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财富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对于家庭财富管理思维及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合当前政府所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进行家庭财富管理过程中,可以科学化地选择投资与消费。
财富管理论文

财富管理论文:商业银行财富管理论文

一、关于财富管理业务的理解

(一)财富管理的含义

财富管理是指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出一套的财务规划,通过向客户提供现金、信用、保险、投资组合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将客户的资产、负债、流动性进行管理,以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财务需求,帮助客户达到降低风险、实现财富增值的目的。

财富管理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更要考虑财富的保障。在外延上可以包括对个人的财富管理和对企业的资产管理。

(二)财富管理业务与一般意义上的理财业务的区别

“财富管理”是近年来在我国金融服务业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财富管理”,顾名思义,就是管理个人和机构的财富,也可以简单概括为“理财”,但有区别于一般的理财业务。“财富管理”的出现划分了我国金融服务业的两个不同的理财业务时代:一个是早期的理财业务时代;另一个则是经过发展与改进的成熟的理财业务时代——财富管理时代。

一般意义上的理财业务属于早期的理财概念,它的营销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金融机构(主要指商业银行)通过客户分层、差别化服务培养品质客户的忠诚度,从而更好地销售自己的产品;而财富管理业务则是以客户为中心,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根据客户不同人生阶段的财务需求,设计相应的产品与服务,以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要,这些金融机构成为客户长期的财富管理顾问。财富管理业务属于成熟的理财业务。

财富管理与一般意义上理财业务的区别主要有三点。

其一,从本质上看,财富管理业务是以客户为中心,目的是为客户设计一套的财务规划,以满足客户的财务需求;而一般意义上的理财业务是以产品为中心,目的是更好的销售自己的理财产品。

其二,从提供服务的主体来看,财富管理业务属于成熟意义上的理财业务,它的主体众多,不仅限于银行业,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在推出财富管理业务。一般意义的理财业务多局限于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传统业务和中间业务。

其三,从服务对象上说,财富管理业务不仅限于对个人的财富管理,还包括对企业、机构的资产管理,服务对象较广;而一般意义的理财业务处于理财业务发展的较早阶段,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类金融产品推出,主要指的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产品的打包,服务对象多为私人。财富管理的三个鲜明特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主体众多”以及“服务对象较广”,使它区别于一般意义的理财业务,成为理财服务的成熟阶段。

(三)我国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主要内容

目前各家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品种丰富,品牌各具特色,然而服务内容大多类似,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账户管理服务。利用银行便利的短期融资条件和先进的电子清算系统,为客户提供存取款、投资、贷款、结算、智能转账等服务。这是财富管理服务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内容。对于银行的财富管理客户,这些服务基本上免收服务费用。

账户管理服务是以信用卡作为载体的。现阶段招行“金葵花”理财也是紧密结合其经验丰富国内同业的信用卡的技术优势,同时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多条服务渠道配合推出的。财富卡体现了财富管理业务的及时大要素——资金集中,财富卡的推出一方面推进了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消费、透支等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其次,交易类服务。这是目前银行用来吸引客户的主要财富管理业务,也是银行财富管理业务中的强项。包括人民币理财业务和外汇理财业务。

(1)人民币理财,是指银行用散户集合的大基数本金购买收益高于普通凭证式国债的记账式国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央行票据等收益更高的产品。由于银行在操作上涉及了一些普通投资者无法投资的业务,像银行间债券市场产品等,其预期收益率一般高于传统的短期储蓄存款。中行、工行、建行最近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起点金额都是5万元,收益各有所不同,但利率都高于相应期限的储蓄存款。

(2)银行所拥有的庞大的外汇交易平台和金融衍生业务的交易资格是其能够设计出丰富的外汇理财产品的前提条件。外汇理财产品实质是银行利用衍生产品交易帮助客户提高资产的收益率。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外汇理财业务一方面有利于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留住外汇存款客户;另一方面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已有技术、人力、客户资源,通过开发外汇理财业务潜力,拓展新的盈利空间。

再次,财富管理顾问服务。银行依靠自身在资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以及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广泛合作,为客户提供理财规划、投资建议、金融咨询等一系列的理财顾问服务。财富管理顾问服务是财富管理的高级阶段。其实施载体是一对一、一站式的客户经理服务。提供的是针对客户的预期收益率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所量身定做的、的财富管理计划。财富管理计划中为客户设计的投资产品多为银行特有的金融产品,如储蓄、外汇买卖,以及银行的各种国债、基金、保险产品。

第四,各种优先优惠措施。这是银行为稳定财富管理客户资源、争取更多的客户而设计的附带服务,可以视为餐前小食、餐后甜点。这些服务均是免费提供。作为银行的财富管理客户,一般可以享受到优先办理各项业务,优先提供各种紧俏投资理财产品(如预留国债额度),享受多项业务费用减免等服务。银行的财富管理客户多属于社会中高级收入阶层,这些彰显身份的优惠服务和贵宾待遇对他们来说还是具有相当吸引力的。

,企业资产管理业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资产管理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为企业提供日常财务监理、资金调拨等账户管理服务,以及为企业兼并收购、债券及票据发行、基金托管、工程造价咨询等提供顾问服务。

二、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认识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在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使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招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20世纪6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80年代之后,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银行风险管理有了新的内容。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方法上更多地应用数学、信息学、工程学等方法,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在1997年9月颁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商业银行风险分类为信用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奉献。其中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是目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对象。

(1)信用风险,是指合同的一方不履行义务的可能性,包括贷款、拆借、贴现及结算等过程中交易对手违约所带来损失的风险。

(2)市场风险,是指市场价格的变化使头寸蒙受损失的风险,包括利率、汇率、价格的波动风险及金融产品价格风险等。

(3)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或规章制度),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三、财富管理业务中的信用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中的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信用体系的缺失,导致商业银行无法了解客户的资信。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及行内的征信系统,是财富管理业务中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

从财富管理业务下游的客户端来说,由于财富管理业务中的短期融资业务离不开对个人和企业信用评估,因此要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商业银行内部的征信系统,便于商业银行选择品质的目标客户,减少融资性业务的风险。

首先,从整个市场环境上说,要动员整个社会的资源,建立一套系统的自信调查制度和信用评估制度。上海等一些地方近几年对此进行了认真探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应当进一步扩大试点城市的范围,由中央银行、财政税务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共同配合,并与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合作,建立健全的消费信贷保障体系。通过各种监控保障措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防范化解风险。

其次,针对我国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的现实情况,商业银行应当整理客户资料,筹组和完善行内征信系统。商业银行还可以在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兼业合作的同时,做到咨询共

享,利用合作机构的客户信息,扩充行内的征信系统。

四、财富管理业务中的市场风险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风险上。按照有关规定,银行、证券、基金、信托等理财方式都不允许保障低收益,而商业银行在最初宣传销售理财产品时,为了吸引客户,所推出的理财产品普遍以保本、收益保底来招揽客户,过于强调对“保底收益”的保障。这就要求产品发售银行必须在瞬息万变的债市和票据市场上,具有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否则将会使银行被迫承担价格与利率波动的相应风险。同时,产品的同质化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各家银行不可避免地陷入价格战,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断走高。收益率持续走高的理财产品需要在市场上找到足以支撑的投资组合,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率,亏损的差额就必须由银行自己承担。

防范和管理市场风险就是要求商业银行注意财富管理业务创新中蕴涵的风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首先将市场风险的监管对象延伸到由本币到外币,由境内到境外,由表内到表外,由简单产品到复杂的衍生产品。其次,在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自营与、前中后台之间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带。特别要将商业银行开立在中央结算公司的自营资金账户和代客理财资金账户实行严格的分离,建立风险防火墙。此外,要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的向客户披露财富管理业务中各项创新产品可能发生的风险,不要误导客户,只谈收益、不谈风险。

财富管理业务的风险管理除了在业务操作办法和制度中予以防范外,需要从风险总量上予以控制,制定财富管理业务的风险额度管理制度,即确定某项中间业务能够承担的风险总额。该风险额度的确定应当与该业务在一段时期内的收益水平结合起来考虑。

五、财富管理业务中的操作风险管理

目前,我国不少商业银行为了大力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对员工下达一定的客户数量指标,按任务完成情况来评判员工的业绩。这就导致商业银行出现了只重客户数量、不重客户质量,大批招揽客户的局面。这从表面上看是扩大了银行的客户群体,增加了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实际上却无形中加大了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风险。从业务的操作风险角度看,这一业绩考核机制不符合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长远发展。因此,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富管理业绩考核机制。

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部门是直接面对客户的营销服务部门,具备资源整合的功能,而不是用来推销某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产品。因此,银行考核财富管理从业人员的标准不是拉存款数和拉客户数,而应当是销售各种理财产品给银行带来的利润数。这样,财富管理从业人员的自由度比较大,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客户的需要推荐产品,客户的满意度也会比较高。总之,对于银行财富管理部门的考核适宜直接和其效益挂钩,在按照区域、业务和客户三种进行考核方式中选择按照客户贡献度来考核,并同具体业务经办部门区别对待。

此外,商业银行还要加强和完善财富管理业务的风险控制授权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规章制度权限和财富管理业务评审小组。该小组可由相关业务处室的专家组成,对新的财富管理业务的客户进行评估与审核,寻求客户利益、特点与产品的结合点,使财富管理业务给银行和客户所带来的风险最小化。特别是对于涉及到有关个贷方面的操作,要充分考虑其从审批、发放、跟踪管理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中的遵循性要求,努力实现全程电脑规范化管理操作要求。

六、加强兼业合作的风险管理

从业务合作方看,应当加强财富管理业务中的银证、银基、银保、银信等兼业合作的风险管理,建立有效的防火墙。

对于财富管理业务上游的理财产品端来说,其风险主要体现在兼业合作上。

兼业合作一方面带来了财富管理业务的创新,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风险在各金融机构之间传递的可能性。商业银行应当在兼业合作方之间建立一个防火墙,将风险有效隔离在商业银行之外,从而有效的预防跨行业风险传染。

(1)银证、银保联合,以及银行同基金、信托合作开发理财产品时,首先应当充分了解、掌握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信托市场本身所具有的风险。

(2)其次,要了解作为合作方的有关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的资信,以及具体的经营、盈利情况。

(3)再次,要对合作事宜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充分考虑合作时银行自身所能承受的风险和所期望的利润。

(4)在进行兼业合作之前,应当明确商业银行在合作中的地位,规定商业银行在合作中的职责,同时明确规定财富管理业务产品出现意外时商业银行的责任有哪些,防止发生跨行业风险传染。

(5)财富管理业务的兼业合作还应当重视合作中和合作后的监管,监督资金的流向,防止合作方挪用资金,阻止合作方违规操作;同时通过事后监管,了解客户对理财业务的反馈意见,为兼业合作的继续开展打下基础。

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才刚刚起步,面临着基金、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激烈的市场竞争,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认识并发挥自身的优势,树立正确的市场定位,从客户价值较大化出发,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深层次合作,共同设计财富管理业务产品,注重风险防范,推行财富管理中心加财富管理专家的服务模式,实行差别化服务,分阶段、稳步的推进财富管理业务的健康发展。

【摘要】“财富管理”是近年来在我国金融服务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近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个人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人们希望借助财富管理服务,在资金供应上寻求安全与保障,在投资决策上得到专业建议。同时,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促使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为开展综合财富管理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财富管理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风险。为此,研究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风险管理,提高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财富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财富管理论文:经济管理论文:财富与财富符号

――中国经济改革当中的身份经济,身份成本与身份危机

中国人求财富,向来如此,且向来不讳言。春节拜年,首要说的就是“恭喜发财!”旧时交往中,如果彼此不是问“您在那里高就”,一定是问“先生在什么地方发财?”时至今日,“福如东海常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副对子,总是和“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并驾齐驱的。所以,不管在什么社会体制下生活的中国人,都自动会想到这样存在我们语言定势中的对财富的向往,都自动会表达这样的向往而不会有丝毫不好意思。

财富之为物质形态,还只是人们心向往之的对象。而人们心向往之形成了可以涵盖一个社会不同阶层,跨越同种文化人们生活地域的共同文化符号,这就已趋近于“形而上”了。再进一步,对使用、改造、更新这样的共同文化符号不但毫不讳言,且孜孜不倦,津津乐道,那就为说明与探讨中国在经济改革过程中的某种文化“底蕴”,提供了社会心理的基础,毕竟使用、改造和更新财富符号,不但在“形而下”的意义上,而且在“形而上”的意义上,成为中国改革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一部分,我暂且称它为“身份经济与身份成本”的过程。

身份作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彼此辨别的最初也是最有力的符号诠释,在任何人的社会都必不可少。在中国,身份长期以来始终是和政治好恶联系在一起:工人是领导阶级,一时,工作服成为人们身份的象征;农民具有深厚朴素的感情,对襟褂子也曾上过台面;解放军当过“全国人民的榜样”,当时,有多少人为了一身“四个兜儿”的军装四处奔波呢?在经济改革成为一切事情向所谓“好”的方向“转变”的象征的今天,一切身份自然也就和经济、财富、代表财富的金钱及其一切衍生产品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其中,财富符号就显得尤为重要。买什么东西,利用它的什么特性,在追求财富乃至追求财富符号的过程中,退居其次。买香烟,吸香烟,谁都知道其中的弊大于利,甚至很多人也知道在健康层面上,这样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但吸烟,特别是吸某种牌子的香烟,代表了和“财富”有关的价值,所以有某种时刻要贿赂某人,必须起码附带赠送相应品牌的香烟的社会现象存在;明明城市当中的街道已经无法容纳更多的轿车,开轿车不但费时,而且费钱,并且还要担心被偷被破坏,但“财富”的符号不但包涵而且主要通过是否拥有轿车乃至是否拥有什么品牌的轿车来表现,所以,整个汽车行业,希望通过汽车行业来带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政府加上渴求“财富”符号的“身份消费者”的集团,就要不断制造和更新这样的符号,使其成为整个社会认可的“身份”;现在的“房地产热”中,有多少人是因为自己果真需要利用200平米居住空间给他提供的物理生物心理上的好处,对其价格令人越来越瞠目的“豪宅”趋之若鹜呢?

