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教学论文实用13篇

初中思品教学论文
初中思品教学论文篇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好第一堂课。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思想品德课用途不大,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首先使学生知道学习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在教学时我十分重视第一堂课的教学,因为对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新奇感和期待渴望心理,心中的疑问颇多,如:这门课究竟是一门什么课程?我们学习它有什么用呢?趣味性怎样?能使我喜欢它吗?这个老师讲得怎样?它的语言、动作、表情、知识能吸引我吗?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的老师”,要想学生喜欢思想品德,首先,作为教师得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一般,上课有激情,亲和力强,善于鼓励学生,欣赏学生,知识面广,且对学生严中有爱的教师都比较讨学生喜爱。博得了学生的喜爱,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趁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喜欢思想品德学科。其次,在教学中,要做到先易后难,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如七年级的入学教育,可以从学生进校后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谈起,然后引导学生去进一步观察、了解整个学校,帮助学生怎么样去适应新的环境等等。让学生感觉到思想品德是一门既好学又好玩的学科。逐渐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兴趣,这样为以后的学习就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引导学生善于从实践中探究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学生生活,所以很多的知识都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体会、感悟。由学生自己探究的知识既容易理解又记得牢。现在的思想品德教学,很多知识都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而且课本中也设计了很多这样的活动,只要我们认真利用,精心组织好这些活动,一定会对教学有帮助的。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也真正认识到自己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当代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

加强训练,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备课、上课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课后巩固也必不可少。学生课堂上听得再好,如果课后不及时消化,效果会大打折扣。接受得快,忘得也快。上学年我只要求学生在听课时一定要认真且做好笔记。课堂上,气氛确实很好,学生觉得轻松,感觉课堂上效果也不错。上完一个单元后,组织了一次测试,结果就让大家比较失望了,试题的答案很多口水话,知识零乱。并且,还有一些学生都是凭自己的感觉做的。考完后,我再去调查,就发现学生不知道怎样将平时所学知识运用到答题中去。所以,学生上课听懂了,课下再进行一些典型习题的训练或花上短暂的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抢记,趁热打铁,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学生不仅能更牢固的掌握好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将课堂上所学知识通过练习得以提升、拓展。只要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不会觉得所学知识不知如何运用了。既培养了学生的做题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又让学生知道了本课所学知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个知识经常会出现哪种题型,哪个知识应该怎样运用。这样对学生今后的自学也有很大的帮助。从某种程度上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及时总结,勤于肯定。学了,记了,用了,还得检验。当然这个检验,可以是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书面的。但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都得及时。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很快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还没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强化。当然对于学生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的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学生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表扬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表扬可以拉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表扬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如: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习惯性的给予真诚的称赞,这样就能让学生培养自信,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多老师都说学生到了八年级,就不爱回答问题了,我不这样认为。每次,我上课,课堂气氛都很不错的,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和老师配合得也很好。而且,我还总结出了一个经验:学生能积极参加教学,教师的发挥就能更好,更自如,效果当然更好。也就是说,可能备课时老师没想到的地方,学生想到了,这样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弥补了教师教学上的不足。真正做到了一举两得。

总之,思想品德的教学,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门艺术。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新课标中的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为新形势下的思想品德课提供了新视野,提出了新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应勇于探索,积极落实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思想品德》新课程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初中思品教学论文篇2

以人为本,思想品德的教育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而相应的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特性。老师在授课时,需要知道学生的差别所在,而且理解认可这种差别。思想品德的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高尚的情操。然而,老师需要知道,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不可以要求学生思想一致,也不可以要求学生品行相似。在如今倡导以人为本的社会,自由民主的教学方式才是老师所应该追求的。在对思想品德的授课中,教育的方式因人而异是关键所在。老师要引领学生建立高尚的情操,同时也要认可学生之间的差别,不要要求一样的教学成果,那样只会背道而驰,同时也是不可能的。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全面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别,进而使得教学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在《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的授课过程中,老师并不急于实施课本知识的讲解,而是让学生首先说一说自身的理想和自身对理想的看法。起初,没有学生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种情况下,老师便首先说了自己小时候的理想。在老师营造的休闲氛围中,课堂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而学生也变得不那么紧张了。然后,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慢慢地开始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理想。有些学生的理想比较高远,老师便对这表示认可和肯定;有些学生没有实际的理想,只要求过安稳的日子,老师并没有嘲笑他们,而是表示充分的理解,而且引领学生对理想做深刻的分析。对于学生的大理想以及小愿望,老师并不要求学生都需要高远的志向,而是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同时认可他们的差异。在如此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变得勇于发言,也比以前更自信了,不仅对老师以后的授课内容印象很深,同时也明确了自己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规划,培养了自身的道德素质。

