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实质性的时期,新的课程标准已经颁布,新的教材也在一些省份大范围地展开实验。其他方面的改革如教学方法、理念等也在迅速发展。但是,我们的课程改革也好,现代中小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也罢,以及其他涉及中小学历史教学的所有改革,在事实上都或多或少地处于尴尬的境地。其中原因很多,笔者现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简要地分析一下。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浅谈学校历史教学改革的研究论文

[摘要]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通过作者外出听课学习、深入全旗一线教师的课堂,对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关系,教学方法多样化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教学手段现代化与教学现代化的关系、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与课改的关系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历史教师根据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课堂教学呈现出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45分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乎我们的历史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状态。但是,认真审视一下目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下面,是我对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期望大家能提出更多宝贵的想法,以便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共勉,为2009年即将进入新课程的高中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实行新课程改革,是在继承基础上的改革,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教学

新课程在推广和实践过程中,给人一种把传统教学“推倒重来”的感觉,在处理新课改与传统教学关系时,存在一种“全盘肯定”与“全盘否定”的思维倾向,应该引起重视。我认为应处理好新课改与传统教学的两个辩证关系:

一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关系。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改革不能脱离“历史”,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进行改革。目前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需要思考和梳理的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和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教学传统思想和做法有哪些?传统教学中有哪些思想和做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培养人才要求的实际?在推进新课程实验进程中,我们要如何继承和改进传统的教学思想和做法?新课程要求教学实施与时俱进,改革、发展、创新。但发展什么?目前哪些方面首先要发展?用什么标准来检验教学实施改革、发展、创新的成败呢?我认为要服务于每一位学生成人成才发展的大目标,改革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围绕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主动性,用课程新理念反思传统教学中的不足,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着力点。

二是理论前瞻性和现实操作性的关系。新课标理论的前瞻性与历史现实环境局限的矛盾,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是广大师生深入进行新课程研究实践的主要障碍。在目前大环境下,我们不能空谈观念更新,而应该实事求是,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界的各种研究成果,融合新课程理念,踏踏实实研究历史教学法,并自觉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解决实际操作性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要在新理念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反思,逐步把新理念转化为个人教学行为习惯。

二、重视过程与情感目标,但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历史新课程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特点出发,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历史线索两部分。一些老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对历史教学任务的理解从课堂设计和教学过程上看,有一些教师忽略对具体知识的传授,表现为在课堂上少讲或不讲新知识,或是上课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这样一来,学生缺乏对历史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历史的具体感受,因而很难积极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甚至很难展开讨论。教师这样安排,可能是认为应当让学生来建构新知识,或是认为讲多了就会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教学的活动难以深入,使得学生和教师都处于尴尬的被动状态。我们知道,历史教学的任务包括很多方面,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表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的目标无论怎样划分,都是整体目标的具体体现,都不应该忽视某一个方面。而且,正是由于历史本身所包含的丰富内涵,才使得历史教育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生不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一切活动都难以展开,一切能力也都难以形成,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生成也会成为空泛之谈。所以,现在要注意避免对教学目标整体把握上的失缺,要和正确地理解历史教学的任务。超级秘书网

及时,在知识传授方面,一是在贯彻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发展脉络,尤其还要重视对内容的深广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规定,便于有的放矢地教学;二是要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转化,即将教材的基本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第二,在学生的智能培养方面,要想使智能培养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应从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入手,具体说:一是教师应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并进行思辨的讨论;二是教师讲授的侧重点应从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历史发展的逻辑联系为中心;三是历史教学要联系实际,要谈古论今,发挥历史的明理、鉴今、育人的作用。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总体看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是个普遍现象,当然学科的思想教育的阵地作用也就远未得到充分发挥。思想教育的内容笼统地讲,在中国史教学中要着重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在世界史教学中主要是审美观、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国史的思想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应试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历史教师应引以为戒,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予以重视和进一步地落实。

三、倡导教学形式多样化,但不能丢弃教学重点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而对教学内容重点的把握,一堂课的时间有限,需要选定重点的内容,组织重点的活动,而重点活动是应该围绕着重点内容来设计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教学,而是舍本求末,追逐形式,或是就一些枝节性的问题组织讨论;或是对重点的内容轻描淡写,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的内容上。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历史教学改革人文精神论文

一、虔诚“洗脑”,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发展的人才。而德育是首位。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过,我们的教育是“育人”,不是“制器”。爱因斯坦在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著作中也谈到,“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是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谆谆告诫,发人深省。为了不让历史教育在某些教师的手中沦落成传播知识,技能培训的悲剧重演。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人为本的观念,使学生成为和谐、健康,德、智、体、美发展的人才。

二、优化教学内容,挖掘历史教学改革人文精神素材

其一,经济史中,突出人与自然相和谐。我国古代素重人文精神,主张“天人合一”,人与人之间和睦,人与自然相和谐。以此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生态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文物等。

其二,科技史中,突出革故创新,改变世界。如瓦特、李四光、侯德榜、邓稼先、袁隆平,以至于现实中的比尔盖茨等,启迪学生沿着他们走过的足迹,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进取,开拓创新。

其三,政治文化史中,突出华夏民族主义精神。梁启超说:“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可见,以此可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明确个人对民族、社会、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真正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会正是这种人文精神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内在凝聚力。

其四,强调历史人物的嘉言义行。名言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裴多菲的“纵然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等等。这些语句,读起来令人激动、振奋,能够净化人的心灵,甚至指导一个人的一生。轶事方面,侧重名人、名臣、名相、科学家、史学家等的故事,以此催人奋进、给人启迪。如:邓小平同志经历三起三落,始终以大局为重,为振兴中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且他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多么伟大的中华魂,多么深的民族根!这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结晶!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说过:“及时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是才智成就方面还更大”。可见,“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通过这样介绍历史名人轶事和运用教师人格魅力,教化学生,定会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热情、高尚的做人品德,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

三、用多媒体技术,给人文插上腾飞的翅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历史的较大特点是过去性,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就可较大限度地再现或还原昔日辉煌的文明,如播放《上下五千年》的VCD,近代史影剧,文物荟萃,书画集锦,民情风俗等,让学生置身活生生的人文环境,浸没于人文氛围中,耳孺目染。达到既“知道”,又“体道”,知行合一的境界,避免了空洞说教。

四、运用教学相长与学生平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第斯多惠说:“一个平庸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们应大量采用发现--探索式等教法,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言。如让学生扮演墨、儒、道、法四家代表人物,进行“百家争鸣”的辩论。在活动中,学生就切身感受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相互尊重,谦虚谨慎的人文精神。

五、积极开展课外人文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人文精神

众所周之,实践出真知。实践活动是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的乐土。如举办人文知识讲座、文史哲名著读者俱乐部,人文墙报,板报,书报等,使学生博览群书,文、史、哲相通相融,厚积薄发。并且引导学生积极了解国情,参加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实践。这样使作为内在品质的良好素质在不断外现中得到检验、得到巩固和提高。如我校举办的“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历史知识挑战赛。以中华人文知识为载体,辅之以多媒体技术,分必答、抢答、风险答、历史辩伪、相互挑战等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史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高度的爱国热情,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的能力,挑战自我,挑战人生的人文精神。

作者:张志强 单位:重庆市杏林中学校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历史教学改革论文

近年,中学历史教学界存在着一种互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历史课不受重视,学生学习历史缺乏兴趣;另一方面是每年一度的高考中,历史试题大有越来越难的趋势,其中有些题目本来是用来考研究生的,却拿来考高中生。教师学生拿到成绩,总不免英雄气短。许多的中学历史教师抱怨:我们没有多少时间进行正规的教学,几乎每年都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度过。

出现这种矛盾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前者,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因为历史课不好学,学生对历史缺少兴趣,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老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虽然十分重视历史,将历史列入总统规定的所有初高中必修的五门核心课程,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据美国全国人文科学捐款基金会对部分大学生抽查后公布的调查报告(1989年10月10日)中披露:当抽查问及“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这句名言时,竟有1/4的人认为语出美国宪法;当问及杜鲁门哪年发动朝鲜战争时,近60%的学生都回答说不知道;有50%的学生不清楚美国南北战争发生的年代。东方近邻如日本,这方面的情形同样不妙,“历史课在(学生)不喜欢的课程中占据首位,这种情况由来已久了。历史教师也因历史课很不容易教而感到苦恼。学生们不喜欢的内容又是什么呢?人们都说,那就是一些不要求思考的历史用语、重要事项的罗列和强记的课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办、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第179页)。为改变这种状况,世界范围内,人们正在进行不懈的努力。

令人疑惑的是后者。诚如一位教育学者所指出的,“如果说教学工作是学校主体的话,那么课程与考试就是左右学校教学的两翼。课程是实施教学工作的蓝图,考试则是评价教学工作的镜子。”(吕达:《英国义务教育阶段考试制度的改革》,载《课程•教材•教法》1989年第6期)。课程改革必然要引起考试制度的改革,考试制度改革的成败,不仅反过来影响课程改革的进程,而且必将对教学产生导向作用。中国80年代中期以来的课程改革,为中小学历史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是公认的事实。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新一轮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已于新近颁布并出版发行。与新大纲配套的高中教科书试验本,也以崭新的面貌陆续与广大师生见面。然而,近些年的高考,虽然在历史学科考试测量的目标、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在注重考查考生所学历史知识的同时,尤其注重考查学科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历史课的重视,但也确实存在不够完善之处,客观上给中学历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为大学历史专业选拔人才的命题指导思想,既不切合大学大文科选拔人才的要求,也不利于中学历史教学高考命题人员主要由大学历史系教师组成,他们重视学术研究,命题首先注重考查“一个中学毕业生在历史学科中将进入大学文科历史系学习历史时所应具备的学习潜能”,而不是考虑一个中学毕业生在历史学科中将进入大学大文科各专业学习时所应具备的学习潜能,表现出明显服务于大学历史专业的倾向。几年来材料解析这一题型占分比例越来越重的趋势,是这种倾向的突出表现之一。用分析、解析某一材料的手段来测试考生的能力,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很古老的测试方法,但以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引进中学历史教学与测试领域,却是近十年的事情,最早出现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4月出版的《初级中学中国历史及时册练习册》当中。我们认为,适当地采用这种题型进行训练,给学生接触文字材料的机会,有助于锻炼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但是,把它作为一种固定题型运用于高考,将所占比分逐年增加至总分的24%,要求考生从材料中学究式地寻找微言大义,与科举制似有相近之处。这种测试方法,多大程度上符合大学大文科各专业选拔人才的要求,我们且不去深究,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即这种超出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试方法,程度不同地影响了正常的中学历史教学。为帮助学生应付这类题型,“老师(只好)搞题海战术,你去年考卷上出了一道A类题,我就让学生复习时做100道、200道这种题。这就是不顾教学规律的所谓‘应试教育’,对于命题本身,也会走向僵化、单调、脱离实际,甚至‘新八股’的死胡同”(《国家教委考试中心负责人谈高考命题》,见《光明日报》1996年7月11日第2版)。了解了这些,就不难理解近年有关材料解析的小册子为何泛滥成灾了。这一题型在高考中的出现与固定,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加大了老师的教学难度。

