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市场论文实用13篇

货币市场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篇1

(三)具体分析1、单位根检验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发生,保证回归结果的无偏性和有效性,必须先对各个变量序列进行平稳性分析。因为对变量关系进行的传统显著性检验因假设前提不成立将失去意义,只有模型中的变量满足平稳性要求时,传统的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才是有效的。常用的检验方法有DF检验、PP检验和ADF检验等,在此我们采用ADF检验方法对各组变量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2、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1)滞后阶数的确认。由于Granger因果检验对于滞后阶极其敏感,选取不同的滞后阶有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检验结果,而Granger因果检验是基于VAR的滞后阶进行的,因此,在进行Granger检验前必须严格确定VAR的滞后阶。本文再次运用的检验指标为AIC指标确认的滞后阶数,各不同变量组最优滞后阶数如下。3、模型结果分析(1)利率与股票市场的关系。利率的变动在短期内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明显,中长期的影响不显著。相反,股票市场的变动不论短期还是长期,均无法对利率产生显著地影响,侧面反映了我国政府在控制利率变动时,并不主要以控制股票市场为主要调控目标。(2)存款准备金率与股票市场的关系。无论短期长期,存款准备金率都很难显著地影响股票市场的走势。而股票市场的价格走势在中短期内对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不明显,但长期来看,股票市场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有着较为明显的格兰杰影响。(3)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的关系。与预期一致,对股票市场产生最明显影响的货币量为流通中的货币总量(M0),且M0对于股票市场的影响仅在短期内显著,并且,股票市场在短期内对流通中的货币总量的影响也是十分可观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在长期过程中,货币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十分有限。

二、结论与分析

货币市场论文篇2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互影响,不可或缺,共同决定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进程。有关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相互关系。国内外学者分别从规范与实证的角度做过一系列的分析与研究。Cramer(1986)、RoU(1989)等人通过对美国货币供应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以用来解释股价的变动;Rigobon(2001)衡量了美国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波动的反应十分强烈;Cassoh(2002)通过使用欧元区几个国家(不含希腊)1980至2000年间主要经济变量的季度数据,检验了欧元区国家的资本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以及金融体系变革和制度创新的逐步深化,包括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有了巨大的发展。国内学者对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唐齐鸣(2001)、董小君(2004)运用均衡分析的方法,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界定为价格均衡关系,认为中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非均衡发展导致了两个市场之间连通协调障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策略与建议。谢平(2000)、钱小安(2001)、桂荷发(2000)、许崇正(2004)围绕货币政策是否关注资本市场价格,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紧密关系。嘲援成(2003)、郭金龙(2004)’等对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表明,货币政策到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是顺畅的,并认为相对于利率而言,货币供应量对资本市场影响较大。吴少新(2003)则认为我国金融市场由于受发展程度和体制因素的制约,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严重影响了金融发展的进程。地有学者对中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计量实证分析与数据检验。汪小亚(2003)、王一萱与屈文洲(2005)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国债市场中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与检验,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已经建立了明显的联动关系,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特征。还有学者从加入WTO宏观背景下来考虑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如朱新蓉(2004)提出在目前我国货币市场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规模和路径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应该加强和完善两个市场开放运行的监管。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次序的研究上,秦池江(1995)、曹龙骐(1996)、李格平(2004)等认为应该先发展货币市场。上述研究成果从定性与经验以及定量基础上,对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连通与协调的机理进行了相关分析与阐述,给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发。但上述成果对于两个市场连通与协调的内在机理的深入分析还有所欠缺,尤其是关于两个市场连通的微观动力机制的分析更是很少提及。本文拟从两个市场连通与协调的微观机理出发,通过对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资金流动的微观机制进行考察,研究两个市场连通与协调的内在动力机制,以揭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内在联系与连通的规律,并对有关中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二、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连通的渠道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虽然有期限与功能上的区别,但二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连通性。而贯穿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内在联系的是市场信息,这些信息以各种特征的金融工具及其价格表现出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连通渠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资金渠道

资金渠道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直接沟通的渠道,也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渠道;资金互动是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的“根结点”。从银行等金融中介具有货币创造功能来看,货币市场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会大大促进资本市场成交活跃;但货币市场缩减同样对资本市场具有倍缩效应。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资金运用行为上分析,依据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投资者根据收益性与风险性的判断在货币市场资产与资本市场资产之间进行投资组合。当两个市场的预期收益率发生变化时,投资者将调整其资产组合,从而引起资金在两个市场间流动,形成两市场的资金联结,因而两个市场资金联结的渠道在微观表现上是由于投资者的资产选择行为所致。从社会资金总量上看,两个市场的资金客观上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在追求利润动机的驱动下,货币市场资金往往通过多种渠道流向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资金也通过上市公司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在商业银行的保证金存款形成信贷资金来源。市场参与者为了获得高收益,使资金频繁地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流动;哪个市场的收益率高,资金就流向哪里。正是由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者之间存在这种互动、竞争的关系,金融市场才能形成合理的资金价格,在此基础上的资金流动才能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

2利率(价格)渠道

利率是货币和资本的价格,其变动维持着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平衡。在一个统一的市场体系下,资金可以在两个市场之间自由流动,资金的趋利性质也必然带来资金的同利性。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预期收益率的差异会引起两市场的资金相互流动,收益率高的市场受到投资主体的青睐。资金的相互流动又使两个市场的价格具有联动性,进而形成均衡化的资金收益率。所谓均衡化的资金收益率,是指在对收益和风险进行调整后,两个市场的实际收益率水平应该是相同的。货币市场的价格、收益率都可以表现为货币市场的利率水平;而货币市场的利率具有基准利率的性质。它直接决定了资本市场上金融资产的价格和收益率水平。

3金融中介与金融工具渠道

派生货币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货币派生过程中,金融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营存贷款的银行机构通过存款、贷款、再存款、再贷款的循环过程,可以创造出相当于原始存款几倍的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虽不能创造货币,但随着金融工具的发展,也在产生着较强的派生功能。由此,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投放的基础货币经放大后进人资本市场。金融中介机构尤其是那些能够同时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进行的交易行为,引领着金融市场价格的变化与资金的流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工具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特别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现代金融工具的创新已经使两者的期限划分显得越来越不重要。如利率按期调整的贷款,实际上就考虑了长期资金需求的稳定性,也兼顾了双方对收益与风险的权衡。此外,一些衍生金融产品如期货、期权和互换等,很难说是长期还是短期的金融工具。正因为如此,当今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区分,在国外已变得模糊,一般将这两个市场统称为金融市场或资本市场等。

4金融风险渠道

风险在不同金融市场之间传播,也体现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动关系。风险的传播是指某一资产市场中的价格冲击影响其他资产市场价格的现象。传播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途径来实现。对于传播的易感性,由市场是否具有相互关系的宏观经济风险决定;而传播的强度,则由套期保值的能力、有无衍生市场和信息的不对称性来决定。Kodres和Pritaker(1998)的研究发现,通过对宏观经济风险进行跨市场套期保值。可以实现风险的传播。通过这一途径,某一市场中的异质冲击可以被传播到另外的市场中去。冯芸、吴冲锋(2002)的研究表明,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几个主要亚洲国家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的确存在风险传播的现象。而且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危机期间各市场之间的引导和互动关系,远比危机前和危机后市场较为平稳的阶段要复杂得多,多数市场在危机前并不存在引导和互动关系,在危机期间则出现了引导和互动关系。

三、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连通与协调机制分析

在金融市场的有机整体中,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通过资金联结、价格联结和工具联结以及这些联结下的资金流动关系体现出来。两个市场的主体和金融工具的组合决定了两个市场联结的微观基础,以及在既定的微观基础下的资金流动的动力机制;而政府监管政策的变化、金融体系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等因素,会导致市场主体和金融工具的结构性变化,进而影响两个市场的联结。

首先,从资金流动的方向来看,金融工具的收益率差异是导致资金流动的最基本动因。在金融市场的利率结构能维持在均衡水平的前提下,两个市场间资金流动的方向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经济周期对资金流动的影响。一般来说,当经济处于繁荣阶段时,生产性资本的收益率较高,导致资本市场资金需求的增加,资本市场工具收益率上升,引导资金从货币市场流向资本市场。这种资金流动格局加上因生产规模扩大引致的流动性资金需求增加,会使货币市场工具利率上升,最终结果是两个市场的利差消失,同时社会整体利率水平上扬。第二个因素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首先影响的是货币市场工具的利率,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货币市场工具的利率下降,导致资金流向资本市场,使资本市场工具的收益率下降,最终降低了社会整体利率水平。

其次,从资金流动的规模与效率来看,两个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活动所形成的资金供给和需求能力,是决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结规模和效率的根本原因。在市场参与者数目足够多的假定情况下,可考察主体结构和工具结构对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资金流动的影响。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结方式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政府管理层对金融业一般都采取较为严格的监管措施,这会直接制约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参与者的规模以及对不同市场的参与广度和深度,从而对两个市场的互动产生影响。金融监管政策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对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结产生作用:第一,对各类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限制以及利率的管制等措施会造成其业务范围拓展的困难,导致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各子市场无法充分发展,金融工具较为单一,从而加剧两个市场的分割,阻碍两个市场的有效联结;第二,对参与者市场准人的限制,会影响参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交易主体的数量以及这些主体对各子市场的参与程度,这同样会造成两个市场问联结渠道的减少,加剧市场的分割。监管政策对市场参与主体在资金筹措和使用方面的限制越严格,金融市场的发育就越不完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就越不能有效联结,从而加剧金融市场间的分割状况,降低资金流动和配置效率。因此,应在控制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放松管制,完善各子市场,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主体和工具的联结,引导更多的主体参与两个市场,拓宽其参与的市场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市场的联结,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其次,从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的角度来看,随着金融体系向高级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联结的微观基础和资金流动规模也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丰富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中金融工具的种类,增加了市场参与者筹集资金的渠道和金融工具的选择范围,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使更多的参与者能够进入市场进行金融产品交易;同时,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金融工具的多样化,能使参与者更方便地进行资产组合与风险管理,使不同金融工具间的替代性增强,资金流动对收益率的变化更敏感,从而有利于提高两个市场联结的效率。

四、中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状况分析

中国的金融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新兴加转轨”的特征决定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从发展历程看,货币市场发展滞后于资本市场发展。由于体制性因素,也出于对经济金融现实的考虑,国家将资本市场列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而货币市场发展则处于相对次要位置。在发育程度上,资本市场较货币市场相对充分。中国的货币市场从同业拆借开始,经历了由民间推动、放手发展和逐步规范的过程,到现在已具有相当规模。其中,债券回购和同业拆借市场发展较为迅速,而票据市场、短期国债市场与其他市场发展相对缓慢,显示了货币市场本身发展的非均衡性特征。另外,资本市场的子市场也缺乏均衡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着“强股市、弱债市,强国债、弱企业债”的结构性失衡特征。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的非均衡性,严重阻碍了金融市场发展的整体协调性。严重制约着中国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在制度安排上,我国于1993年开始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管理体制,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参与主体逐渐被隔离,两个市场的资金联接渠道也一步一步被隔断。为了解决证券公司的资金来源问题以及扶持证券投资基金,我国自1999年以来叉颁布了一系列相关规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联通渠道有所拓宽。

