉快地感悟、体验。

3.以作文教学为切入点,疏导学生积郁的情感

社会变化的困惑,人际关系中的焦虑,个体成长的烦恼,或喜或忧,学生有倾诉的需要,如果因势利导,把学生常思常想,常讨论的热门话题,常关注的焦点纳入作文教学之轨,那就满足了他们倾诉的需要,解开他们的心结又帮助了他们作文。抓住学生平时关注的一些热门话题可以拟题作文。如谈谈对网络的看法,讨论一下姚明和火箭队赛事,前段时间陈冠西等港台明星出现的令人不齿的“艳照门”,可以拟题让他们评论一下这些事,这样可以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认识一个人,怎样坚持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中涌现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如果让学生去思考、去感受这些人和事,他们自己也领会到了拼搏、抗争、关爱、感恩等众多元素对他们自身人格的启迪,有些学生在作文中直舒胸意,对自己、他人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成熟的认识,积郁的情感不仅得到了倾泻,世界观也得到了改造。其实对于中专生而言,即使全篇文章文句不是很通顺,但在某一处写出了作者的思想火花,都应大肆表扬。这样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成就感,这种感受非常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需要。

4.把日记作为学生的心灵小船,对学生适时进行心理辅导

心理不适很多时候是由于内心郁结造成的。写日记是宣泄感情的好办法之一。日记可让学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最真切的感受写下来,让感情得到宣泄。除了作文外,日记或周记沟通了学生和教师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和兄弟姐妹、朋友同伴、长辈智者于一体的倾诉对象,从而减却不少孤单和无帮助感;同时教师获得了学生信任,了解了信息,防范于未然。日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其进步潜能,解决心理不适和心理困扰,引导他们通过日记来合理渲泄自己的情绪。在日记中,教师可通过笔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组织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了解社会,并学习运用语文能力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手段。如像开展社会规范用字调查、人们日常频繁用语调查等活动,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还组织学生出黑板报,自编手抄报,书报美文摘抄,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等语文活动,促使学生关注当今改革、开放、竞争的社会现实,让学生感受时代气息,了解当今社会最新的科技信息,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培养,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一定的高度。

总之,在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有“角色”意识,要把整体育人视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把教学过程视为育人过程和心理辅导过程,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到“熊和鱼掌”“亦可兼得”,中专语文教学的作用和效果也会得到改观,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申继亮.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9

(一)注重个别学生与全体学生的兼顾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都以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为主,其他的学生被自然地忽略掉了,这些学生的情况如何呢?他们在大学生活中能感受到幸福快乐而有希望吗?这些就不得而知了。积极心理学的引入,对所有人的积极情绪、积极品质以及潜力发挥的关注,能从理论上补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打破当下以少数问题学生为重点的局面,使更多的人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视线范围内,实现个别学生与全体学生的兼顾。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10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许多共性的东西,比如说它们的工作对象都是人,工作任务都是要影响人、改变人,工作的形式一般也都借助于语言的影响等等,这使二者之间有着更多的内在联系,或者说有着某种一致性。

1.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基本目标和任务上是一致的

它们都服从于社会主义新型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和健康成长及发展服务。我国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从各自的特点出发,行使着自己的职能,担当着各自的任务,如果说德育侧重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的话,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侧重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但二者在育人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下又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1.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职能上是互相衔接的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才,而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才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也是进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使他们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为他们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其它教育创造条件;而德育通过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塑造,反过来对学生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进一步发挥其积极影响,二者协同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的

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的心理问题往往与道德问题、思想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必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协同作用来加以解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许多学生正是因为缺乏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才造成心理问题。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进行工作,才可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2二者之间的差异性

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并不是否定二者间的区别,只是为了说明在学校教育中,由于教育本质内容的规定性,使二者在育人的总目标下有了更多、更密切的联系。在肯定这种联系的现实可能性的前提下,我们有必要弄清楚二者的一些基本区别,以有助于加深对它们的认识,更好地促进二者间的结合。二者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

(1)二者的理论基础和工作方法不同。

德育工作主要以马克斯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思想导向,以德育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它主要采用灌输、说服教育、典型示范、环境熏陶等方法。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以教育学、心理学尤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它更强调个体的兴趣、需要、自我实现、价值观、潜能的发挥以及个性的塑造等,主要采用疏导、咨询、激励、心理测量、个别访谈、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等工作方法。

