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区域创新发展实用13篇

区域创新发展
区域创新发展篇1

从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角度看,区域的快速发展更依赖于区域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和创新。如果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营造区域创新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不断吸引外来的企业和投资、技术人才的流入;促进本地小企业的诞生、成长、创新;促进本地企业之间合作关系更加长久和基础巩固;减少机会主义的出现,降低区内的交易成本;培育创新的企业家队伍出现。然而,区域内构成软环境的诸多因子,作为一种“介质”,体现在企业个体的行为模式上、体现在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更渗透在区域内各个行为主体彼此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如我国浙江省温州市,在早期的发展中,依靠区域内灵活的体制和区域内人们强烈的创业热情,曾迅速率先发展起来。但同时由于区域内一些企业急功近利,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市,很多企业在此环境中得到“传染”。另一方面,区域的环境则可以被区域内行为主体不断地创造和改善。同样是在温州,由于本地的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营造创新的环境,温州市的皮鞋产品不断创新,质量大幅度提高。在1998年中国轻工总会和中国鞋革工业协会授予的十大中国真皮鞋王中,温州的“康奈”、“吉尔达”、“奥康”名列其中,18家制鞋企业获准佩挂真皮标志,占全国皮鞋企业的31%。

二、区域创新环境的框架构成

创新是区域经济和区内企业发展的基石和推动力,而创新又形成于动态的区域创新环境中。笔者认为,区域动态的创新环境主要由如下几方面内容构成。

1•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与创新

区域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区域内居民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区内劳动力资源平均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主流的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内容。它代表的是本地深层次的社会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是否有追求创新的热情,人与人之间能否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而在社会文化因子中,长期的协作和彼此的信任是最有价值的资源。事实证明,区域内特有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作为一种隐含经验类知识,深深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隐含经验类知识越多,企业及其他创新的行为主体在空间上集聚的作用越重要。因为区域有竞争力的因素,不仅仅是一般的区域资源(如资本、自然资源),更重要的是具有本地文化特征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本的创新和融入到本地产业结构的知识以及融入到本地居民的天资和共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如隐含在企业家决策行为中的知识价值的体现是无法测定的,一个企业家的替换对企业发展的绩效影响,也是无法定量化分析的。

同样,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与区域内创新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密切关联。比如,在发展落后的区域,不仅仅是区域内的资本、技术等显性知识存量的区别,更关键的是区域内人们的创新思想、高素质人才携带的创新知识等隐性知识的竞争。在一些落后的区域,即使将先进的技术扩散于当地,但区域内由于缺乏使用或消化吸收的知识或技术载体,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往往难以生根、开花,有时甚至可能腐烂变质。Grabher(1993)认为,近年来,经济理论越来越重视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因为创新精神、合作关系、彼此信任等不能轻易地在相互作用中被转移。社会的影响不再仅仅是看作摩擦障碍,而且也被看作是支持经济行为的外部力量。Hodgson则指出,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社会中的规则、模式和制度,在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预期和收集信息方面,发挥着功能性的角色。没有社会的“刚性”,没有统一的约束规则和共同的纪律,世界将一片混乱。

他甚至认为,企业和企业之间经常是利用传统的稳固的产业网络和个人网络,而不是开放的市场和寻找竞争性的方法进行交易和处理。西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属于外向型或扩张型。而科学的发现和创新其实就是一个标新立异的过程,所以这种文化使一些国家和地区成为科学上生气勃勃的创新者,形成一种鼓励冒险、进取性强、喜新厌旧、好标新立异等特点。在我国,创新的文化环境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意义深远。在一些区域,由于受到儒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已经演变成一种利于守旧而不利于进取的文化,譬如重官轻民、重文轻技的价值观;抵制新事物、抵制变革的中庸之道;不愿冒险、小富即安的风险观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坚固社会结构,极大地窒息着人们的创造精神。而我国有些率先发展起来的发达区域,其区内文化环境发育比较良好,合作的氛围浓厚。一些新产品一旦被某企业从国外学来,在新产品投入一市场,由于区域内的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要素流动速度较快,区内的其他企业便可以迅速进行模仿和创新。所以,新产品带来的市场利润可以迅速被区域内几乎所有的企业所分配,企业密切合作、交互作用的结果也利于区域内的自主创新产品的诞生和成功市场化。

2•区域发展的制度创新环境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的存在,可以解决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约束人们的竞争和合作方式。所以,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降低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2)提高对创新的奖励。一般来讲,区域内的制度创新主要是区域内存在的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来看,区域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又主要包括企业制度改革、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我国的江浙一带的新产业区内,尽管许多企业在发展之初,企业的创始人通过与亲戚朋友或同学等关系发展了企业,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多问题:有的企业主顾及亲情关系,在企业发展壮大后,仍然保留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处处任用亲戚和朋友担任企业的重要职务,这种模式难以激活企业内创新的源泉,难以形成企业内的创新文化。企业个体的过分保守独立模式若在区域范围内继续存在,则整个区域的发展创新能力难以提高;另一方面,在一些区域内,如北京的中关村地区,一些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大学或研究机构)在计划经济时期创办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一旦要按照市场的规律从事生产和经营时,经常会面临着产权不明晰或难以界定的尴尬局面。企业家的积极性及其创新精神难以得到长久的支撑,企业的创新速率显然会下降。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困难性,影响着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也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间接障碍。事实上,区域制度环境的创新,不仅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关键因子之一,也是成为解释区域之间经济差异的有力分析工具。

3•区域劳动力市场环境创新

衡量区域内劳动力市场环境的创新性,主要是指区域内劳动力的供应情况和劳动力的区内流动性。由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日益缩短,一般来讲,熟练的技术工人和高素质的科学家、工程师等在区域内的积累以及此类劳动力市场的繁荣,对于区内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竞争优势获得和创新的潜力。然而,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并不意味着区域创新功能的实现,这需要区域内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高,即学习能力和创新的动力不断增强。否则,大量人力资源在地域上的集中,只能是“沉淀资本”的积累。再者,区域内人力资源活化的途径主要是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劳动力的高速流动,实现空间上的资源合理配置功效。区域内劳动力的高流动性,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双重作用。对于单个企业来讲,技术人员或携带技术的专家工程师离职,是一种资源的流失,会对本企业产生不利影响。但对于整个区域来讲,却是十分有利的。一个企业的高技能工程师或高素质管理者,可能“跳槽”到另一家企业,在压力作用下进行创新,劳动力的高度流动性,激活了资源,实现了知识技术转化的高效率以及增加了技术市场化过程中成功的可能性。由于高价值隐含经验类的知识存在于高级工程师和熟练的技术工人的头脑中,所以,高素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程度,也是衡量区内是否弥漫创新空气的一个指标。

三、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域创新环境营造

我国80年代“火炬计划”的实施,使得自1988年设立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便逐渐在全国范围内一些人才、技术比较密集的大中城市设立了53个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和61个省级高新区。高新区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迅猛发展过程中,在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推动扩大就业、技术扩散等方面发挥着明显的作用,而且,大部分的部级高新区,已形成相当的规模,有的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如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武汉的东湖高新区、深圳高新区等。这些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区域和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有竞争力的新产业区。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各高新区均比较重视区内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企业发展的硬环境建设。在经营方针上,一些高新区采取以土地开发为主的外延式开发策略,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大量企业到区内落户,重复一般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依靠收取土地批租费用和企业税收来增加收入,解决劳动力就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模式。而在区域创新的软环境方面建设不足,主要表现为:

(1)市场环境不规范。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尚不完善,许多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同样在面临着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市场法制法规不健全等困扰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我国目前许多高技术企业研究开发的技术成果或产品的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如中关村的软件产品占我国的软件产品出口产值的2/3,而盗版软件的产量也在全国盗版软件销售量的一半以上,估计大约在3亿元人民币。对于高科技企业而言,科技创新的成本高、风险大,但又无法防止侵权和得到合理的赔偿,因此,影响了科技园内高科技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二是一些规模相对较大的高技术企业降价倾销行为,使得一些中小企业在创新和发展方面步履艰难。

(2)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投融资环境较差。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高新区内的企业特别是一些高技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而现在我国现有的风险投资机构和组织基本上都是政府办的或者政府直接资助的,这些风险投资机构在资金启动速度和资金实力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也存在着机制僵硬、效率低下、盲目决策的弊端。同时,即使有些高新区内的风险投资已初见成效,但是二板市场尚未建立,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又显得非常艰难。

(3)区域制度环境亟待改善。首先,突出表现在高新技术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问题。许多民营科技企业,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国有民营或集体民营企业,在运作体制上仍然摆脱不开原来旧的体制约束。尽管一些企业在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做了大胆尝试,但大多数高技术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步履维艰。其次,区域内的科教体制不完善,也造成了高新区内的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商品化率低、市场成功率低。

区域创新发展篇2

北碚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所以能够受到好评,主要是通过创新“四大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心理素质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一、开展区域内教师培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能力

