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收支论文实用13篇

外汇收支论文
外汇收支论文篇1

一、汇率与外汇收支新关系的主要特征

1、汇率升值与外汇收入增长呈现一致性。无论从广西角度还是从全国视野观察,2005年人民币汇率升值2%以来,外汇收入不但不出现下降,反而呈现快速增长。汇改前2002~2004年,广西外汇收入累计189亿美元,年平均总额6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13.95%;同期全国外汇收入累计1150亿美元,年均总额38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20.5%。而汇改后2005~2007年1~7月间,广西外汇收入累计422亿美元,年均总额14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35.88%,高于汇改前22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外汇收入累计2554亿美元,年均总额851亿美元,年均增长率41.14%,高于汇改前21个百分点。

2、汇率升值无法使外汇顺差持续扩大的格局发生逆转。由于汇率升值带动外汇收入和支出双双扩大,加上外汇收入规模远远大于外汇支出规模,使得外汇收支仍然保持大额顺差。汇改前2002~2004年,广西外汇收支顺差累计145亿美元,年平均总额4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24.8%;同期全国外汇顺差累计847亿美元,年均总额28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21.95%。汇改后2005—2007年1~6月,广西外汇顺差累计323亿美元,年均总额达10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40.56%,高于汇改前16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外汇收入累计987亿美元,年均总额329亿美元,年增长率55.34%,高于汇改前33个百分点。

二、汇率与外汇收支新关系的形成原因

1、我国出口产品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汇率升值对其影响有限。从而推动外汇收入的增加

(1)由于国外需求旺盛以及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导致汇率升值对外贸出口的影响不明显,出口仍保持高速增长。从广西情况看,汇改前尽管人民币汇率走势平稳,但出口已明显增长。汇改后两年来出口贸易在人民币汇率单边上扬情况下因国内外需求趋旺和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行情上涨等因素影响下出现强劲的增长势头。汇改前2002~2004年,广西出口累计58.6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16.39%;同期全国出口累计13574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30.62%。汇改后2005~2007年1~7月,广西出口累计90.83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28.58%;同期全国出口累计22636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33.49%。

(2)外贸进出口顺差持续扩大。汇改前的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广西贸易顺差同比分别扩大14.4%、29.3%和31%,全国贸易顺差同比分别扩大34.6%、16%和25.41%。汇改后的2005年、2006年和2007年1~7月,广西贸易顺差同比扩大13.08%、23%和101.53%,全国贸易顺差同比分别扩大65.2%、74%和80.9%。

(3)加工贸易中的低附加值产品受汇率变化影响较小。加工贸易是我国出口产品中比重较高的产品,且多为进口大量零配件和半成品组装后再出口的“以进养出”、“大进大出”产品。这种附加值低的产品往往不受汇率升值的影响。据统计,2005年、2006年和2007年1~7月全国加工贸易比重已达54.66%、52,67%、50%;同期广西加工贸易比重分别为15.32%、12.71%、11%。

(4)境内跨国公司的出口产品几乎不受汇率变化影响。目前,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人驻中国,其中有26家进驻广西。跨国公司产品虽然在中国,但设计、品牌和市场等所获取高额利润的环节却控制在其手中。据统计,2002~2004年,广西出口贸易前30名企业中有7家跨国公司,出口累计7.8亿美元;2005~2007年1~7月增加达12家,出口累计达13.2亿美元,增长69.23%。

2、作为中长期投资的实际利用外资不受汇率变化的影响仍然保持较高的流入势头。成为资本和金融账户的主要外汇收入。由于直接投资是一种中长期资本流动,并不为短期汇率波动而萎缩。只有一国的政治稳定、法律制度、市场准入条件、市场规模和前景、生产成本、投资回报率宏观经济的基本因素才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加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得外商投资心理预期得到充分释放,导致汇率升值后外商直接投资流入较汇改前增加。汇改前的2002~2004年,广西实际利用外资除了2004年出现负增长29%外,2002年和2003年分别增长8%和0.3%;而同期全国保持连续3年增长,年均增长率12.39%。汇改后2005~2007年1~7月,广西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增长28%、18.2%和72.5%,年均增长率高达37.68%;同期全国实际利用外资17.5%、22.24%和32.45%。

3、长期的“奖入限出”国家政策导向的结果

(1)以出口退税为主的出口补贴政策扶植推动我国出口产品以数量取胜的粗放型增长,导致了出口产品结构极不合理矛盾产生并加深。尤其是2007年7月1日大幅度调低出口退税,今年国内许多出口企业赶在第二季度抢出口,使得第二季度全国贸易出口总值和顺差出现天量放大,从而也促使外汇收入持续增加。据统计,1985~2007年上半年全国出口退税累计24461亿元,年均增长32.64%;同期广西出口退税累计264亿元,年均增长36.17%。

(2)实际利用外资的非国民待遇政策优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吸收更多的境外资金,在土地、税收等“两免三减半”优惠鼓励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将利用外资作为一种政绩工程设置多种考核指标,甚至违法违规变相给予优惠政策和层层分解下达指标,如允许固定收益回报和先行收回投资收益等方式,使得我国成为全球吸收直接投资规模扩张和速度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资企业新成立数量同比增长过快,很大程度是抢于明年我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生效实施国民待遇统一中外资税率之前成立,以享受“两免三减半”利用外资政策优惠。(3)“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政策为外汇收入的持续增长提供宽松的监管环境。多年来我国外汇管理政策存在重流出轻流入、重公司轻个人,重资本轻经常、重居民个人轻非居民个人、重商品贸易轻服务贸易等外汇监管理念,1996年我国实现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后,为境外资金绕过资本项目管制流入经常项目提供了极为便捷的途径。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人民币升值强劲,境外资金以个人名义流入混入经常项目账户结汇规避资本项目严格监管的案例逐渐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个人账户大幅增长,成为外汇收入增加的主要渠道。

三、汇率与外汇收支之间的新关系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

1、外汇持续顺差扩大,加剧了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近几年来国际上频频出现对我国出口巨额实行反倾销和环境问题的案例,表明巨大贸易顺差已对我国国际贸易环境产生影响。一些欧美和日本等国家以绿色环境保护和反倾销为借口,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限制和打压我国出口产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之一。

2、资本净流入逐年增多,加大人民币升值预期。近两年来,人民币汇率攀升,使市场上形成了强烈的可预测的升值幅度预期,因而热钱流入压力不断增大。流入的资金除了直接投资和外债等正常渠道外,还通过预收货款、进口延期付款以及关联交易等方式进行,并在银行结汇,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外资对内资的替代效应,加剧了人民币升值预期。据统计,2005年、2006年和2007年1~7月广西资本净流入分别为1.54亿美元、5.8亿美元和5.52亿美元;出口预收货款分别增长19.6%、31%和26%,进口延期付款分别增长17%、13%和33%。

3、扩大国际收支双顺差规模。影响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近几年来境外短期资金以贸易名义或服务贸易流入经常项目,其中不乏相当部分以逃避资本管理的短期境外资金,资本项下外资企业借入外债、资本金增加,导致国际收支双顺差规模的急剧扩大,已影响了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已成为当前经济建设中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

4、外汇储备大幅增长,增加央行基础货币供应负担。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惊人,成为世界上第一外汇储备大国。如此高额外汇储备,不仅成为欧美和日本干预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藉口,海内外加重对人民币升值的心理预期,更重要的是加大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引起国民经济流动性过剩,刺激通货膨胀,削弱了紧缩政策的有效性,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据统计,2007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7.78万亿元,同比增长17.1%;狭义货币M1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13.58%。

四、措施

1、转变出口增长方式,积极寻求受汇率变化影响较小的贸易品种,以规避汇率风险。一是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发展加工贸易。尽量减少初级产品出口,按照国际产品质量标准严格狠抓产品质量关,以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来提高广西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发挥区域优势,加强边境地区国家经贸合作。大力发展边境贸易,做大做好边境贸易“蛋糕”。三是提高汇率变化敏感性。灵活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多元化地采取措施规避汇率风险,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四是扩大内需,增加消费需求。既要加快促进进口增长,更要依靠国内市场消化产能,实现经济增长由出口拉动型向内需拉动型的转变。

2、加快金融外汇工具创新,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一是大力发展买方信贷,开发远期汇率产品。二是进一步理顺银企关系,加强银企合作,加大对优质涉外企业的信贷资金扶植,当好企业金融参谋。三是大力推广使用人民币结算,增加出口贸易中本币结算规模,以直接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四是大力推广代客境外理财和外汇宝业务,尽快在全国推广银行代客投资境外证券市场业务,以促进整体外汇业务的发展。

3、加强窗口指导,强化服务便利意识,提高依法行政效率

外汇收支论文篇2

1.2文献评述

既有研究对汇率变动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不难发现,国内外学者在研究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由于研究方法、研究样本、数据选取等的不同,尚未得出关于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统一结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理论推导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影响的模型。鉴于人民币名义汇率不能准确反映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故而运用人民币实际汇率数据,实证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2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收支影响的机制分析

汇率变动主要通过价格竞争机制对贸易收支产生影响。由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可知,用不同货币计价的某种商品,折算成同一种货币后价格应相等,即:P=eP*。其中,P为一国某种商品的国内价格,P*为该国这种商品的国外价格,e是用直接标价法表示的汇率。在满足不同地区该商品价格相同且同质的前提下,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作用机制可表现为汇率变动首先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化后使进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发生变化,而进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发生变化后又会使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发生变化,最终使贸易收支发生变化[16]。

3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

3.1模型推导

首先根据不完全替论,建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模型。该理论假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国家进出口的商品与国内生产的商品不具有完全替代性。不完全替论对于我国来说是适用的[17]。本文参照国内学者厉以宁等采用C-D函数的形式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即Xt=A(et)α(GNP*t)β。其中:t为时间,Xt表示我国历年出口额,et表示历年人民币名义汇率,α是出口的汇率弹性,β是出口的收入弹性,GNP*t表示我国贸易伙伴国的国民收入水平。两边取自然对数后设定模型为lnXt=λ+αln(et)+βln(GNP*t)+μ(1)同理,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贸易影响时也采用C-D函数形式,即Mt=A0(et)α0(GNPt)β0。其中,t为时间,Mt为我国历年进口额,et为历年人民币名义汇率,α0为进口的汇率弹性,β0为进口的收入弹性,GNPt表示我国国民收入水平。两边取自然对数后设定模型为lnMt=λ0+α0ln(et)+β0ln(GNPt)+μ0。(2)式(1)-式(2),并化简得到贸易收支模型lnXt-lnMt=c+γln(et)+βln(GNP*t)+δln(GNPt)+μt,令lnTBt=lnXt-lnMt,分别用人民币实际汇率RERt替代et、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t替代GNPt、外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t替代GNP*t,上式变为lnTBt=c+γlnRERt+δlnGDP1t+βlnGDP2t+μt。(3)其中:μt为随机扰动项,即为本文的贸易收支模型。

3.2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贸易收支(TB)。与大多数关于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文献不同,本文选取出口额与进口额比值(X/M)指标来衡量我国的贸易收支水平。实际汇率水平(RER)。考虑到人民币名义汇率不能准确反映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故本文采用人民币实际汇率。当人民币汇率贬值时,即RER上升,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国外对我国商品的需求增加,使该商品出口量上升;而以本币表示的外国商品价格上升,从而抑制对国外商品的进口,贸易收支增加。因此,预期γ的符合为正。我国国民收入水平(GDP1)。有很多指标可以反映我国国民收入水平,例如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本文选取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衡量我国国民收入水平。当我国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时,即GDP1增加,我国居民对国外商品的需求增加,进口增加,贸易收支减少,预期δ的符号为负。外国国民收入水平(GDP2)。我国与美国的双边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很大的比重,故本文以美国国民收入水平代表外国国民收入水平。同上,选取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美国国民收入水平。当外国国民收入水平提高时,即GDP2增加,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增加,出口增加,贸易收支增加,预期β的符号为正。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1994—2010年的年度数据。我国进出口贸易额、人民币名义汇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我国CPI、美国CPI原始数据均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由于原始数据为名义数据,为了实证结果的可靠性,以1994年为基期(1994=100),对我国CPI、美国CPI进行调整,由此算出我国实际进出口贸易额、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我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为消除数据的异方差,对上述所有变量进行对数化处理,即lnX、lnM、lnRER、lnGDP1、lnGDP2。根据lnTB=lnX-lnM算出贸易收支的对数值。

