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工作思路实用13篇

煤矿安全工作思路
煤矿安全工作思路篇1

2004年,我队遵循“简便易行、注重实效、不断创新”员工培训规划,在实用、速成上下功夫。一是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新颁布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及评级办法》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全员安全质量标准化思想意识,并编写了详细的“教”与“学”计划,做到学习时间、人员、内容三落实。二是以集团公司、矿开展的首届职工技能竞赛为契机,将技能竞赛和作业现场延伸,对照《作业规程》、《技术操作规程》中诸如回柱放顶、放炮、瞎残炮的处理、支柱等工序进行理论与技能讲解,现场手把手的岗位示范操作,促进员工在干中学、学中练、练中精。三是开展了“学习金牌工人、争当金牌工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启发教育全体员工以学习许振超同志的先进事迹为动力,在能吃苦的基础上添加“技能型、学习型”。全年组织员工培训26场,培训1800余人次,员工持证率100%,有9名同志获得了“技术状元、技术能手称号”,35名员工取得了初级工资格证书。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清醒的看到我队在员工培训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具体讲一是“两镑有力就能干煤矿”的陈旧观念仍在员工的思想意识上存在;二是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给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三是员工流动性较大,出现反复招工、反复培训,培训工作量大;四是部分员工把学技术看作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所有这些,在2005年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梳理,下大力气加以改进。

二、2005年人力资源培训工作思路

1、指导思想:2005年,我队紧扣《羊场湾煤矿2005―2007战略规划安排》,按照“围绕一个目标,建设三支队伍,创新三个机制”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理论培训与实际培训相结合,日常培训与阶段性培训相结合,过程与最佳效果并重的原则,做到学习内容在岗位上查找、技能培训在岗位上开展,学习效果在岗位上体现,将教育培训向生产现场全过程延伸渗透,强化“一日一题、一旬一问、一月一季一考”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强化证件管理,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杜绝无证上岗,实现员工持证率100%。

2、人员现状:目前我队现有195名员工中,已取得初级资格鉴定证的有30人,取得中级工资格鉴定证的有2人,高级工的3人分别占全队总人数的17.9%,面对员工素质严重偏低,人员结构严重失衡的现状,2005年我们在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中,我队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在员工出勤率管理上,打破“大锅饭、平衡照顾”的陈旧观念,实行定岗定员,优化组合,竞争上岗,树立看素质、看实绩、看技能、看贡献的用人机制,将工分制和得分情况与技术贡献大小、苦、累、险捆绑在一起,形成“干多干少收入不一样,技术高低收入不一样,贡献大小收入不一样,”提高员工劳动积极性和出勤率,全年职工出勤率保持在85%以上。

二是在员工流失率管理方面,我队将本着“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用人机制,彻底打破正式工和临时工的身份界限,为那些生产骨干的短期合同工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打消他们临时挣钱的短期思想,达到以点带面,同时根据我队现实,我队的人员流失率全年控制在10%以内,增加一项合理的淘汰率,全年计划抓3―5个典型,主要是文化层次低、技术素质差,但又不学习、不进步的人进入淘汰程序,来逐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煤矿安全工作思路篇2

煤矿企业中的任何工作,都需要煤矿职工的行为来完成,而煤矿职工的行为是要受到企业制度的约束,想要将企业制度在职工头脑中形成自觉的意识,这与煤矿党建工作密不可分。在煤矿企业中开展和推进质量标准化、现代化矿井建设的过程中,开展一系列党建工作活动,可以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效途径。因此,煤矿党建工作必须正确认识本行业本企业的发展状况和今后发展的趋势以及存在的实际问题,认真思考如何加强党建工作研究和创新,怎样尽快加强和改进自身工作,这是摆在煤矿企业党建工作面前现实而又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对这方面问题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在新形势下发挥企业党建工作的应有作用,直接关系到党建工作如何保证煤炭企业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煤矿党建工作的思考和研究,更好得发挥煤矿党建工作的主导作用,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二、联营兼并矿井的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企业职工属于重体力、超强度劳动。矿井瓦斯p煤尘p水灾p火灾以及顶板灾害随时有可能威胁矿井安全和职工生命。过去因技术装备、资金条件限制等因素,煤矿事故频繁发生。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系统整合重组、联营兼并、主辅分离、减员增效战略的逐步实施,尤其是国有煤矿紧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高投入、高技术、强管理,事故得到大的控制,但是联营兼并矿井的安全形势却依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人、新矿井安全磨合期的问题:矿井兼并重组后,主要是由兼并主体矿井在较短的时间内调选大量的生产、通风、安监等骨干管理人员进驻开展工作,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尽快适应,顺利开展各项工作,这需要一个长时间磨合过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变通衔接问题:小煤矿历尽多年经营,已经养成了适合他们管理安全工作模式,与我们国有煤矿的安全管理理念不一样,两者安全管理的工作如何做到和谐统一,减少摩擦和矛盾,优势互补,需要进驻的管理人员用良好的心态和方法去加以解决;安全生产投入不足问题:由于小煤矿资金的匮乏及原有企业经营者安全投入意识的欠缺,一些矿井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投入历史欠账严重;“小煤矿”职工素质问题:兼并重组的煤矿用工制度比较灵活,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流动性大,文化水平低,安全技能薄弱,安全管理难度大,给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留下潜在隐患;越界开采、地质资料缺失等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小煤矿经过多年生存发展,其拥有的煤炭资源都已经或濒临枯竭,越界开采盗采等问题严重,为以后安全生产带来较大影响,甚至威胁到安全生产。这些问题和不足,已经和正在影响或制约着煤矿的发展,都需要兼并煤矿的各级领导干部以对企业、对职工高度负责的态度予以解决。

三、煤矿企业党建工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煤矿党建工作对煤矿企业能否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当前,在煤矿企业中,用文化管理企业成为煤矿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和追求。但是,怎样在煤矿企业中发挥出企业安全文化的魅力,还需依靠党建工作的正确引导。党员队伍在联营兼并煤矿安全生产中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力量。而党员作为一种先进的标志,其先锋模范作用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有效带动煤矿职工积极向上,努力工作。

四、煤矿企业党建就是要做到在工作中坚持不懈的改革创新。

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企业党建工作,通过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形式创新、工作方式创新,努力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思路创新就是要加强理论武装,作好党建工作思路创新的理论储备和思想准备,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找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创新的具体思路和举措,使企业党建工作在创新中充满生机和活力;机制创新就是要按照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坚持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龙头、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基础,巩固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不断完善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形式创新就是要在认真学习新的基础上,从企业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把党建工作寓于促进企业发展之中,渗透于生产经营、业务活动的重要环节,坚持统一、规范相结合的原则,用好资源、抓好载体、选好时机,使党建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和谐统一。

五、煤矿企业党建就是要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建设。

煤矿安全工作思路篇3

新时期;新形势;煤矿企业;党建工作;特殊性

随着煤矿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为煤矿企业党建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难题,煤矿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在新时期下如何准确把握煤矿企业党建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强化煤矿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煤矿企业党建工作所必须途径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煤矿企业团结广大职工,不断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以党组织作为煤矿企业的战斗堡垒,从而建立健全煤矿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煤矿企业各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面,促使党建工作为煤矿企业改革发展服好务,促进煤矿企业稳定持续发展。

