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管理论文实用13篇

药品管理论文
药品管理论文篇1

(三)能够对药品会计的业务素质进行提高良好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是药品会计应具备的业务素质,同时应向管理者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并要善于总结经验。药品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对药品管理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对工作人员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及财务管理的技能培训。药品会计因熟悉工作时间较长,工作技能与工作经验关系密切的原因,所以应适当延长轮岗周期。

二、现阶段医药药品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药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医院的各科室经常会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产生结余的药品,药品的流通会因此出现阻碍。即使有相关部门的药品管理规定,也无法从根本上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

(二)药品收入方面的问题医院收费处收费员的编制报表与药房的统计在时间没有同步,会形成药品的收入形成不确定性。如果这个医院住院部的电脑程序与门诊部的电脑程序使用了不同电脑公司的电脑,电脑的管理员如果也不一样,会形成住院部的电脑程序与门诊部的电脑程序造成脱节现象,收入的确认会因此而复杂起来。

(三)药品价格存在问题老百姓看病难与看病贵的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是药品价格虚高导致的原因。即使所有药品都在网上招标,也避免不了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同时医疗保险目录的药品也存在价格问题。医疗保险的药品价格高成了不成文的暗规则,即使媒体报道了这方面的药品价格,仍避免不了。药品的流通环节是药品价格虚高的根本原因,医院不过是药品流通的一个中间过程罢了。

三、会计管理信息化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需发挥信息系统整体优势

基于信息技术平台的医药会计管理信息化,对医院的医药资金、成本及利润进行预算、控制欲评价。它不仅为医院的经营提供管理活动过程中的信息,也为医院决策提供相关的信息。会计管理信息化与会计核算信息化是相对而言的,它们在内容上不同。会计管理信息化从微观经济层面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并与以后的变化相适应,从宏观层面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信息化和对会计信息的管理。医院的管理系统是全面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包括了预测与决策、规划与控制及核算与分析等相关功能,而且通过系统集成技术形成数据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有机整体。会计作为医院全面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挥信息系统整个优势。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学的一种,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会计上来,进而发挥信息系统整体优势,需要医药药品会计有灵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用计算机来处理一些会计事务。医药药品会计管理信息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须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进而提高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从而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四、会计信息化实践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计算机软件的问题医院在推广使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因为软件的价格及售后服务费用较高,医院难以承受,以致软件在医院的推广受到影响。国家颁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视则》等一些规章制度,对财会软件的管理和应用进行约束。

(二)区分“电算化会计系统”与传统会计的关系1.药品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对医院的医药药品从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到传输使用的整体即信息系统。对医药药品会计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与报告使用会计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即电算化会计系统。2.数据集中存放和管理的特征电算化会计采用先进的数据库及数据仓库技术,对统会计数据重复记录分散存放的方式进行改变,实现数据分类集中存放,既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又能完全取消各种会计明细分类账和对账操作,进而实现数据共享。

(三)处理好会计电算化与审计的关系会计信息系统形成网络化、智能化,内部控制的模式非常重要,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也应细致。对内部控制中时间控制的研究,不仅能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正确运行,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也能在减少系统的风险、保证系统的安全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也可以作为对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审查线索。

(四)加强会计信息的系统化管理医药药品会计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精细化,必须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在社会诸多领域处理各种信息方面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计算机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会计中得到了应用,对医院的医疗情况中的数据进行采集、汇总成各种信息。会计工作者为决策者提供提供准确、真实、切实可行的信息。对药品的调价、日常对帐、药品的库存情况、月底的盘点打印报表等通过计算机完成,实现了药品的动态管理与管理的透明度。

五、提高会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措施

药品管理论文篇2

一、品牌管理在制药行业中的意义

制药行业的新药开发费用巨大,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而成功开发出新药的概率并没有提高,因此充分利用上市新药获取高额回报是制药公司十分迫切的愿望,而品牌管理是提高成功的有效方法,当一个品牌的价值被开发的时候,就可为卫生管理人员、处方医生和病人创造利益,而这一利益反过来也将加强药品买方和卖方的联系。

(一)强势品牌能直接与顾客建立稳定的关系平台

一个药品品牌在卫生管理部门、处方医生、专业人士和患者的心目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时,在医院药房和零售药店也具有其优势地位,成为经销商必然销售的药品。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广告和互联网都有助于品牌拥有者和消费者建立这样的关系,而且一旦这种关系得以确立,外界的干预和影响将变得很小。

(二)强势品牌能够提高具有显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强有力的品牌管理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尤其是在药品专利保护过期以后,成功的品牌管理能加强消费者对品牌药品的认知,使消费者很容易区分品牌药品和仿制药品,并形成了品牌药品性能更优的信念,愿意为自己接受的品牌支付较高的价格,从而使品牌拥有者获得竞争优势,使制药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

(三)强势品牌能够跨越国家和市场疆域的限制

在制药行业中,随着非处方药市场的拓展,将一个处方药品牌的价值延伸到非处方药市场已变得越来越具吸引力,品牌管理能使该品牌在转换后继续加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影响他们在品种繁多的非处方药市场的购买决定。同样,在药品营销趋于全球化的今天,强势品牌所形成的声誉也保证药品更容易获得广泛的认同。

(四)强势品牌能够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和态度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愿意更多的了解有关疾病和药品的知识,直接面对消费者营销的品牌建设过程提供了方便、可靠的途径,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疾病和治疗的正确认识,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效果。

(五)强势品牌能保持消费者的忠诚度

品牌管理已经成为一种管理的重要工具,品牌代表着产品的特点和带给消费者的利益,在处方医生、药剂师和患者的心目中形成了这一品牌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的信念,能持续支持其购买决定,保持消费者的忠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二、药品品牌策略实施的对策

制药行业是非常特殊的消费品行业,其药品品牌管理也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从确立品牌策略到品牌管理的实施,都需要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药品的特性和竞争市场等方面做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并将品牌策略整合到产品开发的各阶段,明确品牌承诺带给消费者的最大利益。

(一)建立品牌管理组织

创建隶属于公司最高决策者的战略性品牌管理组织,是必然趋势。如品牌管理委员会、品牌领导团队、全球性品牌经理等。这些战略性品牌管理组织负责人均位居公司高级执行层,资历较高,经验丰富,富有战略头脑,能应付更复杂的状况,竭尽全力推动品牌发展。品牌管理组织要负责品牌管理程序的制定、执行及控制,令企业全部活动都围绕品牌展开。并且品牌管理组织还要负责寻找专业的品牌管理咨询机构合作,更加精细、专业地进行品牌管理工作。

(二)选择时机启动品牌策略

药品品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是否能获得先行者的优势。对一个刚上市的处方药而言,一旦这一新产品的疗效得到确认,其可能的市场定位已经粗略地确定时,品牌策略就应该开始实施。在理想状态下,应该开始于二期临床阶段。这样能使产品在进入三期临床时,医学界、科学界就已经开始讨论各自的看法和需求了;对于一个准备开始大规模销售或准备作为非处方药销售的产品,只要这样的转换已经进入考虑阶段,也应该开始实施品牌策略;随着消费者对了解疾病和健康知识兴趣的增加,制药企业不仅要最大限度的扩大品牌在商业上的吸引力,而且要保证潜在消费者接受到能决定选择的产品信息是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因此,决定产品定位和沟通的品牌发展战略应该越早越好。[]

(三)确定战略目标及品牌承诺

设计品牌信息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品牌的长盛不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品牌名和品牌价值必须附加承诺-品牌承诺。对于药品而言,品牌承诺应该能够提高处方医生或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信任,是值得患者期待的、可以测量的结果,是药物在疗效、安全性以及方便性等方面卓越性能的表述。这样可以提高患者忠诚度、减少沟通障碍,从而实现长期利润。品牌承诺的有效传达可以有3个标准进行衡量:更高的初次使用率、更低的转换脱离治疗率、更高的转换加入治疗率。