三、注重实际,整体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对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高,不仅仅只是嘴上说说。学生素质的培养、人生观的生成,都需要学生不断的实践操作。而以人为本的授课方式也需要老师从根本上实施,使得学生充分地理解实践,再结合实际对道德素质进行培养。所以,初中思想品德的授课,不单单是要结合书本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彻底理解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而且更要超出课堂授课,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进而使得学生就算在实际生活中,也可以自我学习,培养学生的自身道德素质,进而变成真正的国家人才。相对于学生的成绩高低,学生的道德素质应该更加被老师和学生重视。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授课中,老师应该以人为本,切合实际情况,因人而异,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意义

思想品德的教学兼有新知识的传授和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更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所在。对初中生实施思想品德的教学能够使他们明白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意义。而且思想品德的教学也深刻地贯彻了教育改革创新的需要,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道德素质,建立诚信、平等的社会体系,让学生成为优秀的祖国人才。学生作为祖国的重点培养对象,拥有高尚的人格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实施思想品德教学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所以老师要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教学的机会,开拓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方式。

初中思品教学论文篇3

问题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而开放性的问题,并没有拘泥于固定的答案,这样更能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展开思考,真正将学习与自身结合起来,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让课堂上有更多的标新立异,形成更多的独特见解,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自主提问正是学生创新的体现。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只是让学生运用所学来解决问题,同时还要为学生营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挑战教师与教材,能够自主地提出更多富有价值的问题。这正是创新教育的重要表现。

二、正视学生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并非工厂里整齐划一的机械与零件,他们由于其自身水平、家庭环境、智力水平等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具有鲜明的个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视学生间的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这样并不利于全体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发展;相反,还会抹杀学生的个性,而使学生失去发展的重要契机。新课改非常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要兼顾学生间的差异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倡导个性化教学策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每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尊重学生的爱好与特长,采用不同的方法,制订不同的目标,以帮助学生在自身基础上得到全面与发展,引导学生展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

(一)解下枷锁

我们要全面解放学生,少规定,多自由,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敢于发表,让学生能够跳出传统的条条框框,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学习尊重他人时,我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与空间,让学生就自己的理解来发表个人见解。这样的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大多学生也都可以就自己的理解来举例说明什么是尊重。

(二)因势利导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实践过程。也就是说,教师要学会因势利导,要抓住在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契机,有机渗透和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三)展现个性

我们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条件、创造更多的机会来展现他们的个性。如小组辩论赛展示学生的口才,情景剧表演展现学生的表演天赋等等,让学生在更多的活动中来展现自己,发现自己的特长,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发展。

三、联系学生生活,开展探究性学习

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植根于现实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现实生活的学科,其与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只有将思想品德课教学与丰富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教学才能生动活泼,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性学习。新课改后广大的思想品德课教师都充分认识到了教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及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们要突破教材的权威地位,要以教材为中心,向丰富的现实生活空间延伸,将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视野向教材引向宽广的现实空间。这样既可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来增强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实性与亲切性,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所学充分地用于解决现实问题,指导生活行为,深切地感受思想品德课的实用性,在运用中加深对学科的认识,更加关心生活,乐观生活。

(一)选取发生在身边的实例

学生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时,尤其是近年来通讯技术的发达,缩短了地区距离,学生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都会接触到许多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例,这些都或多或少地与教学有联系。在教学中我们要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来引入新知的学习,这样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让学生更加关心生活,关注教学,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性学习。

