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论文实用13篇

网络新闻论文
网络新闻论文篇1

二是多媒体。网络新闻实现了文字、声音、图象的同期声而且在表现形式上多种多样,它借助网络的技术将文字设计、动画、图象、声音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在受众的面前,有声有色,图文并茂,使得受众能够更加被吸引。

三是大容量。网络新闻在空间能力上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信息贮存与转运的能力。网络新闻的超链接方式使网络新闻的内容具有无限的扩展性与丰富性。信息空间不受三维空间的限制,大量信息可以被重新组合,字词可以当场给出定义,充分体现了网络新闻承载超量信息的优越性。

四是全球性。网络新闻的发行是全球性的,其受众可能遍及四海。网络新闻可以在几乎任何地点间传送发行。网络新闻全球化的特征,有利于媒体的公平竞争,打破了传统媒体新闻的地域局限性。

五是快时效。网络新闻的时效性强是由网络技术所决定的。网络新闻的更新周期是以分钟甚至秒来计算。网络新闻的信息来源广泛,制作过程比较简单,网络能够在第一时间将新闻出去。同时,网络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新闻传播,这样的新闻传播速度与时效性是传统媒体新闻所不能比拟的。这种时效性极强的网络新闻报道方式使受众感受到了网络新闻的极大威力。

六是高选择性。在传统媒体新闻传播中受众往往会受到各种限制,不能完全接受到全部的新闻,而网络就没那么多限制,只要受众登陆到互联网,就可以在任何一个网站收看他所想看的新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二、网络新闻受众的心理预期

网络新闻写作要把握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心理与行为方式特征,网络新闻传播,拥有高速度、多媒体、交互性、数据库等诸多传统媒体未曾具有的信息传播上的性能优势,也存在诸如网络信息接收终端的物理特性所导致的屏幕的光刺激、页面第一视觉区域的有限、上网费用的消耗等各种阻碍信息传播的局限因素,受众接受网络信息传播的心理预期呈现下列特征:一是快速获取最新信息,网络新闻的受众,需要快速了解自己生存环境发生的最新变化,目前以计算机上网和手机新闻订阅作为主流信息接收模式的受众群,通过网络高速获取最新信息是他们的普遍需求;二是主动选择有用信息,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交互性信息传播的特性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受众因此对信息进行自主选择的欲望更加强烈,并且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三是精确接近深度信息,深度信息已经成为广大受众索取新闻的普遍要求,网络新闻由于信息的海量存储、数据库检索、信息时间的多级梯度布列等全新技术手段的采用,网络媒体拥有了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向受众提供全方位深度新闻信息的特殊优势,受众渴望接近深度信息,希望了解主体新闻本身,而且渴望了解主体新闻背景、影响及主体新闻事件发展趋向。“用网络媒体作新闻报道,求实效首选‘文字’,求直观首选‘图片’,人物访谈、讲话首选‘音频’,动态感强的场面和重大事件报道首选‘视频’。”

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拥有心理预期,促使受众获取网络新闻的行为特征有新的变化:一是对新闻标题的“第一依赖感”形成,标题是受众识别新闻内容、判断新闻价值的第一信号,成为受众决定是否索取深层新闻信息的第一选择关口,标题实际上也成为他们权衡自己获取新闻所支付成本的第一判断,标题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重要性格外突出;二是扫描式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新闻阅读的主要方式,受众阅读网络新闻信息速度的加快,导致阅读方式的改变。网络新闻传播开辟了人类信息传播史上扫描式阅读的时代。人们享受着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的同时,也忍受着屏幕光对眼睛的刺激,开始在快速扫描的过程中去发现和感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种阅读带有极大的跳跃性、检索性、忽略性;三是阅读中自由选择信息内容几率的提高,互联网新闻传播为受众获取新闻提供了超越时空局限的便利,受众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接收新闻的内容种类。决定浏览新闻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长度,对接收新闻的过程实施全方位自由选择和调配,受众在获取网络新闻中拥有的这种极大的自由度,网络媒体需要在内容的写作编排上建立起更加合理的链接组合系统,以保证信息传播的丰富度、深刻度。进而保证网络媒体多元化传播目标最大程度地实现。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机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认真研究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殊性,掌握网络新闻写作的特殊技巧,对于提高网络新闻传播的质量,增加网络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网络新闻的写作艺术

鉴于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心理要求及行为方式出现的新变化特点,网络新闻写作有其自己的特殊方法:

一要精心制作新闻标题。新闻标题往往最先被搜索引擎捕捉,新闻标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新闻在搜索引擎上呈现的面貌。突出重点、强调新意、简洁明快、描述准确和寓意深刻的新闻标题,会吸引、刺激、引导读者点击索取下一层新闻内容。新闻媒体网站为增大信息容量,一般采用新闻标题集中组合的引导式版面布局。呈现在受众眼前的是由大量新闻标题组成的链动集群,每条新闻的深层内容往往需要通过点击标题的链接才能索取。新闻标题已经成为受众决定是否索取网站深层内容的第一引导力量。好的标题会吸引、刺激、引导读者点击链动索取下一层新闻内容。网络媒体要想吸引受众向网站的深层内容进入,就必须强化标题意识,在标题的制作上下大功夫,让新闻标题对受众具有引人入胜的吸引力。网络新闻标题制作的标准:一是清晰准确地说明一个新闻事实;二是突出一条新闻中的最为重要的新闻因素;三是强调一条新闻中最新的变动;四是揭示新闻中最为本质的变动意义。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要求或许不能同时在一个新闻标题中实现,但是。在一个新闻标题中,这四个要求被实现的成分越多,其新闻标题的质量就越高。,

网络新闻标题制作应该注意:一是一则新闻需要有一个单独一行的、一般不要超过25字的文字标题,以确保描述新闻的本质内容;二是标题第一个词对于描述新闻或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三是新闻标题要善于标新立异;四是为了解新闻的前后关系服务:五是每一个独立的网页都必须用醒目的标题作为标识。另外,不要使用卖弄的、夸张的、过分渲染的词汇制作标题,在快速阅读中读者难以准确地了解新闻的真实内容,甚至不得其解,也不要使用隐喻、暗喻、比喻,造成读者理解上的障碍,甚至形成对读者的误导。

二要突出重点新闻要素。网上阅读新闻的主要方式为扫描式阅读,要保证读者能够准确、清晰地捕捉新闻内容,写作时就要做到:将重要新闻要素用最清晰的文字方式合理排列并加以描述,写作时需要特别注意:突显关键词语,避免强调整个句子或段落,因为扫描状态中的眼睛一次只能掠视两三个词;用一个段落描述一个主要内容,增强读者是跳跃着的注意力;用最重要的事实或结论作为这一页新闻的开始,并写简短的新闻概要;要高度简洁地表述最为重要的事实。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完整地了解最重要的新闻因素,在网页的第一视觉区域完成对最重要的新闻事实的概括与描述;将最重要的新闻要素置于最前面。遵循重要者为先的原则,要把最重要的信息置于最前端;要想方设法让读者感到你提供的信息有用。以“对读者有用的”的方式写作网络新闻,让读者很快发现他们想要的信息。准确、简洁、突出,在新闻主体的构造过程中需要同时完成。

三要分层展示新闻的深度信息。网络新闻过程是一个逐层递进的过程,读者是分层去索取新闻信息的。在网络新闻写作中,要精确地判断新闻价值的层次结构,按照读者关注度、需求度,对纷繁复杂的新闻要素进行立体化的划分排列,确定一个页面里诸新闻要素的组合排列关系和多层页面中的组合排列关系。分层展示一般不要超过四层链接。网络新闻写作需要立体分层表述。需要注意:一、对新闻重点因素进行精确分解,确定第1、2、3页面呈现内容。如果传达的新闻信息能在一个页面上简洁而完整地呈现,就不要使用超链接;二、保证每个页面的内容相对独立的完整性,并从侧面更详细更深刻地解释主体新闻,通过信息群落深刻了解网络媒体所要传达的整体信息。实施链动的信息群落包括:新闻诸要素的详细描述与解释、支持结论的论据说明、直接背景资料、统计的表格与数据、问题的定义与专门机构的缩写以及参考资料等等。

四要制作便于检索的导语和概要。搜索引擎是人们检索网上信息必须使用的重要工具,让新闻更容易被受众检索和查寻,是扩大新闻传播的影响范围,增强新闻的再度利用率的重要条件。为了使新闻信息的内容能在搜索引擎上请晰显现,一则新闻最前端的数十个字是新闻全部内容的简明标示,受众通过在搜索引擎上呈现的描述判断新闻与自己的需求。其写作方法如下:一是使用能引起人们注意的词汇和简洁的句式制作导语;二是制作新闻概要,将其置于页面最前端,精心设计链动,将读者引向报道的详细内容;三是导语和概要描述必须准确反映新闻的内在联系及本质。

五、滚动式、超文本、互动式写作。从网络新闻的类别来看,文字新闻是其基础部分,大部分视频和音频新闻往往是在文字的支撑下再通过超链接技术来完成的。网络新闻中,文字的写作是其重要的基础部分。网络原创新闻的写作更强调即时滚动式写作,它是一种超文本写作和互动式写作。为满足受众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网络新闻写作无“截稿时间”的概念,一切均为“现在进行时”即全方位跟踪新闻事件发展、即时滚动式的写作。网络新闻的一般写作过程是:1、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快讯;2、十多分钟后写详细报道、多篇报道,以超文本的方式展开;3、接着附上背景资料和相关报道;4、最后写出对此事件的评论。这种写作方式,为保证捕捉最新动态,以快讯为主,然后跟进比较详细的报道,如果有需要再跟进述评。其中快讯很重要,是即时滚动式写作中的主角。随着新闻事件的每一步进展,快讯都要争取与此同步发出。如果发得频率高、密度大,就成为即时滚动式写作的另一种形式,即文字现场直播,它是实时写作发展到极致时出现的一种报道方式,像电视一样在事件发生的同时进行现场报道,采用的手段是文字而非视频或声音。

四、网络新闻工作者的素养

受众的阅读需求和网络新闻的迅猛发展,对网络新闻工作者思想水平、写作能力和新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树立全新观念。网络媒体对新闻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业人员面对更快的节奏、更多的变化、更高的强度,促使从业人员必须有较全面的本领,必须树立全新的新闻职业观,新闻从业人员要不断学习新观念、新知识;要不断强化竞争观念。正确把握网上受众对网络新闻内容与形式的期望与要求,对自身网页建设策略不断进行调整;坚持创新观念,网络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创新,网络媒体要增强原创性;加强服务理念,扩大网络新闻服务竞争的规模与层次,强化网络新闻的服务品质;增强市场观念,网络媒体要开放搞活,吸引更多网民;培养务实观念,充分利用网上新闻资源和各种背景资料,加强现场新闻采写,以增强网络新闻的新鲜感,促进网络运作与交流。

提高理论技能。要又快又好地写出网络新闻,必须打好从事网络新闻传播工作的科学而坚实的理论与业务基础。媒体是现代社会中重要公共资源,必须始终承担起正确引导舆论、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网络新闻工作者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包括政治理论和新闻传播理论等。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的党性原则在网络媒体时代同样适用,而且更要适应网络传播时代的需要,创造性地体现舆论引导能力。

熟练业务技能。网络新闻工作者除必须具备扎实的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知识和较高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基本功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素质,即在网络及计算机知识方面的素质,包括应用计算机局域网和国际互联网技术、运用通信技术(通过电子邮件、在线聊天、电子论坛获取各种最新的信息)、网络新闻和网页设计制作及传递、计算机辅助报道技术、稿件传输技术、多媒体应用等的能力。最好拥有自己的个人主页,能熟练的编排文本、照片、图表、音频、视频等材料。多媒体写作和超文本结构空前提高了新闻记者、特别是报纸记者和大众媒体客观、真实、立体的报道新闻事件和反映现实生活的能力与质量,这既是信息时代提出的崭新素质要求,也是新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

注重新闻实践。网络媒体在写作风格、采访工作节奏上表现出自己独特优势,使传统新闻逐渐发生根本性变化:一是以文字新闻写作方式为主将逐步转变为以多媒体新闻写作方式为主;二是以线性文本结构为主将逐步转变为以超文本结构为主。当然,在学习和掌握多媒体写作和超文本结构的同时,不能丢弃对文本写作与能力的训练,包括文字技能和摄影技能,新闻工作者主体素质的综合思维能力、批判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网络新闻工作者应当紧密联系、依托自己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工作实践,加强网络新闻采编实践,牢固掌握网络新闻采编实务的运作规律,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与教训,不断弥补完善知识能力结构,真正成为适应网络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复合型媒体工作者。

目前中国网络媒体播发的新闻大都来自传统媒体,网站一般是原文转发,有时修改一下标题或对文字简单删节,很少对其进行适合网络新闻写作和传播规律的结构性编改,致使新闻描述方式和内容结构布局陈旧、单一,给网络新闻带来了诸如信息承载过量、服务功能单调、技术依赖性强、新闻可信度降低等缺陷,对网络新闻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网络新闻论文篇2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传播者的影响

