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理念论文实用13篇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篇1

(二)重视文体活动。

一直以来,公学的课程设置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性,这也是他们培养社会精英的重要因素。但是,相对于学业,公学对于学生的艺术和体育活动也相当重视,尤其是体育运动,占去了学生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艺术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增强对美的追求;体育活动是要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和坚韧顽强的精神。(祝怀新,应起翔2002)如著名的哈罗公学就开设了音乐、戏剧表演、雕塑、各种球类、划船、游泳、射击、剑术、马术、体操、田径等名目繁多、各具特色的文艺活动及体育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自由的选择项目,施展才华,以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愉悦身心的同时也强健了体魄。公学对于体育活动的重视,使学生拥有团结协作、坚韧努力、公平竞争的精神和超越胜负的胸怀。尊重学生兴趣培养技能、开展活动,有利于发展其谦恭、宽容、豁达的品格、待人接物与人际交往的技巧及卓越的领导和组织才能。“公学所强调的绅士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性格陶冶是公学管理的精华所在。”(郑映霞2010)公学的绅士道德教育是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让学生习得日后成为一个绅士所具备的含蓄、内敛、从容、平和、守信、礼貌、公正等各种美德,使其不仅德才兼备,更具有独立的人格,强健的身体,坚韧不拔的意志,为其成为社会精英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英国公学对我国儿童家庭教育观念的启示

我国的现代儿童家庭教育观念较之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已有了巨大的变化,多数父母认同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健康发展的影响,力求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为儿童的早期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但在教育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虽然传统的家长制家庭教育观念已经在逐渐的消失,但是很多家长认为儿童还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儿童的发展观容易变成以家长的愿望为主体。中国的家长比任何时代都更看重下一代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孩子从3-4岁就开始学拼音、学汉字、学英语、学数学、学诗歌、学围棋、学舞蹈等等,7-8岁就开始学起了对他们来说艰深难懂的奥数。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候,更多的会关注“有什么用”。过早地开始文化学习,其实是在剥夺孩子们的童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需要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学问教育三者相结合。“健全人格是个体身心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成才发展的基础;是快乐幸福的源泉。”(谭刚强2013)英国公学培养了一批批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这种英才教育理念与我国大多“望子成龙”的父母的教育观念相吻合,结合公学的成功经验,我国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受到启发。

(一)注重道德礼仪培养

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是形成孩子健全人格的必备条件。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等因素,容易养成任性、自我为中心等缺点,也不擅长于与同伴交往。香港作家屈颖妍(2014)说过,“这些年,孩子们走得都比前人快,3岁已经学会上网,5岁便学会3种语言、4种乐器,7岁便懂得制作PowerPoint……但待人处事应有的态度却被遗忘了,或者应该说,是被牺牲掉了。港人把这种现象称作‘催谷’,催着稻谷早早成熟的意思。”她的话告诉我们,家长的“催谷”心态,也成为孩子社交能力形成的绊脚石。公学的寄宿制度,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学会如何融入社会,也体现出社交能力在孩子日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多为孩子创造“社交”的机会,使孩子在交往中,逐渐学会适应、学会选择、学会交往,领悟协作与配合、领导与服从的处事原则,在实践中培养为人处事的能力。公学认为美德是靠后天教育培养得来的,他们更为关注如何学会实践道德,通过实行严格而人性化的管理,规范孩子的言谈举止,使他们了解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以身教代替言教,张弛有度,在温和与严厉间维持某种平衡,从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

(二)注重性格意志磨练

D•H•劳伦斯曾经讲过一句话:“如何开始教育子女?第一原则是:不要管他。第二原则是:不要管他。第三原则是:不要管他。”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要学会“放手”。很多孩子娇生惯养,主要源于父母的过度保护、包办代替,导致孩子根本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是城市里的孩子。我们要从小对孩子进行生存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参与到实际的生活中。掌握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技能,如家务劳动,交通规则,一些仪器使用,生命教育,使之能对紧急情况作出反应。像“公学人”一样,不会因为“身份高贵”而受到优厚待遇,反而要给孩子做主的机会、吃苦的机会,培养独立意识和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与毅力。同时,家长要宽容,要允许孩子犯错,也应给孩子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的机会。孩子只有通过生活的磨练,才能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担当,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明白成功只能够通过主观努力来获得,不论家境多么优越,父母也不能替你成功。只有重视独立性格与思想的培养,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才能获得真才实学,既成“才”,也成“人”。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篇2

1茶文化体系的内涵分析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从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茶叶种植和应用的相关记载。而我国茶文化在形成和推广过程中,贵族阶级和文人士族有着重要影响和作用。而尤其是在唐朝时期,随着饮茶习惯逐渐成为社会大众习惯,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融合日益加剧,整个茶文化体系更加成熟。可以说,茶文化体系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想要体系化认知传统文化,就必须从茶文化切入,通过了解茶文化体系的内涵,才能对传统文化形成广泛认知,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首先,茶文化体系内涵中丰富阐述了整个社会的正确价值观和行为理念。无论是茶道,还是茶礼,其中都有着丰富完善的价值观。比如在饮茶的过程,需要静心等待,需要用心品尝,而这一过程正是礼仪规范推动的结果。尤其是在茶道中,其倡导的是尊重,因此,认知茶文化,就是继承其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其次,茶文化体系中还有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意义。茶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资源,其中更是融入了丰富教育理念的文化体系,茶文化体系实际上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因此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积累,如今茶文化已经形成了体系全面、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比如在茶文化中向我们阐述了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和理解来对待复杂问题,同时也在教育和引导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性看待人生中各种问题之间的转化,因此茶文化体系中的教育价值,也能够使其更容易被融入到当前整个教育活动中。最后,茶文化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行为引导和规范,可以说是茶文化体系中所独有的价值内涵,随着我们对茶文化体系认识日益成熟,如今我们在整个茶文化体系内可以看到其中存在正确的行为模式示范,因此其能够对我们当前所从事的活动提供有效指引。随着当前社会活动日益成熟,如今需要通过合理的文化内容阐述与展现,从而实现对茶文化的有效传承。

