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感悟实用13篇

历史课感悟
历史课感悟篇1

一、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改精神,更新并应用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教师是新课程的接受者、操作者和控制者”,作为新课改实施的主导者―教师首先就应该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是衡量历史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不研读新课程标准,就无法理解新课改精神;不理解新课改精神,就难以更新并应用新的教学理念;不更新并应用新的教学理念,就不能很好地实施新课程标准,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因此,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是新课改实施的第一步,否则实施无从谈起。特别是老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历史知识,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习惯,一时难以革新,所以更要“洗脑”,从此做起。

二、深化专业素养,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水平。

现代教育理论早就提出通才教育的目标。历史教师要有一种危机感。以往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要有一桶水。现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在知识体系、史学观点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丰富的新教材内容,浩瀚的相关史料,科学的新课改理念,都要求教师了解其他自然学科的一些基本常识,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学常识,具备一定的文言文阅读理解功底,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这是新课改实施的必要基础。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只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应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的活水。

那么怎样充实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学者赵亚夫博士认为,第一步,熟读一部通史著作。比如白寿彝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第二步,读些文化史和思想史。第三步,掌握目录学和史学研究的基本知识。第四步,读通一两本古文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一是为了体会是学的研究经验;其二是为了求得扎实的自我认识。历史教师的专业修养,说到底是要培养些研究历史的本领,积累些史研的心得。[2]教师作为新课改实施的主导者,有必要首先吃透新教材,因为新教材是新课改实施的主要载体。新课标只有一个,据此编写的教材却有不同版本,教师要全面拥有,综合提炼,择优而取。除了必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外,教师还要研究学习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拓宽知识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制作优质课件。还要及时了解时政要闻,将历史与现实密切相连,以便激活历史,让历史鲜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历史责任感。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在新课改的实施中高屋建瓴,厚积薄发;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得心应手,灵活多变。

三、树立正确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历史学科的特征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历史学科在人文主义教育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情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历史教师对史学成果(比如教材)进行选择、加工和消化,然后把他们所理解的历史传递给学生,不能没有史德――教育责任的担当感。[3]教师的观点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历史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在教学历史知识的时候,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当然,单靠传递书本知识和直白地说教是软弱无力的,是不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要引导学生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中,逐渐领悟,形成自主的认识,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从不同的视角,特定的时代背景,尽量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对相关的历史进行对比探究,挖掘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认识历史发现规律,进而有所感悟。同时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在学习了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后,及时引导学生将其与我国的民主政治相比较;在学到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时,及时引导学生将其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进行比较,西方的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进行综合比较,并提供相关的确凿的史料,让学生思考分析探讨,最终引导学生感悟出:任何一种制度,任何一种政策,任何一种模式,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都要经受实践的检验,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完善。人也是这样,人无完人,要扬长避短,相互取长补短,不断学习,不断发展,才能为国家、为民族、为世界、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加强道德修养,要有爱心耐心恒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教师要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中学生的向师性极强,所以历史教师的人格力量,无疑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精神源泉。因此,历史教师除了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外,还要做到举止端庄、言语文雅、谦虚有礼,在此基础上在更多方面给学生以积极影响。[4]新课改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素质不同、个性不同,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爱每一个人,发掘他们的长处,加以发挥,尽其才而成长,既要培优也要补差。

新课改的实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不会一蹴而就,它也有一定的过渡性。市历史教研室陈伟国主任指出制约新课改的因素有:各种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管理体制的落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现行的高考制度,等等。因此,教师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与恒心,不可操之过急。例如,新课改否定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历史学习方式,提倡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以主动接受和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形式的新的学习方式。但是在开始组织引导学生这样做的时候,学生很不习惯,甚至感到好笑,有的学生还趁机捣乱;很为难,不知如何着手;缺乏必要的资源;不积极行动,不会或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会或不愿相互交流探究,最后新学习方式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浪费了时间。这时,教师不能灰心,要坚持,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精心设计选题,循循善诱。可以列出提纲、提示思路、提供示范、提供相关资料、多鼓励、多启发、亲身参与,让优等生和学困生、男女生、爱说话和不爱说话的学生、胆大的和胆小的学生有效的组合,慢慢的,学生就会适应,逐渐养成乐于并敢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调皮生的聪明劲转到学习上,反应慢的找到思路,建立起自信。在新课改的理念之下,这时的教师应当放弃权威观念,采取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讨与思考,不要怕露短与出错。只有在这样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气氛中,学生才会消除畏惧心理,敢于并乐于参与教学过程,从而释放出自己的个性,不时闪现出不同凡响的智慧火花,师生之间也才能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从而达到互教互学、良性互动、共学知识、共享智慧、共同发展的理想境界。[5]

历史教育要不断深化,新课改要成功实施,首要措施与前提是要从教师做起,提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朱煜.高中历史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1,前言.

