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企业个人年中工作总结实用13篇

企业个人年中工作总结
企业个人年中工作总结篇1

企业中层干部2007年个人工作总结

回顾2007年一年来的工作,其中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现对我在一年来在各个领域里的工作情况做一个总结,以便于来年更好的工作。 橡胶轮胎行业的工作主要还是立足于河南、河北等省份的轮胎企业,接触了该地区20余家企业,由于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关系。但通过一年多的联系拜访,从客户那里还是得到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对客户进行了必要的市场分类,利于以后明确工作目标与重点。所以计划来年还是将工作重点放在风神等规模较大的客户身上,将工作做深做细,确切的拿下一个规模较大的客户。

密封件及其他相对边缘化的行业,我并未投入太多的精力,每个行业仅联系了几家企业在进行试验,在密封件、医用瓶塞、水性油墨、橡塑等行业都取得了一定的试验数据,可以有助于个人对这些行业的进一步了解,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 2007年马上就要成为历史,面对即将到来的08年,计划继续立足于乳胶、轮胎等重点行业,同时兼顾沥青、涂料、油墨等行业,形成2家与大型规模轮胎企业的合作关系,在乳胶行业实现月供货量100吨的目标,在其他行业都能有所突破。

企业个人年中工作总结篇2

挂钩企业减人不减工资总额的原则不变。具体处理意见如下:

1.企业安排富余人员去企业主办的劳动服务公司、第三产业等企业工作,减人不减工资总额。但是企业的某个部门或单位成建制划归企业主办的劳动服务公司、第三产业等企业,应核减这部分人员的工资总额并相应核减计征工资调节税的计税工资基数及合理调整效益基数。

2.企业联营或产品扩散以后,本企业派出职工(包括技术骨干)到联营企业支援工作,工资可由受援企业支付,从受援企业挂钩工资总额、包干工资总额列支。派出企业要求核减效益基数的,相应核减工资基数和计征工资调节税的计税基数。派出企业不要求核减效益基数的,可以减人不减工资总额。

3.企业多余人员在企业间(含企业与所属劳动服务公司,第三产业等企业间)开展劳务性输入输出,输入企业应按双方合同或有关规定向输出企业支付劳务费,其中用于支付劳务人员工资性收入的部分,应从输入企业工资基金中列支;输出企业减人不减工资总额。

4.企业挂钩后,自行将内部某个部门、单位划出挂钩范围,从收入中另行发放工资的,应从企业工资总额中核减划出人员的工资总额和相应核减计征工资调节税的计税基数,并合理核减效益基数。不得将由于划出这些人员而少发的工资总额,作为“空额”用于其他职工,已用于其他职工的,要纠正,并从过去的结余或今后的工资总额中扣减。企业无权自行改变挂钩范围。因情况发生变化需要改变挂钩范围的,必须报原批准挂钩的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并相应调整工资总额基数、计征工资调节税基数和效益基数。

5.企业的一部分人员、设备划归“三资”企业,应调整工资总额基数、计征工资调节税基数、效益基数。如企业效益基数不变,则减人不减工资总额,不核减工资总额基数。

6.企业使用计划外用工,其工资经核入挂钩工资基数的,因企业减少或不再使用计划外用工,如计划外用工的工作由企业职工承担,则减人不减工资总额;如计划外用工的工作由企业外人员承担,企业从成本、费用中支付加工费、劳务费的,必须核减工资总额基数和计征工资调节税基数。

二、计划外用工、临时工工资列支及离、退休人员补差工资列支问题

1.计划外用工、临时工工资支出,必须按京劳资发字(1988)468号文件规定执行。即:“挂钩企业生产经营范围内的计划内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的工资性支出,均应由挂钩工资基数内列支,不得再列入其他费用或成本”。根据这一规定精神,凡在核定挂钩工资基数时已把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工资核入工资基数,而企业又将这部分人员工资列入成本费用的,要予以纠正。已列支的工资要从企业成本中冲出,现由企业工资基金结余、奖励基金结余列支,要相应调整计算所得税、工资调节税、能源基金、预算调节基金的基数,结余不足的,在下一年企业工资基金中列支。

2.企业挂钩时没有使用计划外用工和临时工,后因生产需要报经市劳动局、市计委批准使用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并办理了录用手续的,可按批准使用人数(实际使用数小于批准使用的按实际使用数)一次性核增企业挂钩工资基数,同时相应核增计征工资调节税的工资基数和效益基数;未经批准使用的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其工资一律在挂钩工资总额中列支,不核增工资总额基数。

3.企业在挂钩前已经使用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工资因漏报未核入挂钩工资基数,目前企业生产又需要继续使用的,应按实际需要,从严控制的原则,由区、县、局、总公司向市统计局行文申述漏报原因及处理意见并办理补报手续经市劳动局批准使用人数后,一次性核增挂钩工资基数由市税务局相应核增计征工资调节税的工资基数,这些人员的工资也必须从挂钩工资中列支,不得从成本或费用中列支。

4.企业原则上不得将正式职工与企业所属劳动服务公司、第三产业等企业职工、临时工、计划外用工混岗生产。已混岗生产的企业所属集体企业职工、临时工、计划外用工工资必须从挂钩工资总额列支。

5.企业原则上不得聘用离、退休人员从事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确因生产需要而聘用的,其工资补差应从企业工资基金中列支,不得另外在成本或费用中列支。但在统计上不计入工资总额项目之中。

三、超过两个基数,一个比例多提工资问题和从其他渠道列支工资问题

1.企业必须严格按挂钩办法的规定提取工资。企业改变税种,不能从财政退税额中再提工资,已多提的工资应从历年奖励基金和工资基金结余中核减;多提部分已核入下年挂钩工资基数的,应核减挂钩工资总额基数。

2.实行销售合格产品全额计件办法的企业,未按销售额计提工资,而按生产额计提并多提了工资的,应从成本中冲减,并相应核减历年奖励基金和工资基金结余数额,结余不足以核减的,由下一年度的工资总额中核减。

3.企业实行分级管理后,局、总公司应对企业的辅助考核指标认真考核。企业辅助考核指标未完成,应扣而未扣的工资数额,必须从奖励基金结余和工资基金结余中扣除,结余额不足以扣除的,由下一年度工资总额中扣除。

4.企业应在挂钩工资以内支出的工资项目必须在挂钩工资内支出。已在挂钩工资以外从其他渠道列支的工资总额,应从历年奖励基金和工资基金结余中扣除,结余额不足以扣除的,由下一年度的工资总额中扣除,并按规定补交工资调节税。

四、工资基金管理中的问题

1.漏税问题

凡经税务部门核实应补税的企 业,均应照章补税。

2.统计工作失误,漏报工资总额问题。

职工人数、工资的统计范围应严格遵守国家统计部门的有关规定,各工资构成项目指标的统计均应以报告期实际发放数额为准。凡因统计工作失误而漏报工资数额一律不再补报。企业在今后工作中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管理,杜绝漏报、错报现象。

3.未严格按规定使用《工资基金管理手册》问题。

企业个人年中工作总结篇3

企业一般都是以年度作为工作的总结和分析,拿工作报告,这是因为古老的农业经济遵从春播、夏忙、秋收、冬藏的农作物年度自然生长规律,所以古今中外的政府管理社会组织都是采用这种自然年度的总结计划报告方法,政府以年度作为总结分析报告,企业自然也都这样沿袭下来。可是作为企业这样做,计划经济条件下有情可原,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有可能违背经济规律。因为企业经营的淡旺季不一定是与年度自然规律相吻合。

企业应该是淡季做工作总结分析,出工作报告。这淡旺季也许是和企业的年度相吻合,也许刚好相反。比如,零售商业每年的年终年初都是旺销季节,这时企业上上下下都忙得不亦乐乎,如果此时再忙于工作总结分析出工作报告,岂不是忙上加忙,忙在一起,忙得一塌糊涂,有可能两下都耽误了,销售工作没搞好,工作总结报告也没做好。北京有名的蓝岛大厦过去都是在每年的三月销售淡季开始做工作总结报告,而在年终年初三节(圣诞节、元旦、春节)期间,集中精力搞好经营销售工作。这也许是蓝岛曾经红火的原因之一,只可惜他们的工作报告却是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限工作报告,因此他们的工作报告是过时的工作报告,是与实际不完全相符合的,这是他们在实践上做正确了,而在形式上又落入了俗套。但这比那些不管淡旺季与否,只管到年终12月31日之前做工作总结,出工作报告要好多了,试想,企业上下都忙于经营促销,那能够静下心来做工作总结呢?这时即使做了工作总结分析,出了一份工作报告,也是应付差事,根本总结不好,分析不透,出的工作报告也是低质量。这样,在工作总结做不好、市场分析不透(当然工作分析要包括市场分析),工作报告(含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低质量的情况下,开始了一年度的工作,这样工作起来就如同瞎子摸象,跟着感觉走,要把工作完全做好做到位,岂不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当然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连工作总结、分析和工作报告都不打算认真做的话,或者认为工作总结分析报告这些都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纯粹是形式主义的话,那么这样的领导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不称职的,或者说是土老冒做法。做不好工作总结和分析,出不好工作报告的企业也许做的成绩不错,但是不可能把工作做到满分的,这只是向好处说。其实工作总结分析不好,工作报告出不好,等于没有完全吃透市场,没有完全驾驭企业,没有做到知己知彼,这样工作起来是有“殆”的,即危险是时刻存在的。做到知己知彼只能是没有“殆”,距离胜利还差远着呢?所以工作总结分析和计划报告在企业的工作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之一,必须做好。要做好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因此只能放在企业经营活动的淡季,切不可在旺季做这些工作。深圳有一家上市企业,叫中集集团,企业经营形势一直不错,他们非常重视工作总结分析计划,而且专一跑到远离企业总部的地方甚至是国外开工作总结分析计划报告会,而且他们开会的时间,就是在他们经营的淡季年终年初时节。

不同的企业其经营的淡望季节不同,一般商业服务性企业,其淡季在三月份,六七月份,生产性企业其淡季在年终岁尾,但也不尽然,产品不同淡旺季不同,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变化,即使同一类产品,其淡旺季节也在变化,但无论任何企业一年365天之内总有淡平旺季之差异。而且,一年之内的淡旺季也不是简单的一个周期,有可能是两个周期甚至更多,因此,这样的企业就应该以一个淡望季周期做一次工作总结分析计划。而不是和政府那样一年做一次,因为,企业不是政府机关。企业就是企业,企业就要抓住时机盈利,错过一个时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就有可能被竞争对手远远的甩在后面。从而败下阵来,淘汰出局。