名师工作室建设。率先在全市成立了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由研究员级教师做主持人,在全区各学校选择有研究能力的心理健康教师为学员,主要开展学习交流、引领示范、学术研究和师资培养等工作。经过几年的运行,建立了一套名师与中青年教师合作互动机制,培养了一个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团队,取得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实现了学校名师资源共享最大化,更好地发挥了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名师效应,为有效指导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校地合作平台建设。北碚区与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合作,一方面,建立“C-R”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体系抓普及,即聚集西南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以我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对全区教师进行通识性培训。另一方面,举办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抓提高。近三年来,北碚区每年选派100名中小学教师到西南大学心理学院进行心理教育专业培训,目前,已培训了300余名教师。同时,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认证工作,我区已有32名教师获得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有300余名教师获得心理健康C级证书,做到持证上岗。通过培训与资格认证工作的开展,既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又提升了教师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重点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

抓实“六有”基础工程。近几年,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投入近200万元,在全区进行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六有”基础建设,即有心理健康教师、有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有心理咨询热线或信箱、有谈心(咨询、辅导)室、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学生心理档案。

所有中小学校建立了谈心(咨询、辅导)室,实现了全覆盖。严格按照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制定的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对各校的心理咨询室进行标准化配置,统一配备了静音计时器、游戏沙盘、音乐放松椅、绿色植物、抱枕和心理图书等。我区成为全市第一个在中小学建标准化心理咨询室的区县,为心理咨询活动提供了专业化的硬件和技术支撑。

掌握“九会”技能。继“六有”之后,北碚区又提出了心理健康教师要逐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技能——“九会”。即:会策划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建立和使用学生心理档案;会组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会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会指导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会写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和个案;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会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开展“六个一”活动。即全区每年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节”活动;每年由区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在区内其他学校上一堂研究课或示范课;每年全区所有心理健康教师均要完成一个调研报告、教学设计、个体咨询报告或论文;获取一个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或心理健康等级证书;读一本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书籍,已读《心理教育活动论》《情商决定命运》《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等;研究一项课题,每个学校有一项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任务。

北碚区现已举办了四届以“尊重生命,追求阳光”等为主题的“北碚区心理健康教育节”活动。在全区所有中小学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观摩研讨活动,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心理辅导课、现场心理咨询、心理绘画、校园心理剧、心理绘画、心理电影、心理拓展训练和心理手抄报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将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三、创新科研引领,促进内涵发展

课题带动。以课题研究来带动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形成了部级、市级、区级、校级四级课题网络。相继开展了“北碚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研究”等十余项课题研究。特别是对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和困难家庭学生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突出成效,其中“北碚区留守儿童自主情感能力实证研究”课题成果得到了教育部总课题组的高度赞誉。我区有200多篇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分别获全国和市一、二、三奖,有20多节优质心理辅导课获全国和市一、二、三等奖。有30多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众心理学》《中小学教师培训》和《素质教育大参考》等多种刊物上发表。在全国第三、四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两次获全国先进集体奖,中山路小学、梨园小学等获全国先进学校奖,中山路小学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表彰会作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交流,受到有关专家和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

方式变革。北碚区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由单一的从心理看心理,到从整体的人看心理;由消极心理走向积极心理;由一门课程走向一个领域;由模仿走向特色探索。如:北碚区澄江小学自主编排的“口琴、板凳龙、剪纸、跳绳”等艺术活动,梨园小学的“少年交警校”意志培养活动,实验小学“学书砺志”的书法教育,柳荫小学的“留守儿童6+1”教育模式,兼善中学的“兼善文化心理”,江北中学的“生命教育”等,将学校的文化渗透在特色心理

健康教育活动中。

方式的变革呈现出如下特点:从心理预防到心理辅导;从成人思维到了解学生需求;从德育要求到情绪自我管理;从教师引领到同伴互助;从成人说教到角色体验;从心理交谈到网络对话;从心理教育到心灵影响;从课堂讲授到心理教育活动;从德育到心育,再从心育到德育,等等。

四、创新教研指导与评价督导,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教研指导。宏观指导,多维促研,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成立了北碚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委会,成员包括高校的心理学专家和教授、区教师进修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和部分骨干教师,具体负责全区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协调和业务指导工作。中心和专委会的成立为全区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了高层次的智力和实践指导,使北碚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入格、规范有序。从学校、教师、进修学院和教委四个层面抓落实,做到心理健康教育有人抓、有人管、有实施、有考核。

区域创新发展篇3

“区域创新”则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进而带动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而且,目前评价―个区域能否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其是否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可以说,区域创新不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和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可见相对于创新这一系统而言,区域创新则是指区域层次的创新系统。

“发展”是一个大概念,但总的来说,其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对矛盾,关键是发展经济,只有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使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才能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当前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从单纯增加要素投人的粗放式增长转向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来集约式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区域创新依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有效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协调区域间的技术合作与竞争,实现区域内技术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与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和普及,从而创造和发展区域的竞争优势,为保证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服务。可见,区域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动力与载体。

我国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初期,对西部欠发达的民族地区的开发重点和方向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的政策倾斜、直接投资大型项目、扩大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指导地方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这些措施对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来说,在开发初期确实能够启动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央政府的“密集型投资”政策的实施,更是个强有力的“助推器”,在短期内改变了欠发达地区的国民经济面貌。但是,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措施对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来说,只能起到“输血”的作用,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提高,这种“输血”的功能难以形成欠发达地区本身的“造血”机制,从而缺乏经济发展“后劲”。一旦中央“断奶”或者发达地区取消“对口支援”,则欠发达地区又会“返贫”。

而这关键的“造血”功能,其实质就是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不仅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竞争力,也决定了各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所以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讲,在欠发达的民族地区采取以扶持为主的策略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从根本改变欠发达民族地区的贫困落后面貌。所以要依靠本区域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生产力,使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可见,应用技术创新使产业化推进,开拓新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同时进行,使不发达地区的产业乃至生产力发生跨越式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路径;对生产力进行改革,使量变到质变,是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当然,这里涉及到的不仅是区域技术创新问题,还有创新系统下的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等问题。

除此以外,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辩证关系,可以推断出,创新带动生产力的提高,必然影响生产关系的改变。而生产关系同时反作用于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停滞,就是源于不合理的生产关系而不可避免的现象。为求经济的发展,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来说,生产力发展了,若生产关系没有与之改进并发展,则必成为落后的生产关系,落后的生产关系必然会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改进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

综上所述,区域创新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二者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经济背景下,表现为:

1.区域创新是实现现代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过程,而区域发展是区域创新的主要目的和结果。

2.区域创新促进区域的整体发展,而区域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区域创新的进行。

3.区域创新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发展生产力,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发展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丁焕峰.学习与区域创新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0.

区域创新发展篇4

在河北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导下,目前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普及,也形成了一批示范典型,但各校情况参差不齐,整体教育水平仍有待推进,一些共性问题需要重视。

1.1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够,忽视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国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实际上是人才驱动,搞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驱动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但部分高校没有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不够。有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仅是根据国家规定不得不开设的一门公共类课程,其受重视度远在专业课之下;有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从职业指导教育中独立出来,也没有专门的教材,仅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一个模块存在;有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没有纳入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在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建设、硬件保障等方面未能获得与其意义相匹配的重视与支持。

1.2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忽视其与社会需要的结合及其实践性

创新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该课程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目前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停留在纯理论教学的层面,创新创业的实训、实践欠缺,存在教学与社会脱节,实践性不强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既不仅仅是创业知识、理论的传授,更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对创业进行鼓吹,它应该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与社会需要紧密对接,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让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更富于创新精神,基于自己的专业素养、面向社会以创新引领创业。

1.3创新创业教育特色不浓,忽视了结合区域资源开展的实效性、优势性

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基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趋势,几乎所有高校都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但因为教学方法相似、教学内容相近,导致各高校学生的创意创新雷同现象严重,多聚集于全国性的热点问题,这使得一方面智力资源浪费,一方面很多区域性痛点问题无人关注。而如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在创意创新创业方向和方式上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充分利用地区资源、优势、政策解决区域发展问题,就能实现高校“双创”教育实效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赢。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理念

综合上述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其根本是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社会需求、社会实践相脱节。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可以有效破解上述问题。

2.1学以致用,“双创”教育要面向社会、服务社会

人才培养是为服务社会,“双创”教育更是如此。创新创业教育侧重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大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的目的不在于理论研究,而在于“致用”,在于提高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未来或在工作中创新或在实践中创业。“双创”教育中要多引导学生面向社会,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社会痛点是创意创新的起点,是创业机会的源泉。

2.2知行合一,“双创”教育要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学习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要强化实践性。一要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广泛开展参与式、实践式教学,注重考查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获取标准答案的能力;二要改革师资,除了培养专职教师外,要聘请行业优秀人才、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等校外人士担任授课或指导教师,以让学生获取实战实践经验;三是改革学制学分,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实验、比赛等,在实践中发展、检验创新能力。