(四)做好客户研究——分析、定位

第一,分析市场上竞争产品的位置和消费者认知的价值。这样的分析过程明确了消费者的心目中每个产品品牌所占据的特定或独一无二的位置。产品的定位再加上产品在营销和科学上的准确评价,就可以形成关于这个新产品的独一无二的产品信息和描述语言。

第二,细分市场。对药品的两大客户——处方医生和病人进行更仔细深入的分析,对他们的动机、感受的强度、失望和被满足的需求都做出明确的界定。这一过程可以进一步地确认细分市场的界限和需求的范围,揭示未被目前已有药品所占据的未满足需求的市场空白。客户研究可以探索品牌形象、首要描述语和描述语调等语言和形象的表现。一个由病人需求推动的产品和一个纯粹由技术推动的产品在品牌设计和执行、临床和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途径都不同。营销人员也应该认识到,在以病人需求推动的和以技术推动的产品,在各个治疗领域的市场是不同的,其创新能力、市场复杂性和目前临床需求也是不同的。

(五)积极进行品牌形象设计

医药行业品牌形象设计主要包括品牌词汇和产品促销材料。将一个产品的科学基础和市场理解转变为适合的品牌语汇需要丰富的医学经验。为了在医学和医药管理界达到最广泛的认同,品牌语汇表现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满足不同的要求时,保持品牌核心信息的连续性。最有效的品牌语汇是能推动客户对产品进行深入研究的语汇,是能包涵疗效、安全性和品牌价值的语汇。品牌语汇包括:产品承诺和信息、商标、品牌标志与形象。

产品促销材料的视觉形象,从展会展台、病人教育资料、到销售的详细辅助材料和品牌广告,都应该以同一品牌语汇进行宣传,并揭示品牌核心价值观。如果品牌的视觉学习能得到市场研究和于二期临床开始的以品牌为核心的策略支持,那么在品牌上市前和上市时的努力就能为各级顾客所接受,包括最终消费者和影响病人选择的人士。这也是成功上市新产品的标准。

另外有效的公司内部沟通、培训和控制过程要为品牌建设提供支持,品牌首先必须在整个组织内部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药品管理论文篇3

2质量方针在GSP管理机制中的意义和价值

2.1质量方针制订参照在GSP管理中的价值体现质量方针的制订是药品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GSP是质量管理工作标准化发展的重要产物。对于GSP而言,其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各部门规范要求和国家标准,软硬件设备状况以及工作现场情况和人员组织等;公司在质量方针制订时,除了考虑GSP外,还应考虑质量管理规范、原理以及方法和要求;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以及药品市场的特点、趋势等;作为质量管理方针,其在制订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体现、包含GSP及国家药事法律规制,并将其作为参考依据。

2.2质量方针的制订方法在GSP管理中的重要性药品经营企业在制订质量方针时,企业高层参与程度高。因GSP管理的实施牵涉诸多资源的动用,企业领导者往往亲力亲为,非常重视。从操作层面来看,在质量方针制订过程中,应注意与GSP文件的制订一致性,积极发动企业员工参与其中,基于GSP标准,优化筛选、整理和归纳,最终由企业决策层、组织管理人员通过会议的形式,对所拟订的方针展开讨论、及时修订。这样,既能体现领导者对企业质量管理目标的意图执行和落实,又对企业质量方针进行了全面的讨论与修改,同时还融入了GSP管理理念,从而使整个企业的员工都能将原本比较抽象的方针与具体的GSP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对员工质量观的再教育。

3实施质量方针对GSP管理的作用分析

3.1GSP管理实践中质量方针的执行GSP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特征是每项管理都要有管理操作规程,并且完成这些操作规程都要进行记录和评估。相同,质量方针自制订、审批到最后的与执行,都应建立一套标准化操作规程,而且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应与GSP工作有机结合,将其体现在GSP管理实践中,才能确保日常管理、组织以及协调工作落实到位,持续开展各项工作。

3.2GSP管理中质量方针的实施组织在GSP实施过程中,药品经营企业可分为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等多个体系,又可分为更多的小体系。实践中可以看到,这些体系都以GSP管理要求为基础,建立健全各项技术管理规范、标准和要求。而质量方针在实现要求上述体系编制过程中,有较为系统的规划方案和质量目标。两项程序就在同一系统之中,将质量方针在GSP规程文件、作业指导书中得以全面体现;同时将质量方针有效地落实到企业员工思想观念中,并体现在实际行为中,使其成为企业员工的行动指南。

3.3GSP管理中质量方针的实施评价根据全面质量管理(TQM)的要求,企业质量方针的执行结果应定期进行评价,主要通过内审的形式,及时发现企业质量方针存在的问题,在结合发展现状、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以保证其能够落实到位;在此过程中,必要时还需对质量方针进行适当修订,以确保其能够适应当前环境变化的要求。在企业GSP管理内审中,通过严格考核质量方针使评价更加灵活、具体。同时,如果企业GSP内审过程中,能够有效结合企业质量方针评价方案,则可使GSP在内审时更加生动形象,因此在GSP内审时若能引入质量方针的实施评价机制,则可使上述工作相得益彰,并能体现出质量方针在GSP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药品管理论文篇4

关注用药动态,做好领药计划

药品的使用有其偶然性与必然性。偶然性在于病人,有了特殊的病人,就有偶然使用某些药品的机会。特定的科室,特定的病人,用药往往有其特定的必然性。此外,医药行业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往往导致某些药品的大量使用。必须关注每日或某一阶段的用药动态,才能保证所领药品数量的适宜性。在确保临床供应的前提下,对药品的领用要做到有效、经济、有应急能力。即既要保证有足够的药品满足临床所需,又要防止积压,避免过期、变质,造成浪费;同时要有一定的解毒药与抢救药,以备急用。用药动态就成了领药频次、数量的依据。对于每日大量使用的药品,可以整件药品的倍数申领,以满足临床所需,尤其在长假以前,为防止特殊情况,必须备够充足的药品应急;对使用量不是太大或有效期短的药品可少领;抢救药品、解毒剂保证有一定的基数;新药使用初期要少领,用量稳定以后,根据其使用情况决定领用频次及数量,最大限度避免药品积压和过期报损。

药品摆放的科学化、合理化

药品按剂型、药理作用不同,科学分类摆放,在调剂使用时容易寻找,可有效避免调剂差错;更换药品批号时,按效期远近分开摆放,注明“新批号”、“老批号”、“先发”、“后发”等醒目标志,保证药品使用连续性的同时,遵循“先进先发”、“易变先发”、“后进后发”的原则,既保证了必须作过敏试验药品出现意外,保障医疗安全,又保证了“发陈储新”,防止库存药品过期、浪费;更换规格的药品,须醒目地标注新旧规格的不同,并提醒调剂人员注意;包装相似、药名易混淆的药品最好分层、分处摆放。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调配药品

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及《住院部药房处方调剂操作规程》调配药品是防止调剂差错,提高帐物相符率的最重要一环。药剂人员在收到电脑配药信息后,打印出配药单,仔细审核,对打印内容有疑问或发现有明显错误者,通知护士或联系医师,更改确认药品信息后再予调配;或品还须核对处方,完全无误后,按照处方调剂操作规程,准确调配药品。调配完毕,由另一调剂人员再次核对药品,二人签字后交予护士核对签字,确保无误。口服摆药牌除了签字,程序类似。整个调剂过程严格按照“四查十对”进行,严禁一张处方未配完,又经手调配另一张处方。

关注在库药品的效期、质量

住院部药房负责人对于有效期在半年以内的所有药品每月作1次统计,详细登记近期药品的名称、规格、单位、数量、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等;一方面联系临床医师及时使用,一方面根据药剂科其他分支部门的使用情况作相互调换或调出;做好在库药品的养护工作,严格按照其相应的储存条件保管药品,密切关注室内储存条件,尤其是光线、温湿度变化,必要时采取措施;对于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及时查找原因,如果属于原包装破损、变质、污染、短缺的,及时跟库房人员反映,作退库处理,属自然报损的药品及时在电脑上作报损处置,并予以登记报主管部门批准后进行销毁。

