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治课论文实用13篇

形势与政治课论文
形势与政治课论文篇1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各高校都开设了形势与政策教学课,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以及客观、正确认识国内外现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形势与政策教学过程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急待解决。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作用

1形势与政策课是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活跃形势与政策课授课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2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包含形势与政策两大部分:形势是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态势;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目标和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政策的制定要以国内外形势为客观依据。而形势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政策的相应调整。身处在不断变革时代的大学生,从客观方面看,没有对形势和政策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没有心怀祖国、胸装天下的视野,就有可能走弯路、错路甚至于死路。同时要想成才立业是非常困难的。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必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脚踏实地、情系人民,这必然要求大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需要高校将形势与政策课程真正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的设置,就是为了使大学生客观、正确理解国家方针、政策,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这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学生德育工作,即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思想。

3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当今社会,面对竞争、压力和各种复杂环境,以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挑战,很多大学生都显得无所适从甚至惊慌失措,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专业知识有效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对专业知识了理解,把形势与政策课与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即增强了学生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关注,也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理论,正确、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紧迫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能把自身的专业知识等在此过程中并得到锻炼,提出自身的独特见解,增强了能力,提高了政治敏感度,发散思维,也侧面地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与深入的理论指导之间的矛盾

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普遍存在根据本年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指导体系,自身探索和总结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这些内容准备从客观上讲缺乏深入的理论体系作为依据,特别是以科学发展的角度来深入的总结和分析;从主观上讲,由于自身缺乏对于理论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对于热点事件本身存在的历史和背景以及相联系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等方面的没有广泛的认识。因此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内容必须融会集体智慧,加深对于文体的分析。

2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环节与相关培训制度之间的矛盾

形势与政策课程突出一个“新”和“热”,对于这两个突出的特点,随着时间变化在不断的推陈出新,这将意味着必须有新的分析手段和方法来提炼出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关键点,然而对于普通高等学校而言,知识渊博的时事专家和理论大家相对缺乏,这必然导致问题分析不够深入和自身对于形势与政策理解的片面性,那么相关的培训制度变的尤为重要。

3课程设置与青年学生特点之间的矛盾

大学生对正确了解国际、国内的重大事件,深入分析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具有极高的热情和求知欲,他们对“形势与政策”课怀有极高的期望。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由于一些学校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没有全面理解,因而没有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给予重视,而使教学没有固定的时间、没有进课程表、没有专职的教师队伍、没有考核,甚至作为必须课但不计学分或在教学、考核中轻描淡写。常常作为非课堂教学环节设置,最终往往流于形式,对学生根木不能起到应用的作用,不能引起青年学生的兴趣和关心。

4师资水平与研究层次之间的矛盾

形势与政策我们天天都在接触,它也天天都在发展变化,要把难点、热点、深层次问题讲好,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实际研究比较,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与更新,这就需要教师能潜心钻研、与时俱进地充实教学内容。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形势与政策”课被认为是,副课中的副课,往往由“两课”教师或学校行政工作人员“捎带”着兼任,由于地位上不受重视、教师精力上的局限及资料上的缺乏,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空洞枯燥,这样的课学生当然不会喜欢。

5时势复杂变化与教育途径单一之间的矛盾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下,国际、国内形势变得异常复杂,而且时时刻刻都在多渠道、全方位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如何引导大学生在复杂的环境里正确认识形势,使他们无论而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还是社会思潮涌动,都能够知行统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一门大学问,难度非常大。但从应对复杂局势的措施来看,力度明显不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途径中主要是课堂教学,但教学方式单一,内容不够广,课堂不活跃j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停留在教师讲解这一模式上,没有形成多渠道教学,而且常常是有学时无学分或者有学分缺学时,缺乏考核和质量评估体系。从而使得学生上课没有主动性,几乎全部都怀着一种“老师讲什么就做什么”的思想,老

师和学生的互动不够。同时,一部分教师也存在讲课的艺术性和生动性不强的情况,拿着书本和报纸杂志资料照本宣科,也就没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可言,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甚至在一些院校仅仅是通过几个讲座、几场时事报告会来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既缺乏针对性,又不能保证教育的普遍性和经常性,效果可想而知。

形势与政策课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1理论学习与建立灵活的培训机制相结合原则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及教师普遍存在三个现象:一是教师非专职现象;二是教师非专业现象;三是形势与政策课非正式现象。这就给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带来了几个弊端:一是对于理论分析不够深入,不能有效的结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内外环境,师生的学习仅限于书本,知识处于“夹生”状态;二是由于非专业的限制,使课堂教学缺乏广泛的知识性,使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处于良好的互动状态,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三是由于对于课程认识不够深入,致使学生对于整个课堂教学环节没有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了教学双方的效果。应当紧紧围绕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有重点,有中心,不要海阔天空,没有范围,其中心目的是更好的服务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鉴于此,组织日常的理论学习和长效的培训机制,锻炼和培养一批专兼结合的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是解决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本。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形势与政策课涉及面广,应用理论较多,特别是政治、经济、历史、社会、军事等等理论,而这些理论知识又是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手段和方法。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性、针对性又非常强,在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中,必须紧紧围绕“新”和“热”结合实践及重要文件精神来讲,针对“形势热点”进行教育,坚持教育的时效性。一些大学生普遍关心的重要时事热点问题也需要上升到理论上去分析和认识,也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体现在结合上,也就是说讲理论要通过实践检验,讲实践是从理论升华而来,理论知识中融入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中贯穿理论知识。实践主反映在形势方面,而理论则主要反映在政策方面。理论和实际随着时事的变化而不断深入发展。

3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注重传授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对于形势与政策课而言,由于其内容涉及广泛,知识性强,理论分析性强,涉及学科门类多,在教学的过程中,必然是知识传授的过程,必然使大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新信息、新知识、新科技的感染力。知识科技的魅力。而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政治课,在知识的传授中还应十分注意思想政治的灌输,在充分讲授知识、讲授形势后,将落脚点归结到党和国家正确的方针针策上。形势为政策服务,政策指导形势发展。知识传授是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本,寓知识、趣味、娱乐、教育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较好地处理了知识性与政治性的关系问题,强调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注意知识性与政治性的有机结合,讲形势是入门,政治是落脚点,使形势与政策课始终充满青春活力,同时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用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用事实、用数字说明问题,增强其吸引力,形势与政策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才会真正成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的一个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P],2004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P],2004

[3]

孙志华,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几点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6

[4]

形势与政治课论文篇2

Abstract The course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it has long not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unit teaching system of centralized management, therefore, the uneven teaching quality standard, and the tendency of stylized, dogmatic and utilitarian,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erious and normative, effectiveness and the indirect impact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words “Situation and Policy”;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对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定位,2004 年、教育部以《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 文件给予了明确:“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①然而,鉴于形势与政策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的值得关注的问题。

1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1 课程设计缺乏灵活性、趋于程式化

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可相比更具有时代感和时效性。对于认知力、判断力和行动力的自主性都趋于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形势与政策课本身更具有吸引力,它应是教师引导大学生运用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的相关理论观察、解释现实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判断并预测时展趋势的实践性课程。形势与政策课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自我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素质提升课程。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术能力训练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能够得到最好的呈现。这一教学目标及其背后的育人价值的实现之前提在于形势与政策课程设计的科学合理。然而,现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设计却呈现出缺乏灵活性、趋于程式化问题。在课程设置上基本是将政策宣读与社会实践硬性焊接在一起,没有贯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教师讲形势时只描述社会现象而不分析问题,讲政策时只照本宣科而不解读内涵。实践部分参观游览、交流座谈变成了走马观花看热闹,津津有味听故事。这种停留于程式化的感性认知教育,根本无力回应大学生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很多深刻现实问题的追问,也不可能保障课程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实现。

1.2 课程讲授缺乏现实性、趋于教条化

形势与政策课讲授缺乏现实性、趋于教条化本质上是其缺乏灵活性、趋于程式化问题的延伸。之所以形势与政策课程脱离现实并教条化与其课程归属、教师素质直接相关。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相比,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归口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从而在经费、科研、师资、课程讲授和考核标准等各方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提供了专业化的保障。然而,形势与政策课课程配备的师资基本上是高校各学院的辅导员,辅导员归属学工系统管理,学工系统非教学单位,教学的经费、科研、师资、课程讲授和考核标准难以保证。而且教育部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要求是将辅导员认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且提出了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高的选拔和工作标准,②然而真正落实却多有“走样儿”。高校的不同学院更倾向于选择本学院的毕业生留校担任本学院的辅导员。这导致了大量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没有经过严格的选拔培训之后就直接走上了辅导员岗位兼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而他们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特点、规律、规范、目标等是没有专业化认识的,大部分人的形势与政策课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限。所以教学中只能是教条化的照本宣科,无法从科学研究的高度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最终导致课程在缺乏现实性中趋于教条化。