1995年的高考历史试卷中,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30分,39行一千多字。过大的文字量,占去学生过多的时间,使全套试卷所能容纳的信息量相对减少。例如,及时题有关司南和指南针的材料一和材料二,因与教科书叙述和所引材料基本重复,实属多此一举,使第①问缺乏效度;第③④问,因答案过于宽泛无定,既不严谨,也不,缺乏信度。这一题型,是高考历史服务于大学历史专业选拔人才指导思想的产物,个别命题人员对此颇为得意地说:材料解析题测试功能的宽阔,广为人们所肯定。一份中学历史杂志载文评论这种题型功能时,曾指出:“高考试题中出现这种题型,是一个创造。它不仅可以为大专院校历史系挑选生提供依据,而且对今后中学历史教学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材料解析题这一题型的功能,随着逐年的实践,其材料来源不断被扩宽,其功能也逐年拓展,其〖ZZ(〗难度也越来越大。他们对自己的只为大学历史系挑选人才服务的指导思想并不讳言。如此下去,中学历史教学只好将中学生当成准大学历史系学生来培养。人们不免思忖,大学历史系每年招多少学生,在大学文科招生总量中占多大比重?以历史系的选拔标准要求所有文科专业的考生,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有强人所难之嫌?由此可见,这类试题的导向作用越大,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就会越严重。

二、历史命题即使改变了为大学历史专业选拔人才服务的倾向,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也会大于积极导向作用

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是青少年学生获取知识的年龄段,在学校教育进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都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这一时期,课程繁多,课时总量有限,各科教育内容的平衡应摆在首要地位,因而各种矛盾相对集中。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后三年或四年,学生只在小学社会课中学过点滴的历史,这一阶段的历史课担负着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能力的任务,是打基础的好时机;高中阶段,学生素质有所提高,历史课的三项任务没有根本变化,但培养目标发生了变化,即一方面要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向社会输送合格的中等水平的人才。既要满足大学历史专业的选拔要求,又要顾及大学其他各专业的选拔要求,更要符合其他各行各业对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历史课基础教育的性质没有变化,面向的是大多数,所以任何拔苗助长,只抓“40%”,不顾全体的做法,都将有损于基础教育的办学性质,影响正规的中学历史教学。

受现行高考体制的制约,历史高考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与普通高中毕业生会考不同,是选拔考试,其目的是为普通高等学校德智体考核、择优录取新生提供考试分数。普通高等学校要从当年的考生中选拔40%左右的新生,因此,考试还须在全体考生的成绩中,从高分到低分‘拉开距离’,特别要在40%上下‘拉开距离’。高考试题的水平(或难度),是由全体考生,特别是成绩在前40%左右考生的水平决定的”。事实上,只要上了高中,几乎没有学生甘居60%之列,也没有哪位教师单纯只抓40%,于是,高考试题的难度,也就成了中学历史教学对所有学生的要求。如此居高不下的难度,使广大学生忽视基本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基本能力的训练,逐步陷入片面追求高、难、深畸形发展的境地。

中学历史教学,无论初中还是高中,最主要的任务是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培养基本的历史学科的能力。“‘基本’这个词,含有‘普通而强有力的适应性之意。’学生所学的知识越是基本的,就越能不断地扩充和加深,并对新问题的适用性越宽广,知识越是归纳为定义、原理和法则,越是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掌握了“基本”的,就易于理解和掌握整个学科,有助于记忆,有助于从已知到未知,促进知识迁移,有助于缩小高层次知识与低层次知识间的差距。历史高考因为“特别要在40%上下拉开距离”,所以不免脱离基本的学生、基本的知识与能力。在长期的考试导向作用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学也只好偏离“基本”,实施“应试教育”。这种情形不单影响高中,而且贻害初中。由于决定能否在高考中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将要进入的高中学校的质量,大多数初中的学生都面临巨大压力,千方百计要在这个既高度平均主义,又竞争十分激烈的体系中上一所好高中。为了准备中考,许多学校只好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集中大量时间复习备考。因历史往往被排斥于中考科目之外,历史课仅有的每周两课时理所当然地“临时”取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历史学科课时都得不到保障,何谈“基本”,何求兴趣与能力?长此以往,历史教学大纲所设计的蓝图,只好遗憾地留下若干空白。

三、历史高考引发出对历史教科书地位与作用的两种不切实际的看法

时下,对历史教科书有两种看似矛盾的看法,一种认为“从理论上和实际上来讲,视教科书为教学依据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主张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另一种认为历史教科书不够学术,不够开放,不适应现代考试的要求。例如,教科书紧扣教学大纲的规范进行编写,有人指责教科书编纂混乱,没有体系;教科书采用史学界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战国封建论,有人认为史实不足,容易使学生误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是开荒开出来的;教科书没有讲繁细难懂的《秦律》和《唐律》,有人说古代中国是一个讲究法制的时代,不讲就是忽视法制。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新课程历史教学改革论文

如今,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过去,“死读书,读死书”的状况正在日渐改变,全社会更加注重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历史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我们知道,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待灌输的“知识容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教学过程既是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在教学中,对于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司马迁、霍去病、班超、文成公主等,笔者不是只简单的介绍他们的事迹,而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书籍,让他们整理相关的材料,然后在课堂上或小组中介绍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畅谈英雄身上的优良品质,及对他们当时社会做出贡献,对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事有那些启发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历史知识,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激发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从而受到历史人物品质的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历史教育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记忆现成的结论,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山、和谐的发展;新的教学观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以及学习和认识历史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历史后思想感情的变化。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能力。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当代历史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在内的个性特征和整体素质。

二、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让学生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同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述课文提问巩固布置作业),少有变更,这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样做,只能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显而易见,“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为了避免一刀切、统一要求的弊病,笔者设计了各种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历史成语故事比赛、课堂辩论会、模拟历史情景表演、仿古小制作、考察古迹寻找历史等。总之,在教学形式上,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和交流、自学与辅导、收集资料与研究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在教学流程上也尽可能灵活多变,每堂课都按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安排,以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需要,发展学生各种各样的能力。

有人说,黄沙如海,却找不到相似的两粒沙子;绿叶如云,寻不见相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涯,我们既找不到两个相同的学生,也不会有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

三、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比如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时,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和说明,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不出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来。

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历史教学不能再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应更加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的交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因此,上课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反应,而不能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而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课后还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与他们进行个别交流,要把学生适应教帅转变为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研究如何“启发”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教给他们的知识,更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历史。

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这也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而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现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历史学习是一个认识历史的过程,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和理解历史知识,再到对历史现象进行思考(比较、分析、演绎、归纳等),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找到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过程。历史教学如果只强调“学习的结果”,必然会走到死记硬背教科书知识的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去。而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单靠教师的“传授”是不行的,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特别是历史思维方法的养成,是历史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如果强调学习的结果,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共同的标准答案的方向,而没有什么历史思维可言。

重视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历史知识的发生过程,指导历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在教学中,凡涉及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笔者并不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得出正确结论,而是关注学生怎样得出结论。他们怎样找材料?怎样整理材料?怎样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如果没有像这样的学习过程,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瞎猜的或是抄来的,说明学生没有真正学到知识,能力没有真正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学生对学习的概念、原理、定理和规律的推理、总结过程不了解,就没有能力开发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那就只能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机械学习。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历史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飞跃。及时次飞跃是“感知概括”,也就是说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得出历史知识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是“概括应用”,就是把掌握的历史知识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显然,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这两次飞跃,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如此看来,过程是不可省略的。压缩和忽略学生的思维过程,直接让学生得出结论或抄背前人提供的答案,这种做法是舍本求末,对学生的学习十分有害。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过程,削弱学生从感知到概括的过程,急于得出自己的教学结论,结果使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感知与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此外,学生对“概括应用”这个基本环节也需要一个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过程。但有的教师喜欢把概括后的结论马上加以应用,甚至一开始就做变式题,造成学生严重的“消化不良”,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很显然,这种“欲速则不达”的做法无法保障教学的质量,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五、由单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从信息论上说,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信息交流的方式也不相同。一般来悦,主要有以下四种。

1.以讲授法为主的单项信息交流方式。教师讲解,学生接受。

2.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教师问,学生答。

3.以讨论法为主的三项交流方式,师生之间互相问答。

4.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

按照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过程的道理,显而易见,后两种教学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好,尤其是第四种多向交流方式。这种方法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为此,在上新课之前,我总是布置学生围绕这一课的内容去阅读相关的历史书,上课时让学生充分地议论、提问,教师也参与议论,并强调指出:教师的看法仅供参考,以鼓励学生继续思考、研究下去。或课前布置一些课题让学生去准备(学生也可以自拟课题),上课时师生再来一起讨论。

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这种方式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使信息交流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这是一种化的信息传送方式,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展开与整合的过程。

六、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地位,学生听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存在两个心理过程。一个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的过程;另一个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能成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然而,传统的教学理论只看重认知过程,却忽略了情感过程,丢弃了非智力因索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这也是造成当前学生厌学和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也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在教学中笔者总是积极鼓励学生发言,“你讲我听”“你问我答”。并鼓励学生就学习中的有关问题与教师争论、探讨。这样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达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七、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教了几十年书,上了几千节课,送走了几代人,要问自己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教学特点有哪些,实在是说不清。这是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的通病。而现代教学却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

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而是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明确这个问题,就不能地分析和判断教师的课是否有个性风格,是否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否有助于培养有智慧、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

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方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导演对剧本的处理是一种再创造。与此同理,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这就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教学创造还在编制和优化教法上。各种教法各有利弊,如何传道授业,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上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的模式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学习服务。

再次,教学创造性体现在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上。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风格就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突破和创新。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中小学教师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本文从新课改后,对高中历史的教学要求方面进行研讨,分析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从而提出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改革,进而提出改革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之后,高中历史主要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内容编排,主要体现了专题史的特点。它的优点是与通史比较,因为研究的范围、空间更加广阔,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另一方面,因为课程知识的广泛性和学习内容的选择性,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即告知学生在历史上的某年某月发生了什么事以及重要人物的事迹等等已经不合时宜了,历史教学必须进行变革,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1对传统历史教学的扬弃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在形式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历史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且是一门思辩性很强的学科,强调对内容繁杂的历史事件做思辩性考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用“填鸭”式的满堂灌,因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虽对提高学生的考试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只会将学生的思维模式固定成一个模式,就成为传统意义上的死读书的学生。时至今日,我们需要的是有能力和高素质的人才,是能够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所以必须变革传统高中历史的教学模式。

2采用的方法

新课改之后,就必须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即问题授课方式,结合高中历史标题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

2.1问题授课方式

在这种授课方式下,教师成为问题的点拨者和研究的指导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第六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前言提出的三个问题,经过自己阅读、思考得出结论;也可以让学生扮演雅典城邦的执政官的角色来设计民主方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中外政治制度,得出雅典民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这种教师点拨、学生探究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和发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历史感。