[2]赵亚夫.中学历史教育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7:343.

历史课感悟篇2

讲授“难忘九一八”这部分内容时,先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歌曲《在松花江上》,让学生在悲怆的歌声中感受到“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以及全国人民对日寇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听完后,教师问学生:这首歌曲的背景是什么?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以此引入教学,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那灾难深重的年代,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

二、充分利用辅助手段,帮助消化理解

新课程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插图,这些插图较好地配合了文本内容,一些较难记忆的历史内容通过插图的形式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记忆。由于教学中的插图很多,限于课堂时间,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经过教师的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所以,利用课本插图和教学挂图以及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如“商鞅舌战图”的讲解,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

三、认真钻研,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一)课堂语言表现能力

作为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教师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心理学知识能力

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在教学工作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构建课堂结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的教学模式,这就遏制了课堂上学生的自我思考,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新课标要求教师应构建读、说、析、悟、练五环节的课堂结构。

1.读。教师课前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阅读教材,思考问题。读是教学的开始部分,时间控制在6至8分钟。要求学生阅读时注意章、节、段、句之间,特别是小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教师列出的问题。初步读懂教材内容,明确重点、难点,标出疑点,理清线索,做好读书笔记。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巡回指导,解惑释疑。教师可先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读书,独立思考,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

2.说。在读书的基础上,选几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真正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使学生感到我在学习中受益,在参与中快乐。

3.析。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枯燥、乏味,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同学给予鼓励(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对待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者的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思想健康,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5.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上面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能真正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历史课感悟篇3

2.研究教材。高考试题是以教材为依据的。复习课前要充分研究教材,整合教材相关知识。复习过程中讲究条理性,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把握知识的整体性。所以,我在结合《考试说明》研究教材过程中,注重通览教材,把握好教材中的知识哪些是主要和较为重要的;哪些是属于一般过程;哪些又是属于辅的;哪些知识有前后联系,怎样处理,如何整合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如这部分内容与必修一的辛亥革命、,与必修三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与选修一的维新变法运动等都是相关联的内容。

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一个整体把握,通过整合教材及知识点,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复习。并重点探究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历史作用,而不同时期的表现则相对简略,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更好的把握重点知识。

3.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本部分内容是学生高一所学内容,现在高三复习这些内容,这中间有一年多的时间,学生对这些知识接触不多,其中大多数学生已经遗忘了很多知识。为了更好地复习,先了解有多少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复习预习,掌握了多少,疑难点在哪里?这些我们要通过课前和部分学生进行交流,然后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于确定课堂知识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诚心求教于有经验的教师,特别是从事多年高三历史教学的老教师。他们对高考的研究,教材前后知识的迁移整合,以及高考重点、热点的把握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向他们求教,和他们探讨,让我对许多知识点有了更好的理解升华。在复习中的许多重点、热点知识,讲解得更透彻,分析更到位,联系更广泛,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得到这些有经验教师的帮助,我对自己的高三复习课充满信心。

二、课堂注重讲与练的结合

高三复习课的时间相对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实现既要巩固掌握大量信息,又要发展学科能力的目标培养学生能力素质?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讲与练的结合,讲中有练,练中有讲。

1.讲。课堂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教师在复习课上所讲内容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应该是前后知识的联系深化,有关知识的规律和认识,以此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做更深入的探讨、理解和掌握运用。例如,在探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联系时,首先,让学生分析产生的历史条件;然后,教师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于19世纪60、70年代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导致了其“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那么,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重性特点。当然,这都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其次,组织学生讨论:19世纪末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中国民主革命,但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都失败了,都没有完成中国民主革命任务,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为什么?通过前面的分析,以及学生的讨论,很快得出资产阶级没有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由于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的这一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派主持的洋务运动也没有成功的原因。依据刚才的结论,学生很快总结出这也是由于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通过这样的讲练结合,讨论评价以及分析归纳,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把握以及运用规律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知识结构。

