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地理教学的审美研究

摘要: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美育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无疑会使学生留下美的感受和美的回忆。只要注重在地理课堂中发现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培养和提高学生高品味的生活情趣,最终成为人格健全、人性完善、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地理教学的审美研究

地理教学的审美研究:谈地理教学的审美教育

【摘 要】地理学科作为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以地理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综合能力,促进智能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但现实却是许多学校对地理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地理列为副科,压缩地理课的课时,学生学无兴趣,成绩低下,真正的教学有效性和培养能力,根本无从谈起,其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文从意义、优势、主要途径三个方面对地理美育进行有效的探讨。

【关键词】地理教学 审美教育

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处在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时期。新课程改革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师生平等互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有效,品质高效;方法多样,激发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使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美育,无疑是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好方法。

一、地理教学实施美育的意义

目前,许多学校对地理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地理列为“副科”,压缩地理上课的课时,而学生以为地理课可有可无,学无兴趣,成绩低下,一个高中毕业生走向社会或者考上大学,甚至东南西北都无法分清,真正的教学有效性、培养能力,根本无从谈起,使地理教学深深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若能够挖掘地理教材中美学的因素,坚持以美育人,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则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持久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接受地理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终生为保护、美化人类的环境作不懈的努力。

二、地理教学实施美育的优势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有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三种审美对象都具备,这为地理教学实施美育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地理教材涉及大量有关大自然方面的知识,而大自然是美育取之不竭的“宝库”,有大量丰富生动的自然美的素材。自然美具有形式上的多样性,空间上的普遍性和时间上的稳定性,能从形象和整体上给人以无限丰富的欣赏和感受,使人产生联想和情感活动,从而获得美感。例如,被誉为“大自然宫殿”的阿尔卑斯山,被称为“贝多芬交响曲”维多利亚大瀑布,幽深曲折的挪威峡湾,南极和北极的极昼极夜;我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东北大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草原,奇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绿洲片片、葡萄串串的西北荒漠。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奇丽美景处处可见,这些具有生动性、具体性和直观性的巧夺天工的自然物,从形象到整体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地理教材同时也介绍有关社会经济的人文地理知识,有丰富的艺术美和社会美的美育素材。艺术美和社会美是人们创造性劳动的产物,与普通的自然美比较,往往更高级,更富有情感性和思想性。教材中人类智慧的结晶有许多内容,如埃及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水城”威尼斯,湖光山色、浑为一体的“世界公园”日内瓦城;我国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古代着名的工程建设万里长城,都江堰水利工程,现代的“南水北调”和“长江三峡”工程等。这些劳动人民和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具有强烈的艺术和思想感染力。

因此,地理教学中的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一片地理教学等待开发的肥沃土壤,在地理素质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效果。

三、地理教学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美育的重要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情感交流为纽带,用美的事物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共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这种感情教育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产生广泛深刻持久的影响。如何才能取得好的美育效果呢?

1.教学语言生动形象,体现“语言美”。学生的生活空间有限,对许多地理事物缺乏感性认识,一些教材内容也因此变得索然无味。教师可对一些自然、人文景观的迷人风光、异域民族的独特风情,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做到情真意切,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得到艺术美的享受。例如,学习北美洲的“五大湖”时,用“姐妹五个手拉着手,最小的一个有一支辫子甩到了大西洋”来形象描述五大湖,从而体现地理教学的“语言美”。

2.巧用文学语言,体现“文学美”。审美与文学素养密切相关。文学作品中常描写某种地理现象,适当地引用文学作品诗句,来描述和讲解地理事物和现象,可寓地理知识于文学艺术享受之中。如学习气候的垂直变化时,可引用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这些带有强烈文学色彩的语言,文字优美,构思巧妙,富有情景,使人产生美感,体现了地理教学的“文学美”。

3.将地理知识形象化,体现“形象美”。一切美的事物都是具体可感的形象。人们在欣赏各种事物而产生美感的时候,总是从直觉的形象开始的。地理教学应注意形象思维,把抽象概念和枯燥刻板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仿佛处在地理事物形成、发展的环境中。例如,在“中国行政区划”一节的教学时,要求学生反复查图,仔细观察各省(区)的轮廓图,联想生活中的实物图形。祖国版图轮廓像一只报晓的雄鸡,傲视东方,东北三省是雄鸡的头,新疆、西藏是雄鸡的尾巴,台湾岛、海南岛是雄鸡的脚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 美感,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能力又可以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体现了地理教学的“形象美”。