2.3因地制宜,“双创”教育要融合利用区域资源

这是避开创新创业激烈竞争局面的需要,也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创新创业市场竞争激烈,现有科技团队、企业占有大量创新创业资源,而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一般具有轻资产、小团队的特征;对于全国性热点问题,各高校之间趋之若鹜导致创意趋同。因此除了传统普遍性的创业教育内容,“双创”教育要紧密结合地方需要、地方环境、地方资源,开展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因地制宜,这样在创新创业的市场中才能获取竞争优势。

3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为河北省经济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人才队伍,推动创新创业实践,引领创新创业潮流,达到教育效果与经济效益双赢。

3.1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河北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劳动者所具有的特定知识和能力是地区经济增长的最关键要素。创新驱动实际上是人才驱动。高校“双创”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知识和能力,可以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关注民生。这些学生走向社会后更容易创新或创业。如果河北省能以更好地政策和环境留住这些创新型人才,那么他们将成为河北改革发展的人力资源库。创新型人才更倾向于以创新思维、开拓精神看待工作任务,能够促进生产技术更快迭代、商业模式更具活力、生产要素更优配置、管理结构更加科学,最终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高校“双创”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创新驱动”的人力资源。另外,高校“双创”教育可以为未来培养一批开展创业活动的创业者,这些创业者将在促增长、促就业方面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3.2推动创意创新实践促进河北社会经济发展

3.2.1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在校园内外依托当地资源、政策创建创业园、孵化园、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鼓励支持大学生将好创意、好方法、好作品、好项目、好技术付诸实践,给大学生提供将创新型技术、产品、服务进行验证并转化为生产力的机会。只有给试错机会、给验证平台,给锻炼空间,才能催生一批批创新型团队和项目,才能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转化率。

3.2.2加强校企、校地合作,通过资源互补实现双创教育与企业的共赢

政府、企业可以给“双创”教育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经验传授、实训基地等方面的资源;高校可以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学科优势、创新型人力资源为政府和企业服务。创新创业通过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产学研融合更容易集中优势资源,解决社会问题,产生创新成果,促进项目落地转化。

3.2.3重视创业创新类大赛,以大赛为抓手促改革创新

为了鼓励创新,当前创新创业类大赛不少,也有一些比较有影响力全国性创新类赛事,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河北省对这些赛事日益重视,积极组织。例如第四届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了全省70多所高校的3.2万个项目报名参赛,累计参赛学生达132938人。这既有力的推动了河北省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也有力的促进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的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培育了一支潜在的创新创业生力军,也催生了一批有价值有前景的创业项目。各高校应以这些大赛为抓手,积极开展“双创”教育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鼓励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跨界创新,鼓励产教研融合创新。

3.2.4鼓励师生一体模式的高校创业,促进知识向生产力转化

目前高校有许多教师有专利、有技术成果,但是没时间或不愿意创业;而大学生有时间、有热情开展创业但缺乏核心技术支持,因此可以鼓励师生一体模式的高校创业。由专业教师担任技术指导、由高校或教师以技术出资等形式加入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促进高校的知识与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3.2.5将“双创”教育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相结合,助力河北乡村发展

区域创新发展篇5

1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闪以知识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显著地区别于以土地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和以资本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

传统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都是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存在收益递减的基本经济规律和经济增长的极限,并且随着人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替代,其发展动力就有枯竭的可能。但知识经济却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和知}只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无穷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使知识资源可以无限创造和开发,从而避免了传统经济的各种弊端。与传统经济依靠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不同,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其实质就是依靠不断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在创新驱动下.知识产品的成本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知识越使用价值越大,从而冲破了传统经济收益递减的基本规律.形成了收箍递增的特征。时,南于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创新主体的创新产品——新知识和新技术理论上讲也是无限的.这就使得以其为基硎: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具有无限性。在创新驰动下,经济发展永无止境,既不会枯竭,也不会中断,而是持续不断。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2区域创新提高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

区域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即商品和劳务产出量的增加。根据这个概念可以推断,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素投人的增长,二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推动,则可称之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则可称之为集型约增长方式。在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中,速度和质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之所以对立。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质量常常不可兼得.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却损失了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却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若要统一,就必须两者兼顾,而其关键就是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往往注重的是速度。而忽视质量,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速度和质量都无法顾及;相反,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却可以达到速度与质量的统一。集约型经济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效率,而这种效率的改善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因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改善上能够发挥三重作用:①技术创新能够以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生产要素部分或者全部地代替自然资源等有形生产要素;②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有形生产要素的反复和循环使用;③技术创新有助于开发新的生产要素或寻求替代生产要素。显然,技术创新有利于区域经济采用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以降低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技术创新是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手段。

3区域创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务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符行业及企业问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联结关系。区域经济增长是以区域内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是区域内各产业部门增长过程的综合结果,因此区域经济增长要求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合理和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能使区域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符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不合理、低级化的产业结构会降低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并最终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要受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如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资源条件、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经济政策、投资结构、劳动力流向等。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是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其中技术创新是关键的因素。根据熊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就是导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可大大地提高潜在的产出水平.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的效能和效益的过程。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手段,或者说,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技术创新的展开过程和逻辑终点???。产业结构升级,既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包括落后产业的淘汰,还包括新兴产业的创生。

4区域创新推动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基本要求是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扩大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是受到严重限制的。众多制约因素中,一个关键的囚素就是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水平。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资源供给增加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使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绝对数量增加: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相对数量增加。

4.2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事实表明.技术水平落后和技术创新乏力是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直接症结。此,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也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在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3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

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的价值观+直接和间接地决定着人类的理想和信仰: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帮助实现正确的领导与管理,影响社会的政治生活;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调整;第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学习时间,使生活更加丰富。总之,社会文明程度与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水平成正比。

所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区域创新发展篇6

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国家战略。南京作为长三角经济体上的重要一环,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产业高度。高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地方工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我国普通本科高校的30%。如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找准发展思路,体现地方工科院校类型特征和服务面向,发挥办学传统优势和特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地方工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1]。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改革为例,在江苏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应对江苏经济发展的科技、人才需求,发挥本校化学工程、生物工程、材料工程等学科优势,探索地方工科院校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个性化、特色化创新创业教育之路。

二、创新创业教育基本状况

南京工业大学是长三角地区的一所典型的工科院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基于其工科背景,其一直以来具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强化产学研合作的传统,创新创业基因深植于校园文化之中,实施了一系列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举措。

1.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政策保障[2]。成立南京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南京工业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本科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努力构筑“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

2.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打造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部分专业课程为补充的创新创业教育第一课堂。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精品课程建设,立项建设了11门创新创业精品课程和3门在线开放课程,引进4门在线课程。聘请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授课或指导教师,建立以科技创业家为主的创业教育导师团,以其亲身实践为学生讲授创新创业教育和编写校本创新创业课程。

3.形成全方位创新创业竞赛、项目体系。校级、省级、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有序开展,“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3项权威赛事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节能减排大赛、全国化工实验大赛、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内外赛事各有斩获。4.构建多层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学校拥有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部级科研机构5个,省部级研究中心2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4个,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科研创新研究平台;与289个企业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85个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实习基地,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习、实践平台;建设创客梦工厂,跨接国家大学科技园和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园两个创新创业基地,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创业实践平台[3]。

三、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遇到的瓶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个性化、特色化亮点。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本主要围绕着制度建设、课程体系、项目竞赛、实践平台等,“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个性化、特色化亮点不多。

2.协同合作不足,校内、校外创新创业资源没有合理整合优化。一方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通常由教务处、团委、学生事务部等行政职能部门以及各二级学院根据各自工作职责相对独立地开展,各自为政;学校师资、实验室、课程、经费等教育资源未能实现有效的共享。这也影响了部分校内职能部门、学院乃至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也容易出现多头组织、多头管理乃至无人管理的现象。另一方面,与校外企业、行业等创新创业资源协同不够,机制并不完善。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尽管其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尝试,比如与IBM公司合作开展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apple中国合作开展2018高校iOSClub训练营等等,能有幸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相对于学校总人数来说,还是非常有限的。

3.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创新成果产品化、产业化缺乏有力的后劲推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及产业化程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4]。事实上,工科院校每年科技创新成果还是活跃的,以我校为例,每年有千余件申请和授权专利,且逐年增加。但是,这些成果能够成功与企业对接转化的不到10%。一方面,企业遇到技术难题,求救无门,而高校的先进科技成果径自沉睡;另一方面,高校科研人员凭自己科研兴趣,研究高深技术,却不为企业所需,而企业真正的技术需求,科研人员并不了解。又或者高校的先进技术,经过复杂的转化流程,错过了市场的窗口期,经济价值大大下降,导致项目进行不下去,转化不成功。

4.支持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完善的社会投资体系,缺乏政策、资金支持。首先,从政策层面来看,尽管中央政府,各省、市级政府都出台了不少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但是落实情况存在着差异甚至阻力,手续烦琐、条件苛刻等阻挡了许多师生创新创业的脚步。其次,从资金层面上看,我国专业投资机构较少,体系不完善,企业家、投资人对高校创新创业能力不信任,导致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获得社会资金支援的难度加大。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过近3-5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摆在各高校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在已有的平台、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走出一条具有自我鲜明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之路。南京工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工科院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实验和科研都同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立足江苏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致力于地区行业、经济转型升级,探索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道路。