1.3 课程效果缺乏价值性、趋于功利化

形势与政策课效果缺乏价值性、趋于功利化是前文所述两个问题导致的连锁反应。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充实到兼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辅导员岗位,专业化功底薄弱后期培训欠账使这些辅导员从事形势与政策教学力不从心。很多人仍然“坚守岗位”,主要是将形势与政策课视为转岗教学的垫脚石亦或申报职称的登云梯。没有寄托职业理想的形势与政策课难以让辅导员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研究和创新。对于无志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辅导员兼职教师而言最简单的应对就是教条化的政策宣读。还有部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擅自更改教学内容,将形势与政策课程变成了学生例会或者主题班会,甚至以形势与政策课考勤情况作为大学生奖学金评定的加分项处理。原本承载着引导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形势与政策课的r值被,形势与政策课沦为大学生日常管理的替身。相应的,大学生难以深度融入形势与政策课程,则以功利化的态度来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程,上课出勤被认为是挣工分。被抽离了价值内涵的形势与政策课不论在辅导员还是大学生的课程价值认定谱系中都处于边缘化。毫无育人之功,徒显画蛇添足之效。

2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困境的解决对策

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③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目标的选择,所以,以切实有效的方法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1 增强课程设计多样性,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赢得大学生的信仰认同

感性认识是人类认知的逻辑起点,课程设计死板单一则影响课程感性吸引力,因此一门课程如不能唤起学生兴趣,则很难吸引学生深入探究其内涵与价值。所以,形势与政策课设计也应坚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承载内容。课程设计趋于多样性,形势与政策科课程教师要着力打造课程精品模块,激发大学生对课程价值的求知欲。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灵活性也表现在课程设计中,要考虑不专业背景的学生不同的兴趣点,有的放矢而非整齐划一。各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学生培养目标,各学院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色设计多样化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模块。但是要在追求课程设计多样化的同时,坚持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育目标和育人价值,其内容设定的核心不能偏离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舆论热点,针对舆论热点结合不同学科大学生的知识积累设计相应的问题,提高大学生依据国际国内政策结合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释问题的能力。同时,打造精品实践内容,让大学生走出校园,投身社会实践,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在服务生产,服务群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并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相统一,提高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文化的认同,并将这种认同提升为自信,从而坚定大学生在价值层面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仰。

2.2 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在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中实现价值观教育目标

高校现行的以辅导员充实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的做法是可行的,而且高校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大学教学、管理、服务的一线,是最了解大学生思想困惑,明细大学生关注焦点,洞察课堂教学盲点的教学和管理人员,优秀的辅导员都是能够兼任多种角色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之一。之所以出现上文所述形势与政策课程讲授缺乏现实性、趋于教条化的问题之根源是担任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辅导员专业化程度没有达到课程要求。什么样的辅导员才能够胜任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任务。2015年新修订《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给出了明确的标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具备运用理论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能力。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围绕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进行有效舆论引导,……敏锐把握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要解决学生关注的焦点与困惑,教条化的政策宣讲收效甚微,有效的教育要求综合运用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研究宣传等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学生日常管理服务各个环节,使大学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3 完善教师发展保障机制,在全身心的育人投入中践证职业理想与价值

很多毕业生都将从事于辅导员工作作为留校的权宜之计,而非寄托职业理想与价值的终身事业。在兼任形势与政策课程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他们很少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多是在这一岗位上获取专业博士学位之后就迅速脱离这一队伍,转任专职教师。这种高流动性直接制约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要解决这一问题,则要从教师个人发展上给予完善的机制保障,吸引辅导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寄托自身职业理想c价值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事业。工作中需严格执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通过选拔优秀辅导员参加国内国际交流、考察和进修深造,支持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攻读相关专业学位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并在职务和职称晋升上为他们开设绿色通道,让辅导员能够看到光明的职业前景,增强其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专心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在全身心的育人投入中践证自身的职业理想与价值。

注释

形势与政治课论文篇3

“形势与政策”课(以下简称“形策”)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载体。自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对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地位、意义及做法等提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后,我国不同层次的高校均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但是形势与政策教育还面临着许多困惑与难题,最基本的问题如对“形策”课特征的把握不准确。如何讲授好“形策”课,使之在变幻莫测的时代条件下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广大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认真学习和钻研授课大纲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形策”课的性质、特点以及基本的讲授原则。

一、准确把握“形策”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性质

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这是讲授好一门课程的前提。因为课程的性质统领着整个教学过程,并且是直接决定教学能否达到课程设置预期目标的最主要因素。

顾名思义,从“形势与政策”的名称来看,这门课程是讲解形势与政策的课程。但从内容来看,“形策”课的教学内容极为宽泛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一方面,教学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外交等方方面面,另一方面,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与高校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形策”课教学内容变动性很大,其时效性表现更为直观和强烈,教学过程中对国内外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风云变幻的形势跟踪十分紧密。但是如果据此认为“形策”课从属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教学体系,那就大错特错。判断一门课程的性质,最基本的依据并不是课程的名称或教学内容,而是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事实上,“形策”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地决定了该门课程作为政治课的性质。即课程目标主要是帮助学生及时准确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和科学认识党与政府在特定时期内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自觉地与党和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地在中共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换言之,政治性为“形策”课最基本的特征。

准确把握“形策”作为政治课的性质对于处理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准确把握课程性质有助于明确实现课程设置的育人目的。众所周知,因为社会阅历的不足、理论武装的不够,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面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社会格局,面对国家建设和自身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困惑、挑战和难题,处于青春期的部分大学生有很多思想和现实上的迷茫和问题,尤其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正确诠释时代和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浅出地教育引导大学生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认知上的科学,特别是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人们思想观念、道德选择、价值取向多样化的情况下,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更好地将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关注和回答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面对如此艰巨的历史使命,授课教师只有在准确把握“形策”课程性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课程设置预期目的。

其次,准确把握“形策”的课程性质有利于正确处理这一课程教学中知识性与思想性关系的问题。如前文所述,“形策”课最基本的特征是政治性,但该课不仅仅是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也充满了知识性。尽管“形策”课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围,但“形策”课的教学不是单纯的理论性教学,不能局限于空洞的理论说教。因为该课程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军事学科等密切相关,既涉及有现实问题,也有历史问题;既有国际风云,又有国内形势,其所涉及的知识之广泛是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不具备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知识教育。当然,“形策”课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以事说理,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外,“形策”课在加强现实教育的同时应重视历史教育。因为,任何事物发展变化都必须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重视现实教育才能有鲜活的生命力,注重历史教育,理论才能讲清楚,不会止于肤浅和片面。

二、准确把握“形策”作为一门理论课的特点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说政治性突出了“形策”课的课程性质,那么,理论性则强调了该课程在内容上的特点。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把握住“形策”课的政治性,还必须把握住“形策”课作为一门理论课的特点。“形策”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形势与政策教育不仅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和教学方法多样性等个性特征,还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与政策性等方面的共性特征,这决定了“形策”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必须突出理论课的特点。

首先,对于涉及的基础理论必须系统全面地讲清楚、讲透彻。“形策”课基础理论的系统讲授是相对于重大热点问题的专题形式和其他如小组讨论、实践参观等形式而言的。之所以强调基础理论部分应系统讲授,是因为形势与政策的基础理论强调理论性、系统性以及连贯性。了解形势与政策理论的一般概念、原理、研究对象和历史发展脉络,要从宏观和整体上把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规律特征。如果缺少对基础理论部分的理解和掌握,只是大而化之地对热点问题进行蜻蜓点水式的讲解,根本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对问题本质探寻的认知需求[1]。当然,基础理论的系统讲授形式也要服从于大学生关于形势与政策分析方法论的培养和应用这个大前提,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利用正确的思想武器积极思考问题,而不是简单要求学生必须接受教师所讲的单一结论。

其次,对于重大问题应突出重点专题讲授。通常情况下,每个学期形势与政策课大多以形势报告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安排。专题形式对于热点问题的讲授效果更为显著,因为每学期的“形策”课内容变动比较大,不同热点问题之间虽有一定关联性,但其各自独立性更强。所讲很多内容要超出教师平时研究积累的范围之外,在紧张有限的备课时间内,授课教师比较容易集中精力形成对讲授问题完整深入的认识,内容更能够充实丰富。比如在讲解“全面理解与深刻把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应以专题讲授的形式,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全面理解此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及其重大意义三个方面主题鲜明地讲解,这样就会突出该专题的重要性,也便于学生全面地把握此次会议精神及相关内容,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

三、准确把握“形策”课“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

在明了“形策”课作为一门政治课的性质和理论课的特点之后,不难得出该课程应坚持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的结论。“宜粗不宜细”是“”结束后邓小平领导全党总结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经验及教训时提出的一个关于总结历史的原则。他指出:“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团结一致向前看。”[2]这一原则对于学习和研究历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以此作为讲授“形策”课的基本原则也是合适和恰当的。“宜粗不宜细”是对“粗”和“细”的辩证统一认识。所谓“粗”,是教师在对变幻莫测的国际国内形势,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领域的认知和了解中建构起来的宏观视角。具体来讲,在教学实践中要坚持以下三点讲授技巧。第一,对教材的内容讲授要有明确的目的感。即以教育引导大学生为目的,而不是就时政新闻论形势而简单地成为“传声筒”。第二,对讲授内容要有清晰的线索感。尽管各个专题看似独立,但都有其内在的关联,讲授时应遵循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和发展走向。第三,在授课中必须要有强烈的现实感。特别是针对比较晦涩的理论问题的讲解,不能“空对空”,必须立足现实,贴近校园、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这样才能引起思想共鸣。

此外,如上文所述,每个学期“形策”课的课时安排比较短暂,一般为六到八讲,即二十个课时以内。在如此有限地时间内要事无巨细地详细讲清楚半年内国际国内形势及开展政策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也是笔者认为在“形策”课中应坚持“宜粗不宜细”的讲授原则的现实考虑。