(二)引入时事热点问题

时事热点问题是历年中考的重要考查点,为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就要及时引入一些时事热点问题或是全社会所普遍关注的话题,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充分的交流,让学生针锋相对,展开激烈的讨论来交流见解,交汇思想,碰撞思维,让学生将之与所学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思品教学论文篇4

一、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一)人文精神是时代教育的需要

传统思想品德教学方式,过于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是有用的机器人,并不热爱政治学习,也没有透彻的理解知识,更无法感受其中的道德修养,对此,老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社会培养出促使其和谐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且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上述的观点也被充分的证实,充分体现了教学方式的科学化。现阶段,我国的物质生活水平较高,对人文精神的发展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已经成为新课改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内容,要以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新时期思想品德教学的根本目标。

(二)人文精神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生是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但就目前的社会方面、家庭方面与学校方面来看,社会环境鱼龙复杂,利益至上的思想较为严重;家庭方面过于追求物质财富与经济地位,学校方面过于重视分数论,这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非常不利,容易让学生受到不良风气的感染,对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之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老师要利用好此科目的特点,为学生构建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净化与情操的陶冶,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成绩、道德修养等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策略分析

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实质是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对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之中,老师要将人文精神的渗透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生理、心理、性格、习惯、意志力、情感等多角度出发,循序渐进的促使学生健康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德育行为,使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科目学习的意义,乐于灵活运用、学以致用,从而更好的成为社会发展的储备人才。但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之中,老师没有任何的创新而言,总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没有重视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未将所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特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这样的思想品德课堂自然是无味的,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较低,自然教学任务很难完成。

比如在学习教科版的《诚实的检验》时,可以从人文精神层面M行教学,考试中的公平、诚信、遵守规则、良性竞争等都属于道德修养的内容。对此,老师可以为学生多设计一些实践,让学生利用课本知识进行探究、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真正体会诚实的意义与价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德育行为。

三、巧设情景,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

情景教学是老师教学常用的方式之一,不仅能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从中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新课改之后,老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之中,老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身份,为学生设计多元化且科学的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参与其中,感受价值,展示自我,使学生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化,培养学生自我完善的意识。

四、强化教学的趣味性

初中生处于青少年阶段,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很难长时间集中精神做一件事情,加之思想品德科目有较多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无趣的。对此,老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用自己的教学热情、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自主的进行思考。然后还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强化思想品德教学的趣味性,比如:辩论赛、演讲比赛、调查活动、角色扮演等教学形式,还可以巧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增加学生的趣味性,将原本动态的思想品德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知识,促使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强师生晴感,以情感为导向,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完善学生的道德观念。

初中思品教学论文篇5

(二)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干扰

社会进步肯定会带来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这就使得许多人不走正道,为了一己私欲,欺骗消费者,做出各种不诚信的事情。例如: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一个经典案例。学生在学校里接受诚信教育,转而进入生活中却遇到如此的欺骗我们信任的事情,会产生极大的反差。中学生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没有系统正确的形成,这会干扰他们,转而让他们为了自己而走向不诚信的道路。

(三)社会公民的三关扭曲

有多少人还能背诵出八荣八耻,其中有一条讲的就是诚信,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当前的社会,价值观极度的扭曲。例如:之前新闻报道有一个少年劝导几个成年人,不要在人行道上停车,反被责骂说读书读傻了吧?少年伤心的哭了。我看到了很不是滋味。如果正确的价值观阻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谁还会讲诚信树新风呢?