(2)从内容上看,德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它力图使学生认同并接受高尚的道德规范、正确的政治态度、良好的思想意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则是个体的成长问题,它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帮助学生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适应性问题,充分挖掘个人的潜能,使之全面地发展,其核心是推动个人不断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困惑,调节情绪、平衡心态,促进学生的心理成熟和全面发展。

(3)从工作角色上看,德育中双方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德育工作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是教育的对象,这种关系也使德育变成为一个教导的过程,并且德育工作的评价标准是预定的,有固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是一个讨论、沟通、疏导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相互平等的,即通过询问、商议、帮助、指导、服务等方式形成的参谋、顾问、朋友式的关系;其中虽有教育的因素,但主要不是以教育者的角色出现,常采取被动态势,如倾听学生的“渲泄”,注意观察其表情、手势、姿态等,力求进入并疏导学生的内心世界。

(4)二者的社会制约程度不同无庸质疑。

德育工作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制度性,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甚至同一时期同一国度的不同地区德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内容和任务都有很大的差异。不过,尽管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归根结底,德育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培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养拥护统治阶级及其统治制度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心里健康教育,尤其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形式的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则很少受到阶级性和社会制度的制约,相反,它更容易受到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以及心理咨询技术和方法更新的影响。

3二者之间的结合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其积极因素开展德育工作,往往会收到一般思想品德教育收不到的效果;反之,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最终解决也必须依赖于德育的教化和熏陶。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将会更好地促进学校素质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结合起来,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学生的特点,更好、更有效地培养其健康成长,有助于增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该承认,虽然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面对当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前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工作对象的新变化,存在着很多教条化、经验化、不合时宜的东西。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缘于我们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许多心理问题重视不够,德育工作者缺乏心理学方面必要的知识修养,影响了对学生的全面认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入,不仅因为它在研究、认识人的心理现象方面,有着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能够促使德育工作者重视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心理健康教育具备的许多优势,丰富和发展了学校德育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改变目前德育工作目前存在的简单化模式和狭隘化格局,极大地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其科学化、现代化的进程。心理健康教育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研究成果,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把这些原则和方法引入德育工作中,进一步丰富、改进德育的方法和手段,使其更适合当代学生的特点,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德育的水平。

(3)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补充,它扩大和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并使其效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塑造健全人格,培养最佳心态和良好情绪,也是学校德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看,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补充,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有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有效的介入,使学校德育的内涵更加丰富,效能进一步增强。另外,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比较深入、真实、具体等特点,教师更多以学生朋友的面目出现,容易得到学生的接受和认同,因此可以了解到许多从一般途径得不到的信息,可以更真实地了解学生思想深层次的问题,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为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超级秘书网

当然,我们也要避免用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或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学校德育的倾向,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实际上,在我国目前学校的教育实践中有两种错误倾向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片面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将学生中存在的大量思想观念、人生价值甚至政治观念上的问题都看作是心理问题;另一种是把学生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用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德育化的倾向。究其原因,是由于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性以及它和德育的关系认识不清。传统的德育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注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但是对学生尤其是大学生作为一般的人的学习、交往、恋爱、择业、承受挫折等日常生活中所具备的心理素质未予以应有的关注和培养;在方式手段上,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个性特征,过分强调灌输、榜样等外在因素的强化作用。新形式下,传统德育那种说教式、单一化、公式化、压制化的简单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真正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渗透作用,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必要途径之一。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工作侧重点也不同,故二者应分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二者既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互相包容;但在教育方法、研究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在教育内容和重点上可以相互弥补,互相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上都可以追溯到学生日常生活的大课堂中。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本身,而是在于学生的生活,在于给学生真、善、美的生活。因此,在学校教育实践工作中应始终把握二者的异同,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努力实现二者的整合和有机统一,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11

一、营造和谐、友善的教学氛围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

友善、活跃的教学气氛,必须建立在师生相互理解、亲近、信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活跃的课堂教学无形中给学生创造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学习环境,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在愉快教学情境中消除紧张、压抑、焦虑、恐惧、痛苦等不良心理因素,同时使他们逐渐朝着朝气蓬勃、勇于创新、主动积极的心理素质方向发展。