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教师在授课之初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讲授及时课“封邦建国”一课时,我设计了四个层次递进的问题:1.封邦建国的条件是什么?2.分封的对象有哪些?3.分封形成了怎样的等级结构?4.西周封国和商朝封国有什么不同?学生把这些问题的答案搞清楚了,自然就对“封邦建国”有了一个的认识。同时,通过老师这样的层层设问,学生也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当然,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形式不只是问题教学法,还有讨论法、讲述法、情境重现法、辩论会法等等。历史教师应根据课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笔者尝试过很多的方法,让学生撰写小论文就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比如,在完成第三课的教学后,发给学生柳宗元的《封建论》全文,让学生在研读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和自己的认识,写一篇《论封建》的论文,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其他的教学手段还有播放历史纪实片、考古专题片、评点历史影视剧等,都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2.2模块化教学方式

高中历史教学可以采取职业教育中的模块化教学法,将这种教学法移植到历史教学中来。所谓模块化教学法(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一出台就在许多国家,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转向“市场”,我国的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该教学模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经济性的特点,越来越受教育理论工作者及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关注。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我认为我们可以借签这种教学方法,在历史课上使用。因为这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我们所使用的新教材也是按专题编写的。

如在我们讲授一堂高中历史课时,根据专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来讲授:

(1)划分小组。小组人数以3—6人为宜,推选组长。组与组之间大体上要平衡,控制小组成员的变量很多,如学习者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方式等。

(2)确定内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需要通过完成一项或几项具体的任务融合到教学过程中,从任务中引出教学目标,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一项好的任务是完成教学目的的关键,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融入任务中,使任务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3)布置任务。确定要完成的任务后,教师要向学生具体详细地讲清任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认清了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后,如果觉得对此力所能及,便自然愿意去完成。

(4)学生实施。向学生讲明要做什么后,教学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师,教学的指挥、调度仍掌握在教师手中,还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指导学生想办法、找出路,特别是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这一阶段,教师是“指导者”、学习伙伴、“导航者”的身份较为明显,学生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知识的学习。

(5)评价结果。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进行讨论、总结、评比,使教材内容得到进一步地强化。各小组学生代表要依次对完成的任务发表见解,其他小组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由老师或小组负责人进行总结,由老师评价。评价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等,注意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进行下一轮学习的兴趣。

3开展课外教学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很强调课堂教学,对课外教学则很少关注,仅仅只是偶尔让学生去参观名胜古迹,次数非常的少,甚至有的学校从来就没有组织学生去参观过。

所以,除课堂教学要改革外,开展历史课外活动、历史研究性学习也是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很多学校没有条件把学生带进历史博物馆和历史遗址,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但可以在学校内开展一些活动来模拟历史,可以通过表演历史小戏剧,再现历史场景。

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查找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详细信息,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开展一些感兴趣的自主研究;其次,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或者做一些开放性的历史作业。

综上所述,新课改之后,高中历史也要适应形势的需要,进行改革,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论文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北京市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中学历史学科的三个指导性文件,不断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审视,历史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主要是:

一、教学目标的固定化与封闭性。

近年来,在确定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分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这一方面反映了历史教学研究成果,教学目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发展;另一方面,它内含的固定化因素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它造成了对这三项任务不能涵盖的内容的忽略和排斥。诸如,不同年级学生在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历史课堂往往不被认识或重视,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另外,固定化也导致了相对的封闭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忽视各项目标之间有机联系的现象。其表现,一是知识目标定得多且细,课堂教学承载量过大;二是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往往流于空泛,存在着老师用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等历史教育的宏观目标作为一节课的具体目标的现象。三是教学目标间不能统筹兼顾,常常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其结果,是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

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历史室根据近两年在各类学校所听的约四百节历史课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的认识是:历史课上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讲述时间过长,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处在被动地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其结果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三、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上。在评价课堂教学时,重视评教忽视评学,将教师“教”得怎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学习的实际效果缺少有效的考查。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是从“教”的角度想得较多,从学的角度考虑得较少。

中学历史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上。一是在确定学生历史课总评成绩时,一般只重视期末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平时的历史学习情况缺少记录和考评,或者是有记录而与总评成绩无关;二是在考试方式上,一般只是书面考试,几种常见的题型,很少有实践活动的考查;三是在考试内容上,多以记忆性知识为主,历史思维能力和唯物史观的考查较少。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学生认为历史考试必须“死记硬背”,形成惧怕或厌烦心理,或者平时不好好学,考试时临阵磨枪。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励,缺乏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当前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经过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一、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历史教育功能的深入挖掘,要求历史课堂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要使历史教学与时展同步,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突破旧的模式,实现开放性和多元化。

及时,要充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的《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历史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过去的大纲有了很大不同。首先是将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了及时位。这是因为对人的发展而言,态度和价值观相对于能力和知识应该更受到重视,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时,应首先予以考虑。

近来用“态度、价值观”取代“思想教育”目标的作法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有人将其进一步表述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表述比之“思想教育”拓展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它可以涵盖原来思想教育目标不能包括的情绪、兴趣、动机和意志等各种情意目标,体现了目标的多元化。此外《标准》中还在“态度、价

值观”具体目标中,提出了“培养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等内容,这是以往各版本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从未明确提出的。和“思想教育”相比,“态度、价值观”的表述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它提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是通过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学习人类文化成果得到的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内化。从终生教育的大教育观看历史教学目标,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定当然至关重要。

第二,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学史使人明智”。“明”可以说是对历史规律、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认识;“智”既包括鉴古知今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未来的创新智慧。“明智”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等思维方式,对重要的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的认识过程。这个认识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也说明了各项目标间开放、渗透和融通。北京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展示课《战国七雄》的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间的开放与融通上作出了成功的尝试。首先,确定了以商鞅变法为重点教学内容,用以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价值的教学目标;在思维能力培养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就“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为什么商君死而秦法未改”等核心问题进行了讨论、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为保障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教师对教材的知识内容大胆地进行了取舍。从教学实况看,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在探讨历史问题的同时掌握和理解了重点知识,训练了历史思维能力,从活生生的历史中受到了做人、行事的启迪。

二、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nbs

p;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

及时,认识主体,就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认识主体还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障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尊重主体,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教学民主性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思维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绽放。尊重主体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尊重主体就要在课堂上关注到学生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的不同,使他们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一些历史教

师因材施教,实行了的分层教学。他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述、自学、提问等环节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和考核中都从层次性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种成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迁移到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中。

第三,发展主体,探索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活动程序是客观存在的,它受制于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以讲为主”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思想和历史教学传承习惯的体现。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自觉行动。经我们近期的调查表明,北京市历史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活动时间有了明显增加,由原来平均每节7分钟,增加到了15-20分钟。《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两节研究课,采用了人文学科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其课堂实录师生讨论的片断在北京市历史教学研究会年会播放后,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并得到了莅会各方面专家的肯定。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探索和试验体现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可以不同,但遵循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是有共性的。首先,要注意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质量。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当经过“意向——感知——理解——运用”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应是师生互动的,在恰当的历史情境中对有价值的历史问题提出、探究和解决。停留在一般感知层次的学生

活动,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其次,要保障学生活动的足够时间和空间。教师要给予学生系统的学法指导,还要调动学生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再次,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变换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可使更多的学生有独立观察、思考和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

三、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从培养适应21世纪人才的角度思考,显然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从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现性的特点和较其他学科更为严重存在的“师讲生听”的状况看,如何实现现代化教学媒体为历史课育人目标服务的功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及时,转变观念。一是要转变不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人文学科中运用的思想或认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太麻烦、太难的畏难情绪。二是要改变已往把现代教育技术仅仅看作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看法,要看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关于ME命题的论》,www.k12.com)。也就是说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是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相联系的。

第二,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从已经开发的教学软件看,其设计思想基本上还是以“教”为中心,主要作用仍然是辅助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讲授,而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设计实际上同多年来统

治我们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关。这也告诉我们,教学模式不改变,仅仅是内容、手段、方法的先进,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的。我们主张,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和超文本、网络特性,开发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两者相结合的教学软件,促进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构。

第三,因地制宜、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全市历史学科教育技术运用的状况是不平衡的,大致分为两种状况:一是以城八区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得较快,有些区已经把让青年教师掌握一种工具平台软件视为教学基本技能。一是以远郊区县为主,由于设备、条件等硬件的限制,计算机辅助教学刚刚起步,教学媒体还以投影、挂图为主。我们主张应将教育技术发展的现实性与长远性相结合。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学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利用现已推出或上市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同时,鼓励中青年教师掌握一种工具平台技术制作的教学软件,而市区教研中心应为实现全市历史教师软件资源的共享,变现今全市软件开发“人自为战、封闭”式的小生产模式为开放、共享的模式创设条件;另一方面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四、明确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

教育教学评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形成素质教育机制带有关键性的一项任务是解决教育教学评价问题。中学历史学科要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进教

学评价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

及时,要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历史教育价值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是教育价值观。素质教育的价值观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中学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评价历史教学,主要不是看教师是否能讲,不是看学生对具体的知识记忆多少和某一次书面考试成绩,而是要考察其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第二,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目前,应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对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在教学目标上,不能拘泥于教材内容,要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开放性和多元化;在教学内容上,要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状况和教学的需要作灵活的处理和选择;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鼓励教师选择和创造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倡展开课堂讨论,师生合作、生生互动,通过研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的历史观;考察教学过程,不仅要看教师对知识结构的把握和重点、难点的处理,更要看教师如何“导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既要有量(即一定人数和时间)的保障,也要有质(即

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的要求;考察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学生在课上的思维状况和学习情绪如何,测试学生具体的学习效果怎样。

第三,提倡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和课上参与情况应在学期历史学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历史课的学业成绩考核除了书面考试还要有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演讲、历史小制作、历史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果应计成绩。历史书面考试也要从重知识考查向重素质考查、重能力考查转变,逐渐扭转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局面。

第四,改进评价模式和评价策略。首先是变单向评价模式为双向评价模式。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师要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也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教师日常教学情况怎样,是否适合学生,学生最有评价权。学校和教育督导部门在评价

教师时,也应重视学生的看法。当然,让学生评价教师,有一个科学和慎重操作的问题。其次是合理采用量化统计和分析描述的评价策略。量化统计的评价策略重数据、重实验控制,表述,但难于地评价教育效果的丰富内涵。比如评价学生主体活动的情况,光用活动的时间和发言的人次显然不能说明实际的教学效果,还必须描述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活动中的表现。分析描述性的评价带有综合性,能够表达教学活动的意义,但没有一定的数据也会缺乏说服力,特别是在评比性的教学评价活动中,量化指标有时是不可少的。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素质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当前我们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它是以提高公民思想品质、科学文化和身体、心 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基础教育。相对应试教育讲,它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 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柳斌《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走向素质教育》)。国家教委颁布的新编订的《 全日制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强调了历史学科“具有认识社会和教育的功能,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 交等活动以及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中历史教育“对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素 质;对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作用”。中 学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目标和任务与素质教育指向是一致的,应该把素质教育当作首要任务来完 成。

