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新闻业务论文

摘要: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加速了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媒体融合又促使电视业务的改革与发展。新闻传播工作者要立足于现实状况,积极转变自身角色,着力于媒介平台的构建,促进节目共享与节目共创,推动新闻业务的新变。
新闻业务论文

新闻业务论文:实习新闻业务心得体会

通过实习我们更能接触到我们生活种种,而不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来看待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而通过实习我们更能够体会我们生活中的种种现象。

在广西法治快报实习,感觉很多都是陌生的,不在想学校学的那样的简单,也不仅仅是处理新闻业务那样的理论化

在实习期间感受最深的是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可能是出于大学生的自傲,总是会碰很多的壁。不过还是还好的适应了过了,期间就是学会怎样处理与同事之间,与我们所接触的受众之间的关系。和为贵,不仅仅是与同事之间的相处,还有与我们接触的受众保持一种亲近关系,导师作为你工作中的指引者,难免有利益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冲突,处理这些矛盾的时候,你及时个想到的在避免如何与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说如何让自己的导师更为真心的想代你。毕竟,同处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如果让任何一个人破坏了导师的心情,说不定将来吃亏的是你。与导师和睦相处,在同事眼中,你的分量将会又上一个台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与性格。有过于死板的,有好胜的,有城府较深的,很多,面对他们的同时有着不同的应对策略,不过一定要尊重对方。在这里学习到了如何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工作交接问题。

我们开始出自己的新闻,可是很多的时候,我们辛苦的工作都被人所忽视,看着自己的作品没有上报有着很大的触动,而自己的积极性也在这样的失败中逐渐的消磨。我想在这样的时候我们都是选择坚持,坚持自己一定能成功,不管以后有怎样的困难。接下来就是学习,不断的从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学习,也在不断的锻炼自己,让自己的作品得到别人的认同。学校现在也不能给与自己太多的帮助,在这里一切都是要靠自己。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至少我知道,我只能是做的更好,学的更多,让自己的砝码更重,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要出校门了,面对未来,面对工作有很多的压力,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有点紧张,有点郁闷,也有点不知道干什么,貌似我们的所学的都是为了将来的工作,而现在很多的工作都要求有工作经验,也有点无奈。经过这这段时间的实习,我的实践能力提高了不少,最关键的是我的心态更加平和了。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有个较大的问题就是眼高手低,许多才毕业的大学生总是希望一出社会就能找一个好工作,又舒服又找钱的工作,不愿意去做一些比较辛苦的工作,我觉得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没有谁能够一步登天,你现在所看到的拥有令人羡慕工作的人也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爬上来的,正是由于毕业生就业理念不成熟造成了大学生在单位的流动性大,许多企业都指明不要应届毕业生,只要有工作经验的老手,结果形成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又招不到人的恶性循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是在校大学生应该多到企业基层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放平自己的心态,不要怕辛苦,现在是在为自己积累资本,积累的经验越多,你以后在工作中越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新闻业务论文:新闻云下新闻业务的新趋势

《新闻窗杂志》2014年第四期

一、新闻云下新闻业务的新趋势

1.任何接入新闻云中的一端———或个人、或组织、或媒体,因网络平台的自由、多元、平等,传者个人能动性、参与感得以体现,个人意见自由被放大,较大程度地释放了个人话语权,这刺激了传者信息内容生产的全时空性、海量化等,新的信息不断涌入“共享”空间。新闻云共享的信息不仅基数大,而且在不断呈几何倍数增长。

2.新闻云系统促使多种传播主体和形式有机融合新闻云降低了系统进入的门槛,传播主体呈现多样化的态势,任何一个接入新闻云系统的个人、组织、媒体等,就是一个信息传播系统。以实名ID的方式的内容,可以通过具有集成效应的“端”连接入云中完成信息分享与传递,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形态中交叉转换,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糅杂传播样态。在新闻云服务的消费过程中,虽然新闻云的海量存储和分享,但不同的个人、组织或媒体在对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与信息定制服务时,必然存在社会差异性,在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同时让新闻云信息冗余度不断降低,会出现差异化的信息消费行为。差异化的新闻云的信息消费行为同时也是一种信息生产。不同传发主体,信息处理方式、排列组合方式等,延伸和演绎着新的信息内容,从而成为新的信息,对他人的信息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新闻云中的“端”都以自身特性参与新闻生产和传播,也具有影响其他“端”信息决策的传播力。在具备一定关注条件下的无限次转发后,具有个性的“端”的信息传播,因其影响力,会被上一层传播形态关注、转发,或者被其它个性“端”收藏、借鉴。长久以往,不同传播渠道和传播链的传播主体,多元交融、糅合分化、相形相长,从而创造更多多元杂交形态的报道方式。

3.新闻云平台优化新闻传播流程新闻传播的前期采集、中期制作、后期包装和节目传送播出分别会在不同地点、时间完成。新闻云可以将与新闻相关的资源集成、通过包括硬件资源(新闻制作机房、卫星、卫星转播车、光缆转播车、3G直播终端、移动非编、手机终端)和软件资源(记者采录、网络数据、新闻外场、各地回传、手机视频)终端,各种终端协同工作,将新闻现场、新闻资料、新闻工作人员、新闻设备集成到一处完成,同时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又可以在及时时间、及时速度将新闻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由于受众终端的集成,受众的反应反馈随时能够进入并转化为新闻内容,形成新闻传受无缝对接的循环系统。

4.新闻云建构一种新的传受秩序在新闻云这一复杂而层级交叉的系统,内容生产、内容服务紧密连接且一切都将隐匿在云中,面向用户的只有服务,用户享用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的服务。新闻云满足同一时空、大量差异化用户、多元多层信息需求,为保障高可用、高和经济性的服务体验,也是为保障隐私安全、信息知识产权、投入与产出有效循环,要遵循交付和使用对等的模式。新闻云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基于不同的信息服务,特定的个人或组织要具备相应的能力、遵守相应的规则。平等、多元、自由的云端,扩展了个人和接收信息服务的权利,其传播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被放大,因此在运用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的同时都将承担相应的传播责任。同时对进入自我系统的信息进行过滤,避免信息冗余或泄密,需自行设置信息“防火墙”,从而造就新闻云既开放无限,又封闭有限的特质。为保障新闻云这一新空间、新技术、新平台的建构、安全、持续发展和创新,人人要积极主动,作为一端,为新闻云添砖加瓦,遵守新闻云的公道良序和技术、商业计算模型规则,在运用新闻“云”信息服务系统的同时都将承担相应的传播责任。为保障新闻云这一新技术、新平台、新空间的构建,保障每个传受主体正当权利,保障这一信息服务平台更加科学化发展,服务于公众,发挥社会正面效应。随着新闻云秩序的摸索和建立,对于新闻业界和传者,要不断提高自身软硬件实力,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优化秩序,以维护整体系统的健康可持续,不断充实新闻云。

5.新闻云催生更加多元的新闻产业链和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一方面新闻云的技术平台,如从新闻云平台的基础设施、硬件设备、应用软件供应到云平台开发商、媒体及媒体相关机构以及网络运营商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另一方面新闻云的信息和信息服务产品,围绕着政府、企业、媒体、受众形成的信息消费产业。未来的产业是信息的海洋,信息所演绎出的文化产品、文化形态和文化产业千姿百态,新闻云的信息平台也会在此产业链中不断升级发展。新闻云既依托于原有媒介生态环境,无形中又融合变革了原有媒介成员、工作流程和关系系统,形成了高技术平台、高信息容量、多元、自由、平等、合作、竞争、商业化、个性化、富有创造力的新媒介生态环境。

二、齐鲁频道新闻云———新闻业界新闻云的尝试

新闻业界是一个高度依赖信息内容平台、传播制作平台、良性传受关系的机构。传统媒体时代,通讯社和编辑部的建立,正是为了更好汇集来自传媒工作者和机构的信息,集体合作专业流水线制作,获得行业内部和受众来信来访。网络媒体时代,借助计算机辅助系统来进行新闻素材采集、新闻内容制作加工、新闻网上平台传播等。在零时间差的新闻竞争中,新闻业界越来越依赖自身的信息量,新闻信息的识别、信息分析和重组融合等,新闻业界纷纷加大自身数据库的建设、数字化新闻采编系统的建构,媒体互动和受众参与的比重③。如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珠江视频数据库。还有为媒体服务的慧科数据库、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等。数据库、计算机辅助新闻工作系统,展现一种“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的报道方式、传受关系。2011第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山东电视齐鲁频道在这一世界级广播电视技术行业盛会展示了自行研制、全新打造的新闻云系统,将新闻的采集前端、制作终端、播出平台有机地组合成的一个一体化的新闻直播系统。齐鲁频道的新闻云系统实现了不同平台的资源共享———中央资源库,把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于一体,借助各网的优势,灵活调配资源。该新闻云可以统一调配使用的信息资源主要分成三类。及时类是本台记者自采的新闻,这是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第二类是观众提供的内容,也就是现在常说的UGC(用户贡献内容),比如观众通过电话语音、手机短信参加节目互动,投票表决、发表意见,通过手机视频彩信和DV视频提供公民新闻等内容。第三类是来自公共部门的服务信息,例如气象局的天气预报、农业厅的菜价以及交通部门的路况信息等等。特别是第二类内容资源的出现改变了电视媒体的内容生产模式④。在此之前,这三类信息资源分别存储在不同的资源平台中。打破原来的单元分割,互联互通,契合齐鲁电视树立的新闻立台定位,充分开发利用新闻资源,呈现全方面立体新闻呈现。

为提升新闻的生产效率和时效性,齐鲁频道对现有的新闻采集、制作、播出各环节流程进行了一次系统再造,建构了一套依托新技术理念组建的一个全新、高效的新闻制播系统。记者不必再回到新闻机房编辑制作播出新闻,在新闻现场就可以使用移动非编进行编辑,然后通过手机文稿、手机审片等方式完成新闻的审阅工作然后选择使用卫星转播车或者3G直播系统等方式进行传输或直播。即使是单机采访也可以把以往需要分别进行的采集、制作、播出工作,形成一体化的流程,极大地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又可以协同作战,在新闻现场也可以随时配合节目制作需求,远程查阅、调用数据库资源,播出新闻背景资料和链接信息等。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新闻生产,利用各种终端协同工作,新闻的制播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及时时间、长时间的天骥全网直播系统的诞生,将极大地提高新闻的制播效率,为齐鲁台丰富的新闻产品线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强大的集成功能提供保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思路,打造了极富个性色彩的齐鲁模式和强大的影响力,让某些媒体发出来者不可追的感慨。

三、结语

小荷才露尖尖角,新闻云的初步运用已经彰显了其对新闻业务发展的促进作用。目前的新闻云只实现了服器素材分享与数据库检索调用。新闻云更多停留在概念层次,其应用和建构处于尝试摸索阶段,新闻云的应用也更多停留在行业内部,服务于新闻采编活动。目前各新闻媒体间还无法建造真正的公有云平台。新闻云除了有大量的资源汇集,更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对单点端的支撑,随时满足多元、同时、多层的信息服务,给用户带来真正的云体验,需要企业能够长久的支持、庞大的投入、与时俱进的发展之外,更需要新闻云提供者能够打破“领域”局限各行其是,共融合作,连片成云。目前,很多国内推出的云电视,其实就是一台普通电视机加上一台电脑,最多是两年前互联网电视的升级。有的“云电视”只支持内置的几个网页,并不能像家用电脑那样畅游无限的互联网,云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新闻云也在云的发展中逐步水涨船高。中国正在进行的信息化、网络化、三网融合、大数据产业、云计算中心等,促进着云计算的规模化建设、社会服务的普及化、商业模式的摸索和信息产业的市场开发。新闻作为整个社会的信息枢纽,也将在云计算建设中担当重要作用。尤其是西部地区,更应该借云计算发展之机,借新闻云建构,新闻云运用将多方位拓展,新闻业务将会面临更大的发展变革,转型升级新闻业界,促进自身媒体和地区发展。

作者:汪玉玲单位: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新闻业务论文:喜看新闻业务添新丁

记得是1997年春,本人在湖北日报社初为记者时,从主任处领得一本时任《长江日报》副总编辑潘堂林著的《怎样发现新闻》。细读之,发现作者的一个新论:新闻工作最需要的是发现,新闻实践中难度较大的是发现,日常新闻业务琢磨最多的是发现,而应用新闻学书籍中最难见到的内容也是发现,大学新闻系至今未见开设专门的新闻发现课程。

