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实用13篇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篇1

人的社会活动领域无限广阔,社会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到处充满着可供审美的对象。美,从形态上看,通常可以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类型。本文着重就历史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问题,谈点看法。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现象。马克思说过:“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美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历史学科的社会美往往是以历史人物为中心,并且通过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所显示出来的美。历史教学中的社会美教育常常和德育结合在一起,表现为美德教育。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多如繁星的民族精英,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璀灿思想和精神风貌,是我们进行社会美教育的极好教材。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挖掘。

一、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人的美包括人体美和心灵美,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心灵美。爱国,这是心灵美的最重要的表现,也是社会美教育最基本的内容。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千百年来,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多少志士仁人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正气歌。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的民族气节是何等的忠贞;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的爱国义举是何等的豪壮;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在狱中怀着满腔热血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成为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这些爱国者和革命者,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致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种不畏、不甘屈服、百折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才没有在历次面临的严重危机中亡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才有了我们的今天;也正是这种爱国主义情感,成为我们今天实现腾飞,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的精神支柱。

同样,在世界史上,无数英雄人物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不息。从被法国人民誉为“奥尔良姑娘”的抗英英雄贞德,到出生入死,帮助黑人奴隶获得自由的塔布曼,从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顿、杰佛逊及其所起草的《独立宣言》,到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凯末尔党人制定的《国民公约》,无不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其表现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壮举,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在今天和平建设环境中,作为一名中学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聪明才智。

二、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人本身的美是社会美的重要表现。人的美和理想是紧密相联的。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或者说是对未来的憧憬、向往和追求。陶铸同志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指出:“理想是有社会性、阶级性的。……一个人的理想,是为多数人的利益,为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合乎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

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时期。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远大的革命理想,特别重要。毋庸置疑,历史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都担负着这一任务。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无数史实雄辩地说明,古往今来,一切有作为的人都是具有远大理想的人。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己任。在学生时代就决心“为中华的崛起”而学习。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他们理想的共同点都是为民族、为人类谋幸福,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无数先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他们的光辉业绩,永远载入史册,激励后人。

利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理想教育的内容,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育,要帮助他们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片面强调自我,另一种是胸无大志,缺乏远大的理想。要教育他们处理好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历史教学要通过大量的史实,引导学生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要使青少年逐步懂得: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总是受社会制约的。因此,个人的理想、抱负是以国家、社会的需要为基础的,个人只有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才能得到社会和国家的承认,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三、挖掘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

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调整人们之间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俄国著名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由此可知,美和道德密切相关。

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注重道德修养的传统,历来强调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思想成果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儒家历来重视修身养性,孔子主张“温、良、恭、俭、让”,“克己”;孟子强调“善养浩然之气”;诸葛亮重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刘备则主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等。他们莫不认为注重道德修养是做人之本。中国古代有许多清官,廉洁奉公、忧国忧民,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明朝兵部尚书于谦两袖清风,为官清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岳飞强调“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等等,都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平凡小事,如赡养父母、尊师敬友、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等等,一旦表现出高尚的情感和情操来,就极为感人。正是雷锋、朱伯儒、孔繁森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行为所表现出的高尚情感和情操,汇成了时代的新风尚。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我们可知,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最美好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提倡的集体主义,它与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三纲五常”、“忠孝节义”,与资本主义的道德规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我国,集体主义的原则要求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历史教科书中道德教育内容的深入挖掘,必定有利于青少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以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

四、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般认为,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要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实际上,社会科学领域也同样如此。

古今中外,无数思想家、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促进了人类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历来受到人们的尊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历史教学中努力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热爱科学、刻苦求知的敬业精神。马克思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人类的解放事业,他从研究商品入手,解剖资本主义社会,写下了《资本论》这部巨著,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司马迁踏遍祖国各地,历尽艰辛,虽受腐刑之辱却矢志不渝,写成了史学巨著《史记》;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呕心沥血27年,三易其稿,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古罗马科学家普林尼为了实地考察维苏威火山而献出了生命;近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考察,创立了科学进化论;居里及其夫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依靠简陋的实验设备,经过长期的辛勤劳动,终于发现了镭,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许许多多的史实告诉我们,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只有像他们那样一丝不苟、孜孜以求,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才能有所建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科学,需要人才,青少年一代,从小就应该立志献身科学,献身祖国的四个现代化。

第二,敢于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的无畏精神。坚持真理、捍卫真理,需要勇气,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历史上许多思想家、科学家为了坚持真理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刽子手的屠刀英勇就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思想家和科学家布鲁诺坚守“日心说”,虽被宗教裁判所监禁7年而毫不动摇,最后被教会处以火刑,临刑前他在火堆上高呼:“火不能征服我,未来的世纪会知道我的价值。”这是何等刚烈!在探求科学奥秘、寻找真理的道路上,需要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社会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美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内容也不限于以上几方面。深入挖掘内容,进行社会美教育,是历史教学的长期任务。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篇2

一、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现存不足

纵观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其主要不足突出表现在历史学科教育目标“脱节”,教学方式“陈旧”这两个方面。

1.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导致“历史无用论”泛滥

任何学科的设置,都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应符合这一标准。然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对历史学科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需求。这已然不同于传统时代史学人才培养相对独立、重意识形态、强理论积淀的要求。新时期的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不仅要培养出理论知识完备的人才,而且还要求每个史学人才能从社会实际出发,用所学向社会发展提供有益见解,并增加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历史学教育,需要将历史学科摆在一种社会“显学科”的地位,通过人才的培养最终实现社会的直接、现实需求。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依旧按照传统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培养人才,历史学科教育不但现实应用性差,不占有“显学”学科地位,而且人才的培养也与“服务社会”理念相互脱节,这种明显滞后的教育观念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严重脱节,在传统与实际需求的矛盾中,历史学科的实用性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其教化功能,很多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甚至不是出于对历史学科的热爱,他们或者是由于专业调剂,或者是仅仅为一纸文凭,那么,对于本身对历史缺乏兴趣的学生而言,传统的培养模式是无法达到“育人”的目的。于是,历史学科丧失了本身的社会实用价值,“历史无用论”日渐泛滥。

