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难点与对策

摘要:图书馆是生长的有机体,在新一轮高职发展的大环境中,高职院校图书馆要修炼好内功,要储备好人才和发展的动力,要面对新的问题,要对新形势下传统图书馆资源流通特点的分流与转型做好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准备,兄弟院校之间要形成合力,高职高专分委员会要搭建好桥梁和平台,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才有新的希望。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难点与对策

2011年到2021年是高职院校图书馆迅速发展的十年,在这个十年中,图书馆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开展研究。福建农林大学图书馆黄燕华从“资源配置排序选择模型样本”出发,对资源配置的时效性及有效性提供了借鉴思路;刘方方对“重庆市高职高专图书馆”现状问题的调查研究;高凡团队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状况(2010-2014)”中揭示了样本院校的资源构建情况;李继存团队基于“教育部高校事实数据系统”对高职高专院校样本院校进行调研。在面向“十四五”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研讨会上,专家们对资源采集、组织、系统管理保障与服务提出建议和意见,都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起到了借鉴作用。广西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在这些经验和案例借鉴中都有长足的进步,但各种新的挑战和困境也接踵而来。在这里,我从一位职业教育图书馆普通馆员的视角,将近年来广西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发展过程中常见问题做了梳理,从不同视角展开问题,探讨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中体系架构该如何构建,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一、三个视角

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体系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人总希望达成许多美好的目标,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或者目标与实际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对我们的工作造成了困扰,造成困扰的原因是多样的,但如果我们从以下三个视角看待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建设遇见的问题,就容易梳理了。

(一)图书馆视角。1.资源采选难。选择谁?谁来选?这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最常见到问题,在资源建设过程中,我们经常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有很多资源商通过各种渠道主动找到我们的资源建设馆员,推荐了很多专业、全面的知识资源产品,但在我们的采选阶段,往往由于馆员因素、资金因素、需求因素,找不准评价标准,不能满足教学系部的需要,也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教学单元—读者三者之间产生了脱节。2.资源推送难。谁来推?推给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在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体系中,我们发现真正的学生受众仅仅是常来图书馆借阅、浏览、查询的读者,这部分读者有多少呢?在普通高职院校A的样本调查中,大约占10%。看看我们的借阅率和流通率,以在校生在大样本数据中反映出来的比例将更小。教师也是如此,不是所有的教师都会用图书馆的资源,甚至大部分教师根本就不用图书馆资源,也不了解图书馆服务,真正使用资源的仅仅是在科研项目申报或成果总结汇报时,撰写的研究教师群体才会想起图书馆,使用图情资源,他们的使用仅仅是汇总式提炼,没有结合教学、教辅、读者三者的联系构建研究脉络。3.资源服务难。服务谁?如何服务?张三和李四对同一个资源的判断标准是不一样的,我们在从事知识资源服务过程中,如果我们的馆员对资源掌握熟练度参差不齐,甚至有些资源连我们馆员也没用过,那么给到读者的解答和引导将会千差万别。如果我们的馆领导也没有真正使用过这些资源,那么在接下来的资源建设过程中将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甚至会剑走偏锋,解决表面的现象,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和关节不做梳理,没有对策,构建出来的服务仅仅停留在表面,对图书馆自身的发展是不利的。4.资源建设经费难。不增反减、不增不减与大增大减。这是近5年来广西高职院校兄弟馆最常见的问题,图书馆数字资源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持续过程,其经费的配比应该是惯性的,相对稳定的。然而有的高职院校现实情况如下:(1)不增反减,理由很简单,资金规模缩减,或是移作他用,忽然减少20万~30万元,让你的资源建设捉襟见肘,甚至只能直接停掉当年的维持。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决策部门不了解图书馆资源建设服务的动态、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有直接关系,即因为不懂所以少给或不给。(2)不增不减,不增不减变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建设过程中最好的现象,至少能保障图书馆原有的服务不至于中断,可是新增、调整与配套就不用考虑了,这对图书馆资源服务体系的构架、完善极为不利,这一现象除了预算有限的现实之外,还与处于顶层管理的校领导对高职图书馆的定位有直接关系。(3)大增大减,实际上,近些年广西高职院校最常见的就是对图书馆知识资源建设投入一直不足,当面临指标性检查、指标性响应时,以达标为目的,以“大水漫灌”为手段,迅速采购,满足指标要求。例如:电子资源可以通过漫灌式采购从无到有,图书亦可利用特价书迅速弥补总数不足,然而电子资源的漫灌无法产生稳定的使用个体,而很多当年出版物如果不当年采购,就再难买到了,这是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硬伤,也是难点。

