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供电个人专业技术总结实用13篇

供电个人专业技术总结
供电个人专业技术总结篇1

      本人自进厂以来,在20多年的变电运行值班实践过程中,已积累了丰富的事故和异常情况处理经验,对运行中的设备缺陷判断、定性正确,对复杂倒闸操作能应对自如,倒闸操作十年来,无发生过差错。同是对设备改造中的安全管理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变电所新设备的投产、验收有丰富经验。

   本人工作认真负责、有较丰富的变电运行值班经验。

2014年黄体变改造,新古荡投产。

2015年高技变改造。

2016年新杭州变投产

本人对变电运行值班和变电运行班组管理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际经验,在倒闸操作、工作票、事故处理、异常情况分析有丰富的实践积累。在职期间还多次参加了各类业务培训班,同时还参加浙西电力教育培训中心变电运行值班仿真的培训。

本人对安全生产相当重视,在日常的倒闸操作、工作票许可或结束、设备巡视工作中,总是按规范和要求严格执行,特别在设备巡视和工作验收方面,每年都能及时发现紧急缺陷和重要缺陷,特别是有一次在测温时发现一条220kV线路副母闸刀严重发热,立即汇报调度,得到了及时的处理。同时本人在十年的倒闸操作中,从没有发生过差错。本人对班组的安全管理认真负责,对班组的安全管理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规定,用规范和规定来管理班组的安全生产,坚持在班组开展安全稽查活动,努力提高班组安全生产的靠性。

供电个人专业技术总结篇2

1.3技术监督工作必须以科学事实为依据,以电力生产的有关规章、标准为准绳,遵循有错必纠,监督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版权所有

1.4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和推广成熟、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技术监督的专业水平。

1.5供电分公司从事技术管理和监督的所有工作人员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技术监督的范畴

2.1技术监督的范围包括:高电压、变压器、开关、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远动、电能质量及节能、直流、电能计量、热工仪表、通讯、变电运行、变电站土建、10kv配网、低压配网。

2.2技术监督主要内容包括:日常专业监督工作、事故分析、交流培训、大修技改指导、设计审查、方案审查、信息传递、新技术推广、设备选型、技术监督工作总结等。

第三章职责分工

3.1设立供电分公司技术监督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由总工程师负责,归口管理分公司技术监督工作。

3.1.1供电分公司技术监督领导小组对分公司的技术监督工作负技术领导责任。

3.1.2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等。

3.1.3组织制定分公司有关技术监督的规程、制度、标准、技术措施等。

3.1.4制定分公司技术监督规划与计划;定期听取汇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采取对策;对分公司的技术监督工作进行协调、督促、检查、指导和考核。

3.1.5对因技术监督不力而发生的重大事故组织调查分析与处理。

3.1.6定期组织召开技术监督会议,总结、交流和推广技术监督的工作经验和先进技术。

3.1.7组织有关单位搞好分公司新建、扩建、改建电力工程的设计审查、主要设备的监造验收以及安装、调试、试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监督和质量验收工作。

3.1.8组织落实分公司开展技术培训、交流、考核评比等活动所需的经费。

3.2生技部是分公司技术监督的主要职能部门,在技术监督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其职责如下:

3.2.1根据专业技术文件和上级领导的指示,结合分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2.2掌握分公司主要运行设备的技术状况,建立、健全主要设备的技术档案,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和措施。

3.2.3参加分公司重大设备事故的调查,对有关技术问题提出反事故措施及处理意见。

3.2.4审核基层单位主要申购设备的选型方案,参加重大技术措施与技术改造方案的审查。

3.2.5对分公司技术监督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3.2.6定期提出各专业的技术监督工作总结和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与要求。

3.3根据专业归口管理的原则,各基层单位也应相应履行各自的技术监督职责。

3.3.1调度中心负责远动和继电保护技术监督日常工作。

3.3.2计量部负责热工仪表和电能计量技术监督日常工作。

3.3.3变电巡维部负责变电运行和变电站土建技术监督日常工作。

3.3.4修试公司负责高压试验、设备检修的技术监督工作。

3.3.5通信公司负责信息传输的技术监督。

3.3.6各基层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设备和运行存在重大问题时,应及时上报生技部。

3.4建立健全总工程师领导下的技术监督网和各级监督岗位责任制,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做好日常的技术监督工作,其职责如下:

3.4.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公司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条例等,并制定分公司或本单位的实施细则和有关技术措施。

3.4.2对本专业所辖设备按规定进行监测,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对所管辖的设备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督(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定检、维护与检修等各个环节),并建立健全本专业的技术档案。

3.4.2.1收集、积累设备运行数据和设备缺陷信息,掌握每种设备的故障率,对故障率较高的设备应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故障跟踪,并根据运行、试验得出的数据编写该类型设备的运行分析报告,如实上报。

3.4.2.2应提出设备故障的整改方案,内容应包括1)对现时带缺陷运行设备的处理方案;2)分期分批对过时的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的方案。

3.4.2.3认真、严肃行使技术监督职权:对质量不合格产品、设备、材料进入电网有否决权;对制止违章操作及超标运行有建议权。及时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前景,结合分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其挂网运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供选型报告。

3.4.3协助人力资源部做好本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3.4.4对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思路,对本专业的技术改造应有3年规划。

3.4.5编写本专业年度技术总结,提交上级审核。总结应包括:本专业年度工作概况、本专业技术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设备和技术监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情况、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情况、明年的工作计划等。

3.4.6各专责应定期组织召开本专业的技术讨论会,统计本专业技术监督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分析设备运行情况,了解缺陷处理情况等。会议纪要应提交生技部,生技部根据会议纪要向各专业提出相关要求,并定期各专业技术监督动态。

第四章技术监督管理

4.1技术监督工作实行监督报告、签字验收和责任处理制度。

4.1.1技术监督项目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应按规定格式和时间如实上报,重要问题应进行专题报告。

4.1.2建立和健全设备质量全过程监督的验收签字制度。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设备材料以及安装、检修、改造等工程,技术监督人员有权拒绝签字,并可越级上报。

4.1.3凡由于技术监督不当或自行减少监督项目、降低监督指标标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当事者的责任。

4.2建立和健全电力生产建设全过程技术档案。

4.2.1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技术资料应完整和连续,并与实际相符。

4.2.2电力生产建设全过程技术监督的全部原始档案资料,设备主管单位应妥善保管。

4.2.3努力实现技术档案的规范化、微机化。版权所有

4.3建立技术监督工作考核及奖励制度。

4.3.1对技术监督的指标及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企业利益以及称号评定等活动挂钩。

4.3.2对在技术监督工作中做出贡献的部门或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五章技术监督年度会议

5.1每年由生技部组织召开供电分公司技术监督年度会议。

5.1.1与会人员:生产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各生产单位第一责任人、各专业技术负责人、班组技术骨干、特邀人员。

5.1.2会议主要内容包括:1)各专责介绍专业年度总结情况;2)对关键技术难题进行分组讨论,各专责汇总讨论意见;3)生产副总经理、副总工对技监工作提出要求和指示。

5.1.3会议资料:生技部汇总各专业年度技术总结制定技术监督工作会议资料。

5.1.4会议纪要:生技部根据会议内容制定会议纪要分派各生产班组学习。

供电个人专业技术总结篇3

通过企业调研,实地走访校企合作单位,确定本专业的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针对供用电技术专业岗位(群)要求,确定本专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以此来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供用电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主要面向供用电设备安装调试,供用电系统设计、运行、维护、技术改造及工矿企业、民用建筑电气设备和控制设备的运行、检修和管理等工作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

二、供用电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1)进一步突出职业岗位针对性。根据专业特点,本专业教师和校企合作单位一起开发符合岗位特点的项目式教材,将工作任务引入到课程开发和教学的全过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在学习中完成项目,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目前,我院供电专业已和多家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到企业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到学校上实训课,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3)实现“双证融合”。大力推行“双证书”培养制度,通过建立本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和鉴定的教学环节,使毕业生不仅取得学历教育毕业证书,还至少获得一项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供用电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1)课程整合优化。根据电力行业及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特点,将原有培养模式中《微机继电保护》课程改成了《电力系统远动》,并将《工厂供电》、《电力设备运行与维护》、《变配电二次》课程的学时进行了优化。增大了实训比例,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主要从事电力网和变配电站电气设备运行、检修、管理及用电检查、电能计量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培养模式的确立。围绕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中心。实现两个突破:突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界限;突破原有课程理论授课模式,实施新的课程体系。坚持三个不松懈:计算机训练不松懈、英语训练不松懈、实践操作能力训练不松懈。实现四个扩大:知识面的扩大、适应能力要素的扩大、综合能力的扩大、就业领域扩大。(3)实践教学模式。1)三线实践教学体系。即实验―实习―设计三条线。2)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即职业基础实践―职业技能实践―工程实践三层次。(4)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实施。