1.关心帮助学生。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交往形成了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两者的和谐默契主要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帮助上。这种关心和帮助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料”,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例如,在排球教学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因完不成教学大纲规定的考试标准而产生了厌倦、恐惧、自卑、焦虑的心理,尤其是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为了解决这部分学生学习的困难,消除她们紧张的心理,及时和学生一起分析存在的技术问题,在课内外单独地辅导和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学生们从那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考试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这种进步不仅仅是靠学生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关爱,使学生们对学习有了信心和动力。

2.理解尊重学生。理解和相互尊重是师生具备健康心理的必要条件,也是师生双边活动和谐融洽的心理基础。学生需要理解,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学过程没有理解、尊重、信赖、平等的环境,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得不到发展,即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某些不当行为,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原因所在。诸如学生没能按照教师布置的练习和方法去认真完成任务,纪律涣散,有时甚至和教师发生冲突。一旦发生这些情况,教师应冷静地分析,尽可能地运用友善和蔼的语言去说服他们,尊重他们的自卑心,消除隔阂,使他们感到教师的真诚相待是一片爱心和温情。反之,若用挖苦或过于严厉的语言训斥,甚至进行体罚,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其紧张的学习心理就难以消除。

二、挖掘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其教学过程具有时空性的特点,它由过程的开始、发展、结束三部分组成。整个过程所采用的组织方法、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蕴藏着诸多的心理健康因素,只要教师能及时地抓住这个机会,无形中可使学生的心理障碍得以缓解乃至消除。

1.利用开始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调动内需。大量研究表明,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碰到的最大“敌人”,不是自己的能力不够,而是在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运动动机障碍,其根本原因是教师仅注意知识技术的传授,而缺乏动机激发的意识和手段,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需力,致使他们对学习缺乏足够的热情,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为。体育课的开始阶段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好时机,这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较为明显。教师可通过语言、表情、手势等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内在需要感,也使一些原来不愿参加活动或对体育课没有兴趣的学生,消除某些主观干扰,逐渐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一般应采用诱导学生情绪的方法,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积极心态,利用考试标准作为学习的杠杆,给学生制定近期目标和远景目标,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达到了目标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样,学生们的自信心就会被激发出来。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积极的表情,良好的情感,活跃的教学气氛来诱发学生内在的动因,引发学生的欲望与兴趣。

2.根据教材特点,运用与创设情境,减轻心理压力。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教材内容大部分沿用旧的传统的运动竞技项目,一般以田径、球类项目为主。这些教材竞技性强,技术难度大,对一些从未从事过专业训练的大学生来说是难以轻松愉快掌握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运动性心理障碍。为了减轻因教材问题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根据教材特点:一是有针对性地利用现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媒体中的相关资源,创设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课堂教学情境,从不同角度的信息传递去刺激和感染学生。如在教学生正确掌握篮球“跳投”技术时,利用教学录像带、多媒体教学片,让学生重复多次地观看对照,了解该复杂技术的结构、重点以至动作的各个细节,启发思维。又如,在健美操和艺术体操的教学中,教师们把音乐和技术动作完全地融合在一起,创设了一种轻松快乐、赏心悦目的教学情境。二是教师有目的地、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在游戏、小组竞赛、分析讨论等多种课堂情境中去体验学习体育的乐趣。3.采用分层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合理使用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消除运动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般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与学生的心理、生理的状况,将学生按一定层次水平,进行分组教学,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由低到高,使绝大多数中、下水平的学生能在这些具体目标的引导下,满怀信心地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采取的办法是:多安排练习的时间和锻炼机会,在他们学习有困难时,及时给予辅导帮助,使其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减轻学习的心理压力,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步达到教学的目标。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使较高水平的学生也不至于过分骄傲自满,从而培养他们勇攀高峰的精神。

4.用诱导联系的方法可以缓解学习中紧张害怕的心理。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可知,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初始阶段,对那些结构严密、难度较大而肌体一时不能适应却又不易分开的动作,一般采用诱导练习。使动作的难度降低、强度变小,容易消除学生紧张害怕的心理。如: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篮球行进中传接球技术,在教学中,首先,在原地做传球动作;然后,在做行进中侧身跑传球的模仿动作,并逐步过渡到用较慢速度的跑动传接球;最后,在中等速度的跑动中完成整个技术过程。又如,排球中防守教学,对大学生来说要完成好防守动作谈何容易,原因是害怕心理占了主导地位。为了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尽快使学生掌握技术,我们常选用抛球、轻扣球等;最后,做完整的防守教学过程。这一系列的诱导性练习,能够缓解学生的害怕心理。

