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系统管理论文

摘要:为了使医院医疗行业更上一层楼,走向新的台阶,应积极了解国内外医院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与专业管理知识,从而提高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工作水平,既能够提高医院在医疗事业方面的经济效益,又能够促进医院在社会效益方面的大丰收,因此,建设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系统管理论文

系统管理论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系统管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CHB患者156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76例;年龄31~68岁,平均(46.1±56.6)岁;病程8~21年,平均(9.1±2.2)年。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均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与感染病学会分会联合订制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制定。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肝病随访系统管理并沟通无障碍,排除精神疾病患者、运动功能障碍者、失代偿期肝硬化与肝癌患者、妊娠期患者。156例患者中服用替比夫定61例,恩替卡韦63例,联用阿德福韦酯32例。将上述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护理与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肝病随访系统进行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建立个人信息档案

观察组患者门诊就诊时即建立随访病历,采用信息化管理病历资料的录入,通过主动随访逐步锁定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转变是以“病”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将持续性的医患沟通和健康教育置于信息化。

1.2.2专人管理,制定预约时间表

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患者进行下次复诊时间的自动提醒,可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通知。如出现患者未能按时复诊,专管人及时通知其主管医生,由其主管医生主动与患者联系,通知复诊或进行随访。

1.2.3采取个体化认知干预

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时依从性的高低与患者对抗病毒知识的认知程度有关。为患者制定适用于自身的个体化健康教育路径表,并以此为标准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CHB病因与诱因、临床表现、防治措施、病程进展、预后以及再次发作的预防、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等。讲解如何做好日常保健。解释定期复诊重要性,告知戒烟酒、规律饮食作息。使患者主动、认真地接受治疗安排,严格遵医嘱,不擅自改药停药,不使用对肝功能有损害药物。多渠道定期向患者发放肝病防治健康知识。

1.2.4给予行为干预

告知定期检查与疗效及调整治疗方案的关系。对于疗效较差的和不能按时服药的患者,信息化管理系统如实记录,标注重点加强干预与随访。

1.2.5给予心理干预

除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还将随访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告知患者,以便患者咨询疾病相关知识,更进一步地和谐医患关系,有效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疗效评价

比较两者患者实施随访系统管理开始、随访系统管理结束时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BeAg)、谷丙转氨酶(ALT)、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

1.4依从性评价

对CHB患者抗病毒依从性进行评价,共6个方面,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改善生活方式、规律服药、坚持疗程、定期服药、保持乐观情绪、嘱家属协同监督。随访一年后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①能够较好的执行5个方面为遵医嘱;②无法完成任何1项为不遵医嘱;③介于两者之间为部分遵医嘱。依从率=(遵医嘱+部分遵医嘱)/总人数×。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血清谷丙转氨酶(ALT)>80IU/L、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105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HBV-DNA103~1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的依从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97.4%(76/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62/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CHB是感染科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健康,是肝纤维化、肝癌的高危人群,难以彻底根除,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慢性乙肝患者身心健康均较差,生活质量较低,因疾病长期迁延不愈,患者的心理及经济都带来沉重的压力。抗病毒治疗是治疗CHB的根本关键,根据乙肝病毒载量进行科学选药、调整剂量,较大程度的达到病毒长期稳定抑制,同时需结合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纤维化、抗炎等多种治疗措施配合,多数患者难以坚持长期治疗的信心,获取疾病信心有误等,患者极易放弃或改变治疗,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甚至加重病情进展。依从性指的是患者的自身行为、治疗措施与医务人员所给的健康指导意见保持一致的程度。CHB患者治疗受多种因素影响,提高患者依从性、保障抗病毒的治疗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CHB患者需长期应用药物治疗以降低体内病毒含量、减轻肝脏的负担与损害、延缓病情的发展,疾病的传染性导致患者生活诸多不便、备受歧视,精神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依从性普遍较低,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本研究中通过给予CHB患者随访系统管理获得理想效果,经过随访一年,观察组ALT好转率、HBeAg阳性率、HBV-DNA好转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HBV-DNA103~105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对患者的肝功能、HBV-DNA进行动态监测,能够使持续高病毒载量的患者及时抓住治疗机会,从而抑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观察组依从率为97.4%(76/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62/78)(P<0.05),观察组依从性各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CHB患者实施系统化的随访系统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患者配合定期复查对于及时发现肝功能异常或病毒变异均将具有重要意义。如患者肝功能存在轻度异常,可无明显不适,但肝脏的反复炎症则容易造成肝脏纤维化,久而久之,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

4结语

综上所述,随访系统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专人管理。该项工作除医患双方就定期复查的时间和内容达成一致并形成医嘱之外,还需要护士参与,以记录患者就诊的详细信息,并对患者进行持续健康教育,并对患者的主动随访进行提醒,同时明确医患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从而有效促进定期复查的落实。对CHB患者实施综合随访系统管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大幅度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潘楚云 黎化 钟静红 李楚艳 刘燕萍 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感染内科

系统管理论文: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管理论文

1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设备的管理

1.1设备使用管理

错误的设备使用方式对通信成功率影响很大,保养工作不到位会降低设备使用寿命。要从系统设计出发,对设备的使用级别与是数量进行合理配置,确保与设备工作条件要求相符,尤其是对于室外工作的通信设备来说,对现有设备具备的功能进行利用、开发,能够让设备利用率得到提升。同时还要用图标的形式标明所有设备的型号、数量、出厂编号、分别和使用情况等。

1.2设备更新及系统改造

对设备进行更新,主要有两种情况。设备使用年限将至与超过使用年限的,若要继续使用,由于维修费用很大,所以使用价值不高;设备自身功能无法满足目前通信系统要求。而在更新设备中,要先进行新设备可行性调研与旧设备报损工作。系统改造主要有两种方式: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或者是革新;购进新的设备。

1.3通信器材、工具、仪表管理

做好备用器材的存储工作有利于高速工作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其中要控制好库存量,不宜过大或过小。存储种类也应该合理,主要存储非通用性、关键性等模块件。各通信站要配备适用的通信测试仪表,通信设备器材、工具、仪表管理工作相对比较繁杂,要求保管人员专业知识要高,具备较强工作责任心,在管理物品时要分种类登记入册,确保存放安全。在管理过程中,必须保障设备无损坏、无锈蚀、无丢失。另外,还要加强存放库房的防火、防潮、防盗工作,在设备使用时要安全、合理操作。

1.4无线传输设备管理

建立与高速公路相配套的无线传输设备维保组织机构,根据无线电传输设备维保工作专业化要求合理配置人员;从设备采购、安装使用、日常维保等方面划分职责;规范运作流程,加强信息化管理;将无线电传输设备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度、使用、维修、改造等全过程作为管理对象,较大限度消除故障产生原因。

2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设备的维护

2.1业务交换系统维护

日常维护方面:管理人员做好对打印设备、话务台、交换机机箱的清洁保养工作;技术人员利用维护终端与监测、监视装置观察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定位跟踪,及时发现故障并排查;改善设备工作环境,即机房湿度、温度要适宜,电压稳定,不受到强电磁感染、保持良好通风。周期性维护方面:检查电缆、配线架、维护终端及主机话务台接续是否;检查设备供电情况,尤其是备用蓄电池充放电状况;检查主机机架内清洁卫生和插拔件接触情况;对话务总台所有操作键接触情况进行检查;对信号音、铃流进行检查,解决其中存在的噪音、串音等情况,解决方法为通过数据采集设备上的接地,可去除绝大部分的噪声,或者是软件内可采用滤波的方法去除噪声,滤波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四种方式。

2.2光纤通信传输系统维护

在对光缆、远供电源、中继设备、收发设备及其他附属设施的维护工作中,通常利用系统本身的报警、监测、监视功能,或者借助微机监控终端。只要高速公路通信系统存在故障,可在分析、判断、定位等程序下,对机盘进行更换。另外,在光纤通信传统系统日常维护中,还需要确保设备工作条件的稳定性,定期检查设备告警功能、公务联结功能及自动切换功能等。甚至可以对多个中继段进行误码观察,对整个系统传输性能作出分析。

2.3应急电话和通信电缆维护

做好室内接收控制设备日常检查工作:检查接收显示是否;检查声光告警是否正确;检查通信效果是否达标;第四,检查放音、录音功能的灵敏度。室外话机与通信电缆日常维护:排除积水现象;观察并预防能够对通信电缆造成巨大危害的各类虫、鼠害;检查电缆充气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做好沿线各通信设备金属部件的防腐蚀处理;做好电缆分线盒、入孔、标桩以及标识的巡视工作;检查电缆绝缘性能是否良好;加强对电缆气压的观察与维护。

2.4PCM终端设备维护

PCM(脉冲编码调制)终端设备日常维护工作:做好设备的清洁保养;检查电缆接续的性;定期对电源进行检查;加强基群设备检查。PCM周期性维护:针对二次群以上通信系统,要对系统误码指标进行测试;测试主时钟频率;观察数字接口波形等。

作者:李婷 单位:宁夏交通信息监控中心

系统管理论文: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论文

一、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必要性

现阶段,随着医疗事业的迅猛发展,社会逐步走向信息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影响深远,人们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要求与日俱增。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疗行业,怎样做好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接轨,怎样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提升医院信息管理工作水平与服务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使医院医疗行业更上一层楼,走向新的台阶,应积极了解国内外医院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与专业管理知识,从而提高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工作水平,既能够提高医院在医疗事业方面的经济效益,又能够促进医院在社会效益方面的大丰收,因此,建设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能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医院在日常运营当中有三大关键因素:人、财以及物。以往医院经营要求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投入较大成本,才能实现医院日常正常运作。如今,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到来,医院借助计算机信息系统使工作变得便捷化、智能化、有效化,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够将医院资源进行优化处理,从而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能有效提高医疗质量。

医院在信息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一定会接触到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医院信息管理工作后,使医院在管理信息工作中能够精准分析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对每一个患者的治疗信息能够进行科学分析,使医院员工考核工作更加智能化。这不仅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水平,而且有利于现代化医院的建设。