2.历史学科教学方式机械单一,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我国高校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一向宽泛庞杂,面面俱到,授课内容涉及大量的史料和史实。然而高校历史学科的教育方式却与中学历史课无异,即采用机械式“灌输”的方式为主,教师上课一味地将庞杂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课、记笔记。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教学呆板乏味,偶尔出现一些课堂讨论和学习互动,也多是一些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陈旧话题,或者讨论和互动本身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并不见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简言之,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更不用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多以一份试卷、一次考试来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核内容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考完试做完试卷之后,那些短期内突击背诵和记忆的知识,因为得不到有效的实践应用,基本上就又“还给了书本”。长此以往,学生表面掌握了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实则得到的只是将自己禁锢在有限的历史事件的记忆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二、对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思路,突出历史学科的社会现实意义,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培养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史学人才。

1.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

当前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不断渗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它要求史学人才不仅具备传统意义培养模式下丰厚的理论积淀,更要求他们能将历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提出有益社会发展的见解,同时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其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在这种学科教育目标的要求下,高校历史学专业既要改善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目标,又必须科学合理地优化历史学专业课程设计,从而为社会输送适应性史学人才。

首先,要从课程理论改革出发。众所周知,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抽象程度高,思辨色彩浓厚,又极为驳杂和枯燥。现有的理论专业课程设计,大多是空洞地阐释某一理论,就理论本身来讲解理论;或者就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花大量的时间全方位展开某一门通史或专门史,而忽略学生乃至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得当前的历史学科教育教学难于联系实际,进而让整个历史理论课程枯燥无味。

对其进行改革,主要是强调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倡通过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来审明某一历史理论,结合一些“开放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模式,并利用现代化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自由和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地吸收历史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再尝试去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不仅能变“乏味”为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所学转化成了实践应用知识,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

其次,历史学科专业课程的优化,要以就业导向作为参考,即以学生的社会应用和服务性为参考。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是“人才”的培养,而所谓“历史人才”,就是其历史专业教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能满足其个体未来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高校里,极少有专业的设置能直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历史学作为一门当下普遍认为“偏冷”的专业,尤为直接地面临同样的尴尬: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待遇不高、专业特色应用能力不明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几乎很少有高中毕业生能主动选择学习历史专业,加之存在“历史无用论”的不良社会认识,学生的历史专业学习兴趣不断降低,教师也随之丧失了历史的教学热情。破解历史专业的就业难题,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是当前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实现的本质需求。一方面,在历史学科的课程设置上要不失传统,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前提下,达到历史学科自古以来的教化功能:陶冶学生情操,教会学生做人;另一方面,全面考察社会对历史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从学生入校起,就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制定合理的大学发展规划,让学生对择业、考研、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不同的就业发展目标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全方位锻炼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让他们真正看到历史的魅力,能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完成对相关职业的定位和追求,最终使自己达到社会“人才”的标准。

此外,还必须选拔理论功底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担任历史学科的专业教学工作。规范授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是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的必要前提。

2.改进历史学科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现代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有别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导、为权威的知识传播模式,强调教师只扮演“引导者”和“知识推荐者”的角色,而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具体到历史学科本身,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是有针对性地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历史热情。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博大庞杂,但并非全部内容都与现实需求和学生的需要相适应。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对当前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应予以优化,突出重点,合理取舍,做到通史和专门史的相互协调,既不能花费大量时间去细致入微、面面俱到讲通史,又不能把专门史完全交给学生去自主学习。要合理地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通史与专门史的学习,是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搭配,相得益彰。此外,对一些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也要及时组织学生探讨学习,在一种开放式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历史热情。

二是改变现有的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一直难以突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本着“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出发,对历史学科的考核评价方式,应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试卷考试类的考核方式要占有学业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情况进行评定:采用研究报告、课程论文、实践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达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

三是让高校历史教学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实现历史学科的社会服务价值。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旨在培养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见解的人才,那么就要求我们史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走向社会,对社会建设发展中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史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所需,服务社会全面建设发展。让历史学课程教学走出教室,让学生们深入实地调研,再适时相互交流、开展讨论,并分析整合学习研究成果。这一过程使得历史学科的学习变得更加开放,也更加贴近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让史学专业的学生能直接体会到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有效地加强了学生对自己专业方向的认同,能促进史学专业学生做出有价值,令社会满意的研究成果。

当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针对历史学科的改革也在不断探索和深入,并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历史学科自身发展的基础,也为培养高素质史学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不衰老的主题,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唯有通过一定的改革,才会促使一门学科不断发展,才能培养出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使其真正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雅妮.合作学习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1, (5).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篇3

在课程设置方面,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进行了如下改革:一是融汇历史、政治等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让学生学习“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综合课程师资所需的知识。“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课程是人文社会知识的综合课程,包括思想品德、历史、人文地理、政治等各门学科知识。专业课程融合的结果是,专业必修课程设置除中国通史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通史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以及史学概论、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外,还要增加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法学概论、形势与政策等思想政治专业主干课程为必修课。此外,还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说、西方文化概说、礼仪、人口资源与环境等人文类课程以及晋商文化研究、山西民俗、太行革命斗争史等地方历史文化校本课程,以满足“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综合课程师资所需的知识基础。二是设置两门教学法课程,如设置小学社会课程教学论和教学法为必修课;设置中学历史教学论与教学法课程。三是辅修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精选并整合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将小学语文教育的专业主干课程中的现代汉语基础、古代汉语、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法等整合成四门课程,分别是汉语基础、文学、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法。四是课程标准制定的原则是只求通达,不求精深,即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科的知识框架、思维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这些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篇4

1.赵亚夫、唐云波主编《国外历史教育文献选读》(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360页)

该书体现了国外历史教育研究的最高成就,为历史教师了解和研究国外历史教育提供了借鉴。

2.李稚勇、周仕德、陈新民著《中外历史教育比较研究》(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320页)

作者吸收国外先进历史教育思路,对当前的历史课程改革与实践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3.宾华著《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180页)

该书的特点是: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实用性和操作性强。

4.王继平著《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方法概论》(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276页)

该书非常契合当前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要做研究型历史教师的理念,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供思路和案例。

5.陈志刚著《历史课程论》(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236页)

该书的特点是:体现最新课程改革理念,内容全面,选材广泛。

6.王泳著《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长春出版社,2012年1月,236页)

