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体育教育效益研究

摘要: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一直稳步进行,但在课程体系方面还是呈现出偏向实践教学,忽略体育理论教学的现象。学生们由于缺乏体育理论知识,无法科学系统的指导自身体育锻炼,影响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目前的体育教学只注重了教育的"近期效益"而忽略了教育的"远期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体育作为培养"面向未来"合格人才的多功能作用。
体育教育效益研究

体育教育效益研究:提高体育教学效益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摘 要】 新时期给中学体育教学既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和着时代的节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 教学观念 能力 素质

由于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它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只有深化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效益,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有保障。

一、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教师教什么,学生就练什么,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整个课堂气氛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实施素质教育应当首先把教学氛围变得宽松和谐,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敢于把权放给学生,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学生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也才能真正在体育课中体验到运动乐趣。

二、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要教会学生“打渔”,而非简单地“施之以鱼”,这样才能使他们一辈子有鱼吃。在体育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兴趣,确立自己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注意根据所授内容设疑、提问和求新,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例如,在高中韵律操教学时,教师只进行单个动作教学,然后让学生自行将各个动作串联成套进行练习,怎样串联?如何串联?能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培养学生创造才能。如果更进一步,教师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集体练习,要求自行编排动作,自由变换队形,自主增加一些动作,随着要求的提高、问题的增多,学生的思考、创新能力都会相应提高,从而完成“要我健身”“我会健身”过程的转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精心育人,努力提高学生首先素质

体育教学应当以育人为目标,传授体育技能技术只是育人的手段。但是,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单纯技术观点的教学还是相当普遍的,以技术教技术,为技术教技术的现象并不少见。“技术的本身成为教学的目的,而学生身体的发展、人格的形成、情感的陶冶则被放在一个次要位置,运动技术从教育的‘媒介物’上升到教育目的本向,体育教育从‘育人’降为‘传授’”。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相接轨,必须突出育人的功能。在体育教学中,由于教材和课堂组织教学的特点,需要学生用身体参与练习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来获得知识与技能,这就在客观上为培养学生的首先品质提供了条件。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友好相处,不仅培养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尊重,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热爱集体,增强自尊心和自豪感。事实上,在体育教学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因素,有着生动的内容。在各种游戏教学中,学生的身体既得到发展,同时又从中培养他们团结友爱、积极进取、胜不骄、败不馁等各种优良思想品德;音乐舞蹈进课堂,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陶冶了美的情操;每堂课都要整理场地、搬运器材,这又可以向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同时,也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总之,体育教学中的各种教育因素从始至终像一条江线贯穿课的始终。在教学中,既要有和风细雨地讲道理、循循善诱,又需要润物细无声式的潜在影响;既要以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为主、又要以不良现象进行批评。要使学生跟随体育课的节奏,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首先素质。

四、 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导、辅导、总结。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自己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自主自重进行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课外体育竞赛。这种体育竞赛,变以前的“选手竞赛”为现在的群体竞赛,扩大竞赛参赛人员,让所有俱乐部成员都能参加。选择有组织才能、活动能力和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同学担任竞赛的组织工作,由学生自己担任裁判工作,对学生裁判应先培训后上岗。

“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

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才资源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真正变成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的出路已经推进素质教育,只有推进素质教育,才有可能提高民族素质。

体育教育效益研究:试论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与教育远期效益

摘 要: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一直稳步进行,但在课程体系方面还是呈现出偏向实践教学,忽略体育理论教学的现象。学生们由于缺乏体育理论知识,无法科学系统的指导自身体育锻炼,影响其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目前的体育教学只注重了教育的"近期效益"而忽略了教育的"远期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体育作为培养"面向未来"合格人才的多功能作用。因此,增加高校体育理论教学学时,设置科学系统的体育理论课程体系,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为培养"面向未来"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体育理论教学 教育远期效益 体育理论教学课程体系

1 前言

对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战略方针,同时,也为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体育是高等院校整体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面向未来”合格人才的重任。