二、如何做好医院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工作

强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工作,首先发挥医院计算机部门的职能作用,完善计算机信息系统,提升现代化医疗水平。同时针对全院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和学习,调动全院医护人员学习自觉性,只有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常识,才能适应现代化医院管理工作要求。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及时,针对医院对挂号、划价以及收费等财务方面的管理工作,可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这些财务工作通过计算机进行核算、记账以及出财务报表等,使所有财务工作实行网络化,患者进行挂号、就诊以及交费、住院等环节能够方便快捷,打破了传统医院收费不合理、就诊手续繁杂的局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医院收费透明化、就诊便捷、服务质量变好,患者能够更安心的接受治疗。

第二,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强化管理工作,医院每日医疗指标实行一日一报,这一措施有利于数据浏览、日报信息对比以及日报分析,使统计数据更完善、更以及更,方便医院做出正确的决策。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医院还可建立电子图书馆,很大程度上帮助医疗工作人员浏览专业书籍,节约订购杂志的时间以及成本,定期开展医疗讲座,强化医疗人员对学术的求知欲,从而提升全院医务人员的整体职业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引进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医院信息管理工作中,既能够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又能促进现代化医院的和谐建设。

作者:解晓宾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中心医院

系统管理论文:维护工作弱电控制系统管理论文

1弱电控制系统的作用

一般强情况下,一个电力系统的变配电控制回路既可以采用强电方式也可以采用弱电方式,同时也可以采用强弱电结合方式,所谓弱电控制系统就是在控制信号和测量回路内以小电流、低电压作为操作电源控制回路。弱电化控制的作用可以降低二次回路设备的绝缘要求,同时弱电控制系统的采用可以使弱电选线技术得到应用进而减少回路控制设备的数量。除此之外,弱电控制系统相比强电控制系统其性要求较低,对于安全性和经济性也具有较大优势。相对于控制回路自身而言,控制回路断路器的跳闸、合闸、性均要求较高,为此利用弱电控制系统控制强弱电的转换,相对简单易实现。基于以上特点,弱电控制系统因其自身优点得以广泛应用。

2弱电控制系统有触点控制回路的特点

弱点控制系统分为弱电有触点控制和弱电无触点控制两种类型,其中有触点控制回路的主要器件是由继电器构成的,其有以下基本特点。

2.1基本要求

(1)弱电有触点控制回路其断路器控制回路必须满足强电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2)弱电有触点控制回路其断路器具备模拟量功能,可以表达电路器开、关位置信号,并且能够反映断路器自动断电和原位置不对应的现象及信号。(3)弱电有触点控制回路其选线控制必须保障一个时间控制一个对象,并有明显指示灯。

2.2选线控制方式

弱电有触点控制回路可以采取一对一控制也可以采用一对多控制两种选线控制方式。其共有特点是控制台采用小型化的弱电控制设备,可以使控制台布置多条控制回路。根据应用特点,一般小变电所采用一对一的选线控制方式,带有多组发电机组的发电厂一本采用一对多的选线控制方式。

3加强弱电控制系统管理及维护的意见和经验

3.1强化日常运行管理

加强弱电控制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首先,要从弱电控制系统的设计阶段做好规划,打好基础,并解决好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的矛盾,以及整体系统的配套性和功能性。加强弱电控制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必须要做好弱电控制系统周边环境的清洁工作,可借鉴5S运行管理体系即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等手段加强周围环境的整治保障周边无积尘、油渍、潮湿等现象。其次,要加强电工技术人员对弱电控制系统的日常检查和点巡检制度,加强零缺陷整治力度,做好日常点巡检记录以及劣化趋势记录分析。按《弱电设备检查保养计划表》要求,按时对弱电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并做好记录,对系统维护要严格按照标准科学实施,不能过频也不能过长。同时按照整体管理体系,做好弱电控制系统设备年检、年审工作。

3.2强化和完善制度管理

建立和完善弱电控制系统的管理及维护制度,从制度上要求值班人员负责对弱电控制系统设备进行24小时运行监管,并明确职责。强化岗位制度,对无关人员的出入做好严格限制并作好记录。建立和完善弱电控制系统故障应急预案,对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处理,确保弱电控制系统的功能性恢复以及安全性。此外对弱电控制系统的设备基础资料、技术档案、运行记录等必须做好综合管理以及存档工作,以便人员变动不阻碍工作的连续性。要做好弱电控制系统的日检、周检、月检及其他定检的点检模型,以便与科学化管理。与其它设备维护一样,弱电控制系统的管理维护也离不开技术人员的专研和不断改善,多学习,多交流并利用现代化管理和技术手段是加强弱电控制系统管理及维护的有效途径。

3.3针对特殊问题加强对弱电控制系统的安全隐患和季节性排查

做好弱电控制系统的管理及维护工作必须还要按照现代化安全标准体系做好其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特别是安全问题必须强化责任,规范管理,对涉及安全隐患问题,发现一处就必须整改一处,全力保障安全隐患零缺陷这一目标。此外,受季节气候影响,弱电控制系统的管理及维护工作必须结合所处周边环境的季节变化和气候影响,并施以科学有效的手段,防止弱电控制系统的故障发生。

3.4强化弱电控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强化弱电控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配合对于做好弱电控制系统的管理及维护工作十分重要。因为弱电控制系统不是单独的一项整体性工程,其属于整体工程的辅助与控制环节,与其相关其他系统的好坏对弱电控制系统本身也会带来一定影响。统筹规划好各相关系统的管理及维护工作,是对强化其管理维护水平的必然要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弱电控制系统已经在工业企业诸多领域得到应用,其自身特点也给其应用领域带来了诸多好处。如何针对目前其出现的问题,加强弱电控制系统的管理及维护显得尤为重要,从以上论述不难得出强化日常运行管理、强化和完善制度管理、针对特殊问题加强对弱电控制系统的安全隐患和季节性排查以及强化弱电控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配合等手段依然是其有效手段。

作者:王军辉 单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机电公司

系统管理论文:一体化二次系统管理论文

1二次系统精益化管理

1.1“一体化管理”与二次系统精益化管理的关系

南方电网公司的战略目标是成为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的国际先进电网企业。在生产系统落实“管理好”的具体要求是:基础管理过硬,制度完备有效,流程清晰流畅,机制科学配套,现代化手段先进适用,管控高效。二次系统包括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的专业管理与设备运行维护,是安全生产领域的一部分。基层供电局二次系统管理必须在一体化管理框架下,按网省公司对其业务体系、流程体系、规范性文件体系及相互关联的统一要求,以“管理手册”、“班组手册”两个手册为载体,以业务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编制为核心开展“落地”工作。在落地过程中,结合供电局自身专业发展沿革,将专业管理的流程和表单固化到专有的信息系统中。供电局专业职能部门在吻合“顶层设计”下,主动做好“基层首创”,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探讨与实践。

1.2供电局二次系统管理提升工作的开展

惠州局二次系统管理提升专项活动是对二次管理安全风险进行分析、梳理、检查,在“保护定值执行、增强设备管理、完善班组现场作业、保信系统实用化、变电运行操作规范、专业运行指标管控、调度自动化管理进一步提升、通信对保护自动化业务运维支持、县级子公司规范、全员培训提高”等十个方面细化落实工作。惠州局通过专项活动形式将日常专业工作与重点关注工作融合,经过一个自然年的活动,解决了长期管理模糊地带,提高了过程管理效率和全局二次专业人员技术能力与班组管理水平。二次系统管理如何在“一体化、规范化”框架下更好落地,需要对以前活动进行回顾分析,提炼出适用流程,为其它供电局开展工作提供借鉴。

2二次系统管理提升的分析与措施

2.1总体思路

围绕“管理好”的五点具体要求,在“基础管理过硬、制度完备有效、流程清晰流畅、机制科学配套、现代化手段先进适用”等五个方面对二次系统管理进行专业分析,拟定措施,达到管控高效的目的。

2.2加强基础管理

在专业基础管理上贯彻“强化基础管理、规范基层班组、提升基本技能”的“三基”要求,重点建立以二次设备运维为核心,实现管理人员、班组人员按章作业及对设备运行工况的精细管控。二次系统管理的基础业务是保护定值整定与执行、装置验收与定检、设备缺陷处理、反事故措施的执行。供电局对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的监视与专业数据的管理是实现强化基础管理的有效手段。二次专业除了例行管理外,对基础数据进行梳理整合,依据设备运行信息有效进行专业管理,首先要有反映全局二次系统实时运行参数的台账,通过对全局变电站继保自动化定值压板及其装置运行情况现场核查与复核,建立实时更新的真实台账。在此基础上,对二次设备进行分级管理,按定检与保护动作情况来管控二次设备;同时对站用直流网络图、各类差动保护交流回路、备自投开入开出的图核查等薄弱环节加强基础管理。

2.3修编完善专业管理实施细则

随着电网公司规范化一体化管理的开展,管理制度的修编权限也集中在两级公司。二次系统在电网中地位重要、技术复杂,省电网公司两级也颁布过大量的专业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但现阶段执行的专业管理制度与作业指导书还不能覆盖业务的全部过程,同质化的业务处置还不能统一化。对管理制度规定还不明晰的二次专业业务,供电局需要拟定本局管理实施细则,提高管理制度的针对性、适用性和操作性。细则结合本局人员及管理现状,明确专业间、岗位间具体业务协同,消除协作中对同一件事上理解的不同几率,各层级人员均从“人治”走向“法治”,提高管理效率。惠州局已修订《保护定值执行管理实施细则》,细则明确调控中心、变电管理所两个部门各类人员在整定计算、审核、现场执行、回执等环节具体规定,细化对总调、中调及地调各种定值执行与监督,并对特殊定值项参数填报、整定及执行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成立二次技术现场规程编写小组和专业审查小组。地调二次专责为编写小组组长,组织变电所各班组年轻骨干为成员开展专业活动;地调二次主管为审查小组组长,变电所各二次专责为成员,审查现场技术规范的性。通过完善实施细则、丰富现场作业表单、规范消缺作业,达到班组工作的“规范、高效、减负”的目标。

