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实用13篇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1

一、区域经济理论简述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比较优势后能够吸引区域外众多生产要素像该区域内聚集,俗称“洼地效应”,形成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凸显。

二、企业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企业战略规划是指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战略,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必须是可执行的,它包括企业发展方向和企业资源配置策略。

企业战略与区域经济是一种契合和共生关系。政府是区域经济构建的主题,企业是区域经济有效载体。政府宏观引导,区域内企业个体积极参与,形成区域产业经济板块。区域经济宏观走势形成了企业发展的小气候,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为企业提供了制胜的机遇,区域经济产业重心的转移也导致了区域内各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

谈起区域经济的典范,我们不能不提浙江台州经济模式以及福建的晋江经济模式。

1、浙江台州经济模式:

台州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企业诞生地,是中国当前两大经济模式之一的“温台模式”的创始者。中科院系统深入地进行研究调查,于2008底首次提出了“台州模式”,即再生资源-专业市场-块状经济-民营机制”四位一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的崛起对台州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台州产业集群数量众多,近几年来在质量上也有明显的提升,如当地的十大支柱产业集群:塑料模具、汽摩配件、医药化工、家用电器、电力能源、服装机械、水泵阀门、工艺美术、新兴材料、鞋帽服装。??

2、福建的晋江经济模式

晋江是一个农业小县,资源贫乏。晋江剑走偏锋,提出“质量立市、品牌立市””的口号,创造了 “晋江经济模式”。晋江模式源于一批专业镇和专业村,形成产业集群效益,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这条道路,使发展为全国闻名的制造基地。经20多年的培育,诞生了恒安、安踏、七匹狼、SBS等一大批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已形成鞋业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陶瓷等一批较成熟的产业集群,聚集各类企业6000多家,被冠以“中国鞋都”、“中国纺织工业基地”等美誉。

    四、三门峡地区区域经济特色及发展趋势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西部,是中原经济区、金三角试验区的交集地,其区域经济以资源型工业和传统农业为支撑,资源型行业优势较强。

三门峡市政府目前正着力推动的三大工程。一是产业聚集区建设:将铝工业、能源工业、黄金及有色金属加工、果品加工、煤化工、盐化工、机械电子、高新技术、商贸物流及现代服务业等确定为主导产业,着力形成产业集群。二是“大通关” :2011年3月,国家同意设立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三门峡海关,另外三门峡的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在加快建设,疏通企业进出口渠道。三是“大交通”:三门峡“三纵四横”交通黄金十字架雏形显现,使三门峡融入了郑州、西安“一小时经济圈” 。

三门峡区域经济发展路径设计和台州、晋江有相同之处,依托比较优势,主要有矿产资源如:铝矾土、煤炭、黄金、特色农产品如:苹果、大枣以及充足的电力等,着力实施的“1333”工程。目前铝制品中戴卡轮毂、柠檬酸金钾等品牌优势已经显现,这将有效带动区域内外同类及相关产品在三门峡区域内聚集,区域经济的“洼地效应”显现。

五、区域内的企业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调整、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寻求企业发展切入点。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2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 世纪60 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个10 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 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 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 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 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 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 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 的依附理论。

(3) 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 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 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1980 年。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 Alonso) 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 2 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 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 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 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 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hi138\Com]

3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 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 年) 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 年) 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 年) 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4 结语。

李奇泽、敖明山(2008 年) 在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化过程三个重要的阶段,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发展阶段、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后,作者指出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将是我国今后区域经济发展将选择的发展战略,他认为具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关键点,区域统筹发展战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力,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具有生态支撑力是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的亮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理论和模式也应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的、适应需求的区域发展战略将产生。[ hi138/Com]

参考文献

[1]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谭祟台等《发展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3]张培刚主编《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4]杨万钟主编《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5]方创琳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 2002.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3

1958 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

2 国外研究现状。

2. 1 理论贡献。

(1) 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 leibenstein) 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 r. r. nelson) 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 p. n. rosenstein- rodan) 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 nurkse) 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 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 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 的依附理论。

(3) 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 型理论(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 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 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 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 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 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 型。

(4) 钟型发展理论( bell shaped theory)

1980 年。 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 alonso) 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 2 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 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 交通 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 金融 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 企业 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 经济 发展 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 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 网络 ,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4

区域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已经逐渐成为富有潜力的新增长点,区域文化发展战略的导向作用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体现更为明显。但是纵观目前各省(市)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仍存在着明显缺陷,如对文化产业属性认识不足,在规划过程中经济分析的缺失,导致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缺乏突出的产业优势,思路单一,结构雷同。该市在现有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也面临着如何结合其他相关地市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把区域文化产业及其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以推动衡水市区域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目标。

针对衡水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应因地制宜,探索出有衡水特色的区域特色。

1 立足于区域文化资源的优势,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

努力实现体现区域特征的现代区域文化产业结构。通过深入调查我市现有的地区文化传统与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区资源优势,如中国丝网之乡,皮草之城,衡水湖等品牌优势,以这些既有的文化名片为依托,以拓展新的文化为重点,通过资源重组,技术保障等手段,争取实现创意新颖,具备市场开发潜力的区域文化产业体系。在文化开发的过程中,应以现有的文化品牌为基础,以“旧瓶装新酒”的创意为出发点,重点强调如何赋予这些现有的文化品牌更多的活力与市场价值。

2 跨行业联动模式的重组与联合

区域文化产业的跨行业联动模式,不应考虑行政区域内的跨行业模式。在具备发展共性与相似文化特征的相关行政区域内,可以通过跨行业互补的方式平衡不同区域内的不同区域文化产业特色,通过这种更加有效的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对于相邻区域见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投资渠道和金额可以通过这种跨行业联动模式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人力、技术等重要资源也可以在这种模式中得到充分利用。

科学的跨行业联动模式并不仅仅指相邻区域间相似区域文化产业间的联动模式。这一模式首先要求行政区域内对区域文化产业的进行整体认知与规划,强调核心基础文化的同时,以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文化与相关文化多渠道式发展,拓宽三种文化之间的外延,争取探索出与相关文化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其次,组织建设科学的电子商务发展平台。现代化科学的区域文化产业必须有成熟完善的平台为依托。在现代化信息时代,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为不同区域文化的跨行业联动模式的构建提供了最有效的技术支持。最后,行政区域内的跨行业联动模式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否则,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动模式将很难变为现实。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切实可行的政策支持来进一步完善区域间的文化产业重组,这也必将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长远的增长点。

3 准确市场定位,确立区域文化品牌

该市应重点开发本地既有的文化产业与文化品牌,鼓励既有文化品牌和产业通过品牌创意和市场开拓,赋予既有品牌新的市场和活力。并逐步培养这些既有文化品牌走出区域性发展区间。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调研,拓宽品牌的省际、国家乃至国际效应,通过政府政策支持以及有效的电子商务平台把区域性文化品牌做大做强,使之真正成为能够代表区域经济的一张名片。

4 支持发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事业

群众文化事业是也区域文化内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历程本身就有植根于群众的优良传统。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事业的配合与支持。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群众文化道路也应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并符合时代要求。群众文化生活必须走社会化发展之路,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都是不切实际的。群众文化事业的自发性特征决定了它的市场性特征,不同的街区,不同的年龄层次群体对于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形式有不同的需求。各种运动休闲场所与设施的完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群众文化事业更适合走社区化发展的道路,以点带面,以少聚多,健康积极,丰富多才的群众文化事业也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保障。

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尤其是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得到了更多专家与大众的认同。但是,文化产业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参与到经济发展中,并且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要求呢。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区域发展极其不均衡的国家,如何通过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变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问题。通过以上的分析与阐述,我市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汲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是又不能照搬照抄。应该切实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体现区域特色的基础上,力争构建一个科学的均衡的区域文化产业模式。

参考文献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5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资源察赋差异悬殊,加之历史、政治、文化、自然等因素的影响,使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央政府投资重点由内地转向东部沿海地区,使我国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阶段进行阐述,通过回顾过去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成败,进行相关探讨。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的总述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十分突出。但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将在互动中促进协调,在各区域主体功能强化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整体发展水平。1.东部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该地区以占全国3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56%的地区生产总值,58%的二产增加值,57%的三产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69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居四大板块之首。东部沿海经济区以长三角为引擎,实力最强。其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均略高于全国的1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2倍。北部沿海经济区以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为引擎,经济总量较大,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都占到全国的115。南部沿海经济区以珠三角为引擎,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国的巧%左右,经济总量上不及北部沿海,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2003元,是全国的1.57倍,高于北部沿海的20983元,是北部沿海的1.49倍2.中部的经济实力明显弱于东部。中部以占全国32%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的地区生产总值,31%的一产增加值,22%的二产增加值,21%的三产增加值。中部第一产业的优势相对强于第二、三产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为全国的0.77倍。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黄河中游经济区为11856元,略高于不足万元的长江中游经济区3.西部的经济实力又弱于中部。西部以占全国2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3%的地区生产总值,21%的一产增加值,11%的二产增加值,13%的三产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的0.62倍。大西南经济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379元,为经济区中最低。经济区中只有重庆超过万元,贵州仅为500元,为全国最低。大西北经济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近万元,略好于大西南经济区如何推动: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加大了向这三个区域重点领域的投资倾斜,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提高了当地的公共服务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些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依托自身的经济基础,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继续保持领先发展势头。区际竞争关系加剧,一些地方政府以工业园区建设和城市建设为载体,调动各种资源扩大投资规模,包括以税收优惠和土地低价吸引投资,使得一些不具优势或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也形成较大的工业规模。与此同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展开。各地区出于增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开始突破传统的制度,推进区域经济整合,发展各种横向合作。区际竞争促进各区域提高本区域竞争力,区域经济合作和生产要素大规模区际流动,增强了区际互动发展关系。