一、突破党建工作难点,建立与新常态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机制

在新时期,强化煤矿企业党建工作,有利于找准煤矿企业市场地位的突破口,突破党建工作难点,建立与新常态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机制。其一,将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融入,结合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同步进行,紧紧围绕煤矿企业发展抓好党建工作,从而探寻和创新党建工作这条主线,有针对性地延伸党建工作的内容,引领煤矿企业广大职工强化对党建工作的支持,引领企业强化党建工作组织的建设,增大资金与投入建立健全党建工作阵地,从而凝聚好广大职工的人心和力量,合理定位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并增强党建工作的创新,全面推进党建工作组织的规范管理与科学管理。其二,协同做好党建工作与煤矿企业其他各项工作,突出党建工作在煤矿企业改革进程中的重要性,落实好各项制度与文化建设机制,以规范党建工作为导向结合煤矿企业生产实际,将党建工作深入渗透到煤矿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工作环节中,在把握好煤矿企业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的基础上,为煤矿企业建立全面的经营服务思想,务求实效,切实做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煤矿企业党建工作,突破煤矿企业改革发展的难点内容。

二、突破煤矿企业党建工作重点,强化改革与创新建设

煤矿企业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不断下降导致煤矿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新形势、新情况与新问题,煤矿企业对党建工作的开展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有利于突破煤矿企业党建工作重点,强化改革与创新建设。其一,引导煤矿企业树立新的党建工作思路,从煤矿企业党建工作难点出发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不断创新煤矿企业广大职工的思想建设,以基层党组织为基础培养广大职工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学习,并利用好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深入推进煤矿企业基层支部学、做的良好风气,建立相应的文明示范岗、举办相应的党建文化活动,强化煤矿企业广大职工干部的培训,与时俱进强化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和教育宣传。其二,增强党建工作的多样化,在制度、文化建设上深入创新,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在思想和观念上树立科学的态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好其他职工思想层面的难题,并向基层党支部反映,增强党建工作制度的权威性,在煤矿企业内营造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良好的氛围,促使每个职工都自觉遵守党组织的制度。

三、突破党建工作载体,改进和强化文化活动建设

煤矿企业现有的党建工作载体已经不能满足日益严峻的形势,需要突破党建工作载体,改进和强化文化活动建设,为煤矿企业党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其一,利用多媒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党建文化活动,促使煤矿企业做好后盾建设,占领广大职工领域,为广大职工提供文化业余生活阵地,为职工与企业、职工与职工之间沟通搭建其平台,切实培养广大职工的改革创新精神,以市场竞争为条件为煤矿企业营造浓厚的团队精神,促使广大职工爱培养岗敬业的精神,并深入学习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煤矿企业党建工作摆在改革发展的重要位置,从紧迫性和艰巨性出发突破煤矿企业党建工作重点,为促进煤矿企业深入改革源源不断提供动力、活力。其二,拓宽煤矿企业党建工作途径和渠道,立足企业实际有的放矢地建设企业文化,以安全生产为基础做好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促进党建工作为煤矿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从而牢固把握党建工作内容,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树立作风标杆,全方位增强党建工作的感召力,做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机制。

四、团结煤矿企业各层力量,建立联动机制增强党建工作的战斗力

依靠基层党支部组织做好煤矿企业的一切工作,抓好煤矿企业党建工作领导班子建设,强化煤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想建设,在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升生产效益,从而团结煤矿企业各层力量,建立联动机制增强党建工作的战斗力。其一,引导煤矿企业基层党支部落实好一切党建工作,从区队建设出发搭建好有效的沟通平台,以基层党支部为基础为煤矿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战斗堡垒作用,从而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不断丰富党建工作活动的内涵,团结煤矿企业广大职工的力量,形成并积极开展与党建工作主题相关的特色活动,典型引路,整体推进煤矿企业党建工作。其二,建立联动机制,立足于党建工作重难点设立先进党员的示范岗,以点带线,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作用,以线带面,建立煤矿企业相关的安全责任区,并区别进行质量示范区系列活动,立足岗位,强化煤矿企业广大职工的管理,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利用好群团工作优势积极开展民主生活会、谈心交流活动,准确掌握广大职工的思想动态,从思想脉搏上出发有的放失做好煤矿企业党建工作,为煤矿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盾与战斗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煤矿企业党建工作的特殊性研究,应从制度、党员、文化、载体等方面全面深入,突破党建工作难点、建立与新常态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机制,突破煤矿企业党建工作重点、强化改革与创新建设,突破党建工作载体、改进和强化文化活动建设,并团结煤矿企业各层力量、建立联动机制增强党建工作的战斗力,从而以改革创新意识为导向全面推进煤矿企业党建工作。

作者:翟敏敏 单位:霍州煤电云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白龙矿建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连文华.研究新形势下国有煤矿企业党建工作的特殊性[J].山西青年,2016(12).

[2]杨锦娣.对新形势下国有煤矿企业党建工作特殊性的探究[J].智富时代,2015(12).

煤矿安全工作思路篇4

1.牢固树立以质量保安全的思想

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依托于煤矿通风质量,煤矿通风质量标准化是煤矿通风、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标准化的统一,是煤矿多年通风工作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步发展完善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方法,它在安全质量标准化中占着重要地位,它突出“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主要包括:通风系统、局部通风、瓦斯管理、井下爆破管理、通风安全监控、防治煤(岩)、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瓦斯抽放,防治自然发火,通风设施,综合防尘,管理制度等,它要煤矿通风有关的安全质量工作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程等规定,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煤矿通风管理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态势,在煤矿工作的人员都要充分认识到煤矿“一通三防”的重要性、紧迫性,都要牢固树立煤矿“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是关系到井下职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工作。因此养成人人治理煤矿“一通三防”,人人抓通风水平标准化,打造煤矿“一通三防”的浓厚氛围。

2.建立健全煤矿通风质量管理体

通风水平治理制度是为完成煤矿安全运行目的服务,根据多层组织所构成,有着相互联系、有机作用的体系。各煤矿、各地区、各企业要把我国煤矿工业协会编制、我国煤矿安全监察局的全国煤矿通风水平标准化以及考察评级办法当做参考依据,联系各单位的现实状况,构建符合现代化安全运用需求的通风质量管制工作部门,分层次分级配合有关的有着通风专业水平以及知识的管制人员以及了解通风工作的相关职员。依据不同级次责任一致、分工协作、动态组织、适当授权、统一指挥等原则进行运行,利用通风机构的指导方法,安监机构督查工作,施工职工严格把握质量水平,完成标准化项目。在增加员工、不同级管制人员知识训练,逐渐提升领导干部员工队伍水平的基础上,构建全面有关的具体工作、管理体制以及严格把关应用,充分全面的发扬制度的职能含义。