就目前总体状况而言,我国实行的分业经营政策对于企业投资组合调整和居民储蓄存款的非中介化是监管无效的(钱小安,2001)。据测算,仅2000年我国股票市场涉及的银行信贷资金存量规模就达到4500亿元~6000亿元左右(吴晓求,2001)。在追求风险利润的动机驱动下,资本市场参与者将从货币市场或银行体系获得的资金投资于股市,中国的货币市场资金流入资本市场的“暗通”渠道是畅通的。具体表现在:首先,证券公司通过“逾期”同业拆借或者连续从不同的中介机构进行隔夜融通或短期融通获得的短期资金用于投资。2000年,证券公司从同业拆借市场净融人资金3898亿元用于股票投资,2001年和2002年分别为5432亿元和6692亿元,2004年前三季度达到5404亿元。其次,企业相应增加证券投资数量。据统计,2000-2001年企业短期投资大幅增长,其中85%投资于证券(汪小亚,2003)。国内其他学者(王一萱,2005;杨新松,2006)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分业管理体制下,由货币市场通向资本市场的资金暗道和明道联结是相对通畅的。但这种“通畅”,一方面说明资本的趋利性质并非完全能够受到监管的有效抑止;另一方面也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2006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高速发展,从2006年1月开始,国内股票市场总市值从3.4万亿元开始快速扩容,到2007年8月,总市值首次超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高达21.147万亿元。在股票市场陕速扩容的同时,货币市场流动性过剩以及资金供应结构失衡问题仍然存在。虽然央行多次加息并采取多项政策措施予以调整,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虽然影响因素复杂多变,但无疑与中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非均衡发展以及两个市场协调机制的欠缺有很大的关联。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不均衡发展和其自身的不完善,以及两个市场连通与协调机制的欠缺,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效应。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的价格信号,从货币市场向证券市场的传递是相对灵敏的,但反方向的传递则比较缓慢。这种非对称性信息流通,导致市场价格的失真,致使社会资源不能按市场化要求优化配置,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市场割裂的情况下,由于利率缺乏弹性,灵敏度低,无法准确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无法形成合理的利率结构,从而影响市场资金的合理流动,也导致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预期收益率结构的失衡。另外,在金融市场处于分割状态下,货币政策行为引发的居民资产选择行为受到制度约束,难以对金融商品的成本与收入变化作出灵活的反应。金融产品因缺乏基准利率参照而难以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无法通过价格预期有效地参与资本市场运营,从而造成货币市场的利率传导机制失灵,货币政策效果不明显。由于市场分割,货币市场不能为资本市场主体提供合适的资金来源,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无法通过货币市场进行流动性管理,融资渠道的狭窄也迫使金融机构进行体制外融资和违规操作,导致金融机构非系统性风险增加,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因此,大力发展中国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构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有效的连通与协调机制,是中国金融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中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策略

1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首先,必须健全货币市场体系,实现运作一体化。要对货币市场进行总体设计、引导和规范运作,在完善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可转让存单市场和其他融资券市场,加快各个子市场间的融合,进一步深化货币市场的融资功能和政策功能,形成一个统一、灵活、高效的货币市场。其次,必须进一步规范发展资本市场。要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合理的发行机制,规范证券市场交易行为。形成证券市场有效的价格发现机制,发挥证券市场直接融资的作用。再者,必须逐步增加两市场共同的参与主体。要扩大投资主体的连通程度,放宽资本市场投资主体进入货币市场的条件。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加快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财务公司、租赁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直接入市交易的进程;同时要积极推动做市商制度的建立,以稳定市场价格、维持市场流动性。

2建立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均衡发展的市场治理机制。要建立一个科学的金融市场治理结构,包括运作体系、调控体系和监管体系三个方面,使资金能在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自由流动,金融市场的价格能够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要建立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风险监控体系。随着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整合进程的加快,金融风险也在加大,为此要制定有效的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规范市场运作,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高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风险意识和控制风险的能力。

货币市场论文篇3

一、文献回顾

关于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关注。

(一)在关于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关系方面

陆蓉(2003)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脉冲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度量了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她认为货币政策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楚尔鸣(2005)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作用于股票市场的效应明显,但传导过程中的“q”渠道和“财富效应”渠道等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宋宸刚、谭晓蓉(2001)还对股市泡沫的产生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影响作了分析,这个研究对当前股市或许具有现实意义。

具体深入到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方面,苟文均(2000)分析了资本市场有效传导货币政策的条件,探讨了货币政策变革的基本方向。栾怡(2001)开始注重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江其务(2001)、许祥秦(2001)在研究中国货币政策失效问题时提到股票市场的因素,进而陈柳钦(2002)系统分析了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重点阐明了我国资本市场有效传导货币政策的阻碍因素。刘志阳(2002)则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提出货币政策的股市传导机制模型并进行检验,得出结论: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相关度在逐步增强,这使得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较大冲击;当局应对现有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调整,重点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利率取向和最终目标的股价参考。刘岭(2003)进一步通过分析不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讨论了QFII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许崇正(2003)则详细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低效的原因,并且与陈建新(2003)提出了扭转中国股市传导货币政策低效的对策。

(二)在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关系方面

1.与最终目标的关系研究。Borio.C(1994)认为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中,央行没有理由去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只有当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时,货币政策才应干预资本市场。而国内学者钱小安(1998)在研究了资产价格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后指出,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执行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应在确定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Friedman(2000)通过对美国股票价格在一个较长时期中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股票价格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就我国情况,谢平、焦瑾璞(2002)认为1999年下半年开始的货币政策机制紧缩效应与股票市场的关联在增强。央行为提高稳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当关注股票市场的发展。同期,易纲等人(2002)借助模型分析发现,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不仅取决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股市。当股市价格偏离稳态越来越远时,经济运行将是不安全的。因此,央行制定货币政策应同时考虑股市价格和商品与服务的价格,但是央行的根本目标仍是维护币值的稳定。较权威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2002)的研究报告也认为对股市波动央行应关注但没必要盯住。

2.与中介目标的关系研究。货币需求方面:Friedman(1988)认为股票市场通过财富效应、资产组合效应、交易效应和替代效应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Friedman&McComac(1991)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股票价格与货币需求的关系,结果显示股票价格对货币需求具有负向影响。国内学者易行健等人(2004)实证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估计了包含股票市场成交额的季度货币需求函数,得出我国股票市场成交额减少了各个层次货币需求的结论。进而赵明勋(2005)实证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股票市场的发展倾向于减少狭义和广义的货币需求,且对广义货币需求的影响小于对狭义货币需求的影响。

具体到股票二级市场,据石建民(2001)、高莉、樊卫东(2001)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二级市场对货币需求具有统计显著性,为正相关关系。股票二级市场对M1需求的影响要大于对M2的影响。

货币供给方面:周英章、孙崎岖(2002)对中国1993—2001年股市价格波动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股市价格波动明显领先于货币供应量且对货币供应结构的稳定性构成较强的正向冲击,从而加大了央行货币调控的难度,削弱了宏观需求管理的有效性,故建议货币政策应密切关注股价波动。在股票价格对各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影响方面,王维安、杨靖(2003)通过对中国1999~2002年的实证分析认为,股价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和转换效应是存在的,替代效应作用于短期,而转换效应会在一段时滞后显现。金德环、李胜利(2004)则进一步研究了中国股市价格和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股市价格和M0、M2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它可以用货币供应量M0和M2来解释,但股价变化不是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原因。

(三)在股票市场与利率手段的关系方面

Rigobon&Sack(2001)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标准普尔500指数每升降5%就可能导致利率升降25个基本点,利率对股市波动的反应强烈。国内学者王军波、邓述慧(1999)通过分析央行利率政策对股票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发现利率政策在短期和长期上对股价波动幅度、股票成交量等都有显著的影响,只是对股票市场的短期影响有反常现象,而长期影响则是稳定的。但是高俊峰(2004)在分析利率政策对我国股市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后,则认为我国利率政策对股市的短期效应非常明显,但长期效应与理论分析有出入。他认为长期效应还要受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完善程度、相互间沟通程度以及长短期证券工具的丰富程度的制约,而这恰是我国的不足。具体到利率调整对股票交易量的影响方面,李敏、金光(2004)通过实证分析认为该影响存在时滞,这一时滞约在15到30天之间;而且利率调整不对股票交易量产生决定性影响。

三、二者的互动分析

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调控二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一)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

1.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的财富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它们所成立的前提是: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一体的,没有阻滞。也就是说,要具有充分发展的金融市场,这样的市场资金配置效率高,现实中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接近于此。

近两年我国股票市场成功地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了国有股和法人股的全流通,流通市值占GDP的比重迅速上升,股市规模进一步扩大,股市发展态势良好,这是有利因素。但种种制约因素使我国的证券市场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财富效应来响应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①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相互分割,一体化程度不高,货币和证券两种资产自身的联接效应以及两种资产价格的联接效应还有市场之间市场交易的非对称信息对称化效应不明显。②我国股票市场投机性太强,股票价格易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造假,市场信用体系并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急需完善。③市场规模尚需进一步扩大。

2.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调控最终目标的影响。传统意义上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这种只关注实体经济价格水平,不顾及虚拟经济资产价格的目标取向,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遭受到越来越多的尴尬和无奈。事实证明:股票价格已不能再排除在货币政策视野范围之外。随着资本市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日益重要、流通市值占GDP比重日益提高以及股指和GDP的相关度日益加强,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必然会日益加深,这其中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股价波动对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最终目标的完善已提出迫切要求。

3.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调控中介目标的影响。我国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定为货币供应量,与其相应的操作手段是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取决于基础货币投放的多少和货币乘数的大小。股票市场的发展将深刻影响货币供应量。因为伴随其发展,大量社会闲置资金将进人股市,银行、企业和居民的原有货币需求将发生变化,从而基础货币在他们之间的分配比例也将改变,这将影响基础货币的创造能力。而且由于股票价格的上涨,居民会减少现金持有,更多地进行证券投资,从而造成流通中现金漏损减少,货币乘数增大。股票市场的发展还将使居民、企业、机构投资者和商业银行通过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资金配置的互动加强,这将影响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稳定性,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力。可行的解决方法是在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上更多的采用利率手段,因为货币市场的利率变化将通过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从而帮助央行实现货币政策意图。

(二)货币政策调控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货币政策调控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股票价格的变动上。上文提及的货币政策的利率调控手段,实质上就是央行通过利率变化来改变货币和证券这两种资产的相对价格,从而吸引资金由货币市场流向资本市场,最终影响股票价格。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同样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当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居民手中持有的现金将增加,货币的边际收益下降,而就短期看居民出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变化不大,投机需求则会出现较大变化,于是股票价格将被推高。

四、政策建议

为了实现我国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调控的良好互动,政府应在如下三个方面调整完善政策:

1.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关注股价波动

2006年来我国股市发展迅猛,资本市场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位置愈发重要,股指与GDP的相关度也在加强,这意味着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会日益明显。而央行将股票价格纳入货币政策视线将适逢时机。

2.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货币市场论文篇4

一、票据市场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理论基础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货币政策的实施需要在一个有效的市场环境内,而货币市场因其能够灵活反映短期资金供给与需求的变化,比较准确的反映出市场信息,成为货币政策的理想实施场所。如前所述,票据市场在货币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通过票据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进行研究,有利于加深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认识,同时也可由此找出货币政策传导不利的原因。

在货币政策工具中,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都可以在票据市场中得以实施。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公开市场业务则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目前,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设有功能齐全的票据专营机构,各国中央银行也将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把货币政策直接传导到基层商业银行和企业,并通过票据市场来吸收反馈、调控或修改货币政策。首先,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再贴现利率和额度,影响人们运用票据进行融资的成本,由此发挥金融宏观调控的作用,调节货币供应量。其次,通过再贴现对象和再贴现票据的选择,直接引导信贷资金的流向,促进信贷结构的调整,从而增强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灵活性。最后,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在票据市场买卖各种票据,进行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促进商业票据流通,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因此,票据市场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实行宏观调控的理想场所。