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表明,历史课堂以传授和记忆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合社会 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要把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到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主要任务;把以教师或教材作为 教学的中心,转变到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占主体地位;把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变到注重学习的过程;把侧重学习 的内容,转变到侧重学习的方法;把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转变到强调教与学方法的结合,尤其强调学生 学习的方法;把注重学生识记知识的活动,转变到注重学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的活动;从封闭式的教学组织形 式转变到开放式教学形式。这是教学观念的大转变。从实践上说,则要抓好三个“注重”。

首先,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告诉我们,要在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 识和创新意识;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即要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 基础上,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把被动接受“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 实施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参与要落实在整个教与学过程落实在课堂。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 不是结果。”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教学观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了学习的过程。所 谓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动机的培养和探究方法与思路的发展。激发学生学史兴趣,使学生爱学 历史,这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也就是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如果 能不断爆发思维的火花,置疑、释疑、并能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的程度 就越高,对学生的潜能开发程度也越高,越有利“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学 生接受为特征,势必导致教师中心论,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 位。把传统的单一讲授方法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师生合作过程。学生智力的技能培 养,需要亲自参与,才能提高和发展。不接触具体的材料,并加以观察和研究,不可能形成观察能力和思维能 力。学生思想情感的激发,不但需要教师本人在教学中倾注个人的情感,而且要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建立起情 感的双向交流。学习任何一个历史事件,了解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决不是单纯的陈述和记忆,必须伴之以情感 的体验和交流,才能使学生产生喜怒与爱憎,崇敬和鄙视。离开了学生这个主体,唱独角戏是不行的。

强化学生当学习主人的自豪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地发展,以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语文界 有个改革家魏书生倡导的教学民主,把自己的思想向学生开放,让学生知道教师在想什么,做什么,做到师生 思维的同步运行,师生合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也是历史教学界教学可以借鉴的典范。

其次,注重提高学生的发展素质。

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即是整体性原则,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素质教育对象的全体,二 是要把素质教育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三是进行多种内容的素质教育必须取向一致,使其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以下分别说明。

及时,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的应有的发展,无论 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受教育的机会都是均等的。

根据人的素质培养过程规律看,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具备学好历史科基础的潜力,虽然历史讲得 是过去的事,但它和现实关系密切,故事性较强,贯穿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可以再设情境,再现历史场面 ,学好历史可以得到观察事物的方式、方法,增强认识事物和判断事物的能力。改革后的教材,图文并茂,直 观性强,这些都有利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从理论上说,没有学不好历史的学生,虽然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是 存在的。

当前,社会、学校、部分家长,对教育片面理解,认为历史科可有可无、可开可不开,可上可不上,形成 误导,造成部分学生也认为历史科学好学不好一个样,不下功夫学,相当部分学生也就成了“差生”。而教师 用“应试”教育的尺度衡量,用老方法授课、老观念看学生,难免对他们存在有偏见,或视其为“障碍”,或 认为无可救药,或者漠不关心,长期发展的结果,自然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成效,极大伤害了学生的自信心、自 尊心。这种做法既违背教育规律,又不利历史教学改革、不利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

针对发展水平和特点各自不同、但却有巨大潜力的学生,必须区别对待,因势利导,用爱心、责任感,开 发“差生”的学习潜能,激活学史动机,并使之内化成学史动力。区别对待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如知识掌握 多或少的量关系上,而且体现在知识钻研的深与浅思维能力的高与低上。如小字部分,方框中的原始资料,都 可以有弹性地增减;以某个历史事件为

例,如果说差生只需掌握时、地、人、事、议,而对较高水平的学生则 可要求在背景、影响或作用等问题的分析上多下些功夫。区别对待不是降低对差生的要求,而是经过一段时间 的努力,把他们引入正轨后,逐渐对其加码,促其赶上其他学生,使全体学生的水平得到提高。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习策略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是一 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动机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受其动机的策略的支配。因此,研究“学”是促使差生转化的关键 。特别是对初一学生,他们及时次从真正意义上学历史,纠正盲目死记硬背的思维定势,强调理解记忆十分重 要,养成科学严谨的务实态度,把握基本的概念、基本的技能、初步的唯物史观都是为日后提高建立的基础。 我国目前仍有许多中下水平的学生,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这是素质教育的大课题,历史教育工作者要从道 义上、行动上、关心、探索这个问题,走出一条改革的新路子。

第二,要把素质教育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促进学生的整体成长和提高。素质教育应该是完整意 义上的教育,光有“一般学识”或只讲“培养能力”是不完整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发展和整体发展, 即不仅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而且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和谐的发展。《中共中央关 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现在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 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 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学校德育教育是多方面的,但历史学科在德育方面的意 义极重要。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主要手段。爱国之心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这是中华民族对民族 、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纽带。祖国和爱国的观念在历史中形成,也需要历史认识来巩固。历史教学也有助 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史学对人生的启示,在于激扬人的真、善、美,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 观、理想观、历史观,使人成为品德高尚,乐观进取的人。古代的苏武、张衡、诸葛亮、包拯、文天祥,近现 代史上的林则徐、谭嗣同、鲁迅、、刘胡兰他们的人格力量至今仍激励着我们。总之,中学历史思想教 育内容与素质教育中的德育内容是一致的。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好好学习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和展望未来。 面向世界,着眼未来, 是马 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1977年,邓小平在谈到我国的科技、教育状况时说:“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就开 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明治维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干的现代化,我们是无产阶级,应该可能干 得比他们好”。“中日近代以来没有对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这首先同二百多年的帝国主义侵略有关,也与现 代反动政府的腐败有关”。然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尽管我们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创造过辉煌的成就,四大 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伟大的作用。但是“我们祖先的成就,只能用来坚定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信心 ,而不能用来安慰我们现实的落后”。“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从唯物辩证观点出发 ,从史学的角度给人以启迪和信心,引导人们向前看。作为史学工作者,更应义无反顾以思想教育为核心,在 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德育思想。

第三,取向一致,以形成教育合力,使其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实施素质教育在人的认识观念上与应试教 育有差距,这就需要学校、家长、社会重视支持,全社会协调一致。学生的教育主战场在学校,因此学校必须 摆正各种学科的位置,对历史学科也是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综合性功能。教师可充分利用家长学校 、家访、倡议书等形式,晓之以理,阐明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历史的社会功能以及历史学科在人格 塑造上的意义,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主体内部的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

再次,注重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培养提高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中新大纲在历史课教学的目的中,明确提出了知识教育、能 力培养、思想教育三大目的任务。阐述了高中历史教学的任务,即知识教育是基础,思想教育是灵魂和导 向,能力培养是关键。大纲把能力培养放到中心位置,从五个方面阐明了培养能力的要求。及时,再认和复述 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和基本线索。第二,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与 区别,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第三,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上的重大事 件和重要人物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第四,对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第五,能够运用所 学的知识理论,对某些现实问题进行正确的思考。这五项能力概括了历史学科能力的整体结构。大纲及时次明 确提出“在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要求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应以本大纲为依据。这就把能 力培养的目的与教学评估联系起来,把能力测试的要求作为学校各类考试命题的准则之一。

考试学有个基本原则,就是只有在新材料和新情境下,才能考查学生的能力。为适应这种转变,高考考纲 改变了过去高考教纲“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提出了以考纲为纲,一纲多本的原则,并提出历史学科 基本的能力要求。这一方面是适应历史教材多样化的新形势,重要的是适应现代教学发展,变记忆型考试为能 力型考试。

历史发展过程的因果联系,偶然性和必然性、多样性与统一性、曲折性与规律性等,无不反映着辩证思维 的过程,通过历史学习,能发展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评价能力,这是人们较一致的看法。传统的 历史教学把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历史知识作为宗旨,从一个方面讲,这里有宝贵的经验。因为学生学习、运用历 史知识的能力必须以坚实的历史知识为根基,但是没有重视对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没有重视对学生 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包括分析历史的能力、比较能力)、表达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 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加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训练、无疑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五项能力要求中的第五项侧重 在创造性的历史思维能力上,强调历史地、客观地认识社会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较高层次是逻辑的、辩证 的、理论的思维能力,这既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也是历史学科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 训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内容。在操作上,其它能力目标要围绕历史思维来运作,既要目标明确又要得当 ,即对不同层次的能力要求寻求合理的定位(虽然大纲对各个年级的要求是逐次提高的);既要符合高中教学 的特点,又要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既要把培养能力作为核心问题,又不能脱离基础知识(基本原则、基 本概念、基本技能)、思想教育的实际。总之,能力的培养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在“内化”和“开发潜能 ”上下功夫。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历史学科应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吸 收摄取加工信息的方法和能力,作为能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落实。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 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学会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状况,适时地对 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心理、学习方法指导的一种策略。

首先是学会阅读。历史阅读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最基本的是要学会读教材、读相关的史料、图画、图表等 。可以从教材入手,历史事件的论述是多 方面的,但概括精要,揭示本质,最关键的表述往往只一句或几句话 。要善于引导摄取、加工教材中最有断语意义的语言(即最主要的信息)。在阅读过程中设置问题,是使学生 注意集中在所提问题有密切相关内容上的主要手段。对低年级学生,可由教师先提出问题(问题前置),如“ 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问题一提出就把“秦末暴政”和“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的内在 联系,沟通起来了。对需要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才能理解掌握的内容,一般在阅读后(问题后置)提出效果 更好。如比较汉唐对外关系的异同点,说明唐朝比汉更强盛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的注意被控制在老师提问所涉 及的全部信息上,在阅读中探索提取、加工等思维,逐步得出结论。阅读过程中不提问题、单纯阅读的方法不 可取,问题是设置悬念,给学生创设思维情境,比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阅读有利思维发展。阅读中应提倡多问 、大胆质疑、人人参与。可引导学生对教材或史料中不理解、不明确的问题质疑,对教材不同论点质疑,对尖 子生、高年级的学生还可引导能质疑又能释疑,充分开发潜能。

第二,学会用范例理论原理去认识和解决同类问题,使知识达到有效迁移。示范性的分析历史问题,向学 生敞开教师理解问题的思想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这是学生学习方法形成的主渠道。湖北胡绍炯老师在讲授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一节时以“德国”为例示引导,让学生用已建立的关于“德国”子 目的认知结构去分析、概括19世纪下半叶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其它5 国历史发展的特点。值得 我们借鉴。

第三,学会讨论。讨论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学生参予讨论历史问题,它的益处是让学生有足 够的时间占有材料,展开思维的翅膀,进行争鸣,达到解决问题、深入学习、发展自我的目的。有个老师曾布 置了“应该怎样认识殖民侵略的两重!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涉及面广,需要充分的分析、综合、比 较,课本没有现成答案(只限于结论),但与现实联系密切,同学们热切希望了解这个热点问题。课堂上学生 争论激烈、形成两种不同观点,(史学家也有同不看法),但通过舌枪唇剑,统一了认识,得出:侵略造成殖 民地的贫穷和灾难是主要的,资本主义化是以殖民地化为前提的,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目的是要把殖民地变成 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劳动市场,并不是要把殖民地半殖民地推进资本主义社会,变成发达国家。 在侵略过程中产生资本主义只是客观后果,不能把功劳记在殖民者身上。讨论使学生理解了历史的要义,训练 了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的理论观点,又解决了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学会了历史思维,从而达到 提高素质水平的目的。对初中的学生也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讨论训练,如对岳飞、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但注 意指导学生既要注意具体史实又要和阶段性特征相结合,从而得出客观的、正确的结论。