形势与政治课论文篇4

200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形势与政策》课在形式上由讲座演变成一门固定的必修课程。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解读世情国情、热点事件,拓展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形势与政策》课在课程定位、师资保障、内容体系、教学效果等方面尚不尽如人意,与“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标准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通过对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促进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常规化,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面临的紧迫任务。

《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的矛盾分析

在教学内容上,课程教材系统性稳定性要求与课程教学内容灵活性多变性的矛盾 一门课的课程体系能否确立,关键在于该课程是否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容,课程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性和稳定性,《形势与政策》课程也不该例外。然而,形势与政策的内容一般是动态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现实性,需要紧密结合时事热点问题,这就使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呈现出变动内容多、稳定内容少的特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多变性、动态性特点似乎难以满足课程体系的稳定性要求,所以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稳定与动态多变的矛盾。

在师资队伍上,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矛盾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职教师,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中层领导,政治教育、法学等专业出身的兼职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多数是某一专门领域的研究者,相关专业素质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然而,《形势与政策》课却是一门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于专职教师而言,只能说在涉及自己专业部分的讲授是合格的,涉及其他领域方面的讲授则未必合格。从事党务、行政工作的中层领导,经常能接触到各方面的信息,能较好地把握政策动态;学工干部与学生密切相关,了解学生思想,且这些兼职教师学科背景比较多元化,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把握形势与政策,但这些兼职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有限,专业研究欠缺,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能力和水平上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的提高。因此,专、兼职教师如何搭配,如何使两者发挥好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也是本门课程的一对矛盾。

在管理模式上,专管部门与协管部门职责分工的矛盾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管理基本上是采取由党委宣传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牵头负责,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团委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和工作机制,形成了协管部门多、专管部门少的特点。专管部门少表现在这门课程在高校很少是由一个专门机构,特别是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单独管理;而协管部门多则表现在,高校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管理的部门众多,主要有高校的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教务处、团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或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这种由众多部门共同参与课程管理的模式,其优点在于可以齐抓共管,使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但是,由于有众多部门参与,各部门不容易协调,彼此之间存在职责分工的矛盾,出现了相互推诿的现象,影响了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

《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提升的路径寻求

结合高职院校特点,科学确定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参照教育部每学期下发的教育教学要点确定,既要尊重历史,更要着眼现实和未来;既要传递大量的信息,更要对大量信息进行有效提炼和必要总结。因此,要科学分析教学内容:一是相对稳定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本课程的内容体系、目的意义、学习方法、考核方式等;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形势观、政策观与方法论;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形成的相对稳定,在实践中对国内或国外产生重大影响,决定事物发展方向和性质的典型战略思想和决策。二是变化较大的时事热点。主要针对那些受偶然因素影响而产生的变化,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国际国内事件,党和政府召开的重大会议、出台的重大方针,还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以高职院校为例,合理搭建教学内容体系,三年的课程教学内容可做如下安排。在一年级教授《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理论,包括基础性的形势与政策原理,经典理论家关于如何认识、分析形势的论述,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的国情国策等都是这一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学生今后用来分析各种社会事件、国际国内热点的主要依据。要让学生养成用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分析各种重大政策与形势的习惯,锻炼学生用基本理论分析、判断形势的能力,从而使课程具有稳固的理论支撑。在二年级进行现实环境的形势与政策热点的实际分析与引导。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都在不断演化着,这种变化及其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引起大众的集中关注,即成为形势与政策中的时事(热点)问题。通过讲授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零星的、分散的、肤浅的资讯,从而学会分析复杂表象后的实质问题,突出热点、讲透难点、化解焦点,同时让学生养成自觉分析热点问题的能力及分析当前时事的能力。三年级主要侧重实践教学。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各高职院校越来越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三年级阶段学生基本都在企业参加实训,这就为《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教学增加了难度,也为实践教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一阶段主要以“体验教育”、企业实训和社会实践为主,引导学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发展现实联系起来,将课堂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走进企业,了解行业,走进社会,了解国情,让学生接触社会,主动思考,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学会多角度分析复杂问题后面的实质问题,促进知行统一。另外,应注重把行业形势教育融入不同专业对应的职业生活实践中去,要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形势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找出行业要求与自身的差距,让学生在企业职业环境中体验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质,养成职业道德品质。

完善师资队伍选聘机制和培养机制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确保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高质量的基础。《形势与政策》课课时少,在很多情况下,学生觉得这门课更像是一次次零散的讲座,学生与主讲教师可能都不认识,带有一种“一次往”的特征。这种相对陌生的关系,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出现不自律的现象,正是这种特点,对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掌控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职称高、亲和力强、在学生群体中已经有良好口碑的教师应当成为《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选择。《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发展性、政治性,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不能就时事谈时事,更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关注时事热点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事观和政策观,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又要有丰富的知识面,还要有高度的敏锐性,能够在不断更新的时事中迅速找到最新、最适当的教学材料,因而对担任这门课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具备比较完备、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才能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要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的师资队伍具备上述素质,需要完善《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选聘和培养机制。首先,要构建特殊的人才选聘机制,把好教师入门关。引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时,应制定特殊的教师准入门槛,强调政治信仰的坚定性,注重专业素质,同时要综合配置各专业方向的教师,既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方向的教师,也要有经济学、法律、外交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使本课程教师队伍素质更高、专业结构更加合理,同时要保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要强化《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培训,把好持续学习关。《形势与政策》课的特殊性决定了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无论是教授,还是讲师,都要持续学习,只有持续学习,才能掌握最新、最前沿的教学信息。要为教师的学习提供各种参加培训、学习、考察的机会,拓展他们的信息面和整体把握时事的能力;要为兼职教师提供听课、评课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再次,作为培养机制,还应包括适当提高课酬补贴、列为职称晋升的优先条件之一、列为年度业务考核的优秀条件之一等等,只有让讲这门课的教师体会到讲这门课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肯定,高水平的教师才会为这门课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

理顺管理模式 《形势与政策》课采取何种管理模式,关键取决于课程自身的独特定位。《通知》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定位说明,《形势与政策》课应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具体主管。因为它是高校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机构,其教学经验、师资水平都较高,由它来具体主管可以较好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这门课程具体的教学实践也说明,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主管,很难完成这门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但是,形势与政策教育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离不开高校党团组织、学工系统等部门,这些部门也必须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实现这门课程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因此,这门课的管理模式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其他相关机构如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团委协管,并应使相关部门相互协调。

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构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生动性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多实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反感纯理论的讲授。因此,探索新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首先,可以教育部下发的教学要点为主要依据,结合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采取专题式教学方法,即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不同专题,集中备课,在不同班级轮流讲授。在有限的课时里,可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与问题探讨式教学方法相结合,既要把基本形势和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清楚,用科学理论解释到位,又要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可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影视音像资料、网络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和空间。可采取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比如,教师设计场景,学生表演;教师给出案例或主题,学生分组举行座谈会;教师布置内容,学生站在教师角度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并轮流上台演讲等。这些方法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激励式教学方法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比如,可将有奖知识竞赛、辩论、演讲、征文等活动运用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激励并发挥学生特长,这种方法在有经费投入时最好,没有经费采用加分作奖励,同样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次,教育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完成形势与政策教育是片面的,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课堂以外的场合,即参加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从中增加感性认识、提高理性认识,促进个性发展。这种方法形式多样,比如,学校内的团日活动、社团活动、团课党课等;学校外的实地参观、社会考察、社区调研等。成功的实践教学,可以将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能使《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相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与时俱进思想的指引下,结合高职院校特点,不断探索、研究、产生新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体系,将会使《形势与政策》这门课越开越好,在帮助高职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使大学生更加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参考文献:

[1]陆连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面临的矛盾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2(2上).

[2]王刚.关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5).

[3]孙德江.高职《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1(7).

[4]吕俊.浅议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2).

[5]黄振宣.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体系分析[J].教育探索,2009(10).

形势与政治课论文篇5

一、《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指在教学中教育者关于自身的自觉和明晰的认识,它包括教育者对于自身在整个课程教学活动中所具有的主体地位、主导性作用和所担负的具体使命,以及自身主体性活动对于社会、对于自己的教育对象所具有的现实与长远意义的全面而深刻的认知。对此,马克思就曾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即在感化、鼓舞、推动他人前进的实践活动方面具有有效性的人。因此,在《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职业角色意识及其所具备的教学能力和素养等,都制约着其主导作用的发挥。因此,教师是否具备主体意识,直接关系着《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

强烈的主体意识,是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活动的重要驱动力量,是推动教育者由应当的施教主体向实际的施教主体转化的重要条件。欧阳康在《社会认识论导论》中指出:“人作为社会的应当的和可能的主体要转化为现实的和实际的主体,需要一个重要的条件,即主体人的自我意识。就是说,人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实际确立和有效实现,是以人对自身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地位、职责、使命和任务及实现途径等的足够清醒的自觉意识为前提条件的。”《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活动也是如此。

在《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中如何彰显教师的主体意识呢?首先,教师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以学生所思、所想,所疑惑为切入点。解疑答难、明晰思路以激起学生的广泛回应。

其次,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和评价矫正者。《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专题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思维,培养学生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问题、判断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成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最后,教师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发展质量。所以《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师应该不负使命、刻苦钻研使自身成为知识渊博、教育教学技能娴熟并且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的优秀的思政课教育专家,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总之,在《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中只要教师强化其主体意识,就能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达到《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二、《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中教师的主体素质

