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论文实用13篇

实验室管理论文
实验室管理论文篇1

检验科实验室应当根据自身实验室情况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内部审核程序,要求实验室按照此程序文件来指导内部审核工作的进行,从而可以避免内审员在审核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实验室内部审核的规范化。在内部审核前,检验科实验室需任命实验室质量负责人和,由质量负责人全面负责策划和实施管理实验室内部审核工作。同时需制定审核方案,确定内部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及具体实施方法。此外,检验科必须授权一支合格的内部审核员小组以保证内部审核的高效和顺利进行,内审小组应人员安排合理、需考虑内审员在检验工作中的职责及专业的分散性,内审员应从不同专业组中挑选,要求具有一定的检验工作实践经验,并通过严格的系统培训获得内审资格证书[3]。

1.2内部审核的准备。

在内部审核前,需任命审核组长和审核成员组成审核组。编制详细的审核实施计划,包括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审核准则、审核组成员名单及分工情况、审核时间和地点、各主要审核活动的预期日期和持续时间、首次末次会议时间、审核报告的分发和日期。为了使内审工作有计划、有目的运行,一般还要做好内审文件的准备工作:如内部审核日程表、审核项检查表、不符合项报告表、跟踪审核验证报告表等。这些提高了审核效率,保证审核的完整性,减少了审核工作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和不必要性。

1.3内部审核的实施。

通过内审组的首次会议介绍审核的具体内容与实施方法,安排审核的工作进度及相关问题等。在各专业组的现场审核中审核员应按审核安排表,合理计划控制审核时间,按检查表逐条检查待审核内容,并收集客观证据,做好审核工作记录。将审核过程中收集到的客观证据,进行整理、筛选、归类、核对,在此基础上形成审核证据。并将审核中的不符合的项及时与被审核方说明沟通,在此基础上开具不合格项报告。最后通过末次会议介绍内审工作实施的具体情况和结果,报告审核发现及不符合项和审核结论,内审组根据审核中的不符合的项,采取相关纠正措施,定期跟踪检查各专业小组落实内审纠正措施的后续情况。

1.4内审报告的编制和分发。

内审组长在内审实施结束后将内审报告以正式文件的方式提交质量主管,内审报告内容包括:内审目的、内审情况介绍、内审结果、预防纠正措施实施情况、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评价等。不符合项报告和其他的相关资料作为内部审核的报告附件。质量负责人审批内审报告后分发到各管理层,内部审核即完成收尾工作。

2实施内部审核应关注的事项

2.1提高管理者作用。

最高管理层的正确领导是内部审核的关键。管理者在检验科实验室内部审核中要把握检验科全局,制定合理的内审计划。协调各受审部分配合内审员进行审核工作,并督促实施内部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的纠正预防措施,以便能够及时改进现有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检验科的工作质量和管理质量。

2.2加强内审员培训。

内审员是内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应要熟悉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运作,还应进行经过严格的内审培训,熟悉审核要求、审核方法、审核技巧等。此外,实验室内审人员的选择要避免审核员平日参与被审核的部门的工作和活动,以确保内部审核的公平公证性,从而提高实验室内部审核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管理论文篇2

2.1完善的硬件和软件保障

现在,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日益完善的硬件和软件保障了不同课程不同专业的教学需求。为了适应不同教学的需求,实验室计算机都安装了WindowsXP或Windows7操作系统,或通过VMwareWorkstation虚拟机,来满足不同操作系统的需求;并对应课程情况安装了Office2013、PhotoshopCS5、SSPS、MATLAB、VisualBasic、AfterEffects等教学软件。

2.2完善网络化功能

实验教学中心所有计算机,均通过各实验室交换机柜连入实验教学中心服务器中心机房,再由服务器中心机房交换、路由、防火墙等设备,根据教学和科研需求将计算机接入校园网或Internet,为网络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

2.3完善软件的使用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软件数量的增多和总量的不断增大,使得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通常实验室的系统和软件安装是采用网络GHOST的方法进行,当一台或数台计算机的数据被破坏或无法启动时,可以快速地恢复系统并不会影响正常教学。每台计算机也应该安装系统还原卡或还原软件,有条件的还可以安装网络版的病毒防火墙并保持自动更新,以保证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使用的安全。实验教学中心使用的FaronicsDeepFreezeServer版本还原软件,可以进行集中式解冻和冻结管理,方便管理人员对计算机软件进行调整;杀毒软件则采用360企业版的360杀毒软件,是面向企业用户推出的永久免费的杀毒解决方案,不限制终端数和功能,特别适合大批量部署实验室计算机。这样将还原和杀毒进行结合,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减少移动设备对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2.4完善管理,提升实验室服务能力

2.4.1制度的完善

实验室的制度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制度才可以规范工作的行为。结合学院和该实验教学中心自身的特色,建立了如《人文信息管理学院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人文信息管理学院本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工作职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服务器中心机房管理员职责》、《启点•创新应用开发工作室成员守则》等,让使用实验室的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能自觉地遵守这些制度,从而让实验室安全、高效地运行。

2.4.2人事的改革

多数学校的实验室管理人员都是聘用或劳务派遣形式,与学校在编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待遇相差较大,从而导致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是一个系统、长期的工作,只有管理人员工作积极上进,权益得到保障时,实验室才能正常地运转。因此,学校在转编、培训、晋升、工资和福利等方面,应该对实验室管理人员从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让他们在该岗位上得到应有的保障。

2.4.3完善职能服务

该实验教学中心的职能服务可以分为3个部分,即教学任务、科研任务和对外服务。

①教学任务。该实验教学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提供教学服务,实验室管理人员配合学校教务处和学院教务科下发的教学任务安排,提前准备好教学所需的设备。对在计算机上无法运行的软件,提前部署虚拟机环境。每次实验课前,保证开好门、用好设备、上好课。现在实验教学中心的5个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和4个外语语音室的周学时的总和大约为150,所以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②科研任务。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老师和学校科技处的要求,提前与该实验教学中心协调,提供场地和适合的计算机软件环境,以满足科研的需要。

