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现代林业思想实用13篇

现代林业思想
现代林业思想篇1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 [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 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 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 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 [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3.4经营之路

现代林业思想篇2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

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

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3.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3]。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5][10]。

4.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3)。

[3]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4]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

[5]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现代林业思想篇3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

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

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3.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3]。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5][10]。

4.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3)。

[3]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4]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

[5]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现代林业思想篇4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

.“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 [],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 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 .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

.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 []。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

.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

  

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

现代林业思想篇5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 [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 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 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

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 [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3.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3]。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5][10]。

4.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3)。

[3]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4]张国庆, 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

[5]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现代林业思想篇6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

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

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3.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3]。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5][10]。

4.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3)。

[3]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4]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

[5]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现代林业思想篇7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1][2]。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3][4]。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8]。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1]。

第一个概念一连使用了四个“现代”,关于“林业”之前,就其观点的实质而言,不过是“现代化”“林业”的定义。后一个概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这个定义的实质并未超越可持续林业的范围。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3],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3][4]。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5]。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6][7]。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3][6];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5]。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3][5]。

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2]。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3]。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9]。

3.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3]。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5][10]。

4.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泽慧,现代林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3)。

[3]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4]张国庆,试论复合生态系统与按需育林[j],安徽林业科技,2001(2)。

[5]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安徽农业,2003(学术刊)。

[6]张国庆,行政管理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现代林业思想篇8

第一,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的政治任务。解放思想永无止境,任何地方和个人都没有理由说自己的思想已经很解放。党的*大报告通篇贯穿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了相当多的理论创新和体制改革的观点。广东改革开放30年,也是解放思想的全历程。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明确*,广东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必须争当解放思想的排头兵,以解放思想为“纲”推动各项工作开展。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要在更高的水平上继续前进,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就我们林业来说,确保我省林业工作始终沿着党的*大和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确定的正确方向前进,就必须继续高举解放思想的大旗、保持敢为人先的锐气、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把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更好地贯彻落实到林业工作中,始终与党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是适应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对广东来讲,社会发展的对外依存程度非常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广东面对国际经济贸易中所碰到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如何去应对,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这个意义来讲,广东要以世界眼光来审视我们的发展、谋划我们的发展,是相当迫切的需要。从林业的实际来讲,就不能脱离这个现实。林业生产、林业产业在入世以后,大家都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林产品不搞认证还出口不了。我们提倡继续解放思想,就是跟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分工合作的“门槛”和准入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三,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是发展现代林业的自身需要。林业受传统观念和计划经济的影响非常深刻。发展现代林业要求具有现代的观念、现代的管理、现代的技术,不解放思想就无法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广东林业尽管发展很快、很有成绩,但伴随发展也积累下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面临许多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障碍,需要克服各式各样的“瓶颈”制约。广东林业发展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一致,在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时刻,迫切需要来一次新的思想解放,使我们能够深刻审视所处环境变化,深刻分析优势和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观念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二、联系实际,突出重点

省委已明确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这是我们开展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循和认真落实的。林业系统在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要努力做到“六个克服”,增强“六种意识”。

第一,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增强忧患意识,推动现代林业新一轮发展。广东林业曾取得骄人成绩,许多方面在全国先行一步,这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宝贵财富。大家刚才的发言充满着忧患意识,这是很可贵的。形势不断在变,过去我们先进的现在人家已经超过了,有很多方面我们也从来没有领先过。所以,我们确实不能有骄傲自满的思想。书记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上*,“推进科学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以宽阔的胸怀和开放的视野,向‘对手’学习,向‘追兵’学习”。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实现新突破,就必须戒骄戒躁、居安思危、头脑清醒、冷静分析,充分吸取兄弟省市的经验和做法,扎实解决自身的存在问题和不足,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林业大发展。