二、诚信教育的几点措施

(一)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相结合

理论如果没有实践的结合,只能是空洞乏力的。我们教师的课堂诚信教学,这个缺点是一直伴随着的。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诚信教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教师一定要多搜寻资料,多创新备课,再和学生探讨的时候能够有建设性的意见,让学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受。我们可以就课本上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思考,同时通过实践得以加强这样的思考。例如:课本上有这样的一句名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季布又是谁,为什么得到黄金一百斤都不如他一个承诺?就这一句话,我们可以充分带动学生进行探讨,并且让学生抒发感想,希望不希望做这样的一份工作。由之可以开展辩论会,可以开展情景剧等多项课外活动。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加强对这句话理解程度。我们也可以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活动,让学生们自主的进行黑板报的创设。我们甚至可以在学生对于诚信活动的事情充满激情的时候,进行诚信讲座,将具有号召力感染力的演讲者请到学校进行演讲。在极具渲染的演讲氛围下,学生的诚信意识可以得到化学反应,空前的加强。

(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毕竟有限,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所处的环境,一天之内接触最多的环境。如何理解这句话呢?例如,我们可以在教室内贴上诚信的名人名言,在学校内建设历史上诚信典范的雕塑和事迹。学生每天都在校园内生活,每时每刻都会被这些潜在的诚信教育所影响,自然而然会收到诚信教育。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在背诵出《三字经》、《弟子规》的时候得到加分的奖励活动,鼓励学生背上这些诚信守则,让诚信这一美德得以一直传承。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诚心教育的根源在于意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新型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诚信,没有诚信,市场将会一片黑暗,人与人之间将不会有公平买卖可言。因此我们要加大力度,着重宣传诚信,利用媒体舆论的巨大作用力,让公民每天都能够接收到诚信的教育。例如:我们在课堂中可以宣传贯彻八荣八耻,在媒体上可以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只有诚信在大环境下深入人心,我们的教学才能够如虎添翼。相反,如果我们大环境没有好的导向,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只能够是杯水车薪。

初中思品教学论文篇6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实践活动,通过自我体验,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最终成才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所谓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们通过自己的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或自己身体行为直接感知客观“现象”,并开动思维机器认识“现象”本质的过程。思想品德课的体验式教学,就是要使学生能在体验生动的问题情境之中掌握知识、在身临其境中发展思维,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学会从体验中认识世界、领悟做人的道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发展他们的个性、情感、意志、态度,实现“自我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充分体验到认识提高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独立创造的快乐,参与合作的快乐,进而更加勤奋学习,最终成才。多年以来,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尝试从学生个体的体验、感悟和实践三方面采用体验式教学,较好地达到上属教学效果。我的做法和感受是:

    课程内容源于生活。人教版新教材初中乃至小学各年级,思想品德课本的许多内容。都是针对学生实际生活和人生发展过程中涉及所需的道德要气而编写的。我在教学有关内容时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通过自身举例、现身说法等来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例如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中《扬起自信的风帆》一课讲到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这一知识点。课前我先请同学们想一想、找一找自己和身边的同学或朋友,“由于树立了自信心取得了成功,进而增强了自信取得更大成功”和“缺乏自信失败不断或没有多少成功也就更加没有自信”的正反两方面事例,写成简要的书面材料在课上进行相互交流、当堂体验。

初中思品教学论文篇7

一、打造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意义

思想品德教育重在指引人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注重身心修养和社会和谐。打造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于初中生而言,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意味着学生听课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最显著的意义就是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成绩,从而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初中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虽然有了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三观”还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打造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升华内心世界。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而言,高效课堂的打造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考验。教师在想尽办法提高课堂效率的过程中,必然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师综合实践能力。当然,高效课堂的打造也是初中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肯定,增强职业满足感和成就感。

二、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阻碍因素

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阻碍因素有很多,既有教材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教师方面的因素。

(一)教材方面的因素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贴近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并且实践性比较强。但是,现阶段很多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脱离了生活实际,教材强调理论性和思想性导致思想品德教育显得比较抽象,很多学生难以理解,空洞乏味的理论性知识沦为学生背诵记忆的内容,形成“教师空泛讲解、学生死记硬背”的局面。

(二)学生方面的因素

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社会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文化基础较弱,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足。很多初中生不喜欢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课程,自然对这一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甚至有的初中生缺乏学习兴趣,能及格就行。初中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的兴趣索然,直接影响到初中思想品德的课堂效率,很多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只能摇头哀叹。