供电个人专业技术总结篇4

一、思想方面

在大学期间由于学习成绩优秀,从积极分子逐步发展为重点培养对象,进而成为预备党员,工作后转正成为中共党员。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自己深深认识到,只有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上的清醒,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勤奋精神。因此,在平时工作中,自己更注重不断地补充自己,提高自己的政治和理论素养。一是抓好学习,尤其是理论学习,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工作,在学习中,自己一方面按照规定的学习制度参加集体学习,记好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还利用工作和业余时间抓好自学,注意拓宽学习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水平;并注重了解和掌握时事政治,在思想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工作步调上与县局保持一致;同时,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与同事们一起有针对性地学习探讨,研讨工作学习方法和体会,用正确的理论武装思想,指导工作,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二、安全方面

作为从事电工、电子、电气行业的一名技术人员,无论在哪个公司工作,首先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防止事故发生,保证人身安全是从事电类行业工种的首要问题。在入职初期,在对电气设备进行设计、操作、维护工作中,始终坚持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规程,认真分析安全工作中各类难点,针对各个工作任务的特点,有意识、有目标、有重点地做好各项安全措施。除此之外,还积极参加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细心体会,并认真讨论分析安全事故案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安全责任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学习工作方面

1、基础理论的提高

在大学里面,我们所学习的更多的是理论上的东西,而对现实的实物、实例了解较少。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做的不够,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这对深入学习是不利的,是所谓的闭门造车,没有实践的指导,理论不会得到很高提升。参加工作后,以前理论的东西得到了实物的指导,使原本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突出表现为对电工、电子、自动化产品的性能以及用途,有了深刻的理解。

2、专业技能的提高

*****公司主要以生产电工、电子、自动化教学实验平台为主,通过对该类产品的装配、调试、技术支持以及到后来的研发工作,将自己专业所学充分运用到工作中,做到了理论和实际的合理结合,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检验理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掌握了大部分产品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多次被派到高校去维护设备和客户培训。通过两年的工作,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在*****有限公司工作2年期间,主要担任安防技术支持工作。本公司主要工程对象是电力系统的安全防范工程。安防行业对我来说虽然是全新的,但电厂、变电站是我所熟悉的。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掌握了现场勘察、CAD图纸制作、工程项目组织、安防系统施工以及工程项目洽谈的技能,同时对电厂、变电站、配电所等供电环境有了全新的认识。

从2xxx年到*****有限公司工作至今已经有5个年头,主要担任特种车车内供配电设计工作。特种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电是我所熟悉的。特种车虽然空间很小,但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实现供电、输电、配电的工作,是一个小型的供电网络。通过向老师傅请教, 通过一年的学习,掌握了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供电系统的设计思路,同时逐步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独立设计不同的特种车辆。由于在国家重点工程中的优异表现,被评为公司优秀员工、优秀工程师以及优秀党员称号。在公司工作中,将以前企业中先进的设计理念,引入到特种车供电产品中,在20xx年申报了专利,适合特种车的综合电源控制装置,并在20xx年拿到了专利证书。在专利产品为公司的科技创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

四、培训学习

为适应发展以及工作的需要,参加了高级电工技能培训、安防技术人员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如《plc原理及应用》、《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输变电专业知识》以及《实用电路手册》等书籍,以此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五、存在的不足

1、对电能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以及电能的自动分配知识还有待提高,要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2、努力学习自动控制知识,学习系统集成知识,更好的为供配电设计服务。

3.关注社会科技信息,要尽可能的多渠道了解行业信息,跟上当今特种车供配电行业科技的更新速度。为我们解决当前的问题尽可能多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六、今后的努力方向

尽管在师傅、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在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要以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踏踏实实,拒绝似懂非懂;多与师傅、同事们交流,积极吸取他们丰富的实际经验,及时的发现总结存在的问题,并立刻改正;勤勤肯肯,态度端正,真正从思想上做到静、悟、实,严格要求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电气设计人员。

2017年电气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2】 本人XXXX年七月毕业于XXX市职业中学,于同年10月份参加工作,至今已有12余年,一直从事电气安装工作。1992年10月经人介绍进入XXX市电气安装工程处(供电局下属单位,后为XXX市电气设备安装有限公司),从事现场电气安装工作。1993年9月由于公司需加强技术科技术力量及工程概预算人员,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让我进入公司技术科从事工程施工技术负责管理及工程概预算工作。在工作中,我工作认真、负责,劳动积极,并坚持党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同时认真学习电气专业知识,熟悉国家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结合实践,所以由我负责的工程均能以一次性合格,通过验收部分工程达到优良标准。工作得到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并于1995年9月份取得电气专业技术员任职资格。 1996年6月,XXX市电气安装有限公司成立,当时需要大量的电气安装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及概预算人员,我调入该公司工作并担任技术科科长,从事工程技术负责及工程预决算工作。于1999年12月份通过职称评审,取得电气专业助理工程师资格。在职期间我认真工作,同时参加有关专业知识及大专学历学习,于20xx年7月份取得XX大学大专学历。现取得助理工程师至今已有4年,在这4年中,通过学习、实践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及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下使本人自被公司聘任为电气专业助理工程师以来的工作总结: 自从本人被公司聘任为电气专业助理工程师以来,承担过多个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及工程预决算工作,同时协助项目经理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及技术把关。如XX菜市场17#楼,XX新村4#楼,XX厂A、B、C幢, XX小区A1、A2、A3、A4幢、XXXX改建工程XX花苑等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认真做好各工种的配合工作。使工程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

20xx年2月,XXX市XX菜市场开工,由我担任该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及工程预算员。该工程一层为菜市场,二至七层为商住楼。建筑面积较大,工艺较复杂,且时间较紧。针对该工程的实际情况,我认真、仔细的查阅施工图,发现问题及时在施工图会审时提出,同时提出建议方案,得到设计人员的认可,并以最快的速度编制好工程预算,按该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家规范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施工验收规范组织施工,把握好每一道工序,做好上一道工序合格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的原则,同时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及安全教育工作,与总包单位及其他各施工单位配合工作,使该工程能按质、按量、按期完成。竣工验收一次性通过,得到业主及主管部门的好评。该工程产值175.6万元,上缴税收14.3万元,创利润21万元。

20xx年11月,我担任XX团组7号楼电气施工技术负责人,从事现场技术及施工管理工作。该工程设计单位为外省设计,可能由于该设计院不了解XXX地区的实际情况,所以施工图纸的平面电气布置不合理,并且进户干线的电线截面偏小,针对该工程设计问题及结合XXX实际情况,在施工图纸会审会议上,我提出调整电气平面布置及电线截面面积增大一级的设计方案,经过专家及设计人员核算,一致认为我提出的方案比较合理。进场施工之前,认真做好该工程的施工方案编制工作及施工人员安排,做好现场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工作,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图施工,施工规范及优良标准施工。在施工中遇到技术难题及时解决,做道勤检查,不错过任何一处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该工程在竣工验收时一次性通过,被评为安装优良工程,得到业主、监理单位及主管部门的好评。该工程造价66.5万元,上缴税收5.93万元,创利润13万元。

供电个人专业技术总结篇5

工作伊始,我发现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同生产实际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为此我努力学习生产运行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劳动技能,在短短的一年内,我主动吸收老师傅们的工作经验,虚心向他们请教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迅速掌握了配电线路的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等。在霞流镇街道城网改造和霞流镇堰霞村农网改造中,承担了勘测设计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期间多次代表##县电力局参加比赛并取得佳绩:在xx年5月代表##县电力局在衡阳电业局举办的农村电工岗位知识及技能竞赛中获得个人笔试第一名,团体第三名;6月代表##县电力局在衡阳电业局举办的安全生产知识竞赛中获得团体第四名。

供电个人专业技术总结篇6

领导重视、广泛参与。每次技能竞赛都专门成立竞赛组委会,竞赛组委会积极组织、密切配合,对竞赛活动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各供电公司领导十分重视,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竞赛内容,组织各公司变电运行人员全员学习,积极组织变电运行人员进行初赛,选拔出优秀选手组成代表队参加决赛。

坚持以赛促训,以赛促练。近几年来,全局组织各工种的技能竞赛,要求电网内所有从业人员必须参加。以高级工、技师技能鉴定的应知应会为标准,组织职工进行学习培训。各县(市)供电公司在普遍培训复习的基础上,组织职工考试,选拔队员参加供电局的竞赛。直接参加曲靖电网首届营业用电专业技能竞赛、送配电线路专业技能竞赛和变电站、变电值班员职业技能竞赛的职工达2702人,充分体现了职工技术技能竞赛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争先创优,着力培养基层技术明星。以曲靖电网变电站、变电值班员职业技能竞赛为例,曲靖供电局8家供电公司参赛代表队,本着“重在参与,旨在提高”的原则,层层选拔,派出精兵强将,精心组队,积极参赛。陆良供电有限公司变电值班员郭玲艳,荣获变电值班员专业个人第一名,并在云南电网公司县级供电企业2008年变电运行技术技能竞赛荣获个人第一名,被提拔为该公司安全监察室副主任。

