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体育产业现状实用13篇

体育产业现状
体育产业现状篇1

体育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项目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体育产业也逐渐兴盛起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更加促进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今后,国家要加强体育事业宣传,充分运用奥运会过后闲置的体育场馆,发展全民健身,确保我国体育事业可以健康持续性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所遇到的问题,还需要国家及政府高度重视。

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

体育产业是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包括体育健身、竞赛表演、体育培训、体育等行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体系已经起到决定性作用。体育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位置,取决于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我国体育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提高,刺激体育消费,从而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全民运动已经兴起,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不断增加。我国竞技体育也在近些年取得傲人的成绩,中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屡创佳绩,为祖国争光。随着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量增加、我国体育设施不断完善,体育事业得到国家及政府的支持。虽然我国体育事业有了良好的发展势态,但是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需要继续努力。发展体育产业,一定要结合我国国情,不能盲目投资,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要认真做好预算。我国在体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要明确发展目标,正确分析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根据我国国情与实际体育消费情况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我国的体育产业还处于过度阶段,不能够完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体育产业的总产值大部分出自体育用品业,中的体育用品加工企业超过3 000家,体育的发展空间也很大,但是,在体育广告、体育赛事筹办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奥运会过后体育产业面临的问题

2001年北京赢得了奥运会的主办权,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中国是拥有众多人口和灿烂文化的国家,终于与奥运这种盛大的古老的社会活动结合在了一起。虽然奥运会的举办在一定方面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有利就有弊,奥运会过后,体育事业便进入消退期,在体育产业上又新增了许多问题。

(一)奥运场馆的闲置

奥运经济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使中国体育事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了举办奥运会,国家修建和改建了大量的体育场馆,随着奥运场馆的建立,北京被浓厚的奥运气息所笼罩,全国人民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北京奥运,国人在精神上得到了释放。然而奥运会举办之后,外界投资大大减弱,一些体育场馆如鸟巢、水立方等都出现了一定时期的闲置,成为不良资产,不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许多场馆建成之后就处于亏损状态,甚至经济收入不够正常的维修与维护;一些与奥运相关的行业也会随着奥运会的闭幕而渐渐衰退,从而对主办城市的资金造成严重的负担。

(二)健身器材产业低迷

在我国奥运会申办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健身器材企业,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上万个品种的健身器材。奥运会需要档次高、科学技术含量高的健身器材,国家积极研发与引进国外技术、聘请专家等消耗了一定的资金,增加了体育产品的技术含量,安全性能也得到全面的改善。然而奥运会举办过后,对运动器材的需求量大大减弱,企业的经济效益开始滑落,专门为奥运会生产的高质量体育器材的运用出现停滞状态,影响了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出现经济泡沫现象

奥运会带动国家经济全面发展,包括旅游业、制造业、餐饮业等等。但是过度的炒作难免会产生泡沫经济的现象,对于体育服务产品来说,不能形成有规模的消费需求。所以,对于奥运会体育产业的发展要高度谨慎,要做好先期和后期的预测,避免奥运期间经济过热,一味追求模式化、高标准,产生巨大的投资额,造成过后的经济发展出现滑落,呈现奥运经济泡沫的现象,影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奥运会过后如何改善体育产业

(一)体育场馆的运用

在北京奥运会过后,大量的体育场馆都出现了闲置状态,为我国体育经济带来了较大损失。因此,在建设场馆时应评估奥运会的真正价值,做好会后计划;在奥运会结束之后,要把体育场馆与运动设施充分的利用起来,通过合理的运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如,通过举办民间俱乐部、开展社区体育等形式向群众开放,呼吁全民健身;也可以举办一些比赛项目,把这些体育设施充分的利用起来,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促进我国体育产业中的健身娱乐市场和竞赛市场的发展。体育场馆根据其性质和自身条件其用途也大不相同,应做好合理化运用,加大使用宣传力度,达到以已发展办奥运、以奥运促发展的目标。

(二)企业加大宣传力度

体育产业必须持续性发展,不应仅仅局限于阶段性发展。奥运会是最好的宣传机遇,各国体育人才都聚集于此,这是宣传我国体育品牌的大好时机。宣传与收益是成正比例的,做到宣传方式多样化、新颖化,可以吸引人们的眼球,激发人们对购买体育产品的欲望,使我国的健身器材行业可以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也可以为奥运过后我国体育产业的顺利发展奠定基础。正确利用媒体宣传、广告宣传,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通过有效途径促进体育产品消费,不但使国人可以了解我国的体育产品,而且让全世界都对我国的体育产品感兴趣,使我国体育产品可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所以,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力的宣传。

(三)确保产品质量

无论哪一行业,若想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经济市场,都必须确保产品的质量,我国体育产业之所以可以长盛不衰,就因为生产的体育产品有高质量。但是在这一方面还应进一步完善,还应加强售后服务,提高售后维修人员的维修技术,在每一个产品生产过程中都进行安全检查、严格把关。产品的安全性能不稳定,直接影响使用者的安全,而且对其使用年限造成影响。体育运动的普及以及体育项目的增加,使得体育产品的需求逐渐加大,而产品的合格生产是基础,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达到标准,确保我国生产的体育产品在有效寿命使用期间使用的安全性,不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对生产出的体育用品一定要经过国家体育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验,确保符合市场流通的标准。

(四)加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在生活富足的状态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身体健康问题,也逐渐开始接触健身运动。国家应重视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们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百姓对体育健身的兴趣,从而带动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政府不但要呼吁全民健身,而且要以地方政府为单位设立体育指导站、体育辅导站、体育活动场馆以及晨练晚练场所,完善和补充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加强健身站点的相关管理政策,使健身站点的管理可以有章可循;要加大公共体育场馆的服务能力,提高体育场馆的使用率;要加大体育场馆的优惠政策,面向社会全面开放,支持健身场馆的建设,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健身环境。

(五)发展体育服务性产品

体育产品存在着较强大的购物链,包括体育中介、体育旅游等。体育服务水平是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我国的体育服务业还处于市场发展初期阶段,企业之间的合作不多,产业链比较短,没有完全形成群规模的发展模式。因此,国家和政府要重视体育服务性产品的发展,扩大消费群体,逐渐与发达国家缩小距离。

(六)资金积累

我国体育事业的资金需要自我积累,慢慢形成体育事业发展的雄厚资金基础。因为奥运会过后投资者逐渐减少,形成了资金链的短缺,所以为了更好发展体育产业,资金就要自行解决,充分利用开展体育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来达到资金的积累,以自我的经济实力来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要重视并且扩展体育经济职能,使体育可以在更好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同时进行资金积累,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此外,国家和政府需要在体育资金自我积累方面给予大力鼓励与支持。

(七)体育普及

小康社会并不是一部分人的社会,国家在体育事业发展上要做到普及体育文化,在农村以及比较落后的区域加大体育文化建设,加强体育宣传力度;要对农村的体育设施进行全面改善,建立体育场地并配备相应的体育设施;要挖掘潜在的体育产品消费群体,为全面建设新农村迈出坚实的一步;要做好全民体育教育,使人们了解体育文化知识,掌握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加快城乡建设。总之,促进农村体育经济发展是改革开放现阶段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目标。

结语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在一定时期内带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水平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随着奥运会的落幕,体育产业迅速出现了一些问题,国家和政府需要正确分析与解决这些问题,使体育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我国的体育产业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体育产业也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国家要高度重视体育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聂.奥运经济推动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创新与发展的效应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8,(5).

体育产业现状篇2

    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体育产业更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作为体育事业内容之一得高校体育,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体育的产业化使得体育事业蓬勃兴起,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来源,促进了群众体育的广泛开展。人们在看到体育产业化给体育事业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在思考能否借鉴体育产业的一些做法,对长春市高校体育产业现状进行研究,将长春市高校体育里可以产业化的部分推向市场,挖掘高校体育市场商业价值,开发高校体育市场,使长春市高校体育产业不断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长春税务学院、、吉林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中医药大学、吉林艺术学院等12所高校的体育产业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大量有关普通高校体育产业的文献资料,了解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发展。

2.2.2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长春税务学院、农大、吉林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中医药大学、吉林艺术学院等12所高校发放问卷共12份,回收问卷12份,回收率为100%,问卷有效率为98%,并请有关的专家对问卷内容进行检验。

2.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3.0软件包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长春市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高校体育资源闲置和不足并存

    在本文所调查的12所高校中,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体育场馆和田径场。人均面积能够达到4.3㎡,场馆基本不能够满足需要。在所调查的12所高校中,只有一所高校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其余的体育场馆都是封闭式的,只对本校的师生开放,而且有时间的限制。这就产生了体育资源的闲置,其主要表现在场馆、器材设施的闲置。在场馆、器材设施闲置方面主要表现在设施面积最大的田径场使用人数不多,利用率不高,明显资源利用不足。此外还有些学校不允许学生随便进入一些健身房、网球场、游泳馆等投资相对较大,维护费用较高的场所。而这些场所处于无偿耗损和闲置状态。在器材闲置方面,大多数学校没有对器材设施实行对外有偿收费使用。特别是在晚上及寒、暑假期间,高校的场馆大多是闲置不用的。

