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

摘要:历史教育教学欠缺生机,鲜有学生热爱,难于学以致用……上述种种尴尬已成为阻碍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科学化发展的瓶颈,克服这些不足,探索一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之路,对今后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高校历史教育教学论文

一、《百家讲坛》对高校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启发

高校历史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是研究的热点与实践难点。近年来,以讲述历史的方式,弘扬传播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为目标与内容的央视节目《百家讲坛》,自开播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为高校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积极的启示。作为一所汇集各路精英教师(学者)的“开放式大学”及其“历史科目”,其“教育教学”成功之处在于:

1.合理的定位。以讲述我国著名的历史内容为载体,在专家、学者和广大百姓之间架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达到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2.注重名人效应。讲师们都是在学术界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学术大腕”,通过《百家讲坛》,实现了日常普通老百姓聆听到他们讲座的心愿。

3.语言通俗易懂,表达幽默风趣,一改历史语言中艰涩难懂的术语、文言。

4.选题的“可讲性”,史文学类题材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同时也突出时代性。

5.多种电视手段的综合运用,讲座提纲制作成课件,演讲时投影演示,图、文、语、手势同步进行,立体感强。

电视节目和历史教育教学固然有区别,但在如何有效地传播历史文化的宗旨上却是一致的。因此,高校历史教育应借鉴《百家讲坛》的有效经验,找准历史教育的目标定位,从课程体系到治学态度、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改革。一是要借鉴其合理定位,明确历史教育的目标。要明确区分非历史专业的历史教育和历史学专业教育课程的差异,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二是要借鉴其多元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尽量减少照本宣科,多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教学内容、引用的材料、图片、文字、声音等通过多媒体设备传递给学生,让历史知识“活起来”。三是要借鉴其“一家之言、百家争鸣”,给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现在高校的历史教学,限定性的结论太多,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少,固定的结论又让学生对历史产生逆反心理。倡导学术自由,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在允许范围内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构建立体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推动高校历史教育发展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学习方式的运用。高校历史教育教学方法中,最容易忽视的是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开发。因此,要增强自主学习方式的运用,鼓励学生围绕教学难点与社会热点,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丰富自身的历史知识结构和逻辑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其性格、爱好、知识面等方面差异,自由组合、组建成不同的历史学习小组,注重自主学习与分组合作学习的高度联动。

2.利用网络技术,增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现代化的网络教育技术具有生动性、即时性等便捷性优点,这种手段在高校历史教育教学的运用,从多个角度、跨越时空提供声、像、文等信息的历史“再现”,让学生在课堂中也能领略到声音、图像带来的历史冲击力和历史厚重感,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历史故事会镌刻在学生的脑海里,使他们的历史观、想象力、知识面同步得到提升。此外,以网络教育为依托,构建历史教育网站、论坛等互联网平台,也有利于学生自我探索。

3.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拓展研究性教学方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虽然能让教师更好地传播知识,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力未能真正调动起来也是不争的事实,导致大学生历史意识和表达能力不够。因此,要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鼓励大学生在历史教学与历史体验中,进行研究型的学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开设“历史沙龙”、“寻根问底”、“以史为鉴知天下”等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研究型的学习,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带着思考去学习,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高自身历文献阅读能力、质疑能力、论文写作能力。

4.重视与提升历史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把实践教学纳入历史教育教学的体系中。通过修订教学大纲,增大实践课程。教学参观普遍地受到大学生的欢迎,教学参观可以是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古迹等,参观时安排必要的讲解,既能陶冶情操也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避免流于形式。此外,还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模拟历史事件进行解说与扮演,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作者:刘兰荣 单位: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论文

一、高中历史生成性教学对策研究

1.基于学生原有水平的原则。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来学习的,我们的教学不可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如果要清晰地看到学生知道了些什么,必须在课堂伊始就以学生的原有知识为基础,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与经验来阐述新的知识,知识生成才会不盲目。课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反思在本节内容学习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哪些与之相关的知识,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知识基础上存在着哪些差异,在新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将知识内容分为几个层次来设计,预计学生会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怎样的反应和解答。

2.教学相长的原则。课堂教学是师生和谐共建、交往共生的过程,笔者认为生成性课堂也要讲究效率,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生成知识、掌握经验和方法,需要教师精心预设,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予实时的引导。师生交往与对话是促使学生自主生成知识的动力所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合作探究,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过程,在学生思维出现困惑或是价值观出现偏差时及时地予以引导与矫正,提升知识生成的质量。

二、案例分析

人教版选修3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有个“探究活动课”,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就话题“世界大战的启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进行探究,从编者的目的来看,学习高中历史不仅仅是为了认识历史,对于战争史也是如此。让学生讨论对战争的看法,从讨论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意义,促使正确的生命观、战争观与和平观自然生成。当然,为了促进这些感受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笔者将教材中的内容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这节课的内容进行重组,让讨论的主题更为明确———“对二战的反思”,同时为了方便讨论进一步分解为如下几个小的课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社会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

(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外交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及时次世界大战相比,有哪些异同点?

在确立讨论的主题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先在小组内部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再到课堂上展示交流。各个小组的观点在讨论中碰撞,生成更为完整的意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做好记录员的工作,将学生讨论过程中生成的观点、成果展示出来,和学生一起总结提升。大量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师生在时空上的共存,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更是在同一教学主题下合作交流、共同体验和感悟的学习共同体,在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出民主、开放的生成氛围,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作者:费飞相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浅谈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要求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四大要求:教育观念要求、历史教师素质要求、教育教学目标要求和教育教学方法要求。目的是为历史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方向。

关键词:新时代; 历史;教育教学

在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之后,各国之间的竞争已由对受教育者数量的需求转向了对受教育者质量的需求,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问题。高素质人才除了较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外,还必须有良好的人格结构,必须融合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历史学科属于人文学科,在培养人的人文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历史学科究竟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就是说为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何在?笔者试图就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要求谈一点自己的设想。

一、教育观念的要求

新时代的教育核心是创新教育, 专家指出,围绕创新教育,应树立四大观念:一是树立人本教育观念。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二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育活动,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三是树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质量观。学校无差生,只存在有差异的学生,教师的责任是扬长避短,使他们都成为人才。四是树立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的毅力,创新的体力。[1]“‘以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必将是新世纪人才培养领域被广泛认同的基本教育教学观”。

[2]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历史教育教学理应树立这些观念。

二、历史教师素质的要求

有人说,面对推行素质教育,我们的教师迫切需要由传授型向学者、科研、交流、特色“四合一”型教师的革命性转变,把自己造就成一种创新型全能型教师。[3]也就是说,从事创新教育的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科研型、交流型、特色型“四合一”型的教师。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教师形象。一般来说,创新型的历史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一)教育思想端正,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每一方面。

(二)创新能力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应具有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的中学历史教师大多数属于“知识传授型”。他们对于历史知识的传承和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文化素质的培养,曾经起过重要作用。在今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这些教师及其教法在教坛上仍可占一席之地,但已日趋不能适应时展和社会演进的需要了。历史教师及其教学应尽快实现由“传承”知识型向现代的“智能型”转变,即由“传承型”向“创新型”转变。

(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教师应掌握计算机、电脑投影仪、国际互联网的运用方法,现代电子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以及其它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能够利用网上资源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下载教学的图片和课件;能够利用光盘在电脑上教学等等,以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研究型的教师。历史教师应参与教改课题研究,具备一定科学研究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一般的通常的步骤,并能对1/2门研究性学习课程进行较有成效的指导。

(五)复合型的教师。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还应努力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对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实际问题的了解,以利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还要尽可能多地学习和了解其它学科的理论和实际知识,如科技、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等,主动地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自然交叉和综合,成为符合型教师。

打好学者的根基,每时每刻注意教科研,以学生的引导者、鼓励者、合作者的姿态从教,最终成为一名独具特色的教师,这是我们追求的根本目标。

三、教育教学的目标要求

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怎样学习,指的是学习方法问题;怎样思考,指的是思考方法问题。具体到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能力和健全的历史人格。

(一)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当今正处于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人人都要学会学习,所以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授学生终身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课堂上应努力诱导学生参与教学,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究式的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既学到基础知识,又提高思维能力和思想认识,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袁拯国教授说:“创造性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所谓具有较高的创造性,就是指具有极强的问题意识,能将已学的知识作为方法和手段去探究未知知识”。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对历史学科有一定的注意力和探索精神,并且运用记忆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等,从多角度看待事物,并做出判断和选择,提出自己新的认识。这种新型认识的提出,便是学生的创新能力了。[4]学生有了较强的问题意识后,历史教师再有意识地进行侧向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和想象力的诱导,历史思维能力就培养起来了。

(三) 培养学生健全的历史人格。个体历史创新潜能的释放需要对已有历史经验的开放,对不确定性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容忍,对历史概念外延的灵活性,对历史人物和事件评价的内源性,需要坚持某一认定方向的意志力,总之,需要健全的历史人格。有关专家也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主要不在于其专业知识,而在于其人格、其道德,这是建立在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目标。历史教育是要学生在研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增强学生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历史责任感;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精华,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遗产,尊重其他民族和国家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正确看待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真诚善良、积极进取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教育教学方法的要求:

既然历史教 学的目标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那么如何达到这一目标?这就是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一个教育教学方法问题。笔者认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历史教育教学方法应该是多种教育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具体地说应具备如下要求:

(一)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要求调动学习者多种感官去学习,要求有现代化的教具相配合,即要有相应的教育教学科技含量。在历史课堂上,应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创造性地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历史课堂图文并茂、动静相兼、声情融会、视听并用。

(二)贯彻“以史为鉴”的原则,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历史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传承文明,这种传承文明包括传授历史知识、文化遗产、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等;也包括对历史规律的探索,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对历史教训的汲取,等等,这就需要贯彻“以史为鉴”的原则,而贯彻“以史为鉴”的原则也意味着需要创新,因为实施创新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教育传统和成果的发展。而且,继承和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继承的创新,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创新的继承,只能是机械重复,不会有生命力。历史教学应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密切联系现实,突出时代主题和时代精神,注重实际运用,并在实际运用中创新。

(三)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蕴“学法指导”于同步教学之中。历史上有关重要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教材上一般都有现成的结论,但学生对如何得出结论的过程并不清楚。按照英国哲学家波普尔的观点,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应追求批判性的思维。要批判首先要学会怀疑,因此,他们已不满足于教师对事物现象的解释,不轻易相信教材上的结论。这正是历史教学变结论教学为过程教学的心理基础。学习化社会的教学必须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的培养和提高,让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有人提出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应做到:组织教学内容要想到学生的学;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学;教师的语言要针对学生的学;板书、投影片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检查教学效果要帮助学生学。[5]这种学本思想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在课堂上应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蕴“学法指导”于同步教学之中。教师讲课应尽量暴露思维过程,优化思维品质,变学生被动接受历史知识为主动探求历史问题,把教师的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发现和探求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过程。

