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与艺术论文实用13篇

视觉与艺术论文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1

电脑艺术设计在中国大学中的艺术系或学院作为必修课程仅仅20年的时间,由于普及时间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较短,这门学科的专业教学法和课程设置标准仍处于空白阶段。位于中国中部地区的河南省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业大省,以科技为导向的电脑艺术设计教育在其高校的发展也就相对滞后。这种滞后的第一个表现就是教学目标不清晰。多数课程在为期四到五周,每周16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段中,把教会学生技能作为课程目标。一般来讲,教师会把介绍“像素”概念作为学习设计软件的开头,例如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接下来,一系列设计工具的功能被逐个展示及讲解,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做没有任何艺术理论支撑的练习。“这种授课的方式被中国大多数高校运用,是由于几乎所有电脑艺术设计教科书籍只强调电脑相关技能和手法而忽略了艺术或设计理论”[2]。因此,教学方法经常被当作课程目标。虽然一些教师会在授课过程中讲述艺术理论及历史,但仍然不可避免地从掌握电脑设计技术为出发点讲解设计工具。这样做的结果是,为了具体展示说明他们的观点,教师有时不得不拼凑从网络上找来的图片,最终借助设计工具完成特殊效果制作。课程结束经常以一张到两张二维设计项目为评判标准,例如海报设计,标志设计或者书籍装帧设计。非常遗憾的是,在大多数案例当中,由于对技术以及特殊电脑效果的过度聚焦,学生所完成的设计作品经常出现过度使用电脑特效的情况,而没有反映他们的个人艺术表达,这样制作的艺术作品仅停留在应用电脑技术的表层,失去了设计作品的艺术本质。

(二)课程设置相对落后

数字艺术在当今社会已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河南省,已经有超过40所高等院校开设了视觉艺术专业。虽然本科学生扩招不断增长,学校由于扩招带来的收益也不断加大,但视觉艺术的课程设置十年来却未有大幅变化。根据抽样调查,河南省高校视觉设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为五个阶段: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以及选修课。具体来讲,公共基础课也可以称作通识教育课,主要教授政治、思想、计算机等课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课时当中。专业基础课主要集中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半学期,教授中外艺术及历史理论,训练基础绘画及造型技能。专业核心课程包含电脑艺术设计及相关设计课程,例如海报设计、标志设计、字体设计等,学生从大二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进行学习。实习课程主要由外出实地考察以及毕业设计组成。据调查,视觉艺术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平均占到毕业总学分的约30%,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程共占到总学分的约50%,剩余学分由实践和选修课程组成。这就表明,电脑艺术设计课程设置时间的短缺会极大影响学生掌握电脑设计技能及方法的能力,至于将个人艺术表达融入其中的较深层面更无从谈起。此外,今天的电脑艺术设计并不仅局限于二维或三维图形图像设计,动态平面设计早已成为图形设计的另一种趋势。这意味着表现视觉艺术的媒介在不断更新,叙述手法在不断完善。同时,这种现象提示了传统电脑艺术设计课程所强调的知识点已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如今的动态平面设计更强调图形与观众动作产生互动效果,而非传统平面设计只处理图像视觉信息,多媒体的综合技术运用使动态图形不仅有形态,更有声音与动态”[3]。正因为动态平面设计具有较强的交叉性、综合性,传统封闭的独立课程单元需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将相关课程进行有逻辑的交叉衔接。

(三)先进教学设备的短缺

“中国政府财政收入与教育投入的比率失调具有相当长的历史。”[4]这种教育资源配置的短缺首先体现在对公立学校的财政拨款方面,教学设备的定期更新是许多高校面临的问题。尽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置是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核心,但是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有效使三者结合并实现教学效果的护航使者。尤其在视觉艺术专业领域里,电脑的硬件及软件更新对于其课程的有效展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河南许多高校的艺术学院仍存在着此类问题,低级别配置的电脑无法满足不断更新的设计软件的速度要求。此外,一些艺术学院无法保证电脑总数匹配学生总数,这就造成了教师有时候不得不要求学生上课带自己电脑的尴尬局面。在如此情况下,教师很难保证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也可能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改革电脑设计课程的方法建议

改革电脑艺术设计课程的前提条件是明确新的课程设置目标。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曾经提出一条经典的课程目标设置基准:“既制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言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或内容。”[5]相关课程设置应该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是培养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第二是学生在运用知识的领域中能有光明的前景。除此之外,课程设置应具备可持续性的特质,意味着各门课程直接的逻辑交叉关系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才能从中积累知识并且循序渐进地培养自己的能力。根据以上理论基础,本文提出五点整合电脑艺术设计课程的办法。

(一)专业基础课程

高校视觉艺术专业仍旧需要专业基础课程来强调艺术及设计理论与历史的重要性,并给学生创造一个了解艺术及设计背景的途径。这些课程可以同时以传统及现代艺术理论为重心,并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学习不同的艺术理论,学生可以把所学知识作为怎样把美学概念融入数字艺术的手段,并充分理解电脑艺术设计在他们作品中的重要地位[6]。这样,便有助于解决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不会将艺术理论与设计艺术手法相结合的难题。

(二)专业核心课程

理论概念和不同的多媒体技术的课程应该在大学一年级开始。但在河南省,此类课程经常到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才开设。在此状况下,学生可能并不能熟练掌握电脑技术。如果多媒体相关课程可以较早开设,学生就可能更熟练掌握此项技能并更容易把自己的艺术观点融入到其设计作品中去,而不会由于技能的生疏限制了他们创作灵感的发挥。同时,“电脑艺术设计课程需要紧跟当今科技与数字艺术的趋势”[7]。现今的美学观念和动态平面设计课程应该纳入视觉艺术课程体系以及实践类课程,例如让学生接触现实实践设计项目,是培养他们适应未来工作的有效方案。

(三)与设计产业联系的工作室制度

工作室制度的教学模式,可以从视觉艺术专业的第三年级开始建立并持续到毕业年。与传统教学课堂相比,这种模式更能够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到数字媒体相关产业中去。工作室模式教学和以“项目设计”为中心的教学在西方国家已经运作得较为成熟,它具备很强的开放性与互动性,强调让学生参与到设计课题当中而绝非完成单独不相关的作业。高校可以经常请设计企业代表或专家来到课堂与学生分享设计趋势,或举办一些与电脑艺术设计行业相关的研讨会,并提供真实的设计项目。教师在设计过程中作为“促进者”,能帮助学生不断反思设计问题,并在没有固定方式和局限条件下共同研究设计方案。这样,使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市场需求,以便培养相关能力,为其毕业找工作做好准备。

(四)毕业设计项目

鼓励临近毕业的视觉艺术专业学生在相关企业中进行实习并寻求工作岗位。学生的毕业设计项目是开放的,允许他们根据喜好挑选感兴趣的命题或者根据未来工作需求拟定相关题目。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辅助指导他们完成毕业设计。

三、课程设置改革之相关问题

除了需要对电脑艺术设计相关课程设置进行重新整合外,也不能忽视教育资金的短缺与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遗留问题所造成的影响。作为全国最大的农业省,政府资金的投放与分配,不能够完全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依赖先进并昂贵的硬件及软件设备支持的电脑艺术设计课程改革将会因为资金的欠缺受到影响。此外,高校视觉艺术专业中的公共基础课程比例应该削减,要增加电脑艺术设计课程的整体比重。思想教育及通识教育课程的过度填充可能会对此专业教学效果产生消极的影响。相比之下,与电脑艺术设计相关的选修课程可以适当增加,因为此类课程可以拓宽学生对艺术设计的理解能并培养其设计技能。但以思想教育为核心的此类课程设置所占比例也会影响未来课程设置的改革。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2

剧本的作用是介于文字艺术和媒体艺术的转换。影视剧导演往往需要物色到一个合适的故事架构,将其加工润色,变成富有表现性的影视艺术作品。在这个过程中,主要起到转换作用的就是剧本。剧本的文字表达方式是在保证原有文学作品故事的情节和架构的基础上,采用大量的对白和旁白,而将文学作品改变为影视剧,有时也根据影视剧的需要改变一些文学作品原有的结构和内容。改写剧本作为一个由文学艺术表现演化为视听觉艺术表现的过渡阶段,其省略了文学语言中惯用的大量修饰性描写和烘托气氛的表现语言,文字转换得更为简练和准确,以大量的对白为主体,旁白只补充具体场景、细节以及辅助人物心理变化的表达。并且根据影视剧的表现方式特点变化,将需要强调的剧情予以强调,省略的则需要删除。剧本是实现由文学表达到视听传达的一个转换过程。为什么在影视剧与文学作品中需要存在剧本这一过渡方式呢?这与视觉艺术及文学艺术各自的表达方式和欣赏过程的关系密不可分。

文学语言所侧重描写的精神层面,往往与其改编的影视剧作品有一定出入,其原因依然源于文学语言表达与视觉表达方式的差异。文学艺术作品的主旨传达更明确地指向人的精神层面,其欣赏过程也是通过阅读而在大脑中构建一个虚拟的场景,达到的精神上的愉悦。在阅读中,欣赏者通过文字描述的场景和细节,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贯穿在故事情节架构之上的想象世界,这个世界里的时间和空间,每一个细节都是应文字的描绘而生。最特别的是,由于阅读者各自的想象空间不同,对文字的理解不同以及种种差异,造成了这个虚构的故事在每个阅读者脑海中的情景再现都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正是阅读的魅力所在。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尤其善于架构这种想象空间,无论是人物角色还是故事情节都描绘得真实动人,给阅读者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共鸣,从而使文学作品得到高度的赞誉。

影视艺术作品的表达方式通过人物的表演、场景配合、镜头切换等,更具有视觉的直观感,其情景的变换、人物的对白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去传达的,往往在剧本改编过程中,更多的表现语言注重的是视觉和听觉效果,而一部电影的时间长度往往不能涵盖其改编文学作品的全部主旨,因而进行了有选择地演绎,所以其精神内容的含量相对文学作品会有所不同,而相对的,其视觉表现性会大幅度增加。对于视觉艺术形式范畴内的影视剧而言,更多的表达方式是通过视觉可见的画面、构图、色彩以及人物表演,和听觉的背景音效烘托的气氛、对白等来呈现。而从欣赏者的角度说,一部成功的影视剧一定具备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视觉效果在所有视觉艺术表现形式中都是第一位的,无论是2010年热播的《盗梦空间》,还是2009年火爆的《阿凡达》,其镜头表现的视觉效果都堪称美轮美奂。影视艺术的欣赏方式综合了视觉、听觉等感受,显得更为真实,而影视剧中的虚幻场景也会因此显得真实存在,这也是影视剧的一大魅力。在这个以视听觉观感为要点的影视剧艺术中,视觉是完全占据了主导地位的。早期的无声电影就能够证明这一点。第二,有动人的故事情节。影视剧中除去大量的文学作品改编的情节以外,也有很多是专为影视剧而写作的剧本,其故事情节设计更适合于影视剧的表现需要。无论是改编的剧本,如《红楼梦》《飘》《哈利•波特》等,还是为影视剧所创作的剧本,如《疯狂的石头》《阿凡达》等,都能拍出精彩的剧作,只要情节动人、真实,有其特有的艺术处理,能使观众产生共鸣。而影视剧中的真实又与现实的真实有一定的距离,与其说是完全的真实,不如说是一种脱离了现实的真实,其真实性更体现在人的本性方面,而不是是否合乎于现实。这一点,无论在影视剧还是文学作品中,其特性应该是相同的。

以《哈利•波特》为例,在这部文学作品中,交代了主角哈利•波特从小失去父母,在养父母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因而心理上自然产生了一种摆脱现实环境的渴望。由此引出后来进入魔法学校的经历,衔接非常自然。小说对于场景的描写虽然十分精彩,但是对于人物的烘托一直是小说的重点。读者往往会被小说中描写的精彩场景吸引,投入其中,但是往往也清楚这并不是真实的世界,是构建于文字上的一个虚幻的世界,可是为什么能在虚幻世界中找到其真实性呢?原因是否在于小说的作者虽然描写了一个魔幻的魔法世界,但是其世界的规则与人物行为方式,与现实世界密不可分,可以说是现实世界的投影与再现。其主角所涵盖的性格特点以及行为方式会使人有明确的认同感,完全地符合人性。因此,虽然小说所表现的并不是现实世界,但是却令人觉得真实、完整,有魅力。由此可看出,文学作品中吸引人的部分,在于以有特点的文字和情节所烘托出的气氛和故事,表现了人性中最真实的追求和探索。在魔法世界中,依然存在人性中最基本的真诚、诚实、向善等美德,是小说中最打动人的内容。而根据这部小说所改编的电影,与小说的步骤相同,内容也尽量真实地参考了小说的内容。其着重突出了小说所描写的魔法世界的视觉再现,通过精美的画面将小说中描绘的魔法学校变成了视觉可见的现实场景,这是此部电影的卖点之一。电影通过视觉完善了小说所描述的各种人物形象和场景。而相对于小说的篇幅而言,电影未能完整交代各个故事情节中的细节,而是只将几个重点的场景和情节加以再现和完善。在视觉上可表现的内容中,比如魁地奇比赛,电影中的视觉效果似乎要超过小说中的描写,镜头十分的精彩,人物表演也到位真实。但是人物角色的塑造相对而言没有小说中来得那么丰满和完整,情节的丰富性也欠缺一些。这也是影视剧中不可避免的。虽然在原有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作了调整和改变,但是电影版的《哈利•波特》也创造了良好的票房,可视为是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

在此笔者发现有一个现象:就是阅读过此部小说的读者往往会去看这部电影,目的似乎是渴望看到小说中描写的内容的真实视觉感受;而没有阅读过小说的观赏者会在看过电影之后去阅读这部小说,通过阅读更深入了解电影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和故事的细节,并且互相比较,选择一种自己更为喜爱和接受的情节发展方式去认同。由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在文学艺术与视觉艺术的欣赏方式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补的关系。无论这部小说还是以小说改编的电影,都可以说是各自领域中较为成功的范例,可以说同一个题材和故事,成就了一部文学艺术作品,也成就了一部视觉艺术作品。而两者在各自领域的成功,说明了艺术作品不同的欣赏方式都有其市场。两者都以其特有的表现语言描绘了一个超脱现实的世界,这个世界却使身在现实世界中的观众和读者产生了共鸣,这种真实应该界定为是一种人性角度的真实,而并非现实的真实。无论是影视剧还是文学作品,能够引起共鸣和感动的都是这种真实的存在。

这种真实,在小说和影视剧中,又有着不同方式的表达。文学艺术化的表达,在于通过文字所构建的精神空间,其更能表现出人性中的真实,是因为没有视觉的界限后,读者自由阅读而产生的精神景象更接近于自己所认知的真实世界,因而在视觉艺术已经近乎泛滥的今天,文学艺术依然有其广泛的市场生存空间。而视觉艺术的表现更多是通过视觉可见的场景或者物体,为了摆脱真实物体所带来的界限和视觉认知中人本身已经产生的界限,往往在视觉艺术中会出现以往视觉经验不多见的表现,例如影视剧中的魔幻场景和人物的出现。这种视觉经验外的视觉形象往往由视觉经验内的形象元素的打破重组而产生,因而令人有一种似乎见过,而又不认识的新的视觉感受,这种艺术表现方式是视觉艺术所特有的,存在于包括影视剧艺术在内的几乎所有视觉艺术形式中。这种全新的视觉感受带来了和文学艺术完全不同的欣赏经验,因而其互相之间是不可取代的。同时,也因此存在了互补的特性:文学艺术有的故事架构、场景描述和几乎没有界限的想象力,给了视觉艺术丰富的表现空间;而视觉艺术中这种特有的带有视觉冲击力的表达,也进一步表达了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想象。两者相辅相成,从而可以共同获得市场,共同成功。

由以上的论证可得出结论:影视剧作为视觉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其表现语言更注重将视觉可见的内容作艺术处理而表达,观赏者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欣赏,需要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化处理。其表现内容是基于真实人性化的视觉再现。文学作品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更强调通过文字阅读给读者所造成的精神想象空间的完整与真实,这种真实通过文字表达以及阅读者各自的想象力来存在,其表现内容最终也是人性化的真实再现,而不是简单的现实世界的照搬。这两种表达方式各不相同,而欣赏方式也不同,但是可互为补充。无论哪一种表现方式中,基于人本性中的真实体现都是最为重要的。作为视觉艺术的欣赏方式而言,这种真实并不会因解读方式的不同而产生变化。