3.第一个战略阶段(平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改革开放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行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均衡发展战略,以推动我国经济重心从50~60年代的由南向北,向60~70年代的由东向西的转移。东北、华北的经济实力因此增强,中西部地区也形成一定的工业基础,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能源、交通电子为先导的综合工业也在整个三线地区得以基本建成。中央政府实施这种均衡战略主要是由于我国因殖民而造成了畸形工业布局,经济基础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的形式需要改变。历史上东部地区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华贸易和资本输出主要集中地,其沿海大量分布着旧中国的金融机构、主要产业,而中西部经济绝大部分还处于落后的手工、半手工和自然经济状态。当时,国民经济中仅约10%属于现代工业,而现代工业的70%以上集中在面积不到全国12%的东部沿海地带,且由于许多产业工序之间缺少连接,不能形成产业链。这种由东部地区的现代工业基础与中西部地区落后的自然经济所形成的巨大差异,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因而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均衡发展战略被采取来解决这一矛盾。由于解放初期严峻的国际政治形势影响着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以备战为中心展开,重点放于“大三线”建设,企业布局遵循“山”、“洞”、“散”的原则,以免遭到战争的破坏。

4.第二个战略阶段(开放发展与倾斜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倾斜发展的现实选择,目的为使各经济区域共同发展,缩小差距。其内容为:以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目标,集中推动某特定区域的生产力布局。发展重点向东部地区倾斜,采取生产力由东向西梯度推移的方式,即发挥各区域的优势,加快我国经济整体增长。以中西部为经济发展重点的格局被改变,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国家对东部沿海的建设投资比重增大。在东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同时,实行市场改革和财税政策改革,使东部地区的经济先于中西部地区得到快速发展。在优越的政策和地理条件下,东部地区积极引进人才和资金,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初步确立了沿海、沿江及沿线开发轴相互支撑、内引外联的发展模式,进而形成由东部到中西部地区渐进发展、开放发展、梯度推移的发展格局。以改革开放为主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经济,建立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体系,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但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战略使社会矛盾加剧,使各区域的经济水平差距拉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5.第三个战略阶段(协调发展与合作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的发展战略开始实施。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新的均衡发展战略,兼顾效率与公平,协调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优点。由于我国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占有率有较大当优化资源配置,能够充分发挥各区域经济的优势,使经济发展的效率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步伐被进一步推动。要实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首先需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完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条件。其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支持和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地理条件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进程,促进商品和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使中西部、东北地区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6.第四个战略阶段(统筹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球资源、市场、技术竞争加剧,全球气候、生态、环境风险不断,政治、金融、粮食、能源危机四起。中国于2001.12正式加入WTO,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开始实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在许多领域的矛盾突出,如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就业、分配等;社会、经济、国家治理都在转型。新特点,新局面,新挑战,新机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呈现。

在十本届三中全会中,进一步”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思想被提出。一系列的战略部署由中央在”十五“计划,”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赋予实施。总共四点,分别为:一、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二、实施国土开发主体功能规划;三、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四、统筹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共十七大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被进一步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分别由中央于零三年和零六年提出。

第二,统筹国土开发主体功能规划:同志指出了“加强国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石。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再次被强调,这需要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经济、城镇的发展趋势,同时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使生产力空间布局得以优化,空间开发秩序得以规范,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得以形成。进而推动主体功能区的形成,促使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得以构筑。

第三,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当前阶段情形,需要根据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的不同情况,加强统筹规划、细化政策。自零九年期,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正式被审批,且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统筹实施。这些规划针对各沿海区域进行确立。

第四,统筹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当前阶段需要要加快健全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同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加快各欠发达地区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步伐,引导发达地区帮扶欠发达地区。从我国当前经济地位来看,我国安全渡过多次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我国的经济规模上升到全球第二位,综合国力亦上升到世界前列。从我国区域增长的格局看,以前地区差别是越来越大,八五时期到了―个顶点,”九五“、”十五“时期有所缩小,但仍然是东快中西慢。到了”十一五“时期,这种状况发生了革命陛的转变,从零七年起,西部的增长速度超过东部,从零八年起,中西部全面超过东部。

7.结束语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国民经济整体效益提高的客观要求在于发挥优势,合理分工,兼顾公平。根据改革前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的效果,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以上漫长四个阶段,在各届领导人的睿智引领下,以逐步完善,日见成效。在未来一些年月里,将继续统筹发展阶段,根据当前国情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建立健全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相信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都会取得不错成果。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6

一、区域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扶持重点项目

一般来说,特色农业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特色农业具有四个基本要素:即以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农业技术为支撑,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特色农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我国制定和实施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加快培育优势产区,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在规划期内,重点发展10类114个特色农产品,制定和完善特色农产品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启动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立一批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基地,开发驯化一批特色农产品名优品种,推广一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适用技术,大力扶持特色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构建特色农产品质检体系、营销体系和信息平台,培育一批知名的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逐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公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确定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特色花卉、特色纤维、地道中药材、特色草食畜、特色猪禽蜂、特色水产等10类特色农产品。优先规划优势区,重点予以扶持建设,尽快提高这些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植区域特色支柱产业。

外向型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在坚持科学发展关的基础上,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一村一品”为主要内容,通过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以深度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和专业村、专业乡镇,加快培育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区,从而进一步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拓展国内外市场,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产业,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产业基础。在国家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发展优势农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带动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可以开辟新就业渠道,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从总体上看,我国特色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促进贸易平衡的重要手段。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了《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规划(2007-2010 年)》。《规划》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划分,明确了各自的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投资来源包括中央补助投资、地方补助投资、企业自有资金及其他投资四个部分。中央补助投资重点支持五类示范项目:一是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围绕本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壮大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实力,发展“龙型”经济。二是外向型农业示范项目。促进农业扩大对外开放和出口,发展设施农业、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是农业适用新技术综合应用项目。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品种和先进工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大力发展优质高效低耗农业,发展循环农业,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等关键技术,保护生态环境。五是农业多功能性拓展项目。支持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项目发展,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多功能性开发。

二、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自2004年到2007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增长幅度放缓,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削弱,而且农产品出口在外贸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也呈下降趋势。由于投入不足和政策扶持少,我国发展特色农产品出口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1.生产规模小,产业链条短,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由于地域广阔的农村,还处于半自给、半封闭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状态,半自给、半封闭的小农生产方式与大规模产业开发的矛盾是农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产品加工相对滞后,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的问题所在,体现为农产品整体质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农产品销路不畅等矛盾和困难。由于这些地域是农业产业化潜力和开展的重点区域,小农生产方式无疑是大规模产业开发的一大障碍。

2.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全球特色农业发展的趋势主要是规模化和专业化,而我国的农业发展技术含量低,相关的科研投入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优种率低,生产加工工艺落后。2002年2月,农业部提出了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四大战略,指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以质取胜,加强、扶持与鼓励竞争并重等四大发展战略,特别指出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科技贡献率。

3.市场发育滞后,特色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年均增长8.3%,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但出口企业规模偏小,最初的巨额利润刺激众多民营企业加盟,容易引发无序竞争。

4.行业标准缺,严重制约了特色农产品的品质管理和市场规范。我国产品安全事件不断出现,国外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实施严格监督,产品质量依然是影响我国特色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农药残留、化肥残留量等是主要因素。目前,虽然我国逐步对产品质量实行了更为严格的监控手段,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还较为严峻,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现象还比较突出,阻碍了农产品的出口和外销。

三、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十一五”期间,我国区域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的总体战略思路是确立以低成本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比较优势战略,提高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立以市场多元化为特征的全球农产品出口体系。完善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提升我国农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做强做大优势区特色品牌产品,可以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出口竞争优势,扩大出口,优化出口结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

1.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大力促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参照国际通行做法,由国务院明确农业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建立起完整、有效的行政管理机构。要逐步实行食品安全的行政垂直领导,逐步理顺动植物内外检体系,减少不同部门的重复设置,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尽快制定和修订规范的有害有毒物质残留限量及检测方面的标准,使检测系统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需要。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行农产品分等分级标准,实行优质优价,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加强动植物防疫体系,加快我国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进程,尽快启动我国植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项目。推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有关疫情管理规范,增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逐步消除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有关禁令,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

针对我国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法律法规不足的状况,应加快立法步伐,尽快形成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领域。在相关法律比较完备的基础上,建立和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和执法机构及队伍建设,强化检测与执法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建立农产品安全工作程序。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中,重点要抓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龙头,分层次加快省级、市州级、县市级和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必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为全面推进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保证。

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出口企业提供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目前,我国一些出口企业因不了解国外技术标准和技术壁垒,经常发生农产品出口受阻情况,而有关部门的服务又不到位。因此,向出口企业提供准确、快捷的国外技术和市场信息,帮助外贸企业出口农产品,直接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工作。

2.做好区域布局,加强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对充分挖掘农业潜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1996年至2008年底的相关数据统计,山东省大宗农产品产量在全国来说都居于前列,其中水产品和蔬菜从2000年开始一直处于首位,这些农产品中约55%销往国外,商品率达70%。此外,蔬菜种植逐年扩大,一些优质蔬菜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订单农业也日益壮大,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山东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一个先导。

“十五”计划纲要中曾特别强调了发展外向型农业,明确提出“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加强对农产品出口的协调、服务和政策支持,继续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大力发展创汇农业”,有力地促进了山东省蔬菜出口生产基地的建设和蔬菜出口规模的扩大。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专业化、规范化、商品化、企业化、市场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必须及时调整农业产业化政策,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实施精品名牌战略, 提升品质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仍然普遍存在着品牌偏小、生命时间短、影响力不够等通病,以及市场竞争环境尚未形成、名牌保护体系不完善、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的动力不足等制度缺陷。因此,实施名牌战略成为我国农产品提高出口创汇能力的重要途径。创名牌必须“打特色牌,走特色路”,从产品的内在质量、外在标志、包装设计,都要充分体现特色。此外, 还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 推进优良品种、先进种养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引进工作, 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 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农产品的加工方面,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发展能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户合作经济组织, 并推进产业化经营, 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加工型和运销型龙头企业, 使之上联市场, 下联基地和农户, 在农工商、产加销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销衔接、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

发挥农业产的比较优势,加大农业技术的创新,推进农副产品规模化生产和深加工,积极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农艺,休闲农业;把握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呈现多元化和优质化趋势,人们对农产品的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和安全性等个性化特殊需求逐步增加,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备受市场青睐。强调突出地方特色,实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战略。突出重点,强力推动,着力培育以种植、养殖业为重点的深加工和营销企业,积极发展供产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

以优惠的政策和灵活的方法,吸引国内外商客入驻几个示范园,兴办加工园区,独资、合资、合作兴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破所有制、行政区域和行业部门界限,鼓励国有工商企业、积极探索与市场农业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创造出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以及“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结合日益紧密。培育一批大龙头,建设一批大基地,发展一批大产业,形成“内外相连、合作经营、共同发展”的生产经营格局。调整国际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另外,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产品和市场状况进行市场细分、选择和定位,树立品牌意识,力创世界名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做好对外的市场营销工作。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看,说明我国特色农产品目前的国际竞争力并不强,且到目前为止,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因素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我国农业的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农产品贸易大幅度上升,说明我国农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提高出口竞争力,努力扩大特色农产品的出口规模,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努力扩大中国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

参考文献:

[1] 赵敏.特色农业发展指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

[2] 宋伦进.加入wto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新形势下湖南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6(82).