2.4建立清晰顺畅的专业管理流程

专业管理和作业流程是指为完成一个完整的业务行为,各业务步骤次序的布置和安排。按专业管理规定及管理实施细则,以“计划+流程”、“流程+表单”的方式,实现调控中心职能管理和基层变电管理所专责、班组执行的有机衔接。其重点是要做好二次装置缺陷处理流程的管理,加强对紧急重大缺陷处理管控;规范变电站自动化现场作业流程管理,防范自动化数据跳变影响电网监控。在变电站现场的二次专业工作都涉及变电运行人员,二次专业与运行专业也必须完善各项协同管理流程。

3二次专业数据管理系统的实施

二次设备具有涉及层次众多、结构复杂的特点,且对其进行管理时涉及大量的设备参数、运行状态、规程文档等。目前使用的统一生产MIS系统无法对二次专业数据高效管理,日常工作仍以分散手工方式进行,造成地区供电局对二次设备运行状态监视与专业数据管理缺乏有效手段。根据惠州局地调保护与自动化两专业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特点,依托调度自动化在专业人才、机器、场所三方面的优势,在局自动化机房建立二次专业数据管理系统。系统对生产MIS不能覆盖的二次数据业务进行管理。系统以二次设备台账为核心,对二次数据涉及的定值核查、压板核查、设备定检、保护反措、缺陷管理、专业文档进行协同管理;同时能够从EMS、保信系统等实时系统获取数据,与二次基础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形成综合报表,达到了对二次系统数据、文档实施多点应用、集中维护的效果,形成了以“二次设备台账”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4专业管理提升展望

随着南方电网一体化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优化原有二次系统管理方式,对二次系统管理进行整合,对其可行性和实施方式进行探讨,突破传统的专业界面,倡导整体思想,发挥二次系统的整体效益。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对传统的继电保护、自动化和电力通信等电网二次设备进行数据、技术和管理上的融合,使二次系统优化管理达到预期效果。二次专业数据管理系统不应该是一个孤立运行的系统,其开发应用必须在电网公司一体化管理框架下融入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作为一个有效的补充,为地区供电局一些个性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作者:林志超 单位: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

系统管理论文:实战化教学指挥信息系统管理论文

1指挥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教研室多数教员来自院本部,之前从事本科指挥自动化相关专业理论教学,缺乏士官教学及实践教学经验;有些年轻教员刚刚转型,之前并未接触过指挥自动化专业教学;另外,能熟练操作自动化装备及进行典型故障维修,具备维护、组训和管理装备能力的教员不多;具有雷达兵部队自动化站代职经历或参加过部队大型军事演习的教员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教员对实战化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的把握明显经验不足.

2)学员基础薄弱.有相当一部分学员在部队并未从事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工作岗位,这就导致学员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与教员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教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岗位基础知识的扫盲上,而真正体现部队作战训练的实践内容,由于时间有限,只能泛泛而过.

3)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材内容陈旧,大部分教材内容与目前部队现役装备的实际构成、配置严重脱节,导致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4)缺乏适应实战化教学的实践场所.指挥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专业大部分实践课程所必须的雷达情报组网系统,只在我院本部装配有1套(2008年配发后一直没有经过升级改造,与部队装配的系统存在一定差异),而且同一个学期多个期班学员(如本科学员、“4+1”学员)交替使用,这就使得训练的时间和效果不能保障.

2快速推进实战化教学的途径

2.1瞄准战场,更新教学理念

树立正确的理念是引领教学改革、适应教学改革,推动教学改革最核心的问题.开展实战化教学首先就是要转变育人观念.在近几年的军事演习中,经常出现由于值班士官操作失误,维修保养失当或通信线路等原因导致雷达情报组网系统某一个或多个旅情报突然中断,出现情报延误显示的问题.这暴露出在突发、应急、极端等情况下指挥信息系统装备保障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也暴露出院校在信息系统实战化教学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因此,应积极开展对指挥信息系统实战化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确定“三核心,四贴近”的实战化教学理念.“三核心”是指装备运用能力、作战指挥能力和战斗行动能力为核心.“四贴近”,是指贴近实装、贴近实地、贴近实案、贴近实岗.要明确实战化教学的核心是建立平时教学与战时打仗的无缝衔接机制,用“教为战”、“战训一体”的育人观指导本专业实战化教学,及时把部队教育训练的新动向、新要求,融入到实战化教学中,为部队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2.2按照部队作战训练任务,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部队的使命任务,决定培训对象的任职能力需求;培训对象的任职能力需求,决定着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向和定位,决定着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建构,决定着课程的教学内容.实战化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坚持部队作战训练需要什么就训练什么,岗位任职需要什么就教什么,构建训教一致的教学内容体系.

1)突出教学内容的前瞻性

教材因编写周期、编写条件、编写人员能力等限制,内容时效性差,部分教材内容与部队现役装备严重脱节.如Modem池、分合路器、ICP情报处理设备、电子标图桌等已经很少使用;而新增的一体化安防设备、罗盘仪、卫星、GPS导航等设备没有涉及.除了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外,系统中有些软件的功能,譬如情报处理与显示控制功能,人工干预命令的格式等,同样与教材内容不符.此外,由于受装备条件限制,有些装备实践内容,如微波通信、接入实装雷达情报等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或多或少地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或删减.因此,教员在授课时,绝不能按照教材编排的内容组织,必须要将装备的近期发展、近期技术、近期组训模式、近期战法补充进去,帮助学员了解、熟悉、掌握现役装备的相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维修保养,提高学员与新装备的有机结合程度,促进新装备作战能力生成.

2)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指挥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专业课程的授课主体是大专士官学员.这些学员具有如下特点:①从整体上来看,士官学员基础相对薄弱,认知力、理解力、感悟力、探索力都比较差,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必须通过实践环节来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②学员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对本专业教学深度和广度需求各不相同;③大部分学员都有在部队工作的相关经验,动手操作能力普遍较强.通过增强实践教学,学员能够接触更多、更系统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开阔眼界,扩展知识领域,提升专业素质,提高维修水平和操作技能.因此,教学内容的设置必须要适当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理论教学的内容做到“够用、管用”即可.基础类课程要围绕专业课程教学需要,进一步向装备原理方向拓展,并加强检测工具的使用,如万用表、示波器、网线测试仪等;岗位基础类课程的重点要放在对新装备、新技术的运用上,尤其应突出实战运用,关键要把信息系统的情报处理方法、情报传输流程、通信链路、作战能力、运用方式等基础性问题讲透,并可适当补充战场抢修等相关知识.任职岗位类课程要按照“提高实操能力,突出实践环节”的总体要求,增大雷达情报组网系统及雷达群组网系统的操作使用、维修保障、野外拉动和现场演练比重;加大模拟和实际岗位锻炼力度,设置近似实战的训练环境,提高学员对战场的感知和适应能力.强化心理素质训练及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实践表明,参战者心理素质的高低,对战争承受能力的强弱,不仅影响个体能力和装备效能的发挥,还会关系到整个战争的成败.因此,在课堂上要设置相应的心理训练内容,培养学员具备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顽强毅力和坚韧意志,保障学员能够从容面对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巨大精神压力.

2.3着眼提高实战能力,创新实战化教学方法

实战化教学方法是教员实施实战化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是传授实战化教学内容的具体措施,是提高学员实战能力的必由之路.在授课过程中,一个适合学员的教学方法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开展实战化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员的起点、认知力、理解力、兴趣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近几年实战化教学改革探索实践表明,案例分析式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十分有效的.

1)案例分析式教学

岗位基础类课程是以知识体系为导向,以往大都以教员讲授为主,学员被动接受,教学活动教条化、单一化.学员主观能动性不高.改用案例分析式教学,贴近学员的任职岗位,以部队现役装备出现的典型故障为例进行讲解,将各个知识点糅合在故障分析、故障检测、故障排除过程中,学员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该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岗位基础类课程.它的本质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重在对学员故障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时,要围绕故障案例设计若干问题,问题要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发学员思考;通过学员参与讨论,对案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相关装备原理知识.如在讲解雷达情报组网系统的情报传输流程时,以“组网中心某席位收不到某旅某雷达站上报的情报”故障为例,进行层层剖析,比单纯应用流程图进行讲解效果要好很多.

2)任务驱动式教学

传统的岗位任职类课程,包含理论和实践操作2个部分.理论课大都在教室进行,主要介绍装备的功能、组成、工作方式、战技指标、操作使用和维修保障等等问题.没有对照装备讲解,学员感到枯燥乏味,学习效果差.而实践课则是在理论授课全部完成或部分完成后,再到装备上进行上机实习.实习内容主要是装备的操作使用,简单故障检修等内容.由于间隔时间过长,学员往往会遗忘理论课所讲内容.只得靠实践课进行练习和巩固.如果将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整合,把整套装备分解成一个个贴近岗位的任务,按照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进行讲解,上述问题将迎刃而解.任务驱动式教学把以“传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多维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教员首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并提出训练任务,任务的设置必须紧紧围绕学员的任职岗位需求及教学内容,结合未来战场需求;然后在课堂上针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给出完成该任务的思路、操作方法和结果;引导学员在装备上独自完成训练任务.该教学模式使学员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始终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不仅使学员学到了装备的原理知识,提高了技能,而且可以使学员掌握完成作战任务的方法与形式,提高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

2.4牢牢把握实战特点,大力构建实战化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院校教学的载体和依托,在近似实战和紧贴部队实际的环境中教学是提高院校实战化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结合“2110”三期建设,着力构建指挥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专业实践课程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具体来说,构建雷达情报组网装备技术实验室,开发组网情报显示及控制软件、组网雷达情报融合处理软件、系统总控软件以及雷达网情报处理技术模拟软件,使实验室具有仿真实现情报信息的收集、处理、服务,形成统一的空情态势的功能,为雷达网情报处理技术与实验课程及雷达情报组网系统使用与维修课程提供必要的模拟实验环境.另外,熟练掌握人工干预命令是指令员必备的技能,可以通过开发相应的指令训练系统,训练学员输入人工干预命令的速度和性.还可以开发网络设备配置维护训练软件,满足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实验课程所需的模拟训练环境.此外,针对雷达群组网系统装备数量少、设备成本高、人均实习时间少的问题,可开发相应的通信设备模拟训练系统,如散射通信模拟训练系统、微波通信模拟训练系统等.还可购买一些干扰通信器材,以训练学员在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群组网系统的操作使用及维护保障.

