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新闻与宣传的联系实用13篇

新闻与宣传的联系
新闻与宣传的联系篇1

党建工作位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对企业全体职工的个人发展以及企业整体利益的实现都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通过企业新闻宣传,能够为企业党建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当前形势下,怎样更好地肩负起为党的建设鼓与呼的重大使命,怎样让党建宣传报道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全体职工所认同和接受,是党政工作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怎样通过加强宣传工作来提高党建工作,带动企业发展

第一,培育企业社会责任,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党政工作部必须借助于报告、培训、企业内网、厂报、座谈等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企业党建以及职工职业道德等等各个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引导企业负责人、职工养成只有奉献社会才会取得良好发展的意识。与此同时,党政工作部在新闻宣传工作过程中必须引导企业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国家、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职工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上,企业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在企业内部,通过开展“总经理接待日”、设立意见箱等各种各样的方法,保证职工与企业领导层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变得更加密切,为职工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在企业外部,党政工作部必须积极地搜集外界对本企业的各种各样的建议和意见,并且将这些建议和意见及时向企业负责人和企业领导层进行反馈,从而能够不断地对于企业及其职工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调整。与此同时,党政工作部也必须引导企业负责人主动地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让企业全体职工积极地进行扶贫帮困、支援灾区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在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负责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不断地培育企业社会责任,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加强规范和监督,不断地推动企业取得科学的发展。

在通过企业新闻宣传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加强规范和监督,不断地推动企业取得科学的发展。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须维护产品质量。发挥企业党政工作部熟悉企业生产情况的优势,在企业内部全面培育诚信意识,保证每一个职工都能够具备良好的产品质量的意识,从而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二是必须促进安全生产。充分发挥企业党政工作部密切联系职工的优势,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活动,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生产问题,切实将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三是必须推动节能减排。党政工作部要深入开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督促企业建立健全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

第三,企业党政工作部应立足于发挥组织优势,合理确定企业党建工作内容和形式。

新闻与宣传的联系篇2

一、《新闻联播》语态转变的动因

《新闻联播》作为中央电视台的王牌节目,近年来,其新闻文风、语态出现明显变化,《新闻联播》转变的动因是什么呢?

(一)来自新媒体和其他媒体的挑战

自媒体时代,电视与新媒体争夺受众的正面交锋不可避免。电视新闻语态的改变既是对新媒体语态转变的跟进,也是对新媒体发展的肯定与支持。

新媒体在改革方面是前锋,传统媒体是新闻语态变革的中后卫,是守卫底线的把关人。“在各种形态的媒体竞争的时代,《新闻联播》存在的价值在于提供与‘微博’、市场化媒体不一样的态度。[1]”

(二)重建媒体公信力

电视新闻语态转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电视新闻节目对公众的公信力逐渐下降。《新闻联播》运用固定模式办电视新闻节目,延续几十年,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独创,在世界新闻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电视新闻节目公信力的下降,直接关系到新闻节目自身的生存。

(三)电视媒体自身发展需要

电视新闻语态转变与公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认可度呈正相关。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的高低与电视台的声誉直接相关。

“中央电视台200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近几年《新闻联播》收视率有所下降,甚至在广州、上海等地退出了收视前十名的行列。[2]”

此外,《新闻联播》的高收视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优势,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地方电视台同步转播以及境外电视台的转播为其收视率提供了保障。

二、电视新闻语态转变之路:“宣教”转向“宣教+新闻”

电视新闻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和象征性的国家权威符号,电视新闻语态不是媒体能决定的,它植根于社会政治制度。“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下,新闻都不可能实现完全的独立。它总是要受到权力有形或是无形的操控。[3]”“作为国家政治权威与秩序象征的《新闻联播》,已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仪式。[4]”由于其特殊职能和政治象征意义,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电视新闻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电视新闻语态的转变是第一步,表现形式是电视新闻语态从“宣教”模式向“宣教+新闻”模式过渡,这是新闻价值规律的回归。

(一)“宣教”与“宣教+新闻”

电视新闻语态“宣教”模式是指宣传教育语言占据新闻语言主体的语态模式。这种新闻语态具有浓厚的宣传教育意味。例如,《新闻联播》的宗旨是“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天下大事”。《新闻联播》的新闻先后次序排列不是以其重要性,而是以国家领导人的排名先后而定的。电视新闻节目不是按照“新闻传播规律”编排,宣传教育才是其首要目的。2006年至今,《新闻联播》“非常规”举动频频出现,新闻文风、语态明显变化。说明“《新闻联播》从单纯的“党的宣传工具”转向了传媒的职业化。[2]”央视引领的电视新闻语态转变历程或许由此开始,“宣传+新闻”模式将会成为电视新闻语态转变的新方向。所谓“宣教+新闻”模式是指电视新闻宣传语态和新闻语态并存的一种语态模式,也是电视新闻宣教语态向职业传媒语态转变中的一个过渡类型。在社会转型期,电视新闻的宣传功能和新闻报道功能二者不可偏颇。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电视人尝试运用“宣教+新闻”模式的新闻语态平衡电视新闻宣传报道和新闻的关系。

现阶段是新闻宣教语态和职业化传媒语态的融合时代,更是电视新闻语态迈向职业化发育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围绕“宣教+新闻”语态转变的媒介实践已非常丰富。作为中国最权威的电视新闻节目《新闻联播》,最近几年来的一系列动作,也可以被认为是对这轮电视新闻语态改革热的跟进,同时也是对电视新闻语态改革成果的肯定与支持。

(二)“宣教+新闻”:新闻价值规律的回归

“宣教+新闻”模式是电视新闻语态遵循新闻价值规律的结果,也是电视新闻改革进程中的第一步。长期以来电视新闻深受政治体制的束缚,公众对电视新闻节目也赋予“守望社会”的角色预期,这样,电视新闻节目“宣教价值”被无限放大,新闻价值被有意无意的忽略。央视正在逐步改善这种做法,从1993年《东方时空》到1996年的《焦点访谈》,再到2009年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央视在电视新闻改革领域的摸索已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新闻联播》的语态变革并不是无根之木,是在公众呼吁和前期摸索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些媒介实践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按新闻价值规律办事”。

1.主播风格和新闻语言的转变。《新闻联播》主播皆为中央电视台资历超过十数年的主播。其中,邢质斌、李瑞英、李修平、罗京、张宏民、王宁等六人被称为“老三对”,此组合由1989年开始从未改变。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地方新闻播报形式追上其他国家之际,只有《新闻联播》还在“墨守成规”。直至2005年初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叶宏明提交《让〈新闻联播〉换换人》提案,他认为:《新闻联播》不仅主播面孔较老,且内容、节目包装一成不变,观众年龄层趋于老化。故央视新闻中心借新闻频道改版之际,从2005年1月1日开始,将两名年轻主持人康辉和李梓萌加入主播队伍;至2007年,罗京与邢质斌将淡出,借此改变新闻包装风格,但未能成功。2007年12月,该项目又被提到日程,海霞、李梓萌、康辉、郭志坚陆续出现在《新闻联播》的主持人行列,进行新旧交替的实习。2011年9月25日,《新闻联播》画面配置改版,电视画面中节目logo样式和位置发生变化,与央视新闻频道一样,每条新闻配大标题,欧阳夏丹和郎永淳首次主持。“欧阳夏丹最大的特点是她颇具亲和力的微笑,这是目前《新闻联播》中很难见到的。而郎永淳非常喜欢玩微博,他可能是目前《新闻联播》的主播团队中,为数不多用实名玩微博的。他是央视少有的戴着眼镜播新闻的主播。[5]”

2011年9月25日,当《新闻联播》进行到13分10秒,播音员说出:“十一黄金周祝您玩得开心。”如此亲切的问候语,此前几乎与《新闻联播》绝缘,相反,它一贯以权威、严谨、庄重的形象示人,播音员正襟危坐,以固定的程式,播报领导人活动、政策宣讲、各地先进典型与建设成就,令人敬而远之[5]。由此可见,电视新闻语态的变化已经悄然开始,并逐步口语化,这样的新闻语言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贴近群众生活。