(四)在加强学科教学的同时提高综合意识。现代社会要求培养符合型人才,注重多维思维的发展和理论水平的提高,要求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教师在从事历史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联系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知识,转变传统封闭的学科观念,努力探索不同知识交叉、渗透、综合的途径,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有计划地开展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精神,发展个性特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正是我们历史学科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结合历史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摘 要: 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是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认为,应紧扣课本,把握历史信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乡土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历史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运用多种教育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 历史教育 爱国情感 途径方法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同时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下面我就在历史教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谈一谈自己的粗略见解。

一、紧扣课本,把握历史信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历史信息源源不绝,尤其是在近百年历史中更为突出。在教学中,要把握好

最有效的历史信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讲述鸦片战争历史,最有效的爱国主义教学信息就是林则徐禁烟;讲述甲午中日战争历史,最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信息就是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下令向日本吉野号撞击,中鱼雷沉没,全体官兵壮烈殉国;讲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最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信息就是孙中山为救国奔波于海内外,奋斗终身,等等。我们在这些最有效的历史信息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把握三个环节:①教师在课堂上分析这些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结果和作用;②教师分析后让学生发表意见,补充与这些历史事件有关的资料;③让学生在课后写小论文,评述这些事件中主要历史人物的爱国之举。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教学活动,由浅入深,逐步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二、结合乡土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此话很有道理,人们对自己家乡的山水草木、历史发展、社会变革等一般都有深厚的感情。特别是讲到某一历史时段有自己家乡的有关人物或事件时,学生往往都非常激动。

如当我讲到“戚继光抗倭”这一段历史时,便向学校申请带领学生到离学校不远的天马山参观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石像及其题写的石刻摩崖,一边参观一边讲述当年戚继光抗倭的斗争中率领官兵英勇战斗的故事,在场的学生都对民族英雄肃然起敬。当讲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时,便组织学生到当地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向学生们讲述革命烈士杨青云等人的故事,学生们都对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肃然起敬,并向烈士默默致哀,离开时还留下悼念的小白花。

这样结合乡土历史,既加深了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对学生深化了爱国主义的教育,深受学生的欢迎。

三、充分利用历史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史料的真实性和内容的客观性。在道德情感的领域的教育中赢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真实、感人、可信,它“序事之中即见其指”,通过形象、具体、行动的人物的事件感染人、熏陶人,正可谓“细雨润物”,在潜移默化中使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滋润和升华,因此,充分利用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所有站在时代前列的、推动历史前进的杰出人物,无一例外,都是爱国的。从古到今,自上而下,爱国事例俯拾皆是,不胜枚举。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精忠报国”的岳飞;明朝后期奋战十年,荡平倭寇的戚继光;明末清初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使台湾回归的郑成功;鸦片战争中,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抗击入侵的沙俄,收复新疆,“引得春风度玉关”的左宗棠;甲午战争中,浴血奋战,“平壤城头留英名”的左宝贵;戊戌政变后,甘洒热血,“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辛亥革命时期,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而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所有这些,都是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的爱祖国、爱人民的赞歌,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发扬和丰富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和崇高的品德,为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为今天的中学生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

四、运用多种教育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尊重,但教师的立场、观点和引导却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教师必须具有鲜明的立场、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周密的课堂设计,对不同类型的素材,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千古传诵的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和气概的历史名言,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等等,教师如果有感情地朗读,就能燃起学生的热情,激起他们的联想。对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教师如能富有魅力地讲述,也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讲四大发明,如数家珍;讲黄海大战,声泪俱下;讲南京大屠杀,义愤填膺等,都能使师生情感交融,引起共鸣。

在历史教学中,教具的使用也是进行爱国教育的极好方法。讲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如果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地动仪、长城等的模型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亲眼看到祖先的发明创造,就会使学生产生非常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此外通过电化教学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也最乐于接受,教学效果也较好。在讲述中国近代后期文化史的时候,我们把解放前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取得优异成绩,解放后拒绝英国优厚待遇的挽留,立志回国作出重大贡献的华罗庚的事迹,整理录 音后结合讲课播放给学生听,学生听后非常感动,甚至热泪夺眶,纷纷表示要向华罗庚学习,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决心为实现祖国四个现代化而勤奋读书。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重要地位,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历史教育 重要地位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历史教育在国民教育和公民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必须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在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一)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重要地位

各国教育界普遍认为,历史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美国教育界认为,“历史知识是在政治方面具有明智才能的前提。没有历史,社会就不能分享如下的共同记忆,人们曾经在哪儿、人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或历史上哪些决定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没有历史,一个人无法明智地研究社会中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而且,没有历史知识以及它所支持的历史研究,一个人就无法成长为见多识广、独特的公民。这恰恰又是有效参与民主制管理进程,以及所有公民履行国家民主制理念所必需的。”(引自《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1996年版)

澳大利亚教育界认为,“历史学习对于培养见多识广且积极主动的公民是必需的。通过由历史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学生将会主动思考其权力、责任以及在公民社会中应做何种贡献。历史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学生利用它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而且能够形成对于当今国际事件有见地的看法。”(引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历史课程标准》(1998年版)

我国史学教育专家赵亚夫也认为,“历史教育既是综合的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又是人类文化的‘解释者’。它面对人类的文化实施人类的有文化的教育……历史教育与公民教育在传承文化、发展文化方向相统一,形成了现代历史教育的新动力,从而能够帮助人们有智慧、合乎理智地解释人类的文化影响与真谛,培养人们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态度,涵养关心、宽容、反省、自主、公正和自由探索的品质,这便是新历史教育的价值所在。”(引自赵亚夫《公民教育,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

正是由于历史教育中所包含的广阔的视野、丰富的人文素材、深刻的社会经验,使得它赢得了人文社会学科的核心课程地位。如今,各国普通把历史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力图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的各种形态,理解不同阶段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意义,以及作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人类文化遗产对现今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价值,并由实际生活体验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养成新时代公民的人类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参与能力和自信力。

因此,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将会影响到我国公民个体素质的提高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影响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进程。

(二)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目的及其目标

在新的历史时期,历史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指记住或懂得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之后能产生的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内在的东西,如思想方法、情感、意志和人格,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解决现实中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这就决定了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两个目标,一是在历史思维技能方面,使学生们能够评价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和因果分析、解析历史记载、创建合理的历史论点和看法,并以之为基础,在现代生活中做出见多识广的决策,二是历史理解能力方面,使学生了解本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包括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科学与技术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哲学、宗教、美学)中的抱负、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以便能在分析当今公民所面临的问题和难题时作出明智的决策。

(三)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为了切实达到新时期历史教育的目的和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中学历史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应该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强调历史学习的体验性。要求学生较大限度地迸人历史情境,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去感受历史的的灵魂并与历史人物的心灵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参与和体验历史真实,使自己融入整个人类的潮流中,从而形成与人类整体和谐持续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实现人类理想和精神的传承,实现人本身的健康发展。

(2)强调历史学习的批判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对历史客观事实的追求,有助于学生尊重客观公正的思维品格的养成,对历史现象的评析,有助于学生整体性、形象性、科学性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批”与“判”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观点或结论,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3)强调历史学习的反思性。现代社会要发展,要更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现代人具有纵贯古今的洞察力、对现实社会和生活特征与本质的判断力。现实社会是过往社会的延伸体,对过往历史的反思,可以更好地了解现实,可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反之,对现实社会了解得越深刻,对历史的洞察力和反思力就越精密。作为整体人类群体和作为个体的个人而畜,不断地反思过去和现实,并能不断追问我们过去或现实的生存方式、状态是否合理,如何改善,这样人类才能保持一种有活力的求真、真善、求美的精神,从而不断推动人类在反思和剖析自我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超越。

(4)强调历史与其他边缘学科的联系。历史与许多边缘学科如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地理等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历史再现了这些学科的发展轨迹,在教学实践中挖掘这种联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价值。

(四)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与中学历史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改革相配套的教学评价,应以创新能力发展为基本点,以过程评价为重点,具体要求,

(1)教师对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随时表现出来的创新信念和欲望(如好奇心、探究欲)、创新灵感(如新观点或新方法)、创新意志品质(如独立批判精神、严谨科学态度、自知自控能力)、创新思维品质(如思维的新颖性、发散性、独特性),等等,应及时发现与评价,在掌握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2)教师在以考试形式检查学生学习结果时,应尽量减少记忆性和理解性题目,增加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题目,包括变封闭性题目为开放性题目,变常规性题目为变式题目,变脱离实际题目为着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题目等。

(3)教师在评价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时,应承认个性发展的差异性,不以统一的标准尺度抹杀和阻碍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五)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对历史教师素质的要求

新时期历史教育教学的改革,对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具有广博的知识。历史学无所不包、无不涉猎,这彰,要求历史教师知识面要广,无论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体育,还是天文、地理、时政,甚至民风、民俗等都要有所知晓,以便在教育教学中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2)具有健全的人格、扎实的政治理论修养。尤其是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理论并自觉将之应用于日常历史教学中,形成客观、理性、的历史观。

(3)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师必须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及其教学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意识和责任感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4)具有坚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它包括标准的普通话、较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能力、较有条理的科研写作能力,等等,这是人文学科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5)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教学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丰富素材,将历史图片、影视作品、考古成就、史料、遗迹等制作为多媒体课件的素材,只要应用得当,就能为历史教学增添光彩,提升历史课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课程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性及衍生出来的民族性,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和社会观念、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进程,将不断得到加强,而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将会更加突出,作用更加明显。因此,顺应时展需要,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是历史教育发的必由之路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如何推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

如何推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

正是由于历史教育中所包含的广阔的视野、丰富的人文素材、深刻的社会经验,使得它赢得了人文社会学科的核心课程地位。如今,各国普通把历史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力图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的各种形态,理解不同阶段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意义,以及作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人类文化遗产对现今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价值,并由实际生活体验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养成新时代公民的人类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参与能力和自信力。因此,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将会影响到我国公民个体素质的提高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影响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进程。

一、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目的及其目标

在新的历史时期,历史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指记住或懂得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之后能产生的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内在的东西,如思想方法、情感、意志和人格,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解决现实中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这就决定了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两个目标,一是在历史思维技能方面,使学生们能够评价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和因果分析、解析历史记载、创建合理的历史论点和看法,并以之为基础,在现代生活中做出见多识广的决策,二是历史理解能力方面,使学生了解本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包括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科学与技术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哲学、宗教、美学)中的抱负、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以便能在分析当今公民所面临的问题和难题时作出明智的决策。