建立与曲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曲靖市总工会联合举办职工技能竞赛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激励广大技术工人努力钻研技术业务,快速选拔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带头人,使技能竞赛成为该局为广大技术工人搭建的展示高超技艺的平台之一,让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通过技术大比武,练就自己的绝活和硬本领。

不断完善“星带星”机制,帮助青工、转岗职工快速成长

供电个人专业技术总结篇7

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1]。专利法规定的充分公开涉及到3点[2-3]:1)清楚;2)完整;3)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如果不能同时满足这3点,那么就会导致说明书的公开不充分。

而在企业专利申请中,时常会出现申请人将产品型号写入申请文件中,且该产品型号不为大众所公知进而导致申请文件不能满足说明书公开充分的要求,其便属于专利审查指南[2]规定了五种公开不充分的情形的第二种情况:(2)说明书中给出了技术手段,但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该手段是含糊不清的,根据说明书记载的内容无法具体实施;本文进一步以案例说明如下。

2、企业申请案例中公开不充分的几种情况

2.1企业自定义产品型号(例如利用企业名称命名产品)导致公开不充分

本案例涉及电子公司研发的一种用于激光调阻机的激光调阻控制装置。专利申请文件中记载:“CPU单元通过EST总线对U104及U204进行写操作编程,Q_RATE生成器、BITE_SIZE生成器和切割目标长度生成器分别对应一个计数器”。

由于申请文件中仅在上述语句中涉及“EST总线”,因此在审查过程中该申请被指出公开不充分。专利局的理由是该“EST总线”的产品型号并非激光调阻机中公知的产品型号,即本领域技术人员不清楚“EST总线”为何种总线,从申请文件中也不能明确其具体结构。

申请企业进一步在意见陈述书中该产品型号是利用本企业的企业名称命名的。“EST总线”中的“EST” 为“东科(Ea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缩写,而“东科(Ea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表示的是苏州市东科电子有限公司,同时提交了公司主页等相关证据。根据企业所述,该“EST总线”是指连接各个芯片或模块所采用的总线,与通常所说的总线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明显区别。

专利局在收到企业意见陈述后,仍然认为申请存在公开不充分的问题。首先,对于企业提供的公司主页的相关内容不予采信――虽然公司主页上的日期为2011年3月21日,但是该网页在专利申请的申请日之后的2012年9月17曾被编辑修改,因此无法确定网页内容的实际公开日期。其次,认为总线分为很多类型,其通信协议、传输形式等各不相同,仅仅通过芯片或电路结构的引脚定义以及申请文件中的示意性附图无法实现各个芯片和电路之间的连接,在EST总线的具体内容未知的情况下,激光调阻机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说明书中的记载,无法实施该发明。

申请人在随后对“EST总线”的连接关系、定义以及协议进行了进一步阐述。进而证明了 “EST总线”即是指连接各个芯片或模块所采用的总线,与通常所说的总线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明显区别。激光调阻机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文件中所采用的芯片或电路结构,可以根据芯片或电路结构的引脚定义以及申请文件中的附图,明确“EST总线”是如何在各个芯片或电路之间连接的。专利局最终接受了申请人的意见陈述,认为其克服了公开不充分的问题。

从上述案件可知,当申请中企业采用了自定义产品型号如利用企业名称定义产品导致专利申请受阻时,可以先通过证明该型号的产品相对于专利为现有产品,再通过阐述该产品在技术方案中的作用来证明其所应有的结构,由此即可克服公开不充分的问题:

①包括产品型号的企业宣传资料,例如公司主页;

②证明产品结构,例如通过阐述该产品在技术方案中的作用。

2.2外部采购所得产品的型号导致公开不充分

该案涉及一种3-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文件中记载:“然后在该反应物中加入 0.1~0.5‰阻聚剂 ZJ-701 和 1~1.5‰的阻聚剂 ZJ-101,……阻聚剂ZJ-101(北京加成助剂研究所提供或购置)。”

专利局认为专利文件中对于阻聚剂 ZJ-101 仅提到“北京加成助剂研究所提供或购置”,而上述型号的阻聚剂并非制备3-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时采用的常用产品,申请文件中也未对阻聚剂 ZJ-101 的具体化学结构或组成进行任何解释说明,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该申请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难以确定所述阻聚剂 ZJ-101 的确切技术含义,现有技术中也无法获得阻聚剂 ZJ-101 的相关信息。因此,该专利申请存在公开不充分的问题。

申请人进而阐述了该产品是从抚顺安信化学有限公司采购的,并在附件中提供了两份专利申请日以前的ZJ-101购买合同,以证实该产品在申请日以前在市场上是流通的,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本申请的说明书中的记载的“北京加成助剂研究所提供或购置”,联系到该研究所,进一步是能够获知该产品有哪些具体生产厂家的,从而能获得阻聚剂ZJ-101,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内容。但未随之提供该ZJ-101阻聚剂的具体成分信息。

收到专利局的通知书后,申请人随后利用购买发票替换了难以证明签约时间的购买合同,并提供了能够证明阻聚剂的具体成分的相关证据――三份申请日以前的阻聚剂ZJ-101的购买发票、一份盖有生产厂家公章的产品说明书以及一份厂家提供的盖章证明函。专利局接受了上述证据,认为其可克服专利申请公开不充分的问题。

由上述文件可知,对于外部采购所得产品的型号导致公开不充分的问题,企业通过提供下述文件以证明现有技术中存在该产品型号的产品且产品结构明确即可克服:

①具有公信力的外部采购证据,例如发票;

②证明产品结构的证据,例如产品说明书。

3、结语

上述非本领域公知产品型号的产生,是由于现有技术中该产品型号非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且申请文件中未对该产品性能或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导致的。综上可知,申请人在克服非本领域公知产品型号导致说明书公开不充分的问题时,需提供证据以证明①该产品是现有技术并以现有技术说明产品的具体结构或构成/②证明从申请文件的已有内容可以毫无疑义的得知产品的具体结构或构成。具体到专利申请过程中,申请人一般可通过例举现有技术中具有该产品型号的产品并证明申请文件中具有该产品型号的产品就是现有技术中所指的产品后,阐明具有该产品型号的产品的具体构成来克服公开不充分的问题。

供电个人专业技术总结篇8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结合目前箱式变电站的使用情况。我站组织技术力量,对现有供电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研制一套400V供电系统智能监测系统,提供400V供电系统的各项基础数据,作为管理、维护工作中的重要依据;同时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并实现对400V供电系统中变压器、供电电缆以及末端用电器等设备工作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测控制功能。

2 谐波检测系统硬件平台实现

2.1 系统硬件结构

包括用于总体控制的中枢控制器模块,用于负责以太网通讯的以太网模块,用于检测短路故障的短路检测器及其末端模块,用于检测环网故障以及提示停电、来电的电压检测变送模块,用于负载端断路器跳闸检测的分和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控制总断路器合闸的总的自动合闸模块,用于本地监控的人机交互模块,用于远程实时监控的上位机,用于停电时给装置供电的UPS电源模块。结构如图1所示。

2.2 中枢控制器模块

中枢控制器模块由控制器单元连接电源单元、开关量单元。所述控制器单元由TMS320F2812组成,所述电源单元由电源变换模块与稳压芯片组成,所述开关量单元由达林顿管、分压电阻以及插针组成。

2.3 以太网模块

以太网模块由以太网控制器与以太网接口单元组成,所述以太网控制器选用ENC28J60,以太网接口使用RJ45。

2.4 短路检测器及其末端模块

由短路z测器连接末端检测器组成,二者通过电流信号通讯。所述短路检测器由控制器单元连接电源单元、信号采集单元与信号发送单元。所述控制器单元TMS320F28335组成,所述电源单元由电压变换模块与稳压芯片组成,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由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运算放大器构成。所述信号发送单元由交流变压器与水泥电阻组组成,所述末端检测器由1:500电流互感器与1:10电流互感器组成。

2.5 自动合闸模块

由中间继电器构成,当无故障时,中枢控制器发出接通指令,中间继电器线圈通电,常开开关闭合,使总断路器开关通电三秒,总断路器合闸。

2.6 分合状态检测模块

中间继电器组成,中间继电器线圈接负载断路器A、C两相,当断路器合闸时,常开闭合使中枢控制器开关量单元插针接通,从而完成负载端断路器分和状态的检测。

2.7 电压检测变送模块

由信号采集单元连接显示单元。所述信号采集单元依次由电压互感器连接运算放大器组成,所述显示单元由四个八位共阳极数码管组成。

3 结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论文专门针对400V供电系统的短路故障、环网故障、负载端断路器分合状态以及自动合闸而设计的。通过本装置能够准确地知道供电系统的状态,操作和使用情况,结构简单,检测结果可靠,并且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更加实用、稳定的优势,降低了故障带来的安全事故,控制器模块采用DSP芯片,具有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能够保证本装置快速、精确对电流巨变进行检测,从而快速判断电缆是否处于短路状态。不仅能确定电缆是否有短路故障,更能够确定出现故障的具体设备。并且能够通过中枢控制器将数据和结果上传至上位机服务器,并进行web,配合人机交互模块,在远程和本地都能对供电系统进行监控。从而实现对整个400V低压配电系统网络化,智能化的实时监控。