5.在游戏中培养机智勇敢的品质。教学中的游戏和比赛不仅是学生的身体和运动技能的竞争,更是双方心理、智慧、意志等综合素质的较量。其特点是:有一定的情节和思想性,并具有竞争中的娱乐性;能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的才智和创造力。它还可以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技术技能的能力。显然,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选用一种结合学生热身的活动,编制轻松愉快的游戏内容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抢球和护球”的游戏,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技、战术水平或发展某方面的身体素质,它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对抗性;再如“进攻与防守”对抗性的游戏,结合教学让学生在对抗性比较强的情况下,利用身体素质和已掌握的技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意志品质。这种方法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强烈而复杂的心理波动,让他们感受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

三、重视学习情况反馈,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12

国外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心理弹性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中介作用的是与‘危险性因素’相对的内外部‘保护性因素’”。那些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受伤害或导致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都可以称为危险性因素。而保护性因素则是指能减轻不利处境中的个体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个体心理弹性发展的各种因素,其中包括个体性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如:儿童的个体因素有智力水平较高、社会技能高、有内控制力、有吸引力、计划能力强、对心理弹性能自我界定、对经历的“认知—情感”加工好等;家庭因素有父母关系和谐、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支持型的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良好;社会性因素则有社会支持网络(亲戚、社会团体的物质和情感支持)、成功的学校经验。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更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揭示了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体现了外在环境、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的交互作用的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后的研究可能还需要注重从学科融合、交叉的视角,开展多维度的研究,要注重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更要注重文化背景对个体心理弹性建构与发展的影响,要注重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生态性、系统性研究。

三、心理弹性的测评以及干预研究

随着心理弹性研究的逐步深入,心理弹性的研究取向和方法也由早期的质性研究、个案法、访谈法等转变为以量化评估研究、实验研究为主。比如运用成熟的已有量表、问卷进行测查,或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采用经验效标法、因素分析法等编制新的心理弹性量表、问卷进行调查。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量表和问卷有:CD-ResilienceScale,加利福尼亚健康儿童问卷中的学生心理弹性问卷,黄希庭等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弹性量表,胡月琴和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徐家华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弹性问卷等。随着心理弹性研究的进展,许多具体措施也在研究结果的指导下应用于实践。与传统的旨在改善危险性因素不同,许多干预工作对个体自身和个体所在环境中那些发展性、保护性的资源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如生活技能训练是一项以学校班级为单位,目的在于帮助提高青少年的一般生活技能和抵御社会不良影响的训练。通过示范、角色扮演、行为家庭作业等活动,以发展与提高个体的自尊、人际交往等有关的认知行为技能以及减少焦虑。国内的学者也开展了一些心理弹性的训练和干预研究。如滕秀杰设计了以认知行为为导向的心理弹性团体辅导方案,实验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显著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并具有一定的长期效果”。曾红以农业院校学生为被试,开展了相应的心理弹性训练,发现“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效果显著”。还有学者研究认为个体的心理弹性系数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可以通过后天培训,增强个体的心理弹性系数。建构和扩充动态内在因素的对于提升个体心理弹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心理弹性研究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心理弹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探索个人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使逆境对个体的消极影响最小化,使个体的适应和成长最大化,这一目的是与心理健康教育殊途同归的。如何有效帮助处于生理、心理发展关键期的初中生更好地适应与成长,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题和中心任务。所以充分借鉴心理弹性研究的成果并从中获得启示和参考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心理健康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已有心理弹性研究充分表明,儿童早期和青春期是心理弹性塑造的关键时期。在这些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往往是不稳定的和比较弱的。因此注意避免让个体经历高危事件、减少危险性因素,降低心理弹性损害十分关键。同时,要注重保护性因素的增加和拓展,良好依恋关系的形成和安全感的提升都有利于为心理弹性的发展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抓住青春期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要做好学生入学、升学等关键节点的教育工作。