③对外服务。为了提高实验室使用率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学校和学院增加创收,本实验教学中心承担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卫生技术专业资格考试等大型考试。随着学校的对外宣传,今后可能会承担更多的培训、比赛和考试任务。

实验室管理论文篇3

1.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按照实验室评审准则的要求,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将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细化,真正的将责任落实到每个质量管理人员身上,确保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同时进行维护和完善。

2.要合理的分配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对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对于实验室体系管理的相关文件,要定期的培训给每一位实验室工作人员,并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规定开展检验工作,并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

要对实验室的客观环境进行严格管理。对所采用的标准品和比对样品进行严格的控制,采购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要一起进行严格监督。对进入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要严格把关,进行质量对比,质量低劣的物资品类不能进入实验室,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将质量控制贯穿于实验室全部质量活动中

1.对检验样品进行科学管理

要使检验结果准确无误,首先要对检验样品进行严格的管理,检验人员要对检验品进行标识,确保其唯一性,这样就可以避免样品与其他物品发生混淆。其次,对检验样品进行严格的登记,这种登记记录要安全保存,不得丢失。无论是检验前还是检验后,都要有专业的检验人员对检验样品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使样品检验顺利有效的完成。在对样品进行备样时,必须进行相关的记录、保存。

2.合理确认检测方法

检验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检验方法也在飞速的前进中,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在对不同食品进行检验时,需要运用多种检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因此,在选择食品检验方法时,检验人员要根据实际需要检验的食品特点,选择合理的食品检验方法,并规范的开展检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确保实验室人员的综合素质满足检验要求

要想食品检验结果准确,离不开食品检验工作人员,因此,食品检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检验结果也有着密切联系。实验室要对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引起重视,不仅要求检验人员的检验技术过硬,还要求检验人员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另外,要对检验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检验人员能够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检验技术和方法,并将这些先进的检验技术和方法合理的利用到实际的实验中去,从而从根本上增加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控制

对实验仪器、设备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定期的检定、校准,确保使用的每台实验仪器、设备都是符合标准规定要求的。并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状态标签的粘贴进行检查,保证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5.对相关设施和环境条件进行有效监控

在进行实验前,要检查环境条件和相关设施是否满足实验要求,是否满足样品储存和配置的要求。同时,检验人员对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记录,记录的内容要严格按照规定来做。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发现环境不符合实验要求时,就要停止实验,并制定相关的解决措施,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6.做好检验记录

即使在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操作,并获得了准确的检验数据,没有对检验结果进行认真记录,就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因此,做好检验记录是很重要的。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对检验过程进行严格记录,保证记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此外,还要求管理人员对记录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记录的完整性,可追溯性。

7.检验结果质量的保证

在对食品进行检验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情况,工作人员要采取合理的监控方式,定期对监控计划、方法、结果进行审查,对监控的数据进行定期详细的核查,及时的发现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行纠正,并严格执行,进而从根本上杜绝错误报告的产生。

实验室管理论文篇4

1.2科研指导式管理模式

科研指导式管理,即将护生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融入到《护理学基础》实验室开放的教学过程中。其中,铺床法、吸氧法、鼻饲法、皮肤实验法等等均可以被纳入到综合性或设计性的实验中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护生按照以下步骤来完成:第一步是向护生详细阐述本次教学目的,根据教学目的具体阐述接下来的实验内容;第二步是根据实验内容来设计实验方法,并进行尝试和训练,做好相关实验结果的记录;第三步是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写出具体的实验分析报告交由老师进行审阅;第四步是老师将审阅后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护生。

1.3“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开放式“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是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教师检查督促为辅的管理模式[5]。当然,这种模式并不是放任学生由其任意管理,而是建立在完善的制度基础上,突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行为,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辅之以必要的教学秩序上的监管和实验技术上的指导。具体来说,一是要先向全体护生阐明开放式实验室自我管理的要求和制度安排;二是要明确向护生告知教学的秩序安排和评价方式;三是发放技能操作流程和考核评价标准手册,并在实验室内放置必要的实验DVD供学生随时观看;四是推选小组长,由小组长来负责本组学员的分工安排;五是实行报告制,即由小组长向学习委员报告学员的实验情况,日常的实验室钥匙管理和物品的检查摆放工作由学习委员负责,最后由学习委员将护生的全体实验及实验室物品情况统计汇总上报老师,老师每周抽查2~3次即可。不设专职的实验室管理员,而是改由教研室教学干事兼管。

二、高校护理学三种模式评析

层次式管理模式发挥了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弥合了以往实验过度依赖老师的心理,一个层次分为一个小组,可以培养护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科研指导式使以往反复、机械的实验室护理实验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形式也更加灵活,对于提高护生的实验兴趣和创新思维都具有积极意义;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则更加突出了学生在整个实验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整个实验中的锻炼机会极大地得到了释放,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此外,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中没有设置专职的实验室管理员,改由教研室教学干事兼管,这样对于年轻的辅导实验室老师来说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感,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