(三)教师方面的因素

首先,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思想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受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缺乏正确的教学价值观,认为教书只是一种职业,对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认识更是含糊不清,在教学中难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起到正面的影响。

其次,部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方式陈旧,教师占据了课堂活动的主体,课堂大多数时间都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课,学生奋笔疾书做笔记。这一陈旧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背离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

最后,教师对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思想品德教育课的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成绩的提高值得鼓励,做了好人好事更应该值得肯定。但是,很多学校往往将思想品德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尺,单一的评价方式直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打造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打造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要从改革教材开始,要针对学生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教材改革,对现有教材的内容和结构作出必要的调整,增加案例部分,减少理论性部分,使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除此之外,教师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性人物,也要作出调整和改变,积极探索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方式。下面主要从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层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增强人格魅力

初中生对于教师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刻的影响着初中生的言行举止。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程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从而影响初中生的思想。一个好的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这样的课堂首先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外显,这种魅力往往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内化达到乘数的效应。

(二)改革教学方式,多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避免教师生硬的讲解理论性知识,可以在课堂中设置巧妙的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变被动为主动,甚至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比如,在讲到“中国在国际上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时,可以列举中国负责任的国际性例子,如“中国参与索马里海域的护航行动”、“中国致力于维护朝鲜半岛的稳定”、“中国积极主动的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等等,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放映具体情况,以实际案例充分说明中国的负责任形象。

(三)多元评价,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

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素质教育环境下,学习成绩并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与肯定,发现生活中有学生做了好事,更要及时给以支持和赞赏,尤其是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肯定,能够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信心,对打造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总之,打造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及时改革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为打造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而努力。

参考文献:

初中思品教学论文篇8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确是一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思想性强,涉及到的思想理论和法规内容较多,许多内容理论性强,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显得枯燥乏味,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在实践思想品德课程中,既要讲解指导思想,高深的政治理论,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也要注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人文性和实践性。在人文性方面,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在实践性方面,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该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各地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时事,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才能真正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既要把政治理论知识讲全面,讲清楚,讲透彻,也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各种事件和事实,把内容讲得丰富充实,生动直观,通俗易懂,易于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贴近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思想品德教学

初中生具有明显的心理特点,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步由经验型向理性型转化,他们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都迅速得到发展,能提出假设和进行推理论证,具有一定的接受理论知识的能力。初中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较多地体现出服从倾向。初中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望高,开始较多地体现出主观能动作用。知识面和社会接触面的扩大,以及需要的不断丰富,使初中学生的兴趣广度大为增加。初中年龄较小,社会经历匮乏,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情绪的易于波动,导致他们的态度较少定势,因此很容易接受各方面的影响。

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更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高深的政治理论通俗化,让学生真正理解思想品德的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通过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思想品德获得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三、贴近学生生活,增强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性

初中思品教学论文篇9

一、思品课程对学生的积极作用

社会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每年以7.2%的速度增长,这不仅破坏了社会和谐发展的安定秩序,也摧毁了青少年未来的人生世界。初中学校加强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符合了新时期初中教育的要求,对初中生今后的人生发展起到了科学的引导作用。具体表现为:

(一)增强道德认识。“万事以德为先”,这是当代教育的先进思想。对于初中生而言,增强道德认知是理解人生的第一步,只有读懂道德、感悟道德才能真正体会人生。我国长期以来坚持“以德治国”的发展思想,要求社会公民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思想品德课程的开展可增强学生对思想道德的认知。

(二)培养道德情感。情感是人特有,初中生到的情感的培养可以引导其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对社会真、善、假、恶等现象的准确定位。通过思想品德教学能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道德内涵,在心中树立一项道德评价指标,这对于日后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是很大的推动力量。

(三)坚定道德意志。意志是初中生的精神力量,坚定的意识有助于提升学生抗挫折、抗失败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愤图强、力争上流。思想品德课程中涉及到了许多与道德相关的知识,可以教导学生“做人做事”的原则,在社会实践磨练中锻炼自己的心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