二、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要求学生较大限度地迸人历史情境,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去感受历史的的灵魂并与历史人物的心灵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参与和体验历史真实,使自己融入整个人类的潮流中,从而形成与人类整体和谐持续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实现人类理想和精神的传承,实现人本身的健康发展。强调历史学习的批判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对历史客观事实的追求,有助于学生尊重客观公正的思维品格的养成,对历史现象的评析,有助于学生整体性、形象性、科学性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批”与“判”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观点或结论,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作为整体人类群体和作为个体的个人而畜,不断地反思过去和现实,并能不断追问我们过去或现实的生存方式、状态是否合理,如何改善,这样人

类才能保持一种有活力的求真、真善、求美的精神,从而不断推动人类在反思和剖析自我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超越。

三、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教师对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随时表现出来的创新信念和欲望(如好奇心、探究欲)、创新灵感(如新观点或新方法)、创新意志品质(如独立批判精神、严谨科学态度、自知自控能力)、创新思维品质(如思维的新颖性、发散性、独特性),等等,应及时发现与评价,在掌握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在以考试形式检查学生学习结果时,应尽量减少记忆性和理解性题目,增加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题目,包括变封闭性题目为开放性题目,变常规性题目为变式题目,变脱离实际题目为着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题目等。教师在评价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时,应承认个性发展的差异性,不以统一的标准尺度抹杀和阻碍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四、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对历史教师素质的要求

新时期历史教育教学的改革,对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学无所不包、无不涉猎,这彰,要求历史教师知识面要广,无论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体育,还是天文、地理、时政,甚至民风、民俗等都要有所知晓,以便在教育教学中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具有健全的人格、扎实的政治理论修养。尤其是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理论并自觉将之应用于日常历史教学中,形成客观、理性、的历史观。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师必须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及其教学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意识和责任感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坚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它包括标准的普通话、较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能力、较有条理的科研写作能力,等等,这是人文学科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教学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丰富素材,将历史图片、影视作品、考古成就、史料、遗迹等制作为多媒体课件的素材,只要应用得当,就能为历史教学增添光彩,提升历史课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课程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性及衍生出来的民族性,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和社会观念、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进程,将不断得到加强,而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将会更加突出,作用更加明显。因此,顺应时展需要,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是历史教育发的必由之路。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重要地位,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

论文关键词:历史教育 重要地位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历史教育在国民教育和公民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必须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在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一)正确认识历史教育的重要地位

各国教育界普遍认为,历史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美国教育界认为,“历史知识是在政治方面具有明智才能的前提。没有历史,社会就不能分享如下的共同记忆,人们曾经在哪儿、人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或历史上哪些决定至今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没有历史,一个人无法明智地研究社会中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而且,没有历史知识以及它所支持的历史研究,一个人就无法成长为见多识广、独特的公民。这恰恰又是有效参与民主制管理进程,以及所有公民履行国家民主制理念所必需的。”(引自《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1996年版)

澳大利亚教育界认为,“历史学习对于培养见多识广且积极主动的公民是必需的。通过由历史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学生将会主动思考其权力、责任以及在公民社会中应做何种贡献。历史提供了一个参考框架,学生利用它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而且能够形成对于当今国际事件有见地的看法。”(引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历史课程标准》(1998年版)

我国史学教育专家赵亚夫也认为,“历史教育既是综合的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又是人类文化的‘解释者’。它面对人类的文化实施人类的有文化的教育……历史教育与公民教育在传承文化、发展文化方向相统一,形成了现代历史教育的新动力,从而能够帮助人们有智慧、合乎理智地解释人类的文化影响与真谛,培养人们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态度,涵养关心、宽容、反省、自主、公正和自由探索的品质,这便是新历史教育的价值所在。”(引自赵亚夫《公民教育,新时期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

正是由于历史教育中所包含的广阔的视野、丰富的人文素材、深刻的社会经验,使得它赢得了人文社会学科的核心课程地位。如今,各国普通把历史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力图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的各种形态,理解不同阶段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意义,以及作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人类文化遗产对现今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价值,并由实际生活体验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养成新时代公民的人类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参与能力和自信力。

因此,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将会影响到我国公民个体素质的提高和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影响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进程。

(二)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目的及其目标

在新的历史时期,历史教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指记住或懂得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之后能产生的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内在的东西,如思想方法、情感、意志和人格,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解决现实中可能遇到的这样那样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这就决定了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两个目标,一是在历史思维技能方面,使学生们能够评价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和因果分析、解析历史记载、创建合理的历史论点和看法,并以之为基础,在现代生活中做出见多识广的决策,二是历史理解能力方面,使学生了解本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包括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科学与技术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哲学、宗教、美学)中的抱负、成功与失败的经历,以便能在分析当今公民所面临的问题和难题时作出明智的决策。

(三)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为了切实达到新时期历史教育的目的和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中学历史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应该着重突出以下几点,

(1)强调历史学习的体验性。要求学生较大限度地迸人历史情境,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去感受历史的的灵魂并与历史人物的心灵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参与和体验历史真实,使自己融入整个人类的潮流中,从而形成与人类整体和谐持续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实现人类理想和精神的传承,实现人本身的健康发展。

(2)强调历史学习的批判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不墨守成规,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对历史客观事实的追求,有助于学生尊重客观公正的思维品格的养成,对历史现象的评析,有助于学生整体性、形象性、科学性等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批”与“判”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观点或结论,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3)强调历史学习的反思性。现代社会要发展,要更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现代人具有纵贯古今的洞察力、对现实社会和生活特征与本质的判断力。现实社会是过往社会的延伸体,对过往历史的反思,可以更好地了解现实,可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反之,对现实社会了解得越深刻,对历史的洞察力和反思力就越精密。作为整体人类群体和作为个体的个人而畜,不断地反思过去和现实,并能不断追问我们过去或现实的生存方式、状态是否合理,如何改善,这样人类才能保持一种有活力的求真、真善、求美的精神,从而不断推动人类在反思和剖析自我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超越。

(4)强调历史与其他边缘学科的联系。历史与许多边缘学科如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地理等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历史再现了这些学科的发展轨迹,在教学实践中挖掘这种联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重要价值。

(四)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与中学历史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改革相配套的教学评价,应以创新能力发展为基本点,以过程评价为重点,具体要求,

(1)教师对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随时表现出来的创新信念和欲望(如好奇心、探究欲)、创新灵感(如新观点或新方法)、创新意志品质(如独立批判精神、严谨科学态度、自知自控能力)、创新思维品质(如思维的新颖性、发散性、独特性),等等,应及时发现与评价,在掌握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同时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2)教师在以考试形式检查学生学习结果时,应尽量减少记忆性和理解性题目,增加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题目,包括变封闭性题目为开放性题目,变常规性题目为变式题目,变脱离实际题目为着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题目等。

(3)教师在评价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时,应承认个性发展的差异性,不以统一的标准尺度抹杀和阻碍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五)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对历史教师素质的要求

新时期历史教育教学的改革,对中学历史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具有广博的知识。历史学无所不包、无不涉猎,这彰,要求历史教师知识面要广,无论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体育,还是天文、地理、时政,甚至民风、民俗等都要有所知晓,以便在教育教学中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2)具有健全的人格、扎实的政治理论修养。尤其是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理论并自觉将之应用于日常历史教学中,形成客观、理性、的历史观。

(3)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教学方式。教师必须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及其教学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意识和责任感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4)具有坚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它包括标准的普通话、较富有感染力的表达能力、较有条理的科研写作能力,等等,这是人文学科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5)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历史教学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丰富素材,将历史图片、影视作品、考古成就、史料、遗迹等制作为多媒体课件的素材,只要应用得当,就能为历史教学增添光彩,提升历史课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课程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性及衍生出来的民族性,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和社会观念、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的进程,将不断得到加强,而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将会更加突出,作用更加明显。因此,顺应时展需要,推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改革,是历史教育发的必由之路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关于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高校历史学专业 教育目标 教学方式 改革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中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教育目标“脱节”,教学方式“陈旧”,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改进历史学科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成为新时期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

历史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中具有传统特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渐与其人才培养的目标脱节:历史学专业的社会功用和教化作用日渐降低;史学专业学生就业难、待遇低;历史教育教学欠缺生机,鲜有学生热爱,难于学以致用……上述种种尴尬已成为阻碍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科学化发展的瓶颈,克服这些不足,探索一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之路,对今后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现存不足

纵观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其主要不足突出表现在历史学科教育目标“脱节”,教学方式“陈旧”这两个方面。

1.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导致“历史无用论”泛滥

任何学科的设置,都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应符合这一标准。然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对历史学科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需求。这已然不同于传统时代史学人才培养相对独立、重意识形态、强理论积淀的要求。新时期的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不仅要培养出理论知识完备的人才,而且还要求每个史学人才能从社会实际出发,用所学向社会发展提供有益见解,并增加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历史学教育,需要将历史学科摆在一种社会“显学科”的地位,通过人才的培养最终实现社会的直接、现实需求。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依旧按照传统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培养人才,历史学科教育不但现实应用性差,不占有“显学”学科地位,而且人才的培养也与“服务社会”理念相互脱节,这种明显滞后的教育观念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严重脱节,在传统与实际需求的矛盾中,历史学科的实用性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其教化功能,很多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甚至不是出于对历史学科的热爱,他们或者是由于专业调剂,或者是仅仅为一纸文凭,那么,对于本身对历史缺乏兴趣的学生而言,传统的培养模式是无法达到“育人”的目的。于是,历史学科丧失了本身的社会实用价值,“历史无用论”日渐泛滥。

2.历史学科教学方式机械单一,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我国高校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一向宽泛庞杂,面面俱到,授课内容涉及大量的史料和史实。然而高校历史学科的教育方式却与中学历史课无异,即采用机械式“灌输”的方式为主,教师上课一味地将庞杂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课、记笔记。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教学呆板乏味,偶尔出现一些课堂讨论和学习互动,也多是一些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陈旧话题,或者讨论和互动本身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并不见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简言之,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更不用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多以一份试卷、一次考试来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核内容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考完试做完试卷之后,那些短期内突击背诵和记忆的知识,因为得不到有效的实践应用,基本上就又“还给了书本”。长此以往,学生表面掌握了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实则得到的只是将自己禁锢在有限的历史事件的记忆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二、对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思路,突出历史学科的社会现实意义,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培养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史学人才。

1.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

当前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不断渗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它要求史学人才不仅具备传统意义培养模式下丰厚的理论积淀,更要求他们能将历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提出有益社会发展的见解,同时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其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在这种学科教育目标的要求下,高校历史学专业既要改善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目标,又必须科学合理地优化历史学专业课程设计,从而为社会输送适应性史学人才。