实验室管理论文篇5

2.1进入实验室的培训

学生开展实验前,先将安排在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所有学生集中,针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中培训。首先,让这些学生了解和学习学校及学院有关实验室的各项规章与制度,如《广东海洋大学实验室安全制度》,《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验守则》,《广东海洋大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与《广东海洋大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等,让学生明白怎样进入实验,进入实验室后该如何做,出了紧急情况如何处理及损坏仪器改如何赔偿等等。然后,实验室老师跟指导老师一起对这些学生进行实验室包括常规常用试剂的配制,基本仪器设备的使用,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等基础实验技能的培训。因为笔者管理的是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因此结合实际,对学生安排了菌种的接种,培养基的制备,实器材的包扎,高压灭菌锅使用,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菌染色方法(尤其是革兰氏染色法)等基础实验的培训,介绍了各种实验技能的操作方法及要点,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仪器设备的维护。之后让学生一个一个进行动手学习操作,纠正不规范及错误动作,让他们真正学会这些基本的实验技能。同时,让学生了解食品的各种表:微生物室管理登记表,如进出实验室登记表,仪器药品的领用表,仪器设备借用记录等等。做到有根有据,有章可循,让学生明白这些手续是如何办理与填写。此外,在培训会中还规定了实验室小组长,让其安排好每名毕业生实验固定的位置和柜子,安排每天实验室的值日,其他学生必须听从小组长安排,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来,以减轻实验老师的负担,还能锻炼学生的管理与自我约束能力。培训结束后,对这些进入食品微生物室的学生还要进行考核。考核分为笔试和仪器操作考试(辅以口述),成绩达95分者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展毕业论文实验。经过培训与考核,学生就能安全有序,合理正确的开展实验了。

2.2实验过程的管理

经过进入实验室前的培训与考核,实验过程中的管理负担应该会相对少些。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按时按点到实验室,并做好考勤登记表。不能像以往散兵游勇似的,每天9点一拨人,10点一拨人,甚至是12点到实验室的。实验老师要时常抽查出勤表,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个人出勤少、在实验室露脸少的学生要督促并警告,而且要及时跟该生的指导老师汇报,让其指导老师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实验出勤情况,另一方面可以规范实验室管理,树立实验室管理威信。针对个别学生因为实验安排需要的特殊情况(如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是),提前申请,可以另行处理。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时常需要借用药品试剂、仪器设备,实验老师规定每周几个固定的借用时间点,只能在这规定些时间点跟实验老师借用仪器设备。不能像以往那样,学生缺什么仪器,缺何种试剂,实验室老师像保姆似的,必须随时给准备好。这不仅耽误老师时间,也对学生也没有约束作用。规定好借用时间,也有利用督促学生安排好自己的实验进程。实验过程,需要使用到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需提前预约好,如果预约好,又没按时使用的话,要口头警告,若是再犯此类错误,停止使用相关仪器设备一个月。如需要借用一些大型的仪器设备,或者是固定资产,而且使用时间较长的,指导老师需要提前跟实验室老师沟通协调,并做好借用登记。实验过程中,遇到实验理论或者技术问题,学生需及时跟指导老师联系沟通,实验室老师如有条件,也可协助解决。如果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毕业生需要开展毕业实验,实验室老师要妥善安排好毕业论文的实验场所。

2.3实验结束后的管理

学生毕业论文结束时,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室老师必须重视收尾工作,首先实验室老师要检查学生试剂药品、仪器设备的归还及完好情况,督促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督促学生填写好有关使用情况登记表,清洗实验过程所用玻璃器皿,清理实验所剩的实验样品、试剂药品,对于有毒有害试剂要回收统一处理,对于不按规定执行的学生,实验室老师要及时上报指导老师和学院,以阻止其答辩工作及其毕业离校事宜。其次,实验室老师应及时跟其指导老师汇报学生在实验室的工作情况,这将作为评价学生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实验室管理论文篇6

一、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必须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设计思想,站在一定战略高度来考虑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期,军事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开始进行计算房的建设,这就是经济管理实验室的雏型,经历1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它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面向21世纪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是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理论与实务并重、具有全局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这就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将所学过的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而难以培养出复合型经济管理创新人才。计算机模拟技术方式被应用于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领域则解决了这一难题。学生通过参加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可以把同一课程中的不同知识点、同一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起来,把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知识点贯穿、综合起来,教师通过案例教学、企业模拟实战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真正获得知识,也使学生分析问题、自我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获得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知识、专业活动的系统理解与认知,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真正搭建起一个培养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平台。

在培养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发现,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突出存在三大问题。第一,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第二,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理论的应用。第三,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长期以来,为解决上述问题,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只局限于将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等。然而,案例教学大多蜕变为课堂讲授中的实证举例,这些“打补丁”式的改革并未获得理想的效果。

2、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是经济管理专业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渗透,经济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发展,经济管理学科系统自然地融入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维,因此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正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结果,是经济管理学科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现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软科学,只需要一支笔、一本教材和一本讲义就可以完成人才培养计划。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较之于理工科实验室而言,完全是“只投人、不产出”的实验室。因此,不少高等院校更愿意将资金投向于能够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理工科实验室,而不愿意将资金投向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室的建设。在人员配备上,也不愿意合理增加编制。由于对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实验室的建设长期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求,难以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必要作用。

2、低水平重复建设,实验室利用率较低

一方面是实验室建设的资金不足,另一方面,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又面临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院内实验室普遍是按照专业来设置实验室,一般分属不同的系,有的甚至挂靠在教研室,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也不例外。由于实验室之间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跨系使用,因此不少实验室不得不重复设立一些设施与项目。“小而全”的重复建设,不但浪费了实验室资源,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率,而且难以使实验室发挥规模效益。

3、缺乏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与实验教材

传统教学认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大多以验证课程理论为主,因而把实验教学作为对理论知识的巩固与加深,实验课内容只是重复理论教学内容的简单、孤立的实验项目。基于这些观念的影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难以像理工科实验教学那样,事先编写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大纲以及与专业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实验教材,往往使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计划相脱节,实验环节流于形式。学生普遍反映实验环节收获不大,也没有兴趣,因而实验课程成为学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课程。