二、我国票据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1.票据市场信用制度不健全,影响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

我国的票据市场建立之初,市场经济制度才开始建立,信用机制也刚刚起步,在这样的环境下,票据市场的信用状况至今为止仍不容乐观,违约行为时常发生,而且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假票据和克隆票据,为贴现资金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目前我国的票据信用形式主要是由银行承兑汇票,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市场信用制度的不健全,导致票据的买卖双方不得不选择信誉度高的银行作为中介来进行承兑,虽然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同时也得到了较好的安全保障。所以,在我国银行承兑汇票在票据市场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但与此同时,在贴现与承兑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信用风险转由银行承担。如前所述,当市场上存在假票据或克隆票据时,银行的信用风险将大大增加,进而影响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央行有可能会行使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将资金注入有风险的金融机构,从而维持金融的稳定。但同时这也是一种投放基础货币的行为,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最终可能会对货币政策的目标产生影响。

另外,在一个具有完善的信用机制的票据市场中,票据的高安全性相对会具有高流动性,而商业银行也倾向于持有这种票据,其持有票据的货币则是从超额准备金中提取的,这样就会降低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乘数增大,进而货币供应量增加。然而由于我国票据市场信用机制的不健全,票据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对票据的持有意愿并未达到发达票据市场的水平,所以我国票据市场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较弱。

2.票据市场交易结构存在问题,影响货币政策的操作力度

我国票据市场交易主体缺乏,票据种类单一,贴现和再贴现规模小,是票据市场发展以来一直都面临的问题。一个完善的票据市场,可以将供求双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制约的整体,中央银行通过这样的体系传导政策会得到显著的效果。由于我国票据市场交易主体贫乏,只有企业,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银行要“身兼数职”,且各银行间利益趋同,相互很难制约。而且银行出于其本身对存贷规模的追求,以及不良资产率降低的需要,作为票据交易的一方,很难公正、客观地承担起有效传导货币政策的任务。

票据市场种类单一,市场规模小,直接影响了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实施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进行公开市场业务要以丰富的票据种类和一定的票据规模为基础,以我国目前的票据市场情况来看,除了支票和银行汇票较为普及以外,本票和商业汇票较少,而且商业汇票中一大部分都是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仍占有绝对的地位。并且,尽管我国近几年票据市场的发展速度加快,但同发达国家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票据市场远未达到央行宏观调控所需要的票据规模,不利于公开市场业务的灵活操作。

3.票据市场定位不明确,阻碍货币政策功能的发挥

关于我国票据市场定位的问题,主要争论在于贴现票据是否要严格区分为贸易性票据和融资性票据。在国际上,贴现票据并无贸易性和融资性的区分,各商业银行审查的重点是风险程度。但从我国国情出发,为防范风险,将票据市场限定为发展以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为前提的市场,不支持融资性票据的贴现和再贴现。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很难区分贸易性和融资性的票据,中央银行也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的制度,商业银行很难操作,许多融资性票据经过技术操作后进入市场。当然,这也反应了在市场经济下,供需是由市场决定的,融资性票据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说明企业的融资需求可以通过票据市场满足。

正是由于我国政策管制和市场客观需要的矛盾,使得我国票据融资波动较大。融资性票据的出现是市场发展的必然,如果我国不明确解决这个问题,势必使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中遇到经营和政策的风险,导致运作不畅,最终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功能发挥也会收到阻碍。

三、关于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1.完善票据市场的信用机制

票据市场是一个古老的融资市场,其建立的基础就是商业信用,因此一个完善的信用环境是票据市场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为货币政策的有效实行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但是信用制度的完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有赖于整个社会的经济、法律、道德等因素的改善。而当前票据市场本身应该注意的是信息披露的加强,或者考虑建立票据风险基金,用于参与发行者的违约支付。另外,社会约束措施可以通过建立信用评级机构来执行,负责审核票据市场主体的信用等级,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一方面确保票据的安全性、流动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重视自身信用的建设。

2.扩大票据交易品种,培育多元化参与主体,健全市场运行机制

票据市场基础是票据业务,因此扩大票据交易的种类和规模,并进行品种创新,是票据市场发展的必要出路。所以,中央银行应该对符合条件中小企业的票据承兑、贴现申请大力予以支持,稳步推进商业银行的汇票业务,扩大票据承兑、贴现量,努力拓宽票据承兑贴现面。另外,鼓励推进融资性票据的使用也是近几年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我国目前还处在探索使用的过程中,接下来应注重培育和拓展规范、高效的融资性票据市场。

此外,积极发展票据市场的中介机构,培育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也是我国票据市场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3.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再贴现是央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再贴现率应该体现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如果中央银行希望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则应将再贴现利率定得高于货币市场利率,以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上行,反之,则应低于当期的货币市场利率,以便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但我国由2001年开始,再贴现率一再提高,2001年由2.16%提高到2.97%,2004年3月25日,中央银行又将再贴现率由2.97%提高到3.24%,致使再贴现业务量迅速减少,2007年,再贴现率一度上调为4.32%,过高的再贴现率大大限制了票据市场的贴现规模,阻碍票据市场的拓展,实施再贴现政策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再贴现率过高的问题已成为各界共识,因此,2008年11月27日央行将再贴现率下调到2.97%,以期由此活跃企业间商业票据市场,增强企业间的商业信用,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而票据市场的活跃,则更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

另外,在完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的同时,放松政府的过度管制。从法律上规范票据市场的秩序,为金融机构的创新提供法律的保障,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以及完备的市场准入和推出机制,对于我国的票据市场是非常必要的。但同时也应该放开对票据市场的过度管制。因为虽然我国票据市场的制度是政府强制推行的,但在现阶段票据市场各方面逐步趋于市场化,政府应为票据市场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建立完善的机制,而不是过度的管制和过多的参与,既由一个创建者转变为一个监管者。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票据市场的活跃,提高主体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使票据市场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货币市场论文篇5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其行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企业在从事主营业务的同时,如何开源节流,降低成本,增加资产收益,成为企业决策层考虑的问题。当企业有大量的资金苦于找不到更好的投资项目时,一般的选择是将其存放在银行,以备不时之需。企业的这种选择本无可厚非,但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企业有没有更好的选择呢?这时,企业理财就孕育而生。企业理财是指企业将闲置资金投资于股票,债券,基金等易变现资产或将资金短期内交由他人打理,以获取超额收益的行为。但是,长久以来,企业理财没有受到重视。

1企业理财不被重视的原因分析

从具体实际来看,企业理财不被重视的原因有:第一,在传统观念中,企业被定位为生产经营为主,与经营无关的其他行为受到限制,也不被人所了解。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很多企业经常面临资金短缺的窘境,何谈富余资金进行投资?第三,企业对于理财资金有很高的要求,比如风险要低,流动性要好等。过去,很少有这样的投资品种。第四,企业缺乏投资方面的专业人才,对投资市场缺乏客观公正的评判,如果投资失误,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的社会定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策的宽松,融资渠道的拓宽,金融衍生品种的增多,使得企业运用资金的能力逐步加强。企业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当企业有大量的闲置资金,寻求超过银行存款收益的行为就成为可能。在企业理财中曾经红火一时的当属委托理财。它是券商将企业托付的资金进行运做,并获得收益的行为。其刚推出时,以承诺的高收益,低风险倍受企业青睐。但随着市场风险的增大,券商违规行为与日俱增,很多企业被抛进了资金无底洞,有的甚至血本无归。这种理财方式也成为昨日黄花,被大家所诟病。

其他的理财方式呢?债券,风险较低,但流动性差;股票,流动性好,但风险较高;外汇,专业性太强。有没有适合企业投资的品种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货币市场基金。

货币市场基金是证券投资基金的一种。而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证券投资方式。它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作,从事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投资。其特点如下:投资基金的单位面值较低,在我国是1元人民币;管理费、购买费较低,有利于吸收社会资金;基金由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由专家经营,有利于降低风险,得到较高回报;实行投资组合,《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资产进行证券投资,应当采用资产组合的方式。”这样,有利于分散风险,保障投资者资产的安全。而货币市场基金具有证券投资基金的所有特征,又有其独特性。

2货币市场基金的特性

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有以下特征:(1)货币基金与股票基金,债券基金类似,是投资于货币市场上短期有价证券的一种基金。如国库券,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企业债券等有价证券,安全性很高;(2)货币市场基金可随时申购,随时变现,流动性极强;(3)货币市场基金面值恒定为1元,收益体现在其份额的增加,而且每日分配收益,按月结转基金份额,享受复利;(4)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等,收益稳定;(5)货币市场基金无申购费、赎回费,交易手续费为零;(6)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免税,不交20%的所得税;(7)赎回资金到帐迅速,T日赎回,一般T+2日资金即可到帐。

3货币市场基金的历史

货币市场基金最早发源于1971年的美国。由于对存款小户的利率歧视,货币市场基金应运而生——将小户的资金集中起来,以大户的姿态出现在金融市场上。一般投资者因市场准入资格、资产规模等原因无法投资,而货币市场基金则成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借道进入货币市场的便捷途径。它通过资金的汇集可进行金融“批发”业务,争取到银行间货币市场的较高收益,而且这种收益非常稳定。资金量较小的投资者在债券市场不具成本优势,无论是信息,资讯或交易方面都会产生较高成本,通过基金公司进行大批资金的运做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产生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

货币市场基金诞生以来,全球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大,到2004年年底,全球最大的25家基金管理公司中货币市场基金的总资产达到1.25万亿美元,高于债券基金和混合基金的总和,以25.11%的比例高居全球共同基金市场的第二位。在很多发达国家,它几乎是家庭和企业最主要的理财工具。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都非常适合企业进行投资。难怪在西方国家,货币市场基金已经成为企业现金管理的工具。当然,低风险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将闲置资金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并不等同于将钱存入银行,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但是截至2006年3月7日,从运作满一年的12只货币市场基金最近一年的总回报率的平均值2.24%来看(摘自wind资讯),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都是非常理想的。2004年9月我国出台的《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规定》,更强化了资金的安全性。其明确规定货币市场基金不得投资可转债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正回购的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40%;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180天。这些规定增强了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控制力度,突出了货币市场基金的低风险,高流动的可靠性,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货币市场论文篇6

中央银行要使货币政策的效用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必须完全充分地掌握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市场经济国家的银行主导着金融体系,银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机制,但是,随着股票市场的深化和发展,银行体系在一国融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下降,股票市场作为融资渠道、资源配置和产权交易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增强,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更加复杂;另外,传统上大多数国家都把抑制通货膨胀即保持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稳定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最终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对经济增长日益重要并且与消费价格水平相关的资产市场价格股票价格是否纳入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中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激烈争论和中央银行的极大关注,这就使以稳定币值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受到挑战;以及随着证券市场深度与广度的扩大,股票市场成为银行信贷渠道以外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又一重要渠道,从而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准备金制度和公开市场操作产生了影响;最后还包括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在下降。