该书特点是:时代性强、视野开阔、重点突出、选材广泛、材料丰富。

7.张庆海著《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学理论问题》(长春出版社,2012年5月,215页)

该书是第一本关于中学历史教学史学理论的作品,值得中学历史教师和历史教育硕士认真阅读。

8.王雄著《中学历史教育心理学》(长春出版社,2012年6月,309页)

该书是第一本关于中学历史教育心理学的专著。

二、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类著作

1.何成刚、张汉林、沈为慧著《史料教学案例设计解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351页)

该书是何成刚主编的“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丛书”的作品之一,是史料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

2.夏辉辉著《问题解决:历史教学课例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148页)

该书是何成刚主编的“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丛书”的作品之一,该书选择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作为研究主题。

3.朱汉国、陈辉主编《高中历史教师专业能力必修》(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236页)

该书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编的“青蓝工程系列丛书”历史部分,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

4.卢新建著《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历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508页)

该书是《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丛书的历史部分,是一本当前体系最完备的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的工具书。该书的特点是:系统性、完备性、工具性、资料性。

三、文集类著作

1.刘宗华著《历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2月,225页)

该书是从事中学历史教学近50年的刘宗华特级教师的历史教学研究论文集。论文虽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所作,但对今天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仍然具有借鉴与启发的作用。

2.张卫良、夏卫东著《明智之学:历史教学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3月,358页)

该书是两岸中学历史教学名师“钱江论坛”的论文集,这些论文主要围绕历史教学与公民素质、课堂教学与改革、教学实践与思考等问题进行讨论。

3.李晓风著《李晓风历史教学思考与实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年4月,211页)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篇5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很多在外人看来高校里“高、大、上”的专业知识走出“象牙塔”,走上了向社会“布道”之路,高等教育的专业知识传授对象由学生逐步扩散到社会人士。其中,人文社科专业的历史课程颇受大众的欢迎,百家讲坛的兴起、淘课的流行即是典型,关于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和网络剧也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公务员考试以及许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都不乏对历史知识的考查。与全民“历史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公共历史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的尴尬:学生兴趣的缺乏以及实效性不强。

之所以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列为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笔者认为,虽然2007年开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一门全新课程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授课对象为所有本科层次学生。该课程从课程性质上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相关通知文件也界定了该门课程的政治理论课属性。但是,由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弱理论性、偏史实性,其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完全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些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时,为了便于和美国高校本科通识类必修课程美国史教育对应比较,笔者在本文中称其为高校公共历史教育(该课程从性质上分析仍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范畴)。

一、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普遍问题

首先,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中,学生历史学习意识缺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大部分学生眼中是一门基础知识学科,有不少学生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开设没有必要,他们认为在高中时已经学习过历史,本科阶段不需要重复学习。更多的学生则认为该课程的学习对日后的工作与生活没有帮助。学生没有正确的历史学习意识,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学分。特别是对理工科学生而言,几节专业课的学习能够让他们学会设计出一个小零件、一个程序,而对历史的学习似乎不能起到这么直接的实际效用,“历史无用论”观点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龚自珍曾指出:“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必先为史。”历史承载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与政治、教育、经济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历史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对于人类社会变化的认识,培养他们对于现代文化的透视力。这些都是学生无法主动意识到的,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树立历史学习意识。

其次,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要求。我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为主。虽然教学手段有了很大改善,大部分教师早已运用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学内容还是一样局限于书本,一些基础的历史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时就已经了解熟悉,到了本科阶段,变动不大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会使大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最后,高校公共历史教育考核的方式比较单一,需要作出改变。目前大部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考核还是传统的考试形式。考试试题类型固化,内容固定,对学生的历史理解、思考方面的考查较少。学生学习历史的意义并不在于记住一个时间点或者一个英雄人物,更在于了解这段历史的意义和对现代的启示。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考查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类基础学科不尽相同,记住公式,套用解题不是历史学习所需要的结果。

二、美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启示

美国的高等教育极其重视公共历史教育,美国高校一般把美国史设置为通识类基础课程,要求本科生必修。根据近几年对美国一千多所四年制本科大学的调查,美国史作为公共历史教育课程是美国大学本科中必修比例最高的。一般来说规模大的州立大学,如加州大学体系、马里兰大学体系等,统一把美国史设置为本科必修课程。即使在那些不要求美国史必修的全美顶尖的三十所文理学院,本科必修课的选课目录中依然保有美国史。

事实上,对于这些不必修美国史的全美顶尖学院来说,由于进校学生的素质极高,学生在美国史方面的素养已相当不错,传统的公共历史教育课程――美国史对这些学校和学生来说显然不适合,因而这类学校一般以其他美国史领域的专门课程作为必修课,这种其他课程,很可能是关于美国历史文化或经济、政治方面等更为专门的课程,如清教、天主教、新教等基本的宗教知识以及这些教派对北美殖民地的塑造作用。这些课程需要相当的美国史训练,许多选择该类课程的学生高中时在美国史方面的训练就极其过硬。

美国高校为什么如此重视公共历史教育?从根本上看是以“通识教育” 为根本理念的教育原则和精神决定的,而历史教育是“通识教育”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通识教育”,即不管是文科、理工科抑或其他学科,把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知识以及思维方式作为主旨,使学生对人类的物质、精神文明有系统和深入的认识理解,养成学生科学与人文兼具的思维方式。美国高校一般不将自己视为培养技术专家的地方,专业技能和技术的教育在美国高校教育中并非首位,美国高校重视的是历史这类人文社科知识的培养在技能与专业学习中的基础地位,本科阶段许多技能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专业一般不设置,必须要等学生在本科阶段打 下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去学习。

另外,由于美国高校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非常注重在公共历史教育中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比如在课程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到政府、社区、企业等工作单位实习,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如何研究材料、编辑报告、收集文献等,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和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研究中锻炼了思维、收获了方法。

三、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改革

第一,明确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是记录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全人类的生活。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1840年之后中国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又一步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以及在此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事实,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启发学生习得的历史经验、激发学生的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意味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观念和要求。现阶段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树立历史意识,让青年人能够彰往察来,学会运用历史经验,应对现今社会生活。