第二,克服部门林业思想,增强服务大局意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准确定位林业。李容根副省长在全省林业局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要。对林业的定位具有双重性,既是基础产业,又是公益事业,两个牌都要打。我们过去更多的是自己部门想自己的活,没有从全省大局的角度去思考林业工作。譬如,当前林业部门如何围绕新农村建设推进林业工作,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委的精神,认真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争取有所作为。广东林业发展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我们林业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这样一种思想,即:我们从事的是神圣而光荣的工作,是在履行省委、省政府赋予的工作职责,林业不是林业部门一家子的事,搞部门林业断不可取。当前的林业发展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大局意识,增强全局观念,从为省委、省政府履行职责的高度推进林业,在促进农村和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坚持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切实维护全省生态健康安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林业无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克服片面狭隘的发展观念,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全面构建林业三大体系。今年是我省发展现代林业的关键一年。在林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森林生态、林业产业、森林文化三大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取得初步成效。但是,对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更高要求,我们的差距仍然很大。不容忽视的是,一些地区、一些干部职工对林业三大体系建设仍存有模糊的认识,甚至存在只看到经济效益、看不到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片面狭隘发展观。今年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和全省林业局长会议对林业三大体系建设的思路更清晰、任务更明确,更加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发展现代林业的崇高使命,*要努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我们要把握这个有利的契机,通过组织好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切实转变发展观念,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智慧和力量,推动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四,克服封闭保守的陈旧观念,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推进建立与现代林业相适应的体制和机制。相比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广东林业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这是客观事实。我们不仅不要为此感到难堪,反而应从种种差距中查找深层次的原因,特别是从自身查找问题和根源。现在我们大谈改革,但有时候恰恰是我们自身在维护某些保守、陈旧、不适应的体制。林业系统很多改革不敢推出或者没办法推出,很多就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原因,比如队伍建设、森工体制改革等等,均是如此。林业部门不能成为旧体制的捍卫者,否则我们就会走进死胡同。我们要有勇气解决问题,首先要敢于正视问题,不能回避问题。按照国家林业局的部署,今年我们开始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次林改涉及面广,影响面大,任务艰巨,不容有失。然而,我们的林改工作缺少可供借鉴的做法和经验,客观上增加了不可预知性,推进林改的工作存在着不少的困难。此时此刻,我们更应敏锐地认识到,解放思想是林改的助推器,任何改革中的困难和障碍,都需要通过解放思想推动进一步的改革来加以解决和克服。为此,我们要通过开展学习讨论活动推动思想解放,通过解放思想推进林改,进一步明确目标,坚持原则,依法改革,积极推进,创造出既符合国家规定,又体现省情、林情的广东版林改模式。

第五,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增强打基础增后劲意识,推动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林业系统来说尤其重要。林业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林木生长周期长,投资见效慢、风险大,任何急功近利的行为都可能对林业发展和生态状况造成严重的伤害。这几年,我们*了科学经营的理念,有效地培育了森林资源,逐步把重点从量的扩张转到质的提升上来。现在全省从发达地区到山区市县,开始注重做好林分改造的工作,这是一种非常可喜的现象。今年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把加强森林经营作为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与之相对应,我们*要始终把维护生态健康安全作为发展现代林业的基本任务,落实建设、管理、保护、打击并重的措施,确保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稳步增长,确保森林质量效益明显提高。这些立足长远、着眼未来的战略意识和具体做法都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念,有利于林业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力坚持和发扬。

第六,克服不思进取的精神状态,增强奋发有为意识,树立干事创业的行业形象。林业系统干部职工一直以来都甘于清贫、勤奋工作、默默奉献,充分展现了林业行业的良好形象。近年来,我们致力于大力弘扬“专业、敬业、勤业、创业”的行业精神,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林业系统奋发进取、勤政廉政的风气已逐步形成。但我们也要看到,个别人员仍然存在害怕艰苦、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现象,这种精神状态非常糟糕,对事业发展和个人进步非常不利。当前,林业的一些重大改革,如林改、林业工作站改革等,都需要增强主动性和紧迫感,不积极、不主动、效果也不会有。任何的改革,都应该充分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不思进取和等、靠、要的思想在林业部门万万不能有。我们事业发展需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也需要高效运转、便民利民、干净干事的政务环境。在这次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我们特别要重视摒弃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精神状态,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倡导良好政风行风,树立奋发有为的行业形象。

三、明确目标,推动发展

这次全省林业系统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目标是:围绕建设生态文明,争当发展现代林业的排头兵。为此,我们要始终坚持用发展现代林业的成效来检验学习讨论活动的效果,通过学习讨论活动解决林业的实际问题,推动林业发展。具体要坚持六个“能不能”的评判标准,即: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能不能达到目标要求,重点生态工程项目能不能提高质量效益,发展林业产业能不能取得新突破,防灾减灾能力能不能有新提高,加强基层队伍建设能不能有新局面,促进农民增收能不能有新贡献。全省各地、各单位在学习讨论中要坚持目标和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把学习讨论活动的成果体现到科学决策上,转化到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实际行动中。

四、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第一,明确主题、科学引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不偏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不动摇,既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广泛讨论、畅所欲言,又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特别要加强舆论宣传,做好科学引导的工作,积极利用网站、杂志、简报开辟宣传专题,引导学习讨论活动健康有序开展。

第二,抓住重点、带动全面。坚持以党员干部为重点,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参加学习讨论,积极思考和探讨问题,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同时,发动干部职工自觉参与,形成全系统上下思想大解放、谋求大发展的强大声势和生动局面。

