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基础教育技术探讨

摘要:基础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改革体现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即教育应该顺应时展的要求。而在基础教育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和探索的问题,深入研究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构成要素,进一步剖析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
基础教育技术探讨

基础教育技术探讨:改革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 培养基础教育信息化人才

【摘要】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面临新抉择。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在当今的定位之一应为培养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才,培养信息技术教师。实现此目标的关键是要打破常规,采取非常规措施打造学生与时代共舞的的信息技术建设和管理能力。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教育信息化

一 时代挑战: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面临新抉择

我国的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创造了世界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史上的壮举:20世纪80年代初重获新生的电化教育本科专业,专业点数量由少到多,不断发展,到2008年已有224所高等学校办有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形成了全国年招收教育技术学本科生愈万人、在读教育技术学本科生数万人的庞大规模,为我国教育现代化输送了大批专业建设人才。然而,教育技术学的本科教育当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挑战之一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势,刷新了教育技术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教育信息化专门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提出了变革的新要求。

挑战之二是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前几年,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是人才市场的香饽饽,的就业率,有差不多半数的进高校工作,相当多的就业于电视台等大众媒体,或就业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然而,近两年来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高等学校新进人员一般要求有研究生学历,许多高校因此紧闭了过去向教育技术学本科生敞开的大门;电视台等传媒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在高校现在有相应专业进行培养,如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等;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技术岗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毕业生也绝非像过去一样有的竞争优势。在如此的形势面前,必然要求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寻求新的突破。

就业压力的挑战,还来自于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的超常规发展,截止1998年底,全国办有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只有31所高校,其中28所为师范大学[1],而从1999年至2008年的10年间,新增教育技术学本科办学点193个。[2] [3] [4] [5] [6]

正是在如此的大背景下,许多学校正只争朝夕地酝酿对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进行根本的改革。

二 科学定位:培养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和信息技术教师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挑战是多方面的,适应挑战的策略应该是按时代要求重新审视专业定位。

21世纪教育技术的主旨是教育教育化,无疑教育技术学专业要培养适应教育信息化需要的专门人才。

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有师范和非师范之分,且多数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为师范专业,在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到高校就业的机会很少以及基础教育向信息化、现代化迈进的情况下,作为师范性的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定位,应该是培养适应基础教育需要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即培养能在中小学胜任教育信息化方面几乎所有工作的专门人才。

信息化有信息网络、信息应用、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资源和信息化政策法规等6大要素,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工作尽管不包括6大要素的全部,但有网络建设与管理、教育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教职员工进行教育信息化的观念和应用培训、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研究,等等。那么,四年的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能培养适应如此多工作需要的专门人才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教育信息化的许多工作是相通的,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是相近、相似甚至有些是相同的。

三 绘制蓝图:打造与时代共舞的的信息化建设能力

有了明确的定位,有了明确的方向,必须有相应的合适教学计划相支撑。合适的专业教学计划是专业人才培养的蓝图。

每个学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都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但培养目标定位于要培养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和信息技术教师后,原有的计划就不合适了,但一味推翻原有计划也是不恰当的,正确的态度是合理继承,大胆扬弃,可通过“增”、“减”、“改”、“创”课程的办法,大刀阔斧地变革原有计划。“增”是新增培养新的观念、新的能力所需要的课程。“减”是去除过时无用的课程。“改”是根据需要对一些原有课程进行改造。“创”是创设一些过去任何学校都没有的新课程。“创”与“增”共同之处是所新开课程是本专业过去都没有的,区别在于其它专业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如果其他专业也没有,则为创,如果其他专业有类似的课程,则为增,“增”课程容易,“创”课程较难。

