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实用13篇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1

一、在教学上把握住“人――地”关系这条主线

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区域特征,例如西北的干旱,青藏高原的高寒。这些差异性就是这些区域的典型特征,而这些差异性往往是由该区域所处的位置和范围造成的,所以也叫地域性。差异性是教学的突破口,但我们在教学中要牢记“人――地”关系这一条主线。“人――地”关系也就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自然要素主要是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人文要素主要是经济与文化,经济包括农业、工业、第三产业;文化包括习俗、艺术(音乐、舞蹈、雕刻等)、服饰、建筑、宗教等。“人――地”发展关系的结构使区域地理的教学上升到要求学生辩证地分析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而不是停留在掌握区域特征的水平上。我们不仅要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组织教学,更要突出“人文”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关系。

二、注意以点带面和综合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以点带面,就是围绕一个重点知识来展开整节内容的教学,这个“点”就是区域的最典型特征。例如,在关于西北地区众多的地理知识中,干旱的地理特征与其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同时它又引发了一系列的人文地理现象,因此,对西北地区的学习要紧紧扣住“干旱的环境及影响”这一重点知识展开:干旱的景观――植被(草原、荒漠、沙漠、绿洲),河流(数量少、季节性、内流河);干旱的成因――气候(由东往西的景观变化与降水多少的相关性),在此带出气候的成因――位置、范围和地形;干旱的影响――以牧业(牧场、畜种)为主,农业为灌溉农业(作物类型、特色)。

三、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

区域地理教学的基点是地理要素和学习能力,所学习的每一个区域只是一个“案例”,要求学生学会从案例区域中抽取有同意义的、能迁移到其他区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因此,掌握必要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是知识有效迁移运用的前提。区域地理知识看起来零散分散,但学习的规律总是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核心,推导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归纳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并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评价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探讨区域发展的问题。所以,比较法、归纳分析法、综合法是区域地理主要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案例区域的地理要素学习后,能运用以上方法学会从案例区域中抽取具有共同意义的、便于迁移的区域知识、技能方法,在独立认识新的区域时,便知道从哪些方面去理解、认识和解释一个新学习地区的区域特征,知道从哪里和怎样获得需要的区域地理知识。例如:通过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地形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地势决定河流流向的规律,在学习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形时,也能从中推导出中南半岛河流自北向南流的特点。

四、运用比较法落实区域的差异和联系

区域地理部分内容繁多,知识零碎,容易混淆,运用比较法,通过横向联系、纵向对比的方式,就可以使区域地理的学习变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1.对比法使相同事物突显差异。以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为例,对比其在北美洲和欧洲的分布特点。

相同点:都分布在40°―60°的大陆西岸。

不同点:北美洲仅限分布在西部沿海的狭长地带;而在欧洲的分布却较为广泛。原因:主要对比地形因素。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2

问题:高中学生在区域地理的学习时感到内容分散,停留在记忆知识点的层次,无法有效地掌握对区域地理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做区域地理分析的综合题就茫然失措。

要求:区域地理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

1.空间体系的建立。

2.区域整体或局部特征的概括。

3.地理要素的关联和规律。

解决:

一、空间体系的建立

要构建师生“脑中的地图”。

在地理高考中各类地理图、表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要经常对学生强调,学好地理的关键在学好地理图表,尤其是地图。要让学生经常性地填绘地理图表,使他们养成以图表辅助思维和记忆的习惯。尤其是复习有关经纬线、时区计算、太阳高度角和中国、世界区域地理的分布、气候等内容时,图表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大量地填绘地图,尽快帮助学生形成“脑中的地图”,这将会使学生今后的学习事半功倍。

二、区域特征的概括

研究《高考说明》,对于地理学习和复习,我们最需要让学生得到的是:1.系统化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提升地理学科能力。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最常见的任务就是第1个需求。在近年来的高考中,给出一个区域,然后要求归纳区域某些方面的特征题越来越来多,符合高考命题的风向――强调学生提升地理学科能力。

教学对策:区域特征的结构框架构建。

1.自然特征。(1)地理位置特征: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2)地形特点描述:①地形组成(主要地形类型);②地形分布,延伸方向;③地势特点(起伏大小、倾斜方向);④特殊地形地貌;⑤海岸线特征(长短、曲直)。(3)区域气候特点描述:①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②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季节变化,温差大小、温度带);③降水特点(降水总量、降水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水热配合情况、干湿状况);④光照状况;⑤气象灾害。(4)河流水系、水文特点。水系特点: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大或小;⑧支流多或少;④河网密度;⑤落差大小或峡谷数量分布(例如长江上游水系特点:落差大,多峡谷,支流多,金沙江段自北向南流,流域面积小;川江段自西向东流,流域面积较大。分析金沙江段流域面积小的原因:因为流经地区河谷狭小,汇水面积小,所以流域面积狭小)。水文特点:①流量大小;②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哪个季节;③水位季节变化大小;④含沙量大小;⑤有无结冰期及其长短,有无凌汛;⑥水能;⑦流速。(5)植被、土壤特征。植被:①类型;②水平分布规律;③垂直地域分异是否显著。土壤:①类型;②分布;⑧特点。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3

1 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的课程性质的描述为:高中地理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教材课程。

2 在浙江省新课程实验的相关文件中的地位

在浙江省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指导意见中指出:高二年级安排选修的“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两个模块外,要加强区域地理知识的教学,它是文科教学的基础内容,课时由各学校自己决定。

3 在文综能力测试中的地位

区域地理是新课程文综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综合考试内容的第六部分规定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相关部分。

二、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转变

根据上述对区域地理重要的探讨,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教学应该从传统的统一分区教学向多元化分区教学的变化,从以具体区域为基点的教学向以区域地理要素和学习技能为基点的教学转化。

1 所有使用的“区域”都只是作为“案例”和载体

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文科综合考试内容中没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按照这一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选用不同的版本,会出现不同地区的学生学习的具体区域不同,学习的区域数量也有所不同的现象。所以新课程理念下具体的“大洲”和“国家”只是“案例”,是学习的载体,是要通过深入学习所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特征,并在需要的时候迁移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上。

2 区域地理教学的基点是区域地理要素和学习能力

地理新课程理念给区域地理教学带来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在学习某一具体区域时,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这一区域的具体知识,而是如何通过区域要素学习来认识一个区域。这样,学生通过“区域要素”的学习之后,知道从哪些方面去了解、认识和解释一个地区的区域特征,从哪里和怎样获得需要的区域地理知识。

三、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的有效教学途径

1 重视构建区域地理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学习迁移能力

区域地理诸多要素中,每一种地理要素,都固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和认识方法、思路。比如,分析区域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1)太阳辐射;(2)大气环流;(3)地面状况;(4)人类活动。新课程理念下的区域地理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构建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构建。

2 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突出特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不同尺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地理新课程的区域地理在设计思路上“使用案例的方式”,并鼓励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所以,“认识区域”学习目标的重点之一应是通过对“案例区域”的深入学习让学生在认识这个区域的整体中掌握地理学习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习”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理解应用地理科学方法,并经历地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有:(1)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某一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概况;(2)运用归纳的方法,认识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3)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认识地理特征的成因;(4)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

3 构建区域地理有效学习模式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究有效的区域地理教学新路。我认为,明确区域地理的地位和区域地理教学理念转变是有效的前提,有效关键是区域地理教学要有模式,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可操作性的简化结构。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4

一、中学区域地理概况

根据区域尺度不同,区域地理包含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三个层次。

中学区域地理概况如下(据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改编):

①世界地理。A.知识:知道世界的地理概貌,认识大洲、地区、国家,了解地区发展差异。B.技能:学生应该学会独立或合作完成地理任务,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C.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表达交流和反思。D.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基本国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了解全球的环境发展问题,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E.特点:区域性、综合性。

②中国地理。A.知识:知道中国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了解地理差异。B.技能:学会独立或合作完成地理任务,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C.过程与方法:可以让学生试着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同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表达交流和反思。D.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关心基本国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了解全球的环境发展问题,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E.特点:区域性、综合性。

③乡土地理。A.知识:是开展地理实习实践的具体实践场所,为中国地理提供教学案例。B.技能:学会独立或合作完成地理任务,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C.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科学整理、分析,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表达交流和反思。D.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关心基本国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了解全球的环境发展问题,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E.特点:区域性、综合性。

中学地理尤其是中学区域地理,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综合影响。因此,选择一项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区域地理是很重要的。

二、时空分析方法解析

区域地理不是知识的仓库而是知识的锁链,这些知识是靠一定的结构联系起来的,时间和空间就是分析和表述区域地理的两个基本标尺,其中时间包括季节、月份、节气、时刻、昼夜等概念;空间则包括从一维空间到三维空间,包括经度、维度、海拔高度、海陆位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东西南北等方位、南北半球等半球位置、上中下游等流域位置、区域位置等概念。几乎所有区域地理问题的分析,都需要考虑这两个基本内容。因此,进行时空分析是区域地理的一种重要分析方法。