世纪之交,世界各国为增强综合国力,各国的教育改革都更关注国民素质的提高,关心学校教育,我国正 处于社会巨大变迁的历史转折时期,迫切要求培养和塑造出适合时代要求的具有新素质新的精神面貌的一代新 人。素质教育的主要对象虽然是年青一代学生,但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对历史教师的要求——教师本身也需要 提高整体素质。时代呼唤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所建树,为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多做探索,多做 努力。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改革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而且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我们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教师角色必须转变,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与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过去传统教学方法,是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发展。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不能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容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既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要改进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既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通过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激发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从而受到历史人物的优良品质的熏陶和感染,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修养,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健全人格。历史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而且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因此,把过去重视传授知识为主,转为重视发展学生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方向。

2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总是由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要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实行以“教”定“学”的模式,让学生配合或适应教师的教,使学生被动学习,造成学生的主动学习性被丧失了。因此,这种以教师的“讲”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的发展。例如,在分析历史事件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时,而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让学生被动地听说,这样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而新课程的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就是要求教师在上课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能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在课后还要对不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与学生进行交流,要把学生适应教师,转变为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认真研究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接受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以提高学习效果。

3由重教学结果,转向重教学过程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它是让学生走向死记硬背的科学知识,把学生推向应试教育的死胡同角落里,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学过程,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能亲身经历或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如果强调重学习历史的结果,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共同的标准答案的方向,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重视教学过程,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历史知识的发生过程,也就是历史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思维中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能增进才干。

我们学习历史科学知识,是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则有两次飞跃。及时次飞跃,“感知——概括”,让学生的认识活动,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才能得到历史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概括——应用”,就是把掌握的历史知识的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这两次飞跃,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目标,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4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发展,而不是要让学生在每一个方面都按照同一规格平均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按照统一规模进行教育,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时展对教育的要求。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可以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或互相交流、自学与辅导,搜集历史资料与独立研究等多种学习形式,实行不拘一格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每堂历史课都应按照实际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要认真了解分析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潜能,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要求教师要随着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要重新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做到“随机应变”,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断地创造佳绩,提高教学效果。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实施素质教育深化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北京市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中学历史学科的三个指导性文件,不断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用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审视,历史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革的问题。主要是:

一、教学目标的固定化与封闭性。

近年来,在确定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目标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分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这一方面反映了历史教学研究成果,教学目标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发展;另一方面,它内含的固定化因素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它造成了对这三项任务不能涵盖的内容的忽略和排斥。诸如,不同年级学生在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在历史课堂往往不被认识或重视,这些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另外,固定化也导致了相对的封闭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忽视各项目标之间有机联系的现象。其表现,一是知识目标定得多且细,课堂教学承载量过大;二是能力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往往流于空泛,存在着老师用教学大纲中“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向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等历史教育的宏观目标作为一节课的具体目标的现象。三是教学目标间不能统筹兼顾,常常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其结果,是使中学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旧的教学观将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化,也造成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历史室根据近两年在各类学校所听的约四百节历史课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到的认识是:历史课上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讲述时间过长,学生主要是听教师讲,处在被动地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地存在。其结果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

三、教学评价的片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上。在评价课堂教学时,重视评教忽视评学,将教师“教”得怎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学习的实际效果缺少有效的考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也是从“教”的角度想得较多,从学的角度考虑得较少。

中学历史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主要表现在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上。一是在确定学生历史课总评成绩时,一般只重视期末的考试成绩,对学生平时的历史学习情况缺少记录和考评,或者是有记录而与总评成绩无关;二是在考试方式上,一般只是书面考试,几种常见的题型,很少有实践活动的考查;三是在考试内容上,多以记忆性知识为主,历史思维能力和唯物史观的考查较少。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学生认为历史考试必须“死记硬背”,形成惧怕或厌烦心理,或者平时不好好学,考试时临阵磨枪。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励,缺乏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当前进行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经过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一、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历史教育功能的深入挖掘,要求历史课堂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要使历史教学与时展同步,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突破旧的模式,实现开放性和多元化。

及时,要充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的《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历史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过去的大纲有了很大不同。首先是将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了及时位。这是因为对人的发展而言,态度和价值观相对于能力和知识应该更受到重视,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时,应首先予以考虑。近来用“态度、价值观”取代“思想教育”目标的作法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有人将其进一步表述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表述比之“思想教育”拓展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它可以涵盖原来思想教育目标不能包括的情绪、兴趣、动机和意志等各种情意目标,体现了目标的多元化。此外《标准》中还在“态度、价值观”具体目标中,提出了“培养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等内容,这是以往各版本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从未明确提出的。和“思想教育”相比,“态度、价值观”的表述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它提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是通过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学习人类文化成果得到的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内化。从终生教育的大教育观看历史教学目标,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定当然至关重要。

第二,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学史使人明智”。“明”可以说是对历史规律、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认识;“智”既包括鉴古知今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未来的创新智慧。“明智”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等思维方式,对重要的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的认识过程。这个认识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也说明了各项目标间开放、渗透和融通。北京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展示课《战国七雄》的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间的开放与融

通上作出了成功的尝试。首先,确定了以商鞅变法为重点教学内容,用以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价值的教学目标;在思维能力培养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就“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为什么商君死而秦法未改”等核心问题进行了讨论、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为保障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教师对教材的知识内容大胆地进行了取舍。从教学实况看,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在探讨历史问题的同时掌握和理解了重点知识,训练了历史思维能力,从活生生的历史中受到了做人、行事的启迪。

二、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

及时,认识主体,就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认识主体还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障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尊重主体,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教学民主性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思维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绽放。尊重主体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尊重主体就要在课堂上关注到学生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的不同,使他们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一些历史教师因材施教,实行了的分层教学。他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述、自学、提问等环节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和考核中都从层次性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种成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迁移到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中。

第三,发展主体,探索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活动程序是客观存在的,它受制于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以讲为主”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思想和历史教学传承习惯的体现。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自觉行动。经我们近期的调查表明,北京市历史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活动时间有了明显增加,由原来平均每节7分钟,增加到了15-20分钟。《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两节研究课,采用了人文学科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其课堂实录师生讨论的片断在北京市历史教学研究会年会播放后,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并得到了莅会各方面专家的肯定。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正在探索和试验体现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可以不同,但遵循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是有共性的。首先,要注意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质量。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当经过“意向——感知——理解——运用”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应是师生互动的,在恰当的历史情境中对有价值的历史问题提出、探究和解决。停留在一般感知层次的学生活动,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其次,要保障学生活动的足够时间和空间。教师要给予学生系统的学法指导,还要调动学生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再次,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变换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可使更多的学生有独立观察、思考和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

三、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从培养适应21世纪人才的角度思考,显然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从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现性的特点和较其他学科更为严重存在的“师讲生听”的状况看,如何实现现代化教学媒体为历史课育人目标服务的功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及时,转变观念。一是要转变不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人文学科中运用的思想或认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太麻烦、太难的畏难情绪。二是要改变已往把现代教育技术仅仅看作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看法,要看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何克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关于ME命题的论》。也就是说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是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相联系的。

第二,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从已经开发的教学软件看,其设计思想基本上还是以“教”为中心,主要作用仍然是辅助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讲授,而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设计实际上同多年来统治我们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关。这也告诉我们,教学模式不改变,仅仅是内容、手段、方法的先进,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的。我们主张,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和超文本、网络特性,开发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两者相结合的教学软件,促进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构。

第三,因地制宜、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全市历史学科教育技术运用的状况是不平衡的,大致分为两种状况:一是以城八区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得较快,有些区已经把让青年教师掌握一种工具平台软件视为教学基本技能。一是以远郊区县为主,由于设备、条件等硬件的限制,计算机辅助教学刚刚起步,教学媒体还以投影、挂图为主。我们主张应将教育技术发展的现实性与长远性相结合。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学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利用现已推出或上市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同时,鼓励中青年教师掌握一种工具平台技术制作的教学软件,而市区教研中心应为实现全市历史教师软件资源的共享,变现今全市软件开发“人自为战、封闭”式的小生产模式为开放、共享的模式创设条件;另一方面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四、明确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

教育教学评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形成素质教育机制带有关键性的一项任务是解决教育教学评价问题。中学历史学科要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进教学评价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

及时,要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历史教育价值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是教育价值观。素质教育的价值观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中学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评价历史教学,主要不是看教师是否能讲,不是看学生对具体的知识记忆多少和某一次书面考试成绩,而是要考察其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第二,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目前,应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对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在教学目标上,不能拘泥于教材内容,要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开放性和多元化;在教学内容上,要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状况和教学的需要作灵活的处理和选择;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鼓励教师选择和创造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倡展开课堂讨论,师生合作、生生互动,通过研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的历史观;考察教学过程,不仅要看教师对知识结构的把握和重点、难点的处理,更要看教师如何“导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既要有量(即一定人数和时间)的保障,也要有质(即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的要求;考察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效 果,看学生在课上的思维状况和学习情绪如何,测试学生具体的学习效果怎样。

第三,提倡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和课上参与情况应在学期历史学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历史课的学业成绩考核除了书面考试还要有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演讲、历史小制作、历史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果应计成绩。历史书面考试也要从重知识考查向重素质考查、重能力考查转变,逐渐扭转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局面。

第四,改进评价模式和评价策略。首先是变单向评价模式为双向评价模式。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师要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也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教师日常教学情况怎样,是否适合学生,学生最有评价权。学校和教育督导部门在评价教师时,也应重视学生的看法。当然,让学生评价教师,有一个科学和慎重操作的问题。其次是合理采用量化统计和分析描述的评价策略。量化统计的评价策略重数据、重实验控制,表述,但难于地评价教育效果的丰富内涵。比如评价学生主体活动的情况,光用活动的时间和发言的人次显然不能说明实际的教学效果,还必须描述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活动中的表现。分析描述性的评价带有综合性,能够表达教学活动的意义,但没有一定的数据也会缺乏说服力,特别是在评比性的教学评价活动中,量化指标有时是不可少的。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改革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青岛实验区已经整整运作了一个学期。作为全国较大的课程改革实验区,青岛市内四区的所有初中学校无一例外全部加入课程改革的行列之中。岁末年初,当我们蓦然回首,追寻踉踉跄跄走过的足迹,回味课程改革的艰辛与喜悦、困惑与收获时,我们不禁感慨万端。

