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

摘要: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面广、量大、点多,工作难度较大,施工环境复杂,致使质量事故仍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地方连续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浅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摘要: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论述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分析了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 质量管理 控制

0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点多、面广、量大,工作难度较大,致使质量事故仍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地方连续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

近年来,水利工程迎来了投资高峰和建设高潮,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尤其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工程、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等工程,为保障水利又好又快 发展 和形势的持续稳定,就必须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

1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保障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管理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要求,列出质量管理明细表,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

1.1 施工前质量管理:掌握和熟悉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严格考查施工 企业 的技术资质。对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构件的质量(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 进行审核、质检和验收。建立健全质量保障系统、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障活动,完善其质量检验和计量技术及手段,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和了解所担负的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开工之前必须向施工人员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技术交底。对承包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进行审查。

1.2 施工过程中管理: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管理体系, 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管理图表。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图纸。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加强工序交接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要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1.3 施工后的质量管理:审核竣工资料,包括施工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对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整个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实行保修制度,并提供必要的服务。

2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2.1 费用较紧。中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小,而且一部分资金由地方筹资,费用比较紧张,致使施工设备、试验设备陈旧,且缺乏必要的、有力的检测手段,更多的依赖于经验与个人判断。

2.2 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包与“隐性转包”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对分包是有严格管理的,不允许分包,更不允许“转包”。但实际上中小型水利工程主体工程的分包与“隐性转包”现象比大型工程普遍的多,但多数分包商未经严格资质审查。这使监理工程师的种种质量管理措施难以穿透层层错综复杂的领导关系,达到及时线工作面发挥作用。

2.3 不少施工单位常常出现抢工期赶进度的现象,导致对某些工序不够重视,敷衍了事,如仓面清理不彻底;凿毛程度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少铺或漏铺砂浆;为图省事在混凝土水平施工缝面不设键槽,结果在灌浆或蓄水时,沿施工缝面出现漏浆或渗漏水等现象。

3 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法制建设,强化法制意识,认真贯彻遵守相关 法律 法规,提高依法工作的自觉性。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工程施工各部门工作职责,并对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完善,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的到位。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各分包施工部分质量控制重点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有针对性的分项质量控制,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另外主体工程不能分包;对分包资质要严加审查,不允许多次分包。就是针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或分部、分项工程,事先分析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先控制,以防在施工中发生质量问题。

3.2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 历史 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

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3.3 加强进场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控制。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场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建筑材料报验单》,同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的检验或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原材料存放条件的控制,尤其是受 自然 环境和气候影响比较大的诸如水泥、外加剂、防水材料、土工织物材料等,更应严格控制。

对于某些当地材料及现场配制的制品,要求承包单位事先进行试验,达到要求方准施工。为了使施工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和保持的工作状态,监理工程师应做好现场控制工作,包括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检查、机械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查、特殊设备安全运行的审核以及大型临时设备的检查等。

3.4 严格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①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②施工日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日记,把施工中每天每项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与结果详细记录、完好保存,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③图纸会审:做好此项工作,对于减少施工中的差错、保障和提前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发现问题,就可及时纠正,并详细记录、存入技术档案,达到消除差错的目的;④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⑤技术复核: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⑥材料检验:施工工地所用的各类材料,如钢材、水泥、粗沙、石子等都应抽样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以确保施工质量;⑦技术档案:为了系统地积累施工经验、资料的需要,应从工程一开始就建立技术档案,汇集整理有关资料,直到工程结束,所有资料必须保存原始记录,如实反映情况,并有技术负责人的正式审定意见,不可擅自修改、增补;⑧工程验收: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同时,也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3.5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现场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促进施工质量管理实施。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加强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操作人员操作水平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工程施工 企业 在进行招聘过程中要注重对操作人员、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素质的考核。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在岗在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工程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培养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促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降低工程事故发生。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摘要: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论述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分析了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 质量管理 控制