(1)空间分析法。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有其空间分布的位置,进而具备不同的空间特点,产生不同的空间联系、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空间分析法主要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不同空间尺度或分辨率下分析的侧重点不同,通常情况下,把空间尺度分为:世界尺度、中国尺度、区划尺度、省级尺度、流域尺度、县域尺幅和更小尺度这七个尺度。下面以江苏省地理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①世界尺度。描述内容:江苏省在世界上的区位以及与其他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侧重点:空间联系。运用的空间维度概念:经纬度概念、半球概念、海陆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等。

②中国尺度。描述内容:江苏省在中国的地位,与其他各省市间的联系。侧重点:空间联系。运用的空间维度概念:经纬度概念、半球概念、海陆位置等。

③区划尺度(华东地区)。描述内容:江苏省在华东地区的地位,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侧重点:空间联系。运用的空间维度概念:经纬度概念、方位位置、区域位置等。

④省级尺度(江苏尺度)。描述内容:自然人文状况,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资源,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以及这些自然人文要素之间的联系。侧重点:空间分布、空间结构。运用的空间维度概念:方位位置、区域位置等。

⑤流域尺度(长江下游尺度)。描述内容:长江下游状况以及城市的发展。侧重点:空间联系、空间结构。运用的空间维度概念:方位位置、区域位置、流域位置等。

⑥省会市区域尺度(南京市)。描述内容:南京的发展状况、在江苏省的地位。侧重点:空间结构、空间联系。运用的空间维度概念:方位位置、区域位置等。

⑦更小尺度(吴江市尺度)。描述内容:土地利用状况、居民等。侧重点:空间分布。运用的空间维度概念:方位位置、区域位置等。

空间分析法便于认清地理事物的分布和联系,便于比较区域差异,做到因地制宜。空间分析法也同样适用于世界农业、城市、河流等各种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分布及其分布特征等教学内容。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空间这个主线引导建立空间概念,而建立空间概念则主要依靠地图。因此,读图能力的提高、系统的地图分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2)时间分析法。主要分析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特征。不同的时间尺度分析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时间尺度通常包括三个尺度:过去尺度、现在尺度、未来尺度。时间分析法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过去、把握现在、预测未来。

如“2003~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表(篇幅所限,表略),通过分析,我们不难读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和增长速度的快慢。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间这根主线,注重区域的时序性和动态性。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通过规律预测发展演变趋势,并教会学生利用这些规律。时间分析法同样适用于河流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人地关系的发展过程等教学内容。

(3)时空分析法。主要分析时空分布和时空演变等问题,可以通过同地异时、同时异地、异时异地等转换方法进行分析。以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的增长为例,通过读图,可以分析出各大洲不同时间的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不同区域的人口数量变化,可以分析出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数量多的区域。这主要体现了异地异时的分析方法。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空间性,也要注重区域的时序性和动态性。通过时空综合分析法,教会学生正确把握区域地理的区域性和综合性。时空分析法同样适用于某区域的经济发展,某区域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商品粮基地的变化等教学内容。

三、时空分析方法的表述

地理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是其具有特殊的表述方法,即时空表述方法,而非简单的文字描述。尤其是对于区域地理来说,离开了时空表述,更是无从谈起。对于时空分析方法的具体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文字表述法。通过简单的文字描述,将地理事物落实在具体的空间和时间上。

(2)图表表述法。通过图表、柱状图等与区域相结合,展示地理事物的时空演变发展过程。

(3)地图表述法。在地图上展示地理事物的时空演变过程。

(4)图文并茂法。通过地图展示和文字对照的方法阐述时空演变发展过程。

四、时空分析法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不同的区域尺度,分析所采用的侧重点不同,采用的表述方法也不同。

①世界地理。A.主要内容:地理概貌、地区差异。B.可采用的表述方法:文字表述法、图表表述法、地图表述法、图文并茂法。C.举例:以海陆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为例。D.实施建议:教学时,主要通过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类型图进行空间分析,掌握区域地理的大尺度的空间定位分析。

②中国地理。A.主要内容:地理概貌、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B.可采用的表述方法:文字表述法、图表表述法、地图表述法、图文并茂法。C.举例: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地理差异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D.实施建议:教学时,以中国地图和中国区域地图为基础,辅以文字、图表,采用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四大区域的差异。

③乡土地理。A.主要内容:实践场所。B.可采用的表述方法:文字表述法、图表表述法、地图表述法、图文并茂法。C.举例:举例说出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D.实施建议:在反映家乡的城市化进程的时候,用空间分析法最为合适;反映家乡的经济建设成就和工业发展变化时,运用时间分析法,而反映家乡农业的变迁的时候,则需要用时空分析法。

总之,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时空分析法是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知识必须运用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特有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和掌握区域地理知识。而丰富的区域地理知识是学好其他地理知识的重要的基础。恰当合适的教学方法,能使区域地理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时空分析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加强使用地图的能力,建立空间意识。地图是地理学重要的表达方式之一,通过地图的阅读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时空分析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意识,构建区域地理的心理地图。②在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时要注意突出区域差异,概括区域特征。③在运用时间分析方法时要注重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并总结规律。④避免只讲结论而忽视过程的重要性。⑤注意适时总结,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⑥教师在进行资料尤其是地区的搜集和选择过程中,要注意突出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性。

总之,区域性是区域地理的主要特点之一,任何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离开了空间都无从谈起。有了空间概念,才会有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才会有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发生、发展、演变。而时空分析教学法,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不仅体现了区域地理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梳理地理知识的系统结构与联系。

参考文献:

[1]王树声.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7.

[2]王刚.地理时空图的两种转换方法[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0(7).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5

民族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特点构成了民族地区经济及其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面临民族地区经济的现实问题,为解决民族地区经济理论研究和应用型人才,为此民族地区各高等院校在经济学相关专业本科生中开设了区域经济学课程,笔者针对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其教学方法。

一、区域经济学学科的特点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各地区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心,区域经济学在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学科特点主要有区域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1.区域性

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研究是与改革的进程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区域特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各地研究区域问题,离不开研究区域市场的培育、区域所有制结构改革与演变、区域企业的组织结构的改革、区域经济调控方式及政府职能的转变。

2.实践性

我国的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突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主题,各地方政府在思考经济增长问题时,一般以某一行政区为单位,在区域特征基础上进行整体研究,地方性色彩很浓,注重选择适合本地的特定规律和做法,有针对性地加以运用,在运用中又创造了很多新鲜的实践经验,这些多样化的经验相当一部分上升到理论,极大地丰富了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内容。

3.综合性

我国区域经济学理论虽然也涉及微观的、企业的问题,但更着重于政府的产业政策、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区域总体规划、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等与政府职能有关的内容,必须结合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二、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教材的选择不能体现其民族地区高校的特点

民族地区高校区域经济学的课程设置与使用的教材与全国其他高等院校趋同,其民族地方特征未能体现。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生知识准备相对欠缺,一些涉及区域经济学相关方法,如:各种数学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方法等课程未能开设,课堂教学择简章节授课,学生一知半解,难以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

民族地区高校区域经济学的教材一般都选择全国统编教材,涉及地方尤其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难点和具体问题的内容案例很少,需要学校组织教师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来编写补充这部分内容,极具挑战性。

2.区域经济学教学师资较弱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问题,师资问题是决定教学环节的关键因素。民族地区高校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量少,结构不合理,能力有限。民族地区高校教授区域经济学的专业教师数量少,代课现象严重,新增专业青年教师比例少,教学能力不高,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民族地区高校师资培训的经费欠缺,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国内或国际学术交流,教学和科研水平难以提高,不能满足为地方政府培养专业人才的需求。

3.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与学生测试方法传统单一

民族地区高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大多数学校已建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但由于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收集材料、PPT制作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不熟练、收集材料困难、PPT制作难度大、备课量大等。大多数老师仍采用传统的板书方式授课,仅仅是老师教,学生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未能调动起来,区域经济学中面临的一些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数据分析、模型等,需要用课件影像资料来形象深动地阐明,而得不到运用,使其问题更加复杂化和抽象化,传统的教学方法既单一,教学效果又不佳。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受传统考试方法的影响,区域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基本是通过期末闭卷考试,既简单又单一,造成学生只关注书本知识,死记硬背,很难体现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能力的考核,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4.区域经济学缺乏教学实践