第二,教学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提升历史知识的转化率。笔者认为,高校公共历史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几点:其一,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科的界限已经不像以往那么明显。高校学生特别是人文社科类的学生,通过接受公共历史教育可以增强其对专业学科的理解。文学专业,需要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学史,理解特定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环境,以理解该文学作品的核心;旅游专业,更是需要学生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知晓当地古迹的历史内涵。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各科文化交汇相融的过程,只有弱化历史学科的专业意识,才能帮助学生找到公共历史教育的意义所在。其二,公共历史教育不应该与社会生活、社会工作割裂。公共历史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接轨社会,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服务。在公共历史教育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注重分析历史事件与现代事件发生的关系,探讨其中的历史规律,增强学生对于历史和现实关系的理解。

第三,改变考核形式,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历史、学懂历史。高校公共历史的教学目标,更多的在于教导学生如何理解历史、运用历史。所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考核方式应该以考核学生的能力为主,以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为辅。在考核形式中,不仅可以采用试题的方式,还可以采用课题讨论、撰写报告或者论文的方式,多方面考查学生收集资料、整合资料以及撰写报告的能力。考核还应结合平时课堂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课堂讨论是否积极参与,对于教师每次布置的思考作业是否有独特、新颖的想法,这些都是最终考核结果的重要参考标准。

除此之外,公共历史教育的考核内容应该从一些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向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上转变。比如,以往考试试题都会考查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问题,现在的试题可以转变成洋务运动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化以及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何借鉴意义方面的考查上来。单纯的对知识点记忆背诵的考核转变成了对历史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考核,如果学生对此理解透彻并有着独到的见解,那就真的学“懂”历史了。

参考文献:

[1]解学慧.美国历史教育的特点之一:收集和使用第一手资料[J].历史教学,2004(7):57-60.

[2]陈靖丰.现代化与国民的历史教育――战后美国历史教育述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93-97.

[3]李守常.史学要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0).

[4]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5]魏久尧.中国传统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关于中国现代大学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篇6

一、将社会热点引入初中历史课堂的意义

(1)引进社会热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历史教学资源不能仅仅停留书本之上,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教学资源。例如,课外辅导书、新闻资料、报刊、电影等,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社会热点教学”作为新兴的课程教学概念,也是对新型历史课改的有力理论支持。但是,初中历史教学实际情况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教学资源单一、课堂教学氛围枯燥等,这就导致学生很难长时间对课堂教学集中注意力。我们知道,历史是一门基础性人文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发现于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大胆开发社会资源,提高历史课堂感染力,促使历史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历史感悟能力及批判能力。

(2)引进社会热点,拓展学生知识面。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大胆地引入社会热点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小组讨论,进行中外对比、古今对比。这种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及拓展知识面。例如,学习“商鞅变法”时,涉及的贪官污吏,教师可以引入当下社会的热点:案、案中涉及的,激发学生展开讨论,并积极查阅相关知识,做出总结,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客观评价及对现实的针对性批评,[1]然后对其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向往,并和同学分享,引发自我的历史思考,拓展自我的历史思维及知识面。

(3)引入社会热点,提升学生的综合批判思维能力。初中历史教学不能单纯地看作简单的书面历史教学,其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批判、对当前的借鉴。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当下问题,[2]并利用历史的思维去思考、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例如,学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当前进行分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展开分析,让学生明确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锻炼学生的综合批判思维能力,全方面地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

二、引入社会热点对学生爱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

(1)引入社会热点,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丝绸之路、四大发明、孔孟教育,还是瓷器、丝绸,等等,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例如,学习“科技教育与文化”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我国近几年来在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如中国成功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和嫦娥一号等,通过多媒体播放当时激动人心的时刻,然后教师进一步讲解科技成功背后的辛勤努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进社会热点,强化民族责任感。回顾历史发展,我们知道国家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民族的稳定团结。[3]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就要通过引入社会热点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课时,教师可以大胆地引入2014年3月初我国发生的“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让学生感受到热爱国家、反对恐怖暴力威胁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正义感。

三、总结

总之,让社会热点走进初中历史课堂,无论是对提升学生的历史批判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还是民族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就要积极大胆地引入社会热点,锻炼学生的批判分析能力,让学生理性看待历史,客观评价社会热点。

参考文献:

[1]曹国华.整合时政热点材料 促进初中历史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 2012(36).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篇7

客观的讲,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普遍兴趣不高,教育教学的资源相对比较缺乏,教学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高职院校在生源素质、经费投入、社会重视程度、教学资源与科研项目等方面与本科院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从学生的角度看,高职教育主要是就业教育,他们一般认为思政课的学习仅仅满足修满学分;高职学生一般也不会将报考硕士研究生放在更重要的人生发展目标上。由于学历的限制,很多高职学生也缺乏进一步提高学历及参加社会考试的动力,这也是他们不重视思政课学习的重要的原因。

另一方面,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尤其是在以理工科为专业背景的高职学生中间,他们的人文知识与历史常识存在很大的问题。历史是一部丰富的教科书,具有多方面社会教化和思想滋养的育人功能,也更多的体现在提高国民人文素质的任务。全面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利于青少年继承和光大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同时了解世界形势、开阔视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以江苏省目前的高考模式为例,理工科学生仅需要在高二通过历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即可以完全放弃历史学习,因此在人文综合素质方面,尤其是党史、国史的认识上还存在很大的知识性缺陷,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乃至就业考核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我们从社会发展的实际看,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与学生网络应用技术的提高,各种错误的历史观点充斥于微博、网站论坛、讲座视频、电子书籍当中,而当我们的学生在缺少必要的知识背景与辨别能力的情况下也会对思政的教学效果产生严重的冲击。

二、笔者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努力探究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将现有的必修课程中融入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部分内容,并结合了专业特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取得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反复思考,笔者认为应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教学计划中增设或融入《中国近代史纲要》必修课程,这对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政教学,人文校园的建设乃至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的观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具体的讲,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是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加强党史、国史教育与学习精神的客观需要。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央文件与领导的讲话中多次谈及了有关问题的重要性。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近代以来,中国被动地被打开国门,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内忧外患,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种种努力,无论是立宪救国、革命救国还是实业救国、教育救国,都由于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最终未能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面貌。因此,我们努力讲清楚近代中国发展与探索的道路,对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意义十分重要。