3.3实证结果分析

3.3.1单位根检验时间序列数据要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否则会出现“伪回归”。本文使用ADF检验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按照ADF检验方法,运用Eviews6.0软件对lnTB、lnRER、lnGDP1、lnGDP2的原始序列和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按照AIC和SC取值最小原则对滞后期进行选择。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表1中各变量的ADF检验结果,可知各变量的原始序列即lnTB、lnRER、lnGDP1、lnGDP2均是非平稳序列。分别对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lnTB、lnRER、lnGDP1、lnGDP2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lnTB在5%的显著水平是平稳序列,lnRER、lnGDP1、lnGDP2在1%的显著水平都是平稳序列,则lnTB、lnRER、lnGDP1、lnGDP2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即I(1)。由于lnTB、lnRER、lnGDP1、lnGDP2是同阶单整序列,可对它们进行协整检验。3.3.2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用于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检验的方法主要有EG检验和JJ检验。EG检验主要是针对2个变量进行协整关系的检验,JJ检验则可以检验多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本文使用Eviews6.0软件对lnTB、lnRER、lnGDP1、lnGDP2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如表2、表3所示。由表2和表3的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看出,我国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汇率、我国国民收入即我国GDP、外国国民收入即美国GDP之间在5%显著水平上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且仅存在一个协整方程。由Eviews6.0软件,得到下面的协整方程:lnTB=1.908lnGDP2-0.415lnGDP1+1.099lnRER+15.480(0.383)(0.088)(0.140)(3.360)协整方程括号内数字为各变量系数估计值的标准误差。根据协整方程可知,我国贸易收支与外国国民收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我国国民收入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外国国民收入增加1%,我国贸易收支增加1.908%;我国国民收入水平提高1%,导致我国贸易收支下降0.415%。而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1%,我国贸易收支仅增加1.099%,这说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会对我国贸易收支产生影响,但其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并不大。3.3.3Granger因果检验由前面的分析知,我国贸易收支与外国国民收入、我国国民收入及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以下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lnGDP2、lnGDP1、lnRER与lnTB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表4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不难看出,在10%显著性水平上,lnGDP2是lnTB的格兰杰原因,即外国国民收入的增加是我国贸易收支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成立。在5%显著性水平上,lnGDP1是lnTB的格兰杰原因,即我国国民收入的变动会引起我国贸易收支的变动。反之,也不成立。在10%显著性水平上,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与我国贸易收支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第一,协整分析表明,我国贸易收支与外国国民收入、我国国民收入及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外国国民收入的变化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较大。外国国民收入每增加1%,会引起我国贸易收支增加1.908%;而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1%,只引起我国贸易收支增加1.099%,说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不大。因此,仅仅依靠对人民币汇率的调节来维持我国对外贸易收支的平衡是不够的。第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外国国民收入、我国国民收入的变化是我国贸易收支变化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与我国贸易收支变化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额的不断增大,我国贸易收支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使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一直保持稳定的升值态势。人民币在升值的同时,我国贸易收支也一直在发生变化。可以看出,我国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尽管后者对前者的影响较小。

外汇收支论文篇3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同时,伴随着高速的经济增长、高涨的投资率、快速的技术进步,汇率作为一个基本的经济变量,逐渐确立了在经济生活中的中心地位,也伴随着汇率制度的一系列改革,汇率的调整就和贸易收支联系起来了。首先是1981年,也就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之时,汇率的调整就和进出口联系起来了。接着就是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的统一并轨,从而确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在1996年12月我国外汇体制更是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2005年7月21日更是实施了人民币汇率的重大改革:即时起人民币对汇率升值到8.11元水平;人民币不再盯住美元,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水平进行调整。这样,人民币汇率和贸易收支的联系变得就更加紧密了。

本文在构建新的实际有效汇率后,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汇率变动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定量分析方法采取的是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ADF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和最小二乘法。本文首先介绍国内外汇率变动对对外贸易影响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为本文的核心内容,首先计算出了1986-2002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然后展开实证分析。本文最后得出结论。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汇率变动对外贸影响的研究始终是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以特定的经济环境为前提来进行。各项研究对于其限定时期内的汇率变动与对外贸易的相关关系做出了较为详尽准确的描述,并得出不同的结论,各自产生不同结论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方法和数据选取上的差异,例如时间的推移、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决定因素的改变,都会使得前期的研究成功在解释当前问题时受到局限。

对于该问题的分析,最为著名的就是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这类分析的重点在于国际贸易在多大程度上对相对价格变化做出反应,更具体地说,就是贬值能否改善国际贸易收支。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当进口价格弹性和出口价格弹性之和大于1时,本币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在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基础上,诸多经济学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得出的主张大致分为两派,一派认为马歇尔—勒纳条件通常不成立,另一派认为马歇尔—勒纳条件可以成立。学者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以多恩布什(Dornbush,1976),Bahmani-Oskooee(1985,1989),JaimeMarquez(1990),MohsenBahmani-Oskooe和TaggertJ.Brooks(1999)等学者为代表“弹性悲观派(elasticitypessimists)”。经济学家认为对外贸易的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趋向于小于1,即本国货币贬值不利于贸易收支的改善。“弹性乐观派”(elasticityoptimists)的经济学家则认为对外贸易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趋向于大于1。主要由Gylfason,Thorvalur和OleRisager(1984),Marquez(1990),MohsenBahmaniOskooe(1998)等学者,通过建立包括行为方程和结构方程在内的宏观经济模型,运用协整分析方法等实证分析方法,证明了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贸易收支。

近年来,国内有关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第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的进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严重不足。这一位着汇率贬值非但不能改善贸易收支,反而会导致进出口状况的恶化,因而汇率贬值政策将带来负效果。如厉以宁教授(1991)对我国1970年-1983年的数据分析后认为,我国的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分别只有0.6871和0.0506。谢建国、陈漓高(2002)采用1978年-2000年的数据,利用双边分析法(美国、日本、欧盟)通过实证认为人民币汇率贬值对中国贸易收支的改善并没有明显影响,中国贸易收支的进出口弹性仅为0.089,中国贸易收支短期主要取决于国内需求状况,而长期取决于国内供给状况。

第二种看法是我国的进出口弹性出于临界值,因而汇率变化对我国的贸易收支影响不是很明显。如陈彪如教授(1992)运用外经贸部统计的1980-1989年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和贸易量指数进行回归后得到以下结果:我国的进口需求价格为0.3007,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为0.7241.进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之和为1.0248,说明人民币贬值或升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是微不足道的,经济总体增长能够使贸易收支改善。据高盛公司做出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出口的汇率弹性系数约为0.2,如果以贸易额加权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下降1%的话;中国的出口额可望增长0.2%,因此实际上,汇率的浮动对目前中国外贸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找论文,上论文114。

第三种看法就是汇率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戴祖祥(1997)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个时间段。第一个研究的时间段为1981年-1995年,该阶段出口价格弹性为-1.0331,加上根据IMF(1994)的统计分析得出的我国的进口需求弹性为-0.3,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为-1.3331,说明我国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第二个研究的时间段为1985年-1995年,该阶段出口价格弹性为-1.1234,同样加上IMF(1994)的统计分析得出的我国的进口需求弹性-0.3,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为-1.4331,认为汇率贬值有利于贸易收支改善。谢智勇、徐璋等8人(1999年研究得出结论:通过实际汇率所测定的我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为9.2523,远大于马歇尔—勒纳条件中的临界值1,说明我国的进出口商品完全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有影响。朱真丽、宁妮(2002)对我国贸易1981年-2000年的多边和双边价格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象为美、日、香港,进出口价格弹性之和为-2.71,货币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以上研究得出的结论之所以不很一致,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基于不同的研究时间、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果。从时间上看,他们分别研究了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情况,比较结论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对外贸易价格弹性逐步增大,这与经济不断发展、对外开放力度加强的基本宏观经济情况是相适应的。

三、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选用贸易份额权重,计算1986至2002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外汇收支论文篇4

自2002年起,人民币汇率就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不仅国内经济学界对此纷争不断,国外一些经济学家和政客也时常将人民币汇率作为攻击的对象。

虽然2005年汇率机制改革后的几年中人民币汇率已经上升了21%以上,但这一升值幅度并未能满足西方国家对人民币升值的胃口,也未能平息国内外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尽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一段时间里,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有所减弱,但危机刚过,人民币汇率之争又起。

先是年初在130名议员施压下美国总统奥巴马提高了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分贝”,再后则有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6月表示美方将向中国施压以寻求根本的解决之道,美国参议员舒默甚至声称将与同事一道推进一项立法,以准许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及其他货币“根本性失准”的国家实施反倾销及反补贴税法等。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于6月19日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就意味着人民币从此又要走上继续升值之路。

那么,人民币是否存在所谓的“根本性失准”或“严重低估”?人民币升值能否解决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过快增长问题?本文拟就此谈些一孔之见,以供学术界讨论。

一、人民币汇率是否存在“严重低估”

在人民币汇率之争中,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和政客之所以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因此,讨论人民币是否应当继续升值,就不能不首先对人民币汇率是否存在“严重低估”的问题予以澄清。

在合理汇率水平的确定和衡量上,经济学家们历来存有不同观点。在关于汇率决定的种种理论中,影响最大且经常被西方一些经济学家用来作为攻击人民币汇率理论依据的,莫过于购买力平价说。既然如此,分析人民币汇率是否被“严重低估”,我们就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原理谈起。

购买力平价理论为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Cassel)所创立,其基本观点是:一国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反之,外国需要本国货币是因为用它可以购买本国的商品和劳务。因此,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交换,就等于本国与外国的购买力相互交换,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外国货币的价格,就是两国货币在各该国国内购买力的对比,这就是“购买力平价”。由于购买力事实上是物价水平的倒数,因此两国货币的汇率就是两国物价水平之商。即:

以甲国货币表示的乙国货币的汇率=乙国货币购买力/甲国货币购买力=甲国物价水平/乙国物价水平

卡塞尔认为,一国物价或货币购买力的变动是外汇汇率涨落的原因,外汇汇率的涨落是物价或货币购买力变化的结果。如果甲国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则用甲国货币表示的乙国货币的价格就会上升,甲国货币的汇率就会下降;反之亦然。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若甲乙两国相互建立了货币的汇率,只要两国货币购买力不变,汇率也不会变动;如果两国或两国中的一国发生通货膨胀,货币购买力下降,就会引起两国货币汇率的变化。

例如,如果甲国发生通货膨胀而乙国物价不变,则甲国货币在乙国的价值就会相对下降。反之,若乙国发生通货膨胀而甲国物价不变,则甲国货币对乙国货币的价值就会相应提高。若甲乙两国都发生通货膨胀,则甲国货币对乙国货币的价值高低,需以两国物价上涨程度来比较。若甲国物价上涨的多、乙国上涨的少,则甲国货币的汇率下降、乙国货币汇率上升;反之亦然。

由于物价的高低又由货币数量的多少决定,因此,两国货币的汇率也取决于两国货币数量变化率之比。即:

以甲国货币表示的乙国货币的新汇率=以甲国货币表示的乙国货币的旧汇率×甲国货币数量变化率/乙国货币数量变化率

=以甲国货币表示的乙国货币的旧汇率×乙国货币购买力变化率/甲国货币购买力变化率

=以甲国货币表示的乙国货币的旧汇率×甲国物价指数/乙国物价指数

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上述基本内容中可以看出,这一理论的精髓是将国内外物价的对比作为决定汇率的依据,提出了货币的对内价值决定其对外价值的观点。特别是在金本位制已成历史陈迹,各国普遍实行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当一国货币对内价值由于通货膨胀而持续下跌的情况下,这一理论将两国货币各自对一般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比率,作为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依据,可以相对合理地体现两国货币的对外价值。

既然购买力平价理论建立了货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之间的联系,那么,以这一理论为依据分析两种货币汇率水平是否合理,就不能脱离两种货币购买力或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化。