    长春市高校体育产业总体来说经营项目、经营内容比较单一,路子窄、办法少,经营的项目仅仅停留在体育场的租凭、承办和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其服务对象主要以本校教师、学生为主,其组织行为也主要局限在校园内,缺乏与社会体育的交流与合作,高校体育仍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

3.2普通高校体育产业缺乏资金。

    长期以来,普通高校体育大都依赖上级部门的拨款,这种依靠拨款以获得经费支持的状况使高校体育的发展举步维艰,资金短缺成为制约高校体育市场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经费筹划缺乏市场意识,只依赖上级有限的财政拨款缺乏积极的开拓精神。一些校内收费培训班的服务内容单一、规模小、短期行为较大。

4.结论与建议

4.1提高体育资源的利用率。

    提高高校体育产业的市场化意识和服务意识,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了解其需求,最大限度的提高利用率,多渠道、多形式的发展高校体育产业。特别注重提高晚上及寒、暑假的利用率。在体育设施方面,应尽量利用其开展各种有偿服务项目,可适当对外租赁,以提高其利用率。

4.2增强普通高校体育产业自身的造血机能

    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员、运动队及成立大学生健身俱乐部,提高体育竞赛的观赏性,形成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改变单一的运营机制。美国高校体育就是通过引进高水平的运动员来参加比赛,例如NBA、足球、橄榄球等。来增加比赛的观赏性,通过出售门票来增加高校体育的收入。

参考文献:

体育产业现状篇3

所谓体育产业化,就是改革体育体制,使体育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充满活力的新机制,使体育由事业型、公益型向经营型转变,使其能够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和劳务。其实质是体育思想观念的革命和制度的创新,是要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开发体育的经济功能,把体育与经济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经济行为,刺激体育产品(劳务)的需求,拓展体育市场,加快体育的产业化进程,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注人新的活力,体育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一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国外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美国体育产业80年代的总产值就超过600亿美元,占其GNP的1.3%,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第22位,90年代中期的超过3000亿美元。英国80年代末的体育产值为68.5亿英镑,政府从体育产业中得到的税收有24亿英镑,相当于政府用于体育投资的5倍。其他发达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体育产业都有相当庞大的规模。

现代体育是一项意义深远、影响重大的社会活动,它吸引了众多行业部门的参与。世界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公司、飞利浦公司都和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型的综合运动会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交通通讯、电视广告、场馆建设等许多环节。科技论文,现状发展对策。科技论文,现状发展对策。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和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为日本和韩国带来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成为其经济起飞的标志。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现代体育产业正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化经营,形成了许多像阿迪达斯和耐克等著名的跨国公司。我国足球甲A联赛的冠名权被万宝路集团买下,足协杯比赛由飞利浦公司赞助,这对于我国球市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1.产业发展不平衡首先是地域间的不平衡。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各地区的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有很大差距。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省市发展迅猛而且达到一定的质量,西部地区发展则比较滞后,个别地区的绝对差距甚至在扩大。其次是各运动项目间的产业开发不平衡。由于各项目的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取得的成绩有差别,项目的观赏性也不同,因此其产业资源价值、市场容量和效益有很大差异。例如,球类项目市场目前开发较好,而非对抗性项目和部分室内项目的市场只是有了适度开发甚至没有市场。其三,单位间由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土地、房屋、设施等资产资源配置方面的差别,也造成了产业收益上的差距。在地域间如何实现体育产业的共同发展,在项目间如何实现体育市场的共同繁荣,在单位间如何实现国有资源的共享,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很大的课题。

2.产业结构存在缺陷,产业质量有待提高 体育产业结构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本体产业发展还不够大,没有形成支柱性优势。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体育的支柱性本体产业应该定位于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和无形资产开发经营业。三大支柱性本体产业的定位主要是三大产业的巨大市场潜力所决定的。但是三大支柱性本体产业规模还有限,其市场运作也不够十分规范。另外体育产业结构的缺陷还表现在还有缺位的本体产业市场,如体育劳务市场和体育技术市场,虽然目前也存在一些交换交易,但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劳务市场和体育技术市场并未形成,少有的一些市场行为,如运动员转会也不够十分规范。

产业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是体育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发展缺少可持续性活力,市场竞争力不强。科技论文,现状发展对策。已经建立的规模较大,但数量很少的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资产重组,扩充资本,包装上市后,如果不抓住抓好生产和经营这个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撑环节并切实降低成本提高利润,那将会遭受到很大的风险。

3.产业的发展缺乏扶持政策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净出口三大因素中,消费需求是主要因素,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1997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对国民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中消费占58 %,投资占20 %,净出口占22%。而在消费中,居民消费占81%,政府公共消费占19%,据此推算,居民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46. 98 %。体育消费属第三产业范围内的消费。增加体育消费就会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对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质量,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但是,如何增加体育消费,运用什么政策手段鼓励社会兴办体育产业和引导、扩大体育消费并无政策可循。

4.市场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程度还不高 目前关于体育市场的管理尚缺乏高层次立法,虽然一半左右的省、市、区等大多数省会城市均了地方性体育市场管理法规或政府规章,但管理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仍需要通过高层次立法予以明确,如管理权限的明确划分,执法程序的完善和统一,法律责任的界定。在体育市场管理的实际中,部分体育经营项目存在着权限交叉,也就是说有的部门在越位,同时在不同的地区由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甚至在同一地区由不同的部门同时管理,比如保龄球、台球。不到位的情况主要是指一些新兴的体育经营项目尚未实行有效的规范的管理,甚至没有人管理,对消费者的权益带来损害。科技论文,现状发展对策。因此,全国范围内对体育市场管理高层次立法的期望较高。另一个问题是尚未普遍建立行业管理标准。可以说,制定标准是行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但目前除个别地区在进行尝试外,全国范围内尚未启动,很多地区的管理停留在简单审查、许可阶段,未实现积极的行业管理。科技论文,现状发展对策。进一步实现体育市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效益化,建立行业服务标准是当务之急。

三、结论

国家今后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适当考虑对体育部门有所倾斜,给予税收和其他方面的支持,以鼓励体育生产经营部门的发展;在投资体制方面,应变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为体育部门自身创收、社会集资并举,同时注意引进外资,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推行运动项目的行业协会制和俱乐部制,建立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形成全方位的社会共办体育的格局,同时培育和完善体育市场,逐步建立体育商品劳务和信息市场,形成全方位市场体系;要加强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培养一批既懂体育、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满足体育产业经营不断发展的需要。

加快体育的职业化进程,这是体育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其重要特征,一是组织者必须是企业法人,如俱乐部等;二是运动员是商品,即运动员可以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自由流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提高体育部门的经营效益。

体育产业现状篇4

一、普通高校体育健身娱乐产业的内涵和特点

体育健身娱乐产业是以体育娱乐项目为中介,为参与活动者提供各种满足人们的健身娱乐需要劳务的第三产业。体育健身娱乐产业以体育技术、物质资料和资金为基本要素,因而体育健身娱乐产业是为实现体育自身价值和意义而进行开发、生产和提供体育健身娱乐服务的行业。体育健身娱乐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它既具有第三产业的一般特点,如非实物性,生产、交换、消费的同时性,非储备性,非转移性,严格被制约性等,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劳动本身的依赖性;2)健身娱乐性;3)可替代性;4)趋众性。从公共经济学的视角来讲,“有些物品从一角度看是私人物品,从另一角度看是公共物品”。体育健身娱乐业的产出就属

于这种物品,因而体育健身娱乐业的产出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二、河南省高校体育健身娱乐产业发展现状

1.经营项目状况

河南省高校健身娱乐产业项目经营总体内容单一。多样化是体育产业发展的趋势。当前,大众普及型健身娱乐项目是高校健身娱乐产业经营的主体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武术、健身健美操、体育舞蹈、游泳、等;新兴的极限运动和时尚运动,如滑轮、滑板、攀岩、跆拳道等项目成为高校体育健身娱乐产业经营项目的组成部分之一。河南省高校体育健身娱乐市场还处在以低端服务产品为主题的阶段,高档健身娱乐项目和新兴的极限与时尚运动项目处于附属地位,市场规模很小。

2.从业人员素质状况

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从业人员的素质与结构是该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就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管理层人员来讲,无论是学历结构还是专业化水平都有待于提高。他们作为体育健身娱乐经营的直接操作者,承担着体育健身方法的培训、健身指导、各类咨询及运动处方等技术性工作,其素质与专业化水平对经营质量和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据对河南省普通高校30家体育健身娱乐场所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学历结构上本科学历者占52.17%,专科与其他学历之和为47.83%;专业化结构方面:本科(体育院校技术科类本科生,占37.15%,大部分为兼职人员,受专业培训者占23.32%,未受专业培训者占13.53%。河南省高校从业人员素质整体良好,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普通高校体育产业快速发展。