0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点多、面广、量大,工作难度较大,致使质量事故仍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地方连续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

近年来,水利工程迎来了投资高峰和建设高潮,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尤其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工程、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等工程,为保障水利又好又快发展和形势的持续稳定,就必须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

1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保障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管理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要求,列出质量管理明细表,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

1.1 施工前质量管理:掌握和熟悉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严格考查施工企业的技术资质。对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构件的质量(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 进行审核、质检和验收。建立健全质量保障系统、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障活动,完善其质量检验和计量技术及手段,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和了解所担负的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开工之前必须向施工人员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技术交底。对承包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进行审查。

1.2 施工过程中管理: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管理体系, 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管理图表。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图纸。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加强工序交接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要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1.3 施工后的质量管理:审核竣工资料,包括施工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对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整个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实行保修制度,并提供必要的服务。

2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2.1 费用较紧。中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小,而且一部分资金由地方筹资,费用比较紧张,致使施工设备、试验设备陈旧,且缺乏必要的、有力的检测手段,更多的依赖于经验与个人判断。

2.2 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包与“隐性转包”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对分包是有严格管理的,不允许分包,更不允许“转包”。但实际上中小型水利工程主体工程的分包与“隐性转包”现象比大型工程普遍的多,但多数分包商未经严格资质审查。这使监理工程师的种种质量管理措施难以穿透层层错综复杂的领导关系,达到及时线工作面发挥作用。

2.3 不少施工单位常常出现抢工期赶进度的现象,导致对某些工序不够重视,敷衍了事,如仓面清理不彻底;凿毛程度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少铺或漏铺砂浆;为图省事在混凝土水平施工缝面不设键槽,结果在灌浆或蓄水时,沿施工缝面出现漏浆或渗漏水等现象。

3 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法制建设,强化法制意识,认真贯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工作的自觉性。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工程施工各部门工作职责,并对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完善,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的到位。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各分包施工部分质量控制重点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有针对性的分项质量控制,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另外主体工程不能分包;对分包资质要严加审查,不允许多次分包。就是针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或分部、分项工程,事先分析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先控制,以防在施工中发生质量问题。

3.2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

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3.3 加强进场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控制。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场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建筑材料报验单》,同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的检验或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原材料存放条件的控制,尤其是受自然环境和气候影响比较大的诸如水泥、外加剂、防水材料、土工织物材料等,更应严格控制。

对于某些当地材料及现场配制的制品,要求承包单位事先进行试验,达到要求方准施工。为了使施工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和保持的工作状态,监理工程师应做好现场控制工作,包括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检查、机械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查、特殊设备安全运行的审核以及大型临时设备的检查等。

3.4 严格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①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 技术工作;②施工日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日记,把施工中每天每项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与结果详细记录、完好保存,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③图纸会审:做好此项工作,对于减少施工中的差错、保障和提前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发现问题,就可及时纠正,并详细记录、存入技术档案,达到消除差错的目的;④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⑤技术复核: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⑥材料检验:施工工地所用的各类材料,如钢材、水泥、粗沙、石子等都应抽样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以确保施工质量;⑦技术档案:为了系统地积累施工经验、资料的需要,应从工程一开始就建立技术档案,汇集整理有关资料,直到工程结束,所有资料必须保存原始记录,如实反映情况,并有技术负责人的正式审定意见,不可擅自修改、增补;⑧工程验收: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同时,也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3.5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现场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促进施工质量管理实施。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加强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操作人员操作水平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招聘过程中要注重对操作人员、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素质的考核。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在岗在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工程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也培养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促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降低工程事故发生。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简析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渭南市洛惠渠管理局,陕西 渭南 714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水平的提升,水利工程数量快速增长,给很多地方的发展都带来了较多的帮助,其创造的价值是比较突出的。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水利工程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应该将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要充分考虑到各项质量问题产生的影响,结合客观上的需求来完成,减少固有的冲突与不足,提高工作的性,为水利工程的长久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对于水利工程而言,质量管理方面的工作并不能通过普通的手段来完成,而是要走一个持续控制的路线。现阶段的很多地方都将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提升,我们想要在未来的工作中,利用水利工程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保障各项内容的落实,能够结合预期工作的设定来完成,从而减少固有的缺失现象。