2.5紧贴部队需求,培育多元化师资队伍

教员是进行实战化教学的主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应按照“充实理论、强化能力、提高素质、胜任岗位”的建设思路,实现教员队伍从知识、能力、经历单一型向知识、能力、经历复合型转变,提升教员实战化水平.①从各个雷达站、自动化站选拔一些政治思想觉悟高、热爱国防教育事业、参加过部队演习等重大活动、文化基础好、学历高、工作经验丰富的技师来教研室任教.②针对教研室教员缺乏部队工作经历,对部队的战法训法及装备发展不熟悉,授课内容不生动,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定期组织教研室教员下部队代职,了解部队需求,将主战装备的操作使用和新技术、新战法,充实到教学中,达到教学与部队训练同频共振.③培育士官教员.士官作为部队的基层骨干及装备操作使用、维护管理的一线人才,熟悉部队、岗位、装备,既有较扎实的装备理论知识,又具有娴熟的装备操作、维护、管理等专业技能,又有很好的组训能力.所以可以引入士官充实到装备实践课教员队伍中.④广泛开展实战化教学能力竞赛活动,采取轮岗转岗培训,营造良好的实战化教学氛围,不断提高教员的实战化教学能力.

3结束语

军事院校开展实战化教学是院校向部队靠拢的一项重要举措.指挥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进行实战化教学必须要紧贴部队作战实际,紧贴学员任职岗位.只有通过不断构建实战化教学环境,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育多元化的师资队伍,才能最终构建完备的实战化教学体系。

作者:吴彩华 马建朝 王晓伟 夏安勇 单位:空军预警学院

系统管理论文: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论文

1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设备管理与维护

1.1做好对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统筹管理。

传统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一般是交由维修部门进行管理,而对于使用部门并不做要求,这就无形中将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割裂开来,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现今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管理是从设计、使用到维修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做到参与机电系统的设计阶段,针对产品提出自己需求,并指出机电系统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如果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设备在设计之初就带有一定的缺陷,靠后期的维护保养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同时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设备采购之初就需要根据设备可能的使用情况以及设备分布监控点的气候情况提出相应的要求,同时需要将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整个使用周期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进行分析,从而完成对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综合管理。

1.2做好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日常维护保养。

对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管理维护需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预防为主就是要做好对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定期检查维护工作,对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设备需要制定出相应的检修计划,同时通过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做好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而对于一些经常发生问题的部位需要根据故障发生的特点分析其发生故障的原因,并针对故障原因对机电系统进行相应的改善,从而减少同类故障发生的几率,同时在验收产品时需要做好设备的质量检查工作,将影响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质量缺陷产品消灭在萌芽中,同时需要对影响高速公路机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进行分析,将原先的查找结果改变为查找影响因素,同时需要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建立起运行状态监控系统,做好状态监控来提高系统的维护效果,降低维修的费用,提高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利用率。由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管理经费的限制,为了使有限的经费发挥出良好的维护效果,需要对设备所起的作用将其进行分级,从而根据其重要程度来采取有针对性的维修与管理,在合理利用经费的基础上使设备达到较大的利用率。同时可以对不影响告诉公路正常运行的设备进行事后维修,而对于那些影响高速公路正常运行的关键设备则需要采取预防加维修的管理模式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

1.3做好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管理维护的记录工作。

在进行机电工程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过程中做好记录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其中,记录的信息主要包括从设计、建设、安装以及到使用、维修这一整套的设备资料,记录的信息需要清晰明确,方便后期查询。其中,设备维修记录一般分为输出数据和输入数据这两种类别,输入数据主要是指设备的一些原始数据资料,而输出数据则主要是包括分析数据和成果数据等。所以,需要做好将所输入的数据与输出数据相一致。在进行资料的记录时,需要从设备管理与维护的实际出发,所涉及的内容要求具体、,并且资料的记录人员能够正确的填写其内容,同时需要将记录完成的资料记录进行相应的整理分类,以便以后进行查阅。同时对设备维修记录需要进行分类整理,找出故障多发的设备以及故障频率较高的地方,从而为后续的维修管理工作带来方便。

2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维护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现今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维护管理是分段进行的,这种分散式的管理维护方式在初期能够保障维护人员尽快的熟悉所需管理的机电设备,但是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进行,这种较为分散的管理维护模式将会变得越来越臃肿,维护人员与维护成本将会不断增加,不利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建立高速公路机电维修管理数据库,实现全区域机电设备的技术资源共享,并通过建立起适应现阶段的维护管理组织机构,有效的降低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2)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验收评价相对落后,在进行高速公路竣工验收时,更多的是关注高速公路的土建施工质量、高速公路的路面质量等,而对于高速公路的机电系统由于缺乏一定的验收标准,造成验收工作走马观花,无法形成有效的验收,这将会对后期的管理维护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同时在后期的高速公路的维护与管理过程中,也是路面养护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精力,导致机电工程的资源不足,从而对机电系统的管理维护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机电系统评价标准,确保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机电系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分析并上报进行解决。为高速公路的良好运行打下基础。

3结语

我国的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维护相对于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应当通过借鉴先进的管理维护经验,努力提高管理维护水平,为确保高速公路正常通行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邵钢锋 章成栋 单位: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系统管理论文:弱电控制系统管理论文

1弱电控制系统的作用

一般强情况下,一个电力系统的变配电控制回路既可以采用强电方式也可以采用弱电方式,同时也可以采用强弱电结合方式,所谓弱电控制系统就是在控制信号和测量回路内以小电流、低电压作为操作电源控制回路。弱电化控制的作用可以降低二次回路设备的绝缘要求,同时弱电控制系统的采用可以使弱电选线技术得到应用进而减少回路控制设备的数量。除此之外,弱电控制系统相比强电控制系统其性要求较低,对于安全性和经济性也具有较大优势。相对于控制回路自身而言,控制回路断路器的跳闸、合闸、性均要求较高,为此利用弱电控制系统控制强弱电的转换,相对简单易实现。基于以上特点,弱电控制系统因其自身优点得以广泛应用。

2弱电控制系统有触点控制回路的特点

弱点控制系统分为弱电有触点控制和弱电无触点控制两种类型,其中有触点控制回路的主要器件是由继电器构成的,其有以下基本特点。

2.1基本要求

(1)弱电有触点控制回路其断路器控制回路必须满足强电控制回路的基本要求。(2)弱电有触点控制回路其断路器具备模拟量功能,可以表达电路器开、关位置信号,并且能够反映断路器自动断电和原位置不对应的现象及信号。(3)弱电有触点控制回路其选线控制必须保障一个时间控制一个对象,并有明显指示灯。

2.2选线控制方式

弱电有触点控制回路可以采取一对一控制也可以采用一对多控制两种选线控制方式。其共有特点是控制台采用小型化的弱电控制设备,可以使控制台布置多条控制回路。根据应用特点,一般小变电所采用一对一的选线控制方式,带有多组发电机组的发电厂一本采用一对多的选线控制方式。

3加强弱电控制系统管理及维护的意见和经验

3.1强化日常运行管理

加强弱电控制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首先,要从弱电控制系统的设计阶段做好规划,打好基础,并解决好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的矛盾,以及整体系统的配套性和功能性。加强弱电控制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必须要做好弱电控制系统周边环境的清洁工作,可借鉴5S运行管理体系即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等手段加强周围环境的整治保障周边无积尘、油渍、潮湿等现象。其次,要加强电工技术人员对弱电控制系统的日常检查和点巡检制度,加强零缺陷整治力度,做好日常点巡检记录以及劣化趋势记录分析。按《弱电设备检查保养计划表》要求,按时对弱电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并做好记录,对系统维护要严格按照标准科学实施,不能过频也不能过长。同时按照整体管理体系,做好弱电控制系统设备年检、年审工作。

3.2强化和完善制度管理

建立和完善弱电控制系统的管理及维护制度,从制度上要求值班人员负责对弱电控制系统设备进行24小时运行监管,并明确职责。强化岗位制度,对无关人员的出入做好严格限制并作好记录。建立和完善弱电控制系统故障应急预案,对发现的问题必须及时处理,确保弱电控制系统的功能性恢复以及安全性。此外对弱电控制系统的设备基础资料、技术档案、运行记录等必须做好综合管理以及存档工作,以便人员变动不阻碍工作的连续性。要做好弱电控制系统的日检、周检、月检及其他定检的点检模型,以便与科学化管理。与其它设备维护一样,弱电控制系统的管理维护也离不开技术人员的专研和不断改善,多学习,多交流并利用现代化管理和技术手段是加强弱电控制系统管理及维护的有效途径。

3.3针对特殊问题加强对弱电控制系统的安全隐患和季节性排查

做好弱电控制系统的管理及维护工作必须还要按照现代化安全标准体系做好其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特别是安全问题必须强化责任,规范管理,对涉及安全隐患问题,发现一处就必须整改一处,全力保障安全隐患零缺陷这一目标。此外,受季节气候影响,弱电控制系统的管理及维护工作必须结合所处周边环境的季节变化和气候影响,并施以科学有效的手段,防止弱电控制系统的故障发生。