3.经营管理状况

在财政投入方面,政府和普通高校是投资的主体,社会、民间资本成为高校健身娱乐产业的补充,多样化、多层次的经营管理格局逐步形成。从经济成分来看,政府和普通高校办的健身娱乐产业正在减少,社会、民间资本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普通高校健身娱乐业经营主体正在加强主动推销服务产品的意识,营销手段趋向多样化。“打折优惠”,俱乐部会员制、月票制等营销手段,是各经营主体惯用的策略。

市场管理不规范,体育健身娱乐产业还没有引起普通高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体育法规、政策严重滞后于体育产业的发展。据调查,各高校对体育健身娱乐产业都没有制定明确的规划,没有制定近、中、远期的发展目标,没有可以遵循的管理制度和优惠扶植政策。

4.消费者状况

大学生是河南省高校健身娱乐产业的主要群体。据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具有科学的健康观和理念,“花钱买健康”的观念逐渐为现代大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体育消费行为,形成科学的健康投资理念。这一群体具有强烈的体育健身娱乐需求,是体育健身娱乐产业广大的潜在消费者。但调查显示,大学生体育消费购买力低,他们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家庭或部分奖学金、勤工俭学所得,除支付必要的生活费外,少量的体育消费支出严重制约了他们的体育消费行为。“价格过高”是制约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体育消费购买力将大幅提升,促进高校体育健身娱乐业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面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大大增强,普通高校体育健身娱乐业吸纳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参与体育健身娱乐。这有力地推动了高校体育健身娱乐业的发展,提高了高校体育产业的造血功能,步入了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三、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健身娱乐产业发展对策

1.加速提高高校体育健身娱乐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高校健身娱乐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包括经营管理者、教练员、指导员的素质,是保证健身娱乐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只有提高经营管理层人员的素质,提高经营决策科学化,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细划体育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体育健身娱乐业才能朝着预定方向前进。只有加强对体育健身指导员的培训,让经营者不断学习并研究市场规律,掌握经营之道,才能把握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引导体育健身娱乐消费。

2.培育高校健身娱乐产业市场与价格定位

高校体育健身娱乐产业必须切实把握市场脉络,找准市场定位,挖掘潜力、降低成本与消耗,以合理的价格面向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同时,还应该开发多特色、多项目、多形式的项目经营,从而适应、满足、引导创造消费,以此符合大学生和城镇居民健身娱乐的需求和变化。高校健身娱乐业的需求受服务价格、消费者的购买力影响较大,因此,强化消费者“花钱买健康”的意识,宣传健身的重要性,加强对市场的管理,确定主管部门规范收费标准,改变不合理的收费是发展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当务之急。

3.加强高校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法制建设

目前,我省普通高校体育法规不完善,制约了高校体育健身娱乐产业的发展。普通高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应认真研究现有体育产业法规的有关条款,逐步调整并完善体育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力求对体育健身娱乐产业起到良好的监督和保护作用,推动利国利民的体育健身娱乐产业沿着法制化轨道健康发展。

4.完善高校体育产业经济政策

普通高校及上级主管部门要加速高校体育产业经济政策的完善,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建立和完善一套包括政府财政投入政策、产业项目基本建设投资政策、社会集资政策、税收政策和体育基金政策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为高校体育健身娱乐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管理程序的简化、税收政策的支持、投资者利益的保护、贷款利率的优惠等方面早日出台、实施倾斜性的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民间投资。

5.拓宽高校体育产业融资渠道

高校体育产业社会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拓展高校体育产业融资渠道,走政府、普通高校投资与广泛吸收社会、民间资本相结合的道路,是顺应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外不乏这样的成功先例,普通高校体育健身娱乐产业多元化投资,能有效地提升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增强自身的发展和造血能力。我们应积极促进高校体育产业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利用资本市场来发展高校体育健身娱乐产业。积极落实企业的经营自,努力坚持高小体育产业的公司化、股份化发展道路,推流动和优化组合。

四、结语

普通高校体育健身娱乐是一项新兴产业,只有把握其基本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经营管理,科学规划,健身娱乐产业才能逐步形成产业体系、扩大产业规模。目前河南省高校体育健身娱乐产业已经跨出了第一步,随着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群众科学体育消费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逐渐确立,相信河南省高校体育健身娱乐产业的生存环境会进一步得到改善,河南省高校体育健身娱乐产业必将会有一个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岳洲.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1031-1033.

[2]韩京.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12):184-186.

体育产业现状篇5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临沂市各区县从事消遣性和参与性体育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赛事经营业、体育业、体育场馆等体育设施建设业等5个部分的体育产业领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临沂市政府相关文件、临沂市统计年鉴,以及临沂市体育局关于临沂体育产业的数据统计等资料。

1.2.2 访谈法

对临沂市体育产业的研究专家、临沂市体育局产业处和临沂市体育产业从业者就有关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问题进行访谈。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数据进行整理,然后用Excel 对调查数据进行常规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沂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2.1.1 临沂市体育发展现状

199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发行体育,国家体委体育管理中心正式成立。自此,临沂市体育业进入了统一发行、销售和管理的规范化时期,体育业得到迅速发展。其发行量每年都呈上升趋势,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和临沂市的财政税收,同时也带动了一些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体育销售网点的分布情况截至目前,临沂市总共有330个电脑体育销售网点。兰山区,185个;河东区,12个;罗庄区,16个;郯城县,13个;沂水县,21个;蒙阴县,3个;费县,16个;沂南县,11个;莒南县,16个;临沭县,15个;苍山县,11个;平邑县,11个。体育事业的宗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决定了体育本身具有公益性的特点。2006年临沂市的体育销售额为1.45亿元,向国家上缴公益金1022万元,2003年至2006年累计向国家上缴公益金2225万元,主要用于资助全民健身计划,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修整和增建体育设施和扶贫工程。2010年,体彩销售再创新高,全年销量实现3.2亿元,贡献体彩公益金2000余万元。2011年体彩销售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销售实现5.56亿元,体彩公益金近4000万元。但在体育的宣传广告、工作人员的培训、设备的更新、经营规模的扩大等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2.1.2 临沂市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现状

临沂市健身组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逐年增加,临沂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11年临沂以健身娱乐为主业的各种体育协会、俱乐部达300余家,健身娱乐场所200多处,新增社区、农村活动站点500个,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1万人。各种健身、健美培训班常年不断,全市体育健身娱乐业年经营收入可达近亿元。临沂投入20多亿元在沂河两岸建成了一条设施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使用方便,集“水、岸、滩、堤、路、景”于一体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内陆滨水健身长廊,营造了绿色健康的休闲健身环境,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部级户外健身基地”,临沂市多年连续举办蒙山登山、沂河龙舟、环滨河自行车、滨河万人长跑、滨河万人健步行等比赛。参与健身的人数2008年达到750万人次。

2.1.3 临沂市娱乐培训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临沂市目前以健身娱乐为主业的各种体育协会、俱乐部以健身娱乐为主业的各种体育协会、俱乐部达300余家,健身娱乐场所200多处,各种健身、健美培训班常年不断,全市体育健身娱乐业年经营收入可达近亿元。由世界跆拳道联盟、跆拳道苍明研究院、王刚健身、临沂市跆拳道协会联合主办的金鹰花园黄金道馆是山东省规模最大、最规范的专业跆拳道训练馆。临沂市兰山区鑫港游泳健身俱乐部、临沂极限单车俱乐部、一科健身俱乐部、圣玛瑜伽国际女子俱乐部、临沂银座健身俱乐部等等一流健身俱乐部构成了遍布全市的健身俱乐部网络体系。

2.1.4 临沂市体育赛事产业发展现状

临沂市委、市政府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致力于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秉持“全民健身关乎百姓幸福指数”的执政理念,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通过建设精品全民健身设施,建立健全健身组织,举办高端赛事,有力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2005-2011年临沂市举办的重大赛事。2005全国汽车场地越野赛―临沂分站赛赛事、山东省摩托车越野赛赛事、CBA全国男篮联赛金斯顿主场赛事、全国甲A乒乓球比赛等赛事;2006中国汽车摩托车场地越野公开赛、全国乒乓球乙A比赛、中英篮球对抗赛、全国散打拳击精英对抗赛;2007WCBA联赛山东队主场赛事、全国女子乒超联赛北大方正队主场赛事、中哈排球对抗赛、全国散打拳击精英争霸赛;2008 WCBA联赛山东女篮主场,2008-2009年CBA联赛山东男篮主场;2009首届中国(临沂・莒南)红色运动会;2010山东省临沂市举办2010年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临沂大奖赛;2011中美澳艺术滑水对抗赛中国临沂站、2011年世界杯滑水赛中国临沂站和首届全国青年乒乓球锦标赛。