[3] 屈孝初.湖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策略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 杨载田,袁开国.湖南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j].热带地理,2004(3).

[5] hillman, j. nontariff agricultural trade barrier revisited.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rade research consortium, tusco az., working paper 06-2,dec.

[6] gallagher. paul. international merketing margin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effects of some nontariff trade barriers. amer. j. of agr. econ.80(may 2007):325-336.

[7] 邓笑天.农业的区域化思路[eb/ol].[2007-01-28]..

[8] 陈章喜,周芮仪.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与发展分析[j].特区经济,2006(2).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7

    长株潭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都市人口有密集化趋势,进出口规模和销售规模日益扩大,迫切需要“巨大”物流渠道。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心城市的建立,区域城市的发展,要求必须建立现代物流,以适应经济圈的发展。长株潭要建成湖南经济中心,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就必须拥有现代化的物流。现代物流的实质是一种供应链管理,中心城市发展现代物流,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组织和理顺供应链关系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制定一个适应长株潭区域经济的物流发展战略。只有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物流发展战略,才能建设高效运作的物流系统,才能理顺各种供应链关系,才能解决好城市积聚的原材料、产成品如何快捷、经济、安全地发运到周边地区乃至更远地方的难题,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和在经济上的龙头带动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发挥,城市整体经济才能提高。

    1 长株潭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物流作为支撑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已成为湖南省新一轮投资热点。《湖南省2003-2007年重大建设项目表》中,涉及物流及市场的项目25项,总投资39亿元。为进一步促进湖南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02年12月27日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湖南省的物流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和国际国内的同行比较依旧比较落后,并存在以下不足。

    1.1 配套设施尚不完善 长株潭经济区的物流设施不足且陈旧老化,三市中在交通运输、邮政等传统物流基础设施上没有形成协调一致,长株潭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还比较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这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低。另外,长株潭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物流技术手段都还比较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1.2 长株潭三市物流业相互协调性差 物流是一个系统化的活动,无论哪个环节受阻,都将直接影响物流的服务水平和效率,三市中各地区各管一块,将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实行一种分段式的管理模式。且三市各搞各的物流建设,自我循环,造成了三市中一边是资源闲置,一边是重复建设,谈不上整个区域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因此,长株潭经济区相互间协调性差,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三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长沙做为省会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较好,但与株洲、湘潭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没有协调发展的精神。地区效率的不一致,导致长株潭整个地区物流效率下降。

    1.3 物流业缺乏行业总体发展规划 长株潭经济区在经济一体化的建设中,为促进三市经济的融合,总体构想是按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基础设施、市场、产业、城市体系一体化,物流业在国外被称作“第三利润源泉”。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着物流观念淡薄,对现代物流业的认识仍局限于运输、仓储、搬运等,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对区域经济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的作用。但长株潭整个经济区对现代物流业认识仍不够,表现在对现代物流业投资不足,特别是银行信贷没有向物流业倾斜;与生产和流通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还未形成,也没有明确提出发展的总体规划。

    1.4 物流人才缺乏 长株潭经济区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几乎是一片空白,该区域从事物流研究的院校和科研机构很少,虽然一些部门和企业加大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但是许多环节、部门处在极其落后的技术水平。虽然湖南有几所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有物流相关专业,毕业后的人才都流向了沿海城市场,使长株潭区域人才仍处于贫乏状态,物流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企业的短期培训这一方式来实现。

    2 加快发展长株潭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对策和措施

    2.1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改造,建立现代物流体系 交通是物流的基础,长株潭地区交通网比较发达,有利于本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京广铁路经株洲,东连浙赣线、西接湘黔线,石长铁路则与枝柳线相连,株六复线也已建成开通;公路线汇集了106、107、319、320等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航运较为便利,黄花国际机场开通了近40条国际国内航线;水运方面,湘江连接长株潭三市与长江汇合。今后,长株潭经济区交通网络规划,除进一步加强对外交通外,要突出以市际交通和市区交通为重点,特别是尽快建成长株潭城际轻轨,构筑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航运以及城市道路有机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2.2 长株潭经济区形成现代物流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

    2.2.1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搞好经济区内现代物流业的分工 长株潭经济区在一体化建设中,要搞好区域物流系统的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又不与区域的物流脱节,才能建设成一个低成本高产出,循环畅通的物流体系。长沙是省会,又是该经济区的商业经济中心,高等院校较多,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过程中应侧重于物流服务业的建设,把该市定位为长株潭经济区的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的科研开发和教育培训基地;株洲是交通枢纽,株洲和湘潭还是工业重镇,因此,这两市应定位为区域物流系统中的仓储基地、包装中心、计量检测中心、装卸配送中心和物流机械制造中心。

    2.2.2 形成统一的物流资源管理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投资大、回报期长、规模经济明显,牵涉范围广的产业,因此,一定要避免长株潭经济区内各自为政的状况。各城市之间的合作是否顺畅直接影响该经济区域物流业的效率和规模经济。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在进行经济区域的物流发展中,一般都采取建立物流管理委员会的方法,来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长株潭经济区的现代物流的协调控制可借鉴这种方法,建立长株潭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只有统一调配整个经济区有限的物流资源,综合开发物流市场,才能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物流体系。

    2.2.3 长株潭经济区建立统一的物流中心 为了实现物流在三市范围的合理流通和物流据点的合理布局,形成一个区域高效、畅通、网络化的商品流通体系,可以在三市建立一个区域统一的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所起的作用是作为商品周转、分检、保管、在库管理和流通加工的据点,促进商品能够按照顾客的要求,完成附加值,克服在长株潭区域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所以它起着商品周转中心、商品分检中心、商品保管中心、商品在库管理中心、流通加工中心的作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也可通过这一物流中心的市场发展,使各区域获取、享受分工和流通比较利益,促进产业技术在空间的传播。

    2.3 加强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协调,为长株潭经济区创造良好环境 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该经济区的企业必将经历从“纵向一体化”直接控制资源转向“横向一体化”阶段,借助其他企业的资源达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目的,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而将其非核心业务交给其他专业企业,因此,专门化的物流企业的组建势在必行。长株潭经济区正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府应利用这个契机,引导企业解放思想,结合改组、改制、改造,组建一批上规模的骨干物流企业,优先扶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拓宽筹资渠道,更新改造设备,实现信息管理技术升级换代,促进物流企业增强经营能力,同时还应保留一批运作灵活的企业作为补充,满足社会各层次的需要。

    2.4 重视物流现代化的管理和人才培养 多层次多样化的现代物流教育是保证物流产业形成合理人才结构、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应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实行现代物流业从业人员执行资格制度。同时,应开展物流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公众逐步了解这一新兴产业。同时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切实高好职工队伍的培训,积极吸收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只要把培训人才和引进人才、优化职工队伍结构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才能提高长株潭经济区现代物流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推进本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军.长株潭区域物流发展策略研究.物流科技,2007(30).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8

一、涞涞易地区经济社会概况分析

(一)区位优良,交通便利

涞涞易地区处于河北省中北部、保定市西部的太行山区,临近首都北京的边缘地带,范围包括涞水县、易县、涞源县所辖的全部行政区域范围,总面积约6 640km2,在行政区划上共划分为59个乡(镇)、996个行政村,包括人口119.3万,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0′—115°48′,北纬39°02′—39°57′。规划区与周边的13个县(市、区)地域相接,其中东邻保定市的涿州市、高碑店市、定兴县、徐水县,南邻顺平县、唐县,西为保定市阜平县和山西省灵丘县,北邻张家口市的蔚县、涿鹿县和北京市门头沟区、房山区。目前三县之间有G108、G112、G207以及S332、S232、S241等主要公路相通,张石、荣乌、张涿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规划在涞涞易三县境内有15个出入口。

(二)山地广阔,旅游资源种类丰富

地处太行山区向华北平原过渡倾斜地带,山区面积广大,占总面积的90%以上,平原面积仅为全区面积的9.6%。北部、西部部分地区为太行山、恒山、燕山三山交汇地带,地形地貌种类多样,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达2 144米,位于涞源县北部的犁华尖,最低海拔50米,位于易县东南部,相对高差高达2 111米。山区多天然次生林,部分山体有大面积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海拔2 000米以上有广阔的亚高山草甸,生态环境优越。区内有拒马河、北易水、中易水、南易水、漕河、清水河、遒澜河、唐河等8条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经全区,其中7条河流发源于本区境内。

(三)资源丰富、分布相对集中

据统计,涞涞易地区拥有国家A级景区7个,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5处,虽然面积仅占保定市的30%,但AAAA级以上景区已达到保定市的62.5%;拥有AAA级景区2个,占保定市AAA级景区的15.4%。另外,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3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1处,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

(四)资源垄断性强,影响力大

涞涞易地区拥有野三坡、清西陵、白石山三大高品位旅游资源。其中,野三坡、白石山均为中国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清西陵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河北省世界级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相当于秦皇岛、承德、唐山3市拥有世界级旅游资源数的总和。白石山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大理岩峰林地貌,并且是北方出现云雾频率最高的山岳之一,也是北方少有的富水地带。拒马河是河北省内唯一一条长年不断的河流。位于涞源县和蔚县交界的空中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空中草原,已被确定为华北地区的标准夷平面。涞源县拥有宜人的避暑气候,自古以来被称为“凉城”,是距京津和省会最近、人体感觉最为舒适的最佳避暑度假地。