2.练。高三复习课中的练非常重要。练,不仅要有量,更要有质。所以,在练习的设置选择上要针对重点、热点知识;同时关注理论方法、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等教学目标,以便在练习过程中,围绕目标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再作精讲分析。例如,授课过程中讲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早产生于广州、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时,提问:为什么最早产生于沿海地区?学生可以回答:是因为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都集中于沿海地区,最早使这些地区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我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分析,因为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市场、劳动力以及科学技术等要素。同时,提醒学生这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一大特点,扩充学生的信息量。此外,针对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学生课后思考:1840年至1919年,中国近代工业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及其历史地位。从思维角度提示学生:(1)历程可以从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顺序解决;(2)历史地位要侧重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角度。有了这些提示学生可以更准确地思考,及时巩固重点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动手,勤于动脑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后加强对教与学的反思

复习课的课前备课和课堂操作固然很重要。但课后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及时总结反思,才能及时对课堂教学的不足进行有效的补救。而且,在不断的总结反思中我们还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例如,通过这节复习课的反思,我进一步认识到年轻教师要上好高三历史复习课,还应多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结合《考试说明》研究教材,整合教材相关知识,处理相关知识之间的迁移和联系;

2.如何处理课堂容量和知识深化程度;

3.如何解决教材基础知识,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历史课感悟篇4

“每小组四人,以第六单元的内容为主题,合作办一次手抄报。”当我宣布这一决定时,许多学生都露出了惊异的目光,个个情绪高涨。

为了使学生能按照我的设想(完成教学任务)搞好这次活动,我特意提了几点要求:①四人既要有分工,又要讲合作,组长就是主编,组员就是编委,从课文中选材时要讲合作,排版、插图、写文字时要分工;②办好后,张贴在黑板上让大家评价;③手抄报的评价得分就是该组全部组员的得分。

两天后,当我再次走进教室上课时,惊异地发现黑板上整齐地粘贴着各组的手抄报。接下来,我让他们自己来讲评。具体的评价过程为:①由小组长代表组员到讲台上讲出本小组手抄报的主要内容;②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就各组办手抄报的内容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并请组员回答(可准备30秒);③大家给手抄报整体的设计及组员们的表现评分。

每个小组长登上讲台都像小教师一样讲得条理清楚、不慌不乱。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他们回答得也很不错,整体评分也非常公正。至此,课文需要掌握的内容各组都涉及到了,且很多小组还从不同角度挖掘出了新内容,教学效果出乎意料。

这次成功的尝试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隐居幕后,让学生走向前台,他们或独立探索,或合作学习,或展开争论,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无论是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合作意识、探究意识等的提高,都比教师的和盘托出、硬性操练效果要好很多。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教师的任务在于如何把它开发出来。让我们相信学生,为挖掘学生的潜能铺桥搭路。

2.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突破教师、教科书所构成的枷锁,让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互相评价,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制作、测量、观察、操作、思考、研究、猜测、交流、分析、归纳和整理等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的教学观念应有所改变,不应再像以前那样,把教科书奉做“本”,把教参当做“标准”。教师要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可以对教材进行调整、补充、增加或删减。同时,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成为了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4.对一堂好课有了新的认识。首先好课应该是“实惠课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在其中取得进步和成长。好的课堂应该是高效率的,应该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顾名思义,“好课”就应该让学生有所收获,或获得知识和技能,或掌握规律,或加强经验交流,或拓展思维,或产生情感共鸣,或提升人格,甚至改变人生观、世界观等。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在好的课堂中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上一门好课,讲究的就是“实惠”“科学”,要让课堂充满精彩,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灌输。就是所谓的“实惠”。

“好课”应该遵循正确的教学规律,以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与校园学情、班情等相符合。而那些不能被称之为“好课”的课堂,一定会存在不合理的成分或不能让大多数学生接受的一面。

人都是有个性的,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因为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习惯、素养以及处事态度也不同,所以每个人的性格是不一样的。且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学情、班情和学校教学的各方面。因此,上好一堂课,因地制宜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说,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四者完美的融为一体,是对“好课”这个概念的最好诠释。

总之,教师想要调动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应从自身出发,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道路上不断求新、求进,让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学是门艺术,教师首先应把自己塑造完美,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李京姬.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4(1).