在确定课程的“增”、“减”、“改”、“创”前,首先要明确计划制定的指导思想,以及培养学生的特色,比如徐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确定的人才培养特色是厚基础、强能力、时代性、个性化[3]。“厚基础”是对原来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培养普遍之说“宽基础”的修正。从对三届不同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来看,过去为强化“宽基础”,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了大量的课程,但每门课程的课时很少,结果教学是泛泛而谈,没有深度,学生只学到了皮毛知识,将专业课降到了公共选修课的水准上。将“宽基础”改为“厚基础”,意味着要夯实基础,所有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都是不开则已,一旦开就要开出深度,让学生掌握得很好,以使学生学过相应课程后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强能力”是要使学生具有解决教育信息化实际问题的多样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多面手,既有理论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的“行家理手”。要使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后,能建网、管网,能进行教育资源建设,能胜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如此众多的方面不仅要会干,而且能干好,即不像过去那样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而更为重要的要在理论层面上、艺术层面上发展。“时代性”是确保教学计划的先进性,使之是真正能培养适应时代需要人才的好计划,要求人们站在时代高度进行计划制定,要有全球化的视野。“个性化”要使培养的学生是个性鲜明的。在计划中要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厚基础、强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自己的特色。具体做法可为:将课程适当前移,减少第七学期的课程,第八学期只用于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将第七学期、第八学期的大多数时间留给学生用于自我训练、打造该有的能力和特色。此外,要在专业选修课中留出一些学分让学生跨专业选修,以及允许学生以各种成果抵冲部分选修课学分。

为确保特色的体现,教学计划制定有必要体现全员性、系统性、化、开创性的要求。“全员性”是让教师参与讨论,走群众路线,集中所有人的智慧,防止闭门造车,并力求在校外借智。“系统性”是对教学的所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环环紧扣、一着不让。“化”是立足于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进行计划制定,追求计划的完善与。“开创性”是要有创新的胆量、意识和行动,敢为天下先,不墨守成规,不畏首畏尾。

基于以上思考和设计,可在本科教育技术学原有计划基础之上进行如下“增”、“减”、“改”、“创”。

“增”――主要增加与建网、管网、网络资源建设、网络数据库应用方面的课程,增加动画制作和研究的课程,增加与创意表达相关的课程。

“减”――主要减少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视原理、美术基础、音乐基础、计算机辅助教育、媒体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下,计算机辅助教育一说已与时代不合拍,相应课程应减去。媒体理论与实践内容可肢解而分散到其他课程,其媒体理论的内容应全部纳入教育技术学导论课,以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以及将单薄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变得丰满,媒体实践的内容分散到各门媒体技术和艺术的课程中,此外将有关媒体系统的部分单独开辟一门名为教育技术媒体系统的课程。原有媒体理论与实践中已过时媒体的内容应该取消。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视原理等课程是过去将教育技术学生作为维修人员培养以及教育技术教师多数为物理背景而为,在过去开这些课本身是失之偏颇,而现在就更没有必要。美术、音乐方面的内容分别整合到摄影技术与艺术和音频方面的课程中,其目的是减少教学内容的不必要重复。

“改”――改造多门课程。即使保留原有名称的课程,也应赋予新的内涵,甚至于要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造。比如,可将摄影基础分为摄影技术与艺术(或数字影像技术与艺术)和摄影创意两门课程,并且将教学内容全部建立在数字化平台上。

“创”――创设电子技术基础和教育技术媒体系统等课程。教育技术学原来开设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课程,对于现在教育技术学文、理科兼收的文科学生来说,学这些课程难度大,而且按新的目标定位,开设这些课程意义不大。但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电工、电子方面的一些基础性知识,掌握一些基本技术,否则也难以胜任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全部工作,因此有必要按照教育技术工作的需要,专门打造一门名为电子技术基础的新课程。进行现代化的教育,会用到多种媒体系统,建设、管理媒体系统应是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基本任务,在过去的教学计划中,单个的媒体介绍多,而媒体系统涉猎少,现在很有必要开设一门名为教育技术媒体系统的课程对此进行研究。在该课程中,探讨的媒体系统包括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语言实验室,星网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学校广播系统,计算机房等。