首先,要从课程理论改革出发。众所周知,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抽象程度高,思辨色彩浓厚,又极为驳杂和枯燥。现有的理论专业课程设计,大多是空洞地阐释某一理论,就理论本身来讲解理论;或者就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花大量的时间多方位展开某一门通史或专门史,而忽略学生乃至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得当前的历史学科教育教学难于联系实际,进而让整个历史理论课程枯燥无味。

对其进行改革,主要是强调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倡通过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来审明某一历史理论,结合一些“开放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模式,并利用现代化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自由和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地吸收历史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再尝试去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不仅能变“乏味”为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所学转化成了实践应用知识,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

其次,历史学科专业课程的优化,要以就业导向作为参考,即以学生的社会应用和服务性为参考。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是“人才”的培养,而所谓“历史人才”,就是其历史专业教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能满足其个体未来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高校里,极少有专业的设置能直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历史学作为一门当下普遍认为“偏冷”的专业,尤为直接地面临同样的尴尬: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待遇不高、专业特色应用能力不明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几乎很少有高中毕业生能主动选择学习历史专业,加之存在“历史无用论”的不良社会认识,学生的历史专业学习兴趣不断降低,教师也随之丧失了历史的教学热情。破解历史专业的就业难题,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是当前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实现的本质需求。一方面,在历史学科的课程设置上要不失传统,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前提下,达到历史学科自古以来的教化功能:陶冶学生情操,教会学生做人;另一方面,考察社会对历史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从学生入校起,就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制定合理的大学发展规划,让学生对择业、考研、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不同的就业发展目标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多方位锻炼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让他们真正看到历史的魅力,能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完成对相关职业的定位和追求,最终使自己达到社会“人才”的标准。

此外,还必须选拔理论功底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担任历史学科的专业教学工作。规范授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是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的必要前提。

2.改进历史学科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现代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有别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导、为的知识传播模式,强调教师只扮演“引导者”和“知识推荐者”的角色,而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具体到历史学科本身,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是有针对性地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历史热情。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博大庞杂,但并非全部内容都与现实需求和学生的需要相适应。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对当前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应予以优化,突出重点,合理取舍,做到通史和专门史的相互协调,既不能花费大量时间去细致入微、面面俱到讲通史,又不能把专门史交给学生去自主学习。要合理地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通史与专门史的学习,是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搭配,相得益彰。此外,对一些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也要及时组织学生探讨学习,在一种开放式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历史热情。

二是改变现有的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一直难以突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本着“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出发,对历史学科的考核评价方式,应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试卷考试类的考核方式要占有学业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情况进行评定:采用研究报告、课程论文、实践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达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

三是让高校历史教学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实现历史学科的社会服务价值。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旨在培养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见解的人才,那么就要求我们史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走向社会,对社会建设发展中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史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所需,服务社会建设发展。让历史学课程教学走出教室,让学生们深入实地调研,再适时相互交流、开展讨论,并分析整合学习研究成果。这一过程使得历史学科的学习变得更加开放,也更加贴近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让史学专业的学生能直接体会到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有效地加强了学生对自己专业方向的认同,能促进史学专业学生做出有价值,令社会满意的研究成果。

当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针对历史学科的改革也在不断探索和深入,并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历史学科自身发展的基础,也为培养高素质史学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不衰老的主题,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唯有通过一定的改革,才会促使一门学科不断发展,才能培养出多方位的高素质人才,使其真正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并最终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以人为本教育教学改革

一、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为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受到“尊师重道”等观念思想的影响,在教育体系中位于主体地位的一直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老师是尊重的,教师的是不容许任何挑战的。可以看出,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教师是课堂中的主宰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讲台就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只扮演配角。这样的教学课堂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历史课堂,一些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就像是在听天书,教师更像是一个宣读圣旨的大臣。这种教育模式很难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会严重扼杀学生的天赋,严重偏离了教学正常发展的轨道,大量教育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与目前时展的要求相适应。

(二)严重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拉布尼茨曾经说过一句影响非常大的话:“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高中学生也是如此,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学习能力、兴趣爱好都是千差万别的,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这种个性化差异,注意因材施教。

(三)忽视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

站在人类学角度来看,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力的,在一些特定条件下,情感甚至直接转化成为力量,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重视对情感的培养。但是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明显不足。一些教师根本无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多数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都是没精打采的。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课堂中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他们根本无法走入学生的内心。加上目前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一些教师很难与学生进行贴心的交流和沟通,这无疑成了师生之间很难逾越的一条鸿沟。

二、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

(一)坚持教学课堂为主,第二课堂为辅

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两种途径获得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对很多历史知识进行掌握,因此课堂教学的优化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应该将第二课堂组织好,这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力途径。第二课堂的定义非常广阔,例如对乡土资料、史迹进行充分的利用,组织学生进行访问考察等,还可以举办各种知识竞赛、学习讲座等,这些形式都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在亲自感受中增长知识,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对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两个构成课堂的基本元素,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模式现在已经严重滞后,不仅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对于对于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也是非常不利的。

(三)对教育方法与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传统教学课堂是由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加上教师的一张嘴组成的,在新时期,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为了对创新型的人才进行的培养,教师应该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相结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近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不可避免的到来了,各种新形式的教学课堂与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例如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及合作教学法等,这些新型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现有的教学模式,同时一些教师还创办了历史沙龙,在教学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等,通过这些新型教学方式实现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对学生的求知欲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同时有效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纵观目前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可以说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步履维艰。而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纳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将课堂还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相信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对构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历史教学课堂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从而更好的为我国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作出自己的贡献。笔者围绕以上内容针对以人为本视阈下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与探讨,供大家借鉴。

作者:倪爱平 单位:福清龙西中学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要求研究

教育教学一直在进行改革之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教育教学更好的适应时展的需求。中学历史课程在整体初中教学中,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原因在于历史学科教学模式相对死板、枯燥,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而历史教师在教学上一直沿用传统模式,阻碍了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针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创新进行阐述,促进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模式能够更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1改变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不仅是一句口号或是一种形式,而是将创新作为一种理念传递下去,因此,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督促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在以往的初中教学中,历史学科一直未得到关注,学生学习历史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而进行机械的背诵,创新教育时代背景下,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改变教育观念,注重历史教育,并且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方法等措施,促进历史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行。

2提高历史教师素质

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是整个课堂的引导者,督促者,因此必须对历史教师进行创新教育,使其能够提高教学技能,改变以往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向着“四合一”型教师努力,即学者型、科研型、交流型以及特色型,这是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分析历史教师应该如何提高教学。及时,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端正思想,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并且落实到每一个学生,从多个角度剖析学生学习情况。第二,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历史教师想要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就必须从自身找原因,对历史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的历史课堂教学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属于“知识传授型”,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将历史文化代代相传,但是无法适应创新教育,更无法满足时展要求。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尽快进行角色转变,进行创新式教育。第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不断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掌握对历史教师来说,应该是其必备的教学工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如计算机、投影仪等辅助完成历史教学,历史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教学更加适应时展,培养现代化人才。

3教学目标要求

在整个创新教育背景下,提出了总体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针对中学历史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例如在历史学科中,一些事件的历史年份很难记住,教师可以将其编成顺口溜方便学生记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如何进行思考,例如: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的看法,应该脱离教科书,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能力,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回答加以点评,引导学生正确进行思考。对于历史课程中的诸多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渗透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掌握学习的方法至关重要,而历史学科基本上是我国文化的结晶,教师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历史的意识,促进其能够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并使其更加努力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知识传授知识的教学理念,而是将学生作为主体,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课堂,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历史小故事做出幻灯片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播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4改变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便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应该积极备课,熟悉教学内容,制定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教学方式的突破。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采用粉笔写板书,以课本为基础,进行历史知识的灌输,这样的教师形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但是无法获得长远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追求教学方式的创新,借助一些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将课本中历史知识通过课件的形式进行展示,如历史图片、纪录片等等形式,使历史课堂教学更具多元化,例如: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充当一节课的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剖析,教学活动如何开展,这样的教学尝试也会得到不一样的历史课堂。例如:某市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开元盛世》这一堂课的教学时,该教师在课前制作历史课件,用图片、视频以及文字等形式相结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上,教师首先在多媒体设备上播放一首诗,即杜甫《忆昔》,然后提问学生这首诗歌描写怎样的一幅画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补充,紧接着教师让学生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并且请同学描述,教师借助同学的回答引入教学,紧接着播放一些关于开元盛世的图片以及视频片段,使学生对这段唐朝文化进行了解,如当时的皇帝是谁,为什么会形成开元盛世的局面,这一部分的教学,教师采用了分组探究,推选小组代表进行回答,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说明,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完整。这样的教学形式新颖而且教学效果较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历史教学创新的成果。

4.2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综合性人才,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中,要注意进行学科整合,因为历史教学中会涉及到地理以及政治学科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中进行点化,帮助学生能够将学科知识进行联系。例如:历史教学中会涉及到一些地理知识,如红军长征过程中,经过地方具有一定的地形特点。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成为复合型人才。

5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历史教育在创新背景下,不断寻求改革,本文从几个方面简要概述了其在教学中的创新,并根据具体事例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促进了中学历史教育改革之路的不断完善。

作者:刘砚侠 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第四中学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中学历史心理教育教学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亟待解决问题,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成长,德、智、体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因而,学科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渗透就成为当今教育发张的必然趋势之一。

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历史学科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多元化目标之一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教育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中学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性、深入性和发展性

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这里的“智”,不仅是指知识能力,更是指做人的准则、处事的经验。长期以来,中学历史学科教学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国民素质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挖掘、发展历史教育的功能,教育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已成为历史教育发展的必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这一必然的具体体现。

(三)中学历史学科的特色决定了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科学,它博大精深;那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反动统治者的斗争所体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世界史那波澜壮阔而又曲折坎坷的历史过程等等,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等生存环境能力,预防和矫正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大,立足点高,理性意蕴深,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相比的。历史教材中那丰富的伦理价值内容,众多名人伟人嘉言懿行对促成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学历史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作为中学历史老师,在教学中如何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呢?

