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进入高铁时代,中国紧也跟世界潮流,正加快高铁建设,“四纵四横”建设已展开。高速铁路建设对加速城市内及各个城市群经济的联系,使整个经济体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对推动区域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加速了中国整个经济体的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研究:后危机时代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变革与发展

摘要: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动荡,激发国际区域经济的新发展。新发展主要有,创立了“在区内不确立主导国家”国际区域一体化的新理念;经济一体化成熟的欧盟仍然进行制度改革;人民币逐渐成为区域(或国际)货币,促进中国在区域和世界市场的经济地位与区域经济安全等。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主要以区域“开放性”由“自愿自由化”向“制度自由化”发展等五点变化构成。

关键词:金融危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兴经济体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也把世界各国卷入了危机的漩涡。为有效抵制或化解危机造成的经济衰退的后果,许多国家积极利用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式,加强本国在国内外市场发展的动力。后金融危机时代(post-crisis era),是指此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可能持续5~8年,或许更长。金融危机爆发后至今,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新现象和发展态势。

一、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的主要表现

(一)加强金融监管

危机必然促使各国加快金融监管改革以及加强国际监管协调的步伐。2008年3月,美国财政部公布了宏大的《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现代化蓝图》;2008年4月15 日,美国财政部对外公布了对冲基金“行为准则”草案,草案要求提升对冲基金透明度,强化风险管理,确保金融市场稳定。对于如何加强对评级机构、对冲基金、跨国金融机构等方面的监管,如何提高衍生品市场的透明度以及国际金融监管如何协调等关键问题有待于下一阶段解决。在欧洲,欧元区各成员国因为对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为实施大规模扩张型财政刺激政策使原有的债务问题更加严重。目前,多数欧元国家着手实施严厉的财政紧缩措施。

(二)美国主权信用下降,美元世界霸主地位日趋消弱

长期以来,美国巨额债务使得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出现了极大的动摇。直至2011年8月初险些出现的美国债务危机、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3A下调至AA+,将美国贷款抵押融资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评级由AAA下调至AA+,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世界各国股市持续暴跌。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降,更加使国际社会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失去信心。而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在对美元评级下调问题上,竟然还坚称美国绝无债务危机。他认为,投资美国国债无关信用评级,美国可以在任何时刻印钞票还债。然而,“印钞票还债”会促发美元贬值进而伤及投资者利益。对于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货币额的国家,其美元资产价值必然大幅缩水,促使本国减少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

(三)新兴国家经济复苏强劲

此次金融危机也给新兴国家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但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经济复苏迅速、强劲。21世纪头十年,新兴经济体平均经济增长率超过6%,金砖国家整体经济增长率超过8%,是发展中国家中的姣姣者,远高过发达国家2.6%的年均增长率。在金砖国家中,中国增长率较高,年均保持在10%以上,2002~2010年的增长率印度超过7.5%、俄罗斯为6.6%、巴西平均年增长率3.6%,南非为3%。多数年份高于发达国家。

(四)超级大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重大调整

处于金融危机源头的美国终于认识到,不断增长的财政赤字,必将使美国在国际经济、政治地位日益衰落。2010年1月,美国政府决定实施“国家出口计划”。该计划旨在帮助美国农民和小企业增加出口,以有利于国家安全的方式改革出口管制,从而在5年内促使美国出口翻一番,并创造200万个就业机会。美国政府认为,亚太地区是实现这以目标的主要地方。多年来,亚太市场已经成为美国货物和服务产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在贸易政策的调整后,2010年美国的出口较上一年增长21%,达到12780亿美元,其中,对中国的出口较上一年额飙升32%,达到达到919亿美元的历史较高水平。此次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市场复苏迟缓,使依靠向发达国家出口产品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注重开发其国内市场,提升内需,刺激消费。这也在客观上使美国的出口到这些市场有了更大的空间。

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变革

(一)国际区域一体化的新理念

1.自由贸易协定促进WTO进程。长期以来,认为自由贸易协定阻碍WTO进程的一直处于主流观点。2008年以来,随着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持续增加,一些经济学家开始重新审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一些经济学家对这种形式开始持肯定态度。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现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网络已经建立的比较完善。而发展中国家为了被世界贸易组织(WTO)体系所接纳,只能通过和发达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参与到WTO中来。新理念还认为,南南国家以及南北国家的贸易结盟是北方国家多边贸易蓬勃发展带动的结果。现实中这两种模式的共存并竞争性运行,最终能够实现贸易自由化。