传统的新闻传播者是由记者、主编和编辑组成,记者还分为文字和摄影两种。他们将采访来的新闻整理后交给编辑,经过核对无误才被刊登在报纸上,或在电视播出。而网络传播,常常是某个网民发现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用手机拍下照片,加上简单文字,用微博的形式发在自己的微博里,就这样通过不同的网站传播开来。随着时间的影响不断扩大,更多的人关注这件新闻,因而新闻不断被补充,从碎片式变成完整式。它不仅改变了传播生态,还改变了传统的传播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使传统的传播权利从专业机构下放到普通民众手里。除了对传播者的工作有冲击之外,网络传播对传统传播也有积极意义,一些事件突发现场,网民用手机或者相机拍成的重要资料常被电视台采用,增加了新闻的真实度,一些网民随手拍下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在刑事案件或者治安管理方面还被当作重要证据使用。

(三)网络传播对受众的影响

网络传播对受众的最大影响是丰富了新闻内容,由于网民分布在不同的社会岗位,大到政府部门,小到公厕,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的事件都能被作为信息到网络上。无论是社会大事,还是生活小事,都能引起人们关注。在传播方式上,网络新闻不是主动地向受众推销,常常是受众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搜索而来,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的人互相讨论。在传播效果方面,网络传播减弱了媒体舆论导向。传统媒体中的舆论主要由精英层掌握,一些专家学者对新闻的评论常常能左右舆论导向,受众只能随着专家的思想进行探讨。但网络传媒由于是互动性的,允许受众参与讨论,受众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看法,造成舆论导向向不同方向发展的效果。这样更加鼓舞了受众的参与,因而一件小事在舆论作用下,也会产生极大的社会反响。

二、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现象

由于网络新闻具有比传统传媒受众多,影响大的特点,一些人为了达到被人关注的目的,就利用网络的传播进行造假,网络称之为“博眼球”。网络新闻传播失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虚假新闻、色情泛滥、侵犯个人隐私、误导舆论导向。

(一)虚假新闻

网络上的虚假新闻主要以明星“被死亡”、“创作新闻”为主。一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微博人气,喜欢危言耸听,将大家熟悉并喜爱的明星“死亡”信息拿来爆料,像大家熟悉的六小龄童、成龙已经在网络上“死过”好几次了。有些人由于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这类明星的消息,突然爆料说他们因病去世,确实能引起大家的注意。2013年爆料的“六小龄童在浙江慈溪医院去世”,引起广大观众的关注,消息被大量转发。这样不仅戏弄了受众,也对明星极不尊重,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也有一些假新闻是夸大其词,造成恐慌效果。2015年6月爆出的“僵尸肉”,原因是查获了一批国外进口的过期冷冻肉,但在网络上被说成“70后”、“80后”,弄得人人自危。还有一种新闻是利用社会热点事件,像前两年的女孩喂乞讨老人吃饭,看上去很感动人,后来发现这只是在表演,属于“创作新闻”。

(二)色情泛滥

一些网民利用网络传播低级趣味,喜欢在地铁、公交上拍下男人猥亵女性的视频,情侣间亲热的视频和图片上传,目的是揭露猥亵者,看上去充满正义感,其实长时间偷拍这样的视频并上传,自己也不高尚。也有一些人看见一些色情视频就唯恐天下不乱,进行转发,造成恶劣影响。2015年7月中旬发生的“优衣库试衣间”视频就是这样的恶意转发。一对男女在试衣间亲热属于不雅行为,但者和转发者更是不雅的制造者。

(三)侵犯个人隐私

网络上一旦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一些网友在谴责的同时,喜欢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深度挖掘。这种深度挖掘,如果用在对贪官的揭露上,还有正义感。但有些个人信息也被挖掘出来了,像2015年5月,成都女司机违章变道被打,结果发现女司机违章变道已经多次,因而女司机由开始的被同情转为被谴责。一些人随即进行人肉搜索,将她的家庭细节都曝光了。同样,在“优衣库试衣间”视频爆出后,男女主人公的个人隐私也被暴露。虽然他们的行为不当,但在这次事件中也是受害者,个人隐私被曝光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四)误导舆论导向这几年,我国有很多事件由于不断被暴露,形成一种错误的舆论导向。像我国屡次出现的老人跌倒后,别人好心扶一把,反而被老人讹诈,说对方是肇事者。这样就容易形成一种错误的导向,跌倒的老人如果和旁边的人发生争执,那都是老人想讹诈,在“碰瓷”!2013年12月,北京街头,一个老外骑车撞到一位中年妇女,拒不道歉还骂人。这段视频上传后,很多人在没了解事情经过的情况下,就主观地认为是中年妇女在“碰瓷”,在讹诈!一边倒地谴责中年妇女,后来才发现并非如此。2015年5月发生的“庆安枪击案”也是舆论导向偏颇的现象,警察开枪击毙了闹事者,引起了一系列猜测,上访、封口费、腐败案都被牵扯进来。这样的舆论导向偏颇也有积极意义,对我国一些单位的工作作风起到了监督作用。

网络新闻论文篇3

网络新闻采访主要是由网络记者完成的。网络记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记者包括全体网民。李希光教授认为,互联网降低了进入记者行业的深门高槛,人们不用在政治上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不用在经济上有什么特别的投资,也不需要专业文凭和记者证;只要接入了互联网,就与成千上万的受众连接起来了,就可当上记者。①因网络新闻的传播通道相当多,有WWW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BBS和网络寻呼或其复合使用等,这就决定了其者(即首发者)、转发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任何个人,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大批上网的个人用户成为业余甚至专职新闻记者。从这一点上看,李希光教授的界定是有一定依据的。狭义的网络新闻记者是指网络传播媒体(网站)中所有从事新闻实务的专业人员。这一定义与传统的广义记者定义相当。不同的是,网络记者应是一种身兼数职(采写摄录、编辑、播音、主持人、等)的多媒体数字记者(DigitalJournalist)。

广义的网络记者大都未经过特定的专业训练,其采访活动往往是盲目地偶尔为之。在网上采写和信息时,他们的目的一般不明确。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般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上网,采访和写作多为机动性的,大多是随心所欲的创造。

本文所提及的网络记者是就其狭义而言的。这类记者一般具备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有深厚的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知识和各科知识的底蕴、高超的新闻采写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网络传播技术及操作能力等。这类记者所采集和传播的新闻,一般能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运用与新闻内容相符的体裁和简练的语言在网络中传播。对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和连续性的新闻所进行的采访,一般的个体网络新闻记者根本无法完成,必须依靠那些物力财力雄厚的新闻网站尤其是一批富有采写经验和采写实力的记者编辑队伍。一些分析性和综合性的报道更离不开职业记者。

目前,一些新闻业务功底扎实的传统记者开始向网络记者转型,专职网络记者的数量也开始有所增加。因网络记者是用数字技术武装起来的新型记者,网络采访是新闻记者在现实的和虚拟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中所进行的采访,采访所得的新闻素材及由此而写作/制作的新闻,是在网络空间里进行和完成传播的,这就决定了网络新闻采访与传统新闻采访相比,既有相通之外,也有其独特的个性。网络新闻采访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采访内容的多媒体性

网络新闻采访是以多媒体新闻素材为其采访对象的,其采访的素材涵盖了和融合了三大传统媒介新闻采集的内容,既有静态的文字和图片的采访,又包括声音和动态视频的采集和摄录,是一种多媒体的全方位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在这一新的采访模式下,传统记者的明确分工将逐渐走向模糊乃至消失,每个记者将集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和录音、录像记者于一身。目前,网络记者和网络新闻采访方式在国内外的不少网络媒体中开始出现。如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网络版(InternetEdition),就拥有7位记者。这些网络记者都是复合型的多媒体记者,他们写新闻、摄影、操作数字录音机和摄像机,以及制作网页(digitalpages)等。②《人民日报》网络版记者在报道澳门回归仪式期间,先用数字摄像机和数码相机拍摄下了当时的场景,然后开始用文字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等软件立即投入视频报道和声音报道的制作以及文字新闻的写作。从传统的新闻采访来看,当时的两位网络记者是一身兼多职,既写文字报道,又要录音、拍照、摄像,做后期编辑,采制文字配图片,还要上网传输数据。

采访工具的全数字化

网络新闻采访所采用的采访工具主要是全数字化的计算机网络,以及可以与这一网络相通的一系列全数字化的新闻采访和传输工具。这些数字化的工具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主要有:笔记本电脑(现已出现无线笔记本电脑),数字录音机和摄像设备,数码相机,大容量的便携式存贮设备,调制解调器,PC卡电话和IP电话,可与计算机网络连为一体的卫星电话(小型卫星移动站,重约2公斤)。此外,还有可以用来浏览网页和收发电子邮件的手机型电脑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即一种专为移动应用而设计的小型浏览器协议)和掌上型电脑PPC(PalmPersonalComputer)等。软件主要有:Windows98、Word/Excel、Photoshop、CuteFTP、IE、电子邮件、BBS、新闻组、邮件列表、聊天工具ICQ、WWW、联网数据库(Onlinedatabase)、搜索引擎、Netmeeting、Telnet等。运用这一整套功能强大且齐全的数字化网络新闻采访工具,可以快捷而高质量地完成新闻采访任务。在这些工具的帮助下,记者有时足不出户就可以采集所需的新闻素材。目前,网络记者所使用的数字采访设备在不断升级,如美国记者的采访装备包括成套先进的采访设备,有摄像头、戴在眼睛上的微型显示器、挂在手臂上的微型键盘、话筒、挂在腰间的微显示器、数码影像传输设备和电池等。用这套异常轻便的设备,不仅可以采集一般的文字和图像新闻,还可独立完成现场直播。

采访范围的全球性和速度的快捷性

因为网络具有全球性,因而网络中的采访范围也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对于一些不能、不宜于或因距离太远而无法进行现场采访或调研的新闻事件,记者就可通过因特网在办公室或家中进行全国性或全球性的实时采访。如通过电子邮件、新闻组和邮件列表等进行异步的文字采访;通过语言信箱、网络电话等进行口头采访;通过因特网的Netmeeting等进行可视化的面对面采访;或通过BBS等聊天系统进行同步采访等。另外,在网络中所进行的采访是一种实时性的快速采访。有时因距离阻隔等原因,传统采访需要数天或数月才能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采访工作,在网络中数秒或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如新华社特稿社记者熊蕾曾利用电子邮件在一周之内采访了美国、英国、日本、瑞士、加拿大等国的10位科学家。在采访过程中,有的采访对象当天就回了信。由此次采访而写成的报道后来被刊登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③。由此可见,网络采访速度和采访范围是传统新闻采访难以企及的。

新闻资源的丰富性及利用的方便性

网络及其数据库和光盘是可供新闻工作者开掘利用的巨大信息资源库。网上有大量文献可供查询,掌握了上网检索的记者和编辑,实际上拥有了一座世界最大的流动图书馆。运用某些功能强大的搜索工具(如搜索引擎等),记者可在这一数字化图书馆中方便地检索到某一题材的背景资料,快速获得所要的新闻资源;可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发掘。④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和纽约米德博格协会,对全美主要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的有关网络媒体的一项年度调查表明,在所调查的3400名新闻从业人员中,将上网作为获取新闻线索进行新闻采访手段的比例,仅次于报纸记者的面对面采访和杂志记者的电话采访。⑤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网络新闻资源的进一步丰富,网络采访将会在全世界的网络新闻界逐步盛行开来。一位年轻记者从《北京晚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说德国人巴蒂斯(Bates)所收集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一些资料存放在耶鲁大学神学院,于是他通过雅虎找到了这些资料,并发现了一个专门传送巴蒂斯手记原文的站点。这位记者通过邮件与该网站联系,第二天便获得了所需信息。难怪有人认为,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等资源对于新闻报道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使记者看得更远,听得更清,想得更深、写得更快。⑥

[page_break]

记者选择新闻资料的自主性和思维方式的独特性

网络为一全新的开放式媒体,上网的任何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消息、检索资料、寻找新闻线索,且一般无人能够阻止和控制。网络中成千上万的资料库和各种不同的网站、新闻组等,为记者提供了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新闻资源。在WWW及其超文本、超链接技术和数据库查询技术(如搜索引擎等)的帮助下,记者可通过层层链接和一些特定的词语、符号等,快速发现新闻线索,自主而独立地找到所需要的新闻背景等。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受者需求的提高,网络记者仅凭传统的采访经验和旧有的采访报道模式虽也能按部就班地完成报道任务,但很难在报道重大新闻时的那种竞争激烈的新闻大战中取得突出战果,这就要求网络记者要有适合网络传播需要的独特的创新思维模式。目前,这种创新的重要标志是,在网络中对动态新闻的采访和报道一般都采用现在进行时,突破了截稿时间和采写篇数的限制。所有的新闻只要一采写成功,都会进行实时报道和滚动报道。

记者采访业务能力和使用技术能力的合一性

传统新闻传播一般是采编分离的,即记者主外,一般按照编辑部的意图外出或从网上采集新闻素材、写作新闻报道;编辑则主内,他们一般不外出采访,而是在编辑部修改记者和社外人员来稿,担负着把关人的角色。随着网络新闻对时效性和现场感要求进一步提高,由记者独立地完成新闻采编及流程的情况开始出现,此时记者同时担任着编辑的职能。采写编合一成为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的一大特色。网络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传播媒介,随着新闻媒介从新闻产品的生产到传输全过程的电脑网络化,记者无论是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还是在办公室或家中进行采访,都离不开网络多媒体电脑及在采访过程中所用的相关软硬件。网络时代不仅将开创一个新闻传播业的全新领域,也将造就一批新的既拥有传统的新闻采访能力又谙熟网络传播技能的复合型记者。

尽管网络新闻采访有着强大的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但伴随着网络采访的广泛应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为网络新闻是依托网络而直接进行的,当记者在室内联网的电脑前与采访对象进行通信或交谈时,就会失去了耳闻目睹新闻现场的机会,长此以往,会导致视觉和听觉等采访功能弱化,影响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因此,对事件性的报道就一般不宜在网络中直接进行采访。而且,在记者采访公告板或其他网络团体、个人或下载某类信息时,有时会出现失真现象或涉及到版权之争。(另外,电脑软硬件升级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要能熟练地进行网络采访,记者必须投入更多精力去熟悉电脑,掌握不断更新的网络技术。)

注释:

①李希光主编:《网络记者》,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页。

②Harper,ChristopherandTheIndianaGroup2001.Journalism2001,CorusewisePublishing,Inc.P228.