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一直稳步进行,但在课程体系方面还是呈现出偏向实践教学,忽略体育理论教学的现象。只注重了教育的“近期效益”而忽略了教育的“远期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体育作为培养“面向未来”合格人才的多功能作用。学生会因为体育理论知识的缺乏,让锻炼存在随意性、不系统性,还存在受伤隐患,以至于不再坚持参加体育锻炼。

因此,加强高校体育理论教学,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为培养“面向未来”人才的需要。高校体育教育如何更好地为实现我国宏伟的教育战略目标服务,着眼于未来,已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调研

查阅并收集有关高校体育理论教学、高校体育课程现状方面的文献资料20多篇,确定研究指标、数据等内容。

2.2 专家访谈法

对相关高校体育专家、高校体育教师以及部分高校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了解.

3 讨论与分析

3.1 高校体育课教学开展现状

3.1.1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呈现出重结果轻过程,对学生体育能力的评价不够客观,缺少运动项目训练体系的传授。有一种观念认为,体育课就是活动身体,项目运动实践。普遍存在体育课不重视理论教学的现象。这不仅是对体育的曲解,也是对教育观的认识不足。根本没有认识到体育是一门学科,不了解体育的真正功能。

3.1.2 重视竞赛成绩忽略日常教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各校体育主管部门锦标主义严重。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让老师们的重心自然而然的放在了体育竞赛上要改变这种不协调的现状,作为体育的职能部门,要把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视为主要工作,并重点进行研究,把重心转移到教学上来,这对于培养人才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3.1.3 高校体育课教学体系不系统、科学锻炼理念强化不够

在教学任务的制定,教学大纲的编写,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的使用上,基本形成了重技术轻理论的教学格局。造成了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短缺,自我锻炼身体和管理身体的能力差。从近年来我国进行的学生体质调查与研究结果来看,学生许多身体指标不理想,虽然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学校体育教育体系还是有直接关系。另外,大学生没有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指导自我训练,在体育课程中没有接收到“终身体育”、“科学锻炼”、“体育育人”等重要的体育理念和观念,他们就不会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在树立体育观念这一点上,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有较大差距。国外大学生非常重视体育锻炼,体育是其生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跟国家对体育的重视、体育的宣传、系统的体育课程是分不开的。体育的各种观念在他们成长的各个阶段逐步科学的形成。

3.2 体育理论教学与教育的远期效益

3.2.1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是产生教育远期效益的重要前提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通过掌握运动解剖学、生理学、卫生营养、训练学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等,加上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便可知道自身在校期间和将来工作岗位上如何进行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使之在近远期,甚至终身受益。充分体现了教育远期效益。

3.2.2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可以有效发挥体育科学功能

现代体育的发展,其作用和价值影响盛广,当人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去认识它的时候,都可激励自我去学习、工作,奋发向上甚至振奋整个民族的精神。体育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紧紧相随。体育具有教育,娱乐、社会、情感、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种功能。因此,加强学校体育理论教学可以更有效的帮助在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其身体素质,以理论为基础,发挥体育科学功能。使面向未来的人才达到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使个人和国家终身受益。

4 结论与建议

4.1 在办学理念上,要把加强高校体育理论教学视为发展学生心智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体育课教学不属于一种简单的健身运动,而是一种复杂的教育过程。必须以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和培养能力为主体,使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具有远期的效益。

4.2在教学目标上,通过理论课的教学向学生传授科学的体育知识,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同身体发展相结合,即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未来合格人才。

4.3在理论与技术的关系上,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和发展理论的原则。理论和实践是一个统一体,体育教育应该具有近、远期效益。所以,教学计划中的学时分配要协调,改变过去以练为主的重心偏离现象。

4.4在理论课教学内容上,要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生理、智力,所学专业及未来职业特点,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选择相应的教材内容,不能盲目求多求全,注意与中学体育教育的衔接,尽量做到满足现在适应将来。

4.5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提高理论教学水平,拓宽知识面,思想上要重视理论教学,使思想与教学水平与时展相适应。

4.6形成较系统的体育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材,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和学时比例,协调理论与技术课教学时数。