第二,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完善目前的思政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学习比较吃力,一些教师教学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笔者分析认为《毛中特》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问题,因而缺少史实的支撑,学生接受程度普遍不高,考试成绩也不太理想,这也与高职不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有一定的关联。

有学者认为《纲要》课程在目前的思政理论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毛中特》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衔接两者的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在缺乏历史知识特别是中国近代史知识和中共党史知识铺垫的情况下,学习从历史进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会感到吃力。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历史人文知识充满兴趣,在思政课教学中引入近代史的有关内容,可以很大的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教学的实际效果。

从世界范围看,几乎每一个现代国家的教科书,都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养放在最重要地位。如英国政府的“国家课程历史学科工作小组”提出:“历史教学要为学生的成年生活做准备,历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公民素质,合理利用闲暇,正确对待工作”;1995年美国“全国学校历史科中心”编制的《历史科国家标准》中,非常强调历史教育在公民教育上的重要意义,认为“历史认识是政治理解的前提”,“没有历史知识和历史的探究,我们就不能成为有学识的、有辨别力的公民,而这对于民主管理进程的实际参与和使全体公民实现国家的民主思想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德国,历史学科与德语、数学、英语一样属于主科。

第三,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校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在一部分青年学生中间对主流意识形态不屑一顾,而热衷道听途说的社会传闻。

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时常会遇到学生提出的一些有关社会现实与历史问题的困惑,如果思政教师不能给他们以很好的解释,或者只是简单回避学生提出的敏感问题,我们认为这都是不能实现正确的思想教育效果。思政老师应该在结合理论的基础上,客观对学生关于历史问题的困惑予以很好的解答,如对于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些近代史学术专著,其中的观点与传统说法有很大的出入,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而实现这样的目的,必须要求教师既具有深厚的理论修养,也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老师的学识钦佩有加,而且也可以从思想上打通他们的疑惑,从而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信息,以实现不信谣、不传谣的目标,切实维护校园稳定与社会稳定的大局。

三、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的具体举措

在目前高职思政教学中,我们可以暂时采取将近代史纲要有关内容融入有关教学篇章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改革。

第一,联系到我们具体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单纯的理论教学往往缺乏耐心与广泛地兴趣,笔者在《思修》与《毛中特》两门课的教学实践中,将近代史的有关个案融课堂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也激发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

比如,我们在思政课程中采取新闻播报的形式,思修课采取“历史上的今天”板块,介绍一些历史常识;《毛中特》课程中采取演讲革命历史故事的方式,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我们在课程的有关章节中将近代历史文化的有关内容与专题与相关的篇目相融合,例如,我们尝试将詹天佑、黄炎培、陶行知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爱国主义一章中,这样,就是结合具体的案例教学,能够进一步加深爱国主义相关内容的深刻理解。

第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开设或准备开设有关的选修课程。

目前,我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明中国通史》两门选修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我们按照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来执行,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指定教材,采用课堂教学、课内研讨、专题调查、校外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在我校的实践中,该课程的开始也是思政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了我校学生学习的需要;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强化了应试的环节,增加学生参加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自考的通过率,也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及参加学校有关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第三,学校铁路文化研究中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思政部、宣传部、团委紧密配合开设有关课题的研究并组织有关近代史有关的学术讲座。

例如,以笔者所在学校的专业特点而言,我们认为强化近代铁路史的研究与教学也是学校专业及加强思政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中国近代铁路史在诸多方面与中国近代史紧密的结合起来,加强铁路史的教学与研究,既是结合学校特色的思政创新模式之一,也是增强学校“铁路文化”的重要方面;思政部“星空讲堂”、“形势与政策”课开展有关南京大屠杀、台湾问题、近代中国有关专题的学术讲座,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补充思政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篇8

一、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重要意义

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与总的看法,是对历史发展内在逻辑与演变规律的价值认知与理论诠释。唯物史观科学揭示了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深刻指出:“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历史观“表面上看起来是如何看待历史、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具体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政治观的显现。”[1]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历史观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更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深入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必然性,更全面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认同,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激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唯物史观武装大学生头脑,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形成基本的道德规范与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支撑与精神纽带。加强大学生的历史观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近现代史、党史客观而科学的评价,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根本动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根源与时代背景的认知,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的理论内涵。在北大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曾说:“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而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首先就需要树立唯物史观,对党史、国史保持真正清醒而正确的认知。

(三)学习与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前提。

“四个全面”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全新方略。这一方略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又是党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地创造性发展。加强大学生的历史观教育,尤其是现当代史的学习,能够让大学生更好掌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演进脉络,更深入地领会“四个全面”提出的历史依据与时代背景,从而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辩证统一关系与理论发展逻辑,体会“四个全面”的科学性、统一性、必然性与创造性,将“四个全面”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

二、当前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历史观教育刻不容缓,在思潮及其他自由主义思潮的侵蚀下,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集体意识淡薄等问题,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史国史存在严重的认知误区与片面的价值判断,再加上少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教学方式封闭、教学载体单一、教学理念落后等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唯物史观,用正确的历史观分析历史、解读历史、评价历史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思潮的尘嚣甚上。

通过把历史视为一种无主体的偶然结果,从根本上否定历史发展规律,颠覆唯物史观。在当前,思潮假借重新评价历史之名,意图否定近现代的革命道路选择。尤其是近年来已渐趋世俗化,逐渐从学术研究向文学、艺术、影视等领域扩散,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95后”的一些大学生思想独立性强,但缺乏明辨思考的能力,在思潮的影响下,少部分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革命道路的选择产生了质疑。

(二)大学唯物史观教育的重视不足。

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无论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还是大学生的自我提升都是以“就业或深造”作为中心目标。这就造成部分高校或大学生重知识获取、技能修炼,而轻素质培养、人文熏陶,历史观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与系统的规划。当前,高校历史教育课程主要依托公共“两课”,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历史类公共选修课程资源较少,不仅无法建立系统而全面的历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而且就仅有的“两课”而言,课程学时、学分设置也大受限制。在部分理工类高校,受学科发展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职教师队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薄弱,历史观教育的课程载体建设令人担忧。于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两课课程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不及专业课程重要,大学生思政教育主课堂的作用大打折扣。历史观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长期的工程,唯物史观常态化教育的重视不足阻滞了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