现代林业思想篇9

1 做好林业思想工作之重要性分析

古语总说“关乎人文,以化天下”,这是什么意思呢?先贤圣言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知道意义呢?笔者通过考察我国古代林业论著,发现古代人民对于林业的基础看法是认为人要认识、划定自身行动的限度,进行有节制、和规律性的开采林业资源,在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19世纪改革开放的热潮迅速席卷我国的时候,许多之前从未出现过的思想开始活跃。我们不得不承认这股热潮具有相当大的启蒙意义,至少在某个层面来说,有利于“思想开放”。但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在泥沙俱下的思想潮流中,许多腐朽、落后的思想也在逐步的侵蚀人民群众的内心世界。更何况,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催生了类似拜金主义的思想,追名逐利成为理所应当,趋新慕异成为新风尚,贪图享受之风席卷神州诸多地方,舍正义而求富贵的例子亦是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为了谋求一己私利铤而走险,做出有违伦理道德的黑心事。从上层建筑方面来说,这是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做好。当然,林业也不例外。

在实现传统林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进程中,我们不仅仅要将焦点着重于“好、硬发展”,也应该着重于“软发展”,光有林业科学技术还不够,还要有正确的思想。“治林”的核心在于“治人”,人心的所相处才是隐藏在表面无波下的微澜。我们要明白,林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对于从业者的一种心灵洗涤,更是对林业发展的负责任的表现。

众所周知,我国现在的林业在许多方面还不能实现全自动化、机械化、智能化。换言之,就是人依然是实现林业作业的核心个体。林业职工大多数是一直在林业生产的前线,相对于其它行业,他们所接受到信息较为封闭、有限,因此他们的思想也较为保守。保守和开放看似是相互对立、矛盾的,但这2种思想同时存在在林业职工身上又是可以理解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合理的引导。

2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之具体措施

思想政治工作并非通过屈指可数的“开会”、言之无物的“报告”、死板生硬的“动员”就能够实现的,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繁琐、艰难的工作。我们不能置之不理或是草草结案,当然也无需害怕。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2.1 抓好语言表述

语言的目的是交流和沟通,是打破“巴别塔”的交际、思维工具,思想政治工作是语言的引导,更是思维的渗透。通过深入浅出的道理和充满说服力的语言来让职工产生共鸣。

2.2 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将深刻的理论和思想进行结构,然后通过合理化的消解和重构,帮助从业者树立正确三观,再动之以情,通过言传身教、以情化情的方式,放低姿态,用平等的态度和职工交流,解决从业者的思想问题。

2.3 用现代媒体加强渲染

通过各种现代媒体形式,以思想政治内容为依托,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情感丰富,加强这项工作的感染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形式、手段,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做好林业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现代林业思想篇10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Forestry Companies

LI Fangmin

(Inner Mongolia Forest Industry Group Derbur Forestry Company, Derbur, Inner Mongolia 022357)

Abstract Forestry enterpri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s to unite the people of forestry companies, manage emotions, resolve conflicts, boost morale, unity of the basic work of the mind is part of the party'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forestry enterprises is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nagement of forestry enterprises. In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forestry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can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faith education of forestry enterprise workers, helping to train a staff of four, for forestry enterprises economic grow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roughout forestry enterpri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practice, we found that many forestry companies have gradually attention to their ow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of forestry companies have achieved some succes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of the forestry enterpri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Key words new situation; forestry enterpris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林区经济不断发展,各项事业也得到了稳定发展。在这样的新形势和新环境下,林业企业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已经无法对当今新形势发展需求进行满足,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林业企业实际情况,坚持创新发展重要原则。重新理解和深刻认识林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而构建与时展以及林区实际需求相符合的管理模式以及工作机制。林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林业企业开展一切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带领林业企业全体职工团结协作、发挥才智,促进林业企业发展重要的环节。下面,笔者就浅谈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1 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深入开展、广泛开展以及长期开展的工作,林业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决定了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更是开展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同样是带领林业企业全体职工共同协作,发挥才智的重要渠道。加强林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提升林业企业职工的思想觉悟,实现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下面,就从两个方面阐述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1.1 促进林业企业跨越式进步和发展

在新的时期中,林业企业不仅要保持原有发展的尽头,还要实现更好的发展。换言之,林业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里基本的主体,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以及新时期文化建设过程中,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发挥比以往更加突出的作用,才能够保证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为了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必须要对林业企业职工能动价值和潜力进行充分挖掘,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和引导职工的发展,进而实现推动林业企业科学发展的根本目标。而林业企业自身所取得的进步,也可以进一步推动企业职工的进步,促进企业职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实现职工全面发展。所以,充分发挥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以及优势,对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和方法进行创新,与林业企业全体职工更加紧密地联系,使林业企业拥有坚实的人力保障以及更加充分的智力支持,为实现林业企业跨越式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1.2 保证林业企业应对外界环境变化