2.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新目标

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强调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的预防、消解与应对,通常是处于一种被动或消极应对的模式。而心理弹性理论则更倾向于注重个体积极心理特质的培养和塑造,如自我效能感、积极情绪、积极评价以及自我调节、意志力等个性品质的养成。这样,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着力建构学生的乐观认知、体验积极情绪,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个体洞察自我和心理成长的活动,更要成为发现、获取和培养心理弹性的活动,其目标应为帮助个体形成积极个性品质、不断追求个体人格完善、促进个体达到自我的完满状态。

3.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新形式

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多以课程、讲座等知识传授形式为主,辅以活动课程和团体心理训练等形式。而心理弹性理论表明,个体的自我体验、调节能力和认知评价能力、个体应对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对于心理弹性的生成与发展密切相关。自我调节和体验能力的增强可以促进学生情绪健康发展,增加他们行为的稳定性和行为的可控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个体的切身体验和主动性、参与性,要以心理训练、团体活动的教育形式为主,尊重和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心理体验,强调技能的训练和养成。

4.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新力量

心理弹性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个体内部(个体特质)和外部环境(家庭、社会)的保护性因素。具体来讲,构成心理弹性动力系统的有:个体特质系统(自我效能感、问题解决策略、应对方式、心理控制源及心理防御机制)、家庭环境系统(家庭结构、家庭氛围、教养方式、依恋类型等)和社会支持系统(学校生活、师生关系、朋辈交往等)。而目前我国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也号称“三位一体”,但实际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也只有学校教育人员,家庭尤其是父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展示出来。这就需要广大家长真正转变观念,勇于承担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努力营造温暖融洽的家庭氛围,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积极关注孩子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成长需求,真正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时,学校、教师也要给予个体积极关注和关怀,注重促进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从社会层面来说,应当构建关心和保护个体尤其是青少年的氛围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真正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合力。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13

具体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三观”作为大学生人格构建体系中的重要支柱,是大学生人格健全的基础,是大学生在待人处事过程中正确立身处事的前提和导向.只有当大学生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和眼光来看待事物时,其才能有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处事方式.其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尊自爱,促使学生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使学生形成坚定的意志.要想形成高尚的人格,学生必须学会自尊自爱,为理想不懈奋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克服内心消极的心态,积极面对人生.其三,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超越意识,借助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性竞争的意识,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从而缓解或化解自身可能存在的人格障碍,同时通过不断开拓和良性的竞争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大学生在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中能够更快的适应.其四,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消除大学生人格中的缺陷和不足,促进大学生人格发展活动的开展.在现实生活中,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在大学生的人格中必然存在“短板”,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强化学生心理因素,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特点,为大学生营造出了一个相对积极、轻松的人际交往氛围,能帮助大学生净化心中的消极心理情绪,促使大学生学会体谅他人,从而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全.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和方法

3.1完善大学的心育组织机构,积极发挥心理教育的作用

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要求高校从学校、院系、班级三个层次建立起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并不断对该网络加以完善.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承载体,高校应以此为中心,面向全校大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针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特点,有效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借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的专业优势,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有效的增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咨询师以及其他专业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干预,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就院系和班级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言,教师应主动深入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了解大学生内心的想法和需求,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予以高度的关注,以尽早的消除学生人格中的缺陷,使学生的行为更加规范.其次,利用班会和团会的机会,向大学生普及一些有关如何增进心理健康或者消除心理困扰,舒缓压力的有效办法和途径.通过谈话和讨论的方式,增进学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既提高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又消除了大学生的不良人格,使心理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力地促进和维护大学生人格的健全.

3.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生力军,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客观要求.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对自身有更加透彻而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有利于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人格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因此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将其作为高校教育中的重点环节,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强烈的独立意识以及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得当代的大学生更加渴望来自于家长和教师的信任、理解、支持与尊重.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在增强和激发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克服性格中的弱点并发展和挖掘自身的闪光点,以此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3.3关注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预防障碍性人格的形成

经济比较贫困、学业落后、日常生活散漫、生理存在缺陷的大学生即为本文中所指的大学生“特殊群体”.在这个特殊的群体中心理健康问题是比较普遍的,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其人格向不良方向发展,因而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一定要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心理状况予以关注和重视.学校和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针对贫困生,要注重对他们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精神的培养,鼓励他们勇往直前;而针对存在违纪现象的学生,学校则需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加强对其思想教育,使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从而及时改正自己的行为,向着更加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