改革对于旧的事物来说,无疑伴着痛苦,但也催生欢乐。想当初,去年的8月,那个炎热的酷暑,我们将全市历史教师集中起来进行课改培训时,大家是一脸的茫然,而今年的2月,数九寒天,同类的培训,同样的老师,却是不一样的心情,满脸洋溢着自信。一个学期下来,课改犹如化雨的春风,吹拂着青岛历史教学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培植出丰硕的果实。现在的青岛历史教学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令人惊喜的变化,历史教师在课改的大潮中,发展了学生也发展了自己,可以说是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教学改革虽然历经多年的倡导,但对于相当数量的历史教师而言,始终是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不着边际,即使尝试进行一些局部的改革,那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主题明确的改革理念,当然也就不会全身投入地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实验。这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牢牢抓住了“体制──课程──教师”系统中的中心环节“课程”,以此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使一直停滞不前的教学改革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走进课程实验中的历史课堂,扑面而来的是改革的气息。学生观是课程观的重心,营造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的积极性,已经成为青岛历史教师的共识。一节《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作为常规课,如果落于窠臼,从背景、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方面入手,条分缕析,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自顾自地讲,即使偶尔有学生参与进来,也不过是就着课本论课本,照本宣科一番,假模假样地充当“主体”。历史丰富多彩的本相被扭曲、被异化。在新课程理念下,青岛7中孙君老师执教的《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打破常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主旨,真正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扮演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帮助者和欣赏者的角色。这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凭着一曲悠扬动听的古典音乐和反映春秋战国时代的录像,把学生带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感受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学习,每个组的同学都可以围绕“诸子”的生平、思想、评价等方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将自己从报刊、杂志、图书甚至互联网上搜集的相关资料展示出来,与同学们分享。在这里,课堂不再是狭小的空间,历史教育也不再是封闭的系统。开放的历史教育适应了沿海发达地区学生课外历史知识来源较广的特点。历史教育要与时俱进、较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质、为学生发展服务的价值趋向,在这节课中得到落实。期间,孙君老师不失时机地抛出几个问题,诸如“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假如你处在那动乱的年代,你赞成哪个学派的主张?说明你的理由”等等。学生的好奇心、探究心被激发出来,竞相参与,既阐发自己的观点、支持同组其他同学的观点,又反驳其他组的不同观点,学生在争辩中获得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学习成果,并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孙君老师在课堂上还组织学生演出一幕小品《老师与学生》,由五个学生出演,一个学生扮演旁白,一个学生扮演扔纸花者,依次出场的另外三个学生分别扮演儒家、法家、道家的典型老师。扮演儒家的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为什么要扔纸花?”扮演法家的说:“你必须把纸花拣起来,而且要接受严厉的处罚。”扮演道家的说:“小孩子,管他干什么?随他去吧。”此剧的活灵活现地将儒、法、道家观点展示出来,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语文表达的能力,一举多得。看完小品,教师提问:“你比较欣赏哪一位老师的做法?为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画龙点睛进行总结,同时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及收获进行评价,学生的体验和感悟通过评价这个特殊的工具得到强化,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随着作业的布置,这节课结束了。而作业这个环节,仍然透射出教师独具匠心的睿智,“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以小组为单位,写一分班级管理的建议书。”两道题都是开放性的,体现的是人文关怀的精神。一堂意趣盎然的历史课结束了,但这节历史课留给学生的美好记忆必将是永恒的。历史究竟是什么?这节历史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成功的诠释。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了主动探究历史的学习方法、质疑释疑的思维品质和勇于坚持自己的主张、倾听他人的见解的竞争合作意识,所有这些都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合格人才所必不可少的素质,也是课程改革的追求目标。

如果说历史常规课反映出教师大刀阔斧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精神的话,那么,新课程标准一再倡导的“历史活动课”这一崭新的课型,更是为教师探索教学途径的多样化搭建的平台。不少教师开动脑筋,锐意进取,把一节节活动课上得有声有色。

记得我在青岛21中随机听过一节历史活动课,深深地被教师不同凡响的创意和学生精彩出色的表现所打动,久久不能忘怀。执教这节课的是年青的生鹏老师,课题是《我与历史──成语历史故事竞赛》。这节课的立意十分新颖,将与历史有关的成语融为一课,让历史与语文接轨,实现学生学习的有效迁移。教师课前放手发动学生搜集成语典故及相关的历史资料,课堂上只是为学生提供有限的指导(譬如提供一些音像资料、解答个别影响课程正常进行的疑难问题等)。学生自己制定竞赛规则、策划竞赛流程、设计抢答题目到主持、裁判,几乎主宰了这节活动课。学生在自己推举的主持人引导下,分成四个组,组内分工合作,组际竞争共进。有的小组出示录像,有的播放音乐,有的编制谜语,有的搜集文言文段落,有的扮演历史短剧,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目的都是体现这节竞赛课的主旨,即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学生踊跃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久违了的对历史由衷的热爱溢于言表,愉悦和谐的气氛充满课堂的每个角落,这里几乎发现不了学习的畏惧者,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听完这节活动课,我不禁浮想联翩,我们过去的一些历史课为什么非要上得让学生感到身心疲惫不可

呢?学生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上成为被灌输的容器而找不到自尊与自信,是不是同体罚与变相体罚一样,也属于对学生的摧残呢?如果我们的学生通过我们的历史课堂厌恶历史学科,那将是极大的悲哀,也是教师的罪过。

活动课的开设,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它增强了历史课的亲和力,贴近了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遥远的历史原来是可以这么近距离地触摸,他们的知识积淀和综合能力原来是可以这样挥发。历史学科的生命力通过活动课这一特殊的载体焕发出来,应该说是这次课改的又一重大收获。

课改为青岛市的历史教师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砺与锤炼,青岛市的历史教师观念上得到了更新、理论上得到了充实、实践上得到了进步,一个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正在青岛兴起。回首往昔,我们还有许多缺憾;展望未来,我们充满激情和希望,课改必将为青岛市打造一个历史教学的春天。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教学目标与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现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实质性的时期,新的课程标准已经颁布,新的教材也在一些省份大范围地展开实验。其他方面的改革如教学方法、理念等也在迅速发展。但是,我们的课程改革也好,现代中小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也罢,以及其他涉及中小学历史教学的所有改革,在事实上都或多或少地处于尴尬的境地。其中原因很多,笔者现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方面简要地分析一下。

我们在进行改革之前的最重要的任务是确定中小学在各个阶段教学的具体的目标和整体的目标。这一目标决定着改革的方向,决定着改革所使用的原则和方法。当然,我们现在中小学的历史教学改革都有目标要求,而且较以前的目标要求更为合理、更为实用,应该说是相当好的目标设计了,所以笔者以下的想法只是建议而非批评。

笔者以为,人类对任何事物的研究都难以达到的境界,在任何时候都有再探讨的必要。所以这里我就大胆地对中小学历史教学目标的确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中小学历史教学改革目标的设计,及时步就涉及到对中小学教学地位的定位问题,然后是各个学科的教学定位问题。我以为,我们在这个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完善。比如,仅就历史学在中小学的教学目标问题,笔者以为就存在着不少尚待改善之处,因为我们的中小学教师已经为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而苦恼了很久了。

关于现在存在于中小学历史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混乱的情况,我试举几个方面的简单的例证,供大家参考,并以此来共同找到解决的办法。

教学目标混乱状况一:教学目标总体性差。现在的教学目标只是具体地强调了要达到的目标,而没有整体的目标规范。笔者这样说,可能那些制定课程标准的专家感到有些委屈,的确,课程标准上清清楚楚地写着:“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继承的文化遗产,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其实,这些都是一些相对具体的目标要求(只是在具体操作时它又显得笼统了),它显得还是有些琐碎,而非总体性的目标要求。笔者以为,中小学阶段就是普及义务教育阶段,其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应在总体上体现出:我们培养的中小学生就是未来的公民!所有学科的任务都是为培养健康的公民服务的,当然,每个学科由于自身的特征又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但总体的目标只有一个。在这样的总体目标下,我们就可以非常明确地确定中学历史教学的非常具体的目标要求了,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历史内容相对于公民的素质要求而确定每一个章节的知识、能力和培养目标,这些具体的目标就变得可以操作了,广大中小学历史教师才能非常明了自己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自然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教学目标混乱状况二:教学目标缺乏实用性和现实性。我们现在提出的教学目标并非不好,实在是很好的目标,只是难以达到而已。究其原因,主要是其目标中缺乏实用性和现实性。我们的历史教学目标,经常由于学科本位的限制,对历史普及的目的也就是中小学历史教学的目标设定,不敢明确讲要具有实用性。仿佛有了实用性就失去了科学性,这中间存在着理解的偏差。不要说有实用性不一定就失去科学性,仅就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目的来讲,我们就必须关注现实社会,因为我们的培养的是公民,不是历史学家;我们进行的是公民的素质教育,不是专业教学。实用性和现实性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没有现实性,实用性一定得不到实现;没有实用性,现实性也将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既然是公民教育,就必须注意现实性和实用性。所谓现实性,就是我们的历史教学不能只看到逝去的历史,不能总在逝去的历史中打转转,而要将历史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所谓实用性,就是用历史的教训和经验,解释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提供一些直接的借鉴。历史学与现实的联系是非常令史家头痛的问题,我们的史家都承认史学必须联系现实,但又否定史学为现实服务的功能和性质。史学不仅能够为现实服务,而且必须为现实服务。这就是历史教学在中小学阶段必须具备的特征。关于这一点,我们没有必要遮遮掩掩,为什么不可以明确地说出来呢?

教学目标混乱状况三:教学目标的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趣味性。在中小学阶段强调趣味性,这是必要的,但请大家注意,趣味性本身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的目的仍然没有改变。很多教师的课堂形式多样,手段花样繁多,弄得学生头脑中一团糨糊──热闹是热闹了,但一堂课下来,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真正的提高在哪里?──知识混乱、思维混乱,而且恐怕是比没有改革之前更加混乱。当然我们不可以指责形式本身,但如果仅仅是重视形式的多样就有问题了。这里,笔者并非指责教学方式改革,方式的改革是可以,也很必要,但改革的目的是使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如果效果反而不如以前,改革干什么呢?现在,教学方式的改革因为目的不明确而产生的诸多的弊端已经显露出来,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关于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很多中小学教师已经发现,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大家一起努力来找到纠正这些不良倾向的办法。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谈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改革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而且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浅谈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改革。”为了适应当前的教育改革,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我们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教师角色必须转变,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发展与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过去传统教学方法,是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发展。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不能把学生当作灌输“知识容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既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培养学生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要改进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既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通过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激发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从而受到历史人物的优良品质的熏陶和感染,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修养,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健全人格。历史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而且是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潜能。因此,把过去重视传授知识为主,转为重视发展学生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方向。

2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总是由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要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实行以“教”定“学”的模式,让学生配合或适应教师的教,使学生被动学习,造成学生的主动学习性被丧失了。因此,这种以教师的“讲”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的发展,例如,在分析历史事件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时,而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让学生被动地听说,这样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而新课程的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就是要求教师在上课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不能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不管学生是否接受,在课后还要对不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与学生进行交流,要把学生适应教师,转变为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认真研究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接受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以提高学习效果。