4.7建立完善的体育理论考核办法,学校教学职能部门要建立体育理论课评估体系,包括评估大纲,计划,教材,教师的授课质量,学生的兴趣等。

体育教育效益研究:体育教育后效益研究

1大学生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行为

1.1大学生社会体育行为与大学体育教育的联系通过对毕业10年左右的社会各界共1200人次进行调查,86%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社会体育行为与大学体育教育直接或者间接联系,认为自己的体育知识基本来源与大学体育教育的占到76.8%,当前所从事的运动项目一直延续大 学里所学习和掌握的运动项目占到36%,能够基本保持大学里养成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占到21%,认为体育相关方面的精神,比如竞争与协作、尊重对手和规则,能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的占34%,认为大学所获得的体育知识和能力确实对自己和社会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有益的占48.7%,还能应用体育活动的方式促进交往、和谐人际关系的占到36%。社会体育行为是大学体育教育的延伸和更深一层次的应用和实践,以上调查也显示大学体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人的社会体育行为有关联。1.2大学体育教育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思考大学体育教育的社会价值,是因为学生在接受大学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付出,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了至少144个学时的课堂体育教育,经粗略核算大学课程每节课的费用在15元左右,144个学时合计费用为2160元,还有体育课教材,上课用运动服,运动鞋等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另外,大学生还是一个很大的体育消费群体,这个因人而异,差别较大,额外的体育消费多得可达上千元,少的也有几十元,主要包括实物性消费,以及观赏学习性消费,例如购买运动衣、鞋、帽、篮球、足球、乒、羽、网球拍等体育用品,学习性体育报刊杂志,观看高水平体育赛事的门票支出等。大学体育教育是国家、政府、学校、老师、以及学生个人在物力和人力的共同投入下创造出的一个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经过大学几年的体育学习和熏陶,同学们获得了体育知识、体育技能技巧,培养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知道了应该锻炼身体,该怎样锻炼身体,掌握了多项锻炼身体并能终身受益的体育健身项目。大成本的付出,是应该得到回报的,而大学体育教育回报的方式正是靠大学生们所学的知识与内化的能力所提高的个人社会竞争力。

2大学体育知识的后影响

社会上想参加锻炼和正在锻炼身体的人很多,但缺乏体育锻炼知识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会使大家在运动过程中走弯路,甚至是错路。只有拥有丰富的体育健身知识,采用正确合理的运动方式才能较大限度的发挥体育运动健身、健心的功能和社会价值。大学体育教学可以很好的为大家普及体育锻炼方面的理论知识,体育锻炼的技能技巧和方法,衔接好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这一环节。随着学校体育设施的完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程内容,学生所掌握的体育运动技能技巧,极有可能成为自己的终身体育锻炼的项目,为今后的身体健康服务。例如可以利用在学校学习的健美操、太极拳、篮球等,参与家庭体育锻炼、社区体育活动,做到直接有效的学校社会对接。对有特殊运动目的的人来说,体育运动相关的知识则更显得重要,例如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量和强度的如何把握,运动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等因素都需要认真考虑。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正在加大体育理论知识的课时量,不仅包括以上运动处方的内容,还有运动后水和食物的补充,急慢性运动损伤的简单处理,溺水事故的现场急救措施等知识都有所介绍。大家有了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了体育锻炼的技能技巧,一定会增添大家锻炼的信心,加大参加锻炼的实际行动力。使大学体育知识能为自己的终身体育服务,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益。