(五)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众多

涞涞易三县历史文脉深远,涞水县和易县均已被评为千年古县。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占保定市的25.5%;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占保定市的21.6%;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占保定市的12%,其中阁院寺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保存最完好的土木建筑;易县易水砚制作技艺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易水送别、狼牙山五壮士跳崖以及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的黄土岭战役等均为在此地区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六)特种资源齐全,开发基础良好

第一,已在三县境内探明多处温泉地热、矿泉资源富集地段;第二,区内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清新富含负氧离子,是京郊的“天然氧仓”;第三,区内山水相依、湿地连绵,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科研与观赏价值巨大;第四,区内山高峡峻、河长湾多,具备开展漂流、滑索等水上及空中运动的天然优势;第五,区内部分地段地域开阔,具备发展高尔夫与小型飞机的良好条件。

二、战略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涞水县、易县、涞源县是环京津贫困带上的贫困县,同时又是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重点县。涞涞易三县与周边地区,特别是京津两市的产业梯度差异较大,区域合作基础相对较差。

(一)旅游产品龙头带动作用亟待增强

涞涞易地区曾为太行山区最先发展旅游的地区之一,其中野三坡百里峡曾经是河南云台山开发初期的学习对象。但目前涞水县全县的旅游综合收入不及云台山景区的一半。同时,涞源县和易县虽然拥有白石山、清西陵等世界级的资源和旅游景区,但是由于景区之间各自为战,景区规模小,辐射范围小,造成景区经济效益较差,难以在旅游产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取得竞争优势。因此,涞涞易地区有必要对区内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树立龙头品牌,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旅游体系。

(二)旅游资源亟待整合

首先,涞涞易三县虽然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但是已开发部分规模小、分布散,相互之间缺乏联系,无法对游客构成强大的吸引力。其次,区内文化底蕴深厚,开发价值较大,但缺乏实物依托与支撑。再次,部分旅游资源散乱分布于居民聚集区、深山沟谷内,不便于资源的开发与对外展示,规模化、精细化建设难度较大。以上因素决定,涞涞易三县亟待进行旅游资源与地域文化的整体性战略开发。

(三)旅游产品急需创新

近年来,涞涞易三县的旅游开发建设已经取得了诸多进展,但是由于缺乏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型建设项目,因此,涞涞易三县与周边的北京市、山西省、张家口市、廊坊市相比,旅游发展相对较为缓慢。随着短假期的增多、居民休闲需求的增长以及自驾车保有量的持续加大,京津游客的周末溢出效应将更加明显。因此,涞涞易要以主要客源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区内旅游产品的开发创新,实现区域旅游的差异化发展,构建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

(四)旅游业发展进入板块竞争时代

区域旅游合作是涞涞易摆脱京津屏蔽效应、赢得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首先,涞涞易三县一直以来均处于京津两大都市的屏蔽之下,存在较为严重的RSI(即旅游资源(resource)、游客规模(scale)和经济效益(income))错位现象:旅游资源品位高,但由于旅游产品单一、精品化程度低、管理落后,品牌知名度不高,游客规模不大,旅游经济效益较低。五台山、崇礼滑雪基地等景区也形成涞涞易旅游市场份额的持续挤压。随着旅游市场中与现代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旅游新业态不断地涌现,餐饮、娱乐、度假、休闲等已经成为现代复合型旅游发展模式的重要构成内容,旅游业也由旅游景区、旅游线路的“点、线竞争”时代逐渐发展到以旅游目的地为代表的“板块竞争”时代。因此,涞涞易地区只有主动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率先实现区内的旅游一体化,才能更为有效地与京津扩大对接的范围,加快对接速度,优化对接深度,放大与京津的同城效应,密切参与京津冀合作,更好地满足京津市场的消费需求,推进京津冀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三、战略合作的可行性研究

(一)景观特色鲜明

涞涞易三县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均拥有世界级的旅游资源,景观与文化特色十分鲜明。涞源以山岳避暑度假资源为主,易县以历史文化与山水资源为主,涞水以峡谷水系及民俗资源为主,有利于同类资源的聚集、串联、整合和一体化开发。三县拥有多项不可替代、不可复制、不可移动的高品位垄断资源。同时,由于三县生态环境十分良好,能够为推进旅游业由观光向休闲复合旅游发展模式的转型提供优越的基础条件保障,因此三县之间的紧密合作,可以形成对未来旅游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二)交通瓶颈即将打破

在未来几年内,制约涞涞易地区旅游发展的诸多交通瓶颈将会打破,使区内外交通连接更加便捷。首先,张石、张涿、荣乌高速将在2013年前全线修通,对内建立涞源、易县和涞水三县之间高速通道,实现区内交通通达度的大幅提升,对外打造沟通东西交通的枢纽地位,缩短本区与周边省市的空间距离,与京、津、保、石、张、大、呼等大中型城市建立3小时之内的便捷交通,实现客源市场向更大范围扩张。其次,区内将建设易水湖-狼牙山的旅游专线公路,拉近重要景区之间的时间距离,进一步优化景区之间的旅游线路连接。再次,北京的917路公交车已实现直通野三坡,更多通往本区的公共交通线路即将开通,极大提升首都居民赴本区旅游的便捷度,有利于客流量的大幅提升。最后,高铁的发展将使保定到北京、石家庄、武汉、广州的时间缩短到目前的一半,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的区域性枢纽机场建设也将强化本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中远距离市场的空中联系,有利于中远市场客源的大幅增加。

(三)三县合作基础良好

从2009年涞涞易三县旅游业发展情况看,涞水全年接待游客202万人次,完成门票收入4 580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5亿元;易县接待游客211万人次,实现综合效益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53%;涞源县接待游客52万人次,实现经济效益2.6亿元。相比之下,旅游收入差距不大,旅游业发展水平相当,有利提升区域旅游路合作的积极性,实现互利共赢。

(四)区位有利于市场对接

首先,涞水、易县、涞源三县位于保定市西北部,地域相邻,境内有公路、铁路相互连接,有利于区域间彼此联合、展开旅游合作,也利于加强涞涞易三县与京津两市、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及省会其他城市之间的旅游联系。其次,三县处于太行山东麓,民俗相近、文化相融、社会经济交往密切,为旅游合作奠定了社会和文化基础。再次,三县毗邻首都,位于京津石三大都市的1小时经济圈内,是京津冀都市圈、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能力和居民出游率较高,十分有利于本区旅游业的发展。

(五)政府引导扶持力度空前加大,旅游战略提升机遇绝佳

近年来,国家、河北省及保定市政府部门出台了多项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京津冀之间的协商对话机制、协作交流机制和信息沟通反馈机制正在形成并不断优化,为涞涞易三县旅游区域合作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和巨大的发展动力,有助于旅游业产业地位的大幅提升;三县也已通过门票互惠、联合申报、线路串联等多种方式逐步推进旅游区域合作的进程,积极构建区域性的旅游目的地与集散地。

四、涞涞易地区旅游发展策略

(一)变被动辐射为主动对接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于涞涞易三县的资源特色和区位优势,紧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机遇,以“旅游产品创新、旅游品牌创建、旅游要素补足、服务质量提升”为核心,着力强化政策与资金的引导与支撑,优化管理体制,形成示范效应,吸引产业聚集,变“被动辐射”为“主动对接”,推进产业与区域合作,提升旅游综合效益,以涞涞易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撬动产业经济联动发展。

(二)塑造核心吸引力

要按照“高品位规划,高档次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整合资源,以“二次创业”的精神进一步提升龙头景区的品位,打造以高品位旅游资源为核心吸引力,狠抓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的精品景区建设,增强涞涞易三县在旅游行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建设集生态旅游、避暑度假、商务休闲、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环京津休闲旅游的龙头产品、国内知名的山地旅游度假区和热点旅游目的地。

(三)确定区域合作重点

涞涞易三县主要在旅游项目开发、景区建设、区际交通优化、信息网络构建、文化传承、基础设施完善、人才吸引、管理体制理顺、政策出台、标准建立、服务提升、招商引资、宣传促销、生态环保、富民增收以及产业延伸等诸多方面开展战略性合作,发挥优势,补足短板。

(四)共同确立发展目标

通过旅游综合性战略开发,引导涞涞易三县联合培育重点旅游产品和品牌旅游线路,构建现代旅游服务体系,提升休闲度假功能,增进区域与产业协作,提升旅游整体实力,并以涞水县为突破口,强化与京津的市场化对接,提升涞涞易旅游对中远距离市场的吸引力,优化河北省乃至环渤海地区的旅游经济格局。

(五)共同打造经典线路

全力推进涞涞易三县的旅游一体化开发建设,逐步消除区域间的政策障碍、市场障碍、交通障碍和服务障碍,着力建设北太行经典旅游线,实现三县旅游网站与管理系统相互链接、信息互通。

(六)统一推进旅游减贫

涞涞易三县要积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推进乡村旅游向乡村度假发展。结合农村新民居建设,推出一批特色鲜明的农家旅馆、乡村酒店、休闲农庄、采摘农园、观光农园及景观村镇,完善基础与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创新活动形式,提升乡村减贫带动力。

参考文献:

[1]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河北省旅游局.关于京郊休闲旅游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R].

[3] 李佳,钟林生,成升魁.中国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56-162.

[4] 连片特困区蓝皮书:中国连片特困区发展报告(2013).

[5] 中共河北省委.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河北日报,2010-11-18.