2.在区内不确立主导国家。在区内不确立主导国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TFA)的理论创新。这是与现行区域组织的常规做法有所不同的。从世界区域组织的发展来看,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区域内,都有一个或两个国家为主导国家,引领和带动区域内的经贸与投资活动和发展趋势。由于东亚国家大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相近,自贸区的建立应是促进合作,而不是合并控制。中国是东亚地区的一员,是域内和世界的经济大国,但却无意谋求地区合作的主导权,奉行“区内成员有平等的话语权,平等合作,共同决策,从而实现共同利益”。这种理论与实践确保了CAFTA内部的团结、合作;是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

(二)欧盟进行制度改革

2009年12月1日开始生效的《里斯本条约》将为欧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提供了重要的新动力。它为欧盟确立了新的条约基础,并使之更加民主、透明和高效。条约对欧盟进行了深刻的变革。例如,在将来,在许多情况下一致表决制将被取消,特定多数表决制被扩大应用到数十个新的领域,这将使欧盟更加容易作出决议。

(三)新国际区域货币的成长

人民币成为跨境货物贸易结算货币。此次金融危机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弱点。为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发展,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中国政府适时作出重大金融政策决策,从2009年7月起,在上海等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CAFTA域内使用。尽管人民币境外结算目前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对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需求主要也来自东盟各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而非发达经济体,但人民币从国际区域性市场走向世界市场的潮流涌动。2011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已经在144个国家和地区布局,2011年,全国一季度银行累计办理跨境结算3603亿元,也显示了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进入了几何式爆发增长的阶段。

(四)自贸协定数量持续增加,“南北”型、“南南”型成为主流

为尽快地走出金融危机的低谷,恢复本国经济活力,并保持对外部市场供求的可持续性,多个国家积极展开区域合作。根据WTO的数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6年新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为15个,2007年为10个;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略有增加,达11个—2009年截至6月有5个。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数目多达10个。协定主体以“南北”型和“南南”型为主。

“南南”合作协定更是层出不穷。以中国为例,2008年以来中国共签署了6个国际区域合作协定,其中有4个是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签订的。”北北”间或与新兴工业国之间的强强联盟可是双边商品结构更加高级化。如,日本与瑞士自贸协定(2009年2月签署),欧盟与韩国自贸协定(2011年7月生效)。

(五)区域一体化协定的涵盖领域有扩展

多年来,区域自贸协定的签署的内容,往往陆续签订若干个相关领域的协议,如,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协议等。而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是以涵盖“一揽子”条款的而达成的。此类协定涵盖领域基本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促进、知识产权保护、贸易救济、争端解决机制、甚至有的区域协定还包括文化、教育、科技、环保、社会劳动保障等等。这是涵盖领域广泛、开放水平高的高质量区域自贸协定。在亚太地区,由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和文莱四国组成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的内容不但包括上述各项内容,还包含有劳工、环境和金融服务等领域。

(六)“金砖国家“成为世界和地区经济拉动的中坚力量

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迅速崛起,这些国家的内部经济更加活跃,金砖国家或新兴市场国家相互之间的经贸互动在加深。实际上,金砖国家的发展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们的经济影响力在其所在区域内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辐射力,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区域内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形成了联动效应。这一点,在中国周边国家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经济目前已经成为带动周边国家,特别是东南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作为金砖国家,俄罗斯与白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三国成立关税同盟在2011年7月正式取消关境,对外设置统一关税,绝大多数产品关税水平主要参照俄罗斯关税水平制定。在整个非洲,经济实力最为强大的国家是南非。南非早在1994年加入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后,以自己在金融、基础设施、制造技术和科技的优势,带动了共同体11国的经济。在非洲大自由贸易区组建的过程中及成立后,南非仍是带动大非洲自由贸易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三、未来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

(一)国家间经济互动合作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多年实践证明:南、北成员方在一体化中均获得相应的经济贸易利益。发展中国家要借助发达国家的力量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发达国家更看重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如,欧盟与海合会2009年4月重新启动了自贸区谈判;2009年12月22日,欧盟理事会批准欧委会与东盟的单个成员国开始进行自贸谈判;2011年7月欧盟与印度的自贸区谈判又有新进展。目前,欧盟正在推行与乌克兰等6个国家的“东部伙伴计划”。除了欧盟以外,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将继续与发展中国家建立双边自贸区。“南南合作”还将持续发展。