一晃11年过去了,近日逛书店,与该书精美大气的修订本邂逅,如遇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阅毕发现现任长江日报报业集团一把手的潘堂林社长,呼吁十年的新闻发现学终于上了学科“户口”――“十一五”国家教材规划已把“新闻发现”列为29种新闻传播学主干课程之一,自此新闻发现有了与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平起平坐的地位。新闻发现只是新闻采访学“附庸”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笔者认为,新版潘著较大的看点在于新增的“我所经历的大奖发现”一章。内中经典个案之一,捧得第八届(1997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140万双袜子的命运》,系作者从枪毙的新闻线索中发现、策划的新闻精品。之二,传达会议精神中,碰出的大奖选题《王氏兄弟的曲线人生》。之三,第十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二等奖《州湾溃口“淹”出7000多人》,是死里“淘”生――从消息删文中找出再生点后发现好新闻的一个案例。之四,让好线索一步跃上好稿的《三番议政结酸果 人大代表扫厕所》。之五,发掘老题材的新鲜角度和主题思想,让消息《大屋陈乡“鸭官司”发人深思》斩获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现在全国新闻与传播院系已达到近300个,教学点超过700个,在校生已逾15万人。从新闻实践中来的《怎样发现新闻》,能助欲圆记者梦的众学子一臂之力。

(作者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专业讲师)

新闻业务论文:新闻业务教学中对移动媒体使用技能的培养

摘 要 移动媒体发展与新闻业务教学范畴具有重要联系。在新闻业务课程教学中,应该积极补充与移动媒体相关知识版块,积极探索案例教学方式。而在课程实践中,可以尝试开办移动媒体平台,鼓励参与校园移动媒体及竞赛活动。

关键词 新闻业务教学 移动媒体 新闻载体

当前,新闻业务工作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新媒体在更大程度上成为新闻的传播渠道,而另一方面,“把事实变成新闻”的工作――即人们通常认为的新闻业务,集中在一些主流的传统媒体和部分新闻网站。在把“事实变成新闻”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意识到,社交媒体、移动媒体环境下的新闻采编与传统环境下相比,有了更多的新元素。因而,注重在采编流程中对移动媒体的使用,成为在一些主流传统媒体和部分新闻类的网站中,都予以重视的问题。

这一现象给新闻业务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尽管新闻业务教学仍然必须建立在传统的教学基础和版块结构上――因为业务技能的核心并没有变化,都是以把“事实变成新闻”作为教学基础,但是,在教学工作中,应该积极适应业界的新变化,把移动媒体使用技能的教学纳入教学单元,并从理论教学和开展相关实践技能等多方面,开展适应业界变化的教学工作。

1 移动媒体与新闻业务关联的教学范畴

移动媒体是今天人们接触较多的媒体形式,如手机、平板电脑、其他移动电子终端都归于移动媒体的范畴。这些终端存在,带来了两方面变化。一是越来越多的机构在移动媒体上展示新闻,很多新闻终端本身就借助于移动媒体,例如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等;同时,这也成为了较多的传统媒体机构开始在进行的工作,例如不少的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开辟了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博、微信、客户端,成为传统媒体传播渠道之外的另一条到达受众渠道。另一方面,移动媒体本身又成为一种新闻采集手段,成为记者或者编辑在生产、加工新闻的过程中,必然使用到的一种工具。比如,很多的报社、新闻网站会在记者入职的时候,为记者配备的智能手机,记者在得到智能手机后,就可以作为其采集新闻的一种工具,例如拍照、摄像,链接到媒体机构的采编系统上传相关信息,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发回新闻报道;或者直接在新闻现场开展直播、官方微信、微博等等。

可以说,这两方面的情况,都应该与新闻业务的教学范畴予以关联。一方面,应该在教学当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到移动媒体中的新闻载体――例如微博、微信、客户端的相关知识,了解微博、微信、客户端在生成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技能、方法,以及如何在这些载体上获得较好传播效果的基本路径。通过对于基本面上的情况介绍,来使学生明晰,这些移动媒体手段在今天新闻环境下的重要意义。通过相关的操作流程介绍,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这些新载体来新闻。通过相关的案例分析,来让学生更好地体察,在这些终端上,如何把新闻做得更好。另一方面,应该在教学当中,传授一定的利用移动媒体采集新闻的基本技巧。例如,文字记者外出采访很可能没能配备摄影、摄像装备,但现在的全媒体传播,要求记者能够带回各种不同类型的素材,因此在不少以文字记者为主体的媒体――例如报社、新闻网站,都在开展利用手机采制高质量多媒体内容的培训。这样的内容,实际上也可以在教学当中适当传授,如利用手机拍摄质量较高频的技巧等等。从而让学生能够掌握在智能终端上,采集可供正规媒体正式使用的素材的有关方法。

2 应该补充的相关知识单元

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和方法,首先应该做的,是在理论教学工作中,补充相关的知识单元。在今天的教学体系中,已经有不少学校开设相关的教学课程,例如媒体融合课程、社交媒体课程、数据新闻课程,这些适应当前环境开设的新课程,笔者认为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些课程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是适应某一个理论领域创新而开设的理论课。因此,具体到新闻业务的教学领域而言,还可以尝试做一些工作。

一是把上述两方面内容――即利用移动媒体的新闻和利用移动媒体的新闻采集,作为一个教学单元,纳入理论教学当中。这实际上是可以在业务课理论教学中开展的工作,在主干新闻业务课理论教学中,适度的加入这些内容,应该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如利用一到两次课时,开辟一个新的章、节,来给学生讲授移动媒体在本主干课程范畴中的应用,可行性较高。以“新闻采访”课程为例,该课程主要讲授采访线性过程、采访的技能技巧、不同类型的采访、以及与新闻记者有关的知识。那么,在讲授不同类型的采访和采访技能技巧时,可以把移动媒体环境下的采访,作为专门的知识章节,补充讲授。讲授的内容可以涉及移动媒体环境下采访借助的载体特征、移动媒体环境新闻采集可能用到的手段、移动媒体环境下新闻采集做得更好的路径。通过这些讲述,一方面要使学生树立移动媒体和新闻采访联系紧密的意识,认识到新变化对于采访业务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理论讲述,要使学生对于这一领域的基本情况有大致了解,和面上掌握。

第二是重视案例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是业务课程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形成对业务的感性认识,如何让学生建立对业务好坏的基本判断,如何让学生对业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案例教学是好的方法。这一方法在从前的业务教学中已经广为采用,如在新闻采访教学中讲授的名记者采访案例,或者采访成功与采访失败的案例,都可以让学生建立这方面意识。在补充移动媒体知识单元的前提下,授课老师可以自身注意搜集一些与移动媒体业务有关的案例,来给学生讲述。这些案例很可能没有成文,在网络和数据库中不易找到,但通过相关记者的讲述,可以获得。教师可以搜集并积累一些相关案例。以新闻采访为例,笔者的课堂会穿插一些在报社、网站学习进修时,相关记者利用移动媒体手段进行采访的案例,这些案例往往能够受到学生欢迎。

3 积极开展相关技能实践

其一是可以尝试让学生开办一些移动媒体平台,这种平台的开办,可以采用课外作业的形式进行,成为一门业务课程中的具体业务作业,也可以让学生采取课外实践的形式,开办一些平台。事实上,在传统业务教学中,一些高校就已经开设类似平台,例如人大新闻学院的《新闻周报》,而在移动媒体普及后,这样的平台则更多,例如人大新闻学院的“新闻一家人”等。而尝试为一门课程或几门课程建立一些移动媒体平台,也可以是探索方向。例如开办微信公众号,操作简单、运行方便,通过课程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公众号的相关操作,实践证明可行。

其二是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媒体中的新媒体实践。在笔者教授“新闻采访”课程期间,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媒体,并把学生成为校园新媒体记者、在新媒体中发表新闻作品,作为考评的重要参考。学生在课余时间在校园新媒体上参与了不少新闻活动,在校园官方微信、微博、客户端;学生社团微信等平台上活跃度较高。通过这种实践,不仅是单单了解移动媒体的新闻生产运作流程,而是从一个“办媒体”的角度,对于新闻业务流程有所体察。

其三是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关比赛,可以拿出成绩的,相P比赛成绩也成为考评参考。

通过开展上述有关方面的工作,可以将与新闻业务相关的移动媒体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更多教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更好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应用能力。

新闻业务论文:新闻业务研讨务必注重针对性、创新性、长效性

今天,我们举行“创新融合?世博会报道前瞻”专题研讨会。这是在上海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牵头下,由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解放、文新、文广新闻传媒集团联合举办的“三项学习教育”系列专题研讨活动的一项,按照计划,接下来还将举办“网络检索与现场采访”、“以扎实的功底办好版面做好标题”等专题研讨会。今天这场以世博报道前瞻为主题的研讨会是这一系列活动的开篇之作。

实事求是而言,当前因为媒体市场竞争激烈、经营面临困难等原因,加之浮躁之风、取巧之风有所流行,有人认为新闻工作不必“青灯黄卷”,有“终南捷径”可走。一些新闻单位对新闻业务这一主业的重视和研究不够,在机构设置、人才培养、研究总结等方面,一定程度上认识还没到位、举措还没到位。我们讲事业发展,既要重视有形事业的发展,比如资产、资本、规模等等,更要重视无形事业的发展,这个无形的事业就包含了我们对人才的培养,队伍的建设,这是新闻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百年大计和根本之道。

因此,记协提出要在“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中组织一系列的新闻业务专题研讨,我觉得很重要,尤其看到今天来参加活动的,年轻记者编辑占了绝大多数,更感到高兴。

下面我就新闻业务专题研讨活动的开展谈几点意见:

1.新闻业务研讨一定要加强针对性,要发现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两周前,在市委宣传部召开的上海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动员会上,我强调,要把学习教育与新闻业务、新闻实践紧密相连,结合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举办新闻业务专题研讨会,是很好的一种方式。但研讨活动切忌主题空泛,切忌空洞议论,业务研讨一定要目标明确,有所针对,要能够发现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针对性的关键在于主题设置。今天的主题是“世博报道前瞻”,随后两场的研讨主题分别是“网络检索与现场采访”,“以扎实的功底办好版面做好标题”。看得出来,这三场研讨会的主题设置都是经过认真思考,有所针对的。世博宣传是我们近年来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到明年,世博会正式开幕,相关宣传将成为上海新闻界的一场“攻坚战”,一场“持久战”。攻坚战是针对其强度而言,持久战是针对其难度而言。世博宣传从7年前开始,到明年年底结束,将经历申办、筹办、临战、举办等多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宣传重点,不同的宣传策略,要求达到不同的宣传目的和效果。难度之高,持续时间之长,投入力量之大,是上海新闻宣传前所未有的。能否做好世博宣传报道,是能否充分放大世博效应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办好一届成功、难忘、精彩的世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地说,我们在世博会上的宣传投入不少,作品堪称汗牛充栋,有很大成绩,不能低估,但相当一部分工作影响力究竟如何还要清醒对待。兄弟省市了解世博的人少一点,大可理解,上海真正对世博正确、深入了解的也不多,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新闻舆论传播工作中有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我们“热热闹闹”行、“表面氛围”行,“深入人心”还有差距,到现在还真的很难说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把这个问题好好研究,就有针对性了。这不仅是采访世博条线记者的事,也是整个新闻单位上上下下、各个部门要共同研究的问题。

最近,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接受凤凰卫视的专访,在此之前,接受过中央电视台的专访,正声书记到上海以后接受电视专访仅有这两次,两次都是谈世博。这既体现了领导对世博筹办工作的重视,也体现了对宣传世博的重视,正声书记非常重视借助媒体把筹办世博的信心、愿景,当然也包括难度,传递出去。“凤凰”的采访是产生十分积极的效果,形成了巨大影响的。凤凰网三日内点击量超过175万,欧洲和北美地区反响也很强烈。因此,今天我们把世博宣传报道作为系列专题研讨会的及时场,这个安排是恰当的,及时的。

另外两场研讨会的主题,我认为也是很有针对性的。“网络检索与现场采访”提出了目前新闻界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以网络检索加拼拼贴贴代替现场采访。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危害新闻事业的大患。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如果我们放弃记者的现场采访,放弃及时手材料的挖掘和占有,满足于在网上搜索、粘贴,拼凑新闻,很容易造成以讹传讹,无中生有。最直接的一个后果是有些媒体越来越被互联网上的各类信息牵住鼻子,自己对新闻的发现能力日渐衰弱,再下一步,就是整个新闻事业的衰弱。“以扎实的功底办好版面做好标题”,看上去是抓版面,抓标题,其实质是抓新闻价值观,抓宣传导向。画版面、起标题不单纯是个技术问题,而是新闻价值观和舆论导向直接的、重要的体现,是一张报纸,一家媒体的脸面。抓不抓,是否用心抓,用什么样的思想、水平抓,大不一样。