就人民币汇率而言,由于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基本实行的是钉住美元而浮动的汇率体制,同时受西欧一些国家债务危机的影响,欧元对美元的大幅贬值已经使人民币对欧元大幅升值。因此,目前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严重低估而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主要来自于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和政客。

既然如此,衡量人民币汇率是否存在严重低估就不能不以中美两国的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作为依据。如果以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作为考察的起点,以CPI代表物价的水平,则中、美两国的物价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从上述中美两国1994年以来16年中CPI的变化看,虽然自1997年以后中国的CPI增幅都低于美国,但1994-1996年的三年中,中国的CPI却大大高于美国。从16年中两国CPI的总涨幅看,美国累计上涨了70.03%,中国累计上涨了68.8%。虽然美国CPI的涨幅高于中国,但也仅仅比中国高出1.23个百分点。

这说明,如果仅仅从这一时期美元和人民币的购买力来看,变化基本相同。既然如此,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就不应该有大的变化,如果把1994年汇率并轨时的1:8.7作为美元和人民币的“旧汇率”(这一汇率反映了当时人民币和美元的市场均衡汇率水平),以上述购买力平价公式计算,合理的美元与人民币汇率应该在1:8.5左右(8.7×68.8%/70.03%)。这就意味着,如果说人民币汇率存在低估而必须升值的话,只需升值2.3%足

矣。然而,自从1994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却从最初的1:8.7不断升值到现在的1:6.77左右,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高达28.5%(8.7-6.77)÷6.77。

由此不难看出,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不仅没有被“严重低估”,相反,即使按照西方一些经济学家经常用来作为施压人民币升值理论依据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来衡量,人民币币值也存在着无可争议的高估现象,以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作为施压人民币继续升值的理由,显然缺乏理论依据。

还必须指出的是,由于中美两国CPI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各项内容所占权数不同,因此两国CPI的变化并不能准确反映两国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实际水平,仅仅以CPI作为确定汇率的依据具有很大局限性。

例如,国内的CPI指数统一执行国家统计局规定的“类”体系,即指数的构成包括食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烟酒及用品等类,每个大类中又包含若干个具体项目,总共有300多项。其构成权重分别是食品3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交通通讯10%,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衣着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烟酒及用品4%。

而美国的CPI是指包括200多种各式各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平均变化值,这些商品与服务又分为8个主要类别及不同的权重,如住宅(42.1%)、食品和饮料(15.4%)、交通运输(16.9%)、医疗(6.1%)、服装(4.0%)、娱乐(5.8%)、教育和交流(5.9%)、其他商品和服务(3.8%)。

从以上的分类来看,两国CPI各大类所包括的商品与服务不完全相同,而且更大的区别是不同类消费商品与服务的权重构成。美国CPI权重最大的住宅及交通运输,其比重达59%,但中国这两类商品及服务的权重只有23%,仅及美国的39%;而中国CPI中权重最大的两类是食品与娱乐,其权重达到48%,但在美国这两类商品及服务的权重只有21.2%。CPI内容特别是权重的差异,削弱了两国CPI的可比性。例如,在我国,近几年住房价格的飞涨使我国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感受非常明显,但由于我国CPI中并未纳入住宅价格,因此房价的上涨并不能在CPI中得到反映,这是我国很多居民都认为中国CPI失真的重要原因。如果考虑到这一因素,则人民币实际购买力的下降幅度要比CPI反映出来的人民币币值下降幅度大得多。这就更意味着人民币汇率不仅不存在所谓“严重低估”,反而更有高估之嫌。

所以,以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为理由压迫人民币继续升值不仅于理无据,更与现实不符。

二、人民币升值能否减少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

西方国家不断压迫人民币升值,除了认为人民币存在严重低估外,还与中国近年来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和外汇储备不断增长有关。

下表反映了中国2001年以来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的变化状况。

上表数据表明,自2001年以来,我国贸易收支和整个国际收支一直为顺差,而且顺差数额不断扩大。以贸易收支为例,2001年贸易顺差为225.41亿美元,到2004年增加到319.8亿美元;2005年后贸易顺差又急剧扩大,到2008年已增加到2955亿美元;虽然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贸易顺差有所减少,但仍高达1961亿美元。至于整个国际收支顺差,也呈现出基本相同的增长态势。由于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加,从2001年的2121.65亿美元猛增到2009年的23991.52亿美元,不到10年外汇储备增长了10倍以上,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持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和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引发了西方国家一些经济学家和政客对人民币汇率的攻击。早在2002年,日本(包括官方和民间)就打响了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第一枪。那时,以日本财政大臣和《读卖新闻》为首,强烈谴责中国蓄意操纵汇率,向世界低价倾销出口商品,是全球通货紧缩之罪魁祸首,要求“西方七国”集团通过决议,迫使人民币汇率升值。继日本之后,美国高官、金融巨头、主流媒体立即跟进,欧盟也在一边摇旗呐喊。一时之间,人民币突然成了众矢之的,人民币也在一夜之间仿佛成了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切问题的罪恶根源。尽管2005年以后人民币已经对外大幅升值,但由于中国国际收支仍然维持双顺差格局,外汇储备也在继续快速增长,因此,2009年以来美国又发起了新一轮对人民币汇率的攻击。在这种压力下,我国不得不重启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人民币重新走上缓慢升值的道路。

由此,我们不能不提出这样的疑问: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到底呈现为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国际收支顺差扩大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是否源于人民币币值的低估?人民币升值能否解决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的问题?

如果忽视中国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变化的特殊因素而仅从国际金融学的书本知识进行教条式分析,则很容易将中国近年来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和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归因于人民币汇率的低估。因为,国际金融学的一般原理告诉我们,一国汇率的低估使该国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向其他国家倾销商品,获得出口贸易上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贸易收支乃至整个国际收支的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增长。

正因为如此,提高本国货币汇率往往被认为是顺差国减少顺差和外汇储备的重要调节手段。西方国家一再逼迫人民币升值,也正是基于国际金融学的这一看似无可争议的基本原理。

然而,国际金融学的上述原理并不具有“绝对真理”的性质,一国货币汇率的高低与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变化也并非简单的因与果的对应关系,换言之,一国货币汇率的贬值并不一定必然会带来该国国际收支逆差的减少和外汇储备的增长;相反,一国货币汇率升值也未必会减少该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变化的因素实在过于复杂,汇率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甚至并非实质性因素,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他因素对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的影响弱于汇率。而且,顺差国货币汇率升值不仅可能无助于减少顺差和外汇储备,甚至还会成为刺激该国顺差扩大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诱因。国内外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就国外而言,日本是非常明显的一个例证。由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快速增长(到1984年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000亿美元),美国便对日本和当时的西德挥舞起汇率大棒,通过签订“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升值以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从此拉开了日元急速升值的序幕。1985年9月日元汇率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在“广场协议”生效后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就快速升值到1美元兑200日元附近,升幅20%。从日元对美元名义汇率看,1985年2月至1988年11月,升值111%;1990年4月至

1995年4月,升值89%;1998年8月至1999年12月,升值41%。从日元实际有效汇率看,1985年第一季度至1988年第一季度,升值54%;1990年第二季度至1995年第二季度,升值5l%;1998年第三季度至1999年第四季度,升值28%。然而,日元的升值并没有带来美国出口贸易的成长和逆差的减少,这一点连后来参加G5国家“卢浮宫”会议的各国头头脑脑们也不得不予承认,美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在于国内巨大的财政赤字成为各国一致的共识。另一方面,日元快速升值也未能阻挡日本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的扩张,恰恰相反,它进一步导致日本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和海外纯资产的迅速增加。因为,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0年间,日元币值平均每年上升5%以上,这无异于给国际资本投资日本带来了稳赚不赔的无风险套利机会,从而促进国际资本特别是国际投机资本大量流入日本,日本的国际收支顺差不仅难以减少,反而随着国际资本的流入而继续增加。日元升值也使日本对外扩大投资获得了有利的契机,其在海外的纯资产迅速增加,1986年达1804亿美元,超过号称“食利大国”的英国(1465亿美元)而跃居世界第一。此后,除1990年外,日本一直保持了世界最大纯债权国的地位。2002年末,日本的海外纯资产余额达1753080亿日元,按当年12月的平均汇率折算,约为14338亿美元,与“广场协议”前的1984年相比,增大了18倍以上。在伴随日元升值而出现的海外资产扩张过程中,日本外汇储备也大量增加,在2006年前一直维持着世界第一储备大国的地位。可见,从日元升值在日本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方面产生的效应看,与人们原来的预期恰恰相反。

中国的实践再一次证明货币汇率与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并不存在简单的因果关系,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并不是由于人民币汇率的所谓“严重低估”,人民币升值不可能解决所谓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问题。这可以从2001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的走势图中得到体现(见图2)。

图2中,左边的纵轴表示国际收支顺差数和外汇储备年增加额,右边的纵轴表示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以年均中间价表示)。

从图2中可见,就人民币汇率走势看,2005年以前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并无变化,一直稳定在1:8.27的水平。

2005年以后,人民币汇率呈升值趋势,从2005-2009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逐渐减少为1:8.12,1:7.96,1:7.60,1:6.97,1:6.82。然而,从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走势看,却明显与人民币币值呈现为弱相关甚至正相关性。

2005年以前,虽然人民币汇率曲线呈水平状,无任何变化,但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仍呈增长态势,从2001到2004年,国际收支顺差分别为521.8亿美元、677.13亿美元、986.01亿美元、1793.19亿美元;外汇储备年增加额相应为465.91亿美元、742.42亿美元、1168.44亿美元、2066.81亿美元。

2005年以后,人民币币值虽然不断升高,但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加速增长,出现了人民币越升值、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越快的局面。

2005-2008年间,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分别达到2238亿美元、2599亿美元、4453亿美元、4451亿美元,2009年顺差虽有减少,但仍高达3932亿美元,而且这种顺差的减少主要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结果,并非人民币升值效应的体现;2005年至2009年,在人民币升值趋势中,中国外汇储备更是超速增长,每年增加额分别达到2089.4亿美元、2474.28亿美元、4619.49亿美元、4177.81亿美元、4531.22亿美元。

外汇收支论文篇5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人民币处于持续升值的状态之中,汇改日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为8.11,截至2013年6月30日,人民币已累计升值达24%。尽管升值幅度较大,但是当前人民币仍面临持续的升值压力。很多学者从自2001年开始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的角度出发,认为中国贸易顺差是造成金融危机后国际收支失衡愈发严重的主要原因,并且将这个问题与人民币汇率相联系,认为人民币汇率的低估造成了中国贸易顺差和一些国家贸易逆差。因此,研究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收支之间究竟是否存在关系,对于人民币汇率的下一步调整和国际收支状况的调节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本文以1994年汇改以来至2013年月度数据为样本容量,实证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国际贸易收支的关系。

二、文献综述

(一)理论基础

1.弹性分析理论:指汇率变动通过相对价格(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之间、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等本国生产地贸易品与非贸易品之间)的变动来影响一国的进出口价格和需求,以此来达到调整国际收支的目的。

2.吸收分析理论:这一理论首先以国民收入恒等式推出的基本公式为分析出发点进行研究,在国际收支调整的先决条件上尤其强调了弹性分析理论所忽视的问题,即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如果要使货币贬值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要保证有足够的资源用于供给更多的出口和进口替代品的生产,就必须配合减少货币支出的政策执行。

3.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存量失衡是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本源头,不以国际收支的某个具体项目为研究对象,不追求局部均衡,未采用以前国际收支理论的研究方法,而是将研究范围由经常项目扩展到资本项目,强调国际收支的整体均衡。

(二)实证成果

1.国际实证研究。(1)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没有显著影响。Tilak Abeysinghe和Tan Lin Yeok(2005)对于名义汇率和新加坡国际收支做出了相关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本币的升值恶化贸易收支的情况并不明显。Silvana Tenreyro(2004)和Wilson(2000)分别选用数据专门研究了名义汇率或者实际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二者结论相同,都是汇率的波动对贸易收支没有任何显著影响。(2)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有影响 。Tauf Choudhry(2005)运用1974―1998年美国对加拿大和日本的实际出口量的数据,从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两个角度研究了汇率波动影响,其结果表明,美元名义汇率的波能够对美国的出口量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Eleanor Doyle(2001)采用了GARCH模型、协整与误差修正理论分析汇率波动如何影响爱尔兰对其重要的贸易伙伴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出口,表明不论名义或真实汇率波动对爱尔兰的出口都具有积极影响。