[参考文献]

[1] 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 Susanne K Langer.艺术问题[M].滕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艺术与视知┚酰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 汪流.电影编剧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5] [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6] [英]理查德•豪厄尔斯(Richard Howells).视觉文化[M].葛红兵,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 [俄]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M].李政文,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3

任何设计都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设计网页的基本原则之一。一方面,内容占据主导地位,是设计存在的基础,被称为“设计的灵魂”;另一方面,形式不仅直接影响设计作品的表现,而且也有自身的审美价值,具有相对独立性。它要兼顾整体效果与细节的视觉效果。如图1《龙门飞甲》的电影主题网站的设计,网页视觉效果相当成功。设计师通过考虑电影宣传效果及网站整体功能要求的同时,在设计形式上赋予变化创新,不仅实现了形式美的表现,也深化了作品的内涵。

(二)主题元素突出

不同类型的网站都有自身所特有的主题,并按照阅读习惯和视觉心理将主题形象地传达给观者,使观者更好的理解和接受它,并满足观者的视觉审美需求。适合主题的需要是网页设计的前提。将自己的设计思想与网页的主题精髓相融合,才能展现网页设计所特有的审美形式。作为主题要素,要想成为观者的视觉焦点就必须注意编排的位置,从而使观者产生深刻的视觉印象。

二、创新性的视觉艺术表现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体现

(一)加强网页整体布局,合理分配版面提高网页整体美感

在网页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整体一致性不仅存在于某个网页设计中的每个元素之间,也存在于整个网页上——一个网页必须被视为一个完整的单元,这就要求网页设计在整体的风格,色彩上保持统一。网页的整体性不仅包括功能上的整体性也包含了形式上的整体性,作为信息传达的重要载体,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里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从而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这就要求网页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首先考虑网页的整体布局与版面的合理分配。

(二)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合理运用视觉色彩提升视觉冲击力

色彩作为网页设计的一个表现元素,不仅具有吸引浏览者视觉和维持网站形象的效果,而且具有有效传递页面主题信息的功能。在网页设计中,我们可能第一眼感知到的设计元素就是色彩了,如果设计色彩过多,用色过于混乱,造成了浏览者的视觉疲劳,久而久之容易导致网站浏览量的下降,难以达到视觉传达的目的。如图2,十二星座系列的官方网店的制作,运用主色调为蓝色的梦幻主题,彰显十二星座的特点,给人以遐想的梦幻空间,突出整个网店的风格和主题。

(三)灵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挥各大软件的优势

做出一个优秀的网页设计作品,要灵活掌握相关电脑软件,如:“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FireWorks”“AI”等,我们要熟练掌握这些设计工具软件,做到活学活用,并且就其特有属性将各种软件巧妙地结合起来。例如利用多维空间、动画3D技术等,静中求动,在二维空间中追寻三维甚至多维的智能化的设计。又如,我们将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与动画软件Flash软件进行穿插配合使用,把动画设计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将物体进行运动的表现优势运用在网页设计制作中,从而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赋予强大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如图3、4运用平面软件与动画软件相结合穿插的使用,实现了网页的智能化设计,使画面更加生动。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4

授课教师:

AlexanderCampbellHalavais(halavaisu.washington.edu)

课程说明:

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

授课内容:

第一周:知觉理论

阅读材料:柏拉图,《洞穴寓言》;埃柯,《一张照片》;曼诺维奇,《知觉的工作》

第二周:视觉知识和权力理论

阅读材料:米歇尔,《意图和人工性》;马特拉和马特拉,《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和权力》;莱维,《艺术和赛博空间的建筑》

第三周:符号

阅读材料:图夫特,《逃避平面国》;迪尔凯姆,《三种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义》;弗洛伊德,《拜物教》;荣格,Aion;索绪尔,《任意的社会价值与语言学符号》

第四周:社会符号学和创造意义

阅读材料:巴特,《照片的信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秘密》;霍杰和克莱斯,《社会符号学》;费斯克,《电视:多义性与流行性》

第五周:视觉的机制

阅读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导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罗维,《电影形式与叙事》

第六周:模拟

阅读材料:鲍德里亚,《仿像与模拟》;埃柯,《在超现实中旅行》;莱姆,《第七次突围》

第七周:作为视觉域的城市

阅读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间》;西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芒福德,《隐形城市》;米歇尔,《进入生活的计算机》

第八周:信息环境

阅读材料:哈拉威,《虚拟狗宣言》;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克卢兹,《本世纪的十大界面》;克兹维尔,《精神与机器即临的融合》

第九周:狂欢、交游、混乱和文化壅塞

阅读材料:贝伊,《时间自动区域》;埃柯,《走向一个符号游击战》;莱里,《屏幕》

2.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视觉文化研究计划(研究生)

研究计划说明:

视觉文化学科包括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包括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研究生研究或课程包括以下一些领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建筑,1920世纪欧洲艺术和建筑,澳大利亚艺术和建筑,美学艺术和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摄影、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研究,亚太艺术等。

研究性学位:

哲学博士学位

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研究硕士学位

课程性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课程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课程硕士学位

课程资格硕士学位

艺术研究生证书

视觉文化教师证书

3.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Riverside,本科)

专业名称:电影与视觉文化

主修: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课程提供关于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首先强调历史与理论,其次强调生产,主修课程由三组课程构成:

1)电影与视觉媒介;

2)电影、文学与文化;

3)人种志、纪录片与视觉文化。

辅修:电影与视觉文化辅修课程提供对于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突出理论和历史而非生产,以便培养学生的媒体知识。

课程选录:

电视艺术导论;当代艺术批评导论;数码成像导论;现代西方视觉文化;电影研究导论;世界电影批评方法;视觉人类学导论;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与媒介史专题;媒介之间:艺术、媒介与文化;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居间摄影;社会性别、性征与视觉文化;种族、族性与视觉文化;电影与视觉文化专题;高级摄影实践;脚本写作;舞蹈与视觉研究;电影与媒介体裁专题;国际电影、独立制片电影和另类电影;比较电影研究;高级数码成像;摄影史:20世纪;日本电影与视觉文化;电影、录像与艺术:理论与历史。

返回>>

二、视觉文化研究英文文献选目

Barnard,M.Art,DesignandVisualCulture(《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London:Macmillan,1998.

Baudrillard,J.SimulacraandSimulation(《仿像与模拟》),NewYork:Semiotex(e),1983.

Berger,J.WaysofSeeing(《看的方式》),London:BBCPublications,1972.

Best,S.&D.Kellner.ThePostmodernTurn(《后现代的转向》),NewYork:Guilford,1997.

Bourdieu,P.TheFieldofCulturalProduction:EssaysonArtandLiterature(《文化生产场:论文学与艺术》),Cambridge:polity,1993.

Bourdieu,P.Photography:AMiddlebrowArt(《摄影:中产阶级的艺术》),Oxford:Blackwell,1996.

Bourdieu,P.TheLoveofArt:EuropeanArtMuseumsandTheirPublic(《热爱艺术:欧洲美术馆与其公众》),Oxford:Blackwell,1997.

Brothers,C.WarandPhotography:ACulturalHistory(《战争与摄影:文化史》),London:Routledge,1996.

Bryson,N.VisionandPainting:TheLogicoftheGaze(《视觉与绘画:注释的逻辑》),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81.

Bryson,N.etal.eds.VisualTheory(《视觉理论》),Cambridge:Polity,1992.

Bryson,N.etal.eds.VisualCulture:ImagesandInterpretations(《视觉文化:形象和解释》),London:WesleyanUniversityPress,1994.

BuckMorss,S.TheDialecticsofSeeing:WalterBenjaminandtheArcadesProject(《看的辩证法:本雅明与拱廊计划》),Cambridge:MIT,1989.

Burgin,V.In/DifferentSpace:PlaceandMemoryinVisualCulture(《在/不同空间:视觉文化中的地点与记忆》),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6.

Cary,J.TechnologyoftheObserver:OnVisionandModernityinthe19thCentury(《发现者的技术:论19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Cambridge:MIT1993.

Chambers,I.PopularCulture:TheMetropolitanExperience(《流行文化:大都市的体验》),London:Routledge,1986.

Cohen,S.VisionofSocialControl(《社会控制的视觉》),Cambridge:Polity,1993.

Dandeker,C.Surveillance,PowerandModernity(《监视、权力与现代性》),Cambridge:Polity,1990.

Debord,G.TheSocietyoftheSpectacle(《景象的社会》),NewYork:Zone,1994.

DeCerteau,M.ThePracticeofEverydayLife(《日常生活实践》),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4.

DerBerian,J.ed.TheVirilioReader(《魏瑞里奥读本》),Oxford:Blackwell,1998.

Entwistle,J.TheFashionedBody:Fashion,DressandModernSocialTheory(《时髦的身体:时尚、服装和现代社会理论》),Cambridge:Polity,2000.

Featherstone,M.UndoingCulture(《解析文化》),London:Sage,1995.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5

授课教师:

AlexanderCampbellHalavais(halavaisu.washington.edu)

课程说明:

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

授课内容:

第一周:知觉理论

阅读材料:柏拉图,《洞穴寓言》;埃柯,《一张照片》;曼诺维奇,《知觉的工作》

第二周:视觉知识和权力理论

阅读材料:米歇尔,《意图和人工性》;马特拉和马特拉,《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和权力》;莱维,《艺术和赛博空间的建筑》

第三周:符号

阅读材料:图夫特,《逃避平面国》;迪尔凯姆,《三种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义》;弗洛伊德,《拜物教》;荣格,Aion;索绪尔,《任意的社会价值与语言学符号》

第四周:社会符号学和创造意义

阅读材料:巴特,《照片的信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秘密》;霍杰和克莱斯,《社会符号学》;费斯克,《电视:多义性与流行性》

第五周:视觉的机制

阅读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导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罗维,《电影形式与叙事》

第六周:模拟

阅读材料:鲍德里亚,《仿像与模拟》;埃柯,《在超现实中旅行》;莱姆,《第七次突围》

第七周:作为视觉域的城市

阅读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间》;西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芒福德,《隐形城市》;米歇尔,《进入生活的计算机》

第八周:信息环境

阅读材料:哈拉威,《虚拟狗宣言》;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克卢兹,《本世纪的十大界面》;克兹维尔,《精神与机器即临的融合》

第九周:狂欢、交游、混乱和文化壅塞

阅读材料:贝伊,《时间自动区域》;埃柯,《走向一个符号游击战》;莱里,《屏幕》

2.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视觉文化研究计划(研究生)

研究计划说明:

视觉文化学科包括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包括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研究生研究或课程包括以下一些领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建筑,1920世纪欧洲艺术和建筑,澳大利亚艺术和建筑,美学艺术和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摄影、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研究,亚太艺术等。

研究性学位:

哲学博士学位

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研究硕士学位

课程性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课程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课程硕士学位

课程资格硕士学位

艺术研究生证书

视觉文化教师证书

3.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Riverside,本科)

专业名称:电影与视觉文化

主修: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课程提供关于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首先强调历史与理论,其次强调生产,主修课程由三组课程构成:

1)电影与视觉媒介;

2)电影、文学与文化;

3)人种志、纪录片与视觉文化。

辅修:电影与视觉文化辅修课程提供对于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突出理论和历史而非生产,以便培养学生的媒体知识。

课程选录:

电视艺术导论;当代艺术批评导论;数码成像导论;现代西方视觉文化;电影研究导论;世界电影批评方法;视觉人类学导论;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与媒介史专题;媒介之间:艺术、媒介与文化;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居间摄影;社会性别、性征与视觉文化;种族、族性与视觉文化;电影与视觉文化专题;高级摄影实践;脚本写作;舞蹈与视觉研究;电影与媒介体裁专题;国际电影、独立制片电影和另类电影;比较电影研究;高级数码成像;摄影史:20世纪;日本电影与视觉文化;电影、录像与艺术:理论与历史。

返回>>

二、视觉文化研究英文文献选目

Barnard,M.Art,DesignandVisualCulture(《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London:Macmillan,1998.

Baudrillard,J.SimulacraandSimulation(《仿像与模拟》),NewYork:Semiotex(e),1983.

Berger,J.WaysofSeeing(《看的方式》),London:BBCPublications,1972.

Best,S.&D.Kellner.ThePostmodernTurn(《后现代的转向》),NewYork:Guilford,1997.

Bourdieu,P.TheFieldofCulturalProduction:EssaysonArtandLiterature(《文化生产场:论文学与艺术》),Cambridge:polity,1993.

Bourdieu,P.Photography:AMiddlebrowArt(《摄影:中产阶级的艺术》),Oxford:Blackwell,1996.

Bourdieu,P.TheLoveofArt:EuropeanArtMuseumsandTheirPublic(《热爱艺术:欧洲美术馆与其公众》),Oxford:Blackwell,1997.

Brothers,C.WarandPhotography:ACulturalHistory(《战争与摄影:文化史》),London:Routledge,1996.

Bryson,N.VisionandPainting:TheLogicoftheGaze(《视觉与绘画:注释的逻辑》),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81.

Bryson,N.etal.eds.VisualTheory(《视觉理论》),Cambridge:Polity,1992.

Bryson,N.etal.eds.VisualCulture:ImagesandInterpretations(《视觉文化:形象和解释》),London:WesleyanUniversityPress,1994.

BuckMorss,S.TheDialecticsofSeeing:WalterBenjaminandtheArcadesProject(《看的辩证法:本雅明与拱廊计划》),Cambridge:MIT,1989.

Burgin,V.In/DifferentSpace:PlaceandMemoryinVisualCulture(《在/不同空间:视觉文化中的地点与记忆》),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6.

Cary,J.TechnologyoftheObserver:OnVisionandModernityinthe19thCentury(《发现者的技术:论19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Cambridge:MIT1993.

Chambers,I.PopularCulture:TheMetropolitanExperience(《流行文化:大都市的体验》),London:Routledge,1986.

Cohen,S.VisionofSocialControl(《社会控制的视觉》),Cambridge:Polity,1993.

Dandeker,C.Surveillance,PowerandModernity(《监视、权力与现代性》),Cambridge:Polity,1990.

Debord,G.TheSocietyoftheSpectacle(《景象的社会》),NewYork:Zone,1994.

DeCerteau,M.ThePracticeofEverydayLife(《日常生活实践》),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4.

DerBerian,J.ed.TheVirilioReader(《魏瑞里奥读本》),Oxford:Blackwell,1998.

Entwistle,J.TheFashionedBody:Fashion,DressandModernSocialTheory(《时髦的身体:时尚、服装和现代社会理论》),Cambridge:Polity,2000.

Featherstone,M.UndoingCulture(《解析文化》),London:Sage,1995.

Fiske,J,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理解流行文化》),London:Routledge,1989.

Foster,H.ed.VisionandVisuality(《视觉与视觉性》),Seattle:BayViwePress,1988.

Foucault,M.TheBirthoftheClinic:AnArchaeologyoftheHumanScience(《诊所的诞生:人文科学考古学》),London:Pantheon,1973.

Foucault,M.DisciplineandPunish(《规训与惩罚》),Harmondsworth:Penguin,1977.

Freedberg,D.ThePowerofImages:StudiesintheHistoryandTheoryofResponse(《形象的权力:历史与反应理论研究》),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9.

Frisby,D.&M.Featherstone,eds,SimmelonCulture(《西美尔论文化》),London:Sage,1997.

Goldman,R.&S.Papson,SignWars:TheClutteredLandscapeofAdvertising(《符号的战争:广告的凌乱图景》),NweYork:Guilford,1996.

Harvey,D.TheConditionofPostmodernity(《后现代性的状况》),Oxford:Blackwell,1990.

Heywood,I.&B.Sandywell,eds.InterpretingVisualCulture(《解释视觉文化》),London:Routledge,1999.

Jay,M.DowncastEyes:TheDenigrationofVisioninTwentiethCenturyFrenchThought(《低垂的眼睛:20世纪法国思想中对视觉的诋毁》),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Jenks,C.ed.VisualCulture(《视觉文化》),London:Routledge,1995.

Jervis,J.ExploringtheModern(《探索现代》),Oxford:Blackwell,1998.

Kellner,D.MediaCulture(《媒介文化》),London:Routledge,1995.