区域经济学既有较高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应用性很强,但民族地区高校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教学实践,又加上民族地区条件有限,很难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校外实训实践基地,有些企业或部门怕影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拒绝接收学生的实习,即使学校有安排,大部分采用分散实习的方式,缺乏教师指导,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三、区域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1.结合实际科学设置课程,着力补充教材实践案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因现代经济组织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主要研究如何建立高效的经济区域系统。区域经济学萌发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形成学科的基本框架,此后发展很快,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在我国区域经济学课程开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民族地区高校经济学专业都开设有区域经济学课程,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区域经济学内容应包括三部分:一是经济学基础,如微观与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二是基本理论与方法,如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区域经济政策理论、空间经济分析和空间计量与GIS技术等;三是区域经济问题实证研究。民族地区高校在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应打好经济学基础,科学、系统的安排学习进度和阶段,克服因师资力量不足而因人设置课程的弊端。

民族地区高校区域经济学在使用全国统编教材的同时,应结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在教学大纲和补充教材编写工作中,以适用、实用为原则,注重先进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用增加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成熟的案例来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培养目标。

2.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民族地区本科院校大多数是在上世纪20年代左右,在原大专、中专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面对本科教育层次,师资力量还比较弱,结构不合理,尤其是新兴学科区域经济学的专业教师更加缺乏,为了增加区域经济学教学师资力量,集中力量重点解决骨干教师的问题,民族地区高校一是要实施各种优惠条件,搭建科研平台,引进人才;二是要送出去、请进来,将优秀教师送到重点院校进修学习,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与合作,请国内知名学者专家到学校开设专业讲座,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要求教师深砧教材,掌握学科发展前沿,发现学科新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形成一支较为稳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确保区域经济学教学的稳定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3.加大现代化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民族地区高校要克服硬件不硬、软件不软的被动局面,争取多方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构建完善,为老师的教学提供力所能及的硬件设施,为实施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前提基础。开展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要熟练和掌握多媒体的运用,要求教师要制作自己的课件,通过多媒体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字、图形、影像、语音等方式来演示教学内容,将区域经济学中许多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复杂的逻辑关系直观、清晰地表达出来,通过课前大量的准备、课件的制作,节省传统板书时间,传授大量信息,既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法更具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改革考核的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核。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过程掌握知识程度的检测,又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基本原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区域经济学的性质和特点,考核可采取笔试、口试、作业、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考试和口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基础理论和相关实践问题分析的能力;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4.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培养适用型人才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首先,民族地区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要安排实践教学课时,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实验室,全面开放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如脱贫、环境保护、后发赶超、同步实现小康等,适时更新教学实践的内容,要求学生参与调研、参与课题研究,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民族地区高校更要重视毕业生的实习,要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要尽力组织毕业生到相对应的单位去实习,要在校内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实习工作,在实习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的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自芳.区域经济学新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2]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张明龙.区域发展与创新[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刘欣英.区域经济学教学深化探析[J].当代经济,2009(11).

[5]施晓丽.区域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2010(2).

作者简介:黄明辉(1964-),男,仡佬族,贵州石阡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政法经济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Discussion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s teaching method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thnic area

Huang Ming-hui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6

一、什么是地理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事件或实例为题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讨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的是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种教学方法实施之后,对学生能力培养收效显著,被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而被推崇。

地理案例教学是教师运用具体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案例教学对学生地理思维方式的形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由地球与地图、区域地理两大板块构成,以区域地理为主,其中区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除本标准规定的少量区域外,其他区域均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本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新课标p3页)很显然,这里指的“其他区域”仅是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新课标p12页)和“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新课标p17页)的案例。从人教版初中地理的编排来看,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世界地理总论安排在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安排认识地区与国家,八年级上册为中国区域地理总论,八年级下册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仔细研究教材,不难看出: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在认识区域部分多以案例方式呈现。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分区地理,安排了日本等六个国家和亚洲等六个地区,实际上这些国家和区域本身都是案例,设置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区域学习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对区域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因此,地理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初中地理教学,针对性较强。

三、案例教学法在区域地理教学实施中的策略

案例教学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旨在推动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初中案例教学的实施一般需要经过案例导入――案例呈现――问题质疑――分组讨论――知识拓展――教师点评与知识体系形成等过程,同时必须把握好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的策略设计。

1.确定案例教学实施的整体方案

教学目标的承载性和针对性是所有课堂教学基本的原则。地理案例教学目标承载性包括总体目标的承载性、阶段目标的承载性及案例分析课的目标承载性。案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包括学情的针对性与目标指向性。案例教学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掌握知识。能力培养需要一定的过程,不能期待通过一两节案例教学课使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各项技能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对整个初中案例教学步骤有明确的规划。一是对整个初中阶段案例教学要实现的目标有明确的部署。二是根据学情设计每一个阶段案例教学的突破目标。三是针对学情与所选案例的特点选择每一节案例教学课的突破目标。

2.构建区域地理教学分析模

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总体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为此,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区域地理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构建一套区域地理教学思维模式,教会学生区域地理学习的思维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人教版初中地理认识区域从亚洲入手,意图在于建立区域地理的学习框架。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师教学用书在第六章教材设计思路中指出:本章教材以叙述式课文――亚洲为案例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方法和策略。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分析框架包括四个方面:地理位置定位、自然环境分析、人文环境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构建区域地理分析模式时,教师不必过于追求区域要素分析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而应采取粗线条突点重点要素,注意地理思维的逻辑性和学生思维模式的形成性。如地理位置定位教学必须一以贯之地遵循空间位置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即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的顺序建模。自然资源主要抓住土地、气候、河流和矿产四大要素。

3.渐进性运用区域地理分析模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学阶段,合理设置案例分析的难度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难度过大,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可能出现教师“唱独角戏”或只有个别学生参与探讨分析问题的情况。如过于简单,则达不到推动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效果。为此,案例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思维的缜密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尚处于开发阶段,直接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必将导致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从人的认知规律来看,必然是先学习模仿――运用――创新提高的过程。教会初中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区域的现状和发展,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须让学生学习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教会学生区域地理分析思维框架――建模,其次是运用区域地理分析思维框架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以案例分析巩固分析模,在学生基本掌握分析模式的基础上,再真正启动案例教学法以提高学生分析区域的能力。以七年级下册为例,在第六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亚洲分析的两大模块: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对区域的分析有了初步构架。为此,我对第七章案例教学的总体思路设计为:建模(导向性教学)――以例释模――以例促模(固模)――活模(对比性案例教学,提高分析能力)。第一节课为分析模块构建,即对区域地理学习模块构成进行梳理,构建区域分析知识框架,建立区域地理分析思维程序,让学生知道如何分析一个地区和国家。第二节课以《日本》为例巩固分析模式,初步理清自然和人文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会知识的迁移与联系。第三节课以《东南亚》为例进入实际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模板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能力。第四节课以《印度》为例巩固学生运用模板分析区域地理的能力。第五节课采取《日本》、《俄罗斯》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分析模式的能力。

4.在教学设计中把握学生主体性原则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仅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只有明确案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确保案例教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案例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更多的是学生的参与。就教师而言,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点拨、拓展和课堂的调控作用。对于学生而言,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打破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模式,根据教师提供的具体事实、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进行主动的独立思考或与他人进行讨论,探索最终结论。因此,每一节案例教学课的教学设计都紧紧围绕学生主体性原则预设整个教学过程和每一个活动环节。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实现师生间的和谐互动。

案例:日本案例教学课堂设计片段。

教学总思路:以二战后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为主线贯穿整个案例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法重视学习者参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个人积极思维或小组集体探究实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和兴趣,调动和激发学生思维,减少抽象理论学习产生的单调感和枯燥感;有利于学生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案例教学过程是学生知识水平得到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探究性教学方法,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更多活力与魅力,值得我们尝试和探索。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7

任何高等教育都是一定时间和空间的产物,从最宽泛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总是区域性的,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关照,是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的具体化。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可谓联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相对纯粹的高等教育理论而言,它更为务实、富于针对性。区域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背景,如何理顺中央与地方的高等教育权责关系、高等教育与其它社会系统的关系,同样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层面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在国际国内如火如荼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体化、区域化实践背景下,当前国内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方兴未艾。基于此,本文将梳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国内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实践和研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 区域高等教育研究概况

在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是地方特别是省级政府取得高等教育管理支配地位后的结果,是由过去以中央政府、行业部门为主导的条块分割式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向中央与地方两级分工管理体系转变的过程,直接表征为系统服务面向的地方化。[1]

形式上,院系调整确立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区域化发展的整体格局,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行为服务于宏观政策的需要,缺乏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仍是一种中央高度集权式管理模式的产物。《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开启了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大门,其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实行“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三级办学”的政策诉求。[2]此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作为主要政策文本的一个核心内容不断得以强化。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进程直接受制于宏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影响,历经二十余年积淀,凝聚了一批研究者,一些研究机构和期刊研究特色日渐显现,研究主题趋于集中。

(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进程

笔者以“区域高等教育”为主题关键词,时间跨度为1985-2012年,在CNKI50中搜索得到相关论著679篇,其中期刊论文509篇,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分别有16篇、109篇,近20余年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趋势映射出高等教育区域化的演化轨迹(见图1)。