2.国内实证研究。(1)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无显著影响。宿玉海、黄鑫(2006)分别研究了1997―2004年间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对中国向日本及欧元区国家出口的影响,结果是中国出口贸易受人民币名义汇率短期变动的影响效果不显著。欧元明等(2005)着眼于研究对内资企业出口与汇率的关系,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相关实证,得到结论表明中国内资企业出口和实际有效汇率之间无论在长期和短期变动方面均没有因果关系。(2)汇率变动与中国贸易收支有显著关系。朱小梅、田贤亮、王红玲(2006)以中国对日本的农产品贸易为研究对象,采用1994―2004年的数据区间,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量受汇率波动的影响。卢向前(2005)采用协整向量自回归的分析方法重新对ML条件进行检验,对1994―2003年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的加权实际汇率与中国进出口为研究数据,对二者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结论为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出口存在显著的影响,马歇尔―勒那条件成立,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

三、实证分析

尽管前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有的研究结果在解释和预测上可能不甚合理。本论文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样本容量进行扩展,以1994―2013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国贸易收支数据为样本,运用Eviews 3为计量软件,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贸易收支的关系,以期在解释和预测上更为准确和更具时效性。

1.数据选取及处理。我们选取样本期间为1994 年1 月至2013 年6 月共234 个月度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和中国贸易收支差额数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ER)来源于BIS(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网站,BIS的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采用的是间接标价法,以2010年为基期进行了指数化调整,汇率指数上升(下降)意味着人民币升值(贬值)。中国贸易收支差额的进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网站,以当期美元计价。

(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是本国价格水平或成本指标与所选择国家价格水平或成本指标加权几何平均的比率与名义有效汇率指数的乘积。由于实际有效汇率不仅考虑了一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的变动,而且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2)对数化调整。由于中国进出口数额的数量级与汇率的数量级差别很大,所以如果进行回归或误差修正就会出现自相关性,通过对对数化的调整能够消除这种自相关性。(3)实证方法。本文通过单整及协整检验,在验证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国际贸易顺差的长期稳定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二者的因果关系。

2.实证过程。

(1)为了避免两个时间序列变量之间出现伪回归,首先要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本文采用ADF方法检验两时间序列是否为单位根过程。分别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以及出口/进口取对数,即得到ln(reer)与ln(ex/im)。二者ADF一阶差分结果(见表1):

(2)由第一步知两变量一阶差分平稳,为同阶单整,因此用Engle-Granger检验二者是否具有长期稳定关系。

第一步:协整回归,用OLS法估计yt=+xt+ut得yt= -0.2685+0.09xt,保存残差序列e。

第二步:对模型的残差序列e 做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由检验结果可知残差项为0阶单整,说明平稳,ln(reer)与ln(ex/im)两序列是(1,1)阶协整的,二者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3)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二者因果关系。由检验结果可得,对于LN(EX/IM)不是LNREER原因的原假设,拒绝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仅为0.07,表明LN(EX/IM)不是LNREER原因的概率较小,可以拒绝原假设。第二个检验伴随概率为0.4,表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下,可接受原假设,即不能认为LNREEX是LN(EX/IM)的格兰杰原因。

3.实证结果及原因分析。汇率的变动不是引起出口―进口变动的原因。而相反,出口―进口的变动是引起汇率变动的原因。汇率的调整并不能缓解贸易收支逆差,贸易收支的变动还可能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1)进出口价格传递:从出口角度看,中国出口大多数为消费品,本币升值,汇率贬值时出口传递大,升值时的出口传递弹性较小,升值对出口影响小;从进口角度而言,贬值时,由于中国进口商品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因而汇率贬值的进口传递弹性较大,升值时的进口传递小,升值对进口影响小,因此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贸易顺差调节作用不大。(2)商品结构:对于垄断性竞争产品的出口,其价格弹性较大,对于汇率的变动反应敏感。但在中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贸易中,汇率变动对于出口传递弹性小,因此贸易收支基本不受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3)可贸易性投入品的比例:如果生产所需投入品完全为本国提供,则出口产品价格变动与汇率变动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果投入品部分或全部来自国外时,比重越大,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效果越小。中国需要进口原材料的在加工贸易中所占比重大,因此汇率波动对贸易产生的作用不明显。

四、结论

贸易收支差额的变化是引起汇率变动的原因,而由于进出口价格传递,商品结构以及可贸易投入品的比例等原因的影响,汇率的变动却并不能有效影响到一个国家贸易收支的差额,其更多的是作为贸易收支变化的结果而不可能依靠一个国家汇率的变动来调节国际收支。汇率只是国内一般价格水平的一个参照点,而不是实际的竞争力,要求人民币升值以达到扭转逆差的观点是不合理的。人民币应该继续保持汇率稳定的政策,如果单纯地依靠改变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是不现实的,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侯英.汇率波动影响贸易收支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经贸论坛,2010,(20).

[2] 毕云.汇率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J].中国经贸,2009,(4).

[3] 高奇,廖涵.汇率与国际贸易收支关系研究理论新进展――简评对中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2011,(2).

[4] 谢斌,冯勇.浅析汇率与国际贸易收支的关系[J].中国集体经济,2011,(34).

[5] 周惠.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5.

[6] 危兆麟,刘佳.人民币汇率与国际贸易收支差额变动关系研究[J].商业文化,2007,(9).

[7] 徐少强,马丹.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贸易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J].新金融,2005,(2).

外汇收支论文篇6

一、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1、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没有显著影响。

Tilak Abeysinghe和Tan Lin Yeok (2005)从名义汇率角度通过对新加坡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认为国内生产力的进步以及本币升值带来的进口成本降低会部分抵消升值给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本币的升值并不会恶化贸易收支。

SilvanaTenreyro (2004)采用1970—1997年的数据专门研究了名义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结论是名义汇率的波动对贸易收支没有任何显著影响

Wilson(2000)基于1970-1996年度数据对韩国、美国和日本之间多边贸易进行研究,发现实际汇率波动对韩美和韩日之间的贸易收支没有显著的影响。

Rose(1991)运用多种计量方法估计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五个主要OECD国家的非结构贸易收支方程,发现实际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几乎没有影响。

2、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有正面影响

Eleanor Doyle(2001)考察了汇率波动如何影响爱尔兰对其重要的贸易伙伴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出口影响,分析汇率波动影响采用了GARCH模型,协整与误差修正理论,实证结果表明不论名义或真实汇率波动对爱尔兰的出口都具有积极影响。

Ying Qian Panos Varangis(1994)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对瑞典、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荷兰的出口影响具有正面作用。

Marquez(1990)以欠发达国家整体为对象,研究的时间段为1973年---1985年,采用季度数据,得出进出口价格弹性之和为-1.44和-0.78,马歇尔-勒纳条件得以满足,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贸易收支。

3、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有负面影响

TaufiqChoudhry (2005)从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两个角度研究了1974—1998年汇率的波动性对美国向加拿大和日本实际出口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名义汇率的波动对美国的对外出口有显著的影响,且大多数为负面影响。

Rose和Andrew (2000)使用1970—1990年18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作模型,发现名义汇率的波动对贸易收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并不大。

Sauer and Bohara(2001)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尤其对拉丁美洲与非洲国家是存在的。

二、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近年来,人民币与贸易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国内有关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对于汇率与我国贸易收支关系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 汇率变动与我国贸易收支无显著关系。

宿玉海、黄鑫(2006)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别就1997~2004年间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及波动对中国向日本及欧元区国家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贸易的短期影响效果不显著。

沈国兵(2005)基于1998-2003年月度数据对中美之间贸易关系进行计量分析。认为中美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人民币汇率浮动并不能解决中美逆差问题。

欧元明等(2005)在《汇率与中国对外出口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内资企业出口与汇率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中国内资企业出口和实际有效汇率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并且无论在长期和短期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都不能有效地解释内资出口的变动,说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内资企业出口影响非常小。

2、汇率变动与我国贸易收支有显著关系

朱小梅、田贤亮、王红玲(2006)采用1994~2004年的相关数据,以中国对日本农产品贸易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发现人民币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量有着实际影响,但在出口中所谓的J曲线效应并不显著。

卢向前在《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一文中,重新对 ML 条件进行检验,采用协整向量自回归的分析方法,对 1994-2003 年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的加权实际汇率波动与我国进出口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存在显著的影响,ML 条件成立,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存在 J 曲线效应。

李海波(2003)对1973-2001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和国际贸易收支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这段时间,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国国际贸易收支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三、评价

虽然经验研究结果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但多数实证分析表明汇率波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不大。对研究结果差异可能诠释的原因在于与实证研究的对象、国别、地区、数据的选取、汇率波动率的测量、实证方法的差异等有关。对于我国而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收支造成的影响以及西方国家对人民币汇率水平的指责是否成立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解答。

参考文献:

外汇收支论文篇7

一、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1.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没有显著影响

Tilak Abeysinghe和Tan Lin Yeok (2005)从名义汇率角度通过对新加坡对外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认为国内生产力的进步以及本币升值带来的进口成本降低会部分抵消升值给出口带来的不利影响,本币的升值并不会恶化贸易收支。

SilvanaTenreyro (2004)采用1970―1997年的数据专门研究了名义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结论是名义汇率的波动对贸易收支没有任何显著影响

Wilson(2000)基于1970-1996年度数据对韩国、美国和日本之间多边贸易进行研究,发现实际汇率波动对韩美和韩日之间的贸易收支没有显著的影响。

Rose(1991)运用多种计量方法估计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五个主要OECD国家的非结构贸易收支方程,发现实际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几乎没有影响。

2.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有正面影响

Eleanor Doyle(2001)考察了汇率波动如何影响爱尔兰对其重要的贸易伙伴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出口影响,分析汇率波动影响采用了GARCH模型,协整与误差修正理论,实证结果表明不论名义或真实汇率波动对爱尔兰的出口都具有积极影响。

Ying Qian Panos Varangis(1994)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对瑞典、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荷兰的出口影响具有正面作用。

Marquez(1990)以欠发达国家整体为对象,研究的时间段为1973年---1985年,采用季度数据,得出进出口价格弹性之和为-1.44和-0.78,马歇尔-勒纳条件得以满足,贬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贸易收支。

3.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有负面影响

TaufiqChoudhry (2005)从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两个角度研究了1974―1998年汇率的波动性对美国向加拿大和日本实际出口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名义汇率的波动对美国的对外出口有显著的影响,且大多数为负面影响。

Rose和Andrew (2000)使用1970―1990年18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作模型,发现名义汇率的波动对贸易收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并不大。

Sauer and Bohara(2001)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尤其对拉丁美洲与非洲国家是存在的。

二、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近年来,人民币与贸易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国内有关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影响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对于汇率与我国贸易收支关系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汇率变动与我国贸易收支无显著关系

宿玉海、黄鑫(2006)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别就1997~2004年间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及波动对中国向日本及欧元区国家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贸易的短期影响效果不显著。

沈国兵(2005)基于1998-2003年月度数据对中美之间贸易关系进行计量分析。认为中美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人民币汇率浮动并不能解决中美逆差问题。

欧元明等(2005)在《汇率与中国对外出口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文中,采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内资企业出口与汇率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中国内资企业出口和实际有效汇率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并且无论在长期和短期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都不能有效地解释内资出口的变动,说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内资企业出口影响非常小。

2.汇率变动与我国贸易收支有显著关系

朱小梅、田贤亮、王红玲(2006)采用1994~2004年的相关数据,以中国对日本农产品贸易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影响,发现人民币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量有着实际影响,但在出口中所谓的J曲线效应并不显著。

卢向前在《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1994-2003》一文中,重新对 ML 条件进行检验,采用协整向量自回归的分析方法,对 1994-2003 年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的加权实际汇率波动与我国进出口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存在显著的影响,ML 条件成立,人民币实际汇率波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存在 J 曲线效应。

李海波(2003)对1973-2001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和国际贸易收支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这段时间,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国国际贸易收支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三、评价