专利申请: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案号:KHP161210918.2Q

注明:

《400V供电装置智能监测系统研制》论文成果已申报国家专利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受理,于2016年6月27日发出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相关信息如下: 申请号或专利号:201620639072.5 发文序号:2016062700551610 申请人或专利权人: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创造名称:针对400V供电系统的监测装置

作者简介

王明江(1967-),男,贵州省安龙县人。大学专科学历。现为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生产设备技术改进和管理工作。

供电个人专业技术总结篇9

是进一步提高专业资源应用管理水平的需要

专业资源是从一线数据逐步提炼的系统性资源,是企业决策的依据,是一个企业软实力的直接体现。自2008年河北省电力公司开展班、站、中心标准化建设以来,沧州供电公司以5S管理为指引,以凡事有据可查为要求,全面开展资源基础管理,形成了纸质资料三级目录管理和电子资料的四级目录管理模式。在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一线作为直接接触电网和设备、直接面对客户的最基础的执行层,是积累、提供基础数据和统计资料的关键环节。

沧州供电公司共有包括生产、营销、后勤、集体企业、县供电公司等在内的一线员工5160名,约占员工总人数的68.855%,担负着沧州境内的电网建设、设备维护、营销服务等任务。针对现场发生的典型问题或多发性问题,从一线开始,就存在分析不足的情况,造成部分实践经验得不到有效的总结提炼,使问题仍处于浅显的整理阶段。而实践经验,也大多通过员工一代一代的口口相传和师教徒学的方式流传,造成资源共享不到位,经验流失等情况。

是进一步提高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需要

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的战略保障“三个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国家电网公司将提高全员素质作为“三个建设”的根本着力点。2012年,河北省电力公司全面开展“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沧州供电公司在河北省电力公司的带领下,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把每位员工看成一座金山,搭建多方位的平台,激发员工潜能,增强队伍素质,优化队伍结构,为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发展、共提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沧州供电公司立足于企业发展实际和员工队伍建设现状,自2009年起,率先在检修试验工区(原修试所)开始实施此项管理创新,继而推广到整个生产专业工区,直至全公司系统。经过三年来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在全局范围形成了以“四级”提炼为主线的专业管理资源精品库创新实践,有效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特别是专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综合素质的双提升。

内涵和做法

内涵

沧州供电公司自2009年起,逐步创建和完善了以“四级”提炼为主线,以“三大保障机制”为实施推动力的专业管理资源精品库工程,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提升,逐步激发员工热情,凝聚了员工智慧,为企业创建了专业管理资源精品库。

(1)“四级提炼”方式:一级提炼,第一手数据资料“库里存”,将日常作业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消缺的经验、设备的异常处理等进行整合,汇编成集,以便查找学习;二级提炼,勤梳理、数据分析“查弱点”,运用统计工具,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对症下药,完善管理缺陷;三级提炼,跨专业、综合分析“治杂症”,通过多专业的合力协作,在分析问题的同时,固化专业协作成果;四级提炼,搭建桥梁、论文交流“走出去”,通过进一步深耕细作,撰写论文,在国内外技术学刊中交流共享。

(2)“三大保障机制”:“零门槛”机制,确保每一个经验都能纳入精品库;“全员参与”机制,确保每位员工的经验都能落地,形成文字;“三给”机制,通过给实惠、给面子、给权利,激发员工创造活力。

主要做法

(1)一级提炼,第一手数据资料“库里存”。随着电网的不断跨越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近年来,沧州供电公司招聘了大批本科及以上的技术型员工,以提高企业人才结构层次。随着新进人员不断增加,为人员素质队伍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打造“专业管理资源精品库”的雏形渐渐显现。新进人员具备理论水平高、现场经验少、接受能力强等特点,沧州供电公司针对这一系列特点,进行研讨,确立“直观、易懂、好学”的方向,进行经验做法的第一级提炼。沧州供电公司拥有良好的专业管理基础,多年积累缺陷分析卡、厂家跟踪卡、客户服务示范等数据资料,第一级提炼,主要针对已有资源的汇编、整合。通过分类整理,形成了20余个专业、近百余类文字及影像资料,初步建成资源库。作为源于一线、用于一线的自编教材,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现场实际的讲解,在员工自我学习、培训交流中,渐渐占主导地位。

最初涌现的开关检修专业二维维护手册,突出了简单有效的核心。该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类收集现场设备的照片,并由专业技术人员用文字在图片中注明关键检修位置和注意事项,使未到现场的员工提前接受形象的认知,方便其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资料的提炼不仅是员工提供有力的学习教材,更重要的是与其他管理工作相辅相成。例如,电气试验专业红外缺陷汇编,对2006年以来的红外缺陷情况进行汇总分类,统计发现,80%以上的过热缺陷均发生在一次设备接头部分,为专业人员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一线员工集思广益,创新研制可遥视“接头过热荧光报警器”,大大提高了一次设备温度监测水平。该成果在申报专利的同时,获得河北省电力公司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2)二级提炼,勤梳理、数据分析“查弱点”。成立专业数据分析小组。在汇编过程中,员工通过分类整理,对设备状况、电网运行规律、客户服务关键环节有了深刻的认识。随着人员素质的不断提升,数据的简单整理、汇编成为了分析的基础,沧州供电公司充分发挥专业部室牵头作用,专业部室是基于一线的升华,在原始数据处理中,更具有专业管理的方向和指导意义。共成立包括规划、基建、生产、营销、农电等在内的10个数据分析小组,建立月例会制度,每月通过开展分析会,以查找问题处理薄弱环节、提高专业管理水平为出发点,进行一次针对典型、多发事件为关注焦点的专业分析。

二级提炼,是在一级汇编基础上,也是对数据汇总的结果应用。例如,缺陷管理中,沧州供电公司已累计多个专业的消缺跟踪卡,对单一的缺陷处理过程进行简单的记录,基于消缺跟踪卡汇编整理,二次检修专业进行再提炼,形成消缺经验交流手册,该手册按照保护类、二次回路类、综自类等进行归类。另形成开关检修专业一次设备缺陷库、变压器检修专业110千伏及以上电容式套管部件检修实用手册、95598客服专业典型案例分析录音示范等近百万字的影像文字资料。

(3)三级提炼,跨专业、综合分析“治杂症”。二级专业的提炼,促成了各专业技术骨干对于常见问题、疑难问题的关注和处理,在此基础上,逐渐发现有部分问题,需专业间的合作才能解决。基于此,采取打破专业数据分析小组的模式,开展以季度为周期的综合分析会。

为满足课题研究中,查找资料、数据分析、构建模型等多方面的需求,提出“1+N”机制,“1”是指,指定1名课题所属专业的骨干力量作为总负责人,由其采取自由组队的形式,集合“N”个专业的技术骨干成立团队。该机制促成了多专业、多层次的团队协作,激活员工发散性思维,创建多方位、多角度协作的平台。变压器专业课题——“真空注油人工停注准确度低”的解决,团队中的保护专业成员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瓦斯继电器中干簧管原理的应用,实现了真空注油自动停注。

(4)四级提炼,搭建桥梁、论文交流“走出去”。在跨专业分析的基础上,员工的智慧和热情得到充分的发挥,分析、总结、提炼的水平逐步提升,为持续推动员工凝聚智慧、提炼经验,沧州供电公司建立“论文”评选机制,以更高的层次和要求,鼓励员工动脑思考、动手写作、动嘴讲解,提升员工总结思考问题、分析归纳、探索规律的能力。

①论文评选程序。以年度为周期,每年12月前,面向全体员工收集优秀现场工作论文。论文涉及范围:现场消缺经验,事故处理分析、处理客户难题,新型方法、工具的研制和使用,缺陷统计、分析等,与工作现场相关的主题。

成立专家组:由沧州供电公司各专业部室及基层单位技术骨干组成分专业的论文评价小组。

规定优秀论文的充要条件,明确鼓励措施,主要包括:一是优秀论文的必要条件是“以实际工作已解决的技术难题为基本方向”。充分条件是“实际难题描述清楚、分析思路清晰、判断准确,解决办法安全可靠、科学合理,归纳推理论据充分、逻辑严谨”。二是优秀论文评选结果纳入“公司-车间-班组”三个层面的对标指标主要内容,公司择优编发优秀论文刊物,推荐优秀论文在公开技术刊物发表。三是优秀论文作为全员专题培训师活动课题,由作者在本专业实施授课培训。