推而广之,在自有传统基础上,在政治经济精英的努力号召之下,现代中国社会中,几乎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在不断地努力使自己成为“财富符号”,印证由此被人所推崇的身份:大吃大喝是“富有”的象征自不待言;一时间,上海知识分子创造出来“知本家”的说法,又何尝不是在把知识通过诠释变成“资本”,变成可以制造财富,因此可以制造令人们尊重的“身份”呢?富有的贪官们未尝不考虑自己的政治生命,未尝不考虑老大一把子年纪,能否禁得起夜夜狂欢的负担,但一旦拥有年轻漂亮的女性,哪怕仅只是形式上的拥有成为和“财富”,“财富符号”和它们构成的“身份”标志的时侯,有那个贪官肯善罢甘休呢?文化教育自然也未能幸免。一纸文凭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令人不惧法律的惩罚,不断造假,不惜重金贿赂,难道不是因为人们对文凭与财富乃至财富的符号的期待使然吗?

因为制造、改变、更新财富符号以适应新的社会认可的需求成为如此广泛的社会运动,所以,这样的活动形成了社会经济本身,也为这个社会制造了许多额外的“成本”。说求“财富”符号成为经济活动,这不难理解。看看“房市”、“车潮”、“金银首饰热”,就可以明了其中的“不可抗力”了。但这样的经济活动会制造社会成本,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这样的社会成本会成为社会不堪承受的,这一点国人却并不体会,也不愿体会。

且不说追求富人人手一车,会给中国的有限能源造成何种压力,给环境带来何种破坏;也不必深究文凭泛滥,已给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诚信危机与压力;只是看看为了装饰自己“繁荣”身份,中国金融界投入了多少再难回收的资金,就足以令人不寒而栗:明明北京上海广州的空房率已不但超过国际警戒线,而且事实上也超过的银行贷款的最终底线,明明这样制造的潜在坏账已经足以摧毁现存中国整个银行体系,但这个号称实行“市场经济”,要利用“看不见的手”来制衡“看得见的权力”的改革国度却迄今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勇气,去制止,哪怕是去降低如是现实危机的压力。这其中理由很简单:房地产商要的是“财富”,炒作“房地产”的买家要的是吹起来的房地产背后的巨大“财富符号”和这种符号代表的“身份”,而政府要的是大众消费繁荣的表象,换句话说:政府要的是“群体财富符号”和其中蕴涵的“集体繁荣”的身份,也保有自己的执政合法性资源。为保持这样的符号与身份不致破灭,不致失去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效力,再多的“身份成本”也顾不得了。

财富与财富符号

当然,一定会有经济学家出来反驳说:这样的“身份经济”和“身份成本”在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体制当中,都不但是司空见惯寻常事,而且是资本主义经济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奇怪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身份经济”一旦跨越一定限制,造成比如金融的紧张,这个国家的民众、政府和社会组织就会出面通过各种讨论,来起码降低人们对“身份”的期待,降低由“财富”符号构成的“身份成本”给社会造成的直接的风险,以致于战后西方资本主义本土始终没有发生类似1929年那样的毁灭性危机。反倒是受到如是资本主义“身份经济”影响,对“财富符号文化”毫无节制的所谓“第三世界”与“门槛国家”中,毁灭性危机始终未曾中断过:1994年的墨西哥;1997年的东南亚;1999年的俄罗斯;2001年的阿根廷和2002年的巴西。而资本主义本土重大组成部分的美国也不同程度受到以鼓吹“股份持有者文化”(cultureofshareholder-value)为代表的过度“身份成本”的影响。在美国,曾尤其可以体现人们财富身份的行业-新经济与银行股市,财富缩水烈度较高,造成的社会振荡也较大。这些,我以为都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足够的重视和采取断然措施的决心。之所以如此耸人听闻,不是因为经济过程怎样难以调控。真正难以调控的是形成全体文化底蕴的身份与其符号,是对这些符号锲而不舍的追求,是这种追求给所在文化圈中的人们心理带来的几乎接近等同他们生存全部价值的“形而上”。在我看来,说“您在那里发财”时的不经意,正是这种“形而上”的民俗表述;说“知本家”时知识分子脸上放出的自豪,正是这种“形而上”的精英表述;说“落后挨打”而且实际认为“落后等同经济增长的落后”,正是这种“形而上”的上层政治表述。而正是这种“形而上”的表述如此完整,涵盖如此众多的社会阶层,造成它难以扭转与改变,也造成中国经济改革中的诸多危机和“怪圈”。

财富管理论文: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影响管理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资本市场负财富效应的的原因;解决资本市场负财富效应的建议与对策等进行讲述,包括了我国的制度不完善,存在缺陷、我国股市功能严重扭曲,从根本上限制了股市财富效应的发挥、我国的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低下,破坏了财富效应发挥的前提、扩大股市规模,构建股市促进消费增长的基础、利用证券市场推行“富民政策”、培养上市公司及机构投资者的信托责任、加强证券市场制度建设、提高上市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等,具体资料请见:

财富及财富创造一直都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财富的多少、变动以及对财富的期望都影响人们的行为,从而引起经济的波动,这就是财富效应。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从世界经济还是从国内经济发展来看,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对于国民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凸现,股市的长期繁荣或大幅下跌,对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影响越来越大。由于股市下跌对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远远大于股市上升时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因此,国内外许多理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都对股票市场负财富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一、资本市场负财富效应的的原因。

(一)我国的制度不完善,存在缺陷。

股市健康发展所需制度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股东、投资者权益的法律和司法保护框架;二是司法的独立性;三是新闻媒体作为一个制度机制是否可不受约束地发挥对上市公司、整个市场、整个经济的监督作用。这些东西合在一起决定着一个国家的股市跟其经济的发展是否能够同步,在我国这些必要的制度都是不够完善的。由于体系的不够完善,导致我国股市的收益分配结构不合理,中小投资者并没有获得太大的收益。

(二)我国股市功能严重扭曲,从根本上限制了股市财富效应的发挥。

在我国,股市的主力是A股市场,而A股市场的定位是为国企改革服务,并且发行方式的限制使股市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股市的这种定位,使得散户们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承担了本不该承担的大部分代价,其整体盈亏状况令人堪忧。这种功能定位的偏差,很重要的一点与我们现行干部体制下低效率干部考评制度有关,即把股票市场上每年的融资额当成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因此,在我国股市中,长期存在不考虑投资者,不考虑这个市场怎么为优化配置资源服务的问题。在我国股市中,个人投资者中月均收入3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人群达91.56%,其中更有6.35%的失业人员和22.9%的离退休人员。这部分投资者存在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但把钱存在银行里多少年也满足不了这种需求,所以干脆到股市里来试试运气,这就导致他们在操作中短期行为严重,股票换手率较高,因此股票收益不具稳定性,财富效应难以发挥。如果财富积累尚未达到满足未来需求的必要量,居民就可能将股票收入全部或绝大部分用于股票再投资,而不是用于消费,股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就低,只有达到满足未来需求的必要量后,居民才会逐步增加股票收入用于现期消费的比例。然而,在我国股市中,尤其中小投资者普遍处于亏损状态,多年来股民损失惨重这样的股市,投资者不可能会有股票收入的财富积累。

(三)我国的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低下,破坏了财富效应发挥的前提。

长期以来,我国上市公司一直存在重融资、轻使用的不良现象,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进行后续融资时,并不是出于发展主业的考虑,而是编造项目以图“圈钱”,结果造成募集资金投资不足,效率低下,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l)募集资金大量闲置;(2)募集资金大量用于委托理财;(3)随意更改资金用途。据全国人大常委会证券法执行检查组披露,上市公司经常随意改变资金方向,并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解决资本市场负财富效应的建议与对策。

(一)扩大股市规模,构建股市促进消费增长的基础。

要采取措施改变居民资产结构,特别是要使居民庞大的储蓄资产转为股票资产和其他各类证券及保险资产,加速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扩大。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扩大股市规模,扩大居民股票持有量,为股市财富效应的发挥创造条件。扩大市值规模包括增加上市公司数量与质量。调整一级市场的有关规定,平衡一、二级市场的风险与收益。如慎重对待以市场化名义高价发新股、高价配股;取消上市配额分配制度;实行有市场确定发行价格的原则,缩小一级市场的获利空间;提高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比例,以提高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等。必须注意的是,股市规模的扩大必须兼顾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以避免股市的大幅震荡。

(二)利用证券市场推行“富民政策”。

要发挥股市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政府应把通过股市增进社会财富置于重要位置,即通过股市推行“富民”政策,让社会公众、企业、基金组织等均有限度的参与股市,共同分享经济增长、股市繁荣所带来的成果,形成股市与经济增长互动的良性循环机制。稳定股市、规范市场、促进股市繁荣及稳定增长是我国股市启动消费、推进经济增长的根本之所在,没有股市的长期稳定与增长,短暂的股市繁荣对启动消费的作用极为有限。虽然目前中国股票市场规模较小、投资收益的分布格局不合理、上市公司的质量普遍不高、国有股减持问题迟迟没有解决、政策主导股市暴涨暴跌等因素的存在使中国股市缺少长时期相对持续的繁荣、稳定,从而制约了财富效应的发挥。但是,随着中国股市规模的扩大,上市公司效益的提高,各类性质投资基金的发展,市场行为的规范,中国股市对消费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将会日益显现。总之,健全股票市场的发展,发挥股票市场的正财富效应,重其视负财富效应,对于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实际意义。

(三)培养上市公司及机构投资者的信托责任。

信托责任通常适用于受托人或监护人,上市公司要有这种责任心。你拿了股民的钱就应该为其利益着想,想着让股民有利可分,好好经营,不辜负股民对公司的信任才行。机构投资者从事受托投资业务,对客户也同样负有信托责任,必须全心全意地为客户服务,为其挑选好的股票,谋取较大的利益。别人把钱给了你,还交管理费,因为你保障可以帮他赚钱,还答应按既定方针办,所以应该尽心侍奉,仅仅没有异心是不够的。但是这种责任心不是单靠呼吁就能产生的,应该有配套的法律惩罚措施出台,并严格落实下去才行。

(四)加强证券市场制度建设。

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格局正在由“政策推动型”、“资金推动型”向“质量推动型”、“信心推动型”转变。只有通过制度建设,为以机构为主的多元化投资主体创造一个稳定、宽松的生存、发展环境,从而确保各种投资主体能够持续发展。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品种创新、机制创新,来培育一个体系完善、品种丰富、机制完善的证券市场,从而实现制度本身的可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市场运行格局的转变,才能实现证券市场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更大的发挥股市财富效应的作用。要科学构建我国股市的稳定机制,从舆论机制、技术手段、政策手段等方面入手,减少股市的过度波动,包括尽快建立官方稳定基金,当市场大幅震荡时,政府能科学地进行调控,有序而稳妥地推进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减小改革对居民的冲击力度,修正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期,鼓励其消费支出。

(五)提高上市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

只有通过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从而确保上市公司自身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发挥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作用。为此,一是要明确产业政策导向,有重点的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股市可能存在的泡沫能通过经济增长得以消化为股市发挥作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发展中国股市的规模一定需要有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在增加上市公司数量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上市公司的质量。