主体素质,即作为施教活动主体的教育者为有效地实现自己所担负的主体所具备的一系列条件的总和。如果说主体意识是《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中教师由应当的施教主体转化为实际的施教主体的重要驱动力量,那么,主体素质则是《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中教师由应当的施教主体转化为实际的施教主体的内在根据,它为教育者实现自己所担负的主体功能提供着可能性基础。具体而言,《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中教师的主体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人格素质、理论素质和能力素质四个方面。

(一)政治素质

《形势与政策》课是在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党的大政方针及国内外形势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分析国内外时事政策,确立正确的政治认识、政治观点、政治信念、政治理想和政治行为。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是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是围绕国内外特定的政治目标和任务而展开的,是为党和国家不同时期的经济与政治服务的。

形势与政策课这种政治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的贯彻落实最关键的途径不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活动中的其他方面,而只能是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施教主体的教育者。列宁曾经指出:“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

由此可见,教师过硬的政治素质是有效完成政治教育任务的根本。慕尼黑政治研究院的一项研究结果认为,“只有当全体教师本身从思想上接受了民主原则……并以校外活动加以扶助,加强校内教育,这样,政治教育才是有效的”。这也正揭示了《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中教育者政治素质与其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政治纪律性、敏锐性的政治鉴别力等多个方面的政治素养。

(二)人格素质

我国古代学者曾提出“身教重于言教”,推崇“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教化效力及“我无事而民自化”的教化境界,这些阐述充分强调了教师应做到德性高尚,具有完善人格。西方的众多学者也将教师的健全人格视为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性条件及发挥教育力量的重要因素。

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代表罗杰斯以“真实的人”概括教育者具备的人格素质,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指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因而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人格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育者人格的作用。

教师优秀的人格素质,是教师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在《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中这点显得尤为突出。一是因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教育者向教育对象思想正能量传递引导,使教育对象的政治思想、行为品格朝着教育者预期的方向发展,它是品德塑造活动。这种品德塑造活动,以教育手段为辅,以人格感染为主即身教重于言教,二是因为《形势与政策》是以专题教学的形式授课,时间短、课程涉及的内容瞬息万变、扑朔迷离、十分敏感,教育者得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使其相信教师所宣讲的教育内容是真实可信的。所以,在《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中要求教育者具备崇高的道德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尊其师,方能信其言,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否则老师讲的即便是金玉良言,学生也会认为是无稽之谈。

(三)理论素质

理论素质是指《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师为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所应具有的相应的知识结构。

一名合格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具有精深的马列主义专业知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敏锐地判断能力和前瞻的视野,才能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政策观正确分析判断国内外时局及党的大政方针,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另一方面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即文理相渗、学贯古今,融通中西,首先是因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知识框架;其次是互联网和现代传媒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普及,又使大学生的信息渠道空间大为拓展,很多的知识点、信息点、疑惑点学生都希望在课堂上及与教师的课间交流中得到解决,如果教师在某些方面准备不足,就很可能引起学生的轻视与不满,影响教学效果。

总之,要具有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教师就要有渊博的知识结构,即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良好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才能面对转瞬即变的形势发展,从而作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以理服人,最终正确引导学生。

(四)能力素质

能力素质,即教育者将自己的理论准备成功地运用于实际并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所应具备的能力条件,是教师从事《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所应具备的实践能力的总括。它包括能激发、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目的确立、教学内容的编织能顺应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善于将思想转化为某种形式的思维“产品”,使其形成自己进行创新教育的能力;能够有效驾驭整个教学活动等多方面的能力。教师高度的政治素质、崇高的人格素养、深厚的理论积淀是有效开展《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和动力保障。但是,在进入实际的教学活动之前,它们只是以潜在的、准备的形态存在于教育者身上,要将其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只有在具体的《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灵活驾驭,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教学对象的思想状况、问题症结的准确把握,亲情般师生沟通氛围的营造,富有磁性的教学语言,以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能力的展示,才能使教师的政治素质、人格素质、理论素质由潜在、准备形态向现实、效用形态转化,达到预期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政治素质、人格素质、理论素质和能力素质构成了《形势与政策》课专题教学中教育者主体素质的基本内容。教育者的主体素质与主体意识的状况共同决定着他们能否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实现其所应发挥的功能,即能否成为有效的教育主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155.

[2]欧阳康.社会认识论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45.

[3]列宁全集(第45卷)[M].人民出版社,1990:249.

[4]卡扎米亚斯,马西亚拉斯.教育的传统与变革[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185.

形势与政治课论文篇6

DOI:10.15938/ki.iper.2016.05.01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5-0066-03

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与形势政策解释的渠道更加多样化,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时效性不再明显,[1]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在时事话语方面的“垄断”地位渐失。社会思潮借助网络等现代传媒,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2]如何整合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将党和国家理论性和政策性较强的文件话语转换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话语,构建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情感需求的话语体系,就成为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当务之急。

一、话语创新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话语是人们交流、传播知识或思想的载体。但话语又不仅仅是知识和思想传播的媒介,还常常参与知识和思想的重构。话语总是随着社会历史、话语实践场景、话语参与主体等的变迁而不断转化更新。因此,话语创新在具体的知识和思想传播实践中就显得非常重要。课堂教学是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知识和思想传播实践,话语创新对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以话语为媒介,使学生在与教师的话语交流中正确判断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全面准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话语创新是增强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提高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话语创新主要体现在转换、整合、提升和对接四个层面。转换是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文件话语转换为有感染力、影响力和渗透力的课堂教学话语。整合则是指要将网络化、碎片化的关于国家大政方针、国内外形势发展和社会热点问题的争论性话语,经过解析和建构,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大学生思想特征的正面话语。提升则是指要将学生不成熟或错误的思想认识和话语体系提升到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高层次话语。对接是指把经过转换、整合、提升后形成的话语,以合适、恰当的方式与学生的思想特征和关注点融会贯通,真正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教育教学效果。

上述四个方面相互结合,构成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话语创新必不可少的四个环节,但其核心主要体现在教师的理论厚度和能力水平上。然而,从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际情况看,要真正做到以上四个层面的话语创新,还有不少现实困难需要克服。

二、当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话语创新面临的困境

1.课程本身的话语权缺乏机制和体制上的保障

教社政[2004]13号文件对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必修课地位作了进一步明确,并强调要重点加强该课程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如对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学组织的建立,学时的保障,学分的考核要求等都做了明确规定。但在高校实际教学管理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一些高校还未把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课程落实在学校总体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中,而是用大型讲座形式来替代有计划的小型课堂教学;有些学校虽然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中有所体现,但又缺乏操作层面的具体措施,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的随意性和变动性较大。这使课程缺乏应有的话语权,造成师生对该课程不够重视,课程教学的效果很难提高。

2.教育教学实践中把形式创新等同于话语创新

虽然不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已意识到教学话语创新的重要性,但往往在教学实践中把形式创新等同于话语创新。在当下的课程教学中,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大多都引入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中插入了丰富的视听资源,课堂教学语言也变得生动有趣了很多。这些新教学方法的引入,使课堂教学信息量大增,教学形式更具多样化,在一段时间内确实对学生产生了吸引力。但过不了多久,学生就陷入一种形式化的审美疲劳中,对教师的努力视若无睹。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未能有效整合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师生之间难以形成深入有效的话语互动,学生汲取不到各类信息背后深层的理论养分,使课堂教学逐渐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照本宣科,久而久之,学生难免觉得课堂教学苍白、乏味。[3]说到底,这种教学革新只是形式上的革新,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唯一主体,学生仍旧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学的模式并没有真正改变。

3.教师的理论分析和思想引导能力不足,缺乏话语创新意识

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政治理论素养、知识结构和教学引导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使他们普遍缺乏话语创新意识。首先,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不高,缺乏阐释重大政治时事的能力。政治理论素养,是教师保持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洞察力,确保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前提。目前不少学校由辅导员、团学等管理部门教师兼职上课,许多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政治理论培训和学习,在应对重大政治时事上还缺乏应有的理论支撑。其次,教师知识结构单一,很难应对复杂的课程内容。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来看,现实与历史问题兼有,宏观与微观问题并重,涵盖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学科,涉及面广,综合性强,体现出多学科交叉渗透、互相融合的特性,这对任课教师的话语转换和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应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

4.传统教学话语体系无法积极应对大学生的核心关切

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成了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传声筒,课堂教学传达多于解答,对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直接需要重视不够,对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热点问题的人文意识和现实关怀解读不够,致使学生感受不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背后所体现出的深层次人文和现实关怀,满足不了学生的思想、生活和情感需要。

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与学生的话语进行有效对接,教学话语刻板、僵硬,缺乏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性,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影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不同的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对不同的思想观念、社会思潮的态度也会不同。学生对不同事物和社会现象认识的差异性是教师应予关注的问题。但是当前多数高校单一化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缺乏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不能满足学生对形势与政策学习的多样化需求。这就使不少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话语创新能力的对策思考

1.完善管理体制和领导机制,增强课程话语权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要深刻领会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向学校主管领导和课程管理部门反映情况,积极协同相关部门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建设。邀请学校主要领导每学期至少参与一堂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使学校领导协同相关管理部门共同提升形势与政策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话语权。同时,每个高校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尤其是要形成一支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长期负责课程建设和各种专题报告的协调工作,保障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学科化发展。