因此,我认为,这三场研讨会的主题设置都是非常好的,结合了新闻界当前真实存在的问题,既有针对性,又有迫切性,希望通过大家的积极参与,讨论交流,能够真正起到推动解决若干问题的作用。

2.新闻业务研讨要充分调动年轻记者编辑的参与热情,在年轻人中形成热爱业务、钻研业务的良好氛围

我曾经在很多个场合表示过,记协开展活动,一定要研究如何吸引年轻新闻工作者的参与,记协要成为年轻记者编辑唱主角的舞台,也要尽量多地创造让年轻记者编辑唱主角的机会。因此,今年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所设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其主要发动参与的对象,都是新闻界的年轻人。

年轻的新闻人,是媒体发展的生力军,也代表和影响着媒体的未来走势。一家新闻单位,对年轻人的培养重视与否,将直接影响着这家媒体的发展前途。当前,在部分新闻单位,对年轻记者编辑存在着“使用多,培养少”,常常是“只问结果,不问过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负责布置任务,派活儿,至于完成这项工作要注意什么、学习什么、准备什么,这个不关心,甚至根本没有。年轻记者在实施中有困难,不管;年轻记者水平不够需要指导,不管;甚至是自己的指令有偏差,根本无法实施,也不管。工作完成了,也没有总结和分析。长此以往,严重挫伤了年轻记者编辑的积极性,更谈不上支持和培养。

当然,另一方面,新闻界的年轻人自己也要积极主动寻找学习的机会。年轻人的特点是思想活跃,求新求异,敢闯敢试。但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尤其是上面所谈的网络检索与现场采访、版面与标题制作,年轻记者编辑出错的可能性比较大。出错不可怕,可怕的是出了错,挨了批评还是不知道错在哪里,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好的,甚至简单理解为“上面管得太死”、“领导怕丢乌纱帽”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加强业务交流研讨,在互相交流、分析中吸收、提升。要形成钻研业务、崇尚业务,业务人才受重视、得重用的氛围和局面。

我有时在思考爱因斯坦成才的原因。他的成才当然与很多因素有关,但其中有三个因素值得重视:一是他的叔叔很爱好物理和电器,这对他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他母亲从他7岁开始就要求他拉小提琴,足足苦练了7年,这个对他一生都很有帮助;一点,也是要引起我们充分关注的是,他在年轻时和几个朋友组成了一个奥林匹亚科学院,经年累月,几乎每周,经常在一起就各自思考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研讨,相互之间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获得了突破性的巨大的启发和帮助。其中的这第三个因素,在我看来,是爱因斯坦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尤为重要的一点。

现在上海的各家媒体,对业务研究的重视程度还是有所不同,有些单位研究氛围浓一些,有些单位散漫些、无所谓一些。年轻的记者编辑,在向本单位的一些前辈名记者、名编辑学习的同时,跨媒体、跨单位地在全市层面参加一些类似于今天这样的业务研讨,是很好的学习方式,也是很好地了解全市其他新闻单位业务水平、业务认知,进而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重要机会。

这次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除三个业务研讨会以外,还有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希望上海新闻界的年轻同志抓住这些机会,多做交流,多学习。

3.新闻业务研讨要着重于创新性,以创新思想引领业务研讨

业务研讨的创新有多个方面,比如互动的形式、结合阶段性工作的个案研讨、全国同行业务借鉴研讨、全球化视野内的业务研讨,等等。但关键还是在于思想的创新,要以创新思想来引领业务研讨活动,力争推出创新性的成果。

年轻同志是很重视甚至渴望创新的,但着力点要注意,也就是什么地方创新是最重要的。从某种程度来说,现在的状况,是最不缺乏“新形式”的。我们看看自己的报道,几乎每天都有所谓标新立异的人或事出现。但很多所谓的创新,徒有新的表面,而无新的实质。新,不仅仅意味着不同于旧;创新,更不仅仅意味着推出与众不同的东西。不同,并不表示就好,新,也并不表示就有价值。我们所需要的创新,不是片面地追求与旧不同,与众不同,关键是要更先进、更、更有价值。

对新闻业务而言,本质的、真正的创新在于思想的创新。思想力决定吸引力,决定影响力,决定穿透力。思想的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根本推动力。目前的新闻界,最欠缺、最需要的正是思想创新。思想创新包含了我们对新时期新闻工作性质和地位的思考、对新传播技术革命下传媒格局变化的思考、对新传播技术推动下新闻业务流程再造的思考、对国家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媒体市场化竞争的思考,等等。具体到某一项新闻报道工作,思想创新还意味着主题的选择、角度的切入、不同的解读、丰富的诠释等等。

比如,世博宣传报道,我们的创新不要仅限于又出了多少专版画刊、做了多少连线报道、直播报道,这些是需要的。但更需要的是要深入思考如何理解、阐释并表达好“更好的城市、更好的生活”这一本届世博会主题的本意,如何让更多的受众同我们一起更深入地关注城市科学发展的命题,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命题。俞正声书记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本届世博会将带给世界较大的贡献,不仅仅是如何改善了上海的城市环境,也不单是拉动了多少经济指数,而是把如何实现城市科学发展的思考和若干成果呈现给世界。对这个观点,我们该如何理解,并如何传递出去呢?我们要把对类似这样的问题的思考,融入到业务研讨中,以追求有价值、有思想内涵的创新。

4.新闻业务研讨要立足于长效性,要通过制度建设,使业务探讨、业务交流成为常态

业务交流和学习是需要创造机会、提供平台的。因此,我要强调的是,我们要把新闻业务的研讨常态化,制度化。

媒体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组织参与,记协尤其是青年记者工作委员会要发挥组织作用,要经常策划、组织全市层面的业务研讨活动。通过研讨,让各种思想,各种对新闻业务的认识,有所撞击、有所争论,撞出火花,论出共识,让所有参与的人,都能够有所收获,或者是开阔了眼界,或者是加深了认识,或者是转变了看法。

很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业务研讨不要止于一谈而过,要重视研究总结,形成成果。这次举办的三个研讨会,每场结束后,记协和活动组织方要出工作专报,要详细总结研讨会开展的情况和形成的一些成果。三个研讨会全部结束后,要把研讨会的精彩内容汇编起来,形成“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交流材料,把研讨会的影响力充分放大,真正使之成为上海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抓手,成为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

此外,我们还要发扬过去好的做法,在年轻记者编辑中积极发掘业务骨干,发掘先进典型,组织个人作品研讨会,学人、学作风、学作品。要通过多种途径,以多种方式对年轻的业务骨干、先进典型予以奖励,重重地奖励,以此来激励更多的年轻新闻人脱颖而出。■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本文是作者今年7月29日在“创新融合?世博会报道前瞻”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新闻业务论文:网络人才之新闻业务能力

如今,上网已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手段,然而网络记者却逃不过世人眼中“非正规军”的形象,有人还将网络记者戏称为“廉价记者”。其实网络记者不仅要具备传统媒体记者的所有素质,还要求具备网络、多媒体熟练运用的能力和对新闻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传统媒体所面对的受众群基本是固定的,或一个区域或一行业或一个受众群体,而网络媒体一旦将新闻到互联网上,其受众就涉及地球上的所有的人,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肤色的人都可能是网络新闻的读者。显然,为“地球村”提供信息服务的网络记者肩负的责任重大,相应要求网络记者具备的能力也就更高。

新闻业务能力是每位从业记者所必备的能力,指掌握和运用新闻手段的能力,即新闻的采访与报道能力。通常表现在社会活动能力、新闻判断与选择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与信息整合能力。

社会活动能力。都说记者是社会活动家,即使做不成社会活动家,至少也应该活跃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具备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上至政府官员,下至贫民百姓,善于交往,多方面接触群众,记者笔下的人物或新闻事件才会更加鲜活生动,才更有可读性和说服力。

新闻判断与选择能力。这是记者从事新闻工作的基石,是从纷繁的社会现象中,敏锐地识别什么是新闻的能力,即新闻敏感。这种职业敏感来自对实际情况、有关政策和新闻特性的了解及采访经验的积累,在采访调研的基础上迅速作出分析、判断,这是网络记者所必备的重要素质。2005年11月20日,市民竟相散布哈尔滨要地震的消息,市民惊恐不安。东北网记者及时时间赶到了黑龙江省地震局了解情况,以最快的速度在网上发出了《黑龙江省地震局专家称哈尔滨近期不会发生地震》的消息,有效平息了愈传愈烈的地震谣言,让市民吃了定心丸。

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的记者善于抓住事情的关键问题,很快了解事情原委及实质,并善于识别被采访者所述情况的真实性。同时还表现在对所了解的客观事实该不该报道及如何报道的判断和谋划上。如在一次被誉为“农民的好医生”黑龙江共产党员战胜军的集体采访中,如何在众媒体中脱颖而出写好稿并非易事。东北网的记者放弃了传统媒体贯用的长篇人物通讯,而是跟踪拍摄了战胜军24小时的工作生活,写成图文札记,最终这篇生动、真实、感人的稿件赢得同行及网民的一致好评。

文字表达与信息整合能力。记者肩负采访报道的任务,在采访到大量事实素材之后,就要通过书面形式把新闻报道出去,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网络新闻较强的时新性,还要求网络记者能够倚马可待,一挥而就,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掌握的素材写成新闻稿件。网络记者要善于在当今信息海洋中发现“珍珠”,并且用巧妙的手段将其串联起来,形成有价值的“项链”。

新闻业务论文:为中国新闻业务规范管理鼓与呼

2015年6月,凝聚了一批长期奉献于新闻及法律工作和研究的专家学者心血的《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及其《释义》出版发行。它不仅是一套媒体工作指南,更是寄托了其对我国新闻界在表达标准方面早日形成行业共识的期望。我刊近日采访了《守则》编写组组长、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原法律顾问徐迅,她代表编写组表达了运用法律知识、按照传媒发展规律制定一部可操作的职业新闻工作者行规手册的愿望,希望以此能形成媒体人表达标准方面的行业共识。

记者:徐迅老师,首先祝贺《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以下简称《守则》)一书出版!此书从筹备到出版历经10年多,倾注了作者大量心血,您当初筹备组织撰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

徐迅:这要从2000至2002年我在国家广电总局总编室(后改为宣传管理司)挂职工作开始,那时我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采编岗位到宣传管理岗位,这种转变使我的接触和关注重点从过去的内容传播转到传媒管理。在工作中,尤其是经过深入调研,我发现当时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规范管理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他律性(法律、政策、纪律甚至口头传达的宣传精神等强制性)规范。虽然经过努力,一些自律性规范相继产生,有其自身的价值,但也存在难以避免的缺陷,尤其在准法律或准自律性的规范方面。比如:虽然法律的公开性、稳定性及约束力强,但它不是为某个行业或某一部分人制定的,而是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因此它不可能具有广播电视业为制作节目所需要的操作性。职业道德虽然具有不同程度的操作性,却因为它主要靠从业者的内心选择,基本不具有强制力,从而降低了约束力。从1997年修订到2009年再次修订,我国传媒业最重要的自律文件《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已经有11年未做修改,现在又是6年过去了,且它在语言体系上以伦理学为基础而产生的引导力还稍欠缺。十几年来,我国新闻界遇到了一系列崭新的职业道德问题,《准则》对这些问题并未做回答,所以还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再看政策纪律和经验,虽然在当下仍然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操作性,但因不公开、不稳定等特点也致其规范价值大大缩水,这样的内容管理模式容易导致从业者职业道德疲软、行业自律机制生长缓慢、公众在对节目内容的监管中难以发挥作用等。要适应执政党依法执政、国家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的民主法治发展趋势,发展与繁荣文化产业,就有必要规范调整并逐渐改变这种被学术界人士概括为“他律挤压自律”的情形。在我国鼓励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的当下,我们有必要探索新的规范形式,并将以上各种规范形态的长处加以吸收、归纳与重新组合,产生一个公开的、行业共识的、内容明确的、相对稳定的、书面表达的、具有很强操作性和一定强制力的、可救济的节目标准。

记者:也就是说,您希望这本《守则》成为一种准自律性的“行规”?