(四)规范道德行为。从本质上看,青少年犯罪行为实际上是思想道德观念的扭曲,是人大脑思维错误认知造成的结果。思想品德课程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洗礼,将先进的道德思想灌输给学生,从而约束了他们不正当的社会实践行为。此外,思想品德课对提升学生修养也是大有帮助的。

二、注重理论知识教学

为了让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初中学校应全面推广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能接触到最专业的道德素质培养流程。理论知识是所有课程的基本构成,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初中教师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时,需充分考虑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熟悉程度,以更好地安排思品课堂教学计划。心理学家研究指出,思品教师的理论知识教学应该“有凭有据”,应参照所培养技巧的对象展开。如:八年级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教学时,“人身权利”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概念名词,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人身权利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对于该理论知识的教学,我则通过案例介绍、故事讲解等方法让学生具体了解“维护尊严、保护隐私”是公民人身权利的基本构成。理论是一切实践的依据,缺乏理论作为支撑则难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注重教学方法改革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注重方法的运用,教师只有实现了教学方法的优化改进,才能提高思品教学质量,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思品知识。由于初中生自小学习的经历不一样,导致了学生在初中学校学习期间的层次不齐的特点更为明显,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层次不齐。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时,应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通过彼此帮助来促进个人思想品德水平的提升。如:《塑造自我》这一课程教学中,我则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我把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每组5人,要求学生对小组内各成员进行点评,把自己“眼中”的同学逐一描述出来。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别人的信息反馈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了改正的方向,这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改善有极大的促进意义。又如:安排学生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思想品德?经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可以让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带动大家参与思想品德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为深层次知识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四、注重社会实践活动

初中学校在实施思想品德课程教育计划时,必须要先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这样才能在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中更加顺利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理论知识对于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是初中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另一途径,在社会实践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能增强学生处理具体事件的能力,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如:《学会交往》一课中,分为了“我和父母、师生情谊、文明交往”等三个模块,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广阔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口语交流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从而领悟人际交往中的交流技巧、文明技巧、礼貌技巧,这是思想道德中不可缺少的人文素养。又如:上到《法不可违》时,我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观看电视、律师咨询等途径,对违法行为的危害深入了解,使学生心中树立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从而约束了学生个人的行为习惯。

五、结论

总之,思想品德课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首先要肯定思想品德课程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计划。此外,除了理论知识教学外,教师要更多地为学生创造实践平台,锻炼他们思想道德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玉娟.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意义[J].中学思品教育,2009,12,(9):54-56.

初中思品教学论文篇10

一、激发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

初中思想品德作橐幻盼目瓶颇浚其需要记忆的理论知识点众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记忆,往往利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要求学生强记,然而,这种单调枯燥的背诵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而且记忆不牢固,并且无法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初中生现在已经对社会事件有所关注,作为与社会时事密切相关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当下的热点新闻,通过分析热点事件延伸出思想品德课堂的主题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对于思想品德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与其沟通,了解其兴趣所在,在课堂中可结合他们的兴趣进行切入,并且多加鼓励与肯定,帮助学生重拾对思想品德的学习信心。长此以往,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堂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对于改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度不够,教师往往扮演着课堂中的“主宰者”,整个教学方案的设定都由教师的主观思想和教材大纲决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制约,导致教学效率一直不高。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学生多加交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教学效果才会达到最佳。此外,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人在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上都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加强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加深记忆

初中思想品德对于学生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初中时期的思想品德学习对于青少年今后的成长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与结合实际,加强理论教学与现实的结合,利用实例为学生讲解思想品德理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因此,将思想品德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验证所学的思想品德理论,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互联网优势,用最新社会动态实例教学

思想品德这门学科有着鲜明的时代性与现实性,它与社会时事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也要紧跟时展的步伐,所教内容也应不断改变,确保与社会发展同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社会各行各业的最新信息都能在网络中找到。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的优势,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资源变得相当丰富,社会中每天的全新动态,都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使思想品德课堂变得更加直观具象。互联网的资源共享和多媒体的图文并茂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思想品德知识,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初中思品教学论文篇11