自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在这样的形势下,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导致大多数林业企业的市场环境以及经营环境都日渐复杂。在这样的环境中,林业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必须要致力于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以及现代公司治理体制中,虽然这一举措利于林业企业在日后发展过程中抢占先机,但是,会导致林业企业工作环境波动,影响林业企业职工切身的利益,导致林业企业职工在精神方面和思想方面出现新的变化。此外,伴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体制更加健全,竞争机制调节作用更加突出和深入,这些均决定了林业企业竞争压力越来越激烈,导致林业企业发展和生存问题越来越突出,职工对于未来的信心受到了环境的冲击。这些发展过程中新的特点,使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更加突出。因此,林业企业只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林业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密切的关注,全面发挥思想政治的引导优势和指导作用。才能够具有针对性地缓解林业企业职工的精神压力以及思想压力,对职工心理进行调节,进而有效平复因为环境变化而导致林业企业职工情绪的波动,为林业企业稳定、健康以及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必要保证。

2 全面开展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2.1 建设高素质思想政治队伍

林业企业实施和制定管理制度,必须要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符合,为林业企业创收经济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传统的工作过程中,林业企业将大部分精力和投入均用在了生产经营和管理中,比如,林业企业管理的重点是业务推广人才建设和操作技术人才建设,而没有充分认识到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在当今新环境和新时代中,由于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为了从本质上调和林业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平复林业企业职工情绪、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必须要改变林业企业传统的人才建设局面。通过提升林业企业思想政治人员综合素质和技能,来推动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突破。不仅要加强林业企业思想政治职工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保证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自身的领域中能够具有带头示范等作用,用规范的言行和正直的工作作风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以及说服力。还要充分运用专业的培训,对工作人员专业素养进行强化,保证林业企业的政工队伍可以及时发现职工存在的思想问题,通过外部助力,熟练使用各种方法和工具,实现立业企业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

2.2 加强林业企业职工形势任务教育

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在实施林区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在进行新林区建设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伴随着当前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本深层次的矛盾得以体现。比如,有些林业企业的职工将困难看得过重,对发展前景缺乏信心,不能正确认识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导致职工不思进取、畏难情绪、怨天尤人,更有甚者,会导致职工出现过激行为。正因如此,林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将形势教育作为重点,引导职工看清环境和形势,使职工可以正确判断形势,并且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增强职工的自信心。通过召开职工座谈会、理论报告会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方法,加强党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及基本路线的教育,引导林业企业职工在正确解决思想困惑的前提下,逐渐将顾虑思想、不平衡心态消除,将职工从旧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

2.3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

面对新社会、新时代和新环境,工作对象的变化更为深刻,林业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运用新的手段,开拓新的途径。通过对人类文明优秀的成果进行认真的学习以及借鉴,对最新技术和成果进行不断汲取,全方位改进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以及方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然科学不断发展、人文科学的不断进步,均为林业企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不仅是林业企业职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从文化推进角度丰富了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运用学习型的组织理论,使林业企业群体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良好的氛围,通过团队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升了林业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的素质,为实现林业企业职工共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互联网的不断运用和普及,为林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

3 结语

综上,如果将林业企业职工行动作为企业进步的根基,那么,职工的思想便是绿芽,思想可以使行动长成参天大树。思想不仅对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更对林业企业整体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对于林业企业日后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林业企业的政治工作格外重要。在和平时期中,林业企业政治工作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石。面对当前林业企业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想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效,就必须要拥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林业企业干部职工队伍,将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实际业务,实现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铭.新媒体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85,86,89.

[2] 姚庆峰,任世雄,王同奇,李冬冬.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5.4:29-31+34.

[3] 陈喜秀,董芳芳,白璐,陈香,阿依帕丽,李世辉.城市社区离退休老年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J].学理论,2015.7:186-188.

现代林业思想篇11

其实,和谐思想,古今中外早已有之。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人看来,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在两周时期,太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的论断,他在《国语·郑语》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万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的和谐思想。《易传》中,也极力提倡和谐思想,并提出了“太和”观念。北宋思想家张载指出:“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正蒙·太和篇》),“道”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范畴。在这里,“太和”便是道,是最高的理想追求,即最佳的整体和谐状态。《左传》用“如乐之和,无所不谐”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社会和谐的图景。

我国和谐思想在儒家、道家和佛家中,又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与提升。在儒家,孔子的学生有子提出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孔子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道家学派的典型代表有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第二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老子》第五十六章),以及庄子提出的“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庄子·外篇·田子方》),“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庄子·外篇·缮性》)等思想。佛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是“能善和谐,造作业果,转轮生死,无有穷已……能如此者,即是众生真善知识。不毁净戒能修禅定,增长觉慧能坏恶趣,得解脱道观四谛方。”(《无明罗刹集》),“佛之遗嘱,以戒为师。师训七支,弟子奉行。莫令污染,仁让贞信。和雅真正,战战兢兢,动静和谐,故言以戒为师也。”(《四念住》)。