财富管理论文: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基于财富管理机制的研究

在各新兴商业银行蓬勃发展、 市场竞争不断升级、 市场集中度不断下降的市场环境下, 客户需求重新组合, 行业竞争更趋激烈, 银行服务的买方市场己经形成。与此同时, 受来自证券、保险和基金的挑战, 再加上外资银行所带来的冲击,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商业银行必须在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营销理念指导下参与市场竞争,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顾客, 获得竞争优势。建设与发展商业银行的现代零售业务,对推进国内商业银行管理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强化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快发展银行现代零售业务的重要性

(一)加快发展银行零售业务是客户需求多样化的客观需要

虽然处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背景下,但我国经济却在世界各国经济中一枝独秀,居民收入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稳步增加,个人金融消费现象愈加明显。随着居民金融知识的增长,他们的个人金融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特别是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的营利性、便利性以及敏感度也越来越高。如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约有70%的居民认为目前银行开设的服务项目还不够用, 希望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项目, 特别是在银行零售业务方面。因此, 银行应采取适当的营销策略,向顾客提供真正需要的金融服务,创造出一批稳定的客户群。

(二)加快发展银行零售业务是利率市场化博弈的结果

利率市场化的结果使得企业和银行间的博弈越来越尖锐,许多品质大企业给银行的利率下浮,下浮到银行不能接受,如此一来企业就发股票,银行盈利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利率市场化对银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增加了银行的利率风险,减少了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为银行开展零售业务的低资本消耗型业务创造了条件。通过发展零售业务,银行可以为高端客户设计不同利率组合的投资理财产品包,在规避利率风险的同时,为客户获取高收入,为银行带来相应的高额利润。

(三)加快发展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利润增长方式与业务结构调整的需要

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企业“金融脱媒”的现象。大批品质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大大降低了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从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股票市场经过几年的改革调整,正在加快复苏,短期融资券市场也在迅速扩容,直接融资市场比重的提升不可逆转。数据显示,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融资对银行的贷款业务产生了明显的替代效应。

二、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中的财富管理模式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正随着经济发展、 财富效应扩散、 财富管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越来越旺盛。财富管理作为一种新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经营管理机制逐渐在我国银行业出现。一般来说,作为个人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财富管理模式是银行利用所掌握的零售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通过分析客户自身的财务状况,了解和挖掘客户需求,制定客户理财方案,为品质客户提供现金、证券、保险、信贷、投资管理,以及税务、财务计划、退休、遗产信托等一揽子金融服务,进而帮助客户实现理财目标的一系列过程。

尽管国内商业银行已经逐步接受并采用了财富管理模式,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国内财富管理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传统个人理财服务、财富管理模式、私人银行业务。国内银行业的实践表明,目前国内的银行大多处于及时和第二阶段。以中国工商银行设在浦东的财富管理中心为例,目前该中心联系的100万以上的客户208户,管理金融资产57150万元;50万以上核心级客户422人,管理金融资产73229万元。在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里,截至2008年上半年,中信银行贵宾客户数量已经达到8万多人,管理资产达到1000多亿元。作为国内好的国有和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与国外先进银行相比,无论在客户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还有待改善。比如,目前美国花旗集团为100 多个国家的2 亿多客户提供包括个人储蓄、信贷、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财务咨询和资产管理等全能式的金融服务,平均每位客户的产品数在全球同行企业中排名第1。在亚太区,花旗拥有较大的私人银行服务网络,办事处遍及11 个国家和地区,区内所管理的资产近600 亿美元。另据统计,到2005年底,瑞银华宝管理的私人银行资产已经达到20,160亿美元,居全球第1位;巴克莱全球投资者集团的私人银行资产在15,130亿美元,居第2位。可见,国内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长期的客户积累和发展。

(二)财富管理的品牌效应尚未形成,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从营销学角度看,品牌效应是企业提高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各商业银行在发展零售业务时也不遗余力地推出各自的品牌,包括招行推出的“金葵花”、中国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这些品牌已经赢得了较高的市场认知度,但从运作后的实际状况分析,不少财富管理的品牌并没有打响,大多数品质客户甚至不了解财富管理的真正含义,高端渠道简单地沦为向高端客户销售产品的渠道,更无从谈起真正实施财富管理机制。

(三)零售业务的管理机制有待改善与提高

零售业务的开发、营销、管理缺乏整体战略。在开发上,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推出比较快,但只限于总行的业务平台,分行和支行越往下越弱。新业务的真正推广在于支行。在营销上,没有整体的营销手段,一项新的零售业务推向市场各行其是,这不仅加大了费用支出,而且营销手段没有力度。在管理上,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开发、营销、管理3个环节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乏整体协调配合。

具体到营销管理层面,虽然总行要求网点客户经理加大使用个人营销管理系统的力度,提升客户的识别率和交叉产品持有率,实际上系统信息数据更新滞后、功能不完善,不能对品质客户进行有效的细分,从银行的角度对客户的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等各个方面的贡献度进行评价,也不能客观反映客户经理的服务、成本及效益。从客户经理管理考核角度,现有的考核主要以销售产品为基础,没有形成以客户为基础的统一的评价平台,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与产品销售挂钩,容易造成急功近利的现象发生。从长远发展来看,只有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进行的财富管理才能最终留住客户。

针对以上关于发展财富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企业战略中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三、商业银行发展财富管理模式的具体战略分析

从国际银行财富管理的实践经验来看,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相应的战略,具体表现在客户、产品与服务、管理与人才等竞争优势因素上。

(一)聚焦于高端财富客户,把握客户偏好

财富管理的服务对象就是富人,少数的高端客户为银行创造的利润远远大于一般客户群体的利润贡献。富裕阶层的主要特征是: 1.高学历;2.服务业和新兴行业;3.掌握和运用的资源较多;4.领导消费新潮流。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未来20年是富有阶层形成的关键时期,估计将有数亿人进入这一行列。其中,包括科技企业家、金融行业里的中高层管理者、会计师等各类社会专业人员、外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上述客户群体必然成为国内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争夺的焦点。客户经理必须主动深入品质商务区、品质社区开发客户资源。加强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不同程度的业务合作,从而较大限度地实现优势互补,并从机构、人员配置、培训、资金和技术投入方面进行必要的支持和配合,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客户开发和业务发展。

(二)着力于财富管理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与营销

财富管理业务竞争的战略武器是“高、精、尖”的金融产品。国内银行从事财富管理,必须向客户提供面向一生的完整客户理财计划,包括提供从最保守到中庸到最积极的产品。产品设计上要灵活多变。以中信银行理财产品为例,该行的理财产品开发设计以稳健为主调,采用“核心(稳健) +卫星(创新) ”的配置思路。稳健类产品主要以拓宽产品线、丰富投资范围为主要思路,积极拓展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票据市场和信贷市场等投资方向;创新类产品重点研究中高端客户专属产品,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发行,在客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加强产品的主动管理和资产配置,逐步由单一产品销售向不同资产配置的财富管理方案转变。

建立高标准、规范化、私密性的高端服务。从国内商业银行来看,网点与网点之间、不同区域之间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针对高端渠道制定一套统一的服务模式,力求在所有的财富管理中心与网点实现服务流程的一致性,这样才能让客户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三)注重高效、精细化的财富管理系统的建设

在财富管理的宏观管理机制方面,国内各商业银行一方面在总行层面基本完成了财富管理组织架构建设和制度建设,同时也在各省级分行层面设立了贵宾理财中心或者财富管理中心,并明确了相应的职责,制定贵宾理财客户经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特别是在财富管理系统建设上,各商业银行省级分行级别的财富管理中心或贵宾理财中心应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如尝试研发自己的金融理财产品、具有某些产品的定价权,针对高端客户提供专享的投、融资产品和渠道等,这些都有利于财富管理模式下的零售业务的发展。

在风险管理模型的设置上,由于零售业务的特点就是客户和交易数量庞大,特别是对于金额数额较小的交易,零售业务风险管理流程模型的和交易的自动化成为提高成本收益的关键。中国目前的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成,各家商业银行很大程度上需要设计自己的风险模型。由于我国各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开始时间不长,缺乏足够的数据量;同时,由于没有严格的数据录入和校验流程,数据质量非常差,私营企业的小业主由于避税,通常还会隐瞒收入,所有这些都造成了目前银行业务风险模型建设方面的困难。这使得定性的分析和人工的判断在一定时期内仍然会很重要,这样也就对客户经理与中后台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财富管理论文: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风险管理探讨

【摘 要】“财富管理”是近年来在我国 金融 服务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近十年来,我国的国民 经济 持续高速 发展 ,个人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人们希望借助财富管理服务,在资金供应上寻求安全与保障,在投资决策上得到专业建议。同时,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促使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为开展综合财富管理服务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财富管理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风险。为此,研究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风险管理,提高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财富管理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一、关于财富管理业务的理解

(一)财富管理的含义

财富管理是指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出一套的财务规划,通过向客户提供现金、信用、保险、投资组合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将客户的资产、负债、流动性进行管理,以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财务需求,帮助客户达到降低风险、实现财富增值的目的。

财富管理的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更要考虑财富的保障。在外延上可以包括对个人的财富管理和对 企业 的资产管理。

(二)财富管理业务与一般意义上的理财业务的区别

“财富管理”是近年来在我国金融服务业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财富管理”,顾名思义,就是管理个人和机构的财富,也可以简单概括为“理财”,但有区别于一般的理财业务。“财富管理”的出现划分了我国金融服务业的两个不同的理财业务时代:一个是早期的理财业务时代;另一个则是经过发展与改进的成熟的理财业务时代——财富管理时代。

一般意义上的理财业务属于早期的理财概念,它的营销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金融机构(主要指商业银行)通过客户分层、差别化服务培养品质客户的忠诚度,从而更好地销售自己的产品;而财富管理业务则是以客户为中心,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根据客户不同人生阶段的财务需求,设计相应的产品与服务,以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要,这些金融机构成为客户长期的财富管理顾问。财富管理业务属于成熟的理财业务。

财富管理与一般意义上理财业务的区别主要有三点。

其一,从本质上看,财富管理业务是以客户为中心,目的是为客户设计一套的财务规划,以满足客户的财务需求;而一般意义上的理财业务是以产品为中心,目的是更好的销售自己的理财产品。

其二,从提供服务的主体来看,财富管理业务属于成熟意义上的理财业务,它的主体众多,不仅限于银行业,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在推出财富管理业务。一般意义的理财业务多局限于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传统业务和中间业务。

其三,从服务对象上说,财富管理业务不仅限于对个人的财富管理,还包括对企业、机构的资产管理,服务对象较广;而一般意义的理财业务处于理财业务发展的较早阶段,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一类金融产品推出,主要指的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产品的打包,服务对象多为私人。财富管理的三个鲜明特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主体众多”以及“服务对象较广”,使它区别于一般意义的理财业务,成为理财服务的成熟阶段。

(三)我国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主要内容

目前各家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品种丰富,品牌各具特色,然而服务内容大多类似,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账户管理服务。利用银行便利的短期融资条件和先进的 电子 清算系统,为客户提供存取款、投资、贷款、结算、智能转账等服务。这是财富管理服务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内容。对于银行的财富管理客户,这些服务基本上免收服务费用。

账户管理服务是以信用卡作为载体的。现阶段招行“金葵花”理财也是紧密结合其经验丰富国内同业的信用卡的技术优势,同时与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多条服务渠道配合推出的。财富卡体现了财富管理业务的及时大要素——资金集中,财富卡的推出一方面推进了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消费、透支等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其次,交易类服务。这是目前银行用来吸引客户的主要财富管理业务,也是银行财富管理业务中的强项。包括人民币理财业务和外汇理财业务。

(1)人民币理财,是指银行用散户集合的大基数本金购买收益高于普通凭证式国债的记账式国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央行票据等收益更高的产品。由于银行在操作上涉及了一些普通投资者无法投资的业务,像银行间债券市场产品等,其预期收益率一般高于传统的短期储蓄存款。中行、工行、建行最近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起点金额都是5万元,收益各有所不同,但利率都高于相应期限的储蓄存款。

(2)银行所拥有的庞大的外汇交易平台和金融衍生业务的交易资格是其能够设计出丰富的外汇理财产品的前提条件。外汇理财产品实质是银行利用衍生产品交易帮助客户提高资产的收益率。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外汇理财业务一方面有利于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留住外汇存款客户;另一方面银行可以充分利用已有技术、人力、客户资源,通过开发外汇理财业务潜力,拓展新的盈利空间。

再次,财富管理顾问服务。银行依靠自身在资讯和人才方面的优势,以及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广泛合作,为客户提供理财规划、投资建议、金融咨询等一系列的理财顾问服务。财富管理顾问服务是财富管理的高级阶段。其实施载体是一对一、一站式的客户经理服务。提供的是针对客户的预期收益率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所量身定做的、的财富管理计划。财富管理计划中为客户设计的投资产品多为银行特有的金融产品,如储蓄、外汇买卖,以及银行的各种国债、基金、保险产品。