论文评选。论文评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专业主管初选,由各专业组自行初步筛选所上报论文的质量,对于论题较好但内容欠缺的,告知作者进行修改,原则上本阶段论文筛除率不高于10%;第二阶段,专家组初审,针对修改后的论文,由专家组进行第一次审核,审核内容包括论文的格式、深度、科学性、创新性、现场性、可行性等6个方面,原则上本阶段论文筛除率不低于20%;第三阶段,专家组终审,针对再次修改的论文,专家组进行最终审核,为保证论文评选的严格性和优秀性,最终以所上报论文总数的50%-60%之间的比例选拔优秀现场工作论文。

②汇编优秀论文集。沧州供电公司于每年1月10日前,完成优秀论文的修编,并形成《沧州供电公司论文选集》,在全公司范围内发行共享。在“部室-基层单位-班组”三个层面,也各自形成论文集,公司统一进行编印。以检修试验工区为例,该工区在修编《检修试验工区论文集》的同时,下属的15个班组均编印了各自的论文集,同时建立了月刊发行制度。为员工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共享平台,在评选优秀论文的过程中,沧州供电公司与《高电压技术》《河北电力技术》《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建立供稿关系。

从最初简单的汇编,到系统的教材编写,逐步发展到对设备管理的跨专业全面分析,四级提炼层层深入,最终提炼为技术性强、含金量高的论文,沧州供电公司“专业管理资源精品库”渐趋完备。

(4)“三大保障机制”确保专业管理资源精品库“精益求精”。

①“零门槛”机制。在“四级提炼”过程中,为确保每一项经验都能进入专业管理资源精品库,沧州供电公司通过不设门槛值的形式,宣传工人也能写论文,鼓励员工积极查阅资料、回忆总结,把撰写论文作为学习提高专业技能的手段。例如,检修试验工区变电检修一班员工赵志廉,作为变压器套管的专家,在“零门槛”机制下,该员工积极提炼套管方面的多年经验,形成了《110千伏及以上电容式套管部件检修实用手册》,作为四级提炼的精品,已成为班组培训、专业学习的第一手素材。

②“全员参与”机制。员工是企业宝贵的资源,为充分挖掘每位员工的潜能,沧州供电公司建立“全员”参与机制,推出对抗赛、积分赛、擂台赛等多元化的平台,为每位员工量身定做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分专业开展编写工作,侧重现场消缺经验、故障分析、典型安全措施等方面,以半年为周期、分专业进行整合,遴选精品成册,目前收稿3840篇,精选826篇形成《变压器论文集》《高压论文集》《综自论文集》《变电运行论文集》《稽查信息论文集》等近40套册子,对于有参考价值的论文,公司与国内公开刊物建立供稿渠道,仅2012年发表百余篇。

③“三给”机制。沧州供电公司以“三给”政策搭建全员参与的平台。“给实惠”,对于上报的论文、形成的精品资源,只要能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不管大小,一经上报均给予奖励,同时按照评选的结果,按照“公司级-工区级-班组级”不同等级给予阶梯式奖励。“给面子”,重视员工首创权与署名权,每季度一次资源信息,资源提供人、材料撰写人均作为主创人员署名,让员工面子有光,切实感受被认可、受重视。“给权利”,从人、财、物三个方面给予课题主创人最大限度的权利,通过建平台、搭架子、定资金,让员工不但敢想,而且能干成,充分挖掘员工中蕴含的专业管理资源。例如检修试验工区电气试验一班的57岁沈荣顺老师傅,在“给权利”的机制下,将柔性均压罩可行性的研究从思想变为了现实,并最终取得成功。

实施效果

提高了专业资源应用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四级提炼”机制,有效地将一线员工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传承下来的同时,从专业角度使资源得到了升华,逐步创建了专业管理资源精品库。目前,公司已自主编写完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丛书及影像资料,计九百万字;从实践、总结、提炼、再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专业管理资源管理的系统机制,提升了公司专业资源管理的水平。在此过程中,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平台,使每位员工参与其中,使其切身体会到了企业主人翁的地位,体会到成就感、自豪感、被尊重感,工作热情和创造潜力得到充分挖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形成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促进企业品牌形象提升

专业系列管理资源库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使人才和知识形成了双向资源的相互促进,与此同时,也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由公司生产一线员工编写、展现现场工作经验的《高压开关设备检修维护技术》已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首印3000册,成为了全国电力行业共享的专业资源。

2012年7月5日,河北省电力公司在沧州供电公司召开以“凝聚一线员工智慧,深化员工岗位创新”为主题的现场交流会,沧州公司作了职工技术创新典型发言,公司检修试验工区作《变压器班论文集》《变压器跨专业综合分析汇编》经验介绍,变电检修一班班长候向宏作了《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缺陷对直流电阻测试结果影响的技术分析及处理对策》介绍,变电检修一班赵志廉作了《东河站1号主变直流电阻超标缺陷分析》经验汇报。省公司工会主席赵社宏、副总经理邢晨及各单位主管领导共计8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与会人员对沧州供电公司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2012年9月,全国总工会在河北省电力公司召开班组建设研讨现场会,班组建设成为省公司的品牌建设名片,沧州供电公司“四级提炼”成果——论文集精选,作为反映员工智慧结晶的代表,提升了河北省电力公司的企业形象,得到了全国总工会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员工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在逐步提炼专业管理资源的同时,员工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无形中为员工创造了自学的大环境。同时,人才的不断培养和素质的不断提升,更促进了储备资源的持续优化。提炼的资源也成为员工日常工作、学习的好帮手,是“全员培训师”活动中最常用的教材,使员工的学习更便捷、更系统、更全面,特别是新员工用很少的时间,就可以学到老师傅多年积累的经验,有效缩短了员工成长成才的道路。创建三年以来,员工的职业素养、业务技能和岗位业绩有了明显提升,一大批青年员工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其中检修试验工区王伟、李树成、计量部张峰等9名青年骨干走上了公司中层领导干部岗位。仅2012年,在河北省电力公司职工技能运动会的10项专业技能大赛中,沧州供电公司取得3项团体第一名,3项团体第二名,2项团体第三名,5项个人第一名;被评为“河北省电力公司2012年度职工技能运动会先进单位”称号。检修试验工区电气试验三班获得2012年度国家电网公司班组建设标杆班组荣誉称号。

推进公司上下形成创新文化

供电个人专业技术总结篇10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28-02

电力企业作为技术、资金密集型企业,其人力资源开发本身有其特殊性。技术和管理人员在企业内部学习和积累的知识技能,无法在社会上其他企业得到;人才培养的周期相对较长,不是一两年能够完成,要保证电力企业充足的人力资源供给与配备,保证干部职工队伍的稳定,就必须关注青年员工的成才。

一、HN供电公司青年员工成才现状分析

为了使课题研究具有针对性,HN公司把“青年员工岗位成才”作为重要研究课题,专门设计了调研问卷,深入基层单位开展调研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走访及座谈会等形式,全面了解和把握青年员工成才现状,分析他们的需求,进一步探索成才途径。调研问卷主要面向35岁以下青年员工,发放问卷102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回收率94%。

调查显示,近年来,HN供电公司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级职称和高级技能等级人员明显增加,报考中级职称的人员也在不断增加,考试通过率逐年上升。但是在青年员工成才上,也存在以下问题:

(1)从年龄结构看,专业技术人才断层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中高级专业人才年龄构成偏高,知识普及和更新速度较慢,青年员工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重较少,没有形成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梯队。

(2)从知识结构看,由于受到招聘政策的限制,每年新进员工绝大多数都来自于电力专业,而行政、财务、法律等非电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紧缺,这种知识结构,很难满足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化公司的发展需求。

(3)学术研究和技术带头人比较缺乏。调研发现,公司目前缺乏知识全面,综合业务能力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一些优秀的青年员工对于现场故障的判断和处理能力都很强,但是因为分析总结和文字写作能力的欠缺,难以在专业技术领域上取得突破。其次,一些青年员工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后,安于现状,进取意识不强,满足于一般的工作业绩和基本要求,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学识水平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公司亟待培养和造就一批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实践经验丰富、在学术或专业技术工作中的带头人。

(4)职业发展目标方向单一,出现了管理型人才扎堆现象。公司虽然初步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职业发展通道,但是在很多青年员工看来,管理类型的通道更具有优势和挑战性。一些员工还认为从事管理工作就是当官,就是成功;从事技术工作就是当兵,发展不好。不少青年员工不安心技术工作,认为干技术没有出路。如何让从事技术工作的员工找到职业兴趣,感受职业成就,对于电力企业的员工个人来说非常重要。