徐迅:是的。这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媒体法与伦理相结合的节目标准,我称它为“第三种规范”。这几年,我研究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种广播电视节目标准的规范性文件,有各自的管理特点,也有传媒业的共识,重要的一点是作为强制性规范的法律不多,作为没有任何强制性的纯自律规范也不多,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是由行业组织或媒体自身制定并执行的准法律或准自律的管理规范。其中,准法律的规范是由政府依法指定的专业委员会或行业协会制定的,包括实体和程序在内的规范性文件,参照立法的许多技术性方法,表达相当严谨,这种模式以原英国独立电视委员会的《节目标准》为代表。另一种是准自律规范,是由广播电视媒体自行制定的,集法律、职业道德和编辑经验于一身的规范性文件,风格各异,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新闻标准与操作指南》为代表。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法律并不具这一特点),同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全部内容都是为广播电视从业者的采编制作行为做出指引。

其实,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多个行业里,行规建设早已起步,并在规范行业行为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比如经济领域先后提出的“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的口号。显然,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中国经济界在自己的实践中切身感受到,法律和道德作为行为规范各有长短,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靠其中任何一种都难以维系社会的正常秩序,所以,经济领域的行规应运而生。它是法律与职业道德的结合体,是兼具法律与职业道德的某些特点又与二者存在诸多不同的第三种规范。希望我们这本《守则》也能成为传媒领域的“行规”。

记者:您认为,传媒业各种形态,比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它们的标准有什么异同?

徐迅:我认为,不论传媒是什么样的技术传播方式,其表达内容的标准应当基本相同,特别是法定标准,正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差别在于由于技术原因造成的违规责任有所不同。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只要是专业的媒体,就应当有大致相同的内容标准。因此我也希望,这本守则能成为传媒领域新闻业务的“行规”,或可以成为产生行规、形成共识的基础。

记者:这部《守则》编写组集结了一批具有传媒工作背景的专家学者,像阴卫芝、庄永志、季为民、周俊等,都是先当记者,再当学者;还有几人是边在传媒做实务,边在大学兼职教学,是否可以将你们这种行为称为一场媒体人的自律行动?

徐迅:可以这么说。不算前期的积累,《守则》2009年6月开始制作,耗时6年,编写组共10人,分别来自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以及新闻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专业背景包括新闻传播学、法学、伦理学、文学等;职业包括记者、编辑、制片人、总编、法律顾问、研究员、教授等。令人感到骄傲的是,所有编写组成员不论现在何种岗位,都做过职业记者与编辑,并在相关领域中有理论建树。由于了解我国新闻界实际情况,熟悉管理模式及要求,也较为理解新闻工作者的诉求,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守则》的操作性与实用价值。编写组四次开会听取了30余名业内人士的意见。在中国记协原国内部主任孙兆华的协调下,宁波日报社提供了资金支持。可以说,《守则》从设计、立项、制作、修改及出版全部源于中国新闻界内人士的自觉行动,是媒体人自己给自己制作的规范,是典型的自律行动。

记者:很多传媒和法学专家给予了这部《守则》极高的评价,魏永征教授称其在现行法律和媒体人之间搭起一座桥梁。在制定过程中,编写组是如何衡量法律和《守则》之间的关系的?

徐迅:在这本《守则》的制定过程中,编写组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综合考虑吸取了三方面内容:一是我国现行的法律;二是新闻职业道德;三是全世界新闻工作者都比较认同的专业规则。可以说,这是一部以我国现行法律以及业已颁行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新闻传播一般规范为准绳的新闻职业规范性文件。

虽然法律只制裁最恶劣的表达,并没有扮演主要规范的角色,但传统法的理论里也有“法律对表达自由实行最小限制原则”的说法,我国禁止媒体获得表达传播的法律规范已有不少,所以法律是我们必须考虑、必须遵守的底线。

记者:我看了此书中关于“案件报道”的规定部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便于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快速了解法律法规。

徐迅:《守则》里字数最多的一条,就是关于“案件报道”的规定,共1500多字,大部分都来源于现行法律的规定。比如:及时,要尊重无罪推定原则。不超越诉讼程序,进行预先定性(特别是定罪)式的报道和评论,严格遵循不得强迫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自证其罪原则;根据案件诉讼进程,及时、动态、连续跟进报道。报道案件的事实信息时,要多源求证,客观平衡,注重消息来源。要依法、正当获取案件新闻,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公民的私人空间进行采访,也不得以监听、监视、私自调查公民隐私等方式进行采访报道。要尊重有罪、有错者的人格尊严,较大限度降低案件报道的副作用等。

第二,新闻职业道德。我国原有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内容多是原则性的,比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司法尊严等。我们将其转换成更具指导性、更有操作性的语言文字。我们的目标是每一句都得能用,而不是一个口号。这是比较接近制定法律的技术和方法,条与条、部分与部分之间是相互衔接的。

第三,全世界新闻工作者都比较认同的专业规则。这些规则有些出现在新闻传播学的教材里,虽然老师这么教,可真到做的时候,你又会发现大家的选择千变万化。比如关于暗访和偷拍的问题,只要出一个这方面的例子,大家就会争论不休,循环往复。我们采取了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做法,即除非为了重大公共利益且非此不能获得真实情况,一般不采用隐性采访方式来揭露违法犯罪。对于何为公共利益,我们也作了具体界定:(1)揭露犯罪;(2)政府依法应当主动公开和重点公开的信息;(3)公共政策与法治;(4)公众的安全与健康;(5)公务活动是否依法进行;(6)国有企业、民间公共机构、公益服务与慈善活动是否依法进行。关注、传播、解释、评论以上事项符合“公共利益”,且作了补充规定:对是否属于公共利益应当谨慎评估,不宜任意扩大解释。某些公众感兴趣的事件虽然有一定的新闻价值,但未必与公共利益相关,比如某些娱乐明星的婚姻生活等个人隐私。

记者:这本《守则》为何要分成“条文版”和“释义版”两部分,基本框架区别在哪里?

徐迅:《守则》的内容主要是规范各类新闻媒体的从业者在采编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分为“条文版”和 “释义版”两部分。“条文版”全名为《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共3.3万字,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守则》条文,共52条,是采编行为规范及处理纠纷的程序。从信息来源、公共事务、他人权益、事实与意见、利益冲突、专业报道、语言与文字、更正答辩与道歉、违反《守则》规范的投诉与处罚等九个方面规范新闻采编行为。二是附件,由若干个具有参考及实用价值的国内外媒体的专业规范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学术研究成果组成。由于《守则》条文的大部分内容有法律依据,因此具有底线规范的性质,并不是很高的标准。职业新闻工作者按照守则的标准执业,可以有效避免法律风险。

“释义版”全名为《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释义》,按照条文顺序,一条条地介绍了这些条文产生的依据。这些依据包括:定义与背景、道德依据、政策依据、法律依据、中国司法案例、参考依据(包括中外媒体相关规范选辑、中外典型事件选辑与评析、中外理论观点)、课题组观点。释义版成果近80万字,可以作为守则推广过程中的辅导教材。其中“条文版”以及“释义版”中的 “课题组观点”是本编写组的核心贡献。现在读者所见的释义版中的诸多案例除注明引注的外,均为编写组成员根据公开的论文、报刊、媒体网站(包括两微一端)、较大商业网站、微博平台、有可信赖信源的微信(公号)信息重新编写、重述而成。

记者:在移动网络时代,许多媒体人都开了微博或微信公众号,您认为,职业新闻人应怎样规范自己的自媒体行为?《守则》对此如何阐述?

徐迅:新闻人的专业化程度、职业素养使其成为自媒体中一支特殊的力量。公众一般认为,职业新闻人信息的性、可信度高于普通民众,因而职业新闻人在自媒体平台上也获得更多的关注,具有较广泛的影响力。近年出现了不少职业媒体人网络表达过于随意、行为缺乏规范的事件,误导了受众,也给其所在媒体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我认为,职业新闻人在自媒体上的表达应延续职业规范要求,同时结合特定自媒体产品的特点,在其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补充、完善。

我们编写组在制定自媒体行为准则时遵循了“避免利益冲突,不给所在媒体带来负面影响”的原则。即要求新闻工作者使用社会化媒体应当遵循“内外有别”原则,避免与单位及职业身份产生利益冲突;注册及使用媒体官方微博账号应履行严格的批准程序,遵循媒体信息的审核程序;注册个人账号,在能够被公众识别其职业身份时,其内容不损害单位的利益,观点不违背单位的立场。在如何避免利益冲突中,《守则》区分“事实信息”与“观点信息”,分别制定了规则及建议。例如:不应自行媒体尚未刊布的信息(亲身观察的非职业信息除外),事实性信息给出相应链接,内容不损害单位利益;观点信息时,应不违反单位立场,尽量中立平衡,避免对社会热点话题表态,谨慎言辞等等。

我们在编写《守则》时重点讨论的是新闻工作者个人在网络上的表达规范,对于媒体作为组织机构在微博等自媒体上的组织行为规范没有过多涉及。应当说,传统媒体在自媒体上开办的官方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等同样应遵守一定的规范。包括注册应获得所在媒体的授权,根据所获批准的具体内容、经营的思路和具体方式、遵照媒体内部的规章制度运营,指定专人信息,及时删除有害信息。比如要与其依托的媒体立场、风格、观点保持一致,同时与隶属媒体遵守同样的信息规定等。

记者:您前边谈到《守则》“释义版”的全部成果近80万字,但这次出版的是全部成果的缩减版,只有约30万字,这是考虑到首部《守则》的可操性吗?

徐迅:理论来源于实践还要到实践中检验。这是首部出版的《守则》,将来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删、修改或补充;媒体还可以此为蓝本或者另起炉灶,产生本媒体自己的规范《守则》,当然这些规范都应当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的原则和程序。我建议,将《守则》或其他媒体行为规范作为单位用人合同的一部分,在双方签署劳动合同的时候共同签署。我们当时也是出于这种考虑,将《守则》设计印刷成很小很薄的一本,方便媒体从业人员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参考。作为合同的一部分,《守则》的内容就变成了双方之间的一种约定,是一种合同义务,它是公开的、相对稳定的、书面的、明确的、可操作,同时可救济的。在从业人员签署合同的同时就意味着他接受了《守则》规定的全部行为规范,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遵守执行。这样一来就把我们传统管理模式里全是强制力的他律内容变成了一种平等主体间的约定,是准法律的内容,这也符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我们编写组拟定根据法律发展及实践变化,对《守则》成果每三年修订一次。我们希望这本书可以提供传媒业自我管理与约束的有效方法,为我国职业新闻行业形成行规提供基础,也希望它成为我国职业媒体人职业行为的重要的参考工具。我们期待着同行对《守则》的讨论意见,也期待中国新闻界可以在表达内容的标准方面尽早形成行业共识。

新闻业务论文:论数据新闻对新闻业务的革新

【摘 要】数据新闻是随着数据时代到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报道形态,是数字技术对新闻业影响的必然结果,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流程,促进了新闻业务的革新,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模式、新闻语言和新闻管理方式的变化上。

【关键词】数据新闻;新闻业务;报道模式

数据新闻(data-journalism),又称数据驱动新闻(data-driven-journalism),是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发现数据间错综复杂关系,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的新闻报道。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由文字变为数据,这是新闻业在信息技术浪潮下的转型与变革,它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促进了新闻业务的革新,主要体现为新闻报道模式、新闻语言和新闻管理方式三个方面。

一、新闻报道模式的革新

“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新闻报道模式是指新闻传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数据新闻的出现,变革了新闻的生产方式,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模式上。

新闻线索的新途径。传统新闻报道中,新闻线索主要来源于新闻会、记者招待会和热线。在信息时代,丰富多元的信息本身就是极富挖掘价值的新闻资源,媒体利用数据库,深度挖掘有价值的新闻故事,大大拓宽了新闻线索及选题来源。数据新闻的出现同时拓展了传统新闻的类别,通过赋予一般性事件以新的价值,预测类新闻的数量大大增加,有助于提升媒体竞争力。

新闻客观性的新实践。新闻客观性,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偏不倚。然而,新闻客观性在学界一直充满争议:新闻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的影响,其报道不可能做到客观中立。

媒体融合的新形态。2012年12月,《纽约时报》网站了《雪崩》的新闻,报道了2012年2月美国华盛顿州卡斯凯德山区雪崩造成三名滑雪爱好者罹难的事件。报道首先呈现的是风雪交加的动态画面和寒风呼啸的声影,交叉使用文字、图像、影像、动画等表现形式,视听手段的完满结合营造了一种栩栩如生影像氛围,为读者提供了全新的视听体验,迅速吸引了大量读者,这一数字报道的作者John Branch于获得了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博学科技记者欧姆马利克非常看好《雪崩》形式报道的前景,他认为:“以这类型的数字化报道模式为起点,开创一种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定义新闻报道。”数据新闻作为一种全新的的报道模式,越来越注重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它将传统的文本形式和多媒体技术结合,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