4.运用黑板图、板书和地图教具,体现“艺术美”。经常运用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特点和独特风格。在地理教学实践中,黑板图、板书以及各种地图等教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教师用熟练的技巧、简易的笔法,把复杂的地理事物迅速绘成简略的黑板图,使静止的地图具有“动感”,使原来死的“哑图”变成“会说话的活图”,同时运用粉笔的色彩和谐搭配,颜色美观,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体现了色彩美和整体美。例如,在学习“长江”一节时,教师在黑板上先用白色粉笔画出长江干流形如不规则的“W”状的草图,然后边讲边画它的发源山地、注入的海洋,用蓝色粉笔把支流和湖泊画上去。这样,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能体现地理教学的“艺术美”。

5.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体现“行为美”。自然环境的“人化”,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工业“三废”以及生活废弃物对大气、水的污染,使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发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警报。教师通过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实例,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唤醒其忧患意识,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爱护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等环境道德价值观,引导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宣传和实践中去,为美化环境而努力,体现地理教学的“行为美”。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按照美学的规律,有意识、有目的地用“美”不懈地感染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无疑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的好方法.

地理教学的审美研究: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审美课堂的内涵与评价,地理审美课堂的美育元素与美学特征以及高中地理审美课堂的实施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审美课堂;美学特征;实施路径;高中地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教育要进一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努力构建充满美学意蕴的课堂教学生态。南菁高中是江苏省的美育课程基地,开发美育课程,推进“审美课堂”,构建大美育课程体系活动如火如荼。而地理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元素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以美育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和谐发展成为高中地理教师的价值追求,也必将成为今后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一、审美课堂的内涵与评价

何为审美课堂?如何评价审美研究性学习的课堂?目前为止,尚无定论,也未有系统的评价标准。为此,江苏省南菁中学发动全校师生展开讨论,听取专家指导,初步提出审美课堂应做到“三有”。及时,有知性,要求课堂教学紧扣教材主干知识,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尝试知识的具体应用,能有效培养学生好奇、质疑、想象、批判等的思维品质。第二,有德行。要求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认同、理解、遵守与维护社会规则,对民族的传统和文化有归属感,引导学生关心、参与公共事务,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第三,有灵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自然、接触社会,体验生命,追求生命的幸福。归结起来,通过审美课堂的学习,让学生拥有知性的“真”、德行的“善”和灵性的“美”。

审美课堂的评价除了关注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还应更多关注学生在审美欣赏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因此,审美课堂评价基于常规课堂评价添加审美教育的内容要求,具体评价细则如表1。

二、地理审美课堂的美育元素与美学特征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强调“地理课程在政治、社会、道德、人道、审美和环境教育上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因为地理学科的美育要素及其美学特征融自然美与人文美于一体,融景观美与理论美于一体,融内容美与形式美于一体,融传统美与现代美与一体,融科学美与教育美与一体。从“美是和谐”的要义审视,地理教育中始终贯穿“和谐”的思想。地理审美课堂的美育元素和美学特征应从地理教学内容本身和地理教学过程两个层面去发掘,具体的美感和美点如表2。

三、例谈高中地理审美课堂的实施路径

由于地理学科美育的实践还处在起步阶段,素材还不够丰富,因而还没有一套较为系统的学科美育方法。这里以全国地理品质课评比特等奖获得者天津汇文中学牛娜老师在我校首届“审美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展示的必修三问题探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一课为例探讨高中地理审美课堂的实施路径。牛老师以“美的体验―美的呼唤―美的创造”为主线有机串联“北大荒”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推进课堂教学,多种方法交互运用,取得令人赞不绝口的效果,被誉为“美的老师、美的学生、美的享受”的审美课堂。

1.美的体验――引导师生在学习中体验地理美,内化师生情感品质

审美过程实际是心理体验过程,实质是审美主体调动自身的各种心理能力观察、感受和评价审美对象,进而产生审美快感的特殊情绪情感状态。为此,牛老师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置身异彩纷呈的三江平原,通过眼、耳、心等多路感官去发现美,体验美,去感受大自然令人愉悦和陶醉的景致。

首先,将三江平原的自然环境特点、“北大荒”人类活动足迹、湿地及湿地保护、江苏“护肾”刻不容缓等材料和设计的问题整理汇编用微信推送到“菁园地理空间”,供学生点击查阅,为后面学习获得一定的理论基础,找到美的原点。

其次,课前播放老师选取反映三江平原春的萌动、夏的奋发、秋的成熟和冬的蛰伏四季变化的优美景观与反映“北大荒”人战天斗地开拓荒原的激情、稻花飘香、麦浪滚滚、农机轰鸣的忙碌而又殷实的社会生活美景的图片精心制作的VCR,渲染氛围,把学生带进美的意境。

再次,上课开始,老师声情并茂地翻唱了著名女歌唱家谭晶演唱的《请到北大荒来》,一下子镇住了听课的老师与学生;接着按照学案设计的问题请学生回答老师邀请大家到“北大荒”的理由;再出示三江平原在“选美中国”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最美沼泽湿地第三名和中国十大新天府第六名的新闻图片;郭小川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间天上难寻”歌颂劳动创造美的诗句深深地根植到每个人的心田。