在西方,毕达哥拉斯派最早把“和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其和谐观揭示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某些和谐现象,为艺术理论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和观点。柏拉图提出了“公正即和谐”的观点。黑格尔认为各因素的协调一致就是和谐。近代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提出《单子论》和黑格尔的和谐思想,以及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怀特海的合生思想、哈贝马斯的和谐观等等,这些都表明西方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有其深厚的文化传统,可以说,它植根于哲学,又在政治学、社会学中表现出来[1-2]。

1.2 当代和谐理论

从和谐论的理论渊源来看,早期的和谐思想,源自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和谐”认识,从自然界的和谐有序运转,得出了启发,并将之运用于人类社会的研究与实践。到了近代、现代,和谐论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社会学方面着手的,大多数研究都局限于“和谐社会”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其内容也很少涉及到自然界的“和谐”,或者更加广泛意义上的“和谐”。

1987年,席酉民先生在《和谐理论与战略研究》的着作中阐述了其观点,认为和谐理论是建立在系统理论与系统分析的框架之上的,其理论的核心基础是,任何系统之间及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都是相关的,且存在一种系统目的意义下的和谐机制。1989年,席酉民、汪应洛、李怀祖在《和谐理论》中,对社会经济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各种各样负效应,提出了一种降低负效应使系统最有效发展的“和谐发展理论”[3-4]。

1999年1月18日,张国庆在知识论坛上发表了《和谐发展初论》,以及随后发表的《论和谐发展》和《再论和谐发展》,从全球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角度,提出了和谐发展理论。2006年,张国庆又从发展学角度,分析了人类社会的显性危机和隐性危机,构建了发展学学科架构,倡导符合和谐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此时的和谐论,已经基本拓展到了广义的生态系统。2012年4月10日,随着张国庆在科学网博客上发表了《生态健康概论》,以及稍后发表的《和谐论概述》《生态论概述》和《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和谐论已经基本融入了广义系统,此时的“和谐”,对广义系统来说,既是系统的最佳状态,也是系统的理想目标,还是系统朝理想目标进化的过程。至此,和谐论已经拓展到了广义的系统,已具理论雏形[5-16]。

2002年,刘长明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研究后,认为该理论尚在一定的缺陷,他认为和谐发展是在物种平等的思想指导下,人类自觉吸取大自然的生存和发展智慧,促使生态系统内部进行良性互动、协调共进,从而优化生态系统,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2005年,刘长明、刘明辉又分别从经济学和政治学角度对和谐理论进行了阐述。2006年,刘明从社会公正角度指出,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理所当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维护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2006年,袁吉福从代价论角度分析了和谐发展代价的特点与付出方式,认为社会发展具有不确定性,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更是如此,当代和谐发展也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负面代价,我们能够肯定的只是产生的负面的代价不会危及总体和谐的局面[17-21]。

2 和谐林业的内涵

林业是 “人·地”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维护社会、生态系统和谐的主体之一。和谐林业应以“人·地”系统为对象,以 “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协调人与人、人与环境、陆地生态系统诸因子间的关系。因此,和谐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参与协调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采用生态化技术,协调人与人、人与环境、陆地生态系统诸因子间关系,倡导生态文化,维护人类心理系统与生理系统健康,实现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和谐共荣。

3 和谐林业研究进展

张国庆分别于1999、2002年发表的《和谐发展初论》与《全民参与,按需育林, 和谐发展中国现代林业》,初步从和谐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和谐林业定义与发展策略[7-12]。随后又在2003年发表的《试论和谐林业》中探讨了和谐林业的内涵。此后,和谐林业的研究进入高峰期,按照中国知网检索,至2012年9月底,重要的有关“和谐林业”研究论文多达57篇,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余方银(2004)和张培洁(2006)从林业的经营对象、原则、思路3个方面论述了和谐林业理念;王学兵(2006)从发展学角度提出了和谐林业定义,并根据我国林业现状,提出了我国和谐林业发展策略;万承永、曾德庆、万青(2007)从生态建设、林权改革、城乡统筹、建设平原林业和现代林业角度,分析并提出南昌市创建现代和谐林业事业的建议对策;吴静平(2006)运用和谐林业理论,论述了森林法的作用,指出了我国现行森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曹 文等(2006)从财政政策角度提出了国家应当制定以公共财政为主,全社会多渠道投入支持和谐林业建设的财政政策;张冰新(2008)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阐明林业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中的作用,从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上探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武雷、刘立成(2010)从林业文化角度,[!]提出了我国林业持续和谐发展的对策[22-29]。

4 我国和谐林业发展对策

(1)林业现代化。我国林业要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激活行业活力,因而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原有的思维惯性,进行林业体制改革,从而加速我国林业产业现代化进程。

(2)林业生态化。只有理解和尊重自然规律,将生态学规律融入到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中去,人类社会才能够和谐发展。林业生态化就是将林业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生态化,按照生态学、社会学规律,发展林业,促进林业系统功能充分发挥,使林业系统发挥其生态化样板作用,促进社会这个大系统生态化进程,从而达到林业与社会和谐的目的。

(3)林业社会化。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林业发展必须遵从社会学规律,将林业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融合起来,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才能够促进林业的和谐发展。

5 参考文献

[1] 康渝生.和谐发展的理论渊源及其在当代的实践[J].学习与探索,2006,162(1):144-147.