3由重教学结果,转向重教学过程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重结果,轻过程”,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它是让学生走向死记硬背的科学知识,把学生推向应试教育的死胡同角落里,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教学过程,让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能亲身经历或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如果强调重学习历史的结果,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共同的标准答案的方向,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重视教学过程,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历史知识的发生过程,也就是历史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思维中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能增进才干。

我们学习历史科学知识,是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则有两次飞跃。及时次飞跃,“感知——概括”,让学生的认识活动,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才能得到历史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概括——应用”,就是把掌握的历史知识的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这两次飞跃,才能实现历史教学目标,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4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发展,而不是要让学生在每一个方面都按照同一规格平均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按照统一规模进行教育,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时展对教育的要求。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形式上,可以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或互相交流、自学与辅导,搜集历史资料与独立研究等多种学习形式,实行不拘一格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在每堂历史课都应按照实际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要认真了解分析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潜能,以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要求教师要随着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要重新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做到“随机应变”,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不断地创造佳绩,提高教学效果。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美苏对峙为特征的旧的世界格局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国际形势总体上趋向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在这种形势下,各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普遍加快,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日益明显。综合国力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这就促使各个国家进行教育改革,以培养出适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中国如此,马来西亚也是如此。我最近看到马来西亚新编的华文独中高中《世界历史》教材,觉得它和以往的历史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改革。这也是马来西亚教育改革的新成果之一。这套教材同中国近年来新编的历史教材有许多相近的思路,而这些思路反映了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新趋势主要指什么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的、要求的改革趋向于素质教育

各个国家要建设自己的国家,都需要培养众多的人才,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世界,就需要较高素质的人才。较高素质的人才是指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有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学,不能再停留于仅仅传授知识上,而应当从知识教育、智能培养、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三方面来考虑目的和要求,也就是说要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启发他们的智能,并开展道德与心理素质教育,三位一体,哪个国家都是如此。如:中国大陆在90年代开始使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上,就是分基础知识、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叙述的。美国中学的美国史的教学目的有五条,其中及时条是品德教育,第二、三条是智能培养,第四、五条才是知识要求。前苏联的历史教学大纲里,规定了各年级学生具体的应达到的能力要求。

在知识教育方面,小学、初中、高中的历史教学内容均属基础知识,所以在要求上要注意分清不同的层次。我以为小学只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最重要的知识点,就可以了;初中所学的基础知识应当广而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线索,并从面上了解重要的历史史实;高中所学属于高层次的基础知识,比较系统,比较深入,学生应能从宏观上掌握历史的发展线索及其发展趋势,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以及产生这些特征的背景、原因等。中国大陆90年代的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基本上是这样要求的,我看到的马来西亚华中历史教科书也大体上是这样要求的。

在智能培养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史学是一门智能之学,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比较各学科的不同作用时,认为“历史给人以智能”。中国古人认为史学是治国之学,帝王之学,可“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即所谓的“以史为鉴”。今天的史学同样是一门智能之学:从历史上,人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从历史的文化遗产中,人们可以继承其部分;从历史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培养历史感,即看问题具有历史意识、历史眼光。所以,在历史教学的智能培养上,今天更要发扬历史的智能功能,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和分析能力为核心,使他们成长为聪明的、有能力的一代新人。中国大陆近年来的历史教学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利用教材上的思考题、文献资料、阅读文字、图表等,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思考、分析、比较、概括,或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欧美各国还流行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历史人物角色,来完成教学任务,其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各国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历史教学是进行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心理素质教育,过去人们对它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近年来西方国家的一些教育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好坏关系到他的事业的成功或失败,所以心理素质教育很重要。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品质与奋发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可以吸引学生向他们学习,培养起对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主人翁责任感,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历史上的失败者较差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让学生引以为戒。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趋向于体现时代精神

有的人认为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讲过去的事,而过去的事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历史教学就无所谓时代精神。我以为有这种认识的人实在是不了解历史教学。的确,历史是过去的事,但历史的范围非常广泛,历史学的研究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扩大,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考古的发掘,不断提高。这样一来,历史教学的内容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了,而是应当符合时代的精神。具体地说应当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基础知识的内容趋向于广而浅,在广的方面着重增加经济史和文化史的内容。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的提高,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世界形势的缓和,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主要是在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提高上。所以,历史教学的内容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注重政治史,而要加强经济史和文化史。

其次,各个部分的历史内容,随时代的前进而有所变化。一是古代史的内容不断减少,近现代史的内容不断增加。这是因为近现代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今天的许多问题是昨天的继续,要找原因首先要从昨天和前天去找,而与遥远的三皇五帝的时代关系不大。各国的历史教育工作者都不断地认识到这一点。如:前苏联在50年代开设的世界史只有古代与中世纪,没有世界近现代史;50年代末,决定增开世界近现代史,且安排在初、高中两次循环。又如:中国现在高中的必修课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只开近现代史;初中的历史课里,中国近现代史占了近1/2,世界近现代史占了3/4。而且,历史的下限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向后延伸,香港回归也写入了中国近现代历史教科书。二是世界史的内容不断增加,亚洲的国家增加了亚洲史的内容。步入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每个国家的发展都同世界的变化息息相关,作为现代社会的人,不了解世界的历史和现况是不能有所作为的。为此,各国的历史教学中,都不断增加世界史的内容。如英国,60年代以前,中小学的历史教育只有英国史,世界史的内容包括在英国史里;60年代以后,绝大多数中学开设了独立的世界史课程。中国在“”以后开设的历史课程里,初中原来没有世界史,到80年代后期,增加了世界史,但只有一个学期;90 年代义务教育的初中历史课程里,世界史增加到一个学年,占历史总课时的1/3。在历史教学里,注重和增加亚洲史的内容,这点在马来西亚十分突出。马来西亚开设的历史课程里,除本国史、世界史外,还有东亚史;而且,在它的世界史里亚洲的内容讲的也很多。韩国、日本也是如此,中国近些年新编的世界史教科书也在这方面做了努力。重视亚洲史的教学,不仅因为我们是亚洲人,而且,更由于自六、七十年代以来,亚洲发展很快,在未来的世界里,亚洲将在世界上起的作用愈来愈大。

第三,吸收史学、考古学研究的新成果。作为基础教育的历史教学,也要不断吸收当代史学研究及考古学研究的新成果。否则,它给予学生的知识,也会像自然科学一样显得陈旧。新编的华文独中高中《世界历史》教科书里,就吸收了不少学术界的新成果。如对二战后西亚诸国的独立,尤其是阿以冲突的由来与发展,就是采用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三、教科书体系结构和表述的改革,趋向于既反映历史学科体系及其逻辑顺序,又要适应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承受能力,并能有利于教学的需要。

前面提到历史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作为历史学科体系,大都将上述内容按时间的前后顺序来编写。从历史科学体系看,所讲的内容愈多,愈能反映历史发展的面貌。但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看,并不是教给他们的知识愈多愈好,而是要考虑他们的承受能力,份量要适度。对史实的分析,也不是愈深入愈好,要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与兴趣、爱好,分析也要适度。内容过多、过深、难度过大,学生承受不了,听不懂,历史学科的体系再完整,教科书的编写也是失败的。怎样处理好历史的学科体系、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师的教学需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 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

这也就是说要加大教科书的弹性,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中国古代从孔夫子就提倡因材施教,今天的历史教学就更应当体现这一点。在中国大陆,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统一的大纲,再根据这一大纲编写教科书,统一性体现出来了;怎么做到因材施教呢?不能只靠教师在教学中去体现,教科书本身也应适于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科书内容要有弹性,而教师对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要有灵活性,即不能只是一种要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 兼顾教师教和学生学

教科书内容的安排,既要按历史学科体系,又要从教师易教和学生易学出发,将同一性质的内容相对集中编写。如马来西亚独中高中《世界历史》教材在讲二战后区域统合的盛行时,因其重点是在六、七十年代,所以这一内容不是安排在“二战后的世界”一章里讲,而是安排在“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与改革调整潮流”一章里讲。这样就比较易教易学。

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表述,还要利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当前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要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方式,而要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积极思维。因此,教科书编写的内容,不能仅是教师单一讲授的内容,还要有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思考、分析的内容,做练习的内容等等,总之,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表述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 教科书内容和形式的历史性、教育性和生动性的统一

这里所说的历史性,是指教科书的内容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性,合乎历史的科学体系。同时,教科书的内容又注意教育性和生动性,使学生既喜欢学,又能从中受到教育。中国大陆90年代新编的历史教科书在这方面做了较大的努力,通过生动的楷体字,将逝去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重新写活,让已经离开人间的历史人物重又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通过名言、诗歌、民谣、对联等生动的文献资料,反映历史的真实面貌;通过形象的图画、表格,再现生动的历史画面。我觉得华文独中新的历史教科书也很注意教育性和生动性。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趋向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手段的改革,趋向于现代化

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学的方法。但过去只注重前者,基本上是教师在课堂上单纯的讲授,学生被动的听讲。当前教学方法的改革是着重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动脑、动口,积极思考,直接参与课堂教学,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启发式教学。二是在备课的时候,要设计和安排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如:阅读、诵读课文,思考和回答问题,分析文献资料,看插图和解释图意,讨论问题等等。三是在课堂上应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的改革,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要注意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不是仅仅让他们获取知识。也就是说,讲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要从当时的形势、背景和物质条件上来分析,而不是就事论事。如讲“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就要从督政府无能,失去民心;第二次反法同盟的组成;保王党的叛乱;拿破仑得到军火商、金融家的资助等几个方面,去分析他上台的背景,从而看出是当时的形势和物质基础为拿破仑的上台提供了条件。这样,学生就认识到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从而学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手段的改革,趋向于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如何让逝去的历史现象,重新生龙活虎地展现于学生眼前,只依靠生动的教科书和教师生动的口头讲述还不够,还应当改变历史信息的传递方法,充分利用声像教学,包括幻灯、录音、录像、计算器、多媒体等,把声、形、色和动的画面结合起来,再现历史的形象,给学生以历史的真实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但是,要注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适当,不要为现代化而现代化,也就是说,应当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讲求实效,不要一节课采用的声像种类太多,让学生眼花缭乱,结果喧宾夺主。

历史教学的改革是永无止境的,随着时代的前进,教科书编写水平的提高,教师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发展,还会不断进步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新编历史教材的特点和历史教学改革

(连州市连州中学 黄永强)

人教版新编历史教材(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科书)已使用几年了,由于新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法变动较大 ,故至今仍有不少教师未能适应新教材的教学。应该说,新教材的操作问题,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新、旧版中学历史教材的对比