基于图1,通过细读核心文献,并综合相关代表性区域高等教育政策文本,可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提出阶段(1985-1993年)。研究数量少,围绕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分析、体制与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战略规划管理等展开,集中于宏观层面的改革设想,立足国家行政区域关照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问题,较少考虑各个区域差异化的发展需要。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1994-2002年)。实践层面,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步构建了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条块有机结合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此间,相关研究视角逐渐多元化。一方面,受市场经济改革大潮影响,研究朝向高等教育社会需求,重点关注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关系问题;另一方面,理论研究得到重视,关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观、战略管理和深层次区域分布与均衡化发展领域的结构问题。

第三,区域高等教育的拓展阶段(2003-2008年)。2004年出台《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省级政府对于“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应有的统筹职能。[3]随着研究的大量出现,研究领域开始细化,重心得到下移,更多研究则以高等教育大众化、地方化为背景,关注特定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结合某类区域高校的实证研究开始出现,仍以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为主线,突出均衡发展、区域系统竞争力评价和资源配置的优化研究。

雷家彬:国内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述评:1985-2012年第四,区域高等教育的深化阶段(2009年-至今)。《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4]的出台将高等教育地方化推向深入。以此为引线,相关研究以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为背景,研究主题更为多元,更多则以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为目标,突出省域高等教育实力提升的需要,强调泛区域合作联动、资源整合共享。

(二)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总体情况

为进一步了解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状况,笔者尝试按作者、机构、基金、期刊和关键词等主要信息对679篇论著进行排序。由表1可见,10位发文最多的作者发文均少于8篇,可见相关研究仍比较分散;从研究机构来看,厦门大学是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重镇,除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这样的(高等)教育研究优势机构外,重点理工科大学和一些地方性高校、研究院所成为研究的中坚力量,表明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在理论层面也为地方院校所重视;这种局面由基金论文的情况可见一斑,除教育部和部级教育类“主流课题”外,不少高等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性课题也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纳入资助范围;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在中国教育报、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文最为集中,说明相关研究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关键词反映出研究关注点,区域经济、协调或均衡发展、高等教育结构等关键词的集中选择表明区域高等教育与外界的适应性及内部结构问题受到高度重视。总体上,区域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仍比较分散,但日益受到地方高等教育系统的关注,研究质量高、影响广泛、内容充实。

二、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宏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直接影响下,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开始进入教育管理者的视角,后来成为教育政策研究者的一个重要议题,最近又由地方官方话语体系逐渐进入到个体高校战略规划研制者的规划文本之中。随着研究的日渐深入,区域高等教育注重自身理论问题研究和其它学科观点的运用,关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并以区域为单元对系统作出横向与纵向分析。具体而言,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如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区域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的概念。其实,界定区域高等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区域”。 一般而言,“区域”源于地理学,它总是指向一定的实体地理空间,因此本质上是一个空间概念,区域内事物应具备空间连续性和有别于区域外事物的同类性两大共性。[5]然而,“区域”毕竟是一个弹性概念,有类型和大小之分,何况又多学科频繁共涉,如行政学中的“行政区”、社会学中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群落”[6]等等。

由于认识“区域”视角的差异,区域高等教育的界定一般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从系统论、整体功能结构的关系出发,将其视为一种与外界环境进行资源互换、互动发展的社会子系统[7];二是从“区域”的不同层次来理解,如将其分为“与我国大都市圈发展相适应的大区域高等教育”、“省(自治区)属的地方性高等教育”、“社区高等教育”、“地方高等教育”(即“中央各部委所属以外的,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所属的各类高等教育的总称”)[8],持后种观点的研究众多,包括早期对于“高等教育地方化”[9]、“高等教育区域化”[10]等领域的研究。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支撑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包括三类:其一源于传统教育经济学或高等教育学领域,如人力资本理论、高等教育职能理论,后者随着服务社会、文化引领等新型高等教育职能的提出,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互动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其二源于其它经典领域,如经济学、系统论的借用,包括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增长极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全息结构理论等[11];其三是我国本土化教育理论的探索,有研究提出三关系(先导发展、伴生发展、跟随发展)和四模式(政府主导、科教驱动模式、市场主导、经济驱动)理论框架[12]、教育生态学[13]、“中国中心观”[14]等,其中以潘懋元教授提出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为典型,它从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总结高校为区域经济服务、与区域环境和谐共存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二)区域高等教育的“元研究”

“区域观”的差异决定了区域(高等)教育研究性质判定的多面性。领域还是学科?区域教育研究一出现便遭遇高等教育研究类似的身份危机。早期致力于学科化的努力已积累一些成果,以黄孟源的《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15]、彭世华的《发展区域教育学》[16]、焦瑶光的《区域教育学》[17]等为典型,均在理论方面作出有益探索,后续研究尽管也作出深入理论化的尝试,但鲜有实质进展。

较之区域教育研究,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进展更为缓慢,笔者将其归纳为“对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和“为区域高等教育的研究”两种类型。从研究领域观之,前者涉及少量的区域高等教育纯理论研究[18],如一些研究从学理层面分析了区域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差异[19],而不少论者则倾向于对特定实体区域进行案例分析[20];后者将研究重点与“发展”一词紧密关联起来[21],如此研究的立足点在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22],故可归为“发展教育学”的范畴。囿于理论空间太大,研究者的精力主要投放于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探讨,涉及区域高等教育的内涵、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两个方面,还来不及将这些整理成系统理论,因而更多的研究将区域高等教育视为一个研究领域而非一个学科。

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区别于传统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有三:第一,这类研究出于特有的中观视角审视教育问题,旨在于架设一座高等教育理论“实用化”的桥梁。这种视角较之宏观的政策分析与微观的院校研究视角更为开阔,揭示出高等教育系统多面特征及内外界复杂的互动关系。第二,透过系统论的视角研究高等教育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功能分化。以一定的经济社会为背景,注重考察高等教育与环境的交互关系,由系统论关照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问题。第三,此类研究特别关注区域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如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内涵的理论分析、结构调节的制约因素研究、结构变化的特征分析等议题。[23]

(三)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发展问题

第一,区域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均衡发展。主要涉及四个问题:一是均衡发展的内涵。对此观点和界定层面并不一致,广义上涉及区域间的外在(空间分布)均衡、高等教育体系内(结构层次)均衡、教育体系(不同层次和类型教育)的均衡、及高等教育与区域系统的协调互动。[24]事实上,多数研究只关注前两个层面。二是均衡发展的必要性讨论。多数研究认为均衡发展可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25]但是,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并非完全不合理,它既是增长极理论的具体应用,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26]三是均衡发展水平的测量。主要涉及以人口、经济等背景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历时和现时分析[27],采用经济差异分析方法,运用量化研究中的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洛伦兹曲线和二次模型回归等方法,进行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均衡水平的测量。四是均衡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对此研究视野开阔,涉及经济、社会、政策、历史、地理、观念等诸多层面,但多主要归因于经济因素。[28]均衡发展的相应对策研究,集中于政府、社会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等各个层面而展开。

第二,区域高等教育系统间的合作发展。“区域高等教育必须在分工与合作、特色化与共生共荣这两种发展趋势中寻找平衡点。”[29]校企、校所、校校协同发展是当前政策和实践领域的热点主题,这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内部的联合办学,将特定区域内的高校群体作为一个系统,每所院校看作系统的一个元素,以此形成系统的结构,基于任务联接组建办学联合体[30];二是跨系统的合作,是以区域系统或多个不同系统内个体高校为单元,组建跨区域性合作教育机构。其中“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高校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31]不论是同系统还是跨系统的合作,表现形式或最终结果都是重新形成新的次区域系统或跨区域高校联合体。事实上,区域内子系统的形成便于操作,如湖北地区的教育部“七校联合办学”、湖北高校师范教育联盟、“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等,跨区域不同层次类型高校的合作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比较丰富,但不同区域或城市群落间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合作,仍比较零散,相关研究比较欠缺。

(四)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研究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无法脱离经济社会而存在,两者的关系研究是目前理论和实践者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32]对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存在两种基本态度,主流观点为“辩证关系论”,即区域经济发展制约着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应适应地域经济的需要。[33]也有“复杂论”的声音,认为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多样而复杂,它与区域经济发展及教育投入未必是同步的[34]、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并非都是协调发展关系[35]。

经典文献曾将大学描述为社会的灯塔、镜子、风向标、动力站、中枢组织……,在区域高等教育应该适应还是超越经济社会发展这个问题上,由于区域竞争力理论、新增长理论、后发优势理论的存在,更多研究认为区域教育经费投入对高等教育规模影响是正向的[36],区域经济与区域高等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37],因此多坚持高等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这种折衷判断。根据系统论与区域科学的观点,这种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是:高等教育必须为区域系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区域系统也必须为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政策优惠与项目合作等。[38]