第四,各种优先优惠措施。这是银行为稳定财富管理客户资源、争取更多的客户而设计的附带服务,可以视为餐前小食、餐后甜点。这些服务均是免费提供。作为银行的财富管理客户,一般可以享受到优先办理各项业务,优先提供各种紧俏投资理财产品(如预留国债额度),享受多项业务费用减免等服务。银行的财富管理客户多属于社会中高级收入阶层,这些彰显身份的优惠服务和贵宾待遇对他们来说还是具有相当吸引力的。

,企业资产管理业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企业资产管理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为企业提供日常财务监理、资金调拨等账户管理服务,以及为企业兼并收购、债券及票据发行、基金托管、工程造价咨询等提供顾问服务。

二、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认识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在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使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招致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银行业务发展和人们对金融风险认识不断加深的产物。最初,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商业银行业务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20 世纪60 年代以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方面,强调通过使用借入资金来保持或增加资产规模和收益,既为银行扩大业务创造了条件,但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的不确定性。20 世纪70 年代末,国际市场利率剧烈波动,单一的资产风险管理或负债风险管理已不再适用,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突出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偿还期对称、经营目标互相替代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80 年代之后,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存贷利差变窄、衍生金融工具被广泛使用,银行风险管理有了新的内容。表外风险管理理论、金融工程学等一系列思想、技术逐渐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方法上更多地应用数学、信息学、工程学等方法,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1988 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正式出台并不断完善,标志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统一。

在1997年9月颁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中,商业银行风险分类为信用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 法律 风险和声誉奉献。其中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是目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对象。

(1)信用风险,是指合同的一方不履行义务的可能性,包括贷款、拆借、贴现及结算等过程中交易对手违约所带来损失的风险。

(2)市场风险,是指市场价格的变化使头寸蒙受损失的风险,包括利率、汇率、价格的波动风险及 金融 产品价格风险等。

(3)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或规章制度),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三、财富管理业务中的信用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中的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信用体系的缺失,导致商业银行无法了解客户的资信。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以及行内的征信系统,是财富管理业务中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

从财富管理业务下游的客户端来说,由于财富管理业务中的短期融资业务离不开对个人和 企业 信用评估,因此要尽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商业银行内部的征信系统,便于商业银行选择品质的目标客户,减少融资性业务的风险。

首先,从整个市场环境上说,要动员整个社会的资源,建立一套系统的自信调查制度和信用评估制度。上海等一些地方近几年对此进行了认真探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应当进一步扩大试点城市的范围,由中央银行、财政税务部门和劳动人事部门共同配合,并与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合作,建立健全的消费信贷保障体系。通过各种监控保障措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防范化解风险。

其次,针对我国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的现实情况,商业银行应当整理客户资料,筹组和完善行内征信系统。商业银行还可以在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兼业合作的同时,做到咨询共

享,利用合作机构的客户信息,扩充行内的征信系统。

四、财富管理业务中的市场风险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风险上。按照有关规定,银行、证券、基金、信托等理财方式都不允许保障低收益,而商业银行在最初宣传销售理财产品时,为了吸引客户,所推出的理财产品普遍以保本、收益保底来招揽客户,过于强调对“保底收益”的保障。这就要求产品发售银行必须在瞬息万变的债市和票据市场上,具有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否则将会使银行被迫承担价格与利率波动的相应风险。同时,产品的同质化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各家银行不可避免地陷入价格战,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断走高。收益率持续走高的理财产品需要在市场上找到足以支撑的投资组合,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率,亏损的差额就必须由银行自己承担。

防范和管理市场风险就是要求商业银行注意财富管理业务创新中蕴涵的风险,在 经济 全球化的背景下,首先将市场风险的监管对象延伸到由本币到外币,由境内到境外,由表内到表外,由简单产品到复杂的衍生产品。其次,在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自营与、前中后台之间建立有效的风险隔离带。特别要将商业银行开立在中央结算公司的自营资金账户和代客理财资金账户实行严格的分离,建立风险防火墙。此外,要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的向客户披露财富管理业务中各项创新产品可能发生的风险,不要误导客户,只谈收益、不谈风险。

财富管理业务的风险管理除了在业务操作办法和制度中予以防范外,需要从风险总量上予以控制,制定财富管理业务的风险额度管理制度,即确定某项中间业务能够承担的风险总额。该风险额度的确定应当与该业务在一段时期内的收益水平结合起来考虑。

五、财富管理业务中的操作风险管理

目前,我国不少商业银行为了大力 发展 财富管理业务,对员工下达一定的客户数量指标,按任务完成情况来评判员工的业绩。这就导致商业银行出现了只重客户数量、不重客户质量,大批招揽客户的局面。这从表面上看是扩大了银行的客户群体,增加了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实际上却无形中加大了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风险。从业务的操作风险角度看,这一业绩考核机制不符合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长远发展。因此,应当建立一套 科学 合理的财富管理业绩考核机制。

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部门是直接面对客户的营销服务部门,具备资源整合的功能,而不是用来推销某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产品。因此,银行考核财富管理从业人员的标准不是拉存款数和拉客户数,而应当是销售各种理财产品给银行带来的利润数。这样,财富管理从业人员的自由度比较大,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客户的需要推荐产品,客户的满意度也会比较高。总之,对于银行财富管理部门的考核适宜直接和其效益挂钩,在按照区域、业务和客户三种进行考核方式中选择按照客户贡献度来考核,并同具体业务经办部门区别对待。

此外,商业银行还要加强和完善财富管理业务的风险控制授权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规章制度权限和财富管理业务评审小组。该小组可由相关业务处室的专家组成,对新的财富管理业务的客户进行评估与审核,寻求客户利益、特点与产品的结合点,使财富管理业务给银行和客户所带来的风险最小化。特别是对于涉及到有关个贷方面的操作,要充分考虑其从审批、发放、跟踪管理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中的遵循性要求,努力实现全程电脑规范化管理操作要求。

六、加强兼业合作的风险管理

从业务合作方看,应当加强财富管理业务中的银证、银基、银保、银信等兼业合作的风险管理,建立有效的防火墙。

对于财富管理业务上游的理财产品端来说,其风险主要体现在兼业合作上。

兼业合作一方面带来了财富管理业务的创新,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风险在各金融机构之间传递的可能性。商业银行应当在兼业合作方之间建立一个防火墙,将风险有效隔离在商业银行之外,从而有效的预防跨行业风险传染。

(1)银证、银保联合,以及银行同基金、信托合作开发理财产品时,首先应当充分了解、掌握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信托市场本身所具有的风险。

(2)其次,要了解作为合作方的有关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的资信,以及具体的经营、盈利情况。

(3)再次,要对合作事宜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充分考虑合作时银行自身所能承受的风险和所期望的利润。

(4)在进行兼业合作之前,应当明确商业银行在合作中的地位,规定商业银行在合作中的职责,同时明确规定财富管理业务产品出现意外时商业银行的责任有哪些,防止发生跨行业风险传染。

(5)财富管理业务的兼业合作还应当重视合作中和合作后的监管,监督资金的流向,防止合作方挪用资金,阻止合作方违规操作;同时通过事后监管,了解客户对理财业务的反馈意见,为兼业合作的继续开展打下基础。

我国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才刚刚起步,面临着基金、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激烈的市场竞争,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充分认识并发挥自身的优势,树立正确的市场定位,从客户价值较大化出发,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深层次合作,共同设计财富管理业务产品,注重风险防范,推行财富管理中心加财富管理专家的服务模式,实行差别化服务,分阶段、稳步的推进财富管理业务的健康发展。

财富管理论文:国外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的做法及启示

摘要:本文分析国外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的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管理;启示

目前,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建立了主权财富基金。分析国外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国外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的做法

(一)实行商业化的治理模式。成功的主权财富基金如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挪威政府石油基金等,都致力于效仿私人投资公司的组织形式,突出董事会与专业投资委员会的核心决策职能与自主权,讲究组织上的精简与决策效率。他们的员工队伍中极少有公务员,而是竭力在国际金融市场招聘金融人才,多数基金经理都是外聘的专业人员。在众多主权基金中,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得到广泛认可。该公司董事会成员来自不同的领域,具备丰富的投资和管理经验。现有的10名董事中,来自官方的只有4名,另外6名属于外聘。淡马锡控股公司对下属企业董事会的设置非常注重董事会的有效运转和职责发挥,不局限于公司内部狭隘的控制权观念,并且根据个人能力在世界范围内招聘,控股子公司真正有才能的人也可兼母公司的董事。

(二)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主权财富基金存在多层委托关系,而有效的监督机制是保障资金安全和运作效率的关键。为此,许多国家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基金不被擅自动用。挪威的石油基金法案规定,石油基金可以被转移到经挪威议会批准的中央政府预算基金中,除此之外不能用于其他任何目的。新加坡建立了保护关键资产和外汇储备的“两把钥匙”制度。该制度规定,新加坡总统对政府动用或减少既有外汇储备的决定拥有否决权。同时,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淡马锡控股公司主要高级管理人员的任免也必须得到新加坡总统批准。这实质是要求管理者必须在任期内保持预算平衡,不得动用过去的储备。除严格的法律制度,挪威政府石油基金的对外投资要求遵循一定的道德标准:一是使基金增值,使后人能从石油财富中受益。二是合理行使所有权。如,股票投资所有权的行使应符合联合国“全球协议”和经合组织的“跨国公司准则”。三是将严重违反人权、严重腐败和破坏环境的国家和企业排除在投资范围之外。

(三)有明确的投资规则。新加坡的两只主权财富基金分工明确,其中淡马锡控股公司主要侧重于战略性投资,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则侧重于金融组合投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投资领域除美、欧政府债券之外,也包括股票、固定资产、货币市场证券、房地产和特殊的投资项目。淡马锡控股公司最初只负责对新加坡国有企业进行控股管理,现在也广泛投资于国际金融和高科技产业。挪威石油基金的投资管理实行在风险适度的前提下追求高回报的投资战略。挪威财政部规定的投资基准组合把年收益率确定在4%。挪威财政部规定了基金投资的资产种类和地区分布基准组合:最初只允许投资含息工具,后来允许投资组合中的20%投资股权,在获得一定经验后,将这一比例逐步提高到40%。另外,60%用于购买债券(其中欧洲市场占50%,美洲和非洲占35%,亚洲和大洋洲占15%)。韩国投资公司(kic)的主要职能是提高韩国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率,其投资范围受到严格限制:不允许进行任何高风险的投资,不能涉及房地产、私有股本和非投资评级的证券,只能投资aaa级别的证券。

二、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可通过中国投资公司(简称“中投”)的投资表现反映出一些问题。首先,“中投”被赋予了过多的宏观任务,使其目标和制度设计过于复杂,这与“中投”对风险和收益纯粹出于商业考虑相冲突。其次,内部治理结构严重行政化,七人管理委员全部是正副部级的高官,专业投资人士相对缺乏。再次,缺乏明确的收益率目标,投资领域及投资比例的界定很模糊,也没有专门的法律来约束“中投”的决策行为以及避免外界对“中投”的行政干预,这意味着“中投”的投资权限和相关责任不明确。此外,在薪酬结构上,“中投”按照国有商业银行的标准制定,大大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将相对低效的激励机制引入了“中投”。除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外,“中投”公司目前还面临许多压力。及时,受次级债危机影响,美国经济出现不景气迹象,美联储大幅度降息,全球资本市场波动随之加剧,这给“中投”公司的海外投资增加了难度。第二,“中投”公司必须承担巨大的资金压力。“中投”公司的资本金来自财政部发行的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中投”公司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债务成本。如果“中投”公司不能产生足够的收益来抵补财政部所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年利率约4.5%),财政部将面临财务亏损。,主权财富基金敏感的政府背景很容易被视为带有特殊的政治经济动机,“中投”公司更是备受西方挑剔。一方面因为其他设立主权基金的国家大都是小国,外汇储备规模远低于中国,对世界经济影响有限。另一方面,“中投”管理层的行政化使外国理所当然会相信“中投”的投资是有战略目的的政府行为。

三、国外主权财富基金管理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应采用专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手段。主权财富基金本质上是专业化的商业机构,套用行政模式不利于高效率运作。因此,必须规范和完善“中投”的法人治理结构。首先,应在责任明晰的基础上给予决策层充分的自主权力,禁止行政干预。这样,可尽量避免短期投资行为。同时,引入外部专业管理人员,冲淡当前行政主导的局面,这样有利于减轻国际上对“中投”的疑虑。在决策部门设置上,应引进专业投资人员,分别负责市场研究、风险控制、薪资考核等,以加强“中投”运行的专业性。在财务管理方面,“中投”巨大的利息成本应用资本金来偿还,以避免决策层的机会主义思想,也便于最终的业绩考核。在薪资设置上,基本工资应参照国际标准,分红与收益挂钩,亏损也要有相应的薪资惩罚。