一、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

(一)责任意识不强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问题在积累时间上较强,因此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表现出了较高的难度。分析认为,责任意识不强,是现阶段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要采用针对性的手段来解决。首先,工作人员在自身的基础责任上,没有一个高度明确的认知,很大层面上出现了认知错误的现象。例如,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总是按部就班的工作,虽然没有出现严重的问题,可是在施工质量上,一直集中在最基础的层面上,这就导致水利工程本身的抵抗力不强,外部影响因素在爆发后,很容易给工程造成强烈的摧毁现象。其次,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没有对水利工程的各项内容,做出协调处理,而是按照主观上的想法来完成,不仅造成了各个部门的强烈矛盾、冲突,还给工程建设的时间造成拖延现象,最终产生的质量问题,造成了很严重的恶性循环。

(二)发现隐患不及时上报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质量管理占有的地位是性的,并且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国在现阶段的工作中,对水利工程的开展具有很高的关注度。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某些水利工程之所以会反复的出现质量上的问题,在于其发现隐患后,没有及时的上报处理,这就促使水利工程本身的隐患持续恶化,其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最终的演变上,会达到一个难以控制的地步。首先,水利工程的隐患情况,在初始阶段的表现是比较小的,但是在技术的解决上,以及各项措施的变革上,都没有灵活的开展,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促使水利工程的隐患得到了表面的解决,实质上的安全问题,还是客观存在的。当外界因素触发隐患后,其产生的恶劣影响会表现为强烈的扩散。其次,某些工作人员发现工程的隐患后,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原则来处理,久而久之在施工现场,形成了错误的思想观念,开始对所有的工作都采用漠视的态度来完成,这就在最终的工作上形成了很大的恶劣影响。

二、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水利工程建设并非一成不变,其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已经展现出了很大的转变状态,自身的工作体系趋向于复杂,在各项工作的衔接上展现为紧密的特点。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想要让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得到一个更好的提升,必须在质量管理体系上不断的建立健全,否则难以将工程本身的服务有所展现。及时,针对水利工程的所有质量影响因素,均应该做出深入的分析,观察不同影响因素可能造成的后果,要采取差异化的手段来应对,将各项工作任务合理的分配,从而在多个角度来对水利工程的质量做出较高的保障。第二,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要坚持不断的健全处理。例如,当水利工程遭遇到突发情况后,一定要结合客观实际来处理,不可以在硬性的体系执行上努力,要本着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则来实施工作。第三,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不足,要公开讨论分析,特别是从基层工作上进行调查研究,将管理体系的性不断加强。

(二)加强技术培训

在水利工程开展建设的过程中,技术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突出的,任何工作都必须存在明确的技术依据。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针对水利工程的所有员工,加强技术方面的培训工作,从本质上减少质量下降现象。及时,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必须针对广大的基层工作人员执行,他们的工作量庞大,对水利工程产生的影响突出。基层施工技术最重要的内容,在于按照技术标准操作,不能擅自做出更改,不可以采用简便方法完成。第二,针对管理人员开展技术培训。质量管理的实施,一定是在技术基础上开展的,单纯执行理论上的管理手段,根本得不到足够的执行力,还容易在管理的效果上大打折扣,甚至是出现强烈的安全隐患。第三,技术培训结束后,应开展考核分析,针对不合格的人员进行调离处理,要确保技术团队的整体素质水平,否则很容易因为个别人员的技术操作错误,给工程整体构成较大的威胁。