及时、彻底盘点药品

对于贵重药品和特殊管理的品、,做到每日盘点,如有不符,查找原因并加以解决。盘点时间安排在每日上午摆药完成之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其他药品不定期抽盘。住院部药房负责人负责每月月底的药品全盘,确保数据准确无误,防止错盘、误盘、漏盘。对于一些出入较大的品种,可参考同行的经验[1],作暂不输入处理,待查明原因后再作实盘输入。

建立药品专人负责制

出于我院实际情况,住院部药房负责人负责药品出入库的一切清单,包括入库、记帐、科室领药、处方出药、报损、退药、借入借出等,因此,建立专人负责制尤其重要。我们选配高年资、责任心强、富有牺牲精神、协调能力强的同志担当负责人,从而保证了出入库及时、准确,最终保证了盘点的帐物相符率。

小结

药品数量和效期管理是衡量住院药房调剂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完善的药品领用、贮存、调配、发放及报损制度、良好的人员素质、严格有效的奖惩制度是保证我们做好住院药房药品管理的前提。我们认为,良好的药学习惯的养成,对于切实贯彻《处方管理办法》,提高药学人员的服务水平,保证药品数量和效期的准确性,提高药品管理水平都有很好的保障和推动作用[2]。

药品管理论文篇5

2.1药品质量的风险评估

药品质量风险评估、控制、审查及沟通是药品质量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工作流程。药品风险评估主要是指:对于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任何一种药物风险评估工作中,既要对发生率、可逆性、持续性、严重性等风险的具体特征进行研究,又要对该药品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带来的利益进行分析研究;但开展药品风险评估工作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药品与相关不良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实际药品风险评估工作中,可将其划分为3个步骤:风险的识别、风险的分析、风险的评价;在药品风险评估工作中,应着重关注的问题有药品可能导致失败的后果、失败的概率及不良反应的原因等,要保证药品风险评估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建立一支专业的风险评估团队是非常重要的。在风险评估的风险识别阶段,需进行大量文献及资料的查阅,以便有效地开展风险识别工作,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参考相关领域专家的观点。如果仅靠企业内部有限的技术资料及理论水平,很难对药品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若借鉴与参考对相关领域专家的观点,可相对弥补企业内部的缺陷;②参考相关领域的中外理论分析。药品的生产过程中,药品理论分析对于药品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生产过程中一些关键生产工艺的选择,会直接影响药品的生产质量,使其具有较大的风险性,风险识别过程中,应对相关领域的中外理论分析予以综合考虑;③药品历史数据的识别工作。在药品的历史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数据对于现行的药品生产来说也存在较大风险;④依据产品的控制指标进行风险的识别。在药品质量的风险识别及评估过程中,可通过相关的控制目标,应用倒推的方式,找到对药品质量具有较大影响的因素,这些因素就是影响药品质量的风险因素;⑤依据生产者及客户关心的指标进行风险的识别。一种新药品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者或客户会着重关注药品的某一项指标,在风险识别及评估过程中,也可将其作为药品质量控制风险。

2.2药品质量的风险控制

药品质量风险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将药品质量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后,需进行风险控制工作,将药品质量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中,即:①评估相关制药企业能否接受所识别出的风险水平,若能接受就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②若制药企业不能接受所识别出的风险水平,需采取相关的措施以降低风险或消除风险;③要能够处理好风险、资源及利益几个方面的关系;通常情况下,资源投入力度越大药品的风险就会越低,但对于制药企业来说,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平衡各方面的关系[2]。

2.3药品质量的风险审查

药品质量风险审查的主要目的是检查药品的风险是否可以应用相关的技术降低到最小范围,并对其风险控制措施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在药品质量风险审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求,建立起完善的审查制度,保证的药品质量能够满足相关的指标要求。

2.4药品质量的风险沟通

在药品质量风险评估、控制、审查等流程完成后,应开展药品质量风险的沟通工作,可保证制药企业能够对药品质量的风险识别情况、风险分析报告、风险控制手段以及对药品质量具有较大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详细的了解,企业中的内部组织风险管理小组需要就以上内容进行沟通、交流,并将识别结果以文件的形式进行规范化记录,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防止其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操作失误,导致药品质量风险的增加,若在风险评估工作中发现新偏差未出现在风险控制范围内,需及时对其进行重新评估[3]。

药品管理论文篇6

1.1药品的专属性

药品不同于一般商品,是专门用于治病救人的,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患什么病,用什么药。针对不同疾病的药品彼此之间不以互相替代,药品也不能当作补品长期食用,药品滥用很可能造成中毒或产生“药源性疾病”。

药品的专属性表现在对症治疗,患什么病用什么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检查、诊断、指导下合理使用。非处方药必须根据病情,患者自我诊断、自我治疗,合理选择药品,按照药品说明书、标签使用。

1.2药品的两重性

药品用的得当,就可以治病;如使用不当,则有可能危害健康,甚至致命。例如,盐酸吗啡,使用合理是镇痛良药;管理不善,滥用又是成瘾的。

1.3药品用于治病救人

只有符合法定质量标准的药品才能保证疗效。国家制定了《药品管理法》,对药品严格监督管理,并制订和颁布了国家和地方两级药品标准,规定了严格的检验制度,以保证药品的质量。

1.4药品的限时性

药品储存有严格的时限期。过期药,药效改变,不得再用。时限性还表现在抢救病人急需用药时,一旦需要,必须保证药品的及时供应。尤其在解毒、急救、灾情、疫情、战争等紧急情况需要药品时,用药的及时关系到一个人甚至成千上万人的生死存亡。所以药品生产、经营部门平时就应有适当储备。只能药等病,不能病等药。有时药品虽然需用量少,效期短,宁可到期报废,也要有所储备;有些药品即使无利可图,也必须保证生产供应。

2公民的基本权利要求政府有所作为

宪法作为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国家根本法,要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基本制度确认下来,将统治阶级在各方面的意志集中表现为国家意志。宪法的作用亦称宪法的功能,是指宪法对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行为,以及社会现实生活的能动影响,是国家意志实现的具体表现。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创制宪法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和实现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增进共同的幸福。宪法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的,主要基于三个原则来进行:一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相互协调的原则;二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基本人权;三是权利和义务相一致原则。这些原则既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国家机关依照宪法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利的要求。

我国药品流通现状混乱,最终导致药品费用虚高,很多病人看不起病,不敢去看病,这些都无疑践踏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有基本的生存权,如果公民的基本权利都无法保障,肯定是政府的失职。根据我国现在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的凸显,政府应该有所作为。

我们知道,医药属于特殊行业,其进入成本太高,很容易形成垄断性供应者,其竞争的优越性将无法体现,并会出现剥削消费者的潜在可能性,这就要求采取政府行动。虽然全球的发展趋势是把医药行业市场化,但又必须接受政府某种形式的管制,即价格管理。

3从信息不对称理论看药品价格管理

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的各方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等,买卖双方所掌握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质量等信息不相同,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在各种交易市场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正常情况下,尽管存在信息不对称,但根据通常所拥有的市场信息也足以保证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销售有效进行;在另一些情况下,信息不对称却导致市场失灵,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政府进入市场。信息不足或“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市场的趋利性使商品的提供者之间倾向于互相保密。同时市场的广阔性和复杂性,使个别的商品生产者无法知晓所有的相关信息,必然导致盲目性,政府全面信息的提供和服务显然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消费者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政府的管制也是不可缺少的。