Levin,D.M.ed.ModernityandtheHegemonyofVision(《现代性与视觉的霸权》),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Levitt,H.WayofSeeing(《看的方式》),Durham:DukeUniversityPress,1996.

Lown,D.M.,HistoryofBourgeoisPerception(《资产阶级知觉的历史》),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2.

Lyon,D.TheElectronicEye:TheRiseofSurveillanceSociety(《电子眼:监视社会的兴起》),Cambrige:Polity,1994.

Lyotard,J.F.ThePosmodernCondition(《后现代状况》),Minneapolis: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4.

McGuigan,J.CultureandthePublicSphere(《文化与公共领域》),London:Routledge,1996.

Melvill,S.&B.Readings,eds.,VisionandTextuality(《视觉与文本性》),London:Macmillan,1995.

Metz,C.TheImaginarySignifier:PsychoanalysisandCinema(《想像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1982.

Michell,W.J.Iconology:Image,Text,Ideology(《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6.

Michell,W.J.TheReconfiguredEye:VisualTruthinthePostPhotographicEra(《重塑的眼光:后摄影时代的视觉真相》),Cambridge:MIT,1992.

Michell,W.J.PictureTheory(《图像理论》),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4.

MilesM.Art,SpaceandtheCity(《艺术、空间与城市》),London:Routledge,1997.

Mirzoeff,N.,ed.TheVisualCultureReader(《视觉文化读本》),London:Routledge,1997.

Mirzoeff,N.,ed.AnIntroductiontoVisualCulture(《视觉文化导论》),London:Routledge,1999.

Neal,S.CinemaandTechnology:Image,Sound,Colour(《电影与技术:形象、声音和色彩》),London:Manderin,1991.

Nochlin,L.ThePoliticsofVision:Essayson19thCenturyArtandSociety(《视觉政治:19世纪的艺术与社会》),London:ThamesandHudson,1991.

Phillipson,M.Painting,LanguageandModernity(《绘画、语言与现代性》),London:Routledge,1985.

Pollock,G.ed.GenerationsandGeographiesintheVisualArts(《视觉艺术中的代与地理学》),London:Routledge,1996.

Poster,M.ed.JeanBaudrillard:SelectedWritings(《鲍德里亚文选》),Stanford: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8.

Rose,J.SexualityintheFieldofVision(《视觉领域里的性征》),London:Verso,1986.

Tagg,J.TheBurdenofRepresentation:EssaysonPhotographiesandHistories(《表征的重负:论摄影与历史》),London:Macmillan,1988.

Tulloch,J.WatchingTelevisionAudiences:CulturalTheoriesandMethods(《看电视的受众:文化理论和方法》),London:Arnold,2000.

Urry,J.TheTouristGaze(《旅游者的凝视》),London:Sage,1990.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6

授课教师:

AlexanderCampbellHalavais(halavaisu.washington.edu)

课程说明:

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

授课内容:

第一周:知觉理论

阅读材料:柏拉图,《洞穴寓言》;埃柯,《一张照片》;曼诺维奇,《知觉的工作》

第二周:视觉知识和权力理论

阅读材料:米歇尔,《意图和人工性》;马特拉和马特拉,《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和权力》;莱维,《艺术和赛博空间的建筑》

第三周:符号

阅读材料:图夫特,《逃避平面国》;迪尔凯姆,《三种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义》;弗洛伊德,《拜物教》;荣格,Aion;索绪尔,《任意的社会价值与语言学符号》

第四周:社会符号学和创造意义

阅读材料:巴特,《照片的信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秘密》;霍杰和克莱斯,《社会符号学》;费斯克,《电视:多义性与流行性》

第五周:视觉的机制

阅读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导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罗维,《电影形式与叙事》

第六周:模拟

阅读材料:鲍德里亚,《仿像与模拟》;埃柯,《在超现实中旅行》;莱姆,《第七次突围》

第七周:作为视觉域的城市

阅读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间》;西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芒福德,《隐形城市》;米歇尔,《进入生活的计算机》

第八周:信息环境

阅读材料:哈拉威,《虚拟狗宣言》;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克卢兹,《本世纪的十大界面》;克兹维尔,《精神与机器即临的融合》

第九周:狂欢、交游、混乱和文化壅塞

阅读材料:贝伊,《时间自动区域》;埃柯,《走向一个符号游击战》;莱里,《屏幕》

2.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University)视觉文化研究计划(研究生)

研究计划说明:

视觉文化学科包括艺术史和艺术理论(包括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研究生研究或课程包括以下一些领域: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建筑,1920世纪欧洲艺术和建筑,澳大利亚艺术和建筑,美学艺术和建筑,电影和电视研究,摄影、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研究,亚太艺术等。

研究性学位:

哲学博士学位

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研究硕士学位

课程性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课程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课程硕士学位

课程资格硕士学位

艺术研究生证书

视觉文化教师证书

3.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Riverside,本科)

专业名称:电影与视觉文化

主修: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课程提供关于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首先强调历史与理论,其次强调生产,主修课程由三组课程构成:

1)电影与视觉媒介;

2)电影、文学与文化;

3)人种志、纪录片与视觉文化。

辅修:电影与视觉文化辅修课程提供对于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突出理论和历史而非生产,以便培养学生的媒体知识。

课程选录:

电视艺术导论;当代艺术批评导论;数码成像导论;现代西方视觉文化;电影研究导论;世界电影批评方法;视觉人类学导论;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与媒介史专题;媒介之间:艺术、媒介与文化;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居间摄影;社会性别、性征与视觉文化;种族、族性与视觉文化;电影与视觉文化专题;高级摄影实践;脚本写作;舞蹈与视觉研究;电影与媒介体裁专题;国际电影、独立制片电影和另类电影;比较电影研究;高级数码成像;摄影史:20世纪;日本电影与视觉文化;电影、录像与艺术:理论与历史。

二、视觉文化研究英文文献选目

Barnard,M.Art,DesignandVisualCulture(《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London:Macmillan,1998.

Baudrillard,J.SimulacraandSimulation(《仿像与模拟》),NewYork:Semiotex(e),1983.

Berger,J.WaysofSeeing(《看的方式》),London:BBCPublications,1972.

Best,S.&D.Kellner.ThePostmodernTurn(《后现代的转向》),NewYork:Guilford,1997.

Bourdieu,P.TheFieldofCulturalProduction:EssaysonArtandLiterature(《文化生产场:论文学与艺术》),Cambridge:polity,1993.

Bourdieu,P.Photography:AMiddlebrowArt(《摄影:中产阶级的艺术》),Oxford:Blackwell,1996.

Bourdieu,P.TheLoveofArt:EuropeanArtMuseumsandTheirPublic(《热爱艺术:欧洲美术馆与其公众》),Oxford:Blackwell,1997.

Brothers,C.WarandPhotography:ACulturalHistory(《战争与摄影:文化史》),London:Routledge,1996.

Bryson,N.VisionandPainting:TheLogicoftheGaze(《视觉与绘画:注释的逻辑》),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1981.

Bryson,N.etal.eds.VisualTheory(《视觉理论》),Cambridge:Polity,1992.

Bryson,N.etal.eds.VisualCulture:ImagesandInterpretations(《视觉文化:形象和解释》),London:WesleyanUniversityPress,1994.

BuckMorss,S.TheDialecticsofSeeing:WalterBenjaminandtheArcadesProject(《看的辩证法:本雅明与拱廊计划》),Cambridge:MIT,1989.

Burgin,V.In/DifferentSpace:PlaceandMemoryinVisualCulture(《在/不同空间:视觉文化中的地点与记忆》),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6.

Cary,J.TechnologyoftheObserver:OnVisionandModernityinthe19thCentury(《发现者的技术:论19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Cambridge:MIT1993.

Chambers,I.PopularCulture:TheMetropolitanExperience(《流行文化:大都市的体验》),London:Routledge,1986.

Cohen,S.VisionofSocialControl(《社会控制的视觉》),Cambridge:Polity,1993.

Dandeker,C.Surveillance,PowerandModernity(《监视、权力与现代性》),Cambridge:Polity,1990.

Debord,&n

bsp;G.TheSocietyoftheSpectacle(《景象的社会》),NewYork:Zone,1994.

DeCerteau,M.ThePracticeofEverydayLife(《日常生活实践》),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4.

DerBerian,J.ed.TheVirilioReader(《魏瑞里奥读本》),Oxford:Blackwell,1998.

Entwistle,J.TheFashionedBody:Fashion,DressandModernSocialTheory(《时髦的身体:时尚、服装和现代社会理论》),Cambridge:Polity,2000.

Featherstone,M.UndoingCulture(《解析文化》),London:Sage,1995.

Fiske,J,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理解流行文化》),London:Routledge,1989.

Foster,H.ed.VisionandVisuality(《视觉与视觉性》),Seattle:BayViwePress,1988.

Foucault,M.TheBirthoftheClinic:AnArchaeologyoftheHumanScience(《诊所的诞生:人文科学考古学》),London:Pantheon,1973.

Foucault,M.DisciplineandPunish(《规训与惩罚》),Harmondsworth:Penguin,1977.

Freedberg,D.ThePowerofImages:StudiesintheHistoryandTheoryofResponse(《形象的权力:历史与反应理论研究》),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9.

Frisby,D.&M.Featherstone,eds,SimmelonCulture(《西美尔论文化》),London:Sage,1997.

Goldman,R.&S.Papson,SignWars:TheClutteredLandscapeofAdvertising(《符号的战争:广告的凌乱图景》),NweYork:Guilford,1996.

Harvey,D.TheConditionofPostmodernity(《后现代性的状况》),Oxford:Blackwell,1990.

Heywood,I.&B.Sandywell,eds.InterpretingVisualCulture(《解释视觉文化》),London:Routledge,1999.

Jay,M.DowncastEyes:TheDenigrationofVisioninTwentiethCenturyFrenchThought(《低垂的眼睛:20世纪法国思想中对视觉的诋毁》),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Jenks,C.ed.VisualCulture(《视觉文化》),London:Routledge,1995.

Jervis,J.ExploringtheModern(《探索现代》),Oxford:Blackwell,1998.

Kellner,D.MediaCulture(《媒介文化》),London:Routledge,1995.

Levin,D.M.ed.ModernityandtheHegemonyofVision(《现代性与视觉的霸权》),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3.

Levitt,H.WayofSeeing(《看的方式》),Durham:DukeUniversityPress,1996.

Lown,D.M.,HistoryofBourgeoisPerception(《资产阶级知觉的历史》),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2.

Lyon,D.TheElectronicEye:TheRiseofSurveillanceSociety(《电子眼:监视社会的兴起》),Cambrige:Polity,1994.

Lyotard,J.F.ThePosmodernCondition(《后现代状况》),Minneapolis: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4.

McGuigan,J.CultureandthePublicSphere(《文化与公共领域》),London:Routledge,1996.

Melvill,S.&B.Readings,eds.,VisionandTextuality(《视觉与文本性》),London:Macmillan,1995.

Metz,C.TheImaginarySignifier:PsychoanalysisandCinema(《想像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1982.

Michell,W.J.Iconology:Image,Text,Ideology(《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6.

Michell,W.J.TheReconfiguredEye:VisualTruthinthePostPhotographicEra(《重塑的眼光:后摄影时代的视觉真相》),Cambridge:MIT,1992.

Michell,W.J.PictureTheory(《图像理论》),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4.

MilesM.Art,SpaceandtheCity(《艺术、空间与城市》),London:Routledge,1997.

Mirzoeff,N.,ed.TheVisualCultureReader(《视觉文化读本》),London:Routledge,1997.

Mirzoeff,N.,ed.AnIntroductiontoVisualCulture(《视觉文化导论》),London:Routledge,1999.

Neal,S.CinemaandTechnology:Image,Sound,Colour(《电影与技术:形象、声音和色彩》),London:Manderin,1991.

Nochlin,L.ThePoliticsofVision:Essayson19thCenturyArtandSociety(《视觉政治:19世纪的艺术与社会》),London:ThamesandHudson,1991.

Phillipson,M.Painting,LanguageandModernity(《绘画、语言与现代性》),London:Routledge,1985.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7)03-0127-08

1994年,W. J. T. 米歇和博姆继罗蒂“语言学转向”之后分别提出了“图像转向”(the pictorial turn or the iconic turn),后来又被“更加广泛地概括为‘视觉转向’(the visual turn)”[1](P11)。此后国内学界迅速做出回应,如今我们的视觉文化研究已有近二十年历史。然而,视觉性作为核心概念之一,对它的意义和起源的阐释仍不够透辟,反之,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视觉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开掘。正如迪克维斯特卡亚在《文化转向之后的视觉研究》中所言,对于视觉研究的范围、对象、定义及方法等完全没有达成共识。[2](P2)在国内吴琼也提出类似的观点,“对于其(视觉文化――引者注)基本的理论问题和方法论,人们的认识尚有诸多暧昧不明之处”[3]。所以,他建议根据三个谱系学源头去梳理学科的发生史及基本范畴和方法,即批判的现代性/后现代性话语、图像学与艺术史研究以及“文化研究”。在吴琼看来,以上三种学术话语以其不同的背景和原因,在演进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最终在视觉文化研究这一思潮里形成交叉与汇流。[3]可是,事实上,三种理论话语所形成的复调式理论建构,恰使人们对视觉文化的理论与方法论认识“暧昧不明”,成为诸多概念模糊不清的主要原因。而三者对该“学科交叉地带”的进一步争夺,又使概念的溯源和界定,使学科谱系、理论、方法论的一些相关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下面,我们就视觉性一词来举例,说明视觉文化研究概念界定不清的问题,进一步溯源其概念,并思考解决概念界定不清的路径。

一、关于概念界定的“悬而未决”

寻根溯源,在视觉文化领域,一般认为,1988年哈尔・福斯特(Hal Foster)和诺曼・布列逊(Norman Bryson)最早提出这一概念。通过对比视觉和视觉性两个概念,福斯特提出“视觉暗指所见景象为物理运作,视觉性暗指其为社会事实”[4](序言,P28)。可见,在视觉文化领域,从视觉性这一概念初被提及开始,它就天然地衍生于文化研究这一学科,“社会事实”所指向的是各种社会活动,文化研究无所不包的研究对象统统被统筹于视觉性这一范畴中来。他进一步解释到,为了实现一种观看目的,即“在所见景象机制及其历史手法之间,在视觉资料及其话语决定机制之间――我们如何看待事物,我们如何有能力、被允许、被促成去看待事物,我们为何看到此物而忽视彼物。视觉体制试图凭借各自的修辞与表征,将社会的种种视觉性打造成本质为视觉的东西,或将其在一个可见的自然等级中进行排序”[4](序言,P28)。这里,视觉性成为人们试图发掘的作为视觉观看的“本质”或“本体”的东西,它可以包括“所见景象机制”和“视觉资料”,但并不包括创造视觉对象和景观的“历史手法”和“话语”机制,以及“如何看待事物”的方式、方法,而后者,在艺术史上费德勒提出视觉性范畴之后,原本是视觉性更广泛意义的最主要部分,视觉性在艺术史上的动态特征和静态特征发展到视觉文化时从一开始就陷入僵化、固化的境地,惠特尼批判它被完全“实体化”,只留下静态特征作为考察对象。虽然它的“象征价值”经由图像学得到一步步扩展、完善,然而“形式价值”却已被遗忘,作为动态的方法论意义更是无人提及。

事实上,当福斯特试图在视觉和视觉性比较中对后者进行界定,强调“摆脱模糊失焦的叠加,打破既定视觉事实排序”[4](序言,P28)的重要性,侧重对影响“观看”的诸多历史文化因素的强调时,如果将视觉性视为“自然”进一步社会化的产物,那么,这在先前的艺术史学科中早有讨论,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维也纳艺术史学派的社会历史方法早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所以,福斯特的定义并无新意,它只是延续了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并没有提出具有独创意义的视觉文化的视觉性概念,而且,对于艺术史的视觉性也没有构成合理的互文性,福斯特对于视觉性的界定,仅是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去进行阐释。

二十年来,试图对视觉性这一单一概念进行定义和阐释的讨论并不多见。另一个典型例证可见于2006年,米尔佐夫借鉴韦登斯堡、里德、卡莱尔、爱默生等人的理论,表达了自己对视觉文化意义上的视觉性的理解:

视觉性对于英雄碰巧是可以获得的清晰的历史图画,历史学家在回顾中可获得同样的图画。但对于仅仅观察事件而不形成视觉性的普通人来说,它是不可见的。[5](P57)