3.强化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素质

煤矿“一通三防”建设是个科学化、整体性工作,各级管理人员、各有关工种人必须具备一定文化水平,掌握、熟悉煤矿通风及相关知识。工作中必须精诚团结、互相配合、共同建设。广大干部职工既要充分认识到煤矿“一通三防”的重要性,又要懂得煤矿通风质量标准化的标准以及达到标准需要努力的方向及完成的工作。不同层次的培训部门应该充分全面发挥相应职能的作用,分层次、分级、分批对从事煤矿通风事业的员工进行有关相应知识的训练。特别是高层的管理人员、特殊的井下工种职员应该分别进行专门特殊的训练,利用媒体宣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墙报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增加干部领导职员的应会应知水平,为逐渐增加领导干部员工的业务水平以及技术含量。让有关职工在施工经过中严格一句标准化需要来实施,建立符合标准化需要的工程,构建标准化的煤矿。

4.突出重点,抓好“通风系统”关建环节

煤矿通风系统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一环,它的良好程度关系着安全生产。煤矿通风系统是由通风设施和井下风路组成的,它是煤矿通风事情的主体。瓦斯管理、局部通风、井下爆破管理、通风安全监控、瓦斯抽放、防治煤(岩)与瓦斯突出、综合防尘、防治自然发火等都建造在煤矿通风体系的基础上。建造煤矿通风体系,一定密切联系其周密考虑,生产环节,力求实现,精心设计预期效果。所有煤矿的生产、机电、通风三个机构应该在煤矿总工的指导下,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应该做到生产布局优先思考到通风体系,通风危机无法解决的合理布置运行。煤矿通风系统主要环节是井下风路的布置。风路的布局要重点考虑体系简单方便、经济合理分配、安全可靠耐用;力求系统合理、稳定、可靠。风路的布置既要着眼于当前,又要考虑到长远。不但要减少资金的投入,还应该要在服务年份的期间内可以正常应用,支护材料及其巷道断面,不但可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求,同时还能够减少通风的阻力,并且起到支持保护的作用。同时还应该最优选择通风设备的地址,要尽大程度选择在减少影响行人、运输而又利于调整调风量的位置,同时规避遗留下的自然发火的危机。生产的经过中紧密的观察所有用风位置的风量还有煤矿安全出产的环境,给煤矿员工的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提供可靠安全的保证。

5.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防尘设施、防尘通风设施、防灭火设施、瓦斯抽放设施、安全监控设备等和煤矿通风有关的设备是煤矿“一通三防”五大体系(防尘系统、防尘通风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瓦斯抽放系统、防灭火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是联系到五大体系是否稳定、可靠、合理的运行。这些基础设备的布局,不到要思考到它本身的长远服务,还应该考虑到它本身的维护投入以及构造投入,同时还应该使它的可靠性、规范性、合理化达到需求。还应该符合;利于安全,便于生产,维护系统稳定、可靠、合理等需要。相关人员、管理人员应该按要求对这些设备完好的情况,可靠性进行维护、保持、检查设备可靠、灵活,让其充分全面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6.总结

要确实端正“一通三防”工作和其余的工作的联系,严格强化管理、落实制度,消灭“一通三防”事故危机。要坚持做到“综合治理、超前预防”的准则,对重点位置、薄弱环节、特殊区域要增加治理水平,杜绝事故的产生。总之, 搞好煤矿“一通三防”关系到煤矿的发展与效益,减少甚至杜绝煤矿事故的发生,为国家和社会创造安定的环境,给职工的生命财产能得到有效的保证,给煤矿带来无形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温群超.浅谈如何在煤矿开展“一通三防”监察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5).

[2]赵红.煤矿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途径[J].甘肃科技,2008(04).

煤矿安全工作思路篇5

1.原煤产量*年全县原煤产量计划完成151万吨,精洗煤100万吨。

2.安全事故坚决遏制3人及3人以上重、特大煤矿事故的发生,控制一般伤亡事故,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以内,并实现在上年的基础上有所下降。

三、主要工作

1.落实责任,加强监管,确保安全生产。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动向,认真做好全年生产、安全分类监管的计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为各类煤矿的监管奠定基础。二是继续推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夯实各级和各个层面的安全责任;三是扎实做好县级领导联矿,局、站领导包矿,安检员驻矿、矿级领导下井带班等制度的落实,切实抓好安检站现场监督检查和煤炭局巡查工作,严管重罚,确保监管到位。四是加强监督检查,每季度坚持组织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做到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实行事故隐患月报制度和安全生产周分析、月调度制度,及时分析煤矿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隐患和重大隐患,对发现的隐患,落实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整改监管人,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五是加快煤矿安全设施建设步伐,促进我县煤矿技防水平的提高。六是逐级制定完善煤矿事故和灾害抢险救灾预案,要求各煤矿按期与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确保预防、抢险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

2.科学调度,加强指导,确保生产任务的完成。一是加快年初煤矿复产验收步伐,争取在4月中旬前使大部分煤矿恢复正常生产,鼓励各矿在安全的前提下均衡生产,确保全年生产任务顺利完成。二是以矿容矿貌的整治为突破口,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实现文明生产和人性化管理,推进煤矿标准化建设。三是切实做好资源整合和关闭矿井工作,促使我县煤炭工业走向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提升我县煤矿产能和资源量提供条件。四是认真搞好技术革新工作,开展试点,逐步推广机械化采煤,实现我县煤矿产能和开采技术水平提高。五是成立安全技术服务中心,加强行业指导和现场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和技术管理,为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打好基础。六是加快煤矿双回路建设步伐,全面实现双回路供电,积极办理重新核定产能工作,为提高我县煤矿整体产能奠定基础。

煤矿安全工作思路篇6

目前全国煤矿事故越来越多,而且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其中大部分事故是机电事故。煤矿机电事故主要有机电运输事故、机电设备电气事故和供电安全事故。预防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是促进煤矿稳定安全发展的重要条件。

1 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分析

1.1 机电运输安全因素

(1)煤矿井下机电系统工作环境差,井下潮湿,巷道中常有淋水,机电设备容易受潮腐蚀,绝缘降低。井下巷道空间狭窄,电气设备安装、移动、检修不便,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2)运输线路长,铁路接头、岔道多,容易出现安装质量差的情况。运输线路坡度、弯道变化大,作业人员与运输设备在同一条巷道,人车混杂。部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安全培训工作落实不到位,效果不好。

1.2 机电设备质量问题

煤炭行业整体装备相对落后,设备陈旧老化,设备造型不合理,磨合期长,且事故率较高,设备维护工作量大,设备检修不到位。近年来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各种设备配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各个厂家生产的配件存在差异,为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检修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3 从电气工作者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用电知识,违反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2)电源电压、电气设备等方面的选用与所处的环境条件不相符。使用了安全性能不合格的设备器材,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装置。设备使用不当,超载运行或强行启动。设备和线路安装不合格,检查维修不善,带病运行等。

(3)矿山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对矿山企业的重要负荷,如主要排水、通风与提升设备,一旦中断供电,有可能发生矿井淹没、有毒有害气体积聚,甚至坠罐等事故。采掘、运输、压气及照明等中断供电,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事故。供电质量主要是衡量供电的电压和频率是否在额定值和允许偏差范围内。供电电压允许偏差范围是±5%,电压偏移增大,用电设备性能恶化,严重时会造成用电设备损坏。