2.新闻内容:注重策划和编排。在新闻语态转变的同时,电视新闻内容编辑和编排发生变化,更加注重策划,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策划。2010年10月1日,《新闻联播》打破常规,在国庆节当天采用“画中画”模式在节目开始直播“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并在节目播出到19时25分05秒时再次直播星箭分离的实况,两段直播全长6分07秒;此举被视为《新闻联播》开播32年以来现场新闻直播的创新和突破[6]。发挥统筹功能,以“订单作业”方式积极向各供稿部门组织稿件。强化编辑功能,重点体现“三贴近”,符合新闻规律和大众化原则,改进节目语态,增强节目亲和力。2009年7月30日,《新闻联播》在播报新闻提要时,未出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动态新闻,同时也没有会议新闻的相关介绍。2011年9月25日《新闻联播》节目首先不是国家领导人的新闻,而是对准河北农民。对时政新闻、主题报道、一般新闻、国际新闻等,根据新闻价值进行整体编排,突出《新闻联播》的新闻性、信息量。

3.意见表达:电视新闻短评出现。在媒体竞争白热化时代,电视新闻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逐步被其他媒体超越,电视新闻如何把握信息传播的主动权,电视新闻评论是突破口。电视新闻不能仅仅停留在新闻事实的表面,应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信息,对新闻事实进行理性地分析和点评,形成并突出节目自身的言论和观点,讲述老百姓的心里话,运用电视新闻独有的政治资源和权威性,引导公共舆论。这是电视新闻语态转变的一个重要形式。同时,意见的表达是新闻媒体提高新闻锐度的一个手段。“提高新闻锐度是“总体上对‘新闻符号’体系改造的尝试,主要体现为凸显电视‘意见表达’的功能,也是第三轮电视新闻变革最实质性变化。[7]”为了适应潮流和紧跟时代步伐,中央电视台建立起一支电视新闻评论员“国家队”,在新闻报道上争分夺秒,积极加入媒体竞争,同时也开始放大国家电视台的新闻态度与评判。在直播的硬新闻后面即时连线、即时点评,改变以往央视评论仅仅以专题节目、访谈节目呈现的局面。《新闻联播》在电视新闻短评方面主要是以本台短评、编后语或编者话等形式呈现。

总之,《新闻联播》语态转变的每一步都是谨小慎微,作为国家权威和政治秩序象征,其存在的最重要价值在于确立一种权威秩序,维护现存政治体制和传媒系统的稳定性。“使现存的政治秩序和权力关系合法化” [3]。“其新闻语态的转变方向和尺度取决于现存政治制度对新闻语态转变的容忍程度。[7]”现阶段《新闻联播》语态转变是对公众对电视新闻语态改革呼声的积极回应,也是为了挽救其日益下降的影响力,重建在自媒体时代的公信力。但是根本目标不会改变,当今的变化是宣传方式的变化,即运用新闻来宣传,其传播理念与新闻政策的一致性会继续保持。《新闻联播》语态转变是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缩影,中央电视台除《新闻联播》之外的传媒资源和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是电视新闻改革的试验田,而《新闻联播》只会选择合适的、稳定的、巩固的成果加以吸收。电视新闻语态转变同样会遵循这样的规律,“宣教”语态不会完全淡出,遵循传播规律的“宣教+新闻”语态会成为电视新闻语态的转变方向。

参考文献:

[1] 喻盈.《新闻联播》变脸 除了小清新还有什么[J].看天下,2011(27).

[2] 陈力丹,焦中栋.向“以新闻为本位”渐进靠拢——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30年来的渐进变化[J].声屏世界,2008(11).

[3] 邵培仁,范红霞.传播民主真的能够实现吗?——媒介象征性权力的转移与话语民主的幻象[J].现代传播,2011(3).

[4] 张兵娟.国家的仪式——《新闻联播》的传播文化学解读[J].现代传播,2010(8).

新闻与宣传的联系篇3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就行业新闻宣传工作做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充分肯定了行业新闻宣传工作所取得的明显成效。“自协会成立以来,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紧紧围绕服务纺织工业改革与发展大局,坚持贴近行业、联系实际,行业的新闻宣传意识不断增强,能力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效果不断显现。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促进行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及时帮助行业找出问题关键所在,针对各类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深入剖析,为行业出谋划策,同时大力宣传报道行业发展中的先进企业以及先进人物,提升行业自身发展实力。行业新闻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开创了好的工作局面。”王天凯指出,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把握大局、唱响行业发展主旋律。;二是广泛宣传重大行业活动及先进典型。围绕加快纺织工业调整升级和建设纺织强国战略目标,在协会组织引导下,业内外媒体找准关键环节精心策划,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在行业和社会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活动及先进典型的主题宣传,形成了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聚焦点,如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 全国纺织劳动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年度创新人物评选等等;三是应急新闻报道效果充分展现;四是舆论引导能力不断提升;五是新闻及其机制建设迈上新台阶。”

五大弊病亟待摒除

总结成绩的同时,王天凯还指出了纺织新闻宣传工作中亟待摒除的一些弊病。“首先,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与新时期纺织行业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特别是在新闻宣传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及行业新闻管理意识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二是舆情研判和舆论引导能力与新时期行业发展的实际形势还不太适应,特别是在媒体关注纺织行业的热点问题,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建设纺织强国的基本要点有效及时引导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三是行业新闻协调机构与中央有关部门及媒体的联系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国新办和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相关管理部门与媒体之间,尚未形成常态化的紧密联系机制,使更高层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到行业发展所遇到的紧迫问题和政策建议,还需探讨更加及时有效的途径;四是行业媒体需要从体制机制改革层面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和效率,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主旋律条件下,要增加走基层、跑企业、敢于碰敏感性报道的频率。”他表示,这些问题亟需在下一步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中切实加以解决。

行业新闻宣传把握五个“更”

新闻与宣传的联系篇4

一、新闻的定义、特征及功能

(一)据考证,“新闻”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唐朝初年出版的《新唐书》中。书中载有“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孙处玄语)。这里的“新闻”指的是民间新闻的轶事。关于新闻的定义,目前,国内较能为人们接受的是1943年陆定一同志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的说法:“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谓言简意赅,是一个比较科学准确的定义。(二)据以上定义,我们可以将新闻的特征概括为一下几个方面:(1)真实性。新闻是事实的报道,因此事实性是新闻的本源,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事实是新闻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也曾把“事实的变动”视为新闻的本源。1859年,他以《纽约每日论坛报》柏林通讯员的身份,向报纸编辑部说明一段时间没有寄稿的原因时写道:“德国有一句谚语:‘如果周围空无一物,皇帝也失去敌自己的权力’。既然连皇帝这样的大人物都受这条空无一物规律的支配,本报通讯员更无法逃避这条规律了。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就没有什么可说的。这就是那迫使我好几个星期停止从‘精神之都’、从这个即使不是世界力量的中心至少也是‘世界精神’的中心寄发通讯的极重要的原因。”(2)时效性。新闻如果失去了时效性,就没有了生命力,就不能称其为新闻,而改叫旧闻了。有学者提出,新闻报道必须从“TT”即今天(today)的事情今天(today)报道转变到“NN”即“现在(now)事情现在(now)报道”,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从中可见新闻时效性的重要。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的新闻活动中也在实践着新闻的时效性。马克思对报纸的特点从时效性方面做了规定:“报纸的一般性质——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切关心。”恩格斯就时效性问题对记者和编辑也提出过要求。在写作方面,他要求:“必须像一个真正的记者那样写作,就是说,写的快,手头有什么材料就写什么。”而编辑,“重要的是从适当的方面迅速抓住问题。”(3)时新性。曾经有人说新闻“姓新”,说报纸是“新闻纸”。可见新闻的“时新性”也是新闻的内在特征之一。(4)公开性。新闻的最终目的是拿给人看的,是要公开的,如果写了的新闻不公开给受众看,那谈何新闻?因此,公开性也是新闻的特征之一。