(二)读者视角。在实际工作中,从学生群体到教师群体。我们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服务中最常见到的问题有:1.信息资讯获取难。图书馆主页+资源链接≠资讯服务,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访问图书馆主页习惯从未固化,我们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深入开展知识资源渗透式服务,没有融入教学科研环节,没有融入人才培养计划,更多的仅仅是呈现,没有形成文化和习惯,这里既有馆领导管理思路的影响,也受制于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员结构不合理、服务团队缺失等多种原因。2.需求差异化明显(教研团队与学生读者)。教研团队的独角兽显现比较普遍,科研的领军人物往往以完成独立科研计划为依托,很难在高职科研过程中结合图书馆资源,利用带领学生参与知识资源习惯的培育与养成。而作为学生读者,在没有教学融入的过程中,很难主动掌握对图书馆知识资源使用的能力,因为他们在初级教育过程中就基本缺乏系统地学习和对知识资源利用的训练,更不用说习惯。3.反馈与响应周期长。当前,图书馆知识资源适用性反馈复杂且不具备稳定性,在前期培育框架及体制机制都不完善的情况下,我们的知识资源使用反馈往往是狭隘和片面的。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者和决策者习惯利用这些反馈过度调整本已残缺的知识资源服务体系。另外,即便有了反馈,图书馆对于信息资源建设响应的周期也通常要等到下一个财政预算年度才能解决,这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知识资源建设的通病。

(三)服务商视角。很少有同仁关注服务商的视角,他们在推送资源服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产品属性之外的困惑,而这些困惑又与图书馆的整体知识服务水平息息相关。1.资源推广难。服务商知识资源产品服务的受众是明确且直观的,但进入高职院校图书馆推送过程中,却发现水土不服,高职院校办学特色鲜明却极少有区分度,通用性知识资源产品大同小异,特色资源产品无法直接与特色专业对口,有些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甚至对本校的学科特点、专业发展方向都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引入对口资源。而专业系部又没有专项建设经费,知识资源采购也不是职责范围,这进一步扩大了资源建设的适配性,即需要用的买不了,买回来的用不了。2.资源认可难。通识性知识资源产品是当前服务商竞争的主战场,服务商在观察到市场利润空间后,习惯将原有产品体系细化和分解,组成新的打包产品,重新卖给图书馆。图书馆看上去新购了不少知识资源服务产品,可当推广使用时却发现似曾相识,读者受众也不能从新产品的知识体系中更好地解决其当前需求难题,图书馆的钱花了却没有产生积极的评价。3.资源服务难。有些高职院校每年购买不少知识资源服务数据库产品,推广与培训也往往由馆员进行。然而,现实情况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大部分馆员仅仅在从事普通的流通工作,不具备知识资源服务培训能力,也没有团队去进行推广。而供应商在完成了产品销售后也极少参与推广服务的过程。实际上,我们的产品经理比馆员更了解他们的产品,而最大的问题在于大多数产品经理完全不知道高职院的需求点在哪,而知道需求点的馆员却没有时间与精力开展培训工作。至此,恶性循环再次开始。

二、三个少了

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的愿景是共同的,这既是图书馆人对图书馆事业发展不断追求的职业方向,同时也是图书馆人克服困难、改革创新的动力。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与繁荣除了内部的原因外,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一)馆际活动业务交流少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交流既是业务领域的交流,也是图书馆人对职业共性的认同,图书馆服务的多元化,孕育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队伍文化素养的多元化,这些多元化的发展是通过各项丰富多彩的文化、业务交流延续的。1.馆际联合活动的机会少了。自2015年以来,尤其是2020年疫情开始之后,广西高职院校图书馆馆际互动与文体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少,图书馆人缺少了业务交流、理想交流、知识交流的文化平台。2.馆际业务骨干交流的机会少了。活跃的图书馆骨干分子,能了解图书馆发展真实情况的这些人,过于频繁地离开图书馆到了其他部门,新老知识的交替渠道变窄了。3.馆员间接触交流的机会更少了。图书馆近年来新招聘了很多年轻的图书馆员,他们的活动仅仅局限在本馆,很难有机会外出学习交流,知识学习的环境空间变小了。