徐州师范大学按照以上思路进行的改革试验,受到教育技术学专业师生的普遍好评。

四 精心实施:新时代强化新举措

1 破常规精编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依据和指导性文件。国家对中小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制定十分慎重,比如,正在如火如荼展开的基础教育的新的课程改革,每门课程的新课程标准都组织专家较长时间的调研、讨论制定,然而在高等学校,课程几乎都无统一的大纲,教学大纲的制订多数是由各高校教师组织教师进行,而具体高校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制订,往往就是由相应课程的一位任课教师独立完成。

仅由任课教师一人独立进行大纲的制订,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如此的大纲制订形式,使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合理性很难得到保障,尤其是各门课程各吹各的号,各定各的调,会导致教学内容重复、遗漏、逻辑关系混乱、深浅尺度不一。调查发现,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内容重复到了令学生无法忍受的程度。比如,一些学校在教育技术学本科的美术、摄影、电视原理、电视摄像、多媒体技术等多门课程中都讲色彩,而且不是在后续课程中将前面课程讲过的色彩知识直接加以引用。有的学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上课出勤率非常低,迟到早退现象非常严重,课堂上看非本门课程用书、打盹的人的比例相当高,这类不正常现象出现的原因何在呢?深入了解发现,学生认为此课程与彼课程内容差不多,又没有深度,而且过时的、无用的内容太多太多。此现象深层次原因是教学大纲制订随意性太大惹的祸。

要使好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计划真正发挥作用,慎重对待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十分必要。除了思想上高度重视外,还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成立教学大纲制订领导小组。该小组由教学经验丰富、事业心强、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办事踏实、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对专业发展有一定研究的教师4、5人组成,主要负责大纲制订的小组建立、分工和审定。制订领导小组要对分工起草的大纲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处理好相关课程的关系,避免内容的重复。

二是根据课程的相关性,成立理论、硬技术、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网络、艺术等几个大纲制订小组,每个小组明确一位组长。每门课程的大纲在大纲制订小组成员对相关重要问题讨论清楚、统一认识之后,再明确专人执笔起草。

三是明确要求大纲执笔起草人广泛研究全国同类课程大纲,研究课程改革趋势,负责任地精心起草,反复修改,充分反映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达到科学、先进、规范的要求。

四是明确专人作为本专业所有课程大纲的统调人。

五是请校外专家对全部大纲进行评判。

2 拓思路巧解师资难题

毫无疑问,重新定位后的教学计划中的部分课程,是本专业现有教师中无人能任教的,但又不能因此将计划大打折扣而回到因人设课的老路上去。在这方面要想方设法保障计划不折不扣地实施。探索实践表明,此问题的解决可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抬课”。当一个教师无法胜任一门课的全程教学任务时,可将课程内容化整为零,让几个教师共上一门课,让每个教师讲自己最擅长的部分,这特别适用于创新课程。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在抬课的同时,参与抬课的教师要互相听课,以在不长的时间内由抬课转变为独立承担课程。

二是借师。通过外请教师讲授本专业无法开设的课程。在外请教师上课的同时安排教师全程听课、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达到独立承担讲授课程的要求。

三是压任务。对无人开设而按计划暂时尚未开设的课程,明确专人利用脱产进修和自学的方式加紧学习和备课。

四是专门培训。建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相应的课程研讨班,依托有关高校,利用假期对教师进行培训。

3 高立位培养能力

大学本科生是普通劳动者,这是教育部对大学本科生的新定位。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到了中小学将是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者,其能否具有高超的能力将是他们能否迅速找到就业岗位,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能力培养应是多方位的,但要以自学能力、建设能力、艺术创造能力、教学能力、协作能力、公关能力等为主。

教育信息化是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在今后发展中,仍然是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新应用层出不穷,这就要求培养本科生对新事物的敏锐性,对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能力,对新模式、新应用的探索能力。要尽可能将教育技术学本科生打造为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人。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很强自学能力的人,如果说刚跨出大学校门时还能适应工作的话,但绝不能适应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工作。

