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浅谈图书馆科学管理

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的文化水平飞速发展,使得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所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必须要认真管理,将科学管理作为工作中的重点,保障公共文化的建设。
浅谈图书馆科学管理

浅谈图书馆科学管理:图书馆科学管理与管理现代化

摘 要:图书馆现代化既包含了馆藏设施等硬件的现代化,同时又包含管理方面的科学化、现代化。一方面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是是促进图书馆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另一方面图书馆现代化又必然落实到科学管理过程中。本文结合省委党校图书馆工作实际,浅析实现图书馆科学管理与管理现代化的措施途径。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管理方式;精细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在馆藏设备、文献开发利用等方面都逐步实现了现代化,但也应当看到,图书馆在实现硬件升级的同时,在管理方面也要适时调整思路,建立起科学管理模式,实现管理的同步现代化,从而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化利用。

一、管理现代化是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的基础

图书馆日常行政管理及图书馆业务管理构成了图书馆管理体系的两大部分。行政管理侧重于制定图书馆整体的工作思路及计划,同时做好管理人员的调拨分配、及管理物资的使用调度[1]。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传统模式下的信息管理难以做到、、及时,给图书馆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要立足于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注重对新问题的研究,主动求新求变,实现图书馆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合理调配,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

业务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优先体现出图书馆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业务管理涉及到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文献资料的信息管理及利用,是确保图书馆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条件。

二、科学管理是图书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图书馆作为科研文化机构,主要通过对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开发及使用,履行其教育功能和情报功能。图书馆的公益性及职能要求决定了图书馆的运转要紧紧围绕读者这一主体,将读者作为图书馆各项管理及工作的重心。而要做好读者服务,就要考虑到新时期读者的新需求,使图书馆走上现代化发展道理,与读者时刻保持信息同步。要实现图书馆现代化,客观上又需要采用科学管理的方式,依托现代化馆藏设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及各项管理措施,实现图书馆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使用。

三、以党校图书馆为例,探究图书馆科学管理与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党校图书馆是做好党员轮训工作的重要资料信息集散地,要充分发挥党校图书馆的重要作用,离不开科学管理方法的采用,而精细化管理就是较为有效的管理方式之一[2]。精细化管理就是通过对管理要点的掌控,实现关键环节的“精”管理,及考核、制度方面的“细”管理。

1、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实现制度建设与思想建设的结合

管理制度带有整体性、长期性及稳定性的特点,科学管理离不开制度的强力保障。图书馆各项管理的精细化及规范化,也是科学管理的主旨所在。党校图书馆的管理要以切合党校图书馆工作实际的规章制度为依据,明确管理内容,建立职责体系,健全考核机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出台标准明确的奖惩办法,调动员工积极性,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在行政管理及业务管理流程中,始终将制度放在首位,促使党校图书馆制度建设的常态化。

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应注重思想建设的同步进行,通过思想教育,提升员工的思想素质,培养其岗位意识及服务意识。

2、以人为本,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

科学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各种管理因素的和谐化、稳定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一种激励过程。管理人员对被管理者的需求加以了解,可以通过引领和激发被管理者的心理及行为动机来达到管理效果的提高,这便是高效化的激励机制。在党校图书馆人员管理中,应着重采用多样的激励措施,如物质奖励、树立典型等方式,促进员工的岗位奉献意识及进取创新的精神。

此外,以人为本也包含着对图书馆的使用者,也即是读者的细化管理理念,图书馆的作用是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图书馆的科学管理要立足于为读者解决各类新问题,始终将科学管理的着眼点放在读者群体方面,积极采纳读者的各种建议意见。如党校图书馆随着时代进步,收录的文献类型也渐趋多样,一方面是图书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不断满足读者各类文献需求的客观需要。

3、管理决策上实行民主化

图书馆的行政管理及业务管理要实现科学化、现代化,需要具备正确的决策,而决策又由实践而来。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各项实践活动的参与者,既参与了具体的管理工作,又为读者提供着各项服务,因而他们能够了解读者的动态需求,在改进图书馆的管理环节方面可以给出具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为图书馆管理决策的做出提供充分的信息依据[3]。由此可见,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离不开民主化的决策管理,作为管理者而言,要拓宽与员工的交流渠道,收集员工意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促进管理决策水平的提升。

4、注重管理效率,及时消解矛盾

科学管理需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形成和谐紧密的关系,注重管理的平稳性和持久性,这就需要上级与下级之间,要保持平等和尊重,关心员工需求,充分给予员工表达意见的空间,对员工意见认真对待,合理采纳。