[2]周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

历史课感悟篇5

“每小组4人,以第六单元的内容为主,合作办一次手抄报”,当笔者宣布这一决定时,许多同学眼中都露出了惊异的目光,他们有点不敢相信,于是笔者又重复了一遍。

为了使同学们能按照笔者的设想(要完成教学任务)搞好这次活动,特意提了几点要求:(1)4人既要有分工,又要讲合作,组长就是主编,组员就是编委,从课文中选材要合作,排版、插图、写文字各发挥特长要分工。(2)办好后,课堂上要张贴在黑板上让大家评价。(3)手抄报的评价得分就是该组全部组员的得分。

两天后,当笔者再次走进教室上课时,惊异的发现黑板上按照小组整齐地粘贴了各组的手抄报(还真不能小瞧了他们!)怎么来讲评呢?干脆就让他们来表演,笔者来做助手。于是,笔者提出了一个具体的评价过程:第一,由小组长代表组员到讲台上讲出本小组手抄报的主要内容;第二,有老师和其他同学就他们办手抄报的内容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请组员回答(可准备30秒);第三,大家给手抄报整体的设计及组员们的表现评分。

过程是出乎笔者的意料的,各小组长登上讲台,像小老师一样讲的条理清楚,不慌不乱,笔者提出的问题他们回答得也很不错(以前怎么就没发现呢),整体评分大家也非常公正。这样,课文需要掌握的内容笔者在提问时给涉及到了,各小组还依据自己的手抄报从不同的角度挖掘了教材,教学任务轻松的完成了。

第一,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隐居幕后,学生走向前台,他们或独立探索,或合作学习,或展开争论,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不论是对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对合作意识、探究意识等等现代意识的培养,比之教师的和盘托出、硬性操练不知要强出多少倍。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老师的任务在于如何把它开发出来。合作是充满快乐与成功的,老师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桥梁,让我们相信学生,为挖掘学生的潜能铺桥搭路。

第二,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突破教师、突破教科书、突破课堂,突出让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评价等学习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制作、测量、观察、操作、思考、研究、猜测、交流、分析、归纳和整理等方法,使学生自己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可以很好的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历史课感悟篇6

现在,我进行一下自己党课的总结,并谈谈上课的感受。通过党课学习,我觉得自己以前的入党动机不够端正,没能很好地权衡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为此,我深深地感到惭愧。以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只有肤浅、简单的了解,未曾在实际中认真学习、体会,并在实践中应用它,指导自己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今后我一定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不断与党组织靠拢,始终如一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知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含义不在于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在于日常工作中,一点一滴的奉献,不求回报。我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努力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历史课感悟篇7

目前的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中只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在乎课堂上对学生评价所使用的语言;还有一部分教师课堂对学生的评价主观意识较强,流于形式化、功利化,出现大量的、廉价的表扬,使课堂评价语泛滥成灾,对教学效果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有的教师过度赏识学生,一味地为学生叫好,不敢涉及否定的评价语,导致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更有甚者对学生进行不适当的讽刺、挖苦的评价,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日常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学生课堂评价语使用不当而导致师生发生矛盾、口角,甚至激烈冲突的事时有发生,既影响师生关系,又影响课堂正常的教学秩序,还影响师生身心健康。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语体现出关爱、激励、肯定,体现正能量,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自己使用课堂评价语中的做法与感悟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同行们共享与交流。

一、评价语要准确客观,要时机恰当。

在过去的课堂评价中,只是好与坏,对与错的评价,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应用鼓励性语言与描述性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评价。评价语应客观地指出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准确和客观是评价语的“灵魂”,没有“灵魂”,评价语就没有生命力,更没有说服力,无论说的如何生动,如何有吸引力,都显得苍白无力。因此,教师评价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既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要让学生从你的评价中知道哪些是正确的,哪些还存在问题,帮助学生纠正缺点和不足。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把握好时机,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这样评价语就起到了鼓励和提醒的作用。去年我所带初三二班翟旭萌同学,属于学困生,刚开学就和老师较量了几次,后来,偶尔发现在一次上课时,他不但没有随便和同学讲话影响课堂,而且还时不时翻书看,我讲完课后对他进行了个别、单独评价:“你本节课表现很好,好的地方是没有影响老师和其它同学,谢谢你!如果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就更好了。”该同学先是一愣,后来微笑着低下了头,后边连续三、四节课,他都能认真听课,偶尔发表自己的见解(私自说),我抓住机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从此,他就象换了一个人似的,其中考试后,他既高兴又难为情地告诉我:“老师,我差一分就达标了。”我对他说:“成绩还可以,要继续努力,你的进步就是老师最大的满足和收获了。”