4、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长期滞后

由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方法的滞后性,使实验教学在教学上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实验室教师与专职教师相比薪酬较低,职称晋升也相对较难。因此,实验室队伍处于“专业人员少、学历低、知识结构单一、接受培训机会少、工作热情低”的状态,实验室人才队伍长期滞后。有的实验人员实质上只是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人员,缺乏经济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对实验教学的开展也缺乏全面认识,既不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思路

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以实验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为先导,建立独立的实验课程体系,实验室改革才有内涵与支撑。

1、改革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应该按大学科分类单独设置实验课,才能改变实验课的从属地位。今后,随着专业的不断拓宽在教学计划中应按专业分类,设置相同的基础课程,这在客观上就为实验课的单独设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应符合相关学科群的发展,课程的设置、实验项目的选择及内容的覆盖面都应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分析现有的管理类实验课教学体系和实验设置,对实验项目、内容和深度,以及侧重点加以区别,把实验教学活动分为经济类和管理类两大类型。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应整合设置为一门课程,以便相关理论验证及相关原理演示的融会贯通,而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课程则分设会计实验(手工和电算化)、审计实验、统计实验、财务实验、经营实验、商务实验、证券实验等,以便每个实验课题具有相对独立的实验内容。同时,各个实验课程都应有独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大纲,突出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的项目,通过仿真模拟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实现综合设计。

2、进行分层次的实验教学

在原有教学形式上,实验教学一般是验证性实验较多,而设计性实验较少。实验课按照大学科独立设课后,整个实验教学活动有利于进行分层次教学。第一层次,主要则是以演示验证性、模拟操作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实验的方法步骤,熟悉常规实验设备的使用,在教师指导下较熟练地独立完成各项实验,并能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完成实验报告。第二层次主要以设计性实验为主。这一层次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设计能力的主要阶段。实验的方案、步骤和所需的仪器设备的选择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自己选择调配实验所需的仪器、软件等。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综合设计和操作能力得到真正的培养。第三层次,逐步开设综合性选修实验课。这一层次,要求学生设置一些难度较大或根据学生的爱好与特长自己设计开发的实验项目,利用实验室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由于这类实验一般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在实验实施过程中,可以举办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竞赛和等级考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第四层次,探索开放性实验课程的设置。这一层次,则主要是为那些基础较扎实、动手能力强、具有探索精神的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并能够辅助专业教师以完成其相应的科研课题。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教学科研上水平的一个重要性标志。

3、实验队伍建设要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

实验教师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必须配置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根据新形势的要求,从知识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力求建成一支技术精干、基础扎实、素质过硬、乐于奉献的实验技术队伍。

4、建立适应教学和科研发展需要的多种功能并存的实验室体系

教学型和科研型的实验特点及要求虽有相同的地方,但还是存在着差别,而且教学与科研自身对实验的要求也有差别。因此,实验室就要根据教学与科研的不同特点和要求而有不同的功能形式。所以,必须根据专业的需要,以大学科分类的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改革为龙头,建立相应的大规模实验中心或覆盖面宽、综合性强的多功能实验室,确保实验室建设与改革的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经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需要。经济管理类教学和科研必须紧密结合实验教学以成为广大经济管理类教师和研究者的共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从而也提高到一个十分迫切、重要的地位。在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对于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正确定位,重点从实验室场地保证、计算机网络等“硬”环境和应用软件、实验师资力量和实验教材等“软”环境两个方面如手,最终实现有机结合,培养出合格的经济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尹恩山: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若干问题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5).

实验室管理论文篇7

2辩证看待“短板”,掘其潜力,补其不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校中各个实验室的发展并非是均衡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整体的综合实力很大部分是受短板而制约,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短板问题,努力将短板补长。对于那些发展相对落后的实验室不能滥用“末位淘汰制”。对于跟不上学科发展步伐、落后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验室,我们可以挖掘其潜在价值,与其他实验室进行资源整合,以优势互补,使之变成一块新的长板。对于一些被忽视其重要作用的实验室,要转变观念,大力投入建设经费,为实验室不断注入新的活力[8]。广西民族大学早年对于文理科实验室的投入长期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对于发展文科实验室的意识相对薄弱,一度造成文科实验室落后的状态,成了学校实验室体系中的“短板”。近年来,学校党政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大力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快速推进,学校审时度势,进行了校内文科实验室资源整合和深化文科实验教学改革,组建了具有民族性、地方性的广西民族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该中心依托民族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学科,打造了文科公共实验平台、民族学科群实验平台、东盟学科群实验平台、大学生创新实验平台等四个文科实验教学平台。经过几年的建设,该文科实验教学中心形成了“厚基础、强综合、重创新、高素质”的实验教学理论,构建了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了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从专业培养实验教学需要向优势特色学科建设。

此外,对于理工科实验室,也要不断转变其短板属性,使实验室不仅具有指导和解释的功能,还要具有整合、引领及创新的功能[9]。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虽然位于交通欠发达,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但却赋予了本地人民致富的资源。广西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及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有待科学合理地规划这些资源。学校可以结合实验室的科研力量,与本地企业实行产学研合作,通过加强技术投入力度和资源深加工研究,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种产学研合作型实验室,既能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又能解决当地人民的脱贫致富问题。因此,只要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管理,合理规划,深挖其潜力,实验室的“短板”总会有加长的途径。

3以激励制度树立“长板”的领头作用

对于一个木桶,有意向长板倾斜,盛的水会多些。这样的长板要足够牢固,能负荷起整个木桶的重量,装在上面的提柄才能被轻松提起。在实验室团体中,必须要培养优秀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使其成为实验室核心竞争优势,以这样的核心竞争优势来统领整体的发展。因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到实验室工作。鼓励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和实验建设工作。要尽心尽力创造良好条件,为他们的发展搭建平台,鼓励和支持他们勇当领头雁,发挥榜样作用。同时,要建立富有激励性的奖励制度,对先进的实验室及实验室工作者予以奖励,使其各尽其才、各得其所,充分调动实验室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0]。