企业的工作总结分析应放在淡季的初级阶段进行,这时刚好对过去的工作进行及时总结分析,从而为做好下一个工作季度的计划报告奠定基础。 二、 建章立制

与淡季要做工作总结分析计划的道理一样,淡季企业要做好建章立制工作。企业是一个合法经济组织,需要有组织游戏规则,而这个规则不是一成不变,需要随着企业内外各种要素的改变而改变。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的内外环境都在一刻不停地变化着,这就要求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不断改变,即不断地补充完善修订建立和建全,以适应变化了客观环境。当然,制度需要变化,也不是说所有的制度都可以朝令夕改,制度也需要一个相对的稳定性,至于什么时间制度需要稳定,什么样的制度需要相对稳定,这都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情况下,旺季制度需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旺季制度改变太频繁,改动幅度太大,容易动摇军心,影响员工的心理稳定,从而影响到企业正常繁忙营活动。淡季做些改动,同样也会影响到军心,也会迫及到员工的心理活动,但毕竟是淡季,对企业的经营影响不大。当然淡季企业可以有时间和精力可以静下心来研究企业规章制度存在的过时的不合理的地方,可以总结评价刚去的那一个旺季制度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及时发现阻碍企业经管管理活动的规章制度中不合理的成分,并加以修改。如果是旺季则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些事情。当然,淡季建章立制,还可以发扬民主,让员工参与到制度的修改、补充、制定、建立当中来,增强制度的完整性、民主性、可操作性。制度是要约束大家的,让全员来遵守的,如果在制定过程中能得到尽可能多的员工参与,会使制度在贯彻过程执行过程顺利得多,增强了制度的可行性有效性。如果是旺季,员工都忙于经营活动,再让员工来参与制度的修订工作,用一线人员的话来讲就叫裹乱,事实是旺季员工根本就没有功夫参与制度的制定工作。那么即使制定出的制度其效用也将大大折扣。

企业的建章立制工作应放在对前一个工作季度工作总结之后,在下一个旺季到来之前的战前动员之前。 三、 做好员工的培训学习充电工作

现代的企业学习充电越来越重要,无论是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如果不学习,将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人们常说,现代的企业应是学习型的企业。但是企业学习应安排在什么时间呢?是否是每天都要学习,任何时间都是学习时间呢?显然不是,企业毕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是以效益为中心的。学习应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自然旺季员工有可能加班加点也干不完的工作,这时组织员工学习是不合时宜的,而应该是放在经营活动的淡季。这是淡季组织员工学习充电的第一条理由。第二,淡季员工工作任务相对较轻,大家有精力学习进去,学习的效果也比较好。第三,淡季无论是经营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都可以通过回顾前一旺季工作的得失,展望未来市场的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特点,决定学习什么内容,需要充电的内容,不是什么都学,总得有针对性,与自身和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内容进行学习,通过学习提高领导和员工的认识市场、把握市场,提高技能和应对市场的能力,提高对事物和企业的应对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学习提高全体员工的全员素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然不学习,或者淡季把员工裁掉,只留下看门守摊的,到旺季再临时招些散兵游勇,临时组织起来的游击队,对企业对市场、对竞争对手都不熟悉,怎么能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呢?所以淡季学习,非常关键,是养精畜锐的时候,是提高团队战斗力的最好时节。此时不学习更待何时?学什么,一要学习自身企业的经营理念,二要学习专业知识,三要学习竞争对手的长处,四要学习如何分析市场,五要学习服务规范,六要加强基本的为人处事的基本道理等等。把员工培养成能力、人品均过硬的企业人,让员工深深打上企业的烙印,成为企业的品牌人。

当然,企业对员工培训充电应放在淡季的中期进行。旺季刚结束对员工进行培训,效果会很差,因为这时大家还沉浸在刚刚过去的旺季的得与失之中。淡季的晚期对员工培训充电可能来不及消化就该投入战斗,同样影响培训效果。只有淡季的中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员工才能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学习,效果才会好。 四、 搞好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是每一个企业都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但什么时候进行开始市场调研却是学问。如果是旺季进行市场调研,根本没功夫,调研了,如果再临时调整经营方向,也许会大大影响正常的经营活动,甚至可能事与愿违,因为旺季可以有调研的意识,但千万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市场调研上,因为正常的经营活动还忙得不可开交,如果要真投入时间和精力调研,那就是专家学者的事了,而不是企业家和企业员工的事情。企业调研应放在淡季进行,这时调研一是有时间,无论是员工或是领导都有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调研,这时调研不影响正常的经营活动,二、调研工作可以得到员工的广泛参与,对下一步工作将有最直接的效果。三,调研后,企业可以组织大家进行研讨,写出调研报告,通过对自己工作的总结和对未来、对市场、对竞争对手的彻底的调查了解、吃透市场,在下一个旺季到来之际,对经营工作有的放矢,对企业的整体的经营活动胸有成竹。

如何调研呢,首先时间的选择上,调研时间应放在上一个旺季刚刚结束,淡季刚刚来临之际,这时大家对刚忙过去的旺季经营活动记忆犹新,旺季经营活动信息还都存留在大家的记忆里,如果这时后组织大家进行研讨,沟通市场信息是再合适不过的时机了,因为大家可以把刚刚过去的旺季经营活动做一番精细的认真的全面的回顾总结分析,这对了解自身、了解市场、了解竞争对手、了解顾客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有的企业,在旺季一过进行的活动要么是无情的裁员,要么是沉浸在欢乐的庆功之中,给员工放假远游(这是对员工非常有情意的企业)。这两种做法都不妥,对未来的工作都不利。第二,调研内容在时间段上划分为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连续的全部市场信息,从对象上来分可分为顾客信息(顾客群体的构成、顾客群体的发展走势、顾客的需求特点等)、企业经营能力分析(包括企业的人员结构、行业地位、经营规模、经营优势、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经营方式、品牌影响、存储能力、风险度量、企业发展走势等)、合作各方状况分析(包括上下游相关企业的整体的状况、发展走势、可以发展的合作伙伴、产品特点、服务的特色、信用和信誉程度、潜在的风险分析等)、竞争对手的分析(竞争对手的关联程度的分析、竞争对手威胁程度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劣特性分析、竞争对手的发展趋势分析、潜在竞争对手的预测、整个市场状况的发展走势预测),市场环境分析(含行业政策分析、税收政策分析、政策变化带来的市场变化、行管人员的变化的影响、合作单位的信用状况分析等)。第三,调研形式可以灵活多样,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可以是总结研讨会、可以是员工深入原有客户做客户回访、可以是“间谍”性的探听市场情报和竞争对手情报以及合作各方的服务状况,可以做大众市场调查,征询社会大众对自己的广告产品的信息反馈,可以召开专家学者联谊性的研讨会,可以召开对企业进行过投诉等活动的行为的联谊研讨会,可以召开行业记者研讨会,可以召开行业(竞争对手)战略联盟发展研讨会、可以委托社会专业调查机构对行业、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专项调研,可以以招待联谊性质的活动安排一些与自己经营管理活动的各方的主要相关人员对自己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征询意见及发展的建议,可以借助各种媒体搞多种多样的客户及市场调查活动,可以委托相关的专家对企业的发展写出行业调查报告以及企业发展计划书。第四,不论何种调研形式都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进行,活动有记录,并有专人形成调研报告,切忌虎头蛇尾,或走形式,前期都搞得不错,最后就是没有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总结报告。参与调研的人员包括领导员工等有关人士都只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行不成理性的专业调查报告,这一点正是大多数企业所欠缺的地方,原因是有些领导不知道一份高质量的调查报告的重要程度;有些领导只是把调研当作一项企业妆点门面的活动形式,根本认识不到调研工作的重要性,以调研之名进行其他目的的活动,企业真正应该是以其他活动为名来达到调研的目的;有些企业领导也很想拥有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可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领导本人有的会讲不会写(讲出来和写出来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表达方式,其作用和效果也是有根本不一样的),企业里没有人能够写出来,或有能力写的人对全局不了解。第五,调研报告不是领导决策方案,它只是决策依据,是用来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有些企业这些工作也都做了,最后把调查报告当成摆设束之高阁,或拿出来参加各种各样的评奖活动,或公开发表,以求取名利,其实这都是违背调研的真正初衷的。调查报告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才生产出来的,是一份绝密文件,怎么能置之不理或公开发表和评奖呢,这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不重视或亵渎。其实说穿了,还是不知道市场调研的重要作用。 五、开展演练活动

演练是企业淡季进行的重要准备活动。企业要想在旺季到来之时,抓住市场机遇,为客户进行满意服务,争取达到满分,淡季的演练活动就必不可少。如何演练,一是演练时机,调研活动是在上一个旺季刚刚结束,淡季刚刚进入的时候进行,而演练活动刚好相反,应是在淡季的后半期,下一个旺季快要到来之际进行。演练的人员不仅是一线人员,管理人员也要参与演练,领导也有意识参与其中;演练内容必须是与经营管理活动有关的,是下一个旺季到来之际必须应用的尤其是新添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要反复演练;演练活动可以多种多样,直接操作演练,可以是技能大赛,提高大家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演练活动一定要有组织有考核,并和奖金效益挂钩。演练的目的在于提高员工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提升企业的整体的服务能力和竞争优势。让员工明白,服务技能才是服务客户之根本,仅有好的服务态度是不够的,这就是为什么要进行演练的目的。 六、开展思想动员工作

企业个人年中工作总结篇4

(一)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1、建筑业队伍不断壮大,企业实力不断提高。我省建筑业企业抓住建筑业新资质等级就位工作契机,深化改革,通过企业重组、合并改制,建筑企业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也得到提高,建筑业生产保持稳步增长,建筑业市场进一步规范,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以高资质的技术密集型的总承包施工企业为龙头,以专业工程承包和劳务分包企业为依托的建筑业队伍。*6年末,我省具有新资质建筑业企业1924个,其中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792个,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122个,在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中,二级以上企业911个,占50.8%。年末从业人员95.33万人,比*0年增加53.91万人。管理人员8.82万人,工程技术人员12.75万人,一级建造师0.40万人,现场施工工人66.84万人,其中持证上岗人员45.10万人。