二、新闻语言的革新

“数据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的形象化方式呈现出来的方法技术,它以静态或交互的可视化方式呈现给受众,清晰直观地解释数据内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受众在一定的情景背景中理解新闻事件,从而更能深刻地理解事件的发展以及背后的意义”,其中信息图应用较广泛。“可视化的新闻以可视化呈现的数据为中心,但不能单纯的认为数据新闻就是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它与传统的新闻一样还原新闻现场、讲述新闻故事,只不过是让受众更容易认知新闻事件中复杂的情境。”英国《卫报》的数据编辑西蒙罗杰斯认为数据新闻并仅仅限于可视化,它也可以以一个新闻故事的形式呈现,只是有时故事是用可视化效果或地图来讲述。2010年,《卫报》利用维基解密数据和谷歌地图软件,制作出数据新闻《伊拉克战争日志》,将每一名阵亡士兵作为一个红点标注在地图上的对应阵亡地点,触目惊心的红点地图所揭示的新闻事实引起英国社会震动,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英国做出撤军伊拉克的决定。

三、新闻管理方式的革新

数据新闻的制作不仅依靠编辑的选题与策划,更依赖于技术的数据挖掘以及可视化处理,这种新闻生产方式决定了采编部门和技术部门的密切联系。因此,如何合理配置传统的编辑部门与技术部门的资源,有效发挥数据新闻特性,成为新闻管理的新挑战。目前,国际主流媒体纷纷对新闻编辑部门进行重组,对传统采编部门做了一些调整,建立围绕可视化数据新闻的业务线,从而提高了数据新闻制作的质量。

如何将大数据中有价值的信息变成新闻报道,考验着新闻传播行业对信息的整理和意义的挖掘,随着数字技术对传媒业的深入渗透,编辑和技术部门之间的交叉合作更加紧密,但这种形式的新闻编辑室重组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在某些情况下,数据技术人员很难前期介入报纸的内容策划,缺乏对新闻议题的充分了解,使视觉化新闻叙事变得有心无力。这对记者的数据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拥有良好的数据能力(即收集数据、提取有价值信息、理解数据、可视化数据、传播数据的能力)将是未来新闻从业人员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史蒂夫多依格认为:“每一位新闻记者应该好好利用数据新闻学,好好学习如何取得数据和运用像等工具软体,就能改善任何领域的新闻报导。他们即是资料新闻学家,又同时是编辑。”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媒介环境更加的全球化、开放化、数字化。数据新闻是新闻界在新媒介环境下做出的积极的应对和转型,数据新闻不仅让受众体会到了新闻报道的直观、简洁,更让受众对新闻的理解更加理性、深入。有“互联网之父”之称的蒂姆伯纳斯李认为:“数据新闻就是未来。”然而,数据新闻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传统新闻报道相比,数据新闻尚不具备较强的可持续更新能力,因为数据主要来自具有持续的数据形成机制的行业或领域,数据新闻也主要集中在这些行业的报道,并没有涵盖所有的新闻报道领域。因此,数据新闻作为大数据时代新闻报道的一个新形式,它强化了新闻报道的某些领域,弥补了传统新闻报道的弱势,但它不能取代传统新闻报道,而是传统新闻报道的有力补充。

新闻业务论文:舆情研究与数据新闻业务探索

只有长期监测网络舆论场,对网络公开数据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才能深入了解网民和网络舆论,凝聚社会共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大数据”的世界,任何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轨迹和趋势,都可以成为丰富多样的数据形式被记录、计算和预测,这让数据新闻的产生如水到渠成一般。

互联网舆论格局变化催生新的信息服务形式

互联网舆情大数据是能够挖掘、汇总和分析的宝贵信息资源,这是主流媒体开始重视舆情数据工作的重要原因。网络舆情研究就突发事件和热点话题来监测、分析和研究公开的互联网信息,超越了传统的新闻业务范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从2007年以来,针对媒体报道和网民言论进行分析与解读,每年都和中国社科院共同推出《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倾向性”分析与词频统计打开一扇窗户

人民网早期的舆情研究根植于互联网信息增值服务,开发过“人民数据”,但直到找准了对于网上复杂言论定量化的“倾向性分析”,舆情研究才打开了一扇最重要的窗户。近年来充分运用舆情数据,结合传统新闻简报,把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特别是公共管理学等与新闻传播理论相结合,利用互联网上公开的信息,盘点和分析社会舆论格局的变化,及时做出舆情预警和分析研判。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近年来注意对舆情、舆论、新闻与民意等不同概念的把握。首先,我们追踪研究网络舆论场,搜集和了解决策反馈,把握社情民意,为促进政民顺畅沟通和良性对话效力。其次,当网络舆情产生聚集时就会向网络舆论转化,网上舆论场外还有多元社会利益的博弈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引导就是要弄清网络舆论指向。第三,突发事件发生后,考察零星而起的网络言论会在哪些具体网站、网友群体之间迅速酝酿成为社会热点。网络舆情监测也要深入考察舆情压力的形成脉络与走势、网络传播特征和媒体互动特征。第四,编辑要掌握基本的舆情研判知识和技能,及时发现舆情热点和拐点,为舆情应对做好前期基础工作的同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从技术上来说,舆情监测与分析有最重要的五种诀窍,包括搜索工具、关键词运用、信息源、时间线和倾向性分析等。这五种诀窍,让舆情工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监测到来自各种媒体的舆情热点,判断网络舆情走势。同时,通过对网络舆论进行精准分析,把握重大新闻事件发酵发展的脉络。而舆情大数据平台这样的智能化工具,提升了信息搜索分析的能力,有助于提升工作效能,节约人力成本,也是当前舆情数据工作的发展方向。

数据新闻与舆情研究多元化模式的研发

近年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大量借鉴多学科的理论模型,拓展了舆情研究的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比如,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在大量舆情研究中总结出网民关注度、传统媒体介入、网站推荐位置、网络意见领袖关注度、外媒关注度和网下行动等数据热度指标,党政响应、信息透明、政府公信力、行政问责、动态反应、网络技巧等舆情应对量化指标体系。2013年以来,我们运用智能化平台和数据软件工具,通过词频和情感词分析,推出“全国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总理两会答记者问”、“全国舆情地图”、“大数据图说高考志愿填报”等图解数据新闻。

在议程设置方面,我们注意观察政府、媒体和网民分别主导的三大舆论场域的此消彼长和微妙变化。对于繁荣活跃的网民议题进行必要的验证、甄别与疏导,消解网络水军、网络谣言对社会网络环境的伤害,对市场化媒体和境外媒体报道与言论进行及时考察与反馈。

在网络人文地图方面,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多次进行了互联网博客论坛调研,深入了解我国网民分布和人群流动特征,比较不同新闻网站、门户网站和热点虚拟社区的网民社会学特征。《2013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还推出了对国内网络意见领袖群体调查研究的成果。

只有长期监测网络舆论场,对网络公开数据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才能深入了解网民和网络舆论,凝聚社会共识。在我国把互联网安全与信息化作为重要战略的今天,对舆情数据报告的探索,将为我国主流媒体转型和推出数据新闻产品,充分运用舆情数据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提供一些借鉴。

(作者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

新闻业务论文:依托网络媒体平台创建新闻业务教学模式

摘要:高校教师与学生交流较少是一个普遍现象。大学的课时有限,教师仅仅在课堂上“点到为止”,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新闻业务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很强,仅靠课堂上教师纸上谈兵,学生做一些不痛不痒的书面作业,难以培养出具有实战能力、适应业界需求的新闻专才。2007年以来,上海建桥学院一支具有厚实职业背景的新闻专业团队,针对这两方面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式创新,取得较好成果。

关键词:网络媒体;新闻业务;教学模式

高校教师与学生交流较少是一个普遍现象,尤其是高校分校及新建高校大多在远郊,教师下课后即乘班车回市区,与学生的交流很短暂。大学的课时有限,那些课上来不及讲的内容,那些需要反复讲解的问题,那些需要继续讨论的问题,那些还需要补充和拓展的知识,教师仅仅在课堂上“点到为止”,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新闻业务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很强,如新闻选题、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等,仅靠课堂上教师纸上谈兵,学生做一些不痛不痒的书面作业,这样空对空难以培养出具有实战能力、适应业界需求的新闻专才,学生真正走上新闻传播类岗位后,一切还需从头适应,从头学起。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年轻人趋之若鹜。新闻业务课程的教学不能无视这个现状和发展趋势,也应将新媒体纳入教学内容中。要解决上述问题,一要设法密切与学生的联系和交流,设法加强在课外对学生的讲解与指导;二要设法让学生置身于实战性的新闻业务环境,以新闻业的工作节奏和工作要求训练学生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下课后不能一走了之,还应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将课内外教学时空连接起来,将课内外教学工作融合起来。这是大学教师的职责。2007年以来,上海建桥学院一支具有厚实职业背景的新闻专业团队,针对这两方面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方式创新,取得较好成果。

及时阶段,2007年:建立新闻专业教学博客,利用网络平台交流的即时和便利,延伸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网址:http://.cn/shanghaigaodong。教学博客“高东的新闻课堂”于2007年11月在东方网开设,现已搬迁至新浪网。6年来上传了教学文章500多篇,50多万字;浏览量已达88万多人次,学生留言及跟帖评论2000多条。教学博客主要栏目有:新闻编辑课堂、新闻评论课堂、新闻业务练习课堂、学生实训作业、学生新闻作品、新闻习报、毕业论文、课堂内外。这些栏目包含新闻业务教学的主干课程,涵盖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制作等专业内容,还包括学生实训、实习,课内外交流、毕业就业等环节。教学博客的建立,意味着整个课堂都向社会公开。所授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问题讨论、学术研究、讲课录像、作业布置、师生讨论、授课笔记、练习题及试卷等都刊登在博客上,方便师生交流的同时,也地接受了社会大众尤其是同行的检验和评判。譬如在“新闻编辑课堂”栏目里,可以看到新闻编辑学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全套教学录像。教学博客除了加强与同学的交流沟通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刊登学生佳作,向媒体推荐新闻人才。博客上经常刊登学生的习作及老师的点评和指导,学生通过练习与交流在新闻业务上取得长足进步。06级新闻专业詹佳佳同学的一篇《新闻晨报汶川大地震前十天报道的研究报告》在博客上刊出后,被新闻晨报转载到报社网页上供记者编辑学习参考(多名记者留言),同时邀请詹佳佳同学到该报国内新闻部实习。该同学在实习中取得了突出成绩,发表30多篇新闻报道作品,获得国家奖学金,被评为上海市高校毕业生。07级丁荣同学多次在教学博客上发表习作,多篇作品被东方网转载。随后在东方体育日报和新民晚报实习期间,发表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作品60多篇,其间得到东方体育日报总编辑特别嘉奖。丁荣同学毕业后正式成为东方体育日报记者。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已经毕业工作的同学仍然关注教学博客上的动态,还会登录上来留言,或是点评学弟学妹的作业。教学博客的建立,也意味着相关教师从此再没有完整的休息日。6年来,专业老师每天都要数次打开博客,收阅邮件,关注留言并回复,或是上传近期文章、学生近期作品。无论上下班、节假日,哪怕大年初一,天天如此。

第二阶段,2012年:创办电子新闻周报《新闻习报》,让学生在一个专业平台上,在真实的工作节奏、工作强度及质量标准下进行训练。网址:http://.cn/shanghaigaodong。应用型本科的新闻专业课教学,不能停留在课堂讲授上,也不能停留在书面作业上。应根据当今新闻和传播业界对前端人才的素质及技能要求,按社会媒体的岗位职责要求,对学生进行实战训练,让学生在一个专业平台和专业环境中,在真实的工作节奏、工作强度及质量标准下完成工作任务。2012年年9月初,在新闻专业教师组织和指导下,结合《新闻业务练习》课程的教学内容,10级同学在教学博客上创办了电子版新闻周报《新闻习报》。该报目标读者为本校14000多名学生,遵循新闻价值规律,按照新闻周报的制作节奏和要求,报道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新闻信息,内容涉及专业学习、教学管理、校园生活、实习就业、校外相关信息等。每个班级每周采编制作一期电子报版面,在教学博客和教学微博上公开刊出。目前两届学生已制作刊出48期电子周报。《新闻习报》创办后,《新闻业务练习》课程就按照该报的采编制作流程来实施教学,从新闻线索的发现、新闻选题的确定,到采访、写作、编辑制作,学生们都在一个专业流程和高强度快节奏中进行。报纸有截稿时间和固定的刊出日期,学生记者必须在规定时间里完成新闻采写任务,从而磨炼学生的实战能力。电子报是向全校及社会公众公开刊出的,因此其新闻的真实性、报道时效、报道价值随时接受公众的监督和评价,须承担社会责任压力。有同学新闻稿上不了版面,就会与编辑部交流,向老师求教,力争提高新闻的采访及写作质量。有同学抄袭了某报记者的新闻稿,该报记者很快找上门来。有同学对学校某部门工作的报道有疏漏,该部门即要求下期报纸予以更正。在这个实战环境和平台上,编辑部成员和学生记者们经受了训练和摔打。

