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思政课“四位一体 多元互动” 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顺应了时代要求,但也面对很多现实的困境,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体系,都未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加之新媒体技术发展及教育对象特殊带来的挑战,改革任重道远。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需要从内容、方法、组织、评价四方面推开,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个人多元互动的合力保障,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
思政课“四位一体 多元互动” 教学模式分析

0引言

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帮助学生学会独立、理性思考问题,培养具有“四个自信”新一代接班人的重任。因此,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1.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依据

1.1时代要求

2016年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京举行,发表重要讲话,他而深刻地阐述了如何用足、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政课教师如何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课堂教学中,认认真真讲好每一堂课的问题。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亦明确提出,要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增加课堂教学权重,引导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课堂教学。的讲话具有极强的“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相关文件精神具有鲜明的“指向性”与“指导意义”。同时,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科研能力要求偏弱,重点在教学改革,因此,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势在必行,任重道远。

1.2现实困境

1)未建立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内容体系。目前高校思政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国家统编、统审的“马工程”重点教材,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其中高职院校思政课主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虽然统编教材从根本上避免了过去思政教材分散、低水平重复的弊端,对教学内容的规范、思想认识的统一及思政教学的实效都有积极意义,但高职院校生源相对本科而言明显偏弱,学生理论功底差,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同,过于理论化的内容不适应高职生的特点。因此,目前没有专门针对高职生使用的思政教材,在教学内容上缺乏针对性,加之社会环境复杂,学生接受信息渠道多,教学内容一旦与社会现实及学生实际脱节,教学实效性自然受影响。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会编写思政课教辅用书,但是自成一体,各自为政,没有一致性。

2)未形成多样化的教学体系。出于求简的心态,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依然以理论教学(教师讲授)为主,实践教学无法铺开,落到实处。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无论是课堂实践或课外实践,开展的项目零散而随性,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划和科学的安排;二是“大思政”协同育人的机制未能真正建立,教学、管理、服务、科研、实践自成一体,没有形成“合力”;三是保障制度的缺失,实践教学所需的经费、组织、后勤、激励机制无法到位。对于网络教学(在线课程),学生没有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不愿花费精力和心思,很多课程简单粗糙,实际运用率并不高。

1.3直接原因

1)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媒体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容和渠道丰富多样,学生的信息传播及行为方式逐步多元,“微媒体”成为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网络资源虽然丰富,但鱼目混珠,如果缺少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和筛选,势必造成课堂教学的主流导向偏弱,甚至与实际脱节,说服力不够。同时,虽然国家开展各类信息化教学比赛,但是一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掌握不够,导致教育引导的新平台和服务学生的新通道未能建立,从而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价值引导、道德规范、身心健康等都无法深入开展,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

2)教学对象认识偏差。许多学生认为专业课学好意味着掌握一技之长,关系未来的就业,而思政课等公共课枯燥乏味,无关紧要,所以很少会主动去了解、学习思政内容。这种偏见和错误认识,让高职生忽视思政课的重要性,听课效率较低,加之本身就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目前,在校高职生基本是“95后”,“00后”也将步入大学,他们普遍自我意识较强,而思政课很多观点又是可以辩论的,所以,一旦与其观点不一致,或不能说服他,他们就很难接受。因此,教师需要灵活应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新知识,同时将学生的个人定位放到国家、民族命运的大格局中,使其眼光更长远,定位更,最终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2.“四位一体”推进

2.1提炼教学内容,彰显高职特色

、教育部在《普通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将教材建设列为首要任务。“马工程”四门课程层层推进,相互关联,而高职生只学两门,缺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近代史纲要的理论铺垫,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就缺少了基础,难度较大。需要以统编教材为依托,结合高职院校重实践的特色,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理论部分可以以问题为导向,覆盖几大主题。如“适应大学生活”主题展示:我将这样度过我的大学。因为高职生刚进入大学没有方向,教师可以结合身边校友的成功经验,帮助学生树立新目标。“道德规范”主题展示:讲道德故事•扬模范精神。以常州为例,“道德讲堂”给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平台,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有“全国文明家庭”余美芳老师和“全国劳动模范”邓建军校友,都是学生可以就近学习的典型。

2.2调适教学方法,打造学生满意课堂

高职院校思政课需要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防止“大、空、虚”。因此,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不断调适教学方法,让学生喜爱思政课就是重中之重。目前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课堂内,理论讲解尽量浅显易懂,辅以现实案例,提倡开放、对话、研讨、探究的课堂氛围,以启发式、参与式、体验式及专题宣讲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同时在团队中锻炼学生各种能力,如分工合作、搜索整合资料、演讲口才、PPT制作、答辩等。二是课内课外结合,增加实践教学比例,与“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模式”相结合,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在专业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拓宽思政课教学的适用面与深度。三是与新时代社会现实和新技术相结合,探寻互联网背景下的教改新策略,提倡“互联网+”教学,将自媒体等辅助手段运用到实处,从而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建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2.3创新组织形式,增加学生认可度