(一)历史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这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是一个发展、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的人,一个有着健全个性、健康心理的人。人的健康,不仅是生理健康,还包括更高一层意义的心理健康,尤其对于教师来说,心理健康的价值更大,它直接影响着其他行为的优劣和教育的成败。

绝大多数历史教师受自专业的熏陶,练就了高尚的品德,完善的人格有自己丰富的个性,鲜明的风格,爱岗敬业,默默耕耘,做学生的“经师”,更做学生的“人师”。但历史学科在中学阶段长期以来是一门被忽视的学科,历史教师普遍不被重视,既要容忍社会上的一些偏见,又要承受社会激烈的竞争给老师带来的压力,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而教师的心理,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学生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影响的深刻性、长远性和多面性,只有教师心理健康,才能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一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所以在当今历史性的转变时期,历史教师要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要性格开朗,乐观,有朝气;要有毅力,有恒心,敢于面对挑战,面对困难和挫折做生活的强者;要有涵养,情绪稳定,不浮躁,不任性,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要能自觉防治和克服不良嗜好。

(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尊重个性,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杜绝产生心理不健康因素的根源

课堂教学是学校中的基本活动,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交往方式。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认知和情感的双向交流过程。因此,努力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活动环境中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不仅是教学成功的保障,也是学生形成积极学习态度、正确学习动机、愉悦的学习情绪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学科心理教育的必要前提。

对历史老师来说,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提高有间的教育教学效果尤为重要,我认为可以从引发学生兴趣,尊重学生个性、人格、尊严、权利、兴趣、求知愿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三个方面着手。

三、积极深入挖掘中学历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中学历史课程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但它不直接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蕴含于历史知识中。因此,要有效的实施中学历史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深入万巨额中学历史课程中的教育资源。课程教育资源的挖掘,需要历史教师有“透视”眼光,能看到历史课程内容深层次暗含着的心理健康教育因《天方夜谭素,充分挖掘历史课程中的“潜台词”,把文章做足。通过多年的历史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从中学历史课程理念现代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许多传媒都已报导过,青少年自杀的现象在上升,自杀甚至成为青少年的及时大死因。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引导教育青少年理解生命的尊严和意义,认识生命的宝贵,从而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努力发挥生命的价值,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历史学科本身就蕴含着大量的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如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雷锋的名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等等。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名人名言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价值的内涵。同样,我们还可以利用历史上伟人的高大形象,给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学会悦纳自我,热爱生活。如斯大林、拿破仑、邓小平等伟人的个子虽不高,但都很成功;爱因斯坦相貌虽丑陋,可全世界的人都仰慕他;通过这些事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独特及自己存在的价值,树立和培养“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

此外,还可利用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使学生认识是全球性的公害,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进步,帮助学生增强禁毒意识和自觉抵御的能力。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珍惜生命,远离的目的。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历史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颖的现代化理念。例如,认为历史是史学家通过证据建构的知识,这种建构是可以改变的。历史不仅是论述富人、名人和强人的知识,而是包括普通人在内的,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知识等。如今的中学历史课程注重基础性,突出学术性和探究性,注重运用历史学研究和考古发信啊的近期成果,体现了现代化的课程理论。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实施心理教育要从课程理念现代化角度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一是通过射击学习板块和学习主题等形式,自觉运用大历史观,重组学习内容体系,删繁就简,淘汰艰涩难懂的内容,加重与社会生活相关内容的份量,照应学生的生活基础和兴趣点;而是开发、设计专门的“探究活动”模块,入“寻找历史”、“破解彩陶之谜”、“我走丝绸之路”等,让学生在模块中自主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开展探究活动;三是不断了解史学研究的新成果,适当的将其引入历史课堂,因为这些成果本身就是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批判性、创造性历史思维的好素材。

(二)从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综合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通读《历史新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它比较注重历史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知识的综合性明显增强。例如,“教学活动建议”就要求“学唱《国际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等歌曲”;“讲述《天方夜谭》中的故事”;“结合所学历史知识,针对当前中东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出一期板报”;“收集反映近代服饰、建筑、交通、习俗等的有关资料,描述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等。类似这样的综合化设计,教材大量引用经典诗歌或歌谣、神话传说、文学名著等内容。教材“自由阅读卡”中还有不少跨学科的材料,如“品种多样的饼食”、“华丽的匈奴妇女头饰”等。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综合化的趋势带来了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综合化的倾向。为此,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整体把握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强调历史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甚至是自然科学的融合与联系,特别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且能体现多学科整合的主题开展历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多学科的背景下,对社会现象和历史问题进行质疑和反思,从不同的视角探究事物发生的原因、影响和联系,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兴趣和团队精神。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历史教材中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极其丰富。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籼型杂交水稻的出现;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哥伦布“新大陆”的发现;从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到莱特兄弟飞机的问世;从中国的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这些教材一旦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应用,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利用教材内容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如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儒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上述内容之时,配以图片、音像等资料进行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欣赏富有感染力的佳作,从中领略其优美、高雅之处,并认识什么是真正的美,从而提高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情操、修养等各方面发生良好的变化,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观念。

(三)从中学历史课程内容生活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对于学生来说,生活的现实社会是他们学习的方向,挑选那些对于现实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进行心理教育,更能为学生所认同。“越是现代的历史越应给以关注,而对遥远的古代的选择应以对当解是否产生影响与有利为准绳。”基于此,教师需对历史课程进行取舍,在保留必要的历史线索的基础上,突出历史知识的现实性与借鉴性,使所选取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只有这样,中学历史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社会的各项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综合运用整体素质去解决问题,提高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综合认识水平。也只有这样,中学历史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立足于与社会接触,适应社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有志者事竟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坚强意志的支持,才能获得成功。意志的培养,除在生活实践中锻炼之外,也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的方式来培养。历史教材内容中的名人凭借顽强的意志获得成功的事例或史实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好素材。如司马迁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终成《史记》;中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一生中三起三落,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使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大发明家爱迪生靠着坚忍不拔的意志,排除各种的压力,经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发明了电灯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所形成的长征精神、对革命圣地延安的开发所形成的延安精神……通过大量的史实,使学生深刻领悟孟子所说的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开发教材内容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历史是一门既有科学史实,又有人文情感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拥有诸如故宫、长城、敦煌莫高窟、平遥古城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历史古迹,同时亦拥有诸如九寨沟、黄龙、张家界等世界自然遗产。这是我国的荣耀,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此外,传统文化中体现忧国忧民思想内容的文章贯穿着我们民族的悠久历史,从屈原《离骚》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杜甫的“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曲曲回荡千古的民族精神颂歌,与岳飞、戚继光、林则徐、邓稼先……这些人的爱国行为,无不凝聚着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学中,教师以历史的真实感化学生,以先辈的真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爱国真情所陶醉,进而产生心灵的共鸣。

其次历史教材中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个有心人,善于发掘这方面的因素,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就能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四)从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生动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从现在使用的新课程历史教材来看,比较注重表达形式的生动化,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方式。在内容选择、编排设计方面力图突破传统历史课程编写的案臼,使新教材充满时代气息。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教材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乐趣。精美的图片,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关怀;生动化的设计,无形之中拉近了学生与历史、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五)从学生学习方式个性化角度挖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挖掘中学历史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必须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发展。历史教学做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较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大限度地提高的学生创造精神和群体协作精神;有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渠道,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学习材料,较大限度地提供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机会。心理教育讲究的是主体参与性原则,不再是教师在讲台前一味地讲受,而更多的是要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去感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理念揭示,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赋予广大教师的职责。而历史课外活动就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动手去做,去实验。让他们在“做”和“动”的过程中学习、体验和感悟。因此,开展课外活动既体现心理教育的原则。又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课外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较佳;活动的内容有许多,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对乡土历史进行调查和研究,又可以利用各种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进行有关方面的资料收集和宣传。也可以是制作历史小报、历史小制作……活动的方法就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按“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合理搭配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各小组根据自身的特长、兴趣等实际情况,通过讨论研究选取活动的内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之后,再撰写调查报告、考察报告、参观后的感想、制作模型过程的心得体会和活动总结。活动可与开放性考试结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被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所陶醉,不知不觉地受到爱国情感的熏陶。同时,学生在搜集资料,编辑、整理成文的过程中,既发展了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又发展了对信息的反思和辨认的能力,从而形成健康的信息伦理。这种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的课外活动,还培养了学生协同合作、共同进取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证明,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是学生进行实践锻炼的好机会,又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途径。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营造一切有利条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大学历史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策略

本文作者:张立芹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在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方面,历史学是较早也是现在开设的较为广泛的专业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传统的高等院校历史教育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历史教育面临招生难、培养学生成才难和学生就业难三大问题,高校历史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一、高等院校历史教育之困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获得迅猛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人们亦越来越沉溺于对物质利益的追逐,“在心浮气躁的社会氛围下,基础学科的发展和研究受到冷落,历史专业沦为冷门中的冷门”。[1]目前,我国高校历史教育面临“三难”问题,即招生难、培养学生成才难和学生就业难。

(一)招生难报考历史专业的学生不多,其中的优等生更是凤毛麟角,还有的学生刚进大学就申请转系,这集中反映了历史系招生难的问题。存在这一问题,究其原因是根深蒂固存在于人们思想中的“轻史”及“史学无用论”观念造成的,而其更深刻的根源则在于历史学学科的独特性。“历史不像物理学一样,有其实际功用,不管其历史知识如何渊深,没有人能用历史知识,发明蒸汽机,或使全城光明,或治癌病,或在北极圈种小麦”。[2]但是,历史学有着区别于自然学科和其它人文学科的独特功用,其大功用没有自然学科所带来的成果那样具有直接性和可视性,但更多是以思想的形态对人类的生活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成才难目前我国高校历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病,以致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首先是课程设置单一,内容单调。高校历史系的课程大多以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为主要授课内容,断代史、国别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等课程相对安排较少。另外,历史专业的课程设置较多,相关学科的课程设置较少,以致学生视野狭窄、思维不开阔。其次是教学模式僵化。目前高校的历史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即教师引领课堂,通过口述和板书来上课,学生只是被动、消极的接受知识,记录、背诵老师所教的知识点。再次是考试制度模式化,重背诵,轻研究。目前高校历史系大多以期末闭卷考试的办法为考核方式,学生平常不努力,考前背知识点与笔记,考核形式单一,无法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思维能力。历史教育的目的不是考察学生瞬时记忆的能力,而是“通过历史学学习,可以训练我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反思能力、时空想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3]但在此都成为空话。有的学者曾经谈到我国历史考试和美国、日本的差别,美国、日本式的问题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中国式的问题则是:“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死于哪一年?他西征最远打到哪里。这两个问题鲜明的反映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历史考试的差异。“如果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变了,学生们的学习将会是一种崭新的模式,历史教学也将会焕发勃勃生机”。[4]

(三)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就业难目前是困扰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问题,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对于其它专业的学生更为困难,因此有的学校撤并了历史系,有的学校把历史系更名为社会管理系或社会发展学院等,这些不过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社会需要大量的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出版社、报社、文史研究、旅游业等都有需求,但是为什么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还如此困难?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高校历史教育没有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人才,导致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轨。“大学历史教育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学知识与方法之外,还要努力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就业意向,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这是目前许多大学没有做到的。二是社会对历史专业的成见和误解。历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并不比其它人文学科毕业生差,但是很多单位对历史学缺乏了解,认为历史学百无一用,不愿意接纳历史学专业的学生。