第三阶段,2013年:创办新闻服务性微博微信平台《建桥建桥我是新闻》,与时俱进,教学形式跟上新媒体发展的步伐。微博:http:///u/3824132062。微信号:xwcbnews。随着信息时代的变迁,年轻人的信息接受方式已经逐步转向移动媒体和微博微信平台,新闻业务的教学改革不能无视这种变化,而应适应这种变化。今年10月初,在老师指导下,新闻专业12级学生,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信上创办了一个新闻服务性平台:《建桥建桥我是新闻》。与电子版新闻周报《新闻习报》一样,《建桥建桥我是新闻》目标读者也是本校14000多名大学生。其采编方针是“关心生活,畅所欲言,报道大学生关注和爱看的新闻”。其特点是信息简短,提供新闻热点、校园资讯的快速阅读浏览,让在校大学生了解时事政治与社会动态,引导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目前,《建桥建桥我是新闻》微博平台粉丝已近2000,40%信息阅读量超过1000次;微信平台粉丝也已超过3000,每月粉丝增长率保持在60%左右。微博微信平台每日更新刊出,工作量很大。团队由12级新闻专业60位同学组成,他们负责两个平台各个栏目的新闻信息采编制作上传。指导老师则对学生采集上传的所有文字、图片、视频信息逐一审阅修改,不分昼夜,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6年来,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专业教学团队依托网络媒体平台,在新闻业务教学模式的创新方面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应新媒体时代人才需求、可以推广应用的新闻业务教学方式。

1.教学博客已经在专科一届和本科四届同学中得到应用。学生作品在教学博客上刊登后受到媒体关注,40多名同学被20多家媒体挑选去实习。18名同学现已应聘进入东方早报、新闻晨报、青年报、上海文广集团、东方网等主流媒体工作。教学博客――“高东的新闻课堂”获得2009年上海市师德建设项目提名奖,事迹被收入《上海市师德建设项目汇编》一书。2011年,该教学博客获得本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实践证明博客教学是一个可以借鉴和推广的模式。新闻专业教师分别建立起自己的教学博客,形成团队效应。有北京、广州高校的新闻专业老师发来邮件,联系交流。还有外地高校新闻专业的学生冒充建桥本校学生与高东老师联系,希望得到业务上的指导。

2.两个学期《新闻业务练习》课程教学中,190多名学生参与采编制作出50期电子新闻报《新闻习报》,在新浪博客和微博上公开刊出,共120多个4开版面,计36万多字(含新闻照片)。学校党政领导,集团办、校办、党委办等部门,要求每期报纸给他们送去纸质版。校长办公室已将《新闻习报》列为重要参考媒体,并将其纸质版张贴在校园阅报栏。有的报道还被网站转载。今年又有9名同学被新闻晨报、新闻晚报等媒体挑选前去实习。

3.微博微信平台《建桥建桥我是新闻》刚刚创办2个多月,粉丝总数已过5000人,60人的采编团队带动了12级新闻专业大部分同学投入到这个新闻服务性平台的采编、制作和维护的工作中,同学们在新闻采编、网页制作及社交能力等方面都得到长足进步。

作者简介:高东,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教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硕士学位,曾在新民晚报工作10年,任新民晚报美国版主编等职,主任编辑职称。

新闻业务论文:移动互联网辅助新闻业务教学探析

教改背景

新闻采访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闻专业基础课,重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必需的专业技能。但是很多高校的这门课程普遍存在课程学时和经费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条件有限、评价和考核学生的机制不当等问题,使此类课程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教学方式急需改革。①情境学习理论关注知与行的交互,强调把个体学习者、社会情境统一考虑进去,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的过程,②这为新闻采访课程的教改提供了理论指导。③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移动终端具有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便携等优势,使信息实现了实时接收、动态传播,④实现了人的延伸,成为高效的知识展现和传播平台,可以为情境式学习提供技术支持,改善新闻采访课程的教学效果。

目前,国内关于移动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的论文主要由计算机和教育学专业的教师撰写,研究内容集中在:传统教育理论在移动互联网教学时代的应用,从技术角度探讨移动互联网辅助学习的可行性,手持移动互联网学习终端的研发与应用现状,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课程资源建设现状。新闻传播学界仅有少量论文探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类课程的教学困惑、教学互动方式和对体育新闻教学的影响,研究方法以思辨论述为主,缺少结合具体课程探索新闻业务课程改革方式的论文。

笔者在为四川外语学院新闻学专业的大一学生讲授新闻采访课时,实施了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情境式教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着重介绍教改实施过程,以期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业务类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教改准备工作

教改实施前,笔者首先调查了该班学生移动终端拥有情况和课程安排时间,得知该班学生的移动终端设备拥有率较高。在48位学生中,95%的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15%的学生拥有平板电脑,7%的学生拥有可上网的相机,3%的学生拥有电子书。学生可用移动终端设备在校园任何地方上网。笔者和全班同学互相记下电话号码,建立课程QQ群,在人人网和新浪微博、新浪博客、优酷视频网分别注册了班级公共账号。

教改实施方式

移动互联网支持的情境式教学,是建立在课外自主学习与课内互动学习交互作用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⑤教师与学生都深度参与进学习过程。笔者在课堂内外都应用了此教学模式。

(一)课前预习:教师预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预习阶段以学生充分利用移动终端学习为主,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接触与授课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教师预设并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情境,使其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强烈求知欲。

去年清明节,笔者带领学生赴四川外语学院附近的红岩革命烈士陈列馆等红色旅游景点,参观清明祭先烈活动,现场讲授如何采访事件性新闻。笔者在清明节前一周把相关景点纪录片上传到优酷网,将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的图文内容到班级公共博客上,在微博和QQ群中了视频及图文链接地址并置顶。学生们阅读信息后纷纷通过微博的转发、评论或者私信功能与笔者及其他同学进行沟通,进一步明确实践要求及方式。很多学生将自己发现的参考资料也以类似方式与大家共享。

移动互联网还有助于教师在上课前初步了解学生学习的能力,为有针对性的教学奠定基础。在清明节前24小时,笔者事先通知全班同学在19:00登录班级QQ群进行集体辅导。笔者首先在群里了一条类似题材的现场特写,要求学生迅速评述该文的采写不足和可改进之处,要求每人在20分钟后准时在QQ群里评述后自行休息,并在21:00再次登录QQ群看教师评析。接着笔者迅速评改学生作业,复制并简评有代表性的观点。21:00笔者将简评发到QQ群里,并讲解采访前准备及观察重点,然后回答学生提问。笔者在此过程中大致了解了学生的采写基础及问题所在,有利于第二天有针对性地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二)课内学习:拓展教学方式,及时收集学生反馈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将移动互联网技术整合到课堂讲授中,促进了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1.拓展课堂信息量,提升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教师在不影响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利用移动终端上网查询,及时解疑释惑,并迅速分享所得信息。如,笔者有时会在课上提到某经典新闻作品及其历史背景,但是不同学生对此的了解程度差别很大,为防止部分学生接收过多的重复信息,笔者留几分钟时间指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发言分享信息。这种实践拓展了课堂信息量,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经过几次类似的训练,学生逐渐掌握了快速搜索重点信息的能力。

2.利用移动终端及时收集学生反馈

新闻采访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敢于提问的能力。笔者下课前常留出10分钟请学生就当堂内容提问,但超过半数的学生畏惧公开发言。于是笔者请学生用手机登录班级公共微博并问题。为鼓励学生发言,笔者告知学生历次微博提问情况将汇入期末总评。然后笔者点评有代表性的问题并着重鼓励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由于时间有限,笔者将重点问题转发到本人微博中并课后在微博中回答。学期过半之后,笔者发现原本不爱发言的学生课堂表现活跃了许多,当堂发言次数明显增多。

(三)课后实践:教师设置任务情境,学生协作完成任务

新闻业务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活学活用。因此,笔者设计了课后的任务情境,让学生分组采写新闻,仍以移动互联网为主要技术支持。为了避免学生在合作中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笔者通过移动互联网跟踪学生合作中的参与情况,及时与学生沟通,指导他们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笔者主要设置了两类课后任务:

1.信息差任务

有关教学研究指出,信息交换是人际交流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交流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参与者积极告知对方所不知道的信息。因此,促进交流的一个有效方式就是设置信息差。⑥依据此理念,笔者将任务信息分解,通过QQ给学生分别单独发送信息,使每组成员只能获悉部分任务信息。为了完成任务,学生需要利用各种方式与本组其他成员协商合作,补充完整任务信息,然后共同完成任务。组长收集交流过程中的关键录音,并通过QQ发送给笔者,笔者以此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2.团队合作任务

为了提升学生日后从事媒体工作时至关重要的团队协作意识,笔者布置了部分课后团队合作任务,并按新媒体环境下记者常涉及的四大符号系统(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来设置任务内容。

去年,笔者利用四川外语学院举办春季运动会的契机,指导学生利用移动互联网图、文、视频并用地进行现场直播。笔者首先把学生分为8组,其中6个组负责赛事报道,1个组负责图像视频编辑(另邀请两位高年级学生做技术指导),1个组负责文字校对。学生负责人在新浪微博建立了校运会讨论微话题,在优酷网建立了校运会视频专辑。

笔者告知学生将关于赛事的图文信息在微博讨论话题下,若采访事件值得深挖写成通讯,就利用长微博功能稿件。学生充分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可上网相机等移动终端拍摄新闻照片与视频。若无法独自完成视频编辑上传,则通过QQ等其他方式迅速传递给图像视频编辑组。为促进学生合作,笔者为此次赛事专门设置了新闻线索奖,鼓励那些正忙着采访却忽然发现了其他线索的学生,将线索在微博中校运会讨论话题下,为其他学生提供采访线索。学生采访中遇到采访难点时,可立刻打电话咨询教师,如果需要调动其他资源,就立刻在班级QQ群中求助信息,便于快速得到支援。这种在真实情境下的团队协作,由于有移动互联网的支持,学生们完成了对运动会的文、图、视频的立体式直播报道,提升了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敏感和业务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改效果及反思

教改结束前三周,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也主动反思了教学过程。

(一)教改效果

移动互联网辅助下的新闻采写课程改革,使学生能够个性化、自主化学习,并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89%的学生认为教改增强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虚拟互动与现实互动彼此促进,强化了学生的群体身份认同;92%的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拓展了教师对学生的辅导领域、延长了辅导时间,实现了个性化辅导教学,有助于学生认清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进;98%的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技术使自己更敢于发表个人意见,更能综合展示业务能力,从而使教师更了解自己,最终对自己的评价更加多元化。

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教师可以随时收集教学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及思想动态,并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实施个性化教学方案,拟定对学生的不同评价标准。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综合利用文字、图像、视频等资料,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情感。

(二)教改反思

首先,教师要明确移动互联网辅助教学的立足点是“辅助”,不能喧宾夺主甚至取代教师的主导功能,教学应主要在现实中进行;其次,面对移动互联网中的海量信息,教师应加以引导并监督学生有选择地接受信息,防止学生沉溺于网络娱乐功能中;,信息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否则无法更好地改革教学方式。

新闻业务论文:梁启超新闻业务思想的现实意义

【摘 要】梁启超的新闻观点历久弥新。本文从目前我国新闻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热点的角度对其新闻业务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将媒介的现实问题与梁启超的新闻业务思想相结合,分析梁启超新闻业务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 新闻业务 新闻思想

梁启超是我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他在二十多年的办报生涯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新闻思想。其报刊活动的思想和实践为我国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梁启超在新闻业务方面的经验和总结,为我国的办报活动留下的丰富的遗产。