Study on the strategic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Lai Lai Yi tourism on region

WANG Ran,XU Ning,ZHANG Li-yun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9

农产品区域品牌是近年来国内开始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和条件的依赖性非常高、农产品质量特征的隐蔽性与区域性及我国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等状况,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成为农产品品牌发展的理想选择。农产品区域品牌是一个地域内农业生产经营者使用的公共品牌的标志,它是以特色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的地域聚集为基础的。创农产品区域品牌,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内蒙古有发展特色农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并且形成若干家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总体来说,农产品区域品牌还处于成长阶段,其品牌的带动和协同作用还不很突出,因此有必要结合目前内蒙古农产品及其区域品牌的发展现状,选择适宜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战略,凸显农产品的竞争优势,促进和推动内蒙古农业经济的发展。

1 明确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经营主体

鉴于内蒙古农产品品牌和农业组织的发展现状,现阶段应结合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培育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实施主体,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成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主导力量。

1.1 由行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来担当区域品牌的经营主体

维护好农产品的共有品牌,一方面需由农产品协会严格监督,由农产品协会建立统一的生产和加工标准,指导农户统一种植管理,统一收获分类,生产出品质稳定的农产品,然后再统一包装,统一市场推广,以共同的品牌进行销售,避免农产品分散经营所带来的品质多变的问题;另一方面一旦发现农产品品牌被侵害或假冒,可由农产品协会代表农民去争取法律援助,及时制止不正当竞争,以有效保护农产品品牌的市场信誉。

专业合作社使广大农民结成资金、技术、信息共享的利益共同体,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可较好地解决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生产规模小、难以进入市场及适应市场变化的问题,大大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共同打造优质品牌,有效地改善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如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至2011年,全旗已有奶牛养殖合作社45个,因地制宜,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和奶户的意愿,坚持奶户+奶牛养殖合作社、奶牛小区+奶牛养殖合作社多样的形式,并积极地发挥着协调、互助、双赢的作用,奶牛养殖合作社已成为奶农致富的新捷径。

1.2 农产品品牌化经营需要龙头企业的带动

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但品牌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企业自身的产品、品牌形象是区域品牌发展的基础。农户以股份制或订单的形式与龙头企业形成利益联结体,各生产者按照企业的要求组织生产,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并对产品进行质量监控、市场推广等。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连基地或生产者,具有较大的辐射作用与带动能力。如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福建省的超大现代农业集团、黑龙江省的北大荒米业集团等,这些企业均有数万亩生产基地,能使几万、十几万农户参与订单生产,使农民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内蒙古区域性的名、特、优农产品不少,但对这些产品的品牌化建设还处在成长阶段。龙头企业可以结合自治区地域特有的历史文化塑造农产品品牌形象,把品牌建设作为企业占领市场、赢得消费者好感、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关键。龙头企业要让农户在品牌化经营中切实受益,让农户体会到农产品品牌效应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使农户树立品牌意识,在农产品生产中配合企业实施品牌建设战略。

2 建立和完善以质量标准为核心的体系

实施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关键的就是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产品的质量构成了品牌的核心。

2.1 质量是区域品牌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商标是品牌的标志,农产品有了自己的商标,只是品牌战略的第一步。要使品牌成为名牌,还需要下大力气对农产品的产品质量进行提升。任何农产品,无论外表多美观、包装多精良,若没有产品品质的保证,最终都会被市场所淘汰。因而质量是农产品品牌的本质和基础,而提供质量保障的关键是以质量标准为核心的三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只有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全过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管理,才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安全性,进而获得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提高品牌农产品的社会信任度。并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对农产品质量从生产到销售整个环节予以监督及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使农产品具有高标准的质量、严格的市场监督、规范的生产流程。让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形成完整的品牌质量系统,才能促进区域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创造出优质品牌产品来。

2.2 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农产品成长为名牌产品的前提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10

(一)资源优势

甘肃以古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而得名,位于祖国中心。全省设五个省辖市,七个地区以及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民族有汉、回、藏、东乡、裕固、保安、蒙古、哈萨克、土、撒拉、满等民族,人口近2634万人。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地形大致可分为陇南山地、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以北地带、祁连山地六大区域。主要山脉大多分布在省境边缘,大多数河流都以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矿藏主要有石油、煤、铁、铬、铜、钨、磷、石膏、池盐、芒硝等。森林资源多集中在山区,主要有陇南白龙江林区的青冈、桦木、云杉、冷杉等用材林树种,木材蓄积量近l.5亿立方米。

甘肃省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土地面积居全国第七位,人均耕地居第六位,同时,甘肃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原、荒地、水域面积辽阔,可开发潜力较大;甘肃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水系,水量充沛、落差集中,水能资源潜力巨大,发展水电建设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中药材品种多、质量好,综合开发潜力大;甘肃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具有风格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广阔;甘肃省境跨度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农业环境独特,发展特色农业具有独特的优势;甘肃工业综合实力居全国第23位,有较为良好雄厚的国有工业企业基础。石油钻采、炼化设备、数控机床、电机电器、真空设备、风动工具、军工电子设备等产业相对优势突出,具有很大的改革和盘活潜力;省内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年轻,是劳动力资源的一大优势,劳动力价格低廉。商业流通自建设兰州商贸中心以来,市场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多层次、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市场网络逐步形成,商品流通总量不断增加,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对周边省份的吸引辐射作用日益增强,商品流通枢纽初具规模,发展前景良好。

(二)资源劣势

甘肃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特别是水资源严重匮乏,传统农业发展相对缓慢;虽然有良好的工业基础,但产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企业发展过程中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现状仍未得到彻底的改变;从业人口文化程度低下,投资环境不佳,经济基础薄弱,老、少、边、困区域范围大;由于受自然条件、区域位置、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以及人文背景等各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甘肃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步加大,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位次不断后移,而这种状况在西部大开发中,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二、甘肃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制约因素

(一)资源制约

1、土地资源未能合理利用,基础设施差。甘肃耕地资源是全国的五分之一,人均比全国略高,但合理利用程度不高。县域范围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制约了地域优势的发挥。

2、劳动力素质、劳动力产业分布与文化结构不对称。劳动生产率的低下,势必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目前甘肃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仍以小学、初中文化为主。从劳动力产业间的分布看,一、二、三产业劳动力呈正三角形分布,小学、初、高中以上文化结构呈倒三角形分布。

3、技术、人才、信息等成为稀缺资源。甘肃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农业的耕作技术、综合生产技术以及非农就业、自主创业的基本技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供给缺失。在人才方面,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断流向南方等大型发达城市。特别是在市场信息、就业信息、技术信息等方面,也存在流通不畅,更是出于劣势地位。

4、特色资源商品化程度低。甘肃少数民族众多,分布广阔,地区差异显著,具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习俗和人文特点等条件。蕴藏着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生产技术等资源,并且地下矿产种类繁多。但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各地对特色资源的潜力没有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大多数产业规模小,商品量少,加工水平低,包装工艺差,缺乏必要的宣传和推广,致使许多资源处于闲置、浪费、流失之中。

(二)制度制约

1、户籍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是我国改革过程中迄今为止变化最小、最为缓慢的社会经济制度。我国目前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村流动劳动力所面临的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与歧视的制度基础,这一制度大大限制了城市资源与农村资源之间的流动,将农村劳动力排除在提职、培训等管理体系之外。

2、城市就业制度。企业用人制度长期以来重学历、资历、证书而轻能力、业绩的现象始终存在。加之城市人口不愿学习一线生产技术,而大量来自农村的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参加正规教育,被拒之门外,导致了生产技术工人的严重短缺。

3、教育培训制度。甘肃城镇劳动人口规模庞大、而科技教育和培训资源严重短缺。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发展不均衡。企业培训投入激励不足,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缺位,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缺乏公信力致使劳动力市场信息失灵和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造成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培训严重不足。

4、企业产权制度。目前,甘肃有相当部分的乡镇企业仍属集体所有,对乡、村各级政府有着较强的依附关系。乡镇政府干预企业经营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乡镇集体企业产权模糊,部分农民联户(合作)办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的地位和经济性质不明;一些地方平调乡镇企业财产,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和隶属关系的现象时有发生。用人机制上凭关系直接指派现象严重,分配制度上仍沿用老制度,内部管理不民主,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这些体制方面的缺陷使甘肃乡镇企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

5、财政制度。总体上看,财政制度体现为杀富济贫。收入较好的县区自不够,上缴比例太大,用于补贴贫困县区,这样就无法调动县区追求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各个县区财政增长点不合理,一味强调经济增长,不注重来源性的培养。

6、金融制度。缺少民营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农村信用社。这样造成了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不够。加上金融政策和操作中对民营企业的歧视与偏见,制约了民营企业的筹资能力。

(三)政府行政能力制约

甘肃在对外开放方面相当落后,在全国处于劣势。由于思想开放程度不高,对政府职能定位的老观点还不能彻底转变,政府职能与权力运作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很多时候还延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观念和方法。在许多行业领域由于垄断,公共资源、公共权力演变为部门权力、部门资源。这些行业领域的政府主管部门,其权力运作往往不符合市场规则的要求。

(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制约

甘肃60%以上的乡镇企业集中于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以及餐饮与住宿业。乡镇工业企业主要以采掘业、建材加工、原材料加工和简单食品加工为主,技术层次低,产业链条短,产品档次低趋同性强,致使乡镇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经济效益低下。那些从事地区特色产品生产的企业,大部分处在手工作坊式的加工模式之下,扩大生产规模缺乏资金,销售产品缺乏宣传和渠道,参与市场竞争缺乏平台。

三、甘肃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战略措施

(一)发展特色经济要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

甘肃发展特色经济应与发达地区一样走产业升级之路,在发展的过程中适时地对原有的特色产业和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要从竞争力相对较弱的现实出发。要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要对原有特色产业进行高起点的革新改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注意培养特色经济的上下链相关产业使其在区域上相对集中,在发展特色经济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强对关联产业的扶持和帮助。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第三产业中的那些市场潜力大、附加值高的交通运输、房地产、证券交易、物业管理、旅游和服务业等在一定时期内向这些行业倾斜。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使其在财源建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积极调整和制定当前的制度和规则,为特色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制定合理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明确界定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合理的产权制度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相协调。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坚持自然资源的有偿开发利用原则,实行低消耗、高产出的集约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明确企业产权制度。通过理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确立企业创新者和创新成果的直接关系,提高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特色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通过设立各种正视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保护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可以进行基础设施和基础研究的投资,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壁垒。同时通过政策、制度、机制的设立可以尽可能快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发挥功效。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与甘肃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投融资体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样化。在硬环境建设上,加快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建设,以工业园和专业市场建设为主要载体和平台吸引各类资本有效投入;在环境建设上,大力降低特色产业创业门槛,降低创业成本,提高服务效率,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创建公平、公正、规范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建立投资服务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有关投资政策法规和信息咨询服务,加强产业引导,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4、加快落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建设,强化邮电、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这对促进省内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具有重要作用。

5、重视培育和引导特色经济市场的发展。特色经济首先是市场经济,是以需求约束为特征的,要从市场需求的千差万别中选择具备发展优势的特色市场。由于特色经济的产品大多是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市场容量有限,市场需求变化快,因此在培育特色市场时,重点要放在如何发现有特殊需求的市场。从现实出发,首先要重视和培育的是本土市场,通过资源整合,组建集团,形成特色产品品牌。随着本土市场的不断完善和饱和,自身产业的不断壮大,再把眼光投入到国内、国际市场上。

(三)增加教育投入,加强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开发

通过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力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搞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利用政策和待遇,留住农村优秀教师,通过“支教”活动,向农村学校增派师资,缓解师资短缺的压力。加快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为特色经济发展培养掌握现代化技术和懂得管理经营的新型农民。

加快企业人事用工制度的改革,让企业在劳务市场上公开选聘自己所需要的劳动者和经营者。激励企业内部培训制度,为企业职工创造继续教育的条件。自办或联办技术培训中心,或选派优秀人员到大专院校、大企业学习深造,以保证企业职工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使企业拥有一支具有一定知识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樊元,惠树鹏.甘肃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差异与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师,2007(1).