二、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传导经历如下过程:当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将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的变化一方面通过影响银行的贷款扩张能力直接使企业和消费者增加支出从而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通过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引起货币供给的变化,从而引起金融市场利率以及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变化,进而影响支出和总需求。在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通道,银行信用的成本和可得性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机制。但随着股票市场的深化和发展,大企业以及原来主要依靠银行信贷才能获得资金的大量中小企业都能低成本地进入股市直接融资,银行信贷渠道传导货币政策主通道的地位将大打折扣,而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功能则日益突出。在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中,传统的、教科书式论述的是凯恩斯的理论,即央行的政策调整先影响市场短期利率,再传导到长期利率,影响投资水平,进而影响实际经济。股票价格的上涨会通过财富效应影响消费,从而影响社会信用规模和实际经济活动。财富效应,根据生命周期模型,居民的消费支出由居民的毕生财富决定,人的毕生财富由人力资本、真实资本及金融财富组成,而金融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普通股;当股价上升时,金融财富增加,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情况下,居民的消费支出将增加,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当然股价的短期爆发性上扬,对消费者而言只是暂时性收入的变动,对消费的刺激作用较小。但如果股市的繁荣是长期而稳定的,居民的金融财富将持续增长,居民的消费支出将会增加。此外,长期稳定发展的股市还会改变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从而增加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而增加消费支出。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新经济的出现使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带动股市持续上涨、活跃,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利率对消费与投资需求的影响。一般地讲,升息会增加企业的利息成本而减少投资需求。但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使公司盈利和价格——收益比率上升,同时投资者从股市的回报率高于利息成本,这必然会削弱利率对消费和借债入市需求的影响。从这几年美国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操作结果来看,利率对股市价格的影响已有所改变,表现在:一方面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在下降,另一方面股市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在加大。以前,美联储调息对股市影响很大,当利率上调,股市价格通常是大跌;当利率下调时,股市价格上涨。而近几年从美国联储利率调整的影响力来看,股市投资者是透过利率的变动来预期美国经济走势而非利率本身的含义,也就是说,当利率上调时,股市也同时大涨(个别情况除外),因为利率上调意味着经济的增长趋势;如果利率下调,其意味着经济的疲软,股市也随之下跌。利率与股价的关系已经有所改变,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力已在下降。相反,美国的货币政策调整经常要考虑股市走势的因素。如2001年3月20日美联储调整利率多少与股市的发展动向有关,尤其是考虑到调整前股市财富缩水对消费支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又如2001年4月18日,美联储在降息的公告中表示,持续下跌的股票价格、制造业疲软以及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景气是促使联储今日降息的主要原因。

三、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影响

传统的货币政策立足于保持币值稳定,多将商品和劳务的一般价格水平作为目标。但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股票价格的变动已经开始对一般价格水平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并直接关系着投资者的生活水平(在此意义上与商品价格的作用一样),因为股票价格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具有重大影响。一方面,股票价格的上升会改善企业、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从而通过财富渠道带来一般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膨胀,同时,股票价格的膨胀与消费品价格的膨胀一样会歪曲价格信号,误导实体经济的投资与决策,从而造成实体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不当。股票价格的快速攀升还可能会促进企业过度投资或促使投资者过分贷款投资股市,助长股市泡沫。从理论上说,股票价格的膨胀有可能造成一般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膨胀,因为财富效应会增加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刺激消费者花费他们的股票收益。即使在产品市场的买方条件下,股票价格的猛涨对商品和服务价格的膨胀没有什么影响,中央银行也仍然应该关注股票价格的膨胀。因为股票价格的膨胀与消费品价格的膨胀一样会歪曲价格信号,从而造成实体经济中的资源配置不当。股票价格的快速攀升可能会促使公司过度投资或促使投资者过分贷款,因为他们可能在未来的资本收益上下赌注。股票价格膨胀的另一个巨大风险在于它的高度波动性。这种高度的波动性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金融与经济的不稳定。历史的经验证明,股票市场持续的泡沫时间越长,它爆破的声音就越大,对实体经济的损害就越严重。另一方面,一旦股票价格剧跌,则会使企业和个人的财富大幅缩水,从而动摇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并大量减少投资和消费支出,同时,由于银行抵押品价值的缩水而使银行陷入财务危机之中,诱发信贷危机,这些情况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引发严重的通货紧缩。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急剧下跌引起的通货紧缩才是真正可怕的通货紧缩。因为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剧跌意味着个人和企业财富的急剧减少,严重动摇人们的消费信心,减少消费支出。同时,由于银行抵押品价值的缩水而使银行陷入财务危机之中,这会引起整个社会的恐慌。因此,至少从理论上看,将一般物价水平作为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不完全的。实践中,人们还发现,股票价格的过度上升往往出现在一般价格水平比较稳定的时期,股票价格与实体经济价格水平的背离往往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处于两难局面。

四、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金融当局采纳的主要是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的货币数量理论,即货币供应量与名义收入成有规则的正比关系,比如,每年增长6%~7%,以保证经济在无通货膨胀下按自然率水平稳定增长。但随着货币流通速度变化、金融市场自由化与国际化、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收入型货币数量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日益下降,人们发现货币数量不再简单地与物价和收入呈比例关系,而是与经济体系中所有需货币媒介的交易(包括金融市场交易)有重要相关性。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市场化的经济中,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其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都越来越令人不满意。股票市场的发展使货币需求函数发生变化,使实际货币需求与货币政策的数量目标之间出现较大差异,而在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中,货币总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仅仅考虑的是货币总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没有充分考虑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因而货币总量与一般价格水平间的关系并不能反映整个经济的全貌。从货币供给看,货币供给量是由央行、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共同决定的,而后三者对信用创造的影响在日益增强,而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也是影响这三者行为的重要方面。股票市场的发展改变了货币的供需,使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做法受到挑战。

五、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再贴现、准备金制度和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传统货币工具的三大法宝,这三个工具都可以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有效地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从而影响消费、投资乃至整个宏观经济。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深度与广度的扩大,股票市场成为银行信贷渠道以外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又一重要渠道,金融结构的变化使再贴现、准备金制度的作用弱化,而公开市场操作则以其更富弹性、更具市场化而受到各国央行的青睐,因此,可以说股票市场的发展使公开市场操作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六、小结

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也对货币政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尤其在货币政策传导,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等方面,然而对其影响的深度与广度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参考文献:

[1]Bernanke,B.,andM.Gertler,1995,InsidetheBlackBox:theCreditChannelofMonetaryTransmission[J],JournalofEcono

micPerspectives,Vol.9,No.4,Fall.

[2]Bernanke,BenandGertlerMark,1999,MonetaryPolicyandAssetPriceVolatility,inNewChallengesforMonetaryPolicy

[J].KansasCity:FederalReserveBankofKansasCity.

[3]Bernanke,BenandGertlerMark,2001,ShouldCentralBanksRespondtoMovementsinAssetPricesAmericanEconomicRev

iew[J],May.

[4]戴有根.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金融研究,2000,(9).

[5]冯用富.货币政策能对股价的过度波动做出反应吗[J].经济研究,2003,(1).

货币市场论文篇7

货币供给是极其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目标紧密相连。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货币供给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货币供给与实体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注定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过度的货币供给会导致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的恶化,使一国经济内外失衡;而货币供给不足也会压抑经济的健康增长。因此稳定并且适度的货币供给对国民经济的运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我国现阶段的新情况,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无疑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中介目标的选择都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相关文献综述

货币供给是指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是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由家庭和厂商持有的政府和银行系统以外的货币总和。货币供给是现代经济体系的中心内容之一,是一国经济稳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增长的定义通常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或者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另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就是指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或者说,经济增长代表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展。

关于货币政策有没有效果的问题,其实就是货币能否影响产出,或者说货币是否中性的问题。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一定量的货币供应增加(减少)只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

总体来看,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因而货币是中性的。

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货币在其中调节作用的显现,货币中性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作用也不断下降。人们从历史与现实的发展来看,觉得货币非中性论可能更贴近现实。

通过比较物物交换经济与货币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后者前进的步伐要比前者快得多。

这两者发展速度的差别原因虽然有多种解释,如技术进步、知识积累、制度完善等等,但两者根本的区别仍在于货币的存在与否。货币产生后,不仅大大便利了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将有限资源更多地节约,用于实际部门的生产,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此逐渐形成的一套商品货币关系。所以,从更广阔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货币非中性应更具说服力。凯恩斯是真正指出货币对经济具有巨大作用的人。凯恩斯认为,只要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那么总需求的扩大就会使产出增加,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因此,凯恩斯主张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总需求,以此消除失业和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

总体上看,关于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1)推动论。认为从积极的方面看,货币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因此应尽量多增加货币供应,企求经济发展得快一些和再快一些。并指出货币供给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具有普遍意义。持这一观点的同样也承认,货币供应过量会导致物价上涨过快过猛,从而使经济增长率被迫下降。

(2)中性论。主要理论依据是,货币是商品价值符号,在经济体系中起流通手段、交换手段和价值标准的作用,对经济增长并无直接影响,而且从国际经验看,既有通货膨胀(多发货币的必然结果)下的经济增长,也有通货稳定下的经济增长,因而也难于从实证角度找到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3)抑制论。其理论依据与“中性”论相似并认为通胀使生产失去多少本可增产的机会。

而且进一步指出,货币政策的目标应该是稳定货币,为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因为多发货币就是货币贬值。在宏观方面,它破坏了价格的信息功能,使资源的利用效益降低,以至破坏生产和积累;在微观方面,则使社会上对物价变动有不同预期和调整能力的集团或个人,有意外的、不公正的得失,从而挫伤了有固定收入的劳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并导致社会、政治动荡。

在实证研究方面,外国学者Sims(1972)在其论文《Money,OutputandCausality》中引入了Granger因果检验来检验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Sims在该论文中用名义GDP和货币供给建立双变量模型,以美国数据作为样本,发现货币供给的变化是名义产出GDP变化的显著原因。

近年来,国内逐渐开始了对此问题的实证分析。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由于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模型和数据处理不同,使得结论也存在分歧。易纲(1996)考察了改革前和改革后不同时期货币与收入之间因果关系,发现1953-1978年间广义货币M2对国民收入不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在改革期间(1978-1991)货币供给对经济活动有影响。曾令华(2006)通过对1996-2005年间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产出的相互关系的分析,表明M2对产出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刘斌(2000)采用单方程分析和多方程分析,对二者关系的实证研究表明,短期内货币供给的变化对产出的有影响,但从长期看,货币供应量对产出不产生影响。丁佳(2005)通过Granger检验,M0与GDP之间没有表现出相关关系,M1、M2是影响产出变化的重要原因,而且M2对GDP的影响更大于M1。郭明星、刘金全(2005)利用具有马尔科夫区制转制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MS-VECM)表明我国产出与货币供应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货币供给增长率与产出增长率之间的影响关系,依赖经济周期的阶段性。夏斌、廖强(2001),许云霄、秦海英(2003)认为货币供给可能对产出具有影响的同时,产出也可能对货币供给具有反馈作用。

2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衡量经济增长的测算指标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从1985年起,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建立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式采用GDP对国民经济运行结果进行核算。所以本文采用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测算指标。同时本文选用M2作为货币供应量的指标。

在这里,我们把GDP分为名义GDP和实际GDP两种分别进行实证研究。名义GDP也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也就是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是不考虑通货膨胀这些因素的。而实际GDP是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实际GDP的各种变动被广泛地用来衡量产出的水平和波动。

本文选取1999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的GDP和M2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CCER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由于实际GDP是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是剔除了物价因素的,因此我们用名义GDP除以CPI,以消除物价对GDP的影响。