1生活德育论的内涵

1939年陶行知对生活教育这样定义: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教育。他建立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基础的生活德育论。将生活德育论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就是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学课程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联系课堂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吸纳和融合,真正做到理论与现实的无缝连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2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生活德育论的意义

当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生活德育论强调了生活化、生本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将其运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能有效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对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2.1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为了应付应试教育的压力,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到教学评价,都突出了教师课堂讲课的控制权,学生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对付考试,并不能融会贯通,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初中生的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力欠缺,因此生活德育论的运用能帮助学生正确的把握道德教育的内涵,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学效率也能事半功倍。

2.2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

以生活德育论为指导的生活化教学模式顺应了新课改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方式,顺应了时展的要求,融入新鲜的教学思想与理念,推动了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实践发展的要求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联系所学知识,真正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内涵,这样一种双向发展的模式,是教学实践发展的要求,推动了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不断向国际接轨。

2.3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生正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其教育的重心并不仅仅是数学英语这种专业知识,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思想品德这种品德课程的学习。将生活德育论运用到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主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群体,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品德内涵,提升自身的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生活德育论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生活德育论是促进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有效的以生活德育论为指导,推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呢?首先,要确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传统的课程目标的制定存在着太偏向理论化教学的缺陷,目标过于单一和形式化,导致教学活动也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转变教学方式,首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由单一目标变为综合目标,以学生为教学设计的主体,不断提升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水平。其次,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充实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播,应该结合学生心理实际发展情况,结合现实热点,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及时捕捉重大事件、热点新闻等,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还能在讨论中帮助学生体会现实问题中蕴含的品德修养,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内涵。除了课堂学习,教师也要充分挖掘学校之外的第二课堂,教师要和家长沟通,通过家长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在社会相处过程中,能亲身感悟到教师所讲的内容,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最后,要改善教学评价设计指标,实施生活化教学评价。通过确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充实教学内容等环节,在进行生活德育的同时,也要关注教学的后续评价工作,才能在总结中进步。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德育的教学指导,应该建立一个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生活化学习的效果。评价的指标应该综合化、多样化,重点关注学生生活中掌握的程度,而不是理论知识的记忆能力,评价的导向性要倾向于学生的内在理解,可以是争对某一情境谈谈自己的理解,或是叙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教师要结合反馈的内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争对学生理解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初中思品教学论文篇12

1生活德育论的内涵

1939年陶行知对生活教育这样定义: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教育。他建立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基础的生活德育论。将生活德育论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就是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学课程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联系课堂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吸纳和融合,真正做到理论与现实的无缝连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2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生活德育论的意义

当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生活德育论强调了生活化、生本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将其运用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能有效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对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2.1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为了应付应试教育的压力,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到教学评价,都突出了教师课堂讲课的控制权,学生往往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对付考试,并不能融会贯通,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初中生的心智发展尚不成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力欠缺,因此生活德育论的运用能帮助学生正确的把握道德教育的内涵,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学效率也能事半功倍。

2.2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

以生活德育论为指导的生活化教学模式顺应了新课改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了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方式,顺应了时展的要求,融入新鲜的教学思想与理念,推动了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实践发展的要求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联系所学知识,真正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内涵,这样一种双向发展的模式,是教学实践发展的要求,推动了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不断向国际接轨。