(三)加强质量综合管控

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质量管控实施,应该在综合的角度来完成。我国的很多地方水利工程建设,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在服务年限上,亦或者是在建设的初衷上,都有着很多的设想,这些设想的顺利实现,需要借助于高水平的质量管理来完成。经过大量的讨论与分析,认为质量综合管控的落实,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及时,如果是重大的变更就应该按照规定程序严格办理设计变更报批手续;如果是非重大的变更就应该通过设计、施工、监理三方来进行现场的会审及处理,还可以经过设计单位授权让监理工程师来审处。第二,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实体的质量,所以施工单位要做到采购品质材料,详细鉴定原材料,并禁止使用不合格材料和半成品。第三,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要定期检查及评比。对于重点突击的问题要进行现场的检查、评比和交流,然后以书面的形式发至施工单位。

三、总结

本文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展开讨论,现如今的质量控制在整体上发生转变,未造成特别严重的不足,各方面的工作表现突出。日后,应该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上,_展深入的研讨,要将体系工作、原则工作充分的健全,在执行力方面持续加强,确保水利工程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浅析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摘 要】: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面广、量大、点多,工作难度较大,施工环境复杂,致使质量事故仍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地方连续发生多起重特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本文根据理论知识结合多年的水利工程施工经验,论述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分析了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措施

【引言】:水利工程迎来了投资高峰和建设高潮,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尤其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工程、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等工程,为保障水利又好又快发展和形势的持续稳定,就必须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

1、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质量管理是指为了保障作业过程质量而确定的重点管理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承包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应根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要求,列出质量管理明细表,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

1.1施工前质量管理

掌握和熟悉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严格考查施工企业的技术资质。对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构件的质量(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 进行审核、质检和验收。建立健全质量保障系统、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障活动,完善其质量检验和计量技术及手段,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和了解所担负的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开工之前必须向施工人员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技术交底。对承包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进行审查。

1.2 施工过程中管理

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管理体系, 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管理图表。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图纸。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加强工序交接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要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1.3 施工后的质量管理

审核竣工资料,包括施工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对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整个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实行保修制度,并提供必要的服务。

2、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常见质量问题

2.1费用较紧

中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小,而且一部分资金由地方筹资,费用比较紧张,致使施工设备、试验设备陈旧,且缺乏必要的、有力的检测手段,更多的依赖于经验与个人判断。

2.2分包与转包

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包与“隐性转包”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对分包是有严格管理的,不允许分包,更不允许“转包”。但实际上中小型水利工程主体工程的分包与“隐性转包”现象比大型工程普遍的多,但多数分包商未经严格资质审查。这使监理工程师的种种质量管理措施难以穿透层层错综复杂的领导关系,达到及时线工作面发挥作用。

2.3 混凝土质量控制

不少施工单位常常出现抢工期赶进度的现象,导致对某些工序不够重视,敷衍了事,如仓面清理不彻底;凿毛程度不能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少铺或漏铺砂浆;为图省事在混凝土水平施工缝面不设键槽,结果在灌浆或蓄水时,沿施工缝面出现漏浆或渗漏水等现象。

3、 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法制意识,认真贯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工作的自觉性。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工程施工各部门工作职责,并对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完善,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的到位。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各分包施工部分质量控制重点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通过有针对性的分项质量控制,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另外主体工程不能分包;对分包资质要严加审查,不允许多次分包。就是针对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或分部、分项工程,事先分析施工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分析可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先控制,以防在施工中发生质量问题。

3.2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

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3.3加强进场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控制

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场前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建筑材料报验单》,同时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的检验或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场。原材料存放条件的控制,尤其是受自然环境和气候影响比较大的诸如水泥、外加剂、防水材料、土工织物材料等,更应严格控制。

对于某些当地材料及现场配制的制品,要求承包单位事先进行试验,达到要求方准施工。为了使施工机械设备性能良好和保持的工作状态,监理工程师应做好现场控制工作,包括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检查、机械设备工作状态的检查、特殊设备安全运行的审核以及大型临时设备的检查等。