二、评价语要倾注情感,具有真情实意,充满爱心。

冰心老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如果我们真心付出了爱,就一定在学生内心荡起涟漪,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的评价语应源自心灵深处,是趋势情感的流露,就像一缕温柔的春风抚摸孩子的心田,就象点点春雨滋润孩子的心灵一样,因为只有真情才能换取真情,只有真爱才能换取真爱,这样才能博得学生的信任,才能赢得学生的心。

我曾带过一位叫张婷的学生(李金萍老师班),是从汤坊转到我校的,家长在学校附近给她租房子住,这学生学习踏实认真,上进心强,成绩优秀。她除了学习之外,还担负着照顾她弟的责任,经常在租住房给她和弟弟做饭,全班同学都非常敬佩这位学生。一次月考,她的历史成绩是满分(100分),我在课堂上给她的评价是:“你的成绩和行为不仅令同学们感动,同样也令老师感动,我们看到的是100分的成绩,同样也看到了你的坚强和勇敢,及敢于承担生活重担的责任心,你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你是我们初三五班的骄傲。今天,老师代表全班同学向你承诺,你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任何困难,全班同学和老师都是你的坚强后盾,都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这位同学情不自禁的站了起来,面向全班同学说了声“谢谢大家”。全班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过后,这位同学在她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张字条,大体意思就是:“老师,从你的语句中,我感受到了你的真情和爱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一定会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你的,谢谢老师!”

总之,倾注情感,具有真情实意的评价语是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新资源,也最容易被学生接受,只要很好的运用这些资源,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教师评价语应饱含鼓励,使学生建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新课程要求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以鼓励、表扬为主,采取激励性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人们把由衷的夸奖和鼓励看作人类的甘泉,获得别人的肯定和夸奖是人类共同的需要,是人们积极进取的原动力,学生尤为如此。当学生的回答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时,就会获得信心,心里高兴,干劲一来,就可能爆发出超凡的能力。课堂上,教师不能吝啬赏析和称赞,要用充满爱意的言语评价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语能让学生增强信心,体验成功的欢愉。例如:在学习改革开放这一节内容时,我最后布置的一道作业题是:用文艺节目的形式歌颂改革开放(形式不限,内容自找,自编自演)。有4名学生的节目给我和全班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采取三句半的形式,题材新颖,表演性强,赢得了全班同学的掌声。他们获得了最佳节目奖,我送给他们的获奖词是:“你们在歌颂改革开放的同时,也展示了你们的才华。今天,全班同学和老师重新认识了你们,你们是最好的,也是最帅的,未来的艺术人生中相信会留下你们的足迹。”从此,他们参与班上的活动积极主动,学习努力上进,最后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考入高中。

我曾任课的初三四班有位叫王婷的学生,刚升入初三时,基础差,学习吃力,多多少少的自卑心理,导致她与老师和其它同学几乎不交流、不沟通。但她上课刻意努力的表现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一次月考她出乎意料的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以92分历史成绩名列全班第八名。我借此机会在班上表扬了她:“王婷同学在班上虽默默无闻,做事低调,但该同学学习踏实、认真、努力,更重要的是她独特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值得老师和每一位同学学习。”然后,她在班上介绍了自己听、记、看、填的学习方法,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从此,一个自信、积极、乐观的新形象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历史课感悟篇8

二、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 突出历史的趣味性。补充一些有趣味的材料,重视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历史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教师应尽量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围绕教学重点,补充一些有趣味的材料。如在讲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一框题时,加入了胡惟庸的故事和人物简介,从胡惟庸案看宰相的必然下场,用丰富的语言和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感染和启发学生。

2. 用情境设置及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如历史小论文、历史课件制作、展示学生作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在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之前,给每组学生都布置了作业。第一组:摄影小组,搜集我们身边的汉字艺术;第二组:绘画小组(有艺术特长生),展示国画一幅;第三小组:京剧小组,自制京剧脸谱并唱一段京剧。