③闵大洪:《网络时代需要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中国新闻科技》,2001年第1期,第18页。

网络新闻论文篇4

网络传播兴起之前,图文电视在20世纪70~80年代曾经也被看好,但是最终失败了。具体原因当然有许多,例如制作和接入成本过高、当时的技术和用户的消费能力无法匹配等等。但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形成新闻消费的规模化市场。而没有市场的支持,再好的技术、再多的资本也难以带来利润。从这一历史教训中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当前的网络新闻传播,不仅是一种信息技术,更是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需要从市场的角度审视上网媒介的新闻传播。

网络传播并不是为商业的目的而开发的,但它的火爆却是因商业的应用而兴起的。随着PC机的普及,因特网和Netscape浏览器为规模化的网络传播铺平了道路,电信服务部门、计算机行业的公司首先借助这一新的传播形式进入媒介市场。传统媒介如果不上网,意味着很大一部分新闻受众和广告资源将被拉走,也许失去的东西会更多。于是各个媒介也纷纷上网,它们同样看中了网络上可能形成的新的新闻和娱乐的消费市场。然而,这种市场的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传统媒介不同于那些计算机行业公司和电信服务部门,上网了,不等于网络新闻传播就能成为一种成熟了的新媒体。在竞争的压力下,现在除了印刷媒介外,传统的电子声像媒介也在积极上网,尽管音频视频的播出技术还存在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现在至少已有百家这类网上媒体因为经营不下去而消失了,当然新的媒体还在源源不断地蜂拥上网。其实,传统媒介的网络化生存还要走好一段路。如果不解决基本的经济上的投入产出问题,做到有所盈余,其生存始终是危险的。虽然有些关于网络新闻传播赢利的零星消息传来,但是至今传统媒介在网上的新闻传播网站,实际上还没有真正赢利的。现在已经不是最初的"跑马圈地"时期了,需要考虑十分现实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目前新闻网站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

首先,一个明显的问题是,现有上网传统媒介的新闻网站尚没有建立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技术上,因特网原来不是为娱乐而设计的,音像传播远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未来这方面的技术肯定会成功,但是何时成熟、成本多大,尚是未知数。即使非传统媒介的商业网站,其生存也处于相当的不确定中,目前尚没有找到最佳利用网络传播赢利的方式,而网络传播对网络商(包括上网媒介)来说,如果不能赢利,找不到挣钱的有效办法,再好的技术也不会有社会化的发展前途。

大众传播媒介的诞生和发展,与商业利益的驱动直接相关。上网的传统新闻媒介,即使有政治导向的目的,如果不把网络新闻传播同时也视为一种经济形态考虑,网站本身的存在,早晚会成问题。任何网站的建立和维持,并不像宣传的那样,损耗为零,它们存在着价值(内容、资本、人才、品牌、赢利能力等等),也存在着消耗(开支、竞争、设备折旧、观念老化、品牌退化、能力下降等等),网站的价值增长必须高于消耗损失。有些损耗是无形的,例如各个新闻网站大量重复性的服务模式和重复信息,将网络传播本身应有的较高的价值,分解得几乎没有了价值。每个新闻网站几乎都是这种重复的制造者,结果则是每个网站都为这种低质重复作出了百分之百的消耗。

第二,从用户的情况看,我国的普及率尽管近年增长速度很快,但底数太小,现在不过1.4%,远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即使普及率很高了,网络用户与传统媒介的受众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即它的漂移性,很难抓住。去年底,世界网民人口已达到4.14亿。这个迅速增长着的数字,始终是吸引传统媒介和其他行业公司建立网站的动因。而现实却是:网上的用户群已经形成,但是消费市场并没有建立。这对已经建立的网站,特别对那些以新闻传播为主、而非以商业和生活服务为目的的网站来说,更是致命的打击。迫于竞争的压力,各个媒介不断地为自己的网站投入大量资金和人才,维护系统,更新升级硬件和软件,不断扩容,也许多少建立了一些网上的声誉,但是经济回报的匮乏,成为各传统媒介网站共同的难言之隐。

第三,网络广告的稳定和增长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保障。网络用户的漂移性,使得各个网站的广告收入很不稳定,上亿网民鼠标的点击声并不能自动变成数钱的声音。因为网民根本用不着依附于固定的网站,可以自由地在几乎无边际的网络中漫游。只有某些商业服务性网站,例如雅虎,有较为稳定的广告客户。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介的广告在垄断方面有些相似,美国位居前十位的网站,拥有全部网络广告的三分之二;排名前1300家的网站,控制了95%的广告。而其中新闻传播的网站则是凤毛麟角。

第四,已经形成的网络文化与网站的商业经营模式存在矛盾。网络最初是由各国政府资助而建立的自由的、免费的信息平台,从而很快培养了一种欣然接受的免费网络文化。现在建立的网站,包括传统媒介的网上新闻传播(个人兴趣型、影响很小的网站除外),如果只是为了宣传而赔钱,恐怕谁也负担不起。但是网上新闻传播要收费,首先要解决的是文化问题,其次还有技术问题。网络已是一个巨大的免费信息库,4亿网民已经吝啬成性,他们疯狂地使用着各个网站提供的免费电子邮件、免费下载软件、免费ICQ……,对于与网站性命交关的广告链接,就是懒得点击一下。有些网站动情地劝说使用收费邮件,但响应者寥寥。无论发明动画"旗帜广告",还是最近出现的"网上路演",能够吸引网民眼球的效果都不理想。如果靠向用户收费维持,也似乎不大可能做到。有的网站企图先让用户免费使用,培养兴趣后再收费;而一旦收费,点击率便迅速下降,最后不得不放弃收费。从商业角度看,早就应该明白这一点:广告传播永远不能期待受者的自觉。但是,上亿的网民这是一种无尽的诱惑,虽然前面已有不少牺牲者,但仍诱惑着更多的新网站扑向网络传播这个耀眼的光点。从长远看,网站早晚会取得成功,但是至少目前,尚没有完全有效的经验。

鉴于上述情形,如果把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拷贝借鉴阶段、用户化阶段、网络原创阶段,那么现在的网上新闻传播尚处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离网络新闻传播的原创阶段,距离尚远。建立新闻传播网站的消费市场,这是保证网上新闻传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奋斗目标。

既然网上新闻传播同样需要广告的支持,那么,就要研究网上新闻传播吸引用户的特点。单纯强调点击率,如同单纯强调发行量一样,对于广告商的吸引力是有限的,现在美国每千次的点击率已经从早先的35~50美元降至2~5美元。而这点收入对网站来说微不足道。关键在于提高用户注意力的质量,即将点击率改变为网页浏览率,许多广告商已经把网页浏览率(包括浏览持续时间)作为投放广告的依据。这就要求新闻信息在时效、可靠、广泛、真实,以及易用、可得、交互和原创性等方面,即新闻的内容质量和使用质量,全面满足用户。我国的新闻网站大多只看重点击率,一些广告客户也单纯从点击率出发考虑广告的投放,这是不成熟的商业行为。特别当广告商已经变得精明起来时,我们的新闻网站若没有学会如何抓住网民的注意力,就可能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

关于新闻网站的发展思路

网络新闻传播将出现三种转变趋势:一,将大众传播的市场转变为细分的小众市场;二,将限于国内和地方的传播市场,至少部分地转向国际市场;三,从或然率的市场(即提供通用的大路货的市场)转向个性化的用户市场。在媒介经营方面,就媒介与广告客户的关系而言,一定意义上是媒介将受众出售给了广告客户。但在网络传播的条件下,网站向广告客户组装和批发用户的手段和规模都会发生变化。现在我们对此的研究和思想准备尚不足。

网络新闻论文篇5

当人们获取新闻的渠道不再是单一的报纸杂志,而是主要转移到虚拟的网络空间上的时候,新闻评论主体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出现了如下特点:

新闻评论主体多元化,人数增多、范围扩大

传统的新闻媒体,如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评论的主体是单一的少数人的特权,主要是从事专业新闻评论的人员或编辑、大学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以受雇或受邀的方式,针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引人争论的现象发表专业的评论。这样的新闻评论者虽然以看似客观的方式、从专业的角度表达观点,但很大程度上代表的却不一定是自己的思想,更不是广大普通受众的感受,而是社会主流媒体或主导思想的产物,受政治、社会、传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

当下的网络新闻评论主体则全然不同,由于网络空间的开放度和自由度提高,相对于传统媒体没有太多的限制;参与门槛的降低,只要接受过基础的文化教育,有思想、有表达的欲望,都可以对时下热点新闻及焦点事件发表评论;表达方式便捷多样,无论是BBS论坛、聊天室还是专家互动,都没有明确限制规定某一职业或者某一阶层的人不能参与其中。“这种前所未有的相对自由的表达平台和表达方式,对一直生存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在新媒体时代,精英人士对话语权的垄断被打破,新闻评论的主体更加多元化。”[1]早在上个世纪,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就指出:数字化生存——让弱小孤寂者也能发出他们的声音。这是对普通大众话语权和参与权的一种肯定,更是网络新闻评论主体平等性的重要表现。传统媒体做不到的“精英”与“大众”之间的交互性沟通,通过网络这个虚拟的交流空间得到了轻松解决。

新闻评论者之间,以及评论者与写作者之间的平等性、互动性增强

传统新闻媒体评论主体的单一性带来了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评论者和阅读者之间的隔阂和不平等的地位,二者之间的交流方式是单向的,用语言学中的一对概念来表述就是:一个是施事者,另一个是受事者。中间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墙,施事者由于受教育水平高、人数少,故而带有一种潜意识的优越感,而受事者人数众多,受教育水平和生活背景差异较大,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群体。“精英——大众”的评论及解读方式,加上评论者自身的社会地位、知识背景及生活层次,造成了新闻评论者和阅读者之间隐蔽的不平等性,二者很难实现文字上的、思想上的直接沟通交流,对某一事件看法的传播是单向的。虚拟的网络空间,为新闻评论的传播者和接受者提供了这样的交流平台,提供了这样“面对面”平等交流、互相对话的机会,这在实质的传统媒体中是很难实现的。

互联网的出现对这一现象的改观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新闻评论这一领域由原来的“单一灌输”,变成了一种“你来我往大家说”的热闹局面。话语权的放大、沟通交流的便捷带来的是思想表达上的自由,畅所欲言的结果是传播者和接受者天平的逐渐平衡,互动性的增强。传统的新闻媒体评论虽然也开辟了读者来信、专家答疑等方式进行交流,但由于版面的大小限制、受众的数量众多等实质性的问题,这种交流互动是极其有限的。但现在的网络媒体则不然,它没有信息容纳的上限,没有审核某种思想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编辑,你甚至可以开辟一个空间来自说自话,只要你有想法,总会有听众。

网络新闻评论主体表达愿望的增强及表达思想的自由化、便捷化

话语权力的放开和舆论参与门槛的降低,对广大平民参与网络新闻评论的愿望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当下人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成倍增加,这其中不乏与我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就业、升职、加薪息息相关的信息,以往只能隔着玻璃看花一样看记者写写、专家评评,而现在自己也可以身临其境、参与其中了,这样的变革可以说是革命性的。BBS论坛、聊天室已经过气,博客之风刚刚刮过,微博便排山倒海般袭来,手机等移动互联媒体的普及和开发使这种无处不在的沟通交流更加深入人心,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拿着手机对网络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加以评论。

新闻评论同样是一门艺术,且在当下来看,是一门更加强调“对话”沟通的思想交流艺术,随着大众话语权意识的加重和表达欲望的增强,单向灌输式的新闻评论注定日渐式微。

网络新闻评论主体思想、境界、文化内涵的两极分化

便捷化、互动性、平等性、开放式的新闻评论方式带来的必然是新闻评论主体在思想、境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两极分化。虚拟的互联网环境,不需要真实的姓名、性别、教育程度、个人背景,所发表的言论完全由自己决定,这样无限制的言论空间,虽然表达意愿很少受政治观念、文化传统、主流背景的约束,真实性大大提高,但仅仅依靠道德力量的约束,难免鱼龙混杂,产生一些诋毁、中伤和起哄、凑热闹等不负责任的评论。

网络新闻评论主体出现的这些新变化和特点,有其不可改变的必然性。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全国各大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也都开始在各自的官方网站上设立名目繁多的与网民交流互动的专栏,以便及时迅捷地捕捉当下人们对时事的态度和观点,为自身未来的发展找到准确定位,普通大众也给自己的声音找到了恰当的输出窗口。我们在为这些新特点欢欣鼓舞的时候,更要以理智清醒的态度看到诸多不利的方面,为自己在面对这些爆炸性的信息评论时,应该采取何种态度,给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网络新闻评论主体的门槛降低,全民皆可参与,话语权的开放性本来是社会民主进步的一大表现。但是,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网民法制意识淡薄、舆论监督力度不够,也暴露了网络发展过程中的“漏洞”,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网络话语权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变成了为自身利益摇旗呐喊的工具;“语言缺乏理性,易于偏激”[2];等等。这样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新闻评论人及相关专家学者的足够重视,更应给我们以警示。