二、高等院校历史教育的作用

(一)帮助青年人培养人文主义精神大学时代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最为关键的时期。青年人思维活跃,接受、模仿和创造能力很强,这一时期的大学历史教育如果仅仅注重历史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而忽略了人文主义教育,将会导致学生道德水平滑坡,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缺失等严重后果。卢刚事件、马加爵事件给高校历史教育敲响了警钟。“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为了学会做人!为什么要在学校进行历史教育?为了让学生学会做人!”[5]白寿彝先生也说:“历史是一门非常丰富的学习做人道理的一门学问”,[6]高校历史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社会发展尽管经历着迂回曲折的过程,但总是一浪高似一浪。历史浪头推动人们前进,人们也推动历史浪头前进。我们要强调用这样的内容来激励青少年,激发他们的历史责任心,鼓舞他们推动历史前进”。

(二)有助于青年人历史价值观的塑造“历史不只是记录过去事实,历史记录的是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全人类的生活。”[7]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它是贯通过去、现在、未来全人类生活的学问。历史学积昔哲之遗产,启后世之智慧,使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以直接利用他们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改造世界。它保留人类创制的原理和技术于久远,避免了人类精力和时间的浪费。历史学的研究客体是人类在过去的作为,行为背后是思想的驱动,所以一切历史皆是思想史。历史研究的主体——人的研究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背后仍然体现了思想的驱动作用,究其本质,史学研究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交流。由于史学包罗万象的特质,其内容势必是善与恶的交织,美与丑的杂揉,鉴前言往行,智慧得以形成,因此,历史并没有成为过去,它通过多种渠道影响现实。高校历史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8]通过高校历史教育,使青年人深化历史认识,获取历史感悟,以彰往察来,并最终把历史认识用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

(三)强化青年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发挥爱国主义功用高校历史教育承担着培养青年人爱国主义情怀,铸造民族精神的作用。龚自珍说:“灭人之国者,必先去其史”。历史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只有通过尊重历史事实基础上的历史教育才能被真正了解,才能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过程,政治、经济及文化上的光辉成就,历史上经历的挫折和做出的努力,如此,民族精神才能得以贯彻和落实。

(四)“资治”、“救国”之功用历史教育功能的主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就新中国成立之前而言,其主体功能经历了从“资治”到“救国”的嬗变。中国素有尊史的传统,史学观念又向来以经世明道为主,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时期,史官就已认识到以史为鉴的重要性。此后,历代统治者根据现实的需要不断把史学的“资治”功用深化,如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为:“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兴败成坏之理亦欲以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9]时代越往前发展,史家对“资治”的宗旨和参照的认识越明确和自觉,如司马光于《进资治通鉴表》中明确指出其撰史的目的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等。西方史学家同样重视史学对当世统治之大功用,认为“历史是过去的政治,政治是现在的历史”,“历史研究是政治进步与文化修养的基础。政治家就是实践中的历史家”。[10]史学家通过不同的视角对往事前朝的治乱兴衰认真考察和总结,并将其熔铸于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之中,为后世的统治者提供治国安邦之借鉴和依据,这也是史学兴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在中国,19世纪中后期,随着社会危机、民族危机的加深,史学“资治”的主体功能被“救国”的现实需要所代替,史学家纷纷“开眼看世界”,欲了解世界大事,以觅“御夷之策”,“此时兴起的以抗敌御辱,探索救国真理为宗旨的外国史地研究,正是史学经世致用思想之深刻变化具有时代特色的标志和反映”,[11]以林则徐《四洲志》的面世为开端,相继涌现出一批以救亡图存为著述宗旨的外国史地著作,如魏源的《英吉利小记》和《海国土志》、王韬的《法国志略》和《普法战记》、姚莹的《英吉利国志》、夏燮的《中西纪事》等。其中尤以魏源的《海国土志》最为重要,该书思想的核心为“师夷长技以制夷”,此处的“师夷”已非单指工艺、科技等器物层面,还包括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等深层次的内涵。当然高等院校历史教育之功用并非仅如上文所言,它的存在也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以赤诚淳朴之心敦风化俗”等更广阔的作用。

三、高等院校历史教育之解决对策

(一)加快教学体制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增加相关学科的课程内容历史学包罗万象,内涵丰富,涵盖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等内容,历史研究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关系密切,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但是传统的高等院校历史教育仍然以两大通史(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为主要授课内容,以政治史为主线,兼及叙述相关时期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高校历史教育要摆脱“三难”困境,需要加快教学体制改革,调整课程设置,唯有此,才能培养出知识结构完备,视野开阔,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所需历史专业人才。

(二)加快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现在传统的高校历史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需要加快历史教学模式改革,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功能生动、形象、快捷的传递知识信息,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口述加板书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领略历史的生动和鲜活,活跃课堂气氛,加深了对历史的认知能力。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效率高等优点,以书籍存储为例,电脑的1G硬盘能存储数百部电子书,这是纸质书籍无法比拟的。这也意味着以往需要花数日或数月才能阅读完的材料在课时内就能随时挑选展示,教学质量大大提高,研究表明,“实行媒体教学,比之常规的教学法,能使学习速度提高30%—50%,节约经费30%”。[12]

(三)针对学生的未来目标,有的放矢培养学生高校历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顺利就业,有良好的职业发展,但目前高校历史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历史专业发展的瓶颈,要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要提升学生的“就业力”。“就业力”是指“一组使个人能更好地就业并能使他们成功地胜任所选择的职业的能力,包括成就、理解力和个人特质”。[13]这要求高校历史教育要针对学生的未来目标,有的放矢的培养学生。高校历史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道德情怀和爱国情操并且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学知识和研究方法外,还要使学生确立自己的就业意向,了解就业选择,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如果学生毕业选择继续深造,就要帮助他们夯实历史学基础知识并且在历史研究方法上给予指导。如果学生计划谋职,就需要让他们了解各个行业的特点及对人才的需求。“大学历史教育必须与社会相接轨,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人才历史教育已不是高不可攀的象牙塔,关门教学已不是时展的要求,开放式教学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4]

(四)发展大众史学,培养学生传播历史知识的观念高校历史教育如果要摆脱“三难”困境,需要发展大众史学,不但要使更多人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更要使他们明白历史学之独特功用。历史学要走入大众生活需走通俗化之路,以大众为对象,史学研究者写出的作品要雅俗共赏。历史学“不能仅躲在森严的学术殿堂里探幽索微,也不能只关在高等学府里坐而论道,她应该走出来,迈向社会,成为各界的朋友”。[15]“要把历史知识、历史理论传播给广大的群众。要走出课堂和学校。传播的形式很多,可以写文章,写书,写小说、电影剧本以及曲艺、弹词等等”。史学通俗化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这些工作需要历史专业人才完成,高校历史教育肩负着培养历史专业人才的重任,这就要求高校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向学生灌输普及历史知识的思想。总之,历史学传承了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智慧的不竭源泉。我们不能只关注对物质利益的追逐,忽略精神世界的丰富与价值观的提升,轻视历史学之功用,把高校历史教育置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高校历史教育本身也要在教学体制、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培养模式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并且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传播历史知识的观念,唯有此,高校历史教育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计划

一、教研工作课题化

历史教研活动要立足于为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奠定基础,立足于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和文化业务素质,立足于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基于这三方面的认识,寻找历史学科师资状况和课堂教学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难点,按教育科研的规范和要求,开展课题研究,重视经验的提升和规律的总结推广和应用,真正实现教研室提出的“以研促教”的工作要求。本学期我们要结合各种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通过专题和课题研究,来总结自身的教学经验。这样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及水平。为使教研工作课题化,我们确立工作目标是:

①继续以苏州市级课题“中学历史学业成绩评价模式探索”研究为抓手,努力探索历史教学改革,提高实验学校教师的组织能力和科研水平,同时将课题研究方向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大教学时空,增强实践性,力求突出课题阶段性成果的实效性和示范性。

②针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工程,结合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要求吴江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每人必须确立或参与一项教研教科专题研究,将课题由课题组辐射到全体骨干教师,以骨干教师来带动本校本组学科教研工作,从而形成校校有课题,教师人人都参与的课题研究的氛围。

③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课题研究的科学含量,力求教研工作课题化有一个阶段性成果。近几年我市历史教研成果显著,新人辈出。为提高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我们准备将具有实践价值和理论水平的课题成果或教学论文汇编成册,供全体历史教师学习和参考。

二、教材培训实效化

以课程改革以及新教材的实施使用为契机,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突出培训工作,注意培训的实效,把课程改革的实施作为教研工作的重点,在实施时,必须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载体,以活动为纽带,以管理为保障,以质量为归宿”。忠实地执行国家、地方课程,积极建设好校本课程,保障课程改革实验的完整性;组织好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不断探索课必中的问题,把握好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新教材的操作规程;加强管理,能把课程理想转变为理想课程,把政策的课程转变为学生的习得课程;按规律,扎扎实实抓好质量,使课程改革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注重教学骨干的培养,实行以点带面,提高,努力做到课改工作研究化,课改研究过程化。

三、教研活动专题化

针对以往教研活动存在着弊端和不足,本学期教研活动力求实效性和针对性,每次教研活动都确立一个专题,注重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改革、实践性课题课程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下功夫,丰富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活动形式,不断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益。教研活动专题化必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加强学习教育新理论,不管是哪一级的教研活动,教育理论学习是必备内容之一,尤其是现代教学方法、教育名家经验、多媒体网络资料等,要创设学习研究的氛围,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学习和研究。

②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研活动的重点。加强示范课、新老教师的对比课、新课型的研讨课、录像观摩课的评议工作,组织教师带着问题参加听课和评议。本学期将三个问题列为每次听课的必备内容之一,一是本堂课有哪些可供你可取之处;二是本堂课有哪些不足之处;三是你认为本堂课好的教法是什么?