另外,在员工与员工之间,因为彼此经历及看法不同,难免会产生摩擦和矛盾,这时就要及时消解矛盾,注重加强员工思想建设,使员工互相之间做到尊重理解,形成团结向上的良好馆风。

总之,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既是时展的要求,也是图书馆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在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的方式途径上,要坚持制度建设、以人为本与民主决策的三方统一,采用精细化管理,真正发挥出图书馆的职能作用。

浅谈图书馆科学管理: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科学管理探析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科学管理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现状及实践中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阐述了勤工助学科学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勤工助学科学管理的有效措施,旨在形成一套健全的勤工助学科学管理运作机制。

近年来,随着本科院校的扩招,高校图书馆的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在政策驱使和高校图书馆自身需要的前提下,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形成了一支生力军。少则几人、多则几百人的勤工助学学生,弥补了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缺陷。面对这支特殊的勤工助学队伍,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建立一整套有序、高效的管理机制,充分激发勤工助学学生的智慧和潜能,保护其身心健康,较大限度地调动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高校图书馆在使用勤工助学学生时必须完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择优录用过程简单

《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及时章第四条中指出:“勤工助学活动是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第五条明确规定:“勤工助学活动必须按照学校余力、自愿申请、信息公开、扶困优先、竞争上岗、遵纪守法的原则,由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下有组织地开展”。这让高校图书馆在勤工助学岗位的选人、用人上受到了限制,如学校建立的勤工助学数据库,是通过学生自愿申请,学校适当调查后确定的,对家庭困难的标准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使有些家庭并不困难的学生也在勤工助学范围之内,这些学生对待工作的态度如何,个人综合素质怎样、是否有能力应付图书馆交给他们的工作任务等都不得而知。其中,还有少数勤工助学学生对岗位不适应或对工作岗位要求太多,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以各种借口离开勤工助学岗位,这些因素弱化了勤工助学岗位的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原则,使图书馆在聘请勤工助学学生时录用过程太过简单。

1.2缺乏完善的培训机制

近年来,高校勤工助学学生也成为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的一部分,他们分别在图书馆许多重要的岗位上工作,参与了图书的编目、流通的外借、图书的归还上架等。岗位的特殊性和岗位出现空缺的紧迫性弱化了图书馆对勤工助学学生的培训。长此以往,一方面无法调动勤工助学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积极性、创新性;另一方面也使勤工助学学生对图书馆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缺乏统一认识,对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不熟悉,从而导致学生们的责任心不强,对图书馆缺乏责任感和忠诚度。

2勤工助学科学管理的必要性

2.1有助于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勤工助学工作的相关规定,结合馆内具体实际与学生“学业及时”的情况合理设岗,并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加强勤工助力队伍的行为规范,制定并完善各项管理细则,实行规范化的科学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勤工助学学生在其工作岗位中责任明确,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工作中的创造性。同时,明确的岗位职责,避免了一些勤工助学学生职责不明确、劳动纪律差、工作不主动、随意性强等问题。所以,健全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组织机构,提高师生对高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认识,为勤工助学工作正确定位,拓展勤工助学工作的内涵,尽快形成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勤工助学学生的责任感,使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得以有序、有效地开展。

2.2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勤工助学学生是来自学校不同学院和专业的学生,他们既是读者又是管理员,具有双重身份。作为管理员,他们不仅能熟练地使用图书馆,同时还能更好地做好图书馆的宣传教育工作,吸引更多的学生使用图书馆,提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在引导读者更好地使用图书馆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作为读者,他们对读者更了解,更容易沟通,更容易发现和理解读者的需求,更清楚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适不适合读者,这对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向读者提供更适合他们的服务提供了可信赖的依据[1],有助于图书馆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读者采取个性化、多元化、学科化的服务,从而促使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

2.3有助于培养勤工助学学生的综合素质

勤工助学岗位为勤工助学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工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中他们需要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克服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这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更好、更强,在对事情的规划上更、更周到。同时,在工作中,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强化了对勤工助学学生的培训教育,提升了勤工助学工作的层次与技术含量,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勤工助学学生在和图书馆管理员共同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得到馆员言传身教的帮助,吸收馆员好的工作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断积累自已的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些都是他们积累的宝贵财富。

3勤工助学科学管理的有效措施

勤工助学学生是图书馆的一个特殊团体,在管理上,图书馆要根据其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规范勤工助学学生资格审查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等,使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道路,使图书馆和勤工助学学生得到双赢。