“十五”时期,我省建筑业企业加大投入力度,企业技术装备、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用于工程施工的高科技技术、设备不断提高。*6年末,我省建筑业企业拥有资产906.29亿元,比*0年增长1倍,固定资产128.72亿元,比*0年增长1.1倍,企业拥有施工机械净值66.99亿元,比*0年增长1.1倍,自有机械功率352.61万千瓦,比*0年增长76.8%。

2、企业改制工作进一步深化,非公有制建筑业企业发展迅猛。结合建设部建筑业企业新资质就位工作的开展,我省建筑业企业改革改制不断深入,企业的合并、重组、改组、改制力度不断加大,所有制结构趋于多元化,企业资源得到优化组合,建筑业企业的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成分逐步缩小,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壮大,私营企业等民营经济异军突起,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为主体,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各种行业合理布局的企业格局。

*6年末,建筑业企业中国有经济106家,集体经济113家,国有和集体经济比*0年减少1030家,随着“国退民进”和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民营建筑业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5年,民营建筑业企业资产达到546.22亿元,占全部建筑业企业资产的69.7%,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50.46亿元,占全部建筑业企业总产值的74.4%。涌现出一大批实力强大的民营建筑业企业,如*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省九龙建设集团公司、*省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平潭县海天建筑工程公司等民营建筑公司跻身于我省建筑企业前列,成为我省建筑业改革的成功代表。

3、建筑行业配套发展,施工领域不断拓宽。随着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省建筑业企业在稳固发展传统的房屋建筑业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建筑施工领域,隧道工程、管线安装、装饰装修等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装饰装修行业从小到大,产值从*0年的24.12亿元提高到*6年的67.70亿元,装饰装修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26家。形成了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和其他建筑业等门类齐全,行业内部配套的建筑业大军。

4、积极参与建筑市场的竞争,不断开拓省外建筑市场。“十五”时期,我省建筑业大力实施“走出去”的方针,建设主管部门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不断培育省外建筑市场,参与省外建筑市场的竞争。*6年,*建筑业企业足迹已经遍布全国30个省市,共有425家企业参与省外建筑市场的开发,完成省外建筑业产值369.05亿元,占当年建筑业总产值的31.8%,比*0年增长14倍。

5、建筑业企业发展势头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先进省份存在差距。“十五”时期,我省建筑业企业发展迅猛,建筑业总产值平均增长26.4%,比全国的22.6%高3.8个百分点,*5年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2.53%,排名第14位,分别比*0年的2.17%和16位提高0.36个百分点和前进2位,但与建筑业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5年我省建筑业总产值在华东地区排名第六,仅高出江西省,只有全国排名第一的浙江省的18.5%。

(二)建筑业对我省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随着我省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业对我省经济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社会效益和贡献越来越大。

1、建筑业产品为经济发展增添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建筑业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实施主体,承担了大量的工程建设任务。“十五”期间,先后建成和交付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43万个,保证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一大批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的建成,增强我省经济发展的后劲,为我省经济稳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还建成了大量的学校、办公、医院、厂房、商店、科研文化用房,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医疗卫生、娱乐活动提供基本条件。建成大量的居民住宅,改善人民居住条件,五年间建筑业企业累计竣工房屋面积达15560.9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8720.98万平方米。

2、建筑业的发展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直接带动我省水泥、钢铁、玻璃等行业的发展。*6年,我省建筑业企业直接消耗水泥3036万吨、钢材760万吨、木材571万立方米、玻璃382万标准箱、铝材72万吨。

3、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为我省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1-*6年,我省建筑业企业完成利税234.36亿元。同时建筑业吸纳大量的从业人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平均每年从业人员60.64万人,为广大离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工收入约590亿元。

二、建筑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建筑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发展的因素:

(一)建筑业企业总体资质水平偏低、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竞争面临压力加大。我省建筑业专业结构上存在总承包企业不强、专业承包企业不精、劳务分包企业偏少的状况。*6年,我省建筑业企业特级的仅有4家,一级的仅有181家,大多属于房屋建筑工程系列,其他序列的资质等级较低。劳务分包企业122家,从业人员仅15.58万人,主要集中在厦门地区,其他地区只要少量的劳务分包公司,造成企业用工困难,只能靠临时招聘。

资质水平偏低、资质结构的不合理影响了我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省外建筑业企业纷纷来闽承接工程,他们凭借较高的资质等级,先进的技术装备优势,以及我省完全开放的建筑市场,在我省建筑市场上取得了较大的份额。

(二)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资金运用效率低。*6年,我省建筑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1.6%,比*5年的62.9%减少1.3个百分点,与国际通行的资产负债率最佳值50%相比,仍高出11.6个百分点。流动负债为537.38亿元,占负债总额的97.0%。其主要原因是建筑业企业原有资金偏少,近年来建筑业市场竞争激烈,建筑市场实行最低价招标,企业赢利空间不断缩小,在国家宏观调控的环境下,建筑业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日益显现。

(三)工程结算成本居高不下,费用支出增加。*6年,建筑业企业工程结算收入1048.82亿元,比上年增加189.85亿元,增长22.1%,工程结算成本939.02亿元,比上年增加164.44亿元,增长21.2%,工程结算成本占工程结算收入的比重由*5年的90.2%减少到89.5%。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共42.81亿元,比上年增加5.51亿元,增长14.8%,平均每万元建筑业总产值所需三项费用合计368元。

(四)拖欠工程款的现象还比较严重。*3年以来,我省建设领域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预定目标,但新的拖欠工程款现象依然存在。截止*6年年底,建筑业企业应收工程款为109.91亿元,其中竣工工程应收款61.89亿元。

(五)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亏损面。建筑产品价格背离价值,其利润水平远低于全社会平均利润水平。产品价格的不合理,市场上不公平的竞争行为,减少了建筑业企业的利益,削弱了企业竞争能力。企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导致部分建筑业企业举步维难,连续多年亏损。据统计,*6年全省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亏损企业301个,亏损金额1.96亿元,亏损面16.8%。

三、提升我省建筑业企业竞争力,适应建筑市场的变化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我省推进新一轮发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时期。“十五”规划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十一五”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国经济即将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继续加快推进,基础建设和城市改造建设进一步加快,投资总量将会持续稳定增长,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保持我省建筑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要引导企业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围绕提高企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及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来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处于有利的地位。

(一)继续做好企业改制改革工作,增强建筑业企业的竞争力。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企业改制改革工作,加大对现有的国有建筑企业的改制工作。国有建筑业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着雄厚的技术基础和技术设备,培养了许多建筑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但在新的历史时期,也存在企业负担过重,经营成本高的困难,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要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步伐,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通过股份制改革、合并、兼并,重组等形式,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作用。

引导民营建筑业企业发展壮大,全面提升民营建筑业企业的规模。推动建筑业企业并购重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目前,我省建筑业企业个数很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占有相当比例,在国内国外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针对我省建筑企业的这种现状,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建筑业企业结合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鼓励建筑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进行重组,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我省建筑业的综合竞争力。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企业的出资者、决策者、经营者、监督者四方到位.并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

(二)加快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合理的企业资质体系。经过几年的新资质评定和升级工作,我省虽然建立了以施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承包企业为依托,劳务分包为基础的资质体系,但在建筑业专业结构上明显存在总承包企业不强、专业承包企业不精、劳务分包企业偏少的被动局面。要在政策上鼓励少数特、一级总承包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起到核心企业领军作用。引导部分资质等级低、市场竞争力低下、生产能力单一的总承包企业发展为专业承包企业,提高专业承包企业做专做精的能力。规范建筑业劳务市场,大力发展劳务企业。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向高、新技术领域、现代建设领域发展,在做好传统的房屋工程建筑的同时积极开拓铁路、道路、隧道、桥梁和水利、港口工程等建筑领域。

(三)全方位做好建筑业企业人员岗位培训,提升企业整体水平。建筑人才是建筑业企业发展的根本,要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人才合理流动,重视建立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人才流动的机制,促进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重视人才工作,尤其在当前加入WTO开放日期临近的背景下,重视人才工作,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变得尤为重要。随着外国企业的进入,他们不仅在项目上与我们竞争,而且还会利用他们自身的优厚条件争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当前,我省必须形成尊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为他们提供较为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发展空间,尽可能留住人才,充分发挥其才能。加大大专院校建筑专业的投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对现有企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同时做好一线工人的岗位培训。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场施工工人多数是来自农村的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要在重视对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同时,依托劳务分包公司做好建筑工人的专业技能培训,推行持证上岗制度,提高一线工人的操作技能。

企业个人年中工作总结篇5

一、企业发展概况

据2010年榆林市统计数据显示,规模以上企业共计663家,近8万余从业人员。各类中小企业总数已达5700多户,逾21万从业人员。民营规模企业528户,比2005年总数增长了100%,榆林市各类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达到12.28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总数58万人。

2011年统计资料显示,榆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达569家,这还不包括给省上直报的六家单位。榆林市中小企业已达6743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约12万户,占企业总数90%以上,为经济增长、推动就业、提高技术创新、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中小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市60%左右,利税也约占全市40%,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为城镇就业岗位的提供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2年1至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直报工业企业570户(不包括7户省局反馈企业),实现939.8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225.1亿元利税。其中,利润总额159.3亿元,同比增长10.7%;应缴增值税55.1亿元,同比增长14.1%;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0.8亿元,同比增长3.9%。

可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榆林市企业无论从数量、质量、性质上,还是企业规模、结构、形态上来说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二、企业类型

榆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其中国有企业中地方企业所占比重较大,比例约为96.3%,主要集中在县级企业。其中较为欠缺的是港澳台投资企业,只有2家,占企业总数的0.3%,即外资力量比较薄弱。同时榆林市依旧是以重工业为主(占比94.6%),轻工业为辅(占比5.4%)的模式发展工业企业。其中大型企业只有2家,中型企业也只有32家,普遍以小型企业(占比94.5%)的形态呈现出来,说明了榆林市企业整体规模偏小,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行业结构

1、工业企业

在企业大量涌现的同时,榆林市因自然禀赋而成立的工业企业的扩大显得尤为明显。2011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661.55亿元,比上年增长37.3%。其中,53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556.85亿元,增长38.6%。工业增加值总量居全省首位,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28.4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4.7亿元,增长13.2%。

重工业主体地位显著。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528.8亿元,同比增长39.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8.9%;轻工业完成产值28.1亿元,同比下降6.9%。

地方企业发展迅速。35户中省企业完成产值1475.4亿元,同比增长36.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8.7%;500户地方企业完成产值1081.4亿元,增长42.1%,增幅比中省属企业快5.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1.3%。