2.增强教师的话语创新意识,提高话语转换能力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和理论性是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特征。它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宏观的理论视野、深刻的政治洞察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要努力增强话语创新意识,善于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度的理论讲解与生动的事实分析,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政治立场来客观、理性的认识和理解重大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政治热情,强化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

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要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话语转换和创新的实效性,首先,必须加强理论和政策学习,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政治素质。如果教师缺乏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便很难做到居高临下地分析和处理政策、文件等教学内容,讲课就很难做到融会贯通,也就不可能使教学话语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4]其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要善于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理性分析问题。教师必须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不能人云亦云,要能够使“要点”语言、政策语言转换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语言,激发出学生理性思考能力,切中学生的情感共鸣点。

3.掌握网络话语权,提高话语整合与提升能力

当代大学生的话语体系与网络话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络话语兼具解构既有话语体系和建构新话语体系的双重功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必须重视对网络话语权的掌控。教师必须学会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的话语权。现在大学生对网络平台非常熟悉,如果教师不能够与他们共享网络平台、运用网络语言进行对话交流,便很难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形势与政策课应围绕某些社会热点事件的变化,针对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及意见表达的多变性、随意性与无导性特征,进行思维方法的传授与行为实践的指导,使大学生在面对网络舆论时,能够立足于正确的政治立场,采取理性的应对态度,保持独立思考的认知原则,客观公正地得出正确结论,形成正确认识。[5]在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围绕教学专题,把握网络舆情热点,对背离实事、偏离方向的网络话语进行客观深入的剖析、解构和整合,使学生对事件的来龙去脉、未来发展趋势等有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其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对话、网络平台交流、小组讨论沟通等形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话语水平,使学生的思想认识符合教育目的。

4.积极回应学生的核心关切,提升话语对接能力

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践中,首先,教师要充分重视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和沟通,开展对话性教学,引导他们发挥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课程教学。其次,教师还应及时了解不同阶段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情感、利益需求,关注他们的核心关切,有针对性的帮他们解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其三,教师要有参与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意识,了解学生在校园现实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学习、生活、交往和娱乐方式以及他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特征,学会运用学生常用或认同的话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不断探索理论话语、“要点”话语、政策话语与学生话语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实现两种话语体系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李斌雄,等.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述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2):100-111.

[2]邱柏生,等.从社会思潮的影响特征看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J].思想理论教育,2010(17):53-58.

形势与政治课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2-0056-02

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面向基层、面向服務、面向管理的一线技能型、实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人才培养上以德为先,立德树人,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发展,深刻认识“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切实抓好“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努力适应国家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提高对高职高专院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认识

高职高专院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要把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作为课程的价值取向。明确课程定位,包括课程的研究对象、课程的体系和课程的性质。认清“形势与政策”课的双重属性,既是一种知识体系,又是一种价值观念;既是一门学科,又是意识形态,是青年人成长成才的道路上的方向引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新认知,有益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价值。“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找准高职高专院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问题

在高职高专院校,相比较于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规范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形势与政策”课的建设步伐并未跟上。主要呈现的问题有:

1.缺乏学科定位,教学内容不规范。“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并最终落脚到学科建设上来。但是,在高职高专院校相比较学生必修的其他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还没有建立完善对应的二级学科,这一问题已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也不规范。原因在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是动态的,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现实性。其中“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及“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的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基本上是在变化中的。一门课程的规范包含了教学内容的规范,教学内容的规范要求其相对稳定。形势与政策课的这一部分动态的教学内容对这门课程的规范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学时与学分不对应,教学管理不规范。高职高专院校“形势与政策”课还存在学时与学分不对应的问题。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按照“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专科期间的学习,计1个学分。”的要求开设。在三年制专科院校中,大学一年级的平均开课率为84.33%,大学二年级的平均开课率为71.20%,大学三年级的平均开课率为37.01%。[2]导致了课程并没有完全做到“全覆盖、不断线”,绝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将“形势与政策”课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教育的全过程,只出现在学生在校学习教育的一段时间内。另外,尽管高职高专院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环境与氛围在不断改善,但是对“形势与政策”课的规范化建设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主要表现为: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仍然没有设置“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没有把“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没有按规定的学时学分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形势与政策”课开设的时间往往都在课后、周末或者晚自习,不严格监控教学质量、减少课程设置、没有科学进行教学评价和课程考试考核等等。

3.缺少教学研究,师资队伍不规范。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研究不积极,发表的相关论文和开展的课题研究都不多。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整体性研究方面,相关的文献较少,研究还不成体系、不成系统。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不重视,仅仅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水平上。侧重理论教学,缺少联系社会实践的教学。“形势与政策”课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待提高。从师资队伍构成来看,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学科和专业背景不强。专职从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及研究的师资严重不足,大多由党政干部、行政人员兼任。

三、把握高职高专院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关键

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在“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中呈现出的问题,必须找准其规范化建设的关键,有的放矢,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1.加快“形势与政策”课学科建设。“形势与政策”课在学科归属上应该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其学科建设就应该与下面的二级学科建设保持一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学科建设,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完整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形成一支稳定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学和研究队伍,研究和掌握“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基础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断扩大“形势与政策”课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领域,并将研究成果用以指导“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和科研,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帮助“形势与政策”课学科规范化建设。

2.正确认识和分析“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对象。要使“形势与政策”课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充分调动教育对象的主体能动性,使其自觉地接受教育影响并通过自我教育达到目标。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剧烈变化的时期,也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正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3]同时,他们还普遍具有文化基础相对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和生活习惯不太良好等特点。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要正确认识和分析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征、思想实际和认识水平,并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3.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这是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围绕这一目标,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为主线,将动态教学内容灵活穿插其中作为有益补充。固定的教学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分析形势政策的教育,以及基本国情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等。当前,“形势与政策”课的首要任务是将党的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深入研究,深入学习,切实抓好“三进”工作。(下转265页)

(上接56页)4.合理运用形势与政策课的大众传播载体。在信息化时代,要充分利用好大众传播载体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的积极、有益的作用。2015年7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出,要“切实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学习网站和微信公众账号学习平台,使之成为宣传展示学生理论学习成果的阵地。各地各高校要積极参与相关网站建设,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本地本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4]以网络为载体是扩大形势与政策教育覆盖面、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吸引力的需要,也是“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的需要。

5.科学实施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管理。“形势与政策”课管理是指“形势与政策”课领导部门、主管机构及其管理人员,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手段,对“形势与政策”课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形势与政策教育目的和任务。“形势与政策”课的管理内容包括目标管理、计划管理、规范管理、信息管理和队伍管理。“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要走上科学化的道路,只有运用现代管理学原理,遵循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规律,在科学总结过去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具有活力的科学管理制度,形成系统科学的管理内容、畅通高效的管理过程、充满活力的管理组织体系,才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形成巨大“合力”,保证“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EB/OL].教育部网,2004-11-14. 

[2]王包泉,隋俊宇,刘姝.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及发展趋势[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7). 

形势与政治课论文篇8

一、当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没有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高职院校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各类技术应用型人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很重视学生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忽视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例如,在高职院校只开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两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形势与政策教育由于课时少,一年当中就上那么几天,且课程又没有连续性,因而被许多高职院校领导忽视,将形势与政策教育当做可有可无。即使有些院校开设了这门课程,也未把形势与政策教育放在与其他思政课同等重要的地位,表现在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相关事情放在宣传部门,而不是置于专门负责教学的教务处;学生上课也是几个班的学生挤在一起上,既不能保证学生出勤又难保证教学质量;从事教学的老师也是良莠不齐,这些都使得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2、对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缺乏针对性。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每年都在变,没有固定教材。各个院校教学都是依据教育部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有的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上就是照搬照抄教育部下发的教学要点,而根本不考虑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职学生素质整体不高,其人文底蕴、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更是落后于本科生的现实,不针对高职学生实际情况来有选择的确定教学内容,显然起不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3、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法简单,缺乏创新。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在教学方法还主要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阶段,小组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调动学生参与性、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很少使用,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几乎没有。即便有一些老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基本上也是在念课件,教学艺术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又不好,使得整堂课淡然无味,学生要么睡觉、要么玩手机,因为是合班上课有些学生索性就不去。

4.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上还没有形成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且师资水平普遍不高。目前,多数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师资队伍都是临时拼凑起来,包括各系部主任、书记、思政课的教师、辅导员甚至一些处室的工作人员,可谓人员构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这支队伍中除了思政课的教师外,其他人员都不从事一线教学,专业也不对口,再加之平常都忙于自己的具体事务,很难对形势政策教育这门课有深入的学习和掌握,所以,有的人就从思政课老师那里把教案拷贝过来,轮到自己讲课,就在那里照本宣科;还有的从网上下载一些视频,上课就是给学生放视频,学生感觉这课没多大意思,以后也就不愿上了。

二、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1.加强对形势与政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务必从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改变以往由宣传部、学生处、教务处等多个部门管理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状况,归到教务处统一管理,制定严格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不能随意压缩教学时数,尽量实行小班教学,对教师队伍要严格把关,必须是通过试讲的老师才能上讲台,成立专门的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由专人负责教学管理,并提供必要的教学资金和教学设备与场所。

2.针对高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高职生人文素质相对本科生要低一些,因此,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依据教育部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结合高职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及高职院校特点来有选择的确定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针对“90后”高职学生的特点,授课时尽量运用活泼、感性的授课方式,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视频及图像资料,来阐释一些抽象的理论,相比空洞的说教更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吸引力。可以提前收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课上采取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达到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效果。

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支信念坚定、精通业务、乐于奉献、稳定、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首先要组建稳定且具有较高水平教学团队。应按照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原则,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选聘具备较高政治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强的老师组成专职教师队伍;以公开试讲的方式从思想政治辅导员、党政部门的人员中选拔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的人员组成兼职教师队伍。其次要不断提升教师授课水平。教育部关于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下发后,由“两课”教师牵头带领大家学习研讨要点,开展集体备课,吃透要点;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思政课教师上示范课,组织年轻教师观摩,以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交流授课经验,相互取长补短。此外,也应把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培训纳入学校整体师资培训计划,提供教师外出考察、参加专业培训机会,全面提升师资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教社政[2004]13号.