相对于福斯特所下的定义,这一阐释显然更为抽象,更为模糊不确定,然而它却暗示了视觉性一词所具有的图像学特征及源脉关系。另一位对视觉文化给予著名定义的W.J.T.米歇尔也是一位批判的图像学家。他们的论述可看出对艺术史和图像学的溯源性研究,这一进展振奋人心,它为嫁接艺术史和视觉文化二学科,弥合二者长期以来的断裂或久未实现的关联性,为克服种种视觉文化研究的学术困境做出了很大努力,显著地推进了研究进展。然而,在视觉文化内部,紧接着则有很多学者试图大刀阔斧地进行学科化革新,他们试图建构新的理论语境以及全然独立的视觉文化这一学科,他们又转向文化研究去寻求突破口,强调视觉性恰是使得事物从不可见成为可见的必要条件。在国内这一理论最强有力的代表是吴琼,他发展了米尔佐夫的视觉性指向事物的“不可见性”这一观点,提出视觉性是“从不可见转为可见的运作的总体性”[6],所以,此后,我们认为视觉性仍向“文化研究”这一理论维度发展。

进一步而言,在国内,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的是在不同理论背景中甚至回至前科学阶段去溯源概念的过程。比如,2011年,刘晋晋在《何谓视觉性?――视觉文化核心术语的前世今生》一文中提出,视觉性最早可追溯到韦登斯堡神秘主义的视觉性概念,据此,刘晋晋试图在现代性/后现代性话语体制下,进一步扩大视觉性的适用范围。不仅如此,他还对上述诸种定义皆进行了批判。首先,针对吴琼的观点:“‘视觉性’不是指物的形象或可见性,而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世界的图像化’,是使物从不可见转为可见的运作的总体性,这种总体性既包括看与被看的结构关系,也包括生产看的主体的机器、体制、话语、比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还包括构成看与被看的结构场景的视觉场。”[6]刘晋晋认为,“‘运作的总体性’太空泛从而缺乏使用效力。列举‘这种总体性’显然不是在阐释术语内涵而是在罗列外延。……在具体对象面前‘视觉性’似乎成了多余”[7]。其次,刘晋晋虽然试图对米尔佐夫论述的视觉性加以概括:(1)观看(view),(2)一连串景象、全景(panorama),(3)强调杜波伊斯的“颠倒的视觉性”,然而,他认为米尔佐夫试图抬高视觉化(“视觉的文化化”)以抵制视觉文化的真正核心――“视觉性”。而且,他还认为,米尔佐夫2006年《关于视觉性》一文中对托马斯・卡莱尔新造该词的历史溯源这一过程“考证并不确切”,“是对‘视觉性’原义的歪曲”,他认为,“米尔佐夫的概念引入是对卡莱尔视觉概念的简单偷梁换柱”。[7]

使研究变得更加复杂化的是,曾军等表示直接将视觉性剔除而以“视觉化”取而代之。曾军将对“视觉”的理解分为名词化和动词化两种,并认为,“作为一种整合的努力”,视觉性“由于其界定的暧昧”而无法承担对视觉的表征。曾军认为,理解视觉的基础是视觉生物学,或者是传统视觉艺术门类之间的区分。在他看来,如果只将视觉视为自然的赐予,则不能表征“我看事物、看世界的方式都被彻底文化化”这一事实。他的偏见在于,他认为对于直观形象性的图像表征仅是“一种技术性、艺术史的活动,是一种仅仅通过训练即可达成的技巧”。因此,“视觉性”应该被“视觉化”这一概念所取代。[8]事实上,曾军的批判恰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理解视觉性的依据,并不是宣布对它的摒弃而彻底转向“视觉化”。尽管如此,我们在视觉性概念溯源这一问题尚未解决之前,暂不讨论视觉性概念是否该被消灭的问题。

所以,导致视觉文化的视觉性概念不清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自视觉文化发端时起,受批判的现代性/后现代性话语以及“文化研究”的影响,在国内关于视觉性的阐释方面显出与艺术史概念的断裂和混淆不清,或者即使有的学者找到与艺术史的联系却未被后来学者理解或正确阐释(比如刘晋晋对米尔佐夫思想的错误性批判等),导致后来学者进一步讨论视觉文化各种相关概念性命题时经常陷入至少上述三种不同学术语境之一种,无法获得概念在这些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性,这使视觉文化研究面临对话艰难、自说自话以及泛文化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根据迪克维斯特卡亚的观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艺术史与文化研究理论碰撞和交互冲突之下,产生视觉文化这一新兴领域。从此,视觉以及视觉性就成了两个学科都十分关注的核心术语,人们分别从不同路径对其进行探索。一直以来,我们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二者之间的差异性,视觉文化的视觉性是在文化转向潮流之中、在广泛的文化化论证阶段被讨论,而且主要着重于对艺术史视觉性、生理视觉性(知觉)、物理视觉性等种种否定或超越,强调其文化包容倾向,强调其历史、社会、政治的“象征价值”;换言之,视觉文化的视觉性还没有进入理性论证阶段,对于这一范畴的讨论因此尚处于探索阶段且略显混乱。因此,对于该词给予一次溯源性思考仍然是必要的,而且,值得补充的是,对于范畴的讨论本身并非陷入本质主义的桎梏。

二、“视觉性”概念溯源:从视觉理论进入视觉文化

关于视觉文化和艺术史的关系,迪克维斯特卡亚总结出三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认为视觉文化研究是艺术史的一种合理延伸;第二种则认为,作为独立于艺术史的一个新聚焦点,它(视觉文化)更适合于采用与数字化、虚拟化时代相关的视觉技术来进行研究;最后一种观点认为,视觉文化研究是对传统艺术史学科的威胁和自觉的挑战。[2](P3)

不论视觉文化对艺术史是“合理延伸”还是“威胁和自觉的挑战”,这里,我们都试图坚持最原始的谱系学思维,先去找到两个学科之间的渊源关系,再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论证二者是否独立、互不关涉还是“合理延伸”或彼此“斗争”。下面,我们以视觉性这一概念为例来溯源视觉文化的艺术史渊源。

视觉文化中的视觉性概念,应以艺术史上视觉理论的发端作为源头。当我们回顾视觉的历史,回溯到视觉理论得以创建、现代艺术史或艺术科学(形式学说阶段)的确立这一时期时,我们会找到可资借鉴的学科源头和范畴参照,有助于弄清视觉性概念的来龙去脉。我们认为:视觉性经历了艺术史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扩展,艺术史形式研究与图像研究的方法论转换,逐渐走向社会历史文化等多元理论与方法,并在批评理论作为阐释工具的介入之下,逐渐融入文化研究潮流,成为视觉文化中的重要范畴。总体而言,视觉性经历了艺术史、图像学以及视觉文化三个时期:首先,在艺术史上,李格尔等形式主义学者提出视觉理论,确立艺术科学作为一种新兴学科,赋予了视觉性以“形式价值”和“象征价值”,并主要通过“形式价值”对它进行界定;其次,潘诺夫斯基创立图像学,重新确立“象征价值”高于“形式价值”的标准,强调视觉性的“世界图画”的文化表征功能;然而,后来的视觉文化研究虽然发展了潘氏对于“象征价值”和“世界图画”的观念,视觉性的艺术史源脉却被切断或未被发掘,视觉性概念被实体化,它的方法论功能以及“形式价值”被忽视。

回顾视觉的历史,首先,康拉德・费德勒提出纯视觉性,一般被认为开创了视觉理论之先河。[9](P114)费德勒认为艺术独立于美学与艺术哲学,反对黑格尔主义美学基于抽象沉思的唯心主义观念,他强调知觉体验,提出纯视觉性:

艺术家被驱使去培养自己的视觉观念……假如我们有能力达到遵循这种创造力的程度,我们通过运用艺术家的想象力,可以使得关于世界的视觉观念在构成形式方面日趋丰富。[10](P3)

在这场视觉理论转向中,费德勒不仅反对一切哲学形而上学论,而且全心投入到“视觉形式创造机制的分析中”,全面展开“对艺术家视觉形式创造过程的研究”,从而使“先前多少有些客体化了的形式关系与其内在精神目标在纯视觉理论中获得协调”。[11](P26)

所以,在艺术史以及相关学科(例如视觉文化)研究中,在黑格尔的“心灵”和唯心主义观念之外,视觉性开始被视为形式表征,其“形式价值”开始得以强调,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李格尔、沃尔夫林、泽德尔迈尔等提出的形式理论,或者毋宁说,视觉理论。“关于(李格尔、沃尔夫林等)德语国家早期艺术史研究的文论,人们通常给予的假定是,它基于简单、狭隘的形式主义”[12](P1),李格尔、沃尔夫林以及泽德尔迈尔等维也纳二代学者也由此被称为形式主义者。“事实上,他们的主要学术贡献并非在于形式研究,而是开创了视觉理论,并使之成为艺术科学的理论基础,由此颠覆了艺术史传统。”[13](P45)

李格尔在《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里根据一个概念“艺术意志”、两个范畴“触觉的”和“视觉的”所建构的理论体系中,使“触觉的”和“视觉的”一对范畴脱离了原本的知觉含义,成为形式表征[14],突显其“形式价值”。比如,李格尔认为,古代早期“触觉式”建筑设计的艺术意图,“只要可能就会热衷于构造空间的边界,压制并掩藏起另一任务,即空间的创造”;对于罗马晚期“视觉式”风格取向的建筑而言,比如万神庙,“同一个面上不存在两个点,因此建筑的所有部分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大轮廓”[15](P17),这一“大轮廓”实际上指向的是“空间的创造”,所以,“触觉式”风格趋于对平面的追求,“视觉式”风格趋于对“空间的创造”的形式要求。而且,“在建筑领域……‘触觉式’是通过一系列艺术意图的取向(艺术形式――引者注)来获得的,比如强调平面维度、构造体块布局、依靠立柱来隔断空间、回避色彩或浓重的阴影对单一平面感的破坏等等。‘视觉式’反之,就存在于逐步建的‘统一的大轮廓’、追求深度的不断变化以‘引向纵深’、自由空间的个体化、创造多个色彩生动的平面或加强阴影以打破单一平面等等(形式――引者注)”[14]。可见,李格尔等形式主义者主张从形式表征的角度去考察视觉性这一范畴,虽然当时李格尔还没有明确提出“视觉性”这一术语,而是以“视觉的”或“视觉式”(opisch)来对其进行表征,但是,二者含义相似,事实上,李格尔对于视觉性的“形式价值”的强调是毋庸置疑的。

进一步而言,我们可以将李格尔的视觉性做如下总结。其一,视觉性是一种“艺术意志”(“自由的、创造性的艺术冲动”[16](P29));是一种创造力,亦即一种方法论,是创造或构造形式的方法。其二,是物化的客体特征,与“触觉的”/“图画的”构成统一,相互融合,又彼此斗争。其三,不具有实体性。其四,是视觉理论的核心概念,但是没有明确界定。另外,根据李格尔对不同时代具体的“艺术意志”的阐释以及沃尔夫林所强调的视觉性所指向的“时代精神”来看,视觉性在形式主义者那里包含了“视觉体验的象征形式”这一现代视觉性内涵。可见,虽然视觉性是作为形式学说术语被提出,并作为形式研究方法进入艺术史,但事实上,上述学者是最早的一批视觉理论家,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创建并完善视觉理论并以视觉理论颠覆传统形式理论,他们运用视觉性反叛或替代形式/风格甚至“图像”等范畴,深入研究形式。所以说,视觉性一经提出,就具有形式这一自然属性,成为新的形式(表征),同时,它又是一种新的方法论原则,用以重新阐释形式/风格,它自身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此种意义上来讲,它甚至成为“反形式”,对立于形式、风格以及图像,其“象征价值”逐渐凸显。不过,形式学说时期,艺术史家们对视觉性的“象征价值”的阐释不足,这一点后来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研究中得到了补充。

此外,艺术史上形式学说之后的视觉理论家或艺术史家,仍然在不断推进对这一范畴的研究,就视觉性与形式的关系而言,众家纷说不一。比如,除下文我们主要讨论的潘诺夫斯基之外,贡布里希侧重于艺术心理学研究,他认为人类是没有纯真之眼的,视觉性作为“观看”的过程绝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对大自然所提出的某一个问题的结果,是“匹配的艺术图式”[17](P29);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视觉是“选择性思维”[17](P26),这是从知觉心理学角度去研究视觉性和视觉思维。中国学者王耀中曾总结过形式的视觉化过程,比如视觉通过对跳跃性、无限性、无序性的形式进行重新定位和组织、选取,使其定格化、截取化、组织化,以实现审美视觉效果。[18]

总之,视觉性是视觉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在形式理论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它对立于形式/风格/图画性或图像,并在形式学说那里,试图在客体形式与主体精神的统一原则中实现它的文化象征意义。但是,在这一时期,视觉性与图画性之间的对立性,以及它所具备的“象征价值”尚未得以强调。然而,通过以上探讨,我们认为,作为视觉理论家而非形式理论家的“艺术史之父”们,他们针对视觉性范畴所展开的阐释对后来与“文化研究”以及现代性思潮具有承继关系的视觉文化研究理论及范式有着整体性开创和促进作用。

三、概念衍变:潘诺夫斯基及其图像学担当中介

如前所述,在形式学说时期视觉性的“象征价值”没有得到全面的阐发。潘诺夫斯基试图补足这一点。潘氏强调,视觉性是“思想的构像习惯”,是体验形成中象征行为的建构性特征,是视觉体验的象征形式。[19]具体来说,指我们看、构像和构画的体验。潘诺夫斯基通过对丢勒作品的分析研究,试图打破形式学说的形式统一,去寻找“可称为内容逐渐显示的过程”,论证作品如何实现形式、动机与叙事主题内容的不可分割的统一,并借此界定“伟大的象征形式”。[19]这一过程体现了图画性让渡于视觉性,以及图画性受制于或由视觉性决定。换言之,潘氏试图打破形式统一于图画性和视觉性这一局面,由此,恰走向了视觉文化中视觉性的关键一环:非图画性/视觉性二者之间的统一性而是斗争性或对立性使视觉性的地位得以提高,使视觉性具有更大阐释和可发掘的空间。所以,对于潘氏而言,视觉性所构造的图像是“图画之外”,是作为“被图绘的”特殊世界之外的认识,是超越于媒介的观看之外的观看,如此,我们才能进一步理解视觉性投射又预设一种作为“观看方式”的世界图画或世界认识。对于潘氏而言:其一,“象征价值”是深层文化累叠的根源,可凝聚并呈现多元文化意义,同时,文化意义又会带来“看”的行为差异,所以,看就成为了“观看”(viewing);其二,人看到的“世界图像”是图画之外(extra-pictorial)的世界认识,不是图画本身,相反,是对被图绘的特殊世界的超越或否定;其三,视觉性构成“世界图画”,传达文化总体的视觉性特征。可见,这些特征都是将视觉性从形式学说向视觉文化进一步推进的必由之路。

另外,通过对比形式学说和图像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我们能够发现,视觉性不是一个历史对象,而是历史方法的分析极。正如惠特尼所说,“视觉性既投射又预设一种作为‘观看方式’的世界图画或世界认识,其中包括观看图画的方式。这种投射―预设有一段特别的历史,正是我们要追溯的。这里,我们必须注意到一种方法论的循环。视觉性不是纯粹的观看,视觉性必须以图画构造活动为媒介,而图画构造活动并不能完全化约为构成它的视觉性。就这个意义而言,视觉性不是一个历史对象,而是历史方法的分析极,以之可以处理实际的历史对象:既投射又预设图画的人类视觉”[19]。

这里,对照而言,图像学对于形式学说的改造体现在方法论方面:形式学说试图通过对形式语言进行“文本细读”的方式来把握对世界的整体认识,即视觉性,而图像学通过对形式的超越去把握世界的“观看”。值得指出的是,二者在方法上虽然有别,但是无论图像学还是形式学说,它们的方法论是交叉进行的,也就是说,是以方法论循环往复的形式分别展开各自的研究。其中,图画性和视觉性同时可以被视为方法论的两极,无疑,这一主张是“艺术史之父”们――李格尔以及沃尔夫林等开创的。潘诺夫斯基和泽德尔迈尔等将其分别引向了不同的研究方向:潘氏在“象征价值”基础之上展开形式研究;泽氏在“形式价值”基础之上展开象征研究,这两种理论最终都将客体世界深层的社会、文化、历史意义揭示出来,交汇于关于“世界图景”的领悟和阐释一极。