(三)新闻的功能主要有(1)信息功能。新闻传递信息,这是新闻的最基本的功能。(2)教育功能。新闻媒介通过报道和评论,引导社会舆论,使广大民众受到教育和影响。有关新闻提供信息、教育大众的功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有过专门论述。(3)宣传功能。新闻具有明显的宣传功能。列宁对此有过经典论述:“报纸的作用并不只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争取政治上的同盟者。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4)服务功能。新闻事业具有服务于社会的功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新闻服务大众的功能有过精彩阐述。

二、新闻与宣传的区别与联系

(一)新闻与宣传的区别。新闻与宣传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与传播的本质特征不同。新闻是传播关于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的一种手段。它重信息,而信息又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新闻具有客观性。宣传是传播思想观念的一种手段。它重外在的形式符号,某种仪式、某种标志往往被赋予较强烈的意义。

2、新闻与宣传的出发点不同。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自身的需要,把一定的观念传播出去,让受众了解、理解、接受,从而争取受众的信任和支持。

(二)新闻与宣传的联系。关于新闻与宣传的相互关系,目前有三种看法:

1、包容说。认为新闻和宣传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新闻是宣传的一部分。新闻与宣传是两个有种属关系的概念,新闻是种,宣传是属,一切新闻都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并非全是新闻。新闻是一种手段,宣传只是这种手段的目的。

2、交叉说。宣传与新闻是互相独立、相互联系的关系。新闻与宣传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他们之间不是并列的、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甚至相互渗透的。

3、无差别说。认为新闻就是宣传,宣传就是新闻。

参考文献:

新闻与宣传的联系篇5

解放战争后期开始,他先后与新闻界进行过三次谈话:第一次是1948年10月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第二次是1956年的5、6月间,他先后与新华社主要领导的谈话。在这次谈话中,他就新华社的性质、任务、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第三次是1961年在湖南调查时对《人民日报》工作人员的谈话,主要分析了《人民日报》在期间的宣传偏差。刘少奇进入中共的领导核心以后,对宣传工作十分关注,也参与了中共整个宣传工作的领导。他说:“我们党最重要的宣传工作是同志做的,我也做一些。《人民日报》很多社论稿我们都亲自看。”(1)毋庸置疑,刘少奇新闻宣传思想中有许多是他本人对新闻宣传规律的阐述。

一、新闻宣传工作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并为之服务

在1951年5月的中共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做总结报告时,刘少奇集中阐明了他这个观点。他说:“我门的宣传工作是不能离开当前的中心工作的,并且是为了保证各项中心工作而完成的。宣传工作必须与各级党委所定下来的中心工作密切配合,离开了党的中心工作,宣传工作就会失败。”(2)刘少奇指出,共产党所领导的每一项中心工作和实际工作都具有政治意义,因此在开展这些工作时,必须向群众宣传这一项政治意义,讲明为什么要做、怎样做、结果会怎样、不做行不行。同时还要打消群众的疑问顾虑和各种错误想法,澄清反革命分子的谣言诽谤。他要求党委书记在抓实际工作、中心工作时,应当注意宣传工作,动员一切宣传工具去保障这些工作的完成,不能埋头于中心工作而忽视宣传。

除了要求新闻宣传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实际工作之外,刘少奇还谈到了展开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宣传的必要性。他指出,基本理论宣传虽然不能马上见效,但效果在后边,在将来,是“百年树人”。他强调,基本理论宣传与中心工作宣传要密切配合,不能偏废。

二、办报是为了联系群众

刘少奇非常重视共产党和群众的联系。他说:“我们党必须和广大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如果和群众联系不好,就要发生危险,就会象安泰一样被人扼死。共产党也会被人扼死的哩!党什么都不怕,就怕这一项。”(3)从这个角度,刘少奇将新闻宣传工作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上。他说:

列宁说,党要通过千百条线索和群众联系起来。是的,我们党要通过千百条线索和群众联系起来,而你们的工作、你们的事业,就是千百条线索中很重要的一条。报纸每天和群众见面,每天把党的政策告诉群众……没有这些桥梁,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就断了,党和人民之间就有了鸿沟,因此必须有这些桥梁。千座桥,万条线,主要的一个就是报纸。(4)

“桥梁”比喻阐明了报纸与群众的全面联系:一方面,它及时地将“党的政策”传达到群众当中,另一方面,它又能及时地将群众的意见反馈给“中央”、“”。刘少奇的“桥梁”论是颇有特点的,一是它包含新闻宣传中群众意见反馈的内容,与的说法:“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相比,更为全面;二是刘少奇提出这个观点时是从联系群众着眼的,他高度重视报纸考察、反映群众意见的作用,并将之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这就使报纸之于民主执政的意义凸现出来了。

三、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四个条件

在1948年《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刘少奇还谈到,要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第一是态度要正确,要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事新闻宣传工作。首先是新闻宣传要考虑对象,即按照不同地区读者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报道,照顾他们不同的兴趣;其次是报道要真实,真实地反映群众意见,考察党的政策存在的缺点和错误,并做如实反映。再次是要全面、深刻。全面,就是要充分掌握材料,并做好总结、分析。深刻,就是不能看现象、皮毛。

第二是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必须不断提高经验上、理论上、方法上的修养,必须独立地、系统地、深入地去做研究工作,去看、问、读,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放映情况,独立地去做判断、分析和思考。

第三是要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作为党报记者,必须掌握马列主义理论,用马列主义理论看问题。刘少奇要求记者尤其要掌握唯物史观、认识论,学习阶级分析的方法。

第四是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必须经常学习、研究党的路线和政策,时刻注意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必须懂得两条战线的斗争,坚定地执行党的正确路线,既批评左的倾向,又批评右的倾向。

刘少奇在谈“四个条件”的时候,有些观点是十分符合新闻传播的本来特点的,如他所讲的报道要全面、真实、深刻,要考虑读者兴趣等。至于他所说的记者有权利考察的党的政策的观点,则无疑是对共产党新闻宣传理论的一个创新。

四、对新闻宣传失误的纠正和反思

由于报纸密切配合现实工作进行宣传的传统,当共产党的政策有时出现偏差时,报纸的新闻宣传也难免不犯错误。1950、60年代,共产党现实工作中的失误不可避免地燃烧到了新闻宣传领域,如1958年时期的浮夸宣传,以及紧接着在反右运动中报纸对阶级斗争的强调等。刘少奇对这些错误决策很多是持反对态度的,同时他也对这一期间新闻宣传的失误进行了思考,并试图在自己能够影响的范围内对之加以调整和节制。

第一,新闻宣传要“与实际保持一定距离”。1961年,针对浮夸宣传和报纸反右倾斗争扩大化的宣传,刘少奇提出:“报道联系实际不要那么紧,联系紧了,报道了当前的具体工作和斗争,要犯错误。你们要学会既联系实际,又与实际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围着当前的实际转,也可以报道些与当前斗争关系小些的事情。”(5)

第二,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地做调查研究。五、六十年代新闻宣传中的失误,部分原因就是新闻工作者缺乏这种精神造成的:“这几年搞了许多运动。这些运动,很多是一哄而起。有些并没有正式文件,只是从哪里听了点风,听到了一些不确切的东西,就哄起来了。这种方法,是不好的。”(6)对此,刘少奇强调了深入调查的必要性。

第三,新闻媒体在处理与党委的关系上要将坚持原则性和坚持纪律性结合起来。针对中的宣传偏差,刘少奇也体谅报纸的难处,并提出了一个折中的主张:“要把坚持原则性和坚持纪律性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服从党委领导,要坚持纪律性,一方面也要敢于向党委反映问题,提出意见,要坚持原则性。不要怕对党委有争论,有争论不是不服从党委。”(7)