3.4严格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①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②施工日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日记,把施工中每天每项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与结果详细记录、完好保存,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③图纸会审:做好此项工作,对于减少施工中的差错、保障和提前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发现问题,就可及时纠正,并详细记录、存入技术档案,达到消除差错的目的;④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⑤技术复核: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⑥材料检验:施工工地所用的各类材料,如钢材、水泥、粗沙、石子等都应抽样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以确保施工质量;⑦技术档案:为了系统地积累施工经验、资料的需要,应从工程一开始就建立技术档案,汇集整理有关资料,直到工程结束,所有资料必须保存原始记录,如实反映情况,并有技术负责人的正式审定意见,不可擅自修改、增补;⑧工程验收: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同时,也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3.5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现场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促进施工质量管理实施

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加强施工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操作人员操作水平对于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招聘过程中要注重对操作人员、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素质的考核。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在岗再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培养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促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降低工程事故发生。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浅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类型涵盖面广,对工程的质量管理研究,大多数工程均有共通之处。文章从微观管理的角度,援引某河闸水利工程为例,在了解该工程质量管理相关的背景概况后,从实际出发研讨了该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其中总结的管理措施可供其他水利工程项目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闸;质量管理;微观管理;工程施工 文献标识码:A

1 援引案例:某河闸水利工程

某河闸水利工程项目,拟安装泵流量为3.68m3/s的轴流泵,共5台,同步配置功率为210kW的异步电机。河闸主结构闸室、闸门、工作座、拦污栅桥,平面位置如图1。

河闸的泵房结构,为整块坞式,中间设置5孔位,均连接在一起,底板高层-2m,进水室多变形结构,进水正向。

工程的质量管理,为争取优良等级,重点围绕钢筋、混凝土和防渗处理,根据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合同、工程建设施工合同、设计图纸、设计技术要求、质量检验标准、质量检验办法等,在明确质量目标和健全质量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依次完成上下游围堰、闸室基础、闸室墩墙、泵室基础、泵室等工程施工任务,并做好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主要的质量控制点安排如下:(1)测量放样:控制点、平面位置和高程等的控制;(2)闸底板:平面位置、结构尺寸、混凝土强度;(3)墩墙:高程、结构尺寸、混凝土强度、外观;(4)排架:外观、结构尺寸、混凝土强度;(5)闸门埋件:制作底槛主轨、底槛副轨、底槛侧轨、门楣、止水座板;安装后底槛工作面平整度、与门楣止水座板面的距离控制;(6)闸门:安装侧止水橡皮压缩量、底止水橡皮压缩量、闸门锁定装置;防腐时控制喷锌厚度;(7)泵:安装高程、泵座水平度、电机座水平度。

2 案例河闸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

本河闸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重点在于制度落实、材料质量控制、检测质量控制和质量通病预防控制以及通过对相关质量数据的分析统计,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2.1 制度落实

制度是支撑整个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按部就班落实的基础,本工程在施工之前,各方单位在会审施工图之后,进行技术交底,相关制度是三级技术交底制度,层层做好技术交底,再编制各道工序的作业指导书。而在施工期间,要严格实行三级检查制度,结合工程的基本特点,在监理工程师批准之后,设置检验点。另外双线质量控制的实行,制度内容涵盖施工方案的制定、分阶段进行技术讲座、信息反馈、作业指导书编制。至于QC小组活动的开展,是通过专题活动,界定常见的质量通病和关键工序,进而研究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