3. 注重探究问题的设置。在学习历史必修一《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时,设计了“从魏征的进谏看唐代宰相的实权”一题,学生思考讨论,最后老师补充讲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打破了填鸭式传统教育教学模式。

三、宏观驾驭课堂,对教材大胆取舍,重新整合

专题式体例的弊端是全面性、整体性比较差,往往会出现一个历史事件被割裂成若干块,或在同一个模块的几个专题中分别叙述它的几个侧面,甚至分在几个模块中来叙述。如,“辛亥革命”,把辛亥革命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民国的相关内容安排在高中历史《必修一》里,把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作用的相关内容安排在高中历史《必修二》里,而把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相关内容安排在高中历史《必修三》里,另外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还有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及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的相关内容,我们的做法是在学习必修一时,把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政治活动、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一起介绍,以便于学生对此次革命有一完整的认识。

四、新课改要重视教育功能的落实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历史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历史课的教育教学所做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基本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塑造健全的人格,逐步培养爱祖国、爱和平的情感。

五、新课改要避免走进误区

1. 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传统教学。复杂的图案背景,再加上一些不协调的音乐,使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注意在课件的变化上,而忽略了对知识的掌握,喧宾夺主,冲淡主题,使学生成了多媒体的观众。还有演示多媒体课件的速度过快,课上走马观花,课下一片空白。

历史课感悟篇9

近两年,中牟县教体局也一直在推广新课改。2009年我还参加了一次会议,当时也不知道需要准备什么,就提前在网上找了一些关于课改方面的内容,准备了自己的一份教案。在这次会议上,教研组长先把会议的内容介绍了一下,然后让各个学校的教师代表发言。发言内容主要是围绕《大一统的汉朝》一课进行分析说课。我听了几个教师的发言,觉得他们的课堂设计都非常好。轮到我发言时,我先介绍了这一课的课程标准,然后进行课标解读,最后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我提到,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教学设计,即这一节课每一部分是如何设计的、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要达到怎么样的教学效果。所有的教师都介绍完后,教研组长进行了总结发言,指出今后要继续细化课程标准,而且要长期坚持,以提高历史教学实效。会议结束后,我一直在思考,今后的课该怎样上、我怎样才能跟上课改的步伐。

历史课感悟篇10

二、优化教学导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导语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最初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对此,笔者以为设计好课堂教学导语,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以为,设计好教学导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选好导语的素材,即所设计的内容应该与教学的内容相关;(2)突出重难点,即围绕教学的知识点有重点的突破;(3)导入的时间不可过长,以防影响后面的内容教学。

例如,在“人类的产生”中,笔者就通过讲述“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远古时代,一位名叫女娲的神,用水和黄泥造出了许多的男,男女女,从此天地之间就有了我们人类。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她还炼了五色石进行补天。学生在这样充满神秘色彩的导语引入下,很想知道人类的起源和产生过程,为他们的课堂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科学处理新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初中历史教材按专题编写,每个单元就是一个模块,内容精练,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首先要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优化教学内容,充分把握课标、理解教材,利用教参,理清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确定探索性教学活动的亮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要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实际,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处理,删、补、改。比如中国历史虽然长达五千年,记那么多、那么细没必要,大的王朝顺序、重要的制度名称、重要的机构和官职名称,记住一些就可以。例如三省六部制,关键是理解三省运行机制,那么,三省的名称就必须知道,六部吏、户、礼、工、刑、兵也好记,职责不必强求记全。又如八年级下册有必要补充从辛亥革命到国民革命这段时间孙中山的一些革命活动,不然学生会问、孙中山这段时间哪里去了呢?

四、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动起来,关键取决于问题的设计与生成。问题的设计,首先足以让学生真正开启思维而进行一番苦苦思索的;其次又应当是使学生可以有一定的思维成果,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品尝到问题解决的喜悦。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促使他们自觉投入到对有关历史问题的探究中去。这样的问题设计才具有其存在价值,才能作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学习“伏尔泰启蒙思想的意义和影响”时,课本中这样描述:“伏尔泰等人的思想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此时我就引导学生思考“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促进了传播这些思想的国家的思想解放”。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这些?此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互相探讨,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最大的活跃状态。这样既达到教学目的,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五、利用学习疑问,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

历史课感悟篇11

    一、“开放”不等于“放开”