2 煤矿机电事故的防治措施

2.1 严格设备采购制度,需要认真的对厂家进行筛选,货比三家。设备的各种合格证要齐全,选用的电气设备要有良好的安全性能,根据作业场合的工作条件,采用相应等级的电压和安装适合场所要求的电气设备。

2.2 要保证矿井供电的安全、质量、经济性。对一级负荷采用两个独立的电源,即双回路供电,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如矿井的主排水泵、有爆炸危险的矿井主通风机和竖井载人提升机。二级负荷的供电线路一般应设一回路专用线路,有条件的可采用两回路线路,如井下和地面生产系统的主要设备等。凡不属于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的为三级负荷,对他们的线路一般采用单回路供电线路,如机修厂、生活福利设施等。从降低供电设施、器材的建设投资和减少供电系统中的电能损耗及维护费用方面考虑,以求供电的经济性。保证供电电压、频率再规定范围内,因为用电设备在额定值下运行性能最好。

2.3 从技术上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带电体的绝缘工作,为防止人体接近或触及带电体,用遮拦、护罩、护盖等将带电体隔离开来,做好屏蔽。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要与带电体良好绝缘并接地或接零。带电体相互之间、与别的设备和设施之间,均需保持安全间距。

(2)合理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以适应设备的需要,保证电气设备安全运转。采用合理的中性点连接方式,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电气保护形式。

(3)按照允许温升条件正确选择、使用、安装电气设备和电缆线路,保证电气设备的安装质量,电缆敷设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电气设备、线路必须有可靠的避雷、漏电、接地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4)电气设备可能被人触及的带电部分,必须设置保护罩(栏)及警示标志。停电进行检修作业时,必须进行验电,挂地线、加锁和挂警示牌。作业人员交还工作牌后方可送电。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供电设备和线路停电和送电应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2.4 人为因素的预防

(1)要统一思想,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突出安全工作为首要工作的理念。加强员工安全和业务培训,尤其是特殊工种的工作。煤矿机电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必须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人员来担任。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建立竞争机制,采用技能工资引导职工自发学习。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优胜奖励,对职工进行业余培训或脱产学习进行经济补助,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

(2)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工作。用典型的事故案,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明确事故的危害性,消除职工的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组织典型事故案例教育活动,用生动的案例形象教育职工,用典型说教的方式教育职工认清"三违"的危害,强化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定期请典型事故的家属做报告,以引起职工思想上的共鸣。同时要注意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和生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加以监护。

(3)加大师资建设力度,更新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培训部门专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时间水平。在教学上做到具体与实际相结合,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保证安全技术培训质量。

(4)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投入,能得到高效益的回报,能有力促进生产安全,要把这项工作经常化,动态化,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程达标。坚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目标责任制,与每个员工和部门订制全年安全目标责任制,采取奖金激励政策,严格考核,促进安全制度的严格落实。加大监管力度,向管理要安全、要质量、要产出。

3 结束语

全面分析矿井机电事故的因素和预防,对实现矿井安全深长意义重大。安全生产需要矿井生产中各个环节的和谐运作,努力使矿井生产中各种有害因素处于有效的防范控制范围。

参考文献

[1]柏金山等.关于煤矿机电运输隐患[J].煤炭技术,2008,5.

[2]潘成果.浅谈基建矿井机电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J].山东煤炭科技,2009(专刊).

[3]张林等.如何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山东煤炭科技,2010,3.

煤矿安全工作思路篇7

(一)煤炭产量和经济总量大幅提升。近年来,我省煤炭产量平均每年增长2000万吨以上,20*年达到1.83亿吨,在全国的排位由2000年的第12位上升到第3位;20*年煤炭工业总产值700多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0%以上,上缴税费170多亿元。今年1-11月生产煤炭17084.04万吨,同比增产1316.90万吨,预计全年实际产量将达2亿吨以上。

(二)煤矿安全状况明显好转。近年来,针对我省煤矿灾害严重、小煤矿安全基础薄弱的实际,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一是突出瓦斯治理。出台了《加强煤矿瓦斯先抽后采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制度和政策,明确和落实了各级政府、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企业、企业法人和总工程师在瓦斯管理工作上承担的责任;针对各矿区瓦斯赋存的不同特点,采取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方式加强了瓦斯治理。20*年全省煤矿抽采瓦斯10340万立方米,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675处瓦斯矿井安装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二是强化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制定了《加强小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实施意见》,从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和现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45条规定;针对小煤矿发生事故的次数和死亡人数,采取了严厉的经济处罚和整顿关闭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单纯采用行政手段对小煤矿安全监管难以到位的问题。三是强化和完善了煤矿安全监管措施。20*年以来,抽调10余名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3个瓦斯治理督导组,常驻瓦斯灾害严重的铜川、韩城、彬长矿区,长期开展瓦斯治理督导工作;去年又在全省推广了旬邑县政府向煤矿派驻安全监督员的经验,目前全省已向地方和乡镇煤矿派驻安全监督员611名,使政府的安全监管工作直接延伸到了煤矿一线。通过以上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小煤矿的安全生产。20*-20*年,全省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平均每年比上年减少62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平均每年比上年下降34%。

(三)煤炭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生产布局调整步伐加快。近年来,按照稳定渭北、建设彬长、重点开发陕北的思路,加快了三大煤炭基地和大型煤矿项目建设,相继开工建设了大佛寺、黄陵二号、柠条塔、红柳林等一批大型、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彬长矿区在建大型矿井3处,投产后新增产能1100万吨/年;榆神矿区在建大型矿井15处,投产后新增产能9250万吨/年。二是煤矿整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取得初步成效。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近几年我省通过关闭和整合减少小煤矿166处,单井平均产能由2000年1.3万吨/年提高到目前的40万吨/年。三是煤炭转化起步良好。目前全省火电、煤制甲醇、煤制合成氨、焦炭年转化煤炭6396万吨,占全省煤炭产量的32%。在建的火力发电装机容量400万千瓦、甲醇550万吨、焦炭560万吨等项目,投产后可转化煤炭2352万吨。另外在建半焦(兰炭)3000万吨。

(四)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一是进一步规范了煤炭开发秩序。依据《煤炭法》和新的煤炭产业政策,在借鉴外省做法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和6次修改,制定出台了我省《开办煤矿企业审批办法》,对开办煤矿的基本条件、审批程序等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二是加强了生产和经营监管。在煤炭生产和经营证照管理中,严格条件和程序,采取逐级审查和现场抽查的方式,对不符合条件的生产及经营企业坚决吊销其证照。三是严格行政审批程序。煤矿新建、技改等行政审批事项,都必须填写《局长办公会议题单》,由承办处室提出研究事项的缘由、法律法规、政策依据和拟办意见,再由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有效地避免了行政决策的随意性,同时成立了煤炭技术委员会,所有技术审查项目必须由专家组审查把关,为行政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生产矿井储量管理工作全面开展。一是加强了矿井储量管理力量。组建了省煤炭地质测量技术中心,专门负责生产矿井日常储量监管工作,同时组织对全省相关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二是制定了《煤炭生产矿井储量和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和《生产矿井动用储量和回采率考核办法》,下达了各类生产矿井的储量和回采率考核指标,从今年开始组织对全省生产矿井动用储量计划进行审查考核;三是对榆林、铜川、咸阳、渭南不同开采条件的15个国有重点、地方国有和乡镇煤矿的储量、回采率进行了实地检测,为下一步制定储量管理措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认真检查分析,我局领导班子在思想、作风、工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一是思路不够开阔。近年来把大量精力投入在煤矿安全生产上,对煤炭工业的长远规划及体制、机制建设投入精力较少。二是还没有完全摆脱陈旧观念的束缚。思维方式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习惯于老套路、老办法、老习惯想问题、做工作。满足已有的工作成绩,缺乏寻找差距,比较不足的意识,缺乏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