2.2 材料质量控制

本工程的主要材料,是由监理单位指定厂家供应的钢筋、水泥、沥青和橡胶支座等以及由承办商选择供应商提供的砂石和石灰等。对于这些材料的质量控制,需在订购材料之前,将材料信息和材料试验报告汇报给试验监理工程师,后者根据汇报情况,在抽样试验材料质量是否合格,并且核实供应商的材料生产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材料到场之后,核对材料质检试验报告,下面为主要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1)水泥:检测胶砂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细度,每个编号(200~300t左右),在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2)钢筋、钢板:原材料要根据相应产品的标准,检测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每检验批量不大于60t,每批试验拉伸2根,冷弯2根;焊接时检测抗拉强度和冷弯,抗拉强度均不低于该级别原材指标,且至少有两个试件断于焊接缝处,并呈塑性断裂;冷弯的弯度为90度,至少有2个试件不破断;(3)外加剂:检测减水率、泌水率比、含气量、坍落度、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抗渗压力、含水量、密度、氯离子含量、水泥净浆流动率、细度、pH值;(4)土工合成材料:检测单位面积质量、厚度、孔径、拉伸强度、延伸率、撕裂张力、渗透系数。

在检测材料质量的同时,如发现材料有关资料不齐全,则要向供应商索要,便于后期材料抽样试验结果的归档。本工程材料的质量,按照以上方法进行管理,所收到的控制效果颇为理想。

2.3 检测质量控制

检测工作是掌握工程质量的关键程序,本工程的质量检测,分为事前检测、事中检测和事后检测:(1)事前检测。检测内容为钢材、水泥、沥青、回填土和拌和水等,检查材料质保书是否齐全,混凝土和砂浆则是在配合比试验后,侧面了解工艺程序是否合理。与此同时,还要模拟现场施工,利用到工设备和材料,分析钢筋焊接方法是否合理。除此之外,检查检测人员的资质、机械设备的性能、质检设备的性能、质量保障体系的落实等,都要在事前检测中一一完成。(2)事中检测。工程开始施工后,检测工作的重点是对主要材料施工性能的把控,其中混凝土的检测,除了调控好材料重量,还要拿捏好拌和的时间。砂浆的配比,检测称量和稠度。钢材重点检测焊接成品,检测拉伸和冷弯。回填是通过干密度的检测,掌握其土质。模板的检测,主要是尺寸、平整度、刚质、垂直度;(3)事后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分析离差系数,控制强度保障率。闸底板和涵洞底板在现浇后,检测整体的尺寸和平整度,以避免轴线位移。坡、墙、柱等现浇后,检查断面尺寸、长度、垂直度和表面的平整度,以控制轴线位移不超标。混凝土裂缝,检测裂缝的宽度、深度、长度和走向,掌握裂缝的危害性。砌石工程,对砌筑高度、厚度、深度进行量测。闸门安装,根据门槽中心线的距离,两侧轨相距闸中心线的距离以及拼装后的平面尺寸和焊缝,并彻底处理表面,检查表面的光滑度,确保没有流挂和气泡。

2.4 质量通病预防与控制

在做好材料质量控制和检测质量控制的基础上,针对工程施工期间容易出现的几个方面质量问题,做好相应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工程采用分层施工的方法,共分7个批次浇筑砼,依次为闸底板、站身底板、站身、节制闸闸墩、工作桥排架、工作桥,在浇筑之前,仔细检查钢筋的数量、间距和保护层厚度以及模板及支撑是否稳定,在质量合格的前提下,才能够开始浇筑。浇筑时,为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选择合适的配合比,经试验合格,再通过对材料用量的调整,适量减少浇筑的厚度,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散热。分层施工示意图如图2所示。

分层浇筑后,处理硬化混凝土的表面,将其上的建筑垃圾和松动混凝土等处理干净,再用水充分湿润表面,尤其是钢筋回弯位置的施工缝,不能够出现混凝土松动或者破坏的现象。

2.5 质量数据统计分析

本工程的质量数据中,闸门涂层厚度和泵室混凝土厚度,基本反映了工程的质量状态:

及时,闸门涂层厚度。按照设计的标准,闸门需要完成喷锌和刷漆,厚度控制建立在检测基础上。为检查涂层厚度是否达标,选取了面板、主横梁、纵梁、边梁、小横梁总共112个基准面,检测涂层厚度状态,检测结果见表1:

从以上数据中,确定闸门喷锌厚度的平均值为185.5um,局部厚度的最小值140um,较大值为263um。结合闸门防腐涂层的厚度设计标准,确定闸门防腐施工质量达标。

第二,泵室混凝土。取样泵室的29组混凝土,分析试块的抗压强度,样本数据见表2:

根据以上数据,对泵室混凝土的质量进行评价。质量评价时,要计算极差,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较大值是33.6MPa,最小值是27.6MPa,两者相减可得出极差,等于6MPa。同时按照1MPa的组距,将测量数据分成7组,频数分布的统计结果见表3:

根据频数分布统计的结果,笔者绘制了如图3的频数直方图,目的是以更为直观的方式,表现泵室混凝土的强度状态。

籍此判断出泵室混凝土的工序能力适中,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质量方面,都处于较佳的状态。

3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且需要有多方单位协调负责。本工程所列举的案例,从微观技术和管理学的角度,阐述了该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在实际施工中,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该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相关管理经验,原则上可供其他水利工程项目参考借鉴,但考虑到不同施工质量管理环境和要求的差异性,以上方法在其他水利工程中应用时,需紧扣具体工程施工的主客观条件,予以因地制宜地应用,保障这些方法在不同工程中的适用性。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分析:浅谈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及措施

【摘 要】加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重要条件和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述了加强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对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 质量管理;必要性;问题;措施

1加强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1.1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农业生产发展指的是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农村水利重要内容的灌溉排水事业的发展。农村水利的设施将近一半是小型水利工程,因此作用不可低估。

1.2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需要。其是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和改善与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 通过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改善灌 、排设施是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

1.3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 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是可以实现村容整洁,可以统筹考虑水污染 、水土流失、 石漠化 、草原退化与沙化等一系列问题的防治措施 。

2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技术资质的问题。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2.2设计施工不规范的问题。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 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是粗老笨重。

2.3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落后的问题。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3 加强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3.1提高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要加强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前要组织专家审查论证,我们在小型工程立项时也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讨论,及时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质量管理决不能因小而不为。如果因陋就简,虽然一次投入较少,但将来的运行费用高,使用寿命短,结果并不节省投资,反而有可能劳民伤财。 县级水利部门需要综合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多种职能,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自己的质量保障体系。工程设计要符合国家及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工程勘测设计规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在工程施工时,做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工作,用经济手段制约建设各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品质的目的。

3.2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的技术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①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②施工日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做好施工日记,把施工中每天每项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与结果详细记录、完好保存,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③图纸会审:做好此项工作,对于减少施工中的差错、保障和提前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发现问题,就可及时纠正,并详细记录、存入技术档案,达到消除差错的目的;④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⑤技术复核: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⑥材料检验:施工工地所用的各类材料,如钢材、水泥、粗沙、石子等都应抽样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以确保施工质量;⑦技术档案:为了系统地积累施工经验、资料的需要,应从工程一开始就建立技术档案,汇集整理有关资料,直到工程结束,所有资料必须保存原始记录,如实反映情况,并有技术负责人的正式审定意见,不可擅自修改、增补;⑧工程验收: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同时,也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3.3改进监控方法提高其质量检测水平。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该好就好,该孬就孬,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首先,严把材料、设备的进货关。批量购置的材料、设备等,要根据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先检测后使用,不合格的不使用。其次,加强施工质量监测。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

3.4培养基层水利行业的人才。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县或乡镇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4结束语:

水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经济生产必不可缺的重要资源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生活与经济生产对水的存在状态与利用形式也日益多样化。水利工程的出现是对水资源存在形态与利用形式的改变,主要通过对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调配和对水流的调控,从而实现水资源的调节与分配以满足人类社会生活与经济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