榆林市规模以上工业直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93.32亿元,同比增长37.9%;实现利税781.94亿元,增长40.6%,其中利润总额549.66亿元,增长39.4%。全市规模以上直报工业企业亏损100户,亏损企业户数同比减少8.26%。亏损企业亏损额11.81亿元,同比减少17.06%。

2、农业企业

2010年农业企业也有了飞速发展。其中,榆林市农业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9户,市级以上113家。榆林市农业龙头企业总资产15亿元,销售总收入19亿元,实现6.2亿元净利润,创汇4000万美元,应交税费5500万元,同时积极带动相关农户协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企业和基地之间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为培育新型主导产业提供了平台,为农户创收指引了方向,这些都将大力促进榆林市农业企业的发展。2011年末,全市龙头企业数量又有了明显增长,市级达到166户、省级达到52户,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46个,指导规范120个,其中达到省级示范社标准18个、市级标准105个。

3、建筑企业

榆林市在发展工业、农业的同时,也注重建筑业的发展。据统计资料显示,榆林市建筑类企业总数为74家,全市一级企业3家,二级企业49家。在建工程477项(其中新开工317项),完成建筑业产值34亿元。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类其中国有企业9个,集体企业27个,私营企业20个,股份有限公司只有3个,其他类型的公司共计15个。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中房屋类企业55个,矿山类0个,铁路、公路隧道桥梁类14个,地坝电站码头类2个,其他土木工程类1个。

2011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25.1亿元,同比增长14.92%,与上年同期增长25.1相比,增速回落10.2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工程类企业实现119.6亿元的总产值,31.7亿元的增加值,同比都有了显著增长。房屋建筑施工和竣工面积与前期基本持平,没有明显增势。

4、金融企业

榆林市积极响应国家改革金融体制的号召,组建了4家农村合作银行和神木农村商业银行,尤其是与长安银行进行合作,成立榆林分行,同时为榆林市引入一些政策性银行,如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并与浦发银行、西安银行、兴业银行也建立了业务往来。此外批准设立45家小额贷款公司,25家保险机构。作为相对较为新颖的保险业,实现了全年19.31亿元业务收入,其中,财产险13.22亿元;寿险6.09亿元。2011年末,全年保险业务收入22.16亿元,财产险14.89亿元;寿险7.28亿元。榆林市证券业也有了飞速发展,总开户数21051户,各类证券交易量达197.39亿元。

虽然金融企业正在迅速崛起,但榆林市依然要充分吸取发展地区金融改制经验,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制定出恰当的金融产业发展策略,推出相关优惠政策,努力建设一定规模的金融商务区,构建资金、资本、信息共享平台,为区域金融合作夯实基础。

5、旅游餐饮业

据资料显示,榆林市旅游餐饮行业中,旅行社约50个,星级以上饭店29家,对外公开售票景点15个。2011年,接待游客共计675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了近30%,其中,入境游客2895人次,外国游客2771人,实现旅游收入29.5亿元。目前,榆林市共有各类餐饮企业约19000家,可见全市旅游餐饮业也在蓬勃发展。

6、房地产企业

企业个人年中工作总结篇6

1、200*年度我市内资企业应检企业6684户,其中法人2342户,营业4342户,截止200*年5月25日,实检企业3593户,其中法人1512户,营业2081户,注销企业163户,参检率56%,合格率100%,实检企业注册资本(金)到位率98%,年检中被定为B级企业26户。

2、200*年度应验照个体工商户48896户,截止5月25日,实际验照30171户,验照率61.7%;个人独资企业应检1518户,实检986户,参检率65%;合伙企业应检770户,实检539户,参检率61.7%;私营有限公司应检2680户,实检1853,参检率63.8%实检企业,注册资本429365万元,实收资本6887592万元,注册资本到位率122%。

二、主要作法

1、周密部署,充分做好年检前各项准备工作,针对去年年检工作存在问题和今年年检工作的实际问题,市局注册科组织全体干部认真学习国家工商总局的《关于做好200*年度年检工作的通知》及省局企业处和个的年检通知文件,明确重点,提高认识,并对今年年检可能遇到新的问题部署周密对策,制定了全市年检工作意见和措施,转发各县(市、区)工商局。各县(市、区)领导都十分重视年检工作,召开不同会议,周密部署企业年检及个体工商验照工作,福鼎、霞浦等县分管领导召集企业登记管理人员,研究企业年检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详细安排了年检方案,并主持召开有基层工商分局、所负责人及企业登记人员参加年检工件会议,共同组织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局《200*年度企业年检工作通知》,并对年检工作做了分工负责,使参训人员从思想认识到业务水平上得到提高。

2、深入广泛宣传,培强企业参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意识。市局在省《闽东日报》年检公告,对年检内容、提交材料、年检时间进行公告,并将打印大量的年检通知放置登记窗口与企业领取年检报告书一同发给企业,对本年度新设立企业逐户信件通知。福鼎市局为更好做好200*年度企业年检工作,注册股同志们以创建青年文明为契机,以“四个一流”为标准,积极开展宣发动工作,采取张贴通告、悬挂条副、电话联系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并统一印制年检通告20多张,张贴在市局、工商所(分局)办公楼,市区、大街和乡镇主要场所宣传栏,提高企业的参检意识,印发了《200*年度企业年检须知》连同年检报告书等,由各分局(所)工作人员直接送到企业手中,并指导企业填写报告书,开展上门服务。

三、突出重点,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年检质量。

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做好200*年度企业年检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年检工作中重点加大以下几点方面的审查力度:一是结合年检,把企业前置审批条件做为重点,严格审查、重点审查清理可能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生产经营企业是否达到企业登记前置审批要求,审查对象涉及人身健康、公共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等项目,对已经具备前置审批条件或年检中通过规范完善达到条件予以通过年检。暂时无法规范完善的暂缓通过年检,确定无法规范完善的督促其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全市通过年检规范企业登记前置审批条件715户,其中补齐前置批文467户,变更登记212户,注销36户;二是通过重新提交公司制企业股东证明,甄别大量名存实亡公司股东。按照省局企业处要求,今年我们在审查年检材料时,着重要求企业提交股东的资格证明,因一些公司的法人股东实际已消亡或只是挂名,无法提交证明文件,经受理人员查证,甄别出一批名存实亡的股东,共责令办理变更26户;三是采取以书式审查为主,书式与实地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市局委托辖区工商分局——蕉北工商分局对市局所登记所有企业(辖区内)进行实地检查,并由分局签署初审意见,强化基层监管力度。四是结合年检,开展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和网吧专项整治;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出资行为专项整治。配合相关部门,指导基层工商所(分局),专项整治初显成效,提高工商监管力度。五是加快CA证书发放进程。截止2004年5月31日,全市共有企业12903户,已办理CA证书的有6768户,总制证率为52.5%。其中今年共办理CA证书2535户,收取CA证书服务费1529户。市局窗口人员结合年检工作,耐心细致地向企业宣传,CA证书发放的意义和作用,取得理解、赢得主动,并指定专人负责CA证书的申请、录入、协调、督办工作,市局今年发放证书821户,收取服务费493户累计已制证1451户,占企业数82.3%。

四、寓服务于管理,服务我市经济。

在年检工作中结合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勤政廉政建设,寓服务于年检,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一是根据国家工商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和福建省工商局《关于印发福建省工商系统开展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用建设暂行办法的通知》市局对经营状况好、信誉度高的内资、私营企业30家企业评为绿牌企业,并通过媒体宣传,扩大企业知名度。二是树立服务新理念。在窗口继续实行首问负责、否决报备、办事预约、AB顶岗等制度,印发企业注册登记及年检申请系列指南,实行一次性说清,避免办事人员跑冤枉路。三是依托CA证书发放,指导企业试行网上年检,全市各级登记机关部门指导256户企业通过福建工商红盾网进行网上年检申报初审服务。四是提高年检办事效率。根据市局党组年检工作意见,今年年检工作市局注册科专门指定三人负责年检受理工作,除涉及年检材料、涉嫌违法行为或缺资不全的企业年检当场办结,深受企业好评。继续开展服务项目带动战略,将县级以上政府重点扶持的项目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指定专人实行全程无偿服务,为项目企业提供工商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面的咨询服务,提前介入企业登记的有关准备工作,同时建立与企业的日常沟通、联系制度,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随时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市局确定了鉴明数码科技、鹏康电视、汽车改装以及大唐火电、龙安钢铁等项目作为今年重点服务对象。同时,各级注册登记部门也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完善项目服务工作,截止目前,全市共确定149个服务对象,其中重点服务对象项目80个,各级工商部门已提供110个,其中为52家重点项目企业办好营业执照。

五、存在问题

1、相当部分国有、集体企业经济效益,生产经营状况不景气,连年亏损,职工下岗,濒临倒闭,参检积极性不高;老企业分支机构办理CA证书难度大,注销企业比例增多,致使企业参检率不高。

企业个人年中工作总结篇7

一、工程企业组织机构特点

工程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一般坚持有利于项目运作这一原则,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单元、项目管理单元和项目执行单元。其中项目执行单元主要包括专业设计室、分(子)公司和各类项目部。综合管理单元和项目管理单元构成公司机关职能部门,公司对项目执行单元实现强矩阵模式管理,由生产主管部门组建项目部,并按系统管理模式派出人员执行项目,设计业务由专业设计室派出人员组建设计业务执行团队,施工业务的核心部分由公司直属施工分公司承担,其余外包。

二、工程企业管理机制模式

企业向各类组织下达目标指标,签订年度或项目周期的绩效目标责任书,期末开展指标考核和管理工作考核;企业各类组织的中层管理人员同时开展全员绩效考核,工作业绩与所属二级组织绩效考核情况以及个人绩效考核情况挂钩,考核结果作为计发年度或项目执行周期绩效奖的依据。

三、工程企业各类组织的绩效指标体系构成

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绩效考核的前提,而关键绩效指标(KPI)的设立又必须符合企业的特点,并能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根据工程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情况,各类业务单元的KPI设置均应抓住其工作目标、管理需要和考核模式。一般来说,上级单位对企业下达的绩效目标指标的分解落实是企业对二级组织设定的主要依据。因此,对企业具有生产经营性质的二级组织来说,经营性指标的设立很重要,指标数值一般来源于对企业年度目标值的分解;而企业机关职能部门,一般以部门的职能履行情况为主导。下面按照不同业务单元,分别描述对应的指标体系设置情况。