3.1生产厂家与医院之间

在医药生产厂家与医院之间,他们二者所掌握的药品的成本信息不对等,生产厂家比医院占有更多的成本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医院则处于信息劣势地位。处于信息劣势的医院不能对处于信息优势的生产厂家的成本进行控制。所以,医院这一方对生产厂家存在戒备心理,会很谨慎做出自己的决策。

3.2医院与患者之间

同理,在医院与患者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人们生病就必须看医生,也必须吃药,而且患者吃什么药、吃多少必须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患者没有能力对药品进行选择和比较,属于弱势群体。医院在这个环节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在药品终端销售中处于主导地位,在绝大部分药品有医生处方消费的情况下,医院成为药品销售的主渠道,而医疗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竞争,从而会严重损害患者的利益。

3.3生产厂家与患者

由于这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是通过以上两对信息不对称中推导出来,患者对生产厂家生产的药品质量、价格、功效等信息不是很了解,在很多同种功效的药品中,由于处于信息的劣势,往往得不到最好效用。这就需要医院这个桥梁来给患者提供透明的信息、完整的信息,使患者得到最大的实惠。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已知道生产厂家与医院之间,医院与患者之间,生产厂家与患者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要想使生产厂家与患者之间信息对称,就需要医院来公开信息,但是医院又与患者以及生产厂家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他们之间不可能自行解决问题,必然要借助外部力量进行协调和解决,那么这个外部力量就是政府干预。

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即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从而导致没有人进行信息的收集。医药流通中的信息也是这样,所以政府应介入解决信息问题,即对药品实行价格管理。

解决医药流通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必须介入其中是因为:一是收集信息是需要成本的,一般企业不愿进行信息的收集;二是在某种程度上,非政府在收集信息时的力量有局限性。所以政府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医药流通,集中招标,价格方面的信息收集,然后,使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医药行业属于特殊行业,具有垄断性质,只有利用政府的强制性才能使药品垄断者公开信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

4从委托理论看药品价格管理

委托、的概念来自法律范畴。从信息经济学角度,不同利益目标的双方从有意签署合作协议开始就形成了委托关系,我们称拥有私人信息优势的一方为人(agent),另外一方为委托人(principal),信息不对称是问题的核心。

委托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委托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但在委托的关系当中,由于委托人与人的效用函数不一样,委托人追求的是自己的财富更大,而人追求自己的工资津贴收入、奢侈消费和闲暇时间最大化,这必然导致两者的利益冲突。在没有有效的制度安排下,人的行为很可能最终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而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着委托关系,如股东与经理、经理与员工、选民与人民代表、原(被)告与律师、甚至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都可以归结为委托人与人的关系。

笔者认为公民、政府及医院(本文特指公立医院)三者之间存在双重委托关系。

4.1公民与政府之间

如前所述,药品具有特殊属性,政府应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委托政府使用医疗保险基金,为公民提供便利的医疗服务。在此公民为委托方,而政府为方,政府公民的医疗保障,利用医疗保险基金,为公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保障,实现公民的基本权利。由于政府部门繁多,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而且政府有自己特定的利益,所以作为委托人的公民应对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专款专用,从而实现委托人的利益。

4.2政府与医院之间

在政府与医院之间,政府变为委托人,而医院则为人,政府通过公民的委托,掌握财政资金,而政府通过把一部分财政资金委托给医院,使医院能够正常的运转,从而为公民提供医疗服务。而医院接受政府的财政拨款成为人,由于医院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有自己的利益,如医院的正常开支、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等等,势必使医院为了追求自身最大的利益,而与政府的目标有所偏离,不可能与政府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这个目标相一致。所以,为了防止医院与政府的利益相冲突,政府应该对医院进行监督,对药品价格进行监督,从而实现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

基于以上理论,政府有必要对药品价格进行管理。只有政府介入药品流通市场,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实现公民的利益。同时,政府在干预时一定要强调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透明性。

参考文献

药品管理论文篇7

一、中国药品标准制度的发展演进

在汉平帝时,“元始五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所在,诏传遣诣京师”,政府出面组织医药人员进行本草的编纂工作,直到东汉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载有药物365种,总结和肯定了药物的基本规律,梁代陶弘景编著的《神农本草经集注》,将所收载药物扩大,17oo种,这些著作成为了当时国内用药事实上的标准。直到唐高宗时期,由苏敬领衔,命天下征集药物,于公元659年颁布了《新修本草》,它分55卷,收载药物859种,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它与宋代先后颁布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开宝新评定本草》、《图经本草》,都是官方颁布的药品标准。

国民政府卫生部于1930年颁布了名为《中华药典》的药品标准。著名老一辈药学专家孟目的先生认为,药品标准是国家对药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等制订的技术规定,认为这些规定具有法律性质的约束力,是国家对药品所订的法典,所以定名“药典”最为适宜。“药典”的名称沿用至今,成为我国国家药品标准的通称。

建国后,1950年2月,卫生部设立了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由卫生部长李德全任主任委员,副部长苏井观任副主任委员。于1953年印刷了第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至今先后出版了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药典。现行有效的是2005年版药典,药典分为一部、二部、三部,共收载品种3214种。

需要指出的是,在1984年至2001年间,我国药品标准可以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两级。但药品地方标准的存在,客观上削弱了药品监管的统一性,也不利于人民用药安全的保障。为此在2001年2月28日修订后颁布的《药品管理法》中,对药品标准制度的法律框架作出了实质性修改,根据修订后《药品管理法》第32条的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地方标准已无生存的空间。

二、药品标准在药品监管中的法律地位

在1988年8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时任国家技术监督局局长的徐志坚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草案)>的说明》中,就指出“标准本身具有严肃的法规性和统一性,标准是各项经济技术活动中有关方面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就药品标准而言,它对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的单位或者个人,都有拘束作用。

从比较法的角度考察,在美国现行的1962年修订的(fi-品、药品和化妆品法》中,规定“美国官方药典、官方顺势疗法药典、美国国家处方集或它们的任何增补本中认可的物质”都是药品,将官方纲要界定为“官方美国药典、美国官方顺势疗法药典,官方国家处方集或它们中的任何增补本”,又规定当药物名称为官方纲要所承认或收载,当按照纲要所规定的试验和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其强度或其质量和纯度,发现其强度不同于或其质量和纯度低于纲要所规定的标准时,则为掺假药。

在我国,药品标准也被视为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保证人民用药安全、质量可控而制定的规则,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国家法定技术依据,是药品生产、销售、使用和监督管理的重要技术保障。《药品管理法》第32条第1款指出“药品必须符合药品标准”。根据《药品管理法》第10条、第12条的规定,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生产药品,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不得出厂。《药品管理法》第6条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置或者确定的药品检验机构,承担依法实施药品审批和药品质量监督检查所需的药品检验工作。”根据《药品管理法》第65条的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监督检查的需要,可以对药品质量进行抽查检验。根据以上规定,药品监督部门和作为技术支撑机构各级药检所,以药品标准为依据,在全国范围内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机构以及中药材专业市场进行抽查检验和跟踪抽验。因此在药品监管过程中,通过对药品标准的正确使用,来认定案件事实的存在与否以及程度的轻重,这构成了正确适用药品法律法规做出行政决定的基础。

此外,《药品管理法》第48条第1款规定“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销售假药”,第48条第2款第1项指出“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的”为假药。《药品管理法》第49条第1款规定“禁止生产、销售劣药”,继而规定“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同时第49条还规定“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按劣药论处《药品管理法》第74~78条中,则详细规定了生产销售假劣药品应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因此药品标准也成为查处假冒伪劣药品行政案件的重要事实依据。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40、141、142条分别规定了生产销售假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其中刑法第141条第2款规定“本条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同时也规定“本条所称劣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劣药的药品。”因此违反药品标准生产销售假劣药品的行为,不仅要接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同时还有可能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药品标准的制定和修改,不仅是判断行政违法行为的重要前提,而且对判断刑法构成要件成立与否发很大作用。