第四,新闻工作者要坚持真理。1956年,刘少奇就报纸批评问题指出:“新闻记者要坚持真理,要有斗争性,头上要长角。不要怕人家包袱,不要怕人家把你赶走。”他问道:“为什么资产阶级报纸敢于把骂他们的东西登在报纸上,而我们的报纸却不敢发表人家骂我们的东西呢?这是我们的弱点,不是我们的优点。”(8)1961年他对《人民日报》的领导说:“你们报喜不报忧,只登好的,不登缺点、错误。我就不看你们那些头条新闻,我不看,报纸来了只看七、八版。”(9)

五、面向社会办报的思想

随着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换,刘少奇也系统地思考了党的新闻媒体由偏重组织传播向大众传播转换的问题。

首先是媒介面目的转换。刘少奇说:“主要是不要时时强调自己是官办的。现在什么东西都变为官办,连农业合作社也成为官办的。所谓‘独立的’只是一种形式,实质是不变的。问题是不要老是强调官方身份,更不要把自己束缚得死死的。”(10)他认为,在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以相对独立的身份去做新闻和评论,可以更灵活地发挥新闻工作者的创造性,能够更好地保证新闻评论客观、真实、公正和全面,从而使媒体赢得社会乃至世界的威信。反之,他认为如果报道只强调立场而不敢讲客观和真实,则会陷入主观主义和片面性,这实际上对媒体自身、对人民都是不利的,就不能成为世界性的通讯社。

其次是写作视角的转换。必须增强读者意识,满足读者需要。1948年刘少奇提出:“你们写东西是为了给人家看的,你们是为读者服务的。看报的人说好,你们的工作就是做好了”,“读者就是你们的主人,他说你们的工作没做好,那就等于上级说的,你们没有话讲。”(11)1956年他再次指出:“要很好地研究报纸的需要……适合报纸,自然最后是适合读者的需要。你们要调查报纸的读者对象,究竟某一家报纸的读者是些什么人,他们的要求是什么。”(12)

再次是意见呈现的转换。应当呈现社会的不同意见。他说:“就是社会科学,也是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谈,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报纸上应该有很多问题,对没有做结论的问题应该有争议,一有几种不同意见。这个地方就是‘白家争鸣’,这样,才能把报纸办得活泼些”。(13)

为了搞好面向社会的新闻宣传工作,刘少奇多次讲到党的新闻工作者要借鉴资产阶级的东西。1948年他就如何改进新闻宣传工作说:“你们可以相互学习,也可以看的报纸,看外国通讯社的报道,人家有许多东西不比你们写得差,甚至还好些。”(14)1956年他听取新华社汇报时,再次谈到了要学习资产阶级的经验:“学习塔斯社,同时也要学习资产阶级通讯社。马克思曾经说过,对资产阶级的工厂要接受下来,对资产阶级的政治经验也要接受下来”,“要学习资产阶级通讯社的报道技巧。”(15)

注释:

(1)《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页。

(2)《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6页。

(3)《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97页。

(4)《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98页。

(5)见《人民日报》1968年9月1日。

(6)《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8页。

(7)《刘少奇关于新闻工作的几次谈话》,北京新闻学会1980年编印,第26页。

(8)《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下卷,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65、360页。

(9)《刘少奇关于新闻工作的几次谈话》,北京新闻学会1980年编印,第26页。

(10)《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下卷,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67-368、379页。

(11)《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96、401-402页。

(12)《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下卷,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79-380、376页。

(13)《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下卷,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63、382页。

新闻与宣传的联系篇6

(3)建立与新闻媒体的联系网络,通过协调新闻单位动员、组织记者走近残疾人,深入残疾人各业务工作领域,了解残疾人事业,鼓励他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各自媒体的优势,深入采访、报道残疾人事业。

(4)残疾人工作者与公众新闻媒体记者、编辑之间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促进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互相配合。

新闻与宣传的联系篇7

一是建立了明确的目标管理机制。将新闻稿件和信息任务量化、细化,分解到常委会各委办,落实到人头,并将宣传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人大机关干部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实现了宣传工作定岗、定人、定责,形成了人大机关人人抓宣传、人人写稿件的局面。二是健全了畅通的信息交流机制。加强人大机关与新闻单位的“双向联系”,人大机关既主动担当人大宣传工作的主角,又积极配合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及时通报情况,主动提供线索,指导和协助新闻单位做好人大宣传工作;区委宣传部、区新闻中心把人大宣传工作列入全区宣传工作的整体规划,加强与人大机关的日常联系,互通情况,相互配合,制定宣传计划,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了人大机关与新闻单位双向互动、优势互补的联系机制。三是完善了鲜明的奖罚激励机制。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制定了《区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奖励标准及办法》,对在国家、省、市各类媒体上发表的稿件分别给与200、100、50元的奖励,对在各类媒体上获奖的稿件给予更高标准的奖励。

二、宣传文化工作氛围浓厚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人大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改进和加强人大宣传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并在多种场合强调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常委会主要领导对宣传工作亲自过问,并明确提出机关全体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人大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人大新闻的挖掘力度,提升思考能力,多写文章,多投稿件,把江北人大的工作和成绩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现,充分发挥人大的桥梁纽带作用。把新闻媒体作为我们的强力支援,把市人大《公民报》、《公民导刊》,区《江北报》、《江北新闻》等作为日常宣传人大工作的主要阵地,紧密结合人大依法履职内容,大力宣传常委会工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宣传上的优势,增加其宣传的主动性,创造条件让他们提起介入,全面报道。认真贯彻我党的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宣传人民代表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履行职责的政治热情和创造精神。

三、较好地完成了宣传文化任务,积极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工作

按照“弘扬民主精神、推进法制建设”的要求,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人大宣传工作的新路子、新办法,在内深挖掘,在外求拓展,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民主法制意识,进一步推进人大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再创新的局面。通过建立人大宣传工作报道组,“一府两院”及组成部门的办公室负责人和街道人大工委、镇人大联络员为成员和通讯员。及时向“一府两院”及组成部门、街镇收集工作情况,选择优秀稿件广泛推广宣传。使人大工作的触角横向延伸到“一府两院”,纵向延伸到街镇,形成专兼结合、纵横交错、上下连动的人大宣传网络。其次通过把握“民生”加大对常委会开展的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等热点、难点问题视察调研的报道,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到他们所关注问题的进展和改善情况。及时向公众报道这些意见和建议的梳理汇总情况、交办情况、跟踪督办情况和解决处理情况,通过舆论加大人大监督工作的力度。

充分利用市人大“一报一刊”、江北报、区新闻信息中心、江北网等新闻媒体和人大简报、公报、会刊、工作通报等形式,全面宣传宪法、法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广泛报道我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人大工作取得的成就,总结推广基层人大工作的经验,进一步畅通了信息渠道,为人大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注重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与媒体的联系,并时常邀请记者向常委会领导了解区人大工作情况,向常委会委员、市、区人大代表征求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记者做好相关的宣传报道。我们与新闻媒体共同策划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常委会会议、代表培训、常委会领导和委员深入基层接待代表活动、代表接待选民活动等人大中心工作的宣传报道,使宣传工作更及时、更全面。

四、严格遵守宣传工作纪律

宣传工作是扩大舆论引导作用的重要渠道,通过宣传可以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探索、创新和实绩有更深入的了解。依靠我们自身的力量来开展宣传,效果往往不是很明显,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并尽最大的努力为他们创造有利条件,来全面宣传宪法、法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我们的工作。作为人大工作者来说,必须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写出好文章、好信息,才能通过其塑造人大机关的良好形象,展现人大机关干部职工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才能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市人大《公民报》、《公民导刊》,区《江北报》、《江北新闻》等作为日常宣传人大工作的主要阵地,紧密结合人大依法履职内容,大力宣传常委会工作。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宣传上的优势,增加其宣传的主动性,创造条件让他们提起介入,全面报道。把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看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全面地搞好人大宣传工作。进一步协调各方面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人大与党委宣传部门联系制度,人大与新闻单位联系制度。沟通情况,互通信息,共同完成人大新闻宣传工作。在宣传内容和形式上进一步创新。既重视动态报道又注重深度报道,把严肃题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写出来,增加作品吸引力。多报道人大工作中的新经验,新办法,善于运用各种新闻体裁和报道形式,增强人大宣传的实效。