虽然经验研究结果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但多数实证分析表明汇率波动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不大。对研究结果差异可能诠释的原因在于与实证研究的对象、国别、地区、数据的选取、汇率波动率的测量、实证方法的差异等有关。对于我国而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收支造成的影响以及西方国家对人民币汇率水平的指责是否成立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解答。

参考文献:

外汇收支论文篇8

一、人民币升值概述

2005年7月21日,迫于美国的强大压力,为了给中国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1美元兑人民币从8.27—8.28先后突破了8.2、8.1、8.0关口,2005年升值幅度达3%。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以8.0702起步,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一年中升值了2 615个基点。2007年截至12月20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到6.01%。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进一步加快, 2008年4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破7”,为6.9920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以2005年汇改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比价8.27651计算,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8%。到2010年12月23日,美元兑换人民币中间价为6.6466。

一国货币的升值意味着与它相比较的那种外币的贬值,表示一定数量的本币可以兑换的外币数量比之前增加了。自从汇率改革以来,人们持续不断地对汇改的利弊进行讨论分析,尤其关注人民币升值可能造成的对中国对外贸易国际贸易论文,特别是纺织、服装、玩具等利润微薄而我国又具有比较优势的加工贸易产业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人民币升值对广州市加工贸易出口的影响。

二、汇率与国际贸易关系的理论及广州加工贸易近些年的状况

汇率作为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因素,对进出口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尤其是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理论上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1、马歇尔-勒纳条件。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与美国经济学家勒纳指出:一国货币相对与他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情况,主要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弹性,假定供给具有完全弹性,那么贬值的效果取决于需求弹性。用Dx表示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Dm表示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则当︱Dx︱+︱Dm︱﹥1时,货币贬值将会改善贸易收支;当︱Dx︱+︱Dm︱=1时,货币贬值不发生作用;当︱Dx︱+︱Dm︱﹤1时,货币贬值将会恶化贸易收支。贸易收支通过货币贬值得到改善的必要条件是:当︱Dx︱+︱Dm︱﹥1,即马歇尔-勒纳条件。

2、J曲线效应。本国货币贬值后,初期由于消费和生产行为的“粘性作用”,进出口不会发生明显变化,但由于汇率的改变,以外币计价的出口收入相对减少,以本币计价的进口支出相对增加,造成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增加或者顺差减少,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反而会比原先恶化。一段时期(往往是6至12个月)之后,经常项目收支才渐趋改善;再经过一段时间(往往是1.5至2年后),经常项目收支的改善达到峰值,然后再度趋向下降论文下载。因此汇率变化对贸易情况的影响具有“时滞”效应,呈现“J”的形状。而货币升值情况下,经常项目收支变动则刚好相反,表现为反向J曲线效应。

3、广州2005年至2008年加工贸易出口状况。

2005—2008年广州市加工贸易出口统计

 

年份

实绩(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

合计

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合计

内资企业

外资企业

2005年

1593628

175247

1418381

17.74

-5.47

21.42

2006年

1814869

208965

1605904

13.88

19.24

13.22

2007年

2022533.74

245761.49

1776772.25

11.44

17.61

10.64

2008年

2223313

283237.89

1940075.33

外汇收支论文篇9

在国际资本流动不充分、规模有限的情况下,用储备/进口的比例衡量储备需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储备的作用是为贸易差额融资,而贸易差额与贸易总额之间并没有稳定的比例关系,因而,比例分析方法具有局限性。在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许多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取决于资本和金融帐户,而且储备不仅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还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国的汇率和充当偿债的准备,这样,储备/进口的比例越来越具有局限性,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暴露了比例分析法的局限性。

现有的储备需求模型均没有将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宏观经济目标纳入分析,而且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基本上局限于支出削减政策,因此,这些模型也无法准确衡量储备的成本和收益,无法准确衡量储备的需求。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实行浮动汇率以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外汇储备需求为研究对象,运用充分调整和部分调整模型就国别数据、截面数据和平行数据对外汇储备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如经济规模变量、经济开放度、国际收支扰动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充分调整模型中,GDP都是显著的;在部分调整模型中,上一期的外汇储备都是显著的;与充分调整模型相比,部分调整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本期期望的外汇储备水平和上一期的实际外汇储备水平的差距只有部分得到了调整,而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调整速度也各不相同。本文对我国外汇储备需求的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我国外汇储备需求模型中,国际收支扰动变量始终是显著的;在未引入货币供应量之前,经济规模变量中只有国内生产总值是显著的;在引入货币供应量之后,经济规模变量都是不显著的,而货币供应量则是显著的。

2.从物价稳定、内部均衡的角度探讨了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两方面论证了我国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不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外汇储备经由外汇占款、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几个中间环节作用于通货膨胀。本文归纳出外汇储备来源的三种渠道:(1)干预外汇市场购入外汇;(2)借入外汇补充外汇储备;(3)用外汇储备收益补充外汇储备。其中,第一种渠道涉及外汇占款。1994年后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均来自于第一条渠道,这表明在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增加时,外汇占款也应相应增加,但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却无法

按照官方汇率和外汇占款一一对应,本文给出了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l)额度外汇的特殊处理方法;(2)1993年6月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调剂市场,按调剂价格买卖外汇:(3)1995年后中央银行的一些净购汇没有计入外汇储备。虽然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会导致外汇占款的相应增加,但由于外汇占款只是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之一,在外汇占款增加时,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回收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等手段减轻了对基础货币调控的压力,因此,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并不具有正向相关关系。本文又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与此同时,本

本文就我国中央银行对政策性银行的再贷款和外汇占款刚性增长以及准备金制度改革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回收再贷款、调控基础货币的能力进行了分析。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的对冲可行性如何,取决于经济发展对货币供应量的需求以及影响货币乘数的现金.活期存款比率、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率等因素的变化。在我国中央银行对政策性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只有7469.18亿元(1997年7月)的情况下,如果不采取其它办法,中央银行的对冲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的幅度和频率,改革的力度越大,频率越高,中央银行的对冲能力就越小。因此,中央银行需要综合外汇占款和央行的政策性贷款的发展趋势、考虑经济发展对货币供应量的需求和准备金制度改革的力度,在密切监控货币乘数变化的基础上,利用基础货币的吞吐调控货币供应量使之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稳定币值的目标。

3.运用内外均衡的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我国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问题。笔者认为在确定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l)外汇储备的宏观成本和收益。我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是渐进的外汇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的结果,1994年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稳定、通货膨胀得到控制、经济保持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状况良好、国际收支平衡,这从效果方面反映出我国外汇储备的宏观收益是高的,目前的外汇储备水平是适度的。(2)外汇管理制度。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不但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异,就是同发展中国家相比,也较为严格,缺少民间外汇的蓄水池,因此,外汇储备是我国对外支付能力的主体;(3)外汇储备增长的来源。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是来自于净资本流入,具有借入储备的性质。(4)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确定方法。比例分析法和储备需求模型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而实证分析方法也不能确定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笔者认为,适度外汇储备区间的下限可以用结合进口支付和外债偿还的扩展的比例分析法来说明。如果说进口支付反映了经常项目对外汇储备的需求,那么外债偿还则反映了资本和金融帐户对外汇储备的需求。(5)要从八十年代中期外汇储备急剧下降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教训,不能轻易断言“外汇储备多了”。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如进口、外债还本付息等因素),提出了我国适度外汇储备区间的上下限,下限由4个月的进口需求、10%的中长期外债和30%的短期外债偿还准备来确定,上限是不危及一国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外汇储备水平。

4.分析了外汇储备供给来源问题,阐述了用结售汇报表分析外汇储备来源的局限性,给出了结售汇报表和国际收支平衡表在具体项目上差异的原因,指出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分析我国外汇储备来源的有力工具。

目前我国使用结售汇报表来反映外汇收支的情况。从结售汇报表看,贸易和非贸易项目的顺差是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结售汇报表和国际收支平

衡表的根本差异在于两者编制原则的不同:结售汇报表反映的是进入结售汇体系的外汇收支(外汇供给和需求),而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的是经济价值的交换和转移,不管这种经济价值的交换与转移是否涉及外汇供求。由于结售汇报表(以及1994年前的国家现汇外汇收支平衡表)只反映了我国外汇收支的一部分,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汇收支不通过结售汇体系,结售汇报表的覆盖面和解释力将日趋下降,因此,用结售汇报表来说明外汇储备的来源是有局限性的,而且随着意愿结汇的推行,用结售汇报表来说明外汇储备来源的局限性会越来越大。

此外,结售汇报表和国际收支平衡表在具体项目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1)两者在具体项目上的口径并不完全相同;(2)结售汇报表不能反映未形成外汇供求的国际交易(如外商设备投资以及利润再投资);(3)我国目前的结售汇体系只包含了部分外汇收支,结售汇报表在反映外汇收支方面的不完全性是其与国际收支平衡表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上述研究表明结售汇报表无法准确分析外汇储备的来源。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的统一性和资料的可得性,使得我们可以依据国际收支平衡表对各国外汇储备的来源进行比较。笔者认为,不同来源的外汇储备具有不同的经济意义:来源于经常帐户顺差的外汇储备增长是本国储蓄的积累,是一个国家的净财富;而主要来源于金融帐户的外汇储备增长实际上是以负债的增加换取外汇储备的增长(在国际投资头寸表上(IIP上),外国居民在一国的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均被视为该国的负债),这样的外汇储备增长具有借入储备的性质,因而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提醒我们审慎看待源于净资本流人的外汇储备的增长。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看,我国近几年的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源于巨额的净资本流入,基本上也是以对外负债的增加换取外汇储备的增长。因此,我国的外汇储备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对此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外汇收支论文篇10

一、相关理论评述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

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汇率变动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和商品的进出口供求价格弹性,即汇率的传递弹性和商品的进出口弹性。因此,与汇率变动,商品价格和贸易收支变动相关的理论主要为购买力平价理论,弹性理论,汇率传递理论,市场定价等相关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古斯塔夫.卡塞尔1922年在其出版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中提出,它的成立是以一价定律为前提的。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实际汇率水平是反映一国货币购买力的指标,若购买力平价成立那么一国实际汇率水平将趋于一致,汇率变动将不会对一国的贸易收支造成影响。若购买力平价存在系统性偏离则汇率波动将会对贸易收支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影响的效应将会随偏离程度的扩大而增加。

(二)弹性理论

弹性分析法主要是从商品市场的角度来分析由汇率变动所导致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改变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弹性理论的核心便是对货币贬值在何种情况下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的判定条件的证实。其条件便是我们所熟知的马歇尔-勒纳条件”(简称m-l条件)以及“比克戴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简称b-r-m条件)。该理论认为当m-l或b-r-m条件得到满足时,一国货币的贬值会对该国贸易收支状况造成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对贸易收支产生负面的影响效应。

(三)不完全汇率传递理论

汇率传递是一个与商品价格紧密联系的概念,梅龙(jayant menon)将汇率传递定义为汇率变动所引起一国进出口商品目的地货币价格的改变程度。进而汇率传递弹性可定义为因名义汇率变动1%而引起的用国外货币表示的出口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或是用国内货币表示的进口产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因此,如果名义汇率每变动1%从而引起出口(进口)产品价格同比例的变动,就称为完全的汇率传递,相反则是不完全的汇率传递。由于汇率不完全传递使得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有限。影响汇率不完全传递的原因有:厂商的市场定价策略、国际贸易实践中结算货币、生产全球化。

本人将在以上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设立相关模型,对我国在中美贸易中的比较劣势商品的贸易收支状况受汇率变动的影响效应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从而对中美双边持续顺差局面提供一个新的解释视角。

二、理论框架分析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际收支理论可知,一国的出口品需求取决于国外收入水平以及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水平,进口则取决于本国收入水平以及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本人进一步借鉴hassan shirvani和barry ailbratte (1997)、以及魏巍贤(2001)模型将本文的计量模型设立如下:

lntbit=β0+β1lnreert+β2lnyct+β3lnyat+εt

其中,tbit第i种商品的贸易收支额。

由传统贸易理论可知我国实际收入的上升会也会促使我国进口需求的增加,故我们预期β2<0。同理美国

际收入的上升也会拉动我国的出口需求,故我们预期β3>0。若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则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汇率水平下降会导致贸易收支恶化,因此β1应为负数;εt为随机误差项。