(二)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体系。一要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收益率。目标收益率过高,会使管理者为追求高收益而过多地投资在高风险资产上,从而承担过高的风险;制定过低,则可能会产生激励不足的问题,导致管理者消极管理。目前,为“中投”公司融资发行债券的年利率为4.5%,这意味着“中投”公司至少需要5%的年回报率。这样,扣除费用和开支,才能刚好收支相抵。二要对投资产品的比例做严格界定,在投资行业的选择上也要明确。(1)对投资于高风险类别资产的比例进行较高限制,各种资产种类相互搭配,分散风险。由于“中投”是全球金融市场的新进入者,其投资品种可从低到高逐渐扩展。这个顺序包括:国债、政府债、机构债、货币市场产品、房地产金融产品、公司债、实业公司股票、金融公司股票、衍生产品等。(2)精选投资领域。如发达国家或经济稳定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经济环境较好,市场投资的安全性较高;而经济稳定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可以保障较高的投资回报。(3)为规避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局面,可规定“中投”分出一定比例的资金进行指数投资以获取稳定收益。三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要对意向中的投资国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并依据投资行业的不同,对这些国家进行分别评级。此外,还需设置专门的风险处理部门,一旦面临风险,可迅速调整经营策略,及时撤回资金。四要加快相关立法进程,以规范和控制基金的运用,保障基金的安全性。

(三)充分发挥外部管理的作用。在“中投”运行初期,由于在国际市场投资的经验不足,可将资产管理的职能外包给国际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如投资银行、pe公司、传统资产管理公司等,这既可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也可得到外部专业机构提供的研究报告、市场资讯与管理经验等,还可有一个业绩对比,有利于积累操作经验。不妨与新加坡、挪威、中东等国家的同行们进行联合投资,即共同对某个项目进行投资,这有利于中国进一步了解投资市场,提高投资水平。另外,还可将一部分资产委托给国内高资质、具有国际经验的专业投资管理人,培育目前国内处于幼稚阶段的机构投资行业。通过外部管理,一方面弥补我国政府投资机构专业人才的严重不足,同时避免“中投”直接出面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竞购资产,减少其面临的压力。

财富管理论文:现代化财富管理中心竞争策略研究

[摘 要] 本文从全球财富市场的现状出发,归纳了目前财富管理客户的主要类型,从客户管理、分销渠道管理、产品管理、服务品质管理、团队协作、品牌建设等角度出发,分析各类推动理财业发展的竞争策略与成功关键因素,希望对从事理财业务与财富管理的有志之士有所启发。

[关键词] 财富管理 客户关系 服务品质 策略 品牌

一、引 言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理财业被认为是金融服务业中成长最快的部分。虽然2000年~2002年的低迷期、2007年起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对许多理财服务业者都影响深远,但展望未来,理财业依然基础坚实,充满魅力。

对于财富管理中心,关键的是要采取一种整体性的战略,并且以有吸引力的和有效的方式提供理财解决方案。无论理财机构是全球性的还是小范围的,所有经营者都需要发展一些共同的技能,来满足客户的需要和促进利润增长。

二、客户管理策略

1.客户细分与目标客户的选择

客户的需求日益成熟和复杂,可供其选择的产品和服务也更多样和复杂,而同时,他们的时间却越来越不足,只能有较少的时间用于理财。

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客户向理财业者追求什么?在选择理财服务提供者时,客户服务质量、保密性和安全性是关键因素(见图)。

资料来源:ibm欧洲财富和私人银行业调查

在所有竞争要素中,对消费趋势的营销洞察是所有零售商的核心。在市场细分阶段,我们根据客户对产品不同的需求和欲望,不同的购买行为与购买习惯,把有相似欲望和需要的顾客群体进行分类。市场细分的根本在于关注和分析顾客的需求,以消费者表面的、明确的需求为基础,发掘顾客自身并未察觉的潜在需求。

像许多其他行业一样,并不存在一个“通常”的理财客户。客户细分——为独特的客户群“精心设计”和提供产品和服务,是一项困难的工作。一个比较简单的原则是:了解你的客户kyc,并提供差别化服务。

具体而言,客户细分的方法还有很多,主要是按照如下一个或多个因素来进行客户细分:财富多少、财富来源、家庭背景、工作经历、性别、年龄、账户潜在盈利性和行为特性。比如:

(1)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根据财富来细分客户——“财富金字塔”。因为处于同一富裕水平的客户,可能具有不同的需求。

(2)根据高端客户的财富来源,可以分为“旧财富”和“新财富”。前者主要是继承而来,后者则集中在通过商业经营或各种高薪酬(如高管人员)创造的新财富。区分新旧财富人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他们的风险承受度不同。企业家比信托基金继承人有着更高的风险容忍度。那些财富创造者一般会认为,即使他们失去这些财富,他们仍然能够创造出来。而且,他们会更积极地介入证券资产管理活动,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在自己的产业领域内取胜,也同样能够在其他领域获胜。而旧富人则相反,他们更厌恶风险,更倾向于保护自己。

(3)booz allen hamilton(2003)根据客户参与理财程度进行客户群的划分: 放权者、参与者、选择者、超高净值客户。

(4)多重细分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细分贵宾客户市场的方法,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将全球的目标高端客户大致可以分为五类:退休企业主、消极(财富)继承人、企业主、职业经理人、超高端客户。

2.差异化营销策略

差异化营销,核心思想是“细分市场,针对目标消费群进行定位,导入品牌,树立形象”。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针对目标市场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品牌定位与传播,赋予品牌独特的价值,树立鲜明的形象,建立品牌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核心竞争优势。差异化营销的依据,是市场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特性。不同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爱好、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是收入水平和不同的消费理念,等,从而决定了他们对产品品牌有不同的需求侧重,这就是为什么需要进行差异化营销的原因。

(1)金融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

产品差异化是指产品的特征、工作性能、一致性、耐用性、性、易修理性、式样和设计等方面的差异。差异化营销的关键是积极寻找市场空白点,选择目标市场,挖掘消费者尚未满足的个性化需求,开发产品的新功能,赋予品牌新的价值。

财富管理中心应该在市场细分后根据不同的市场实施不同的产品差异化营销策略: 对睿智客户提供各种低成本的电子服务; 对贵宾客户提供广泛的的财富管理业务; 对私人银行客户甚至可以根据客户客户需要单独为之设计产品,提供个性化的综合理财方案, 并为客户提供优惠的服务设施,

产品差异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产品定价的差异化。差别定价方式可以体现在贷款利率的定价,中间业务的收费标准、不同级别账户管理费的区别、提供的附加服务价值差异等等。②产品类别的差异化。

(2)银行差异化服务策略

服务差异化是指企业向目标市场提供与竞争者不同的优异的服务。尤其是在难以突出有形产品的差别时,竞争成功的关键常常取决于服务的数量与质量。

由于外资银行按照如下一个或多个因素来进行客户细分:财富多少、财富来源、家庭背景、工作经历、性别、年龄、账户潜在盈利性和行为特性。根据各个标准来细分客户以识别高端客户。在明确市场细分后,外资银行的差异化营销与服务策略注重在理财产品品牌推广和品牌服务方面,外资银行主要以避网点劣势,扬理财优势,主攻高端客户,发展中间业务,以较少资源获取利润的较大化作为差异化竞争策略。

“客户体验”是金融业及财富管理中心业务发展的精髓,提供人性化、差异化的服务体验是零售业务追求的最终目标。财富管理中心要利用it及网络技术,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模式,标准化的服务规范,重新构建与完善业务操作流程,提供与其他银行不同的差异化服务。其次,只有针对目标客户群体,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并通过银行网点、电子网络等“接触点效应”,更好地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这样才能真正让客户体验标准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来赢得客户。因此,零售业务的灵魂在于客户服务,而客户服务的关键在于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体验。

3.客户管理模式探讨:“n+1”的服务模式

理财经理被视为可以基本独立行使职责的自我驱动型职业人士。但是从目前高端财富管理中心的发展来看,越来越需要发展以团队为基础的客户服务方式。我们暂时称之为“n+1”的服务模式,在每一位高净值客户身后,是整个服务团队的支持,这似乎更适合未来财富管理中心的发展。理财经理应专注于面向客户的活动与关系管理,成为“n+1”中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人物的“1”,同时理财经理应尽量从整个机构调配恰当的专业知识与资源,包括专业的投资产品专家、信贷融资经理、财务安全策划师、税务策划师、外汇专家等,即“n+1”中的辅助人物“n”。换句话说,理财经理应成为由产品和其他方面的专家所组成的专业团队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投资规划、税收、信贷、保险等资产管理服务。

应尽量保持团队的扁平化,避免引入不必要的管理层级,这点很重要。扁平化的团队结构有助于维系团队与客户间的关系,防止疏远客户。许多成功的高端理财经理都保持一些持续性的客户关系,而不是仅在客户获得阶段或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与客户联系。

富裕客户们对咨询建议的需求是巨大的,但现在的服务远远不够,因为单靠理财经理的个人力量为高端客户提供银行业务、投资、咨询、财务报告等一揽子理财服务往往难以令客户满意,一些客户始终需要建议,但是大多数客户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得到的建议不满。“n+1”的模式可以解决目前的困境,可以充分利用专家和其他数据资料给出更好的结论,让客户有更少的疑问,并使理财经理及专家进行更为有效的合作,并且更加注重结果。

同时,客户试图更多涉入理财活动,更多干预增值问题,以及更充分利用信息。理财经理们必须面对这些重大挑战,想尽办法使客户满意。他们的主要做法是向客户们提供更和整体性的建议,“n+1”的模式无疑是非常强有力的,非常系统化的健全的,这些建议基于对客户个人及其业务状况的更好理解,而且理财经理们要更积极主动的去调配财富管理中心的这些专家资源。

三、 服务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每个企业在实施其服务营销战略时都需要把其服务市场或对象进行细分,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服务的目标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组合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营销效益。

传统的营销组合理论是以制造业为基础提出来的。由于无形的服务产品具有不同于有形产品的特点,传统的4ps在服务市场营销中具有其局限性,因此营销学者在传统的4p(即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个p:人员(people)、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 和过程(process)。这样,原来的4p加上新增加的3p就构成了服务市场营销的7ps组合。针对高端客户的金融服务行业, 我们重点来探讨分销渠道、产品与服务品质(即过程)这几方面的管理。

1.分销渠道管理

任何财富管理业务的成长战略中,吸引与保留客户都是关键因素。我们同时还看到,客户对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多样和复杂,这为私人银行业者如何分销产品与服务带来了重大挑战。传统上,主要的分销渠道是在有实体的客户中心或者分支机构中进行的面对面会面。但是随着互联网和电信革命的到来,包括各种在线服务和电话服务在内的更多种类的互补式分销渠道应运而生。多种新兴渠道为财富管理机构带来了新的机会,理财经理作为传统的分销渠道依然非常重要。

作为客户与财富管理中心之间的主要接触人,理财经理在吸引新客户、为现有客户提供服务、使关系管理产生价值等方面承担着最基本的职能。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财富管理中心不仅需要确定它们的目标市场与相关的产品供应,还需要致力于吸引高素质的理财经理以执行多项困难的任务,即为高端客户提供银行业务、投资、咨询、财务报告等一揽子理财服务。这一模式意味着理财经理必须具备更加精深的知识,与其他的理财经理及专家进行更为有效的合作,并且更加注重结果。

理财经理承担的艰难任务包括:(1)获得新客户;(2)为现有客户提供服务并努力维持这种客户关系。

品质的客户关系是财富管理业务的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实践中已有多项对此领域的研究,目的在于确定客户关系的主要特征,突出服务交付的关键领域和水平。主动客户管理包括以高度的个人投入和对投资业绩的个人化关注等方式来主动地管理客户:执行协商好的金融服务,投资组合监管,积极的客户管理,值得信赖的顾问。

专职的理财经理在整个客户关系管理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责任与工作量都非常大,毕竟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做深做细的工作,所以我们正在尝试将理财经理职责进行分工,尝试在将部分或全部理财经理拆分为专门的“猎手”hunter和“农夫”farmer的角色,,hunter与farmer之间的分工协作非常重要,farmer更像是一座桥梁,联结着财富管理中心的各项顾问专家与信息资源,从而较大程度的为客户提供所需的资源、咨询与服务。

近年来,财富管理机构在一线员工的组织和机构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关键的趋势包括,将高级理财经理与关键客户或关键潜在客户相匹配,以及普遍以团队为基础的客户覆盖模式转变。另外,招聘、发展、保留高素质理财经理是财富管理业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并需要开展持续的培训计划,需要更为一体化的课程。

