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新时期钢琴教学研究

摘要:钢琴演奏在今天已不受年龄、性别、职业等的限制,深受群众喜爱,上钢琴课成为提高弹奏水平的必由之路。传统钢琴授课一直延续教师口传心授的方法进行,这种教学方法目前来看过于单向,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过分依赖老师,不利于艺术个性的培养。
新时期钢琴教学研究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钢琴家演奏表面看上去是那么轻松,但其实在台下都付出了无比的艰辛,在经过了多年不懈地练习之后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在一段精彩悦耳的钢琴演奏过程中,弹奏技巧是至关重要的,但演奏的音乐是否能打动人心,是否引起听众共鸣,还要看演奏者是否能做到“人琴合一”。这就需要演奏家充分理解谱曲者创作的目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作品进行再次创作,这样才能使演奏富有新意,常听常新。传统的钢琴教育模式由来已久,基本上是以老师为中心,上课以准备好的钢琴谱进行教学,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的指法与节奏进行弹奏学习,待熟练后,再学习更高一级别的曲子。由此可见,传统的钢琴教育多是“你教我仿”的过程,教学过程较为简单、单向,没有真正深入挖掘钢琴曲,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赋予一定的情感。事实上,我们的教学应该将情感通过手指间的弹奏一泻而出,感染到听众,触及到心灵,这才是音乐教育的本质所在。

一、过去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过于注重钢琴演奏技巧的传授

无论是钢琴大师还是的演奏者,分析他们取得的成就时,人们想到的都是演奏技巧,这就导致了在传统的钢琴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弹奏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引导学生对曲子进行思考,并将自己的见解与作品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凭借技巧将每一个音符无误的弹奏出来。如果只是机械地学习一些弹奏技巧,而不加以自己的思考和创作的话,那么弹奏出来的作品也将没有灵魂。

(二)教师的授课方式缺乏新意

在过去的钢琴教学中,老师多是单纯的灌输作品相关的乐理知识,要求学生课后理解、记忆以便满足和声连接与背谱的需求,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没有唤起学生对钢琴演奏探索的乐趣,仅是被要求重复地练习,整个教学过程过于单向。这种教学方法等同于直接把知识告诉学生,看似节省时间,奏效也较快,但长期以后,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只是一个音符不差的把一首曲子弹好,而不去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

过去的钢琴教学中,由于学校招生规模小,高考难度大,学生学习往往如饥似渴,对老师教学没有太多要求,形成了以老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讲授模式是单向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只需要做到认真听讲、记忆即可,而不需要谈论和交流自己对于钢琴曲目的认识和了解,课堂互动少。现在不同了,学校招生多,学生思想活跃,对老师上课的要求也高了,如果老师还是一味地按以前的教学模式进行,不能够与学生产生很好的互动,长久下去,学生在课堂中就会变得慵懒,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从而淡化对钢琴的学习。

二、改革传统钢琴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钢琴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演奏技能外,还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与情趣品味,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过去单向式的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当下教学的需要,教师应对以前的教学模式进行反思整改,以便能够满足学生学琴的目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及时,可以试着改变个别乐句伴奏织体,让学生体会作曲家的用意,以进一步理解作品创作思维;第二,艺术作品的理解可以是丰富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给出多种理解让学生选择,最恰当的理解符合上下文,这个过程要比单纯的弹奏音符更加重要、有趣、富于创新性。教师如果能够改变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中心,激发他们重新认识钢琴演奏的真谛,鼓励他们深入理解、体味作品,融入自己的情感去演绎作品,这样就能使所演奏的曲子赋予灵魂,而不只是机械地完成表演。如此便改善了课堂教学气氛,使师生关系不再严肃,并转变为更和谐的良师益友式的关系,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钢琴学习中来。

三、新时期钢琴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传授+启发+引导的多重教学方法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不是否定过去。传授这一基本的教学方式仍然是有效的,特别是钢琴教材中所收录的流传已久的经典之作,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渗透着大师们不息的音乐创作灵感,对于这部分知识,离不开教师的传授。此外,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传承的过程,有教才有学,如果否定了知识的传授,钢琴技艺的传承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只不过在传授的过程中,并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弹奏音符完事,而是通过老师预先的课程设计,如前期铺垫、中途引导、设置疑问、提前渲染、追问反思等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持续关注,调动起他们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并适时鼓励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和独立思考,最终促使学生从模仿阶段逐步过渡到自由探索、自我索取阶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制定一系列以激发其针对艺术作品进行再次创作的教学目标,充分挖掘了他们的学习潜力。

(二)自主探索的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的教学方法是指学生独立完成由其本人拟定或者是指导教师设计的教学计划。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的指导或帮助,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差异较大,主要特点是学生的自我活动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学生的自我活动、自主学习、自我钻研构成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可以说,自主探索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思维为主旨,学生是红花,教师只做辅助的指引,必要的点拨,是绿叶。教学宗旨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学会相信自己、欣赏自己,由此获得钢琴弹奏技能、艺术个性等多方位的发展。在钢琴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学习某首乐曲时,教师通常会对作品的乐曲作者、创作背景进行一些讲解,对作品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析,并对作品中应当注意的难点、重点进行示范,给学生直观印象。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听从老师,单向接受教师的观点,基本不用自己多想,更不必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自主探索教学方法则是充分给学生学习的自由,要求他们主动查找有关作品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对作品、作曲家以及时代背景做更的了解。学生经过反复专研练习,把整首曲子弹出来,教师给予必要的辅助,引导学生去领会钢琴曲的丰富内涵与情感表现,使其演奏更趋成熟,更能反映出对曲子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辅助,虽然老师的参与度少了,但学生主动性却强了,知识掌握也更加,记忆更加牢固。

(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均是一对一的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课堂气氛较为严肃,缺少活力。而随着越来越多一对二、一对多等教学改革的探索,这种集体授课方式适用于学习一些具有共同规律性的知识,可以找一位学生现场弹奏,然后老师和其他同学指出不足之处。这种不足很可能是大多数学生都容易犯的共性的问题,教师示范正确的弹奏方法,使学生之间能够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充分发挥了一对多钢琴集体课教学的“集体动力”效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学习习惯和的弹奏状态,从而促进教学成果转化。通过钢琴一对多的教学方式,将乐理的基本知识、和声学、曲式分析、即兴伴奏等诸多相近学科的知识技能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方式强化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学过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促进了知识的相互吸收,让学生学习更有乐趣,在学习过程中更有积极性,为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方面都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