现有文献对于这种协调度的测量采用简化方法,一般将高等教育与区域内部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理解为两者关系的一致性,即经济发达的地区高等教育同样发达,反之亦然。研究结论多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比较协调,但是东中西区域差异明显。除了先天性历史的、政策性、地理区位、认识差异等原因外,经济差异或是造成这种失衡的最主要原因。[39]

(五)区域高等教育评价研究

一般来看,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资源配置能力、结构及综合竞争力是区域高等教育评价研究的两个主要内容。就前一个问题而言,相关研究集中于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和能力进行评价,多围绕省域展开个案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则以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为代表的定量研究为主[40],评价标准有某区域内的高校数量、高考录取分数线、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以及人均预算内财政经费等。评价维度涉及绝对与相对的数量、质量等,综合考查教育经费支出、固定资产、教职工数等输入指标,以及在校学生数、科研经费等输出指标,覆涵“绝对数量、绝对质量、相对数量和相对质量等四个指标”[41]。从测量结果来看,资源配置结构合理与否与经济和高等教育发达水平间的关系并不明确。

对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及竞争力评价有助于了解区域高等教育的现状、寻找差异。总体而言,现有研究一般以省为分析单元,研究方法一般为数据包络分析法、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基尼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后三种方法最为常见,重点评价区域高等教育的效率和综合实力。[42]观测维度包括:教育规模、教育经费、基础设施、教师资源、教育效率、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教育产出等。[43]其研究结果趋于一致:一是我国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状况始终存在,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基本沿袭传统高校区域布局的生产[44];二是高等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度较高,北京、上海、天津等省市优势明显,东部地区以及部分中西部省份发展稳定、实力较强,绝大多数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实力较弱。[45]

(六)区域高等教育战略规划研究

不同于高校战略,区域高等教育战略规划属于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的范畴,是以某个区域高等教育为单元,对其进行制度设计、统筹规划、发展定位等。这类研究是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发展研究的思路从“计划”向“战略规划”转向的同时,首先在发达省区出现的。[46]对此,“现有文献主要侧重于宏观(国家层面)的研究”[47],区域研究中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实践较为丰富,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研究最为多见。

在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政策建议方面,制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高校和谐自主的发展政策尤其重要[48],相关研究中突出强调省政府在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统筹职能[49]。包括区域内的中央部委属高校的协调权和本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规划、部署、政策导引、执法监督、资源配置、检查评估、协调关系与信息服务等。一言以蔽之,就是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导与管理中的主导作用[50],应在管理理念、组织形式、调控手段及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51]。可供借鉴的发展模式包括增长极发展模式与点轴发展模式、内涵式发展模式、开放式发展模式等。[52]要指出的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地方政府竞争利弊并存,应利用相关政策措施激励其发挥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影响。[53]同时,为保证战略实施通畅实施,发展预测及其预警系统及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便不可或缺。[54]

此外,高等教育强省建设也是战略规划的时髦话题,多以系统现实问题入手,通过同类区域比较研究,提出做强做大省域系统的政策建议。对此并不限于经济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广东、“长三角”、青岛、宁波等省市,中部地区、黑龙江、江西、辽宁、云南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研究比较多,反映出这些地区寄希望于高等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政策诉求。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综上可见,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借鉴了区域科学的理论,并与现实的教育不平衡问题紧密相联,充分体现了空间与权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新兴领域,它的理论架构仍不明晰,远未形成规范的研究范式。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者因此需要更宽广的理论视野,借用跨学科方法,从多个层面认识系统间的差异。

(一)研究述评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已令现实区域高等教育系统日益壮大,这为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必要的研究土壤,近来的研究实践则显示,区域高等教育的内容已超脱于传统高等教育研究范畴,更为关注与系统内外部环境、经济社会的交互关系,研究主题和方法不断丰富、多元,这为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研究依据。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研究领域,区域高等教育研究仍不尽成熟,现简述如下。

第一,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有待深化。尽管区域高等教育已成为各级政策文本中的关键词,但对于区域高等教育的界定,或者过于宏观,使得研究范畴无谓泛化;或者仅仅被当成高等教育另一个实体指涉物,区域被具体化、绝对化,成为冠以“区域”的高等教育研究甚至高等教育的“案例研究”、“个案研究”,相关研究衰弱为“实践教育学”的绝对领地,理论研究的衰微将严重制约区域教育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研究内容过于分散,综合性有待提高。总体来说,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内容比较多元,但研究主题过于分散、难成体系,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与规划研究为多见,围绕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条主线而展开,立足这种“适应”视角,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往往被忽视,与环境的交互联系无疑被割裂,对教育系统内部的区域高等教育与其它层次、类型教育统筹发展的关注明显不足。

第三,区域分析单元过于简化。出于研究的方便、习惯及认识上的原因,绝大多数研究以省为单元展开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这与我国当前的地理、经济划分等基本国情相符,又有现实高等教育法规依据,且与当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保持一致,具有实践的合理性。但是,省域高等教育是一个与传统中央集权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相对应的概念,如此方便操作却未能反映区域性高等教育的特征,窄化了区域教育的研究内容。

第四,研究视角和方法较为单一。总体上,现有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多滞留于“就教育论教育”,这与区域科学的要旨相距甚远;以单一的思辨研究或个案研究方法为主,重定性描述轻量化分析,实证研究少且测量维度和指标体系较为粗糙;简单套用其它学科方法、概念的作法比较普遍,研究中未考虑到区域高等教育系统的内在规律。

(二)研究展望

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呼唤高水平的区域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针对以上问题,如下或是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

第一,加强区域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首先,应正确理解区域高等教育范畴的具体性与相对性,区域范围的划定依系统的能级大小、职能分工和活动领域等因素而定,在何种层面探讨区域,这是我们在研究区域高等教育时必须表明的基本立场。其次,应以具体问题为突破口,从区域高等教育实践中寻找可能的理论生长点,凝炼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特色。此外,由于区域教育研究机构建设滞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教育学会尚未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分会”类似的学会机构,因此应加强区域高等教育机构建设,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第二,建立以教育活动为联接点的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范式。现在看来,教育-经济-社会构成了以发展为重心的区域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轴。当然,这种研究框架还可以进一步延伸。但要特别指出的是,区域高等教育不是区域经济学的试验场,无论构建何种区域高等教育范式,教育都应是其中的核心支点,后续研究应确立较为科学的划分标准,把高等教育纳入到社会科技、经济、政治、人口、文化等领域综合考虑,突出高等教育与外部系统联系的紧密性和互动性。同时,教育系统内部,区域高等教育与其它层次类型教育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也应受到重视。

第三,加强区域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新一轮城市群的兴起、经济特区的再造及现有经济文化区域的进一步整合,这些无疑预示着以省为单元的传统高等教育区划格局被打破,高等教育区的合作将更为广泛深入,这都要求我们以更为多样的分析口径审视各个高等教育系统。比如适应国际社会竞争加剧的形势加强国家间高等教育系统的比较研究,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都市圈开展高等教育系统的个案研究等等。同时,应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来自规模与质量、公平与效率的挑战,综合性的历时研究、预测研究正当其道,这是科学决策未来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路向的重要依据。

第四,拓宽区域高等教育研究视角和方法。区域高等教育具有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和政策等层面的多面性,是区域科学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特区,区域发展学、区域经济学等经济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并不完全适于区域高等教育,不能被简单移植照搬。后续研究的视角应当进一步拓宽,从其它学科和领域研究中汲取养分,引用跨学科方法、量化研究,将区域高等教育置于国家甚至国际系统中综合分析,这些方法的系统运用将令区域高等教育方法论渐成体系。同时,要采用多元视角,重点突出空间范围内高等教育与其它主题(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社会等事业发展问题)的联动性。

国际社会正迈入一个全球化时代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欧盟高等教育区建设正预示着同样的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全球化在高等教育的反映是多面的,既有高校或系统的同质化、一体化的部分趋势,更强调这种统一标准下系统间的竞争、分化、合作,这样反过来将强化区域高等教育个性和特色,彰显个体的发展优势。有理由认为,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同时将开启一个区域高等教育兴盛发达的新纪元,当然也是一个区域高等教育研究大有作为的新时期。

参考文献

[1]芮国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用分析[J].江苏高教,2006(6):34-36.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G].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385-2388.

[3]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2003~2008)[G].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334-339.

[4]顾明远,石中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9-176.

[5]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97.

[6]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测评与提升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32.

[7]刘伟,等.区域高教发展简论[J].现代大学教育,1997(3):45-47.

[8]黄裕钊.广东省高等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13.

[9]潘懋元.关于中国高等教育地方化的理论探讨[M]//潘懋元.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33.

[10]周江林.高等教育区域化理论基础述评[J].理工高教研究,2003(5):10-11.

[11]董泽芳,柯佑祥.高等教育区域化研究[J].江苏高教,2000(5):31-34.