3.4强化弱电控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配合

强化弱电控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配合对于做好弱电控制系统的管理及维护工作十分重要。因为弱电控制系统不是单独的一项整体性工程,其属于整体工程的辅助与控制环节,与其相关其他系统的好坏对弱电控制系统本身也会带来一定影响。统筹规划好各相关系统的管理及维护工作,是对强化其管理维护水平的必然要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弱电控制系统已经在工业企业诸多领域得到应用,其自身特点也给其应用领域带来了诸多好处。如何针对目前其出现的问题,加强弱电控制系统的管理及维护显得尤为重要,从以上论述不难得出强化日常运行管理、强化和完善制度管理、针对特殊问题加强对弱电控制系统的安全隐患和季节性排查以及强化弱电控制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配合等手段依然是其有效手段。

作者:王军辉 单位: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机电公司

系统管理论文:门诊信息系统管理论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病人40例。纳入标准:①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SLE诊断标诊为SLE病人;②经住院系统治疗后病情稳定;③需门诊治疗或复查随诊;④年龄14岁~45岁;⑤学历:小学及以上文化;⑥有简单网络应用的知识和能力;⑦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狼疮脑病病人;②有精神疾病病人;③生活不能自理病人。

1.2研究工具

1.2.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婚育情况、经济状况等。

1.2.2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共90个项目,分9个因子和其他。①躯体化,共12项,主要反映主观身体不适感;②强迫:共10项,反映临床上的强迫症状群;③人际关系:共9项,反映与他人相处时的不自在或自卑感;④抑郁:共13项,反映与抑郁症状相联系的广泛概念;⑤焦虑:共10项,反映与焦虑症状有关的精神症状及体验;⑥敌对:共6项,主要从思维、情感及行为3个方面反映病人的敌对表现;⑦恐怖:共7项,与传统的恐怖状态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⑧偏执:共6项,主要是指猜疑和关系妄想等;⑨精神病性:共10项,主要是精神分裂样症状项目;⑩其他:共7项,上述因子不包括的、主要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每项均采用5级评分制。本研究利用SCL-90测查SLE病人的心理状况。

1.2.3SLE病人门诊管理信息系统

由我科人员与软件工程师合作设计。软件工程师通过我科人员对其提供的有关专业信息,利用Access程序,建立SLE病人门诊管理数据库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应用部分包括:病人信息管理模块、健康教育模块和随访信息模块。利用SLE病人门诊管理信息系统对SLE病人进行管理。

1.3研究方法

1.3.1调查问卷发放及收集

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能够独立完成量表者,由其独立完成;独立完成有困难者,协助其完成。调查人员对研究对象不明条目给予解释,保障每条目解释内容的一致性。在管理前及管理后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1.3.2管理模式的实施

利用SLE病人门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采集病例及建立管理档案:课题组对病人的信息严格管理,确保病人隐私不外泄。对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人,护士把采集到的资料输入电脑,分别储存在病人信息管理模块和随访信息模块。评估病人:对病人的资料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把不同情况的病人进行分类记录。如肾脏损害用“S”标记,血液系统损害用“X”标记,皮肤损害用“P”标记;使用激素治疗后出现高血压用红色“↑”,血糖高用橙色“↑”,血脂高用黄色“↑”标记。标记储存在病人信息管理模块中。根据病人使用激素量、免疫抑制剂使用或具体病情和医生医嘱设置复诊提醒时间。实行护理干预:根据病人信息管理模块中不同符号标记,识别不同情况的病人,给予不同的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处方根据病人信息管理模块中不同符号标记从数据库中提取导出,可通过Email方式或飞信发送,也可通过QQ传送。利用软件的查询、提醒功能,检索病情改变,2d~7d后需复查或更改用药量或执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两个月未来复查的病人进行电话随访。此工作每周执行1次。随访时不仅和病人沟通,而且与家属沟通。随访内容为相关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为病人争取家庭支持,督促病人按时复诊,严格遵医嘱用药。根据病人的需要及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对需要进行心理辅导的病人则约定时间进行专人辅导。为了方便与病人沟通,除了设立固定的随访电话之外,还有专用邮箱和QQ群,方便病人表达内心感受,也使医务人员能及时采集到病人信息,网络应用能力差的病人予以培训指导,保障每位参与病人能够利用手机短信、邮箱、QQ群这些信息平台传递、获取、分享信息,与医务人员达到互动。其目的主要是对病人用药、饮食、日常生活(包括运动、休息、学习、工作、皮肤护理、口腔卫生方面)生育与避孕、心理等各方面进行长期、系统、有效管理。每次随访及干预内容、时间都记录并输入随访信息模块中储存。按时复诊的病人,每次复诊的临床资料交专管护士处,录入数据库中存档。干预效果评价。通过门诊日志记录,查病人是否按时复诊,3d查1次。未按时复诊的病人,及时追踪原因。电话随访后的病人,1个月后再进行电话回访,主要了解病人是否按医嘱服药、饮食、日常生活(包括运动、休息、学习、工作、皮肤护理、口腔卫生方面)、生育与避孕等方面是否遵循医务人员指导。并把评价结果记录输入随访信息模块中储存,为下一次的评估及干预提供依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干预前后得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SLE病人应用门诊管理信息系统前后SCL-90评分比较,各因子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因子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有研究表明:有经验的心理治疗师通过心理干预,可以解除病人心理困扰或压力,减轻心身症状和改善心理状态,降低病人的心理、生理应激。本研究中,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管理的过程中有具备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证人员的参与。心理咨询师可以从专业角度发现病人的问题,用专业的方法进行疏导、治疗,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的结果除了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这3个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总分和其余因子(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其他)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结果已表明:利用信息系统管理提高了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通过长期、系统、反复及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认知水平,使病人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明白疾病的性质与转归;掌握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方法,提高病人自我满足需要的能力,面对出现的或潜在的各种健康问题能从容应对,以减少心理应激反应而产生的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同时,医务人员和家庭的支持是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案例利用信息系统管理SLE病人的过程中,动员和争取家庭成员的参与和支持,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争取到更多可利用的资源,医务人员所提供的医学专业支持和家庭成员所提供的情感、物质等方面的支持,为病人提供安全感和增强自信心,满足病人安全需要、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减少孤独、空虚的负性情绪。家庭支持的基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病人的心理及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支持为他们提供了自由表达自己想法和感情的机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使病人家属更了解病人的需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基本观点之一:人的需要满足程度与健康成正比,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任何需要都有利于健康发展。利用信息系统管理SLE病人的过程中,多方面地满足了SLE病人的需要,因此,接受管理后的病人大部分因子和总分都有显著变化。本研究结果中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及精神病性这3个因子差异无显著变化,可能与所研究的人群有关,纳入的是经住院系统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的病人,排除了精神病病人,其精神病性症状阳性因子得分处在低水平状态,生理健康程度已得到很大改善。经信息系统管理后提高病人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稳定了生理指标,减少疾病反复导致生理功能下降、躯体症状加重的影响;病人能回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岗位,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能体现自我价值提高自尊感和自信心。

作者:覃桂玲 赵玉芳 苏元英 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系统管理论文:企业绿色集成制造系统管理论文

一、绿色集成制造的特征

1、绿色特性

(1)产品的绿色性

绿色集成制造的目的首先是生产绿色的产品,这是绿色集成制造的关键环节。只有生产的产品是绿色的才能保障产品的包装、运输、营销、实用、回收等各个环节的绿色性和顺利进行。

(2)技术的绿色性

技术的绿色性,一方面能够保障生产产品的绿色性,另一方面使生产的过程绿色性,从而保障生产人员的健康水平,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技术的绿色性是说,采用的技术是成熟的、绿色的,在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损员工健康的物质。

(3)过程的绿色性

绿色集成制造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使用、绿色回收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保障其绿色性。尽量较大化利用资源、减少环境的污染。

2、集成特性

(1)绿色集成制造的领域集成

绿色集成制造涉及制造领域、环境领域、资源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绿色集成制造就是这几个领域的交叉和集成。

(2)绿色集成制造的技术集成

绿色制造是绿色材料、绿色设计、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使用、绿色回收等多种技术的使用集成,归纳起来主要应考虑“六绿”问题。

(3)绿色集成制造的效益集成

绿色集成制造成功实施,不仅是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的行为,更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集成,将是一个“三赢”的过程,因此绿色集成制造是可持续战略实现的有效途径。

(4)绿色集成制造的信息集成

绿色集成制造系统除了涉及普通制造系统的所有信息及其集成考虑外,还特别强调与资源消耗信息和环境影响信息有关的信息应集成地处理和考虑,并且将制造系统的信息流、物料流和能源流有机地结合,系统加以集成和优化处理。

(5)绿色集成制造的过程集成

绿色制造所揭示的概念表明,绿色制造覆盖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过程,每一环节都必须考虑资源,能源的利用和环境影响问题,是基于绿色考虑的全生命周期集成。

(6)绿色集成制造的社会化集成

绿色集成制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社会化的集成。企业、产品、用户三者之间的新型集成关系:企业要真正的实施绿色集成制造,必须考虑产品寿命终结后的回收和处理,这样才能形成新型的企业、产品和用户的新型集成关系。

(7)绿色集成制造的功能目标集成

绿色制造的功能目标是多方面的。此功能目标集成模型简称TQCSER模型,其中T表示时间,Q表示质量,C表示成本,S表示服务,E表示环境影响,R表示资源消耗。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制造目标当中不包含目标E和R,而是将其相关功能分布于T,Q,C,S四个目标之中。但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方面,制造业己成为环境问题的主要源头,另一方面,IS014000的实行使得各国制造业必须重视环境问题。因此,环境目标和资源目标已发展成为与T,Q,C,S同等重要乃至更加重要的功能目标之一。另外,TQCSER模型还表明,T,Q,C,S,E,R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构成了一个绿色集成制造功能目标的有机体系。

3、制造特性

绿色集成制造的主要手段是制造,目的是在尽量利用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制造活动,创造出产品供人们消费使用,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制造是十分显然的主要特性。

二、高耗能污染企业绿色集成制造系统管理

根据绿色集成制造的特点、可持续发展对制造业的要求,可以把绿色集成制造系统的体系机构概括为两个目标、两个过程、四项内容。

1、绿色集成制造的两个目标

绿色集成制造的两个目标是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这两个目标的实现是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始终按照绿色集成制造的三项内容要求,对绿色集成制造的两个过程进行全过程控制,合理配置资源,较大限度地发挥制造系统的效用,利用不同技术途径,最终实现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制造目标要求。