至此,艺术史上这种理论文脉的纠结,在方法论循环上得到了厘清,同时,视觉性作为一种方法论的身份,也在图像学以及艺术史领域得到广泛的认同。然而,在视觉文化领域,这种身份却未被发掘。在惠特尼看来,“如今,视觉文化研究常常将一种纯粹的视觉性实体化。确实,视觉性似乎常常被当作一个历史对象,即所谓的‘视觉文化’。但是,这种做法违背了文化意义的原发性现象累叠这一前提,而原发性现象累叠据推定最终等同于视觉感知的原发性本体累叠。当视觉文化研究把视觉性当作图画构造史的真正基础,而不是图画构造史的一个时刻,它就不能以融贯的方式将图像自身的效果――图像按理应该具备的对视觉的构造性排序――与视觉中图画载体的各种原因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它就只能将效果和原因混为一谈。实体化的纯粹视觉性只是视觉的‘世界观’或‘时代之眼’的另一个令人质疑的教条”[19]。

举例来讲,比如曾军在批判视觉性概念时,他说:“视觉文化研究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视觉艺术的研究,而是广泛渗透到了当代文化、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之中,甚至过去当仁不让作为视觉艺术典范的造型艺术(绘画、雕塑等)已在视觉文化研究对象中居于边缘,基于视觉媒介技术而兴起的电影、电视、网络等则占据了中心。另一方面,从研究方法上讲,对视觉现象形式及其意味的审美分析早已不再是视觉文化关心的论题,视觉与权力、视觉与性别、视觉与商品广告、景观社会、拟象、仿真、城市视觉文化、旅游者的凝视、风景与帝国等,已将视觉置于社会与文化的语境进行考察,所展开的已是詹克斯所说的‘视觉性社会理论’(social theory of visuality)了。”[8]这里,曾军所诠释的视觉性存在概念混淆问题。他几乎将视觉性狭隘化地指涉为“图画性”,将视觉性的形式属性或图像功能作为批判的重点,只是片面地强调了视觉性的表征功能和“象征价值”。套用曾军自己的话,“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在于他将着眼点放在“实体化的视觉性”上面,而且,泛文化研究倾向使他陷入两难的境地,即使他意识到视觉的动态特征,他却不愿意将这种视觉性阐释开来,即使他提到科比特所强调的“‘视觉性’意味着视觉不是一个单纯的分类,而是一个正在形成中的文化和历史”[8],他却没有将视觉性在这种动态“形成”中所担负的方法论意义展开。在这种概念不清的情况下,将视觉性直接抛弃并以视觉化取而代之的做法,是不太恰当的。

另外,吴琼曾试图论述视觉文化的视觉性,在他看来,视觉性问题是“对现代世界的主体建构、文化表征的运作以及视觉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人类文化行为尤其是视觉文化中看与被看的辩证法,揭示了这一辩证法与现代主体的种种身份认同之间的纠葛”[6]。以上可见,这种辩证法体现了“象征价值”,但是,他在试图建构“世界图画”过程中却将其推向了实体化的层面。当然,很多学者也注意到海德格尔所强调的“世界的图像化”,可是,当我们将其视为从“不可见转为可见的运作的总体性”时,我们试图将视觉性泛文化的倾向就十分明显,很多学者尽可能大而驳杂地赋予视觉性无限宽广的内涵及外延,比如“这种总体性包括看与被看的结构关系,也包括生产看的主体的机器、体制、话语、比喻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还包括构成看与被看的结构场景的视觉场,总之,一切使看/被看得以可能的条件都应包含在这一总体性之内”[6]。这种泛文化倾向忽视了以方法论的方式去实践这每一环节,以至于“文化化”的视觉性陷入了扼杀视觉性自身的陷阱。

简而言之,视觉性一经艺术科学时期的艺术史家们提出,就先天地具有了“象征价值”,与图画性所表征的“形式价值”相互转化,也相互分离。视觉性是一种方法论,与图画性或“形式”互为补充,构成冲突,形成方法论的循环,使艺术史研究富于生机。“这种根本的分离造成分裂状况,由此激发视觉想象和图画构造,形成从形式到象征,从图像到‘话语’,从感知到理智,或者反向循环的真正机制。”[19](P31)图像学对视觉性“象征价值”及其文化表征的发掘嫁接了视觉理论与视觉文化两个领域。视觉文化的视觉性对于艺术史的视觉性是一个合法的继承。如果对这种继承关系发掘得不够深入,带来的混乱将危及整个视觉文化研究进程和学科体制的进一步建制。事实上,艺术史可为视觉文化提供方法论循h功能方面的借鉴;正如肖伟胜所言,艺术史“凭借其理论资源和方法论上的多元和开放性,奠定了一门新的学科,对视觉研究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20]。对视觉性等基础概念的艺术史溯源,或可形成应对当下的视觉象征危机的一个重要方面。

参 考 文 献

[1] 周宪:《视觉文化读本》,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 Margaret Dikovistkaya. The Study of the Visual after the Cultural Turn. New York: MIT Press,2005.

[3] 吴琼:《视觉文化研究:谱系、对象与议题》,载《文艺理论研究》2015年第4期.

[4] Hal Foster. Vision and Visuality. Seattle:Bay Press,1988.

[5] Nicholas Mirzoeff.“On Visuality”,in Journal of Visual Culture,2006(5).

[6] 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7] 刘晋晋:《何谓视觉性?――视觉文化核心术语的前世今生》,载《美术观察》2011年第11期.

[8] 曾军:《从“视觉”到“视觉化”:重新理解视觉文化》,载《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9] Michael Podro. The Manifold in Perception: Theories of Art from Kant to Hildbrand. 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1972.

[10] Conrad Fielder. On Judging Works of Visual Art. translated by Schafer-Simmern, Henry and Mood Fulmer.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7.

[11] 张坚:《视觉形式的生命》,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12] Mitchell Benjamin Frank, Daniel Allan Adler. German Art History and Scientific Thought: Beyond Formalism.Great Britain: MPG Books Group,2012.

[13] 王艳华:《泽德尔迈尔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5.

[14] 王艳华:《“触觉的”和“视觉的”二元风格范畴――李格尔艺术史论管窥》,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5] 李格尔:《罗马晚期的工艺美术》,陈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6] Alois Riegl. Problems of styl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1992.

[17] E. H. Gombrich. Art and Illus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 New York: Pantheon, 1960.

[18] 王耀中:《形式化视觉:美术实践与思维的取向》,载《中国艺术》2010年第4期.

[19] Davis Whitney. “Visuality and Pictoriality”, i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and Aethetics,2004(fall).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8

Alexander Campbell Halavais (halavaisu. washington. edu)

课程说明:

课程集中在以下理论的阅读和讨论上:视觉和符号传达与知觉、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系。课程将从社会学和心理学开始,进入到知觉研究、美学、符号学、空间研究和信息环境设计等领域(该课程在网上教学)。

授课内容:

第一周:知觉理论

阅读材料:柏拉图,《洞穴寓言》;埃柯,《一张照片》;曼诺维奇,《知觉的工作》

第二周:视觉知识和权力理论

阅读材料:米歇尔,《意图和人工性》;马特拉和马特拉,《文化工业,意识形态和权力》;莱维,《艺术和赛博空间的建筑》

第三周:符号

阅读材料:图夫特,《逃避平面国》;迪尔凯姆,《三种信仰的起源》;伯克,《人的定义》;弗洛伊德,《拜物教》;荣格,Aion;索绪尔,《任意的社会价值与语言学符号》

第四周:社会符号学和创造意义

阅读材料:巴特,《照片的信息》;马克思,《商品拜物教和秘密》;霍杰和克莱斯,《社会符号学》;费斯克,《电视:多义性与流行性》

第五周:视觉的机制

阅读材料:拉塞,《形象分析导论》;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罗维,《电影形式与叙事》

第六周:模拟

阅读材料:鲍德里亚,《仿像与模拟》;埃柯,《在超现实中旅行》;莱姆,《第七次突围》

第七周:作为视觉域的城市

阅读材料:魏特姆,《物理空间》;西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芒福德,《隐形城市》;米歇尔,《进入生活的计算机》

第八周:信息环境

阅读材料:哈拉威,《虚拟狗宣言》;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克卢兹,《本世纪的十大界面》;克兹维尔,《精神与机器即临的融合》

第九周:狂欢、交游、混乱和文化壅塞

阅读材料:贝伊,《时间自动区域》;埃柯,《走向一个符号游击战》;莱里,《屏幕》

2.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视觉文化研究计划(研究生)

研究计划说明: 研究性学位:

哲学博士学位

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研究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研究硕士学位

课程性学位:

澳大利亚艺术课程硕士学位

画廊和博物馆课程硕士学位

课程资格硕士学位

艺术研究生证书

视觉文化教师证书

3.美国加州大学河畔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Riverside, 本科)

专业名称:电影与视觉文化

主修:电影与视觉文化主修课程提供关于电影、电视、录像、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首先强调 历史与理论,其次强调生产,主修课程由三组课程构成:

1)电影与视觉媒介;

2)电影、文学与文化;

3)人种志、纪录片与视觉文化。

辅修:电影与视觉文化辅修课程提供对于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和视觉文化的多学科考察,突出理论和历史而非生产,以便培养学生的媒体知识。

课程选录:

电视艺术导论;当代艺术批评导论;数码成像导论;现代西方视觉文化;电影研究导论;世界电影批评方法;视觉人类学导论;电影与媒介理论;电影与媒介史专题;媒介之间:艺术、媒介与文化;大众媒介与通俗文化;居间摄影;社会性别、性征与视觉文化;种族、族性与视觉文化;电影与视觉文化专题;高级摄影实践;脚本写作;舞蹈与视觉研究;电影与媒介体裁专题;国际电影、独立制片电影和另类电影;比较电影研究;高级数码成像;摄影史:20世纪;日本电影与视觉文化;电影、录像与艺术:理论与历史。

返回>>

二、视觉文化研究英文文献选目

Barnard, M. Art, Design and Visual Culture(《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London: Macmillan, 1998.

Baudrillard, J.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仿像与模拟》), New York: Semiotex(e), 1983. Best, S. & D. Kellner. The Postmodern Turn(《后现代的转向》), New York: Guilford, 1997.

Bourdieu, P.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文化生产场:论文学与艺术》), Cambridge: polity, 1993.

Bourdieu, P. Photography: A Middlebrow Art(《摄影:中产阶级的艺术》), Oxford: Blackwell, 1996.

Bourdieu, P. The Love of Art: European Art Museums and Their Public(《热爱艺术:欧洲美术馆与其公众》), Oxford: Blackwell, 1997.

Brothers, C. War and Photography: A Cultural History(《战争与摄影:文化史》), London: Routledge, 1996.

Bryson, N. Vision and Painting: The Logic of the Gaze(《视觉与绘画:注释的逻辑》),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Bryson, N. et al. eds. Visual Culture: Images and Interpretations(《视觉文化:形象和解释》), Londo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94.

BuckMorss, S. The Dialectics of Seeing: Walter Benjamin and the Arcades Project(《看的辩证法:本雅明与拱廊计划》),Cambridge: MIT, 1989.

Burgin, V. In/Different Space: Place and Memory in Visual Culture(《在/不同空间:视觉文化中的地点与记忆》),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Cary, J. Technology of the Observer: On Vis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19th Century(《发现者的技术:论19世纪的视觉与现代性》), Cambridge: MIT 1993.

Chambers, I. Popular Culture: The Metropolitan Experience(《流行文化:大都市的体验》), London: Routledge, 1986.

Cohen, S. Vision of Social Control(《社会控制的视觉》), Cambridge: Polity, 1993.

Dandeker, C. Surveillance, Power and Modernity(《监视、权力与现代性》), Cambridge: Polity, 1990.

Debord, G. The& 视觉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研究 电影艺术论文 更新:2006-5-17 阅读: 视觉文化研究nbsp;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景象的社会》),New York: Zone, 1994.

De Certeau, M.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日常生活实践》),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Der Berian, J. ed. The Virilio Reader(《魏瑞里奥读本》), Oxford: Blackwell, 1998.

Entwistle, J. The Fashioned Body: Fashion, Dress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时髦的身体:时尚、服装和现代社会理论》),Cambridge: Polity, 2000.

Featherstone, M. Undoing Culture(《解析文化》), London: Sage, 1995.

Fiske, J,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理解流行文化》), London: Routledge, 1989.

Foster, H. ed. Vision and Visuality(《视觉与视觉性》), Seattle: Bay Viwe Press, 1988.

Foucault, M.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诊所的诞生:人文科学考古学》), London: Pantheon, 1973.

Foucault, M. Discipline and Punish(《规训与惩罚》),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7.

Freedberg, D. The Power of Images: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Response(《形象的权力:历史与反应理论研究》),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Frisby, D. & M. Featherstone, eds, Simmel on Culture(《西美尔论文化》), London: Sage, 1997.

Goldman, R. & S. Papson, Sign Wars: The Cluttered Landscape of Advertising(《符号的战争:广告的凌乱图景》), Nwe York: Guilford, 1996.

Harvey, D.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后现代性的状况》), Oxford: Blackwell, 1990.

Heywood, I. & B. Sandywell, eds. Interpreting Visual Culture(《解释视觉文化》), London: Routledge, 1999.

Jay, M. Downcast Eyes: 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低垂的眼睛:20世纪法国思想中对视觉的诋毁》),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Jenks, C. ed. Visual Culture(《视觉文化》),London: Routledge, 1995.

Jervis, J. Exploring the Modern(《探索现代》), Oxford: Blackwell, 1998.

Kellner, D. Media Culture(《媒介文化》), London: Routledge, 1995.

Levin, D. M. ed. Modernity and the Hegemony of Vision(《现代性与视觉的霸权》),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Levitt, H. Way of Seeing(《看的方式》),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 Lyon, D. The Electronic Eye: The Rise of Surveillance Society(《电子眼:监视社会的兴起》), Cambrige: Polity, 1994.

Lyotard, J.F. The Posmodern Condition(《后现代状况》),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McGuigan, J. Culture and the Public Sphere(《文化与公共领域》), London: Routledge, 1996.

Melvill, S. & B. Readings, eds., Vision and Textuality(《视觉与文本性》),London: Macmillan, 1995. Michell, W. J. Iconology: Image, Text, Ideology(《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 Michell, W. J. Picture Theory(《图像理论》),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Miles M. Art, Space and the City(《艺术、空间与城市》), London: Routledge, 1997.

Mirzoeff, N., ed.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视觉文化读本》), London: Routledge, 1997.

Mirzoeff, N., ed.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视觉文化导论》), London: Routledge, 1999.

Neal, S. Cinema and Technology: Image, Sound, Colour(《电影与技术:形象、声音和色彩》), London: Manderin, 1991.

Nochlin, L. The Politics of Vision: Essays on 19thCentury Art and Society(《视觉政治:19世纪的艺术与社会》),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91.

Phillipson, M. Painting, Language and Modernity(《绘画、语言与现代性》), London: Routledge, 1985.

Pollock, G. ed. Generations and Geographies in the Visual Arts(《视觉艺术中的代与地理学》),London: Routledge, 1996.

Poster, M. ed. Jean Baudrillard: Selected Writings(《鲍德里亚文选》),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nb 视觉文化研究 视觉文化研究 电影艺术论文 更新:2006-5-17 阅读: 视觉文化研究sp; Rose, J. Sexuality in the Field of Vision(《视觉领域里的性征》), London: Verso, 1986.

Tagg, J. The Burden of Representation: Essays on Photographies and Histories(《表征的重负:论摄影与历史》), London: Macmillan, 1988.

Tulloch, J. Watching Television Audiences: Cultural Theories and Methods(《看电视的受众:文化理论和方法》), London: Arnold, 2000.