[2] 李莉.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提出背景与实现途径[D].武汉:湖北大学,2010.

[3] 黄丹,席酉民.和谐管理理论基础:和谐的诠释[J].管理工程学报,2001,15(3):69-72.

[4] 席酉民,汪应洛,李怀祖.和谐理论[J].系统工程学报,1989,4(2):79-89.

[5] 张国庆.和谐论概述[EB/OL].(2012-10-05)[2012-10-07]./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19388.

[6] 张国庆.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8-29.

[7] 张国庆.和谐发展初论[EB/OL].知识论坛,(1999-01-18)[2012-10-07]./bbs/dispbbs.asp?boardID=5&ID=1005.

[8]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EB/OL].(2000-02-28)[2012-10-07]./bbs/dispbbs.asp?boardID=5&ID=1299.

[9] 张国庆.再论和谐发展[EB/OL].(2001-01-08)[2012-10-07]./bbs/dispbbs.asp?boardID=5&ID=1351.

[10]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学术版,2003(1):69-79.

[11]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和谐林业[J].绿色中国:B版,2003(3-4):79-83.

[12] 张国庆.全民参与,按需育林,和谐发展中国现代林业[J].安徽农业:学术版,2002(2):163.

[13] 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6):45-49.

[14] 张国庆.生态健康概论[EB/OL].(2012-04-10)[2012-10-07]./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31.

[15] 张国庆.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45-246.

[16] 张国庆.从林业系统的自组织探讨生态林业的设计[J].华东森林经理,1990,4(3):37-41.

[17] 刘长明.发展的革命——从可持续发展到和谐发展[J].济南大学学报,2002,12(1):5-14.

[18] 刘长明.和谐文明论纲[J].学术界,2005(1):79-105.

[19] 袁吉福.从代价论视角看和谐发展之代价[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12-115.

[20] 刘明辉.试论政治和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43-46.

[21] 刘明.论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2-35.

[22] 余方银.试论和谐发展与现代林业[J].安徽农业,2004(5):37.

[23] 张培洁.浅议现代林业的和谐发展[J].辽宁林业科技,2006(6):42-43.

[24] 王学兵.论中国和谐林业建设[J].现代农业科技,2006 (11):59-60.

[25] 万承永,曾德庆,万青.创建城市现代和谐林业的思考[J].林业建设,2007(5):41-43.

[26] 吴静平.从和谐林业理论探讨我国森林法律体系建设[J].现代农业科技,2006(12):61-62.

现代林业思想篇12

引言

思想工作对林业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它对各项工作起到带头和引导作用,有极其丰富的内容意义和潜在的巨大能量,是林业企业发展的源头和无形的力量。开展思想工作不是简单地注重形式,而是结合新时期的特征,与时俱进,树立人本观念,走近职工生活。充分发挥思想工作的优势,为企业助力为职工群众服务。

一、新时期林业企业思想工作的意义

加强和改进林业企业思想工作是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手段。新的时期,若林业企业职工缺少危机感、紧迫感、积极进取的责任感和奋起向上的精神,就会妨碍上进心和责任心的产生。因此,新时期林业企业要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要不断通过各种有效方法改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

二、新时期加强林业企业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一)新时期林业企业科学发展观形成的需要

在新的时期,林业企业如何实现科学发展是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想工作的前提。要促进林业企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并能够破除经济发展的障碍,为企业赢得效益,为职工群众带来利益,就必须通过加强思想工作的开展,使广大干部群众以科学发展为基础,充分认识党的性质,加深了解党的章程,坚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形成科学发展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新时期林业企业制度的需要

新时期林业企业完善的制度,需要职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不懈地执行,需要引导职工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克服遇到的困难和阻力;经济的发展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需要坚定职工的思想信念,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抵制消极不良的情绪,增强社会主义责任感。因此,新时期加强思想工作对林业企业制度的执行起到重要作用。

(三)新时期林业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林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变化影响较大,对人文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这也就确定了其在社会发展的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一切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为了保证和促进林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把思想工作深入到职工群众工作生活中,使职工思想与企业融为一体,为企业的发展形成一股合力。党员干部依照当前的形势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员工思想工作建设,形成上下一心的良好环境以促进新时期林业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新时期林业企业思想观念转变的需要