(三)两课教育教学现状的亟待革新。

作为大学历史观教育的主课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两课课程的教育教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唯物史观的树立。但当前的两课课程教育教学,受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影响,存在着教学形式枯燥、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零散等问题。在部分两课课堂中,老师“满堂灌”仍然是主要教学形式,学生缺少表达想法、交流思辨的机会,无法通过课堂讨论、思想碰撞消除心中困惑,教育的主体性大受限制。还有部分老师教学手段单一,以讲授法为主,缺少课堂活动、实践参观等学时的设置,难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更无法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升华对历史的情感。同时也有部分兼职老师囿于专业知识的限制,无法建立起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的历史知识体系,教育教学内容缺乏统筹规划与系统设置,教学内容呈现出碎片化、零散化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建立起对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发展线索的整体认知,从而无法深刻领会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无法坚持唯物史观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作出正确评价。

三、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路径选择与方法革新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大学生历史观教育必须始终遵守实事求是与理论联系实际两大原则,积极推进主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营造“以历自省,以史为鉴”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历史学习网络社区,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建立起对唯物史观的认同。

(一)深化主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历史观教育的思想性。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代表的两课是高校着力加强历史观教育的主要载体。高校应高度重视历史观教育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两课体系,充分发挥各门课程对历史观教育的积极作用,将历史观教育贯穿于两课教育教学的始终。两课教师应根据“95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改革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通过开展辩论会、历史情景剧、小组无领导讨论、实践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历史教育主课堂中,充分激发他们主动求知、独立思考的主体性。同时,两课教师还应优化课程教学设计,突出唯物史观的教学主线,以严谨的史料、审慎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刻认知我国近代社会的性质,真正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

(二)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提升历史观教育的实效性。

历史观教育不仅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加以引导,而且需要从实践的温度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深化认识,坚定信念。高校应结合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等多元化的实践育人载体,建立完善一系列爱国主义、专业教育实习实践基地,打造品牌化、精致化、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如一年一度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百佳志愿服务活动”、“卓越工程师计划”、“西部支教计划”等,让学生在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中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自身的生活、实习、工作出发更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更直观了解“四个全面”全新战略布局的时代背景与历史际遇,从而更坚定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及制度。

(三)营造学史重史的校园文化,强化历史观教育的常态性。

校园文化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历史观教育的主课堂之外,高校应积极营造“学史尊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历史观教育实现常态化,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深入每个学生心中。高校应立足历史纪念日与传统节假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始终做到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如在国家烈士纪念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及国家公祭日,高校应积极开展主题讲座、特色团日活动、参观实践、网络接力等多元化的纪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民族先烈的先进事迹,自觉抵制对民族英雄的戏谑,传承他们振兴中华、继往开来的崇高志向。再比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高校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知识学习、互动交流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任。此外,高校应充分挖掘校史内涵,将党史、国史与校史有机结合,培育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时代责任感。

(四)搭建思想学习的网络社区,凸显历史观教育的生动性。

在网络信息化的背景下,微信、微博、博客等自媒体已经融入大学生活,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应充分利用自媒体时代的契机,紧密结合思政教育的主课堂,深入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活动。高校应立足网络思政教育平台,一方面定期推送历史专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澄清散步的不实消息与虚假历史,揭露违背史实、歪解历史的本质。另一方面通过微文大赛、微视频展播、漫画征集、网络接力等形式,创作一系列思政教育网络文化精品,增强历史观教育的生动性与趣味性。除此之外,两课教师可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参考资料、经典书籍、历史图片)网络化,搭建学生网络互动、学习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审慎思考,杜绝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除了积极开展网络思政引导外,高校还应加强网络舆情收集、分析,结合重大时政热点,了解学生对党史、国史的认知,并针对学生的认知误区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历史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与前提,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历史观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而复杂的过程,我们应始终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引导学生“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掌握唯物史观的历史分析方法,从思想深处正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线索,更坚定地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

参考文献: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篇9

一、《纲要》中需要理清的两种关系

从《纲要》的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上来说,它是一门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学体系的政治课。《纲要》最基本的认识是帮助学生做到“两个了解”(了解国史、了解国情)和“三个选择”(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与此同时,《纲要》在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可以通过它的指导性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并且与中学历史课相比,《纲要》无疑更深、更专、更广。

首先,作为政治课,《纲要》与大学生其他几门政治理论课在性质上一样,并且互相联系。与《纲要》相比,《原理》是基础,与《概论》相比,《纲要》是基础。《纲要》所阐明的理论着眼于历史经验的总结,着眼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与此同时《纲要》在内容上却具有自身的显著历史系特点。《纲要》的重心在讲史,通过对历史的事件的叙述,讲授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其中包含了背景、过程、理论思想的发展、重大流派、代表人物等等。它包含系统全面多元的历史知识,这是与其他理论性课程显著区别所在。

其次,作为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纲要》与历史专业课也有着显著的区别。《纲要》具有鲜明的思想教育目的,它的开设不单纯是为了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规律,而是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在了解国史、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增强社会主义信念。在此意义上,《纲要》与大学历史专业课之间不是简单的浅与深、泛和专的关系,前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后者是专业素质教育,前者侧重思想性理论性,后者侧重专门知识的培养和专门技能的训练。鉴于此,《纲要》的理论性更强。

二、历史性和理论性结合的方法

1、《纲要》教学必须符合历史教学的基本前提和规范

尽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纲要》与历史专业的历史课程有显著的区别,但是可以运用历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第一,《纲要》的教学必须符合历史教学的基本前提和规范。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科学,要完成的是一个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规律的重要任务。如《春秋》云:“颛顼有不才子名梼杌也。”《孟子·离娄下》道:“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尊重规律,尊重客观历史事实是历史唯物主义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观点和方法。在《纲要》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通过这么课程的学习,掌握正确的历史观、科学的历史思维和基本的历史知识,进而学会正确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深刻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纲要》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尊重历史,服务于现实也是该课程的应有之义,所以不能不顾历史教学的一般规范和要求,断章取义地搜寻一些历史资料和历史故事进行简单化、片面化的政治说教,更不能不顾历史事实影射历史甚至歪曲历史。