建设能力的关键是设计架构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既要求培养学生的宏观视野,使之有广博的知识体系,又要培养其强实践能力,既要有理论的研究,又要有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调研,要解决好办学之门开与关的关系。

教育信息化正在经历着从无到有的发展,而一旦初步实现后就会经历从有到好的发展。在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的发展阶段,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技术,而在教育信息化从有到好的发展阶段,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艺术。信息化正处于从无到有向从有到好发展的前夜,作为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必须有前瞻性,必须培养学生关注艺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在全数字化平台上的艺术创造力,这是面向未来的需要。

教学能力是所有有志于成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必须具有的能力。在对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满意度调查时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十分满意的,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原因是时代性的课程采用的是过时的方法。这就对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除了要使学生具备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一杯水”基础上的“一桶水”外,还要让学生具有高超的教学方法,而信息技术学习方法急待研究、完善。

从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任务的人,既要与冷冰冰的技术、设备打交道,又要与活生生的人打交道,能否与教师一起融洽地进行整合实践,能否开拓新的信息化应用,能否合作开发教育资源,能否说服并影响领导,公关能力、协作共事能力至关重要。

培养具有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工作者,既要有培养能力的设计和架构,又要周密部署,将能力培养落实到实处,真正将设想转化为现实。许多高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种种举措值得借鉴,比如,将许多课程安排在多媒体机房讲授,使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很好地结合;向学生全天候免费开放实验室,让学生随时可实践学习;举办各种作品和设计竞赛,调动学生创作、实践的积极性;对于大多数学生将单纯的毕业论文改为在毕业设计基础上的毕业论文等等。

基础教育技术探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构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环节,是一个有着深远意义的系统工程。在整个教育改革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本次改革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中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保障。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发展地位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随着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信息技术成为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领域。随着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信息技术作为当今世界最迅速、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一项科学技术,已经走进我们的校园,成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目的的实现与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是密不可分的。它不仅包括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而且使课程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和教学理论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因此,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尤其是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课程改革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观察、思考、比较、创造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激发学习者的主动参与,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交流的精神、个性化的品质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交流与应用的能力。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由于现代教育技术集图、文、声、动画于一体,将所有问题能够形象生动的反映出来,同时要求学生们收集大量信息,以完成所有的操作。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目的。因此,我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2.实践性原则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充分考虑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凡是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我就放手让学生操作,让学生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答案,绝不能以多媒体计算机的演示取代学生的活动。

3.情境性原则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丰富、生动的学习背景,建构互动交往的环境。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中应为学生设计、组织使他们成为学习活动主体的信息化、生活化的学习环境。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为学生、老师建构起互助交流的环境。环境的设置以建立丰富的信息资源库、形成系统的学习材料为手段,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出发点,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老师从“讲台上的演说家”转变为“学生身边引导者和合作者”使教学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真正的互动交往。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1.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整合技术”是课堂教学信息化的一个突破口,只有让各科教师能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认识和了解信息技术在目前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才能使信息技术逐步进入到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方面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从而对课程整体层面和维度都产生改革作用。

2.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的学习模式,创造新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和教育环境,探讨新的教与学的方式。这种学习模式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探究式、问题解决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突出多样化个性化的个体学习行为。由于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一个人获取必要知识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教师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个性的培养。民主、平等、融洽、合谐的师生关系的就更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通过运用素质教育的思想,使教育教学活动形象、生动、灵活、多样、高效。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可提供大量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并且富有挑战性的信息,即学生学习材料,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参与意识由此也得到增强,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和代替的。因此,一方面,教育技术应随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符合社会演进模式;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教育本身发展规律,能够充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人。