更有大量数据表明,随着我国网民数量的直线上升,网民平均受教育水平和平均文化素养水平自然会有所下降。因此,当网民获取真实的资源和信息渠道的缺失时,便很容易造成“网络跟风评论”现象,尤其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之后,一个极小的事件就有可能在“盲目”而“好心”的网民中引发一场“舆论风暴”。动辄发起的“网络追捕令”、“人肉搜索”更是让这个信息网络化社会中的个人失去安全感。一件很平常的事,一旦被大量无知却好心的网民蛊惑煽动,对当事人造成的伤害与打击都是沉重的。

新事物的出现,总是有着蓬勃向上不可阻挡的生命力,它带来的对社会及个人方方面面的有益性变革,常常会使人盲目地去大加追捧,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只是二者在某一发展阶段所处比重大小不同而已,故而我们应始终保持理智冷静的态度,趋利避害,才能使其真正为社会发展及个人生活造福。(来源:新闻爱好者 文/陈茁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社 编选:)

网络新闻论文篇6

二、浅析网络新闻传播脱序的原因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常可以感到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就是往往在新闻的受众与传播者之间的界限是难以分辨的,并且还有可能会时常变换。而受众的真实身份也可能有意无意的进行了隐藏,这也会造成了信息源的匿名。如今的网络媒体在传播上具有迅捷性,可以看到一旦发生新闻事件,哪家新闻媒体先赶到现场,先报道播发,是众多传媒中能否异军突起的决定性因素。很多网媒们也不在提高新闻价值和质量上入手,而只是一味的探究单方面的新、奇、特,以达到哗众取宠、耸人听闻、惊爆眼球的效果。还有,我国在当今懂得如何使用和驾驭网络安全防护和技术设备的人才并不多见,所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网络安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由此看来,技术手段虽然并非万能,但其内在的脆弱和外在的局限使得网络监控不再大有效果了。

三、网络新闻传播对策研究

1.加强技术上的监管和控制我国应该积极研发网络安全新技术,如防火墙的加强,系统加密,真实秘钥等等,合理的运用这些技术手段,才能真正对网媒进行监管和调控。还应该加快信息控制技术的研究步伐,研究出有很强过滤性的路由器,把守住国际网络的重要出入口,让所有能影响我国计算机安全和对社会稳定毒害信息进行把关和管控。

2.加强网络传播的法律建设我国关于网络的法律法规,无论是部门的规章制度还是行政法规,在网络传播的发展中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仅就现行的法规来看还并不健全,也只是初步的网络法制,许多其实也就只是框架,因而我国的网络法规仍是处于亟待健全的阶段。而网络的立法与现实社会的立法不同,必须考虑到一定的适当性,不能过于严苛和死板,否则会束缚网络的发展和创新。其次,应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立法,并充分借鉴国外那些网络立法相对成熟,经验积累较多的发达国家的成功先例。

3.丰富网络传播的内容对于受众来说,他们当然希望在网络上能得到真实有效的信息。但是目前在网络上开放的传播局面,使新闻的来源变得十分复杂,而且在网络新闻的把关上也十分薄弱,新闻处理的过程也在简化,所以信息传播时错误的机率也会加大。所以,从业人员在采编新闻时,要恪守审核程序,遵守新闻人的操守,不能单单为了追求点击量,而凭空胡编乱造地制造虚假消息。

网络新闻论文篇7

本文第二部分,通过对网络传播特点的深入分析,提出“‘开放式’是网络新闻编辑的基本规律”这一论点。文中各个部分的论述都是基于对这一基本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本文第三部分用了大量篇幅探讨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编辑思想”的重要作用,提出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的编辑思想”。

本文第四部分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研究是网络编辑研究中一个崭新的领域,学界目前对这一命题的研究还显不足。文中从“网络新闻策划的内容”、“网络新闻策划的功能”、“网络新闻策划的特点”等几方面展开论述。特别注意到了“经济功能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要求与影响”、“网络新闻策划中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双收益?”“网络新闻策划的特殊形式”等问题,尝试通过粗浅的论述探索“经济功能在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中‘度’的把握”这一命题。

本文第五部分将研究聚焦于“网络新闻编辑实务”这一微观层面,通过对“网络新闻内容媚俗化倾向”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网络新闻编辑内容建构标准与规律”;通过对“网络新闻形式呈现方面不良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网络新闻编辑形式呈现标准与规律”。文中还首次提出了一些基于技术而形成的网络新闻编辑中的特殊手段-----“邮发之最/阅读之最---新闻之上的新闻”、“推销内容”等。

研究过程中,注重“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研究”、注重“传受双方‘良与不良’的互动研究”、注重“传播理论与新闻实例相结合的研究”。

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维度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论题的选定与论述的确立基于这样一个现实层面:自1995年因特网在全世界出现,此后数以万千计的大小网站雨后春笋般地成长、发展。尽管各网站主营内容、经营模式纷繁复杂,但是提供信息与服务几乎是所有网站共同的目标。在这期间,诞生了一个全新的职业:网络新闻编辑-----以向受众提供信息及信息服务为工作任务的全新职业。伴随着新兴事物而来,学术领域可能更为关心“受众的需求对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影响”以及“受众的需求在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的具体体现”这一命题。具体来讲,就是要求学界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对以下问题展开研究:“什么样的信息及服务是受众关心的?怎样提供这些信息与服务被证明是有效的?有没有一些切实可循的标准可供参考?网络新闻编辑应涉及和不应涉及的领域是哪些?涉及的深度、广度是怎样的?网络新闻编辑过程中所涉及的受众、传者(编辑)、传播技术、信息等诸要素之间是何种关系?如何在它们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这一网络传播中的重要内容,源于现实的需要与紧迫性:

一、网络传播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对于整个互联网来说,它至今仍然处于儿童期(从1995年到今天,不足6年),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讲,缺乏经验的累积与规律的探索。全新的事物犹如空白的纸张,充满着待垦的诱惑。

二、网络传播是一个上升的领域。全新充满着悬疑,而“上升趋势”则意味着研究更有价值。不论从全球还是我国范围来看,整个网络事业仍然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网民数量连月增加、网页内容不断翻新、网络普及范围日益深广。这一切都说明,对于网络传播的研究有前瞻与实际意义。

三、网络传播的研究依然不足。相较于传统媒体,对于网络传播这样一个全新领域,,国内外的研究都比较薄弱。台湾学者在1997年曾经做过一项对“全球资讯网传播学术资源”的研究,他们利用关键词查询“与大众传播相关的网站”,在亚太地区共找到56个中英文传播研究和教育网站,其湾有38个,澳大利亚有9个,香港有3个,新加坡2个,日本2个,泰国1个,新西兰1个。至于中国大陆则未找到任何网站。[1]虽然到目前国内也有了类似“中国传播学评论”的传播学术网站,但关于网络传播的学术研究与日益增多的网络传播现象相比,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依然显得不足。

心理学视角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有自身优势与独特性。本文在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时选择心理学视角,从受众多方需求的角度审视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在论述中,更为关注受众需求的多样性特征、传受者的心理互动机制、以及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在满足受众需求方面的“足”与“不足”等问题。

我们知道,技术赋予网络的交互特征,使得传、受者的心理互动较之传统媒体而言更为经常更为深入,而传受者的心理互动深刻影响着网络传播过程的各个方面,因此,从这一视角研究网络新闻编辑规律更易贴近与深入问题的实质。从另一方面来讲,目前学界对于网络传播的研究仍较多地停留在宏观层面的理论探讨上,例如: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探讨第四媒体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2)探讨第四媒体与传播新闻传媒的关系;3)探讨新闻媒体网络的建设与经营;4)对国内外网络法规的评介;5)调查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的状况。”[2]而对于微观层面,比方说用心理学视角、从受众需求的角度对网络传播实务进行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文则试图从这一角度进行一些学理意义的尝试性探讨。

由于技术的密切介入,与传统新闻编辑不同,网络新闻编辑从诞生之日起就决定着它的内容、趋势等都将更多也更密切地受到技术的影响,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将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将影响网络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这种影响可能表现为渐进式,也可能表现为瞬间突破性。正是技术的深度介入,使得网络新闻编辑工作表现为更多的动态性、开放性。因此,对它的研究也必然应该选取动态、多维、开放的视角。

二、研究的维度:

传统意义上的编辑研究一般关注报道方针、报道策划、报道实务等三方面。这三方面立体地构成了编辑学的全部内容。网络新闻编辑虽然是一门全新课题,但对它的研究依然离不开上述三个层面的内容。因此,本文在研究维度的选择上采用了传统编辑学的方法,从宏观---网络新闻编辑思想、中观---网络新闻编辑策划、微观----网络新闻编辑实务三个层面进行研究。

宏观----网络新闻编辑思想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本文将“编辑思想”做为论述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编辑思想”是传统编辑学研究的一个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编辑思想”一度被人忽视或者说从来被人重视不够,这或许由于网络传播的“技术决定论”或许是“传播主体多元化”导致的网络编辑工作的“唯技术”或“人人皆为传者,无需编辑”的现实倾向;而对网络编辑工作理解上的错觉与误读已经并且还在给现时的网络编辑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正本清源-----从源头上的重新认识将有助于网络新闻编辑具体操作的良性发展。本文从“更好地满足受众多样性需求”出发,提出“全历史、全社会、全受众、全天候”的网络新闻编辑思想,着重强调了网络新闻编辑应该具有的对历史、对社会、对受众的全面负责态度。

中观----网络新闻编辑策划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长期以来,对于编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策划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近些年来,随着媒介产业化进程,这一问题又重新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毫无疑问,对于网络新闻编辑研究来讲,网络新闻策划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网络新闻策划的目标是为了让自己的新闻产品能被更多的受众接受、喜爱,因此,对于它的研究一定是基于对受众的心理特点、多元需求仔细分析基础之上的。

网络新闻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立于媒介产业化的前沿,较传统媒体而言,它带有更强的商品属性、经济功能。这使得网络新闻策划在功能与模式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试图探讨“经济功能对于网络新闻策划的要求与影响”、“网络新闻策划中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双收益?”“网络新闻策划的特殊形式”等等一系列问题。目的就是尝试通过粗浅的论述探索“经济功能在网络新闻编辑策划中‘度’的把握”这一命题。

微观----网络新闻编辑实务和受众的多元需求:

对宏观编辑思想与中观编辑策划的研究,目的是勾勒出网络新闻编辑工作应有的一种宽广视界与胸怀,它们是隐性的、稳定的,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常态。而具体到“每篇稿件的选择、每个网页的建构、每条链接的设计”这些属于编辑实务方面的具体编辑工作,则更多表现为显性的、动态的、受众能够直接感受到的编辑成果。因此,对它的深入研究最具现实指导性。

网络新闻论文篇8

按照经典叙述学理论,叙述时间包括节奏、频率和顺序三个范畴。

节奏指的是叙述速度的快慢,分为省略、概略、场景、减缓和停顿五种。其中,场景是指文本叙述时间与故事发生时间相等。以此为标准,省略是指故事时间不为零,而文本叙述时间为零,新闻事件中发生了事情,在新闻报道中完全没有提及;概述是指文本叙述时间要短于故事时间,用相对较少的文本,来表述较长的故事时间;停顿是指故事时间停顿于某一点为零,而文本叙述时间却明显存在;减缓则是故事时间短于话语时间。

频率,由故事发生的频率和叙述的频率共同构成,可以分为单一叙述、多重叙述和概述。其中,单一叙述是指事件发生了一次,也只叙述了一次;而多重叙述,是指事件只发生了一次,却叙述了多次;概述则是指事件发生了多次,只叙述了一次。

顺序,指的是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之间的关系。把故事发生的顺序与其叙述的顺序一对照,便可将其分为三类:顺序、倒叙和预叙。顺序,是指叙述顺序与故事发生的顺序一致;而倒叙则是指发生在故事时间后面的事被提前叙述,发生在之前的事却被放在后面叙述,如2011年9月30日的焦点访谈——“‘天宫一号’开启太空新旅”,首先叙述的是9月30日下午的“天宫一号”成功实施第二次变轨,接下来叙述的才是9月29日“天宫一号”的发射升空;预叙,是指提前叙述将来发生的事情,如“某某会议将在哪天召开”。

二、网络新闻叙述时间的特征

如果从微观的层面考察,把任意一条网络新闻从网络新闻专题或者网站中抽出来进行叙述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叙述时间的特征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并无多大的区别,都是叙述者运用节奏、频率和时序等技巧对新闻故事发生的实际时间进行扭曲,最后呈现出不同的新闻文本——新闻。但如果我们能够换一个角度,从稍微宏观的层面来考察,把网络新闻专题或者整个新闻网站作为考察对象,我们即可以发现,网络新闻的叙述时间呈现出如下三个特征:空间化、零碎化、无序化。