为了更方便理解历史新教材的结构和特色,我们不妨先把新旧版教材进行对比。 版别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 项目 内容份量 约13万字,内容较肤浅、较 约42万字,内容较丰富、 (总字数) 空洞、单调、枯燥 较生动有趣 图画 共112幅,所反映内容单调,涉及面窄 共314幅,内容涉及面广 地图 共32幅 共84幅 教材性质 封闭型(强调教而把学生置于 开拓型(把教和学结合起来动状态) ,把学生置于主动地位) 能力培养 培养能力的内容较少 通过课文、练习、插图、提示语、导言等培养学生的能力 思想教育 较薄弱 注重通过弘扬民族文化和歌颂先进人物等加强思想教育 课前导言和课 文中提问语 没有 多,且每课必有 文献资料 几乎没有 多,不但每课必有,且内容多样化,既有史料,又有文学等 补充小字 没有 丰富 表格 几乎没有 较多,共27个 知识涉及面 着重于政治文化等方面 不但加强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且大量增加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 注释 少,共170处 多,共677处 练习 少 相对较多左表表明,新编教材的基本内容(文字、插图)远远超过了旧教材的数倍,其表现手法也远远优于旧教材 ,它不但保留了旧教材的优点,且增加了补充小字、文献史料、表格、导言、提问语等。新编教材可以说是对 旧教材动了一次“手术”,也可以说是对旧教材进行了一次“补编”。它是建国以来中学历史教材编写上的一 次重大突破。

二、新编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

新编历史教材是在旧版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它既吸收了旧教材的优点,又增加了不少旧教材所没有 的内容(包括历史知识和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持色。

1.实现了编写方法上的多元化。新教材除具有旧教材所拥有的正文、地图、图画、注释以外,还增加了 课前导言、文史资料、表格、提问语等,克服了旧教材内容枯燥、表现手法单调的缺点,注重了历史知识的系 统性、性、趣味性和表现手法上的多元化、开放性。

2.增加了大量的插图,并且许多地方是通过插图来反映历史知识的连贯性。众多的插图补充了许多课文 无法一一详述的历史知识。如中国货币发展史和中国古代兵器发展史,教材中文字内容涉及极少,它们基本上 是靠各时期的历史插图来表现的。

3.注重能力教学。新编教材的能力教学不仅从课文上体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从课前导言、课文旁的提问 语和文献资料等方面明显体现出来。

4.打破了旧教材难易度天下一统的旧框框。新教材除了丰富多采的插图外,还把叙述历史知识的课文分 解为正文(大字)、补充内容(楷体字部分)、图画说明、注释、表格和引文(文献资料)等。除正文和加 号的规定学生必须掌握外,着重说明其它内容,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学生提出各自的要求。这样既 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校教学,也有利于同一学校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克服了过去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 、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5.重视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新教材在及时课中就说明了学历史的作用: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告诉我 们做人的道理。以后的各课书中,又以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歌颂先进历史人物,弘扬民族文化等为主题教育 学生,这一点也是旧教材所望尘莫及的。

6.体现了知识的实用性。这方面的例子可随手拣来:读了历代的服饰、家具、房屋等图画,就懂得了今 天的服装、家具、高楼大厦是怎样由古代逐步演变而来的;看了历代的瓷器、钱币、兵器等内容后,在日常生 活中一旦遇到类似的文物,对其朝代归属问题便有了大概的印象;读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嵩岳寺塔、卢沟 桥等古迹,日后有机会参观这些地方时就会懂得其历史由来:读了《元杂剧角色》等,则增长了戏剧方面的知 识,等等。总之,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它更贴近社会生活,更具实用性。

当然,新教材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①单元或全书后面无专题知识小结。正如上面所谈的一样,新 教材的较大特点是内容丰富、插图繁多,然而这一点也造成教材的头绪太多,内容太散。尽管教材已注意了历 史知识的连贯性,但对于历史知识底子极薄的学生来说,仍难以把知识有条理、完整地归纳出来,故在每单元 或书后进行一些专题性的知识小结是极有必要的。②课后没有设置“阅读书目”一栏。新教材内容之丰富,知 识面之广,可以说是空前的,但对于五千多年的中国历史来说,也只不过是九牛之一毛而已。许多勤奋好学而 又对历史有兴趣的同学是远远不能满足于这种现状的,他们渴望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但是,却不知看些 什么书为好。从这一点上看,在课后或书后列出一些适合中学生水平、兴趣的“阅读书目”,作为教材的辅助 读物是极有用的。当然,有的人可能会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负担问题。这不必担心,因为辅助读物既不用讲 授,也不用考核,仅提供一条线索引导学生去寻找有关书目阅读而已,对历史有兴趣者可阅读,无兴趣者则不 强求。③课后练习太少,且大多缺乏启发性。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课后练习方面已有了很大进步,但对于 新教材丰富的内容来说,仍显得很薄弱、很单调,我认为应加强两点:一是增加题量;二是增加一些既富启发 性,又具一定趣味性的题目。

三、改进中学历史教学的方法

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许多人都把教学改革看成是教师单方面的事,即简单理解为是改革教师的教法 。这是不的。应这样理解教学改革:它不仅是教师教法的改革,也是学生学法的改革。当然,学生学习方 法的改革有赖于教师的指导。

新编中学历史教材已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广大教师面前,从教学理论的角度看,它的较大特点是把教和学 有机地结合起来,打破了旧教材那种只讲教而不讲学的格局。随着这种变化,过去那种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 记硬背的旧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教材的要求了。教师应针对新教材的特点

,进行教学改革。

1.适应新教材,把培养能力放在首位。新编教材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单从课文旁边的提问语看,培 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就达51处,而培养对比能力等方面的也达到近15处。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深入钻研教 材,领悟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1)巧妙利用课前导言、课文插入语(既提问语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2)适当编写一些带有启发性的课堂练习题,把讲授与练习有机结合起来,使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以达到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目的。(3)重视电教手段。 新编教材配有相应的投影片、幻灯片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形象化的教具进行教学。(4)用适当的时间组 织一些课堂讨论,通过讨论解决课堂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特别是用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充分发挥插图、文献资料、图表和小字(含补充小字和注释)的作用。新编教材共有插图(含图画、 地图)近400幅,比旧教材增加近3倍。新编教材的插图一方面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某些片断,使学生 从中了解到历史的原貌;另一方面又反映了某些历史现象,补充了许多课文无法一一叙述的内容。因此,如何 用好教材众多的插图,是当今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新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1)要有 意识地把插图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2)要详细、生动地解释插图所包含的历史内容,使学生能在观看插图 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文献资料、表格、补充小字是新教材特有的内容,这些内容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或概括课文内容(如 《三国建国年表》等),或说明课文的历史观点(如《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表》),或补充课文内容( 如《鲜卑姓改为汉姓表》等),特别是补充小字,它与正文内容有连贯性,内容具体、生动、形象,对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扩大知识面有着很大作用。所有这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是不可忽视的。

3.注意专题化教学。新教材注重了历史知识的性和前后连贯性。但是丰富的历史内容也造成了头绪 太多的弊端,初涉史海的中学生往往不容易摸清各章之间知识的连贯性。为了便于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 脉,教师授部内容(或单元)后,应注重帮助学生梳理一下知识,进行一些专题复习(或专题讲座)。

4.课内课外相结合。第二课堂活动既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面, 所以,在教学之余组织学生搞一些课外活动也是极有利于历史教学的。课外活动的项目很多,可带学生参观一 些古迹,访问一些革命老人,也可介绍一些历史书籍给学生阅读或搞一些历史方面的展览等。

5.收集历史资料,加强教学研究。教师的教学得法与否,生动与否,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素质。因此,提 高教师的素质是教改成功的关键。在这方面教师应注意下列问题:(1)多阅读课外历史书籍,多积累些与课 文相关的历史知识。(2)刻苦钻研教材、大纲、教参,掌握每课书的知识结构,形成一种适合中学生心理特 点、知识水平的教学方法。

6.因材施教,对大纲不作要求的部分,有选择地进行讲授。不同学校学生的素质是不同的,好的学校不 但要讲授全部内容,必要时还要增加一些历史内容、习题、活动等,但素质较差的学校则可对大纲不作要求的 部分,有选择地进行讲授,以减轻学生负担。

〔黄永强 男,现年33岁,中学一级教师,现在连州市连州中学任教。多年来一直担任高中文科班的历 史教学,1993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历史教师”,有多篇教学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或获奖。〕 *

历史教学改革论文:注重历史教学素质教育强化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注重历史教学素质教育强化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当前我们提出的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 素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表明,历史课堂以传授和记忆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合社会 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要把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到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主要任务;把以教师或教材作为 教学的中心,转变到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占主体地位;把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变到注重学习的过程;把侧重学习 的内容,转变到侧重学习的方法。这是教学观念的大转变。从实践上说,则要抓好三个“注重”。

首先,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告诉我们,要在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 识和创新意识;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即要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 基础上,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其主体性进一步发展,把被动接受“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 实施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其次,注重提高学生的发展素质。

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即是整体性原则,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素质教育对象的全体,二 是要把素质教育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三是进行多种内容的素质教育必须取向一致,使其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

再次,注重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培养提高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大纲在历史课教学的目的中,明确提出了知识教育、能 力培养、思想教育三大目的任务。阐述了历史教学的任务,即知识教育是基础,思想教育是灵魂和导 向,能力培养是关键。大纲把能力培养放到中心位置,从五个方面阐明了培养能力的要求。及时,再认和复述 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和基本线索。第二,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与 区别,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第三,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上的重大事 件和重要人物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第四,对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第五,能够运用所 学的知识理论,对某些现实问题进行正确的思考。这五项能力概括了历史学科能力的整体结构。大纲及时次明 确提出“在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要求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应以本大纲为依据。这就把能 力培养的目的与教学评估联系起来,把能力测试的要求作为学校各类考试命题的准则之一。

首先是学会阅读。历史阅读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最基本的是要学会读教材、读相关的史料、图画、图表等 。可以从教材入手,历史事件的论述是多方面的,但概括精要,揭示本质,最关键的表述往往只一句或几句话 。

第二,学会用范例理论原理去认识和解决同类问题,使知识达到有效迁移。示范性的分析历史问题,向学 生敞开教师理解问题的思想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这是学生学习方法形成的主渠道。

第三,学会讨论。讨论是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学生参予讨论历史问题,它的益处是让学生有足 够的时间占有材料,展开思维的翅膀,进行争鸣,达到解决问题、深入学习、发展自我的目的。有个老师曾布置了“应该怎样秦始皇的暴政”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涉及面广,需要充分的分析、综合、比 较,课本没有现成答案(只限于结论),但与现实联系密切,同学们热切希望了解这个热点问题。课堂上学生 争论激烈、形成两种不同观点,(史学家也有同不看法),但通过舌枪唇剑,统一了认识。讨论使学生理解了历史的要义,训练 了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的理论观点,又解决了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学会了历史思维,从而达到 提高素质水平的目的。也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讨论训练,如对岳飞、曹操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但注 意指导学生既要注意具体史实又要和阶段性特征相结合,从而得出客观的、正确的结论。

世界各国为增强综合国力,各国的教育改革都更关注国民素质的提高,关心学校教育,我国正 处于社会巨大变迁的历史转折时期,迫切要求培养和塑造出适合时代要求的具有新素质新的精神面貌的一代新 人。素质教育的主要对象虽然是年青一代学生,但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对历史教师的要求——教师本身也需要 提高整体素质。时代呼唤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所建树,为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多做探索,多努力。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