传统思政课教学是以教室为中心、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要途径的组织形式。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应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统筹课堂内外、学校内外、行业内外各方资源,凝聚成思政课建设的合力,从而实现思政课建设的大提升和大格局。具体来说,以课堂主阵地、网络主渠道、讲座主形式、实践主体验来构建多元的学习情境,贯通及时、第二、第三课堂。课堂理论教学探索“翻转课堂”或“项目教学”,以问题为导向,避免单向灌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网络教学依托学习平台,课前任务,课堂汇报交流,课后网络自测,教师全程监管,延伸了课堂;实践教学以体验为主,在体验中增强学生的理论认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3]。专题讲座是“大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利用党课、政策宣讲、大学生教育活动等引导学生理性思考问题,客观评论社会现实,对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进一步认知、认可、认同。

2.4评价多元化,满足学生获得感

对高职学生而言,思政课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可以满足他们的获得感。因此,教师需要以满足学生获得感为核心,以行动为导向,开展过程性考核。具体表现为:一是内容多元化。摒弃传统的出勤、作业、期末考,综合课堂表现(出勤、发言、互动)、网络学习、实践表现、专题讲座反馈等内容,从态度、能力、行为等方面综合评价。二是方式多元化。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师评价、生生互评、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三是过程多元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应与操行评定、素质拓展学分、思想品德鉴定、单项先进评选、入党优先推荐等融会贯通,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3.“多元互动”立体育人

“多元互动”是指以政府为指引,以学校为支撑,以社会为基础,以个人为核心,开展的全程、全员、教育模式。

3.1以政府为指引,发挥宏观指引和理论主导作用

思政课教材是国家审议编写的统一教材,具有较高性与理论专业性。政府作为社会制度的设立者和监督者,代表了政策的指引性和导向性,而思政课是连接国家大政方针与人民群众生活的传播枢纽。理论与政策通过思政课传播,被民众理解接受,并转化为行动,才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因此,理论的专业性与性需要政府来指引,社会治理的现实性与实践性需要政府来保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政府必须保障主流媒体的价值引领作用,控制好舆论阵地,凝聚民心。具体来讲,要确立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确立民众的“四个自信”;要进行利益导向教育,弘扬社会正能量,形成民众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净化网络环境,在微媒体、自媒体盛行时代,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实行有意识的价值引导。只有政府在宏观上确立了大方向,思政教育才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只有政府在理论上确立了主导性,主流意识形态才能良好发展,社会价值引导才会健康前行;只有政府在实践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满足民众需求,思政教育的信服力才会顺理成章。

3.2以学校为支撑,构建“协同”育人大格局

1)构建“大思政”工作体系,确立多方位育人格局。“大思政”工作体系是以党建工作为龙头、思政课教学为主渠道、学校文化建设为依托、素质养成为基础的工作体系,目标在于培养“德、技、能”三位一体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一体的大格局。如健全自上而下的党建领导体系,发挥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在各级工作的作用;完善团学工作自上而下的协调体系,充分发挥团学组织联系学生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活动;开展主题鲜明的专题活动,围绕精神组织主题沙龙,开展“红色教育”系列活动,成立法律和道德方面的活动中心,创建完备的活动体系。

2)“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课程思政”是一种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新型教育理念,要求在各类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校内校外各种资源为思政课搭建平台。对专业课或其他基础课而言,需要结合具体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热爱祖国的民族自尊自信等。作为思政课教师,一是需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途径,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二是参与学校各类大型活动,深入了解学生实情;三是参与学生专业实践,了解学生需要的专业素养,在思政课教学中,引入专业案例,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协同”发展,使学生的整体政治素养得到提升,使思政课教学轻松而有效。

3.3以社会为基础,加强环境的熏陶作用

思政课教学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就是一部中国国情课。社会环境的现实状态,左右着学生的视线与思考,高职生平时关注时事不多,独立思考更少,碎片化的信息大多来自互联网和身边人的讲述,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也停留于浅层。因此,利用好社会环境的熏陶作用,使理论更具实践支撑,同时,增强学生的现实感受,可以使思政课效果事半功倍。如社会实践的专题走访与体验,通过学生自己的调研与了解,切身感受国家政策实施的广度和深度、社会发展的力度和速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引导他们客观理性分析问题,深入思考现状,进而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真正以主人翁姿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社会组织而言,可以发挥非政府、非盈利特性,开展各种公益活动或其他特色活动。可以请道德模范与劳动模范站上讲台,可以组织企业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现身说法,也可以带学生一起做公益,一起参与政策研讨,一起策划活动,打破课堂教学的密闭性,使其真正与社会融为一体。

3.4以个人为核心,发挥主体能动性

个人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每一个个体的身份都是多元的。就思政课程的效果保障而言,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核心影响要素。因此,作为教师,需要以生为本,提升教学能力;作为家长,需要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做好子女学习的榜样;作为社会人,需要遵纪守法,明理诚信,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作为学生,需要明确定位,踏实学习。

4.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思政课要解决的不仅是“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认知、认可、认同、行动的过程。通过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确立学生对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文化、中国理论的自信,使其认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激发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主动性。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