Urry, J. The Tourist Gaze(《旅游者的凝视》), London: Sage, 1990.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9

美术学的学科结构内涵系统,由三大结构层级系统――美术本体系统、意图艺术性视觉表现系统和变迁边缘系统有机整合而成为一个互为联系、作用的结构整体。其实,有学者在论及美术学的研究对象时,就已涉及了美术学的学科结构内涵要素问题。此外,也有学者在研究美术学的“宏观结构网络”时,将美术学分为了三大部分,即“历史美术学”、“技法美术学”和“系统美术学”。总之,对美术学学科结构的界论,仍是有待不断探讨研究的学术课题。

一、美术本体系统

美术本体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它是由若干反映美术学学科本质内涵的子学科构成的。易言之,美术视觉认识论、美术价值论、美术审艺论、美术观看论(包含美术视觉接受论、美术视觉阅读论)、美术文化学,是美术学学科“本体系统”的基本和核心的学科要素。虽然,有学者将“美术思维学”、“美术心理学”、“美术文化学”等划归到美术边缘性系统,但是,有不妥之处。因为美术作为独立的存在学科,一方面,它总是随时都有一个思维存在的问题、有心理活动模式的问题;另一方面,美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存在。所以,认知视点和展开依据不同,结论是有差异的。总之,美术本体系统,是美术学首要研究的系统。对其认知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美术的意图艺术性视觉表现系统与美术变迁边缘系统的深入研究。

二、意图艺术性枧觉表现系统

美术学学科构成的意图艺术性视觉表现系统,是指研究揭示美术如何将人们诉求之打算艺术化实现及其体系的范畴。美术的意图艺术性视觉表现系统,由意图艺术性视觉表现的理论性形态和意图艺术性视觉表现的技术性形态所构成。美术的意图艺术性视觉表现的理性形态,一般包括美术表现形态学、美术创造思维学、美术转换论、美术构图学。总之,对这一子学科群研究的精进度越高那么,美术的意图艺术性视觉表现就有可能越加多元而完满。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对于意图艺术性视觉的表现传达,是有很经典的例子的。如宋代著名画家法常(?―1180,原姓薛,出家后号牧溪)的《六柿图》、南宋夏圭的视觉形象展示之“半边式”(世人称之为“夏半边”)构成模式和元代著名山水画家倪瓒(1301―1374)的“一河两岸式”构图等,都说明中国人在意图艺术性视觉表现上是很有智慧的。

正因为有人们对于意图艺术性的视觉表现、转达的关注和研究,才形成了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人们以视觉为媒介感知的知识与价值之组织系统及行为存在模式。视觉文化的核心内涵,是用视觉感知和读解客观对象,并宣泄表现自我心灵的视觉实现。从认知行为角度上讲,视觉文化是一种更为普及的文化。人们只要用眼睛来感知事物、用眼睛观看来获取信息,就离不开视觉文化的支持与帮助。只是,当下对于视觉文化的普及教育广度与力度都还不够。其一,民众普遍缺乏观看意识和观看能力;其二,缺乏观看资源。人均拥有的美术馆、大剧院、博物馆、文化遗物等观看资源偏少。而且,还破坏严重。其三,视觉污染严重。不会观看和缺乏观看资源,是一样可悲的。多彩的世界,需要我们会观看,获取幸福的生活,也需要我们会观看。因此,学习视觉文化,是每个人的必需。

三、美术变迁边缘系统

美术学的美术变迁边缘系统,是指研究揭示美术在特定语境里创生充实学科及其系统的范畴。学科存在,总是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而不断演进。美术学学科系统,也有不少是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而派生出来的、具有美术门类形态的新型交叉学科。

当前,在我们对美术的边缘系统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发现无论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范围,都有了一定扩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知识的积累,使得美术变迁边缘系统得到了很大的完善,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与完善,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并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凌.美术学的重建与复兴[J].美术观察,2002(7).

[2]欧阳青.美术学,何时敲门[J].美苑,2000(1).

[3]欧阳青.美术学,何时敲门[J].书画艺术,1999(4).

[4]美术学学科话语[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1).

[5]陈池瑜.建立中国美术批评学[J].文艺研究,2003(5).

[6]陈池瑜.美术学的研究对象――兼论美术批评、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的区别与联系[J].美苑,2003(2).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10

图像时代的到来使视觉文化研究成为了当下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在现有的大部分讨论中,研究者往往毫无批判和反思地借用西方的各种理论资源,包括本雅明、贡布里希、拉康、福柯等关于“观看”和视觉的理论。这些不同的理论在面向当代视觉文化现象时往往有不同的阐释,彼此之间甚至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但它们的一个最大的共同之处是对视觉本身都倾向于一种反本质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立场,认为视觉是文化和历史的建构,受后者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为何这一倾向的理论在当下中国总是更能引起关注和共鸣。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然而,笔者在这里主要想就视觉的历史性这一问题对反本质主义的立场进行审视。因为这一概念的厘清对视觉文化研究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视觉是指人或其它动物通过视觉器官即眼睛对物体大小、明暗、颜色、动静等的感知。它主要是一个生理学词汇。然而,由于人类通过视觉来理解和建构意义,视觉因此又与文化密不可分,并一直是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这样一来,视觉的自然/文化属性就成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也导致了对视觉的历史性的不同理解。美国的《美学与艺术批评》(The Journal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杂志曾于2001年冬季号上发表“眼睛的历史性”的专题论丛,刊登了丹托(ArthurDanto,1924-)、卡罗尔(No?I Carroll,1847-)、罗林斯(Mark Rollins)三位哲学家和一位艺术史家戴维斯(WhitneyDavis)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科领域在此表现出的立场差异非常有趣:三位哲学家都主张眼睛或基本的视觉不具有历史性和可塑性,并坚决反对人文学科领域(尤其是艺术史和文化研究)把身体和知觉完全当作文化和社会建构的普遍观点;艺术史家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眼睛在人类的生活世界中同样具有历史性,而图画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视觉。国内曾有学者将这个专题论丛的主要观点编译发表,但没有受到任何关注。它的受冷落状况与视觉文化研究总体上的热闹景象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也反映了当前国内学界对于西方理论资源的“一边倒”的倾向。学术的发展需要不同观点的碰撞,鉴于此,认真审视“视觉的历史性”问题非常必要。

一、视觉文化研究与视觉的历史性

视觉具有历史性的观点在当前的视觉文化研究中非常普遍。和身体、性等其它被文化化了的生理属性一样,视觉也是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攻城掠地的战利品,视觉的历史性是文化对自然的解构的一种体现。然而细究各种视觉理论,我们并不能得出视觉具有历史性这一结论。

在西方理论史上,视觉曾经主要被看作是一种生理和自然的属性,是客观性的来源。亚里士多德在《气象学》中对于视觉的讨论,尽管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不够准确,但从其所属的著作就可以知道,他是将视觉作为一种物理现象来解释的。在《形而上学》中,亚氏还指出,视觉与“求知”密切相关,是认识事物的主要来源和依据。这种对视觉客观性的绝对崇拜在17世纪科学理性的主导下达到顶峰,并导致了相机暗箱技术的发明。视觉作为科学认识论的中心,被认为是被动、纯粹地接受和反映外界的物像。即使是黑格尔这样的大哲,也认为视觉和对象的关系是“一种纯粹认识性的关系”,对象在“无欲念的视觉”中“保持着它的完整面貌”,“凭形状和颜色而显现出来”。

然而,在现代批判性思潮的冲击下,视觉绝对客观的观念在康德哲学那里就开始出现了松动的迹象。康德的先验感性论认为,感性认识是主体通过先天的感性直观纯形式――时间和空间x~感觉经验作用的结果。时间和空间都是“依附于我们内心的主观性状的东西”,尽管在康德那里,它们是先天的,因而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但是,缺口已经打开了。一旦把时空和视觉置于观看者的主观性之中,就为此后视觉的可塑性和可支配性观念开辟了一条非常便利的道路,视觉具有历史性的观点也因此而产生了。

关于视觉历史性的经典论述来自本雅明(WalterBenjamin,1892-1940)。作为一位异常敏锐的理论家,本雅明在20世纪初期就捕捉到资本主义文化工业时代的到来,并谈到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对感知方式的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的感性认识方式与人类群体的整个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自然和历史环境对人类感性认识的组织方式――这一认识赖以完成的手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9世纪50年代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转移,人们看到了晚期罗马的美术工业和维也纳建筑风格。它不仅是一种不同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新艺术,而且也让人们拥有了一种不同的感知方式。

本雅明认为,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大大缩短了人们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从而消除了艺术作品原有的因为一定距离而呈现的“光晕”。在这种转变中,艺术作品的展示价值压倒了此前占主导地位的崇拜价值,相应地,人们的感知方式也从静观转向了坐立不安。而摄影和电影里的特写镜头,通过强调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忽略的一些下意识细节,“可以增加对主宰我们生活的必然发展的洞察力”。可见,在本雅明看来,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技术变革引起了艺术手段的变化,这种艺术手段的变化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感知方式。本雅明的这一论断得到了许多后来者的追随,并最终在法国当代思想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2007)的理论中达到了极致。鲍德里亚认为当今世界被电视影像等各种“拟像”所包围,真实本身则在这种超真实中分崩离析。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失去了现实感,完全无法分辨虚拟和现实。鲍德里亚的论断强调了当今视觉图像生产的虚拟性和欺骗性,具有发人深省的警示意义。但如果过分强调视觉图像生产对于视觉本身的反作用,则未免夸大其辞。事实上,在新媒体艺术――摄影和电影产生以来,各种新的视觉对象产生了。由此也造就了一场场视觉盛宴,但还没有证据显示人们的视觉感知本身发生了任何变化。鲍德里亚所谓的“海湾战争并未发生”,我们只能从隐喻的角度去理解,才会同意他的看法。

“后”学家们关于视觉和观看的论述也是目前视觉文化研究的主要理论资源,在他们这里,视觉成了受制于权力、控制和欲望的行为,看与被看被还原为一种权力关系,

充满了各种冲突、压抑和反抗。这一视觉文化现象的阐释主要见诸于被广泛称之为“凝视”理论的各种论述中。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在其镜像阶段理论中提出,个体在镜前的凝视或观看是其建构主体性的关键,但这种观看又是由他者的凝视所规定的。拉康的这一“凝视”概念通过指出视觉在结构上预设的一个看不见的他者的存在,揭示了观看主体的建构性以及看与被看的辩证法,它现在被广泛地用于描述主体在视觉中被建构起来的过程,其中的关键意义就在于,一种社会和文化所施加的身份和主体意识在这里是通过一种自然的感知――视觉所形成的。当代英国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家穆尔维(LauraMulvey)进一步把这一理论运用于电影,揭示了父权制的意识形态如何在电影的观看中发挥作用,是目前电影视觉文化研究中的主要理论资源。

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对凝视理论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对可见性背后不可见的权力的揭示。他认为,知识一权力的运作决定了某个时代可以看到什么,知识一权力本身则保持着不可见的状态。福柯通过一系列著作,用他的知识考古学分别追溯了权力和政治意识如何支配着现性社会对疯人、病人、犯人的监视和观看,并最终又如何扩展到全部人群,使现代人完全成为了规训权力的视觉对象。这样一来,视觉本身就成为了一种权力机制,被看的对象是被规训的对象,整个社会因此构成了一个全景敞视监狱:“我们的社会不是一个公开场面的社会,而是一个监视社会。我们远不是我们自认为的那种希腊人。我们不是置身于圆形竞技场中,也不是在舞台上,而是处于全景敞视机器中,受到其权力效应的干预。”

在视觉文化研究中,“凝视”几乎成了视觉本身的代名词。“凝视”理论的力量就在于它把自然的视觉背后的文化、政治、权力等因素的运作揭示了出来,而这些文化、政治、权力等都是历史性的,会因时因地而发生变化。无论是父权制的意识形态,还是现性规训社会,无疑都是历史的产物,能够通过认识和行动加以改变,从而改变“凝视”本身的性质。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视觉也是可塑的。“凝视”的历史性,并不代表视觉本身的历史性,它只是视觉被文化、政治、权力等支配的历史。因此,在视觉文化研究中。我们并不能得出视觉具有历史性的观点。

二、艺术史与视觉的历史性

视觉具有历史性的观点在西方艺术史研究领域中也很常见。现代西方美术史的奠基者李格尔(Alois Riegl,1858-1905)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再现本能,艺术形式的变化“反映了人类在各个时期与客观世界的知觉关系”,因此艺术史就是“人类知觉方式演变的历史”,具体来说,是“从古代触觉的知觉方式,向现代视觉的知觉方式发展的历史”。瑞士著名美术史家沃尔夫林(HeinrichWolfflin,1864-1945)认为艺术史,或者说艺术风格史,是人类视觉经验的历史,受特定时代对视觉方式的历史和文化规定所驱动。“视觉本身有自己的历史。而揭示这些视觉层次应该被视为美术史的首要任务。”在他看来,每一种艺术风格都是那个时代视觉方式的符号体现。二十世纪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E.H Gombrich,1909-2001)认为“纯真之眼是一种编造的神话”,视知觉受一种前在的“观念性”知识――他称之为“图式”(schema)的支配。这种图式与康德的先验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经验性的。因而会随时代和历史而变化。视知觉在图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试错和矫正。从而构成了再现艺术的进步史。

视觉的历史性在西方艺术史领域备受欢迎,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由于艺术再现观的深入人心。从艺术再现自然――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人所看到的自然――这一预设出发,很容易就得出以下结论:艺术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视觉的发展史:其二,古往今来的学者们都往往无意识地抬高自己的研究对象,因此,哲学家们认为哲学是最重要的学科,科学家们认为科学是人类发展的核心;艺术家们则认为艺术才是人类真正的灵魂所在。艺术史家们也不例外,在他们看来,艺术的发展和变迁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甚至影响了人类的视觉。于是,由前一个原因可以得出,视觉的变化造成了艺术的变化,由后一个原因则往往强调,艺术的变化将导致视觉和感知的变化。但是,正如丹托在“眼睛的历史性”这一专题论丛中所指出的,这两种观点都站不住脚。

把艺术史归结为视觉的变化,即把艺术等同于视觉经验。其实质是把一切艺术的主旨都当作是对视觉的忠实再现,这对于从未把视觉真实作为宗旨的非西方艺术来说显然是种误读,按照丹托的说法,这是把西方文艺复兴的艺术诉求普遍化,是一种“观念上的帝国主义。”西方文艺复兴所孜孜以求的绘画理想是在平面上实现一种视错觉,于是,一些具有科学品格的绘画技术如透视法、明暗法应运而生,目的是将视觉感知中的三维物像再现在二维的画面中。以达到视觉上的真实感。但与之不同的是,在“抒情传统”影响下的中国绘画更注重的是抒写个人情志,在造型上并不拘于形象的肖似,经营构图上也往往体现极大的自由和想像。因此,尽管中国传统绘画也注重“真”,但“真”这个概念的提出是“为了区别‘似’。它更多地指向物象的精神层面,带有明显的个体感受成分”因而主要是一种“情真”。相应地,在观众的反应上,与西方绘画不同,中国传统绘画旨在“畅神”,而非追求“视网膜愉悦”。由于中西绘画在理念和追求上的这些不同,它们所体现出来的形象上的差异就不能归结于中西在视觉经验或观看本身上有所不同。有些学者从中西画的差异直接推导出中西视觉方式的不同,其实就是不自觉地用了西方艺术的观念来理解中国艺术。

那么,对于西方再现艺术来说。不同时期体现出来的差异是否在于视觉的差异呢?丹托指出,事实证明人类基本的视觉是稳定的、非历史性的。因为,对于再现性艺术来说,无论其风格有多大的变化,我们都能马上辨认出其中所再现的物体,这体现了人类视觉能力的共通性和稳定性。历史上人们对这些被再现物体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种看法属于象征意义的范畴,它是建立在视觉能力的基础之上的。象征意义无疑具有历史性,但视觉本身则没有,它超越了不同的艺术范式和文化象征意义。使我们总是能够在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中辨认出它所再现的物体。这种人类最基本的视觉能力不受知识和信仰的影响,因而不具有历史性。

因此,再现艺术的风格差异并不是由于视觉的不同,而是由于艺术再现的图示以及技术手段的差异。为此,丹托区分了“观看”(seeing)和“呈现”(showing),前者是指艺术家所看到的视觉形象,后者则是指呈现在艺术中的视觉形象。从“观看”或者说视觉本身来说,中西或者说古今并不存在差异,世界在不同人的眼睛中所看到的是一样的。西方再现艺术力求使“呈现”与“观看”一致,非西方国家的人们在面对这些作品时也能感受到这一点,尽管他们对