(一)叙述时间的空间化

网络新闻叙述时间的空间化,简而言之,就是用空间来表述时间。任何叙述都是时间的艺术,但是同报纸、广播、电视新闻相比,网络新闻更多地运用空间来表现时间。

首先,从叙述节奏上来看,是场景的大量运用,即直播的大量运用。显然,在报纸新闻中,场景的运用仅限于少量的现场描写。在广播、电视新闻中,虽然近年来直播被大量运用,但终究受频道播出时间、技术、现场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新闻直播仍只限于少数适合直播的重要新闻。而在网络新闻专题报道中,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各式各样的直播,包括文字直播、图片直播、微博直播、视频直播和视频录播等。以腾讯2011年的英超报道为例[2],视频类设有“直播大厅”、“录播大厅”、本轮视频集锦、精彩视频等栏目;微博类设有“腾讯微博报道”、名家微博、豪门微博、各个球队的微博专区和普通微博;图片报道设有“缤纷英超”和赛场瞬间,而文字报道在整个新闻专题中所占的比例很少。

其次,海量的背景材料和相关报道。任何新闻文本的叙述都要在历时和共时两条轴线上展开。报纸、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往往受版面和节目时间的限制,普遍以历时报道为主体,即以不同的时间、事情的发展变化为报道主体,而网络新闻专题报道因不受版面和时间的限制,往往由共时报道,即海量的背景材料和相关报道构成专题报道的主体。可以说,网络新闻专题报道在同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闻竞争中,其制胜的法宝并不是报道新闻事件的最新动态,而是跟新闻事件相关的海量背景材料、报道和信息。以中国船员在泰国境内遭劫持杀害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为例,同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台,都将刊播该事件的最新进展作为报道的主体,而新浪“中国船员泰国境内遭劫持杀害”专题[3],其历时性报道仅限于“最新消息”这一栏,剩下的“事件概括”、“事件现场”、“评论”、“调查善后”、“各方反应”、“事件经过”、“遇害船员基本信息”、“微博关注”等构成了报道的主体,也是该新闻专题的力量和吸引力之所在。

(二)叙述时间的零碎化

整个网络专题,或者整个网站内容上的零散化,导致叙述时间显现出明显的零碎化特征。从网站或者网络新闻专题的层面上来看,虽然单则新闻之间能够相互链接、保持联系,但网络新闻的分类、分块与链接不可避免地使各条新闻处于一种独立隔绝状态。在一定意义上,网络新闻是标题化、图片化和实时化的报纸。在网络新闻网站或网络新闻专题的首页上,我们见到的往往是详尽的目录式标题,在每一个标题后面都隐藏着独立的内容,其叙述时间呈现出极度零碎化。仍以腾讯英超联赛新闻报道专题为例,其专题首页上成百上千的链接各自保持独立,在每一链接后面都有独立的内容,每一则新闻都有自身独立的叙述时间线,自然从整个专题来看,其叙述时间呈现出“众声喧哗”的零碎化特征。[2]另外,网络新闻网站的评论和微博,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视之为从不同视角对新闻事件的重复叙述,这进一步加剧了网络新闻叙述时间的零碎化。以新浪“中国船员泰国境内遭劫持杀害”专题为例,截至2011年10月31日晚上,其微博数量高达758173条。[3]

(三)叙述时间的无序化

无序化和零散化是一对孪生兄弟,叙述时间的零散化意味着要将事件进行切分,而无序化则意味着将切分下来的薄片的位置进行调换,使之在网络新闻或专题中,失去了新闻故事原有的线性时间轨迹。一个完整的新闻事件包括序幕、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而我们在将其转化为文本——网络新闻,并安排版面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其新闻价值的大小,而不是其发生时间的先后。如新浪2011年10月30日新闻中心的首页[4],“公安部指挥破获网络吸贩毒案查获万人”这一则新闻的时间是10月30日7时08分,而“江西河南安徽分别选举省委书记”这则新闻的时间为10月30日22时13分,按照时间顺序,很明显“江西河南安徽分别选举省委书记”这则新闻应该排在“公安部指挥破获网络吸贩毒案查获万人”这则新闻的后面,事实上却是恰好相反。另外,在网络新闻报道中不仅单则新闻经常采用打乱时间顺序的倒金字塔结构,而且其对新闻事件的系列报道在整体上也呈倒金字塔结构,即在网络新闻专题或者新闻网站中,往往是最近的事实报道排在最前面,最早发生的事情放在最后面。如新浪“中国船员泰国境内遭劫持杀害”专题[3]中的“最新消息”一栏,就是如此。

三、网络新闻叙述时间转向之影响

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获得新闻信息的全能化平台,同时它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其一,时间认知结构的拼贴化。时间的认知方式揭示了整个社会及其组成社会的各阶级、群体和个人的许多根本趋向。一种新的时间观念往往导致人们产生新的时间认知方式。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出现了三种时间观念:自然时间、钟表时间和以网络时间为代表的媒介时间。自然时间呈循环结构,影响人类的时间最为久远,不仅原始社会的人们对时间和日历只有一些极其简单、模糊的理解,就连二三百年前大多数文明社会的人们,也总把时间看做自然的循环。钟表时间呈线性结构,而媒介时间则又创造了新的时间结构,它建立在循环时间、线性时间的基础之上呈点状,散乱且没有持续性。钟表时间在自然时间的基础上,对时间进行切割和压缩,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生代传媒更是把对时间的切割与压缩推到极致,其内容被细分至支离破碎。人们在浏览网页时,在各个细分板块中随意穿行,直接造成了时间运动的无序化。同时,由于新闻网站的内容安排并非按照正常时序排列,因而各个链接之间的连续性被进一步打乱,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各种时间的混合体创造出了一种“时间拼贴”,各种类型的时间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并存,没有开端、没有结尾,更没有秩序。媒介时间的这种拼贴结构,给人们的时间认知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时间分配与使用方式,并使得我们的认知结构也呈拼贴状态。

其二,时间消费的零散化。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发现,我们正在从时间过剩阶段转变到时间匮乏阶段。电话、电脑和手机等通信工具的出现和交通的发达,使得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扩大,并迫使人们将有限的时间分配到更多的事务上。人们开始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即使在没有任何事情发生的情况下,时间也不会停止其脚步,因此,人们想方设法节省时间,合理分配利用时间。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迎合了人们新的时间利用的需求,力图提供与之相匹配的碎片化内容。屏幕上、网页上的事件往往缺少真实事件所具备的持续性,不断涌现,又不断消失,一方面,给新涌现的事件提供空间,另一方面,给社会大众制造了焦虑感,刺激了媒介消费者的媒介消费欲望。人们开始试图在同一段时间里做更多不同的事情,或在更少的时间内做某项特定活动。这种时间的使用模式其实是将有限时间分配至更多的不同领域,而失去的则是对一件事情持续的关注。长此以往,我们可能丧失对时间的持续整体感。

其三,时间使用的实时性。在当代社会,人们关心未来,并且内心充满了不安。因此人们试图通过媒体把握现在与未来,跟以前相比,人们更加关注媒体和更多的消费媒介产品。媒介产业出于对市场需求的满足和盈利的需要,更加关注当下发生的事情。媒介时间带来的“瞬时时间感”加剧了人们对事物“实时满足”的需求,引发了普遍而深刻的社会心理期待:既然网络等当代传播媒介能以最快的速度提供产品,那么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可不可以呢?在自然时间的农业社会,我们通过长期劳作和等待获得收获;在钟表时间的工业社会,我们以小时、天、月来计算工资、收入;而在媒介时间的信息社会,实行周薪制或工资一日一结是个很大的诱惑,分期付款的盛行也凸显了人们早点实现愿望的迫切性。总之,媒介时间是消灭等待、提早实现愿望的时间。在这个关注当下的实时性时代,昨天是历史,明天是未知的、不确定的,今天才是焦点。(来源:新闻爱好者 文/聂志腾 作者单位:湘南学院中文系 编选:)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课题“网络新闻叙事研究”(项目编号:09C925)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4:145.

网络新闻论文篇9

网络新闻采访主要是由网络记者完成的。网络记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记者包括全体网民。李希光教授认为,互联网降低了进入记者行业的深门高槛,人们不用在政治上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不用在经济上有什么特别的投资,也不需要专业文凭和记者证;只要接入了互联网,就与成千上万的受众连接起来了,就可当上记者。①因网络新闻的传播通道相当多,有WWW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BBS和网络寻呼或其复合使用等,这就决定了其者(即首发者)、转发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任何个人,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大批上网的个人用户成为业余甚至专职新闻记者。从这一点上看,李希光教授的界定是有一定依据的。狭义的网络新闻记者是指网络传播媒体(网站)中所有从事新闻实务的专业人员。这一定义与传统的广义记者定义相当。不同的是,网络记者应是一种身兼数职(采写摄录、编辑、播音、主持人、等)的多媒体数字记者(DigitalJournalist)。

广义的网络记者大都未经过特定的专业训练,其采访活动往往是盲目地偶尔为之。在网上采写和信息时,他们的目的一般不明确。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般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上网,采访和写作多为机动性的,大多是随心所欲的创造。

本文所提及的网络记者是就其狭义而言的。这类记者一般具备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有深厚的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知识和各科知识的底蕴、高超的新闻采写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网络传播技术及操作能力等。这类记者所采集和传播的新闻,一般能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运用与新闻内容相符的体裁和简练的语言在网络中传播。对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和连续性的新闻所进行的采访,一般的个体网络新闻记者根本无法完成,必须依靠那些物力财力雄厚的新闻网站尤其是一批富有采写经验和采写实力的记者编辑队伍。一些分析性和综合性的报道更离不开职业记者。

目前,一些新闻业务功底扎实的传统记者开始向网络记者转型,专职网络记者的数量也开始有所增加。因网络记者是用数字技术武装起来的新型记者,网络采访是新闻记者在现实的和虚拟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空间中所进行的采访,采访所得的新闻素材及由此而写作/制作的新闻,是在网络空间里进行和完成传播的,这就决定了网络新闻采访与传统新闻采访相比,既有相通之外,也有其独特的个性。网络新闻采访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采访内容的多媒体性

网络新闻采访是以多媒体新闻素材为其采访对象的,其采访的素材涵盖了和融合了三大传统媒介新闻采集的内容,既有静态的文字和图片的采访,又包括声音和动态视频的采集和摄录,是一种多媒体的全方位采集新闻素材的活动。在这一新的采访模式下,传统记者的明确分工将逐渐走向模糊乃至消失,每个记者将集文字记者、摄影记者和录音、录像记者于一身。目前,网络记者和网络新闻采访方式在国内外的不少网络媒体中开始出现。如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网络版(InternetEdition),就拥有7位记者。这些网络记者都是复合型的多媒体记者,他们写新闻、摄影、操作数字录音机和摄像机,以及制作网页(digitalpages)等。②《人民日报》网络版记者在报道澳门回归仪式期间,先用数字摄像机和数码相机拍摄下了当时的场景,然后开始用文字处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等软件立即投入视频报道和声音报道的制作以及文字新闻的写作。从传统的新闻采访来看,当时的两位网络记者是一身兼多职,既写文字报道,又要录音、拍照、摄像,做后期编辑,采制文字配图片,还要上网传输数据。

采访工具的全数字化

网络新闻采访所采用的采访工具主要是全数字化的计算机网络,以及可以与这一网络相通的一系列全数字化的新闻采访和传输工具。这些数字化的工具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主要有:笔记本电脑(现已出现无线笔记本电脑),数字录音机和摄像设备,数码相机,大容量的便携式存贮设备,调制解调器,PC卡电话和IP电话,可与计算机网络连为一体的卫星电话(小型卫星移动站,重约2公斤)。此外,还有可以用来浏览网页和收发电子邮件的手机型电脑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即一种专为移动应用而设计的小型浏览器协议)和掌上型电脑PPC(PalmPersonalComputer)等。软件主要有:Windows98、Word/Excel、Photoshop、CuteFTP、IE、电子邮件、BBS、新闻组、邮件列表、聊天工具ICQ、WWW、联网数据库(Onlinedatabase)、搜索引擎、Netmeeting、Telnet等。运用这一整套功能强大且齐全的数字化网络新闻采访工具,可以快捷而高质量地完成新闻采访任务。在这些工具的帮助下,记者有时足不出户就可以采集所需的新闻素材。目前,网络记者所使用的数字采访设备在不断升级,如美国记者的采访装备包括成套先进的采访设备,有摄像头、戴在眼睛上的微型显示器、挂在手臂上的微型键盘、话筒、挂在腰间的微显示器、数码影像传输设备和电池等。用这套异常轻便的设备,不仅可以采集一般的文字和图像新闻,还可独立完成现场直播。

采访范围的全球性和速度的快捷性

因为网络具有全球性,因而网络中的采访范围也具有全球性的特点。对于一些不能、不宜于或因距离太远而无法进行现场采访或调研的新闻事件,记者就可通过因特网在办公室或家中进行全国性或全球性的实时采访。如通过电子邮件、新闻组和邮件列表等进行异步的文字采访;通过语言信箱、网络电话等进行口头采访;通过因特网的Netmeeting等进行可视化的面对面采访;或通过BBS等聊天系统进行同步采访等。另外,在网络中所进行的采访是一种实时性的快速采访。有时因距离阻隔等原因,传统采访需要数天或数月才能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采访工作,在网络中数秒或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如新华社特稿社记者熊蕾曾利用电子邮件在一周之内采访了美国、英国、日本、瑞士、加拿大等国的10位科学家。在采访过程中,有的采访对象当天就回了信。由此次采访而写成的报道后来被刊登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③。由此可见,网络采访速度和采访范围是传统新闻采访难以企及的。