③教研活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及作用发挥。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较适当的教学目标,毕业班确立知识能力坡度,加大综合应用能力,高一高二要在新授课上好的基础上处理好“问题探究”的环节,加强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

④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紧紧依靠历史中心组和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联络广大青年教师,结合本市示范课活动和重点中学研讨会,使课堂教学模式走“模仿——创新——实效”之路,完善提高吴江市原来三种教学模式,要求骨干教师人人有模式,一般教师个个都参与,在此基础上,形成吴江历史教学研究的特色和风格。

四、教师培训能力化

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发挥群体的力量,需要全方面、立体化地规划教研网络,在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同时,本学期要组织和协调好学校历史教研组、中学历史教改协助组、中学历史课题研究组、历史教学研究中心组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群体力量,搞好历史师资队伍建设。

①本学期要将教研组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来抓,积极指导教研组的业务工作,特别是在怎样开展好教研活动,提高教研实效性上深入研究,使教研真正促进教学,对新教师多听课多鼓励,注重师徒对子工作的形式新效果实。

②“中学历史教改协作组”是新教师快速成长的摇蓝,由于目前我市部分学校规模原因,跨年级上课教师较多,青年教师往往“单兵作战”。本学期我们把上岗三年左右、业务水平基础好的教师全部组织起来,确立学习和研讨的主题,结合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讨,组织集体备课的形式,让他们了解先进的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改经验,创设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给他们压担子,创机会,让他们更快成长。

③继续以中学历史课题研究组为骨干力量,努力探索历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围绕课题研究要求,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不断提高课题组老师的组织能力和教学水平。要求教师针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成绩评价这两个方面积极探索,以科研带动教学,提高整体水平。

④“历史教改中心组”要发挥教改的核心力量作用,要站在教改的最前沿,一方面我们提供广阔的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让他们加入名师、特师后备的行列,同时把他们的教学经验推广到各个学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学期主要活动安排

1.精心准备和布置好高三历史复习计划,提出在3+1+1考试模式形势下,历史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2月底)

2中学历史课题组课题活动。(2月底)

3.高三历史中心组活动。(3月)

4.初中历史评优课(3月)

5.高中历史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4月)

6.初三历史教学研讨活动。(4月)

7.重点中学高三历史教学研讨会。(4月)

8.初三历史会考及阅卷工作。(5月)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历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思考

摘要: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古城西安,不仅古代文化辉煌灿烂,还拥有丰富的近现代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对于西安的高校而言,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西安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发掘其深刻内涵、教育价值,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实效。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西安

指出:“历史是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好的营养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调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乎民族国家认同、社会道德培育和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整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近现代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使之有机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发挥“教科书”、“营养剂”作用,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创造的和发展的独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活动和历史文化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文化资源,以及反映这些精神的历史遗迹、烈士陵园、展览馆、纪念馆、博物馆和杰出人物等。运用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独特魅力,使内心深处为之震撼,油然而生的是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和近距离的“亲切感”。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以其独具魅力的文化优势,为高校思政课增添新的活力。

(一)有利于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吸引力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要原则。然而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说教式”、“教条化”、“知行脱节”等倾向。相比之下,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则更加生动鲜活,甚至有些革命故事是作为旅游景点来讲述的,形象生动,易于学生接受。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增强了教学吸引力。

(二)有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实现思政课的教育目标

理论来源于实践,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其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理论、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素质。学生对科学理论的认同性,不能靠既定结论的灌输,而应按照知、情、意、行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高校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充分发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立德树人教育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体验式教学、实地参观,与革命前辈进行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先辈们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将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震撼力,使学生对科学理论由感知到认同再到内化为自身素质,自觉将革命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实践行动。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把科学理论的知识体系转变为认知体系,继而转变为认同体系,实现学生对科学理论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工程的目标诉求。

(三)有利于本地高校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就加强高校教材建设和课堂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一手抓综合改革,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因此,高校办学必须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校培养的人才是要为国家、为社会的发展服务。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发展,将理论教学与鲜活的社会现实结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解除心中的疑惑,增强他们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觉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西安历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古城西安,不仅拥有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同时近代历史上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其成为中国时局转换的枢纽,西安更是通往革命胜利的“红色桥梁”,无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过。

(一)西安拥有众多革命历史文化遗存

西安城内的革命公园,是为纪念1926年因反抗军阀刘镇华发动“西安围城”事件中牺牲的军民而建造。这次事件中,陕西国民军将领杨虎城、李虎臣率领军民顽强抵抗,最终取得胜利,人称“二虎守长安”,这是大革命时期发生在西安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同一时期还有中共西安特别支部建立遗址、西安共青团地委遗址、中共陕西“九二六”会议旧址等。土地革命时期,西安的革命历史文化遗存主要有: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西安市蓝田县),它是关中地区及时个红色政权,遗址主要由葛牌红二十五军革命会议旧址、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和鄂豫陕省委扩大会议旧址组成。这一时期还有中共陕西省委福盛楼会议旧址;红二十五军丰裕口会议旧址;1930年蓝桥暴动旧址;中共陕西省委蓝田县巩村小学第五次扩大会议旧址等。抗日战争时期,最重要的有西安事变旧址,包括十里铺张学良向爱国学生讲话纪念碑;张学良公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西安事变爆发的前24小时晚上,张学良于此召集东北军的高级将领,宣布次日凌晨发动“兵谏”;杨虎城新城公馆,张,杨联合坐镇指挥西安兵谏的历史地点;五间厅(临潼),来陕居住之地;兵谏亭,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在此将抓获;高桂滋公馆,在此国共两党达成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六项协议,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奠定了基础;西京招待所,是杨虎城的十七路军拘禁跟随前往西安的十几位军政大员的地方;杨虎城止园别墅旧址,西安事变前后,杨虎城曾在止园接待过王世英、王炳南等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除了上述文化旧址外,西安还有许多建国后的著名建筑,如西安人民剧院、陕建集团大楼、西安新华书店钟楼店旧址、西安邮政局大楼、西安和平电影院、西安报话大楼、大华纱厂旧址、西安人民大厦、陕西省纺织供销公司办公楼、西北印旧址等。这些历史建筑,作为1957年西安及时次城市规划的内容,是西安古城不断发展的历史见证。

(二)西安是中国近现代革命中的“红色桥梁”

“红色桥梁”的称号,主要是指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现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地下交通站和红军联络处,抗日战争爆发后,又成为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历经十年之久。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于1936年初建立,位于西安市七贤庄一号院,刚开始时只是一个秘密联络处。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为了便于国共两党商讨抗日事宜,在此设立了合法机构———红军驻西安联络处。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9月,该地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林伯渠和董必武先后为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党代表。党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刘少奇、、、邓小平、博古等多次在此工作、居住,白求恩、柯棣华和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莱等也在此居住过。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办事处的主要工作是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组织抗日救亡运动,输送进步青年到延安参加革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设立的合法机关,1946年6月,发动内战后,办事处奉命从西安撤回延安。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在西安革命旧址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不容小觑,更是西安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中“红色桥梁”的重要支柱。

(三)西安在近现代历史上涌现出许多爱国知名人士

西安在近现代历史上涌现出许多爱国人士,主要有:于右任,早期同盟会成员,国民党元老;杨虎城,民国陕军成就较高的将领,因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而被囚十二年;刘天章,是陕西及时位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和领导人之一;关麟征,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参加台儿庄战役,重创敌军;郑伯奇,曾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解放后,担任西北大学教授、作协西安分会副主席。这些近现代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是西安人民热血奋战和保家卫国的见证,更是西安革命精神、西安文化的好诠释,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鲜活的教科书。尤其是革命公园、西安事变旧址和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拥有巨大的教育潜能,可以生动地运用到思政课教育教学中。

三、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资源的对策

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方法,就是较大限度地实现书本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也就是将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内在魅力与外在实践有机结合,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深刻理论,必须与实践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并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对于西安的高校而言,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西安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发掘其深刻内涵、教育价值,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实效。

(一)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增加教学的感染力

目前高校思政课教材是全国统编,全国所有高校学生都使用一样的教材。毋庸置疑,这些教材都是教育部严格把关、层层审核,具有性和系统性,但仍然无法顾及到地域差异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灵活地将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与教材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刻感受历史的魅力所在,深刻理解教材中那些感人肺腑的革命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当讲到马克思主义传播时,可以结合当时的西安爱国人士魏野畴和李天章等人的事迹。为响应的号召,他们在创办的《共进》半月刊上传播马列主义,从而开始了西安爱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探索国家救亡图存的道路。这样能使学生更好理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纪念馆,开展体验式教学,通过现场讲解、现场教学,现场的震撼感远远比课堂书本上的知识更加深入人心。在讲授红军长征过西安时,可以以红军二十五军纪念馆为代表,讲述国民党围剿鄂豫皖根据地,大部队出发向西转移,扎根蓝田县,建立及时个关中地区红色政权蓝田县葛牌镇苏维埃政权。在讲述西安事变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杨虎城烈士陵园、张学良公馆等,让学生深刻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对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团结抗日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二)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实践教学

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这些基地以反映当地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博物馆、纪念馆与烈士陵园为载体,与学校搭建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思政课教学的广度,深化学生认识,提高学生能力。目前,很多高校都与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第二课堂,但要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就需要高校教师在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多下功夫,认真引导并严格要求学生,定期与教育基地举办主题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带领学生参观“党史教育基地”,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组织学生到革命公园担任义务讲解员,既增进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又传播了西安的革命历史文化,让革命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三)“虚拟教学法”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增强教学活力

“虚拟教学法”是一种普遍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人为的表演、历史影像、制作视频、历史独白等方式,真实地还原历史场景以达到渗透式教学的目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富有激情、勇于创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比如学生分组进行课堂讨论,要求学生将老师提出的问题转化为自己的理解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加强同学间的学习交流,提高协作能力。学生也可以用制作视频、上讲台演讲、或者随机采访的方式。如讲授西安事变,可以通过影像资料的剪辑加之现场人物表演对历史进行虚拟还原,让学生根据历史场景自己设计一段独白,在独白与影像资料、表演的过程中体验革命先辈为国家、为民族视死如归的英雄气魄与精神,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一些高校受路径、经费、安全等条件限制,教师可以把一些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制作成视频后放在网上,便于学生学习。“虚拟教学”符合大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特征,具有知识手段传播的新颖性、趣味性的特点,拉近了学生与历史文化的距离,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将其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既是对革命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推动了红色文化发展,更是改进思政课教学、提升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深化了学生的认识,增强了教学活力,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思政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有效打破了历史学科在中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边缘发展地位,有效提升了学生做人本领,以及综合性学科素养水平建设目标的作用。本文针对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展开了简要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院校;历史教育教学;运用

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是有效提升学习群体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底蕴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中等职业院校受其根深蒂固的职业应用教学培养目标的限制,使得实际承载的针对全体在校生的通识性历史学科教学工作,逐步被挤压到了明显边缘化的地位,为了切实改良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现状,相关任课教师尝试性地将传统文化,引入到中职院校通识性历史学科的教学实务中,意在提升中职院校在校学生的综合性素质水平,本文将针对传统文化在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简要的论述,预期为相关领域的教师提供借鉴意义。