艺术本身有不同的理解。明代中国人在初次接触到西洋画时,一样赞叹它栩栩如生,称其“如明镜涵影,神态欲活”。文人顾起元描述他所见的圣母子画像“其貌如生”,“正视如生人不殊”。他们承认与西画的“目容有瞩,口容有声”相比,“中国画绘事所不及”。这些事实足以说明,中西在视觉观看上是一致的,有着相同的判断标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线性透视法并不如潘诺夫斯基(ErwinPanofsky,1892-1968)所说,仅仅是文艺复兴时期特定的一种感知图式,作为一种象征形式与原始人类的神话和传说无异。经历了后现代“洗礼”的许多当代学者往往欣然接受这种观点,认为线性透视只是许多视觉再现系统中的一种,与客观性无关。诚然,人文思潮掀起的这场对科学纯粹客观性的消解和解构本身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指出了自称完全客观的科学知识中的文化和主观因素。但是,由此就认为科学和神话、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一样与客观性无关,就是走入了另一个歧途。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线性透视法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它用一套精密的数学法则再现了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符合人类肉眼观看的一般规律。因此,即使在艺术“呈现”不同于“观看”的文化中,人们也一样认同线性透视在视觉上产生的真实性。

然而,古代中国人虽然赞叹西方用透视、明暗法等技术使绘画“丝毫毕肖”,但他们从中国绘画自身的“呈现”模式出发,认为它们“虽工亦匠”,作为一种形而下的技术有其可取之处,但作为艺术则缺乏神蕴,因而“不入画品”。对于西方再现绘画来说,其“呈现”旨在与“观看”本身一致,但对于中国传统绘画而言,其“呈现”则是要超越“观看”本身,因而遵循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绘画图式,并不诉诸于视觉真实。由此可见,中西两种艺术风格的差异不在于“观看”的不同,而在于“呈现”的差异。这种“呈现”的差异可以追溯到文化的根源,受文化的深刻影响,但“观看”本身则不受文化的制约。正如丹托所说,“文化决定了如何绘画,但决定不了如何观看。”今天中西绘画的图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相互之间有了更多的借鉴和融合,这些变化也都是发生在“呈现”的层面。“观看”的层面并没有什么改变,它是人类共通的东西,不可移易。

丹托还指出,是“呈现”而非“观看”的变化造成了西方再现艺术内部的发展。由于受图示和技术的制约,早期的西方再现艺术并不能如实地再现“观看”,未免显得生硬和呆板。随着各种技巧的发明和熟练运用,“呈现”才越来越向“观看”本身接近,在视觉真实性的程度上才越来越高,于是贡布里希所说的由不断的制作和匹配(makingand matching)构成的艺术进步史才得以可能。因此,西方再现艺术风格的变化不是由于“观看”发生了变化,而是“呈现”的不断完善和精确。换而言之,视觉没有历史性,但是绘画技巧却是历史性的,甚至进步的。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11

视觉研究能集中在某些科学图像的技术细节上,然后又释放于便于理解类似这张照片的广阔而松散的思维框架中,充分的开放本学科,超越一切界限的对视觉实践进行研究。笔者同意这样的观点是因为:1.当今的视觉文化正在向科学和非艺术图像的方向上倾斜,例如荷兰的放射物理学博士Arie Van′t Riet使用X射线照射植物和昆虫,再用Photoshop处理颜色得到图像。这是一种新的包罗万象。图像超越了人文主义的边界;2.视觉文化涉及历史、艺术批评、艺术实践、艺术教育、女性主义、女性研究、政治经济学、后殖民主义研究、行为研究、人类学与视觉人类学、电影与媒体研究、考古学、建筑学与城市规划、视觉传达、平面与书籍装帧、广告学以及艺术社会学等众多学科。视觉文化是交叉学科,因为它始于这些学科视野之外的区域,却又立足于这些学科。所以视觉文化的问题本身就是跨学科的,其解决之道可能会同时在几个不同的领域中找到。视觉文化是直接的视觉图像与经验的领域,它是关于“日常所见”的思索。会逐渐在现今组成该领域的许多学科、反学科与超学科中不断出现。

视觉文化的交叉学科性在视觉素养上也能得到佐证,詹姆斯埃尔金斯在《视觉研究》中曾经概括了视觉素养相关的能力。这里,他将其划分了8 点:艺术史、非西方视觉能力、无法复原的、涉及图像制造的、科学中的、特效与数码图像、平面设计、建筑空间。

对图像的记忆能力和对图像的阐释能力涵盖了来自各方面的视觉素养。图像是构建出来的而不是自然形成的,但图像一旦被构建出来,必然会对观者通过暗示而反构建观者。如《鹤鱼石斧图》的真实含义至今仍有颇多的争议,其中蕴藏的含义,是视觉能力所不能解决的。通常,原始图案的谜团,是建立在考古学之上由人类学家解决。尽量增加相关知识的积累是增强视觉素养的办法。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通常被排除在视觉素养之外,但是如上所说,现在的视觉文化日益趋向科学和非艺术性图像转变,所以科学知识和理论的掌握也是不可缺乏的。但这也不是单一强调科学理论的重要性,只是为了阐明高科技物质是一座充满有趣视觉技术的宝库。同样的论调也出现在马尔科姆・巴纳德的著作中。在《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一书中,他提到“既然视觉文化有别于艺术或设计,那么,研究视觉文化的最佳方法就不会是纯粹的艺术历史或设计历史”。他在研究了伍尔芙的论述后,得出结论:艺术社会学和文化研究必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④。理查德・豪厄尔斯在《视觉文化》一书中,详细列举了学习视觉文化所需的理论有图像学、形式、艺术史、意识形态、符号学、解释学,并阐述了视觉文化传播的媒介有美术、摄影、电影、电视和新媒体⑤。这恰恰说明视觉文化是一门交叉学科,艺术史只是研究它的理论之一,美术也只是它的传播媒介之一。

正因为视觉研究的“交叉性”,也很容易让初学者错觉门槛很低。生物学家会以为对细胞凋亡、代谢的图样烂熟于心就已经进入了视觉研究的大门;视觉实践者会以为自己能够创作图像就可以阐释图像。各行业在初涉视觉研究时,或许都会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视觉研究的精髓。但是松散的主题与未经理论化的方法选择使得生产文本变得过于简单,并使得相关比较研究变得徒劳。评价独立文本几乎没有意义。詹姆斯埃尔金斯更愿意看到这样的一种视觉研究:具有更高密度的理论与策略;对其自身历史有更多的反映;对现存视觉理论保持审慎;更加关注临近的不同学科;更加警惕其自身的视觉观感;在其政治思想上更难以预测;在其主题选择上更加灵活甚而打破陈规。这也是笔者在研究中尽力追求的。

注释:

①詹姆斯・埃尔金斯. 视觉研究 怀疑式导读[M]. 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总序

②詹姆斯・埃尔金斯. 视觉研究 怀疑式导读[M]. 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总序

③詹姆斯・埃尔金斯. 视觉研究 怀疑式导读[M]. 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2

④马尔科姆・巴纳德. 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M]. 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9:44-51

⑤理查德・豪厄尔斯. 视觉文化[M].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参考文献:

[1]约翰・伯格.《观看之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詹姆斯・埃尔金斯.《视觉品味》.三联书店,2007.

[3]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让―吕克・夏吕姆.《解读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5]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12

·创造力、想象力和各种技术,以及审美和批判性思维与实践,通过参与创作和回应艺术作品提高自信心。

·好奇心和各种技能,研究和运用创新的艺术手法和可用的技术表达各种想法,通过多种观点发展移情能力。

·美学知识和沟通能力:通过有意义的方式重视和分享经验,表达、表现和交流有关个人和他人的想法。

·通过接触各国艺术家、艺术形式、艺术活动和业界人士,洞察与了解当地、地区和全球的文化、历史和艺术传统。

《标准》将每门艺术学科的学习内容划分为两大部分——创作(making)与回应(responding)。所谓创作,即运用过程、技术、知识与技能创作艺术作品。其目的是发展学生“想象与即兴创作(表演)”、“探索艺术元素、材料、技术和过程,并形成自己的艺术作品”、“实践技能与技巧”、“通过艺术作品交流各种想法”以及“将所学的艺术与其他艺术学科和学习领域相联系”。而所谓回应,即探索、回应、分析和阐释艺术作品。其目的是发展学生“反思自己的艺术作品”、“回应他人的艺术作品”以及“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情境来看待艺术作品”。这两大部分,既独立又有相互之间的联系。

2010年,澳大利亚国家课程评估和报告委员会还制定了包括听说读写、计算能力、信息交流技术、批判和创造性思维、个人和社会的能力、伦理行为、跨文化理解等七项综合能力,以及包括土著人历史和文化、亚洲及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关系、可持续发展这三个跨课程主题,并要求各门学科的教学都要融入这“七大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三大主题”的学习。

限于篇幅,现将《标准》中有关视觉艺术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说明、各年级段的学习内容与成就标准等翻译、介绍如下,与同行分享和共同学习。

一、视觉艺术课程定位

在视觉艺术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美术、工艺和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通过对传统和新兴的视觉艺术创作和批评的实践,学生相互之间探索和交流各自内心的意图和信息。如同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视觉艺术也能够引起、鼓舞和丰富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促进学生创意和表现能力的提高。

视觉艺术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去探讨视觉艺术领域中各种复杂和丰富的手段。通过各种探讨、实践的机会,使学生提高创意和表达能力,并能够完善他们所创作的作品。

视觉艺术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从视觉艺术的创作者和观众的角度,去探索他们所处的社会,并拓展知识、认知和各种技能技巧。视觉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已存在了数百年,并仍在继续发展着。视觉艺术鼓励学生进行各种视觉形式的交流,视觉语言的探讨,以及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社会、文化和技术,并对个人或与他人共同完成的艺术作品所反映的各种想法作出回应。

通过视觉艺术的学习,学生既对世界文化有所了解,又形成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并具有想象力。通过在视觉艺术中探索不同历史、文化和社会,学生学会了表达对世界的各种看法及用视觉进行思维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工作方法。

二、视觉艺术课程目标

视觉艺术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

·通过视觉艺术创作和交流等手段,提高自信心、好奇心、想象力和乐于表达的能力。

·运用视觉艺术的技能、语言、材料、工艺和技术,通过视觉艺术知识、理解力、制作过程和创新思维,形成各种观念。

·通过视觉艺术的实践和认识,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学会尊重和理解传统的、历史的和各种文化的视觉艺术与艺术家。

三、视觉艺术课程内容说明

《标准》要求学生在视觉艺术学习中探索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及其相关的制作方法。这些形式既包括二维形式,如素描、色彩画等;又包括三维形式,如陶艺、雕塑、装置艺术等;还包括四维形式,如基于时间的装置艺术作品、行为艺术作品、数字动漫、视频等。

其次,《标准》要求,学生应当在视觉艺术学习中,学会运用视觉语言中的“元素”和“原则”,进行视觉艺术作品创作。所谓“元素”,包括线条、形状、形体、空间与时间、色彩、肌理、明暗等。所谓“原则”,包括重复、节奏、对比、变化、强调、比例、平衡、统一、和谐、运动等。

第三,《标准》将视觉艺术课程学习分为“创作”与“回应”两大部分。其中,“创作”包括学生尝试和体验视觉艺术中传统的和新的技术,个人或集体共同进行艺术品创作。这些艺术作品,反映学生探索视觉语言,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社会、文化和创作技术认识的各种想法。“回应”包括学生在学习视觉艺术语言、技能和技术时,对概念和空间的探索,学会从不同视角探索视觉艺术作品,并进而产生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学会理解他人的各种看法。《标准》提出,这两部分都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如同艺术家、设计师、工艺师、评论家、历史学家和观众一样的知识、理解力和技能。

第四,《标准》要求,在视觉艺术课程中,要融入“七大综合能力”和“三大主题”的学习。

第五,《标准》反复强调,学生在艺术创作时,要学会安全地使用工具和材料;在使用他人的图像和作品时,应征得别人的许可,不能抄袭他人的作品;等等。

四、各年级学习内容与成就标准

(一)幼儿园至二年级学习内容与成就标准

在幼儿园至二年级阶段学习中,要求学生与同伴、老师—起,学会独立地创作和回应视觉艺术作品。通过创作视觉艺术作品,来反映自己家庭、社区以及周围所发生的事情;学习使用一系列的材料、媒介和技术,来创作素描、色彩画、版画、雕塑、摄影和多媒体等视觉艺术作品;学习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作出回应,谈论自己的经历与视觉艺术作品之间的影响关系。

1.幼儿园至二年级学习内容说明

创 作

(1)观察和想象各种图像、物体、图形和形式

·认识到素描、绘画、物体、空间可以用来代表和表达想象与各种情感。

·利用天然物和人造物中的各种图像和物体来进行观察和玩耍。

·结合各种图像、形状、图形和空间进行玩耍。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个人与社会能力、信息交流技术、跨文化理解

(2)探索并玩耍一系列图像、材料、物体外表、空间、技术、图形和形式

·发现和描述自然物与人造物中各种材质的特性,例如黏土、硬纸板、油画布、各种模型、水彩颜料、木制品、塑料制品以及多媒体。

·使用一系列传统的和当代的数字媒介、材料和工艺流程,用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探索艺术、工艺与设计的各种元素。

·使用、储存和清洁各种材料、工具和设备时,例如,当使用剪刀、铅笔、蜡笔、记号笔、胶水、颜料、画笔、黏土等工具和材料时,要养成安全、随机应变和可持续利用的意识。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听说读写

跨课程主题学习

土著历史和文化、亚洲、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关系

(3)创作各种图像、立体物、形状和空间时,谈论自己的想法和材料

·谈论自己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描述其主题、想法以及作品名称的命名等特征。

·在扮演艺术家的角色创作艺术作品时,要考虑自己的创作意图。

·描述所选择的媒介、创作过程以及工具是如何影响艺术作品的。

综合能力

个人与社会能力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4)制作熟悉的或是想象、记忆中的各种人物、事物和经历的视觉艺术作品

·创作原创的艺术作品,描述作品中所体现的主题、想法和特征。

·创作描绘日常生活中有关自己、家人、朋友、宠物、家庭、学校和社区情景的视觉艺术作品。

·利用自然或人造环境中的图像、事物以及可利用的再生材料,创作视觉艺术作品。

综合能力

个人与社会能力

(5)认识到视觉和空间的观念是以不同方式形成和被理解的

·根据周边世界的生活经验设想一个主题,用二维、三维或四维等形式进行探讨。

·发现视觉和空间元素可以通过不同媒介、材料和制作过程得到延伸,进而改变意图。

·考虑到家庭、场所或社区需要,用视觉和空间的观念创作新的图像和立体物。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跨文化理解、计算能力

(6)视觉艺术与艺术和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

·使用现有的数字技术浏览、复制、分享各种图像和观念。遵守不能抄袭他人作品的规则。

·尝试在课堂上根据交通、水、植物、动物之类的主题,从色彩和肌理元素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通过学习二维的绘画、素描形式,以及三维和四维的形式,了解艺术和其他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如绘制正方形图形或塑造锥状物体都与数学学科有联系。

综合能力

信息交流技术、听说读写、伦理行为

与艺术和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

音乐、戏剧、地理、数学

回 应

(7)在视觉艺术作品中使用视觉艺术术语来分享思想、观念和情感

·描述视觉艺术作品中的视觉艺术术语。

·谈论视觉艺术作品中能吸引注意力的方面。

·分享并比较自己和同伴之间对视觉艺术作品存在的各自不同的看法。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听说读写、个人与社会能力

(8)谈论他人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时,顾及不同的观点

·从不同的视角对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中的特点或内容进行描述。

·比较各种视觉艺术作品,谈谈对其印象或想法。

·观看各种视觉艺术作品,探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区的人是如何进行诠释的。

综合能力

听说读写、跨文化理解、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9)认识在各种视觉艺术中体现不同环境、社会、文化和时代

·讨论视觉艺术如何告诉我们有关生活或往日生活的变化。

·根据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描述其中所反映的自身生活和文化经历。

·讨论来自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视觉艺术作品,包括土著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的艺术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各种符号、故事和传统。

综合能力

跨文化理解

跨课程主题学习

土著历史和文化、亚洲、澳大利亚与亚洲的关系

2.幼儿园至二年级的成就标准

到二年级阶段学习结束,学生会利用各种方法、技能、材料和工艺来创作视觉艺术作品,用以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学生会分享和描述自己或他人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会把创作视觉艺术作品看成是自己的一种经历。