新闻资源的丰富性及利用的方便性

网络及其数据库和光盘是可供新闻工作者开掘利用的巨大信息资源库。网上有大量文献可供查询,掌握了上网检索的记者和编辑,实际上拥有了一座世界最大的流动图书馆。运用某些功能强大的搜索工具(如搜索引擎等),记者可在这一数字化图书馆中方便地检索到某一题材的背景资料,快速获得所要的新闻资源;可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发掘。④美国哥伦比亚新闻研究生院和纽约米德博格协会,对全美主要传统媒体的新闻从业人员进行的有关网络媒体的一项年度调查表明,在所调查的3400名新闻从业人员中,将上网作为获取新闻线索进行新闻采访手段的比例,仅次于报纸记者的面对面采访和杂志记者的电话采访。⑤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网络新闻资源的进一步丰富,网络采访将会在全世界的网络新闻界逐步盛行开来。一位年轻记者从《北京晚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说德国人巴蒂斯(Bates)所收集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一些资料存放在耶鲁大学神学院,于是他通过雅虎找到了这些资料,并发现了一个专门传送巴蒂斯手记原文的站点。这位记者通过邮件与该网站联系,第二天便获得了所需信息。难怪有人认为,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等资源对于新闻报道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使记者看得更远,听得更清,想得更深、写得更快。⑥

记者选择新闻资料的自主性和思维方式的独特性

网络为一全新的开放式媒体,上网的任何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消息、检索资料、寻找新闻线索,且一般无人能够阻止和控制。网络中成千上万的资料库和各种不同的网站、新闻组等,为记者提供了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新闻资源。在WWW及其超文本、超链接技术和数据库查询技术(如搜索引擎等)的帮助下,记者可通过层层链接和一些特定的词语、符号等,快速发现新闻线索,自主而独立地找到所需要的新闻背景等。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受者需求的提高,网络记者仅凭传统的采访经验和旧有的采访报道模式虽也能按部就班地完成报道任务,但很难在报道重大新闻时的那种竞争激烈的新闻大战中取得突出战果,这就要求网络记者要有适合网络传播需要的独特的创新思维模式。目前,这种创新的重要标志是,在网络中对动态新闻的采访和报道一般都采用现在进行时,突破了截稿时间和采写篇数的限制。所有的新闻只要一采写成功,都会进行实时报道和滚动报道。

记者采访业务能力和使用技术能力的合一性

传统新闻传播一般是采编分离的,即记者主外,一般按照编辑部的意图外出或从网上采集新闻素材、写作新闻报道;编辑则主内,他们一般不外出采访,而是在编辑部修改记者和社外人员来稿,担负着把关人的角色。随着网络新闻对时效性和现场感要求进一步提高,由记者独立地完成新闻采编及流程的情况开始出现,此时记者同时担任着编辑的职能。采写编合一成为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的一大特色。网络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传播媒介,随着新闻媒介从新闻产品的生产到传输全过程的电脑网络化,记者无论是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还是在办公室或家中进行采访,都离不开网络多媒体电脑及在采访过程中所用的相关软硬件。网络时代不仅将开创一个新闻传播业的全新领域,也将造就一批新的既拥有传统的新闻采访能力又谙熟网络传播技能的复合型记者。

尽管网络新闻采访有着强大的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但伴随着网络采访的广泛应用,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为网络新闻是依托网络而直接进行的,当记者在室内联网的电脑前与采访对象进行通信或交谈时,就会失去了耳闻目睹新闻现场的机会,长此以往,会导致视觉和听觉等采访功能弱化,影响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因此,对事件性的报道就一般不宜在网络中直接进行采访。而且,在记者采访公告板或其他网络团体、个人或下载某类信息时,有时会出现失真现象或涉及到版权之争。(另外,电脑软硬件升级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要能熟练地进行网络采访,记者必须投入更多精力去熟悉电脑,掌握不断更新的网络技术。)

注释:

①李希光主编:《网络记者》,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页。

②Harper,ChristopherandTheIndianaGroup2001.Journalism2001,CorusewisePublishing,Inc.P228.

③闵大洪:《网络时代需要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中国新闻科技》,2001年第1期,第18页。

网络新闻论文篇10

(二)新闻被不良媒体利用传统网络时代下,新闻的大都掌握在主流媒体手中,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媒体出现,其中很多怀有不良居心的,利用微博传播新闻的门槛低、速度快、大众参与度高等特点,故意传播社会负面新闻,并加以大肆渲染,企图引导大众的判断力与价值观。

二、网络时代微博给新闻传播带来的正面影响

(一)信息共享自从互联网的到来,网络逐渐把大家连接在一起,人们感受到了“地球村”的存在,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大背景下,微博应景地出现了,它把新闻信息的传播又带到了一个微网时代。网络时代下,数据的传播是全球化的,这样一来,新闻信息的传播也是全球化的。它不再局限于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媒介上,因此也具有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与大众优势。在微博的推广下,任何一个地方在任何一个地点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被网络推送出去,进而让全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都了解,这就是新闻信息的共享。

(二)形式多样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闻不再是枯燥的文字或者声音,而可以是一个个有趣的视频,可以配上各种有关图片,制作成大家感兴趣的形式,不仅可以吸引观众,还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解读新闻。新闻本身是呆板的,但是我们可以赋予它以时代的特点与意义,那么新闻就变成活生生的了。

(三)大众参与度加强传统时代下,新闻只是简单的输送出去,被大家所了解。但是网络时代下,大家不再是冷漠的、单方的了解新闻了,人们开始渴望参与,愿意用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关注社会。例如,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发生八级大地震,微博第一时间传播出这一新闻,很多灾区群众通过网络了受灾的图片、视频等。大家通过网络知道这一消息后,并不是坐以待毙,而是广泛行动起来,自愿组织捐赠物资,整个中国都在行动。消息传到其他国家与地区,世界各地的政府、企业都给予了一定的物资帮助,还有部分国家第一时间为我们提供了技术救援帮助。网络对这一新闻的传播,无异于挽救了更多受灾群众的生命,缓解了灾区人民的痛苦。与此同时,许多网络志愿者都自发举行祝福祈愿的活动,在网络上号召更多的民众参与到这场救援行动中。不得不说,微博传播新闻加强了大众的参与度。

(四)打破局限传统网络时代下,新闻的大都掌握在主流媒体手中,而当主流媒体的关注点聚焦时,其他新闻点往往会被忽视,这并不能满足人们对新闻的要求。网络时代下,孕育而生了很多规模不大,但是极具特色并且覆盖面可谓无所不在的小网站。例如,天涯社区、无为网,这些网站的出现,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在传播新闻,很受大众朋友的喜爱。而微博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把新闻传播的局限又一次打破了。这样一来,我们每个人都置身在新闻之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闻出去,人人都是小记者,处处都是大新闻。

(五)贴近生活大家都知道,传播者在新闻传播中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微博的出现逐渐让大众有了话语权。而且微博本身具有的亲民百姓的特点,让新闻的传播更加通畅,也使得新闻愈加贴近生活、关注老百姓,拥有了更大的发展平台。在人们以往对新闻的印象里,大多是关于国家大事或者国际上重要事件的报道,很少有报道社会中某一个平凡人的事迹。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微博的发展,新闻更多地贴民,关注社会生活,于是,越来越多的草根英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例如,徒手接孩子的“最美妈妈”、为家庭放弃学业自主创业的“豆腐西施”,她们就是一个个的普通人,过着平凡的小生活,为家庭为工作为社会默默奉献着,是微博时代带领他们走进大家的视野中。这也让新闻的传播真正地走进社会,走进人民群众。

网络新闻论文篇11

一、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

“把关人”理论最早由美国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的卢因提出,他认为在信息传媒中有大量的信息“把关人”存在,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新闻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之后,传播学家怀特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闻选择的把关模式,他认为,社会上到处都是新闻素材,新闻报道不能只是“有闻必录”,而要有选择地传播新闻。“把关人”理论认为,媒介在信息传送过程中,有重大的过滤功能,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及自身利益价值出发对新闻信息进行层层把关、筛选与编码,决定最终面向受众的新闻信息,并通过发出的新闻信息影响作用于他人。因此,在传统媒体运作过程中,“把关人”的作用极其重要,所把的“门”体现出权威性、规范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然而,网络传媒的兴起,其数字化技术特性决定在网络传播中没有控制新闻信息系统的“门”,传统中心化的传播方式被网络非中心化的传播方式所取代。网络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其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媒体呈现的新闻信息模式,网状结构使信息流动路径变得多样化,网众只要利用服务器等技术就可以避开各种控制与障碍,选择不同的路径交互随意、随时随地与接收新闻信息。因此,网络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超市”,是网众的“公共领域”,网络传媒中信息处于自由的状态,网众都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互联网中而不经中间环节新闻信息,网络媒体已没有了“把关人”或是把关已困难重重,传统“把关人”对新闻信息的选择与控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网络变成了自由的传播空间。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后信息时代的大众传媒帝国逐渐瓦解。网络将按照个人的独特需求分门别类地进入一个个家庭,任何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中驰骋。权力从传播者那里转移到接收者这端。

有学者认为,网络依然存在“把关人”,理由是网络把关人变成了“隐形化”的“资讯人”或“引路人”。除大型门户网站还保存了传统媒体的机制外,人际交流网站(如BBS)也有版主,他们有权删除不合适的帖子,对网上信息进行监管,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其实,这些所谓的版主是难以承担传统“把关人”那样的角色。其一,网络新闻信息的海量而难以把关。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出,网上新闻一般寿命只有15分钟,编辑、版主是没有精力与能力编辑与删除网络海量信息的。其二,在网络某些单一的社区、网站也许能删除、封杀一些新闻信息,但互联网是一个根状相联延展性的网络,你过滤、封杀了这个网站,其他网站又出现了;国内网站把关了,国外网站又渗入。加之网民自由度极高,他们可以不断地拓展“栏目”、“版面”,可以在不同的站点新闻信息,网络“把关人”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其三,网络传播是一个复合、整合式传播系统,包括了各种各样的传播形式,网络中的BBS、社区通讯、手机短信等这些传播领域,传者与受者处于松散的传播环境中,那些在传统媒体中被“把关人”删除、修改、过滤的内容与形式,在网络空间里却能大行其道,广为流传。其四,传统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质量,往往取决于信息“把关人”的水平,而在网络传媒中已把传媒的权力分给了网民,新闻信息的质量往往取决于网众整体的水平。因此,网络时代,要想对新闻信息的传播与接受进行严格的控制,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实,网络传媒已无法承担“把关人”的角色了。

二、对“议程设置”理论的冲击

这一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提出。1972年和1976年,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总统竞选研究中,通过定量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说。在随后的30多年中,有美国的芬克豪泽、丹尼利恩、瑞斯等众多传播学者作了进一步地研究,使这一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理论认为,受众不仅是从媒体上去认识公共的论点,而且依据媒体对传播信息进行渲染的程度,形成对某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即某些话题经大众传媒的宣传后,会对受众产生暗示作用,从而使受众认同这些话题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到媒体宣扬的导向中。也就是说,媒体强大的掌控能力使传播的新闻信息具有一种主流性、严肃性、重大性和导向性。因此,按照“议程设置”理论,受众在判断某一个新闻是否重要时,最主要地取决于媒体对这个新闻的重视程度。

网络传媒中虽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议题设置,但它同传统媒体完全不同:一是传统传播过程的受众总是被动地接受传媒的新闻信息,他们只能在媒体为之设置的议程中,进行有限的挑选接收,而无法同媒体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更无法新闻信息。在网络传播中的议题很多且杂乱,根本无法进行到议程设置。二是传统媒体关注的是传播者的掌控能力,想的是怎么把新闻信息“推”给受众,受众没有选择相关议题的自由。互联网因其网络分布式传播模式,大大地降低了中央主机的控制力,能实现传者与受者的互动双向交流,网络传播极大地释放了受众参与传播的主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媒体的控制权。正如波斯特所说:“当代大众媒介转化成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时,发送者变成了接收者,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统治者变成了被统治者,这样,用来理解第一媒介时代的逻辑就被颠覆了。”三是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海量,网民在网络世界拥有无限自由,传播者难以控制他们选择信息的自由,网众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来挑选新闻信息,或发表许多自己的看法,修正传播者设定的议程,网络传媒也就弱化了“议程设置”的效果。四是网络传播是全球性的,目前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互联网联接,各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是不同的,在本国设置的议程,在彼国就难以起到作用;若本国受众不满足于本国的新闻报道,他就可能通过网络选择其它国家对同一问题的新闻信息。这种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决定了不同的议程设置必然会相互干扰甚至对立,网络传播的跨国界性质也给“议程设置”带来冲击。因此,网络传播已改变了网众的思维方式、信息接收方式,网民普遍意识到传统单向度的传播方式已经改变,网络传媒实现了从下向上的传播。吴风指出:“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不同,它是一种‘弱控制’的传媒,一部分传播权力由少数人的手中分散到了广大网民手中,多元化的传播者、开放的传播渠道、复合式的传播形态都弱化了传媒为公众设置的议程的效果……哪怕只是在人际交流中流传的片段猜测也会以大众传播方式在网上扩散,诸多围绕同一事件的猜测会形成网上的公众议程,从而瓦解和弱化传统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

三、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冲击

这个理论由德国学者伊丽莎白·内尔-纽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她认为,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大众传媒所持的观点在社会上占据相当强的优势,对受众造成一定的压力,受众在表明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时,总要对周围的传播环境进行观察与了解,审视已被广泛接受的观点和行为模式,当发现自己的意见属于主流意见时,受众便会坦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反之,当发现自己的意见与想法属于少数弱势意见时,因为人都惧怕自己的观点与众不同而受到社会的孤立,就会屈从于周围的压力而保持“沉默”,逐渐放弃原来的想法和观点,这是因为人的“社会天性”是害怕孤立而受到社会的惩罚。这样一来,一方“沉默”的结果是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优势意见也就变得越来越强大,它反过来又迫使弱势意见更加保持沉默,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一方传播声势越来越大,另一方却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沉默螺旋”效应。