2.美的呼唤――从丑和荒诞中唤醒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现更高层次的审美超越

很多时候,人们对美的向往往往侧重于狭义的美―优美,出现了审美局限。从审美的意义看更应侧重整体把握、体悟优美、崇高、悲喜、丑和荒诞等不同性质的审美内涵。其中,荒诞是丑的极端化,是“理性协调的颠倒”。某种程度上讲,丑和荒诞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刺激,从而唤醒人们麻木的人性,增强人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给人以突出的审美震撼。

三江平原由于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湿地的生态效益,人类高强度的开发致使黑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很可能变成第二个黄土高原的荒诞局面。鉴于此,老师设计一连串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寓美于学,寓美于教,实现师生共情美。

首先,让学生读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变化图,湿地面积从1949年的534.5万公顷下降到2000年的134.9万公顷,真实的数据让学生感知湿地锐减的严峻形势。

其次,观看三江平原湿地萎缩引发的灾害频发、沙尘频发、土地荒芜的生态惨象图片;讲述民间描述的“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和苇塘,大烟炮,谁敢当,天地昂,雪飞扬,风巅狂……”顺口溜,给人以难以名状的痛苦、恐慌和厌恶之感,给人心灵深处最强烈的冲击。

再次,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究中有关湿地生态效益的材料,发动学生给三江平原湿地美称征名活动,除了“地球之肾”外,学生又起了“天然水库”、“天然空调机”、“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和“资源的宝库”等美称,加深了对湿地生态价值的理解,催生了对保护湿地责无旁贷、势在必行的决心。

3.美的创造――引导审美生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高品质的生活情趣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人格的完善缔造一个真与善统一更加美好的世界,通过社会生活中的美启迪人心,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如何改变三江平原湿地萎缩,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窘境,老师又创设情境让师生不知不觉地参与美的创造。

首先,老师和学生分别扮演政府官员和农民展开对话,围绕湿地的开发和保护陈述各自的出发点和遇到的实际困难,取得相互谅解,相互支持,建立平等开放的氛围。

其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在三江平原轮廓图上根据该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确定三江平原“十三五”发展蓝图,某小组绘制的规划图,涵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农业园区、观光旅游区、边境贸易带、水产品加工基地、农技服务中心和湿地科考基地等(图1)。充分展示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创造能力。

再次,结合2016年2月2日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关乎我们的未来,可持续的生计和江苏“护肾”刻不容缓两则材料,请学生以大学生村官的身份作“保护江南水乡湿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即兴演讲。充分洋溢着人的自由创造精神和自由创造能力,为审美生活的创造提供了特殊手段和支撑条件。

总之,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美育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无疑会使学生留下美的感受和美的回忆。只要注重在地理课堂中发现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培养和提高学生高品味的生活情趣,最终成为人格健全、人性完善、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地理教学的审美研究:审美融合地理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 要】审美融合是指超越提高地理学科教学效益这一层面,发扬人性的智慧与,把地理教学元素的审美属性充分“挖掘”出来,在现有地理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地理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进行审美融合的实践,使师生的关注点不仅在地理知识的获取上,也在地理审美情趣层次上获得较大的提升,使地理教学源于生活并不断超越生活,使地理课程的实施走向人地和谐的本真体验,实现教育活动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本文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几大方面展开审美融合的研究。

【关键词】地理教学;实践研究

审美融合的教学过程包括四个主要环节。首先是审美情境导入环节,源自建构主义抛锚式的教学模式,重点是“锚”的选制与抛出;其次是案例审美探究环节,根植于建构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生态主义等多项现代教育思想理论,重点有二:一是审美案例的采集、制作,二是小组合作审美探究;再次是地理思维建模的环节,是地理理性思维火花闪耀与体验审美创造的高潮环节;是反馈应用环节,也是审美目标的较高层次的实现,即审美创造指导现实应用的环节。审美合作探究居于核心地位,其具体实施如下:

一、情境审美导入――使审美主体产生审美注意、引发审美期待。

生活中能引起强烈审美感知、想象、体验的事象丰富不断,大的地理事件如2008年的中国南方冻雨及汶川地震、2009年的西南大旱、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2011年的欧洲大雪、日本地震与核泄漏等,小的生活地理事项如家乡(青岛)某天的大雾天气、青岛跨海大桥与海底隧道的建成等,这些都可经过师生的审美加工,而成为适合地理学习的真实故事或问题情境地――“锚”。

实现这一环节有赖于两点。一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的支撑,使得图文、视频、音响的资料的获取、加工、使用及时而丰富;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课堂上的学习与课下的生活衔接,课前进行审美题材的选取与初步制作。