1.企业下属各分(子)公司的绩效指标一般由三部分构成:经营性指标、管理性指标和激励约束指标。(1)经营性指标一般包含产值总收入、期间费用总额、期间利润三项内容。其中,上交上级管理费可以单独立项,也可以合并在利润指标中进行考核。(2)管理性指标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目标,一般包括技术、安全、质量、项目执行进度、企业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和资产管理等内容。其中项目执行指标包括承包合同履约率、一级进度控制点完成率等。(3)激励约束指标是企业设定的为鼓励二级组织在某些业务方面主动地开展工作,这些工作有些是正激励,属于加分因素,有些是负激励,属于减分因素。这些工作可以包括:技术/管理创新情况、市场开况、队伍建设、干系人满意度等内容。其中技术/管理创新、市场开发为激励指标,队伍建设、干系人满意度为约束指标。激励约束指标是否设定,一般根据企业在这些工作方面的需要情况和企业整体发展水平而定,指标所覆盖的范围也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有些指标可以作为管理性指标设定,开展硬性考核,有些指标作为激励。

2.. 专业设计室是工程企业设计业务的主要生产单位,他们一般不承担经济指标,主要负责设计项目的组建、项目执行和设计人员队伍建设等工作,因此,对专业设计室的绩效指标设置一般只包括项目执行指标和费用指标两部分。(1)项目执行指标。专业设计室的设计项目执行指标主要有设计质量、人力资源调配、科技创新、干系人满意度等内容所构成的指标。(2)费用指标。费用指标由企业财务部门每年初下达,主要依据部门上年费用预算,结合上级下达的年度费用指标分解情况设定目标值。

3.企业直属项目部(总承包项目部、施工/施工管理项目部)是企业设置的临时机构,一般以完成某单个项目为目标,具有周期性、临时性和独立性的特点。而项目又是工程企业的成本中心和利润主要来源,一般在指标的设定与下达中,一方面要考虑项目管理的特点;另一方面还应考虑以利润为主导,并定期开展工作考核。对这类二级组织的绩效指标由四部分构成:经营性指标、管理性指标、激励约束指标和项目考量指标。(1)经营性指标主要包括目标成本、目标贡献和目标管理费三项内容。在指标权重设定上,可以考虑以效益为主导,以成本管控为手段,以利润为主要考核内容。(2)项目的管理性指标设定一般是以项目执行的五大控制情况为基础,即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和合同,另外还应考虑项目执行的效率在业务单元中的横向比较。(3)激励约束指标可以独立设定,也可以与管理性指标合并设定,内容由企业牵头部门会同各相关部门根据管理需要决定。(4)项目考量指标:企业要考虑到项目执行的一些特殊情况,通过这一类指标进行区分,以达到在薪酬体系设置上的尽可能的公平。项目考量指标一般从项目规模、项目难易度两个方面专门考虑。规模是以月均完成产值为衡量标准,难易度主要是从项目业主性质、管理要求、项目的工期等特殊的要求方面进行考量,一般给予纯外资项目、短期检修改造项目特殊照顾,因其执行难度大。

4.企业机关职能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括职能履行指标和费用指标两部分。(1)职能履行指标的设定主要依据是该部门的职能和上级主管单位的工作指标分解。每年初,职能部门根据企业总体目标要求,结合本部门职能履行需要,制定年度主要工作指标。部门职能履行指标应不少于三项,且便于量化考核。上级单位下达的年度绩效指标为机关职能部门的归口管理指标,应作为部门必设指标。(2)费用指标每年初由企业财务部门根据各部门上报的年度费用预算,结合上级下达的费用指标分解情况下达给每个部门。

四、组织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保证与职责分工

1.成立企业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构成如下:企业主要领导任组长,企业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考核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为:审议绩效考核办法;研究部署绩效考核重要工作事项;听取绩效考核工作报告与实施奖惩。

2.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可以设在企业的企管部门,也可以设在人事部门,其主要职责为:组织制定或修订绩效考核办法;组织签订绩效考核责任书;组织跟踪绩效考核责任书的执行情况;汇总审核机关系统主管部门提出的考核意见;组织提出年度绩效考核计分方案;反馈年度绩效考核计分结果;牵头做好考核兑现工作。

3.企业机关有关职能部门需要参与对二级单位的组织绩效考核,绩效考核职责如下:负责下达年度指标值;负责考核期内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负责约束性指标、项目考量指标考核及加减分认定;负责各类组织管理工作考核以及项目部过程考核;负责考核结果认定及绩效奖兑现。

五、组织绩效的指标下达

1.绩效指标下达流程。(1)各分(子)公司绩效指标下达流程:每年初,由企业主管部门和业务归口部门依据上级下达的指标分解情况,结合企业自身管理的需要,进行各分(子)公司各项指标目标值的对接与下达,结果由企业管理部门汇总;这些指标主要包括经营性指标和管理性指标。(2)专业设计室绩效指标下达流程。一是项目执行指标:每年初,由设计业务生产管理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下达项目执行指标目标值,结果反馈给企业管理部门。二是费用指标:每年初,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根据部门年度费用预算,结合上级下达的费用总体情况,下达各职能部门/各专业设计室的年度费用指标,结果反馈给企业管理部门。(3)企业所属项目部绩效指标下达流程。一是企业费控部门在项目承接之后,组织进行项目经营性指标的测算与下达工作,测算结果经与项目部对接,并牵头下达各项指标,结果反馈给企业管理部门。二是各系统主管部门根据管理制度要求和管理目标需要,下达管理性指标,经与项目部对接后下达,结果反馈给企业管理部门。(4)机关职能部门绩效指标下达流程。一是职能履行指标:每年初,由企业管理部门牵头,各部门根据企业年度总体目标要求,结合本部门的职能履行需要,制定部门职能履行指标,经分管领导审核后,交企业管理部门汇总,报企业领导办公会审查。二是费用指标:每年初,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根据部门年度费用预算,结合上级下达的费用总体情况,下达各职能部门/各专业设计室的年度费用指标,结果反馈给企业管理部门。

2.绩效责任书的签订。企业管理部门汇总各项指标的下达结果,编制各分(子)公司、专业设计室、各类项目部、机关职能部门的《绩效目标责任书》,交由企业经理(或授权分管经理)在年初或项目开工初期与二级组织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

六、组织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

1.企业下属各分(子)公司及项目部绩效考核组织实施。(1)绩效考核分为指标考核与管理工作考核两部分。指标考核即为各类组织经营性指标、管理性指标、激励约束指标、项目考量指标在考核期满完成情况考核;管理工作考核主要是考核评价各类组织在考核期间各项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和公司制度执行情况。(2)绩效指标考核流程。一是各分(子)公司绩效指标考核:每年初,财务部门牵头进行各分(子)公司上一年度经营性指标完成情况考核;企业管理部门牵头进行管理性指标完成情况与约束性指标实施情况考核;考核结果量化得分情况由企业管理部门汇总。二是项目部绩效指标考核:项目执行完毕,内外部结算工作完成后,项目经理将考核兑现申请表报企业管理部门,企业管理部门会签后交由费控、财务部门进行项目经营性指标考核,考核结果量化得分情况交企业管理部门;同时企业管理部门牵头进行管理性指标、约束性指标与项目考量指标考核,考核结果量化得分情况由企业管理部门汇总。(3)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考核流程:一是各分(子)公司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考核:企业管理部门牵头制定公司各部门对分(子)公司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考核细则。每季度末,企业管理部门牵头分别对各分(子)公司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其中第四季度末的考核要考虑全年的总体情况。考核结果量化得分由企业管理部门汇总。每季度的考核得分均交人力资源部门。分(子)公司年度得分一般考虑全年的得分情况,可以取平均值,也可以设定各季度的权重。二是项目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考核:企业管理部门牵头制定企业各部门对各类项目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考核细则。每季度考核一次,考核得分交人力资源部门。项目部年度考核得分一般考虑全年的得分情况,可以取平均值,也可以设定各季度的权重。项目结束后,最终管理考核得分可以考虑所跨各年度得分情况,进行加权计算。

2.专业设计室与机关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参照上述流程执行。其中,专业设计室的考核测评主要包括业务开展、沟通协调、执行力、服务意识、团队建设等内容,机关职能部门的测评主要包括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三项内容,由一般由企业分管领导、机关相关部门、相关项目部和相关分(子)公司参加;考核主体的权重一般考虑分管领导的稍高一些;测评得分取平均分计算。

七、考核计分办法

1.各分(子)公司及项目部考核计分办法如下:(1)各类组织考核得分的基准分均为100分。基准分的构成及权重(具体计分方法详见附表)如下:考核基准得分A=K1S1+K2S2+K3S3,

其中:K1:经营性指标考核得分;S1:经营性指标所占权重;K2:管理性指标考核得分;S2:管理性指标所占权重;K3:管理工作考核得分;S3:管理工作考核所占权重;一般来讲,盈利能力弱的工程企业,可以考虑经营性指标应占主导地位,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应考虑管理性指标占主导地位。(2)考核总得分M=A+K4+K5,其中,K4:激励约束指标总得分,K5: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项目的项目考量总得分。

2.专业设计室、机关职能部门的考核计分方法参照上述办法执行。

八、考核结果的运用办法

1.每季度的管理工作考核结果与二级组织的业绩奖金总额发放挂钩,并分解到各具体管理岗位;挂钩方法由企业薪酬分配方案决定。

企业个人年中工作总结篇8

2011年统计资料显示,榆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达569家,这还不包括给省上直报的六家单位。榆林市中小企业已达6743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约12万户,占企业总数90%以上,为经济增长、推动就业、提高技术创新、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中小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市60%左右,利税也约占全市40%,更重要的是中小企业为城镇就业岗位的提供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2年1至4月份,全市规模以上直报工业企业570户(不包括7户省局反馈企业),实现939.8亿元工业总产值;实现225.1亿元利税。其中,利润总额159.3亿元,同比增长10.7%;应缴增值税55.1亿元,同比增长14.1%;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0.8亿元,同比增长3.9%。

可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榆林市企业无论从数量、质量、性质上,还是企业规模、结构、形态上来说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二、企业类型