2.1.5 临沂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2011年,全市规划建设旅游项目58个,规划总投资628.53亿元,其中在建项目42个,规划总投资429.41亿元,完成投资110.6亿元。在建项目中,规划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有5个。着力打造了蒙山、沂水为代表的绿色生态旅游,孟良崮、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旅游,竹泉村、九间棚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沂水东方瑞海温泉、沂南智圣汤泉、河东汤泉为代表的温泉度假旅游,诸葛亮、王羲之为代表的文化旅游,以及临沂小商品城为代表的购物旅游,逐步形成了观光与休闲并重的产品体系。

2.1.6 临沂市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

临沂是物流发达的商贸名市。全市各类市场达817个,年实现商品交易额1000亿元,在全国批发市场中列第二位,形成了“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格局。临沂市采取积极引导、政策趋动、服务推动等措施,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产品销售业和健身娱乐业。截至目前,临沂体育用品经营企业已达286家,其中健身器材、运动服装、用品等生产企业20多家,体育用品销售网点260多家,经营产值达到2亿多元。形成了以临沂华飞体育用品商行,良信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山东临沂爱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山东临沂博浪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临沂市赛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临沂英克莱专卖店、临沂天汇经贸有限公司、山东临沂奥林体育用品、临沂市正力台球厂、临沂华星文体健身器材商贸公司、山东临沂琅琊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临沂市勇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临沂市鸿源体育商贸、临沂市超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临沂市奥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集生产、开发、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体育用品公司网络,产品覆盖率几乎达100%。特别是临沂市奥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注与销售服装鞋冒、体育运动器材多中品牌的经营单位。

3 结论

临沂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与契机,临沂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体育的销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消遣性和参与性体育产业发展迅猛;体育赛事不断升级;体育用品业稳步发展、体育旅游业成为体育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体育产业现状篇6

一、体育产业化的兴起及地位

世界范围内的体育商业化趋势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形成。这期间,许多国家传统上由政府或私人组织出资兴办的体育项目从免费向公众开放转变为向参与者收取费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改变奥林匹克传统,首次在奥运会举办过程中引入商业运作。洛杉矶奥运会成功地证明了可以将体育作为一项前景广阔的产业来经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体育产业化、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产业领域不断拓宽,发展规模逐渐增大。体育已逐步成为一个蕴藏着巨大商机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也日益显现。

二、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

尽管我国体育产业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群众对体育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增长还远远不能适应。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1)不具备经营高水平体育竞赛的专业意识和专业经营手段,没有形成自己的知名竞赛品牌,滞后了对体育产业的发展。(2)体育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体育产业不单是体育器材、设备和服装的生产和销售,还包括体育竞技表演、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经营。通过多元化的体育产业发展,来促进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3)商业化运作水平不高。美国由于体育产业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已经完全脱离了风险资本和证券市场,主要依赖自我积累。而我国的体育产业除通过市场化模式筹集一部分资金外,仍对国家的资金投入有较大的依赖性,没有实现体育产业资金筹措的自我发展和良性循环。(4)相关产业的潜能没有充分发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过多地注重了本体行业,而对相关产业的重视开发不够;尤其对无形资产资源开发不够和对体育产业的商用经济价值挖掘不足,如体育广告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娱乐业、体育业等。(5)我国体育人才经营人才匮乏。体育产业人才主要涉及体育赛事运作、体育中介服务和体育用品营销等方面的人才,我国这方面的体育产业人才还远远满足不了对体育产业的发展要求。随着一些国际著名的体育经纪公司进入中国体育中介市场,由于缺乏相应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我国的体育经纪公司难以与国外同类公司竞争。加强对体育人才的培养工作已是当务之急;(6)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只有一部作为体育领域基本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但并不具体,缺乏可行性和操作性,缺乏相应的配套法规和规章。

三、 体育产业创新思路和设想

为了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在体制上重点抓住机构、人事、劳资等方面进行改革。只有加大现代体育产业运营体制与健全机制、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快改革步伐,才能尽快地建立起符合体育产业要求,适应体育贸易规则新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笔者就此提出几个设想:

1.转变发展模式

我国可以在体育产业中引入资本市场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属于政府管理型,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由于财政行政经费相当有限,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体育产业中引入资本市场,多方位、多角度筹集资金,鼓励民间资本对我国体育产业的投入,以减少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资金不足问题。

2.加快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完成体育产业的重组工作,争取建立大型或超大型企业集团,培养增强与国外企业抗衡的实力。深化改革,早日与国际接轨。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从目前的实际出发,并着眼于2008北京奥运会后体育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重新对我国体育产业定位,及时调整管理方式,建立并完善适应市场经济及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新型体育管理体制。

3.完善经营手段

我国应当吸收和借鉴国外体育产业的运作方式,完善我国的体育市场竞争环境,取得较高的体育回报,将所得回报再运用到体育事业的发展中,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和产业的更大发展。提高我国的体育经营手段的同时,还可以对我国体育无形资产加大开发,形成我国自己的体育无形资产,如专利权、商标、徽记使用权、名称经营权、运动队冠名权和广告权等等。

4.培养和造就我国经营管理专业人才

当前,我国体育市场急需一大批既懂体育又熟悉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国家可以通过加强对现有体育从业人员的培训或者招聘一些懂经营、懂管理的人才进入体育产业队伍的方式来培育和吸引人才。在体育大专类院校中设立体育经营管理人才,为体育产业发展培养合格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

5.体育产业的立法步伐

针对我们目前的政策、法规现状,以及我国2008北京奥运会后对体育产业的影响,政府应调整并完善体育及相关产业的法律法规,并与国际经济相关法律法规相接轨,采取积极措施,尽快制定、出台新形势下体育产业政策和市场管理法规,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应对措施,主动迎接国际给我国体育产业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保障体育产业沿着法制化轨道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面对2008北京奥运会,我国体育产业应及时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调整体育产业结构,积极应对,并针对自己体育行业的特点,在国际市场的相应行业、相应产品中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契机,进而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在新的世纪里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体育产业现状篇7

一、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现状

找到对策的前提是正确分析现有状况,那目前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现状是如何的呢?笔者认为,目前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

1.品牌定位不清

国际知名体育品牌进入中国,主要采用合作投资和代工等经营形式,采用这种形式他们只需把指定的图纸和技术标准带来,即可得到绝大多数的利润,而我国的加工企业只能分到很小一杯羹。如:一双耐克鞋在市场上售价是60美元,然而我国的加工商只能获得2美元的加工费,据统计我国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所拥有的生产技术已经能生产大品牌同等质量的产品,然而由于产品品牌价值低,产品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成为长期以来制约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的瓶颈。而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却长期存在着品牌定位不清的困惑。比如由于品牌定位不清,李宁集团在产品设计、赞助活动、形象及产品广告、开店风格、乃至形象代言人的选择上都存在传达信息不统一、不连续的问题,使消费者对李宁牌的印象凌乱, 品牌形象不一致。年轻的新生代并不知道李宁是谁,对新生代追逐的流行时尚, 李宁品牌是有隔膜的。

2.经济规模小,总体竞争力不强

我国目前大多数体育用品企业的经营规模和销售收入都很低,基本上属于中小型企业。据有关统计,如果把固定资产在5000万以上的体育用品企业认定为大中型企业,大约只有91%,说明大约90%以上的体育用品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而销售收入超过一亿元的企业仅占3%。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体育用品业兴起了资产重组的浪潮,许多著名的公司,如威尔逊、诺迪卡、彪马、阿迪达斯、王子、库柏等或被转让或被兼并。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1998年,著名的Coleman公司被Sunbeam公司兼并,Tectrix公司被Cybex兼并,Hebb被Schwinn公司兼并,2005年,NIKE公司兼并REEBOK,重组的结果使得大型跨国公司日趋增多,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同时也使得企业的体育用品更具竞争力。然而,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规模小、散,集约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规模效益差,产品生产成本高,总体竞争能力不强。

3.研发工作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差

众所周知,技术创新的动力在于企业的研发能力。国际企业界普遍认为,一个研发经费仅占企业销售额的比例不足1%的企业是难以生存的;这个比例达2%时,企业仅处维持水平;只有当这个比例达到5%以上时,企业才有一定的竞争力。而据有关资料反映,当前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水平还不到0.4%。显而易见,研发投人的严重不足极大地阻碍了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技术改进和创新,导致产品的科技含量很低,从而严重削弱了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我国体育用品产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们可看出,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国际竞争力总体较弱,与国外相比,除了在劳动力和国内需求方面有一定优势外,在科技开发、经营管理、政府支持等方面与国外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培育竞争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是我国体育用品业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体育用品产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北京奥运给中国的体育用品业带来一个飞速发展的大好机会。2005年1月1日起纺织品产品的出口配额将被取消但美国、欧盟内部正在酝酿采取贸易救济措施以保护各自国内的纺织服装业。中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将分别降至40%和50%左右的水平。这标志中国已经由温饱型消费向生活质量型消费转变。加上我国已有法定假日,意味着一个巨大的休闲产业正在产生,将对体育用品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2007年7月我国将全面降低体育用品行业的出口退税比例,这对一大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长期利用退税来维持低价竞争的企业是个严峻的挑战。