3.1成立勤工助学管理机构

梁秀玉: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科学管理探析梁秀玉: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科学管理探析 目前,勤工助学学生成了高校图书馆不可缺少的队伍,缓解了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形势。面对这群特殊队伍,图书馆要成立勤工助学管理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①利用专人负责择优录用最适合本岗位的学生来岗工作,加强对勤工助学学生的岗前培训,使学生能更快地熟悉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服务意识、团队精神、合作能力等。②引导勤工助学学生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使其以学业为主,把握及分配好自己的时间,做到工作与学习两不误。当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不能互相协调时,其应及时向管理机构说明原因,由管理机构做出相应的调整。③加强对勤工助学学生的教育工作。管理机构应及时加强与勤工助学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障他们在工作与学习上得到双赢。

3.2建立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备用数据库

每年勤工助学学生毕业就会使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缺少学生,同时也有少数勤工助学学生因学习任务重而无法再参与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所以每学期开始时勤工助学岗位都会出现大量的空缺。此时学生还未到学校报到,突然要招聘勤工助学学生并让其正式上岗,成了图书馆的一个难题。为了不影响图书馆正常的工作安排,必须建立勤工助学备用数据库。图书馆可以根据学校关于勤工助学的相关规定,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选择各岗位的预备勤工助学学生,防止因勤工助学学生的忽然离岗而造成岗位空缺的情况。

3.3签订勤工助学合同或协议

勤工助学岗位工作流动性大、不固定,岗位定位不高,工作待遇偏低以及与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对口等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在选择勤工助学岗位时有些勉强,所以有少数勤工助学学生把其定位成一项单纯的临时性工作,消极应付,甚至弄虚作假。鉴于此,让学生签订勤工助学的合同或协议,不仅培养了他们的法律意识,约束他们无缘无故地“跳槽”,同时还可以避免勤工助学岗位突然出现空缺,给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带来不便,使相关部门的工作陷于被动的局面。

3.4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

勤工助学学生是联系读者与图书馆的桥梁和纽带,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决定读者是否能更好地利用图书馆,所以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是提高勤工助学学生工作积极性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高校图书馆可以定期对勤工助学学生的出勤情况、工作表现、工作成效等进行考评,确定、良好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公布考评结果。对工作突出而被评为的勤工助学学生,图书馆应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2],并颁发证书,同时应将其表现告知院系和上报学校,由学校对其进行通报表扬,达到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对不合格者进行批评教育,如实在严重者,除扣除一定的工资金额外,还要取消其勤工助学的资格。

3.5建立勤工助学档案回访制度

勤工助学档案是成员参与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时的详细资料及在工作开展中形成的反映其活动的记录。通过档案可以查看过去或现在勤工助学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的勤工助学者,图书馆应建立多渠道、经常化的回访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采取多种方式对其进行回访,针对图书馆服务现状,让他们提出各种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回访制度的建立能为图书馆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内容,也能为图书馆加强勤工助学管理提供宝贵的意见。

3.6组建勤工助学骨干团队

团队的组建能培养勤工助学学生的协调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和大局意识,激发其团队精神。在勤工助学岗位中,工作时间的稳定性和突发的课程调整造成了工作时间与学习时间的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图书馆的工作带来困扰。骨干团队的建立可以解决勤工助学学生工作时间不稳定的难题,临时岗位空缺时可以抽调骨干团队成员去完成[3]。同时,在每次招聘勤工助学新成员时,骨干团队成员也要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新成员传经送宝,以老生带新生的方式让新成员顺利上岗,发挥真正的骨干作用。

(编校:严真)

浅谈图书馆科学管理:浅谈党校图书馆工作的科学管理

【摘要】目前,我们省委党校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党校图书馆的管理问题,图书馆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甚至与某些学校的图书馆都比不上,这一现象极其不符合党校这一词汇。为了党校发展的更好,对图书馆管理方面改革是必要的,本文对党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省委党校;图书馆;科学管理

加强对图书馆工作的管理是提高其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对图书馆的管理不是那么简单的,它需要通过几方面的内容来实现。比如,计划、组织、协调等,需要各个方面共同作用,从而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其管理水平。