(二)保障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一是煤炭管理体制不顺。目前我省煤炭行业管理涉及近10个部门,加之各部门之间职能交叉,相互牵制,没有形成煤炭勘查、规划、建设、生产、运输、销售和安全统一管理的协调机制,造成了谁都管谁都不负责、推诿扯皮、责任难以落实的局面,严重影响行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二是煤炭科学研究相对滞后。我省煤炭科研实力雄厚,但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煤炭生产技术研究统一协调管理和投入保障机制,致使一些影响煤矿安全及生产的技术难题尚未突破。

(三)影响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问题仍较突出。一是生产结构不够合理。目前全省大型矿井只有21处,小型煤矿仍占全省煤矿总数的91.4%。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绝大多数煤矿企业仍以销售原煤为主要经营方式,靠原煤产量的增加提升经济总量,煤炭加工和转化率低。三是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虽然我省煤矿安全条件普遍有较大改善,但是安全保障能力仍然不强,特别是影响煤矿安全的三软煤层瓦斯的抽采、澄合矿区奥灰水防治以及榆林地区顶板大面积垮落防治等技术难题尚未解决。四是资源浪费严重。大中型煤矿平均回采率仅为50%左右,小煤矿的回采率约为25%到30%,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五是煤炭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加大。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破坏,造成山体崩塌、地表塌陷、水源枯竭、河流干涸等地质灾害,使矿区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六是专业人才严重短缺。截至20*年底,全省煤矿从业人员约20万人,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员0.8万人,仅占4%。

(四)队伍建设与科学发展观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政治理论学习抓得不够紧,缺乏系统性,结合实际不够紧密;二是对煤炭工业全局性、深层次的问题研究不够,决策水平有待提高;三是机关党建工作制度还不够健全;四是服务意识有待加强。技术审查和文件办理上把关不严、办理不及时的现象时有发生。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有客观的。但主要原因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还不够强,在思想观念、能力素质等方面仍然存在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

三、形成的新认识新思路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班子成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认识更加深入,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

(一)要始终把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以煤为主的能源化工业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我省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煤炭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加快煤炭生产开发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做大全省煤炭经济总量,变煤炭资源大省为煤炭经济强省。

(二)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煤炭生产是高危行业,煤矿安全事关经济发展、政治大局和社会稳定。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把矿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强化安全措施,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三)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好速度、质量、效益、结构的关系,统筹煤炭开发与资源节约、煤炭生产与环境保护、煤炭工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坚持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的煤炭工业发展道路。

(四)要始终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建设好领导班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因此,必须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

基于上面的认识,我们确定今后我省煤炭工业发展和我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建设煤炭经济强省为目标,加快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煤炭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以瓦斯防治为重点,不断强化安全工作措施,确保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以科技进步为依托,高起点建设现代化新型煤矿和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煤炭工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以提高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依法行政和管理水平,努力实现我省煤炭工业跨越式发展。

四、推动科学发展的具体措施

今后几年是我省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建设煤炭经济强省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和工作方式,切实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推动煤炭经济强省建设。

(一)加快产能建设

以神东、陕北、黄陇三大基地建设为龙头,紧紧抓住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不断增长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快煤炭基地建设步伐。到2010年43处在建煤矿投产,新增产能10106万吨/年,全省煤炭产量达到3亿吨;到2015年开工建设投产34处煤矿,新增产能14690万吨/年,全省煤炭产量达到4.5亿吨。

(二)加快结构调整

一是加快生产结构调整。在“*”后三年再关闭煤矿139处,届时全省煤矿单井平均产能达到46万吨/年。同时积极推进煤炭企业联合兼并重组,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兼并重组小煤矿,鼓励中小煤炭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进行联合重组。到2015年,力争形成两个煤炭年产量1亿吨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两至三个煤炭年产量3000-5000万吨的大型煤炭企业;大型现代化矿井的比例由目前的3%提高到10%,千万吨超大型现代化矿井数量达到10处以上,大型煤炭企业的煤炭产量占到全省煤炭产量的80%以上。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快煤电一体化、煤化工等煤炭转化项目和洗煤厂建设,积极推进煤矸石、煤泥综合利用,延伸煤炭产业链。规划到2010年、2015年和2*0年,转化煤炭分别达到14080万吨、27890万吨和39*4万吨,全省煤炭及转化产品总产值分别达到2*2亿元、3549亿元和5137亿元。

(三)强化煤矿安全监管

一是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煤矿安全监管责任和煤矿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二是积极探索和改进煤矿安全监管方式。进一步加强对瓦斯灾害严重的国有重点煤矿和低瓦斯矿井的瓦斯督导,同时坚持向地方国有和乡镇煤矿派驻安全监督员制度,以强化对煤矿安全生产全过程的监管。三是强化以瓦斯治理为重点的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以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为目标,加强煤矿“一通三防”管理特别是瓦斯治理工作,督促煤矿建设“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防治体系。四是加大煤矿安全投入。采取强制性措施,督促煤矿企业按上限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并做到专款用于煤炭生产、安全技术改造,从根本上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五是强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建设。到2010年,全省大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要达到95%以上,中型煤矿达到85%以上,小型煤矿达到50%以上,从根本上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全面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通过以上工作,到2010年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5以下,2015年煤炭百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45以下,实现全省煤矿安全状况的进一步好转。

(四)强力推进煤炭科技创新

煤矿安全工作思路篇8

其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又好又快,要求快以好为前提。按照发展是第一要义的要求,煤炭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能源,必须先行发展;按照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煤矿安全是煤炭工业发展的前提,必须提前为煤炭工业发展打好基础。所以,那种过分强调不利的自然条件,满足于××北煤矿落后面貌,不图改变、不求发展的思想,是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必须坚决扭转。

其二,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是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权利、最直接的利益。如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无法保障,就没有其他任何权利和利益可言,我们放松了对煤矿安全的要求,就等于放下了对人民群众不负责任的错误或者罪行。由此可见,那种一味强调客观因素,放任××北煤矿安全落后状况的观念,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一种漠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十分危险的错误倾向,必须坚决纠正。

我们必须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科学发展的紧迫感、以人为本的责任感,加速改变××北煤矿落后的安全生产条件。