(二)参加高校图书馆界大型年会获取的资讯少了。图书馆界年会是图书馆技术知识和文化知识交流的重要平台,在这一平台中,能让图书馆透过窗口看世界。然而最近几年,我们从这个渠道获取新的资讯变少了。1.独家赞助的会议越来越多,同质比较的机会越来越少。独家赞助的会议减轻了承办会议单位繁琐的工作流程,却也阻断了多元资讯交流的窗口,独家赞助单位的知识产品占据了宣传主流,与会代表失去了比较选择的机会。2.资源服务商推荐的资源越来越细,留给使用评价的周期越来越短。资源服务商对本领域的知识产品开发越来越细,有些产品夸大了服务知识体系的覆盖面,同一件产品不断细分,而商业宣传最大的特点是优点推广,对于实际采购的图书馆而言,每年的推陈出新和多元产品,往往还没开始消化和推广,新的内容又来了,馆与馆之间对产品的评价停留在表面,这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构建是不利的。

(三)留给高职院校图书馆突围的时间不多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有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味道。一方面,参照本馆的发展修改自己的标准;另一方面,高职馆本身缺乏从上到下的发展规范和理论指导。1.评价指标体系的量化越来越具体,但顶层设计与配套的时差越来越长。教育部近年来的指标量化更加具体,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顶层设计与教育部的量化指标分解有着很大的代差,例如:我们的领导班子在决策过程中,仍然沿用着20世纪90年代对图书馆办馆的理解,只要开门正常借阅就足够了。再通俗些,能借书即是图书馆。这就需要图书馆人及时给领导班子讲解图书馆发展的各种阶段特点与新的政策,提升自身科研支持服务、教学资源服务的能力。2.职业教育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图书馆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几年,中央给高职院校的发展配套了很多宏观政策,我们深切感受到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每年都有新任务、新要求,可是回顾我们自身,仍然停留在三四年前的状态,我们的自身改革与服务配套举步维艰,图书馆自我革新不够。3.智能化向智慧化的转变越来越多,对传统服务模式的依赖越来越少。从事图书馆工作10年、20年以上的老馆员们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早年的图书馆服务只要开门,藏书的流通必然是活跃的,有些读物甚至题注满满,书籍修补维护成为常态化工作。然而,当前随着信息化发展的脚步,我们的纸本流通不断下降,许多书籍入库后成为僵尸藏书。而建立在数字服务领域下的信息化阅读技能技巧,对老馆员而言,技术迭代产生的服务迭代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加以弥补。这也是制约广西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能力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一个新特点

政策性拨款体量很大,资金的配套输送也很及时,然而高职院校图书馆还没做好准备,机会就错过了。例如:2015年至今,支持教育系统建设的类似千万工程的拨款力度很大,但这些资金在下拨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流向基础建设领域的图书馆,而是与学科建设互相挂钩,即以学院专业建设为主体的项目申报是获得千万工程拨款的主要方向,专业建设获得资金支持后,有一部分资金流向了文献资源建设,然而这些资金的分配仅能解决当年的需求问题,或仅仅落在所在系部的专业群,资源堆在系部资料室里,未能与图书馆建设的主框架形成合力,成为持续稳定的知识服务模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图书馆信息知识资源的聚合能力,割裂了数字资源服务效能的整体性,不利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延续性与稳定性。数字资源服务的整体优势被人为地割裂开来,资源的服务缺乏整体的连贯性,有些无厘头资源的采购仅仅为了把资金用完,把验收通过,这是对宝贵财政资金的浪费,也是对图书馆综合资源服务属性的割裂。

四、实践中的积累与积累中的实践

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既不能幻想一蹴而就,也不能面对困难失去动力,新时期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仍然需要回归图书馆业务服务本源,优先构筑好核心业务管理平台,才能有机会丰富平台的服务性与全面性。

(一)资源建设要有前瞻性,构筑好图书馆管理系统平台。图书馆管理系统平台的构建一定要有前瞻性,不能仅仅满足解决眼前问题。2009年后的广西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平台经历从了WIN95视窗结构,TEXT文本数据库为基础的DT1000为代表的第一代图书馆管理系统,向结合OPAC,以SQL2000数据库为基础的第二代图书馆管理系统转变。10年过去了,当前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已经从OPAC+大型关系数据库向开放式FULO结构的智慧化图书馆管理系统平台过渡,在过渡中,与公众号、门户网站等数据对接,与RFID的数据结构、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系统、各资源服务商大数据服务端口对接,与校园一卡通对接,都推进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在这一过程中的迅速成长。我们的市场当前除了老牌的图书馆系统管理服务商(如:深大、金盘、汇文、北邮)之外,新入高校图书馆管理端市场的超星、CALIS也开始向多平台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力。与此同时,深圳图邦、云图管理系统也推出了新的管理平台产品。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在选择系统平台更新和换代过程中,要客观、全面地分解自身需求,不要轻信系统平台开发商提供的各种许诺,要对管理系统平台开展系统性的试用、评价,要对接口授权范围、是否有本地服务团队、管理系统数据库类型及授权范围拟定清晰的审验思路,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组织图书馆领域的资深骨干馆员进行项目论证,减少非专业领导对专业性平台选购的误导。