二、青年员工成才体系构建

目前,基层供电企业普遍存在优秀青年管理人员储备不足,公司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的问题。建设一流员工队伍,迫切需要加快青年成长成才。那么如何构建青年员工成才体系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1.搭建不同平台,拓展成才途径

企业要把员工队伍建设同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多种途径推动员工成才,实现自身价值。企业要在多个领域为不同类型人员提供平等晋升机会,给予员工充分的职业发展空间。根据企业岗位设置的特点及工作性质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确定四类职业发展路径。即:管理型、技能型、技术型以及复合型职业发展路径,这能使从事不同岗位工作的员工在擅长领域内均有可持续的发展。

HN供电公司青年员工已占公司总人数的40%,为了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公司建立多渠道成才晋升机制。比如,在干部管理使用上以行政职务上的升迁为主要形式,由普通员工到班组长,由基层管理人员到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是指技术人员由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逐步晋升。专业技能的晋升是指技术工人由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逐步晋升。HN供电公司通过完善当前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建立了专业技术职务和行政职务并重的双重职业发展通道。这样做不仅可以给员工提供合理的成长渠道,而且还可以大大激发员工钻研业务的热情,从而使企业的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2.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引导员工成才

建立了多渠道成才晋升的机制后,就要帮助员工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入职初期的员工往往不清楚自身的优势,把握不好自己的职业方向,容易出现职业成长中走弯路,所以人力资源部门和部门主管要帮助员工规划好职业发展方向,使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有自己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而使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合理配置更有效。

HN供电公司通过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以及“青年员工与公司领导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为他们提供多岗位锻炼机会;其次,公司还建立了学费补偿制度,制定了旨在鼓励广大青年接受学历教育的相关政策,对取得资格证书、提升学历层次的青年给予一定奖励,引导更多青年不断提升自己。截至目前,该单位大学本科及以上人员已占职工总人数的33%,取得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的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35%。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培训开发力度

HN供电公司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模式,引进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方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员工队伍。

(1)创新入职培训模式。对新员工培训采取了“定岗+轮岗+定岗”模式,改变了过去只在专业部门内实习的方式。新员工定岗实习2个月后,对自身专业岗位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再根据公司的专业轮岗安排指导模板,进行实操训练、轮岗实习,然后回到定岗岗位进行再培训,使新进员工能全面掌握公司生产运行流程,有利于综合业务素质的提高。

(2)建立“导师带徒制度”。近几年,HN公司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每年将招聘的大学生充实到变电、调度等生产一线,并在青年职工中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安排技师、班站长、工作负责人对员工进行一对一帮教,硕士以上研究生则安排专责以上管理人员指导。培训结束后,对青年员工实施综合考核,包括占50%的阶段测试成绩、占20%的定岗所在基层单位考核成绩、占30%的转正答辩成绩,改变了过去上岗前答辩成绩一锤定音的模式。新员工实习期满后,将根据综合考核情况,按20%的比例评选出优秀学员,给予奖励,合格者可按期转正,不合格者6个月后补考合格后才能转正。硕士以上研究生不合格的执行适应期工资,补考合格后才能执行定岗工资。该项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浓厚的拜师学技氛围,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为青年员工的成长与成才搭建了平台,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3)开展“技能比武、知识竞赛”活动。公司今年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比武和知识竞赛活动,创新学习形式。例如组织“带电作业”竞赛、智能电网知识竞赛、青年员工安全知识竞赛等多种竞赛,让员工在相互交流中掌握电力知识,提高团队凝聚力。一批优秀的青年员工在各种竞赛和比武中得到锻炼,多次在省公司组织的比赛中获奖。此外,公司还以“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等“青字号”品牌创建为有效载体,号召青年根据岗位特点,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和评选活动,增强竞争意识,积极提升综合素质。

(4)建立内部持证上岗机制,提升全员技能水平。借助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培训规范》,建立起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员工考核评价制度,规划实施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经营人员的积分制度,建立起员工能上能下的用工机制。使青年员工明确努力方向,规划个人职业生涯,提高技能、技术水平。开展员工的考核评价、持证上岗工作,要在公司层面确定规则,确定不同等级的人员是由基层还是公司培训,考核要素应包括岗位能力、职业素质和工作业绩等。

4.改善工作环境,关注员工身心健康

电力系统出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对人员岗位调整和工作内容丰富等方面的工作方式趋于缓和和较为保守,一些员工甚至在一个岗位上干了一辈子。调研发现,目前员工安全责任和风险考核压力很大。长期处于这种疲劳感和压力感的状态下,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质量。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如何进行心理调节,释放情绪,妥善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开展心理辅导显得愈加重要。针对员工心理健康问题,企业要积极制订有效的心理辅导措施,组织开展一些文体娱乐活动,帮助员工舒缓工作压力。同时,还可以考虑建立完善的轮岗制度,丰富员工的工作内容等。

5.制定适合员工发展的薪酬结构,完善激励措施

青年员工不论通过哪条渠道晋升后,都应相应提高其工资福利待遇,因此要建立适合员工发展的薪酬结构,使不同渠道晋升后的工资福利待遇之间相匹配。比如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可对应中层管理者副职或正职的工资福利待遇,如此等等。获省公司、国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的按省公司、国网公司专家津贴发放。这样一来,优秀专家人才的收入达到甚至高于中层干部。通过一系列激励政策,在2011年,HN公司有12位青年员工被评为省公司优秀专家,有效触动了一线员工学技术、钻业务的热情,发挥了薪酬激励对员工职业发展的导向作用。

三、小结

总之,培养青年人才,企业要建立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工作体制和机制,要把转变人才观念与创新人才制度结合起来,更需要建立一个人人成才的良好体制、机制和途径。包括:人才成长的途径、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合理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鼓励人才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完备的人才保障机制等等。只有从体制、机制、途径入手,为人人成才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才能使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价值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参考文献:

供电个人专业技术总结篇11

前言:MSTP技术是一种在市场驱动下产生的,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在提供TDM业务的同时,还可以实现以太网和ATM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是对传统SDH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传送技术发展和演进的重要阶段。MSTP技术可以根据不同业务的特点,提供最佳的传送途径和策略,从而满足各类业务的不同需求,提高带宽的传输效率。MSTP技术的引入,还可以促进网络边缘业务与传送层的相互融合,进一步促进数据业务在城域网的发展和展开。因此,MSTP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广电网络业务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

1 MSTP技术的特点

(1)具备较大的交叉连接容量,可以支持VC-4、VC-12等多种类型和等级的交叉连接,可以从容处理连续级联或虚级联的问题;

(2)可以利用传统的网络体系,提供多业务的物理接口,如PDH、SDH、ATM、图像业务等,也可以通过对接口模块的更换或增加,适应业务的发展和变化;

(3)具备以太网和ATM业务的透明传输或者二层交换能力,可以对传输链路的带宽进行自主调节和配置;

(4)组网灵活,网络结构简单,并具备多种完善的保护机制,切实保证网络的使用安全;

(5)兼容性和可操作性良好,可以实现网络管理的统一化和智能化。

2 广电网络的现状及需求

从当前的形式看,广电网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推动下,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实现了从单纯的有线电视网络向多元化、综合化的网络的发展。就目前的发展而言,广电网络可以在坚持原有有线电视和新增的数字电视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对自身的业务进行扩展,利用广电网络的资源优势,建设IP宽带综合业务网络,扩大自身的覆盖范围。

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网络用户迅速增加,对于网络的贷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个人用户的业务流量十分不稳定,对于现有承载专线的网络主体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和冲击,已经逐渐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广电网络必须建设相应的光纤城域网,对带宽进行升级。广电网络IP宽带网的用户和业务量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和数量,但是由于其业务种类较少,无法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并且传统的SDH传输网络接口的兼容性较差,数据接入方式单一,只能提供2M或155M的接口,无法满足现在多数据专线用户10M点到点的专线带宽需求,导致用户的流失和业务量的减少。MSTP技术提供的多业务传送平台,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于不同业务的需求,提高数据的传输质量,促进新业务的发展。

3 MSTP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

3.1 优化网络结构

通过对MSTP技术以及广电网络各自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基于SDH的MSTP技术在广电网络的结构优化和功能改进中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广电网络而言,MSTP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可以实现两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可以承载IP城域网和宽带接入网的部分负担,减轻网络压力,节省光纤资源,并对线路提供小于50ms的电信级保护,切实保障数据传输和安全和网络自身的稳定,减少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坏或丢失现象,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数据传输服务。同时,由于MSTP技术自身的特点,可以使得数据设备不需要设置长距离的光口,既简化了网络结构,减少了施工量和施工时间,也可以大量节约网络构建的成本,提高广电网络的效益和利润。