第二,《纲要》的教学必须加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历史课程的学习,它与历史专业的历史课程除了在教学目的上不同,在教学的内容与方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各有侧重,应予以区别。在学习内容上作为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应该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到军事、外交、科技等方面进行全景式的历史扫描和深入的专业研究,而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纲要》的教学则是在概要地介绍历史背景和历史过程的基础上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运动进行政治视角的分析和解读,让学生接受和理解民主革命的思想和主张。面对近代以来中国两大历史主题,20世纪初期,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探索和选择,终于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毅然决然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并在一系列艰苦的磨难之后逐步认识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真谛在于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学生在历史中接受理论教育,不知不觉地把个人的发展前途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责无旁贷地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挑起重担。

2、加强专题教学的政治理论性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篇10

进入新时期特别是近20多年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研究对象和范围方面,克服了以往“历史研究集中于政治史、阶级斗争史这种线性思维的不足。”通过跨学科研究,“在研究模式上呈现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的范式转移。”相继出现了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等专门史的研究热潮。同时,历史研究也呈现出学术下移的趋势,在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同时,更多的关注民间、关注广大百姓的社会生活,从而推动了史学发展的多样性。

随着思想解放的推进,许多教条化的论断和法则开始动摇,甚至一些形成定论的论断也受到了质疑,史学研究实事求是、无证不信等优良传统得以恢复。对一些因政治和学术偏颇而被颠倒的历史结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正本清源的研究,做了恢复历史真相的工作,形成了新的学术规范和话语系统,诸如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世界近现代史体系及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都有了与传统观点截然不同的看法。

史学研究与高中历史教学,是工作性质和任务全然不同的两个领域,前者是对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重在探索和发现;后者是对中学生进行普及性的历史教育,重在教育和育人。但由于两者都离不开历史,必然会产生相关性:史学研究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历史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利用和推广史学研究成果的过程。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关注、利用史学研究成果。

2 从历史《课程标准》和课标教科书内容看

首先,吸纳了新的史学观念。

历史课程标准及其历史教科书,在吸纳新的学术成果和新的史学观念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一定程度上,它们是我国当代史学发展和繁荣的缩影。这突出体现在课标和课标教科书更新了史学观念,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吸纳了当代史学界较为流行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新的史学范式。

第一,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一般认为,“文明”按照纵向可以分为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三个阶段,横向可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在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中,都渗透了文明史观,多次提到“要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等。

第二,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它认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

如果说唯物史观以社会形态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文明史观以文明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那么全球史观是以“社会空间”作为审视历史的基本单位。所谓“社会空间”,指的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圈。这种生活圈可大可小,但当中的内容却直接影响到人类的每一个个体。在此思路下,移民史、疾病传播史、植物传播史、生态演变史、风俗演变史等等应运而生。

第三,现代化史观,按照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书中的说法:“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第四,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其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等。

其次,采纳了新观点、新成就。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篇11

“中国梦”是振兴中华的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贯穿“纲要”课的全部内容。因此,以整合教学内容凸显中国梦,是中国梦融入“纲要”课的切入点。本文尝试从宏观历史格局与现实社会实践的视域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设计理论教学专题、主题教学讲座及实践教学创新三大模式来阐释中国梦,并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寻根”、“萌芽”、“成形”和“圆梦”的历史进程。

一、宏观历史格局下中国梦的理论教学专题模式设计

从宏观历史格局来看,中国梦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高度概括。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既是“中国梦”的内涵,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线。这条主线是探索“中国梦”的具体历史进程,也是“中国梦”在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基于此,笔者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理论教学应从近现代中国宏观历史格局与中国梦的视域下重新整合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即紧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个了解”:了解“中国梦”形成发展的国史与国情;“探索“中国梦”的三条主线”:1.中华民族“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2.中华民族“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3.中华民族“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实现‘中国梦’的四个选择”:中国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改革开放;在课堂理论教学中以“一个主题――中国梦”为经,以探索中国梦“三条主线”为纬,来进行实现‘中国梦’“四个选择”的理论讲授,做到“史散而中国梦不散”,从而使理论教学达到历史延续性与理论系统性有机结合。经过精炼的选择,重新整合教材,凸显中国梦,特地设计为四个大的“中国梦”理论教学专题,主要分为四讲:(1)选择马克思主义开辟实现中国梦新道路的探索。(2)选择中国共产党奠定复兴中国梦的中国力量。(3)选择社会主义践行中国梦的初步探索。(4)选择改革开放实现中国梦圆梦的光荣与梦想。

二、复兴“中国梦”视角下的主题教学讲座模式设计

复兴“中国梦”,既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主题,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纲”。“纲要”课在大力推进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应积极发挥着主渠道作用。笔者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把讲授“中国梦”的主题与现实结合起来施行以讲座为创新教学模式的主题教学,并对“中国梦”的授课设计为四大主题讲座:第一讲 学习西方、梦想中国:近代中国先进中国人“救国梦”的探索。第二讲 跨越峡谷,振兴中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国梦”。第三讲 改革开放,崛起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富国梦”。第四讲 两岸同梦,民族复兴: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坐标上的“统一梦”。

三、践行“中国梦”社会行动中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设计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纲要”课的实践教学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理论、历史规律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纲要”主题,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社会实践过程,增强他们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提升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为此,笔者认为以让学生践行“中国梦”的社会行动来设计“纲要”实践教学的三大创新模式:

一是“三接流”践行“中国梦”的实践教学模式,即(1)历史主题与现实问题相对流。(2)中国近现代宏观历史与地方微观历史文化相汇流。(3)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相交流。

二是广开资“源”践行“中国梦”的实践教学模式。其设计可分为三大类:(1)拓展历史阅读与影视资源。以开阔历史的视野增强了解“中国梦”的历史感,并要求学生撰写读书心得与观后感等;(2)开发现实社会资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从历史发展的视角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国史与国情,并撰写调研报告。(3)利用校园社团资源。指导学生参与历史类社团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的实践探讨活动。

总之,围绕实现“中国梦”这一主线,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进行理论专题、主题讲座、接“流”开“源”社会实践三大教学模式设计,既有利于增强“纲要”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也有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中国梦”的历史担当与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篇12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历史观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更深刻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深入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历史必然性,更全面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认同,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激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唯物史观武装大学生头脑,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形成基本的道德规范与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支撑与精神纽带。加强大学生的历史观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近现代史、党史客观而科学的评价,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根本动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根源与时代背景的认知,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字”的理论内涵。在北大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曾说:“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而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首先就需要树立唯物史观,对党史、国史保持真正清醒而正确的认知。