2、韩剑萍,李秀萍.甘肃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分析与对策选择[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3、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金融研究处.投资与经济增长:甘肃实证[J].甘肃金融,2007(3).

4、欧阳慧.我国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特征、问题与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2007(5).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11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空间组合模式[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综合体模式具有很大局限性,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主要包括增长极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和网络发展战略模式。增长极模式的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部门通常集聚在某个地方即增长极(城市、经济特区、资源密集区和开发区等)。增长极既包括产业增长极,也包括空间增长极。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区域工业化初期阶段所采用的一种空间结构模式。在传统线性经济模式下,增长极推进型企业的选择所依据的产业关联包括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等,主要强调“生产者” 企业与“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忽视了企业“废物”的循环利用即“分解者”企业与“生产者” 企业和“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

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必须用循环经济理念将传统增长极改造成循环型增长极。循环型增长极与传统增长极的主要区别如下[2]:

1.传统乘数效应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传统增长极的乘数效应指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忽视了“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与“分解者”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实现区域循环经济效益最优化,循环型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必然要建立产业生态联系,因此,传统乘数效应必然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

2.循环经济效益是循环型增长极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重要动力。与传统增长极一样,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但与传统增长极仅追求经济效益不同,循环型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必须遵循循环经济规律,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由于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的存在,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均随距离的递远而衰减 。

3.根据李小建和苗长虹提出的推进性产业的性质和相关指标[3],作者认为区域主导循环型工业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工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2)强产业生态关联性,能促进循环型产业综合体的形成;(3)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产品市场广阔,市场扩张和生产发展速度快;(4)较高的发展速度或潜在发展速度,能带动循环经济整体快速发展;(5)较高的比较循环经济利益,能充分发挥区域比较循环经济优势,发展潜力大;(6)具有较大的规模,只有这样才能主导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方向;(7)动态更替性,不同发展时期,主导工业不同。组成区域循环型主导工业的若干关键企业或潜在关键企业是该工业的推进性企业,推进性企业的区位集中地便是循环型增长极。

4.循环型增长极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一方面,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往往更倾向于空间上互相接近,产业生态联系更多地发生在区内;另一方面,由于在产业系统中增加了“分解者”企业,从而提高了产业关联度,因此,循环型增长极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而传统增长极忽视“废物”循环利用,缺少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

5.循环型增长极有利于其与地区的协调发展。循环型增长极的选择遵循产业生态联系原则,增长极与地区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网络,二者互相利用“废物”,既节约资源又可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增长极与地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如下:(1)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几何构成是由点和轴(线、带)两大部分有机组合而成。(2)点轴系统既具有集聚效应,也具有扩散效应。(3)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轴线走向与自然轴和人文轴的实际走向吻合一致,轴线具有不规则特点。(4)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具有等级层次性。

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是在循环型增长极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循环型空间结构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循环型轴线有机组合而成,循环型增长极沿轴线形成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与传统轴线相比,循环型轴线增加了“废物”的运输功能。循环经济效益可分解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与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一样,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也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循环型轴线走向与自然轴(流域轴、海岸轴等)和人文轴(铁路轴、公路轴等)的实际走向一致,或由自然轴与人文轴共同交叉复合组成复合轴线,是区域循环经济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循环型网络发展战略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相互交叉的循环型轴线共同构成,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但以扩散效应为主,以区域循环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是以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为基础的高层次终极发展。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优势导向模式[1]

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基本特点即:(1)把区域内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区域主导优势条件,资源储量、种类、品位、空间组合状况及开发利用难度等直接决定着区域内部支柱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形成,以及区域在全国乃至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2)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但非最终形式。随着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将逐渐被其它优势导向战略模式替代。(3)资源导向战略模式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4)区域内部自然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在自然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恶劣的时代,丰富的“废物”(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优势条件之一,“废物”(资源)再利用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资源导向战略模式的重要内容。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仅强调自然资源如煤炭资源优势,忽视了“废物”和环境资源的价值。(2)资源(含“废物”和环境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传统自然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但随着自然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如垃圾发电)和环境资源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在“废物”集中地区如大城市可采用“废物”导向战略模式,在环境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采用环境资源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如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在空气质量优良的地区发展对空气质量要求特别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发生在区域发展的较高阶段,并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3)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废物”和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共同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贵州省开阳县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发展战略模式是典型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

根据区位论,优越区位是决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定阶段可成为主导因素,形成区域发展的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其基本特点:(1)优越区位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2)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中的区位由自然区位和人文区位两部分构成。(3)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区位优势的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转化。循环经济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在一定阶段应采用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但除考虑传统的区位因子外,还要重视“废物”的运输成本、“废物”运输中的环境污染、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等因子。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

我国目前的生态工业园规划,往往强调自然资源优势和政府的重要性,忽视企业区位因子如市场区位、交通区位等的重要性,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等,降低了企业利润,不利于调动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更不利于自然资源短缺而区位优越的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如发挥交通区位优势、集聚废旧金属发展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影响了循环经济的合理布局。在我国未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中,要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在区位优越地区发挥区位优势集聚生产要素,加强对传统经济的循环经济改造和促进全新型、虚拟型循环型经济地域结构类型的形成。

区位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转化,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即:(1)市场是决定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竞争机制是区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3)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一种模式,也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最终存在形式。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导向战略模式具有新的特征:(1)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绿色市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因此,竞争机制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前提是建立完善的绿色市场经济体制。(3)绿色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模式,强调一切从绿色消费市场出发,有市场就生产,无市场就转移。

(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模式[1]

传统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区域内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与市场化是区域创新的标志,区域内部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是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依托。

按照区域发展初期技术创新过程形成的机制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区域分为自主创新型区域和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型区域两大类。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在一切战略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强调先进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忽视了资源再生技术、资源节约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循环经济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但确是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因此,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应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2)根据循环经济理念,“污染”的技术与“绿色”的技术不再是严格意义上对立的概念,技术的选择应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要把所有减少物资消耗、封闭物质流、使能源脱碳的技术进行系统化思考。突破单一的、狭隘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把各行业的创新技术统一起来,以追求最佳效益[4]。(3)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闭路循环技术等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重点。根据循环经济的6r原则,为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除以前的高新技术外,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闭路循环技术和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等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之一。(4)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循环经济强调企业之间“废物”的相互利用、企业因产业生态链断裂的风险大,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复杂,因此,更需要企业之间加强技术创新的合作,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5)政府在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更明显。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中介服务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桥梁,政府是技术创新的航标、且通过改变技术创新活动资源配置来影响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而循环经济技术是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5]。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

(一)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原则

目前如何选择中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以下观点[6][7]:(1)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行业和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我国循环经济的近期战略重点产业。(2)中国近期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市场效益、就业、循环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四统一”原则。②治理“双高行业”即高污染排放和高原始资源消耗行业原则。③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优先原则。④抑短原则,即抑制资源短缺程度最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使用原则。⑤成熟技术原则,即加速推进已经具有成熟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原则。⑥规模经济原则,即推进企业规模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网络原则。我国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而不是复制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因此,以上原则在应用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选择时,需进一步修正。

1.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量大的产业优先原则。选择该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可有效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迅速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2.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选择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即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生态化的融合原则。首先,要在符合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和国际化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否则,该产业在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迅速减少和资源短缺数量迅速减少。其次,要鼓励企业从生产优先向服务优先的转变,优先发展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即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和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如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的发展。将制约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瓶颈”产业作为进行循环经济改造的重点产业,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忽视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含潜在)的产业对区域循环经济效益的贡献,该类产业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应该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正如在区域经济中将“瓶颈”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含潜在)同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一样,本文将制约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和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同时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二者并不矛盾。

3.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原则。如果新建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要重视建立产业之间的生态联系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联系,根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原则(如考虑“废物”运输成本、生态成本)进行合理布局,要重视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引导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已建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必须根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化原则,依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布局调整。如在坡度较大地区发展种植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必须退耕还林还草。

4.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制约原则。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如贵阳市,可采用跨越式发展模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但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追求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因此,总体上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要受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5.可持续消费原则。循环经济包括整个社会生产领域,其中,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社会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中国目前虽然处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造成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原则,消费领域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7.区域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原则。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生态环境和知识是21世纪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加速推进区域已经具有的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可以发挥循环经济技术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的综合效益。

(二)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原则

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必须落实到空间上,但当前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的理论研究滞后,导致在实践中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目前,中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可持续协调发展包括非均衡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符合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21世纪初期中国区域发展的主旋律。可持续协调布局是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空间侧面,包括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在中国21世纪初期,其空间布局必然遵循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

2.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原则。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3.因地制宜原则。循环经济存在空间差异规律,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循环经济依赖的自然禀赋的地区差异性。循环经济依赖于自然禀赋,而自然条件具有地区差异性,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和分布不均衡性。第二,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循环经济改变了物质的流动方向,但不会消除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集聚可以减少废物排放、存储、运输及其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因此,存在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规律。第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循环经济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循环,循环经济各环节之间的距离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存在距离成本的地区差异。第四,技术空间差异。循环经济发展依赖于循环经济技术尤其是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循环经济技术水平存在空间差异。第五,绿色消费市场的空间差异。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循环经济依赖的绿色消费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反映在空间上必然形成区域绿色消费市场。因此,推进循环经济模式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4.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我国各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强度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决定的,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第一,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动态变化,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的趋势,优先选择在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产业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地区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否则,上述地区不再符合原则(2)的要求,又不属于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也就不再是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第二,要在循环经济网络基础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以利于实现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第三,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其集中分布地区如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区域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贡献大(含潜在)的地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