一、打破传统观念

要实现对党校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打破传统观念、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是关键。首先就是要建立一套全新的理念,在不影响党校教学的同时,敞开大门、面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文化信息服务,做到资源共享,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然后,在此基础上,要勇于开拓创新,敢于竞争,现代社会在各个领域的竞争都很激烈,对于党校图书馆而言,也需要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打破旧的传统观念。,要以社会的效益为首,在省委党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党校教师,因此,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图书馆应尽全力为教师提供更让人满意、更品质的服务。目前,有许多党校图书馆的工作思想不端正,只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打击这种现象,要端正态度和思想。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思想也是有局限性的,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加在一起就是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思想,因此,对于管理员来说,他们应该懂得大家的互相交流与协作,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学习,完善自我,从而提高其管理水平,这也有利于培养管理员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情开展相应的工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这样能够进一步改革图书馆的管理工作。

二、加强图书馆管理员的专业素养

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是一名工作人员的基本道德底线,图书馆管理员也不例外,也应遵守这一准则。一名合格的图书管理员应该具备认真负责的精神,在工作中要以读者为核心,这样对管理员的要求就更多了,不仅要求他们有一定的工作水平,还要有责任感,本着无私奉献的态度工作,真正做到文明、热情、细心。

为了提高管理员的职业水平,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不仅是对图书的管理还要对管理员进行管理,同时,要适时的对管理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严格要求每一位管理员,保障其能够为大家提供最品质的服务。

图书管理员应该有能力快速适应图书馆的发展需要,他们要有较高的学历,而且懂得相关的专业知识,的说就是他们应该属于复合型人才,因此,对于管理员的选择与培养是党校图书馆发展的先决条件。

三、引起领导的重视

对于党校来讲,图书资料的利用在党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党校领导须对其高度重视。图书资料的质量关系到党校教学科研的质量,会对党校的名望与地位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党校以及上级领导一定要重视图书的管工理作,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党校获得更突出的成绩,对图书馆管理工作越重视,其成绩就越优异。因此,党校领导须对图书馆加大各个方面的投入,使其更好的发展。

四、具体的管理措施

(一)有关决策方面的管理

现代社会,对于经营决策是现代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重在经营,而经营则重在决策,经营的成功与否在于决策的是否正确。因此,要想做好图书馆的管理工作,要以决策为主要任务。目前,党校面临的问题是资金不足、教学任务太多、设备不先进,由此看来,要实现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决策是关键。为了保障教学质量,首先要做出科学的决策,做好新书的采购工作、提高图书的质量,这些都是决策的内容。对于新书采购工作,应该安排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来进行,严格要求图书的内容,使新书受读者的欢迎为读者所用,尽量避免出现没人借书的现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对管理员工作时间的安排和工作任务的安排也属于决策内容,应该尽量使安排变的合理,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调动管理员对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

(二)有关计划方面的管理

计划是一个人完成其目标的一个过程,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应该通过计划来完成。制定一个计划有两方面的要求:及时,要保障计划是合理的,对省委党校来说,也就是说图书管理员是否了解这个计划的意义与作用;第二,这个计划必须是可行的,也就是说这个计划的重点是否明确。在过去,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对于某些重要工作没有确切的计划,领导安排下去之后,下面无法完成;还有一些图书馆,一年的开头制定了很多计划,计划倒是挺好,等到了年底,一个计划没实现。这样的结果与管理机制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计划是否可行、合理。综上所述,制定合理可行的计划很重要。

(三)有关控制方面的管理

控制,就是要做好反馈工作,控制管理就是要求图书馆有完善的计划并且按此计划实施各项内容。图书馆的控制管理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及时个就是输入,这一内容是指信息输入与物质输入;

第二个就是中间转换,其是各项活动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上运行的一个过程;

第三个就是输出,意思是指已经完成的任务等;

一个就是反馈,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其要求实际情况与计划二者进行比较,然后发现和解决问题。

因此,控制管理是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只有有效的进行控制管理,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实现图书馆的科学化管理。

五、结语

党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是党校各项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在实现科学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上提到的几点要求,才能更好对其进行管理,才能使图书馆工作取得进步,进而更快的实现对图书馆工作的科学管理。

浅谈图书馆科学管理:探讨图书馆科学管理之良策

摘要:图书管理多渠道,讲究实效最奇妙,以人为本抓核心,读者心声笑弯腰。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树立“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加强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与实现图书管理工作内容创新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学图书科学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读者至上 信息管理 开拓创新 以人为本