2.3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生正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其教育的重心并不仅仅是数学英语这种专业知识,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思想品德这种品德课程的学习。将生活德育论运用到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主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融合,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群体,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品德内涵,提升自身的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生活德育论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运用生活德育论是促进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如何有效的以生活德育论为指导,推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呢?首先,要确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传统的课程目标的制定存在着太偏向理论化教学的缺陷,目标过于单一和形式化,导致教学活动也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因此,转变教学方式,首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由单一目标变为综合目标,以学生为教学设计的主体,不断提升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水平。其次,要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充实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要求教师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播,应该结合学生心理实际发展情况,结合现实热点,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及时捕捉重大事件、热点新闻等,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还能在讨论中帮助学生体会现实问题中蕴含的品德修养,与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内涵。除了课堂学习,教师也要充分挖掘学校之外的第二课堂,教师要和家长沟通,通过家长引导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在社会相处过程中,能亲身感悟到教师所讲的内容,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最后,要改善教学评价设计指标,实施生活化教学评价。通过确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充实教学内容等环节,在进行生活德育的同时,也要关注教学的后续评价工作,才能在总结中进步。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德育的教学指导,应该建立一个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生活化学习的效果。评价的指标应该综合化、多样化,重点关注学生生活中掌握的程度,而不是理论知识的记忆能力,评价的导向性要倾向于学生的内在理解,可以是争对某一情境谈谈自己的理解,或是叙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教师要结合反馈的内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争对学生理解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初中思品教学论文篇13

中学教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说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因此,初中普遍都设置了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初中设置思想品德课程,有利于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品质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有利于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有利于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有利于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中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困境

(一)教材教学内容充斥着滞后性

教材教学内容的滞后性,是造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实效性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滞后性体现在:教材教学内容对社会现实的解读乏力,对时代特点反应不多。初中思想品德课程 教学内容虽增强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联系,但仍未能有效解读社会现实,特别是未能对突出的社会现实问题做出客观分析研究和合理解释,再加上个别教师因循守旧,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性,未能很好或不能正确地回答现实问题,造成了对社会现实的解读乏力。

(二)教学方式和课堂艺术陈旧

总的来看,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课教学仍以传统的注入式、说服教育的方法为主,“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的教学方式仍占主导,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单一、 呆板。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不足,对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关注不够。如果在没有多媒体教室上课,部分思想品德课程教师讲课时捧着教材进行单纯说教式教育,没有任何激情,缺乏课堂讨论交流互动,学生感觉相当枯燥而很难适应。即使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教师由于课件制作缺乏生动性、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许多学生仍然不感兴趣。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导引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以组内学习补充个人学习,以组内学习促进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要依据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突出“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征,注重优势互补,开展小组间的竞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渗透进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只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主动寻求获取知识的多种方法,积极探索学习成果的多样性,同时要求学生发挥集体协作的精神,共同完成对某个问题的探究,给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合作的机会。立足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方法的前提,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之前提出讨论题及讨论的具体要求,布置小组学生课前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然后在课堂上轮流然让小组成员就本周的讨论内容或者自己关心的其他内容发表小组一致看法,讨论后,老师可以进行小结,也可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研究,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相互讨论中能做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调动群体的智慧和力量,达到认识上的深化和扩展。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明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结构,改变过去以教师说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通过参与探究问题的体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突破了一般的记忆、理解和掌握,加深了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

(二)开放式教学模式方法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模式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其摒除了过往一味只关注教学内容的作法,而是在借助知识教学的同时,将教学的核心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看做教学的首要任务。开放式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过程,注重学生之间的和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期望通过鼓励学生自由自主的学习,而最终实现学生自我的全面和充分的发展。

开放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四个融合: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教学教材的确具备相当的稳定性和普遍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是需要面对时事发展的时代性和具体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在立足于教材的前提下,紧密结合现实情况和实际状况;传统文化和教学内容的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立足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现在的学生处于一个新思想不断出现的时代,这琳琅满目的新思潮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确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开放式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需要承接传统,重视传统文化对意识的指导作用;前沿文化和教学内容的结合,正如前面所讲的那样,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时代也还是出现了一些值得借鉴和吸收的前沿文化和思想,一些有利于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沿文化和思想,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还要掌握最前沿的文化和思想,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运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发展视为教学的首要目标,有利于优化课程内容结构,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并激发教师的教学活力。

四、结语

中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未来的希望,是中华民族奋起前进发展的希望,艰巨的任务给人才培养体系设立了更新的目标和方向——一个人要成人成才成功,不仅得是专业知识上的,还必须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随着经济发展,改革的推进,当前教育和培养模式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思想品德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供方,也必须实现与时俱进,按照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按照人才培育新体系的要求进行改革,按照有助于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