在实践中感到,我区人大宣传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一是有的领导同志对搞好人大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人大看作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而是当作一般的工作部门。二是对人大的宣传仍然存在程序性、一般性报道多,实质性、深层次、典型性报道少。三是区人大常委通讯员的培训抓得不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克服和解决。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人大宣传工作越来越显现出巨大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始终坚持“民主、求实、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按照“弘扬民主精神、推进法制建设”的要求,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人大宣传工作的新路子、新办法,在内深挖掘,在外求拓展,尽快实现主要由政策管理到法治管理的转变,跳出过去概念化、笼统化的传统宣传模式,努力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把它作为党的整个宣传工作的一环,纳入党委和人大工作重要日程抓紧抓好,以从根本上解决人大宣传工作的定位问题。加强与市人大和各区县的联系,通过沟通与交流,跳出现有成绩找差距,跳出江北作比较,学习各区县先进的人大宣传工作以及其它工作的经验,推动我区人大工作的不断进步。

人大联络员工作总结(二)

尚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市、区人大常委会的正确领导和街道人大联组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落实市、区人大常委会的要求和部署,紧密结合社区居民的需求和街道办事处的中心工作,不断完善社区人大代表工作机制,积极发挥代表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推动基层人大工作和民主法制建设,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完善工作机制,推动规范化建设

**年,尚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认真贯彻落实《罗湖区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人大代表社区联络站工作的意见》,完善了联络站办公室建设,在彩世界家园建立固定的尚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制订尚志社区联络站工作计划,同时选配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人员作为专职联络员和兼职联络员,明确了联络站的职责分工和工作办法,建立了公示、公告、文件报送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六表四册”做好日常管理、来访登记、工作分解和处理等,公开联络站工作内容、工作机购设置、工作程序、工作原则和代表接访时间。

(一)按计划落实接访制度。尚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计划积极开展人大代表接访工作,参与接访的人大代表8人次,接访群众40人,走访群众50人次,受理问题6个。联络站就受理的问题多次召开群众与相关单位的协调会,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将矛盾尽量化解在社区,使街道人大工作充分发挥了参与社区建设的作用。

(二)落实“六表四册”制度。按计划要求,认真做好“六表四册”的登记和归档工作,特别是对代表参与每一次的活动都做好详细的文字和图片记录,为推动联络站的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落实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根据区人大的部署,每位人大代表联系5名选民代表,定期召集选民代表座谈,听取选民的意见和建议,使之成为代表在社区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今年,共召开选民代表座谈会5次,联系选民代表30多人次。

(四)重视学习提高履职能力。一是学习市、区人大和政府有关重要文件;学习十精神,二是积极参加市区人大举办的相关学习培训活动,增长知识与见识,提高代表自身素质与能力。

二、参与社区各项工作,积极为辖区单位、居民服务

尚志社区联络站根据东湖街道党工委和东湖人大联组的工作部署,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工作,为构建和谐社区贡献力量,一是积极参与“开展消防安全隐患重点地区整治”、“三打两建”、“百日攻坚”、“社区自治”等工作,区人大代表邬国超经常巡查辖区企业、商铺,了解企业、商铺的消防安全设施是否完善、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确保辖区的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邀请消防部门到社区为企业、商铺和居民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自救培训。二是参与开展《深圳市食用农产品安全条例》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在辖区开展食品安全调查问卷,了解民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和建议。

三、积极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社区联络站积极为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掌握社情民意、解决民生问题搭建平台,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使代表工作得到群众的充分认可。

(一)走访辖区单位。组织代表走访辖区企业、学校、物业管理处等单位,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并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视察校园的周边安全和景亿山庄住宅小区的危险边坡,确保群众的人身安全。

新闻与宣传的联系篇8

1、做好“六个领跑”的宣传。围绕“综合实力领跑全市、转型速度领跑全市、生活品质领跑全市、大局稳定领跑全市、生态环境领跑全市、幸福指数领跑全市”的目标,运用多种方式,采用多种手段,利用多种渠道,深入解读“领跑现代,缔造幸福”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的现实背景、深刻内涵;深入阐释区委、区政府在实施发展新战略中的重要政策、重要举措、重要成效,并在《日报》推出头版头条一个;深入宣传全区各单位贯彻落实发展新战略中的实际行动、具体成果、重大典型和宝贵经验。接待、配合、参与好全市统一组织的“起跑十二五”、项目建设巡礼、辉煌90年(党的光辉)等大型集中采访活动。

2、做好三产强区的宣传。围绕区委、区政府“坚持三产强区,实现扩张发展”的战略部署,系统全面的宣传报道好相关工作动态、扶持政策,通过策划大型宣传采访报道活动,邀请中央、省、市各媒体记者,重点宣传区委、区政府在加快产业转型、优化结构、提升效益的重大举措和工作成效,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深层次、集中式的新闻宣传报道格局,并力争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推出报道,在《日报》推出要闻1条,在《新闻联播》推出2条新闻,在《日报》推出2个头版头条,在《新闻联播》推出10条以上要闻。

3、做好文明创建的宣传。围绕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夺牌目标,我区作为主战场,将有一系列的工作举措和整治行动,新闻宣传必须紧跟形势,及时反映在创文过程中取得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并适时在市级主流媒体策划推出一批系列性、专题性的重点报道。在《日报》推出3条以上新闻,《日报》推出1个头版头条,《新闻联播》推出10条以上要闻。

4、做好创先争优的宣传。围绕区委创先争优目标,继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宣传。在坚持做好动态报道的同时,力争在市级主流媒体多上要闻、专题,重点推出一批有影响的集体和个人典型,并争取在《日报》推出1个头版头条。

5、做好民生改善的宣传。围绕“以群众需求为信号,推进民生改善”的总体要求,认真宣传好区委、区政府在加快城乡统筹、扩大社会保障、拓展公共服务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及时推介我区在解决就业、就学、就医、养老、住房和农村安全饮水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在《日报》推出1个头版头条,在《新闻联播》推出2条以上要闻,在《日报》推出2个头版头条,在《新闻联播》推出10条以上要闻。

6、做好新兴工业的宣传。围绕“加快工业升级,实现转型发展”这一目标,大力宣传区委、区政府“以园区为载体,以科技为支撑,以环保为前提,以效益为根本”来发展新兴工业的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工作成效。在《日报》推出3条以上新闻,在《新闻联播》推出1条以上新闻,在《日报》推出1个头版头条,在《新闻联播》推出3条以上新闻。

7、做好重点工程的宣传。围绕“以品位跃升为目的,推进城市管理”的目标,宣传好区委区政府在控违拆违、征地拆迁、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意义和整治行动,以及在拆迁户安置、缓解群众建房住房困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在《日报》推出2个头版头条,在《新闻联播》推出10条以上新闻。

8、做好都市农业的宣传。围绕“发展引进都市特色的休闲体验农业、生态观光农业、循环高效农业”的目标,宣传好我区在提高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在《日报》推出2条以上新闻,在《新闻联播》推出1条以上新闻,在《日报》推出1个头版头条,在《新闻联播》推出3条以上新闻。

9、做好重大典型的宣传。重点推介好丹洲乡沙湖村党支部书记左五弟、城南街道体育东路社区党支部书记汤婷及各行各业涌现出的重大典型,组织《日报》和市级所有媒体集中采访并推出报道。

三、工作措施

1、建立联系协调机制。区委宣传部每月25日召集日报记者站、晚报新周刊、区广电中心、区政府网站等媒体及区委办、区人大办、区政府办、区政协办相关负责人,召开一次联系协调会,收集整理信息,听取意见建议,部署下月新闻宣传重点。