2.产品管理

近几年,国内产品更新与许多衍生产品的跟进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从另一角度来看这样快速的跟进受益与外资银行在国内发展的加速与金融机构同业竞争的加剧,同时也受益于2005年起新兴国家股票市场的发展。近期理财产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结构性产品与结构性票据的发展。财富管理中心提供结构性产品主要是为了降低风险,以及提高传统投资工具(债券、存款)的回报。

由于客户对产品与服务的要求与期望越来越高并且日趋复杂,许多财富管理中心很难仅通过自有的供应产品解决增值解决方案,财富管理机构开始从外部寻找并采购更为丰富更多的投资机会与产品。此外对于单个供应商而言,不可能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同类”产品。

财富管理中心面对着开放产品模式的机遇和威胁:

主要威胁是:降低了服务提供者的利润率,并且可能会显示自有服务供应中缺乏”实践”,给客户带来负面影响。

主要机遇是:能让财富管理中心提供更多种类的解决方案,巩固客户关系,促进建议主导型销售。

3.服务品质的管理

《美国银行家》杂志做过一次消费者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在赢得客户忠诚方面,服务质量是一个主要因素,有10%的公众改去一家新的金融机构办理他们主要的金融业务,在这些客户中,21%的人是因为服务原因而换银行,除此外只有搬迁住址这个因素占比更高为25%;另一方面,那些很可能换银行的顾客一般是有钱人,年龄介于25~40岁之间。macgruder agency是一家著名的营销顾问公司,根据该公司搜集的数据,在那些非搬迁住址而销去银行账户的人中,75%是中年人,而且是富有的市场用户。

各人对品质服务的定义不同,但存在一些共通的基本性的东西,它包括:产品知识、礼貌、性和业务办理速度。我们同样发现,环境对服务质量是有影响的,对服务环境的适当安排,有助于提升服务的品质。专业水准对服务的价值影响很大。职员的服务态度则几乎是一种超越国界、种族和文化的因素,不同的服务态度肯定给顾客不同的心理感受。在许多情况下,友善和真诚甚至能弥补业务办理速度和专业知识上的不足。 品质的服务应包括五项构成要素:可见性、性、敏感性、可信性和可亲性。另外服务质量的改革意图总是始于企业的高级管理者。假如领导们没有积极地投身当中,他们的下属也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对于提高财富管理中心的服务质量,领导者只有不断地通过自身的言行来说明他对品质服务的追求和决心,才能影响下属们的态度和行为。

财富管理论文:房地产财富效应管理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预期理论;财富幻觉和影子财富;过度反应、过度自信等进行讲述,包括了当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与投资者的私人信息吻合时,往往导致投资者的信心膨胀、行为金融学从上述角度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房价的上涨使住房投资者的收益增加,从而增加消费支出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本文试图从行为金融学的预期理论、财富幻觉、过度反应和从众心理角度,对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解释,希望能给理论研究者、投资者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行为金融学

消费函数理论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房地产、股票等财富与消费的关系。然而,很多经济现象无法仅仅从经济学自身角度得到解释,比如房价上涨往往得不到基本经济面的支持,股价上涨严重脱离公司价值。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决策科学与金融学、古典经济学结合起来分析金融市场,克服了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些弊端。行为金融学能够很好的从消费者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对房价变动影响消费的财富效应进行解释。

一、预期理论

与理性人假说不同,西蒙(Simon,1955)认识到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和判断决策的主观偏差。基于此,特沃斯基(Tversky)和卡尼曼(Kahneman,1979)对冯.诺依曼(VonNeuman)和摩根斯特恩(Morgenstern,1944)年提出的期望效用理论进行了修改,提出新的决策理论——预期理论。预期理论用值函数v(x)和决策权重函数π(p)代替了期望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u(x)和概率P。

期望效用理论的决策函数为:

maxE(A)

S.T.E(A)=ΣPiU(xi)(1)

预期理论的决策函数为:

maxE(A)

S.TE(A)=Σπ(Pi)v(xi)(2)

式(1),(2)中,E(A)为效用值;

u(x)为效用函数,P为概率;

v(x)是决策者对x的心理效用函数;

π(p)是决策者对客观概率的权重函数;

值函数v(x)的特征在于,在获利区值函数为凹函数,即当x>0,v″(x)≤0;在损失区值函数为凸函数,即x<0,v″(x)≥0。

值函数的特征解释了房地产价格变动正负效应对消费、国民经济的影响。消费的增加或减少不取决于当期财

富价值,还取决于对未来财富增加的预期。当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时,人们基于过去价格的上涨产生房价进一步上涨的预期,未来收益的增加将刺激现期消费支出的增加。而房价下跌会加重他们的悲观情绪,从而减少当期消费。预期理论的值函数特征更能解释房地产价格上涨和下跌对消费的不同影响,即房价上涨的正财富效应小于房价下跌的负财富效应。特沃斯基(Tversky)和卡尼曼(Kahneman)把房价正负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归因于,人们对于亏损的沮丧程度往往超过同等盈利带来的快乐。

二、财富幻觉和影子财富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Fisher,1928)提出货币幻觉,指出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映,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人们往往根据名义货币额的增加而增加消费支出,从而产生财富效应。房地产具有居住和投资的双重属性,当房屋被用于投资时,房屋具有虚拟性质。房屋的预期价值就是“影子财富”,当预期房价进一步上升时,投资者的这种财富就增加。但只有将房屋变现后,才能得到实际上的财富。影子财富与实际财富的差额称作“财富幻觉”。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仅取决于劳动收入水平或一般物价水平,还取决于对资产增值的预期。而货币、股票和房地产是居民最重要的三种资产(托宾Tobin,2000)。因此,房地产资产增值的预期越高,则影子财富或财富幻觉就越多,当期消费支出就越多,消费的增加刺激需求的增长,房价上涨的预期进一步增强。反之,在经济萧条时,房价预期下跌,居民的影子财富缩水,由于财富幻觉的作用,居民消费支出减少,消费的减少导致经济的进一步衰退,房价下跌的预期进一步增强。

假设供给曲线S固定,初始的需求曲线为D0,相应的价格水平为P0,消费为Q0。当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比如降低利率,或者直接增加银行信贷,消费曲线外移至D1,此时消费为Q1。需求曲线的外移使得一般物价水平增加,同时增强房地产价格上涨的预期,已拥有住房者或者投资者的住房价值将增加,基于财富幻觉,需求曲线再次外移至D2,相应的消费为Q2。则(Q2-Q1)为财富幻觉引起的消费增加额。

同样的方法可以用来分析房地产价格降低引起的财富缩水的幻觉导致的消费减少(如图3)。房价的降低通过财富幻觉引起消费降低(Y1-Y2)。

三、过度反应、过度自信

“过度反应”描述的是投资者对信息理解和反映上出现非理性偏差,从而产生对信息权衡过重,行为过激的现象。德邦特(Debondt)和塞勒(Thaler,1985)系统地提出了“过度反应”假说,认为“过度反应”是和贝叶斯规则“恰当反应”相对而言的。针对贝叶斯规则中投资者理性,对信息理解的一致性、无偏性,“过度反应”认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非理性,对信息反应情绪化,易产生过度反应,导致估价的过高或过低。卡尼曼(Kahneman)和特维斯基(Tversky,1974)提出代表性启发式思维对过度反应进行了解释,当一客体具有的显著性特征可以代表或类似所想象的某一范畴的特征时,则它易被判断属于该范畴,人们过分强调了这种显著特征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它属于其他潜在范畴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反应过度。

“过度自信”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对未来的预期能力表现出过分的自信。丹尼尔(Daniel)、郝舒拉发(Hirshleifer)和萨博拉曼亚(Subrahmanyam,1998)将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定义为高估他的私人信号而不是公开信号的性。根据本(Ben,1965)的归因理论,人们倾向于把过去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失败归罪于外界因素。当市场走势与投资者的私人信息一致时,投资者的信心将会膨胀,而当市场走势与投资者的私人信息矛盾时,投资者的信心并不是等量地减少,因为他们倾向于将这种结果归因于客观原因。

当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与投资者的私人信息吻合时,往往导致投资者的信心膨胀,因为过去房价的走势进一步提高了房价上涨的预期。投资者的过度自信以及过度反应往往把房地产名义财富增长当作实际增长,把房地产财富增长当作长期收入增长,从而扩大消费支出。

四、从众心理

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不能做出独立的判断,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行为主体认为这个结论很可能是正确的,所以也做出相同的判断①。这种行为称为从众行为,或羊群行为。凯恩斯(Keynes,1934)在指出:投资收益日复一日的波动中,显然存在着某种莫名的群体偏激,甚至是一种荒谬的情绪在影响整个市场的行为。费斯汀格(Festinger,1957)在描述从众行为时指出,当遇到冲突时,我们的思想会潜意识地剔除那些与整体关联性最弱的看法,不自觉地寻求平衡。

在房价的持续上涨或下跌过程中,如果多数投资者是理性的,彼此相互独立,那么正确或错误的思想对房价造成的影响将可能彼此相互抵消,其结果不会导致房价的暴涨暴跌。然而更经常的情况是,大多数投资者在房价持续上涨或下跌过程中失去理性,有限的能力和特定的行为极易产生盲目的从众行为,导致过度狂热或恐慌情绪,从而追涨或杀跌。从众行为还可能导致消费领域的财富效应,房价的上涨使住房投资者的收益增加,从而增加消费支出。根据位置消费理论,人们不仅追求消费量的大小,更注重自己的相对消费地位,住房投资者由于房价上涨增加消费支出往往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②,即使他们的收入没有增加,从而产生正的财富效应。当房价下跌时,投资住房者消费支出的减少可能引起其他消费者消费支出的减少,从而产生负的财富效应。

行为金融学从上述角度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这只是解释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视角之一。应该看到,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房地产市场规模、房地产市场投资者结构、房地产市场的相关制度。完善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人们对房地产投资收益的合理预期,从而持续发挥房地产财富效应对消费、经济的积极作用。

财富管理论文: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研究

论文关键词:私人银行业务

论文摘要: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作为金融服务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及商业银行高利润的分支业务,在西方国家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及经济的稳步增长,为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将从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发展的现状入手,剖析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私人银行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开发的高端个人理财服务业务。2005年,中国银监会将其定义为“商业银行客户进行有关投资和资产管理操作的综合委托投资服务”。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可知,我国已开始步入私人银行业务迅速发展的阶段,研究私人银行业务,已成为我国金融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国内银行由于受到分业经营等方面制约,对全球资产运作的能力还有所欠缺,私人银行业务刚处于起步阶段。短短一两年时间内,商业银行在市场上推出的本、外币理财产品已达20多个品牌、上百种理财产品品种,个人客户理财资金已有上千亿元的规模。但是,限于金融制度、金融监管,以及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等多方面的制约,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一波三折,始终处于不确定状态。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国内不完善的金融市场和运作制度

目前国内缺乏的金融产品创新环境和完善的金融市场,并且人民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即使是外资银行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即投资范围有限、无力开发多样化的理财产品及理财规划。国内不完善的金融市场和运作制度限制了私人银行的理财产品的多样化和创新。

2.组织体系改革滞后

私人银行业务是一种向顶端富裕客户及其家庭提供的多方位的财富管理服务,既包括运用信托、保险、基金等一切金融工具维护客户资产在收益、风险和流动性之间的精准平衡,也包括与财富管理相关的一系列法律、财务、财产传承、税务筹划等专业顾问服务,要求有非常完善、专业的服务体系。而目前国内银行仍采用总分行的模式,个人客户服务仍由多个部门分开经营,信息不够畅通,资源未能较大限度共享,横向及纵向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3.缺乏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人才和海外投资实践经验

私人银行业务较大的挑战就是聘请、培训并留住人才。一个出色的私人银行家通常都有10年以上的专业经验,并往往具备资产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法律及税务相关知识和从业经验,甚至对艺术品和奢侈品也有足够的知识。顶级富裕客户的信任在这个业务领域至关重要,而顶级富裕客户不仅是对银行家专业能力的信任,更是对其人品和职业操守的信任。缺乏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人才及缺少海外投资实践经验是国内商业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又一大瓶颈。

二、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建议

1.转变经营意识, 调整组织机构

首先, 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深刻认识到加快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摒弃传统的“重批发、轻零售”的传统经营理念, 将发展私人银行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未来业务的战略发展目标。其次, 私人银行业务涉及银行内部机构多、服务范围广、专业性要求高, 因此花旗、汇丰等都专门设立了私人银行业务部门, 对此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很好地加以借鉴。一方面, 国内商业银行应调整组织机构, 自上而下成立专门的私人银行业务部门, 在个人金融服务方面形成合力; 另一方面要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和业绩考核办法,理顺工作机制, 落实工作职责。