“沉默螺旋”的产生,传媒必须是惟一的新闻信息渠道,且信息的传播带有明显的偏向性,这种获得新闻信息渠道的单一性,使受众不得不把媒体的观点当作普遍的观点而使自己保持沉默。然而,当今网络传媒已改变了这种状况:第一,网络传媒同以往的传媒不同,它是在虚拟的空间中进行的传播,在网中人们通过交互式来传播新闻信息,网民掌握了传递信息的主动权,并形成了具有共同观点与兴趣的“电子共同体”,因此,受众在网络传播空间中很容易找到与自己所持观点的支持者。第二,网络传媒是双向互动的传播,在这个“点对面”、“面对点”、“点对点”的传播世界中,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吸收新闻信息,甚至发送新闻信息。第三,在这个虚拟的传播世界中,网民的身份是匿名的,网民的血肉之躯并未置身于网络虚拟空间,他们用虚拟符号进行着传播,这使传统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转变成了具有相当自由度的信息传播人,由于网络参与的平等性、身份的隐匿性,网中已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个人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回避让他们感到失调的环境,网民完全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意愿去主动地寻找、选择、吸纳需要的信息、回避不需要的信息。第四,在网络传媒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自由性,不仅网民可以选择同自己所持观点一样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在网上的传播栏目,或是个人网页,或是虚拟社区里发表自己的意见,广泛传播自己的观点,在此“沉默者”已不再沉默了。第五,网络传播是跨国家与地区的传播,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世界各地的网民有共享新闻信息的可能,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大大削弱,传统传媒的“信息过滤器”完全弱化,传统媒体对舆论的控制权、影响力开始消解,媒体所持观点对受众造成的压力也就弱化。可见,网络空间里无视受众的主动性而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已不可能,中心在去除,网众不仅不再“沉默”,而且在网络平台上可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与观点,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已彻底地打破了传统传媒的神话,使每一个过去被看成小人物的受众,一跃变成网络传媒信息的者,实现了网民自己主宰命运、参与社会的梦想,“沉默的螺旋”理论就与网络传媒所表现出来的传播特点相背离。

四、对“意见领袖”理论的冲击

“意见领袖”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即非选举产生又无名号的人物,这种人非常聪明与敏感,能够将媒体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认识传递给别人,并深刻影响受众的认识。这个概念来源于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对1940年美国俄亥俄州伊利县的选举研究,研究者定期对这里的选民进行访问,以确定哪些因素最大程度地影响了选民的投票决定。结果发现,大众传媒信息并不是直接传输给受众,而是首先抵达意见领袖,接着,经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将其所见所闻传递给同事或接受其影响的追随者,从而影响社会舆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传播舆论领袖受传者”流程模式。

在网络传播时代,由于信源的增多,新闻信息的海量,人人可以在网中传播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作品,阐述自己评价,在接受新闻信息时网民有很大的主动选择的自由去选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这些都无须经过中间环节的筛选,更无须“意见领袖”的影响来引导。网络时代形成了自由传播的新模式,极大的加强网民的自主性、自由性、互动性,网民有了更多的表达个人意见、体现个性的空间,网络已经形成为一个新闻信息传播分散的空间,网络给予了网民足够的话语权,网中的各种新闻信息,无论雅俗、美丑,是否符合社会舆论的要求,只要能吸引眼球、引起注意,都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与接受。我们以网络博客为例。博客是由英文weblog(译作网络日志、网志或部落格)演变而来,是在开放源代码构建平台上的个人信息中心,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的网络链接,是一种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不断更新的网络出版方式。每一个博客作者都是一个传者与受者,扮演着独特的社会角色。作为一种网络自媒体、私媒体或个人出版形式,因它缺少了传统“把关人”这个中间环节,有人称之为“一个人未经编辑的声音”。博客对传统传播方式具有无可置疑的颠覆性,使网络传媒更加趋向多元化、复杂化与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新闻传播专业机构的影响力与控制力。通过链接,网众可以越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直接与信源相接触,也可以随时改写所谓的“意见领袖”的意见。因此,在这里难以形成引导舆论、影响受众的“意见领袖”。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网络传播引发的信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沙皇退位,个人抬头”的“后信息时代”,这时“大众传媒将被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信息和娱乐的系统。”“真正个人化的时代来临了。”15加之网民之间互不相识,新闻信息多得无从选择,网民凭借网络传媒技术的超链接、超文本性带来的搜索方便,往往穿梭于不同的网站,凭着自己的主观愿望选择新闻信息,什么新闻信息属于主流或支流?什么新闻信息重要或次要?网民做出判断的预设不再是“别人的意见是什么”,而是个人的自主判断、自我选择、自我分析、自由表达的加强。这就解构了经典“意见领袖”的说法。

网络新闻论文篇12

但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现有的新闻炒作行为,绝大多数都并没有给社会带来什么贡献或者荣光,反而却让这个社会愈发显得灰头土脸、焦首烂额。

网络红人干露露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2011年2月14日,干露露通过“浴室征婚门”的炒作视频在网上迅速蹿红,进而受到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随后,干露露开始受邀参加国内车展等公众活动,每每衣着暴露、言行粗俗、丑态百出,却因为特立独行往往更容易受到媒体的瞩目。

直到2012年11月,干露露母女参加江苏台综艺节目《棒棒棒》,在节目现场母女三人放泼撒野、大爆粗口,导致广电总局责令停播该节目进行整顿才算暂时偃旗息鼓。

干露露每一次的所谓“网络曝光”,基本上都是精心策划的“重磅”炒作事件。这些所谓的“网络红人”通过一桩桩的新闻炒作自己,在提升自身“价码”获取利益的同时,也体现了媒体的道德缺失和伦理失范,从更深层次挖掘,这更是媒介消费主义的一大表征。

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在市场逻辑的驱动下,大规模的消费需求被激发,我国的传播媒介大多呈现出了消费主义的符号化特征。

具体而言,就是我国的媒介对消费主义生活方式报道与日俱增,而在表达上也逐渐开始诱导受众关注生活中的消费行为,更加市场化和功利化,将新闻产品当成消费商品“出售”,表现出了严重的媒介消费主义倾向。

二、“推出去”:网络新闻炒作现象的媒介消费主义表征

(一)用独特代号来强调符号意义

在消费主义社会,高档和名牌等消费概念是人们自我表达和相互认同的主要形式和意义来源,而“消费明星”作为消费主义社会的流行文化,则需要凭借“形象编码”来将这些有别于大众的“形象”销售出去。网络红人在进行新闻炒作的时候,往往会巧妙的运用这些规则来“走捷径”,将自己打造成可以被销售的文化符号。

以芙蓉姐姐为例。2004年,芙蓉姐姐开始在水木清华BBS发表雷人的个人照片,却同时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为这些照片的标题,并在之后自称“芙蓉”。真名为史恒侠的“芙蓉姐姐”通过这样一个与她当时形象截然不符的代号来进行网络炒作,使得这场炒作尤为成功和令人瞩目。芙蓉姐姐迅速从网络上走红,并得到了其他传统媒介的关注,一时街知巷闻。其他如凤姐、龅牙哥、犀利哥、茫然弟等等也大多如此,他们的代号几乎如出一辙的富有“形象性”,并且极具象征意义。

媒体在报道追踪这些炒作时,往往也极有默契地使用炒作者的名称代号来发表新闻。可以看出,消费主义下的媒介并不在意这些炒作者的真实姓名,反而期望通过响亮的、夺人眼球的代号来吸引受众,让受众在围观炒作者精心营造的、日常生活中难以想象的事件中获得虚幻的满足感与成就感,靠这些所谓的娱乐和消遣来逃避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负担,实现对日常生活、个人身份颠覆的欲望,并获得情绪上的释放。这正印证了鲍德里亚的说法:“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2]。

通过“代号”的方式来强调炒作者的符号意义,对于炒作者和传媒而言是双赢的局面。一方面,网络新闻炒作者的代号在媒介狂轰滥炸式的追踪报道下,成为大众难以拒绝的文化符号或者形象编码,以更快的速度深化了这些炒作者的个人形象,从而谋取更多的名声和财富;而另一方面,大众传媒通过这些代号进行的形象编码,提高点击率和购买率的同时,控制大众的日常生活欲望,进而实现媒介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增长。

(二)颠覆感官的言行举止“被制造”

网络红人通过新闻炒作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心,占领大版面的报道版块和专栏,获得高得离谱的点击率、回复量和转发率,单靠一个响亮的名头怎么够呢?他们需要更多的东西来支撑“形象”,使之饱满甚至夸张。只有不断制造话题,才能维持和巩固自己的“地位”,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中成为优秀的“弄潮儿”,赢得媒介的青眼和公众的视线。

所以,他们在新闻炒作中,塑造出自己独特的服饰风格、个性特征、生活习惯、说话方式等,都可能成为话题,成为赢得受众争相议论和围观的焦点。比如凤姐的经典名言“我9岁博览群书,20岁到达顶峰,往前300年往后推300年,没有人会超过我”,或者小胖那张被无限次PS的瞪眼照片,都是炒作成功所必须备下的武器。他们常常制造出挑战人们的道德、禁忌、心理承受底线的言行举止来引起关注,满足大众虚拟的欲望诉求。

事实上,网络炒作者与娱乐明星一样,也有自己的“粉丝”,无论是真正支持的或者别有用心的,无论是模仿追捧的还是抵制反对的,他们和娱乐明星一样屈从于传媒的商业运作模式。因此受众对于这些新闻炒作事件的态度,就是一种有意识的消费过程,同时,这也构成关系媒介利益的丰厚的注意力资源。所以媒介就通过不断炮制的网络炒作向受众提供着不断被刺激起来的消费欲望,从中获利的同时,也使受众渐渐丧失了批判的理性、辨别能力,最终养成了“不讲理性,只要感性;不求深度,只讲快乐;不讲反思,只要听话的懒汉主义和逃避主义文化”[3]。

三、“炒作”:消费主义时代的负面效应

(一)减少对公共事务注意力

消费主义文化带有明显的后现代文化特征,它更多的是对物质生活、对精神消费的诱导和引导。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介消费主义引导下的市场,势必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新闻炒作等更容易引起受众注意力的富有娱乐化倾向的内容,更加关注受众的感官刺激,采用陈词滥调、大肆夸张、含沙射影式的来建构虚假的社会现实。

通过一次次网络新闻炒作,网络新闻媒介弱化了社会责任,网络新闻从业人员也从公共舆论的守门人变成了市场口味的追逐者,媒介的权威性消解,公信力也随之丧失。更糟糕的是,媒介对于受众所容易引起注意的娱乐化新闻信息的追求,势必导致媒介放松了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社会正义的价值判断。在媒介用大幅版面追逐于跟踪报道新闻炒作的后续消息时,却减少了对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的思索,也将受众对于公共事务的注意力转移。于是广大受众在消费媒介的同时也消费自我,降低自身的精神追求,无视身边的社会现实,只顾沉浸在粗糙浅薄、充满炒作和虚妄的网络世界里。

(二)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媒体对于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得他们更倾向于报道轰动性、爆炸性的新闻炒作。追求经济效益,这本并没有错,经济收入的增长能够保证媒体的良好运行。但是当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有冲突时,新闻媒体却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

记者和媒体在消费主义的驱使下,为了追求知名度或点击率,一味寻求新闻卖点、夸大新闻事实、罔顾新闻真相,以图满足少部分受众对于低俗新闻和隐私的需求欲望,进而获取利益。这也确实在短期内取得了效果,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带有霸权主义色彩的文化意识,能够使依赖媒介的受众获得一种“一元的‘消费社会’的文化氛围”[4],受众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受到媒体的鼓动和诱惑,不断接受储存芜杂的信息,最终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了自我,媒介则从受众身上谋得利益。但是从长远角度而言,网络新闻炒作现象不仅使受众对精神世界和精英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少,而且也拉低了媒介自身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降低了媒介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可信度,因此反而会渐渐使得媒介的经济效益下滑,得不偿失。

(三)文化失序的推动力

在互联网时代,大众传媒拥有着更快捷更便利的信息传播平台,在消费主义的诱导下,大众传媒也在以更快的速度向着无深度化和低俗娱乐化前进。大众媒介的消费主义化推动着大众文化的进一步“物化”,因此,“伴随着文化商品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殖民化,由美国传媒开始推行的消费主义成为了一种被神圣化的宗教,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文化失序。[5]”

网络新闻炒作现象是这种文化失序的一个典范。大众媒介凭借着对受众欲望的控制力,将易于引起受众注意的、精心制作的炒作事件鼓噪起来,借此使得受众获得虚拟的满足。这种表面化的互动标志着传媒商业化的“符号暴力”的实现。因此网络新闻炒作下的消费主义文化,不仅会通过媒介不断积极再生,而且成为了当今社会一种极为活跃和醒目的实践模式,在消费社会中占有明显的优势。