4补好“缝隙”,打造和谐团队

一个木桶有足够大的容量还不能证明它能承载足够多的水,还要取决于木桶各块木板间是否有缝隙,缝隙会导致木桶向外漏水,使木桶滴水不剩[11]。因此,每块木板都要按其固定的位置和顺序排放,不得互换,不能出错并且木板间要紧密配合,相互衔接,团结协作,保证没有空隙[12]。同理,实验室管理部门也应该团结合作,同心协力,提高效益。实验室管理部门必须像箍紧木桶一样,将各实验室凝聚起来,优化组合,以提高凝聚力、向心力。因此,实验室要注重团队建设,要创造足够多的机会供大家交流沟通,倡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多为实验室考虑问题。此外,在实验室队伍中营造一种支持性的氛围,对于好的实验室建设规划要给予智力支持、财力支持和物力支持。同时,设定团队的目标,以此为动力,鼓励每一名成员为之努力。当大家认识到,只有全体成员全力以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时,这个目标就会集中大家的注意力,一些内部的小矛盾也就会消失于无形了。

实验室管理论文篇8

1.2系统功能设计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结构设计分为实验室介绍、新闻公告、科学研究、科研队伍、科研平台、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开放课题等八个模块。

1.2.1实验室介绍

实验室介绍包括实验室整体概况、组织框架、学术委员会、实验室规章制度及联系方式等方面的介绍,用户通过这个模块可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1.2.2新闻公告

新闻公告包括新闻动态和通知通告,系统提供实时远程与管理的功能。

1.2.3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介绍本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科研课题、获奖成果、专著论文、专利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1.2.4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介绍实验室仪器设备和科研设施,方便实验室成员的共享。

1.2.5科研队伍

从不同研究方向对各研究组进行系统介绍,包括研究组负责人、研究组成员,点击人员名称可查看详细介绍,包括人员职务、研究领域、学术团体/期刊兼职、研究成果及发表论著等。

1.2.6人才培养

介绍本实验室培养的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的基本情况。

1.2.7学术交流

本模块展示的是实验室对外交流、学术报告及学术会议的一些信息。

1.2.8开放课题

开放课题的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模块可查看申请指南、基金管理办法,并能下载申请书、合同书和结题报告格式模板,并能按年份查阅每年的开放课题和批复清单。

2系统实现

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的体系结构来实现,即采用“用户层—应用层—数据层”三层分布的架构模式。底层为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管理。中间层为应用层,以IIS作为Web页面的服务器,通过Java动态网页技术访问后台数据库。顶层为客户端,用户只需要一个通用的Web浏览器,就可以对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访问,浏览器作为用户与整个系统的接口,用于页面显示、用户信息输入和下载等交互功能的实现。以Web方式实现实验室信息数据的统一管理,数据的输入,贮存和查询检索等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功能强、使用简便、界面友好等设计目标。

实验室管理论文篇9

(二)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不高

第一,高校教育体制不健全。从改革开放至今,高等教育改革已经经过了三十多个春秋。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教育体制还没有完全与现代大学教育制度相融合,以致于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普遍不高。第二,责任机制不健全。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将实验室的管理权划归某一个学院,所以,实验室变成了学院的私有财产,其利用效率难以得到发挥。更为重要的是,许多高校将实验室管理等同于普通教室管理,以致出现一人管理多间实验室的现象。

(三)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大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普及电气化实验设备,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科实验室系统,但整体而言,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还不高。

二、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系统硬件平台

系统硬件平台主要由系统中心数据库、web服务器、机房客户端、实验室客户端、浏览器客户端、指纹识别机、智能读卡器等组成。该系统硬件平台通过局域网连接各客户端、服务器等,为用户进行网上教学、办公提供了便利。另外,该系统硬件平台将实验室门禁软件、指纹识别机引入实验室管理,这为识别学生身份、记录上机时间与地点、统计实验室使用情况奠定了基础。

2.系统软件框架

该系统主要由实验教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管理三个子系统组成,这种系统使实验教学得以在联网状态下推进,也使教师能通过自动化设备对实验室仪器设备、数据进行适时监控。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联系得更加紧密,即网络可以传输学生选课、预习与预约的数据,也可以自动分析教师的工作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仪器设备管理系统主要涉及档案管理、实验设备的具体使用记录及管理人员的报批审批工作;实验室管理系统则主要通过监测机房的使用情况来衡量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用户权限

系统用户在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角色主要有:系统管理员、实验中心管理者、实验教师和学生。系统管理员通过整个系统对实验项目、教师、学生进行有效监控,确保整个系统能稳定有序运行;实验中心管理者则主要通过实验数据统筹安排各年级、院系的实验教学,使全校的实验教学尽然有序;实验教师则主要负责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从而完成实验任务,并获得长远发展;学生是开展实验教学的主体,所有实验教学与实验管理都应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进行。

(二)系统的实现

1.健全仪器设备管理系统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设备基础管理、设备使用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设备资产管理四大模块。高校应收集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如规格、厂家、单价等,加强基础管理;对设备使用者实行登记制,严格控制使用时长,确保仪器设备能面向所有用户开放;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时、定点监控,及时将维修信息上报至实验室管理者;将仪器设备分类管理,做好设备出租、外调等工作,防止设备资产流失。

2.加强实验项目管理

建设实验室的主要目的为拓宽大学生视野,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所以,实验教学成为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主要方向。高校实验室管理者要将实验计划、实验项目、实验原理等基本信息传送到网络化平台,让师生了解实验室项目的进展情况,从而推动实验教学改革。