2.加强配套体系的建设

首先, 建立市场营销新机制。银行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对客户资源的竞争, 在今后的私人银行业务中,银行必须争取相当的富裕私人客户群, 而为获得这组客户群, 就必须尽快建立一套主动的市场营销新机制, 并配套建立目标客户动态档案跟踪管理制度。其次, 建立金融产品信息反馈体系和客户信息资源的开发运用体系。由于现代商业银行更加注重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因此国内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应适应发展, 从以产品管理为主转向以客户管理为主,从无差异服务转变为差异化服务。需要更密切地关注较富裕客户的需求,提供更贴身的服务,按客户需要制定战略计划,做好客户财富管理的主要顾问,并对不同层次的市场提供不同的专业化服务。

3.加快培养和引进私人银行业务专业人才

目前国际私人银行业务中的许多产品都涉及相关的专业人才, 如证券、会计师、律师等。对我国银行来讲,当务之急是应该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私人银行业务从业队伍,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一批具有现代管理意识,负有责任感, 并且熟悉各种金融产品功能和具有较强市场研究和客户开发管理经验的个人客户经理队伍。

总的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及财富管理业务的市场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如何有效地改善组织体系及营销模式,更好地培养一批私人银行业务方面的专业化人才,尽快缩小同国外商业银行在这方面业务开展的差距,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一项重要任务。

财富管理论文:智能投顾:智能时代的财富管理专家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精尖信息技术正在重塑各行各业,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真正的智能时代。智能时代下,金融行业形态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科技的产生与发展正是其中之一。

智能投顾同时具有科技与金融的双重属性――这也让其同时成为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抢滩的热点。伴随着资本开始从互联网金融领域转向金融科技(Fintech)市场,金融科技中的代表智能投顾也成了行业近期热点,一批企业开始宣布布局智能投顾产业。

美国智能投顾发展历程

基于现资组合理论,2011年,美国的Wealthfront公司开创了智能投顾服务业务模式,吸引原本被传统投资顾问门槛拒之门外的新中产阶级。通过调查问卷在线评估用户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为用户个性化地定制投资方案,实时监控投资组合的动态,并对投资产品组合进行优化调整,以实现用户投资利益的较大化。这种业务模式并被行业后继者竞相模仿,成为现在行业主流业务模式。

短短几年内,智能投顾行业在美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根据花旗集团近期的一份报告显示,从2012年到2015年底,美国智能投顾管理的资产规模从几乎为零增加到了190亿美元。最近宜信财富与《商业周刊》联合的《中国新中产智能投顾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美国虽然已经有超过200家智能投顾公司,而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上升。

中国智能投顾市场的现状与未来

相比起美国智能投顾的市场,中国市场才刚刚起步。自2015年年底起,一批新兴金融科技企业才开始开拓中国智能投顾市场。虽然中国智能投顾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中国规模庞大的新中产阶层将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可能助推中国成为全球及时大智能投顾市场。

智能投顾行业实际上有相当高的准入门槛,对平台的金融专业能力、科技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首先,智能投顾平台需要有很强的投资能力与资产配置能力,能够实现全球化、国际化、跨资产类别的配置,才能实现真正的科学、合理、长效的投资,降低投资风险。其次,智能投顾企业也需要有相当强的科技能力,能够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信息技术,提高前端的用户体验,整合后端的大数据。,智能投顾企业还需要有极高的创新能力,不仅能够在产品和服务维度进行技术创新,还能适应中国国情,进行有效的投资者教育、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实现管理和运营的创新。

虽然智能投顾行业有着天然的门槛,但是中国新中产阶级的潜在市场非常广阔,中国的智能投顾极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及时大市场。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可投资资产介于人民币50万元到200万元之间的新中产人群规模是世界及时,达2.04亿,未来五年将增至3亿。另一方面,传统投资顾问高昂的费用让新中产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投顾市场的长期缺失、移动互联的普及应用以及智能投顾的低廉成本将会让中国的新中产阶级更容易接受智能投顾行业。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和需求,一家或者少数几家企业很难覆盖整个市场,在智能投顾行业形成垄断;当前中国智能投顾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应该欢迎更多的机构进入市场。

同时,中国智能投顾市场未来的继续发展,需要解决两大挑战:投资者教育和市场秩序。

一方面,中国投资者理财观念较为陈旧,远远落后于美国,投资者教育的方面差距巨大。资产配置的理念还没有成为中国投资者的共识,投资行为更多受产品驱动,缺乏系统、科学的投资观念,需要财富管理机构在服务投资者的同时进行投资者教育,形成科学理财的投资大环境。另一方面,要做好市场的秩序的监管和维护,避免不法行为对行业的发展造成影响。最近,有媒体报道,监管部门表示将对互联网平台未经注册、以智能投顾等名义擅自开展公募证券投Y基金销售活动的企业进行依法予以查处,也正在研究有关智能投顾的牌照制管理。希望行业参与者能够遵循市场秩序,不希望出现所谓急功近利地去跑马圈地,坚定财富顾问的定位,不必然经手客户资金,在吸引投资者的时候不能夸大效用和欺诈,给行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财富管理论文:财富管理4大风险,看法律如何破解

富起来的中国人,还没学会和财富相处。

私人财富管理中的4大风险,唯有用法律才能破解。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老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多了。财富管理已不再是少数富人的专利,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必修课。风险控制作为财富管理的核心,却往往最容易被人忽略。本文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揭示私人财富管理中的4大风险,并从法律角度为您一一破解。

婚姻风险

去年3月,现年84岁的传媒大亨默多克宣布结婚,正式步入第四段婚姻。默多克的人丹尼尔・贾菲曾说:“他的每次离婚都像一场商业谈判。”作为一名新闻集团的总裁,默多克却因婚姻问题多次备受关注,因为他每次都能将财富隔离在婚姻风险之外。

默多克于1956年与及时任妻子帕特结婚,生下长女后感情破裂,于1967年离婚,离婚赔偿数目未知。与帕特离婚仅数月,默多克迎娶了19岁的记者安娜。这段婚姻维持了32年,两人生育了3个孩子,最终于1999年离婚。根据当地法律,夫妻二人的婚姻超过30年,离婚时财产可平分。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默多克多次斡旋,最终安娜为了孩子的继承权,选择了高达17亿美元的分手费,放弃了平分财产的权利。

1999年,默多克迎娶邓文迪。经历了前一场婚姻带来的财富风险,默多克这次选择在结婚之前,与邓文迪签订了一份婚前协议,婚后又签订了两份婚内协议,将新闻集团的控制权和受益权进行隔离。事实证明了这一举措的明智。当媒体曝光默多克将与邓文迪离婚时,全世界都紧张地等待世界最贵分手费,但在实际离婚财产分割中,邓文迪丝毫拿不到新闻集团的股权,仅分得纽约和北京的两套房产,不到默多克总财产的1%。

究其原因,正是默多克与邓文迪婚前婚后签订的3份协议,使得他的巨额财富未因离婚而受损。

在我国,《婚姻法》也为这一风险防范工具提供了法律依据,明确夫妻可以约定婚前以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属。随着当下离婚率的攀升和人们财富意识的觉醒,婚前、婚内协议应当作为婚姻风险的应对措施得到重视。

投资风险

唐建、王爱琴夫妇共同开办了一家服饰公司,妻子王爱琴担任法定代表人,丈夫唐建出任总经理。由于小两口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公司发展一步步走上正轨。

夫妻俩为图方便,公司经营过程中大部分货款均由王爱琴的个人账户汇出,同时公司会计账目不规范,存在虚列“差旅费”“管理费”等科目的现象。为扩大经营,唐建向银行借款200万元,以自家住房作抵押,并以个人名义在保障人处签名。

后砉司遇到一次重创。一笔服装订单因面料采购不当,货品被要求全部退回并赔偿损失。经仲裁庭裁决,公司赔偿对方550万元。法院执行中发现服装公司财务混同,追加唐建和王爱琴为被执行人,查封了他们的房屋、银行存款。

唐建、王爱琴夫妇的惨痛教训让我们看到,在夫妻共同投资、经营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财产混同的情况。不仅会造成资产所有权界限模糊,还会导致家庭财富缺乏稳定性。面对投资风险,应遵循以下原则:1.规范企业财务管理。2.建立严格的执行机制和内部监控机制。3.强化财务观念。在具体执行时,要做到划清个人与公司资产,制定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以避免资产混同的情况,防范“家庭公司”的投资风险。

债务风险

张龙与奚霞是大学同学,曾是羡煞众人的校园情侣,2010年两人登记结婚。毕业后,张龙开始创业,每天在外奔波应酬,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奚霞体谅丈夫创业艰辛,从未计较丈夫“失陪”,不仅努力操持家务,也没问过丈夫公司的经营状况。

但类似状况持续了3年,奚霞再也无法忍受丈夫的冷落,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就在离婚不久后,奚霞竟然陆续收到了5张法院的传票,奚霞和张龙作为共同被告,欠下了200万元的债务。奚霞一问才发现,张龙创业不仅没赚钱,反倒欠下了一屁股债。由于欠债时奚霞与张龙尚未离婚,债权人认为这是夫妻共同债务,就把奚霞作为共同被告一起告上了法庭。法院认为,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共同偿还。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因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奚霞的遭遇并不是个例,越来越多的人由于配偶在外负债,被列为共同被告,请求还债。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的规定,若夫妻一方无法证明另一方所欠债务为个人债务,则该笔债务将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有100多位由于这条法律“被负债”的女人成立了一个民间组织“反24条联盟”,呼吁废除这条法律规定。

废除法律很难,但防范债务风险却容易得多。大多数情况下,债务风险来自于“被负债”一方对于另一半的财务状况不了解,比如本案中张龙做生意创业,妻子却从不过问,这就是风险的隐患。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前或婚内通过协议的方式约定债务的归属外,日常生活中,也应时刻关注对方的财务状况,及时收集证据,对于家庭日常生活所涉及的债务做好记录,以免面对债务风险时束手无措。

传承风险

许麟庐老先生是齐白石的关门弟子,我国著名书画家、鉴赏家。1936年,许麟庐与王龄文女士结为夫妻,育有8名子女。2011年8月,许麟庐因病去世,王龄文表示,老伴儿生前留有一份手写遗嘱,将遗产全部留给自己。然而,2012年7月,他们的三儿子许化夷起诉至法院,要求母亲将父亲的遗产进行分割,并对遗嘱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这件事,一时间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

通过调查取证,一审法院的判决最终驳回了子女要求平分许麟庐遗产的诉讼请求,将许麟庐的全部遗产留给妻子王龄文女士。眼见目的没有达成,王龄文三儿子向中级法院提出诉讼,希望驳回一审的判决。目前历时4年,此案仍未尘埃落定。原本和谐的大家庭,因为这件事变得分崩离析。

通过这起事件,我们要了解,财富的传承存在着风险:一份不具备十足法律效力的遗嘱,可能会引发家庭成员的不满,继而引发家族纠纷,这是每一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本案中涉及的遗嘱为自书遗嘱且未经公证,制定后许麟庐把遗嘱交由遗嘱的受益人即妻子王龄文女士保管,因此遗嘱的真实性就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进行财富传承,我们有如下建议:首先,运用综合性的工具,生前赠与、遗嘱、保险、信托及法律文件能保障传承顺利有序。其次,提前进行财富传承规划,建议请专业人士起草遗嘱并进行公证。,选定遗嘱执行人,确保遗产安全。

一、签订婚前、婚内协议,要注意以下问题。

我国《婚姻法》第19条明确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双方在签订协议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协议双方具有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即双方自愿。3.不得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4.必须是书面形式。

二、夫妻共同开公司,切记以下几种情况不能出现,不然就要受连带责任!(适用于夫妻双方作为公司股东)

1.股东与公司之间在资产方面混淆不分。例如,子公司财产登记在母公司名下,或处于母公司的无偿控制和使用之下;控制股东长期掏空公司的资产尤其是品质资产,而未对公司予以充分、公平的赔偿,或者对公司负有巨额债务而操纵公司长期拒绝或者怠于追索。

2.股东与公司之间在财务方面混淆不分,例如,股东和公司共用一本账,共享一个银行账号。

3.股东与公司之间在机构方面混淆不分,例如,股东拿公司办公室当自己的临时住宿等。

三、没法让人钻空子的遗嘱应该怎么写?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17条的规定,遗嘱的形式有以下5种:

1.公证遗嘱。公证遗嘱要求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如需改变要重新公证。

2.自书遗嘱。自书遗嘱必须由立遗嘱人全文亲笔书写并签名,注明制作的年月日。

3.代书遗嘱。代书遗嘱应当有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4.录音遗嘱。录音遗嘱要求有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5.口头遗嘱。遗嘱人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要求有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都能有效地规避财富管理的风险,让法律知识为自己保驾护航。