(二)走向有制度保障的区域“开放性”

1997至1998年,APEC(亚太经合组织)推出的部门提前自愿自由化计划遭到彻底失败,这意味着在非制度约束下使某些行业(部门)先行自由化,然后推动全盘自由化的途径是行不通的。实现贸物宣言提出的贸易自由化目标的路径亟待破解。笔者认为,APEC一小部分成员方进行了制度创新的实践,破解了“无制度”开放性的自由化无法实施的难题。与APEC的部门自愿实现自由化的原则相比,2006年5月实施由APEC成员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和文莱组成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通过制度保障达到多领域的自由化:甚至还含有对劳工、环境两个敏感领域,而劳工和环境问题正是许多FTA设法避免的领域。TPP的开放性表现为对新成员的加入敞开着大门。TPP规定,APEC成员和“其他国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时加入TPP。由于PPT框架下的自由化的实现是由制度来保障的,这对有条件参与其中的经济体有较大的吸引力。目前,有5个APEC国家就加入TPP已经进行了6轮自贸协定谈判。各方对在2011年年内达成自贸框架协议抱有信心。

(三)自贸区协定涵盖范围走向“高质量”

越来越多的的FTA更愿意将开放的领域扩大, 除了具备传统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税减让内容外,还将出现与国际贸易和经济一体化深层次的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议题,如环境标准、食品安全、竞争政策、劳工合作等等,既可从经济与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又可获得更多的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机会,使区域市场的融合度更高,落实协定的成本更低。新兴经济体的数量增加,经济实力增强,具备与发达国家共同在此类问题上的探讨并达成共识的实力。

(四)人民币将成为国际货币

2010年,中国跃升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及较大出口国。尽管目前中国对外贸易多以美元结算,但是由于美元币值的颓势及美国将长期处于巨额债务国地位,中国必将逐步降低使用美元结算的规模,更多地使用人民币及其他国际货币进行贸易结算,这将更有利于中国长远的经济发展。而且人民币日益升值也吸引国际社会将人民币作为保值、升值的外汇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以三个阶段进行;中国早于2009年6月推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措施,涵盖中国55%的贸易额;2010年7月,以北京为海外银行及结算银行(Clearing Bank)成立在岸人民币债券市场;2012年,在东亚,人民币已经超过美元和欧元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参考货币。 韩国、印尼 马来、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货币汇率跟随人民币变动的紧密程度超过美元。人民币影响力的提升主要是因为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关联度增强。人民币有望在未来10~15年跃升为国际货币。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研究:加强地方政府管理机制,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这有利于区域间经济的互补、资源的充分利用、市场一体化、利益共有。地方政府的管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的作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当前地方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政府管管理机制完善措施。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管理机制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不断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经济实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在发展进程中也产生的问题也异常明显。地方政府管理机制在行政划分、职能定位、机构配置和机制运用等方面越来越制约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步伐。只有完善地方政府管理制度,才能彻底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制度制约问题,加强地方政府管理机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大战之间的协调性。

一、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一)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平衡轮”的作用。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能在于充分发挥自身的制度作用,消除市场、个人和社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治理无效的情况,政府采取公领域、私领域和共同领域之间的明确界定和平衡制约,从而使不同组织、权利之间的发展平衡,从而加强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二)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战略家”的作用。地方政府依据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规划目标,制定合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计划,特别是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制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制定,注重引导区域经济发展,努力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和谐发展。

(三)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服务生”的作用。地方政府部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积极创造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市场机制,创造一个完善、和谐、开放的经济发展环境。

(四)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协调者”的作用。地方政府在处理相关区域经济间产生的问题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别是要区域经济间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尽量减少摩擦。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管理体制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但是,地区差异、经济结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异常突显。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当前地方政府管理机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不相适应,地方政府管理机制制约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一)行政区域方面

当前实行的行政区域机制下,地方政府一味地追求本地区经济利益和地方干部为了绩效考核成绩,常常借助行政权力干涉市场经济活动,逐渐演变成了我国独特的“行政区经济”情形,从而引起了行政区和经济区域界线不断融合。另外,我国行政区划分层次多,跨度小、类型多样、职能受限等严重限制了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行政职能不健全

我国大多数地方政府严重缺乏经济事务管理的经验,不善于高效解决区域间经济事务与政府职能间的问题,缺乏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指导,这些问题说明了地方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职能不确定,不能很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三)行政机构设置不到位