[12]吴岩,等.建构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理论[J].中国高教研究,2010(2):1-5.

[13]张国昌,胡赤弟.区域高等教育生态多样性:内涵与发展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9(23):53-57.

[14]张彤,谢作栩.论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07(3):22-25.

[15]黄孟源.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6]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7]焦瑶光.区域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18]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2):56-58.

[19]吴绍芬,董泽芳.“高等教育区域化”概念辨析[J].教育与经济,2001(2):9-11.

[20]郑英蓓.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国际经验[J].教育发展研究,2006(4A):45-49.

[21]魏小鹏.主动面向两个战略需求着力做强区域高等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0.

[22]李国杰,关嘉.区域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标志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 (9):60-63.

[23]李锦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

[24]李星云.论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J].江苏高教,2006(5):27-29.

[25]陈上仁.浅谈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均衡机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0):50-54.

[26]赵庆年.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225.

[27]谭诤.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布局结构的变化[J].中国高教研究,2009(7):11-14.

[28]马鹏媛,米红.高等教育-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定量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7):1-6.

[29]陈伟.区域高等教育合作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0(4):63-67.

[30]金丽,梁保国.发展区域高等教育与联合办学[J].中国高教研究,1995(6):62-63.

[31]李翠琴,等.高校地缘集群及其生成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2012(3):22-27.

[32]范文曜.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政策研究新进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2(8):1-3.

[33]夏天阳.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86-90.

[34]柯森.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潜在阻滞因素[J].高教探索,1997(4):15-19.

[35]赵庆年.多维视域中的区域高等教育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08(6):72-77.

[36]张振刚,等.我国区域教育经费投入对各区域高等教育规模的影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72-77.

[37]米红,韩娟.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与仿真研究――基于福建的案例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6(1):95-100.

[38]刘仕辉.加快区域高校发展的策略思考[J].教育与经济,1996(2):34-39.

[39]朱迎春,等.我国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4):84-86.

[40]傅毓维,邵争艳.影响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复合DEA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1):94-97.

[41]贾云鹏.关于高等教育资源地域配置判断标准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08(3):57-61.

[42]魏梅.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增长率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8):97-102.

[43]刘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实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41-44.

[44]晏成步,高金岭.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9(6):39-43.

[45]赵宏斌.中国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29-30.

[46]耿涓涓.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产生及动向[J].江苏高教,2001(4):27-29.

[47]桑玉军,姜颖.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1(2):59-60.

[48]刘祖良,阎保平.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3-5.

[49]严全治.协调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路径[J].教育研究,2012(1):89-94.

[50]陈彬,袁祖望.试论“加强省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的基本内涵[J].高教探索,2000(3):28-32.

[51]黄亲国.高等教育地方政府统筹要走制度创新之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68-71.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8

区域是指地球表层一个具有范围界线的区域空间,它是分析地理环境各种要素的综合体,它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还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规律,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习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我国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实际学习中,学生普遍并不讨厌地理知识,但是却不喜欢区域地理,教师在教学中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区域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课本内容太枯燥。学生会对科学知识感兴趣,通常第一原因是好奇,如果接下来觉得知识内容很有趣,能吸引他们继续研究下去,但是如果这些知识又枯燥又困难,甚至还得花精力强行记住,他们通常就对这门科学不感兴趣。目前地理教材中关于区域性知识的内容,都普遍显得很抽象,教学的形式严肃枯燥,需要记背的知识点多,学生普遍觉得没有兴趣。

2.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学生能否有效率地学习,跟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教师很擅长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很懂得怎样鼓励学生学习,通常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很高,反之,如果教师的教师方法不当,学生的学习效率普遍降低,目前绝大多数的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区域性教学依然使用划重点、划难点的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就觉得记背区域性地理知识就是很大的负担,特别是区域地理学习中,需要填图、看图填空等知识,学生光查资料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他们觉得光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就是很沉重的负担,更不可能愿意主动学习。

3.学生生理特点原因。通常学生会因为对新鲜的事物好奇对区域地理学习产生兴趣,可是接下来,男生因为比较擅长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愿意研究表格和地理图形,掌握区域地理知识还比较容易,可是女生会比较喜欢阅读,喜欢能让她们产生感情的东西,抽象的图表、图片、表格,她们会觉得没有兴趣研究,由于没有兴趣,掌握区域地理知识感觉更困难。因此女生对区域地理知识掌握得普遍比较差。

4.生活与知识没有联系。区域地理中的知识涉及的范围广、内容丰富,他们涉及的很多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没有直接联系,谈到区域地理的知识,有些学生学习地理的知识,只是为了了解地理常识,了解风土人情,只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人文生活,为了日后出行旅游打基础,而区域地理知识对学生来说实用性太小,因此学生也普遍不喜欢学习区域地理知识。

二、区域地址学习存在问题的对策

1.从学生学习态度入手。①教师重新定位。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这个新的教学思想是要让教师意识到,单纯用灌输的方法让学生死记知识点,学生不仅感到学习很枯燥、学习效率低下,甚至还会有逆反的心理,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自己只是一个辅导者、引导者,自己只要引导学生愿意接触这些知识点、乐于接触知识点,学生自己就会有浓厚的兴趣钻研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要能从思想上和教学方法上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达到教学要求。②培养学习情感。区域地理知识不是一门死记硬背的知识,在区域地理知识中,含有大量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审美的艺术。这些都与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教师要让学生在地理学习时,感受审美情感。③借助信息化教学。如果地理学知识只是一堆图表,那么学生会感到很枯燥,很难以理解,但是如果利用信息化的技术让枯燥的图表“活”起来,那么这些抽象的知识立刻变为形象的印象。通过实践可以看到,如果把枯燥的图片放在地图中,用鲜明的颜色、特殊的符号、明晰的线条标记,学生立刻能牢记这些图片中表达的含义与数据,对区域地理学知识会产生兴趣。对于学生无法牢记每个地区的经纬度与每块地形的区别,可以推荐学生直接去打“大航海时代”,这款电子游戏与“文明”一样是全世界唯一在知识性方面被认可,而且没有任何负作用的电子游戏,具有相当的教育意义。许多不喜欢区域地理的学生,因为想通过游戏的关卡,在一周之内背完全部的区域地理图片与各大重要城市的经纬度与所处地理位置,学生由于喜欢,培养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学习能力。

2.从学习方法入手。①用掌握关键字的方法学习。对于每个位置的地理特征,如果学生要记背所有的知识点,会耗费大量的精力,最后背得晕天黑地还是记混了,因此可以让学生把需要掌握的知识用一或两个关键字进行联系,只要掌握了关键字,学生就能掌握这片区域最重要的特征。②用抓住主线的方法学习。学生通常觉得区域各大城市在哪里记不住,每个区域的气候环境记不住,地势地形记不住,背得一团乱麻,觉得很困难,因此可以让学生尝试记住一条主线。比如,在全世界范围内最长的几条河流,先牢记这条河流具体的形象和流势,以河流为中心,再牢记这条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有哪几个国家,由于以一条河流为主线,他们的地理位置、气侯变化都与这条河流有关系,学生很容易记得住。学生只要把几条河流与几条河流相关的问题记住,就能记住很多知识点。③掌握读图技巧方法学习。运用地图进行学习,是学习区域地理的一个基本方法,在区域地理学习中要大量地读地图,学生在图地图时,要掌握读图的技巧:记地图的特征,对于这片地图,有哪几个基本形状特征,只要掌握形状特征就不会轻易弄错;记地图的主题,在这片地图区域中,有哪两三个关键字,这关键字要反映地图位置的重要特征;记主题的内容,这些关键字的特征反映在哪些内容上;记联系点,在不同的区域地图中,有哪些联系点。学生可以通过由于点及线、由线及网的逻辑方法记住图形。④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学习。区域地理的特征,就是一片区域一个案例,在这片区域中有大量的知识点,如果单纯地记下每一个案例,很容易记错、记漏、记混,因此,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学生要掌握对比的方法,比如对比相似的区域、相反的区域,再对比相似的地方是哪些地方相似,相反是哪些地方相反,通过对比,学生能记忆深;归纳法要求学生了解一块区域时,先要归纳,掌握区域的哪几个知识点,对知识点的内容进行精炼地总结等。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才能比较轻松地学习区域地理。比如在学习西北地区特征时,先总结出关键词:干旱,再由干旱联想到地形的原因、气候的特征。通过联想法,学生能轻松地记忆抽象的知识。

区域地理的知识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自己先要排除畏难的情绪,才能鼓励学生不要畏难,接下来再和学生一起找到学习的方法,才能让学生攻克区域地理知识学习的难点。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上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9