4.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基础教育改革提倡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新教育,是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改革。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尤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意识和个性特征,并在这方面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相应的教育理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的“四要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是主体,也是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材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多媒体则是学生认知工具。这种模式是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它使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采取主动学习,实现创造性学习的目标,而且使教学信息双向化,可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必由途经。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以信息化支持和促进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引领信息化是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关键。

基础教育技术探讨:基础教育新课程视野中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摘 要: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师能否灵活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主要标准。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教育技术是开阔学生视野的重要保障。本文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认真分析其表现和成因,并探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新课程改革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指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的掌握、运用、评价和创新的意识和行为。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其教育技术能力水平直接关系到新课改的生命力,是新课改在基础教育阶段落到实处的评测标准之一,是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认真分析其特征和成因,并探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途径。

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构成

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要求,我们可以将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分为理性认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两大类。

1.理性认知能力。教师的理性认知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对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理解和认识。这是一个人教育技术能力所有外在表现的思想基础,也是他最终能否自觉应用教育技术手段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保障;其次是指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概念所具有的个性化认识。而个性意识是和教师的生活环境、个人修养和教学经历相联系的。要求教师在对教育技术能力的定义或概念基本理解的基础上能进行创造性的理解,甚至创造性的发展。

2.实际应用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这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基本条件,也是我们探讨教育技术能力的前提;其次应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知道怎样上网、使用浏览器、检索资料、上传下载信息、发E-mail等,甚至可以学习使用网络软件制作工具制作网络版的多媒体课件或建立自己的教学网页;应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能熟练将各种信息整合到教学内容中,不但要掌握检索、识别、选取信息的要领,还要掌握分析、评价、重组信息的方法。

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

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少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即是计算机技术,只要掌握了计算机中的一些主要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就掌握了教育技术,其实这是一种很褊狭的观念,存在严重不足。

1.一部分教师信息素养存在一定的误区。相关资料显示,通过对大连市20所中学和30所小学的1000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经分析在调查中有54%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师平时教学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33%的认为比较密切,另外有7%的认为有一些关系,而6%的认为没什么关系。由此可见,在被调查者中大多数中小学教师信息意识比较强,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深远影响,仅有少数老教师还比较推崇黑板教学,不愿学习新的事物。但是信息意识强的青年教师又缺乏对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培养。

2.重技术轻理论。只重视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不重视作为教育技术重要部分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等内容的学习和研究。有些教师对教育技术特别敏感,勤于学习,善于钻研,他们不断地把新技术引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却很少考虑这些技术可能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在教学内容的展示过程中忽视新课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欣赏中模糊了学习目标,忽视了需要注意的问题,错过了课堂重点。

3.教师在媒体的熟练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就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经常使用的教学软件,如Word、Excel、PPT、Flash、Photoshop、Authorware、Cooledit等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应该了解掌握的一些软件,教师在这些软件使用的熟练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出现一部分教师根本不知道有这些软件的现象。

三、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新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计算机能力,而是强调课程与教师的融合,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能力及对学习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合理分析,从而使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真正掌握课程改革后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真谛,使教学活动不断满足新课改提出的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新要求。

1.新课改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理论要求。根据新课改对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新要求,教师首先应进行现代教学和学习理论,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并自觉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的相关规律,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机制,明确教育技术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其次,应加强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让教师从整理原理的角度分析教育技术应用对实际课堂教学所能产生的作用和意义,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精心筛选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技术手段,能设计出符合课堂教学需要的学科教案。,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在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础上,脱离教育技术本身来评价教育技术的应用,从而有效合理地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评价。

2.通过合作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合作学习不仅适用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而且适用于教师之间的学习。教师之间要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利用自己掌握的教育技术去帮助其他教师,积极探索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具备的各项技能,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3.通过各类活动来检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一方面可以在校际之间进行教师教育技术的交流活动,通过定期开展校际间的教育技术的交流活动,提高各级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通过一些正规的考试,拿到相应的证书来证明能力等级,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使其更好地达到新课改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