示例:湘教版必修二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审美情境导入

进行新课时,选取青岛市交通运输布局的视频和规划的图片资料作为“锚”进行新课情境审美导入环节。重点以青岛新落成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和正在动工的地铁的布局为主要探究点,由于贴近学生的亲身体会而极易唤起共鸣与关注,比如每天出行的路线中就能亲眼看到有哪些地铁站点正在施工,借助此方面可以自然体会到未来地铁分布的规划;比如节假日进行郊游时借助跨海大桥与隧道,就可以有新的旅途体验:或是海底8分钟隧道穿越;或是海上20分钟天堑的跨越,借助此方面可以顺利将大尺度的城市发展与交通运输的布局关联起来。且关于站点的布局、联通的地域、对青岛市未来的发展等方面的资料搜集触手可得,极易促进学生对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其布局与影响形成具象化的知识。情境审美导入使得学习的过程成为整个人甚至整个集体沉浸于学习中――-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体验。

二、案例审美探究――使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产生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并伴随审美体验。

学生在当下尤其是日后的成长中,需要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案例审美探究的过程就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教师适时的指导、帮助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

示例:湘教版必修二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案例审美探究

“青岛市今后的发展应该如何定位?”、“请为青岛市未来20年、50年的发展做出规划”、“青岛市交通运输布局对其发展的影响是怎样的?”以上三个大气的问题,在本节课中由学生在真实的背景中提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驱动学生多角度的展开思考与探究,广泛的搜集、整理关于青岛市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提出了多种可能的猜想与解决方案,如“向东,向西,还是向北拓展城市空间?”、“如何立足富饶大海,发展蓝色经济?”、“如何传承历史,更好的与国际接轨?”、“交通运输布局如何将青岛市的辐射范围拓展?”、“在城市不断成长升级的同时,如何避免城市化过程中的不良问题?”等,在不断确立目标的基础上,经由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们审美探究的成果不断生成,并通过比较挑选,创造性地得出了基本与青岛市规划蓝本极其一致的方案,经由教师的适当指导,达成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全新空间发展战略,而交通布局象骨架一样走在城市发展的基础前沿。

案例审美探究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对家乡建设与变化的关心,实现了推动教学的方向自然来自学生的欲求,并最终促使学生产生相应探究的行为和态度,这一过程中的审美体验与审美创造不断生成、升华。

三、地理思维建模――使审美主体深度体验科学思维之美,飞跃至富有个性的审美创造层面。

在案例审美探究的基础上,问题解决式的地理思维建模不断生成。学生对自己当前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建模,有助于深刻理解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并达到知识经验的自我建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问题解决。

示例:“东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的思维建模。

季风环流的实质是热力环流,只是强调在大尺度时空范围内的显现。尽管在热力环流部分中,学生已经建立起相应的思维模型“地表冷热不均――气流垂直升降――水平气压差异――气流水平合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解释“城市风”、“山谷风”等小尺度的热力环流实例,但是当研究对象在时间、空间的尺度足够拓展之后,尤其是加上“全球性气压带、风带”作为影响季风形成与活动的背景之后,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经常表现为思维方向较为混乱,判断不够精准的状况。那么,如何进行“东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的思维建模过程呢?首先,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即引导学生对“冷热不均”进行解构与重构,使之成为可以是纬度差异引起的冷热不均,也可以是山谷地形差异造成的冷热不均,也可以是城市中心与郊区之间造成的冷热不均,还可以是冬夏之间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冷热不均,还可以是昼夜之间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冷热不均等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通过不同的系统模型表达自己的认知结构,即通过实物模拟或者绘制示意图并用数字、文字、图像等资料进行交流,通过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分类与比较等思维规则,迅速作出假设、猜想或判断,学生可以深度体验科学思维之美,在这一过程中还能深入地体验到探究的冲突与碰撞之美,从而增强探究能力,设计出富有个性的方案。

四、反馈应用环节――通过巩固练习、课后作业和各类研究性、实践性的地理活动,完成审美融合的生成、超越、回归、再超越的历程。

要形成稳定而高效的学习成果,必须依靠及时而的反馈应用环节。在这一环节中,的把脉学生的薄弱知识点与思维盲区是关键所在,而适时的针对性练习堪称一举两得,一方面,加强了已经建构的新知与思维,使之稳定扎实;另一方面,有助于发现问题,找到作用点,针对性解决。通过课后的作业应该达到对课堂成果的延伸与深化,而定期的研究性、实践性地理活动,则帮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原理,以审美的眼光,对自己的生活场景进行解读,成为有生态情怀的、富于道德感、责任感、美感的“自由的、完整的人”,体现审美融合地理教学的价值所在。

审美融合的地理教学不是纸上谈兵,天马行空,其实施有深厚的现实土壤,那就是地理教育工作者们努力协调的地理教学中的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间的和谐复杂关系;其发展有广阔的理想空间,那就是培养自由的、发展的人的教育终极目标所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