二、发展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对策

针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应对我国体育用品业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正确进行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指为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上树立一个明确的、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符合消费者需要的形象,其目的是在消费者心中占领一个有利的位置。品牌定位是品牌经营的前提,也为企业进占市场、拓展市场起到了导航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定位竞争已成趋势,因而许多企业都把科学的品牌定位纳入自己的经营方略之中。国外的体育品牌定位很清晰,如耐克把品牌的目标消费群定位在13岁~25岁的男女青年上,并很好地完成了品牌形象与目标消费群的结合。品牌定位是市场定位的核心,也是后者的扩展和延伸,是实现市场定位的手段。如若不能有效地对品牌进行定位以树立独特的消费者可以认同的品牌个性与形象,必然会使产品淹没在众多产品质量、性能及服务雷同的产品当中。

2.积极采用国际标准,适应产业竞争需要

目前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标准体系是以行业和企业内部标准为主,国家、国际标准很少,目前这样的标准结构和内容只能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而不是国际贸易型,很难适应国际市场。国际标准作为世界各国协商一致的产物,反映了国际普遍达到的、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是多边贸易都能接受且最具公正的标准,是解决贸易争端的依据,也是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的税利武器,更是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普遍存在采用国际标准意识淡薄,标准水平较低且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在国际贸易中屡遭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因此,把采用国际标准放在企业技术标准战略的突出位置,是促进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站在国际经济发展的同一平台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2007年5月17日,在第20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我国第一个全国性体育用品标准化组织―全国体育用品标准技术化委员会宣告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的体育用品产业标准化步伐正在加速,我国的体育用品业将快步走进“国标”时代。

3.优化产业机构,构建集群优势

目前,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重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发达区域的体育用品企业多而真正上规模的少,创高产值靠的是“数量优势”而不是“规模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这类不具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小型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将完全不能适应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因而将这些小型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走集约化经营道路是必然趋势。随着东部经济的腾飞,如果能够在实现当地体育用品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突破区域经济的局限制约,实现与西部落后经济地区的产业整合,通过组建跨地域的体育用品生产基地或大型生产集团,利用大型企业集团的规模优势将行业做大、做强,将是加大跨国经营力度,尽快缩小与国际知名体育用品企业间的竞争差距,增强中国体育用品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之一。

4.加快我国体育用品的技术创新

新是一种企业行为,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是科技含量低,处于中低档市场的产品。企业要想提高产品价格,获得更多利润,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对产品进行技术创新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企业要制订技术开发机制。技术开发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形成企业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和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开发体系及其有效的运行机制。技术创新是一种技术领先的竞争战略,它致力于重要技术的发明和商业化,并抢先取得市场的暂时垄断优势。企业不仅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活动,包括技术的研发、转换及扩散,不断提高创新起点,强化创新个性和提高创新外向型,而且还应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拓展融资渠道,提供技术创新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依托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及本领域专家,形成紧密的、卓有成效的产学研机制,努力推行产学研集成创新,即由单一的创新向创新联盟转变,实行多边协作、技术联盟。通过产学研合作机制,可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培育新技术和拳头产品,占领市场制高点,使企业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傅秋仁: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前景的探索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

体育产业现状篇8

1.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1.1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体育产业总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趋显现。以江苏省为例,到2003年底,江苏省各种体育活动单位达4400多家(不含个体户);2003年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73.4亿元,比2002年增长18.7%,2003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0.59%,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0.6%,两者均比2002年提高1.01个百分点。

1.2体育服务业蓬勃兴起,体育市场初具规模,已成功建立了产业框架。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我国体育产业基本形成了以体育服务业为基础,体育用品制造业和销售业等多业并举、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初步建立了以健身休闲、竞赛表演、技术培训和体育中介为主的体育市场体系。

1.3体育产业投资日趋多元化。

完全依靠国有资本兴建体育设施和体育服务的状况正在发生变化,社会力量和个人资本投入显著增加,场外资本逐渐介入,体育产业发展的多渠道、多形式投资机制正在形成。

1.4无形资产开发取得成功成效。

近几年来,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和经营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比赛、活动和体育组织冠名权的开发;二是体育比赛、组织的标志、专利与使用权的开发;三是体育赛事转播权的转让;四是体育组织和运动员名誉肖像权的投资经营和广告活动。如第27届雅典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商务开发总收入达到8283.98万元,共有28家企业及其产品获得相应称号和标志的特许使用权。

1.5以体育、体育用品制造为代表的体育相关产业发展迅速。

迄今,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己经连续举办了15届,参展企业从最初的100家发展到现在的近900家,成为规模上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体育用品专业博览会。自1999年在全国统一发行体育以来,到2005年底累计销售917亿多元,筹集公益金303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体育事业和国家其他公益事业,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2.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2.1体育产业缺乏必要的优惠政策。

一些体育产业经营企业不仅缺乏政策上的扶持,而且在经营活动中常常遇到政府有关部门乱收费的情况,甚至有些体育经营性场所每年都须向多个部门交纳各种费用,这种状况大大增加了经营者的成本,从客观上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2.2区域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制约。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区域间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在经济发展不同层次的区域间,产生了对体育市场的认识、体育消费的观念,以及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这种体育市场经营活动的不平衡性,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3政府过多地干预体育产业市场行为的制约。

目前,政府在推进体育产业良性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表现为,政府部门仍不愿意将一些大型赛事交给社会按市场规律举办,而往往是自己出面经营。结果,不仅影响了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而且给政府体育部门的行政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4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的制约。

就体育产业发展而言,主要缺乏三类人才:一是体育产业、体育市场规划和监管职能的管理人才;二是高素质的体育企业家和体育经纪人;三是体育营销人才和体育产品研发人才。要有效地解决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缺乏的问题,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确定以人才为本的战略思想,在加强体育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创新和完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2.5开发和利用体育无形资产不足,潜能没有充分发挥。

目前,我国发展体育产业较注意有形资产的利用,而对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不足,如对各赛事和活动的会徽、会标、冠名权及指定产品、各协会、俱乐部自身标志、队名价值等重视和开发不够。

3.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应对策略

3.1调整体育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平衡发展。

为解决地域不平衡的问题,可建立体育产业发展基金,启动和扶持地方龙头企业和培育骨干产业,多渠道筹措资金。通过国家财政增投资金、体育部门自筹资金和利用社会资金建设一批既能举办比赛又能向社会开放的多功能场馆,作为体育产业的阵地。同时大力发展西部体育产业,提高各运动项目的竞技水平,增强比赛和表演的观赏性,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体育产品,将促进体育产业结构的平衡。

3.2加快体育产业化改革步伐,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业质量。

针对我国体育产业总体质量不高,各类体育企业的规模小、管理水平差、市场竞争力不强,真正形成知名品牌的企业不多这一弱点,应加快企业的转型。从国际经验看,作为体育产业承担体的体育企业应把重点放在无形资产的变现上,即品牌化经营。通过整合现存的体育企业,形成一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规模化的企业集团,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企业,进而提高产业质量。

3.3建立健全体育产业法规体系,借助政策手段适度扶持。

为保证体育产业化进程的顺利与通畅,保证体育产业有序、稳定地发展,当今至关重要的是加快和完善体育产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从战略高度制定一个长远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体育市场的立法管理,建立结构合理、层次衔接有序的体育法律法规体系,把体育产业的发展纳入法治的轨道。法制建设主要应从体育产业的主体组织、行为规范与市场环境秩序的维护等几个方面进行。

体育产业从一定意义上讲,又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国民的健康是整个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保证。因此国家在培育体育市场、发展体育产业时,在规划布点、发展项目和发展产品上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体育,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