三、健全与完善药品标准法律制度的几点思考

(一)推动药品标准制定程序模式的变革

建国以来,我国已经先后颁布8部药典,目前2010年版《中国药典》编制工作已经启动。但是应该看到建国60年来,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此,未来我国应逐步形成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标准化活动,由药典委员会积极开展标准制定活动,让药品的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等各界广泛参与标准制定过程,以市场化为主导的新型药品标准制定模式。

在药品标准制定过程中,应规范药品标准制定、修订、、实施、监督等相关程序。其别是要健全完善药典委员会制度,委员会的成员应体现权威性和代表性的结合,人员组成要合理均衡,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并且为标准制定设计透明公开的程序,确保不同的观点被考虑。对药品标准审议的全过程应有完整记录,以如实记录委员们在讨论中的争议与分歧,在剔除了商业秘密之后,这份审议记录应能为公众所获得。

同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作为标准的使用者,每天产生大量的生产经营信息和数据,这构成了制定药品标准所必需的信息源泉。药品标准水平和指标的选择,和医药产业的整体发展,特定产品特定企业的利益休戚相关,为此应适当增加企业界在药典委员会的代表,在药品标准制定过程中注意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医药行业协会的作用,对于中小企业参与药品标准制定,应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激励。

(二)完善药品标准的试行与修订程序

在我国,新药获准生产后,其药品标准一般为试行标准,试行期为2年。其他药品获准生产后,需要进一步考察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稳定性的,其药品标准也可批准为试行标准。之所以要规定“试行”标准,就在于标准是以政府和专家对科学事实的认知为基础的,尽管从理论上说科学问题存在着唯一正解,但是有时候,不同的科学家围绕标准研制所进行的实验方法就是不同的,即使方法相同,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即使结果相同,对结果的解释也可能会产生歧义。而且为了获得科学的结果,有时候需要经年累月的等待。

因此许多药品标准也是在信息不完全情况下制订出来的,在标题中冠之以“试行”的字样,也是为了给标准设定特定的观察期间,通过密切的信息反馈和意见沟通来加强对事实的认知,积累更多的科学信息,并针对标准实施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修正改进,也使得标准呈现出一种随时随地易于修正的弹性结构。为此在试行期满后应组织相关专业技术委员会对试行药品标准进行全面审评,并根据标准在试行期间的执行情况,在试行期收集到的科学信息和所反馈的问题,国内外的相关标准,以及国家的有关要求,来决定是否将试行标准“转正”成正式标准。

此外,随着药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界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药品标准也应因时而动,进行相应的修订与废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13条的规定,“标准实施后,制订标准的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适时进行复审,以确认现行标准继续有效或者予以修订、废止。”目前,据粗略统计,我国已上市药品的品种共计15000余种,现行版《中国药典》仅收载了其中3214种,其余大部分品种均收载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或卫生部颁品标准。《中国药典》做到了5年更新一次,而往往未能对其他标准予以及时更新或废止,标准老化现象十分严重。为此应着手建立对这些品种标准的动态管理机制。

药品管理论文篇8

《药品营销与管理》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对药品营销管理综合知识的运用与实践。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药品市场调研与预测,药品营销决策、计划与采购,药品销售与推销技巧,药品价格策略、包装与商标策略及药品储运管理等。其重点是使学生在药品营销与管理方面得到职业素质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实战技能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品市场营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药品市场调研步骤与方法;运用营销策略和技巧实施药品的销售、推广工作;模拟完成上岗前的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增强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药品营销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

(1)掌握药品营销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药品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VisualFoxPro6.0;医院信息系统;药品管理

管理系统是一个医药企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各类生产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药品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数据处理手段。使用计算机对药品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检索迅速、查找方便、易修改、可靠性高、存储量大、数据处理快捷、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医院药品流动及库存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1引言

1.1系统的概念和特点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1.2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储存、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1]。

1.3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持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2]。

1.4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管理方法与手段相结合的系统。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的结合才能使系统在管理中发挥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期,计算机作为强有力的数据处理工具与手段,开始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要使各级管理人员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从各种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决策工作中去。现代管理方法很多,但都离不开数据和信息,而且要采用数学方法对决策问题进行求解,为此,还必须进行大量数据处理。如果只有方法而没有相应的手段,仅仅依靠人工是难以实现的,因而,现代管理方法必须以计算机的应用为基础,二者的结合可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管理系统是一个医药企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

各类生产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药品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数据处理手段。对医院药品的各类信息及数据进行处理,做到数据管理及分析,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一个适用的管理工具[3]。

2医院信息系统发展概况

2.1医院信息系统的定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按照MorrisF.Collen所给的定义是:利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patientcareinformation)和行政管理信息(administrationinformation)的收集(collect)、存储(store)、处理(process)、提取(retrieve)和数据交换(communicate)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Authorized)的功能需求。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HMIS)的主要目标是支持医院的行政管理与事务处理业务,减轻事务处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辅助医院管理,辅助高层领导决策,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从而使医院能够以少的投入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像财务系统、人事系统、住院病人管理系统、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等就属于HMIS的范围。

2.2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发达国家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实现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至今有了长足的进步,有许多举世公认的成功的系统在医院有效地运转着。像盐湖城LDS医院的HELP系统、麻省总医院的COSTAR系统、退伍军人管理局的DHCP系统。我国医院信息系统的研发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算起,至今也有20多年的历史,其中经历了单机单任务的阶段,多机多任务的阶段以及计算机网络一体化的阶段,应该承认,这期间我们有了很大进步。HIS的应用已经涉及许多方面,有些系统的功能(例如财务账目管理、药品库存管理、住院病人管理等)也日趋完善。但是,正如在1994年5月于武汉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医药信息学大会上卫生部陈敏章部长所指出的:“我国还没有在一家部级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真正实现完整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对信息的需求永远是HIS发展的原动力。刺激我国医院广泛采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因素已经存在,并且会越来越广泛与强烈[4]。

3系统简介

3.1系统树状图见图1。(略)

3.2系统内容简介本系统具备数据处理、计划、控制、预测和辅助决策功能,具体作用有以下5点内容:(1)用统一标准处理和提供信息,排除使用前后矛盾的不完整的数据;(2)完整、及时提供在管理及决策中需要的数据;(3)利用指定的数据关系分析数据,客观预测未来;(4)向各级管理机构提供不同详细程度的报告,缩短分析和解释的时间;(5)用最低的费用、最短的时间提供尽可能精确、可靠的信息,以便使决策者选择最佳的实施方案,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系统共分两大部分(子系统),即:门诊管理子系统,库房管理子系统。图1系统树状结构图(略)

3.2.1门诊管理子系统门诊管理子系统包括两个模块:医生信息管理、医生工作管理。此子系统主要是监控药品在门诊的流程,做到每一盒药品在进入患者手中时,有明确的路径可查:(1)医生信息管理是对医生工作档案的统计及管理,所含统计要素:医生编号、姓名、科室、职务、职称。此模块可使医院的人事管理工作更加简便快捷,使医院领导针对全院医师的情况做出更加周详的部署[5]。(2)医生工作管理主要是针对医生对药品的操纵情况,即:在每位医生的名字和工作档案下对其每天工作日所开药方做详细记录,可极大地防止商业贿赂。

3.2.2库房管理子系统库房管理子系统包含两个模块:普药库存管理、处方药库存管理。此子系统是对在库房里的药品进行统计、查询的管理。普药库存管理的第一功能是库存信息查询。其所查询的要素包括:编号、药品名、剂型、主治、单价、有效期、剩余量、是否过期。其主要功能是后两个统计要素,即:剩余量和是否过期。可以让库管人员正确把握库中现存的普药应该进货的时间和及时清理的时间。普药的库存信息查询模块下还有两个模块,即流入、流出:(1)流入是在可以了解到某种药品基本信息的前提下记录此种药品每次的进货情况。其记录的要素包括:①编号、药品名、主治、剂型、单价、有效期。②进货日期、药品编号、厂家、负责人、数量[6]。(2)流出同样是在可以了解到某种药品基本信息的前提下记录所有医生对此种药品的每次开方情况。其记录的要素包括:①编号、药品名、主治、剂型、单价、有效期。②开药日期、医生编号、普药编号、普药用量。处方药库存管理的功能和系统结构与普药库存基本相同,在此不再重复。