其次,可以直接面对用户,为用户提供数据专线和专网业务。可以改进广电网络的结构,建设以太网专线结构,利用以太网板卡,为需求量较大的用户提供高等级的数据专线服务。其业务安全性能好,对于用户资料和隐私的保密效果好,同时,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内部网络的VLAN,从而实现对不同业务和部门的区分和隔离。同时,可以提供同城互连VPN业务,有效解决传统以DDN、FR为主的基础数据网的不足和缺陷,运用以太网的处理功能,选择恰当灵活的组网方式,为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同城互连VPN业务。

3.2 主要业务类型

MSTP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也带动了业务的扩展和开发,促进了业务种类的增加。从目前的发展形式,结合相应的数据,MSTP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主要业务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TDM业务

话音业务是现阶段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而MSTP技术则自带TDM业务功能,对语音业务有很好的承载能力。

(2)ATM专线业务

MSTP技术可以利用ATM接口盘提供ATM专线业务,与上文提到的以太网专线相似,但是ATM专线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可以实现一点到多点,以及环网的业务应用,并可以在SDH环路上形成ATM虚拟通道环,实现对网络系统的保护。

(3)以太网专线业务

以太网专线根据其自身运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点到点的专线业务和点到多点的专网业务,以及以太环网业务,可以进行分别分析:

首先,点到点的以太网专线业务。基于SDH的MSTP技术,其各个传送通道之间存在物理上的隔离,因此,可以通过提供可靠性较高的以太网专线业务,实现两个以太网络的专线连接。这种类型的以太专线业务可以通过以太网接口盘来实现,并通过传送网络实现以太网接口盘的点对点互联。整个网络只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并不会进行数据的交换,而以太网接口盘则只提供透传功能,同样无视二层或三层的交换功能。这样,就相当于电路的专线互联系统,使得带宽得到了保证。同时,由于以太网接口之间的传送通道的物理隔离,也隔绝了外部侵袭的可能性,保证了网络数据的传输安全,也实现了两个局域网用户之间的直接对话。此类业务结构简单,建设方便快捷,在基于MSTP技术的城域传送网络建设的初期进行部署和规划。

其次,点到多点的以太网专网业务。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的技术性和准确性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企业内部的专网建设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以太网接口盘的交换功能,可以在企业内部建设企业专网,将地理位置相对分散的企业分支机构与企业总部进行广域互联,要求以太网接口盘具备二层交换功能。

最后,以太环网业务。要求多个业务节点之间通过环路进行以太网业务的传送,要求以太网接口盘不仅要具备二层交换功能,还必须具备环路控制功能。当环网中的节点较多时,还要采用内嵌RPR技术,保证以太网业务的公平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MSTP技术的引入对于广电网络的发展和改进可以发挥极其巨大的作用,其发展潜力也十分广阔。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对于MSTP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促进广电网络的持续健康发展,顺应时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供电个人专业技术总结篇12

一、劳模工作室介绍

(一)劳模工作室的背景

2013年,全国总工会提出要广大企业积极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工作。在全国总工会的推动下,全国各行各业的企业都成立相关的劳模工作室。而从2007年起启动了“创建世界先进电网企业”工作目标的南方电网公司也率先实行了试点工作,自此南方电网公司系统里一批劳模(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南方电网公司创建工作室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发挥劳模、先进的带头作用,为广大员工搭建好创新的平台。与传统“高大上”的科研项目不同,南方电网公司从一开始就将工作室定位为生产实际问题的攻关阵地,工作室的研究项目一般为有助于解决生产难题,提高工作效率的“小创新”和“小发明”。

(二)劳模工作室的意义

南方电网公司力推劳模工作室的创建工作,不仅具有攻关成果产生经济效益的意义,还有一个深层次意义是:通过生产难题的团队攻关,通过劳模、技术能手的“传帮带”作用,为一线员工提供一个具有吸引力、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学习成长平台,一个技术、管理等多方位创新的平台;通过劳模工作室骨干成员的技术带头作用,唤醒一线职工的创新意识,推动“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一线员工一个空间与平台,点燃创新热情,真正培养属于基层一线的技能人才与创新人才。

更重要的是:做好职工创先成果的申报、展示和推广,意义深远。推广工作室研发成果及正确有效的工作方法,不仅能快速推动青年员工的成长,更能快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劳模工作室的简介

劳模工作室一般是以一个劳模的名字来命名,以劳模本人作为该工作室的带头人,带动工作室成员共同发展,从而推动企业进步。劳模工作室的组成人员主要包括在岗在职各级别劳模、技能能手、技术标兵、技术专家、QC爱好者、企业骨干等。其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发挥企业劳模精神、带动职工多做贡献、树立良好的典范榜样形象以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2014年5月成立的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贺州供电局的劳模(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就是以获得南方电网公司技术能手的同志为命名的劳模工作室,工作室成员由南网公司劳模、公司技术能手、技术标兵及我局技术专家等9人组成。主要负责组织推动在安全生产、营销客服、基建工程、信息技术和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发明创造、技术创新与开发、技术改造、作业工艺改进、管理或作业流程优化、自主工具软件开发、五小成果及QC活动技术攻关、科技创新等。本文主要讨论劳模工作室对企业人才培养以及对企业发展。

二、劳模工作室对企业人才培养的探索

(一)劳模工作室成为企业的大学

劳模工作室在新时期不断产生,是新形势下企业对劳模精神和价值的需要,劳模工作室不仅仅是先进的技术、高超的专业技能、科学的管理集中地,也是劳模精神的一种创新方式传承。同时更加是企业的大学,在这所大学里可以学到企业内部优秀人才提供的各种技能,这里就是学校,劳模立足生产经营重点,当好技术攻关带头人,对先进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工作室成员只要自己愿意学,肯定会学到企业更好的专业技能、科学技术等。劳模工作室不仅为企业内部输送大量的技术人才,推动企业人才培养发展,提高了员工素质,还为职工自身发展提供平台,让每一个员工都拥有一技之长,为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做贡献。通过两年的努力,工作室已成为劳模和技术能手发挥引领作用、传递创新能量、培养技能人才的有效平台,成为了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争创一流的重要载体,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南方电网公司的工作室成员中,已有65人获得职称晋升,70人获地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二)从制度视角,保障劳模工作室的功能充分发挥

近几年来,南方电网劳模工作室试点探索工作从未有停止,并且形成了全新的劳模创新工作模式,逐步完成激励导向、物质保障、检查考核、舆论宣传等一整套工作体制机制,让劳模工作室能有效发挥其积极意义,始终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在为全电网企业实施人才培养、提升工作队伍素质,推动电网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建功立业。在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中,公司运用以“三个规范、五个结合”为主要内容的“3+5”工作法,即规范工作标准、规范工作流程、规范激励机制,与生产经营重点难点相结合、与岗位工作相结合、与科研院所等专业单位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成果推广应用相结合,取得初步成效。截止至2014年6月,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共有劳模(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67家,其中自治区总工会命名3家、南方电网公司命名16家、广西电网公司命名17家、各地市总工会和供电局命名31家,共有成员3000多名,包括230名先进人物和劳动模范,仅2013年就完成研究课题90多项,4个工作室荣获2013年度南方电网公司优秀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1个项目获南方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先一等奖。

三、劳模工作室对企业发展

(一)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工作室管理规范到位

在劳模(技术能手)工作室的推进过程中,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贺州供电局摸索出了一个“党政领导、工会推进、各部门协同配合”的运作机制,而工会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贺州供电局工会于2014年5月创建了首个劳模工作室,出台贺州供电局劳模工作室规范管理指导意见:一是明确工作室“六有”原则(即有带头人、有成员、有地所、有经费、有计划、有制度);二是明确工会经费给予1万元的资金支持;三是利用南网公司劳模在线网络平台 ,使成果第一时间被广泛关注;这些举措,畅通了了职工创新渠道。贺州供电局工会在消化吸纳的基础上,明确了工作室要以解决生产问题和培养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将工作室建设与合理化建议、劳动竞赛、专题培训等活动有机融合,先后举办工作室经验交流推广会,利用网络平台推广南网公司交流会上的100个创新成果,树立起强烈的服务意识,为广大一线员工点燃了一把“职创”的火。并且带领劳模工作室成员积极“走出去”,劳模工作室带头人带队到桂林供电局某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对标交流,学习取经。并与广州供电局某劳模工作室达成“结对子”意向,建立常态联络机制。

今年,贺州供电局劳模工作室集中技术力量,统一攻关,形成高频螺丝加热拆卸器等10项成果。目前,已组织相关成果申报国家专利,收到发明专利通知书8份,实用新型专利通知书9份。这些有点“草根”味道的工作室成果,在某种程度上作出了不输于传统重大科研项目的巨大贡献,这也正是贺州供电局工会“服务公司创先、服务员工成长”定位的直接体现。

(二)提高劳模工作室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据数据统计,广泛开展“劳模(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以来,经过几年努力,截止至2014年6月,南方电网公司共成立了132个“劳模(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开展攻关项目145个,经济效益超过1亿;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共成立了67个,公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00多项;荣获实用新型专利16项;创经济效益约1.2亿元;培养工程师、技师及技术能手等一批人才,为公司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不仅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其他省份公司也是如此,劳模工作室如雨后春笋,技术难题不断攻克,企业技术不断发展。