2、建立队伍联动机制。健全强大宣传队伍,全区各乡镇、街道及区直单位必须明确新闻通讯员、网络信息员各1名,负责向区委宣传部新闻组、区广电中心、区政府网站报送新闻线索或稿件。强化宣传队伍联动,设立专门QQ群,方便新闻通讯员、网络信息员及时交流和传递新闻信息。3月底举办一次全区新闻通讯员、网络信息员培训班。

3、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区委宣传部新闻组、区广电中心、区政府网站、日报记者站、晚报新周刊及全区所属单位办公室所有新闻素材、信息资料实行互通有无、多元整合,全面共享,多方推介。

4、建立专题宣传机制。根据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中心任务和大型活动,由相关责任单位共同参与策划,有计划、分步骤的在《晚报》新周刊的2个专版中,定期拿出一个专版开展专题系列报道,在电视台《今日》栏目每月推出一个重点专题报道,在市级主流媒体推出相关系列专题和篇幅在3000字以上的长篇报道,并创造条件在《日报》推出2至3个专题报道。

四、考核奖励

根据中共市区委员会文件常武发〔〕2号《中共市区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对宣传反映新貌和建设成果且在国内省内获得重大影响的各类文稿和文艺作品,要重奖创作单位和个人”要求,特制定此考核奖励办法。

1、工作目标。

(1)区宣传部新闻组:完成《人民日报》上稿1条、《光明日报》或《经济日报》上稿1条,《日报》头版上稿3条(含头版头条1个)、其他版面稿件15条。(2)日报记者站:完成《日报》头版头条8个,5000字以上专题或系列报道6个。(3)区广电中心:完成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上稿2条,《新闻联播》上稿12分钟,《新闻联播》上稿120分钟。(4)《晚报》新周刊:推出15个专版。(5)区政府网站:推出新闻300条以上。(6)各乡镇、街道:全年完成《日报》上稿任务1条,在《日报》上稿6条以上(含头版头条1个),在《新闻联播》上稿2条以上,在《晚报》新周刊上稿15条以上,在电视台《今日》栏目上稿或提供新闻线索30条以上,在市级新闻网站上稿4条以上,在区政府网站上新闻稿10条以上。每月为区委宣传部新闻组提供3条以上新闻线索。(7)各区直单位:在《日报》、《日报》、《晚报》新周刊、《新闻联播》上稿14条,在市级新闻网站上稿2条以上,每月向区委宣传部新闻组、区广电中心、区政府网站提供2条以上新闻线索。

新闻宣传纳入全区宣传思想工作和创文工作目标管理考核。

2、奖励办法。

新闻与宣传的联系篇9

二、加强策划,主动出击

1、围绕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环保部门在环保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主要成效;围绕我省环保方面特别是治污减排、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围绕环保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人物,宣传中心将密切联系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掌握信息,提前进行策划,制定报道方案,主动组织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2、围绕省局每年、每季度的工作重点,制定的重要制度和环保工作的先进做法,进行重点策划,列出采访题目,及时组织稿件或组织媒体进行采访报道。

3、每年至少策划5次以上大的集中采访活动,组织中央和省级主要媒体进行采访报道,每年在中央级媒体发稿30篇以上,争取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头条新闻3-5篇。

三、强化与主要新闻媒体的联系

1、重点加强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要安排专人与这些媒体驻山东的记者进行密切联络,及时邀请他们召开座谈会、交流会、策划会,向他们提供山东省的环保信息、环保成绩,请他们出点子、出题目,我们协助做好采访报道。

2、借鉴其他单位的做法,探讨邀请这些中央媒体在省环保局设立联络点或工作站,将日常联络工作制度化。

3、强化与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大众网等省级主要媒体的日常联系,随时向他们提供正面的新闻线索、环保信息,在这些媒体上开设专栏或专题,强化环保宣传报道水平。

四、建立资料库,掌握宣传典型

在7月底以前,逐步建立全省环保典型宣传动态资料库。资料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国家的环保政策、法律法规,我省在环保方面采取的重要举措和取得重要成效;我省近期、近年来出台的环保政策、地方法规和环保措施等。

2、从电力、钢铁、造纸、化工等行业选取30家在治污减排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先进企业。

3、选取10个工作创新、成效显著的县市区环保局。10个环保系统的先进人物。

4、选取5个环境治理模范城市,5家运行正常、环境效益良好的污水处理厂。

新闻与宣传的联系篇10

一、勤于学习,不断提高新闻理论水平

作为高校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新闻理论水平,否则,就会缺乏深度、难以服人。提高的唯一途径在于学习,在学习中汲取营养。首先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中有关新闻宣传的论述,坚持正确的新闻宣传思想,增强党性修养。怎样学习呢?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用发展的眼光思考新闻宣传工作,用创新的精神推动宣传工作,不断提升思想理论境界;要深入学习和了解党在不同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提高政策理解水平;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调查研究,完全真实的报道新闻事实,客观反映高校的发展变化;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认真思考新闻宣传在给高校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的同时,可能出现的某些负面效应,妥善处理好个别与一般、局部和全体、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等关系,着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育人环境。其次,要把握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大政方针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规律,针对高校工作的热点、亮点、难点,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举措和动态,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学科研为主体,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展开宣传。今年,我们就是要围绕增硕增博、迎接本科教学评估、重点学科建设、筹建新大学、承办2006年河北省第十四届大运会、党员先进性教育等重点工作做文章,集中展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辉煌成就,为建设新大学着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乐于贴近生活,在实践中体现新闻工作者价值

“有为才能有位”。高校新闻工作者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要以充分做好新闻宣传工作为前提,不畏辛苦,不计私利,甘于奉献,在艰辛的奋斗中体现快乐,在广泛的实践中体现自我价值。“激情是新闻工作者的生命”。一个高校新闻工作者,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没有好的精神状态,就很难写出有影响力和感染力的作品。即使得到好的新闻线索,也要深入有关部门做深入采访,掌握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做到责任明确、事实清楚、数据可靠。那种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浮浅做法是不可取的,否则只能给宣传工作带来消极影响甚至严重后果。因此,高校新闻工作者要努力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深入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深入到师生生活第一线,深入到高校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线,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在做深做实做活上下功夫。2004年,我校收到水利部河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的一封信,赞扬水利水电工程系学生,在设计院进行毕业设计实习期间的突出表现。我们抓住这个线索,数次深入采访,撰写通讯,以《河北工程学院组织毕业生参加南水北调工程设计》为题,在《光明日报》头版发表。2005年底,我们深入建筑学院对该院师生积极参加邯郸市文明生态村建设及为14个村作出的十年建设规划被当地政府采纳的新闻事实进行采访,结果,这篇通讯很快在12月6日《河北日报》要闻版刊登。在近年的新闻实践中,笔者由衷地体会到,关门写不出好作品,坐等等不上好新闻。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必须走出办公室,走到多彩的生活中去。谁深入到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谁乐于深入群众面对面采访,谁就能发现鲜活新闻,谁就能写出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好作品。

三、精于业务,做新闻宣传工作的行家里手

“打铁要得自身硬”,高校新闻工作者要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规律,熟悉新闻宣传工作的工作机制、人才结构和工作方法。要积极参加新闻业务培训,要有较好的新闻写作能力和新闻策划能力,打好理论功底和业务功底,练就过硬的基本功,包括新闻敏感性、采访、语言等等。要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及时发现好的新闻线索,培养新闻的敏感性,把握新闻的实效性,要注重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要从新闻宣传的实践中体验、感悟生活,从感悟中选取视角,从视角中提炼出独特的主题。在众多新闻素材中,把高校的特色优势,把社会的需求表现出来,力推更多师生喜爱和社会认可的新闻作品。在熟悉新闻宣传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敢于提出新思路、新创意、新观点,逐步成为高校新闻宣传的行家里手。能否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的实践中发现捕捉到生动鲜活的新闻事实,遴选出有宣传价值的新闻事实,并善于选择最佳报道的角度和形式,准确、生动、活泼的传达给广大读者,并为读者喜闻乐见,这是衡量高校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一把尺子。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用计算机进行文字编辑、处理稿件已得到普及,学校网站和新闻媒体的网络版也越来越多。在使用传统方式投递稿件外,大量稿件要通过网上运作。因此,高校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适应新闻宣传工作要求。