人的思想是客观产生的思维活动的结果,是一切行动的指挥家。新时期林业企业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企业的规章制度的转变,更离不开这个行动的指挥家,企业发展的灵魂是职工思想观念的彻底转变,观念意识不深入改变,一切的思想工作都是空谈。因此,林业企业发展过程中,使职工在思想上形成以企为家的主人翁精神,积极努力地工作,为新时期的林业企业快速发展添砖添瓦,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就必须解放思想,转变思想观念。

(五)新时期林业企业工作创新的需要

新时期林业企业职工思想工作以党的建设为中心,以市场的经济发展为准绳,由党的领导干部起到带头作用,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能够广泛参与到企业的思想工作中来,打破思想工作由干部一手抓,彻底创新思想工作形式,必须要结合实践,依据企业的发展特点,深入地宣传、贯彻、执行党的方针和政策。因此,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作的创新。

三、新时期林业企业开展思想工作的举措

(一)引导职工转变思想观念

林业企业的经济建设、发展目标的贯彻和提高,需要全力开展思想工作建设,需要领导和职工转变思想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生机盎然。在新时期,林业企业思想工作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以企业发展为中心、以工作实践为轴线、以党的理论为基础,团结教育职工,使职工具有爱国家、爱集体的精神面貌,具有积极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状态,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促进新时期林业企业的发展、创新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保障。

林业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并提高职工的市场竞争意识,例如利用职工代表大会、小班额的自主学习和企业组织的演讲会、辩论会、竞赛等,这样既充实了业余生活,又培养了职工积极乐观的心态。职工市场竞争思想观念的转变能够使员工自觉地融入市场竞争当中,促进了林业企业发展和职工的利益结合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1.以新时期的发展方针为基础,教育企业职工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和快速发展的紧迫感,争取做到思想和行动上一切抢在前面,抢占有利商业机会,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方能在新时期的林业企业中屹立不倒,全体职工只有积极地转变思想观念才能促进新时期林业企业的工作发展。

2.要制定适用新时期的激励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培养专业人才制度的建立,对于爱岗敬业、有创新精神、勇于奉献的职工提供良好的培训、学习的机会,使其在工作中得到重视,增强工作责任心、事业成就感,使有用的人才在林企中不被埋没;激励制度的建立,有时有效地对在企业管理、生产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团体、先进个人予以奖励和宣传,从而激发更多的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并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只要能及时对职工很难解决的困难施以援手,并帮助解决,员工的工作激情就会被激发出来。

3.仔细分析研究职工的思想情绪,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掌握职工的思想精髓,及时发现职工的思想波动,帮助解决职工遇到的各种不愉快的事情,使广大职工能够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4.刚柔并进的管理模式能够遏止职工的思想波动,多给职工鼓励,批评之余,不要忘记其优点,以情理打动职工的心。如果职工没有笑容,你也要回以微笑;如果职工没有兴致,你也要激发其热情;如果职工不接受批评,你也要耐心对其教育。总之,管理企业要用“心”,要倾“情”。

5.良好的企业思想文化能促进职工团结合作精神的形成。思想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的管理进程,一个适用于新时期发展变革的林业企业,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文化素养,从领导到职工群众,必须要打破旧的思想观念和根深蒂固的传统理念,积极的探索和尝试良好的企业思想文化建设途径,学习其他行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使全体职工团结一心、精诚合作地为企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6.不违反企业的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满足职工正当合理的要求,并且使职工树立以企为家的思想观念,这样能够加速企业的经济发展。

(二)积极创新思想工作的方法

新时期人们精神世界的巨大变化,促使林业企业的发展要跟上时代的形式,企业思想工作的开展与推进也要不断创新、不断拓展。通过各种提升方式,使从事思想工作者努力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听取和吸收有利于开展新时期思想工作的方法和有效手段。新时期林业企业思想工作的创新,必须以现代精神文明为基础,遵循现代的科学发展,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全面培养职工的精神道德观、世界观,形成崇高的思想境界,并把高尚的思想融入实践中去,培养成文明的行为规范,既能推进职工文化的积累,又推动了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思想工作的顺利进行,培养职工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氛围,努力接受新鲜事物。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的盛行为新时期企业的思想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特别适用于年轻的职工群众。总之,新时期思想工作的开展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更要符合现代人的特征和瞬息万变的生活节奏,调整心态,积极创新思想,有效地提高思想工作的进程。