3大学生内化的体育能力的后效益

3.1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是现在社会所需要的重要能力,也是体育运动所特有并能赋予大家的良好精神品质,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大家得到最直接的这种情绪和情感的体验。比如田径类项目从根本上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高度的竞争精神,在同等条件下要想脱颖而出,参与者必须拥有果断顽强的竞争意识,这需要的是过硬的自身能力。篮球和足球等集体类项目,则不仅需要与对手激烈的竞争,更需要与同伴高度的合作,这对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更高。大学期间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得到竞争与合作的体验,理解竞争与合作的精神实质,并最终获得和拥有这样的能力,在走上社会后主动将这种能力应用于工作中,提高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竞争力。3.2正确的体育欣赏能力正确的体育欣赏能力一方面可以陶冶情操,另一方面可以拉动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体育运动在激烈的对抗中展现出一定的美,蕴含着极大的欣赏价值。体操、健美操表现出人体自身之美、还有力量、节奏和韵律之美,足球、篮球有一种灵动和狂野之美。高水平的体育赛事的欣赏,可以获得美的享受,欣赏者可以将自己的情绪情感寄托于运动场,利用心理学上所说的“替代性注意力转移”的方式,缓解生活和工作压力,以及由人际关系冷漠而引起的压抑、焦虑、不满等情绪,陶冶自己的性情。当体育欣赏成为一种时尚和风气时,不仅可以丰富当地的体育文化事业,还可以拉动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这包括人们购买门票、入场券的直接消费,还有交通、餐饮、纪念品市场的间接消费,还有运动衣鞋等实物的次间接消费行为的发生。并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体育文化和产业发展的链条,为社会经济和文化服务。良好和正确的体育欣赏习惯可以从学生时代抓起,大学体育可以很好的承担这一任务。3.3敢于拼搏的体育精神拼搏的精神是人们在追求成功与胜利时的那种强烈的心理体验,也是体育运动应该永恒追求的精神。任何一种体育比赛,参与者为了获得胜利和荣誉,都会在运动场那种特有的氛围中做出较大努力,激发潜能,超越自己和对手,这就是体育中的拼搏精神。现在社会竞争更加激烈,面对国内外的竞争,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接受更大的挑战,所以说敢于拼搏的精神应该为社会各界人所拥有。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64%的人知道体育拼搏精神并曾经受到过影响。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体验其内在的精神实质也是大学体育的重要目的。

4大学生时期体育兴趣和习惯的后效益

4.1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可提高社会生产率,扩大社会体育消费体育的健身功能是大众体育的最主要内容,而“健康及时”的指导思想是学校体育和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根本出发点。加拿大著名体育专家突帕茨曾说:“身体健康的群体比身体不健康的群体较少的受伤,工作率更高,即使受伤也能更快的回到工作岗位。”导致劳动者请假、误工和旷工的主要原因是身体和精神方面的伤病和不适。通过体育锻炼和群体活动,劳逸结合,以此来增强和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缓解精神上的压力,避免和防止各种疾病、伤病和职业病的发生,增加劳动者的出勤率和工作效率,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还可扩大社会体育消费。在现在这个花钱买健康的时代,人们参加体育锻炼是要有经济支出的,参与者使用或者租借运动场馆需要开支,购买运动服装、运动器材、运动鞋帽等也要有经费开支,还有些参与者为了解体育的动态而订阅各种体育报刊杂志,以及体育观赏性消费等等。所以说,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体育习惯的形成可直接带来体育消费开支,促进地方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4.2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可减少社会医疗成本,扩大健康投资消费社会医疗成本正在以每年30%左右的幅度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达到同样健康标准所需的预防投入与治疗费、抢救费比例为1∶8.5∶100,即预防上多投入1元钱,治疗就可减少8.5元,并节约100元的抢救费。美国经过20年研究,发现90%的人通过健康管理和教育,能把医药费降10%。如果愿意把钱花到早期的健康管理上,就可以把很少的钱花到后期治疗上。除了医疗保险外,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加强体育锻炼意识,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来。长期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医疗费用的支出,减轻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压力,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活力,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问卷调查也显示,79%人认为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患感冒的次数明显减少,82%的人认为经常从事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缓解现代文明病和中老年慢性疾病,很大程度上提高生活质量。这正是体育健康消费投资,自己投入了时间、金钱来参与体育锻炼,节约了医疗开支的同时还获得了身体素质的增强、调节生活节奏、获取美的享受、维持并强化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等方面的回报。总之体育健康消费作为一种健康投资也已经产生社会经济效益。

5小结

1)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讨论大学体育教育的后效益是存在的。2)通过大学体育教育所获得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技巧,可直接为日后参加体育健身服务,个人和社会效益明显。勇于拼搏、竞争与合作等体育精神品质的获得,为学生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提供潜性的帮助,增强了社会竞争力。3)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一方面促进身心健康,节约了社会医疗成本,同时也扩大了人们的体育消费开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最终形成全民健身运动的良好局面。

作者:潘丛华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体育部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