四、勇于创新,使新闻宣传保持旺盛生命力

创新是发展的源泉,是推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新闻工作者要有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力争取得新突破。要着眼于校内媒体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保持网络新闻的优势,完善管理制度,及时更新内容和版面,兼顾与校报、广播等传统媒体整合和优势互补。校报要积极应对挑战,缩短出版周期,坚持版面设计、内容选取、报道深度和广度等方面的常办常新,不断提高校报的品位,扩大校报的读者群。发挥宣传橱窗的“窗口”作用,注重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期期要有新面孔。要多开辟贴近师生生活,贴近学校中心工作的专栏,诸如,《改革发展中××××》、《××××在新闻媒体上》等,得到师生关注与好评。校内媒体要多开辟互动性栏目,对外新闻宣传要注重同师生、同校友、同媒体、同社会的互动,以增强高校新闻宣传的亲和力、说服力、凝聚力。要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层次和质量,在立足短新闻、保证新闻作品数量的基础上,加大报道的广度和力度,增强撰写重大新闻稿件的能力,在艰苦的磨练中,使新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五、善于同媒介交往,构建高校新闻宣传平台

畅通的传媒渠道是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前提。长期以来,一些高校并不重视与社会媒体的联系,给高校新闻宣传带来了困难。高校新闻工作者根据职业需要,不仅要有较好的业务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媒介意识和必要的交际、沟通能力。要主动与中央及地方新闻媒体沟通联系,建立正常的、广泛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构筑对外新闻宣传工作平台。在高校新闻宣传实践中,笔者常把高校和媒体之间比做“企业”和“市场”,即高校不仅有好的“产品”,还要有广阔的传媒“市场”。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对内就是打造新闻“精品”,对外构建和拓宽外宣“市场”,以逐步改变高校新闻宣传的被动局面。既要联系传统媒体,又要联系网络媒体、声像媒体。既要联系高层次媒体,又要联系地方媒体。可利用学校一些重大活动,或举办联谊会、座谈会、新闻讲座等形式邀请有关媒体到学校来,向媒体介绍学校,听取他们对工作的意见、建议。同记者交朋友,向媒体要阵地,努力寻找高校新闻和各类新闻媒体的对接点。同时还要根据媒体的需求,为记者主动来校采访提供便利,在双方的广泛接触和合作中取得共赢。我们在学校合并后的较短时间内,加强同各类媒体的联系沟通,积极宣传学校教学改革管理各方面新成就,在立足邯郸日报、邯郸电视台等地方媒体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改革报、河北日报等媒体的联系,使我校对外新闻宣传开局良好,取得初步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英法,康建林.领导决策失误的自我预防略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5,(5):45-47转86.

新闻与宣传的联系篇11

这一阶段新闻稿没有形成规模,主要依靠各业务科室就科室工作向媒体进行投稿,相互间很少沟通也没有进行信息整合和再挖掘。最重要的是没有和媒体间建立联系和有效沟通,不熟悉媒体公告的特点和要求,使得很多好的稿件没有被采纳。所以这一时期稿件量普遍偏少,只有不到10条。

(二)、探索阶段(2010年2月至八月)

这一阶段在局领导关注和支持下,展览中心对前一阶段新闻宣传工作进行总结和剖析,明确自身工作任务,研究制定新闻宣传方案和可行性措施,加大新闻报送及挖掘力度,加强与各类媒体的沟通和交流,并多次邀请媒体工作者对我局信息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了信息员的新闻采编水平。

具体采取了一下措施:

(1)对内制定《展览中心规划宣传制度》,其中包括座谈制度、日常业务工作宣传流程、会议及活动宣传流程、媒体联络流程、奖惩制度等,为今后的新闻宣传工作有了一个明确的规定。

(2)坚持科务会制度继续加强对外宣传力度,通过科务会对重点、难点、有价值新闻进行挖掘和再加工,使之具有深度和广度,提高被媒体采用率。

(3)加大业务技能培训力度和跟进考核制度在请专家到我局进行写作、摄像等知识的专业培训后,对参加考核人员进行考核,对培训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巩固培训成果。

(4)对局内宣传资料进行更新及深化对已有宣传材料进行更新和在加工,必要时采取新的形势和手段进行宣传。

(5)对外也制定了相应的沟通机制和策略

加大与媒体联系、沟通通过加强我局与广大新闻媒体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确保信息渠道畅通,保证新闻宣传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同时深化特邀通讯员制度,并建立起有效沟通,使新闻能够及时准确的报送到相关媒体,共同,产生组团式效果。

(6)建立反馈机制对新闻宣传(媒体单位)、法制宣传(志愿者)、规划宣传(局刊)的传播效果及时有效地进行调查,并对反馈回来的意见及时进行调整。

(7)建立专家沟通机制利用现有资源,与专家学者建立长期联系,为今后的稿件创作提供质量保障和技术支持。

(8)下半年,展览中心准备缩短专栏刊登周期,加大新闻稿件的报送量,还准备举办一期关于《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的专版。

截止到6月16日,我局在各类新闻媒体播报新闻共计48条,其中报社23篇,电台16条,电视台9条。

(三)、逐渐成熟(2010年8月至今)

今年八月,在现有新闻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分局同志再接再厉,深化座谈机制,积极与业务科室同志共同对新闻素材进行撰写;加强与媒体间的有效沟通,是新闻报道工作更加顺畅、高效;强化项目负责人制度,使得新闻宣传更加准时和有针对性。

据宣传部统计,截至2010年9月,我分局共发送新闻稿件79条,位列城建工委系统第二位,接近我分局年中目标115条的目标。市政管委以363条名列第一,国土局以67条位列第三。

二、经过一年的努力,2010年新闻宣传工作将在今年宣传工作由探索到成熟再到步入正轨的基础上,将存在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主要包括:

(一)新的新闻采用量目标将为新闻宣传工作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明年新闻宣传工作目标将达到165条,除去12月份(不确定是否在宣传部统计范围内)平均每月15条左右,即每周要出4条新闻(同一新闻被转载两遍算两条)。

(二)更加合理利用科室资源。业务科室的工作要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以事件的影响及作用为主线,以事件解决的问题及措施为着眼点,逐级分析,层层深入。

(三)更加合理优化宣传资源。新闻报送将更加迅捷、通畅,新闻,新闻报送的格式、内容、途径将更加正规、合理、准确。实现当天事当天报,新闻不过夜;报一条采一条,无额外沟通;保持每一周与媒体联系一次,了解最近最新的动态及新闻主题。

新闻与宣传的联系篇12

(二)紧扣民本核心,认真策划和谐发展主题宣传。一要做好改善民生宣传。认真宣传好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工作职能,深入实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等“十大民生工程”,大力改善民生工作的有力举措;大力宣传全市民生工程的特色经验、阶段性成效和总体工作成效。二要做好群众工作宣传。认真宣传我市以“三大中心”建设为依托,不断完善群众工作机制,畅通诉求渠道,规范秩序,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投入力度,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的新理念、新举措和新成果。三要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认真宣传我市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华蓥”,增强群众安全感的新举措、新成效。四要做好安全生产宣传。认真宣传我市抓实安全生产工作的特色做法、显著成效,为提高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水平营造良好氛围。五要做好民主法制建设宣传。认真宣传我市着力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公正司法,严格依法行政,建设法制型、服务型政府,加强法制教育,促进依法治市,扩大政务公开,扩大群众知情权等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全面展示民主法制建设成效。

(三)强化发展保障,深入开展党建工作主题宣传。认真宣传我市深入推进“五进”活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宗旨意识的有力举措;认真宣传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取得的工作成绩;宣传各级各部门加强作风建设,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方法、成效;宣传我市以民主集中制为重点,不断强化制度建设的好作法;宣传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成效。