四、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区域创新发展篇7

二、现有区域协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历来有推进区域协作的传统。建国以来,中央政府就一直牵头组织各省对西藏、新疆的对口援助,持续至今。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5.12”特大地震,中央政府再次组织了各地对震区灾后重建的对口援助,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各地方政府之间为加强区域合作而进行的各类自主协作,如上世纪80年代长三角地区的经协会、90年代以后的城市间合作框架协议、以及近年来多地的同城化行动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适应了我国经济市场化、人口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相邻地区之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协作。但是必须看到,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有的区域协作无论从机制还是效果看,总体存在很多困难与问题,各类区域协作要么无疾而终,要么阻碍重重。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区域协作组织的权威性不高,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一旦面临涉及各方利益的重大复杂问题,各方分歧立现,协调困难,协作难于推进。二是现有区域协作主要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会议、协议等方式进行,制度化程度较低,一旦外部条件稍有变化,合作即趋于停顿。三是缺乏有力的政策工具来推进区域治理目标的实现。四是现有区域协作仅限于政府之间的合作,企业和社会方面的参与几乎没有。凡此种种,都使得区域协作的推进很不理想,影响了区域协同发展。

三、促进区域协同发展需要创新跨区域行政体制

为了适应我国城市群和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需要总结、借鉴国外处理区域公共问题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各类跨区域的行政管理体制,大力促进区域协作。

(一)谨慎使用行政区划调整的“利器”

当前在讨论区域一体化问题时,有一种意见是通过调整行政区划使行政区域与问题区域相一致,从而达到快速协调解决各类区域问题的目的。这种建议有一定道理,但由此引起的社会振荡太大,成本过高。如果仔细分析当前制约区域协同发展的各类问题就可以发现,必须通过区划调整来解决的,主要是因人口大量集聚而导致的城市空间狭窄、地方政府治理权限过小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的确可通过区划调整将原来属于农村的部分区域调入城市区域,或者推动如经济发达县(镇)改(设)市,或者调整市辖区等等。除此之外的一些重大区域公共问题,如行政区经济、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区域规划、产业调整、基础设施统筹等,都不需要运用区划调整而“用力过猛”,而应当以强化区域协作为着力点,徐图以进。考虑到即使通过区划调整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或迟或早这些问题还会在新的区划层面上重新出现时,就更是如此。

(二)设立区域委员会

区域创新发展篇8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65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149-02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看,当前的不平衡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并且区域经济呈现逐步扩大的局面,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看,主要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东部、西部、中部、东北板块。其中东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同时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36%,其创造了全国56%的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已经达到23890元,已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可见,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均衡的问题。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产生不均衡问题的原因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平衡的问题,但是产生不平衡的原因有很多,当前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发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定位区域经济发展。保证区域经济在区位、政策、人才、资本方面发挥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中资本又占有主要原因。

(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区位、人才成因

从政策原因角度看,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优惠政策的支持,特别是经济政策对区域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是人们看到特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抓住政策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从区位原因角度看,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关系,东部沿海地区在贸易、金融方面肯定具有较强的优势,因此区域经济的实际位置与其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人类资源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处理,可以更好的提升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水平。

(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因素影响

区域经济不能很好的发展与资本投入不足具有紧密的关系。资本的差异性是区域经济形成差距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资本形成机制是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全面分析区域金融的差异性,从多方面找到解决金融差异的措施,对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资本效率问题,只有建立有效的区域经济效率机制,本地区的资本形成能力会更强,资本的大量集聚,对其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区域资本规模不断增长的过程,也是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金融机制完善,区域经济环境也会不断改善。资本的集聚模式形成,对建立有效的资本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金融资源如果不能很好的集聚,那么会产生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本不足的问题,对经济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严重情况下会导致金融资源的匮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解决途径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全面解决非均衡性问题,保证区域经济得到协调发展。当前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保证区域经济合作各项事务能够得到有效执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逐渐形成,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本聚聚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已经成为各个地区的重要选择,由于不同区域发展过程中受到资本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可以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机制创新。

(一)区域金融合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效

金融服务创新对区域形成资本优势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长三角采取金融服务创新模式,导致区域金融之间形成联动机制,对其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由于长三角地区实施金融服务创新政策比较早,各项管理制度比较成熟,区域金融机构、政府、企业间的联动效应非常显著,对综合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区域金融服务创新需要从监管角度实施有效措施,保证区域金融机构能够发挥优势作用,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发展能力。

1.货币市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较快,主要是异地贷款发展速度较快,在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时候,需要采取积极的金融政策。其次是区域内票据贴现发展速度较快。比如以上海为例,其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票据市场中心,对其金融服务创新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区域内金融机构需要在银行间加强合作,形成完善的货币市场,保证金融服务理念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当前货币市场的金融合作十分复杂,需要在商业银行之间建立完善的业务合作机制,保证各项合作模式得到不断优化,提升综合服务水平。

2.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比如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融资平台,同时能够有效规避各类价格风险,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高效率的平台。企业在资本重组和产权交易过程中都需要资本平台支持,从而能够在企业之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区域金融互动可以更好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实现经济快速增长。

(二)通过金融服务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协调发展

金融服务创新主要是在金融领域进行要素整合,保证各个要素之间能够重新组合,从而能够实现服务创新,不断推动新的金融产品,对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作用。金融领域的潜力需要不断激活,才能保证金融创新水平提升。金融业深化改革和发展,对宏观经济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在金融服务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生产函数,通过对其进行动态过程监控,保证区域金融得到协调发展,其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创建、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内部制度建设等。

1.从金融业务上进行创新。发展异地授信和贷款业务,可以全面提升金融资金的利用效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融资体系不健全,当前是银行主导型的发展,商业银行贷款是很多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金融产品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可以完善各方面的金融政策,保证金融交易模式更加科学合理。

2.从技术上进行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信贷咨询系统,对金融信息查询优化可以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保证金融效益得到全面体现。金融服务创新过程中需要建立统一金融诚信评级标准,对跨区域实现金融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需要建立有效的金融服务机制,保证金融资本流动的安全性,同时能够保证金融决策更加科学合理。积极实现技术革新,比如建立完善的ATM、POS、电子贷记账等平台,建立完善的金融信息共享平台,保证信用征信系统能够协调运行。信用制度建设也是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对改善金融机构经营环境,对实现银行贷款管理层次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3.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创新。推广和发展社区银行、区域性银行和金融控股公司,发挥其信息优势,在更好的开展业务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控制业务风险。通过社区银行和区域性银行的产品创新、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可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拥有高新技术的新兴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能够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体系。而金融控股公司具有节约交易成本、分散金融风险的作用,能够更大程度容纳金融创新,并为区域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在政策性金融创新方面,积极促进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区域内建立分支机构,通过政策性金融创新,逐步建立起具有区域特色的政策性银行融资服务体系。促进区域间银行同业市场发展,保证资金在区域内的快速流动。区域内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或者产业结构不一致,资金使用状况也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存在资金富余的同时,其他地区面临资金短缺。区域内银行同业市场的发展可以使得资金在区域内根据经济体的需求而流动,促进资金的优化配置。

建立区域发展产业基金和资金拆借市场。建立资金拆借市场,资金投向适当向中小企业倾斜,通过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来增强区域内经济活力。发展区域金融市场,为区域金融合作提供市场条件。在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分割明显的背景下,可以考虑建立北京为全国金融中心,深圳、武汉和重庆分别为南方、中部和西部区域金融中心,通过金融中心的凝聚作用来促进区域金融合作发展。具体来讲,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区域化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快上市,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二是考虑组建区域性票据市场,重点培育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票据贴现窗口,扩大票据流通;三是加快建立跨区域性封闭投资基金,对跨区域利益共享的重点项目进行支持。金融服务创新与金融机制建设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当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管理创新机制,推动金融服务模式创新,从不同区域角度出发,建立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金融创新模式,对整个金融领域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金融服务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紧密联系,当前需要建立符合区域要求的资本市场,推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区域经济的活力与区域金融机制创新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当前需要从资本市场实际情况出发,推动区域经济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大庆.加快金融服务创新助推区域经济发展[J].企业家天地,2007,(11).

[2] 张静宇.论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6).