中学图书馆是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源泉,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的催化剂,一个的图书管理员只有具备信息反映、搜集、提取、存贮、检索、推销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发图书馆信息资源,才能让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党和政府的治国方略、时事政治,才能激发学生在知识的星空中翱翔。那么,如何强化中学图书馆科学管理工作呢?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以人为本,树立“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作为一名的中学图书馆工作人员,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服务方向,树立“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为学生提供精神粮食“发源地”。众所周知:学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都是以满足读者的信息索取需要为宗旨。但是,许多学校图书馆形同虚设――重藏轻用,片面注重藏书种类繁多、数量跃升,而对图书率极低,个别学校甚至把馆藏书籍束之高阁,对师生缺乏吸引力,也无法发挥信息检索中心的功能。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虽然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图书管理员的使用意识不足,但应该从自身角度查找原因,认真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认清新形势下广大读者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在管理上进行合理化的调整,力争达成管理上的高效目标。实践证明:只有从师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顺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潮流,多下功夫,精心策划,才能真正实现学校图书馆管理的升级优化。

其次,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作为学校领导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调整图书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破除条条框框的限制,真正想师生之所需,提供人情味的服务。为了提高图书管理员的服务能力,需要进行相应的业务培训,可以借鉴高校、社会组织和企业的管理方式,从而逐步完善管理员的专业业务素质;同时,制订校本使用的专业化计划,使图书馆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另外,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图书馆服务活动,不断提升管理员的素质。诸如与本市一些文化机构合作,开展富有历史人文气息的活动,或者邀请学者、名师到图书馆开展专题讲座,从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既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又有利于提升图书馆自我形象、获得读者认同和喜爱。

总之,学校图书管理员应把读者放在首位,诸如列宁所说的“图书馆要方便读者、吸引读者”,“满足读者对图书室的一切要求”,西方发达国家的图书馆界更明确的提出“服务及时”、“读者至上”主张,类似提法也赢得了全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同。目前,我国图书馆界也逐步形成了“服务至上”、“读者及时”的新型管理理念,作为普通中学的普通图书管理员必须更新工作理念,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有的放矢的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对所有读者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力争做一个热情的图书管服务员。

2.与时俱进,加强图书馆信息化管理

科技在发展,教学要改革,图书馆管理也要顺应时展潮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逐步实现不同载体的实体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和多方位的联机查询。学校图书馆的音像资料、图书期刊等各种载体资料的点载、流通、检索及常规业务管理等工作,都可以利用校园现代化信息技术代替手工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应,做到信息化规范管理,合理、正确的统计和快速查询,让图书馆成为中学文化传播的标志之一。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多媒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中,计算机技术属于核心地位,它可以控制、连接和转换其它现代化设备,但图书馆自动化是图书现代化的核心和主导部分。某些图书情报资料的加工处理,可以把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可见,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既可以提高图书管理图书流通率,又能推动社会文化生活的进步,有效达成了“资源共享”的目标。其实,学校书目数据库是图书馆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的关键,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学校图书馆务必强化自身的软硬件建设,努力实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形式上的现代化和网络化。一般而言,可以通过购买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进行图书馆自动化管理,构建规范化的书目数据库,并配备读者专用电脑,供他们查询馆藏及网上信息检索。以此同时,还要致力于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也就是发挥网络的交互性和开放性的优势,进一步优化图书馆局域网建设,密切加强同学校网管员和各学科教研职能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在本校园内逐步形成一个以图书馆为中心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真正实现信息资源、人力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譬如,我校初步建立了各种书目数据库,具体分为套录、自行建库、套录与自行建库相结合三种模式,其效果显著。

3.开拓创新,实现图书管理工作内容的创新

从某种角度而言,学校图书馆是知识乐园和师生的第二课堂,随着我市“15/20/10”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学校应试教育转向创新型教育,而图书馆是教学改革中的宝贵资源,工作重心不是多多藏书,而是利用图书资料虔诚的为师生服务,向师生传播新知识,传递各种信息,实现图书管理工作内容的创新,具体把握以下环节:

其一,合理渗透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食粮。普通中学图书馆的藏书具有很强的文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比较适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同时还蕴涵着丰富的教育性和启发性。由于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可塑性比较强,学校对这些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在图书馆建设中一定注重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书籍,不仅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文化,以及体现爱国情操方面的事例,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维护正义、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和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其二,灵活结合藏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所谓创新能力,就是指人的能力中最宝贵、最重要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它包括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而中学图书馆对学生一般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动的方式进行教育,并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学习程度、兴趣和爱好选择图书资料,不断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这是其它课堂教育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其三,及时更新资料,确保图书馆有效的信息来源。学校图书馆在传递信息、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和培养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索引、报刊剪辑、书本目录、图书文摘和专题资料编辑等方式,帮助学生多快好省的查找所需资料。譬如,我在平时注重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适时与学生的进行沟通、交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需求,帮助他们迅速、地找到所需要的书籍。同时,还当好学校的参谋,在选购、添置新书时,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图书管理多渠道,讲究实效最奇妙,以人为本抓核心,读者心声笑弯腰。中学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每一个图书馆管理员一定以满足读者需求、为读者服务为宗旨,不断反思、总结,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及时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要,为打造富有时代气息的精神乐园努力奋斗。