形势与政治课论文篇9

教育部于2005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文件,其中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做出了新的规定(即“05方案”),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在高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引人注目的是,教育部这次对高校教学体系的改革是首次以中共中央颁发的正式文件为推动力。这让人感觉到,中共中央越发的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但同时也说明以下问题: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程包括“形势与政策”课面临着严峻挑战,形势不容乐观。教学工作存在一些困难,例如部分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专业水平偏低、学生观念存偏颇、教学方式守旧枯燥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困境及其表现

(一)学生在“形势与政策”课程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

部分大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相悖。这些种种因素导致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学习不重视,部分学生(不论是理工科学生还是文科学生)在课堂上,打瞌睡,讲小话,发短信,甚至不少学生上课不带教材就走进教室,或者是在教室看其他专业书和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有些学生在“抓紧”完成其他专业课老师布置的实验报告或作业。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问题时,部分学生不以为然,不愿积极参与师生的互动教学。

(二)教师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形势与政策”课的任课老师很多是学生辅导员和兼职教师,教务部对其教学要求不太严格,导致教师备课不够严谨,缺乏专题研究。在课堂上通常是照本宣科、老生常谈,十分缺乏创新精神和求知欲。另一方面,课程变化快、涉及学科多,教学难度大,故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较宽的学科背景和较高的教学水平。但是目前上课的主要是兼职教师和年轻教师以及一线辅导员,收到年龄、阅历、知识积累和语言水平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对于上好这门课程显得信心不足。再加上任课教师队伍不稳定,缺乏系统化和连续性的培训机会,导致该课程没人愿意上但又“谁都能上”,却很难上好。

(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定位所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高校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课时太多并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很难产生直接的效应,认为专业知识才是根本,这就严重地影响了学校“两课”教学目标的完成。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紧随社会发展,需要常讲常新,紧密联系实际,“新”即时效性是该门课程最显著的特点。这也导致该门课程一直没有相对固定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资料。

(四)“形势与政策”课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

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规定执行。‘形势与政策’课按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本科4年期间的学习,计2个学分;专科期间的学习,计1个学分”。若按照教育部规定本科2个学分,那么4年安排32个学时(16学时1学分)就满足要求了。若按照教育部规定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计算,如果保守的按6学期计算,那就是96学时,6个学分。本科教学一般210个学分,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占20个学分,比例太大,正常教学根本无法实施。文件规定的不清晰使各校在理解上各取所需,在执行上大打折扣。教学管理不规范、教学计划不明晰、教学时数没保障,教学质量无监督。“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很普遍,教学随意性很大。

三、解决途径的尝试

(一)明确课程管理的归属

教务处负责管理,纳入正常教学计划,具体实施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负责。

(二)改善备课方式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新。教育部每个学期下发的形势政策教学要点都是纲领性的,而作为一线教学的教师,要使这门课程真正的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就必须要将教学要点转化为丰富的教学内容,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敏锐的政治眼光。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可以根据老师的专长和兴趣选择相关专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再发挥“整体作战”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改善教师队伍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队伍应以专职为主,由于本课程内容覆盖面非常大,时效性非常强、而其教学时间又非常短,尽管教育部印发“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作为高校开展教学工作的参照。但是教师若不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将无法实现教学的条理性、逻辑性,无法满足学生对热点问题的求知欲望,同时,对有些问题的把握缺乏政治敏感性,进而无法达到教学目的。故须严把师资遴选关,为解决师资数量的短缺,又避免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采取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的原则选配教师,其他教师或新任教师必须经过考核方能担任“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做到宁缺毋滥。

(四)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充分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形式有机结合,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和感染力。在教学方式上,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大力推进互动式教学、实践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落到实处。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中,必须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基础、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条件,设计多种学习环境,采用多样学习方式,让学习者从中选择最适宜的环境、方式以实现“从容”的学习,追求学习实效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喻永红.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

形势与政治课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099-05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把握时代脉搏、紧扣国内外时政热点,宣传主流思想价值观,担负着培养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形势观和政策观的使命,具有提升学生思想理论水平和培育政治素养的教学功能。但是,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时代环境,加之形势与政策课程本身的政策性、教育性和时效性等特点,资料收集繁杂、讲授要求高且考核难度大,存在着课程设置不重视、教学内容不切实、教学方法不科学、师资队伍不专业、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较大地影响了教学成效的发挥。因此,有必要从供给环境、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供给主体和供给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以提高形势和政策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存在的问题

自1987年形势与政策课程开设至今,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国内各高校基本都设有该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某种程度上讲,形势与政策课已经具备了一门课的基本形态。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师资力量,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其他4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没能达到大学生的期望,在教学效果和考核上也未能尽如人意。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发展和建设仍任重而道远。

(一)课程设置不重视

虽然形势与政策课程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在大多数高校开设,但是不少高校对于其重要性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在课程性质上定位不清,以致其在课程设置上具有随意性。在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形势与政策课程未能得到高校应有的投入和支持,在课程设置上常被忽视,课程地位逐渐边缘化。如:大部分高校都将学科建设重点集中在专业课和特色课上,并没有意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程对高校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资源投入甚少;部分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往往都只有形式,而不注重实质性的规范,往往缩短课程的学时数,只安排在某一特定年级或某一固定学期,并没有开展覆盖大一到大四的连续性教学,降低了课程教学效果;不少高校仍停留在对上级部署和要求的简单照做,没有结合自身高校实际采取具体、有针对性的措施;有些高校没有将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落实到学校总体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中,或者即使有单独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在课时数、课堂教学要求等实际操作层面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二)教学内容不切实际

首先,形势与政策课程设置的初衷便是配合高校其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和宣传,因此,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多是为了自上而下地宣传国家和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教学内容多为方针政策的传达和解读,而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往往只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其次,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要求紧扣国内外形势和党中央各项新政,但是很多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好多年都一成不变,同样的课程内容往往讲授好几届学生,很少进行创新,加入时代新鲜素材。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当前国内外形势和国家政策脱节,内容的滞后性,使得课程枯燥乏味,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和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再次,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内容大多是围绕着国内外形势分析和政策解读宣传展开,而较少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其他方面的内容,而第二课堂的出现,又弱化了常规性的课堂教学,忽略了科学地安排与平衡各个教学内容。最后,高校文理科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显然是不一致的,而高校往往忽略这一点,采取学的方式,使得有些教学内容文科生理解起来轻而易举,而理科生则不知所云。甚至有的高校部分年级,将大一到大四的学生混合组班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部分高校忽视了不同年级阶段、不同专业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层次性和多样性的需求,授课内容缺乏针对性。

(三)教学方法不科学

形势与政策课程要求面向高校所有本科生开设,是高校所有课程中唯一要求“全覆盖、不断线”的课程,覆盖面广,加之专业老师匮乏,课程教学常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而大班教学的组织形式则限制了教师授课方式的选择。一个老师给一两百个学生上课,偌大的教室拉大了老师与学生间的空间距离,不利于师生开展互动,单向的、填鸭式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需求,难以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气氛沉闷,甚至出现了学生反感和抵触的情绪,翘课、玩手机、看专业书籍等屡见不鲜,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形势与政策课程具有动态性,需根据社会环境和时代气息的变幻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程涉及面十分广泛,其动态性和综合性的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教师易采取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多以PPT展示为主,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的发挥。

(四)师资队伍不专业

首先,由于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视度不高,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配套设施等软硬件方面投入较小,对任课老师往往缺乏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且管理松散,加之课程内容复杂多变,知识体系面广,又没有规范的教学大纲和完整的理论体系,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较低。其次,形势与政策课程师资力量薄弱,任课教师多为高校党政干部、辅导员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社会科学相关专业教师。由于这些任课老师既要担任繁重的行政工作和其他课程的任务,又要兼任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往往时间精力不足,无法全身心投入该课程的教授,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多门学科都有交叉,涵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交、科技、生态等各个领域,是一门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课程,而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相对较为单一,无法将理论讲深讲透,且兼职教师多、流动性大、稳定性差,增加了课程建设的难度和教学效果的发挥。