区域创新发展篇9

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在某一区域内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促进新知识新技术的生产、扩散以及应用,强调要促进本地创新要素的互动,以此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高…。由于各区域在自然资源、人力资本、产业基础以及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定位各自特色和寻找各自创新空间的过程中,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模式及发展方向也会千差万别。选择合理的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并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就成为提高区域创新效率,促进区域发展的一个基本途径。本文从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现状人手,探讨了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的特征,并给出其的发展模式及发展方向。

1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

asheim和isaksen根据知识的位置和知识流动的特点,提出三类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区域化国家创新系统、地域根植性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网络式创新系统。

1.1区域化国家创新系统

区域化的国家创新系统实质上是一个政府发起的管制型区域创新系统。系统的边界以行政区划为主,具有孤立性和封闭性。政府是系统内创新的主要发动者,基于技术成果商业化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创新的融资以政府强大的金融机构支持和政府财政资金为主;区域内的文化环境以等级文化和研发文化为主体内容;创新的扩散主要是基于知识创新的传播;系统内各要素主体内生的竞争动力和合作能力较弱,主要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倡导,创新要素主体间的关系是一种单一的线性关系,系统呈现明显的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特征。

1.2地域根植性区域创新系统

本土根植的区域创新系统是多要素、多主体、多种联系在特定的地缘条件下形成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网络集合体,是一种基于社会联系、信任和共享互补等特别管理特征的创新网络。

系统边界以传统产业区等经济区域为主,本土企业在系统创新主体中居于主导,知识组织以当地企业的内部r&d为主,但大学、科研机构等知识创造能力较低,创新动力来自市场需求,激励机制具有内生性和竞争性,技术转移和创新扩散主要在当地的管制结构和组织中进行,注重外部知识引入和知识使用,系统内合作程度较高、组织结构较为开放但对外具有封闭性,系统内各机构主体在本土非线性,企业家精神对于区域经济文化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创新的金融支持主要来自于本土的金融机构和非正式金融供给。整个系统是市场主导、自下而上的组织。

1.3区域网络式创新系统

区域网络创新系统是系统边界以开放性区域网络为主,区域内各个创新主体如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在协同作用中结网而创新,并融入到区域的创新环境中而组成的。系统内技术创新层次具有高、低并存的特征;区域创新以多层次金融市场为依托,强调风险投资的重要作用;创新的扩散主要是基于当地机构问网络的集体学习过程;整个系统形成了多元文化,但以创新创业精神为主的文化环境;竞争协同是系统发展演化的主要动力机制。从整体上看,区域网络创新系统呈现“市场一中介组织一政府”的三元结构特征。

2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模式特征

2007年黑龙江省gdp总值7065.0亿元(数据均来自2008年黑龙江统计年鉴、200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在全国居15位,是典型的发展中经济区域。发展中经济体应注重“技术扩散”和“知识流动”的作用j,因此基于知识流动角度对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的分类,结合黑龙江省区域创新系统现状从主体要素、系统动态运行以及环境基础三方面九个纬度对其模式的特征进行梳理分析:

2.1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主体结构

(1)主导要素及地位。黑龙江区域创新主要依靠直属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2007年黑龙江科技机构共534个,其中中直科研院所23个、省属科研院所125个,高等院校147个。目前黑龙江开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主要在农业、生物、航天工业等。例如省石化院的用于航天航空的军用特种胶粘剂;微生物所的食用菌和生物有机肥;技术物理所的核仪表、辐照灭菌;省粮食科研所的“永芳堂”牌大豆异黄酮胶囊和粉剂;省寒地建筑研究院的wn—d系列混凝土砂浆防冻剂和外加剂;省建材研究院的“双赢”牌水泥助磨剂等。

同时,黑龙江本土企业发挥作用十分有限,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企业在区域创新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因自主开发成功数控重型曲轴旋风切削加工中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自主生产曲轴加工设备的国家。二是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研制成功70万千瓦水轮机组,为三峡工程右岸提供l2台(套)。三是哈尔滨晶体管厂等五家单位参与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研制。

(2)区域创新服务。地方政府是打造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服务平台的主体机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获取、传播主要由地方政府倡导。2007年黑龙江科学技术协会机构总共231个,跟2006年持平,比2005年减少了ll家,要想建立为企业提供工程技术、产业发展战略、市场开拓、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全方位咨询服务平台远没有达到标准。而县及县以上部门属科研中介机构2007年却增加到了227家。例如省机械研究院、省冶金研究所利用自身的人员、技术和场地优势,建立了动力区创业中心,已入驻了88家民营科技企业。省石化研究院2003年成立哈市动力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以来,先后为上百家中小企业提供技术、项目和咨询服务。

(3)创新投入支持。科技产业投资结构不甚合理,政府投资仍仅倾向技术专业化水平高的产业。对于高新技术产业,黑龙江2007年h&d投入经费为56480万元,其中医药制造业r&d投入经费11759万元,航空航天制造业r&d投入经费41289万元,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投入经费1600万元,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r&d投入经费0元。同时,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信用环境不佳。2007年黑龙江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111902万元,其中政府资金52792万元,企业资金58748万元,金融机构贷款300万元。可以看出创新投入主要以政府资助、企业自筹为主,以金融市场为依托的信贷投资比例非常小,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中主体间的信用机制不够发达,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使信用机制得到改善。

2.2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动态运行

(1)区域技术创新。黑龙江应用性创新成果的转化率逐年走低,“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2007年黑龙江成果登记数为1055项,其中应用类成果827项,得到引用的成果601项,成果转化率为72.67%。虽然成果登记数逐年增加,但应用类成果、得到引用的成果却是在减少,成果转化率更是从2003年的80.23%降了将近lo%。

同时,技术创新能力弱,新技术的引入和使用不畅。2007年技术引进经费支出183万元,全国倒数第9,此经费支出多的区域都在南方企业多的地区。数据进一步证实了黑龙江缺乏自主创新的企业,其区域创新系统主体结构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主,技术引入、使用中缺少企业这一主要联系主体,消化吸收新技术必然受阻。而黑龙江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在全国排第19位,排名较靠后,排名越靠后的区域,发展慢、其区域创新系统越不发达;另外,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排在全国第l5位,这一指标大、经费多的区域多半其创新系统不完善,区域不发达。以上数据排名均说明黑龙江区域技术创新系统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2)区域知识流动。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存在诸多障碍,知识主体问联系需要协调。一是知识创造系统与知识转化系统之间存在障碍。2007年黑龙江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80343万元,全国31个地区排名第13位,而新产品产值和销售收入均却排第l9位,充分说明产品从研发到设计与生产最后形成市场化这一知识流动过程存在断裂,也就是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主的知识创造系统与以企业为主的知识转化系统之间存在短链,以致知识转化为技术成果的吸纳能力低。二是以中介机构为主的知识扩散系统没能发挥作用,知识研发不能通过转让平台使知识变成产品,形成市场化运作模式”。由于黑龙江省区域创新主要依靠科研院所和高校,知识的创造力量较强,但像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科技服务中介机构数量不足,服务水平良莠不齐,导致大量的知识研发成果技术转让不及时,创新知识不能市场化。

(3)区域创新合作。黑龙江区域创新合作程度较高,区域内、跨区域甚至国际问都有创新合作,合作过程呈现区域非线性形式。

区域内合作主要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化发展最早最快的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区为主,加快以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围绕发展煤炭生产及转化、电源和电网建设、环保新能源建设的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区;以牡丹江和佳木斯围绕造纸、建材、机械、食品、化工产业的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区和以伊春、黑河、大兴安岭围绕林业生产、木材加工及山特产品加工产业的合作区。跨区域合作主要是黑龙江科技厅联合辽宁、吉林两省科技厅,共同创立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市科技局的“东北技术转移联盟”,形成共建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国际问合作主要是借助黑龙江俄罗斯毗邻的地缘优势,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重点开展对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独联体国家的科技合作,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解决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技术瓶颈问题。

2.3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环境基础

(1)文化环境。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内缺乏企业家精神,经营者创新理念薄弱。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机制和管理等因素影响,人们的创新思维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差距,对市场信息相对不够敏感,企业生产经营的竞争意识及靠技术创新增加产品市场份额的发展理念不强,容易安于现状。特别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经营者缺乏技术创新理念,企业技术开发机构数量少,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也较少。企业家精神会激励经营者们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当代技术创新就是在这种文化气氛中产生的,而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过程中缺少这种文化,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模仿和创造。

(2)经济基础。区域经济实力为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的更好转变提供了保障。2007年黑龙江在gdp总值、第一产业总值、第二产业总值、第三产业总值、工业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这六大经济指标上均排在东北三省的中游,见表1。虽然吉林与辽宁在经济基础上存在较大差距,但黑龙江省可以借跨行政区域的合作平台,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充分做好衔接两省谋求共同发展的工作,提高东三省整体实力,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尽快转变为以经济区域划分为主的更完善的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

(3)发展基础。黑龙江科技人力资本相对充足,但分布极不均衡。2007年黑龙江拥有科技活动人员8010人,在全国居第l6位,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共5977人,占到总数的2/3。可见科技人力资源主要分布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省直属企事业单位,地方企业科技资源相对不足。同时,科技的研发力量强但创新能力弱。黑龙江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所占比重居全国第14位,研发力量比较强,但科技人力资源的不平衡性使得科技资源密集部门存在着极大的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而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企业又存在着极度的人力资源短缺,以至科技成果吸纳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创新综合能力低下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3黑龙江区域创新系统模式发展定位

区域创新发展篇10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层次上的延伸,体现出国家创新体系的层次性特点。建设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将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夯实基础。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实体之一,如何加快自身发展,以服务区域创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值得探讨。

一.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以其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基础和支撑作用。

1.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加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关键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本的收益要大于物质资源投资的收益。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较,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世界著名高校就是首先通过培养出色的人才,为国家创新作出杰出贡献的,如哈佛大学共培养出6位美国总统、3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牛津大学的毕业生中有29位英国首相,21人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肩负的社会历史使命和任务之一,是高校对社会发展的显性贡献。