4.通过体现教师价值,培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教师作为知识传播者,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对于教师价值的充分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改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新要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要支持和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的一切教育技术活动,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如硬件设施的支持、资金的支持等;同时好能每隔一段时间组织各种观摩课、专题活动等,充分展示教师的实践能力,满足教师个人价值的实现,从价值观的层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5.新课改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基础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改革体现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即教育应该顺应时展的要求。而在基础教育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和探索的问题,深入研究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构成要素,进一步剖析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不断探索新课改下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技术的培养措施,对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化的必要手段。

基础教育技术探讨:探索远程服务平台对基础教育技术培训的促进作用

【摘 要】近年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明显加快,探讨如何提升一线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经成为重要命题。如何做好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保障培训效果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在现有培训形式的基础上,将基于网络的远程服务平台运用到教师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中,用以改善培训实践环节,并对实际应用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完善培训模式、改善培训效果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小学;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远程服务平台

问题的引入

教师作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主体,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著名的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指出(图1),当今教师应当具备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并强调三者的融合。可见,教师所具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教学质量和效益起着重要影响。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了大量的培训工作,尤其是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相关的培训。

在我国,目前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集中式培训;二是专家讲座式学习;三是远程网络培训。这三种模式虽然被普遍采用,但收效却不尽人意,存在一些弊端。笔者从事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在调查座谈中,许多教师提到“课上都理解,但学到的知识如果不及时用,很快就忘了”,反映出练习和实践对于培训的完整性非常重要,我们所熟悉的学习金字塔(图2)也反映出这样的客观规律。

《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指出:“改进教师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倡导小班教学,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倡导加强实践环节,加深教师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我国中小学教师基数庞大,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阶段,传统的集中式培训还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主要手段,但课堂时间非常有限,如何在课后帮助教师将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转化到教学实践中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也是目前值得探究的主要方向。本文着眼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利用目前成熟的互联网远程技术,笔者提出了采取集中培训与远程辅助服务相结合这种新型模式,来改善培训后的实践环节,提高培训质量。即通过集中培训来教授教师信息化知识,利用远程服务平台来帮助教师进行消化理解与应用。,结合实例来说明远程服务平台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所带来的实际效果。

远程服务平台简介与应用假设

远程服务平台(图3)是互联网远程技术在教育行业的经验丰富应用,它与省(市)教育网络连为一体,利用通信手段实现不同地域(区域)之间的实时人工服务与交流,具备即时性、灵活性、人性化、专业安全、方便快捷等特点,包含网络桌面接管、IP语音、文件传送功能,达到实时指导、远程帮教的目的。该平台由专业的信息化教学服务团队主导,是以广大一线教师为对象的综合人工服务平台。

教师在教学工作遇到信息技术问题时,登录平台呼叫服务工程师,获取实时的帮助和指导,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不仅可以加深对于培训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获得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借助该平台的远程桌面和IP语音功能,可以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及时、多方位的信息技术应用辅导,有效弥补传统集中式培训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使培训形成完整的闭环(图4),大幅提升广大一线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实战能力。

远程服务平台的应用效果与分析

北京教育网络云服务呼叫中心是全国首家面向基础教育用户的远程服务平台,它根据一线教师在工作遇到的教学信息化实际需求而搭建,并于2013年初在北京市大兴区正式运营,面对大兴区100多所学校的上万名教师,提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相关的服务。

(1)运作模式。对于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工作,北京教育网络云服务呼叫中心的运营采用现场培训与远程服务相结合的形式。现场培训由专职讲师组织教师集中进行面授,包括知识点讲解、结合案例讲解、课间练习、现场答疑等环节。课程培训结束前,为教师开通远程服务平台的使用账号,为实践环节的辅导做好准备。教师在日后的工作中,运用到培训所授技能时可以随时登录远程服务平台与服务人员进行操作细节的沟通和远程辅导,在实战中锻炼和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2)服务反馈。云服务呼叫中心开通4个月内,累计提供了上万次远程帮助和指导,可见教师对于培训后的辅导有着强烈的需求。从平台自动收集的服务反馈(表1)看到,教师非常喜欢这种辅导方式,由于对时间和地点没有任何限制,教师在家备课遇到问题时,也可以轻松地获取专业的技术指导。