3.加强数据信息的在线反馈与交流

近几年,高校在校人数不断激增,实验室的使用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冲突。因此,各高校要完善实验室管理系统的硬件平台,将实验室与各院系终端设备连接起来,促使师生能通过学校局域网了解实验室项目、实验室使用、实验室维修等情况,并能第一时间反馈相关信息,起到交流与学习的作用。

4.加强对实验人员的管理

一是,教师是实验教学的主导。高校要对中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培训,让其接受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理念,并掌握实验教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实验室的整体运行,从整体上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实验室管理论文篇10

1兽医实验室工作特点信息化

兽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兽医实验室管理的自身特点,兽医实验室存在采样困难,样品保存困难,实验研究定量分析较难等特点,兽医实验室人员经常外出采样,实验信息分散性,不利于实验室管理的高效运行。使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兽医实验室,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兽医实验室管理过程中,随时产生大量数据,包括样品信息、实验结果、仪器记录等,以往使用手工进行统计和记录,不利于实验人员操作,容易产生错误,使用计算机自动记录和管理,可以大大缩短实验人员记录时间,同时,提高了实验结果记录的准确性。在兽医实验室工作中,即时进行的实验记录是保障实验正确进行和实验对比分析的重要手段,然而使用传统的纸质记录,给实验操作带来不便,也为实验室生物安全带来风险,设想当兽医实验进行中,操作细菌和病毒时,频繁的进行实验记录,会为实验记录介质带来传播病原微生物的风险,使用LIMS系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通过实验室专用计算机登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实验过程记录和实验结果,同时,还可以查阅实验方法标准,待办任务,实时接收到实验室信息系统的操作提示,所有数据通过局域网传递,避免了危害性生物因子溢出的风险。在兽医实验室管理中,还存在实验管理要素相互衔接的问题,例如一份样品需要进行多项实验,样品量是否满足,实验室试剂、耗材如何合理分配,不同实验项目时间长短如何合理安排,实验仪器设备如何配备等,这些方面都可以通过实验室管理系统快速解决。使用LIMS与仪器设备相连,实验人员可以不必始终守在仪器旁进行实验,可以远程控制仪器设备,读取实验结果,当仪器设备出现意外情况是,系统自动报警,提高了实验效率。实验室管理系统与监控装置相连,可以远程监控实验室温度、湿度、压力等环境条件,为实验室维护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2兽医实验室管理要素信息化

兽医实验室管理包括多方面的管理要素,包括人员、仪器设备、方法、材料、试剂、耗材、环境等,建立系统之前,要从兽医实验室管理各个要素进行考察,提出需求,特别是实验室过程的管理,由于动物种类多,动物疫病研究涉及的方面广泛,兽医实验室管理数据量也十分庞大,采用传统的纸质记录工作量巨大,另外,无论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还是开展兽医科研工作,都需要一定数据资料积累,并对疫病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分析、总结、归纳,这就需要对实验室信息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这种管理涉及很多方面,主要包括:实验记录信息、存储信息、提取符合条件的信息;对所提取的实验信息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推论,传统的纸质记录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和高效的对比,需要将纸质信息手工录入系统进行分析,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进行实验的同时,就可以对实验的各个要素进行全方位的记录,及时进行对比分析。

3兽医实验室信息化架构

建立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需要按照实验室管理标准来施行,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和GB/T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为准则,ISO17025标准是国际通用的实验室管理标准,由我国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作为认可机构,通过CNAS的ISO17025认可实验室也同样得到国际认可。建设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意味着对原有的实验室管理方式进行重大改变,实验人员需要打破原来工作模式,适应新的操作规程,实验室各部门需要统筹兼顾、协调工作,所以,系统在实施开发之前,要从兽医实验室工作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一方面保证系统功能完善,另一方面也促进开发、调试过程顺进行。系统涵盖的字段信息,实现哪些功能,各项目之间的关联等,分析将系统分为哪些功能模块。兽医实验室技术层面可以使用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即实验人员通过浏览器登录兽医实验室信息系统界面进行操作,客服了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的弊端,方便程序维护升级,不受用户终端限制,保证服务器稳定和数据安全。网站服务采用开放的Apache-tomcat服务器,数据库采用O-racle数据库或MySQL数据库,使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系统更灵活、兼容性强。Java程序可以按照实体层、JSP交互层、数据访问层、逻辑层的程序结构来进行开发。

4结语

兽医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实验人员提供方便,而且为实验室全方位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手段,保障实验室管理体系正常运行,并且能够持续改进,为兽医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提供了高效、准确的方法,所以,开发符合兽医实验室情况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孙世宇 单位: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实验室管理论文篇11

(1)实验教师数量不够,影响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基础实验的师资相对比较充足,专业实验的实验师资不足,一些教师只负责理论部分的教学,实验教学部分安排助教负责;还有些比较专业的实验只有几位教师负责,要从事实验室规划和建设、实验项目的开发、实验课程的开设等所有环节,工作量大,影响实验水平的提高。(2)实验室利用效率比较低。很多实验室是为某一门或几门课程配置,只在开课的时候才使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房间和设备是空闲的,造成了极大的浪费。(3)实验内容水平有待提高。部分课程的实验内容以验证性为主,学生学习起来兴趣不大,学习以后觉得收获不大,实验设备的功能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4)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基础实验课程的考核以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实验内容,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专业实验的考核大部分以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为基础进行评分,存在学生间相互抄袭、数据造假等情况,无法真正评判学生的实验学习效果。(5)实验设备的维护人员不足。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仪器设备的故障率比较高,但懂设备维修的教师又比较少,部分设备出现故障以后不能及时修复,影响了实验课程的开展。