地方政府组织体系中并未设置专门负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部门,区域经济整体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综合机制并未建立,涉及到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行政机构屈指可数。

三、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创新举措

(一)整合行政区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创造空间

对行政区域进行改革与整合,可以彻底解决目前存在的区域间的地方保护主义,将区域经济矛盾变化为区内经济问题加以处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目前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显著问题。行政区域整合要实行“稳中有变、逐渐推动、实事求是、整体规划、依法执行”政策,逐渐扩展乡镇管辖区域,采取撤乡并镇的方针。另外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和现行的行政机制革新实际,因地制宜地调整当前的行政管理幅度,降低管理层次,科学规划,逐渐形成层次分明、幅度适宜、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行政区机制,推动区域一体化健康发展,从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创造合理的区域空间。

(二)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导

一是地方政府观念从统治型、强硬型的行政观念转变为服务型行政观念。以前的政府常常加强对政治的统治和市场经济的干涉,而忽略了对经济市场秩序的服务和和谐市场经济氛围的创造。现代政府理论启发我们要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深化政府与市场之间合作机制,摈弃狭隘的属地理念。

二是地方政府管理内容不能只一味重视经济的发展,而是要强调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多方位和谐发展。处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下的地方政府不仅要满足当地群众公共服务的需求,更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地区政府之间的协调沟通。充分利用区域间的资源,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促进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另外加强对跨区域基础设施的构建,从而拓展空间,形成跨区域网络。

三是地方政府管理权限要限制到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理规定。地方政府要不断放权,积极培养社会自治组织,强化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地方政府尽量减少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强制管理,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健全开放产权机制,引导地区间企业的合作,深化资源的合理配置。

区域经济一体化现在已经成为了衡量地方政府管理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不断推动地方政府管理机制的革新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不同阶段反映出不同的需求和问题,这也是对地方政府管理机制的影响和要求不一样,这就要求地方政府管理机制革新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仅仅只是一时的改革是不行的,必须根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态不断革新,这样才能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需求,从而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地方政府管理机制之间动态和谐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研究:浅谈高速铁路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技术取得了跨时展,世界进入高铁时代。中国紧跟世界潮流,正加快高铁建设,“四纵四横”建设已展开。[1]高速铁路建设对加速城市内及各个城市群经济的联系,使整个经济体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对推动区域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加速了中国整个经济体的发展,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就我国高铁发展,探析了其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高速铁路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53

0引言

目前我国紧跟世界高铁发展潮流,积极开展了“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建设。速铁路建设对加速城市内及各个城市群经济的联系,使整个经济体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对推动区域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加速了中国整个经济体的发展,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1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经历一个不平凡的历程,从零开始已发展到成为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速度最快的国家。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已经基本建成“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络框架,如图1。贯穿于我国主要经济腹地,极大地缩短了我国东、中、部的空间距离,加速了经济的交流,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的“四纵”指京沪客运专线、京港客运专线、京哈客运专线、杭福深客运专线 ;“四横”指徐兰客运专线、沪昆客运专线、青太客运专线、沪汉蓉客运专线。根据铁道部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将在未来建设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交通网,形成全国的“一日生活圈”,从而使我国各区域经济重新定位,改写我国区域经济版图[2]

图一 我国高铁线路网

2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经济形势呈现全新的发展图景,在未来两三年内经济将呈现井喷式效应,各项经济指标快速提升,GDP总体水平将以平均每年9%的速度高速增长。与此同时国内固定资产将大规模趋向交通、通信、能源等产业,在整个社会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势下,加速高速铁路建设势在必行。

2.1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都在提速。我国地域宽广,交通路线长,如果不提高交通速度,将会延长交通运输在途时间,大大降低了经济循环效率。在新时期,加速加快高速铁路建设将缩短运输在途时间,提高生产与再生产效率,加速物质文明建设,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在当今讲求效益的时代,加快加速高速铁路建设,缩短运输在途时间意义重大。[3]