三、实证分析

(一)指标及数据说明

本文最关键指标便是比较劣势商品贸易收支额tbit。据前人研究结果可知我们一般使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比较优势进行测度。rca指数最早是巴拉萨(balassa,1965)提出的,当rca指数大于1时,该类贸易品具有比较优势,并且指数越大,比较优势越明显;反之,rca指数小于1则表明此类贸易品处于比较劣势,偏离1越远,劣势越明显。范爱军(2002)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第7类(sitc)商品的rca指数都很低,大部分年份都在0.5以下,这类商品主要是机械制造和运输设备等。张杰(2000)根据《海关统计》资料进行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据此,本文将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品以及资本密集型的机电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月度贸易收支额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因此,式(9)中的tbit分别表示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收支额以及机电产品贸易收支额分别计为:tbgt,tbjt。reer为中美双边实际汇率由中美双边名义汇率除以两国的价格指数得到。yc表示我国的实际收入gdp但因gdp没有月度数据因此本文用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替。ya美国的实际收入gdp,本文用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代替。  本文贸易收支数据有我国海关统计局各期统计数据整理而来;中美两国价格指数以及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来自于oecd数据库;中美双边名义汇率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各期统计数据;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月度数据来自于中经网数据库。由于本文旨在分析汇改后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中比较劣势商品贸易收支额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采用的样本区间为:2005年7月至2012年12。

(二)单位根检验

时间序列经常会出现非平稳现象,从而导致为回归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在进行协整及回归之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adf方法对原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所有计量检验及回归都通过eviews6.0完成。

在实际验证过程中具体采用哪种形式则根据序列的性质决定。

本文adf检验的结果如下:

表1 平稳性检验结果

变量名称 检验形式

( c t l) adf值 1%临界值 5%临界值 10%临界值 结论

lntbgt ( c 0 14 ) 1.13954 -2.5994 -1.9457 -1.6137 非平稳

lntbjt ( c t 13 ) -2.0081 -4.1373 -3.4953 -3.1766 非平稳

lnreer ( c t 3 ) -1.2323 -4.0645 -3.4611 -3.1568 非平稳0

lnya ( c 0 2 ) 1.79489 -2.5915 -1.9445 -3.1571 非平稳

lnyc ( c t 11 ) -1.2049 -4.1032 -3.4794 -3.1674 非平稳

δlntbgt (c t 10)*** -8.7998 -4.0925 -3.4744 -3.1645 平稳

δlntbjt (c t 12)*** -5.3623 -4.1305 -3.4921 -3.1748 平稳

δlnreer (c t 0 )*** -8.6009 -4.0657 -3.4617 -3.1571 平稳

δlnya (c t 2 )*** -7.7439 -4.0657 -3.4619 -3.1577 平稳

δlnyc (c t 11 )** -2.5977 -3,5349 -2.9069 -2.591 平稳

备注:*表示1%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表示5%水平上拒绝原假设,***表示10%水平上拒绝原假设。c表示常数项,t表示趋势项,l表示滞后阶数,其中滞后阶数根据aic与sc原则确定。

由上面的表格课看出,本文中所有原始样本序列都是非平稳的,但是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因此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协整检验。本文采用johanson方法对这些序列可能存在的协整进行检验。

(三)johanson检验

johanson检验是建立在var(p)向量自回归模型之上的,本文采用aic及sc原则确定滞后阶数p,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不在输出var结果及johanson检验结果的表格。

由johanson检验的可知,无论是采用迹统计量检验法还是最大特征值检验法,两个模型在5%显著性水平下都是拒绝原假设的,即两个模型中所包含的各样本序列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而且我们从检验结果可知这样的协整关系是唯一的。因此,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用最小二乘法对上述两个模型中的各参数进行估计,并且估计出来的回归方程式稳定的,具有研究的实际意义。

(四)实证结果分析

由以上数据检验我们可知本文所选取的两类比较劣势商品的贸易收支额: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收支额及机电产品贸易收支额与中美两国实际收入、中美双边实际汇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关系,因此我们可以用最小二乘法进一步量化两类商品贸易收支额与上述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回归结果如下:

lntbg=10.34474+1.015192lnya-0.193507lnyc- 4.865855lnreer

(1.072981) (0.456954) (-0.527789) (-4.144531)***

lntbj=3.505356+3.597577lnya-0.543772lnyc-5.190708lnreer

(0.588346) (2.608458) (-2.411870) (-7.233088)

(1)美国的实际收入水平

由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收支方程可以看出美国实际收入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收支额将提高0.15个百分点。但美国实际收入水平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收支额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美国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刚性。

对于机电产品,美国实际收入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其贸易收支额增加近3.6个百分点,并且这一影响在5%的水平上是显著的。由此可见我国机电产品的贸易收支额受美国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要高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

(2)我国的实际收入水平

对于高新技术产品,我国的实际收入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其贸易收支额减少近0.19个百分点,然而这一影响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这说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受国内收入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对机电产品贸易收支而言,我国实际收入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会导致机电产品的贸易收支减少0.54个百分点,并且这一影响在统计上也是显著的。由此可见我国的机电产品的贸易收支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我国的实际收入水平。

(3)实际汇率水平

对高新技术产品而言,中美双边实际有效汇率下降一个百分比将会导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加近4.9个百分点,并且这一影响效应在1%的统计水平上是显著的。由此可见我国货币升值不仅不会抑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贸易顺差的增加。这可能源于汇率-价格传导机制的不完全性以及美国对于其国内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限制。此外,也有合同定价因素的影响所致,一般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期限都较长,在签订合同时汇率水平高于交易时的交易水平从而导致合同价值的升值以及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交易金额的增加,后期汇率的升值可能会导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收支状况的恶化,也就是经济学中所提到的汇率贬值的“j曲线效应”。  对机电产品而言,中美双边实际汇率水平每提高1%,其贸易收支额减少近5.2%,与高新技术产品一样,我国货币的升值不但不会导致我国机电产品贸易收支额的减少,反而会促进其贸易收支额的增加。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货币贬值的“j曲线效应”以及我国机电产品行业中汇率-价格传导机制的不完全性。导致机电产品行业汇率-价格机制可能在于该行业巨额固定资本及沉没成本所致,固定成本及沉没陈本的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司的退出成本,从而导致汇率变动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的收入效应大于其相应的替代效应。

四、结论

汇率变动对商品贸易收支的影响效应包括两个方面: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中美双边实际汇率变动对我国两类比较劣势商品的影响的收入效应皆大于其相应的替代效应。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有汇率贬值的“j曲线效应”以及这两类行业巨额的沉没成本及固定成本,导致其退出市场成本的上升。此外对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还有美国对国内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限制因素的影响。因此,美国放开对其国内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才是解决中美贸易收支不平衡状况的关键举措,而通过汇率调节的手段是不可靠的。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与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任兆璋,宁忠忠.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贸易收支实证分析[j].现代财经,2004(11).

[3]沈国兵.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关系: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4(11).

[4]徐立平,赵静怡.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0(2):18-25.

[5]张杰.中美商品贸易的结构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0(5).

[6]arize,a.c.the effects

of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on u.s .exports:an empirica investigation [j]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95(62):34-43.

外汇收支论文篇11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一直高度依赖于对外出口,但是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波动性也非常大。从统计数据来看,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从2008年以来基本为负,2009年甚至达到-44.8%。与此同时,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逐步加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正在逐步加深。根据传统的经济理论,一国经济增长会对其汇率产生长期影响,汇率又会对其出口产生影响,而出口又是构成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出口也会通过资本的流动在外汇市场上对汇率产生影响。因此,从理论上来看一国经济增长、汇率和出口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性。另外,经济增长形势也会对一国的资本流动产生影响,例如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国外有部分机构看空中国经济的趋势,致使资本出现了外流,从而使得2015年8月份中国外汇储备减少近千亿美元。而汇率变动也会形成通过汇差套利的机会引至国际资本流动,资本的流动进一步又会对汇率波动和一国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中国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和汇率波动的影响作用势必也会加大。根据上述分析,总的来说一国经济增长、汇率和其国际收支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厘清上述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尤其是观察随时间变化三者之间关联性的动态变化,对于明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背后机理以及调整国际收支政策及汇率政策等都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故此,本文将应用TVP-VAR-SV模型对上述三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并着重观察这种关联性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的动态变化.

1模型和数据

1.1模型的建立

自从Sims(1980)以来,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以及其各种拓展模型在宏观经济学领域被广泛应用,直到Primiceri(2005)将VAR系列模型发展成为允许截距项、系数、方差和协方差项都随时间而变化的TVP-VAR-SV模型,该模型克服了VAR模型参数和扰动项的方差固定、变量之间的同期相关性等缺陷。这种系数和方差的时变TVP-VAR-SV模型被大量应用到当前的宏观经济学研究中。

1.2数据选取及处理

本文选取的是2000年第一季度到2015年第三季度的季度数据,因为该阶段涵盖了我国的几轮汇改,中国经济向“新常态”的转换、国际收支由双顺差到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账户逆差并存等几个重要的变化时段。其中用GDP季度同比增长率表示经济的增长,记为yt;国际收支用综合账户的季度同比增长率,记为mt;为了综合度量人民币汇率对于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的影响,采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的季度同比增长率,记为rt。在处理数据时,由于GDP数据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波动性特征,本文对其进行了基于X12方法的季节调整。文中所有的数据均来源于数据库。

2动态关联性的实证分析

2.1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MCMC)

由于需要估计的参数很多,对一些参数的估计难以给出确切的解析表达式,因此应用传统的似然函数估计(MLE)方法进行参数估计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这种难题,一般借助于在贝叶斯框架下应用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模拟(MCMC)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本文将应用MCMC方法中的Gibbs抽样方法进行参数估计。

2.2动态影响关系分析

得到不同时点上的参数估计值之后,就能够在不同的时点上进行脉冲响应分析,这是区别于传统的常参数VAR模型的重要不同之处。因此基于TVP-VAR-SV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既能够分析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脉冲响应,也可以集中于对比分析在某些特殊时刻的脉冲响应关系。(1)随时间而变化的动态脉冲响应分析图1显示的是本文三变量间随时间而变化的脉冲响应的动态演化过程,该图中描述了滞后4、8和12期脉冲响应结果随时间而动态演化的情况,以分别分析对应于一年、两年和三年即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动态脉冲响应情况。明显加大。国际收支对于经济增长冲击的脉冲响应(εy®m)从影响程度来看也是短期高于中长期,而且在样本时段内短期的脉冲响应一直为正而中长期的影响基本在0附近波动,由于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化同样是短期内随时变化的,这说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中国长期以来持续“双顺差”的重要原因。其次,分析汇率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图1显示经济增长对汇率冲击的响应(εr®y)在短、中、长期内都基本为负,而且短期内的负值更加明显,显示人民币汇率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对中国经济会在短期内产生负面影响。汇率波动对于一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汇率作为一种需求性冲击因素,其影响一般是短期性的。从时间来看,自2007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比之前更加明显,这说明中国经济自2007年以来逐步进入新常态的过程中汇率的传导和影响机制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负面作用。再看国际收支对汇率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εr®m),图1显示从中期和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对于国际收支的影响不太明显,但是从短期来看有较为明显的负面冲击。从理论上来说,人民币汇率升值一方面会对中国的净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吸引套汇资本流入国内,这两种结果会对国际收支产生相反的影响。而由于汇率和国际收支的波动都属于短期的,因此上述的实证结果显示净出口引起的资本流动要超过套汇引起的资本流动,这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地位相当,也是由于中国一直对资本实施管制的结果,但是随着中国资本账户的逐步放开,不久的将来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最后分析国际收支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中国经济增长和汇率对于国际收支冲击的脉冲响应在短期内都要比中长期大,中长期的影响基本上在0附近波动。具体来看国际收支冲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06年之前一直比较平稳,但是从2007年以来波动性开始增加,而且国际收支冲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阶段与美国几轮量化宽松的时间窗口期比较一致,这反映了2007年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随后传递到其他国家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对外出口和资本流动并进一步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而汇率对国际收支冲击的脉冲响应显示了比较奇怪的结果,有一个震荡性下行的趋势。从传统的理论来说,一国国际收支顺差应该使得该国出现汇率升值,因此结论与传统的经济理论并不一致,这可能与同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不断调整有关,值得进一步深究。(2)不同时刻脉冲响应结果的对比分析为了对比分析在不同时点上的脉冲响应效果,本文选定了2005年第三季度、2008年第一季度、2015年第二季度等三个不同的时间点分析三变量间的脉冲响应结果。上述三个时间点分别对应于2005年7月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调整、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2015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的时期。经过对不同时间点上脉冲响应的对比分析,可以观察比较三者动态影响关系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其次就汇率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来看,经济增长对汇率冲击的脉冲响应呈现出先下降随后上升的态势,而且2008年第一季度的响应最大,说明国际金融危机通过汇率传导渠道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经济的重要原因;国际收支对汇率冲击的响应开始下降随后上升,这与图1的结论一致,即汇率升值时其引起净出口减少的资本流动超过了其套汇渠道引起的资本流动,而且也是2005年第三季度的脉冲响应幅度最小,说明汇率影响的传导机制是随着时间而不断健全的。最后分析国际收支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经济增长对国际收支冲击的脉冲响应在三个时点上呈现了截然不同的形状,其中在2005年第三季度产出呈现不断下降随后上升的走势,这是因为当时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后汇率大幅升值并通过国际收支渠道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而2008年第一季度时产出对国际收支的响应出现了围绕着0上下波动的情形,这与当时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及国内针对危机的大量刺激政策等复杂的经济环境高度相关;2015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对国际收支冲击的响应相对来说很小,说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来自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相对来说减弱,体现在对外依存度下降等方面。就汇率对国际收支冲击的脉冲响应来看,2005年第三季度和另外两个时间点的响应走势图基本上是相反的,前者是先上升随后下降,这种走势符合传统的理论预期,这说明2005年7月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完善当时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外汇收支论文篇12