2014年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贺州供电局新成立的劳模工作室虽然起步晚,但成绩斐然。自主研发的“主变风扇拆装专用工具研制”已获得全国实用新型专利权1项,突破了该局在发明创造、技术革新领域的零专利的纪录。主变风扇拆装工具作为职工技术创新项目荣获南网公司最具推广价值成果奖,该成果于2014年底在广西电网多个供电局推广使用,填补了广西电网变压器专业拆装工具的空白,并得到了非常好的使用效果。

(三)强化劳模工作室培训机制,壮大技术人才队伍

劳模工作室是由一群有优秀技术经验职工组成,他们之间相互交流,对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现有难点进行讨论与分析,积百家之所长,发挥职能基层工作的优势,对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及产品质量不断改进。南方电网公司要带动下属工作,强化劳模工作室培训机制,不断壮大技术人才队伍,只有基层员工队伍岗位技能得到提高,技术素养得到改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四)组织劳模工作室纳言献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劳模工作室在员工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技术经验的同时,还要组织领导参加工作室交流会,让这些劳动精英,工作楷模为企业一线生产纳言献策,将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很好的建议回报给生产领导,从领导层面出发,改进企业生产工艺,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经济利润。有数据统计,南方电网公司下属的132个劳模工作室,开展攻克的难点项目145项,企业投入项目资金740万元,初步统计经济效益超过数亿元。为企业创新拓宽了新的局面。广大职工可以以劳模工作室为依托,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对企业发展尤其是工业生产、产品成本及质量方面提出意见,为企业建言献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劳模工作室的建立,壮大了企业人才队伍,实现职工人生价值,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加强。

供电个人专业技术总结篇13

2.1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1)企业电子商务运作方式在所调查企业中,除了互联网企业本身就是电子商务以外,96%的大企业自建企业商务网站开展贸易活动,89%的中小企业选择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专业化的电子商务应用服务,有利于中小企业提高效率、扩展市场,它已成为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最主要的模式。13%的企业虽然尚未开展电子商务贸易,但其中有98%希望通过网络开展贸易活动。(2)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目的和作用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所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其中,37%的企业应用电子商务主要解决商业信息及管理和技术咨询,33%的企业是改善客户服务,13%的是用于解决贸易中介及商品集中采购,15%的是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并管理,此外,还包括解决政府信息及指导、物流配送、网上支付信用监督、网上投标及拍卖管理等。另外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目的中,有36%的企业是为了密切与供应商、分销商、客户的协调,27%的是降低运作成本,24%是开展新业务,13%是为了保证新市场产品质量和交货期。(3)企业电子商务的运作程度企业通过电子手段开展商贸活动的运作程度,体现为企业凭借电子商务手段进行交易的渗透程度。具体分为:在网上信息、网上订单、在线合同及在线支付。从调查的企业来看,有31%的企业实现了电子支付,22%的大宗商品电子交易,19%的电子合同,17%的数字认证,11%的是在线拍卖、中介服务和网络商品交易中心。(4)企业电子商务实施效果企业电子商务实施效果通常从三个方面考虑:管理维度、经济维度与社会影响维度。考虑到评价的可操作性,一般侧重于经济维度。调查统计显示,绝大多数企业使用电子商务后,业务范围扩大,总营业额得到了提高。中小企业变化较大,营业额提高10%—30%。说明,企业电子商务实施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2企业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情况

(1)人才需求来源调查表明,87%的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有需求,但是已有此类人才的企业只有79%,且这79%的企业表示还希望招聘更多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可见企业有大量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其中选择依托社会的人才市场招聘到适合本企业的电子商务人才的企业占最大比重(96%),其他诸如在企业内部培养员工、招聘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和引进其他企业人才所占的比例相当,分别为(65%、54%和48%)。由此可见,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尚有一定需求。(2)人才需求分布情况统计数据表明,有68%的企业已经设置电子商务相关岗位,30%的企业虽然尚未设置此类岗位,但表示以后会考虑增设。其中企业最迫切需求的电子商务岗位分为以下三类:①网络营销类岗位。其中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在线推广、信息采集、销售、服务、市场策划与推广、物流配送等人才。②电子商务技术类岗位。包括系统规划人才、网站建设人才,如商务平台建设、网页设计、网站美工、编程开发人员。③电子商务管理策划类岗位,其中包括高级管理人才和业务管理人才,如电子商务规划与管理、电子商务运营策划。把第一类的营销类也归入商务管理类,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数据表明技术类岗位占60%,而管理类则40%。技术类岗位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编程(28%),网络管理(12%),网络系统(12%),网络数据库(7%),和技术支持(1%);管理岗位包括电子商务顾问(19%),电子商务管理策划(12%),电子商务分析师(8%),和其他(1%)(如技术规划,人力资源)。(3)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知识结构及技能要求目前,我国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主体是企业。据调查,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上注重于技术与商务并重(72.4%),在能力素质方面用人单位普遍青睐综合素质高的工作人员(60.3%),但在专业素质与工作态度上,更侧重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29.3%比19.0%)。对于电子商务管理类人才的技能要求一般分为两类:一般管理技能和电子商务的具体管理技能。一般管理技能,基本上类似于传统的管理技能。例如自我激励与决策能力、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在技术工作和非技术工作上的沟通能力、培养和激励工作人员的能力、同时协调和管理多个项目等。电子商务的具体管理技能包括:基于Web应用的ERP,CRM,SCM和EAI的整合能力(10%),项目管理和分析技能(14%),垂直化网络行业中所需的管理技能(4%)和网络营销管理(4%)。电子商务人才最需要的技术技能包括:高级程序员(企业资源规划,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企业应用集成)(12%);网络系统专业知识(12%);网络管理(12%);Web编程(9%),以及移动网络工程师(6%)。(4)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综合性要求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综合性有很高的要求。对于技术型人才,它要求有包括程序设计、网络技术、网站设计、美术设计、安全、系统规划等知识,又要求了解商务流程,顾客心理和客户服务等。技术型人才要求有扎实的计算机根底,但考虑到最终设计的系统是为解决企业的管理和业务服务,又需要分析企业的客户需求,因此该类人才还应对企业的流程,管理需求及消费者心理有一定了解,而这将已成为电子商务人才的特色所在。而商务型人才在传统商业活动中都有雏形,不同之处是他们是网络虚拟市场的使用者和服务者,一方面要求他们是管理和营销的高手,同时也熟悉网络虚拟市场下新的经济规律;另一方面也要求他们掌握控制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基本操作。至于综合管理人才则难以直接从学校培养,而是市场磨练的产物。(5)企业对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评价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的看法也层出不穷。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认为专业毕业生仅有书本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是知识结构不合理,没有反映出业界的发展现实;第三,职业定位不清晰,知识宽而不精;只有极少部分企业认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较高级的工作,表现出专业的水平。

3、差距分析及对策建议

3.1差距分析

对来自高校与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如下:高校所设的技术类课程占所有课程总数的52.33%,商务类课程占所有课程总数的46.77%,虽然可以证明上海高校对电子商务技术类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商务类人才的培养,但是依然无法适应企业市场需求,因为由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企业所需电子商务技术类岗位占60%,而管理类岗位则占40%。两组数据看似差距不大,但如果对应于各种不同的岗位设置,就可以发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上的不足。(1)管理类技能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在企业所设的电子商务岗位调查中,行业顾问有很高的需求。这一岗位需要拥有基于Web应用的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和企业应用集成(EAI)的整合技能。然而,高校所设的电子商务管理和分析的技能培养课程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为关于ERP系统、关于CRM、关于SCM以及关于EAI的课程,分别只有1个、1个、3个和0个。在企业所需电子商务人才的管理技能中,项目管理和分析技能占了14%,而在电子商务课程设置中,关于电子商务管理和发展的技能的课程占11%,不过这包括电子商务技术类课程中有关管理内容的5%。网络营销管理技能占4%对于此类设置的课程有4%。由此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在管理类技能培养上基本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但是只有极少数的电子商务课程专门针对垂直化行业(4%的工作职位),因此在这里存在着巨大的差距。(2)前沿技术课程缺乏高级程序员(企业资源规划,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企业应用集成)的需求为12%,然而,如前文所述,只有3个课程关于供应链管理,只有1个课程主要侧重于ERP系统,关于EAI的课程为0个。网络系统专员的技能需求为12%,而关于此技能的课程设置有10%,并没有很大的差距。网络运行和管理的技能需求占12%,Web程序员的技能需求占9%,由统计发现,高校缺乏诸如DCOM,CORBA,SOAP等专业应用工具的课程,这是一个差距。最后移动网络工程师的技能需求占了6%,但是只有极少数开设无线技术方面的课程,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差距。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