榆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其中国有企业中地方企业所占比重较大,比例约为96.3%,主要集中在县级企业。其中较为欠缺的是港澳台投资企业,只有2家,占企业总数的0.3%,即外资力量比较薄弱。同时榆林市依旧是以重工业为主(占比94.6%),轻工业为辅(占比5.4%)的模式发展工业企业。其中大型企业只有2家,中型企业也只有32家,普遍以小型企业(占比94.5%)的形态呈现出来,说明了榆林市企业整体规模偏小,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行业结构

1、工业企业

在企业大量涌现的同时,榆林市因自然禀赋而成立的工业企业的扩大显得尤为明显。2011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661.55亿元,比上年增长37.3%。其中,53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556.85亿元,增长38.6%。工业增加值总量居全省首位,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28.4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4.7亿元,增长13.2%。

重工业主体地位显著。全市规模以上重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528.8亿元,同比增长39.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8.9%;轻工业完成产值28.1亿元,同比下降6.9%。

地方企业发展迅速。35户中省企业完成产值1475.4亿元,同比增长36.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8.7%;500户地方企业完成产值1081.4亿元,增长42.1%,增幅比中省属企业快5.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1.3%。

榆林市规模以上工业直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93.32亿元,同比增长37.9%;实现利税781.94亿元,增长40.6%,其中利润总额549.66亿元,增长39.4%。全市规模以上直报工业企业亏损100户,亏损企业户数同比减少8.26%。亏损企业亏损额11.81亿元,同比减少17.06%。

2、农业企业

2010年农业企业也有了飞速发展。其中,榆林市农业企业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9户,市级以上113家。榆林市农业龙头企业总资产15亿元,销售总收入19亿元,实现6.2亿元净利润,创汇4000万美元,应交税费5500万元,同时积极带动相关农户协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迅猛发展,加快了企业和基地之间的促进作用,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为培育新型主导产业提供了平台,为农户创收指引了方向,这些都将大力促进榆林市农业企业的发展。2011年末,全市龙头企业数量又有了明显增长,市级达到166户、省级达到52户,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46个,指导规范120个,其中达到省级示范社标准18个、市级标准105个。

3、建筑企业

榆林市在发展工业、农业的同时,也注重建筑业的发展。据统计资料显示,榆林市建筑类企业总数为74家,全市一级企业3家,二级企业49家。在建工程477项(其中新开工317项),完成建筑业产值34亿元。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类其中国有企业9个,集体企业27个,私营企业20个,股份有限公司只有3个,其他类型的公司共计15个。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中房屋类企业55个,矿山类0个,铁路、公路隧道桥梁类14个,地坝电站码头类2个,其他土木工程类1个。

2011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25.1亿元,同比增长14.92%,与上年同期增长25.1相比,增速回落10.2个百分点。其中,建筑工程类企业实现119.6亿元的总产值,31.7亿元的增加值,同比都有了显著增长。房屋建筑施工和竣工面积与前期基本持平,没有明显增势。

4、金融企业

榆林市积极响应国家改革金融体制的号召,组建了4家农村合作银行和神木农村商业银行,尤其是与长安银行进行合作,成立榆林分行,同时为榆林市引入一些政策性银行,如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并与浦发银行、西安银行、兴业银行也建立了业务往来。此外批准设立45家小额贷款公司,25家保险机构。作为相对较为新颖的保险业,实现了全年19.31亿元业务收入,其中,财产险13.22亿元;寿险6.09亿元。2011年末,全年保险业务收入22.16亿元,财产险14.89亿元;寿险7.28亿元。榆林市证券业也有了飞速发展,总开户数21051户,各类证券交易量达197.39亿元。

虽然金融企业正在迅速崛起,但榆林市依然要充分吸取发展地区金融改制经验,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制定出恰当的金融产业发展策略,推出相关优惠政策,努力建设一定规模的金融商务区,构建资金、资本、信息共享平台,为区域金融合作夯实基础。

5、旅游餐饮业

企业个人年中工作总结篇9

2、积极组织扩大网员单位。 总结以往工作经验,采取积极主动的工作方式吸收网员单位,通过信函、电话、传真及会议交流的方式与企业联系,扩大网员单位。现网员单位近150家,每期季报报送单位达120家左右,其报送烧碱总产量占全行业的近93%;98年年报报送企业共146家,其烧碱总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7%;99年年报报送单位168家(另有20家企业的数据由国家石化局和有关省厅提供),其烧碱总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9.2%,信息网所汇总的数据具有行业代表性。

3、按期、保质完成交流工作。 全国氯碱经济技术信息网网员单位多,信息量大,为方便管理,充分发挥其效能--准确、快捷的特点,采用了计算机管理,根据报表内容编制了数据库程序,处理报送信息,缩短了资料汇总时间。 企业上报资料,对其上报数据的准确性,我们严格把关,通过电话询问企业,及时修改,保证了上报数据的准确性。99年信息网按时共完成12期的全国重点氯碱企业月报交流汇总和4期全行业企业季报交流汇总工作(其中第四期为99年度年报)。

4、加强信息网网员联络交流工作,增强信息网凝聚力。 1999年6月组织召开了全国氯碱经济技术信息网交流会,会上总结了98年度信息网网务工作,讲解指标项目,统一填报口径,各网员单位在会上交流了本企业计划统计工作的经验,并提出完善信息网工作的各自观点。每年一次的信息网交流会,缩短了企业与信息网的距离,对于企业的建议和意见,我们认真采纳,有效地提高了信息网的工作质量。信息网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网员单位的支持和帮助。

5、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为企业和上级领导部门服务。 随着国家机构改革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氯碱信息网为企业和国家领导部门架起了桥梁。每年一次的信息网交流会我们请来国家石化局领导传达最新信息。每月的交流汇总资料,我们如实向上汇报,反映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信息网在99年的争取电价优惠政策和扭亏脱困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信息网工作现存在的问题。 信息网网务工作的顺畅,需得到每个网员单位的支持。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因企业机构调整、人员的变动,报送中断。望联络员因工作需要岗位变动时,将交流报表交部门领导,重新安排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并将更换人员告知协会。在企业报送的交流材料中,我们还发现,所报数据有些未按要求填写,如只报本年数,去年同期数不报;烧碱成本、售价未折百等。个别企业的报表中单位名称、填报部门、填报人均不填写,这给我们汇总工作带来了困难。有些企业未按照报送,待行业汇总工作结束后,我们才收到报表。以上报送中存在的问题,望企业注意,配合我们共同做好信息网的基础工作。

二、全国氯碱经济技术信息网下一步工作重点。

1、采用计算机联网,缩短报送时间。 信息网下一步将采用两种报送方式:

①未具备联网条件的企业,采用原上报方式,将月报表样按要求填写清楚,邮寄或传真至协会;

企业个人年中工作总结篇10

一、企业薪酬管理分析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薪酬管理模式较落后,体现在以下方面。电力企业薪酬水平较低,导致企业员工对于自身薪酬不满意,这一因素是影响供电企业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由于供电企业不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影响其内部公平性的应用,有些员工认为企业的内部薪酬分配不公平,这就影响了企业与员工的协调。并且在实际用电企业薪酬管理环节中,企业的一线工资员工薪酬都较低,即使是同一部门其内部不同岗位,薪酬也是不同的,出现了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的情况。由于供电企业的并不合理的奖金发放方式,也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观性太大,没有规范合理的考核制度与之配合实施。奖罚制度不对等。部分员工认为企业罚大于奖或者不罚就是奖。酬与企业利润不挂钩。员工的薪酬和企业创造的利润没有挂钩。

目前来说,我国供电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也是不合理的,供电企业的内部一些部门存在人浮于事的情况,许多人员都不能得到合理的应用,造成大量人员的闲置。有些职能岗位的职责也不能进行及时分清,导致日常工作过程中的混乱性,各个人员之间推诿责任。由于企业的信息沟通渠道及其沟通机制的缺乏,也不利于企业的薪酬管理模块的正常开展。上下级反映沟通渠道的过于狭窄,更是影响了日常电力企业运作的质量效率。员工们反映‘上面领导不经常到下面来视察”,而下面要向上面反映问题和提供建议又比较困难;部门间缺乏沟通机制,各部门之间相互不了解,于是互相攻汗对方干得少拿得多,使整个企业弥漫着一种不良的氛围。 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得不够,表现为:企业内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目前在管理岗位上的人员与普通员工年龄都大体相同并且都很年轻,加之短期内企业难以扩张规模,从而使得员工的晋升机会很少。

二、电力企业薪酬管理的改革

为满足现实工作需要,电力企业要进行薪酬改革模式应用,确保企业内部公平性原则的应用,进行各种原则的遵守,实现薪酬管理体系的健全。通过对电力企业的薪酬标准的改革,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确保企业工作的整体公平性。在薪酬管理过程中,企业要进行薪酬结构的优化,从而协调内部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体现供电企业内部工作的公平性。在薪酬结构优化过程中,要明确好相关问题,比如福利模块、奖金模块、固定工资模块等,进行年终奖、季奖及其特别奖励模式的应用,实现员工的自助福利、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不错保险等模式的优化。薪酬体系中的工资决定要素包括责任、知识技能、努力程度、环境、企业短期绩效、部门短期绩效。奖金的决定要素包括员工对企业的价值、企业中期绩效和对企业的特殊贡献,福利的决定因素包括年龄、工龄和对企业的价值。根据薪酬结构的设计,工资总额包括企业总额、奖金总额和福利总额三项。工资总额与企业经营状况挂钩季、年终奖金总额与企业的利润挂钩,特殊奖金总额与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定,季终奖、年终奖金总额和特殊奖金总额之和便为奖金总额;福利总额包括国家规定福利总额、企业保险总额和自助福利总额。

在日常薪酬管理过程中,工资总额的确定要按照董事会的具体要求而制定,进行员工与企业共享模式的应用,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实现员工的个人收入的提升,通过对企业及其员工利益关系的挂钩,可以确保企业薪酬管理的合理性,在薪酬管理过程中,员工业绩环节的控制也是比较重要的,要进行员工的固定工资及其浮动工资比例的优化,确保用电企业的薪酬管理模块内部各个应用环节的协调。固定工资企业每月发给员工的基本工资,这一部分工资不受企业月度经营状况影响,只与员工的月度考勤挂钩。某员工固定工资=该员工固定岗级数*固定岗级值*正常出勤天数/标准出勤天数。正常出勤天数不包括延长劳动时间和国家法定休假日、节假日的出勤天数。固定岗级值每年一定,由企业每年底根据上一年度企业经营状况以及下一年度企业的经营目标与薪酬预算决定。