(三)建立思想工作的新机制

以新时期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为基础,以林业企业的规章制度为要求,调节整合人员机构,加快推行林企思想工作的机制改革,建立适用新时期的企业思想新机制。在高效的经济时代,必须要求企业人员工作分工明确,更需要从事思想工作的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精湛的工作本领,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其不凡的工作才能。从事企业思想工作的部门和专职领导干部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打破不良和滞后的工作怪圈,不要认为自己的工作对于企业无关轻重,要抓住重心紧紧围绕单位的发展建立良性互动的激励机制和规范有效的约束机制,形成全面协调、有机结合、不重复性劳动的工作新局面。

(四)全面提升从事思想工作人员的素质

从事企业思想工作的人员队伍,是新时期林业企业思想工作的主力军,要从发展林业的角度,充分认识林业企业思想工作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从市场战略角度加速推进思想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使其具有优良的作风、精湛的能力、高品质的人格,使之成为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加大从事思想工作的领导干部队伍培训的力度,各种方式的培训学习结合起来,使其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得到提升,形成能够掌握群众思想动态的多面手,只有他们的能力提升了才能有效地开展思想工作,提高全体林业企业职工的思想境界,并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结语

新时期林业企业的思想工作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是团结全体职工和企业各项工作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林业企业的政治优势,是完成政治任务的重要保证。重振林业、发展林业,使林业取得辉煌的成绩,特别需要发挥思想工作的优势,弘扬整体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全体职工投身建设林业的热情,因此,新时期只有充分发挥林业企业思想工作的优势,才能保证林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各项工作的正确运行方向,才能形成人人为林业,林业为国家,企业与员工团结和谐共处、事业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黄醒初.新形势下做好林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4(4).

现代林业思想篇13

进入二十一世纪,林业企业面临的经营形势和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林业现有的资源采伐作业条件恶劣,燃材料费用涨幅较大,企业办社会的沉重负担,使林业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振兴东北老工业企业基地,使主辅剥离,企业改制,裁减人员给林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在利益分配、劳资关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林业企业矛盾更加加错综复杂。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创新林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服务于林业经济建设的观念不动摇

目前在林业企业改制的过程中,精减人员、压缩管理机构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撤减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精减政治思想工作人员时有发生。有的林业企业将宣传部、组织部、政法委合并政治部或党委工作部。合并精减只是一种形势,然而在一些部门更甚的是把所有政工人员全部减下去,这给思想政治工作事业带来严重的后果。

二、构建和谐林区是林业思想政治工作追求实现的目标

现代社会人际交流、沟通、理解、融洽广泛深入,信息传播快,人的思维活动差异性较大。收入差距拉大,体制转换快,岗位流动性强,都导致了思想活动的开放性、逐利性、多变性,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复杂和困难,常规的“我说你听”的灌输形式很难适应“多彩的世界”。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本着让思想工作对象入心入脑的原则,把工作对象与自我结合,民主平等,注重方式方法,讲求层次化、个性化,讲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必须研究人,熟悉人,以人为本。必须制定切合林业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纲要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林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务必克服困难,振奋精神,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勤奋工作,不懈探索。林区实现了和谐,稳定的发展就有了基础和保证,林业二次创业再造辉煌,林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就能实现。

三、林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企业壮大离不开良好的政治氛围,更离不开和谐的环境,做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站在企业发展的高度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必须随着时代进步和企业改革、调整和发展的要求而求实、求变、求新,始终坚持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立场上,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环节做好宣传、发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深入挖掘代表,反映企业形象及特征的企业理念,引导员工的价值取向。

林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在林业的喉舌,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林业企业改革、发展带来的各领域的深刻变化,传统的观念受到挑战,特别是在“务虚”为基础特征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以经济指标为考核尺度的企业中的作用和地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置疑,思想政治工作者警觉的呐喊,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追求的目标就是构建和谐林业,它能促进林业的发展和稳定,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它能够构筑员工的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当今企业的竞争是复杂的、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竞争,体现在理想与价值的取向,人才与技术储备,产品与市场开拓,服务与质量信誉,公益与社会责任,企业与社会和谐竞争,是企业形象的角逐,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是企业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部分,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与制度建设要得到加强

由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林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相对于经营管理工作不能突显实效的特征,其潜在的价值和远期效果而被忽视,但实践证明林业企业改制后不是要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相反应得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队伍建设更应加强。一是要配足人员;二是要引进人才培养和储备后备队伍;三是要加强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后续培养,补足更新知识,适应林业发展形势的需要;四是要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

五、林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形势的需要

当前林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必须从更新观念入手,结合新时期林业发展的特点,就主体和对象之间相互融合,由消极被动变主动积极,加强交流、沟通、理解、融洽。适应新时期信息时代的思维活动差异性明显增加,收入的差距、体制的转换、岗位的交流所导致的开放性、逐利性、多变性的需要。要创新思维、探索手段和方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注重层次性,个性化,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关注民生,关心民意,注重解决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出发,从解决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打造林业企业的思想文化基础,做研究的的专家,成为塑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适应林业发展需要。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