虽然在梁启超时代,新闻业务的活动仅限于报纸和杂志,但是对于新媒体格局下媒体的发展而言,其新闻思想仍有很多现实意义。现从目前新闻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热点问题来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需要发挥好媒体的社会功能

在目前的国际媒体格局下,我国的国际传播力有限,新闻媒体的国际话语权比较小,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够。发挥媒体的功能,改变我国目前的国际格局非常必要。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对报纸功能的阐述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1、“开民智”的功能

梁启超认为报纸的文章是为“开民智”而作。虽然他的这些思想均为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和追求而阐述,但是却不能抹杀这一新闻思想的指导性。启迪国民、改造旧国民缔造新国民是梁启超办报的目的。现在,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一个“地球村”。所以,国民应当时刻了解国家和世界的局势,媒体应当发挥好启迪民智的社会功能,使国民了解近期的新闻信息。这样不仅有利于国际传播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提高我国媒体话语权。

2、“去塞求通”和“耳目喉舌”的功能

“去塞求通”的关键在于“通”。梁启超认为当时的人们和报纸缺乏一种政治的眼光和国际的视野,国家的强弱取决于信息的通塞与否。“通”的含义就在于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以及言论的表达。媒体的功能在于沟通国内外的信息交流,树立我国的国家形象,宣传我国的思想。此外,他认为媒体是社会的耳目、喉舌。这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喉舌”的理念是相通的。在目前的国际格局下,我们要积极发挥媒体“喉舌”的宣传作用,用媒体发出我们的声音,持续不断地发展对外传播和国际传播,增强我国媒介的话语权。

3、“向导国民”和“监督政府”的功能

梁启超认为报纸有“监督政府”和“向导国民”的作用。在监督政府方面,他还提出了三种方式,即:法律监督、宗教监督、名誉监督。“名誉监督”实质上就是“舆论监督”,他认为“报馆”应通过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通过无形中的影响力来监督政府。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运用好媒体的批判功能。批判和监督,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自身存在和发展所必须做到的。在很大程度上讲,具有批判精神,并能恰当地体现在报纸上,就是舆论影响力的重要突破。

二、国内媒体格局的变化要重视受众的观念

梁启超所创办、主编的报刊多达十余种。如果说维新时期梁启超的受众思想是一种精英受众观。那么维新运动失败后,梁启超的受众观就有了平民化的特点,将目光投向了广大的老百姓,内容上更加丰富,文体上自由灵活,分类上不断细化,编排上更加多样。目前,我国的媒体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媒体的格局已经形成。梁启超在报刊实践中形成的为受众服务的观念依然非常重要。

1、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服务受众的观念非常重要

新媒体不断出现,我国已经形成了“多媒体融合并存”的局面。虽然传统媒体的受众观念已经存在,但是在具体实践上还不到位。新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介,他们服务受众的观念还需要明确确立起来,服务受众的实践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新媒体对于梁启超观念的学习和继承十分必要。他的观念值得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学习。

2、媒介竞争的格局下,赢得受众是发展的关键

受众本位观不仅仅关系到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各媒介之间的竞争和发展。媒介竞争包括介质、技术、内容、营销、整合、形象乃至眼球的许多方面的竞争。如何提高自身的媒介竞争力是所有媒介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而获得更多更广的受众是他们竞争的目的。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其目前的发展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比较大。媒体的受众开始流失,广告的份额也开始减少,因而,传统媒体应对新形势的发展策略尤为重要。积极应对挑战的策略离不开为受众服务的理念,赢得受众是其发展的关键。传统媒体应当积极面对挑战,大胆创新以谋得发展。

3、媒介环境政策下,媒介发展中受众需求导向日益增强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的市场日趋成熟,传媒产业不断发展。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以“传者”为导向到以“受者”为导向的过程。不仅仅在媒体行业,在其它的行业发展中,也出现了这种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把目光逐渐转向“顾客”。相对于其它行业的“顾客”而言,媒体行业称作“受众”。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并且是符合市场发展的机制的。因而,虽然在梁启超生活的时期,媒体产业还没有形成和完善,但是其受众思想在当代社会依然是需要遵循的规律。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理论与实践需要不断创新的精神

“媒介融合”是近年来新闻领域中出现非常频繁的一个词汇。不管是学界还是业界都在研究它。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其对于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所带来的改变。对于理论和实践而言,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们要学习梁启超的创新精神。

报纸版式方面,他改革了报纸的版式,摒弃了线装书式的版式,采用了新式书籍的装订法。他还打破了旧式期刊“首论说、次上谕,次各省要闻,次本埠新闻”的格式,使用铜版新闻照片配合文字进行宣传;办报原则方面,梁启超提出了他的办报原则: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业务规范方面,制定了论说和记事的准则。这些准则,有的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关于论说的准则是“公、要、周、适”四条,记事的准则是“博、速、确、直、正”五条等。

在目前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各个媒体的理论和业务的实践也需要不断创新。不管是网络新闻、报纸新闻、还是电视新闻以及其它新媒体新闻的采写编评都需要规范,真正能够做到梁启超提出的论说和记事的准则,才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新闻人才培养和新闻队伍建设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新闻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问题也一直是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新闻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近年来,由于受到主客观的影响,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者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媒介失范问题频频出现,虚假报道、低俗之风、有偿新闻、不良广告、侵权报道等带来了消极影响,严重影响了新闻媒介及新闻从业者的社会形象,违背了职业道德。

梁启超的报刊自律的观点对我们这些现代人依然有重要意义。梁启超对报人的素养提出了要求,他认为,要想办更好的报刊,就要提高办报人自身的素养。“虽然为向导者,必先自识途至熟,择途至精,然后有以导人。”他认为向导民众要从自身做起,这一点也是对现代社会媒体人的要求。提高媒体人的素养尤其重要,媒介素养的提高有利于规范媒介的行为,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还有利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另外,梁启超还提出了健全舆论所具备的条件——“常识、真诚、直道、公心、节制”。从这一点来说,虽然这些要求是梁启超对于健全舆论而提出来的,但是这些内容不仅仅是对健全报刊舆论而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报刊编辑人员的行为规范提出的要求,更是报刊编辑活动的要求。我们应当以梁启超提出的这几点要求为准则,约束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受众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新闻业务论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新闻业务课程教学方法与探索

摘 要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新闻业务课程一直都实行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社会环境和高职高专教育中的新闻专业学生的成才要求。因此,探索新的新闻业务课程方法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理念为基准,分析了当前新闻业务课程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 工作过程导向 缺陷 优化对策

一直以来,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被视作教育的重头戏和生命线。一个具有高水准的教育方法才能确实保障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果。新闻业务课程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的新闻业务工作者。但是长久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和普通高校的新闻业务课程教学方法过于偏重理论的传授,教师成为了教学工作中的控制者与决定者。但是因为新闻业务的本质属性偏向于实践性,这与我国现阶段过于偏重理论传播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冲突。作为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实践学科,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过于落伍,培养出的新闻工作人员缺乏实践的能力和素质。所以,业界十分有必要调整和改革现有的新闻业务课程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与思路,通过积极的优化业务课程与教学才能培养出适合时展的新闻业务从业人员。在改革的各种途径与建议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闻业务课程教学方法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探索。

1 工作过程导向的含义及特点

1.1 工作导向的含义

工作过程导向概念的提出来源于德国。从历史上来讲,德国独创的工作导向性职业教育促使了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迅速崛起。德国的职业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操作技能,通过理论的传授加工厂的实践操作培养出了大批素质很高的人才。这其中,德国的职业教育能力开发离不开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理论作为基础性理论的支撑。

从广义上来讲,工作过程就是指旨在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的顺序。狭义的工作过程是指物质产品生产的顺序。工作过程的意义就在于“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就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所以说,如果不能对工作过程有很好的理解,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没有办法实际体现出真正的教育内容。

1.2 工作过程导向的特点

(1)课程与教学理念时代性。首先,应该明确工作过程的教育的方法是以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发展新趋势为指导的,这就要求教育课程的模式也进行相应的优化和改善,也就是对于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的了解和准备。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才是符合时代性的教育方法与理念。通过严格按照工作的实际过程来安排学习的进度和方式,来达到在学习中“学会工作”的最终目的,学习的过程就是在模拟工作的过程,为学生日后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职业能力基础。

(2)课程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在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前,需要首先将实际工作分析作为基础分解,通过实际工作的模块化顺序分解作为具体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不是以学科为基准来组织教学内容,而是强调以实践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模式,配以理论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这种行动化学习在每一个学习模块中都囊括了不同的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项目“行动”过程的完整性很大限度上得到了保护与落实。

(3)课程教学的模拟情境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的最主要特征就是要求以项目教学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情境”中实施。老师通过在课堂上或课下实践活动中按照实际任务情境将真实的工作组织形式带入教学中。这样使得教学过程更加贴近职业实践,达到了实际工作过程与教学内容的“同步”。通过模拟情境化教学把课程实施的主体、客体、教学过程和教学的场地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课堂上并不是老师的“独角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师,而是突出了工学结合,包括了学校、媒介的融合,教师、“工程师”的融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学生心理过程与行动过程融为一体,即“教、学、做”融为一体,服务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有效地构建了一种以合作为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场所也延伸到了实验室和媒体。

2 目前新闻业务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2.1 偏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

在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培养中,过于重视课堂上的课堂教授,传授型课程的比重过大。业务课程本应该着重与技能训练,但由于各门课程过于强调课程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其中有不少与技能训练脱节的东西。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等课程中可能以往教师只注重教授学生一些大道理、大原则,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本应是重实践的课程,结果被理论教学占据了过多本该进行技能训练的时间。

2.2 教学方法上理论与实践性联系不强

近几年,高职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新闻类型专业与课程大多都开设了例如“中外新闻名作赏析”的专门课程,但是这种课程安排作品的鉴赏去没有跟实践练习结合到一起。在实践新闻写作上,教师一般只讲授消息和通讯,其他的新闻体裁很少涉及。学生由于没有学习到诸如述评性新闻、新闻分析、解释性报道、新闻特写等体裁的写作知识,毕业以后,往往难以适应新闻实践的需要。以笔者所教授的专业新闻采写课程为例,一般教学只是通过学习采访教科书中提出的若干笼统原则,作为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但由于没有紧扣采访环境实际,深入讲解在不同采访环境中对原则的灵活运用,学生虽然对采访原则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一到具体的采访环境中往往不知所措,提问浅显,甚至是无的放矢。

2.3 业务课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

众所周知,新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授课的老师必须要具备比较丰富的新闻工作实践经验才能为学生带来有用的知识。因为他们曾经或者正在亲身经历新闻业务的实践流程,懂得实践中应该注意的点点滴滴,通过传授实践经验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懂得未来的工作业务流程。但是,现阶段在高校担任业务课的老师,大多没有媒体实践的经验,或者已是多年未和业界接触,这样教师很难有从事新闻实践的机会。因为教师自身工作经验的欠缺,对于新闻业务发展趋向动向缺乏把握。所以,大多老师的课程教学只能从“书本”到“书本”,难以紧密结合新闻实践,学生所学的知识必然也难以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

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新闻业务课程优化

3.1 改变传统教授模式,引导学生多渠道自主学习

新闻教育专业知识的讲解与教授应该注重多元化和知识的丰富性与现时性。从事新闻教育的老师除了具有较强的理论专业之外,必须还要能够了解新闻专业的近期国际国内发展状态,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去丰富自己的知识传授方法和手段。通过有效的手段引导课题教学,引领学生富有成效地汲取知识。如果教师只有理论素养但是缺乏业务实践经验,那么就无法生动地讲述新闻业务的精髓。

首先,老师需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做好指导工作,通过适当的引导,去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诠释出个体对于新闻业务的理解。其次,针对新闻教学的特殊要求,高校要大力引入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业界博学人士担负新闻业务课程的授课。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偏重“引导”,不能大包大揽地“统领”。

其次,新闻业务老师有必要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的组织者,通过给学生设定目标和方向来引导学生对于新闻知识进行深化了解。在学生“求知”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当一个“协助者”的角色,能够有步骤、有计划、逐层深入地安排学生的采、写、编、评、播、摄等新闻业务内容,规定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引领学生逐层深入掌握新闻业务各方面的基础知识。

3.2 “多管齐下”的新闻业务课程教学

高等院校的新闻业务课程,应该是一个多方位、系统性的培养过程,不能再局限于知识的简单传播。通过调查发现,尽管高校在新闻类教学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改革,但总体来看,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还是没有根本的触动。高职院校新闻教育要想摆脱这种困境,就必须多管齐下,彻底根除传统教学思想的不良影响,让新闻业务课程教学灵活多元化。

首先,要将课程的实践上应该多样化,具体的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一是间接式。通过定期邀请新闻业界的专业人士来学校举办专门的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这些新闻从业者,触摸到新闻实践的真实脉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新闻实践工作的好奇心,并且确定未来的职业目标。二是直接式。即让学生直接进行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以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所学到的理论,在课堂上进行职业体验,进行例如“模拟新闻会”,这样将课堂学习由静变动,由内而外,由封闭到开放,由被动到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了他们的积极思考,活动范围和时间的限定又保障了实践的效率。三是参与式。即通过让学生去报道新闻的方式,直接让学生参与实践工作,面对和克服在报道中碰到的问题,锻炼和累积实践经验。

3.3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意识

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与提升,其实就是自我性格和身心成熟的过程。教师在这期间对于学生的教学过程,就是通过自身拥有的专业知识和人格职业魅力去引导他们完成这一成长的过程。大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在学习中通过自身的感知、感悟与个人实践体验的统一。知识是外在的,还需要学生运用内在的知识理解和构架去进行再吸收循环才能起到作用。因此,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既需要有老师对学生的谆谆教导,更需要学生自身进行主动的思考和创新活动,需要将学生放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当中,让学生实际接触真实的新闻业务,去思考所接触的事物、现象、规律,从而激发在采、摄、写、编、播、评等业务技能上的创造性和创新意识。.