本文的目的在于想以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为基础,并由此展开,对汇率决定理论的研究给出一些自己的观点。本文在对比国内地区之间的“汇率”后,对购买力平价的汇率公式做出修正,进而运用修正的模型来确定人民币兑美元的内在汇率。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内容

PPP指一定时期内,两种货币的汇率是由两种货币在本国国内所能购买的商品与劳务的数量来决定的。购买力平价又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PP)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PP)。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一种货币的价值,是由单位货币在发行国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量决定的,即由它的内在购买力所决定。由于内在购买力就是商品和劳务的物价水平的倒数。

绝对购买力平价就是当所有国家的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算时是相等的。用公式表达是:

这里P的下标表示这个价格是第i个物品或劳务的价格。如果假设编制物价指数的权重都相等,换而言之,N种物品中的每一种物品占别国消费总量的份额与此物品占本国消费总量的份额是相等的,那等式(1-1)也适用于一般物价水平:

这里的P和P*分别表示本国和外国的物价指数。这是购买力平价学说最简单的表达式,精确地讲,等式(1-2)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决定式。

相对购买力平价反映的则是汇率变动与价格水平变动之间的关系,即任何一个时期汇率变动百分比,都等于两国间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差额。由于相对购买力平价描述的是一段时间内两国的物价变化与汇率变化的关系,所以,它可以在置基期水平于不顾的情况下,衡量一段时间内汇率变化和两国物价的相对变化是否一致,应用上非常方便。但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可克服的弊端――即使一段时间内两国物价的相对变化与汇率变化满足相对购买力平价,也不意味着基期汇率就是合适的。因为从相对购买力平价的表达式就可以看出,当左端分子分母同比例扩大或者缩小时,分数值不变,所以在计算时,必须选择合适的基期汇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的表达式为:

其中,Et+1与Et分别表示t和t+T时的汇率(直接标价法),Pt+T/Pt与Pt+T*/P*t分别表示从t时到t+T时的本国和外国的一般物价指数,或者变形为:Et+T=EtPt+T/PtPt+T*/P*t(1-4)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吸引力在于其内在的简单性,从货币具有购买力的角度分析货币的交换问题,非常符合逻辑、易于理解;同时,它的表达形式也较其他汇率决定理论更为直观。所以,购买力平价被广泛运用于对汇率水平的分析和政策研究。但其是否成立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在早期,它曾被认为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常理,一个经验公式,随后它又被认为过于简单而极易误解。

等式(1-1)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上。首先,位于不同地区的该商品是同质的。其次,该商品的价格能够灵活地进行调整,不存在任何价格上的粘性。一国的商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商品在区域间的价格差异可以通过套利活动消除,这被称为可贸易商品;第二种是不可移动的商品以及套利活动交易成本无限高的商品,主要包括不动产与个人劳务项目,其区域间的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活动消除,这被称为不可贸易商品。这就是,将经济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购买力平价是适用的,另一部分是由一国国内决定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更加符合现实,事实上,将经济强行分为贸易与非贸易部门并不比原来的假定更现实,这在后面模型中也会提到。

个别物品的价格由于与一价定律联系在了一起,促使人们思考购买力平价成立的解释。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购买力平价学说是一价定律在整体物价水平的体现。但我们并不要求一价定律在每一种情况下都成立――也许它对任何物品及劳务都不成立,但只要一价定律在某一种物品上的偏差能与另一种物品上的偏差抵消就行了。

现实中,虽然很少有实例支持购买力平价,这也可能是由于引用的价格数据不完善造成的,事实上,购买力平价在现实中仍然充满活力,换句话说,等式(1-2)也许是完全有效的,但必须是以“真正的”价格水平作为变量,而不是根据观察,这与我们实际看到的(即各国的价格统计数据)是有一定差距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也许会认为购买力平价是不可检验的,因为它涉及到不可观察的数据,而不是实际中使用的数据。因此,曾经的检验的结论不是必然成立的。如果真正的价格(即与购买力平价有关的)与其他某个观察数字有一定关系,那么,购买力平价学说就可以运用。

不管正确与否,购买力平价始终是分析汇率变动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当它对国际竞争有影响时更是如此。

(二)购买力平价的影响因素

想要在现实经济中直接利用购买力平价理论,首先得了解影响现实经济中的汇率的因素。

一国的利率水平是影响汇率最主要的因素。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投资者选择它,是因为它能为人们带来某种收益。人们在选择持有一国货币还是持有另一国货币,就会考虑哪一种货币带来的收益最大,这种收益是由其金融市场的利率所决定的,这就是所谓的利率平价理论。

上述叙述使我们知道,一国利率对汇率具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利率又是由什么决定呢?我们知道,利率是货币供求关系的产物,货币供求关系不但会影响利率,其实也会影响到物价水平。如一国增加货币投放量,市场上货币增多,供大于求,导致利率下降、物价上涨;反之一国减少货币投放量,市场上流通的货币减少,供不应求,利率提高、物价下跌。

购买力平价理论除了主要受利率影响外,还受以下因素的影响:政治局面的稳定程度、新闻媒体对外汇市场汇率的报道、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市场心理预期。

当然,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只有利率对汇率的影响是比较长期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则是短期的,从长期来看,则是无效的,它们不会改变汇率的长期均衡值。

(三)购买力平价直接运用于我国的各个地区

前面介绍了现实经济中干扰购买力平价成立的因素,会对购买力平价理论造成干扰。但是如果将一个国家的各个地区假想为独立的货币发行地区,那么各地区以上的干扰因素就可以忽略。因为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只有市场心理预期会略有不同,其他因素的影响则是一致的。而各地的物价就成为影响地区之间汇率的关键因素,这样可以更好地考察购买力平价理论。以一国的各地区为样本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各地区之间的名义汇率恒为1,这是由于一国货币统一发行,但是在分析时却把它当作不同的货币,但由于货币全国流通,所以货币购买力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任何地方的一块钱都是一样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感受却又是不一样的,经济发达地区的一块钱在人们生活中给人们的感受和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人们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完全按照绝对购买力平价,即利用等式(1-1),绝对购买力平价的计算式可以算出各地区之间汇率。由于一国中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是有差别的,物价很显然是有高有低,经济发达地区的物价明显高于经济落后的地区。

现在按照中国的行政区划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和省级行政单位:上海市、浙江省、山东省、经济相对落后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江西省。其中,上海、浙江代表经济发达地区,山东代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江西、内蒙古自治区代表经济欠发达地区。样本选择虽然不多,但还有其他方面的代表性,上海还代表了直辖市,内蒙古自治区则代表了少数民族地区、中西部地区。

根据等式(1-1),运用1990~2004年各地区的物价指数,以1990年为基期。计算出各地区相对应的“汇率”,见图2-1:

计算得出使方差最小的E上海/浙江是1.12,E浙江/山东是1.02,E山东/上海是0.87,E上海/内蒙古是0.721,E山东/内蒙古是0.6348,E上海/江西是1.16,E浙江/内蒙古是0.652。这些地区之间的汇率与名义汇率1的方差和是0.39。在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只考察物价因素,上海、山东、浙江与内蒙古之间的差别相当大。上海和江西之间的可支配收入差别也是非常大。这些汇率与名义汇率1的方差值虽然比较小,但是这对于1这个不大的名义汇率来说,偏差是非常明显。

由图1-1还可以看出,即便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购买力平价理论也是不成立的。在经济发达程度比较接近的地区,其偏差也比较小,比如浙江、上海、山东之间;经济发达程度相差比较大的地区,其偏差也比较大,比如,内蒙古与上海、浙江、山东之间。

可见,汇率除了与物价水平有关系外,还与经济发达程度有关系,经济发达程度本文用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也就是说,两个地区如果物价水平相同,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同,显然,人均可支配收入高的地区的一元人民币感觉上应该更好。由此可以推断,等式(1-1)即使在国内的条件下,需要修正的空间也非常大。

二、修正的模型和实证检验

(一)对购买力平价模型的修正

根据前面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检验,单纯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不可能解释地区间的“汇率”,加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因素,对e=P/P*进行修改,汇率决定式变为:

其中,P为消费物价指数,D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P/D代表该地区单位收入所支撑的消费价格水平。我们将该汇率决定理论称之为相对收入购买力平价理论。

因此,为了检验该理论的先进性,我们继续在一国范围内进行检验。继续将我国的各个地区假想成各个独立的货币发行区域,由于货币相同,名义汇率仍恒为1。

(二)数据说明

1.物价指数的选择。

文中模型计算中使用的物价指数是以1990年为基期(1990=100),1990~2004年间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之所以选择居民消费物价指数而不选择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是因为消费物价指数是包含了贸易品和非贸易部门的比较全面的物价指数,而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只考虑了贸易部门。虽然非贸易部门的物价不能由于套利活动趋于一致,但它有一定内在约束力使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这个约束力可能保持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在人民消费总价值之内的比例趋于一致。

2.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选择。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其他非义务性支出以及储蓄的总和。文中前后提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计算中都使用了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以1990年为基期的,1990~2004年间的数据。因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可全部参与流通,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往往会有一定比例不参与流通,所以,本文最终选择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三)实证结果

将样本数据运用于(2-1)式,得出各地区相对汇率,见图2-1。

通过将图2-1与图1-1对比,可以直观地发现,图2-1中,各地区的“汇率”更加集中在l附近,只有上海/江西一个例外,这说明该理论确比购买力平价理论更符合实际,也更能说明问题。

进一步,用SPSS来观察分析,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得出以下结论。E上海/浙江的置信区间1.0551~1.1111,E浙江/山东的置信区间为0.8882~0.9907,E上海/山东的置信区间是0.9681~1.0616。使得方差最小的汇率E上海/浙江为1.08,E浙江/山东是0.94,E上海/山东是1.01,E上海/内蒙古是0.987,E山东/内蒙古是0.984,E上海/江西是0.916,E浙江/内蒙古是0.60。这以上三个汇率与1的方差是0.176,比原来未经修正的汇率提高了54.8%接近度,更接近了名义汇率1。

这印证了本文前面的设想,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后的消费物价指数的确更能说明真实汇率的形成。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将相对收入购买力平价理论运用于国与国之间,同样比运用购买力平价理论测算汇率更加合理。

三、运用相对收入购买力平价理论估计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

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是一直是最受关注的,其影响最为广泛,这也使讨论人民币汇率有了现实意义。因此,用这个理论来确定人民币对美元的内在汇率。

