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摘要:通过分析与探讨,所得出的策略与措施可以为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以期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相近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阐释了高等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作用和重要性以及教学过程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专业教育课程要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实现专业教育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将思政元素“盐”溶于课程教学更值得探讨。以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为研究对象,探究在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改革对策与建设措施,以期在实现课程改革的同时为其他相近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1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概述与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1.1课程简介

以山东华宇工学院工业工程专业的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为研究对象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诸多工学类专业、管理类专业学生接触并了解生产、服务系统的管理与运行等综合性管理知识的专业拓展性课程。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包含了生产与运作管理导论、生产与运作战略、产品/服务设计与开发、生产/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流程分析与工作设计、生产计划、库存管理、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多模块组成的理论及技术体系内容。课程涵盖知识面广泛且多元化,对于工业工程专业学生深入了解生产类、服务类企业管理及优化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学生构建起良好的专业知识体系,树立科学、严谨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积极作用。

1.2课程思政教学现状

课程思政的产生与发展归根结底是致力于令各类课程皆可做到智德共栖,实现人才“双育”,达到与思政课程同等的育人效果,课程思政理念的践行正是将两者辩证统一起来[2]。但现实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中的融入不同于专门的思政课程,很容易产生思政元素堆砌、思政元素融入生硬、学生无法接受等现象,相对思政课程需要投入更多的思考,经过深思熟虑才能确保融入的自然且不生硬,进而形成潜移默化、悄无声息地融合,以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学效果。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教学过程课程思政改革意识不足,主要表现为在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过程中,以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讲授为主,对于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及引导学生主动且自然地将课程内容与思想教育结合的意识不足;其二,教学设计中课程思政元素切入点不明确,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的目标并不是尝试去打破现有课程的原有教学模式和思路,也不是用新的教学内容替代原有的教学内容,而是在现有教学过程中尝试将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出来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并与现有的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教学内容的更新及教学设计思路的创新实现教学改革,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虽有课程思政改革的意识,但对于课程思政元素如何融入、如何更自然地融入、如何更有效地融入等问题缺乏深入思考与设计;其三,学生对于非专业知识教学内容存有抵触心理,通过对课程组任课教师及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在学生的意识中对于非思政课程和思政课程划分了明确的界限,对于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这类非思政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这些非专业知识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认为思政教育在此课程中是非专业课程内容,不能进行交叉与融合;其四,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欠缺,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课程思政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系统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由于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欠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纲领性的文件及课程设计参考,对于课程设计思路的形成及课程思政教学还不具备指导及参考意义。

1.3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强化思政教育效果。大学学习阶段是学生良好、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仅依靠思政课程实现对学生全面的思政教育远远不够,在非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以将学生德与智的培养融合起来势在必行。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施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以培育学生以下几方面的教育目标:①加深学生对国家重大战略的了解与认知,树立民族自信和大局意识;②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为顺利就业与提高专业岗位工作效果奠定基础;③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等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提升与发展;④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干精神;⑤培育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等。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需求。信息时代,各种思想及行业发展迅速且多元化,新一代的大学生面临的考验已不同于以往的大学生,大学阶段的学生还未真正接触社会,心智也尚未成熟,加强思政教育更利于新时代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端正的姿态和思想意识面对各种考验,因此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这类非思政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施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需求,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对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端正学生态度的必行之路。通过调研发现在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以追求高分数为学习目的的学习观念,忽视个人其他能力的培育与提升。当今社会对全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的趋势下,“专能行”人才显得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可以实现对学生观念的转变,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涵盖了生产、服务企业中多方面的管理思想与技术,对此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融合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思政元素,更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顺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2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思政改革策略

结合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为基础,基于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基本教学情况和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分析结果,确定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思政改革措施。

2.1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改革意识,实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角色,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一种新的尝试,课程教学改革以实现课程思政育人为主要目标,作为课程任课教师应该以实现教学改革目标为追求,转变课程教学的传统思路。实现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在备课、讲课、课后辅导、各项教学活动设计等环节和实施过程中做好应做的工作,更要求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思路、教学方式方法,革新教学内容,结合学情分析设计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树立正确观念的课程教学方案,选择合理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进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明确课程思政元素切入方式,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构建,应体现在全面分析教学内容,有序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和归纳,体现整体性的课程观,这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基于此,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应以本课程的课程特点为基础,结合思政教学目标,以工业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为根本追求,全过程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以专业知识的传授为主,忽视思政教育,要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而不是生硬地“挂靠”到课程知识点。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应该结合课程教学大纲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分析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对课程内容进行归纳和分类,根据课程内容,结合时政热点、国家战略、时展需求,及时吸取并接纳与本课程相关的研究成果与先进思想,确保课程教学的先进性。

2.3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有效融入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对于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转变也有一定的要求,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才能够充分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实现潜移默化的融入,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式是教学思政元素导入的一种关键有效的方法。类比式、举证式、反思式、联系发展式等也是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有效方式,便于学生接受,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2.4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体系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是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对于课程思政的实现效果和育人效果起着重要作用。以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为基础,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课程特点及内容和时展需求,初步构建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思政体系,可以概括为:以《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两个战略为背景,通过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精益生产管理文化、持续优化的系统思想,牢固树立安全生产观、打造精品的质量观、杜绝浪费的节约资源观、持续改进的发展观等观念,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课程思政融入点,并选取了相应的思政元素融入模式,具体体现在:第一,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与未来趋势。通过介绍我国典型的生产管理案例与当前先进技术和方法,展示我国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和取得的进步,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第二,设施选址影响因素、设施选址方案评价方法。通过多场景、多角度的案例导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和归纳总结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三,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通过课上分组研讨关于“质量强国”的相关论述,理解质量强国战略,引导学生运用课程所学知识分析质量提升的瓶颈及解决对策,使学生理解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质量强国”的迫切性。第四,项目网络计划方法。通过情景任务,让学生规划、制订自我发展目标,并以此为依据制订个人发展目标及规划方案,在理解课程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计划意识,提升时间管理能力。第五,产品与服务设计。通过时事热点问题展示,与学生共同探讨企业转型升级、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路径,在导出产品与服务设计知识理论的同时使学生领悟“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旨在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

3结语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学生掌握好此课程对于今后步入职场走向工作岗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更利于实现思政育人效果和课程教学效果。然而,此类专业课程任课教师并非专业的思政教育教师,对于课程思政仍存在教学方法不足、经验欠缺等问题。通过分析与探讨,所得出的策略与措施可以为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以期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相近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苏达主.浅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和改进[J].教师,2018,(29):11-12.

[2]赵浚,陈美琳.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检视[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41(01):1-9.

[3]刘媛华.系统工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416(22):156-157

作者:李悦 单位:山东华宇工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