(五)考核机制不健全

高校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认识不足、定位不清、重视不够,因此,很多高校π问朴胝策课程的考核也没有规范统一的制度,考核方式也较为松散滞后。一方面,是对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教师的考核和评价机制缺失。形式与政策课程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对教师的上课内容和教学方式没有规定,由教师自由发挥,带有随意性,在课程建设上缺乏监督,使其很难在学生思想教育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成绩评定的考核。形式与政策课程的考核多以命题考查的形式,而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实际成效往往缺乏全面、客观的评价。目前,大多数高校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成绩纳入期末综合成绩的评定,而期末成绩的评定则以笔试试卷的方式(开卷或闭卷)或以课程论文、调研报告的形式,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综合后得出课程的综合成绩。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往往有所偏废或考教分离,只重视理论性知识的考查而忽视学生认知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而期末的课程论文和调研报告很多学生往往采用“移花接木”之术,鲜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并没有对国内外形势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党中央的很多政策也是一知半解。考核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形势与政策课程更难以调动学生关心国家大政方针和国际国内时政热点的积极性。

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研究――以无锡太湖学院为例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经逐步认识到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始积极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2016年无锡太湖学院也对形势与政策课程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成效,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作出了努力。

(一)形势与政策课程定位

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湖学院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相关工作由校党委宣传部和学生工作部共同牵头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逐步建立完备的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太湖学院2016年人才培养方案将“形势与政策”课理论学时教学纳入课表,面向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同时在二、三、四年级持续开展“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形成“四年不断线,年年有亮点,全过程立德树人”的教学格局。

(二)教学组织机构与工作机制

1.党委宣传部统筹全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学生工作部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理论课时的教学组织工作。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基础教育部等部门分工协作,确保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2.学生工作部建立专门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组织机构,具体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理论学时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大纲制定、课堂教学计划执行、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等,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同时,参与全校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3.党委宣传部统筹安排,学工部、团委、各学院协调分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形势与政策教育,通过组织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党团活动等,增强形势与政策课实践环节教育教学成效。

(三)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1.整合校内形势政策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基础教育部和学生工作队伍等方面的优势,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形势与政策”课师资队伍。

2.形势与政策课理论学时的教学任务主要由基础教育部专任教师承担。目前,选出8名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喜爱的专任教师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程任课老师,组成课程组,并从中推选一人担任组长。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党政管理干部等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兼职教师须具有高校教师资格,综合考虑知识背景、教学经历经验等因素,面向全校择优选任8名。

3.形势与政策课实践学时的教学任务由学生工作部统筹协调,各学院分工负责,主要由辅导员承担。

(四)教学组织方式

1.形势与政策理论教学进课表,安排在第一学年,分两个学期进行,每学期开设16学时,分班教学,以中班为宜。要根据教育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要求,精选教学内容,形成教学计划,设计教学专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和国情,回应学生关切,阐释政策举措,解释疑惑,澄清是非,增强意识、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2.建立适应形势与政策动态性教学需要的课程教学体系,理论教学采取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团队教学组织模式,开展模块化专题教学。讲授同一专题的教师建立专题备课小组,加强对教案讲义编写、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组织的研究。根据目前课时和专题安排情况,每学期拟定讲授专题数8个,两位老师具体负责一个专题。

3.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要在引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报告会、班会、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紧密结合,组织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学生工作部统筹协调各学院共同组织好实践教学,明确教学要点,规范课程考核;要积极支持形势与政策课程组,加强对形势政策教育的理论研究,参与指导实践教学的开展。

(五)教学基本内容

2016年太湖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国际和国内两大模块。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国际方面的教育教学要点主要有:了解国际秩序规则之争动向;深刻认识大国关系演变态势;关注全球经济增长态势;宣讲“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重点;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国内方面的教育教学要点主要有: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方针政策;围绕重大活动和热点难点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深入阐释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

(六)课程考核方式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实践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学生必须携带由教研室统一设计的《形势与政策学习记录表》,随堂填好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在下课时上交任课教师,作为学生考勤与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专题授课结束后,由各专题教师交与课程教学组组长,通过检查《形势与政策学习记录表》数量和完成质量情况,对学生上课情况作出审核、确认事宜,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考核的依据。实践考核:根据实践教学与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考核。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近期的时事新闻和党的会议等视频资源观看或者选择任课老师给定的学习研究主题,每次课堂前进行“时政新闻一分钟”的学生讨论。期末考核:结合课堂讲授内容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时事评论和热点问题分析。最后成绩的评定也由平时成绩(满分60分)、实践成绩(满分20分)和论文成绩(满分20分)组成。

三、供给侧视域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创新探索

自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后,“供给侧改革”不仅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核心热点词汇,也成为学术界关注和探讨的焦点。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思想给教育领域的改革创新带来了新思考,提供了新思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育供给与教育对象实际需求之间的失衡。曾几何时,传统的教育一味强调理论灌输,内容乏味、方法单调,忽视需求侧的主体地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时间我们又过多地将重心转向需求侧,过于迎合学生需求,而忽视了供给侧自身须具备的引领力和影响力。因此,将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引入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中,从以往单方面纯粹关注教育对象需求侧的视角中转换出来,从供给侧发力,注重关注供给侧自身的提升与发展,以达到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一)供给环境:高度重视,明确责任要求

首先,提供基础环境。在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形势与政策课程本身内容宽泛、时效性强的特点,严格按照高校必修课的地位和要求制定教学大纲,并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各高校的自身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教学计划,强化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监督,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开展提供基础环境,以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程扎实开展。其次,创建制度环境。高校要制定明确健全的制度规范,明确各个部门和学院的责任和要求,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党委组织部应牢牢把握课程的总体发展方向,做好教育教学的监督和指导工作;校团委和学工处应注重挖掘资源,多组织开展和形势与政策课程相关的讲座、报告及参观学习等实践教学;教务处应在学生培养计划中明确形势与政策课程的重要地位,重视对师资的引进培养和教育教学的经费支持;宣传部则应做好信息和成果的宣传及转化。最后,营造校园环境。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包括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在完善校园基础文体设施、美化环境的基础上,加强校园学术环境、人文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建设,体现人文关怀和育人理念,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工作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娱乐中。

(二)供给内容:融入实践,紧扣时代步伐

首先,增强供给内容的融合性和时效性。形势与政策课程讲授内容要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国防外交、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涉及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增加课程内容存量而非仅仅只讲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程对大学生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因此,对课堂内容要进行严格的筛选。选取那些政治性较强,能激发学生兴趣、能引发深入思考,能对学生的政治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影响和触动的内容,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并且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的选取要重点考虑大学生思想所处阶段的特质,紧抓大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课程内容。最后,增强供给内容的实践性。在单纯的课堂教学中融入实践教学,如选取经典红色事件、图片和创作的展览、开展红色读物交流分享会、请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及红色基地的参观学习等,增强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

(三)供给方法:形式多样,提升教学实效

创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供给方式。首先,应改革课堂教学方法,避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拒绝单纯说教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背景,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其次,尝试讨论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甚至在精心组织和安排下,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讲授他们自己认为有价值和意义的教学内容,并进行深入探讨,而老师则负责引导、答疑和维持秩序。再次,注重运用现代科技。形势与政策课程可以运用视频教学、PPT展示、翻转课堂、微课堂、游戏课堂等形式进行教学。最后,注重开展实践教学。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学习和掌握需要学生身体力行,可以与相关单位和部门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入社会基层,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谋欢学习转向主动思考,不仅在理论上知晓,在情感上认同,并且能在实践中践行。

(四)供给主体:坚定信仰,加强师资建设

形势与政治课论文篇11

1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但由于该门课程学时和学分相对较少,没能引起教师和学生足够重视,该门课程有逐渐边缘化趋势。目前,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主要存在“四个自信”教育不明显、教学方法落后、考核方式单一、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1.1“四个自信”融入教学内容不明显

“四个自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要全方位融入到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中是重点也是难点。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内容一般是国内外热点问题,如何将“四个自信”巧妙地融入到教学中是需要教师去深入思考的。一些教师对于“四个自信”的教学往往是做简单的描述,融入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也不全面。也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四个自信”教学显得穿凿附会、生搬硬套,将毫无相关的内容联系上“四个自信”,其效果不明显。如果不能将“四个自信”教育与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内容有机衔接起来,不但教师授课底气不足,而学生对教学内容也难以理解和接受。

1.2教学方法落后、考核方式单一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学目标是要通过教学来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和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等形势发展变化,全面及深入了解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通过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如果教师仅仅是通过灌输式的教学,就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由于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学时偏少,考核评估也不严格,教师对该门课程缺乏重视,一些教师仅仅是对国内外热点问题进行平铺直述式的解读,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变成了新闻阅读课。问题在于这些“新闻”学生很容易通过网络获取,再加上课程内容陈旧,学生普遍缺乏兴趣。

1.3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队伍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对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同时,教师自身的敬业精神、道德品质及理想信念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首先,由于形势与政策教育课面向高校所有专业、所有年级学生,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思政理论课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其他思政理论课上,大部分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往往由政治辅导员或其他行政人员来担任,该门课有逐渐边缘化趋势。高校辅导员队伍来自不同专业,一些辅导员老师未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系统和全面的掌握。此外,大部分教师对于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讲授也是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