5.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在中国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消费集中地域如大中城市往往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消费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领域,但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往往大大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失调,应优先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

7.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地区优先原则。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已具有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区域,率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发挥比较循环经济技术优势,迅速提高区域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诸大建.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12

“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区域应着重实施生态立圈战略、大通道战略、“京三角”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以大通道,连接东西,辐射南北,迈向国际化,建设国家创新型、生态型和文化型城市群,最终建成世界级城市群。

(一)实施生态立圈战略,建设国家生态型首都圈

生态环境是“京津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未来应分区分类指导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针对不同地域特征和自然禀赋的差异,采取因地制宜而又统筹考虑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策略,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工程以及河流廊道生态恢复工程为主,形成以北部农牧交错带、中部林草交错带、东南部平原区和永定河、滦河、海河河流廊道以及沿海生态廊道为主体的网络化生态安全格局,逐步改善区域整体生态条件;同时加强海岸带的保护,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二)实施大通道战略,建设国家交通主枢纽

立足京津冀区域综合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适度超前建设国家铁路主枢纽、国家公路主枢纽、国家航空区域性枢纽和国家通港口主枢纽,不断提升京津冀区域作为国家交通主枢纽的地位,把京津冀区域建成国家交通主枢纽。适时建设京沪、京哈、京广等区际铁路客运专线,强化京津冀区域同全国其他主要城市间的长距离高速运输联系。继续完善京津冀区域海铁联运的有效衔接,完善环渤海地区铁路网络建设,扩大环渤海港口的集散腹地。积极建设京津冀区域城际轨道交通,实现京津冀区域内部城际交通“快速公交化”,缩短京津冀区域内主要城市间的交通时间,合理引导城市和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

(三)实施“京三角”战略,建设国家北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京三角”地区背靠燕山,俯视中原,依托京津,面向渤海,是我国最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北方最大和发展程度最高的经济核心区。建设京津冀区域的目的是疏散北京职能,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区域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设想为:形成华北地区“四区联动”的辐射圈层布局,推进形成京津冀区域“一体四翼”的放射状空间格局。未来应打造四区联动京津冀区域,分别为核心区(北京)、紧密协作区(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5市)、联动支撑区(河北省的石家庄、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秦皇岛6市)以及广义的“京津冀区域”。

(四)实施国际化战略,建设国际型城市群

在全球化背景下,未来京津冀区域建设应突出“国际化”的城市取向,利用自身已奠定的国际合作与国际地位,在国际舞台上,共享国际资源,培育全球产业链,坚定不移地实施国际化战略。突出强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扎实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积极利用先进技术、信息化手段和现代管理理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处在价值链高端的先进制造业和以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教育培训等为主的生产业,按照低端―中端―高端―终端的产品升级路径,推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延伸若干个具有国际意义的产业链,走高级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道路,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类型及策略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及京津冀区域内各城市产业类型进行划分,研究发现京津冀区域增长优势和竞争优势均较强的产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属于增长优势较强、竞争优势较弱的产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煤炭采选业、塑料制品业、烟草轻工业、食品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饮料制造业属于增长优势较弱、竞争优势较强的产业。北京最具发展优势的产业为普通机械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虽然具有较强的增长优势,但产业竞争力较弱,由于产业竞争力不足带来的负效应超过了产业增长速度带来的优势,导致该产业整体增长水平低于京津冀区域;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也存在产业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天津市增长优势和竞争优势均较强的产业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增长优势较大,但同时存在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廊坊增长优势和竞争优势均较强的产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唐山、承德增长优势和竞争优势均较强的产业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保定增长优势和竞争优势均较强的产业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张家口没有增长优势和竞争优势均较强的工业行业。另外,从计算结果中还可以看出,在增长优势较强的行业中,还存在着许多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增长速度较快的高技术产业中,如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未来产业转移类型可归纳为两类,包括衰退型工业行业和强资源环境约束型工业行业。衰退型行业最突出的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产业结构负偏离量和竞争力负偏离量均为最高;其次为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综合考虑产业结构偏离量、竞争力偏离量以及产业总产值变化趋势,在以上行业中这三个指标均为负值的产业包括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8大行业,这些行业在北京市工业发展进程中已表现出明显的谁退迹象,属于衰退性的行业。这些行业大多属于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产业或者初级产品加工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或者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均较低,这些行业应尽快退出北京,向其它具备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

综上所述,由于北京产业生产成本较高,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较差,未来比较优势较低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应尽可能外迁,但制造业中的高附加值、低耗能、低污染的技术研发密集环节可以继续留在北京,今后的发展重点应该是把重工业建设发展空间变为对重工业进行技术服务的高端市场空间。

三、京津冀区域空间组织与要素整合的保障措施

(一)构建合理的城镇职能及空间结构,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综合考虑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及交通体系概况,未来京津冀区域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将打破北京―天津双核结构的旧有模式,形成以北京―廊坊―天津―滨海新区为主轴,以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为左翼,以北京―唐山―秦皇岛为右翼的空间结构;为了保障京津冀区域的生态建设,在京津冀区域北部打造北京―张家口和北京―承德两条生态发展轴。同时要着力构建京津冀区域北部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区、中部京津廊产业发展区、东部滨海临港产业发展区、南部制造业与农业产业发展区四大功能区,推动生态、产业、城镇、基础设施等协同发展。

(二)优化区域产业分工与布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目前京津冀区域大部分城市正处于转型发展与提升发展的重要时期,加快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农业等高端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不仅是京津冀区域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京津冀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需要。北京应将重点发展以计算机、微电子、通信、新材料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以文化、科研、教育为主的创意文化产业,以及以金融、会展旅游、商贸物流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天津要更多地承担北京的城市功能,在现有港口优势与加工制造业优势基础上,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信息、现代医药、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及先进制造业,壮大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河北11市应加强与京、津之间的产业对接,寻求高端差异化的发展路径,定位在发展原材料重化工产业、现代化农业、旅游休闲等方面,同时也是京津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

(三)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高端服务水平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科研机构和高素质人才最为集中的地区,和国外发达都市圈在科研力量和科技人才上的差距并不是很大,真正的差距在于产、学、研一体化水平和科技成果整合及转化服务效率上。借鉴发达国家都市圈科技创新模式,京津冀区域应该在未来整合京津冀区域创新体系,以推动京津冀区域建设为目标,拓展整合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实现京津冀区域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体化建设。加强科研机构、大学、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充分发挥区域内部的科技优势,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四)完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京津冀区域虽然是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地方,在京津冀区域地区内部基本形成了以北京为主中心(陆路及空路)、天津为副中心(水路)的陆海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但是对于满足区域内各地区日益增强的社会经济交往需求来说,仍然需要加强该区域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就具体措施而言,首先,未来京津冀区域需打造以下六条指状快速综合运输大通道,分别为:京津廊综合运输通道、京唐秦综合运输通道、京承综合运输通道、京张综合运输通道、京石邯综合运输通道、津沧综合运输通道;其次,继续完善京津冀区域海铁联运的有效衔接,完善环渤海地区铁路网络建设;最后,积极建设京津冀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缩短京津冀区域内主要城市间的交通时间,合理引导城市和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

(五)建立可行的跨行政区域协作机制及法律保障体系

体制机制建设是未来京津冀区域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国务院已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以及相应办公室,负责制定京津冀区域内的区域规划,协调区域各利益相关部门。建议同时建立与京津冀区域发展相匹配的具有空间意义的法律保障体系,包括产业保障体系、财政金融体系、区域环境体系、监测评估体系等一系列区域规划专项法律保障体系;制定《京津冀区域规划法》和《京津冀区域建设法》以及其他支撑京津冀区域建设发展的专项法规,以保障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周彩红.基于SS分析法的宁、杭、沪制造业竞争力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01).

[2]谭维克,赵弘.论“首都经济圈”建设[J].北京社会科学,2011(04).

[3]赵孟孟.邳州市产业结构演进分析与工业主导产业选择[D].南京师范大学,2011.

[4]刘杨.甘肃工业行业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篇13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trategic target in“Hunan East Gate”of strategy, economy of Zhuzhou will achieve rapidly growth across the region. Interaction between regional logistics and regional economy puts forward to higher requirements of reg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Zhuzhou. Regional logistics in Zhuzhou compared with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Pearl River Delta and other developed areas compared with supply, transportation systems, logistics companies and infrastructure, there is a big gap in the embryonic stage, this is not conducive to“Hunan East Gate”strategic targets. Regional logistics in Zhuzhou helps to“Hunan East Gate”strategic development goals must be out of Zhuzhou, break area constraints, standing on a certain height Zhuzhou reg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Key words: regional logistics; regional economy;“Hunan East Gate”

区域物流是以经济学中的“区域”概念为基础,研究在该区域内物流活动的规律。是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区域物流服务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本区域物流活动的水平和效率,扩大物流活动的规模和范围,辐射其他区域,提高本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

在湖南提出“一带一部”的战略定位,株洲“湖南东大门”战略的主要目标:要通过5~10年努力,争取将试验区建成与长三角、珠三角、上海自贸区区域合作发展的桥头堡,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排头兵,为全国区域合作发展提供示范。

1 株洲区域物流发展的现状

目前,株洲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机遇期,多项政策优势在此汇集。株洲拥有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清水塘搬迁改造、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国家支持中西部发展、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等国家多项重点支持发展政策,给株洲的区域物流发展创造了大好时机。

株洲区域物流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株洲本身工业发达,物流需求多,且株洲具有明显的交通优势。铁路方面,京广线、沪昆线、醴茶线、京广高铁、沪昆高铁、长株潭城际铁路、衡茶吉铁路等一条条铁轨密如蛛网,纵横交错在株洲大地,勾勒出株洲的铁路枢纽地位。公路方面:南北向开通了京珠高速、岳临高速、平汝高速,连通了南北大动脉;东西向沪昆高速伴城而过,成为长三角经济区向中西部辐射的重要渠道。水运方面:株洲航电枢纽工程、旗滨玻璃专用码头、华新水泥专用码头共4个千吨级泊位,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40万吨,全市港口吞吐能力达380万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3条航道改造工程、1条滨江旅游线路、1个株洲综合水运信息服务平台、3个港口建设项目,全力打造“一江两水三港”生态水运。航空方面:长株高速使得株洲到黄花机场时间缩短为30分钟,株洲在芦淞区兴建的通用机场为中小型低空运输提供便利。其中铁路方面的优势最为明显。