2.高校是知识创新的沃土。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越活跃的地区,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也越强。4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中已经把对社会的“知识贡献”列为高校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高校在科学研究、知识创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潜力。高校聚集了多学科,易于开展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研究,从而催生新学科、新思想和新成果;

高校集聚了一流创新人才队伍,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共对139个创新研究群体实施了资助计划,其中分布于高校的有73个,占52.5%,这些优势使高校成为知识创新主体。据统计,影响人类的70%以上的重大科研成果和90%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均来自高校。高校无可争议地成为知识创新的沃土、创新成果的催生者。

3.高校是技术创新的助推者。我国企业,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自我研发实力偏弱,导致了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因此,高校虽然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在我国现阶段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中,高校的人才、学科优势和长期的科研积累,为积极参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条件。全国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约30万人,占全国研发人数的1/3。“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单位并担任首席科学家承担“973”计划项目89项,占立项总数的57.05%;承担“863”各类项目占总项目数近40%。依托高校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21个,占总数的63%。经国家发改委批准,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达到42个,占全部工程研究中心总数的35.3%。经科技部批准,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0个,占全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的29.4%。高校成为技术创新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成为技术创新的驱动者。

因此,高校具备创新的深厚基础和人才的鲜明优势,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大量的研究成果,为区域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支撑和知识贡献,是区域创新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

二.高校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得到了普遍的认识与认同,培养的人才和科技研发成果的有效供给是评价高校对于区域创新贡献的两个重要载体。但是,高校在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着一定偏颇,制约着高校自身的创新发展,制约着高校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贡献。

1.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人才培养是维系高校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之一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富于哲理,“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但是目前高校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首先,是以知识传承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取向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课堂教学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强化了理论阐述及相关的逻辑推导,使学生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学生在知识承接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弱化了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其次,以开发创造力为核心的人格教育的缺失。目前高校教学完全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内容来进行,这样做有利于教学管理的规范性。但同时导致人才培养的格式化、标准化,忽视了学生的智力和情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缺少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再次,实践教学的忽视。实践教学是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的桥梁,学生通过实践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结合起来,并从实践中了解到所学专业当前最新的内容,但是大部分高校与企业、公司“互惠互利”的密切协作关系还没有全面确立,高校学生的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主要是以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为主,缺乏参与性,认知性不强;就更谈不上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方面,验证性演示型实验偏多,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不足,未能达到让学生自行设计、自由探索、自我实现,更没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高校创新研究成果供给的有效性不足。检验高校对区域创新体系的贡献大小的标准之一,就是高校科研成果对区域内企业技术创新的贡献率。但是,目前高校创新研究供给的有效性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高校的以论文为核心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制约着应用技术的研发,高校科研成果存在着技术的可靠性差、开发的周期过长,且不能很好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因而使企业很难获得直接支持。尽管高校每年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但成果转化率极低,尤其是由高校自主研发的原创性成果为数不多,使高校真正介入区域创新体系存在一定的障碍;二是高校内部还未形成大团队攻坚的优势,团队建设上学科单一,没有形成规模,现有力量和资源的优化整合不够;三是区域内各个高校之问的资源整合、有效联合、联盟以及合作还远远不够,各自为战,资源共享欠缺、重复建设偏多,严重制约着区域内高校整体创新优势的形成与发展。

三.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既使高校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也给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校应在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努力应对挑战,积极探索其实现发展的路径。可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

1.高校要明确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确定为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取向。高校拥有最为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是知识创新的主体。高校紧密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根据区域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自身特殊的文化资源筹划学科建设,优化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与区域内企业的全面合作,使其在横向拓展方面取得新进展,把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强大的科教优势,为切实推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出贡献。

2.加强高校自身的创新能力建设。高校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是高校参与整个区域创新建设的基石,因此,高校要加强其内涵发展建设。高校应大力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创新的角度深化知识创新,发展成为区域创新的智库和基地,产生强大的辐射和示范效应,推进区域创新的发展。同时,开展高校内部以及与其他高校之间的战略合作与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渗透,催生创新成果。另外,加强与国外著名高校的合作,本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针,通过国际化来强化高校的创新能力。此外,营造创新环境,创新要有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和宽容的学术环境,高校要通过民主管理,走创造性、学术性、开放性、民主性之路。

3.高校要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引领区域创新。把推动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将高校的特色与优势渗透到以市场为大背景的区域创新体系中,充分发挥高校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高校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技术为重点进行科学研究,与企业协同攻关,确实推出一批应用型高新技术成果,为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尤其是行业背景明显的高校,特别是在农、林、水、地、矿、油等基础能源和基本设施建设领域的拥有学科优势,应成为这些行业创新的引领者和支撑者。

区域创新发展篇11

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人才结构和技术设备等方面具有的优势,是区域其他文献信息机构无法相比的。其优势包括:①高校图书馆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藏书体系,而且学科门类齐全,是本区域藏书量的主体。②有一支高素质的开发研究专业队伍,这支队伍既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才,也有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的综合使用,有利于保证地方文献共建工作高水平持续发展。③拥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服务技术和设备,有最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实现了网络化管理。

高校图书馆的这些天时地利优势,正是构建地方文献共建工作职能机构的必备条件,更是区域创新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织要素。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打造地方文献品牌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以高校图书馆为核心,以区域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办等其他信息单位为成员,成立本地区的“地方文献信息中心”,建立统一组织进行协调管理。由“中心”组织协调对区域地方文献资源的集藏与整合,建立区域地方文献资源共享传输平台。基于此平台建立区域的虚拟图书馆和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促进高校与企业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2高校图书馆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地方高校与所在区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地方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学校的一个窗口,更应该代表和反映一个区域的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准。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与时俱进,不仅要与学校发展相适应,与区域社会发展总目标相适应,还要发挥自身的优势,面向社会,为区域创新发展做出贡献,使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

2.1高校图书馆为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服务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国家《关于加速发展我国信息服务业的方案》把图书馆事业归为信息服务业,同时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将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文化和教育事业等作为发展的重点。随着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宏观决策及微观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作为参考依据,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需求有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人们为了准确把握市场行情,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源。因此,为区域的自主创瓶发展服务与图书馆的自身发展互为需要。

2.2高校图书馆为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在面对信息社会高速发展而带来的冲击与危机中,曾经面临生存的困境与自身定位的迷茫。今天,国家倡导科技兴国、创新富国的发展战略,图书馆必须直面现实,跳出传统图书馆的桎梏和樊篱,勇于开拓与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已成为巨大的财富,不仅政府施政需要了解社会信息,企业营销需要市场信息,科技进步需要信息,就是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也离不开信息,信息资源成为人类生存必需的要索之一。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地区的知识信息重要集散地。不能对此熟视无睹,有责任去顺应时展的潮流,不断拓展服务空间和创新服务理念,千方百计地满足这种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为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2.3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有助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信息在帮助企业确定发展取向的决策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参考和导向作用,企业各项决策项目的论证、投资、运作、完成等各个阶段,都必须有相应的信息咨询活动和咨询报告。如何快速获得大量汇集、准确处理、高效利用信息成为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同理,一个区域对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也是衡量这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育、科研及传播文化知识和信息的机构,是市场经济信息的最大拥有者,不但有丰富的文献信息和网络信息,而且对信息产品有较强的生产、加工能力,如果能主动地对企业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将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2.4高校图书馆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般来说,地方高校图书馆是本地区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文献积聚中心,拥有比较齐全、完整的书目数据库和电子文献数据库,同时还拥有较强的人才和智力资源,现代技术设备较为完善,服务手段较为先进。以沈阳大学图书馆为例,目前建筑面积22600m2,馆藏文献144.7万多册,2006年以来投入购书经费500余万元,新购纸质图书18万余册,并购买了《清华同方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国道数据库》、(EBSCO数据库》、《世界科技期刊网》等网络资源,并自建了多个数据库,初步形成了本馆多学科的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并具备了多层次信息服务的基础。

高校图书馆为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服务是实现图书馆层次跨越的一项重要措施,图书馆要办出特色,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主动参与重点学科的建设,开发与利用科技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科技信息工作永恒的主题,科技信息作为可重复利用的重要资源,在经济、教育、科技发展中具有重大的价值。一方面,图书馆通过信息资源的传播,馆藏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普及了科学文化知识,旨在提高整个区域内的科技文化水平覆盖率和科技知识含量,树立了图书馆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得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区域经济拓展,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的创新、进步与发展,实现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3高校图书馆与区域创新文化环境的形成与优化

高校图书馆应以为教学、科研服务为主,逐步以现代化手段拓宽服务领域,以传递知识信息为主要工作内容,同时还要适应市场经济,面向社会,立足于文献信息服务,建设成以高校为依托的、开放型的多功能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地方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学校的一个窗口、一个门面,应该代表和反映一个区域的文明程度和文化的水准。“一校办一馆,一馆为一校”早已成为历史。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大批人才,图书馆就应该紧紧跟上,与学校发展相适应,与区域社会发展总目标相适应。办学、办馆与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是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上突出地方特色,代表了该区域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成果,从而带动本区域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向前发展,与区域经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的互动关系,为区域创新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