一、案例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的形式。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突破了传统教学误区,通过叙述式的表达方式将真实生活引入学习之中,配合可操作性强、实际的典型案例来沟通理论与实践,同时鼓励学生的参与、帮助学习者对某个知识点或理论进行详细的检查、分析和理解。也就是说,案例教学需要“模仿真实生活中的职业情境”,培养学习者初步具备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像从业人员那样思考和行动。因此,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新型教学手段与方法,能够把认知性和感受性学习方式很好地融合起来,由灌输式学习向启发式学习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种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的特点。(1)情景性,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这种方式将真实生活引入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当中,鼓励学习者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运用典型案例(对于一个特殊情景的分析所必需的)对实际行动中的行政管理人员和管理者群体面临的情景所进行的部分的、历史的、诊断性的分析,因为“案例就是经验学习中的控制的练习”,这种分析“是对引起决策问题的陈述”,同时提供对于分析特定情景需要的至关重要的实质的和过程的数据,以此来构建和设计可替代的行动方案,为认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提供实证和过程的资料。(2)自主性,教师无论是在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知识的认知范围上均比学生知道得多,但教师的知识并不一定具有权威性,同时学生也被期望着对自己的学识负责,也需要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和思想双向流动。因此,在案例教学中,虽然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来控制论题的选择和讨论的方式,但学生却是被关注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或者资源提供者经常作为辅助人员而居于次要的地位,这对于师生双向交流并在学生中互相交流有益。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者激发了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已然由消极被动状态转变为积极主动状态。(3)目的性,案例教学法贵在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本着充分挖掘学生的学理潜能的目的,打破了原有的“填鸭式”灌输教学方式,从“空中楼阁”的建立转变为脚踏实地的学习与实训。从案例教学的情景性和自主性特点可以看出,通过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评论性、分析性、推理性的思维,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习者或参与者对知识理论的理解及应用,能够使参与者认知经验、共享经验,能够促进学生扩大社会认知面以及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愿望和能力;从案例教学的自主性特点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习者或参与者的概括能力、辩论能力以及说服力方面的能力和自信心。

二、Seminar教学法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1.Seminar教学法的形式。在现代英语国家中,Seminar教学法有“教学的范式或方法”、“研讨班、研讨会或讲习会”、“大学中开设的一门培训课程”三种意思。Seminar教学法起源于英国,兴起于德国柏林大学,流行于欧美。早期的Seminar教学法主要面向于优秀的高年级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因而具有很强的研究性取向。虽然Seminar教学法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也存在一般形式:知识的传授者给学习者指定研究题目或范围学习者课前准备或初步研究,撰写发言稿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接受其他学习者的质疑或批评意见学习者根据其他学习者的意见修改并撰写一个完整的报告在课堂中再次发言并与教师和同学一起进行讨论。20世纪30年代后,Seminar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互动性、民主性、激励性和学术性的教学或学术交流方式,逐渐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学教师广泛采用,而且教学的对象也开始扩大到了普通本科生中。因为,Seminar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研究能力,通过构建各种不同的结构模式来体现出各自独特的实践价值,形成了各种实施方案和教学理论研究,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学或交流目的。

2.Seminar教学法的特点。Seminar教学法具有民主性和互动性,即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通过师生双向互动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并扩大其阅读范围并提高阅读水平。Seminar教学法具有学术性,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探究,促使学生形成合作研究问题、提高表达能力,使得整个教学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型、主动型学习为主。同时,Seminar教学法具有激励性,它能促使教师教学重心转变,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和以能力提升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Seminar教学法的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思维发散、头脑风暴表现出多向互动、学生主导的特点,在师生沟通、交流和讨论中完成了观点的碰撞、分析与归纳、知识的呈现,展现了从知识再现到知识创造的过程,通过讨论,师生自由发表意见,大胆探索,来发现真理、趋近真理,并完善真理,完成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立足于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结合使用的区域经济学本科教学方法的构建

1.案例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不适合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单纯使用。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从总体来看,区域经济学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系统,它不仅涉及产业之间的关系,而且涉及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区域的管理、政府的效率等。区域经济除了是一个产业系统以外,还是一个地域系统,是一个由区域内具有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地理单元(如城镇、乡村和道路)和由具有不同产业分工的地理单元(如工业区、农业区、交通运输枢纽等)构成的地理空间,它必然与区域的地理条件、地理环境发生一定的关系。同时,气候、地形、矿物资源、地表植被、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都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因此,区域性和实践性就成为区域经济学的明显特征,如果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案例缺少地方特色,将会使区域经济学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如果缺乏讨论,会使得教学成为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理论知识的灌输,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兴趣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结合使用的意义。(1)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性和实践性,以案例内容和Seminar的结合形式为契合点符合学习的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认知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为理论联系实际、师生观点碰撞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交点:来源于社会实际或校园及周边生活实际的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案例可以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架起桥梁。而Seminar的教学主题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对理论的思考和质疑,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经历科学研究的过程。(2)有助于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有脱节现象,特别是针对现实问题的深层次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生动典型的案例;另一方面,作为塔里木大学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区域经济学本身综合性极强,并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联系较为紧密。而且,该门课程开设在第七学期,当课程结束后学生就开始进入毕业论文撰写阶段,通过讲授区域经济学的各个知识点,能够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相关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区域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必然要求教师的研究型教学,督促教师积极主动地拓宽专业知识面宽、寻求教学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贯彻、运用理论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案例和Seminar的结合通过充分的多向互动与交流,活跃了学生的知识视域和思维,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教师固有的思维模式,激活了教师的研究潜能,真正实现了“教、学、研相长”。(3)有助于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生动的案例和活跃的课堂讨论体现了教、学、研的有机结合,本着尊重、平和的宗旨使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以进行教学互动和学术研讨,使课堂成为智慧修炼的道场、思维激荡的空间,最大限度地给予了学生自学、思考、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诠释、分析知识点。使得一些区域经济素材得到了直观的展示,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实现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以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政策参与性很强的应用类课程,不仅强调在教学中要综合性运用多种经济分析方法,同时还强调需重视实践教学。踪家峰认为,应按照“顶天立地”的原则对区域经济学教学进行全面改革,“顶天”即通过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全球化和国际视野的形成。“立地”即通过发挥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问题的特有优势,着重研究中国区域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因此,区域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根据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结合使用的原则和目标,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1)构建立足于自身教学需要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体系。①构建方向,要面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全方位、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再加上世界经济呈现出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的趋势,这就要求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也必须全面与国际接轨。一是引进并借助优秀的区域经济学教材和教辅书,目的是通过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如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空间计量等来加强和充实区域经济的内容;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邀请国内外知名的区域经济学学者、大家来校讲学,也可以选派部分优秀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人员或研究者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外进修或攻读学位。②要面向区域化。有目的性、区域性地针对不同层次的本科学生开展区域经济学教学。如在内容的选择上,农业院校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学生可以以农村和城镇区域经济学作为主要学习方向,而非农院校的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学生可以以城市区域经济学作为主要学习方向。如在案例的选择上,有民族学生的院校可以以选择贴合民族学生身边或家乡的相关民族地区的区域发展实际情况作为案例进行讲解,这样才能使民族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和运用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更好地了解家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2)教学体系构建。综合化和多样化将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鲜明的趋势,基于区域经济问题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区域经济教学体系可以考虑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经济学基础。要不断吸收与借鉴主流经济学的思想与方法,如微、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第二部分是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如空间经济分析、城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空间计量与GIS技术等;第三部分内容是基于实证研究的区域经济学教学。(3)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结合使用的原则和目标,结合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设定为三大部分:理论基础与脉络、应用、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刘荣.案例教学法与Seminar教学法综合运用于法学本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60-62.

[2]踪家峰.中国区域经济学教学的现状、问题与改革方向[J].经济研究导刊,2008,(5):128-129.

[3]陈潭,程瑛.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4):57-59.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10

知识、能力与思想方法是学科学习的三大要素。要实现地理课易学易教,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就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学科思想方法教学。

一、地理学科的思想方法

目前,地理教学中涉及的思想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整体性与系统论思想

这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重要思想。地球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地幔和地核等各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密切联系又相互作用的整体,是一个动态系统,气候、水文、地貌、土壤和生物五大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口、聚落、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等人文地理环境要素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并与自然地理环境一起构成了地理环境整体系统。

2.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位论思想?

这是人文地理的核心思想。地理教材中有关人类空间活动的章节中贯穿了区位理念。区位分析的一般模式是从自然与人文两大要素分析区位,具体分析时,应全面更要突出主导因素。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在地理区位分析的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克服不利条件,扬长避短,同时还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即要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3.地域空间性与尺度思想?