在已经“物化”的消费主义媒介所遵循的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经济逻辑之下,物质消费成了主流,娱乐至死成了必然,精英文化和更高尚的文化形态则渐渐消弭,人们不再关注精神世界的成长了。互联网上的八卦消息、炒作新闻虽然让人们自以为时时刻刻都有“最新动态”可供观赏娱乐,但却阻止不了消费主义对人类宣判的死刑。因此,消费主义下的媒介“物化”,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大众文化走向沦丧的深渊,成为文化失序的一股强大助推力。(来源:《今传媒》杂志 文/周音孜 编选:)

参考文献

[1]魏剑美.商业策划与新闻炒作[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

[2]王宁.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网络新闻论文篇13

一、什么是网络出版

由于网络出版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理论和实践都在探索之中,对于网络出版概念的界定,尚未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各业界众说纷纭。。

从广义上讲,凡是将信息、知识、观念等内容,用文字、图像、声音等代码以任何形式在因特网上传播,均可称之为网络出版①。这个定义外延较为宽泛,包括电子书(E-book)、网络期刊、网络报纸、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网络音像及网络文件、网络软件等。在这个定义中,网络出版的主体是多元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公司、娱乐集团、政府机构以及个人都可成为网上的出版者。

国际上承认“网络传输”是一种新的出版形式。1995年美国的白皮书明确写道:“公众通过数字网络获得作品复制本,作品就如同有形复制本在商店出售一样被出版了。法律确认它为出版,只不过是对这一现实的承认而已。”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修订伯尔尼公约时,专家委员会就指出,伯尔尼公约第3条第3款“就作品的性质而言,无论复制本以何种方式制作,只要可以满足公众的合理需求,即构成出版”,这应当将“网络出版”包括在内。

从狭义上讲,网络出版是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即出版者对作者提供的素材进行编辑、设计加工、营销宣传,然后在网上向读者销售的活动。它涉及电子书、网络期刊、网络音像等领域。

2002年7月初,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产业部联合出台了并于当年8月1日施行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其中对什么是互联网出版进行了定义。这一规定所规范的互联网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作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其作品主要包括已正式出版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出版物内容或者在其他媒体上公开发表的作品,以及经过编辑加工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作品。

如今,在泛传播理论思想下,“泛网络出版”概念得以提出。这个概念认为,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任何个人都能主动地利用网络媒介跨时空搜索、获取个人化信息,出版内容的制作可在跨媒体、跨设备、跨标准中进行,包括个人在内的所有出版者都可以在更为综合的内容和更加个性化的形式之间自由取舍。网络时代的出版市场,对出版物的多种媒介形态、个性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泛网络出版”的目标就是要满足这些要求,使文本、音频、视频、图像等信息内容通过纸张、网络数据流等多种媒介同时传播,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设备的个性化出版过程。②

网络出版是个正在发展的新兴产业,具有广阔前景。从出版产业发展的角度,对网络出版应作出宽泛的界定。

二、网络出版的形式

根据阅读方式及所采用网络出版技术的不同,网络出版可分为三种形式:

1.利用个人电脑在线或下载阅读的网络出版

出版者将已数字化的图书、报刊等内容在其网站上,读者可有偿或无偿在线阅读、检索或下载。或者向出版者订购,由出版者将有关图书资源通过E-mail发送给读者离线阅读。这是当前最为普遍的网络出版形式,任何人只要有一网的计算机,就可以在线或离线阅读网络出版物。

不过,这种形式只适于搜索信息、下载简短文章,对于长篇累牍的网络图书则不合适。一是电脑显示屏无法随身携带;二是通过显示屏长时间阅读,既易使视觉疲劳,又不符合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

2.按需印刷>,!<(Print-On-Demand,POD)的网络出版

按需印刷,就是根据读者需要,将已经贮存在计算机中的数字化书稿,即时印刷并装订成册交到读者手中,使读者可以阅读纸本。其操作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将图书内容数字化;二是通过网络传输数字信息,在异地的数字印刷机上高速印制图书。一本书从印刷、装订到切边只需几分钟,因此也被称为“闪电印刷”。

按需印刷属于网络出版,但又迎合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是传统出版向网络出版、纸质图书向网络图书过渡的桥梁。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如先销售后印刷可降低风险、无需制版、零库存、无缺货、无绝版等。

按需印刷在美国发展最早,1998年初英格拉姆公司所属的闪电印刷公司就开始了这项新技术服务,由此拉开了出版发行业革命性变化的序幕。至2000年5月,闪电公司已发运了100万本按需印刷的图书。如今,美国“按需服务中心”已发展为连锁店,所有书店与数字化图书库连接,读者用书店的电脑查阅书的内容和书评,如需购买则付款后立即打印装订出来,印制的精美程度不逊色于印刷厂。其他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的出版业也都积极投身按需印刷市场。

我国按需印刷的发展较早,1998年6月,按需印刷设备首次出现在上海举办的“印刷技术展览会”上,随后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等就与美国toExcel公司签订了

合作协议。这是国内出版业对按需印刷进行的最早尝试。 3.电子书(E-book)

电子书(E-book)是网络出版的重要形式,代表着网络出版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微软公司曾对2020年图书出版预测说:“未来的图书有90%是电子书。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到的‘书’和字典里对‘书’的解释都只能是电子书,而传统的图书会被解释为‘纸质书’(P-book)。”③

电子书,就是将图书的内容制作成电子文本后,以大约合传统纸质书籍1/3的价格在网上发行。购买者用信用卡或电子货币付款后下载,使用阅读器或专用浏览器在计算机上离线阅读。④电子书既包括具有版权的特定格式的电子文本,也包括硬件阅读设备,是二者的统一。也就是说,电子书并非把纸介图书的内容数字化就可以了,它采用专门的格式,牵涉到版权、安全及阅读器等方面的问题,只有合法获取电子书的读者能阅读。

电子书具有超大容量的存贮空间,能装载数百万字的信息,可随时上网更新内容。电子书还打破了传统图书内容的线性顺序,向读者提供了一种动态的立体信息组合,并可通过超链接加入相关的各种知识和信息。因此电子书的信息量可以是传统图书的数百倍。电子书还结合了PDA的轻便性,提供更好的屏幕分辨率以及更多的书籍格式支持,采用了先进技术来改善电子信息显示的质量。

更重要的是,电子书为32开本,在外观上类似于传统书籍,它以舒适悦目的界面,模仿传统纸质页面,满足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电子书正改写着传统的图书和出版的概念,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三、网络出版的传播模式

网络出版集交互功能、多媒体功能、跨时空传播、信息检索功能及娱乐功能为一身,使出版实现了个性化、立体化、即时性和广泛,这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出版的范围和边界,使出版文化形态呈现出高度自由、开放的局面。因此网络出版的传播模式与传统出版相比出现了很大的不同。如由传统出版的以物流为主转为以信息流为主,由单向传播信息转为双向或多向传播,从提品为重心转为产品和服务并重,从基于形式转为基于内容等等。

传统出版、网络出版传播模式比较⑤

1.传统出版的传播模式:信息源传统出版者批发商零售商读者

2.网络出版的传播模式:

由此图可看出,在传统出版模式中,从信息源(作者)到受者(读者)有许多中间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信息“把关人”,信息被层层过滤、单向流动到受者。传者(出版者)与受者处于一种不平等的信息交流之中,受者的反馈不能及时传送给传者,受者对其反馈结果也不能予以控制。所以传统出版的传播模式是以传者为中心的模式。

而在网络出版模式中,由于网络媒介固有的特性,出版者、作者、读者处于平等地位,可实现对等交流。受者的反馈可实时传递给传者,对反馈结果也能够控制。这种模式打破了传、受者之间的界限,传者与受者的角色可互相转化,传播意义上的“把关人”概念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在网络环境下需要重新界定的多层级的“把关”。

网络交互性本身鼓励用户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并为用户有目的的主动查找、选择信息提供了大量技术手段。因此网络出版能够为用户专门定制个性化的出版物,真正实现以读者为核心的出版理念。这种模式是以受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

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网络出版,变化的只是信息的载体、传播模式和阅读方式,而被传播的内容才是出版的真正“主角”。在网络出版时代,内容尤为重要,技术、媒介、人才都是为内容服务的,未来的竞争实质上是内容的竞争。

因此,以读者为核心、提供个性化内容服务已成为21世纪网络出版新概念,未来的出版者将成为网上的内容提供商(ICP),或者说网上内容提供商是未来的出版者。

四、网络出版的优势

网络出版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与传统大众传播形式相比,有其相当的优势。

1.从传播者角度看首先,出版主体多元化。传统出版的出版主体必须由专门的出版机构来担当,出版过程需要照排、制版、印刷、装订、发行等一系列的工序,形成一定工作规范。而网络出版则由于大幅度简化了出版程序,出版者不再局限于专业出版机构,任何组织、商业公司、网络公司、个人都能充当网上出版者。出版过程是,只要将数字化内容在电脑上编辑好,送上网,几乎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上网读者都可看到该内容。

其次,作者出书容易。传统的出版体制削弱了作者和读者的地位,许多新作难以出头,一些读者面窄的学术专着的出版更难。而网络出版技术的发展,使自助出版成为可能,人人都具备了出版、推广和销售自己作品的条件,并能最大限度地将作者的作品展示给读者。也许可以说,一位作者、一个阅读器和一个服务器便构成了一种出版体系。这种网络出版的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出版选择观念,传播者的“把关人”概念大大弱化,更多的现实出版权力被赋予了作者,更多的选择权力被留给了读者。

第三,出版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出版者在网上可发掘更为广泛的稿源,在编辑稿件过程中与作者通过网络方便交流。跨地区、跨国家的合作出版在网上得以实现。最重要的是,网络出版将使短版书、绝版书的概念从此消亡,任何书稿以数字化形式存贮,读者需要时,随时印刷、装订,不仅很好地保存,而且可永久、充分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2.从传播媒介角度看

网络媒介的特性为网络出版提供了许多得天独厚的优越性。首先,网络出版的内容范围极广。传统出版由于受纸张载体的限制,出版内容范围、信息量均有限。网络出版则因网络的海量存贮,以及高速度的电子流传输,使它的出版内容几乎无限,除了图书、报刊、资料和广告外,还有数据库、广播、影视等等,这在传统出版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网络出版是一种多媒体传播。网上的多媒体技术使信息传播方式由文字、声音、图像等单一形式变为多媒体传播形式。网络出版物图、文、声、像、动画俱全,给读者以视、听、读全方位的多维信息和立体感,远远超过传统出版以纯文本为主的单一形态。

第三,超越时空,迅速传播。网络载体遍布全球,不受时间、空间、国界和天气的影响,出版内容一上网,便可快速传递到网络遍及的每一个角落,使“出版物”在第一时间向全世界公开,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与交流。由此实现出版和发行的同步化。

最后,网络出版物不仅能提供多媒体演示和按需阅读的功能,还能以超文本方式与其他相关资料建立链接,读者在阅读时可直接点击书中“注解”、“引文”、相关名词、参考文献及“人名地名”,更多、更详尽的资料便会迅速、方便地呈现出来。读者还可通过输入关键词,瞬间找到所需内容。

3.从受众角度看

网络出版所具有的交互性,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直接进行交流,在使信息的传播效果得到实时反馈的同时,读者(或称受众)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性。在传统出版中,受众是被动的,他所接触到的信息是由把关人决定、经把关人层层过滤的,受众只能被动地接收,其惟一的选择只能是看或不看。

网络出版中,把关人地位产生动摇,相当一部分的信息决定权转移到受众手中,受众的主动性增强,可选择想要的出版物以什么样的媒体形式、什么时间并以喜欢的阅读顺序收听或收看,并且可随时上网更新图书内容。甚至传者和受众角色可以互换。读者可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作者、出版者,并参与作品的创作和修改,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读者还可主动检索所需内容,按需浏览、按需下载,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拉”到面前来,对网络出版提供的信息进行编辑与组合。

最重要的是,网络出版非常适合于向有特殊要求的读者提供个性化信

息服务。读者可以向网络出版者提出个性化要求:不买整本图书,只买需要的一两章、几幅图片,甚至几个自然段。读者也可以要求出版者将不同图书的内容重新组装,做成适合自己需要的“个性化图书”。这种个性化图书可以通过网络下载到PC机,或传输到电子阅读器中,也可以通过按需印刷技术打印、装订成印本书,甚至可被转换成储存数字信息的数据库,以备随时提取进行合成。个性化图书的出现,对传统的图书定义提出了最新挑战,也许图书的概念有必要修改了。 网络出版将根本地改变体现人的本质特征的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并进而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所以它必然会带动社会整体的变迁,将人类引入高度信息化的社会。

五、网络出版的前景

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理念、运作模式及格局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它不仅是一种新技术,也是一种新观念、新的生活方式,更是未来出版发展的大趋势。

1.网络出版的商业前景

由于网络出版程序简单,所需设备、技术手段都不复杂,从而使出版成本非常低廉。加上网络出版物所附带的查询、多媒体流动、交互等多种功能,吸引了大量读者。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出版的成本会继续下降,因此它具有异常广阔的商业前景。

2.网络出版的技术发展

从技术发展角度看,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出版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出版将与人们的关系越发密切,对人类生活的渗透越来越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不远的将来,现在的网络将依靠近地轨道卫星系统实现互动式网络信息传递,从而使网络出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5W出版,即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地点Wherever,在任何时间Whenever,与任何人Whomever,采取任何方式Whatever的出版。

3.“内容产业”的兴起带来更大发展机遇

2000年1月美国时代华纳公司与美国在线的并购,不仅是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结合,更标志着世界产业格局的转变以及“内容产业”(contentindustry)的兴起。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