4高校图书馆与区域创新型人才培养

图书馆是文化场所,也是与学校教育相配套、相呼应的重要教育机构,一直被人们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继续教育的中心”。它为读者不断获取知识提供了条件,成为继续教育、培养多层次人才的最佳场所。高校图书馆也正为素质教育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项目之一。

目前,在科教兴国的政策下,图书馆的教育作用日益增强了,图书馆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其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应该体现社会教育的特点,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训练和培养读者的社会意识和公众意识。图书馆收藏的知识载体中含有丰富的知识,能满足各种专业、各种职业、各种文化程度读者的需要。而且,图书馆教育不受时间、空间、年龄等限制,对人们履行持久长远的,或终身教育的职能,发挥学校教育不能达到的延续教育作用。高校图书馆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履行教育职能的同时,应积极承担社会上的教育职能。许多高等院校都在开展函授大学、夜大、自学等成人教育,而这些学员很少享受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可借地利之便,为本校和所在地的成人教育学员提供服务。另外还可以结合本校专业特点,举办各类型的培训班,这样,既可充分利用馆藏文献及场地,又在扩展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同时创造一定社会效益,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

5高校图书馆与区域科技创新

5.1高校图书馆应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

区域创新发展篇12

一、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理论和内容

1.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理论

一切创新活动都需要制度的保障以及制度创新的持续激励和约束,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创新,区域发展循环经济也必然需要以制度化的方式使其得以固化,充分发挥制度的额作用,并通过制度创新来推动其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与循环经济有关的制度创新理论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一是均衡与非均衡理论,均衡包括变量均衡和行为均衡,前者指的是对立变量达到一种均等状态,后者指的是对立力量达到一种均势状态,制度均衡就是在均衡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制度结构处于一种相对满足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改变现行制度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没有强硬的举措,很难对现行制度进行改变,也就是说,制度创新实际上是在经历一场复杂且艰难的博弈过程;非均衡理论与均衡理论正好相反,制度非均衡体现为对现行制度结构的一种不满足状态,并试图进行进行改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制度非均衡是一种常态,就循环经济而言,其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其制度就经常处于不均衡状态,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制度创新。

二是制度创新的供求理论,供求理论分为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制度创新也要受到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并由不同的主导方面来对制度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供给主导型创新和需求诱致型创新,供给主导型制度创新是通过政府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引入,对现有制度进行创新,主要体现为权力中心具有创新的主观意愿或具备提供制度创新的能力;需求诱致型制度创新是在市场活动潜在利益的诱发下,对现有制度进行创新,主要具有创新目标明确、决策自主、过程更为经济的特点,需求的变动是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为了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三是制度创新的产权和国家理论,产权理论包括演进和人力资本两部分内容,产权实际上就是一种制度,演进理论反映的本质就是制度的创新,人力资本则是在特定制度下对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约束,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产权的保护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来得以实现,国家可以强制性实现产权,同样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来组织产权制度的建立。由此可见,国家力量发挥积极或是消极的作用会直接关系到产权制度的效率,国家积极发挥其在制度创新方面的作用。

2.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内容

循环经济制度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以及各制度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补充,通过发挥激励、约束、统筹、内化等功能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内容包括诱因、主体选择、原则和框架等四部分内容:首先是制度创新的诱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最关心的是自身利润的实现,很少关心社会成本,政府部门有必要对其行为进行约束,将经济行为的外部负效应内部化;其次是制度创新的主体选择,制度创新的直接承担者应是个人、企业和政府,制度创新也必然要从这三个层次进行,但是在制度创新过程中也要认识到不同层次所处的不同地位,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应是政府,实施制度创新也必须是政府行为;再次是制度创新的原则,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制度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动态性、整体性、实效性以及3R原则(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最后是制度创新的框架,制度创新是对社会利益分配关系进行重新调整,实现新的规制管理,这就需要对有关循环经济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进行重新梳理,明确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价值观,以便达成社会共识。

二、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

1.我国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

我国的循环经济起步较晚,但是在政策扶持下发展较快,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指南》的指导下,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出台了一些旨在规范循环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推进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时机已经成熟,结合我国的额实际国情,初步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根据国家的区域开发战略,实施了梯级开发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转型模式,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就是在于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其基础则是产业的生态化,但是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势必会受到当前经济体制环境的制约,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化水平普遍不高;另一方面是非均衡性发展,由于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区域开发战略也各不相同,东部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西部,东、中、西部的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现阶段还很难实现对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整合,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是市场主体的动力缺失,主要体现在企业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责任意识不强,缺乏责任感致使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一直以来,我国的自然资源在统一管制价格背景下,生产成本并不受到重视,企业对新技术的应用也不积极,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并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另一方面是环境税收政策的缺陷,现行的环境税收政策主要针对自然资源的收益,重点在于调节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并不是为了促进市场主体合理使用自然资源,难以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税。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从目前的约束手段来看,效用并不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法律管制效率有待提升,我国现行的旨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比较多,如循环经济促进法、水土保持法等,但是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相关的配套措施难以发挥实效;另一方面是产权交易市场有待完善,产权问题通常涉及的层面比较多,在循环经济中体现得比较复杂,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自然资源交易权等相关制度缺少发挥作用的空间,常态制度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阻力比较大。此外,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政府方面的推动机制还是社会公众方面的参与机制,都还没有形成,制度的落后和创新性不足,严重限制了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实现途径

1.强化循环经济的产权制度创新

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区域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解决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其重点在于改革和创新现行的资源产权制度,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而外部因素是可以通过相适宜的制度设立来克服。现阶段,产权制度混乱、配置不当难以对滥用资源的行为起到有效的约束,致使环境资源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在于产权制度的创新,产权制度创新的重点则是要突出对所有权的集中管理,加强产权市场制度建设,具体实现途径如下: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循环经济公共产权规制模式,公共产权规制模式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首先要保证环境资源产权的市场化,此外还要使其使用权和经营权获得市场化,打破“公营”、“公用”的运行范式,并启动相关与之相关的配套制度。

2.建立循环经济的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循环经济的生态补偿机制的目的在于能够使资源的使用者在对资源合理、合法利用中获得相应的补偿,从中受益。生态补偿是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具体的补偿形式有三种:其一,国家财政补偿,如国家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财政补偿;其二,项目支持,国家对循环经济产业化的实现予以政策上的扶持;其三,征收补偿税费,打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资金渠道,确保资金运作的市场化和规范化。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应坚持“谁开发、谁受益、谁补偿”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平衡各方利益以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多个层面上推行循环经济,加强宣传教育,建立长效机制,使之成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3.加强循环经济立法并完善相关税收政策

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必然要借助国家层面的强制性措施,主要体现为法律手段和政策手段,在倡导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应继续推进循环经济立法,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加强对当前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有针对性的实施细则,对环境保护、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明确循环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税收政策,设置专门的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税种,充分发挥税收的协调作用。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必然要有国家财政税收政策的扶持,引导企业开发循环再生资源,鼓励消费者使用循环产品,对资源开采、资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再生资源产生、社会消费等环节进行统筹管理,充分发挥税收政策激励和约束作用。

4.积极培育循环经济主体意识

从宏观层面来审视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区域发展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循环经济的发展必然要重视对环境效益的评价,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因此,有必要育循环经济主体意识,重视循环经济的非正式制度创新,建立社会公众参与机制,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环保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为发展循环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结论

综上所述,区域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其在现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要想解决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制度创新入手。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是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重要保障,这是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经过反思后提出来的,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战略创新,而在现阶段,建立一套新的制度框架,有利于推动我国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建光.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09,13(4):175-177.