新政策下政府也进行了相关的规划和引导。株洲市2013年启动实施9大整合力强、带动力大的物流项目,包括普洛斯物流园、安得现代物流园、物流中心、株洲烟草物流、太平洋药业仓储物流基地、株洲神农千金药品食品交易中心、湘江金属物流城、芦淞服饰物流配送中心、株百物流二期工程,这些项目集纳仓储、配送等多项功能,总投资达100亿元。其中,株洲神农千金药品食品交易中心总投资10亿元,首期主体工程已封顶,集运输、配载、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商品展示、物流科技等于一体,建成后货物周转量每年可达200万吨。芦淞服饰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也在抓紧进行,建成后将拉伸株洲服饰产业链条。

株洲市区域物流产业还处于孕育期。株洲的物流企业规模偏小,服务质量不高。2013年,株洲市城区工商登记的物流企业有421家、个体经营户850家,企业规模小,运行效率低,费用成本高,产品和服务同质化倾向严重。据统计,2012年株洲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高达34.2%,而湖南省平均仅为18.5%。株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没有在株洲的工业物流中担当重任。

株洲区域物流的还未形成物流通道,使物流资源沿着一定的路线在物流中心城市之间、物流经济发达与落后地区之间运动。株洲的物流行业之间,物流行业与企业之间分工与协作进行未得到推进。

2 株洲区域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

株洲区域物流体系现在已有整体发展规划,但仍处于建设阶段,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物流业相比,株洲区域物流在货源方面、交通体系、物流企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株洲区域物流助力于“湖南东大门”战略的发展目标,还存在很多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第三方物流货源不充足。株洲是个工业城市,工业物流应该是株洲物流的主要货物来源。但是株洲工业企业社会物流意识淡薄,大部分工矿企业仍旧自建物流体系,工业物流对社会物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干线运输和部分配送服务方面,物流需求不足,社会物流体系功能难以发挥。如,株洲的工业物流中的生产物流涉及厂内生产部分由企业自己完成,几大核心企业已经建有现代化的自有物流中心,只有企业外部分采用外包的形式,由第三方或零散物流商来完成相关业务。

商业物流是目前株洲第三方物流的主要来源,包括芦淞服装城、千金药业连锁等商业企业的货物集散和配送业务成为商业物流的主流。由此可见,株洲第三方物流的主要货源分两部分:一是制造业的干线运输和支线配送;二是商贸业的干线输入和支线输出。

2.2 各种交通方式结合不够。株洲作为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之间结合不够,面临各自为政的局面,未形成运输交通枢纽中心,使得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之间、公路运输与航空运输之间、铁路运输与水路运输之间货物的流通不畅,货物在仓储、运输、配送等各环节中存在重复装卸、迂回运输等不合理的情况。且株洲与周边各市存在纵向部门分割、横向地区封锁的问题。株洲与周边城市,包括发展多年的长株潭经济示范区,同样也形成了区域管理上的条块分割。“湖南东大门”连接长三角、上海自贸区,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任,要求株洲的物流公司应该站在跨区域的高度发展物流。但是很明显株洲的物流公司还不能胜任。

2.3 物流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竞争激烈,但是整体服务水平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株洲的第三方物流主要集中在芦淞区服装市场附近,市场准入低,以小企业居多,恶性竞争和货损、货差赔付难等问题严重。小型物流公司老板因为一车货损失直接跑路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些物流公司在株洲火车站服装市场附近的和泰路扎堆,物流市场混乱。

小型制造企业的物流业务,省内的客户自己公司送货,偶尔从外面叫车送货。省外的客户主要由物流公司货运,一般送货至长沙星沙物流园直接发货。因为走株洲物流公司也得到长沙中转,时间慢、价格贵。如果由品牌物流公司发货,如德邦、顺丰,相对普通物流公司德邦的价格贵一倍,顺丰贵2~3倍,时间上与送到长沙直接发货差不多。

工业企业物流业务外包,通常对第三方物流的资质要求很高,小型物流公司根本无竞标资格。即使幸运拿到项目,小物流公司也因垫资能力有限,难以承受。合作公司经常采用承兑付款,可以拖欠货款几个月,小物流公司资金链很容易断裂,无法支撑。另外,合作物流竞标价格很低,一单货下来通常毛利只有10%左右,再减去货损、货差及公关成本,很多时候物流公司处于保本或是亏损状态。

2.4 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低。株洲物流企业的物流设备还比较落后。如,芦淞服装市场旁边的物流公司以小企业居多。物流手段与装备技术水平落后,物流能力弱,服务质量难以保证,货差、货损、不能按时到货的情况经常出现。交通拥挤也是芦淞服装市场物流企业最头痛的问题。

株洲物流业的信息系统不完善,更谈不上跨区域的信息平台。目前,株洲物流企业开发和使用的物流信息软件与客户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接口标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与第三方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运输信息系统、仓储信息系统、物流作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缺乏沟通,从而影响株洲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

另外,株洲区域物流助力于“湖南东大门”目标的实现还存在着物流辐射范围小、物流园区建设阻力大和区域间封锁、分割严重等问题。

株洲周边各地物流的发展只注重本市区域物流,区域间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严重,且发展不大。如长、株、潭三市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互不联系,甚至暗中竞争,相同功能的设施在小区域范围内重复建设;在物流园区建设方面因税收低、占地大、治安不好等原因,存在要地难,要地审批时间太长,即使下来了,土地指标大缩水等问题。并且,有些物流园建起来后,维持艰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这么久,各地政府、企业和民间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是都只是从本地区、本行业内出发,制定本区域和本行业内的物流发展规划,未能考虑三市的整体优势,没有用长株潭一体化的思维来打造长株潭现代物流一体化体系,相互攀比,各自为政现象突出。另外由于行业和地方保护的存在,给物流企业的运营造成各种障碍,尤其是跨区域、跨行业的物流系统运作困难重重,异地运输常常会遭遇罚款和扣留,过路费高达运输成本的20%,这些都会对物流成本和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

3 株洲区域物流发展对策

株洲区域物流助力于“湖南东大门”战略的发展目标,必须跳出株洲,打破区域约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发展株洲物流。

3.1 株洲区域物流发展定位。站在“湖南东大门”的高度发展株洲区域物流,要有清晰的战略定位。战略定位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首先应解决的问题。它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企业将要采取的各项具体策略。

首先,应把株洲区域物流的主业定位在工业物流上,更准确地说要定位在化工、有色冶炼、建材、机械制造等重工业物流上,这是由株洲目前实际的工业格局所决定。

其次,应该把物流服务地域范围定位为:立足株洲、辐射长株潭3+5城市群、延伸至郴州、永州、江西等地区。打开湖南东大门,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

融入长江经济带,首先要打开醴陵物流市场。醴陵位于湘赣交界处,是湖南省的“东大门”。紧邻长株潭金三角经济区,属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区范围,是湖南呼应赣浙沪、沟通大西南的交通要冲。独具“三铁四高一港一航”水陆空立体式对外交通优势。醴陵市工业经济中陶瓷、烟花、机械加工、造纸、服装等产业规模的不断膨胀,大宗货物进出的快速增长,为发展物流业提供了强力支撑。

3.2 打破行政区划,整合物流资源。应从政府层面,发展株洲区域物流。从区域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发挥株洲的地理优势,打破行政区划,加强区域合作,为株洲周边长株潭3+5城市群、郴州、永州、江西等地区物流业发展提供统一、和谐的环境。完善物流组织协调机制,统一对大区域内物流基础设施进行布局规划,建立起配套、畅通、高效的物流通道。整合物流资源,推进物流集约化建设,把公路、铁路、物流园区等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一体化效应,提高综合竞争力。

3.3 加快发展铁路物流,形成以铁路、公路为主,航空、水运为辅的运输体系。株洲作为铁路中转城市,应该发挥铁路交通的作用,增加铁路运输的比例。以株洲北站为核心,辐射轨道交通物流园、云龙物流产业基地、金属材料物流园、长株潭国际物流园等工业物流节点,形成铁路服务工业的物流枢纽;中小商贸业利用中铁总公司推广高铁快运业务契机,整合芦淞服饰产业与电子商务资源,实现铁路货物门到门服务,推行产业物流一体化,通过规模运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3.4 加快物流平台建设,推进第三方物流集聚,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可以通过物流平台建设,发展专线物流,推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集聚,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如,现在出现的卡行天下模式和安能模式。通过物流园区建设,统一信息系统的构架,实现统一采购,保险业务等加强企业实力,强强联手。

加强株洲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管理。鼓励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做好自己的特色专业,部分业务外包,降低物流成本;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公司入驻株洲地区,推进株洲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鼓励大型企业自有的物流公司剥离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数量和质量。

3.5 基于区域货物中转枢纽的多功能服务型物流模式的选择。区域物流模式发展必须与区域经济相适应。要适应湖南东大门战略目标,使湖南对接长三角、承接上海自贸区辐射的示范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辐射带动的桥头堡。通过东大门战略发展湖南,并拉动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因此,发挥株洲接东带西的陆线枢纽作用和综合成本优势,基于株洲区域经济和交通地位的特征,株洲区域物流的发展应该采用基于区域货物中转枢纽的多功能服务型物流模式。

要成功应用该模式,首先应完善集疏运体系,合理分配物流资源,资源共享。使物流经济带上物流行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得到推进,物流企业间集聚,整体物流供应链上各环节的集聚,实现专业化分工和合作网络。

4 结束语

“湖南东大门”战略对于株洲区域物流是挑战也是机遇。株洲区域物流应当利用株洲较好的工业基础、交通轨道和物流政策扶持等优势,迎接挑战并实现株洲区域物流的快速发展及与周边物流资源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王艳玲. 区域物流整合与产业集聚联动发展[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11):78-87.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