由于名义GDP、实际GDP和M2均是非平稳序列,且名义GDP和实际GDP还表现出很强的季节性。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把时间序列的波动归结为四大因素:趋时变动、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季节调整是对时间序列中隐含的由于季节性因素造成的季节变化的影响加以纠正的过程。一般认为,季节性因素是指在正常年度情况下,季度或月度序列(统称为子年度序列)中表现出来的有规律的流动变化。由于不同的季节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相同活动在不同季节里的经济效果不同,导致不同子年度指标之间往往具有不可比因素,掩盖了真实的经济周期,因此季节调整很有必要。本文使用Eviews5.0分析软件中SeasonalAdjustment(X12方法)来消除季节波动。同时为了消除数据中存在的异方差,分别对各变量消除季节趋势后的数据取对数,得到新的各变量lnGDP、lnRGDP和lnM2。在接下来的实证分析中,我们就用lnGDP、lnRGDP和lnM2这三个变量进行研究。

2.1货币供给与名义GDP关系的实证分析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对lnGDP和lnM2进行单位根(ADF)检验,我们建立有截距项有趋势项的ADF模型,检验结果如下: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到,lnGDP和lnM2均经过一次差分后变为平稳序列,lnGDPt和lnM2t都是一阶单整,即lnGDPt~I(1),lnM2t~I(1)。因此lnGDPt和lnM2t之间可能存在着协整关系。

(2)变量的协整检验由单位根检验得知,lnGDPt和lnM2t都是一阶单整,所以可按EG两步法做如下协整回归并检验两个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两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则由上式计算的∧tμ应具有平稳性。对∧tμ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得出:检验结果表明,∧tμ在所有置信水平下均是平稳的,因此lnGDPt和lnM2t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因果检验计量经济学建立的本质就是利用回归分析工具处理一个经济变量对其他经济经济变量的依存关系。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能对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

通过建立VAR模型,根据施瓦茨准则,当SC最小时,即为模型的最佳滞后期数。在这里我们通过检验得到,在滞后2期的情况下,SC最小,SC=-7.4778,因此最佳滞后期数为2。

变量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结果如下: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名义GDP与M2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在滞后2期的情况下,M2是引起名义GDP变动的原因,名义GDP是M2变动的结果。而名义GDP对M2没有反馈作用,不是引起M2变动的原因。

2.2货币供给与实际GDP关系的实证分析

(1)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对lnRGDP进行单位根(ADF)检验,我们建立有截距项有趋势项的ADF模型,平稳由检验结果得出,lnRGDP在经过一次差分之后变为平稳序列,所以lnRGDPt为一阶单整,即lnRGDPt~I(1)。又因为lnM2t也是一阶单整序列,因此,两个序列可能存在着协整关系。

(2)变量的协整检验我们依然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检验。

首先,对lnRGDPt和lnM2t进行协整回归两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则由上式计算的∧te应具有平稳性。对∧te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te在5%和10%的置信水平下均是平稳的,因此lnRGDPt和lnM2t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通过建立VAR模型,我们得到,在滞后2期的情况下,SC最小,SC=-7.2854,因此根据施瓦茨准则,最佳滞后期数为2。

下面对lnRGDPt和lnM2t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下:由检验结果知,实际GDP与M2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在滞后2期的情况下,M2是引起实际GDP变动的原因,实际GDP是M2变动的结果。而实际GDP对M2没有反馈作用。

2.3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阶

段检验在前面的检验中我们知道,无论是实际GDP还是名义GDP,他们都与M2存在着协整关系,即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并证明了M2是引起GDP变动的原因。在1999年至2009年的这11年中,中国的货币政策经历了由稳健到适度从紧的过程。那么货币政策的松与紧对GDP有何影响,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哪一个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呢?下面我们选取1999年至2009年中处在不同货币政策阶段的实际GDP和M2进行分析研究。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大事记,自2003年起,我国实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直至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由2008年开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因此我们选取2003年至2005年的季度数据作为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期的测算数据,选取2005年至2007年的季度数据作为货币政策相对宽松时期的测算数据,对两组数据分别进行研究分析。

我们选取消除季节因素的实际GDP与M2作为测算指标,并同样对它们取对数来消除异方差。

(1)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期的关系检验我们首先对2003年至2005年间的lnRGDP和lnM2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由检验结果知,lnRGDP和lnM2均是二阶单整序列,接着检验它们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对回归得到的残差∧te进行平稳性检验:由此得出,lnRGDP和lnM2在2003年-2005年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由OLS的回归结果也可以看出,在2003年-2005年间,我国实际GDP对货币供给的弹性系数为1.4291,即货币供给每增加一个单位,就会引起实际GDP增加1.4291个单位。(2)货币政策相对宽松时期的关系检验首先对2005年-2007年的实际GDP和货币供给M2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由检验结果知,lnRGDP和lnM2在10%的置信水平下在2005-2007年间都是平稳的,因此可以直接进行OLS回归。即货币供给每增加一个单位,就会引起实际GDP增加0.8819个单位。超级秘书网

3结论

基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实际GDP还是名义GDP,他们都与M2存在着协整关系,即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从协整回归式来看,M2对GDP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这与推动论相近,也与曾令华等的结论相似,表明货币供给对产出有影响,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只是货币供给的增长对名义GDP与实际GDP有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当M2增加一个单位时,有助于名义GDP增长1.0045个单位,而有助于实际GDP增长0.9754个单位。货币供给对名义GDP的增长贡献大于对实际GDP的增长贡献,这符合现实的情况。

因为在名义GDP中包含了一部分物价因素,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会引起物价的变化,因此货币供给对名义GDP的增长贡献会大于对实际GDP的增长贡献。

通过因果关系检验,可以看出,在滞后2期的情况下,M2是引起GDP变动的原因,GDP是M2变动的结果,M2对GDP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与Sims、丁佳的检验结果一致。

而GDP对M2没有反馈作用,不是引起M2变动的原因,与夏斌等的研究结果相反。

在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分阶段检验中,我们看出实际GDP对货币供给的弹性系数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期要高于货币政策相对宽松时期,表明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期,货币供给对实际GDP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货币政策相对宽松时期,国家放松银根,大量资金流入社会,这时就拥有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导致资金的分散,一部分资金可能流入股市等虚拟经济中,而对实体经济的投资热度减退。而股市等虚拟经济产生的价值是不记入GDP的。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期,人们的投资显得更为谨慎和集中,因此会出现货币供给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期比在货币政策相对宽松时期对实际GDP影响更大的现象。

[参考文献]

货币市场论文篇8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1)的实证案例: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情况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分析: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情况(一)美国1.美国1960s年以前的货币市场——初级阶段在美国金融史早期,“货币市场”一词通常狭义的指贷款给证券交易商和经纪商的市场。在30年代大危机后的金融改革中,建立了严格监管的金融体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1)的实证案例: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情况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分析: 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情况(一)美国1. 美国1960s年以前的货币市场——初级阶段在美国金融史早期,“货币市场”一词通常狭义的指贷款给证券交易商和经纪商的市场。在30年代大危机后的金融改革中,建立了严格监管的金融体系: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做出了严格详尽的规定,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业务进行了严格划分;Q条例禁止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付息,并规定了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利率上限;建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等。尽管受到了种种的法规束缚,但商业银行也仍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二战以后,银行的分支机构增加、规模扩大。与受到严格管理的商业银行相比,美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速度更快。50年代,商业银行资产的平均年增长率只有4.3%,而非银行存款金融机构的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0%,主要有储蓄贷款社、互助储蓄银行、信用社等。 在这种金融背景下,美国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大公司、大机构为主体的货币市场,具体有以下几个子市场:(1) 国库券市场:由财政部发行的国库券是联储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成为联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一座桥梁。(2) 票据市场:根据《1933年联邦储备法》,各银行开始办理承兑业务,银行承兑票据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开始在货币市场上流通。而这一时期的商业票据市场还不很发达。(3) 回购协议市场:经营国债、银行承兑票据等的回购业务。2.1960s——1990s的金融创新浪潮促进了货币市场的大发展从60年代开始,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的急剧上升大大改变了金融市场的需求状况,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供给状况。与此同时,严格的金融法规越来越束缚银行的手脚。金融机构发现旧的经营方式不再有利可图,传统的金融工具已不再能吸取资金,为了顺应需求和供给的变化,以及规避管理,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各自在竞争中寻求出路,掀起了金融创新的浪潮。 毫无疑问,这次浪潮也反映在货币市场上,使货币市场出现许多新的工具,出现了新的子市场,主要有:(1) 商业票据市场:商业票据出现在18世纪,但直至1960s后才得到迅速的发展。发行票据的公司1965年为300多家,1980年增至约1000家。70年代市场未清偿商业票据的年递增率为12.4%。许多一向从银行借取短期资金的公司改为在商业票据市场上筹集短期资金。从1970——1993年,商业票据未清偿余额增加了1500%以上(从330亿美元增加到5500亿美元,见表1)。(2) 可转让存单(CD)市场:1961年以前,CD是不可转让的,所以也就不成为能在货币市场流通的一种金融工具。自从1961年花旗银行发行第一张大额可转让CD,这种金融工具迅速成长为商业银行的一种主要筹资手段。(3) 联邦基金市场:即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始创于70年代,原来是商业银行在联储账户上的超额储备和不足储备之间的余额借贷,现在已不限于联邦基金的借贷,而成为商业银行、储蓄机构、联储、外国银行 >>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1)的实证案例: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情况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分析: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情况(一)美国1.美国1960s年以前的货币市场——初级阶段在美国金融史早期,“货币市场”一词通常狭义的指贷款给证券交易商和经纪商的市场。在30年代大危机后的金融改革中,建立了严格监管的金融体的分支机构相互之间拆借短期资金的市场。货币市场的大发展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资本市场一道构建起美国以直接金融为主体的金融模式。(见图1) 表1 货币市场工具年末未清偿余额年份1970198019901993国库券81216527715CDs55317543381商业票据33122557550银行承兑票据7425232回购协议357144168联邦基金16186162欧洲美元2559263总计19782719761971资料来源:《联邦储备资金流量表》、《联邦储备公报》、《银行和货币统计(1945-1970年》、《年度统计摘要(1971-1975年)》、《总统经济报告》图