2、绿色集成制造的两个过程

绿色集成制造的两个全过程控制,一是指具体的制造过程即物料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具体绿色集成制造的过程。另一个是指在构思、设计、制造、装配、运输、销售、售后服务及产品报废后回收的整个产品周期中每个环节都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问题,以实现较大限度地优化利用资源及减少环境污染的广义绿色集成制造过程。

3、绿色集成制造的四项内容

绿色集成制造的内容包括四部分,即采用绿色资源(绿色材料、绿色能源),历经绿色的生产过程(绿色工艺技术、绿色设计、绿色包装、绿色生产设备、绿色营销等),通过过程集成、功能集成和目标集成生产出绿色产品。这四项内容是用制造系统工程的观点,综合分析产品生命周期从产品原材料的生产到产品报废回收处理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系统地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

三、结语

对于高耗能污染企业必须转变生产方式,采用绿色集成制造模式进行生产,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被社会所淘汰。当然,绿色集成制造系统只是一个框架模型,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艳伟 黄宜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云南省统计局能源处

系统管理论文:自组织理论下商业生态系统管理论文

一、商业生态系统自组织进化的条件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系统内部自组织进化形成的条件有:开放及开放达到一定程度、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一旦达到这四个条件,按照Haken的观点(P93),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将通过竞争并协同起来,从而使竞争中的一种或几种趋势优势化,并最终推动整个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状态,即自组织起来。根据笔者前期研究,商业生态系统自组织进化同样需要满足这些条件。

二、商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分析

借喻于自然生态理论,JamesF.Moore认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体间的关系和各生物体处理这种关系的做法与商业世界中的企业很相似”。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创新管理模式———“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商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简称自组织管理模式。该模式的主要思想是构成商业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员共同制定系统运行规则(协议),在遵守此规则(协议)下各单位成员相互竞争和合作,在系统内部创建条件形成超循环,从而实现商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进化。自组织管理模式:A和B在遵守系统协议的情况下合作与竞争①通过共同制定系统规则(协议),促使商业生态系统在内部创造并形成自组织的条件。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形成自组织的条件包括了“开放、远离平衡态、涨落和非线性作用”。根据笔者的研究,这四个条件是可以满足的。其中涨落和非线性作用是商业生态系统的固有特征,它们必然存在。②通过共同制定系统规则(协议),在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形成进化发展所需的序参量。根据Haken的观点,如果某个参量在系统演化过程中从无到有的变化,并且能够指示出新结构的形成,它就是序参量。在实际操作中,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各单位成员在不断的“竞合”中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协议、规则和惯例等,这些就是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序参量”,这些“序参量”促进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同时这些“序参量”(协议、规则和惯例等)反过来又规范着各个单位成员的行为。根据协同论的观点,序参量产生于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相互碰撞。因此,主管部门(比如协会组织)或是主导企业(比如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在制定系统规则(协议)时应该充分听取并让下属各单位或合作企业参与共同制定,而不能关起门来单方面决策。③在共同的系统规则(协议)下,系统内各个单位成员相互竞争和合作,减轻了主管部门或主导企业的管理压力,系统运行更加高效有序,商业生态系统得于良性快速发展。宏碁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施振荣先生提出并积极推行的联网组织理念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在遵守集团协议的条件下,各集团成员可以在不报总部审批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的合作和调整。

三、案例分析

本文以广州太平洋电脑城为例说明自组织管理模式的应用。广州太平洋电脑城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石牌,是全国重要的IT产品集散地,汇聚了全世界各类品牌的电脑产品、数码产品及各种配件等,1000多家商家云集于此,档次种类齐全的各种产品吸引着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地区及亚洲各国的顾客,每天光顾的消费者数以万计。笔者通过长期实地考察和与众多商家的交流发现,太平洋电脑城看似一个松散杂乱的批发零售市场,其实内部隐藏着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即本文提出的自组织管理模式。首先,广州太平洋电脑城是一个IT产品和服务销售的商业生态系统,其次该电脑城内部具备并形成自组织进化的条件。

1.广州太平洋电脑城是一个商业生态系统

根据笔者的研究,一个企业网络是否是商业生态系统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网络内各参与企业的生态位分离;二是网络内各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联结形成价值网;三是物质、信息和能量等在这个价值网里能够顺畅流动。首先,笔者调查发现,商家进入太平洋电脑城经营主要基于两个认识,一是社会流行趋势,比如苹果公司的产品很受欢迎,所以现在经营Iphone和Ipad及配件的商家特别多;二是商家自己的特长,因为有些商家老板本身就是电脑极客,对他们来说,切入自己擅长的领域既有趣又有利,当然这种情况可能会随市场的变动而发生转移,比如,有些商家可能发现,经营同样产品的摊位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选择转移经营重心或退出电脑城经营,所以,其结果是不同的商家经营着不同的产品,也就是说,太平洋电脑城内部的商家实际上生态位是分离。其次,太平洋电脑城主要集中于经营计算机产品、手机、数码产品、各种配件、办公设备及相关服务等,不同商家经营着不同的产品,比如有商家专注于经营计算机CPU,有的专注于经营电脑机箱,有的专注于经营电脑显示器,虽然商家间经营商品会有一定的重叠性,甚至很强重叠性,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并不存在两个经营商品重叠的商家,比如即使是经营手机及配件,一个商家也不可能销售所有的手机和配件,毕竟手机品牌和型号非常多,所以商家间的相关性是很强的,他们不仅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更需要相互间的合作,比如装配一部电脑,不仅需要CPU,也需要机箱,还需要显示器等。,经营生态位的分离造成了商家间必须频繁地交流,而且这种交流是几乎无障碍的。每天太平洋电脑城开门营业,就有不少商家业务员抱着一大叠的报价单穿梭于其它商家,把本商家经营产品的今日报价知会相关商家,即使你没收到这个报价单,一个电话过去立马了解。比如,一般来说,商家并不会备齐电脑的所有部件,当消费者需要购买时,商家在与消费者确认好订单后,能很快在到各个商家处拿货,迅速备齐所有部件。所以,当你光临该“商业生态系统”时,你会发现商家们在不断地进行着产品和信息等各方面的交流。

2.广州太平洋电脑城具备形成自组织的条件

如前所述,一个系统要能够自发组织起来,形成耗散结构,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开放及开放达到一定程度、远离平衡态、涨落和非线性相互作用。广州太平洋电脑城生态系统满足自组织进化的条件。对于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来讲,系统内的非线性作用和涨落是其固有属性,太平洋电脑城生态系统也一样。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形成自组织的其它两个条件:开放和远离平衡态。①开放。太平洋电脑城是一个充分开放的商业生态系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几乎是任何人只要交上一定的场租费就可进入该市场经营;其次,任何消费者都可以前往购买;还有商家必须不断与外界(比如厂商和广告商等)进行着能量、物质与信息交流,才能维持正常运行等。②远离平衡态。判断这个条件是否满足的方法是研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均匀一致,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问的差异越大,体系离开平衡态就越远。前文提到,太平洋电脑城内部虽然有竞争,并不存在两个经营商品重叠的商家,这种经营生态位的分离造成了商家间必然频繁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因此太平洋电脑城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

3.自组织是该销售点的运作模式

自组织管理模式的基本思想就是商业生态系统内的各成员共同制定系统协议,在遵守此协议的情况下各成员相互合作和竞争,实现自组织发展。太平洋电脑城生态系统正是在自组织管理模式下运作的。首先,太平洋电脑城是一个商业生态系统,具备在内部形成自组织的条件。同时市场管理部门为了规范商家的经营,会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比如不能经营色情影片等,除此之外,该销售点不同摊位间在长期经营中也形成了一些无形的习惯,比如内部相互调剂产品)等。这些规章制度和习惯等构成了主导太平洋电脑城商家发展的序参量。其次,太平洋电脑城的经营主体是各个商家,而不是市场管理部门。这与协同论的观点是一样的。因为协同论的基本思想就是,系统的运作或动力不是来自系统外部或系统的最上层,而是来自系统内部各个要素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商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的优点

①能够很好地处理企业专注和多元发展的平衡。企业需要专注,同样也需要多元发展准备。如何处理企业专注和多元发展的矛盾呢?本文提出的“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商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前面的案例中所提到的消费者购买电脑的例子,通过自组织管理模式,每个商家有效地平衡了多元发展与专注。②能快速反应市场的变化。有着共同制定的“序参量”的约束下,商家们可以随时合作,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而且成本极低,充分体现了高效率。③较低的管理成本支出。本文案例中,管理单位仅仅是制定相关经营规章制度、协调和收取相关场租费,而经营的主体是各个商家,所以其管理成本必然很低。

五、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商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运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制定有效的“序参量”。对于商业生态系统来说,序参量不仅包括各种规章管理制度,还包括各种无形的潜规则等,内容很多。而且,由于企业环境变化太快,规章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所以制定行之有效的“序参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②企业所面对的任务经常是新出现的、比较复杂和模糊不清,有时难于用协议进行规范和评判;③管理部门的性必须得到承认。按照协同论的观点,序参量来自于内部各子系统的相互碰撞。但现实中,规章制度的制定往往没有经营单位的参与(即使参与,也不能做到),而是由管理部门制定,所以就存在着管理部门的性是否被认同的情况。商业生态系统已经开始从理论研究到企业实践的阶段,但针对商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的研究尚未展开,本文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提出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商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但这并没有阻碍它在实践中的应用。除了文中提到的案例外,笔者发现,众多商业生态系统的实际运行管理中渗透着这种管理模式的理念,其中以宏碁集团的联网组织管理模式最明显。因此,笔者认为,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不断地实践,这种管理模式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吴建材 柯畅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系统管理论文:木桶效应内部审计系统管理论文