(二)资源服务要搭建聚合节点,提升资源开放性与使用便利性。图书馆的系统服务是通过每一个环节的聚合点融会贯通形成合力来推进整体服务的。例如:当前许多高职院校正推进一卡通建设,一卡通的出现和发展正是通过聚合的形式,将在校生的衣食住行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卡通这个媒介起到关联融通的作用,减少由于一个部门一张卡、一个环节多张卡给学生使用带来的诸多不便。这种聚合的方法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是一种启迪,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每年都会通过各种方式采购不同的数据库,可当前的数据库访问的APP、路径权限各不相同。图书馆从事知识资源推广馆员的精力与时间是有限的,往往一个资源大一刚做完1至2次培训,大二、大三还没开始融入教学使用,学生就毕业了。因此,我们图书馆数字资源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聚合点的设计与部署。例如:A职业院校和B职业院校配套的易瑞和奇才外网授权访问系统,通过这个节点平台聚合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历年所购买的全部数字资源,所有的读者和教师都要先经过认证,才能跳转到对应的资源服务中,无论我们的资源在建设过程中进行了怎样的变更与调整,基础平台使用方式保持不变,我们的读者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访问,无形中为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访问习惯的养成提供了稳定的路径,实现了学习的传、帮、带。与此同时,在这一服务结构上开发的使用习惯分析,读者需求分析系统,极大提升了图书馆资源建设使用的有效性分析,为决策提供了支持。

(三)资源统计要构建独立系统,助力评价,不可偏听偏信。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过程中,还要注意对资源使用效率的统计分析,这是历年采购计划制订的重要窗口。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使用数据都是由系统资源服务商提供的,这些数据的提供口径不一,反应的数据面貌也五花八门,甚至有些资源服务商提供的年度使用数据只有总量计数,没有用户习惯分析、资源利用效率分析等具体指标,这不仅对从事数字资源采选的馆员造成采购困扰,同时也给图书馆管理和决策团队带来了各种不确定的讨论。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平台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自身系统采选或自行研发的统计分析系统。这些统计数据可以和供应商提供的分析统计数据进行数据对比,真实客观地反映数字资源使用全貌。
(四)资源服务要扩展权重,服务方案要落到实处。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采购和服务中,既要重视采选的严谨性和延续性,同时也要重视或启动系统的服务方案,数字资源的推广不是图书馆自己的事情,要在与资源服务采购的服务方案的过程中,形成固定的合同文本,起到约束、监督的作用。我们既是购买资源,更是购买资源后的技术服务,要通过资源服务商的定期培训,将图书馆资源服务有条不紊地融入各需求群体的日常工作活动中,形成长效的评价、评估、反馈机制。要形成“资源服务商卖的是资源,图书馆买的是服务”这一共识。

(五)要给骨干业务馆员提供平台、时间与精力,要允许失败。高职院校图书馆骨干馆员是图书馆发展的活水与生力军,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领导者和决策者,要给图书馆骨干馆员提供广阔的平台,充足的时间,要为图书馆员的成长提供有序的环境,要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自我牺牲精神,为馆员的专业成长开辟空间和晋升通道。在日常业务管理及任务管理过程中,要允许失败,要给予及时的帮助,要有共同承担风险的勇气和信念。  

综上所述:图书馆是生长的有机体,在新一轮高职发展的大环境中,高职院校图书馆要修炼好内功,要储备好人才和发展的动力,要面对新的问题,要对新形势下传统图书馆资源流通特点的分流与转型做好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准备,兄弟院校之间要形成合力,高职高专分委员会要搭建好桥梁和平台,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才有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黄燕华.高校图书馆资源配置的排序选择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1):39-43.

[2]刘方方.重庆市高职高专图书馆:现状、问题与对策[J].图书馆论坛,2016,36(11):64-75.
[3]高凡,何雪梅,胡秀梅,等.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状况(2010-2014)[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4(02):28-36.

[4]李继存,田崇振.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调查报告[J].图书馆学研究,2012(04):54-57.

[5]刘静羽.面向“十四五”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战略选择[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20):150.

作者:廖建威 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