(三)学习与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前提。

“四个全面”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形势、新任务而提出的全新方略。这一方略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又是党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地创造性发展。加强大学生的历史观教育,尤其是现当代史的学习,能够让大学生更好掌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演进脉络,更深入地领会“四个全面”提出的历史依据与时代背景,从而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辩证统一关系与理论发展逻辑,体会“四个全面”的科学性、统一性、必然性与创造性,将“四个全面”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

二、当前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历史观教育刻不容缓,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及其他自由主义思潮的侵蚀下,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集体意识淡薄等问题,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史国史存在严重的认知误区与片面的价值判断,再加上少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教学方式封闭、教学载体单一、教学理念落后等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唯物史观,用正确的历史观分析历史、解读历史、评价历史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尘嚣甚上。

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把历史视为一种无主体的偶然结果,从根本上否定历史发展规律,颠覆唯物史观。在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假借重新评价历史之名,意图否定近现代的革命道路选择。尤其是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已渐趋世俗化,逐渐从学术研究向文学、艺术、影视等领域扩散,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95后”的一些大学生思想独立性强,但缺乏明辨思考的能力,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少部分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革命道路的选择产生了质疑。

(二)大学唯物史观教育的重视不足。

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无论是高校的人才培养,还是大学生的自我提升都是以“就业或深造”作为中心目标。这就造成部分高校或大学生重知识获取、技能修炼,而轻素质培养、人文熏陶,历史观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与系统的规划。当前,高校历史教育课程主要依托公共“两课”,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历史类公共选修课程资源较少,不仅无法建立系统而全面的历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而且就仅有的“两课”而言,课程学时、学分设置也大受限制。在部分理工类高校,受学科发展的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职教师队伍缺乏,教学科研力量薄弱,历史观教育的课程载体建设令人担忧。于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两课课程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不及专业课程重要,大学生思政教育主课堂的作用大打折扣。历史观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长期的工程,唯物史观常态化教育的重视不足阻滞了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

(三)两课教育教学现状的亟待革新。

作为大学历史观教育的主课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两课课程的教育教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唯物史观的树立。但当前的两课课程教育教学,受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影响,存在着教学形式枯燥、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零散等问题。在部分两课课堂中,老师“满堂灌”仍然是主要教学形式,学生缺少表达想法、交流思辨的机会,无法通过课堂讨论、思想碰撞消除心中困惑,教育的主体性大受限制。还有部分老师教学手段单一,以讲授法为主,缺少课堂活动、实践参观等学时的设置,难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更无法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升华对历史的情感。同时也有部分兼职老师囿于专业知识的限制,无法建立起逻辑清晰、史论结合的历史知识体系,教育教学内容缺乏统筹规划与系统设置,教学内容呈现出碎片化、零散化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建立起对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发展线索的整体认知,从而无法深刻领会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无法坚持唯物史观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作出正确评价。

三、大学生历史观教育的路径选择与方法革新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大学生历史观教育必须始终遵守实事求是与理论联系实际两大原则,积极推进主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营造“以历自省,以史为鉴”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历史学习网络社区,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建立起对唯物史观的认同。

(一)深化主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历史观教育的思想性。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代表的两课是高校着力加强历史观教育的主要载体。高校应高度重视历史观教育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两课体系,充分发挥各门课程对历史观教育的积极作用,将历史观教育贯穿于两课教育教学的始终。两课教师应根据“95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改革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通过开展辩论会、历史情景剧、小组无领导讨论、实践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历史教育主课堂中,充分激发他们主动求知、独立思考的主体性。同时,两课教师还应优化课程教学设计,突出唯物史观的教学主线,以严谨的史料、审慎的分析引导学生深刻认知我国近代社会的性质,真正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2]

(二)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提升历史观教育的实效性。

历史观教育不仅需要从理论的高度加以引导,而且需要从实践的温度践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深化认识,坚定信念。高校应结合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暑期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等多元化的实践育人载体,建立完善一系列爱国主义、专业教育实习实践基地,打造品牌化、精致化、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如一年一度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百佳志愿服务活动”、“卓越工程师计划”、“西部支教计划”等,让学生在亲近社会、融入社会中感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自身的生活、实习、工作出发更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更直观了解“四个全面”全新战略布局的时代背景与历史际遇,从而更坚定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及制度。

(三)营造学史重史的校园文化,强化历史观教育的常态性。

校园文化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历史观教育的主课堂之外,高校应积极营造“学史尊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历史观教育实现常态化,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深入每个学生心中。高校应立足历史纪念日与传统节假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始终做到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如在国家烈士纪念日、抗战胜利纪念日及国家公祭日,高校应积极开展主题讲座、特色团日活动、参观实践、网络接力等多元化的纪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民族先烈的先进事迹,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对民族英雄的戏谑,传承他们振兴中华、继往开来的崇高志向。再比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高校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知识学习、互动交流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任。此外,高校应充分挖掘校史内涵,将党史、国史与校史有机结合,培育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时代责任感。

历史与社会教学论文篇13

二、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的逻辑主线,结合对学生有影响的当代思潮,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

辩证唯物史观是学生理解历史必然规律,理解“三个选择”,理解当下社会的的钥匙。针对传统教学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意义、影响”为教学要素,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往往只是停留在对纯粹的“过去发生的史实”的单纯记忆而言,如何以辩证唯物史观为桥梁来贯通历史与现实,从而让学生对历史有真正的体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才能切实体现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基于此,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需要用辩证唯物史观清楚阐释出中国近现代史的逻辑发展脉络,同时需要用历史的眼光评析当下的社会思潮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有一定影响的社会思潮。譬如,从2010年以来在北非和西亚一些国家发生的、以推行西方“民主”、“自由”观念的反政府“阿拉伯之春”运动,到2014年以来上述地区的极端势力突出与反美浪潮此起彼伏的“阿拉伯之冬”;如果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上西方文化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中国文化的变革与转型,但其根本目的是以其价值观、文化观来改变中国历史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再用辩证唯物史观对史实与现实进行评述,就应该能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辨证唯物史观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