3.4培养体育产业人才,提高体育产业管理水平。

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步伐。因此,必须彻底改革由体育工作者或行政干部管理的模式,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加快体育产业人才的培养。如采取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的方式,在相关专业设置体育经济学科,培养体育经济管理人才,这方面复旦大学已经先行一步,2003年率先开设体育MBA专业。总之,培养、培训、选拔既懂体育管理又懂市场营销的体育产业管理人员,是增强体育产业组织竞争力,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实现体育产业高校发展的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戴伯勋,沈宏达.现代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体育产业现状篇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明确指出要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积极培育体育市场,为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体育产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体育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体育领域得到不断丰富,作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体育产业其美好前景已有所展现。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大连,在实现“大大连”建设目标进程中,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发展,使体育产业能够跟上大连经济发展的步伐,以促进大连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随着大连城市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化、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产业领域不断拓宽,发展规模逐渐增大。体育产业已逐步成为一个蕴藏着巨大商机的新兴产业。尤其自九十年代以来,大连体育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体育工作也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然而,最近几年体育产业的发展相对大连经济发展而言速度有些减缓,对“体育产业”这一发展性产业来说,如何经营、管理、服务等一系列综合实践,是值得我们深究的课题。许多人士从国际体育产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需要角度认为,体育产业经济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大连实际情况来看,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将会进一步促进大连经济增长,大连的体育产业能否领先于其他产业,能否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找准适合大连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切入点与支撑点,实现体育产业的跨越式、可持续性发展,这是我们当前应当认真研究、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大连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一)大连体育产业发展现状。随着《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贯彻实施,大连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在体育产业开发方面也做出一定的努力,大连体育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以体育健身与娱乐、竞赛体育、体育旅游、技术培训、体育用品、体育为主体的体育产业已形成规模,对大连经济增长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体育产业中主体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市场逐渐发育,基本框架已经轮廓清晰。在经济效益上呈现体育相关产业大于体育主体产业的特点。目前,体育是各类体育产业中筹资最多、效益最好的项目。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假日经济的发展,休闲体育悄然兴起。除传统体育活动外,休闲与户外体育活动,如滑雪、登山、高尔夫、保龄球、网球、蹦极、攀岩、滑板、潜水、钓鱼、野营、健美操等日益赢得人们的青睐,同时也拉动了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体育服务业中,健身娱乐业一枝独秀。对体育服务业所做的调查中,健身娱乐业的各项经济统计指标均占到体育服务业总指标的50%以上,充分体现了国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这一跨世纪宏伟事业的成果。

(二)大连体育产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优势。大连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又有“体育之城”美誉,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大连体育逐渐步入辉煌的时代,中国第一个足球特区和“中国田径之乡”的美誉都归属大连。大连国际马拉松赛是经国际田联、国际路跑协会备案的国际马拉松正规赛事之一。从1987年举办第一届万人马拉松比赛到现在,大连马拉松赛走过了风风雨雨23载,值得肯定和自豪。首先,说明大连市委、市政府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一贯大力支持和关怀,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市民的配合参与下,不仅大连国际马拉松比赛成功举办了23届,而且大连的体育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大连是足球城、田径之乡、游泳之乡,具有浓厚的群众体育氛围和竞技体育的良好基础,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许多优秀体育人才,涌现出许多世界冠军,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为振奋民族精神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通过举办马拉松这一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这个舞台,加强了与国际交流,促进了群众体育发展,给城市增添了节日气氛,增加了城市的凝聚力。较好的地理优势,适宜发展体育休闲产业;良好的经济基础和体育运动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促进体育人口的增加;高校专业的体育人才基础、场地设施等等,为大连市体育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三)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

1、体育产业的发展受到体育锻炼观念的制约。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学校体育和青少年体育落后于美国,大连的学校体育和青年体育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也决定了大连体育产业与成熟的体育产业之间存在的距离。青少年的体育观念没有形成,作为体育产业的消费对象就会受到很大约束。虽然老年人是很重要的体育锻炼对象,他们是自身的体育锻炼者,也是下一代体育锻炼观形成的直接影响者,但他们自身体育潜能很小。学校体育代表体育产业的未来,在体育产业发达的美国,小孩就是玩,从小体育意识就是强的,大了以后就是体育产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一代代这么传下来的,到老了还是喜欢体育,而我们现在的情况恰恰是青少年体育意识薄弱,这是一个综合社会原因,不是某一方面的原因。

市场上的差距也是认识上的差异所造成的,如果父母认识不够,孩子也不会特别喜欢。比如,大连市国脚李明,如果父母不喜欢足球运动,也培养不出这样的运动员。为了提升青少年的运动兴趣,国际奥委会花了很多钱举办青年奥运会,要求参加的运动员是14~18岁,但我们却把这里看作新的金牌竞技场,这也就是认识的不同。

2、作为体育锻炼场所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和相应的鼓励政策。大连市在城市规划中没有给予体育健身设施足够的用地定额,致使现有的体育健身娱乐设施大多使用数量有限的租用地,在城市小区规划中缺少体育场地的规划与设计,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同时,在大连各个中小学、大中专院校,体育场地相对社区的场馆和器材较为充足,但按照人均占有量却是很低。而且,这些院校的体育场地绝大多数只是教学所用,并没有向大众开放使用,更没有形成学校体育产业化。场地和器材问题也是困扰大连体育健身娱乐业和全民健身事业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

3、产业结构不合理,体育服务业所占比例太低。按照体育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点,其在体育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应达到60~70%。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体育服务业创造的增加值占体育产业的比例均超过60%。而我国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总体结构中所占比重太低,体育产业结构配置不够合理。

4、缺乏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以及现行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制约。对于体育基础较好的大连,体育产业的发展缺乏具有良好素质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者。作为大连市体委而言,工作重点放在了竞技体育及发展建设上,至于体育产业的其他方面,如体育服务业、体育培训、体育用品生产、大众体育的开展等投入精力较少,因此,具有良好竞技体育基础的大连仍缺乏大量的体育产业经营人才。

二、大连市体育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制定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1、从学校抓起,制定出台相应的体育锻炼制度,培育学校体育成为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观和使学生成为良好的体育爱好者,同时,出台鼓励学校体育场馆及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合理收费,鼓励学校体育利用现有资源形成学校体育服务产业,如体育培训班、健身、娱乐等。

2、政府部门对体育产业的发展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加强体育市场培育监管,促进体育产业发展。鼓励社会投资体育健身、娱乐和休闲项目的经营活动,以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要鼓励支持大连市体育自主品牌的开发,建立特色产业,实施品牌战略。

(二)优化体育产业结构,效益产业与潜力产业相结合

1、大力调整体育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和开发市场,优先发展效益产业,将体育发展融入大的经济环境中,才能促进体育产业的规模发展。建议大连市拟优先发展的体育产业是:体育竞技、健身娱乐业。积极培育发展潜力产业,如学校体育、体育培训咨询业等。

2、通过财政税收等一系列政策杠杆,推动体育服务业的发展。为了培育大连市体育产业,在税收政策方面应当通过制定减免税、差别税率、土地使用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配合优惠的水、电、煤等能源使用方面的政策,促进体育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扩大体育服务业的总量,优化体育产业结构。

(三)建立和完善体育经营体系,培育体育产业经营人才,组建民间团体。积极建立完善的体育产业营销体系,积极组建体育协会组织,如大连市体育产业发展协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大连市的体育产业步入了新的发展轨道。这个协会首批会员单位就吸收了大连市32家企业加盟。协会将通过举办国际、国内比赛,培养和发现专业人才;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活动,推动群众体育健康发展,促进市民综合素质提高。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就是要多渠道引进和培养既懂体育又懂经济产业经营的管理人才。同时,建议积极组建体育锻炼健身娱乐组织、民间团体和协会,如钓鱼协会、户外运动协会等提供专业性的指导,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四)加大体育消费市场的培育力度和无形资产的开发。继续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发展体育旅游和休闲产业,培养和引导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消费观念、消费能力和消费行为。大力发展体育市场中介组织,培养、完善和健全体育产业发展服务体系。

三、结束语

大连市体育产业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群众基础、优越的地理环境及较好的政策支持,对于大连的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对于体育产业的良性发展将促进居民的消费水平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以及体育产业广泛开展对经济建设的良性作用十分明显。同时,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可开发性,也将成为大连市的国民生产总值提升的新的增长点。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胥凡,刘青健.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

[2]郁庆定,金勇伟.2008奥运会与我国体育产业[J].江西社会科学,2004.9.