一、木桶效应对加强内部审计系统管理的启示

木桶效应又称木桶原理或短板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来的,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的长度。木桶效应蕴含以下三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桶壁上有一块木板不够高,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其三,只有木桶的底板、侧板自身有足够的结实度及相互之间有足够的紧密结合度,才能保障木桶盛水功能的完备,不漏水。木桶效应以人们所熟知的生活常识,形象、巧妙地揭示出整体优化面临的共性问题,即结构选择问题:整体的实力和竞争力取决于整体内各部分有机组合而成的结构,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整体的发展变化,最终导致整体性能的改变。木桶效应的形象生动及其蕴含的深厚哲理使得它被引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木桶效应中的“木桶”不仅可象征企业或其内审机构等实体性组织;也可象征组织的某项职能,如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职能着眼于组织整体,较内部审计机构更为宏观,也是本文的立足点。如果将内部审计职能看作一只木桶,影响内部审计职能发挥的目标、组织、行为及管理等四大因素犹如组成木桶的四大板块,任何一个板块成为短板或存在漏洞,都会产生木桶溢出的负效应,制约内部审计职能发挥,因此,需要应用系统管理理论方法将这四大因素科学管理起来,避免短板或漏洞的产生,保障内部审计职能发挥。

二、内部审计的系统管理模式分析

系统管理理论,把管理对象看成是特定的系统,以系统思想为指导,以系统功能为目标,运用系统管理方法,把握住系统的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联系,对各要素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及时调整和控制系统的运行,以实现系统全过程的动态优化管理,最终实现系统目标。根据系统管理理论,设计系统管理模式的一般方法是先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然后进行各子系统或具体问题的研究。内部审计系统主要包括目标、组织、行为和管理等要素,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且各要素本身又是由若干子要素组成的子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内部审计系统。

1.内部审计目标系统。

目标系统是内部审计所要达到的最终状态的描述系统。由于内部审计是隶属于企业内部的一项职能,企业的每一项职能都要围绕企业的核心目标而用力,国际及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对内部审计目标进行了恰当定位,即为了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可见,内部审计根植于企业目标而存在,为最终实现企业目标保驾护航。内部审计目标系统包含系统目标、子目标和可执行目标三个层次,其中系统目标即企业目标;子目标即开展的每一项审计项目的总括性目标,向上与系统目标衔接一致;可执行目标用于确定审计项目的详细构成,向上与项目目标衔接一致,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审计人员具体执行,通过“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双向控制,最终达到实现整个内部审计目标的目的。

2.内部审计组织系统。

内部审计组织系统是由参与完成审计工作、实现内部审计目标的个人和机构组成。内部审计组织系统具有开放性,在进行内部审计组织系统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把握突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性原则;二是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者较高管理层的关系,根据第2302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规定,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者较高管理层存在组织隶属关系,应当接受董事会或者较高管理层的领导并向其报告,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寻求其对审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增强内部审计的性及审计工作开展的便利性;三是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相对于同层级管理机构及人员应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性,便于审计工作开展。

3.内部审计行为系统。

内部审计行为系统是由完成内部审计项目或任务、实现内部审计目标所有必需的内部审计活动构成的,包括审计目标、审计制度、审计计划、审计工作方案制定、审计项目实施以及审计建议落实等。这些活动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逻辑联系,构成一个有序的动态系统,设计内部审计的行为系统,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应包括实现内部审计目标系统必需的所有工作,并将它们纳入计划和控制过程中;二是按照内部审计准则及制度实施审计项目,保障审计项目实施程序化、规范化;三是保障内部审计行为系统与企业内其他机构、部门及个人行为之间良好的协调。

4.内部审计管理系统。

内部审计管理系统是指为使内部审计达到应有的效果,对内部审计的目标、组织及行为系统所采取的控制措施总和。为最终确保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管理系统从总体上应完成如下工作:一是对内部审计的目标系统进行策划、论证和控制,使之与企业目标相统一;二是对内部审计的行为系统进行计划和控制,使之符合内部审计准则及制度的规定,保障审计质量;三是对内部审计的组织系统进行设置、协调和指挥,使之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性,利于审计工作开展及审计目标实现。

三、结语

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是内部审计系统各项关键要素共同合力的结果,注重每一项要素的建设及要素间的结合,才是提升内部审计整体职能水平的真谛。本文以木桶效应说明加强内部审计系统管理的必要性,将系统管理方法应用于内部审计系统管理,整合内部审计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提炼出使内部审计系统整体优化的目标意识、组织保障、行为流程和管理标准,补严短板或漏洞,使内部审计系统在企业内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较大限度地发挥出内部审计系统的整体效应。

作者:周绘丽 单位:甘肃科林电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系统管理论文:精神病医院系统管理论文

一、材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2年1月开始建立的信息系统包括四个方面:临床诊疗部分、药品管理部分、经济管理部分综合管理与统计分析部分。在此基础上,从2014年3月建立了重性精神病信息管理系统,并依托《江苏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信息系统》承担连云港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册管理,截止2014年10月31日,连云港市在《江苏省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信息系统》累计登记录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5832人,目前在册患者15460人,死亡372人,在册患者中失访237人(随访未达到3次的非住院患者)。按照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项目的要求,同意接受社区随访管理的患者14253人(占92.2%)。

(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重性精神病信息系统建立之前好之后的两个不同时间段重性精神病登记报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为建立信息系统之前重性精神病报告共120例,其中住院病人40例,门诊病人80例;研究组为建立信息系统之后的重性精神病报告150例,其中门诊92例,住院部58例。

(三)统计学处理。

对医院重性精神病信息系统应用之前后重性精神病卡报告情况进行整理,建立资料数据库进行信息输入。应用SPSS15.0软件统计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两组样本,用配对t±2检验比较组内资料;采用x检验比较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二、研究结果

通过对我院信息系统建立前后的重性精神病卡的报告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为信息系统建立之前漏报9例,迟报数18例;而信息系统建立后漏报0例,迟报3例。出现的漏报数和迟报数在信息系统建立后明显降低,而且报告卡质量也比之前有很大程度提高。信息系统建立前后相比较,<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欧洲各国自60年代初就开始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发展到70年代规模已经很大。如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在市区所有医院建立了中央信息系统MI-DAS,能对75000名住院和门诊病人的医疗信息进行处理。医院信息系统未来发展方向是将各医院乃至地区和国家的医院信息系统形成互联网,近年来医院信息系统也在我国推广,医疗和保健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在门诊预约、挂号、收费、就诊等服务方面,改变以往传统人工操作的模式,解决医院就诊难、管理乱的问题。患者就诊前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或电话进行预约,在预定的时间段就诊。患者在住院过程期间,能对住院日花费通过查询机进行查询,操作简单方便。医院信息系统改变和代替了以往人工重复性的部分工作,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医务人员能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患者服务。医院信息系统应用后能的核算出每天的药品和医疗耗材,对医院管理层加强医院管理起到便捷高效的作用。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建立信息系统,对重性精神病发病、治疗等各方面信息有更的掌握。通过对重性精神病病人的相关信息搜索,从而完善精神病专病精细化档案;并通过数据库中搜集整理出既往的相似病例,进行对比分析后输出重性精神病发病特点和地域分布及社会支持情况,反馈给医院医疗管理部门进行归类整理,并生成重性精神病报告卡,上报到上级部门并对全市重性精神病群体进行有效追踪管理。目前我市重性精神疾病在册患者15832人,其中知情同意患者14705人,占检出患者的92.88%;实际在管患者(知情同意纳入管理后至少有1次随访记录的患者)有14253人,检出患者管理率为92.19%;尚有1207名已知情同意的患者尚未纳入管理或知情同意纳入管理目前无随访信息。

四、结语

总之,在精神病专科医院应用信息系统以来对重性精神病患者档案管理经验表明,在现代医疗业相互竞争和国家越来越严格的管理格局中,在档案事业日趋完善的科学管理过程中,强化科学管理,摸索和开辟具有专科医院特色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但能提高相关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专科医院重性精神病管理水平,为患者提供品质医疗服务,还能够促进医院的整体现代化建设,促进运用于发展。

作者:张建华 单位: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

系统管理论文:校内实训软件系统管理论文

1B/S体系结构在校内实训软件系统应用

社会的进步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就促进了计算机专业软件训练在教育时的应用,学校通过计算机对专业软件进行仿真操作训练,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培养一大批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下面,以某高校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校内软件实训作为例子,了解其具体应用。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管理是高职院校中交通运输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即传统课堂理论加上专业系统操作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专业系统操作部分使用了码头操作系统训练模块,实践课程中设置一定的实训任务,由学生自己动手通过专业系统软件完成。课程使用的专业实训软件数据库所依托的数据服务器托管在校内的信息管理中心,并在校园网中共享数据库,使只要在校园网中的用户都可以通过IE浏览器对数据进行访问。

1.1方便维护、共享性强

软件升级、数据维护是实验室管理员主要的工作内容,用于实验实训的数据与企业数据的要求不同,企业数据要求长期保存,但是校内实训室的数据一般只用于校内模拟实训操作。因此,需要经常对软件系统的数据进行修改、维护。采用B/S体系结构的系统则能够全部在系统服务器端完成上述的操作,换言之,软件系统的管理工作能够全部在服务器端完成,而无需对各个用户端进行维护。同时教师在实训课程安排前进行的数据准备,角色设计以及课后的作业批改与检查,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而无需专门到实训室进行备课。

1.2能够灵活安排实训场所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一般的专业实训室的设计能容纳的学生往往是面向一个班级,常常是50~60人,但随着专业的发展和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出现专业实训室被占用的情况并不少见,出现这种情况解决的解决方案一般有两种:及时种是更改上课时间,即调课。但这调课要求较高,一方面要求调整后的上课时间实训室安排不冲突,另一方面要求这个时间与学生的和任课老师的其他课程的上课时间都不能有冲突。第二种方案是调整上课的地点,即借用其他实训室。由于实训课程使用的实训系统由于是使用B/S结构的,有关的数据已经在数据服务器上维护好,而校内实训室网络与校园网连接这一要求,基本上每个专业实训室都能满足,也就是说,这对调整后新安排的实训室就变得十分灵活了。同时教师在实训安排前进行的数据准备,角色设计以及课后的作业批改与检查,都可以通过校园网进行,而无需专门到实训室去备课,教师的备课也变得十分的灵活了!