浅谈图书馆科学管理: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

摘 要:公共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以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为最终目的。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越来越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新时期下,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因而,完善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则成为公共图书馆管理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要点问题。该文主要通过探讨公共图书馆中科学管理工作的特性以及现状,进而提出完善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的有效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新时期 科学管理

公共图书馆,是为了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而成立的教育研究机构,是一个集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与保存人类的文化遗产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场所,担负着为科学研究服务与大众服务的双重职能。公共图书馆可以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对我国的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新时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做好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如何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职能,使其成为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有力帮手,成为了当前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工作中的首要问题。

1 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特性

科学管理理念是由一位美国的管理学家泰勒在19世纪末期提出。科学管理理念的提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将管理经验升华为管理科学,影响了随后几十年管理学的发展进程。数学派系中数理学派、决策学派和系统学派的随后兴起,进一步发展了科学管理的管理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今的科学管理理念已初具模型。在公共图书馆中,运用科学管理的管理方式就是要遵循科学的原则,运用合理的方法实施对管内工作的管理。

在公共图书馆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科学的管理理念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及时,针对科学管理的目的,强调数量意识,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形成具体的量化指标。管理工作要以性为原则,杜绝也许、大概、差不多等不确定的量词出现在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中。第二,采取科学的方法论,合理分析管理对象,层层分解管理工作,具体划分量化指标。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将科学的分析方法贯彻落实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严格遵守量化指标,形成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第三,在管理工作中,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协调控制,形成有效的指挥组织。要采取规章制度的道德约束手段与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手段,形成管理工作中的硬性规定,所以,科学管理常以硬性管理的形象出现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

通过对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经验来看,科学管理具有众多的优势,包括: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避免了个人的主观臆断;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要借助数学模型或计算机技术,提高管理质量;要以严格的制度管理工作、以奖惩并举的方式,提高图书管内的管理效率。

2 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的改进措施

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已经逐步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轨道上,为公共图书馆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文化效益。但是,在现在的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根据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从以下几点优化、调整、完善科学管理工作。

2.1 引进人文管理中的优势,弥补科学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存在着功能局限、特殊政策短效性、无法有效调动管理工作者主观意识的能动作用、无法有效充分发挥图书馆内部与个体管理人员潜在的积极因素等内在缺陷。为了弥补新时期下科学管理中的众多缺陷,我们要在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引进人文因素,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将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结合起来,促进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质量。

人文管理具有以人作为管理对象、管理民主化、重视服务群众、非强制性与人性手段的采取等区别于科学管理许多的不同之处,被称之为柔性管理。正是如此,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可以互补各自的不同之处,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并不是两种互不相干的管理提,前者正是在后者的基础之上建立起来,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完善,人文管理是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中的一种新模式。

2.2 加强公共图书馆文化的安全性建设,促进科学管理水平

公共图书馆文化的安全性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价值观,承担着发挥图书馆文化职能的重要责任。图书馆文化的安全性建设有助于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要根据科学管理的需求形成安全观念、安全行为、安全制度、安全物态的安全文化建设理念,通过安全文化的建设促进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事业。公共图书馆中收藏着众多的宝贵书籍,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面对信息网络的冲击,共公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安全性受到了中大的冲击。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公共图书馆的安全性建设要满足新时期下公共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满足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安全性需要、弥补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的安全漏洞。

2.3 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的评估手段

评估手段,在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评估可以使公共图书馆长久的生存、较大限度的发挥其社会职能、检验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因此,建立起一套完整、有效的评估体系,对图书馆的科学管理工作方向具有指导作用,我们十分要重视对评估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

在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科学管理的评估手段急需我们采取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我们的工作。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评估准则,建立起公平公正的评估体系。在建立评估体系时,要坚持评估设计能够满足图书馆管理文献的需求、评估内容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评估手段公平公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评估指标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评估体系科学、合理、有效性。评估指标作为公共图书馆评估内容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其在引导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中的实践作用。

3 结语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的文化水平飞速发展,使得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所面对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公共图书馆的科学管理水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必须要认真管理,将科学管理作为工作中的重点,保障公共文化的建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