三、本科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

1.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完善实验教学队伍,吸引优秀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工作。设置实验教学首席教授岗位,聘请学术成绩优秀、积极从事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教授担任,负责实验教学体系的规划、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实验教学的研究等工作。首席教授作为学院实验教学工作的负责人,统筹学院的实验教学工作。按照课程群选聘优秀教师担任实验骨干教师,协助首席教授做好实验的各项工作,组织和实施实验教学项目的建设、实验教学相关改革及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组织和实施实验室开放管理及信息化建设以及实验教学质量的监控与保障,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吸引一大部分学术优秀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工作,将学术前沿与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

2.实验室开放系统建设。

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开放制度,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服务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建设开放实验室考勤管理系统、实验预约管理系统、实验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及实验教学交流与成绩考核管理系统。将实验室建设成开放、共享的网络平台系统。在保证正常实验开课的基础上,扩大开放力度,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方便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建立功能完善的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开展自主实验提供条件。电子信息工程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具备较好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子信息类开放实验室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为学生自主实践提供开放的时间,二是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多层次实践内容,三是为学生实现自带研究课题提供引导,四是为学生实践交流和专题培训提供场所,五是为教师实现教学内容扩展以及教学方法更新提供机会,六是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并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3.实验内容建设。

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开发新实验,用设计型、综合型实验项目替代验证型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通过教师实验教学研究支持计划、教学研究项目等活动,在政策、财力和物力上支持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开发出高水平的实验项目,既提高了实验课程的吸引力,又锻炼了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

4.实验考核方式改革。

改革实验课程考核方式,重点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以前简单通过实验报告确定学生实验成绩的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根据学生的动手操作情况和实验报告撰写情况综合评定学生的实验成绩。这样既避免了学生相互抄袭的情况,又督促了学生重视实验课程,必须自己认真掌握实验操作,真正发挥了实验课程的作用。

5.实验管理队伍建设。

完善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职的实验室管理队伍,负责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管理,包括仪器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实验室的开放、实验教学的辅助等工作,保障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实验室管理论文篇12

实验室的管理,实际上大多数就是对标本的管理。解剖实验室的特点就是标本数量大,种类多。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现代的教学模式中,都离不开标本。因为标本能真正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它能使抽象、复杂的立体空间结构形象化、具体化。因此,对标本进行有序化的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可以使标本在有限的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能效。我们管理标本的总原则是根据系统分类管理,即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下面对上述标本的管理方式一一介绍。

2.1生物塑化标本管理

生物塑化标本是一种新型标本,但价格昂贵。具有无毒、无味、透明度高、真实、直观、耐用和耐酸碱性好、可永久露天存放等特点。它的特点就是在教学中能直接观察、触摸到某个部位。我院共4具生物塑化标本,其中包括男性全身肌肉(浅、深层)2具,男性全身血管、神经2具。对于这类标本,实验室采取单独存放管理。不使用时,标本存放于有机玻璃柜中,防止标本受潮和积灰。塑化标本不仅在实验课上能使用到,而且在理论课上及对外开放时也会用到,所以只能现取现用,使用时由任课教师负责,并施行实名登记,防止损坏和丢失。

2.2陈列标本管理

由于这些标本做工细致、结构清晰,极大地补充和拓宽了大件标本未能展示或展示不清其重要结构的特点。标本结构容易损坏,故需要用有机玻璃封装。因此在示教时只能用激光笔指示而不能触碰标本。这类标本在所有解剖标本中数量是最多的,管理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先按照标本上的数字标签,写上相应的部位名称,再贴于有机玻璃的空白处;然后再将标本按照系统分类摆放在陈列台上。如膝关节(剖开)标本、消化系统概貌标本、肠系膜下动脉标本和臂丛锁骨下分支标本等。

2.3示教标本的管理

示教标本是运用《局部解剖学》实验课中学生操作解剖后的标本,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加工,制作成全身肌肉、血管、神经的完整标本及按照系统制作成关节、肌肉、内脏等器官的小标本共同放入KF-A冷藏解剖升降台中保存,温度控制在-2℃至2℃范围内。上课示教时升上解剖台,课程结束后将标本降下。

2.4骨标本的管理

骨标本是一种干燥的标本,与其他的教学标本分开处理和存放。骨标本数量多,体积较大,而且形状不规则。我们每一节实验课都准备两副成人全身骨骼散装标本,按照骨的形态学分类,即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放入篮子内,并在篮子上分别贴上标签。对于颅骨水平切、颅骨矢状切等内含有含气骨的易碎标本,用有机玻璃封装保存。此外,为了达到局部与整体统一的效果,我们每间实验室配置2副成人骨架标本悬挂于可移动的玻璃框内。学期课程结束后,我们会将骨骼埋入装好细沙的盒内,并置于阳光下晾晒,晾晒后,再在骨的表面上涂一层清漆。这样处理后即能使骨骼干燥,又能防止骨骼风化。

2.5模型标本的管理

在解剖学教学中,除了实体标本以外,模型标本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模型标本不仅能够很好的显示器官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而且还能使有些不易制作的标本或者过小的标本显现出来。比如胸腹腔内的脏器模型能很好的显示出器官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眼球模型、神经团模型及神经传导通路模型能使过小的标本和肉眼观察不到的标本显现出来。这类标本能使复杂难懂的结构立体化和形象化。在管理中,也是根据系统分类,有序地放入储物柜中。

3器械及相关资料的管理

3.1解剖器械的管理

解剖器械使用率最高的是《局部解剖学》的实验课。由于解剖器械的种类多、数量大、价格昂贵,易丢失。所以建立对解剖器械管理的制度十分必要。我们将组织剪、解剖镊(无齿镊、有齿镊)、止血钳、手术刀柄(解剖刀片计数领取)配成一套放入皮套中。实验课时,实行领用专人负责制,即登记人负责管理。实验课程结束后,统一收回。回收后,统一进行高温消毒,最后在器械上涂擦凡士林,防止器械生锈。为了方便管理,解剖器械统一放置于解剖准备室中,并实行定期检查。