2“四个自信”视角下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改革途径

2.1开展“四个自信”主题教育

(1)将“四个自信”主题教育与形势与政策教育结合起来。形势与政策教育不但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而且要通过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马克思曾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理论彻底”就是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根本,因此,形势与政策教育课要能说服学生,就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教育引导学生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四个自信”主题教育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高校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点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不同,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原则。教师最好能结合学生背景来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如给经管类学生上课就可以着重选择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内容,如给理工类学生上课,就可以贴合“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的发展动态,展示我国在经济、科技等领域所取得成就以及发展趋势,同时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刻苦学习,努力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3)“四个自信”主题教育要提高针对性。近年来,社会上存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抹黑中国的现象,特别是网络上出现了“呲必中国”的“网络喷子”,他们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视而不见,他们不择手段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因此,“四个自信”主题教育就是要主动澄清事实,引导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喷子”的错误导向。教师也可以布置作业,指导学生去查找客观数据,引导学生学会用事实说话,以正视听。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政治、经济、民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大规模的沧桑巨变在已知的人类历史而言,是绝无仅有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既要讲道理,更要摆事实,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及抵抗“杂音”、“噪音”干扰的能力。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建立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信息的互通,而且经过“头脑风暴”也便于集思广益、达成共识。高校可以在开学之初召开形势与政策教育课集体备课会,就本学期将要讲授的内容、形式及办法开展广泛讨论。如此,每一位教师都能就改良教学效果等问题充分发言及建言建策,既w现教师队伍的主导性,也能增强教师队伍的责任感。

(2)建立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团队。专职教师团队成员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教师组成,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体力量。兼职教师团队主要由政治辅导员组成,政治辅导员相比思政理论课教师更贴近学生、了解学生,他们是高校最前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职教师偏重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理论研究,兼职教师则注重于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与授课信心。为人师者,既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自己讲授的内容充满自信,课堂之上才能理直气壮。讲好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授课老师首先要坚定“四个自信”,对那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过反复检验的真理,要信心满满地讲,对那些涉及大是大非的问题,要敢于理直气壮地辨。“面对当下生机勃勃的中国道路,优越先进的中国制度,与时俱进的中国理论,厚重智慧的中国文化,深谙于此的老师们实在没有理由不自信”。教师只有始终坚定“四个自信”,授课才会有底气,才能有足够的动力去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2.3优化课程设计与考核形式

(1)增强教学内容的政治性与时效性。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接纳新事物、新知识能力较强,而政治上不一定成熟,价值观也未完全确立,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很有必要强化政治性。课程内容上要紧扣“四个自信”,帮助大学生客观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时代责任及历史使命。

(2)注重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马克思曾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彼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表明,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正确性。理论的灌输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基本形式,但如果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得采取理论灌输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育的一种检验与映射,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形势与政治课论文篇12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现状

(一)上课方式单一。大部分教师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采用的都是照本宣科的方法,没有利用多媒体等科技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导致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乏味,课堂效果十分不理想。(二)教材选用不合理。有些学校并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也没有认真筛选该课程所需要的教材,导致教材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甚至出现内容重复的情况。而且有些教材并没有系统地把知识整理到一起,不注意知识的过渡与衔接,导致大一学生学完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后,学二的课程非常困难。(三)教师上课时理论脱离实践。很多学校的教师在上思想政治课理论课时,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没有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这样就出现了很多高校的学生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有不少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成绩非常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没有用思想政治课中的知识来严格要求自己,甚至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问题。这样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即使专业技能非常出色,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法

(一)将育人与教书有机结合起来。高校不管开展什么课程,其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才,也就是育人。因此,在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方法时,就要把育人放在首要的位置去考虑,教书和育人是不可分开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在思想政治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还要考虑到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它的深层次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出综合能力更强、素质更出色的人才,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要注意育人与教书相结合。(二)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很多教师在上思想政治课时,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理论知识的讲述上,没有合理地给学生安排与实践相关的内容,所以学生仅仅听了理论部分的内容,并没有真正地理解。思想政治课的大部分知识都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所以,在上思想政治课时,一定要结合社会实践,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明白社会的发展变化,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更有社会责任感,成为新形势下的社会人才。(三)改进思想政治教学的方式与目标。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所要求的思想政治教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社会的需要,结合新形势的要求,客观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研究分析教学方式与目标时,要结合社会情况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四)应用协同发展的教学方法。对于各高校来说,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是比较复杂的,它牵扯到许多不同的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像有些学科那样独立地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要多学科协同合作,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来贯彻执行。详细地讲就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任务,还需要班主任与其他教师一起努力,从不同的角度、时间、场合来展开教育,团、党组织与学生会也要积极地参与进来。(五)加大对互联网的利用。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十分迅速,电脑的普及程度已经非常高,利用网络可以方便快捷地传递很多信息,对于教育来说,它也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工具。相关统计表明,目前使用网络的大部分都是在校的大学生,如果利用好网络,可以有效地引导他们的心理走向,从而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促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的社会人才。利用互联网来建立学校的网站,可以成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方式。

三、结语

在新形势下,对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不是单一的,而要多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提高相关教师的综合素质,也要针对目前的社会现状与学生实际情况来改变教育方法,从而培养出对社会贡献更大的综合性人才。

作者:曹军 单位: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形势与政治课论文篇13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矛盾,需要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加以认识和分析,任何只强调矛盾的某一个方面的观点与做法,都将影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学内容上:时效性与学术性的矛盾

时效性与学术性,是“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上存在的一对比较突出的矛盾。“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的,是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自觉认同。但是,它毕竟不是一门理论学科,它是以通过分析国际国内重要形势的方式来阐明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然而,仅仅重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还是不够的。时效性是重要的,但并不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全部内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基本理论,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自1987年教育部决定在普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设置“形势与政策”必修课以来,全国高校普遍将形势与政策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部社政司每年印发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这实际上起到了与教学大纲类似的作用,对“形势与政策”课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但由于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的时效性非常强,没有也不可能有较稳定的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因此,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就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具体做到三个统一:

1.政治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要突出鲜明、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同时还要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宣传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就形势与政策课内容而言,与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了深刻而全面地认识形势与政策,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注重有关学科的前沿成果,在教学中注重知识性与学术性,如:讲,需要运用国际法学知识批判所谓“法理”的阴谋;讲伊朗核危机,需要讲解有关核武器生产、尤其是铀的生产情况的知识。注重知识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将大大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果,更好地贯彻其政治性。

2.变动性与稳定性的统一。该课程既具有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又具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形势与具体政策,往往是不断变化的,但基本方针与战略、理念是相对稳定的,要求学生在基本方针与战略、理念的相对稳定之中去把握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识,要求学生在规律的认识之中去观察和追踪国内与国际形势的演变过程。如在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中,增加有关中日古代交往的历史背景知识,使同学们了解中日两国关系的实质与发展趋势,对两国的未来发展有一个基本的轮廓,体现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变动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3.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形势与政策”课本质上属于政治理论课程,自始至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教学。我们要指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形势、把握政策,并在教育教学中,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要体现“形势与政策”课的针对性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应紧紧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敏感话题、突发事件等问题,确定每学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重点,做到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使学生学会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方法上:多样性与规范性的矛盾

在以往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诸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不足,教师上课“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强化“形势与政策”的教学效果,许多学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突出“变革、创新”的特点,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现象。一些教师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力求多样化,“五花八门”,花样迭出,只求学生感兴趣、满意,只求教学方法与形式的新意,而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本身应具有的规范性与严谨性,便日益式微了。

因此,我们要在重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的同时,强化必要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只有达到了规范性,才能真正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我们具体要在三个方面达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规范性:

1.加强规范的教学研究工作。学校和有关教学部门,应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有关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研究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关注国内外大事,及时准确地把握社会和国际动态,不断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敏锐性和实效性。学校应积极组织和鼓励有关教师开展形势与政策的科学研究,对相关研究科研课题予以必要的支持,并为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一定的经费和园地。

2.建立规范的考核机制。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考核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对任课教师的考核。由有关教学职能部门按教学制度统一管理,确保“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正常开展。任课教师讲课应有规定的教学文件,如:教学大纲(可自编)、教案,不能以布置班级学生工作、处理学生具体问题等方式代替课堂教学;第二,对学生的考核。“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内容与形式,各高校、各教学单位应结合本校、本院系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不应强求一律。根据学校教务处有关考试的要求,可以采取开卷考试、论文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也可以参加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既突出“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又体现课程教学的规范性。

3.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要重视“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素质建设,坚持“精选、重用、严育”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队伍。同时,要加强师资结构建设。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适应规范化教学的需要,为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中:主体性与主导性的矛盾

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课、提问、测验与考试的情况,要求教师适应学生的特点和要求,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确保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是教学过程中名副其实的主体。许多学校还通过一系列措施予以保障,如:召开学生座谈会,征求大家对授课教师的意见;有的学校还由学生直接给任课教师打分,作为教师学期考评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此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地位的下降与作用的削弱,最终将影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正常开展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形势与政策”课像其他大学课程一样,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才能保证其正常进行教学。在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我们要在以下几方面明确与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正确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与定位。“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基础。实践表明,将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保证课堂教学课时,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或优惠政策,是学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高度重视的直接体现。

2.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生的互动与交流,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性。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最受学生的欢迎。课堂教学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活跃课堂气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高大学生对形势的认识。我们采取以下几种教学形式:第一,讨论式教学;第二,辩论式教学;第三,直观式教学。

3.重视师资队伍培养,提高师资水平。第一,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培养,确实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第二,鼓励学校党政干部、有关专家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积极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在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和倾斜。第三,确保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过程与师资建设的投入,在教学中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 殷一璀.开拓创新,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07,(3).

[2] 余双好.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导性[J].高校理论战线,2005,(4).

[3] 钱广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7,(2).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