货币市场论文篇9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1)的实证案例: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情况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分析: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情况(一)美国1.美国1960s年以前的货币市场——初级阶段在美国金融史早期,“货币市场”一词通常狭义的指贷款给证券交易商和经纪商的市场。在30年代大危机后的金融改革中,建立了严格监管的金融体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1)的实证案例: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情况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分析: 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情况(一)美国1. 美国1960s年以前的货币市场——初级阶段在美国金融史早期,“货币市场”一词通常狭义的指贷款给证券交易商和经纪商的市场。在30年代大危机后的金融改革中,建立了严格监管的金融体系:对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做出了严格详尽的规定,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业务进行了严格划分;Q条例禁止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付息,并规定了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利率上限;建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等。尽管受到了种种的法规束缚,但商业银行也仍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二战以后,银行的分支机构增加、规模扩大。与受到严格管理的商业银行相比,美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速度更快。50年代,商业银行资产的平均年增长率只有4.3%,而非银行存款金融机构的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0%,主要有储蓄贷款社、互助储蓄银行、信用社等。 在这种金融背景下,美国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大公司、大机构为主体的货币市场,具体有以下几个子市场:(1) 国库券市场:由财政部发行的国库券是联储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成为联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一座桥梁。(2) 票据市场:根据《1933年联邦储备法》,各银行开始办理承兑业务,银行承兑票据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开始在货币市场上流通。而这一时期的商业票据市场还不很发达。(3) 回购协议市场:经营国债、银行承兑票据等的回购业务。2.1960s——1990s的金融创新浪潮促进了货币市场的大发展从60年代开始,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的急剧上升大大改变了金融市场的需求状况,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供给状况。与此同时,严格的金融法规越来越束缚银行的手脚。金融机构发现旧的经营方式不再有利可图,传统的金融工具已不再能吸取资金,为了顺应需求和供给的变化,以及规避管理,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各自在竞争中寻求出路,掀起了金融创新的浪潮。 毫无疑问,这次浪潮也反映在货币市场上,使货币市场出现许多新的工具,出现了新的子市场,主要有:(1) 商业票据市场:商业票据出现在18世纪,但直至1960s后才得到迅速的发展。发行票据的公司1965年为300多家,1980年增至约1000家。70年代市场未清偿商业票据的年递增率为12.4%。许多一向从银行借取短期资金的公司改为在商业票据市场上筹集短期资金。从1970——1993年,商业票据未清偿余额增加了1500%以上(从330亿美元增加到5500亿美元,见表1)。(2) 可转让存单(CD)市场:1961年以前,CD是不可转让的,所以也就不成为能在货币市场流通的一种金融工具。自从1961年花旗银行发行第一张大额可转让CD,这种金融工具迅速成长为商业银行的一种主要筹资手段。(3) 联邦基金市场:即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始创于70年代,原来是商业银行在联储账户上的超额储备和不足储备之间的余额借贷,现在已不限于联邦基金的借贷,而成为商业银行、储蓄机构、联储、外国银行 >>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1)的实证案例: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情况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关系分析: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情况(一)美国1.美国1960s年以前的货币市场——初级阶段在美国金融史早期,“货币市场”一词通常狭义的指贷款给证券交易商和经纪商的市场。在30年代大危机后的金融改革中,建立了严格监管的金融体的分支机构相互之间拆借短期资金的市场。货币市场的大发展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资本市场一道构建起美国以直接金融为主体的金融模式。(见图1) 表1 货币市场工具年末未清偿余额年份1970198019901993国库券81216527715CDs55317543381商业票据33122557550银行承兑票据7425232回购协议357144168联邦基金16186162欧洲美元2559263总计19782719761971资料来源:《联邦储备资金流量表》、《联邦储备公报》、《银行和货币统计(1945-1970年》、《年度统计摘要(1971-1975年)》、《总统经济报告》图

货币市场论文篇10

货币市场基金创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MoneyMarketFund,简称MMF)是一种以银行存款、短期债券(含央行票据)、回购协议和商业票据等安全性极高的货币市场工具为投资对象的投资基金。经过30年发展,就已占据世界共同基金市场近三成的份额,在美国,其规模更是远超储蓄存款。货币基金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投资对象不同于股权或债券基金,具有与众不同的比较优势,表现在:

1.货币市场基金收益率一般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货币市场基金汇集众多投资者的小额资金,进行金融“批发”业务,能争取到银行较高利率,还可以投资于收益率较高的短期证券,收益稳定。通常货币市场基金不收取赎回费,管理费用也较低,约为基金资产净值的0.25%~1%,远低于一般基金1%~2.5%的年管理费率,从而降低了费用,保证了收益。

2.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很低。货币市场基金并没有把收益率放在第—位,安全稳健才是其运作的主要目标,其投资工具到期时间很短、一般持有剩余期限小于一年的债券,基本不会亏本,通常只受市场利率的影响,极少发生发行主体不能履约的情况。

3.货币市场基金的流动性很高。几乎所有货币基金都采取开放式基金形式,投资者通过银行网点进行申购,赎回的便利性与银行存款十分相近,3天就能到账的流动性让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现金管理工具”。

中国的货币市场基金起步较晚,2003年底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才正式发行,但随着短期证券市场的兴起与基金制度的完善,货币基金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2006年初其发行数量已接近30只,总规模超过2000亿元,占据了中国开放式基金的半壁江山。此外,由于受到股市持续低迷的影响,股票型、配置型基金平均收益水平一直不能让人满意,而货币市场基金却是一枝独秀。在2004年和2005年股票基金与债券基金整体亏损的情况下,货币市场基金赚的盆满钵盈,平均收益水平达到了2.30%。这虽然是特定历史时期下的短期现象,但也从侧面反映了货币市场基金的市场竞争优势。

二、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路径选择——普遍经验与中国特色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金融发展程度的差异,造成了各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不均衡,其发展路径与模式也互有差别。从各国货币基金发展历史来看,在本质上货币市场基金遵循的是与证券投资基金相同的发行运作方式,其发展路径与共同基金如出一辙。纵观世界各国基金市场,不难发现最典型的差异集中在基金发行主体性质的不同上。

第一种模式:银行主导型基金产业。这种模式流行于欧洲大陆及亚洲各国,其主要特征是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在内的共同基金产业基本上是传统的商业银行和保险行业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新业务。货币市场基金一般作为银行业或保险行业的新业务来加以发展,而基金管理机构通常依附于银行或者保险公司,成为其一个业务部门或者下属的控股公司。

第二种模式:基金管理公司主导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共同基金产业是在独立于传统的银行业、保险业的基础上,由一些独立的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公司重新组成新的产业链。在这种模式下,基金基本上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来进行发展的。传统的商业银行在其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是由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掌控。

通常来讲,一国货币市场基金发展路径的选择是由其国内金融体系的内在要求决定的。传统的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和新型的以市场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对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存在着本质上不同的要求。这种制度环境的差异制约着货币市场基金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在以银行为基础的金融体系中,银行在动员储蓄、分配资本、监管公司经理投资决策和提供风险管理工具中发挥主导作用,如德国和日本。而在以资本市场为基础(market-based)的金融体系中,资本市场在动员储蓄、实施公司控制和进行风险控制中处于中心作用,如美国和英国。可以看出,货币市场基金业发展路径的选择与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特别是不同的金融体系决定了各国货币市场基金行业特有的生存路径和发展模式。

目前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的重要特征是基金基本上都是由独立基金管理公司发起成立并充当管理人,是一种基金管理公司主导的货币基金发展路径。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金融分业经营,严格的政策壁垒限制了资金雄厚的商业银行的进入,基金管理公司得以迅速发展成为货币市场基金的主导。但另一方面,在中国现行的金融体系中,一个毋庸置疑的现实是商业银行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仍将发挥着资本市场的主导作用。根据世界各国的一般经验,银行主导型发展模式将更加适合中国现在的金融结构态式,更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主导作用。由于中国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单一及对低风险资产格外偏好、居民储蓄余额居高不下,因此低风险的货币市场基金需求巨大,银行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基金无疑前景广阔。2005年《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办法》的颁布是中国金融制度的重大创新,它在政策上为银行进入基金行业铺平了道路。

三、大力发展银行货币市场基金的效应分析——三大优势

1.从影响银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各国的经验是:货币市场基金业务与银行业务的匹配性最高,银行拥有的强大的分销网络以及多年来在客户中建立起来的信誉关系,使其迅速接触到巨大的客户群体,实现了业务快速发展。(1)改变中国商业银行较为单一的资产结构,优化商业银行负债结构,积极进行中国银行混业经营的探索,提高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均超过了60%,与西方商业银行形成强烈反差,银行整体资产结构单一、盈利能力差。发行货币市场基金能够很好地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期限结构矛盾,拓宽银行的中间业务的盈利能力,同时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促使银行开展多元化经营,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重,优化收入结构,提高竞争力。(2)加快“储蓄分流”,激发银行活力,进一步分散金融体系风险。长期以来中国资本市场间接融资占绝对地位,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一方面,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

道,居民储蓄余额居高不下;另一方面,随着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比率不断升高,这样全社会的融资风险都集中到银行,放大了银行的资产经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以通过发行货币基金,以自身的信用基础做保证在居民储蓄账户和货币基金账户之间打开通道,进行大规模运作。一方面具有极高信誉度的国有商业银行更符合中国投资大众的“求稳”心态,另一方面与现有的基金公司较小的规模运作相比,银行大规模运作货币基金能够带来更大的投资收益,提高货币基金对广大居民的投资吸引力,从而实现储蓄向货币资金规模化的转移,取得分散银行体系金融风险的实质性效果。

2.从货币基金市场发展的角度来讲,银行主导货币市场基金可有效地改变目前国内基金公司普遍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不足的现状,有利于提高整个基金业的竞争力和运行效率,加速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1)目前国内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只有500多亿元,个别基金公司管理的规模甚至不足10亿元,其股东主要是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通常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低。而商业银行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可以改变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规模,大大提高基金公司的竞争力,提高其抗风险的能力,从而在整体上促进基金业的完善。(2)商业银行在货币基金市场上具有成本收益的比较优势,能够有效地提高货币基金运作效率。商业银行是中国货币市场的主要交易成员,是货币资金最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管理货币资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银行自身还拥有强大的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和现代化的实时清算系统,拥有丰富基金交易经验的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可以大大节省经营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货币市场基金的功能与优势,提高基金的运行效率。

3.从整个宏观经济金融体系的角度来看,银行货币基金公司的成立能够加快中国资本市场融资结构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化、单一银行体系向多元化市场体系过渡,可以有效地化解货币市场基金对宏观货币政策的不利冲击,减少基金的负面效应。(1)银行在基金销售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银行货币市场基金的发行量会相对较大,从而刺激中国货币和短期债券市场,企业短期债券、融资券将会出现大发展的局面。按照金融理论,企业外源融资的层次依次为银行贷款、企业债券和股权融资。从银行贷款发展到债券市场融资,可以推动中国企业融资方式的转变,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减轻银行信贷风险,加快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化速度。(2)货币市场基金对银行储蓄具有较高的替代性,因此高速发展的货币市场基金不可避免地对宏观货币政策产生了影响。一般地,货币基金能够放大央行的政策影响范围和力度,给货币政策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货币基金可以改变货币供应量的定义和计量,给央行货币政策数据的准确测量带来难度,同时削弱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甚至使商业银行面临“脱媒”的危险。而银行介入货币基金市场则可以使资金始终流动在央行可监控的范围内,更好地控制资金的流动速度和方向,最大限度地化解基金对宏观经济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

四、政策建议

1.努力发展以银行为主导的货币市场基金模式,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自身资源优势,激发银行的竞争活力,要努力把握货币市场基金的特性,在“准储蓄”到“真储蓄”的过渡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其流动性和可转换功能。同时还要注意确保银行货币基金和其他货币基金的协调发展,使宏观金融基金产业平衡发展。在产品创新上,依据中国国情,加快货币市场基金产品的本土化。目前中国机构投资者与居民的大量资金缺乏合理投资渠道,而家庭又是持有货币市场基金的中坚力量,基金的产品设计和管理应围绕着家庭投资者来进行。应尽快推出适合居民购买的基金品种,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和创新的基金增值服务。

2.加快完善货币市场交易品种的步伐。制约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一个重要市场因素就是可供投资的货币市场金融产品较少,规模较小。因此,中国金融当局如何发展完善货币市场将直接影响到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空间。中国票据债券市场整体规模有限,公司债券的发展更是严重滞后,导致货币基金之间投资结构相似,市场风险增大。而与之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庞大货币市场基金是以其金融市场上丰富的货币市场产品为支撑,如一年期的商业本票、回购交易、可转让定期存单、短期金融债券等。下一步中国金融当局应当大力发展这类交易量大、价格波动性不大的投资品种,为货币市场基金提供丰富的组合选择机会。