2.2客运发展的需要

我国目前的客运能力与日益增长的客运量极不协调,客运能力远远低于客运增长量,虽然铁路部门采取了增开列车等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例如每到春运时节还是存在一票难求的局面,这也是铁路运输能力与客运增长量之间的矛盾缩影。此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人均乘车次数快速增加,客运需求正显示着迅速膨胀的趋势,如若不加速高速铁路建设,就无法适应日益膨胀的铁路客运需求,无法消除客运增长量与客运能力之间的矛盾,从而构成中国各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而高速铁路的发展则会环节客运需求与客运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快区域经济交流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2.3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铁路运输过程是一个资源消耗过程。在铁路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大大降低资源消耗程度,把资源消耗能力降到低,不断推动了我国诸多与铁路相关的新兴科研技术发展而且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也符合国家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为社会可持续起到助跑作用。高速铁路的建设,有助于我国尽快建立资源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关键性影响。

3高速铁路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3.1条块结合的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国家经济中心的转移,如渤海湾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带、江苏沿海经济带的形成,使我国形成了条块结合的区域经济发展经济格局,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巨型城市群正在快速形成。高速铁路的发展将极大地缩短各个城市群内部以及各个城市群之间的联系距离,加快了各个城市之间的交流速度,助推了条块状经济格局的总体发展,对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3.2 城市群同城化

所谓同城化就是城市交通的快速便捷化使其行政边界变得模糊,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形成一个紧密联系、共存共荣的大都市经济体。同城化使各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及服务功能实现相互共享,一个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商务流不在拘泥于行政界线的限制,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互相交流。而高速铁路作为一个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部分没在城市群同城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使各个城市之间可以实现跨城市通勤就业,从而加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而推动产业格局一体化。同时,随着城市群同城化效应的扩散,城市群的行政体制联系更为紧密,管理的同城化将大大加快各城市群一体化的形成.

3.3区域经济一体化

加快高速铁路的发展是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催化剂。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就需要使区域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一个基础平台。随着“四纵四横“体系的形成,将使我国的铁路运输体系更加完善,成为承接各种客运需求的主力军,再结合高速公路路网、航空港等多种运输方式,形成我国完善的一体化交通格局。城市交通一体化格局的实现将使区域间的资源流动更为便捷,为资源的更合理更充分的有效配置提供了一个广阔便捷的平台。高速铁路网络一体化的构建,将使各个城市群之间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成本,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变成现实。

4结语

随着世界进入高铁时代,中国紧也跟世界潮流,正加快高铁建设,“四纵四横”建设已展开。高速铁路建设对加速城市内及各个城市群经济的联系,使整个经济体呈现一体化发展趋势,对推动区域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加速了中国整个经济体的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研究: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管窥

摘要:现如今,东北地区为我国“十一五”计划中建设的重点区域。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东北地区逐渐失去已有建设优势,特别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所存留的问题,都影响着我国东北地区经济迅猛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影响因素;对策

一、前言

东北地区为我国“一五”规划期间国家建设的重点基地,而且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然而,随着我国改革的主角深入,我国东北地区逐渐失去已有的发展优势,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所留下的各种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我国东北地区发展。然而,近年来,受到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对各地区的各种资源予以整合,通过联合的形式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这样一来,能够使东北地区打破传统体制束缚,从而探索出一条新式发展道路。

二、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界定

通常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在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因共同利益需求,对经济发展目标进行统一规划,结合各个地区的区域发展的优势,在此区域当中,将各种生产要素予以合理化分配,协调合作,切实提升整体区域核心竞争力,使区域经济获得发展。

三、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想的形成

1.发展目标

站在长远发展角度分析,为进一步推动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我们必须要制定诸多相关规范,利用诸多协调对策清除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因此,我们要制定较为明确的发展目标指导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并且,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要求与目标都是有很大差别的。现阶段,从整体上来分析,我国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特别是在改造老工业基地过程中的问题还十分显著,所以,加快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结合具体发展情况,突出重点工程,有计划、分阶段实施目标。

2.主要内容

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为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由于当前东北地区依然处在经济改革时期,因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还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在振兴东北战略影响下,东北区域经济体制改革速度逐渐加快,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增加就业机会,使东北地区经济呈现稳定增长。而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则为振兴东北战略的延伸,因此,在此区域中的各个行政主体既要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又应该充分发挥出自身主动性,在已有合作基础上,由两方面扩展区际间各个领域分工以及合作。

三、影响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产业发展影响

在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中,分工协作相对缺乏,尤其是产业同构现象对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是,因资源条件以及经济基础有很大相似特性,因此,使得东北区域的产业同构现象十分显著,但是,各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大体是相一致的。一般来说,东北地区将发展重点放到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方面,这样一来,将区域中优先资源都消耗到重复建设当中。另外,相同的产业发展重点又会浪费大量资源,难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2.各种机制的影响