4界面及功能简介

4.1使用界面简介运行程序首先进入的就是登录界面(见图2),知道密码才可进入系统,进行数据录入和查询统计等。输入密码即可进入操作系统主界面(见图3)。此界面是个过渡界面,单击上方相应标识即可进入相应子系统(见图4、图5)。图2系统进入界面(略)图3系统主界面图4门诊管理界面图5处方药库存管理子系统界面(略)进入此界面显示为请输入编号——查看库存现状——返回;输入编号点击确定即可显示药品信息和统计结果,即:剩余量、是否过期。单击下方两按钮:查看处方药进货记录查看、处方药流出记录,即可进入相应界面(见图6)。单击相应按钮即可打印出各部门报表(见图7)[7]。图6处方药信息及进货记录界面(略)图7打印各部门报表界面(略)

4.2功能简介

4.2.1查询以门诊管理为例,点击搜索按钮,弹出搜索框(见图8),该查询特点可按单一元素查询也可按多元素查询,即在左面字段选出所查询项,多个选项同时查寻要选上两者关系(系统涉及“与”,“或”关系),然后选择操作符其中包括等于、不等于、小于、大于、包含等,然后点击搜索即可找出所查询结果[8]。

4.2.2添加记录对于单一表单的,点击添加按钮即可在表单中添加,添加内容后点保存即可,对于如图9所示多项表单`要选择添加对象(父表、子表、或是两者都添加)。

4.2.3支持打印点击打印按钮弹出(见图10),选出输出类型(打印表中列表、文本文件、导出表、HTML文件等)、选择打印机类型(Windows默认打印机、VFP默认打印机等)、选择记录(包括全部、当前、其他选项)。下面选择来源,数据位置即可点击确定按钮即可打印,要求外致设备打印机一台(注:各个系统界面类似不一一展示)。

5结论

5.1系统评价

5.1.1开发系统所用计算机资源条件CPU:2.0GHz,内存:256M,硬盘空间:20G,操作系统:WindowXP。使用的开发工具:VisualFoxPro6.0。图8搜索框界面图9多项表单要选择添加对象界面图10打印界面(略)

5.1.2本软件遵循软件工程规定的设计方法和步骤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分析技术,对系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它不仅涉及的数据量巨大,而且还具有比较高的准确性、安全性和保密性,其建设成果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医务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安全性。此系统可取代手写式的记录,便于对记录信息的查找、统计工作,从而节省劳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支持打印则利于对计划传达和审查工作的进行。系统所占资源少、操作简单、便于企业的应用[9]。

5.2本软件特色本软件是笔者经过翻阅大量资料和实践考察,根据医院具体需要并针对药品作为商品的特殊性而设计的。它最大的特色是对药品监控严密,从药品进入医院到彻底离开医院的每个环节都记录详细,并且各个环节都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医院对药品的管理周详紧密,防止了医院工作者的营私舞弊和商业贿赂。可让医院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患者谋取更多利益,为国家节省更多的资源。

[参考文献]

1黄梯云.管理信息系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3.

2黄重阳.信息资源管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4-45.

3甘仞初.信息系统开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5-26.

4唐久耕.实现企业管理电脑化教程,第4版.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1:33,98.

5宋广森,董安怀.VisualFoxPro6.0中文版入门图解.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34.

6木林森,高峰霞,路洋.中文VisualFoxPro6.0使用与开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87.

7曹国钧.最新VisualFoxPro6.0中文版实用编程手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143.

药品管理论文篇10

二、加强公立医院药品经济管理的策略建议

(一)加强药品经济核算。经济核算指的是利用价值形式,采取记账和算账等方法,对公立医院卫生保健服务的成果、劳动消耗进行记录、计算以及分析、对比,用尽量少的劳动消耗获取尽量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2]。经济核算能使公立医院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控制药品消耗,降低成本,只是很多医院的现有经济核算系统只针对整体产出、科室效益问题实施经济核算、成本核算,很少涉及药品经济管理,导致公立医院无法真正控制成本、提高效益,必须及时改善。所以公立医院在药品的核算环节,为反映并监督药品的购入、销售流转的整个过程,要求财会部门要设置药品、药品进销差价这两个总账科目,对药品的购入、领发以及销售、成本、进销差价等进行核算与控制。在实施公立医院药品经济核算时,需要准确计算医院药品的收入,其总额涵盖公立医院购进药品以及自制药品的收入,包括药品的经营成本、折扣收入、加成收入、加工增加值等全部的收入,只要折扣收入与国家规定相符,就必须将其计算到药品收入当中,确保公立医院药品收支结余的合理性、正确性,减少药品费用。(二)坚持规范临床用药。按照公立医院临床路径坚持规范使用药品,这对医院药费的增长有重要控制作用。规范临床用药主要是针对患者就医的整个流程,包括从门诊首诊到入院治疗的用药、痊愈出院所带药品的整个临床路径的用药,应进行全程跟踪管理、控制、考核。尤其是针对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临床基本用药必须给出合理的、科学的规定,只有针对疑难杂症、危重病症、特殊医疗方才能提高临床药品使用,只是必须先和患者沟通,由专家小组指导。另外,按照病情的发展,要严格遵循临床治疗的变化与客观要求,适时修正临床用药的目录、要求。临床路径用药是全新的用药模式,是公立医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临床因病施治、对症用药、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以缓解老百姓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3]。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公立医院临床路径治疗,由医疗专家有效监管临床用药,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以不断提高科学用药水平,减轻老百姓基本用药经济负担,让患者减少支出,提高药品经济管理效率。同时,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用药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先成立由一线药品专家、医学专家组成的临床路径用药管理专家小组,指导、检查、督促并考核临床路径用药,基于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等临床基本用药,制定与临床路径用药客观规律相符的、能基本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的用药目录,并制定相应的使用规范、用药指南。但临床路径用药使公立医院原有的购用药品的模式发生变化,导致医生与患者均改变过去的用药习惯,医患之间极有可能发生不适应的现象,这使得公立医院医患沟通机制面临新的要求。所以要加强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用药的管理,临床医生要加强学习临床路径用药目录,领会新医改的精神,对临床路径用药的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统一医护人员对药品经济管理的思想认识,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基本前提下尽量依据临床路径用药指南选择价廉质优的药品,减少患者药品费用支出,控制医院药品费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三)监督医生的处方权。公立医院必须严格执行《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依据药品实际进价和国家规定的差价率定价,购进药品的价格越低,药品的零售价就越低。公立医院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了解医药工业信息、新药开发信息、商业流通信息以及进口药品信息等,掌握最新药品价格升降、药品经济信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货比三家,用最低的价格想患者出售药品,减少他们的医疗费用。同时,公立医院不得对医生拿药品回扣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必须加强管理,一旦发现医生有收受红包的行为,必须严惩,不断加强对医生的医德医风教育以及法治规范教育,督促检查医生用药行为。具体可采取考核评比、奖惩处罚以及张榜公布等方式有效监督医生临床用药行为。传统医疗模式往往认为只要是正式定级的医生都具备处方权,患者只能用医生开的药,也就是患者被动、医生主动。针对同一种疾病,治疗方案是多种多样的,医生可选择安全有效且经济的药品治好患者的病,也可为追求利润而选择大处方、贵重药治疗患者的病,对医生的制约很少。对此,公立医院要想加强药品经济管理、控制药品费用支出,就应重视大力监督医生的处方权。具体可由医务科牵头,全院各个科主任医师、财务科和药剂科组成监督医生处方权的小组,组长由业务院长担任,制定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治疗标准与用药制度,检查全院医生的处方、病例、治疗单、检查单据等,对照标准看其是否安全、恰当、合理、经济,在综合分析与研究之后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和医生的奖金挂钩,将经济合理用药视作医生工作质量考核指标之一,控制药品滥用现象,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公立医院药品经济管理水平。