供电企业进行薪酬体系的完善,可以采取多劳多得的原则,当然由于员工自身的差异,其在经验、工作能力等环节是存在不同的,可以进行宽带薪酬模式的应用,确保每一个职位的薪酬等级空间的提升。通过对工资结构的优化,确保岗位工资的提升,实现固定工资及其浮动工资的协调,从而满足现阶段的用电企业薪酬目标管理的需要,确保企业的内部薪酬管理体系各个应用环节的协调,从而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在工作过程中,部分员工由于工作责任的压力和工作标准的要求,产生了危机感和不适应感,选择离开企业,实现了企业人员合理流动的目的。同时本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对员工从事的岗位作了部分变动。岗位变动的主要依据就是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绩效表现等因素。对于不适应岗位工作的员工,进行了转岗、降岗或待岗处理,对于比较优秀的员工进行了岗位晋升。

结语

电力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做好薪酬管理的准备工作,实现电力企业内部管理环境的稳定,为薪酬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条件,实现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

企业个人年中工作总结篇1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全面检查验收中央企业“五五”普法工作情况,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推动中央企业增强法治理念,提高依法经营管理水平和法律风险防范能力,为中央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检查验收内容

(一)中央企业组织落实《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在中央企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和本企业“五五”普法规划的情况。

(二)中央企业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负责人学法用法情况;中央企业职工学法、守法、用法情况。

(三)中央企业规章制度建设情况,以总法律顾问制度为核心的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和法律事务机构建设情况,法律纠纷发生和处理情况,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情况。

(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方案与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

三、总结验收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宣传动员阶段(3-4月)。中央企业按照本通知要求,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动员部署,制定检查验收方案和措施,做好检查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检查验收工作顺利开展。

(二)自查阶段(4-5月)。中央企业按照本通知要求组织自查,对本企业系统“五五”普法工作和企业法制工作开展情况和实际效果进行检查,查找薄弱环节,积极加以整改。

(三)检查验收阶段(6-8月)。中央企业在本企业系统内开展验收和总结(中央企业“五五”普法检查验收指导标准见附件)。国务院国资委普法办公室组织检查验收组,采取抽查的方式赴中央企业进行检查。检查主要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查阅档案材料、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进行。各中央企业请于8月30日前将“五五”普法自查、总结报告报送国务院国资委普法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总结验收工作是“五五”普法规划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五五”普法工作全面落实的重要环节和措施。各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总结验收工作的重要作用,在企业党委(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扎扎实实开展好总结验收工作。

(二)统筹协调,全面推进。总结验收工作按照全国普法办的要求,在国务院国资委组织指导下进行。各中央企业普法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本企业“五五”普法总结验收工作。要充分调动本企业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要注意学习其他中央企业的好做法、好经验,重大情况和问题要及时向国务院国资委报告。

企业个人年中工作总结篇12

此次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更体现员工坚强意志,拼搏进取的精神;体现了同事之间良好的合作精神。期待马年里,我们全体员工为了公司美好的明天,策马扬鞭,马到功成。

公司新闻稿: 20**年1月27日,我公司的年会如期而至,全体员工欢聚一堂,细数20**年一年中大家风雨同舟,奋力拼搏的点点滴滴,聆听各部门对于20**年的工作总结,表扬奖励了20**年公司优秀员工,展望公司未来发展的蓬勃蓝图,全体员工还进行了精彩的文艺表演,举行了热闹非凡的游戏,在喜悦、欢快中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下午。

此次活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更体现员工坚强意志,拼搏进取的精神;体现了同事之间良好的合作精神。期待马年里,我们全体员工为了公司美好的明天,策马扬鞭,马到功成。

【年会总结(二)】20**年2月**日,由我园和交警一大队联合主办的“共建和谐校园迎春联谊晚会”,在大家的期待中圆满结束。这次活动从策划、筹备、舞蹈排练、道具制作等花了不少时间,虽然很累,但更多的是收获和成长。在活动中大家相互协作、各司其职,为晚会的顺利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让我充分感受了团队的力量。

本次活动,由于我们人手不足,每个人都身兼多职。除了舞蹈表演,充当礼仪,我还担任了主持,这对我来说是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晚会的顺利完成得益于和其它三位主持的默契搭档。虽然时间紧迫,但我们忙而不乱,圆满的完成了晚会,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功,充分展示了斯宾塞教师的风采,但在活动中我们仍然存在不足:

1、礼仪接待时,羞于表达,待人不够热情;

2、场面掌控不够好,导致道具遗失;

3、对活动会产生的风险评估不够,如到场人数没有达到预期,导致游戏衔接不好;

4、收尾工作做得不好,活动结束后没有及时完整的整理服装及道具。

举行这次联谊会给我带来了很多感动和收获,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的感受了团队的力量,也从中发现和总结了我们的不足之处,有了这次的经验,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论举行什么活动,我们都将更有信心,能做得更好。

【年会总结(三)】一、20**年商会工作汇报

基本情况;曹宅镇商会现有会员86名,会员企业占全镇经济总量的80%以上,商会执委**名,根据商会章程的有关要求,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召开执委会,认真组织会员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商会优势,全心全意为会员企业服务,今年我镇商会进行了换届,产生了新一届商会执委,在新一届商会会长带领下,曹宅镇商会出现了勃勃生机。

商会活动情况

(1)、积极参政、议政;商会会员中有3人是区人大代表、有7人是区政协委员,商会会员代表委员今年向区人大、区政协提交议案**件,反应了我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如环境污染治理问题、土地流转问题、园区建设与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科研创新等等,议案都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积极为非公企业代言,使商会会员企业的问题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为非公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组织开展活动;一是发展会员企业,坚持入会自愿原则,今年已吸收了新会员2家,还有**多家企业要求加入商会组织。二是组织了会员外出考察进行互相交流,组织会员到恒电工材料有限公司和开尔公司及凌龙化工公司参观学习,该企业是我镇科技创新的榜样,学习他们如何在困境中创新发展。三是帮助企业调解村企冲突税企关系。四是帮助企业协调劳资纠纷和工伤事故纠纷处理等等。五是为30多家入园企业全程代办服务,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3)、积极投身光彩事业、回报社会;受**年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会员企业在创造经济效益努力克服各重困难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光彩事业和公益活动,在为国家创造财富的同时创造更多的是社会效益。

一是开展了“村企结对”帮扶活动;商会有**家会员企业与**个村进行了结对结帮扶,今年资助新农村建设落实帮助结对村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28万元,为经济条件差的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得到村民的拥护和支持,村企关系得到了有效的改观。

二是支持金东消防建设;建立消防中队是为了能够快速出警,尽量减少国家和人民财产损失,虽然经济形势非常严峻、企业资金并不宽裕,但会员企业仍心系消防建设,商会执委会员单位纷纷捐助、捐助金额达20.2万元,如:凌龙化工、鸿泰文具、恒飞电工、李子园、开尔实业、龙鼎混凝土、大新电源,金牛砖瓦、方源砖艺、不倒翁、大圣玩具、禾景天食品公司等,为金( )东消防安全贡献了一份力量。

企业个人年中工作总结篇13

过去的一年,虽然工业生产资金紧张的状况未见缓解,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但全县工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立的工作目标,以努力增加经济总量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中心,全方位开展工作。经过一年的艰辛努力,使我县工业经济从总体上基本摆脱了几年来低谷徘徊的困难局面,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良好态势,企业改革脱困阶段性目标如期完成。

工业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年,全县全口径工业实现不变价工业总产值4.28亿元,同比增长11.7%。

新口径工业实现不变价工业总产值1.64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工业增加值6,217.7万元,同比增长11.5%;应缴税金及附加完成1,634.1万元,同比增长31.5%。

县属工业实现不变价工业总产值1.63亿元,同比增长9.2%;完成工业增加值5,901.3万元,同比增长7.2%;应缴税金及附加完成1,304.8万元,同比增长6.4%。

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795.5万元,比上年同期的-114万元增加909.5万元。其中:飞马铸造、化工厂、铸造厂分别实现利税570.2万元、549.4万元、481万元,位居前三名;中三家金矿实现利税276.9万元,鸿泰染织、光华水泥厂、县铁矿、塔城陈醋等企业实现利税也均在150万元以上。

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年度企业改革发展目标基本完成。我们始终坚持把改革作为扭亏脱困的根本措施,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改革力度。丙纶厂、驱动机械厂、柴油机配件厂等5户企业相继深化和完善了产权制度改革;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更求所得”的改革思路,完成了县水泥厂、紫砂、沟煤矿、染织、印刷厂、副食品厂等6户企业退出国有工作。改制后的化工、铸造、飞马、第一陶瓷厂等企业在制度创新上迈出了新步伐,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在县域经济中发挥了骨干和带动作用。

招商引资与企业技术改造相结合,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年来,县属工业完成技改投资2553万元,实施技改项目21项,新增生产能力2800万元。一是新建续建项目有较大进展。飞马铸造有限公司的一期改造工程和富强麻纺制品有限公司的宽幅麻布改造项目按期完工;大城子镇塑料厂三层共挤SI-150棚模机组已投产使用;中三家由美钢铁铸件有限公司高炉改造工程通过验收等等;二是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不断开发成功。天缘有机酸公司的药用L-乳酸通过部级新产品和高科技成果鉴定,化工股份合作公司的高能控爆管和岩石膨化炸药、飞马铸造有限责任公司的新型辐射对流散热器、富强麻纺公司的黄麻毛棉混纺服装面料都已研制成功,分别开始批量生产或试生产。三是项目招商和企业招商有突破性进展,在全年的技改投资中,引进域外资金总额达到2,025万元,占技改资金总额的79%。其中,大连蓝天精密铸造有限公司与柴油机配件厂精密铸造出口项目于去年月开始组织实施,已创产值150万元。

深入学习“两钢”经验,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在成本管理方面,各企业在深入开展学习“两钢”经验的基础上,注重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强化成本管理工作。飞马铸造、化工、铸造、塔城陈醋、第一陶瓷厂等企业,采取“比质比价采购,物料消耗定额,工效挂钩”等措施,基本上形成了以“模拟市场、成本否决”为主要特点的成本目标管理体系。二是在质量管理方面,“质量一票否决”、“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企业中普遍得到贯彻和认同。化工、东方铸物、光华水泥厂等三户企业继铸造和飞马铸造之后又先后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为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面和占有率奠定了基础。三是在营销管理方面,各企业深入研究市场,强化促销手段,市场意识普遍增强。由于狠抓市场营销,去年我县县属工业产销率一直保持在98.6%以上,全年始终位居市内各县(市)区之首。