    所谓“开放式”教学,即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积极引导下,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范式。他所要求的是,学生学得要轻松灵活。老师教得既要有高度、宽度,还要有一定的深度。我们有一些教师在这一问题上并没有真正理解,认为开放式教学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回答问题,且认为课堂上越热闹越好。其实不然,问题的关键是老师心中设计好教案学案,最后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且对学生中的不同观点,尤其是有创建性的观点加以表扬,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而不是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或早已设计好的答案来回答问题。

      二、创新不等于弃旧

    提倡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然而,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把“创新”与对过去一切的否定画上等号。其实,创新教育是指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与更新,而不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所有教学要素的否定,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扬弃中继承和创新。另外,创新也不是对基础知识学习的忽视,相反,应该是对基础知识学习的强化。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什么创新,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是创新的源泉。要知道,“成功的花,人们只羡慕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它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否则,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现在好多学校一搞教学开放活动就强调一定要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且把它当做是否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其实,好多教师从头到尾基本上没有讲什么,其主导地位从这节课中根本就看不出来,与其说是“导演”倒不如说是“陪衬”。这使教师很像是一个“机器人”。从表面上看,这节课形式上显得很新,但我倒觉得这节课有点形式主义。最后,从课堂测试的结果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我认为是否是一堂好课关键是看他有没有上出新意,课堂提问的设计角度好不好,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有没有得到优化,是不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学生有没有学以致用。而不是只看教者是不是用了什么先进设备。因为,使用多媒体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如果在所上的课上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我想这与不用多媒体又有什么区别呢?综上所述,我们在创新的同时一定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为创新而“创新”。那么,如今的历史课堂教学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历史课感悟篇12

一、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以下的三点:

首先,新课程认为“改革的中心在课堂”,我们应当建立一个具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氛围的课堂。教师要尊重学生,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要以认真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对于学生提出的奇异想法,要妥善地选择适当角度予以评价。

其次,针对当前学生“唯本唯上,迷失自我”的现象,提出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将学生的思路强行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束缚学生思维的做法和以严厉的语言中断学生思维过程的做法,更要禁绝以嘲讽、挖苦的语言对待学生的失误。教师要精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消除学生的畏怯心理。

最后,克服教学过程中的“以讲为主,教材至上,格式化教材”,要打破程式化、刻板化的教学方式,不要太“忠于教材”,历史教师要敢于把有争议的问题提到学生面前,并随时将考古新发现、史学新观点介绍给学生。教师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对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敢于怀疑传统、敢于怀疑书本、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创新精神是很有好处的。

二、针对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可以将创新思维结合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去,提倡成一个良好的课堂讨论气氛。

首先就讨论问题的内容而言,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拿来讨论。能用于课堂讨论的内容有两类,一是知识障碍点,包括每课的重点、难点等。讨论的内容应该集中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把握历史内涵的主要障碍和思维的障碍点上。学生思维发生障碍一般是由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难度的不适应造成的,也可能是因其思维定式受某种旧知识或某些传统影响所致。这两个障碍点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拦路虎”,将其作为讨论内容,能够保证课堂讨论的质量及效率。

其次就课堂讨论的时机而言,学生不可能一堂课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因为人的思维是间断性、跳跃性的。根据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讨论过程中,他们出现一个思维高峰后,往往要停顿一定时间,才出现另一高峰,这就需要教师把握最佳时机。我认为,最佳时间一般有两个。一是在课的中段,教学过程达到高潮,学生呈现“心愤愤”、“口悱悱”状态时,探究知识的愿望非常强烈,此时学生思维活跃,跃跃欲试,大有不吐不快之感,这时展开课堂讨论,有利于他们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容易尽言自己的体验,教师也容易接受到准确的反馈信息。二是当教师讲完新课,将要全面小结所学内容时。此时,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状况及对历史事实的熟悉程度与教学目标相差不远,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把“最近发展区”转为“现实发展区”。这时展开课堂讨论,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他们通过努力便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历史课感悟篇13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在加强和推进各民族的理解、合作和发展上功不可没。就本国利益而言,国际理解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而且,可以立足于本国国情,以史为鉴、后发制人。