三、结语

公立医院药品经济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工程,在新医改下只有充分结合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树立起科学发展观,走创新途径,持续加强对药品的管理,有效控制药品费用,从而使药品经济管理不断趋于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公立医院的综合竞争力,从而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促使公立医院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童毅 单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药品管理论文篇11

1文件的定义和形式

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提出,文件包括内部制定或来自外部诸如法规、标准、其他规范化文件、检测和(或)校准方法以及图纸、软件、规范、指导书和手册等。

2文件的载体形式

文件的载体可以是硬拷贝或是电子媒体,并且可以是数字的、模拟的、摄影的或书面的形式,如计算机光盘或照片,或它们的组合。目前多数药检实验室发放给使用者的为纸张件。(一般为原始件的复印件,也有采用电子版的)传统的纸张件管理模式阅读起来比较直观,但是不便于查找,在文件变更时费时费力,还要消耗大量纸张。电子文件便于检索,文件变更、操作方便快捷,便于信息及时传递,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如采用发放电子版本的形式,应为只读文件且不允许未经授权的修改、复制、打印。同时还应规定原始件、复印件、电子版本要保持一致,若出现不一致时以原始件为准。

有不少药检实验室存在张贴在墙面的文件,如仪器使用规程、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等,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采用这种形式时要特别注意文件的受控:一是必须保证上墙文件现行有效;二是需要注明其在管理体系文件中的出处。

3文件的结构

管理体系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文件的结构,因为,文件结构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体系文件总体结构;二是文件自身的结构。事实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是根据实验室的规模和员工素质决定的,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实验室其体系文件的层次应不尽相同,而不同的员工素质其体系文件的层次也不相同,即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文件的总体层次结构决定着体系的整体性、逻辑性,文件自身的结构决定着文件的有效性、操作性。用文字形式编制的程序文件其自身结构通常由目的、范围、职责、程序、相关文件等几部分组成,以流程图形式编制的文件则以文字框和箭头体现其自身结构。

4文件的编制

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收集并消化吸收外部要求,梳理、调整内部职责和工作流程的过程。工作流程是责、权、利的载体,如果责、权、利不统一,工作流程不规范、不合理、不清晰,是难以编制出简约明晰的体系文件的。具体的编写原则为:满足并充分体现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要求,符合单位实验室的实际水平和具体特点,从宏观出发,结构清晰,调取方便。

5文件的使用和控制

编制完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只是第一步,同样重要的是体系能够真正按照文件的规定运转,这就需要确保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知道有哪些文件存在、理解文件内容、了解在哪里能找到文件,并且使用文件遵照文件的要求工作。对文件的宣贯非常重要,只有员工都能充分知晓与自己相关的文件内容,体系的正确运行才有可能实现。宣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自学讲解、集体讨论、宣传海报、板报等,其目标就是让员工接受、理解、熟记文件的相关内容,例如检验方法确认程序中有关标准变更后如何重新确认能力的文件。

文件的版本和控制对管理体系的实施也很重要,在ISO/IEC17025等标准中对此有着详细的规定,在此不再详述。简而言之,文件控制意味着实验室及其员工知道体系中有什么文件,所用的每个文件有多少份,什么时候文件(即应该使用的版本和修改状态)、文件的存放地点或持有人等。

6文件的改进

持续改进是管理体系的灵魂 质量体系文件形成后 应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补充、修订和完善:

6.1文件的编写人员要保持常态性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补充文件的协调使用,使文件体系科学、使用方便、层级明显、责任分明、衔接顺畅。

6.2 通过收集、对照ISO/IEC17025、认证认可准则等各类外部规定及其最新变化,对文件的符合性进行持续性检查,使体系文件不背离法律、法规、标准、准则的要求,各类外部规定的所有要求都得到落实;

6.3 及时和各使用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以检测文件的完整性,并对可操作性进行完善,更好地服务于质量检测部门,更重要的是要与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相协调;

6.4 在日常工作中,为了提高文件的有效性,还需通过内部的监督、评审、检查等方式,使文件的管理和使用满足本单位的总体功能设计要求。

7检验方法的管理

检验方法也属于文件的范畴。根据来源,检验方法可分为外来标准和内部制定的方法两大类,检验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具有重要影响。药检实验室应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收集管理各类方法,为保证外来标准的现行有效,还应由专人通过多渠道定期进行标准的查新。

当外来标准变更时,标准管理人员应及时进行修改,《中国药典》等标准常以增补本、勘误表等形式修订信息,对药典等的增补可以在原标准正文和目录上加盖“增补本”印章的方式进行,对标准的勘误则可以把勘误表相应内容复印后贴在对应的原标准附近,文件管理人员骑缝签名或盖姓名章并标明勘误日期。

当有标准作废时,标准管理部门负责通知各有关部门,单行本可回收销毁,合订本则可在目录和正文中均加盖“作废”章以防误用。

8 小结

药品检验实验室将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地、适宜地文件化,针对管理体系内各个要素,各项活动编制既符合外部规定和要求,又适应单位特点且能行之有效的体系文件,是组织建立质量体系、实现管理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必经之路。本文简要分析了药品检验实验室建设过程中文件的体系化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体系文件的完善途径,并对如何规范管理检验方法这一类文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方案。

参考文献:

药品管理论文篇12

“品牌定位”的观念在广告界始现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以后,“品牌定位”一词逐渐与品牌形象并列在一起使用。事实上,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品牌定位基于鲜明的竞争导向,而品牌形象则包含着对品牌定位的策略选择。因此,我们可以说,所谓医药产品的品牌定位,就是指建立(或重新塑造)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与结果。

2医药产品品牌定位的基础

未来的医药市场格局是由医药产品品牌来划分的,医药企业的定位目标需要通过使品牌所体现的价值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相吻合来确定。医药企业需要通过医药产品的品牌向目标消费群传递其希望了解的内容,使产品品牌的价值特征和宣传点与顾客的关键购买动机一致。品牌所表现的是药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药品品牌不只反映药品的特征或功能,更重要的在于赋予药品一种与众不同的思想内涵,渗透着某种情感,从而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实现与消费者的沟通,最终成为可信赖的印象沉淀在消费者的心目中[1]。

消费者在选择药品品牌时,一方面关心的不只是单一药品品牌的特征;另一方面,由于思维的局限又不可能了解大批药品品牌的特征。总的来说,药品品牌具有理性和感性两大特征,理性是以医药产品品牌的实际功能为基础的,而感性则是与想象力相联系,须以消费者自我价值的提高为基础。如果丽珠得乐仅仅是高科技的胃药,而没有以“其实男人更需要关怀”的情感价值去感动人们的内心世界,就与一般胃药没什么区别。

2.1在医药产品品牌定位的过程中,必须依据下列标准

2.1.1对消费者而言,定位必须是能切身感受的。如果不能让消费者作为评定药品品牌定位的质的标准,这种定位就失去了意义。例如,海王银得菲称其产品功能是快速消除感冒症状,尤其是鼻部症状,其在定位时就抓住了“快”这个主题。

2.1.2定位后一定要以药品的真正优点为基础。任何文过饰非或者夸大优点的行为都可能导致购买者的怀疑,进而破坏厂商的形象,最终导致失败。

2.1.3定位应凸显竞争优势。虽然对药品优势不能够夸大其辞,但也要突出其无与伦比的优势,要强化优点,而不是泛泛而谈。只有如此才能保住产品竞争优势,才能确保顾客忠诚。