总之,全县工业生产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风雨历程中,在我县工业经济总量小且基础薄弱、结构调整的深层次矛盾十分突出的客观条件下,经过几年来的学习与借鉴、认识与实践,终于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使我们看到了亮点,看到了希望,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良好开端。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是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同心同向、同力同为、负重自强、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一年来给予工业经济工作以极大支持与帮助的有关部门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工业经济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生产与效益没能同步增长。以县属工业为例,去年县属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应缴税金三项指标分别比同期增长9.2%、7.2%、6.4%。其中增加值增长的幅度低于总产值增长幅度2个百分点,应缴税金增长幅度分别低于总产值和增加值的增长幅度2.8和0.8个百分点。二是减产企业增加。在全部考核的59户企业中,减产企业27户,占全部企业的45.6%,共减少产值1,802.9万元,对全县工业生产形成反向拉动9.5个百分点,而总体指标的完成则是在飞马铸造、铸造、化工、大城子塑料、富强麻纺、光华水泥、粮食淀粉、银河染织、柴油机配件、国泰水泥等10户企业增产2,875万元的正向拉动下才得以实现的。三是停产、半停产企业较多,全年共有停产企业6户,半停产企业16户,停产、半停产企业占全部企业总户数的37.3%。四是“三项资金”占用居高不下。截止去年末,全县县属工业“三项资金”占用达15,727万元,比年初增加19.2%。此外,如何深化企业改革、如何规范企业运作、如何抓好扭亏增盈、如何优化经济环境、如何促进技改项目投达产以及部分工业主管部门如何工作到位等问题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需要我们去思考、去研究、去解决。

二、今年工业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是我们进入新世纪的第一年,是实施“”计划的开局之年,是保持经济增长良好势头、乘胜前进的关键一年。展望“”,工业经济发展事关全局,面对县委、县政府的重托和全县各族人民的企盼,我们深感责任重大。现实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冷静的思考,对今年的经济形势作全面深刻的分析。从有利条件看,国家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扎扎实实地推进西部大开发;把加快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在辽宁省进行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同时国家还将从多方面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全省开展的扶贫开发工程,对朝阳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将给予项目支持,以增加造血功能。从我县情况看,一部分优势企业正在成长壮大,一些困难企业通过改革正在逐步走出困境,一批技改项目今年将陆续投达产,这些都为今年工业经济工作提供了比较有利的条件。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今年经济工作将面临的严重困难和障碍。一是加入WTO将使我们面对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二是我县工业经济效益好转带有恢复性,基础还相当脆弱;三是我县工业企业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企业经济机制转换滞后,优胜劣汰机制尚未形成;四是工业经济总量不足,发展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五是企业包袱沉重,全县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已高达125%。对此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估计,丝毫不能懈怠,努力把全年工业经济工作做得更好。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要求,年工业经济工作总体思路和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届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县人大届四次会议精神,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狠抓“两改四创新”,全力增加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年主要工作目标:

工业生产目标:完成全口径不变价工业总产值4.28亿元。其中新口径不变价工业总产值1.7亿元,县属不变价工业总产值1.68亿元。

经济效益指标:新口径工业完成销售收入2.26亿元,增加值6,200万元,实现税金及附加1,650万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000万元。县属工业完成销售收入1.85亿元,增加值6,100万元,实现税金及附加1,400万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50万元。

企业改革目标:退出国有4户,深化和完善产权制度改革6户。

技术改造目标:年内实施技改项目8个,技改投资总额力争达到3,000万元。

企业管理目标:深入开展外学“两钢”,内学“两小”活动,到年末“三项资金”占用额同比压缩10%,亏损企业成本下降5%,盈利企业成本下降2%。

围绕今年工业经济面临的形势与任务,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加速我县工业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

我县工业经济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十分突出,抓紧结构调整是当务之急。我们必须痛下决心,围绕市场,依托资源,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通过择优扶强、嫁接重组、扭亏脱困、关闭淘汰等措施,加快工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力争在今年内有实质性进展。一是培育骨干企业,本着“抓大活小、择优扶强”的原则,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逐步把铸造、飞马铸造、化工、陈醋等企业做强做大。按照专业协作和规模经济要求,加快企业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有计划、有选择的适时进行同行业企业的托管、收购或兼并,迅速实现低成本扩张。举全县之力,从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为培育我县工业骨干企业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二是立足资源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全力支持与配合朝阳第一水泥厂年产60万吨水泥扩建项目。这不仅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个项目一旦被国家经贸委批准,我县工业经济总量将跃进居全市第二位,对我们经济的长远发展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上下齐心,坚持不懈地深化企业改革

几年来,我县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虽然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但体制仍是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改革的任务还相当繁重。一要通过深化改革实现制度创新。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能退出国有的要坚决退出国有,一时不能退出国有的也要在产权结构上有所调整,尽可能实现产权多元化。今年改革的工作任务是深化企业改革6户,退出国有4户。对那些改制不彻底和运行不规范的企业,要“逐一会诊,对症下药”,进一步完善改革措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努力实现制度创新。二要通过深化改革实现机制创新。要引入竞争机制、风险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深化企业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调动经营者和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不断发展。三要强化协调配合。企业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但需要工业战线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而且更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我们要从全局着眼,本着“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把我县工业企业改革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三)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努力提升工业经济的整体水平

当前我县工业企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难,从根本上看,仍然是结构性问题,即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别是一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精深加工的产品比重低,致使我县工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差,市场占有率不高。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步伐缓慢,没有形成规模优势,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针对这些问题,我县工业经济要以技术改造为重点,促进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调整优化,努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一是依托科技创新推动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吸纳高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重点抓好化工厂高能控爆管、岩石膨化炸药、富强麻纺公司黄麻毛棉混纺服装面料、天成紫砂公司的广场步道砖、L-乳酸的后提取、飞马铸造铝合金对流散热器等新产品开发与技改项目,不断推动产品结构升级。二是对产品有市场、企业技术力量雄厚、经过技改能够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济效益的企业,要鼓励其进行扩产改造。今年飞马铸造的二期扩产改造将按期进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还可以与其他同类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联合或嫁接,我们以牺牲眼前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工业经济的长远发展,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次选择。三是做好近年来,特别是去年技改项目的达产工作,使其尽快发挥作用,实现工业经济的总量扩张。四是以生产性项目为支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工业企业技改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后劲乏力的问题十分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依靠各专业银行的支持外,必须把眼界放开,运用市场手段,争取多渠道融资、多元化投入,切实把招商引资与技术改造结合起来,与资产重组结合起来,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年全县技改投资额力争达到3,000万元,实施技改项目8个。持之以恒,坚持数年,工业经济必将跨越量的扩张,实现质的飞跃。

(四)大力推行凌钢经验,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管理是永恒的主题。去年我县工业企业普遍开展外学“两钢”、内学“两小”活动,收到明显成效,尤其是铸造厂、化工厂等企业,结合本企业实际,在凌钢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的整套管理经验,推动全县工业企业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今年要以市场机制、行政手段和组织措施三项联动,对学“两钢”、“两小”活动进行强力推进、强制推进。各企业要继续推行以“模拟市场、成本否决”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管理工作。要求全县工业企业“三项资金”占用以年末数字为基数,年内要压缩10%,亏损企业成本要降低5%,盈利企业成本要降低2%。重点围绕供、产、销三个环节做好工作。在供应环节上要全面实行“比质比价采购”,大宗材料采取招投标办法,严格控制采购成本;生产环节要以“物料消耗定额”为重点,实行“工效挂钩”,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销售环节上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拓展市场空间,企业厂长(经理)必须由“生产型”转变为“经营型”,要当营销专家。同时注意营销机构和队伍的建设,适当增加销售人员数量,提高销售人员素质,制定和落实好销售制度,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随着加入WTO日期的临近,各企业要高度重视国际质量标准认证工作,今年力争有3家企业通过认证,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五)认真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把“两个确保”工作落实好,把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解决好,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是促进企业深化改革、加快结构调整的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政府及各部门、各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一要做好工作。各企业、各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做好广大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工作做实、做细,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之中,要特别注意做好集体访的疏导工作,及时妥善解决突发事件,以确保社会稳定。二要做好社保工作。各工业主管部门、各生产企业要关心群众生活,体贴群众疾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筹措资金,积极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及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统筹,确保下岗职工和企业离退休职工基本生活。财政、地税、劳动、工商等部门要从维护全县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通力合作,加大征缴力度、清欠力度和扩面力度,做好社会化发放工作,年内确保完成社保工作的“191”目标,确保离退休人员工资及时足额发放。三要抓好安全生产。去年,杨树沟煤矿发生了一起重大安全事故,这起事故给我们再一次敲响了警钟,各企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持之以恒地抓好这项工作。要加强教育,搞好检查,全力避免事故发生,力争在年使安全生产工作有新的起色。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今年工业经济工作取得实效

在不久前召开的县政府政务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今年政府工作要实字当头,把突出抓实贯彻到一切工作中去,务求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不讲豪言壮语,重行不重言,这是古人的教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历史的结论。今年工业经济的任务十分繁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会很多,我们必须运用超常规的思维,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完成工业经济的各项任务。

抓落实,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要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在全县经济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据统计,年县属工业完成增加值5901万元,仅占全县国内生产总值(6.9亿元)的8.5%。但实际入库各税1546万元,与完成的增加值相比贡献率为26.2%,占地方财政收入(3642万元)的42.9%,占全口径县本级财政收入(3429万元)的45.2%。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工业强县”思想,把工业经济工作做为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摆上首要位置,倾注足够精力把这项工作强力推进。县工业经济领导小组要认真担负起工业经济的领导职责,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好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各工业主管部门的领导要深入企业,靠前指挥,敢于触及矛盾焦点,及时解决工作难点,把工作落到实处。二要落实帮扶责任制。县四大班子包扶企业的领导和涉工部门的负责同志,要积极帮助企业研究制定改革脱困措施,解决好存在的实际困难。参加帮扶企业的各部门,要把帮扶工作做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切实做到帮扶人员、帮扶责任、帮扶措施和帮扶目标的四落实,诚心诚意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三要加强指挥调度。县经委和各工业主管部门要随时掌握工作进度,要做到定期调度,经常分析,加强具体指导,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馈信息,提出建议。县政府将坚持每季度一次调度会议,听取汇报。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