(四)围绕建置庆典,大力开展30周年成就主题宣传。大力宣传我市建置调整30年和改革开放30年来,在工业、农业、旅游、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彰显30年可喜变化,进一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扎实抓好“五个一工程”(一批工程项目、一场文艺演出、一文套学作品、一项全国赛事、一次节会招商)系列庆典活动的宣传,邀请中、省、市及某媒体来我市,对我市建设发展成就及庆典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做好重点项目的跟踪落实,突出宣传好全市上下以庆典为契机,振奋精神、谋求跨越、构建和谐的精神风貌和实际行动。

二、更新理念,拓展载体,切实扩大对外宣传领域

(一)拓展媒体宣传。进一步加强与中、省对口媒体的联系,深入实施对外宣传“请进来”工程,积极邀请中省市主流媒体来我市开展集中专题采访活动。各新闻单位要加大内引外联力度,与中、省对口媒体建立密切的指导关系、合作关系,不断提高外宣稿件的针对性。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外宣意识,主动为赴华蓥采访的市外媒体记者提供服务,并积极沟通,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引导外来媒体记者积极正面宣传华蓥。要充分利用新兴传媒宣传,建好魅力华蓥网、华蓥党建网、华蓥市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等网络宣传平台,提高互联网对外宣传水平。

(二)搞好活动宣传。以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契机,以华蓥建置调整30周年庆典活动为重点,精心策划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和华蓥建置调整30周年庆典活动,按照前期宣传造势、节中集中宣传、节后跟踪报道的思路,认真开展庆典系列宣传文化活动,通过集中采访、专版专题宣传等方式,对华蓥改革开放和建置30年辉煌成就和庆典动态进行宣传报道。紧紧抓住奥运圣火广安传递等有利时机,大力开展对外宣传,不断提升华蓥对外影响力。

(三)抓好外宣品制作。摄制一部反映华蓥建置30年成就的专题片和一部展现华蓥自然风光、体现华蓥人文风貌的风光片;编写印制一本反映华蓥文化旅游特色、经济社会发展的宣传画册,通过外宣品的制作、发送,深入宣传华蓥,提高华蓥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深化认识,规范管理,切实加强网络新闻宣传

(一)完善网络宣传管理制度。按照中、省、广安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市互联网发展实际,及时出台《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促进我市互联网有序持续发展。坚持和完善舆情专报制度,进一步发挥互联网收集民意、决策参考的功能。建立网络监管部门联动制、不良信息通知删除制,形成网络管理合力。适时开展网络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净化网络环境。

(二)夯实网络宣传阵地。加大魅力华蓥网的建设力度,切实提高网站点击率,使之成为对外宣传华蓥的重要载体。指导协调做强一批行业网站,夯实网络宣传阵地。

(三)加强网管队伍建设。协调各网站主管单位落实专职网管人员,健全网络监管体系。逐步发展培养一支立场坚定、政治敏锐、业务精湛的网评队伍。加强互联网从业人员培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四、统筹协调,强化管理,切实提高新闻应急管理能力

(一)坚持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制度。继续完善新闻制度,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新闻发言人培训,举办一期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提高新闻能力。进一步规范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信息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二)做好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新闻宣传应急管理。认真贯彻《关于一步规范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宣传工作的意见》(华委办〔XX年〕63号),进一步坚持和完善由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统一归口管理和组织协调、各地和市级各部门各负其责、市级各新闻单位层层把关的应急协调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外来记者管理,规范和正确引导市内外媒体对我市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及时、准确组织新闻和新闻报道,正确引

(三)抓好外宣品制作。摄制一部反映华蓥建置30年成就的专题片和一部展现华蓥自然风光、体现华蓥人文风貌的风光片;编写印制一本反映华蓥文化旅游特色、经济社会发展的宣传画册,通过外宣品的制作、发送,深入宣传华蓥,提高华蓥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深化认识,规范管理,切实加强网络新闻宣传

(一)完善网络宣传管理制度。按照中、省、广安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市互联网发展实际,及时出台《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促进我市互联网有序持续发展。坚持和完善舆情专报制度,进一步发挥互联网收集民意、决策参考的功能。建立网络监管部门联动制、不良信息通知删除制,形成网络管理合力。适时开展网络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净化网络环境。

(二)夯实网络宣传阵地。加大魅力华蓥网的建设力度,切实提高网站点击率,使之成为对外宣传华蓥的重要载体。指导协调做强一批行业网站,夯实网络宣传阵地。

(三)加强网管队伍建设。协调各网站主管单位落实专职网管人员,健全网络监管体系。逐步发展培养一支立场坚定、政治敏锐、业务精湛的网评队伍。加强互联网从业人员培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新闻与宣传的联系篇13

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必须坚持正确导向,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就是说,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到人民群众中去吸取营养,到实践中去增长才干。

作为新闻工作者新时期如何正确把握妥善处理新闻事业同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呢?我认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使命要求广大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自觉地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只有这样,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思想上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在组织上遵守宣传纪律,才能无条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会不发表与党的要求相对立、相违背的文章和报道,才能真实地、全面地、公正地、客观地、立场鲜明地反映客观事物,为公众服务。

中央领导同志在关于新闻工作的讲话中强调: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对于如何坚持党性原则,要求新闻宣传在政治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性原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中可以看出,坚持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核心问题是要正确处理新闻工作同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只有正确地处理三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同人民群众保持最广泛最深刻的联系,正确地反映他们的愿望、要求和呼声;才能实事求是,说真话,不说假话。在今天,我们坚持党性就要特别强调坚持党关于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针,要敢于>中破我国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残余影响和闭关锁国的旧思想、旧习惯、旧传统,要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就必须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里特别强调党性两个字,就是说,新闻工作者的编采工作要服从党的领导,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

新闻事业同党的事业这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要求新闻在党的事业之中,不能成为像西方国家那样的所谓“第三种势力”、 “第四种势力”,要求新闻工作者树立整体观念,使自己的宣传报道服从、服务,有利于整体。对于党的事业,只能帮忙,不能添乱,只能促进,不能促退。

新闻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应该赋予它名副其实的大众传播的涵义。这就是说,我们要把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为了人民大众服务,作为我们新闻事业的根本宗旨,人民大众应该是我们新闻媒介的主人。我们新闻报道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应该是直接面向广大群众说话的,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因此我们就必须认真地了解人民大众,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和心理活动。应该把人民大众对我们新闻事业是否满意,我们的新闻报道能不能为大众接受,有没有可读性,作为衡量我们工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而这与坚持党性的原则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新闻事业党性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把党的方针政策迅速广泛地传播到人民大众中去,使人民大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方针政策而奋斗。如果我们不想到人民大众的利益,我们的宣传报道不被人民大众所接受,就不可能去实现党交给我们的任务。

新闻事业与人民本来是密切相关的,但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新闻却为少数统治者所垄断,成了统治者欺骗人民的工具,人民失去了使用新闻的权力。只有社会主义,人民才和新闻事业真正结合在一起。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也是新闻的主人,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党领导的新闻工工作者同样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这种主人与公仆的关系不能颠倒。这种主仆关系,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新闻工作者为人民服务,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反映,即准确地反映人民的意志,不能歪曲人民的意志,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民。二是依靠,即依靠人民群众办新闻,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新闻。三是宣传,即用显著位置、主要篇幅宣传人民群众和他们的事业,让人民群众在新闻中唱主角。

新闻不仅要反映人民群众的主体意志,而且要引导人民群众树立主体意志并在主体意志指导下行动。新闻的这种引导作用表现在:引导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并团结起来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做到个体、眼前、局部利益服从集体、长远、整体利益,引导群众树立有利于实现根本利益的积极、健康、文明的精神情操和生活情趣,对于群众中损害根本利益的要求及消极、府俗、落后的思想,新闻报道不能迎合。新闻的导向对群众的影响作用是很大的,不可等闲视之,轻率处之。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