2.1.4定位要清楚明白。过分复杂的药品品牌,不易为消费者所接受[2]。例如,芬必得就清楚定位于“有效针对各种肌肉骨骼疼痛,12小时持续缓解疼痛”。

2.2医药产品品牌定位的角度选择

药品品牌定位应以顾客满意程度为基础,药品品牌只有为消费者所认知才可能有发展的空间。所以,对一家医药企业而言,最主要的挑战显然就是如何抓住消费者的偏好,让消费者认为你的药品比别人的要好,唯此,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2.2.1药品本身的特征定位:即从药品的疗效、副作用等方面进行定位。例如,西安杨森的息斯敏号称“无嗜睡抗过敏”。

2.2.2使用/应用定位:根据产品的某项使用或者应用功能定位。例如,佳得乐(Gatorade)被介绍成是一种运动员所需要的补充体液的夏季饮料,后来它又发展出了一种冬季定位策略,作为医师推荐给“要多喝水”的流感患者可以选择的一种饮料。

2.2.3治疗途径定位:如利君沙的“进入细菌内部杀灭细菌”、荣昌肛泰的“贴肚脐治痔疮”等。

2.2.4疾病症状定位:如巨能钙的“腰酸、背痛、腿抽筋”。

2.2.5竞争者定位:以一竞争产品作为参考点来定位产品。例如,泰诺针对阿司匹林治疗头痛可能导致胃出血的弱项,提出“不会引起胃出血的头痛药”[3]。

3医药产品品牌定位的决策

3.1医药产品品牌定位的步骤

对医药产品品牌的拥有者来说,进行产品品牌定位的目的是建立公司所期望的、对本细分市场内大量消费者有吸引力的竞争优势。因此,产品品牌定位的步骤应围绕着对竞争优势的明确、选择和有效的市场传达进行。

3.1.1明确潜在的竞争优势:所谓竞争优势,按照美国著名战略大师波特的描述,是能为顾客创造的价值,而这个价值量大于公司本身创造这个价值时所花费的成本。顾客愿意花钱购买的就是价值。以比竞争者低的价格销售,却获得等值效益,或者提供足以抵消较高价格的独特效益,这就是超值。因此,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类型: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别化。

3.1.2选择竞争优势:选择竞争优势主要考虑3个方面:差别化利益值得开发的前提条件、确定差别化利益的数量以及确定具体的差别化利益。

并不是所有的品牌差别都是有价值的,有的差别不能作为细分的依据。因为每种差别都有可能增加公司的成本和顾客的利益,所以公司要细心选择每种区分自己和竞争对手的途径。一种差别化利益值得开发的前提条件应当包括:重要性——能提供给足够数量的顾客以高度的利益;区别性——它或者不是由其他公司所能提供的,或者是由公司以一种十分与众不同的方式提供的;优越性——它比用其他方式获得相同利益来得优越;沟通性——对于顾客来说是可以沟通的,并且可见的;优先权——不易被竞争者效仿;负担得起——顾客能够支付得起的这种差别性的费用;盈利性——公司介绍这种差别性是有利可图的[4]。

3.1.3确定不同的品牌定位战略:毫无疑问,领先者自有其成功之道,他们需要保持自己的做法,发扬光大。那么,后来者又该怎么做呢?后来(或落后)品牌们常想:“领导品牌能做到最大,他们肯定知道怎么做有效。让我们也这样做吧,只是要做到更好。”实际上,“更好”的想法并不妙,这样做其实是把营销当成了“竞赛”,而且以领导者倡导的标准来衡量胜负,后来者(或落后者)完全失去了发挥出自己的战略的机会。要想成功地与领导品牌展开竞争,正确的做法就是站在它的对立面,向顾客提供不同甚至相反的东西,而不是期望做得更好。换句话说,就是需要确定不同的定位战略。

举一个例子,香港康富来国际公司2000年底的时候欲进入庞大的补血产品市场,开发一个比红桃K“更好”的产品——康复来补血鸡精(即后来的血尔口服液),准备以“既补血又强身”的定位推向市场。这是一种典型的“竞赛”型思维模式,要据此立足市场本身就比较困难,更别提与领导品牌分庭抗礼了。但康富来公司却明智地调整了定位策略,既然红桃K的承诺是“补血快”,那么,在它的对立面就存在有第2品牌乃至最终取而代之的定位机会——补血持久。最后,因为血尔口服液的出现,人们削弱了对红桃K的购买理由——谁愿意买一个快而不持久的补血产品呢[5]?

3.2传达医药产品的品牌定位

医药产品的品牌定位是通过有效地传播而形成的。人们常说:在传播层面上,少就是多,舍就是得。品牌定位的一个简单的道理是——聚焦于一个概念上,并把它推入心智。如果说找到一个简单的概念有什么窍门的话,那就是,在编造你那公之于众的故事的时候,必须要懂得舍弃,懂得舍弃才懂得拥有,如果其他人也能说出你要说的东西,放弃它;如果它需要复杂的证明去分析,忘了它;如果它和认知不一致,避开它。所以,医药产品的品牌定位并非确定药品真正是什么,而是期望消费者对药品产生什么样的认知。医药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定位策略,通过拟定定位主张,结合产品品牌的包装、销售渠道、促销方式、品牌形象等向医药市场传达定位概念。

脑白金的成功,可以说准确有效的广告定位居功至伟。“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简单的一句话,明确地告诉消费者,脑白金是一种礼品,而且是人们在选择礼品时的首选。这一定位可谓老谋深算。由于目前国内的保健品的广告宣传经常夸大其词,既能“包治百病”又能“强身健体”,使得保健品在中国已经产生严重的“信任危机”。脑白金没有步其后尘,而是独辟蹊径,将自己定位于具有时尚感的礼品上,从而成功地创造出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空间,并且通过反复强化式的宣传和琅琅上口的广告语,使脑白金这一礼品定位诉求家喻户晓。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形成了送脑白金就是送礼品的心理定势,脑白金也就随之成为了礼品市场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6]。

今天的医药企业生存在一个复杂的、不稳定的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产商、分销商、顾客、合作者、竞争者、投资者任何一方的力量都不可忽视。而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具有柔性的市场环境中,医药产品品牌必须很宽泛,以便接触到所有的目标消费者;医药产品品牌必须很简单,以便让消费者都明白;医药产品品牌必须很有内涵,以便向纵深发展;医药产品品牌必须很特别,闪耀个性化色彩。对于一家医药企业来说,医药产品品牌定位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明中小企业入世发展战略[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171~177

[2]陈云岗品牌批判[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219~222

[3]蓝青山主编OTC药品营销实战技巧[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43~44

药品管理论文篇13

3.将所有试剂分别建立电子档案和排列序号拍照存档。易氧化的试剂分类库房管理。请领时按照类别登记。实验老师们在实验之前根据实验需求先填写请领申请单,经领导批准和签字后,请领回去,按照实验次数在专用实验本上登记每次用量,实验剩余药品送回库里保管。进行单次登记,虽然繁琐,但利于节约使用和药品安全管理。

4.毒害性试剂专人专柜双人双锁管理,对于毒害性试剂严加管理,防止外流,两人同时领取,并做好取用记录。

5.化学性质相抵触的化学物品,严禁在同一柜内存放。

6.试剂贮存室内阴凉避光,防止太阳光直射,避免因室温偏高造成试剂挥发、变质、失效等,同时做好防尘、防腐蚀、做加厚窗帘挡光等工作。

7.药品柜与试剂柜内溶液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等热源,均按照避光要求装于棕色磨口瓶内或用黑纸黑布包裹存于暗柜中。

8.在定期专门检查试剂时,将试剂瓶上标签模糊或标签掉落的分类拣出,重新贴好标签。标签无法辨认的或丢失标签的试剂按照危险物品重新鉴别后小心处理,不可随便乱扔,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9.化学试剂定位放置,用后复位,节约使用,多余的化学试剂用后不准倒回原瓶内,用后单独标记,单独放置。

二、实验室废液管理问题及对策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