货币市场论文篇11

Tobin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主要起作用的是资本的供给价格,一旦货币当局成功地提高了资本的供给价格,投资就会发生。在此基础上,Tobin提出了一种有关股票价格和投资支出相互关联的理论,即q理论,用于系统阐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q是企业的市场价值(即企业股本的市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q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投资愿望。在均衡状态下,q的正常值为1,这保证了资本以经济的自然增长速度重置和扩张;如果q高于正常值,则企业的市值高于其重置成本,相对于企业的市值而言,新的厂房与设备等投资品比较便宜,这诱使企业发行新股票,然后用所获资金购买投资品,扩大生产规模,整个社会的投资水平因而增加,进而产出也相应增加;如果q低于正常值,企业的市值低于其重置成本,因此新增投资的欲望受挫,即使企业意图扩张生产能力,也将通过(在股市上)收购既有企业进行,没有新的投资,总投资就不会增加,因而,产出也不会增加。Tobin的q理论所描述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可表述为: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货币存量利率股票价格q投资支出产出。不过,在上述传导过程中,除货币政策外,多种因素(如事件、预期、政治等)均影响q值,因此,货币政策与q值的联系是不紧密的。该渠道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存在一个理性有效的股票市场。

(二)生命周期理论及财富效应渠道

财富效应渠道是Modigliani由其生命周期理论加以引申而描述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决定消费支出的是消费者的毕生资财,消费者毕生资财由人力资本、真实资本与金融财富构成,而股票通常是金融财富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他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关于货币政策传导的财富效应渠道为: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货币存量利率股票价格财富消费支出产出。

(三)CHAMI等人的股票市场渠道理论

企业股东的收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股票红利,一是股票本身价格上升。但无论哪一种收入,都表现为名义收入。名义收入的实际价值取决于价格水平或通胀水平的高低。Chami等人阐述的股票市场渠道的机理在于:货币当局通过实施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社会的一般物价水平(通胀水平),居民拥有的股票的收益和资本金(表现为名义收入)将会受到一般物价水平的影响,股票的价格便会产生波动,这样股票持有人就会随着通胀水平的变化而改变其对股票回报率的要求,公司为满足股东的要求就会相应调整生产,最终使总产量上升。上述过程可表述为:货币存量价格水平股票除息价值本期股票真实回报下期投资下一期产出。Chami等人的这一理论揭示了货币政策所导致的名义价格变动和真实产出之间的关系。

我国股票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所起作用的分析

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其规模和发展速度超过了货币市场,对实体经济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居民将大量收入投入到股票市场中去,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进行直接融资,股票市场已拥有众多的交易主体。有市场调研表明,我国股市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财富效应,已有相当部分股票持有者的财富受股市影响较大,从而影响到股票持有者的消费支出。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程度还不算高,还不是成熟的理性的市场,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市场秩序较乱,透明度较低,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监管不力,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等违法违规活动得不到有效扼制,股票价格波动非理性,波动幅度较大,股票持有者的金融财富常处在频繁而又剧烈的涨落变动之中,大量中小投资者的正当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入市和交易的积极性受挫。上述现象的存在不利于货币政策的传导。①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力,使得股票市场难以及时、准确地把货币政策意图反映在股票价格中,利率与股票价格水平之间的联系发生断裂,制约了货币政策经由此渠道传导的效率。②股票市场价格水平形成和波动的非理性使Tobin的q渠道缺乏合适的股票价格来源,降低了股票市场价格水平波动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力。③股票市场价格水平波动的非理性使投资者金融财富处于频繁而又剧烈的涨落变动中,导致了财富效应渠道的无序和失效。④股票市场价格水平波动的非理性导致市场上投资者投资信心不足,抑制了投资者数量以及投资额的增加,限制了货币渠道的传导范围和传导力度。

(二)市场流动性不足。我国股票市场上完全的同股同权尚未实现,国有股、法人股目前尚不能上市流通,且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不能上市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占总股权的50%以上,这就影响了股票市场通过促进产权交易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股票市场的功能主要局限于满足企业融资的需要的需要。以Tobin的q渠道为例,Tobin的q渠道的核心是企业q值变动可以促使企业通过并购、增发新股等手段调整生产和投资规模,由于我国股票市场促进产权交易的功能不强,因此在短期内还很难通过Tobin的q渠道传导货币政策。在股票不能全部上市流通的我国股票市场上,股票价格水平的形成是局部的和不完全的,这缩小了货币政策经由该渠道传导时的影响面。(三)信贷等其他市场资金不能自由流入股票市场的规定也使利率与股票价格水平之间的联系发生某种程度上的断裂,制约了货币政策经由股票价格水平渠道传导的效率。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尚不很规范,为了安全起见,我国实行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并规定信贷等其他市场资金不能自由流入股票市场。这一规定是合乎我国当前金融业发展和金融监管水平的,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使利率与股票价格水平之间的联系发生断裂,制约了股票价格水平渠道的效率。然而监管并不总是能够制止违规,某种程度的信贷资金或合规或违规地流入股市是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上的客观存在。不过由于违规资金进出股票市场主要与监管的松严相关,与货币政策松紧的关联不太大,而监管的松严与货币政策的松紧并不总是一致,因此加剧了利率与股票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混乱和无序。

(四)相对于货币政策传导的需要来说,股票市场的整体规模不够,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受到限制。与此相关,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因企业上市的准入限制而很难进入股票市场,制约着货币渠道传导范围的扩大。

(五)存在上市公司资金在股票市场体系内部自我封闭循环的现象。这种现象一方面冲击和影响到利率变动引起股票价格水平变动的过程,使得股票市场价格水平的变动有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影响甚至是破坏了股票市场价格水平与实体经济投资之间的同向联动关系,因为股票市场价格水平变动的背后很可能就是(当然也可能不是)上市公司资金在股票市场上自我封闭循环状况的变化所导致的。上述两个方面都使得货币渠道的传导变得复杂,总体传导效果的不确定性加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当前上市募资者中,国有企业比重过大,而这样的上市公司实业投资比例偏低且增长缓慢,因而更多地将所募资金进行非实业投资,导致资金在股票市场上的自我循环。

(六)不合理的投资主体结构影响到财富效应渠道传导扩张性货币政策时的效率。我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主体主要是以散户状态存在的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较为缺乏。与机构投资者相比,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能力和信息来源等方面均处于劣势,亏损容易赚钱难,对他们而言股票市场基本上是一个投资挤压消费的地方,这使得财富效应渠道在传导扩张性货币政策时效率低下。

我国股票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所起作用的分析

(一)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有效扼制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等违法违规活动,治理信息失真现象,增强市场的透明度,减少股票价格的非理性波动,使股票市场真正成为能够准确、快速、稳定地传递和扩散货币政策信号的一个重要载体。具体而言:

①坚决杜绝信用腐败,重建股市信用。建立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个人等的信用记录,并在网上公开,特别是要公开不良记录。严厉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标准,将职业道德与执业风险紧密挂钩,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相关机构造假成本,使其得不偿失,从根本上打消其造假动机。进一步改革证券民事赔偿制度,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加快对境外相关机构的开放步伐,通过竞争机制增强国内同行维护信用的意识。设定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占其净利润的比例下限等,从制度上约束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

②提高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水平。要将证券监管机构从繁忙琐屑的行政审批事务中解脱出来,使其能专注于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要更新监管理念,证券监管机构无法也不应该对股票市场上的价格水平以及买卖双方中任一方的盈亏负责,其真正的责任是维护市场的秩序,确保市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要在更新监管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在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重建股市信用的过程中,投资者(尤其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正当利益得到保护,因此可以刺激投资者数量以及投资规模的增加,扩大货币渠道的传导范围和传导力度。

③引进做空机制,抑制过度投机。

(二)尽快解决国有股、法人股的上市流通问题,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实现生产要素在整个市场中的自由流动,充分发挥股票市场促进产权交易、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为Tobin的q渠道提供市场条件。

(三)加快股票市场以外其他金融市场的建设,在股票市场已经规范运行并且市场监管能力许可的基础上,逐渐打通股票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的联系,使资金在整个金融市场内自由流动,从而提高利率与股票价格水平之间的联动关系,提高货币渠道的效率。

(四)扩大证券市场规模,积极创造条件适当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放宽对所有制的限制,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进入股票市场筹资。积极筹建创业板市场,对广大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敞开上市筹资的大门。有人曾主张通过增加大盘股的比例以促进股票市场的稳定,但这并非上策,治标而不治本。

货币市场论文篇12

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提出“看不见的手”以来,经济学市场领域是市场调节为主还是政府调控为主是一直争论的话题。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政府都从未完全停止调控行为,放任市场规律调节经济。特别是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诞生后,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就我国而言,虽然本届政府不断简政放权,努力回归市场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但是宏观调控手段在我国仍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就货币政策而言,几乎所有的国家政府都以直接或者间接调控货币数量为主,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却相比较少,即便在著名的费雪方程式MV=PT提出后,国内外非常多的理论也在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常数。

所以,本文意在对我国实体领域的货币流通速度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验证其变化是否稳定,并进一步揭示其变化的趋势。从而在货币流通速度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二、文献综述

国外自威廉配第开始就将货币流通纳入经济学研究的范畴,配第在其《货币略论》中,提出货币流动速度和货币流动数量方面呈反比,是互补的关系,并第一个提出了货币流通速度的函数。

魏克赛尔(1915)找出关于货币流通速度中最重要的5个变量:第一为人们对货币交易的需求,第二为人们对货币的预防性需求,第三为贸易信誉,第四为银行的信用,第五为货币利率与自然率的差值,以上几个方面决定了货币流通速度的大小。

费雪(1911)提出了清晰的货币流通方程式MV=PT,反映的是在某个时间上,货币周转和商品周转的关系。为了使得交易价值总量PT和名义货币量M相等,所以在货币存量M上乘以V即货币流通速度,代表在时间段中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

收入说主要是针对在费雪方程中一般价格水平比较模糊的缺点,同时结合宏观领域国民核算的进展,庇古提出了收入方面的货币流通交易方程式MV=PY,其中Y代表的是国民收入,而V代表的是收入的货币流通速度。并且在此方程中,收入的货币流通速度V是一个比较容易观察和计算的变量。

现金余额说的代表是剑桥的现金余额方程式,主要是剑桥经济学家马歇尔等人提出的,其表达式为Md=KPY,其中P乘以Y是代表名义国民收入,而Md代表的是对名义货币余额的需求,或者称为是现金需求,K所表示的是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量与名义国民收入之比的大小。不同于前两者的货币供给理论,现金余额理论从货币需求角度入手,在货币均衡的时候货币的需求等于外生的货币供给。

相较于国外理论研究,我国对货币流通理论研究较少。基本可以分为,制度方面的研究和市场方面的研究。在制度方面,易纲(1996)将原有费雪方程式MV=PY中加入货币比例系数λ,得到新的交易方程MV=λPY,他认为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货币化进程的加快。曾利飞等(2006)认为随着金融的发展,货币流通速度会上升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

在市场方面,冯菲(2010)认为交易流通速度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并说明2000年前后交易流通速度和收入速度出现了分化,原因是金融交易引起的货币需求。胡正,秦娟(2012)运用1978-2009年数据分析得出随着1992年中国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虽然我国实体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在下降,但虚拟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在加快且已经超过前者下降的速度。

三、理论分析

传导机制分析:实体经济的增长理论上会促进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而金融投机市场投机的增加可能会对实体经济货币产生替代作用,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市场利率的增加会增加储蓄意愿减少信贷需求,从而减少实体经济的货币流通速度。