3.2实验室资料的管理

实验室建立了实验室资料统一的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实验室设备明细情况等资料,保证了实验室资料档案的完整性。

4对实验室管理的几点思考

4.1实验室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

实验室技术人员是实验室建设、管理的重要力量。国内各医学院校解剖学实验人员队伍中普遍存在人员少、学历不高、技术不全面、综合素质偏低的情况。分析其原因,主要是:(1)解剖学技术岗位的吸引力较低;(2)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3)技术人员长期接触福尔马林影响身体健康;(4)工资待遇过低等因素。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引进技术人员的难度。学院可以通过设立特殊岗位津贴,来提高工作人员待遇;建立奖罚制度;提供外出进修和实验技术培训;加强宣传,从改变思想观念等方面来进一步壮大技术人员队伍,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和管理水平。

4.2教学资源管理

目前,尸体来源匮乏已成为各级医学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尸源的缺乏已经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开展。因此我们要重新调整实验室的标本使用结构。在实验课上减少尸体标本使用量,改用耐性好的标本,比如瓶装标本、生物塑化标本和模型标本。另外还可以通过三维立体可旋转人体解剖软件,将实体标本“虚化”显示在电脑上。这就需要学院加大实验室建设经费的投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这样不仅可以极大地节约尸体标本带来的资源浪费,而且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实验室管理论文篇13

“人文管理”是关注职工专业化发展的管理模式。人文管理既应改革外在层面上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也应重塑内在的深层次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关注个体需求。一是要确立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要尊重人性 ,并围绕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展开一切管理活动;二是让职工从工作中真正感受管理人性化,使其工作激情更高涨、工作目标更明确。人性化管理――以围绕人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使管理更贴近人性,从而有效地提升人的工作潜能和提高工作效率,为达成发展目标作出最大贡献。

“人文管理”是着眼于实验室未来发展的管理模式。“人文管理”是管理科学的新发展,是在人性复苏的前提下,以人为主体的管理。真正的人文管理是指管理的人性化,不必按照原有的法则或者套路循规蹈矩,而是在尊重事实、顺应潮流的前提下,更多地放宽权利等方面的限制,尊重人、关怀人、以人为本,使独立人格意识得到张扬,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得到普遍认同和尊重。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不仅可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实现人才的聚集,而且也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让更多的基层工作者参与到实验室建设中来。

实验室人文管理的体现途径

以人为本,是一种尊重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它要求以人的需要、能力、个性为基础,尊重人、关怀人、引导人、塑造人、激励人。实验室人文管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体现。

1.尊重人――实施民主管理。实施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去观察,也是体现对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尊重。对职工政治民主参与热情的肯定,是体现人文精神的最高层次,能让职工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愉悦。如将检验规程中的注意事项、各个检验环节的工作重点以及每天的工作排班、工作进度、人员的奖罚情况等通过液晶显示器滚动播出,予以公示,既能使工作人员对工作状态、检验进度有所掌握,又能培养主人翁意识,对存在问题亦能举一反三、引以为戒,从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参与实验室建设。

2.关怀人――免除后顾之忧。从细微之处予以关怀,积极开展各种放心、宽心、开心工程,提高职工的生活满意度。对存在暂时困难的少数人,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如在检验忙季,可优先招录职工家属参与检验工作,既免除其后顾之忧,也使其有了归属感和认同感。职工生日,送上鲜花和祝福;职工生病住院,前往探视慰问;节假日,开展有意义的郊游、登山活动等等,都不失为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效方法。

3.引导人――营造宽松和谐人文环境。当前是注重创新的时代,创新需要有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什么是人文环境呢?人文环境是人为的、社会的、非自然的,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周围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呼唤具有新时代精神的人文关怀。

对实验室基础设施进行扩容升级改造时,就应充分关注人的需求,营造舒适人性的工作环境。如在仪器化公证检验中,HVI操作具有单一、机械、重复性,极易使人感到疲乏,若在HVI操作间利用语音播报系统播放一些由操作人员自行选定的歌曲,则可使操作者感到轻松愉悦,减轻疲乏。检验忙季,平衡间内的样品批次多,即使按规律摆放,出架时也较麻烦,若设计可根据样品平衡时间扫描读码器、平衡时间达到后进行自动语音提示的装置,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在检验环境中设置温馨提示、摆放体现人性关怀物件,也是营造良好人文环境的常用手段。如在感观检验环节设置“品质在您心中,您能行!”的小提示,增加感观检验人员的责任感与自信心;在样品交接环节设置“进样出样要记清,品质效率源于您”的小提示,使样品管理员时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在休息室张贴“今天您辛苦了!”,以及放置医药箱,摆放鲜花和盆景,准备茶叶和咖啡,配备舒适的沙发等等,都能使工作人员在休息时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有效缓解工作压力。

4.塑造人――展示精神风貌。塑造新时期的纤检队伍形象,要求职工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经常性地开展职工的思想教育,给每位检验人员自信与自律,提高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使每位职工都能融入到以仪器化公检为核心的工作氛围中,发扬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实验室在引进和使用人才上,不仅注重人的才能,更注重人的品德、精神、趣味。对此,实验室一方面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强练兵” 的方式,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各类业务技术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人员技术结构合理配置和人才储备工作。如适时制定《聘用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方案》,组织招聘、实施考核,择优选拔富有经验同时具备一定资质的检验人员充实到检验队伍中,可有效缓解检验人员不足的问题。实践证明,招聘德才兼备的专业检验人员,其敬业和踏实甚至超越了在职职工,其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为检验质量的提升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