一、提高认识。我们必须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按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树立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树立安全也是政绩的新观念,树立能否实现安全发展是检验党的执政能力的意识,真正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切实抓好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下决心迅速扭转××北煤矿生产条件简陋、安全保障薄弱的现状。

煤矿安全工作思路篇9

2充分发挥国有大中型煤矿在煤矿行业的“中流砥柱”作用

要在不利的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就要将国有大中型煤矿自身“做大、做强、做优、做富”。2.1加强煤炭资源整合及时关停资源枯竭、产能落后的煤企,积极推进资源企业兼并重组,优化资源整合,以激活对国有资源的有效利用。2.2加大煤矿资金投入目前,随着“优化煤炭产业布局”、“推动煤炭市场价格理性回归”、“促进煤炭安全高效绿色生产”等多方面观点的提出,煤炭行业资金短缺,制约着国有大中型煤矿经济的发展,安全设施投入,扩大再生产的改进,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都需要较大资金的投入。因此要加大对国有大中型煤矿企业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加快国有煤矿经济持续向好发展,带动行业腾飞。2.3加强煤矿职工技能培训业务培训是企业员工获得和更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区域职工整体素质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煤矿工人培训工作相对滞后,有的甚至流于形式,职工素质普遍较低。煤矿一线职工中80%以上为农民协议工,他们文化基础差,招工到矿场后仅仅经过短暂的培训就进入采掘一线,部分职工连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安全措施都不了解,安全意识淡漠,不具备起码的抗灾害能力,违章作业现象相当严重。只有不断加强对员工技能培训提升,强化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加强煤矿人才培养,才能促进煤矿企业后备人才的快速成长,才能有更多的新技术、新思想应用到煤矿行业。2.4充分发挥机械化作业强项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作业方式,制约着国有煤矿的发展,国有煤矿要发展必须走科技兴矿之路,只有走综合机械化采煤和掘进之路,坚持“多上设备少上人”和“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原则,提高煤矿生产能力和掘进推进度,减轻员工劳动强度,增加安全系数。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国有煤矿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2.5不断提高煤矿员工工资收入面对煤炭市场的不景气,煤矿企业想要发展,就离不开煤矿员工的付出,只有不断提高煤矿员工工资收入,才能稳定员工工作情绪,才能留得住人才,才能使员工更好地为企业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实现煤矿企业的腾飞发展。2.6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优势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要在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要将员工的思想和努力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合力。通过“文化固安”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企业和各基层区队的科学管理,要尽可能增强政策和制度的透明度,要在民主管理和健全管理机制上下功夫。要尽可能广泛征求员工意见,不断改善煤矿人文环境,加强企业文官建设,特别是安全文化、廉政文化建设,建设和谐矿区,要让职工看到国有煤矿的发展前景和希望所在。

作者:郭好盛 单位: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于鹏海.试论如何强化国有煤矿的经营管理[J]时代经贸,2008,(13).

煤矿安全工作思路篇10

一、煤矿供电情况分析

1.电源线路设计的执行不到位

煤矿矿井中高电力负荷的机器设备如排水泵、升降机和通风机等,对煤矿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很高。只有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才能保证煤矿顺利生产和工人的生命安全。煤矿安全生产制度基于煤矿生产供电的特殊性质,规定矿井下的设备必须采用双回路式或更高级别的电源路线设计,以保证井下设备的供电安全。而这种安全性的电源线路设计在实际的煤矿供电中,没有得到真正的执行。为了节约成本费用,有些煤矿的双回路电源线的布置只是虚名,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这样就不能有效的保证煤矿供电系统的安全。

2.超长供电构成的隐患

煤矿的供电线路随着工作线路的延长也变得越来越长,不仅对供电技术提出严格的要求,同时也造成很大的浪费及电压的衰减和不稳定。电缆的选择不合理及馈电装置对煤矿设备的负荷的影响,进而形成井下供电机器设备的电压不稳和不足,形成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3.继电设备的影响

井下供电线路中的继电设备,在煤矿供电技术面对空气和水的影响及井下的易燃易爆气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对井下供电线路的保护显得极为重要。而继电器受矿井复杂性的影响及继电器本身保护能力差和设备技术落后及功能不全的影响,给煤矿供电系统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煤矿供电与电气控制的思考

煤矿供电系统的供电线路、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很容易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在于井下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的地质条件。提高井下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及升级,对保护整个供电系统及相关的机器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就显得极为重要。提高煤矿电气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和维修能力,加强技术培训就成了重中之重。

制定并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工作制度,并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实现管理的精细化。挖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煤矿供电和电气控制积极管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

三、提高煤矿安全供电能力的办法

1.提高煤矿供电技术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矿井供电只有具备持续性和稳定性,才能保证煤矿高负荷运转的机器不中止运转,才能保证机器设备的完好无损,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通风设备如果因突然供电终止,矿井下的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气体就会沉积,引起瓦斯爆炸,造成矿井坍塌,不仅对经济形成巨大的损失,还回危及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保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供电电源,保证供电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在煤矿供电技术的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对通风和排水的设备中准备继电器更是十分必要的,对应对煤矿出现的突然中止供电情况是非常有利的措施。

2.供电线路的安全性措施

对矿井供电造成安全安全影响的是矿井环境的恶劣和独特性,水文和地层结构的复杂性。矿井超长距离的供电,应具备先进的供电设备,并将供电距离分成若干段,在相应的位置配备提高电压设备的安全,减少电压的损耗,减少对供电安全的影响。调整供电电缆的横截面积,保证供电线路的安全,使供电线路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3.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水准

继电保护设备对供电线路的保护和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煤矿供电线路中,应提高供电继电器的水准,提高继电保护设备对故障的反应速度,增强继电保护系统对供电线路的保护和恢复。保证高电压的煤矿设备在超负荷运行、低电压运行下,提高机器设备及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煤矿上供电线路中的保护功能应具备对线路的短路、漏电及超负荷情况的保护,并能对某一线路的故障进行定位和隔离,从而保证整个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4.提高资金投入

煤矿工作的安全工作系数,决定了煤矿的安全程度。提高煤矿供电系统的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供电技术及设备,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煤矿工作的安全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从而保证整个煤矿系统的安全。加大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处理事故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相关经验,确保煤矿供电安全。

四、煤矿电气控制的技术分析

1.对线路故障的查找技术

以主线路为主,查找设备的电动机是否正常,逆方向检查线路的是否有故障,检查主电路的开关、熔断器及其他系统,检查控制回路中的线路接头、电磁圈等是否正常,检查传动机构和制动机构工作故障的范围,需依据主电路与控制电路的控制关系。以上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发现故障,提高检修速度。

2.通电检查

先切断主电路,使电动机与传动的机械部分脱开,控制器和转换开关归为零,行程开关恢复到正常位置,用万用表检查电源电压。顺序应遵循先主电路,后调整系统;先交流系统,后主流系统;先升关系统,后调整系统。观察元件的情况,检查各个部位的熔断器。以上程序需详细认真,每一个细节都要逐一进行。