建立理论模型: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持有理论有,并联立庇古的国民收入货币流通速度方程MV=PY,有(货币流通速度约束)。效用最大化下的新凯恩斯曲线,在其货币流通约束下解得:

(1)

(2)

通过分析方程(1)可以研究得出:

命题一:当其他条件不变时,预期到的国民收入上升时,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是增加的,这说明人们在预期到经济趋势向好的时候,货币流通速度会增加;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交易性和谨慎性需求k增加时,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是降低的。这可能是由于在经济环境一定的情况下,交易商品的方式方法发生改变,或者交易性需求和谨慎性需求综合作用,使得货币流通速度的相对下降。

命题二:投机需求h的变化要受到对经济增长预期的影响,当预期到的经济向好时,小于0,投机需求的增加导致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增加。说明在预期经济增长的条件下,人们预期实体经济市场的回报率会上升,所以相应提高该市场的投机需求,从而增加了货币流通速度;相反在预期经济预期衰退的情况下大于0,投机需求的增加导致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减少,这可能是由于预期经济衰退,所以投机的领域集中在金融投机市场上,从而减少了实体领域货币的流通速度。

通过分析方程(2)可以研究得出:

命题一: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时候,市场利率的增加会导致实体经济市场货币流通速度的降低,这主要就是因为人们储蓄意愿的增加和企业信贷意愿的降低所致;反之市场利率的降低则会提高货币在实体经济市场的流通速度。

四、实证分析

1.测算我国实体经济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速度

根据庇古的收入货币流通速度方程MV=PY,可以得到MV=GDP。但是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实体经济领域的货币流通速度,所以名义货币量M要减去两个方面的数据:其一为金融投机市场上的货币量,本文用流通股票的市值代表;其二为法定存款保证金,这部分资金只是存放在央行的沉淀资金而不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而且名义货币量用M2表示,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包括进入实体经济市场的资金。

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得出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通过选取国家统计局我国1993年-2003年的数据和人民银行1993年-2003年数据计算可以得出:

我国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并非是一个常数,而是大致在0.9-1.6之间,而且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不是平稳的,而是自1993年以来有先加速再减速再加速的趋势。

2.我国实体经济市场货币流通速度和预期经济增长、市场利率的计量关系

由于预期经济增长率比较难以衡量和估计,本文假设人们可以根据本年的经济增长率大致估计下一年的经济增长率。即用本年的经济增长率作为预期下一年经济增长率的估计,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并带入我国1993年-2013年国家统计局数据并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可得:

Y=1.38+1.51X1-0.06X2

(5.1)(-51.5)

F=1328

(其中X1代表我国GDP增长率,X2代表我国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得:

经济增长率和市场利率对我国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影响显著,从数据得出在我国,国民收入GDP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我国实体经济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增加1.51个百分点;而我国的市场利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我国实体经济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减少0.06个百分点。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模型中预期国民收入的增加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有促进作用,而市场利率的增加则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有抑制作用。

本文的实证部分主要说明了三点:

第一,通过计算我国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判断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并非是一个定值,也并非平稳,而是在一个范围(0.9-1.6)内波动的。这种波动可能来自于实体经济增长方面和市场利率方面。

第二,通过计量分析,进一步在数据上说明了我国国民收入增长率和央行利率对我国实体经济市场的货币流通速度是有统计影响的。其中我国国民收入对货币流通速度有着促进作用,而市场利率对货币流通速度有着抑制作用。

第三,结合第一点和第二点分析我国实体经济市场中货币流通速度非平稳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经济周期和经济的波动,还有货币当局央行的频繁调整利率货币政策。使得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自1993年以来呈现先加速再减速再加速的趋势。

五、政策建议

1.在不考虑金融投机市场的情况下,货币当局增发货币量同时保持市场利率不变时,名义货币量的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增长,而且国民收入增长会进一步导致实体经济中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从而促进国民收入进一步的增长,产生螺旋上升效应。

2.在不考虑金融投机市场的情况下,货币当局不仅增发名义货币量,而且同时还降低市场利率的时候。则是对经济的一种强刺激,两者共同作用,可以比较迅速的提高国民收入。

3.在考虑金融投机市场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市场利率和实体经济的货币流通速度机制虽在也在发挥作用但有可能会减弱。因为有一部分货币量进入到金融投机领域,使得实体经济领域中的货币量减少或者流通速度减慢,从而减少了货币政策的效果。

所以,在我国整体的经济环境下,不仅要从货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两方面考虑货币政策的作用,同时也要考虑到实体经济市场和金融投机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分配和稀释”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克赛尔.国民经济学讲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2]费雪.货币的购买力.商务印书馆,1934.

[3]易纲.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经济研究,1996(12).

[4]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理论,逻辑,结构分析及其政策含义. [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10.

货币市场论文篇13

货币需求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关于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内容丰富、流派众多。Fisher(1911)在其《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费雪方程式。马克思(1972)在《资本论》中论述了他的货币需求理论,他认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剑桥学派的马歇尔和庇古等人在古典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金余额数量论。凯恩斯(1936)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货币需求理论,他认为,货币需求源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Friedman(1956)认为,货币的需求取决于三种因素:以各种形式持有的总财富、资产的价格和收益率以及财富所有者的偏好,并给出了他的货币需求公式:M/P=f()。随着各国信息技术的进步、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创新的出现,股票市场迅速发展,货币需求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更多的考虑到股票市场的影响。

一、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的经济学者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研究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交易需求、财富效应和资产组合效应。

(一) 从交易需求的角度研究股票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满易性需求是持有货币的基本动机,股票市场交易与实体经济交易一样会对货币产生需求,尤其是在股票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所以,股票市场的交易性货币需求不能被忽略。

Field (1984) 对股票交易产生的货币需求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从理论上阐述了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并运用1919—1929年纽约市场的季度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股票交易对货币需求产生了正向影响。他认为,1925 年以后的股票交易产生了较大的货币需求,而且恰恰是货币当局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得实体经济面临普遍性的流动性不足,并最终导致了1929 年的股市崩溃和随后的经济危机。Furey(1993)具体研究了股票交易中的支票交收机制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运用美国市场1960—1988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票交易金额对货币需求产生了正向的影响。他认为,如果不考虑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会打折扣。Palley(1995)运用美国市场1976—199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股票市场交易额和货币需求正相关的结论。

(二)从财富效应的角度研究股票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弗里德曼(1988) 把股票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归纳为财富效应、交易效应、资产组合效应和替代效应。他认为,财富效应、交易效应和资产组合效应增加货币需求,而替代效应减少货币需求,股票价格波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取决于四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他运用1961—1986年美国市场季度数据实证检验了财富效应对货币需求的影响。McCornar(1991)运用1975—1987年日本市场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对货币需求的影响。Thornton(1998)运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对1960—1986年德国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股票价格对长期货币需求的财富效应非常显著。

(三)从资产组合效应的角度研究股票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Hamburger(1977)运用1955—1972年美国市场的数据研究了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效应,得出股票收益率对货币需求的反向影响。S.B.Carpenter和J.Lange(2003)运用1995—2002年美国市场季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股票收益率对货币需求存在负向影响,股票价格波动性对货币需求存在正向影响。Choi和Cook(2007)运用美国市场1962—2005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股票流动性对货币需求的正向影响。

二、国内文献综述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股票、债券和商业债券的规模不断扩大,证券市场成为重要的融资工具。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股票市场的发展是否对货币有增量的需求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至今没有定论。

(一)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正相关

石建民(2001)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2002)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1993年1季度到2000年3季度的数据。为了消除季节因素的影响,模型变量全部采用同比增长率而不是绝对量,模型的因变量为狭义货币余额增长率,自变量包括工业生产总量增长率、物价增长率、一年期存款利率增长率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额增长率。运用广义差分法和cochrane-orutt法修正方程的序列相关性,得出中国股票市场交易额同货币交易性需求和货币总需求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谢富春和戴春平两位学者(2000)采用对数线性方程回归了1994年1季度到1999年2季度的数据,选用的变量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季度原始数据、股市市值、一年期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静态预期、各层次货币需求量,得出的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存在正相关的关系。王志强和段谕(2000)采用协整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选用1991年第1季度至1998年第4季度的数据,选取的变量为M1、实际国内生产总值、1年期存款利率,以上海股票市场综合指数每季度的凭据收盘价作为股票指数、全国零售商品价格指数作为物价指数,得出股票价格对长期实际货币需求有正的影响。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我国股市市值和交易量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企业、金融机构和居民的很大部分资金已经长期沉淀为证券交易资金,这部分资金几乎很少再进入生产领域,所以应该被视为股票市场的货币需求。因此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该考虑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使货币的供给量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

(二)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负相关

易行建(2004)采用Johansen协整方法,选用1994年第1季度至2002年第4季度的数据,选取的变量为实际货币余额、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余额、剔除价格变化后的股票市场交易额的自然对数、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虚拟变量,检验了一个包括股票市场交易额变量的标准货币需求函数和货币流动性函数,得出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与扩张减少了对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的需求的结论。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股票市场是通过财富效应、资产组合效应、交易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影响货币需求的,除替代效应对货币需求存在负向影响以外,其余三个效应都对货币需求存在正向影响。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并不显著,资产组合效应很难测算,并且通过计量分析得出股票市场的替代效应大于交易效应,所以我国股票市场交易与广义货币需求呈负相关的关系。

(三)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没有相关关系

徐亚平(2005)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以M2为因变量,以国内生产总值、利率、股票指数、消费价格指数为自变量,通过分析美国的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得出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的结论,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股票市场的发展并没有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原因在于股票市场和商品市场是相互畅通的,大量的资金在不同的领域内流通。同时,他们也认为,影响货币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信用结构的差异、内生金融能力和企业债务的货币化,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需求量的增加没有必然的联系。

结语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是否对货币需求有影响、有什么影响逐渐成为了经济学者所关心的问题。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很不成熟,得出的结论可能因为方法、变量的选取等方面的原因有很大的差异。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中国相关研究学者的关注和兴趣,推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 Milton Friedman.Money and the Stock Market[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6,No.2,pp.221-245,1988.

[2] Alexander J.Field.Asset Exchanges and the Transactions Demand for Money,1919-29[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May,pp.

43-59,1984.

[3] Seth B.Carpenter and Joe Lange.Money Demand and Equity markets[J].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and Cor-

nerstone Research,October,2002

[4] Sriram S.S.Survey of Literature on Demand for Money: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Work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rror-Correc-

tion Models[J].IMF Working Paper,WP/99/64,1999.

[5] S.B.Carpenter & J.Lange.Money demand and equity markets [J].Finance and Economics Discussion Series,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6] W.G.Choi & D.Cook.Financial market risk and U.S.money demand [J].IMF Working Paper No.07/89.

[7] D.McCornar.Money and level of stock market prices : Evidence from Japan [J].Quarterly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30:42-51.

[8] M.Hamburger.The behavior of the money stock :Is there a puzzle? [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265-288.

[9] T.L.Palley .The demand for money and non-GDP transactions[J].Economics Letters 48:145-154.

[10] K.Furey.The effect of trading in financial markets on money demand[J].Eastern Economic Journal 19(1):83-90.

[11] J.Thornton.Real stock prices and the long-run demand for money in Germany[J].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8:513-517.

[12] 石建民.股票市场、货币需求与总量经济:一般均衡分析[J].经济研究,2001,(5).

[13] 魏永芬.股票市场与货币需求[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2,(1)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