新闻业务论文: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新闻业务新变研究

摘要:随着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载体的数字技术的迅疾发展,催生了诸如网络、手机等新的媒介形态的出现,使得媒介融合的趋势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本文立足于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新闻业务新变本体研究,首先概述了媒介融合内涵及对电视新闻业务影响,继而提出对策,以期对相关研究有所借鉴意义。

关键词:媒介融合 电视新闻 业务

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发展迅猛使得媒介融合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同时也给新闻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电视新闻工作者要积极适应新闻传播模式的改变,推动新闻传播的革新与发展。

一、媒介融合内涵及对电视新闻业务影响

(一)媒介融合内涵

媒介融合是相对于电视、报刊等媒介所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而言的,在现代社会中,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信息的内容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撑,计算机网络则为其构建了多媒体平台,受众在融合网络的各个节点上可以同时获取多种媒介的多样化信息,主要涉及技术、内容以及产业的融合。

(1)技术融合。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在“网络电视”、“手机报”等不同媒介平台上进行传播、扩散文字、图像、声音等新闻内容信息;

(2)内容融合。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将不同媒体的新闻作品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展示,而且实现不同媒体的新闻内容相互间的渗透和重新组合,满足受众多层次的需求;

(3)产业融合。构建以新媒体为核心的数字化平台,从而实现网络视频、网站、手机、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的相互叠加,多向分布,而且使众多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成为现实。

(二)对电视新闻业务影响

1、大大提升受众地位。在媒介融合的情景下,信息的传播体现为较强的个性化。以微博、播客、博客等为代表公民新闻和草根媒介对电视受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电视受众参与的内容生产使得新闻信息源呈现多元化,电视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媒介内容的影响,而是有选择的筛选自己感兴趣的媒介内容,选择为自己接受的接收终端。

2、媒介载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数字技术瓦解了信息对传播载体的特殊依赖,新闻信息呈现出多元化的传播状态。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中,媒介载体可以是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网页。形式的极大丰富,使得电视受众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获得满足,随着这种需求被持续地强化,电视受众对新闻传播载体的选择变得更加挑剔。

二、媒介融合语境下电视新闻业务新变策略

媒介融合带来新媒体的创新与发展给电视新闻业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新闻业务的没落,只要电视新闻业务根据所处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结构性地调整自己的采编播业务,加强与各种媒介多方式、多层次的沟通与合作,凭借专业的人才资源优势、多元化内容渠道和庞大的受众群体,电视新闻业务仍将在媒介融合生态下的受众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

(一)构建大媒介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在媒介融合环境中,传媒的竞争愈加激烈,单独的任何一种媒介形态很难形成竞争的优势,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任何媒介传播途径都应该成为电视新闻业务可借鉴的形式或借助的手段,以实现立体化传播。基于此,根据用户需要构建大媒介平台,一方面依托电视台现有的新闻节目建立网站,提供播出节目视频;另一方面是组建传媒集团,对接多种媒介平台,整合不同类型媒体的新闻内容资源、新闻传播平台,开展跨媒介的新闻资源共享。通过手机电视、视频网站、网络电视、播客、IPTV甚至手机短信、微博等,将新闻信息以多元化的形式、多样式的包装、多渠道的送达,以实现立体化传播的模式,从而实现促进跨媒介的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借助媒介平台,实现节目共创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视新闻节目的主编开始注意使用网络媒体平台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互动性推动,往往会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设互动板块接受观众对于新闻节目内容的反馈,但是这只是属于新闻节目的独创阶段,远不能达到共创的目的。要真正实现新闻节目共创,就要对其他媒介进行有机整合,树立自己竞争的优势,所以说创造性地嫁接其他媒介平台,让互动从形式变成节目的内容就成为必须。在内容选题阶段,重视网络互动平台,选取网民点击量最多的新闻话题,提高自己内容的原创能力,通过记者现场调查、网络连线采访,演播室主持人解说、嘉宾现场讨论等形式,对新闻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同时在内容报道中,通过论坛、微博、播客、DV展播等形式邀请观众参与,较好的处理观众与新闻内容生产的关系,将其作为新闻内容生产的合作者、加工者、整合者以及解读者。对于通过网络收看节目的观众,还可以为其提供专门的沟通渠道,让观众实时参与到节目中,将互动的过程多方位呈现出来。

(三)适应媒介融合趋势,转变新闻传播角色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主体得以转变,新闻传播草根化、群众化趋势日益明显,新闻传播工作者应该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理念,聚焦社会热点、焦点、难点,以加速新闻传播、提供信息服务、监督舆论导向、为群众发声为职责,体现社会责任感;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得新闻传播工作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成为可能,新闻传播工作者要做受众的“回音壁”,不断满足受众资讯需求、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反映群众的心声。

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加速了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媒体融合又促使电视业务的改革与发展。新闻传播工作者要立足于现实状况,积极转变自身角色,着力于媒介平台的构建,促进节目共享与节目共创,推动新闻业务的新变。

新闻业务论文:谈报纸个性与新闻业务策划

[摘 要]在生存竞争和利益竞争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报纸开始注重“营销策划”。抓住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力争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从而获得较大的汇报。如果有了好的新闻策划,没有深刻把握事件的价值内涵,报道出来的东西还是没有任何影响力,难以让读者接受,这样就削弱了传播效果。

[关键词]报纸个性;新闻业务策划;分析

一、新闻业务策划的必须性

在近年来有关报纸业务研究文章的关键词中,“同题竞争”是频繁出现的概念之一。报道内容的同素材、同主题等新闻资源的有限性绝不是现在的产物,但计划经济时代的报纸因为“各得其所”,使这一原本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太多表现出它的负面影响。“责任”与“规定动作”需要的是相安无事的办报状态,突破有限性而开掘新闻资源只是副产品。市场中求生存的媒介管理定位使得“自留地”与“自选动作”有了较大的空间,求新、求异的受众加速孕育出报人“你争我夺”的职业理念,并将同题资源的有限性问题推到了聚光灯下。问题的解决包括了两方面:合理利用报纸空间拓展的相对优势,张扬文字报道特有的性、厚重与深刻性等报纸所共有的个性;较大限度地挖掘与利用新闻资源,摆脱素材问题带来的同质化,尽量体现每份报纸的个性。业界实践已经反复验证,要做到这些新闻业务策划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选择。

各类媒介所具有的“类”的介质属性,都能够为报道内容量的增加与质的提升提供潜在的空间,同时可以从内涵与外延上拓展这种弹性空间的,除因特网外当属报纸。外延扩充方面,报纸版面增扩,除新闻出版秩序监管的政策性规定带来某些约束与限制外,适应新闻策划需要的潜力是与电视媒介难以比拟的,因为后者要受非灵活性的时间因素限制。常规情况下供读者选择的信息超市式的报纸分叠、多版组处理,重大活动与节庆、特别事件时的增版、特刊与号外等这些外延式扩张手段,不仅是报纸与广播电视之间竞争,也是报纸之间激烈竞争的一种有效与必然选择。新闻策划的目标之一就是形成量的规模,版面扩增的相对自由正是报纸的个性与优势所在,所以,新闻业务策划的实施将报纸的个性与优势充分挖掘并体现出来。

二、不要把新闻策划变成炒作

新闻策划和炒作,是这两年比较流行的两个概念,也是业内同仁谈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它是新时期报纸出现的一个新现象。然而,新闻策划这个新时期新闻运作的“宠儿”若宠过了头,宠变了形,就会成为“炒作”。以致不少正常策划也经常遇到人们的质疑。从表面上看,新闻策划与炒作有些相同之处:追求创意,追求与众不同,追求社会反响,追求广告效应,以达到扩大报纸影响的目的;有周密的计划部署,首尾照应的操作,以把文章“做大”等。策划与炒作既然具有一些共同性,但若把握不好度,策划就可能变成炒作。随着竞争的加剧,媒体绞尽脑汁,以策划或炒作的手段去吸引读者,扩大影响,都是为了适应现代传播环境的一种表现形式。

从新闻本质上看,新闻策划是在传媒竞争空前激烈的形势下,立足于客观新闻这一前提,对报道活动进行的有前瞻性的、有巧妙创意和构思的、能够解答重要新闻热点问题的谋划与设计。其目的在于最有效地运用和配置现有的新闻资源,较大限度地赢得读者、取得的社会效益。

炒作也是新闻竞争的产物,也是为了有效地运用和配置现有的新闻资源,较大限度地赢得读者。正如美国克瓦克教授和罗森斯特教授所指出的:“媒体的空前发达并没有产生相应的新闻信息量的大幅增加,如今的媒介越来越多地倾向于炒作热点新闻,加大新闻炒作的力度,抓住某一新闻事件大做文章。”尽管如此,以严格的目光来观察,新闻策划与炒作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

新闻策划以客观新闻是否存在为策划的前提条件,虽然在具体报道中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总体是一种客观的、被动地、“第二性”的行为,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符合新闻的本质意义。而炒作则不痛,它既可以借客观存在的新闻为由头,也经常主动地“作出”新闻。通过发起活动实施预设选题,或者幕后指使人做“有新闻价值”的圈套,然后来报道活动中、圈套中的新闻。这样“作出”的新闻,不符合新闻的本质意义。

三、报纸个性与新闻业务策划的关系

报纸普遍地增版、扩版始于报业逐步走向市场的20世纪90年代,报纸为了成功地走向市场,包括选题、作品呈现形式、规模效应、建构报纸形象等内容的一系列新闻策划或新闻业务策划大量出现,其中晚报的策划尤为突出,几乎所有的晚报都开展过一些公益与救助性的常规与非常规新闻活动策划。

各种媒体所面对的显性新闻资源与素材的同一,虽然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不同媒体报道内容之间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性”的大小,也取决于对新闻现象或事件存在“状态”的认知与把握程度。从本质上说,任何一种新闻事件或现象都不是一种单纯的自在体与独立体,它应该属于处在隐性状态中的事件或现象“链条”中的一环,可以从中截取的事实“长度”就依赖于认知与把握的能力。所以,对如何利用新闻事实进行报道存在弹性空间,用画面和语言文字手段来具体丈量这种认知与把握程度的效度是不同的,语言文字更有优势。因此,对于同一新闻素材而言,语言文字报道比画面报道更有深刻性、厚重与全息性特点。如在北京申奥成功的报道中,尽管央视在表决结果揭晓的瞬间就已把“北京赢了”的欣喜在最短时间内传达给了观众,但《北京青年报》、《人民日报》(号外)以文字报道性的特点展示了报纸的优势,不到半小时两家报纸就出现在天安门广场和世纪坛,其中莫斯科火线传真、各界对中奥城市陈述的反应、奥林匹克百年史、中奥8年全景回放等密集信息以及相关背景材料和深度分析,在短时间里较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的新闻消费需求。当然,文字不驻留、延展性信息多方位呈现等报纸诸多个性优势,只有依靠新闻策划和运作,避开自身的劣势才能较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总之,新闻策划必须认真调查研究,通过团队的力量,组织整合资源,设计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案,多方位进行论证。有了个性,才会有生命力。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