当前,在东北各个省份经济发展过程中,因没有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只是首先考虑到各自省份的眼前利益,使得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不够科学、核心竞争力偏低等一系列问题。然而,上述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机制不够完善所造成的。

四、加快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1.及时更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理念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们要及时转变区域经济一体化观念,首先由思想上统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逐步增强区域合作意识,各个区域间都进行要相互补充,以便充分发挥各个区域的资源优势。并且,在合作过程当中,还需要实行优胜劣汰机制,以便推动我国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和发展。

2.建立适合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体系

政府部门以及其它部门要督促各个区域主体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并且要对市场经济体制、各种政策、保障机制等诸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产生影响影响的各个方面都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因此,要结合经济和市场发展规律,创新区域协调方法,从而加快我国东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五、结束语

总体来说,事实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涉及到的内容非多,但是,因受时间与能力限制,文章研究还存在大量不足,所以,在加快对策实施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在未来学习和研究当中,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国东北区域整体核心竞争力。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东北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分析

摘要:随着国际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同时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也成为了学者们的研究热点。通常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直接的关系来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主要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定义出发,分析出两者这间的关系,并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分析

在国际分工中,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基础,正是在国际分工的格局下,国际贸易实现了长久可持续发展,同时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也成为了其量大趋势。面对这世界经济进入了即时强关联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显著的本质性的变化。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在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从总体来看,两者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利大于弊,对当今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方向,促使区域政治联盟成立的可能。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定义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贸易开始发展,全球贸易经济和金融投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相互依赖性也逐步提高,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经济合作的次数也逐步增多,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中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由多个国家及地区经济团体为主体,在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制定有利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贸易协议,加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从而加强其贸易沟通与合作,促进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体世界性的贸易进步,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新的世界性贸易组织,更是一个完善的经济体系。虽然目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仍就有其弊端所在,引起了社会各界学者们的广泛争议,特别是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更多的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从而提高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并没有真正的帮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一问题也是经济全球化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所谓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由同一地理区域的国家由中央政府出面签署一份平等的自由贸易协议,实现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形式,从而加强对内之间的贸易合作和沟通,增强合作国家间的贸易竞争力,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所有缔结国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组织。如国际间区域经济一体化较为著名的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等,对国际贸易中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关系

当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来看,虽然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客观冲突,但从大的方向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国际经济的发展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向全球化的阶梯或发展阶段,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系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不仅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而发展,并且也是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为全球经济发展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而实现全球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同样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各个国家的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为激烈,为了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必须要实施经济一体化的措施,加强与区域经济合作,吸引跨国投资能力,从而保持区域内的经济实力得以提高,提高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力。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1.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走向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会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更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单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相对是较弱的,面对激烈的国际贸易市场环境,必然会对单个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带来阻碍,影响着单一国家的国际经济竞争力。为此,要加强区域合作和多边合作,凝聚更多的经济竞争力,通过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强产品竞争力。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都是加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从而利用国际分工,为本国的发展谋得了更大的利益,诸如这类的区域经济组织在未来发展中还会增多,经过区域各个合作国之间的联系,加速资本的互相渗透,必然会带动合作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2.经济全球化加强,使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呈现多样性

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单一国家与临近一个国家或者是多个国家进行合作,利用彼此之间的经济优势,加强经济联系和沟通,弥补其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之处,扬长避短使合作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效率提高。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跨地区和重叠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和加速向外扩展,这种多样性的合作方式更好的突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域限制,也更加提高了经济发展中所需的互补性,带动利益相同的国家合作,实现资本、技术、人才的资源互补,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的新的发展,更加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还能有效的防止地区性经济危机演变为全球经济动荡,跨地区和重叠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抵抗经济危机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3.两者的发展对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力加大

二战使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创伤,经济发展中形成了美国垄断扩张的格局,美国成为了世界经济超级大国。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欧很多国家为了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利益,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形成了欧共体经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经济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美国为了抵抗欧共体的经济竞争,连同临近的加拿大、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并由此开创了打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组建区域经济组织的先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使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产生更多新的经济格局,最终形成竞争与合作的新格局。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分析,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世界经济仍将继续向全球化、区域化方向发展,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增多,使世界各国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经济,大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并向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了各国经济发展的联盟,同时还改变了政治经济的格局变化,其发展的趋势正是向经济彻底全球化进程过渡。现今是全球化与区域化两相交织的发展时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更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