[3]鲍晓明.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体育产业现状篇10

体育产业所蕴藏的巨大商机,使其已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和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体育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中增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每年为世界带来4500亿美元的收入,并以20%的速度逐年递增。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体育产业发达的北美、西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体育产业年产值都排在国内十大产业之内,约占该国GDP(国内生产总值)的1%~1.5%之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体育产业在市场化运作中,已从社会公益事业转化为一种经济产业。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国家,我国进入了一个以奥运会为契机的加速发展时期。体育产业发展很快,产业的领域不断拓展,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整体质量有所改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已经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门类。

二、石家庄发展体育产业的现状

石家庄作为河北的省会,具备体育产业发展的技术、信息、管理、市场等要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体育逐步面向社会,许多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更加普及,一些消费层次较高的体育项目也开始进入生活领域,体育的产业功能和作用日益为社会所重视。石家庄市的河北省体育馆,近年来积极围绕群众健身搞服务项目的开发,全天为群众提供乒乓球、羽毛球、台球、舞蹈等健身服务。为周围群众提供健身娱乐服务,场馆每年收入达100多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市体育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体育已成为社会消费和投资的热点之一,体育市场日趋活跃,各类体育俱乐部不断涌现,电脑体育销售良好,体育产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明显。据2004年初步统计,体育经营场所设施总投资额2.1亿多元,建立体育俱乐部23家,开展体育经营项目25项,包括游泳、棋类、健身健美、武术培训、乒乓球、羽毛球等。其中,民营、合资、股份制企业占多数。通过几年的市场运作,我市体育市场无论是经营项目和投资规模,还是体育销售额均居全省首位,尤其是2000年4月18日电脑体育发行后,配合省体彩中心,科学布点,加强宣传力度,发行量逐年增加,截止2004年底,我市电脑体育站共设365个,连续五年总销售额居全省首位。石家庄市作为首批发行电脑体育的试点城市,体育的成功发行,不仅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我市体育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经过几年的蕴育发展,我市体育产业在项目布局,产业结构、市场运行等方面逐步走上健康、有序的轨道,整个体育产业已经充分体现出了较强的发展后劲和内在潜力。

三、石家庄体育产业发展的不足之处

1.市场体系不健全、不成熟

主要表现在:一是作为体育主体市场的竞技表演市场发展滞后,观众少、消费观念上不去;二是体育娱乐健身市场发展不平衡,这主要体现在娱乐项目比较单一,适合普通民众消费的体育健身娱乐场所仍然较少,石家庄主要健身娱乐项目篮球、羽毛球、武术、乒乓球、网球的场馆太少。

2.体育场馆设施较多,开放、利用率较低

体育场馆开放利用情况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体育场馆除了举办大型赛事之外,大多数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不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需要有人去管理和维护。

3.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还不够

体育产业的发展应是多方面的,包括市场有形资产的开发和无形资产的开发。近些年来,石家庄体育产业的发展只对有形资产,而对无形资产的开发还不够,如体育中有很多精神方面的东西能够起到振奋人心、催人上进的作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其市场价值得到开发,必将对推动体育的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产生积极作用。

四、推动石家庄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1.在观念上有所提高

要在观念上有所提高,必须正确认识体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及体育体制改革对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此外,还必须正确认识体育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重视群众体育尤其是社区体育的发展

近年来,由于石家庄的社区建设刚刚起步,社区体育组织还不健全,目前处于无序化状态,有组织的体育人口严重不足,社区体育指导员数量极少,且学历层次偏低,指导率偏低,年龄结构老化,多数体育组织因没有经费来源难以开展活动,社区体育场地严重缺乏。要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当务之急是要加大投入力度,解决社区体育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

3.加强体育产业专门人才的培养

体育产业现状篇11

一、体育产业的内涵及范围

我国的体育产业不局限于提供劳务服务本身, 也不局限于与体育有直接联系的第三产业, 与体育运动有直接联系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总和都可被视为体育产业, 它包括以下部门产业: 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体育劳务服务业、体育信息咨询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建筑业、体育金融保险业等。

二、我国的体育产业现状

中国的体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7年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为156.37亿元,2000年达到了260.7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了0.3%左右。而且近几年增长的速度更是在加快。体育产业在拉动消费、促进投资、解决就业、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使得体育产业完全有资格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总结近几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化过程中的成果,以下几个方面是颇有成效的:

1.竞技体育

首先看一下国内联赛的情况。随着国内联赛职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足球、排球、篮球、乒乓球等各类运动都走上了规范化和职业化的道路。开展职业联赛能够有序地整合各省市的队伍,通过商业化的运作来募集资金,充分挖掘联赛的潜在商机。各种国内外赛事的举办,不仅促进了中国体育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2.全民健身运动

近年来,体育主管部门和社区组织通过加强建设健身场所、器械,并进行广泛宣传,来提高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的健身方式。北京市2002年居民在文化、体育和娱乐方面的人均支出达403.9元,全市各级各类体育休闲场所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和消费者,项目主要集中在游泳、台球、网球、乒乓球、健美和棋类.共刨收4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6.62%,吸纳从业人员3.1万人。

3.体育市场

中国体彩市场的蓬勃发展是体育产业进步的生动写照。2002年体彩销售突破13亿元,电脑体育销售网点达1870个,提供就业岗位4050个,筹集公益金4.5亿元,体育的收入全都用于体育场馆的兴建、社区健身设旌的建设以及体育产业其他方面的投入。体彩市场带动了人们的积极性,解决了福利设施的资金来源问题,有效地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4.体育衍生产品

除赛事经营外,我国的体育用品产业、体育业、体育健身娱乐业、电视转播业和体育经纪人业也都在蓬勃发展。体育产业的兴旺带动了体育衍生产品的火爆,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就是“体育品牌 的兴起。我国的体育产业市场正开始利用品牌价值来取得优势,体育衍生产品的范围之广、利润之大有时远远超过了体育赛事经营本身。1999年,中国足协公开拍卖电视转播权,从中央电视台、教育电视台、卫星电视台获得1200万元的转播费。同年,中国第一家体育产业上市公司――中体股份上市,资产总值从1.4亿元迅速上升到5亿元。大量社会资金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同时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以下几方面:

(1)体育市场丰体作用不明显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仍有70%以上的俱乐部不能以市场开发与经营为主来维持其生存:而且由于资金供给的不稳定性,在推广职业化的过程中,各俱乐部均由频频更换名称的历史,有的甚至在较短的时间内因合作企业变化而多次更换俱乐部的名称,导致俱乐部发展极不稳定,对俱乐部的正常运行和球队运动技术水甲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2)国内中介机构还不健全

体育经纪市场的经营人才较为匮乏,同时目前的体育经济机构大多规模较小,基本上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营销团队。稀缺的经营人才,弱小的营销队伍,难以让体育组织放心授权,进而影响了体育经纪业务的拓展。

(3)体育产品经营项目较少

在我国,企业经营内容单一的状况十分普遍,与当前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4)体育服务营销管理水平比较低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来,体育服务营销管理水平较低的晟主要原因是体育服务营销经营人才缺乏,尤其是缺乏既懂经营、管理,又懂体育知识的专门人才。这些都限制了我国体育服务营销的发展。同时因为受到计划经济时代行政管理模式惯性的影响,没有形成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导的运作模式,这也阻碍着体育服务营销管理的发展。

(5)体育市场发展不均衡管理不规范

体育市场发展不均衡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因受区域性经济、文化、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东南沿海开放地区较内陆大城市发展完善;另一方面,表现在不同种类体育市场的发育状况不同。而管理不规范则表现在体育管理体制不健全,系统不完善而且缺乏一些政策支持。

三、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和建议

1.体制和运行机制障碍

我国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政府在体育领域的行政意志, 限制了体育产业的有效发展。因此, 要着力解决深层次的体制矛盾, 由政府主管转移到调动多方面积极性、社会多方办体育的社会化新体制上来。实现国家投资单一化向社会多元化转变, 形成多层次办体育的格局, 政府通过机构管理, 建立体育产业生产、科研、流通、咨询服务和战略研究的完整结构。主管部门要下放权力, 使现代企业真正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 又是市场竞争的主体, 在与国际体育市场对接中发展起来, 建立和发展一大批体育企业群体。

2.政策的引导和扶持缺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体育产业大部分是非盈利的公益事业,投资回报率不高,没有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扶持政策,且娱乐性企业还承担过重的税费。因此,要尽快制定我国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的法律法规。同时,国家财政适当增加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性专项投入,弥补开展群体公益事业经费的不足。在税收和信贷方面, 对社会兴办的体育市场建设项目免征投资方向调节税;对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公益体育项目及经营活动的信贷实行政府贴息等优惠政策,为我国体育产业化提供较宽松的政策环境。

3.区域发展失衡

中国城市与乡镇、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发展差距大。城乡居民收入之间巨大差异, 表现为居民在体育用品消费方面差距明显, 使体育产业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客观上制约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的大众化、生活化、普及化、消费化是体育产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 我们应优化各区域的体育资源配置, 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区域体育政策, 促进体育产业均衡协调发展。

4.人才匮乏

人才同样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了解国际体育产业流程、能开发体育商机的人才紧缺, 特别是中高级体育经营管理人才。职业体育经理人在我国体育企业所占比重非常低, 既懂体育知识又懂体育无形资产管理的人才严重缺乏, 体育科技人才队伍人数也很少, 体育科技水平较低, 劳动力素质和水平普遍不高, 给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要开发体育人力资源, 从我国体育市场的实际出发, 集中培养适应我国体育产业高层次的体育市场经营管理人才, 加大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和体育科技进步的步伐, 形成复合型体育人才供应机制, 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发强:体育经济漫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体育产业现状篇12

体育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它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却在短短30年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力量。