这是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地理空间概念包括地理事物所处的位置和范围,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及差异等,表现在地理空间方面的特征与规律。地域性通过空间尺度的选择来体现,地理空间尺度有大有小,并有一定的等级,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要对尺度大小进行选择。地理区域内部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是由尺度决定的。大小尺度间相互依存,深入了解地理现象要在大小尺度之间做相互转换。一般情况下,随着尺度的增大,空间异质性将会降低,即在大尺度上,较多地关注空间的整体性;在小尺度上,较多地关注空间的差异性。

4.综合分析法与比较思想

这是研究和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方法。地理学科的区域性与综合性决定了综合分析与比较是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方法,运用综合分析法学习区域,具体思路与程序一般为:明确区域空间范围—综合分析区域自然特征—综合分析区域人文特征—归纳区域特征—区域开发利用评价。比较法常用的是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5.地图法

这是学习和研究地理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地图是最直观的地理“书”,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图的种类和用途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地图法。

二、地理学科思想方法教学的主要策略

1.在基础知识教学中渗透学科思想方法

地理教学内容大致有两个层次:一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深层知识即地理学科思想和方法。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渗透相关的学科思想方法,会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使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再庞杂和零散,基本技能不再停留在浅层次水平。要注意,地理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应与整个基础知识的讲授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有关的深层知识,提高地理能力,形成良好的地理素养,避免因单纯强调地理学科思想和方法而忽略基础知识的教学。

2.开展学科思想方法的主题式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有计划地进行一至两种学科思想方法的主题式教学活动。具体做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某一地理思想或方法为主题,选择并组织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思想方法主题教学,一般适合复习课教学;二是以某章节、某单元、某模块知识的学习为主题,渗透学科思想方法,一般适合新课教学。

3.借助练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思想方法的意识

在平时的作业、练习和考试中,引导学生运用地理思想方法解题,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觉运用地理思想方法意识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典型练习题和问题指导学生练习。

三、重视地理学科思想方法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11

一、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国内高师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如下问题:课程体系设置重自然轻人文-经济;课程内容选择与学科根基有偏离倾向、重国际轻国内、与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脱节;教学环节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选择与学科综合性特点及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不适应;等等。要解决国内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顺利实现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优化和教学方法改革是目前国内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面临的当务之急。我们以为,经济地理学教学改革必须立足学科根基——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经济活动地域布局体系研究,凸显学科特色,并遵循经典与现代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学科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等原则对经济地理学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整体优化改革。近年来我们主要围绕科学制定培养方案、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探索综合性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探索。

二、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

1.修订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科学架构经济地理学课程体系。修订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地位,应明确经济地理学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以突出课程的实践教学地位。鉴于课时及经费等实际情况,经济地理学课程实习可与人文地理学系列课程联合进行,并在培养方案中以“人文-经济地理课程实习”课程的设置来体现。同时,在理论课程设置上,增加区域分析与规划、中国区域发展论、可持续发展概论等必修或选修课程,适当时候还可以设置农业与工业地理、城市经济地理、乡村经济地理、第三产业经济地理、现代服务业地理等选修课程。

2.改革优化理论教学内容,创新经济地理学内容体系。针对目前流行的主要教材内容选择的缺陷,在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结合、国际与国内、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等原则指导下,经济地理学理论教学内容改革优化的逻辑思路是:

(1)人类经济活动必然面临区位选择: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关系,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布局体系或经济活动的区位与空间组织的学科。明确经济地理学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学科特点与内容体系等基本问题。(2)经济活动区位因素分析:经济活动区位因素的影响分析是经济活动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的基础。(3)区域产业部门结构与布局: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变化的交互作用导致产业结构演变和产业部门布局差异,该部分内容包括产业结构及其演变规律、第一产业布局、第二产业布局、第三产业布局。(4)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产业部门差异与区位因素时空差异及其演变必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该部分内容可以包括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模式、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模式、区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等。(5)经济区划与区域发展规划:经济活动区域分异必然导致区域分工及经济区域形成发展,经济区域划分、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分工与协调则成为必要的内容。(6)经济活动全球化及区域影响:全球化发展使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空间扩大,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的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影响等内容。(7)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12

任何一种教学法的应用,都是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服务的。我们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采用比较法时,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的新课标要求,明确考纲要求,这样我们才有明确的比较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如《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鲁教版必修III)这一节教材,课标要求是“以两个不同的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可任选日本和英国,或长江三角洲与东北平原等不同的地理区域进行比较,但比较的内容应紧紧围绕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不能偏移课标要求。

二、搜集区域资料,合理确定比较项目

区域地理的内容是非常庞杂的。受现行的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及高中招生考试制度的影响,高中学生的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知识相当缺乏。教者在区域地理教学中采用比较法时,首先应组织学生搜集区域的相关资料,全面了解区域的地理信息,这是区域比较的基础,也可促进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温习。这项工作可布署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己的预习来完成。其次要引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包括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以便对区域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第三,根据课标或相关要求确定比较项目。如区域差异的比较项目一般包括:①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②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③经济条件:产业结构、产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等。④社会条件:政治文化、交通、人口、民族与宗教等。

三、掌握应用原则,科学选取比较方法

区域比较要建立在学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加强指导,但不能变成一言堂。要选用最新资料,多用本地区学生熟悉的乡土题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不能舍近求远,舍易就难。比较的对象应该是本质特征具有相同或相反性的典型事物。通过比较能渗透思想教育、环境教育和国情教育。通常我们可以灵活运用以下比较方法。

1、直观法:地理图像在四套实验教材中所占比例较大,图像中贮存和传递着若干地理信息,利用课本中的各类景观图、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示意图等,直观地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空间概念,把握地理规律和区域特征,发展地理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如把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大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图进行比较,就可得出我国气温变化的特点;把贵州省、湖北省、上海市三省市的产业结构饼状图进行比较,就很容易看出他们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等。

2、类比法:包括同类比较法和异类比较法两种方法。①同类比较法是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同事物而认识异同点的方法。同类相同点的比较,可以找到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同类相异点的比较,可以找到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特殊性。同类比较法可以更好地突出各地理区域的区域特征。②异类比较法则是比较两种性质相反的事物,通过比较表面相异的两区域以发现异中之同,找出共同规律。这种比较法反差大,结果鲜明,有利于鉴别和分析。如,长江三角洲和塔里木盆地相比较,一个是沿海一个是内陆,一个在东部一个在西北,一个是湿润区一个是干旱地区,特征十分明显,反差非常大。通过比较,我们能很清楚看到区域地理特征与区域地区位置的关系。

3、借比法:就是把难于相象,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借助学生熟悉的一些事物进行比较,这样能使抽象变具体,使教学内容更加通俗易懂。如季风的成因,可借助露天游池和池边的水泥地来说明海陆受热、散热不同而形成季风的道理。

区域地理教学方法篇13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区域地理学习的基础和状况,结合当前新课程提倡的“学习对生活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对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地理课程的学习应该转变为“重能力方法迁移”的案例载体教学和长程两段式教学。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实践、反思、总结,改变以往区域横向并列教学为地理要素结构专题教学,整合出学习区域地理需要优先掌握的要素及描述方法,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等方面掌握地理要素的学习方法,并探究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提炼,提升地理视角,举一反三,迁移到不同的区域。

二、梳理方法,整合教学思路

下面以区域地形要素教学为例,展示整合教学的思路。

1.由浅入深,认识地形

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活动都完成于不同的地形之上,不同的地形在海拔髙度和地形起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研究区域地形特征之前,需要让学生回顾如何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区分不同的地形,突出把握不同地形的海拔和起伏程度的特征。以日本为例,从其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看,日本的地表颜色多为黄、棕色,对照高度表读出海拔髙度在500米以上。另外,不同地区之间的颜色变化明显,这意味着不同地区的海拔变化比较大,因而得出日本地形多山地的结论。

2、以图导学,探究特点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通过图中颜色、符号传递的地理信息,探究区域要素的特征,使学生有效建立起区域地理的空间概念。对于区域地形特征的探究,一般从地形图中先找到区域的主要地形区,根据主要地形区的面积大小排序,确定区域以哪一种或哪几种地形为主;结合方位,找到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进而描述区域地形的分布特征;通过地形所隐含的海拔高度,结合阅读地形剖面图,明确区域的地势特征,最后归纳概括出区域的地形特征。以亚洲为例,首先,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找到青藏髙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髙原、蒙古髙原、德干高原、中西伯利亚髙原等面积比较大的地形区以及喜马拉雅山脉和一些平原。按照面积汇总,高原这种地形类型所占面积最大。此外,髙原之中夹杂着山脉,所占面积比重也较大。因而总结亚洲地形类型以髙原、山地为主。其次,结合方位,这些髙原、山地主要位于亚洲的中部,而四周大多是平原,因而得出亚洲中部是高原、山地,四周是平原的地形分布特点。最后,结合地形剖面图,读出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3.掌握方法,迁移运用

基于长程两段式教学思想进行迁移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强化方法的训练以及新区域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有效认知过程。例如,对地形特征的研究,以“亚洲”为例进行授课,总结出地形特征的描述方法,出示"北美洲的地形图”,学生分析北美洲的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地势特征,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4.对比提升,综合思维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