(3)服务需求分类。通过云服务呼叫中心的后台管理模块可以看到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列表。以5月份为例,问题主要涉及教学软件安装与使用(23%)、教学资源加工(21%)、教学资源查找(18%)、PPT课件制作(12%)、Word文档编辑(12%)等内容。以教学资源加工为例,还可以进行更细的需求划分,包含视频编辑处理(9%)、图片编辑处理(7%)、音频编辑处理(5%)。这些数据客观反映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到的信息技术分布区间,具体的问题和老师的关注点(表2),其中一些问题属于先前的培训内容,另一些是有实用价值的问题。以上这些,为今后培训内容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4)需求变化。从服务数据中,笔者还发现教师的需求会随着教学进程而发生阶段性的变化。6月临近期末考试和毕业季,试卷图文制作、家长通知书发放、毕业电子相册制作等问题的热度较高。一方面,讲师通过平台可以高效地将先期培训中的图文混排、邮件合并、Photoshop等知识点进行远程指导,帮助教师解决问题的同时提升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优化培训内容实施的时间点,可以更紧密地与教师即将开展的工作相结合,达到有效提升培训效果的目的。

总 结

针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笔者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服务平台,在实践中通过远程指导的方式,帮助教师吸收知识并最终转化为应用能力,改善培训效果。从以上北京云服务呼叫中心的实践中不难看出,远程服务平台对培训工作的促进和改善是有一定帮助的。

1. 远程服务平台可以有效完善培训的实践环节。传统的培训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实践环节往往只限于提前准备好的固定练习题目,并不是每位教师都感兴趣,无法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只有自己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教师才真正关注学到的知识点,远程服务平台提供的实时真人指导,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弥补了传统培训的不足,扩充了课堂培训的容量,有效改善了培训的实践环节。

2. 远程服务平台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培训需求。信息社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的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也会随之变化,如何能够实时把握教师关心的信息化教学问题,让技术培训更好地为教师服务,远程服务平台积累了教师在工作中提出的大量与信息化工作相关的问题,为制定出教师感兴趣的课程提供很好的参考。

3. 远程服务平台可以优化培训内容,提供大量真实案例。教师在登录远程服务平台进行技术咨询的过程中,生成了大量真实案例,将这些案例运用到课程中,可让教师产生共鸣,提升课堂氛围,改善培训效果。

4. 远程服务平台可以为培训提供更加真实的效果评估。考试是检验学习者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对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评估而言有其局限性。远程服务平台可以从培训后的服务数据,就某一类型的问题展开分析,从教师提问的频率中判断全体教师对于某一技术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的培训指明方向。

作为一种新型的培训辅助模式,远程服务平台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希望这些在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验证和推广。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基础教育技术探讨:关于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基础教育中的问题探讨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为其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电化教育;多媒体;资源利用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化教育工作的基本内涵是利用幻灯、投影、电影、广播、录音、电视、录像、语音实验室和电子计算机等视听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现在,电化教育工作的基本内涵是除利用常规电教手段外,主要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网络的运用,极大地延伸了教育教学空间,给平寂的电化教育平添了许多魅力。但事物都具正反两个方面,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看到积极的方面,又要看到其不足之处,并解决好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硬件投人,无软件资源或软件资源开发的量与质不足。软件建设落后于硬件建设,资源库软件与硬件技术不匹配。

(2)现代技术设备配置不够合理,功能闲置多。要么一味求廉,要么一味求新。结果配置高的却功能闲置太多,造成大量投资浪费;或者是为了“节约”,配置低的功能不够用,须几个月就升级,造成重复建设,这也是一种投资浪费。