区域创新发展篇13

1.区域服务经济机制含义

服务经济是指服务经济产值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一半以上比重的经济态势,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服务经济的增长式发展,服务经济正在迈向其区域化进程。区域和服务经济的相关性使得区域服务经济这一概念成为了各级城市和政府发展经济产业结构的着眼点,也为本文的研究创造了契机。

而区域服务经济机制,是指区域服务经济中的各个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及为保障区域服务经济正常运转和完善发展所采取的经济管理形式的总体。因此,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形成,不仅制约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取决于区域服务经济主体的能动作用。

2. 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内容

区域服务经济机制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综合发展社会经济,这与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是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突破。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产权机制、规制机制、管理机制、支持机制、环境机制,要全面创新区域服务经济的发展机制,就要以这五大机制为基本思路,建立起与其一致的区域经济机制发展策略,促进我国各个区域服务经济的改革和创新化发展。

二、发展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重要性

1.发展区域服务经济机制是促进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重要措施。目前,虽然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但仍以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为主,发展社会主义特色经济,必须积极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全面发展社会经济,加快人力经济的发展,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将人真正从社会生产力中解放出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发展区域服务经济机制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经济的重要途径。区域服务经济机制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的和谐发展,是综合利用各方面资源的科学发展观。与此同时,发展区域服务经济机制对全面和谐的发展全国经济,减少和消除南北经济和东西部经济发展区域又重要作用,对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具有现实意义。

三、政府在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机制中的功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于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结合,政府部门在中国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引导产业发展方向,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对于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而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十分重要。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在于对服务业产值比重的提升,更在于产业品牌的树立与战略布局的优化。政府在发展区域服务经济过程中经济发展战略,对区域服务经济的发展制定发展方向,为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指引发展方向,在提升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及树立产品品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制定完善管理政策,稳定了市场环境。政府的基本行政职能为政治职能,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政府的政策服务必不可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制定和实行相关文件及细则政策,从财政税务到国土资源再到人才培养等各方面进行服务政策的制定,稳定经济市场,为去污服务经济提供了一个有序、良好、健康的市场环境作出重要贡献。

3.提供资金扶持,鼓励和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投入及财政支持是政府实施经济职能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的特点在于自由买卖与优胜劣汰,这有利于优势经济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但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垄断等不良经济行为,为防止该经济行为的失控,政府部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额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在政策上进行扶持,在经济上给予补助。例如,对于中小企业及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政府建立“财政专项基金”,通过财政手段直接扶持和发展服务经济。并通过制定信贷政策,必要时对于中小微型企业进行信贷支持,为推广高新产业与服务经济提供资金技术支持。

四、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机制的问题和障碍

本文根据以上对区域经济体制要素的分析,论述了分别表现于产权机制、规制机制、管理机制、支持机制和环境机制等方面的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机制障碍。

1.服务经济产权机制的问题

区域服务经济产权机制的障碍涵盖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问题。成熟的市场化经济和健全的市场机制要求企业依据市场规律进行资源配置,但显然大多数企业忽略了这一产权机制的基本前提,导致了企业在服务经济机制方面市场化不足,抑制了区域服务经济的发展。

而政府事业单位作为市场化服务经济机制中的另一职能体,过分越位地承担了非市场化的资源供给,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社会公共服务的资源输出,导致了宏观调控凌驾于市场机制之上,严重影响了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健康运转。

2.服务经济规制机制的问题

根据以上对我国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探讨,规制机制中的经济机制在我国区域服务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政府利用法律权限对服务企业经营行为进行限制,政府的过度调控和整合使得区域内服务经济呈现出竞争与垄断并发的局面,也形成了我国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低开放、高管控现象,不但使得社会机制功能萎缩,也干涉了区域服务经济的自由化发展。

3.服务经济管理机制的问题

同样地,政府对于市场主体的过度规范不仅引发了服务经济运营环节的繁冗化,耗时、混乱的管理机制也同时加速了中小服务企业的灭亡和催生了服务业中一系列不规范现象。政府的强势主体地位也使得企业在服务经济运营中无法正常发挥其话语权,更缺乏动力创新区域服务经济机制。

4.服务经济支持机制的问题

根据上文得知,区域服务经济的支持机制的障碍主要体现在财税和户籍机制两大问题上。政府的不均匀投资体制和不合理税收制度都是区域服务经济机制改革进程中的障碍物。而中国候鸟迁徙式的劳动力资源也在获得户籍权力和福利上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这极有可能引发劳动资源的回流,并进一步干扰区域服务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5.服务经济环境机制的问题

欠佳的市场信用环境和不健全的法律保障环境使得区域服务企业在获得知识产权和维持信誉方面束手无策,而不准确的统计数据也使得政府难以控制和把握区域服务经济的发展态势,因此,区域服务经济环境机制亟须改革和完善。

通过以上对区域服务经济各个要素的市场化障碍表现分析,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问题着手,来研究区域服务经济机制改革创新的策略。

其一,服务经济市场化程度普遍不高,市场机制过于僵化。成熟的市场化经济及健全的市场机制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基本前提。现代服务业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和工业,其经济交易中的付出与收益大多不以实物形式而存在,在发展程度上来说,其对人力资本、品牌、知识条件及思维创新度的依赖性更高,因此其对市场的成熟度与相关机制的要求也更高。在我国,服务业的存在形式还存在于餐饮、商服、旅游等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外,对于像高科技、新兴产业、技术产业等现代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而政府部门宏观调控正逐渐从建立市场机制的调控手段的初衷偏离到计划性制定的僵硬管理上,对于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带来不小的阻碍。

其二,政府职能管理越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政府宏观上的有效调控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最近发展新兴产业的新阶段,各地政府纷纷动用政府力量来替代市场选择主导新兴产业的发展。政府在某些新产业的财政注入性支持方面,干涉了区域服务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这种作为完全搞错了方向。政府在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自己上阵代替市场或引导市场,严重阻碍了服务经济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创造制度条件和知识条件等。

其三,政府对市场信息认知的缺失。就目前中国现代服务业市场来看,政府管理职能没有完全发挥作用,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用尚不成熟,对于市场信息的认知仍处于初级阶段,一些市场管理者在收集和处理市场信息的过程中无法突破传统的信息收集模式,在运用现代信息系统的过程中,过多的流于形式,认为只要建立一个官方网站,再辅以一个信息采集信箱和全天热线便能通过网络等媒介掌握新兴市场的动态,这种对整个市场缺乏了解的状态使得政府在市场驾驭中能力不足,只能套用僵化的机制进行调控和管理,十分不利于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建立。再者,由于作为方向的错误. 即使政府再有雄心壮志或加倍努力工作,由于没有朝创造制度环境和知识环境方面努力,以后地方就没有自主创新的基础.不可能实现产业升级和实现新兴产业的大发展: 而在短期留下的问题是.它不仅使各个地方的产业同构化.由于注入了政府支持并且各地展开了支持竞赛,为产业竞争制造了竞争噪音,使得无效的企业组织可以在政府的保护和支持下竞争较长时间,到最后失败时将使注入巨大财政支持的地方政府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及时终止这种行为.后果将十分严重。只有自由而公平的竞争环境.才能催生技术创新:也只有有效率的企业制度.才能担当创新大任。

五、区域服务经济发展机制创新的措施―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

1.打造服务经济软环境

我国“十二五规划”强调,要营造服务经济发展环境,就应该完善和优化服务业的政策环境体系,这也与上文所提出区域服务经济机制的环境机制要求不谋而合,因此打造区域服务经济软环境是大势所趋的方向。

将城市功能重新进行划分,按区域因地制宜制定管理机制,政府积极发挥某些可为作用,用产业组织政策整合工业产业发展. 按产业分工和工业化演进的逻辑推进产业组织的结构调整. 改善地区产业同构的不良局面. 提高本土产业的生存与竞争能力。正如我们所分析的.地方政府在工业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是创造和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他的事情一般交给市场去解决.出了这个领域.很多作用就很可能演化为失效或错误作为。如上海市宝山区,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过程中,积极建设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为宝山区开发建设注入了新的产业元素,赋予了特色鲜明的产业功能。但与此同时,宝山区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宝山开发建设、邮轮运营及邮轮产业发展的关系,理顺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推动滨江区域功能开发和形态开发协同发展,促进上海邮轮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和完善区域服务经济机制提供外在保证。

2.注重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和强化产城融合

产业转型升级会对空间布局产生重要影响,产业的集聚与扩散造成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使得原来的空间结构予以重组优化,表现为极化和均衡的过程。宝山正在走上产业融合、产城融合的发展新路。但是,产业结构和能级尚需进一步提升,发展速度开始减缓,钢铁产业出现负增长,制造业优势有弱化迹象,服务业规模仍然偏小。因此,政府部门在进行战略布局中,需将创新重点放在集聚创新性人才及强化产城融合中。加大资金的投入与政策的扶持,注重教育机制的改革,保证高素质人才的强化产出,为产业的改革及创新奠定最基本的人力资本要素。与此同时,加大产业空间优化,结合产业及城市的主要区域功能进行产业投入产出比的调节和配合,提高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的竞争软实力。

3.政府职能的优化

在行政审批方面,上海市委市政府向临港地区“简政放权”,形成一门式优质服务体系;在土地政策方面,实行土地指标单列和耕地占补平衡全市统筹,“弹性出让”控制成本,有助于土地供应机制的灵活性;在产业扶持方面,市、区进行倾斜扶持,市级财政安排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临港地区管理机构按规定的用途统筹使用。在金融支持方面,专门设立以国资为主的种子基金,吸引带动社会资金临港产业基金。在配套设施方面,提前适度超前规划和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优先配置一批优质社会事业资源,强化商业与城市配套同步开发。

六、结语

区域服务经济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也必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发展壮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把服务地方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各地方政府应加强指导,完善城市功能,完善基础措施,积极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在行政上积极推出创新政策,在经济上积极引导烦恼共享,在文化上积极建设良好氛围。我们有理由相信各地区政府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努力破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难题,消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这对区域服务经济而言,将是促进新的繁荣和蓬勃发展的最大利好。

参考文献:

[1] 杜赛花 ,吕一尘. 《部分国家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1,(12): 9-13.

[2] 贾宝林,宁 凌,刘 亮.《科技服务业激励政策体系中的政府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3,(13): 23-29.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