3.仪表检查

用万用表检查电路中的通断,检查电动机绕组及电磁线圈的直流电阻,检查触点的电阻等。用钳形电流表检查电动机的空载电流接负载电流的大小和电流是否正常。用兆欧表检查线路、绕阻的绝缘电阻。电器维修中用仪表检查,对线路中的故障发现快、判断准确、可以量化故障参数,能起到很好检修作用。

4.机械检查

煤矿电气控制线路中,机械机构执行并驱动电信号发出的指令。因此线路正常时,机械机构中出现故障,设备同样也会不能正常运行。所以检修过程中,注意机械机构的故障的特征与表现,发现并排除故障,才能使设备正常工作。

在实际操作中,煤矿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各种各样,应灵活运用检修方法,注意记录并积累有关资料,总结经验,提高检修水平,确保煤矿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结束语

煤矿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矿供电系统的稳定和安全。煤矿企业提高供电与电气控制的技术水平,加大供电系统的管理,增强煤矿机电设备的保护措施及操作规范,对煤矿企业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煤矿供电技术与电气控制的研究重点应从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开始。大量的现代化设备,随着煤矿企业的发展开始进入煤矿,供电质量和安全更应进一步提高,电力的运用具有高度的危险性,这就要求煤矿的供电设备和电气控制技术必须相应的提高,对煤矿供电与电气控制设备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张栋梁.提高煤矿井下供电安全技术措施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09).

[2]刘加民.煤矿供电及井下电气的技术探索[J].企业技术开发,2010,29(14).

[3]陈伟 煤矿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的保护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22).

煤矿安全工作思路篇11

二、在煤矿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煤矿企业中的任何工作,都需要煤矿职工的行为来完成 ,而煤矿职工的行为是要受到企业制度的约束,想要将企业制度在职工头脑中形成自觉的意识,这与煤矿党建工作密不可分。在煤矿企业中开展和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开展一系列党建工作的有效活动,可以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效途径。煤矿党建工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政治保证。煤矿党建工作对煤矿企业能否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当前,在煤矿企业中,用文化管理企业成为煤矿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和追求。但是,怎样在煤矿企业中发挥出企业安全文化的魅力,还需依靠党建工作的正确引导。党员队伍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力量,煤矿党建工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三、加强煤业企业党建思想工作

(1)加强党建思想工作,要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要把提高理论、素质武装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基本前提,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着重引导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教育。坚持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培训。(2)加强党建思想工作,要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上下工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建设一个政治引领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致力于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院科学发展优势的“四强”基层党组织。(3)加强党建思想工作,要加强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要迎接新挑战,适应新形势,就必须抓好领导班子建设。立足增强活力,坚持以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为核心,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致力于为院发展建功立业的“四好”领导班子,不断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和合力。(4)加强党建思想工作,要更新观念创新方法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和渠道也发生了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从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干部,必须解放思想,使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提高,要强化思想观念教育。

四、煤矿企业党建思想工作的创新思路

党支部作为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煤炭行业日益发展和安全生产备受重视的大背景下,企业党组织是否有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党支部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也给煤矿系统带来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对党员思想和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在煤矿企业的党员中也难免出现一定程度的困惑。

煤矿安全工作思路篇1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其中对安全事故的重视度尤为突出。煤矿企业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一般使用“一通三防”技术,从根本上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煤矿企业应当加强对其管理力度,保证技术的可靠性,促进企煤矿企业稳定发展。

1 “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性

根据一些煤矿生产资料来看,目前我国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仍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如何有效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不仅是煤矿企业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开采煤矿工作人员的家属所注重的问题。为了使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得到保障,煤矿企业应当加强“一通三防”技术的使用,该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杜绝一些煤矿生产中出现的安全隐患。所谓的“一通三防”技术就是指保持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治矿井火灾。该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就会出现瓦斯在采空区积累、煤尘较多等问题,而这时候矿井通风就很重要,矿井通风能够有效地将煤矿生产中所产生的瓦斯、煤尘等排出去,从而使得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保障;第二,总所周知,当瓦斯浓度较高的时候,碰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这时候矿井通风就不能发挥到真正作用了,当检测出矿井中的瓦斯浓度较高时,应当采取相关的措施对井下瓦斯进行抽取,确保瓦斯浓度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而保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第三,为了进一步安全生产的目的,这时要求煤矿企业在煤矿开采方面的监控技术进行了解,并对其进行引进,将先进的监控技术与煤矿实际生产相结合,在设计图纸上设计出相应的系统管路机制,从而达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目的。

2 “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2.1 提高思想认识

矿井所引发的安全事故与其他方面的安全事故相比,其波及的范围广,当发生矿井安全事故的时候,范围最小的是对一个工作面产生影响,最大的是对整个矿井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造成众多工作人员出现伤亡情况,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会造成国家财产的巨大损失。随着国内一些矿井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也愈加重视,并对煤矿安全生产制定相关的规划,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煤矿企业应当对国内发生过的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反思,并从得到相应的经验,从而在煤矿的生产过程中注意相关的细节,对“一通三防”技术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掌握矿井中瓦斯、煤尘及火所造成的危害,提高煤矿企业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将“一通三防”技术落实在实际煤矿生产过程中。

2.2 做好通风系统

随着对煤矿开采的不断深入,矿井的深度也逐渐加深,瓦斯、煤尘等都会在采空区形成积累。为了使工作人员在矿井中安全生产,井内的通风系统就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通风系统一般分为两个部分:通风设备及风路。通风设备为矿井中的风流提供动能,使矿井内形成稳定的风流,这样便于将踩空区所堆积的瓦斯、煤尘等进行排放,将其排放出井外,进而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风路的作用就是对风流进行引导,确保风流将瓦斯等顺利排出井外,风路连接整个矿井的各个部分。为了使通风系统在使用的时候不会影响到井下运输及通行,因此应当将通风设备安置在相对方便地方,同时也方便操控人员控制通风系统的风力。通风系统在安置以后还应当安排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通风系统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正常使用。

2.3 加强瓦斯与火的治理

在对煤矿工作面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对其采用合理布置方案,比如排瓦斯石门等,从而对矿井内瓦斯与火进行有效的治理。然而在实际煤矿生产过程中矿井瓦斯涌出的地方不能对其进行准确预测,而这个时候就需要工作经验多的工作人员对瓦斯涌出地方进行总结,并从中发现其规律,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特别注意的是工作人员应当对瓦斯异常区进行检测,并鉴定该区域的瓦斯含量,避免瓦斯爆炸事件的发生。当工作人员测得某个工作面的瓦斯浓度较高的时候,应当采取相关的措施来降低瓦斯浓度,比如在矿井上安置抽排风机等,从而降低了瓦斯爆炸的风险。

矿井内的低浓度的瓦斯及煤尘遇到明火的时候就会发生火灾,然而火灾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有毒气体的排放,再加上通风系统在矿井运转,使得有毒气体在矿井中大范围扩散,当工作人员长时间呼吸有毒气体,就会对其身体造成生命威胁。矿井发生的火灾一般分为外因火灾与内因火灾,煤矿企业应当根据火灾类型来制定相关的防治措施,确保矿井内发生火灾的概率降低。

3 总结

通过近几年煤矿安全生产资料显示,“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着有效作用,不仅保证了整个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还对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作出了重要保障。从而促进煤矿行业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廷国.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1):69.