体育竞技表演市场持续活跃。近年来我国体育竞技表演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成为体育产业的核心之一,这点在发达省市表现得尤为明显,从体育竞技表演市场从业人数的不断增多、行业收入的显著增长,到行业增加值的不断提高,体育竞技表演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如北京已承办各类型赛事近万项,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带动下,举办体育赛事的层次越来越高、项目越来越多,竞技表演水平也越来越高,这些体育赛事的举办不仅满足了人民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培养了一批潜在的体育消费群体,而且也推动了我国体育赛事的商业化运作水平不断提高。

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不断拓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条件极大丰富,居民体育意识不断增强,也带来了体育消费的持续增长,助推体育健身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这一时期无论是体育健身经营性场所、项目、从业人员的数量,还是营业性收入等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健身娱乐市场已经成为当前体育产业各类市场中成熟度最高的市场。但不断拓展的体育健身娱乐市场背后,还有一个深刻的问题值得注意:如何解决体育产业发展较为发达地区的体育娱乐健身业有效供给不足。

体育用品市场发展巨大。体育用品消费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深入到广大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居民的生活健康、娱乐消遣紧密相连。一大批体育用品企业脱颖而出,行业总资产和销售收入不断增长。2006-2008年我国体育行业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5%,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2013年行业规模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年复合增长率仍将保持在20%以上,市场需求增长潜力巨大。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体育用品市场结构规模小、集中度低、科技含量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体育用品市场的更快更好发展。

体育中介市场日趋活跃。我国专业化的体育经纪公司起步很晚,数量少、规模小且经营业务单一,国内有价值的职业联赛和著名运动员几乎都被国外知名体育经纪公司,目前在我国有影响有实力的中介公司也基本上都是外资企业。但随着1999年《体育经纪人管理办法》的颁布以及部分省市体育经纪人立法、培训和资格认定试点工作的开展,我国终于迎来了体育中介市场的规范发展阶段,现在我国以体育中介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有近百家,从事体育中介活动的人员也日益增多。

二、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1.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体育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社会对体育产业的产品需求量的大小、需求结构、实际消费能力决定了体育产业发展所能达到的高度。只有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才有了体育消费的可能性。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国民经济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相关研究也指出,这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是居民消费更新换代、休闲娱乐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到来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带了极大的机遇:高额消费群体逐渐形成、体育消费市场初具规模、体育需求不断旺盛等。

2.居民消费结构与需求结构的调整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我国现已进入由第二步发展战略向第三步发展战略转变的阶段,这一转变阶段是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阶段,人们对物质消费的需求增势会慢慢减弱,而对服务业的需求,尤其是与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直接相关的服务消费品需求将迅速上升。体育消费作为满足人发展与实现自我需求的高层次消费,是能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消费,带给体育产业发展的空间也是巨大的。

3.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颁布使体育产业发展成为新亮点,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第一次被提高到如此高度,这一方面是由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产业结构所决定的,另一方也反映出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正经历着剧烈的变化,第一产业的比例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饱和,第三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第三产业现已呈现出持续、逐步加快的增长态势。体育产业以体育服务业为主体,而体育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为体育产业的发展良好的条件与机遇。

三、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促进体制改革,创新我国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从“办体育”向“管体育”、从管理政府体育单位向管理整个体育行业转变。建立以体育产业政策为主要调控手段的体育产业宏观管理体制,推进体育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培育体育中介机构,引导建立全国性的体育产业行业协会,培育体育产业不同行业的认证机构,推动体育产业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自主、健康发展。

壮大体育服务消费群体,培育健身服务市场。当前人民群众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悄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各级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宣传,营造全民健身的舆论环境,引导人民形成体育健身和消费的良好习惯,壮大体育消费群体,鼓励体育服务业和群众体育的发展。针对体育产业较为发达且体育需求较为迫切的城市,提品结构繁多、种类多样的体育服务;针对中小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以社区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为推手,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培育中介组织,开发无形资产。体育中介服务是开发体育无形资产的基础,也是我国目前体育产业的薄弱环节。因此要发展体育市场中介组织,提供推广、代办、经纪、咨询等服务,大力培养体育经纪人队伍、建设中介服务品牌以完善体育服务体系,建立体育竞赛服务公司。

体育产业现状篇13

资本市场投资与融资是以追求最大利润或资本最大增值为目的,而体育产业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低成本高教益扩张,实施资本市场投资融资是最佳手段。文章对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的发展现状与政策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发展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对促进国民体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实践以充分证明,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是实现体育产业超常规发展的有效途径。面对中国加入了WTO、申奥成功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实行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的条件已基本成熟。但是,目前我国关于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方面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及评价

我国体育产业是从计划时代的体育事业顺应当今社会发展转变而来的,带有明显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中间色彩,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只是一个产业化的过程产品。从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式来看始终未能走出政府主导发展的模式,体育市场潜能未能达到有效挖掘。究其内在原因在于,体育产业虽从计划经济的体育事业中脱离开来,但是,其根本的管理体制还是原有的计划体制,因而导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未能真正实现社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外在原因在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市场化自然发展,业已成为一个市场规模大、社会影响深远的新兴支柱产业。而在当今中国的“赶超时代”,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与世界体育强国的巨大差距令人难以接受,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干预”就在所难免了。这些都是已有研究中普遍发现的问题。同时,在体育产业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方面讨论了“体育事业向社会化、产业化转变”,至于如何转变,说法不一。在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方面,普遍认为:体育产业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是我国体育体制中最突出的制约问题;在市场运行的经济环境中,政府体育职能部门掌控着政策资源和经济资源,经常以行政命令这样的超经济力量来干涉正常的经济活动,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在体育产业运行机制方面的研究,普遍认为:在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体制下我国体育运行机制难以独立行事,政府职能部门掌控体育市场的运转,体育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

同时,诸多研究成果表明,我国体育产业目前只是一个产业化的过程,而且,还提出我国体育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这些为我国现行体育产业发展指导思想的制定,以及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转型提供了研究支持。同时,体育产业领域研究的方法手段有所突破,能够采用交叉学科理论来讨论体育产业问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更强。

然而,以往研究中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整体性研究还不够系统全面,尤其是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处理上缺乏研究意识。同时,就总体来讲,该方面的理论研究中规范性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宏观方向性研究多,微观技术性研究少;定性研究多,定量研究少。这也反映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方式研究的欠缺之处有待改进。

二、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的特征

(一)体育产业是关联面极广的上游产业,可以带动纺织、机械、建筑、电子等制造业及旅游、保险、等相关产业发展。

(二)体育产业的投融资通过资本市场运营,建立统一的社会化控制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机制。?

(三)体育运动的国际性决定了体育产业必然具有同样的国际性,从而决定了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的国际性。

(四)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通过体育产业资源折价参股的方式获得收益,体育与特定的体育服务企业组合在一起。

三、体育资本市场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发展的机制不成熟,多渠道的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体制是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目前的体育资金的投入仍然沿袭传统的政府拨款式的投资机制,政府投入依旧是占据主导地位。?

(二)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规模小,由于体育资本市场资金来源不足,我国体育资本市场又不能借助有效的组合投资、平衡投资来分散风险。所以,缺乏抗风险能力,同时也形不成资金滚动成长、自我增值的运作机制。

(三)体育资本市场外部运行支撑环境滞后,完善的外部运行跟软硬件支撑环境的支持是体育资本市场体系顺畅运行的前提条件,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已经臻于成熟。

四、体育产业投融资制度的完善建议

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要求来重新构建体育产业财政投融资机制,最为关键的是应该尽快制定和出台与体育产业财政投融资相配套的制度措施,在体育产业的立法基础上规范和发展我国的体育产业财政投融资制度。

(一)法律制度完善。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体育产业比较规范的一套法律系统,大多只是指导性意见。体育产业在高速发展后出现的一些情况,法律制度的创新已追在眉睫。一方面应通过新的立法或修改现有法律与制度,完善法制结构。另一方面,要重视全国性的立法,统一制度,国务院制订原则性法规,其他具体内容与实施细则交由地方立法规定。

(二)金融制度完善。我国金融改革的滞后,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也包括体育产业的发展,而要推动金融改革又必须依靠金融制度创新。一是要尽快制订民营资本、外资的准入法规,二是要尽快制订民营银行和外资参股银行的监管法规,建立多元化的金融监管体制。三是要尽快制订民营银行和外资参股银行的破产法规,逐步实现由机构性监管制度向功能性金融监管制度过渡。

(三)投资回报制度完善。分析近几年体育事业公共项目通过政府和民资共同来提供。当私人参入时,必要的投资回报制度需要设计出来。公共收费制度遵循“谁受益,谁负担”,“多受益,多负担”的原则。在一些体育设施领域,国家政府则通过签订合同、授予经营权、法律保护等手段和途径,委托私人部门生产并提供产品和服务, 然后政府根据生产和服务量给予全额经济补助,这种形式实际上等于政府通过“购买”的方式吸引民间投资。项目建成后,由投资者进行经营,政府定期“购买”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消费者。这些投资回报制度的完善与落实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并且有利于建立规范的投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