(3)硬件资源利用率不高。绝大多数学校网络教室的利用率很低,只是应付外来参观和观摩教学,平时闲置在那里。

(4)计算机教学代替了现代技术教育。在工作实际中似乎出现了电化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而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就是搞计算机教育,计算机教育从原来电化教育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变成了电化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2教育信息化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要求

我们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看作是发展教育信息高速公路,只有具备了硬件环境、软件资源、教师队伍和过程实施四个因素,才能充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

(1)教育行政部门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的认识,进一步理顺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体制,切实转变职能,落实好规划、规范、协调、指导、供配、服务和监督的职能。在机构改革中,以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机构的建设。

(2)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做到充分论证,使设备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利用,尽可能升级、改造大多数学校原有的电教室、语音室等,使其为现阶段的教育和教学服务,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随着实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量配备,教育装备技术水平愈来愈高。学校应充分重视教育技术装备队伍和广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提高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从领导到全体教师在观念上,要冲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羁绊,确立现代的教育观、教学观、学校观和质量观。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积极倡导教师重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利用,由浅人深,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地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和办公的各个层面。

(3)培训、指导广大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工作实践中,遵循以下原则:

a、辅助性原则。不能为使用电教而用电教,也不能变“传统满堂灌”为“电教满堂灌”。“辅助”两字很重要。应该有利于突出重点和难点,学生将抽象知识和微观现象具体化、显现化。

b、科学性原则。课件的制作不可违背知识和认知的科学性,不能杜撰一些不合事实的媒体软件。

c、实验优先原则。应该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理科实验教学仪器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那些科学实用、现象直观、性能稳定、能正确反映科学规律和自然现象、体现教学思想的实验仪器,决不可用计算机的虚拟技术替代实验仪器。在理科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实验,尤其是微观实验和理想化实验是无法实现的或较难实现的;实验中现象不明显的、反应过于剧烈或历时太长的;场面太大,不能去参观的(如卫星发射过程等),不做实验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利用计算机则可以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机械抽象为生动具体,使本来看不见或看不清的东西变为具体、形象。从而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深刻理解抽象和复杂的内容。但并不等于所有的实验都要由计算机来完成。

d、注意性原则。课件的设计,除了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外,最主要的是要保持有意注意。对此,制作课件时,不要过分的装饰背景、声音及对教学帮助不大的动画应尽量少出现。同时,如果不是特别重要,尽量避免四五十分钟全程计算机教学,否则学生的视觉疲劳、心理疲劳将会抑制大脑对信息的接受。

e、实效性原则。无论什么手段和方法的选用,都须考虑实际效果,不能一味去追求“先进”或形式“多样化”,不能为电教而电教,为多媒体而多媒体。为此应该做到:充分利用传统教学的优点,什么媒体效果好,就用什么媒体。

f、高效率原则。素质教育对教学的其中一个要求是:“课内大运动量,课外减轻负担”。运用电教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媒体和软件的穿插安排要紧凑、合理、信息量大,比传统教学能节省时间,使学生能更快地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知识,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4)正确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传统教育技术装备之间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特别是计算机是一种的教学媒体,它在教学上的广泛使用,使学校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成为可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教学中,计算机已经表现出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一些传统的教学媒体,但在使用中不要过分强调计算机媒体的作用,计算机可以代替传统的教学媒体,不等于传统的教学媒体的在教学中就不再有它的使用价值和存在的必要。计算机应用于教学领域也应该是目前教学媒体的一个补充和发展。对这些信息技术的选择和使用,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加以选择。既要有效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络等高科技;还要在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条件下,积极使用常规的音像技术,如录音、幻灯、电视、投影、录像等。教育媒体理论强调指出各种教育媒体无高低贵贱之分,在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方面各有优势与不足,没有不好的媒体,只有用不好的媒体。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教育技术装备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实践教学和教育手段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技术保障,但仍须不断完善。在未来的岁月中,它将继续为推进教育改革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