1.3课程内容设计灵活

对于一次实训实操课实训项目的设计变得更加灵活。高校一般上课是两节连上,也就约100分钟为一次课程,那么课程设计时如果要保障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完成全部操作,有时就显得课程没有内容;而课程设计时内容充分一点的,由于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可能有很些同学无法在课内完成的。系统使用B/S体系结构,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按大部分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课程设计,对于个别没有完成基本操作的同学,可让其在课堂理解了的基础上,利有课后时间在学生宿舍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的数据,把没完成的操作进行补充完成,而对于那些早就做好了的同学,可以用附加题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提高操练。

2B/S体系结构应用于校内实训软件系统需注意

2.1数据安全问题

B/S也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但由于网络的不稳定性和开放性,此时系统管理员应该对网络的使用范围实行有效管理,为了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应该对访问权限进行管理,保障服务器数据库安全。

2.2及时清理服务器数据

对于B/S结构体系下的软件来说,其基本数据集中在中央数据库,管理者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地对各数据实现动态管理,保护数据安全。而高职院校的数据服务器无论在性能还是容量上与企业使用的服务器都有着不同。企业服务器的要求能把输入到系统的数据长期储存,而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一般都具有周期性,一般而言,每次实训用于模拟操作所产生的数据将是非常庞大的,如果这些数据也长期储存,那么对服务器的储存空间要求就非常大了,如果此时管理员不及时的对数据进行清理,数据传输速度就会越来越慢,甚至会出现无法访问数据的情况出现,因此只要求保留到该项目开展周期结束,此后,实训管理员应该及时清理实训系统中的无效数据。

作者:黎杏英 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系统管理论文: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系统管理论文

1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工作原理

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按照工程化要求设计而成,具有易安装,占地少,功耗低,无线覆盖距离远,维护成本低等优点,雨量站以高性能微控制器为核心,具有多通信信道、大容量数据存储及多传感器接口,是集数据采集、显示、存储、通信和远程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遥测数字终端设备。以GPRS信道接入时,无线自动雨量监测站的通信费用是以数据流量计算的,费用低廉,而且有很强的地域适应空间,只要移动电话网络信号覆盖的地方都能通信,并可实时监测当地的降雨量。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自动测报系统由全天候数据采集单元(主板是YDH-1E或YDH-1E-WX)、翻斗式雨量计、太阳能充电系统、数据采集软件组成。可以实现降水量数据的自动监测、储存和传输,实现无人值守,具备全天候自动测报功能,巡检人员可通过数据中心实时查看降雨雨量和遥测站工作状态。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自动测报系统的工作原理:当翻斗式雨量计翻斗雨量达到0.5mm时,翻斗翻转,触发磁敏开关(干簧管),雨量传感器输出信号(电脉冲信号),RTU(遥测终端)接收到信号后,根据设定雨量数据上报的时间及间隔控制通信模块工作,通过GPRS等数据终端将雨量数据包以无线传输方式发送出去,通过无线网络供应商转送到Internet,中心站前置接收系统经由Internet采集到雨量数据后,经分析处理存放在数据库,以供后台查询软件查询雨量数据。

2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管理和维护

2012年4月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开始运行,到现在已经正常运行2年有余。

2.1日常维护

分中心数据采集系统接收和处理各遥测站发回的信息,应加强数据采集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日常维护工作如下:

1)加强分中心网络通信的管理,确保网络畅通。

2)定期对数据采集系统UPS电源的自动切换功能进行试验。

3)做好接收系统的备份(包括数据库备份,可在数据库中设定定时自动备份数据库),当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及时快速恢复。

4)定期对系统内每台计算机进行查毒和杀毒。

5)定期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具体如,监控测站是否有异常、漏报数据,分析确定问题源头;监控遥测站电压,确定供电系统是正常的;监控测站发报使用的信道,确定信道质量,监控畅通率,寻找低畅通率的原因;远程按需提取补缺。

2.2定期现场维护

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定期现场维护如下:

1)清洗雨量筒、集水漏斗、翻斗,疏通排水孔,调整雨量计翻斗的限位螺丝,利用量杯校核雨量计精度,校核后,根据校核结果,加水测试雨量计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是否正常;

2)脱开蓄电池和太阳能接收光板的连接插件,用万用表检查蓄电池和太阳能光板电压,检查充电电流是否正常;

3)检查RTU基本功能、各项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4)检查通信模块通信是否正常;

5)检测一体化遥测雨量站是否存在问题。

2.3常见故障及排除

当大批站点没有信号返回时,检查接收系统是否出现故障,因特网是否畅通(各遥测站是以GSM/GPRS为主通道,GSM/SMS为备份通道),手机卡是否还有费用等。当1个站点连续5h没有数据返回时(正常情况下整点小时是有数据返回的),该站点可能出现故障,应该查看该站发回的来报编码电压是否出现告警(站点编号和年份之间的11代表电压正常,01则是电压偏低了)。当遥测站点没有信号返回,需下站检修,要带足以下备件:好的免维护电池、GPRS模块(手机卡一起写好)、充电控制器、主板、雨量计、太阳能板、检修遥测站所需工具等。根据运行经验积累,一体化遥测雨量站主要存在以下可能的故障:

1)手机模块故障。故障现象为网络信号灯发送过程中熄灭,即NET掉线,刷新后网络信号灯发送过程中还是一样熄灭,检查手机卡各项正常,则为手机模块故障。更换手机模块后,重机模块参数,遥测站点发送信号正常。

2)手机卡故障。故障现象为网络信号灯发送过程中熄灭,即NET掉线,检查手机卡,发现没有信号,则为手机卡故障。更换手机卡后,遥测站点发送信号正常。

3)手机卡接触不良。故障现象为到站检查,发现各仪器正常,就是发不出信息,为手机卡接触不良故障。打开手机模块,取出手机卡,用橡皮擦拭手机卡,放回手机卡,重新测试,信号可以发出去,遥测正常。

4)主板个别元件故障。故障现象为,到站检查,发现遥测站点各仪器都正常,主板显示的各项数据正常,就是发不出信号,中心站收不到数据,且发送信号时,主板上的U13和Q1电子元件发热,很烫手,此时要考虑主板问题。经检查是U12芯片坏了,更换一个好的芯片(MAX232CPE),信号发送正常。

5)主板芯片接触不良。故障现象为,到站检查发现遥测站点各仪器都正常,主板显示的各项数据正常,但发不出信号,中心站收不到数据,手机模块数据发送时主板上的U13和Q1电子元件不发热,可能是主板芯片接触故障。把主板管理发送的U12芯片(MAX232CPE)拔出来,擦试脚针,再放回去,遥测站点发送信号正常。

6)主板存在问题。故障现象为,到站检查,供电系统正常,发现主板显示屏不能显示数据,则为主板问题。更换主板后,遥测站点发送信号正常。

7)主板传感器接口存在问题。故障现象为遥测站点信号返回正常,但分中心接收到的雨量一直是0,到站检查,雨量传感器没有问题,则可能是主板传感器接口故障。更换主板后,遥测站点发送信号正常,接收到的雨量数据正常。

8)充电控制器故障。故障现象为,查最近返回的编码发现电压正常,初步判断可能是主板或手机模块有故障;到站检查后,发现充电控制器的灯都不亮,测电瓶和太阳板的电压正常,应是充电控制器坏。更换1个新的充电控制器,绿灯亮,遥测站点发送信号正常。

9)接线没有接好。故障现象,2013年1月初发现有几个遥测站没有信号返回,查最近返回的编码,发现电压过低,初步判断可能是充电控制器坏了;到站检查后,发现是太阳板线没接上充电控制器。由于电池过度放电,单靠太阳能充电是充不了的,只能更换新的电池。实践表明38A•h的电池在不充电的情况下可用9个月,一体化遥测雨量站虽然耗电少,但充电必须保障。

10)机箱进水。故障现象为,2013年9月9日兴业县铁南遥测站没有信号返回,查最近返回的编码电压正常,可能是主板和手机模块有问题,到站打开机箱发现机箱内有一窝水,经检查水是从太阳能线和雨量线流到机箱内的,因机箱外太阳能线和雨量线没有下吊低于进线孔导致。因机箱有水加上太阳的烘拷,机箱内产生大量水汽,主板有许多地方生锈,手机模块已坏,只能更换新手机模块。

11)其它问题。时间不对,站号不对;测站类型变为应答模式等,只要改为正确参数即可。

3结语

为减少各站点使用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时的故障,保障自动测报系统的正常使用,提出以下建议:

1)在大容山莲花顶建有1个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该地方雾气重,雨量站经常出现故障,后来把主板、手机模块、充电控制器放入1个密封的箱子,再把密封的箱子放回机箱内,此后该站不再出现故障。建议雾气大、潮湿地方的雨量站点的主要电气部件要加以密封。

2)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虽然具有易安装,占地少,易维护等优点,但与分体式遥测雨量站(即雨量传感器、太阳板放室外,遥测终端机、电池、充电控制器放在室内)相比,故障比较多,如手机模块和卡容易坏,主板容易出现故障,而分体式遥测雨量站很少出现这些问题。故在可安装分体式遥测雨量站的站点,更倾向使用分体式遥测雨量站,减少风吹日晒雨淋,有利于保护遥测终端设备,延长使用寿命。

3)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主通道为GPRS,备用通道为SMS,并通过Internet将雨量数据传回中心站)过度依赖移动运行商和Internet,当遇狂风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时,移动基站和Internet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中心站都接收不到遥测雨量站的数据,因此为应对关键时刻(如恶劣天气收不到雨量数据)的数据通信,建议考虑卫星通信作为备份信道。

4)一体化无线遥测雨量站没有避雷装置,建议安装避雷装置。

作者:冯万里 单位:广西玉林市水文水资源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