煤矿安全工作思路篇13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是煤矿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抓手。但是,目前很多煤矿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煤矿企业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思想认识模糊。煤矿企业对于职工安全教育多数停留在完成国家安监总局下达的教育培训任务上,未能充分认识安全教育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2)教育流于形式。煤矿企业和各级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只从表面上关注职工是否参加了安全教育培训,而对于教育培训的效果则不了了之。(3)教育投入不足。近年来,随着煤炭市场的持续低迷,很多煤矿企业经营状况持续走低,这对原本已处在边缘的安全教育投入更是雪上加霜。

(二)规章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煤矿职工安全教育管理正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如,缺乏教育评估制度,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评估体系,因此对于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只是“重过程,轻结果”;缺乏教育培训准入制度,没有形成健全的安全教育培训准入与淘汰机制,因此一些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施简陋、教育方式落后、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缺乏教学管理制度,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和考试题库标准,因此各地的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各自为战”,走了不少弯路。

(三)教育内容不合理

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煤矿开采条件的复杂化,对煤矿职工安全生产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当前煤矿职工安全教育内容明显滞后于煤矿现场生产的技术要求,很多已经过时的设备及安全操作方法,仍然出现在安全教育培训的课堂中;相反,一些最新的生产工艺知识和安全装备知识,没有出现在安全教育培训课堂上或安全教育教材中。

三、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针对性不强

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版的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教材理论性偏深、实践性不足,很多教材甚至是编者根据相关专业的高校教材简单改编而来。因此,在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教材中经常会看到很多艰涩的公式、枯燥的概念,而这些对于煤矿一线从业人员来说根本就是“天书”。煤矿安全培训机构采用这样的培训教材何谈培训效果。另外,不同的工种、不同的培训轮次,也要求相应的培训教材具有针对性。近年来,市场推出最多的就是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教材,但这远不能覆盖煤矿所有工种。同时,煤矿管理人员、煤矿班组长也没有专门的培训教材,基本上是在专业工种培训教材的基础上加一些管理知识拼凑而成。

(二)内容陈旧

很多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教材内容陈旧,知识点更新迟缓,没有及时补充煤矿生产中的新标准、新工艺、新材料。已经淘汰的设备、工艺、技术,已经废止的管理规定、办法,依然在教材中出现,有的甚至还占据了重要的篇幅。这就导致培训内容与煤矿职工实际工作严重脱节,甚至还会误导煤矿职工的操作,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

(三)编制质量不高

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教材的作者基本上来自煤矿安全培训机构,他们具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但是理论知识不够系统。因此,他们在编写教材时往往凭个人感性理解,不注重对相关知识点的科学考量,经常会产生一些知识性错误。同时,由于煤矿安全教育特殊的时间需求,一些培训教材在编辑出版环节也把控得不严,错字、漏字、语言叙述错误甚至词不达意的情况时有发生,给煤矿职工的学习带来很多不便。

四、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教材建设的要求和思路

(一)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教材建设要求

1.读者群体要求

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教材的读者是煤矿从业人员,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不太愿意接受新知识。面对这样的读者群体,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教材内容要贴近煤矿生产的实际,少讲些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多讲些安全操作方法和操作流程。同时,要根据煤矿从业人员接受知识的能力和特点,综合运用课堂教学、多媒体演示和上机考试等培训方式,提高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效果。按照《煤矿安全培训规定》的要求,煤矿从业人员的培训分为初训和复训两种,即同一专业工种有不同培训轮次。初训面向首次从事该工种的人员以及煤矿新进人员,内容要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应注意对培训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安全法律意识和安全技术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复训每两年一次,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方面新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和规范,煤矿生产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及其安全技术要求,以及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由此可见,初训和复训虽然针对的专业工种相同,但是培训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初训教材和复训教材在内容上要有所侧重,体现培训大纲的要求。

2.作者群体要求

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教材的作者应该定位于全国各级煤矿安全培训中心的教师和煤矿生产现场的技术人员。他们熟悉煤矿从业人员的知识特点和需求,了解安全教育培训的规律,但是也存在一些知识结构上的缺陷。因此,必须组建一个编委会,讨论主编人选的条件及确定方法,审定教材的编写大纲,明确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主编人员的遴选要按照编委会确定的原则和条件,根据技术水平、教学水平、职称情况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参编人员的确定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各级煤矿安全培训中心推荐,编委会认可,主编确定;二是根据写作要求,主编自行组织编写队伍。不论哪种方式,出版社的编辑必须与主编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保持密切联系,以保证教材的编写能够满足煤矿安全教育的要求。

(二)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教材建设思路

1.系列化开发

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教材的策划要摒弃之前一本教材通用于所有工种、所有培训轮次的做法,以培训对象为依据,形成煤矿岗位工种培训系列教材、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系列教材、煤矿班组长培训系列教材、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系列教材;以培训轮次为依据,形成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初训)系列教材、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复训)系列教材。在系列化开发中,要保持系列教材之间层次分明,以满足煤矿安全教育中的差异化需求。同时,对于系列教材中的各教材,要注意内容的针对性,以传授安全操作技术和方法为主,以传授理论知识为辅,配以典型案例分析。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中,要将最新的规程、标准体现出来,及时更新已经过时的知识点,保证教材内容贴近煤矿安全生产实际。在教材内容的表现形式上,要做到文、图、表有机结合,精心设计特色模块,合理设计排版布局,增强教材的可读性。

2.立体化开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已成为煤矿职工安全教育的重要方式,于是电子版的安全教育教材受到了教师和煤矿职工的欢迎。出版社要分析这种新的需求特点,使用新的信息输出方式,如教学课件、考试题库、事故案例库、模拟仿真视频、网络链接资源等,来开发立体化教育培训教材。目前开发较多的是与纸质版教材相匹配的多媒体电子课件、网络考试系统,这不仅有利于培训教师的教学,也更能被培训人员特别是“90后”的煤矿工人所接受。在立体化开发中,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电子培训教材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所谓虚拟仿真技术,就是用一个虚拟的系统模仿另一个真实系统的技术。使用虚拟仿真电子培训教材,培训人员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煤矿生产的环境,真实体会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3.品牌化开发

当下,煤矿安全教育出版市场发展还没有成熟,唯有形成出版品牌,才能在这块市场中分得更大的蛋糕。品牌源于专业,源于特色,源于质量。要创造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教材的品牌效应,必须紧贴煤矿安全教育市场,抓好教材质量。为了提高教材质量,出版社的编辑要在教材编写中发挥主导性作用,把自己的策划思想和写作要求与编写成员充分沟通,在整个系列教材的编写团队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教材品牌的树立,还需要良好的服务意识。出版社的服务工作,一是以读者的认同为导向,充分尊重读者的阅读需求;二是以合作伙伴特别是各级销售商(商)的认可为导向,随时关注市场反馈情况,做好贴心服务。当然,教材品牌的形成是一个不间断的动态过程,品牌产生之后并不意味着品牌教材建设即告成功,还必须通过及时的修订和市场推广来管理和维护品牌,以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