(二)三至四年级学习内容与成就标准

在三至四年级学习阶段中,学生与同学、老师、学习共同体—起,学习独立地制作和回应视觉艺术作品。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视觉艺术作品,发展艺术性的各种想法。学习使用各种材料、媒介以及方法,制作不同形式的视觉艺术作品。学习有特色的艺术传统,包括素描、色彩画、雕塑、版画和数字作品。学生学会对自己、同伴和艺术家的作品作出回应。学习描述如何运用不同材料激励各种想法,进行艺术作品创作。

1.三至四年级学习内容说明

创 作

(1)探索如何表达自己所看到或想象到的各种图像、形式、事物和空间

·尝试二维、三维和四维的创作方法和形式,启发个人的经历。

·探索自己和他人代表不同情境的图像、立体物、观念和空间。

·在自然和人造环境中学会从不同视角观察各种空间和事物。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个人与社会能力、计算能力

(2)调查与尝试不同媒介和技术的特性,发展预期的效果

·结合各种媒介和材料的特性,探索不同的效果,例如用再生材料制作拼贴画,显示材料的不同肌理和对比。

·调查自然的、人造的和数字化的环境和材料,用来创作出不同效果的艺术作品。

·调查不同材料特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其用途以及回收和再利用的可能。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信息交流技术、听说读写、个人与社会能力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3)通过利用各种媒介、视觉艺术的实践和各种观念,发展艺术创作的技巧

·分析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中有关主题、材料和制作方法的特点。

·探索能代表他人的生活、文化和居住地的各种艺术创作技巧和方法。

·选择最能代表其作品主题特点的形式和技巧。

综合能力

跨文化理解、个人与社会能力、伦理行为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4)尝试各种技术、工具和形式,以发展他们的技能,并完善其艺术创作

·使用不同的技术和形式,创作有关个人、文化和社会观念的艺术作品。

·运用传统的和现有的数字艺术工具、材料和技术,创作各种视觉艺术作品,探讨其不同的效果和意义。

·认识到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所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给别人和自己观赏,有着不断完善和提高他们技能的要求。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听说读写、计算能力

(5)分享和展示视觉艺术作品,重点关注各种细节、创作意图和所使用的技术

·谈论或用文字描述他们创作的视觉艺术作品,重点在各种细节、创作意图和所使用的技术上。

·选择视觉艺术作品,在学校、社区或网络上举办展览进行展示。

·设计和筹划有效展示艺术作品的各种方法,例如选择画框、装画框或展厅空间的安排等。

综合能力

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个人与社会能力、计算能力、信息交流技术

跨课程主题学习

可持续发展

(6)视觉艺术创作与舞蹈、戏剧、媒体艺术、音乐和其他学科领域相结合

·尝试采用现有的数字技术与艺术或其他学科领域组成视觉艺术作品。遵守不能抄袭他人作品的规则。

·结合艺术或其他学科领域,创作静态或动态的图像,例如根据一次短途旅行的照片,创作一组反映视觉经历的艺术作品。

·根据课堂中所研究的课题,例如生物、行星等,探讨色彩和肌理的元素。

综合能力

信息交流技术

视觉与艺术论文篇13

其次,米歇尔认为图像转向会在当前产生的另一个征候是对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的复兴,或者重新激发的对图像学的兴趣。米歇尔认为,潘诺夫斯基关于文艺复兴视角的论述,充分证明了图像方式的转变并不取决视觉经验本身,这一点与福柯后来所说的知识型的建构具有相似性。也许正是由于图像学与知识考古学的这种类似,使米歇尔看到了图像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超越了艺术史研究的领域而具有当下图像转向的意义。

第三、在《图像理论》一书中,米歇尔对元图像的论述,也即对图像的自我指涉功能的论述,在我看来,可以理解为他所说的图像转向具有自身基础的证明。[2]

如果我所理解的米歇尔关于图像转向的理由是正确的,那么在我看来,它们都不能证明图像转向具有语言学转向的意义。因为在第一条理由中,米歇尔所说的图像无处不在地统治着我们,以及哲学家们对图像的恐惧,并不能证明哲学和方法论上的图像转向已经发生。

在第二条理由中,我们则发现,即便图像学的研究具有普世性的方法论意义,也只能是众多方法之一种,而无法承担凌驾其它方法之上的重任。

事实上,在我看来,如果米歇尔对元图像的论述,也即图像的自我指涉能力能像语言一样,甚至是更具有当代意义的话,那么,与语言学转向具有同样性质的图像转向则可成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米歇尔所选取的例证看,图像的自我指涉并不只是发生在现代和当代,而是从古到今都有。这也就是说,用视觉再现的图像表现和反观自身,古已有之。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我指涉的元图像,真的能像语言一样,建立一套不仅能言说自身,而且还能在研究众多对象时,为其它学科提供方法论吗?即它能像索绪尔的语言学那样,作为一种方法论,为人类学、文学理论、社会学等学科提供研究的方法吗?我以为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知道,在语言学的转向时期,不仅改变了研究的方向和方法,而且几乎所有的领域都要涉及语言问题,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最终被归结为语言(文本、话语等)问题。所以,假如我们用语言学的转向来衡量今天米歇尔所说的图像转向,显然有根本的区别,它表现为图像自我指涉能力的有限性,使元图像本身无法成为一种在所有领域使用的方法;图像作为研究对象,也并非能普及到所有的领域。

基于上述理由,我认为在语言学转向之后并没有一个图像的转向发生和存在,尽管我们生活在图像泛滥的时代,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支配图像,并使其具有意义的方法和哲学,仍然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语言学和符号学。当然符号学有很多种,有索绪尔的以文字语言为原型的符号学,有卡西尔的文化符号学等。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在方法和哲学上就受到卡西尔的符号学的影响。巴特对流行文化,如服装的研究,则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有关。事实上,图像泛滥的图像时代并不意味着在语言学、符号学转向之后有一个图像转向。从哲学史上几次大的转向看,如从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转向,从认识论向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转向,都是书写文化内部的转向,图像则因自我指涉功能的限制而承担不起转向的重任,因为仅凭图像本身的力量,建构不出一套全新的看问题的方法。所以,我对这一问题的基本看法是,在20世纪整个学术思潮中,如果有图像转向的问题的话,那么它也仅只是语言学和符号学转向中的一部分,并且说白了,前者甚至只是后者的滞后反应。

在国外的学者中, 同样对“图像转向”或“视觉转向”持怀疑态度的是斯洛文尼亚的美学家阿莱斯・艾尔雅维茨(Ales Erjavec)。这位《图像时代》的作者,在一次关于“图像转向”的演讲中说:“我们是否可以说一种视觉转向已经实现?我认为,现在做这样的断言还为时过早。”他从三个方面给予论证:“首先,一种转向必须是普遍的,也就是说,它必须涉及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但他认为图像还不具备这一普遍性;“第二,从它并没有包含全球所有地区的意义上来说,视觉转向也不是普遍的,尽管一种视觉转向正被全球资本主义以电视以及其他不计其数的方式所播撒,但是,在全球的许多地方(比如亚洲和拉美的许多国家),一般来讲,艺术、理论、话语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远远没有陈腐过时。”其三、“今天,没有人能够宣称他/她――不管是个体、组织、智囊还是电视网络――掌握了与自己相关的所有‘知识’,更不用说是掌握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所有知识了。全球化生存变得如此复杂,以至于‘认知图绘’受到严重的阻碍。”

我对“图像转向”的怀疑与阿莱斯・艾尔雅维茨的实证主义立场不同,因为在我看来,“图像转向”是否可能,还涉及到一个更为基本的哲学问题,那就是图像与语言,看与说、形象与书写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在哲学和文化史上不断被提及,但从来没有被深入讨论过的问题。不管是中世纪的反偶像运动,还是西方哲学家把图像视为儿童或智力不发达的人所依赖和喜爱的对象;也不管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还是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把现代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大众文化中的图像,视为剥夺人的理性的罪魁祸首。都说明在主流话语中,语言高于图像的地位是不证自明的。其实,我们也只有把这个问题放到更广阔的背景,更悠久的人类历史,更基本的人性基础上来考察,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到图像对语言的依赖关系。事实上,人类的理解能力正是在符号(语言、图像、手势等)对视觉的自然性、具体性、个别性和无限性的超越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并且,在文字符号没有出现之前,图像作为人类对世界的理解方式之一,就已经在一定意义上具备了超越视觉的自然性、具体性和个别性的特征。在只有图像能够超越时空限制的史前和原始社会中,正是图像使人类看到的世界具有了可理解的类概念的抽象意义。而当书写文化出现之后,语言也就成为其它文化形态的统治者,占据着文化中心的地位,并使其它文化方式,如图像等受其支配。尽管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语言占据文化中心,并支配其它文化形态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可以肯定地说,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生活在这一历史中而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二、 视觉艺术研究和批评中的图像转向

尽管我不同意有一个与语言学转向的性质类似的图像转向的看法,但是,在两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谈论图像的转向:一、视觉文化中的理论、批评和历史研究,二、艺术创作中的图像问题。让我从前者谈起。

从视觉艺术研究的角度看,图像或视觉文化的转向,只能是相对现代主义的艺术史、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批评的特点而言的。这也就是说,在现代主义时期,只从艺术性,也即艺术的形式、风格和语言的角度,研究和批评视觉艺术,并且其精英主义的立场,使其只关注伟大且纯粹的艺术。视觉艺术作品中的主题、内容、题材和意义,都被排斥在研究之外。图像或视觉文化转向之后,这一状况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切形象都可以从图像或视觉文化的意义上来理解,从最经典的美术作品,到最通俗的卡通和广告,甚至包括最实用的地图和医学挂图,在视觉文化的意义上都是图像,都承载着文化的意义,都包含着意识形态的问题,所以都是值得研究的对象。正是从视觉艺术研究的角度看,有一个从过去只重视纯艺术和伟大的艺术向视觉文化,也即图像,包括高与低两极的一切图像转向的问题。

如果我们考察一下学术史,就会发现,最早从文化的角度讨论图像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即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如本雅明、阿多诺等,特别是本雅明对现代复制技术条件下,图像的生产和传播的性质和功能的论述,直接影响到对视觉文化的研究。大约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即与英国波普艺术出现的同时,在英国出现了文化研究的学术路径,这不仅使美术被放在视觉文化的地位被考察,而且流行的视觉文化,也成为学术研究关注的对象。从艺术研究和批评的角度看,这也就是从现代到后现代转换的一部分,即重视对视觉文化和图像中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问题的研究与批评,并且把现代主义艺术关注的形式问题,也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给予研究。这不仅是从纯艺术向日常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的转变,而且也开始从社会学的角度质疑纯艺术的纯粹性。

研究图像的另一立场来自艺术史学本身,即米歇尔所说的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在美术史研究方法中,图像学与形式主义方法具有对立的性质,因为它更关注视觉艺术作品的题材、内容、形象、风格与历史、文化、哲学之间的关联,而不是艺术形式本身。就此而言,潘氏的图像学,尽管以阐释古实艺术,特别是具有宗教、哲学、风俗、文化含义的艺术为主要对象,但在方法论上,它与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以研究当代流行图像的视觉文化研究是一致的。

三、 当代艺术中的图像转向及其矛盾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图像转向主要发生在当代艺术领域,它表现为如下几种形态:

一、 现代制造影像的复制技术,如摄影、摄像、电脑设计制造的图像,作为新的艺术媒介和语言,被当代艺术家广泛使用,形成了一类新的,不同于传统的手工技巧创作出来的视觉艺术,如录像艺术、图片等。当然在当代艺术中,对图像复制技术的运用是不同于它在商业和大众传媒领域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它是反思性和观念化的。

二、 自杜尚改写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之后,一切视觉艺术,特别是那些艺术史上伟大而又家喻户晓的美术作品,都开始具有了图像的含义,成了可利用的资源和反思的对象。当然,从根本上说,这之所以可能,同样依赖现代复制技术对历史上的名作给予复制和广泛传播的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杜尚对《蒙娜丽莎》的改写开创了图像利用的全新方法,为后来图像在艺术创作中的广泛运用开辟了道路。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波普艺术。不同于杜尚的是,波普艺术所利用的图像主要来自大众流行文化,而不是艺术史上大师们的作品。在此意义上说,正是杜尚开创的挪用和拼贴的方法,为视觉艺术中的图像转向奠定了基础。

三、 在当代艺术中,图像转向还表现在绘画自身的图像化倾向上。在中西美术史上,造型艺术通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语言系统和审美趣味。并通过学院教学世代相传。进入后现代之后,被经典化的传统绘画语言受到了电视、电影、摄影、动漫等现代图像类型的冲击,并导致一部分艺术家开始借用现代图像的视觉感受创作作品,从而在架上艺术上,特别是绘画领域中,形成了图像化倾向,改变和消解了传统绘画的语言方式和审美特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代艺术中的图像化倾向,或者说图像转向是充满了内在矛盾的。这一点主要表现在视觉主义和反视觉主义的关系上。从视觉主义的角度看,从杜尚的《蒙娜丽莎》,到英美的波普艺术,以及后来盛行的当代录像艺术和图片艺术,几乎都可证明图像受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的重视,我们无疑可以把这种重视看成是重视视觉的视觉主义倾向。不过从反视觉主义的角度看,我们则又能发现与视觉主义相反的情形:反视觉主义。对此,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一是当代艺术中的图像化倾向,实际上是与概念化、观念化、哲学化的倾向相伴随的。这一点同样开始于杜尚的《蒙娜丽莎》,因为在这一作品中,最重要的并不是达芬奇的作品本身,而是在杜尚的改写介入之后,《蒙娜丽莎》在分类、人物身份、作品归属、艺术概念等方面的一系列的观念变化。换言之,杜尚的《蒙娜丽莎》几乎不是拿来看的,而是让人思考的。这一倾向也体现在马格利特的《这不是一支烟斗》这一作品之中,它通过可视的图像与可述的言语之间的相互否定,开辟了供人们思考的空间,而不是可视的图像本身的价值。二是反视觉主义表现在对图像的恐惧和抵制上,这不仅发生在米歇尔所说的哲学和文化批判领域,而且也发生在当代艺术的图像化的自身领域之中,然而其立场则与米歇尔所说的哲学和文化批判领域中对图像的恐惧和抵制极其类似,那就是在图像化的当代艺术中,受到抵制和批判的是由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大众文化中的图像,如商业广告,电影明星,流行画报中的美女等,英美的波普艺术就是其典型,并且它也是最大限度地呈现了视觉主义和反视觉主义矛盾的艺术类型。三是图像成为一种概念,成为推论和思考一切图像的意义的工具。换言之,用图像思考图像,成为当代艺术中“图像转向”的重要倾向。

通过上面的阐释,我得出的结论是:一、在当代社会的流行和消费文化中,“图像转向”表现为图像的泛滥和无所不在,体现了对视觉享乐主义的肯定和迎合;二、在当代艺术,也即后现代艺术中,“图像转向”表现为对第一种图像,也即流行和消费文化中“图像转向”的批判和质疑;同时,在当代艺术中,图像作为一种理性的工具,从一开始就具有反图像、反视觉的概念化、观念化和哲学化的性质。[3]

四、 图像的胜利,谁的胜利?

在本文的最后,我想问的一个问题是:图像的胜利,谁的胜利?

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在前文提到的“图像转向”的演讲中说:“图像转向的观念应该放在这种资本主义体制之中进行讨论。但是,即使这样,图像转向也与1960年代产生的消费文化有着内在的关联,在当时,消费文化主要是美国的一种文化现象。”阿莱斯・艾尔雅维茨的说法启示我们,图像(即消费文化中的图像)的胜利,说白了就是美国文化的胜利,从全球化的角度看则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的胜利。

而从当代艺术的“图像转向”看,波普艺术的出现也是与二战后美国的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开始影响全球同步的。最早发生在英国的波普艺术,正是在美国的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刺激下产生的,也许是由于这一点,艺术史家更愿意把波普艺术看成是典型的美国艺术。就此而言,当代艺术中的图像化倾向,或者说图像的胜利,也无疑属于美国。这与艺术史家认为二战后艺术中心从巴黎转到了纽约的看法相一致。

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图像化的倾向已经愈演愈烈,面对这一现实,我以为图像的胜利属于谁,仍然是我们在自身的历史情境中,必须追问的一个问题。

注释:

[1] (美)W.J.T>米歇尔著:《图像理论》中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3至4页。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