根据新一轮的历史课改,初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目的分别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和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然而,事与愿违,正是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当代青少年却分化出“仇日”和“媚日”的民族倾向,与课程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戴季陶先生的《日本论》、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和肯尼斯·韩歇尔的《日本小史》三本书中日本文化的阐述,并将其作为日本侵华的背景,从国际理解教育的角度,反思我国历史课程的实施。

一、简析日本侵华之历史背景

当历史学家或学者们在编写或谈论历史时,难免在客观事实中有意或无意穿插一些主观因素,使历史观念遭到扭曲。下面笔者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作者口中,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作一个简要背景的分析,以期还原历史本色。 《菊与刀》是讲述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最负盛名的一部著作。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文化的研究,为战后美国对日政策提供重要参考。在书中提到,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理由是建立一个“国际等级秩序”,做到“各得其所,各安其分”,而日本则处在这个等级秩序的最高层。书中进一步分析,日本之所以产生这一“雄心壮志”源于本国特有国情。本尼迪克特曾这样描述到:“日本人对秩序和等级制的信仰如同美国人对自由和平等的依赖一样,虽然这两个事物看上去如同南北两极一般对立。”的确,自公元前六、七世纪来,伴随着中国的佛教、儒教传入日本,“三纲五常”就植根于日本人民的心中,随处可见,上至朝野,下至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礼仪中。但是,当日本当权者将这种模式套用到中国身上时,却水土不服,他们被视为“侵略者”、“强盗”。由此可见,日本在盲目转嫁外部矛盾的同时,由于缺乏对跨国文化的理解,结果惨败而归。

《日本小史》主要讲述了日本从石器时代到世界强权的蜕变过程,检视日本历史上所造成的“奇迹”外表下的不同切面。每个国家都有它的神话史,肯尼斯·韩歇尔也在书的第一章讲述了天皇神祗的故事——男神伊壮诺尊和女神伊壮冉尊及诸神。随着国家的建立,这些神祗故事被统治阶级利用,以确保地位合法化。于是,天皇是神的化身,是天照大神的直接后裔,由此推出,尊重他、服侍他是理所当然的事,不是责任,也不是权威。二战其间,天皇掌握有限的权利,是国家“天人合一”的象征,而政权真正掌握在政阀军阀手中。所以说,日本侵华战争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法西斯军政统治者,而广大民众只是怀着对天皇的“自然表现”做了他们该做的事情,成了政治家的玩偶。因此,在分析任何一场战争时,应该区别对待不同人的立场,不能“一棒子打死一群人”。 "

二、国际理解教育对我国历史课程教学实施的启示

从上面提供的史料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部历史、一个历史事件,并非仅有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还涉及到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其它史实,或作为背景,或作为原因,或作为结果存在。因此,在课程编写和教学中,教育者不能简单的描述史实,应该对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前因后果有所陈述。然而,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下,高考成为教育的指挥棒,课堂教学一切都围绕着高考的重点进行,历史课本只对历史事实进行简单叙述,而对别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简单提及,且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当学生学完一遍侵华史后,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景象历历在目,他们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既弱又懦,日本人既强又狠。再加上“韩日流”冲击,不言而喻,对于民族自尊心过强的学生,自然产生了“仇日”的情绪;而对中国略有不满的学生,自然产生了“媚日”倾向。

盲目“仇日”与积极“媚外”,试想,我们如何放心将祖国的建设交给“21世纪初升的太阳”呢?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理解教育的视角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坚持以历史课程培养目标为宗旨,教育者在帮助学生掌握中外史基础上,要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历史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其成为有责任感的国民、有责任感的地球公民。

第二,在历史教材的编写上,要尽量做到客观,符合史实,避免使用含政治色彩的词语、产生“潘多拉效应”。简言之,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对历史事件做出判断和思考。

第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拥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和教学技能;教学不仅让学生了解日本侵华史,还须知道日本这个国家的地理人文环境;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教师可以采用道德体谅模式,对换角色,培养学生的辨别和思考能力。

第四,闭门造车是不行的,我们要不断地推进教育的国际化,保证国家或地区间教师与教师,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跨国对话。

“历史不再是针对过去的事实陈述,而是一个为人们提供标准和目标的经验宝库。历史指引当下和未来的行动,具有重要的规范和证成意义。”历史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我们不可以忘记,因为血的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现今我们要做的就是,立足于本国国情,去审视过去与现在、本国和他国,掩耳盗铃是不行的,“媚日”更不可取。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