为了对比起见,首先运用购买力平价理论计算人民币兑美元的内在汇率。运用1999~2004年数据,根据公式(1-1),得出以下结果:

实际汇率从1999年到2004年都是在8.27元/美元左右,与计算出来的汇率有相当大的距离。计算出的结果表明,近来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了70%左右。这与易纲(1997)绝对购买力平价得出的1995年中美一般商品的汇率为4.2元/美元的结果比较接近;也与《Economist》根据“Big Mac index”方法估计的结果――人民币在2003年4月被低估大约56%――比较接近。若以世界银行衡量GDP采用的2002年绝对购买力平价汇率1.79元/美元估算,则人民币被低估的幅度更大。

接下来,我们再用上面得出的相对收入购买力平价理论估算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由于公式(2-1)有量纲上的问题,因此,在运用该理论计算中国与美国的汇率时,我们采用相对购买力平价的方法。

等式(1-3)加入可支配收入因素就可转化为下面的等式:

按照公式(3-1)计算,结果如下表:

计算结果说明,人民币一直处于低估状态,如果以1999年为基准,2004年人民币低估了7%。这与张志柏(2005)运用相对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结果比较接近,他的结论是人民币被低估12.3%,2002年的均衡汇率为7.259元/美元,2003年的均衡汇率为7.181元/美元,2004年的均衡汇率为7.924元/美元。但与上面运用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得出的均衡汇率相比,低估程度却远不及前者厉害。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从购买力平价理论出发,提出了相对收入购买力理论,该理论的结果证明,新理论可以缩小原来购买力平价模型的误差。在一国之内,在购买力平价要求的条件下,检验新模型是具有意义的。基于在国内条件下检验新模型是优于绝对购买力平价的,因此可以认为在引入了新模型后,基于汇率理论的结构式模型在其求真实汇率的能力上有所提高,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汇率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然后将其运用到人民币/美元汇率时所得到结果与现实的汇率相差也不是很大,以1999年为基准,人民币只是被低估了7%左右。经过分析,发现这是符合真实情况的。

在上文我们曾经指出,决定一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的经济、贸易、金融及政治形势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该国的外汇供求。这些因素基本上可分为经济因素、政策因素、政治与预期因素等。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1.用本文提出的相对收入购买力平价理论预测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走势更为合理。中美两国现实的物价水平确定汇率的绝对水平。按照比较的结果,由表(3.1)发现2.5元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和1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大体相当。扣除物价结构等因素后,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应是3∶1左右。这与现实的汇率差距相当大。再看本文的修正模型,表(3.2)显示了汇率的升值趋势,人民币一直保持在低估状态,大约低估7%到8%。

2.结合国内经济形势与外汇供求理论预测人民币近期走势。对人民币近期走势的看法,分歧较大,从近期国内外经济形势与政策来看,人民币汇率还将承受下调的压力。首先,中央计划在本世纪末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为此必然要逐步放宽外贸与外汇的管制,这样会增大对外汇的需求。其次,为了实现本世纪末的战略目标,我国经济必须继续维持快速增长的水平。同时,关税税率大幅度降低。这两者都会使进口需求不断扩大,外汇支出相应增加。再次,出口换汇成本将持续上升。我国物价体系的改革还正在深入进行,再加上快速的经济发展,难免造成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因此,可以大胆预测我国出口换汇成本必呈上升趋势。最后,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较低,出口供给能力有限,但进口需求旺盛,存在外汇供求缺口。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取消了外汇指令性计划,外汇缺口将直接转变为汇率下浮的压力。因此,在近期由于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货币汇率下调是正常的。从长期看,在经济实力大幅度上升、人民币自由兑换基本实现、外汇管制基本取消的条件下,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是必然的,只是上升的幅度并不会象欧、美等国叫嚷的那么大。

实际上,光有数量分析是不够的,各国有各国的特殊情况。因此,还要对人民币汇率现状进行分析。从1988年起,我国实行官方牌价与外汇市场调剂价并行的汇率双轨制,并对两种汇率都采取了有管理的浮动方式进行调整。在此其间,人民币汇价波动频繁,尤其1992年以来,调剂市场汇价大幅度变动,对经济生活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其主要原因是,自1992年春天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推动了进口的需求,对外汇的需求压力加大。同时,通货膨胀日益加剧,城乡人民对人民币信心不足,纷纷购买外汇保值。因此,这段时期人民币汇率大幅下跌。另一方面,外汇调剂市场存在严重缺陷以及官方干预手段无力,市场失真非常严重,投机因素得以乘虚而入,大量的炒买炒卖加剧了外汇的波动。1994年我国进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实现了多轨合并,推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另一方面,实行新的结汇、售汇制度。在此背景下,汇率自1994年来一反连续贬值的常态,开始“稳中趋升”。

然而,现实经济是复杂的,当前汇率决定理论仍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仍有很多谜团尚未解开,应该说,我们对于汇率如何决定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也正是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不断调整着理论经济学家和计量经济学家研究和实证的视角,推动着汇率决定理论不断地向前发展,我们期待着未来新的突破和发展对汇率决定问题给出更加全面和深刻的阐释。

参考文献:

[1]陈雨露,候杰.汇率决定理论的新近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2005,(5),45~52

[2]张志柏.以相对购买力平价估值人民币汇率[J].国际金融研究,2005,(6),52~56

[3]Sophocles N.Brissimis,Dimitris A.Sideris.Testing long-run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under exchange rate targeting[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5,959~981

[4]De Grauwe,P.Dewachter H.A Chaotic Monetary Monetary of the Exchange Rate[J].Kredit und Kapital,1992,25~54

[5]Grilli,V,Kaminsky,G.Nominal exchange rate regimes and the real exchange rate[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1,27:(2),191~212

外汇收支论文篇13

在国际资本流动不充分、规模有限的情况下,用储备/进口的比例衡量储备需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储备的作用是为贸易差额融资,而贸易差额与贸易总额之间并没有稳定的比例关系,因而,比例分析方法具有局限性。在国际资本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许多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取决于资本和金融帐户,而且储备不仅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还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国的汇率和充当偿债的准备,这样,储备/进口的比例越来越具有局限性,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暴露了比例分析法的局限性。

现有的储备需求模型均没有将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宏观经济目标纳入分析,而且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基本上局限于支出削减政策,因此,这些模型也无法准确衡量储备的成本和收益,无法准确衡量储备的需求。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实行浮动汇率以来,家和发达国家的外汇储备需求为研究对象,运用充分调整和部分调整模型就国别数据、截面数据和平行数据对外汇储备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如经济规模变量、经济开放度、国际收支扰动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充分调整模型中,GDP都是显著的;在部分调整模型中,上一期的外汇储备都是显著的;与充分调整模型相比,部分调整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本期期望的外汇储备水平和上一期的实际外汇储备水平的差距只有部分得到了调整,而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调整速度也各不相同。本文对我国外汇储备需求的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我国外汇储备需求模型中,国际收支扰动变量始终是显著的;在未引入货币供应量之前,经济规模变量中只有国内生产总值是显著的;在引入货币供应量之后,经济规模变量都是不显著的,而货币供应量则是显著的。

2.从物价稳定、内部均衡的角度探讨了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两方面论证了我国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不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外汇储备经由外汇占款、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几个中间环节作用于通货膨胀。本文归纳出外汇储备来源的三种渠道:(1)干预外汇市场购入外汇;(2)借入外汇补充外汇储备;(3)用外汇储备收益补充外汇储备。其中,第一种渠道涉及外汇占款。1994年后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均来自于第一条渠道,这表明在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增加时,外汇占款也应相应增加,但我国的外汇储备却无法 按照官方汇率和外汇占款一一对应,本文给出了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l)额度外汇的特殊处理方法;(2)1993年6月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调剂市场,按调剂价格买卖外汇:(3)1995年后中央银行的一些净购汇没有计入外汇储备。虽然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会导致外汇占款的相应增加,但由于外汇占款只是基础货币的因素之一,在外汇占款增加时,我国中央银行通过回收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等手段减轻了对基础货币调控的压力,因此,外汇储备和通货膨胀并不具有正向相关关系。

本文又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与此同时,本 文就我国中央银行对政策性银行的再贷款和外汇占款刚性增长以及准备金制度改革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回收再贷款、调控基础货币的能力进行了分析。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的对冲可行性如何,取决于经济发展对货币供应量的需求以及影响货币乘数的现金。活期存款比率、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率等因素的变化。在我国中央银行对政策性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只有7469.18亿元(1997年7月)的情况下,如果不采取其它办法,中央银行的对冲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的幅度和频率,改革的力度越大,频率越高,中央银行的对冲能力就越小。因此,中央银行需要综合外汇占款和央行的政策性贷款的发展趋势、考虑经济发展对货币供应量的需求和准备金制度改革的力度,在密切监控货币乘数变化的基础上,利用基础货币的吞吐调控货币供应量使之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稳定币值的目标。

3.运用内外均衡的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我国的适度外汇储备规模问题。笔者认为在确定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l)外汇储备的宏观成本和收益。我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是渐进的外汇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的结果,1994年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稳定、通货膨胀得到控制、经济保持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状况良好、国际收支平衡,这从效果方面反映出我国外汇储备的宏观收益是高的,目前的外汇储备水平是适度的。(2)外汇管理制度。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不但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差异,就是同发展中国家相比,也较为严格,缺少民间外汇的蓄水池,因此,外汇储备是我国对外支付能力的主体;(3)外汇储备增长的来源。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是来自于净资本流入,具有借入储备的性质。(4)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确定方法。比例分析法和储备需求模型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而实证分析方法也不能确定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笔者认为,适度外汇储备区间的下限可以用结合进口支付和外债偿还的扩展的比例分析法来说明。如果说进口支付反映了经常项目对外汇储备的需求,那么外债偿还则反映了资本和金融帐户对外汇储备的需求。(5)要从八十年代中期外汇储备急剧下降的经验中汲取教训,不能轻易断言“外汇储备多了”。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如进口、外债还本付息等因素),提出了我国适度外汇储备区间的上下限,下限由4个月的进口需求、10%的中长期外债和30%的短期外债偿还准备来确定,上限是不危及一国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外汇储备水平。

4.了外汇储备供给来源,阐述了用结售汇报表分析外汇储备来源的局限性,给出了结售汇报表和国际收支平衡表在具体项目上差异的原因,指出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分析我国外汇储备来源的有力工具。

我国使用结售汇报表来反映外汇收支的情况。从结售汇报表看,贸易和非贸易项目的顺差是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结售汇报表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根本差异在于两者编制原则的不同:结售汇报表反映的是进入结售汇体系的外汇收支(外汇供给和需求),而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的是价值的交换和转移,不管这种经济价值的交换与转移是否涉及外汇供求。由于结售汇报表(以及1994年前的国家现汇外汇收支平衡表)只反映了我国外汇收支的一部分,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汇收支不通过结售汇体系,结售汇报表的覆盖面和解释力将日趋下降,因此,用结售汇报表来说明外汇储备的来源是有局限性的,而且随着意愿结汇的推行,用结售汇报表来说明外汇储备来源的局限性会越来越大。

此外,结售汇报表和国际收支平衡表在具体项目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1)两者在具体项目上的口径并不完全相同;(2)结售汇报表不能反映未形成外汇供求的国际交易(如外商设备投资以及利润再投资);(3)我国目前的结售汇体系只包含了部分外汇收支,结售汇报表在反映外汇收支方面的不完全性是其与国际收支平衡表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上述表明结售汇报表无法准确分析外汇储备的来源。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的统一性和资料的可得性,使得我们可以依据国际收支平衡表对各国外汇储备的来源进行比较。笔者认为,不同来源的外汇储备具有不同的经济意义:来源于经常帐户顺差的外汇储备增长是本国储蓄的积累,是一个国家的净财富;而主要来源于帐户的外汇储备增长实际上是以负债的增加换取外汇储备的增长(在国际投资头寸表上(IIP上),外国居民在一国的直接投资、证券投资 和其他投资均被视为该国的负债),这样的外汇储备增长具有借入储备的性质,因而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提醒我们审慎看待源于净资本流人的外汇储备的增长。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看,我国近几年的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源于巨额的净资本流入,基本上也是以对外负债的增加换取外汇储备的增长。因此,我国的外汇储备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对此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