财富管理论文: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家庭的财富管理思维及方式

【摘 要】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对于家庭财富管理思维及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合当前政府所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进行家庭财富管理过程中,可以科学化地选择投资与消费。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家庭财富管理;思维方式;

一、家庭资产概述

中国的家庭资产以金融学角度来进行划分,可以将其划分为非金融资产以及金融资产两个方面。非金融资产主要表现为实物形式,比如:房地a、家具、家电、经营性固定资产、汽车等几个多个方面。金融资产则表现为金融产品的形式。比如:银行存款、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债券、期货等等。从国家统计局网站上所显示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最富裕的10%家庭占有所有家庭财富总资产的85%左右,在这些财富中金融资产占比为60%,非金融资产占比为91%左右。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家庭财富主要集中于少数家庭中,同时也反映出了家庭财富以一种不均衡的财富结合进行分布

二、互联网金融及对家庭财富管理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基于网络技术所延伸的金融产品类型开始在我国得到了高速发展。从当前我国较为主流的几个互联网金融类型进行分析发现,互联网银行以及供应链金融还处于一个初始化阶段,相对还在一个摸索阶段。P2P以及金融网销等互联网金融类型已经呈现出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互联网金融类型的发展,对于家庭财富管理思维及方式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为家庭理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甚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模式下的家庭财富管理的理念。经过笔者的整理与分析,对于我国家庭财富管理产生影响的几种互联网金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P2P对家庭财富管理的影响

P2P模式对于家庭财富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打破了传统家庭财富管理思维,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家庭财富管理的资产选择。这种模式改变了我国家庭财富管理中倾向于资金安全性的思维模式,为有资金需求的个人、企业与拥有资金盈余的家庭之间构建了一个沟通平台,让家庭投资渠道有了一个新的投资方向。可以说P2P模式,是一个为家庭投资提供对称信息的方式。不仅缓解了有资金需求的个人以及企业的借贷难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家庭财富投资起点高、风险大的问题。P2P模式主要所面向的是具有还款能力以及还款意愿较品质的中小企业,再由线下金融担保机构进行担保合作,将家庭财富投资风险降到了最小化。同时,整个投资过程去除了许多的中间环节,能够让家庭投资可以直接获得,提升了其投资收益,让家庭投资收益较大化,通过整合实现多方共赢。

2.众筹平台对家庭财富管理的影响

众筹平台的出现对于家庭财富管理而言,起到了延伸投博学度的目的。可以让家庭理财从债务投资向风险投资项目延伸,并从中获取到更高的投资收益。通过情况下,家庭理财更倾向于资金安全的投资项目。以往家庭财富投资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能够参与到风险投资项目中的比例较小。众筹平台为家庭财富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项目,而且其平台拥有高效的审核机制。为家庭财富投资与项目搭建起了直接沟通的渠道,可以让家庭财富投资更加合理化。众筹平台让家庭参与到项目中,并可以对其投资项目进行监控与了解,从所投资项目中获取收益分红。众筹平台为家庭财富投资提供了标准化的项目投资方案及商业计划,当家庭理财参与到项目投资中时,无须搜索特定的信息,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家庭风险投资的时间。同时,众筹平台为家庭财富管理提供了信息分享,透明化整个项目的谈判及融资速率,并将整个融资过程简化,为家庭财富管理提供了投资判断信息。其投资信息的公开性,可以让家庭投资者之间进行信息共享与交流,从而让家庭资产投资决策趋向于理性化。

3.金融产品网络销售对家庭财富管理的影响

随着金融产品网络销售的不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家庭财富管理效率。可以让家庭更加快捷地对其资产投资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组合与管理。而且网络销售的金融产品呈现出丰富的种类,为家庭理财提供了多元化的理财方案,方便家庭财富的投资选择。此外,金融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为了方便家庭理财,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接入形式,让家庭能够借助智能终端以及线下柜台、自助设备等。对金融产品进行分方位了解,让其在进行投资时可以更快捷地变更金融产品选择策略。对于金融产品网络销售而言,在进行其产品设计时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改变了传统的金融产品形态,扩宽了家庭财富管理服务的广度及深度,以多元化的产品类型为家庭理财提供了丰富的投资种类。比如:票据、实物回购、P2P、约定收益类基金等金融产品。从整个发展趋势来看,参与到金融产品投资的家庭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建议

1. 明确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地位和监管主体

在此环节中,政府应该发挥出其职能作用,通过完善征信体系来提升互联网金融信息的透明度。从而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互联网金融风险。通过政府规划,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征信管理机制,明确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地位以及监管主体,为主互联网金融市场提供相应的主导、辅助,提高互联网金融的信息透明度,降低家庭财富投资风险。

2. 加大家庭投资者保护力度

为了能够更好地维护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应该加大对家庭投资者的保护力度。因此,家庭投资者在一定程度处于弱势地位,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其合法权益,应该在家庭投资者投资前为其提供更的投资信息。当家庭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受到威胁时,相关立法应该更加倾向于保护家庭投资者,不仅能够稳定整个互联网金融市场,同时还能够增强家庭投资对互联网金融的投资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丰富了家庭资产的投资渠道,让其可以根据自身家庭投资的风险偏好以及资产特点合理化选择资产组合进行家庭理财。互联网金融对于家庭财富管理思维及方式产生影响的同时,政府应该发挥出其职能作用,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机制,提升其信息透明度,将家庭财富投资风险降低到最小化。

财富管理论文:香港具发展财富管理中心优势

2014年德国南方日报收到一个匿名加密电邮,爆出惊人内幕,资料全部g巴拿马较大律师事务所之一莫萨克冯赛嘉的内部机密文件,涵益1,150万页文件,涉及21.4万间离岸公司。

这些文件被称为「巴拿马文件,涉及范围之大令人咋舌。根据国际调查记者组织(ICIJ)的报告,文件涉及143个政治人物,其中12位是,例如冰岛总理冈那森、乌克兰总理尤申沃、英国总理金马伦、阿根廷总理马结、阿联酋总统、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好友、沙地阿拉伯皇室成员、马来西亚总理纳吉之子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家族等等。

汇丰助成立最多离岸公司

巴拿马文件已经令冰岛及乌克兰总理辞职,亦揭发英国总理金马伦曾买卖其父亲的离岸信托单位。阿根廷新任总统则被揭发有离岸公司,被反对党穷追不舍。一些有趣的数据显示,涉及帮助政要、权贵及富商成立离岸公司的主要有七间国际银行,分别是汇丰(00005.HK)、瑞银、瑞信、法兴、加拿大皇家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及卢森堡诺地亚银行。其中以汇丰占较大市场份额,在1.56万间离岸公司中,占了2,300间;瑞银第二,占1,100间。

巴拿马文件显示权贵政要和有钱人,和大众市民不一权,需要收藏其财富。利用离岸公司主要是三类人士: 首先是涉及非法活动的黑社会、洗黑钱等;第二类是需要收藏其收入的富裕人士,主要是避税及移民计划;第三类是政治人物,一旦地位不稳,需要逃亡时在外国有钱可用。

最引人入胜的是在全球金融中心之中,香港占了莫萨克冯赛嘉三分之一客户来源,远远抛离其他金融中心如新加坡、伦敦和纽约。

内地富人经港处理财富

当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香港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内地的政要及富商都来香港处理其个人财富的管理问题。香港有成熟的金融市场,大量跨国金融顾问、投资顾问、投资银行、律师行和会计师行。

总括来说,香港可以为内地富人提供一站式金融顾问服务,而不需要山长水远跑到去加勒比海去办理手续。内地富翁是全球最没有安全感的大亨,几乎每一位富豪都有移民外国计划。移民前都要安排把财富转移国外,因此莫萨克冯赛嘉香港分行的生意是全球较大,预期富商和政要对离岸公司的需求不会下跌。

财富管理论文:新加坡金融中心发展对青岛建设财富管理中心的经验借鉴

【摘要】新加坡是亚洲快速崛起的国际财富管理中心,从二十世纪六十年展到现在迅速发展成为公认的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并被认为有可能超越瑞士成为世界较大的财富管理中心。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迅速,早在2010年就已超越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与之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财富管理中心。2014年国家批准建立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研究亚洲快速崛起的财富管理中心的发展模式与经验对于青岛建立国际金融财富管理中心,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加坡;财富管理中心;青岛;经验借鉴

一、新加坡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形成与发展

新加坡是亚太地区重要的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国际金融中心,是在政府积极推动和特定的历史条件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新加坡政府将发展方向制定为成为重要的国际性或区域性金融中心,与此同时,美国经历过剩危机后,国内采取了紧缩货币政策,因此计划在亚洲设立国际资金市场,解决亚洲地区对资金的部分需求。在此条件下,新加坡建立亚洲美元市场,对于周边区域的金融资源进行汇集,支持本区域的经济增长。亚元市场的成功建立为新加坡带来了大量的经济资源,为新加坡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建立了基础。新加坡随即修订了相关的金融法规,为金融体系正常运转提供了多层次的法律保障。

除此之外,新加坡成立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创造性的实行金融期货交易上欧元汇率、马克、日元和英镑4个期货合约的相互抵消系统,大大提高了自身的国际金融地位,提高了国际竞争力。

除了积极完善国内金融体系,新加坡政府不断推动金融市场国际化,大量引进外资机构,提供税收和政策优惠,最终取消外汇管制,终于在1994年成为世界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

新加坡政府将国内银行与离岸银行相分离,形成了内外分离型的金融市场,目的在于离岸金融中心的迅速发展不会影响国内银行业务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由于新加坡经济总量较小,若不加以限制,大量的国际资本频繁进出会影响到本国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政策的有效性。

二、新加坡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新加坡的金融产业发展迅速,稳健的金融政策也是新加坡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宗其原因,我们得到以下经验。

一是顺应国际形势,抓住机遇,将外部环境与自身优势相结合,借力发展。汇聚周边优势资源,发展区域经济。

二是政府大力支持,出台有效政策,将监管与创新有效结合。积极鼓励金融市场发展,建立有吸引力的税收政策,并给予金融产业发展空间。政治稳定,汇率稳定、拥有完善的资本市场以及其多元的人才队伍,也有利于其抓住正在崛起的亚洲财富。

三是重视人才培养,开办高质量的专业学校,提供优厚的待遇,吸引全世界财富管理顶尖人才,进一步增强了新加坡财富管理中心的国际竞争力。

在看到新加坡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模式的弊端。

新加坡国际财富管理中心是典型的政府拉动型的建立模式。其优点在于目标集中,发展速度快。但同时也有其负面效应,虽然在建设初期并不明显,但随着发展竞争逐渐激烈,政府的调控机制在与市场机制的竞争中也逐渐显现出了调控不利等弊端。

另一方面,新加坡建本身经济规模较小,无法全部运用其所吸引的金融资源。这说明实体经济对于金融中心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一个国际财富管理中心要长期富有活力需要真正的实力,需要强大的经济发展能量作为后盾。而这也正是中国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较大优势之一。

三、青岛建立国际金融财富管理中心的优势与建议

自新中国成立后,青岛成为了近代工业的先龙头城市,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逐步形成重工业、家电、港口、旅游等发展的模式。

青岛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便捷的交通体系,是国际性区域贸易中心,也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具有建设财富管理中心城市得天独厚的条件。另外,青岛具有开放国际的创新意识。作为部级综合改革试验区,88项金融改革政策、金改20条等先行先试政策为青岛发展金融方面提供了较为经验丰富的发展基础。

除此之外,青岛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将成为继北京、天津、上海等全国第九个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的省份,青岛人均GDP超过1.57万美元。这些都蕴藏着巨大的财富管理的需求。

青岛建立国际财富管理中心,需要快速提升国际地位,因此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是十分有必要的。应当针对当前问题,因地制宜,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青岛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的发展。

(一)顺应形势,加强政策灵活性

政府扶持对财富管理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新加坡都是在政府推动下迅速发展,国内的深圳、上海等地在某些方面也有较优的政策支持。我国经济总量庞大,发展迅速,有优越的经济基础,青岛应当依托强大的经济,增强政策灵活性,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吸引金融资源汇聚。

(二)提高创新能力

财富管理的基础是产品。财富管理中心之间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也是创新能力的竞争。与世界知名财富管理中心相比,青岛的金融产品种类不够丰富,缺乏多层次、个性化的财富管理产品。并且金融产品差异化不明显,需要加大力度探索财富管理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三)加大金融人才储备

金融发展的核心是金融人才,金融人才缺乏是制约青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岛相比于北京、上海、深证等金融城市存在先天差距,因此应该通过完善金融人才引进、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待遇丰富人才储备。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