一、传统文化引入中职历史课堂能有效增强学生做人本领

中等职业教育的首要工作意义,就是要帮助所有的在校生,切实提升做人本领以及综合性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的积累水平,在中职院校的通识性历史学科课程的教学实务中引入传统文化知识,将会对学生个体人文知识底蕴积累水平的有效提升,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有效净化学生心灵世界的同时,潜在性地促使学生实现健全化人格的建构目标。在华夏文明五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路径中,中华文化血脉中形成并积淀传承了一系列的先进发展成果。通过中国历代先民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切实投身的社会历史实践行为,逐步形成了以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诚实笃信、不尚空谈、戒奢节俭、防微杜渐、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为核心代表的修身原则和美德体系,以及敬业奉献、公而忘私的职业精神,以及一系列切实表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名言警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中华民众历来从事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的生活品性,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兼济天下的雄阔气概。在中等职业院校的现代化历史学科教学实务工作过程中,切实引入以上所引的传统文化发展体系中的成果,可以切实从思想文化建设事业的战略性和全局性发展高度,不断助力中职院校在校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水平,提升自身的综合性做人本领。

二、传统文化引入中职历史课堂能有效助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探索充分助力中职院校在校生,实现自身综合素质水平提升的有效路径,无疑具有较为深刻的意义。而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本身具备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且能够切实包含多个社会领域的内容,因而能够为学生综合性地展现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众多领域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所以能够为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创造接触社会生活众多领域的机会,助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现有的历史发展阶段条件下,中职院校的现行的历史学科课本,在知识性内容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比较充分地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技、文学、艺术、教育、宗教、民族关系等众多学科领域的有关历史发展进程的记载和分析性知识内容,在这些内容的教材文本叙述实践过程中,往往以较大数量的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性理论,作为教材文本叙述内容的指导思想,在这样的教学工作环境背景之下,如果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适当结合传统文化对教材中承载的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的解读,以及背景知识补充,可以实现对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在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学中的使用,能够有效帮助中职院校在校生实现对知识储备水平,和综合性学科思维视野的有效拓展,切实促进学生更加充分地获取到历史学科的背景性参考知识,逐步提升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的判断力、理解力,以及思维深刻性水准,最终切实促进学生提升自我的综合性学科思维素养的水平。要通过在中等职业院校的通识性历史课程的教学实务,提升中职院校在校生群体的综合性学科素质建设水平,就必须切实关注传统文化在中职院校历史学科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为中职院校学生的发展创造充分的基础性支持条件。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简要阐释了传统文化在中职历史学科教学实务中的应用模式,以及具体作用,预期为相关领域的教师,提供借鉴意义。

作者:康晓东 单位:包头市服务管理职业学校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拓展

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这是从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到组织方式的一场而深刻的变革,也可以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花大力气进行教育改革,并在一些地方进行素质教育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育者,如何做好当前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关键在教师的观念更新。那么在新的教改形势下,如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呢?下面就从几方面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及时、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素质。这是当前背景下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如何提高素质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要做一位合格的历史教师,就要首先了解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生已经不是单纯的从课堂汲取知识了。电视、杂志、电脑、家长、社会都会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因此,教师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必须更新观念。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育思想:必须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能够站在理论和现实结合的高度观察以往的历史过程,给历史科学以合乎客观实际的评价。揭示历史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揭示历史的规律。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学习教育学理论,系统地掌握史学理论,不断吸取当今史学研究理论和成果来充实自己。

当然,只有先进和教育教学理念是远远不能做一位的历史教师的。历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历史知识的广度。历史是贯通古今,包罗万象的一门学科。时空跨度大,知识内涵丰富,囊括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造系统等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这就要历史教师必须具有:贯通古今中外的通史知识结构;鉴别和运用史料的能力;与史学密切相关的其它学科知识(如文物考古知识、古汉语、外语、地理学、经济学、法律学等)。这又要求历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真正成为博学之师。

2、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何兆武先生在《历史与历史学》中曾经提到:“观察历史,我们总需戴上一副眼镜,观念就是那副不可或缺的眼镜。”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不更新思维观念,思想就难以突破边界。我前面已经提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那么,教师渊博的专业知识、高深的理论修养如何“教”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那就需要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是素质教育对新时代教师的要求。想想看,只有掌握了现代教育理念、并真正在教学中实施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授之予渔”,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初衷。

现代科学分工越来越细。但学科之间的联系却越来越紧密,掌握独自一门学科的知识已远远不够用了。同时,现代对人才的培养是多方面的素质要求,需要复合型的人才,科目学科之间逐渐走向综合性,文科政、史、地的小综合就是典例。因此,教育教学更需要复合型的历史教师。尽可能地学习和了解其它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除了要掌握本门历史知识外,还需要多掌握政治、地理及科技、经济、法律等知识,主动地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自然交叉和综合。从而成为复合型历史教师。并且能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生的引导者、鼓励者、合作者的姿态从教,最终成为一名具有自身教育特色的教师。

3、及时反思教学过程,积累经验,达到教育教学观念的内化。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经验和反思都是在一定场景中发生的。场景的性质决定经验的效果和反思的深刻,决定成长的速度和质量,经验在富有挑战性的场景中才会迅速发生,反思也只能在观念的冲击下才会更有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突破教学常规。以史实为依据,对已形成定论的史实,运用悖逆法,设立新情境。启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挖出教学中的隐性问题,交给学生猜测、推导、反证,启迪思维,使之得出富于创新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善于总结和反思,提升自己。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弃旧扬新,改革教法,加强创造教育的实践操作。

创新,已经成为近几年中学历史教学领域谈论最多的话题。现在已经有很多历史教师及时更新了观念,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思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汲取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无定法,但教可择法,教亦可创法。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勇于扬弃旧的传统教学模式。选用以适应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新教法,并大胆进行创新,以创造教育为主轴,带动创造教学的研究与投入。

2、利用感性材料,交换思维角度,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开拓未来的学生的教育,必须立足于精选过的教材,使之牢固地掌握创造思维”。中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对新材料、新情境具有猎奇的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充实新材料的同时,要抓住学生的新奇刺激下的活跃力,引导学生转到“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思维运动轨道上来。

3、打破“”的信仰,树立“信仰”的,宽容“异端”的声音。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来说,教师、教材、学习辅导材料等是“”,这些“”的积极作用不可否认。但“”不等于“真理”,总要受到时代或个人认识的局限。因此,要坚持“信仰”,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物。大胆地对教材的某些观点结论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和主张,并引用史实加以论证或驳斥,不能盲从“”。

因此,对于学生的“异端”声音。言之有理的,历史教师就要多鼓励和表扬,千万不可按“常理”一棍子将其打死。对于“异端”的声音要以宽容来对待。一般每份教学资料都会为它上面的题目提供相关的参考答案,这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我们教师常常陷入思维定势,人为地将参考答案当成标准答案来向学生讲授,只要学生意见与之相左,一概加以否定,长此以往,教师这种惰性与奴化的思想必然在不知不觉中带出一批不会用脑,只会盲从的学生!这种学生怎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怎能担起建设祖国的重担?怎能参与国际社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而立于不败之地?为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妨多听听“异端”的声音。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历史教学应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拓展历史教学的思路,从而体现历史教学的特色性和时代性。

历史教育教学论文:浅议高中历史新课堂的教育教学模式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进行得越来越顺利,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也为教师和学生们带来一片新的历史天地。本文作者通过多年奋斗在教学及时线的经验和心得,详细分析了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育的特点和目标,为广大教师朋友们更加有效地实行新课改提供了实践参考和中肯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历史;与时俱进;选修模块;多媒体

高中历史课程教育教学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在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运用了许多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严肃又不失活泼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在教学内容上,能够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多进行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有很大的帮助。

一、高中历史课程要与时俱进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还要让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总结和反思,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和对新事物的创造能力。在高中历史的教育当中,我们要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未来建设祖国,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首先在历史教材当中,历史和政治应该是不分家的,我们要鼓励学生旗帜鲜明地坚持历史事实,对多领域、多层次的问题表达不同的观点。在当代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从教学内容的结构、模式、目标、内容、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多方位的改进。长期以来,我国的历史教育多为封闭、保守状,这样的教学现状不仅会令学生和老师产生疲劳,而且远远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萌动、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整体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已经不能单纯地从传统的历史教材中获得,还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方面做出改革。不管对于学生还是祖国的下一代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社会改革的进程中,学生应当是先进文化、思想的拥护者和传播者。教师在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时,可以列举在历史的进程中,那些为祖国带来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先进青年们,让学生从历史人物的事迹中感受历史、感受国家带给个人的自豪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从历史课本中选出最打动自己的抗战事例,并与全班同学分享,让学生们在对历史的感悟和体会当中,感受爱国热情。

二、设置教学模块和选修课

新课程标准中的历史教学方案与传统教学方案相比,在教材中增加了教学模块,在课程中增加了选修课,对构建学生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都有很大帮助。这样的设置课程,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师资力量、生源情况等设置教学方案,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新课标的历史课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的基本知识的重复。在传统的历史课程中,在初中学习了中国史和世界史后,在高中还要学习中国史和世界史,这样简单的重复过程,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兴趣,认为历史课的知识只是枯燥乏味的重复这些历史事件。从前的课程改革改为初中学习中国史,高中学习世界史。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下,有一部分学生只学到一半的知识,知识体系没有建立。所以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充分改进了这一弊端,将中国史和世界史全部放入初中历史的课程;而在高中,学生们主要学习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这样每一时期都有所侧重,就成功地避免了高中历史与初中历史的重复性。

在模块的设计上,也很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有的同学对政治课十分感兴趣,但是对历史却不感冒。教师在了解学生的情况后可以推荐学生选择历史课本中“社会民主思想”之类的模块进行学习,相信学生能发现历史与政治的互通之处,从历史中找到学习的乐趣。通过这些教学模块,老师可以自由地转变教学方式,学生也可以轻易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所以说新课程改革能够符合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三、运用多媒体设备

在我国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被人们所熟知,电脑不再是奢侈品。学生们对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兴趣远远大于历史课程,教师就要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将学生有效地引导到历史的学习上来。首先,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教师可以在课堂结尾处为下节课设置问题,让学生们通过查阅图书馆、网络等资料独立自主的学习,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多发散思维,不要固定于教材的模式,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与其他的同学和老师交流,借鉴他人的优点。其次,鼓励学生自主发言讨论,例如教师可以创建讨论组,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之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在讨论组中可以自由的发言和讨论。高中时期的学生大部分都有喜欢表现的心理,所以在讨论组中发表自己看法的时候,可以极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心理,让他们体会到收获成果的喜悦,从而为学习增添动力。

在历史课程的展示上,多媒体技术也为高中历史的新课堂注入了很多活力。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从视觉、听觉、感觉上,运用视频、音乐、动画等形式进行展现,为同学们营造一个真实的历史环境,让学生在或古色古香、或激情昂扬的氛围中,加深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印象,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了多媒体设计了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或整个学期的知识,或最令你动容的知识制作成ppt,在课堂上为其他同学展示。这样在学生们制作的过程中,无疑对消化历史基础知识,体会历史思想有很大的帮助。只要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肯想肯干,就能设计出更好的教学方案。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