2当前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成熟,如今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日益突出。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受教育者的知识理论水平,同时也能发挥和实现教育的重要目的和作用。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价值和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完善教育体系就成为当前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要求。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目前仍然缺乏应用的重视,因此其价值和作用并不到位。其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当前家庭教育体系缺乏完善的教学素材,事实上,当前家庭教育开展过程中,更多只是通过言传身教,并没有合理完善的素材。随着当前人们接触素材的途径日益完善,家长想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切入。但是目前无论是家长的知识水平,还是教学技能,都缺乏应有的素材了解,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切入极为必要。此外,目前家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合理有效示范和引导。目前一些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时,其更多使用的是理论和普通说教,其效果不仅不理想,甚至很难实现其应有价值。因此,只有选择融入合适的要素,才能实现其应有教学效果。对于家庭教育活动来说,如果能够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那么势必能够优化和提升教学效果,实现家庭教育应有价值。最后,家庭教育活动中,更重要的是缺乏对正确理念的界定和认知。比如说,孩子应该形成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等等。因此,合适的教育载体就极为必要。但是目前整个家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理念界定,所以很多家长和学生并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理念才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应该结合茶文化的具体内容,通过完善融入,从而实现整个家庭教育的具体目标。

3当前家庭教育活动的具体要求分析

在我们对家庭教育的作用和价值认知日益全面的今天,想要有效培养孩子健康成长,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需要从教育的初期开始,而家庭教育就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需要实现以下要求:首先,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需要注重文化元素的完善融入。文化是一种内涵,是一种实质性影响。当儿童具备相应文化基础时,其才能发挥自身多样素质和能力。而融入文化元素,就需要有好的文化元素,茶文化无疑是其中重要的教育素材。通过讲解和阐述茶文化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和喜欢传统文化内容,从而为学生成长奠定重要帮助。其次,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应该将整个教育过程与行为理念引导体系化结合。家庭教育不同于常规教育活动,其中更需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更为丰富完善的素质理念。因此,合适的理念内涵极为重要。传统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核心,所以完善的茶文化内容可以为整个家庭教育活动开展奠定重要基础和帮助。以往家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时,其使用的方法是说教式教育,因此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各种应有的行为理念缺乏必要认知。所以,当前家庭教育活动开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元素予以切入,从而实现家庭教育的基础教育作用。最后,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需要将教育活动细化为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和人才教育等体系化融合的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基础,因此在家庭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探索将孩子知识和素质以及整体技能培养体系化融合,通过选择合适的切入因素,从而实现家庭教育的价值。以往家庭教育开展过程中,往往只是关注和在意孩子的知识学习,这种较为片面的教育观念,就使得教育活动存在较大偏差。茶文化体系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内容,其中不仅包含了相应的教学元素,同时也有着相应理论内涵。因此,如果能够将传统茶文化融入到家庭教育中,必然能够实现茶文化应用价值,同时也达到了家庭教育的理想目标。

4基于茶文化视角的家庭教育有效性思路分析

从当前整个教育活动开展状况看,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同时也是影响孩子终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但是通过对目前家庭教育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我们对整个家庭教育的价值和作用认识并不到位。而茶文化体系的丰富度和完善度,使得我们可以体系化应用传统茶文化内容,改善家庭教育活动形式,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首先,选择合适的茶文化素材融入到家庭教育体系当中。茶文化中包含内容元素很多,如果将其笼统的融入到整个家庭教育体系中,那么不仅很难发挥茶文化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同时更很难实现家庭教育的价值和目的,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茶文化素材,通过具体融入,从而实现两者互促共进的目的。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实现其教育目标的关键在于教育过程与人才培养具体要求相匹配。因此,合适的茶文化素材极为必要。其次,在将茶文化内容融入到家庭教育活动中,需要注重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全面结合。在开展家庭教育活动时,要结合孩子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具体需要,通过学生基本素养的全面培养,通过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尊重学生基本潜能的有效发挥。因此,要将茶文化的具体内容融入到整个学生教学活动中。我国茶文化体系内容丰富、全面,因此,要将茶文化与学生全面培养体系化结合起来,从而为孩子成长提供重要帮助。最后,家庭是社会活动的基础元素,而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也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环节,通过对中西方家庭教育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家庭教育活动并不成熟,其关键原因就在于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完善的教育素材。我国是茶文化大国,而茶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能够给予孩子更多成长上的引导和帮助,而茶文化的示范作用,也必然会使得孩子寻找到正确的方向,并有效引导。通过正确理念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从而实现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

5结语

我国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自唐朝以来,饮茶就逐渐发展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习惯之一。而茶文化也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尤其是茶文化中融入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更是影响整个社会发展。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日益成熟,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活动中认识到传统茶文化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尤其是茶文化中包含了正确的价值规范和行为理念,因此传统茶文化能够被应用到具体教学活动中。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启蒙阶段,完善成熟的家庭教育将为孩子成长提供重要帮助。而将茶文化应用到家庭教育当中,不仅能够实现家庭教育的应有价值,同时也能有效传承茶文化。

参考文献

[1]潘伟彬.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现实与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3(5):128-134.

[2]侯月洁.从家庭视角探究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J].文教资料,2013(19):67-72.

[3]周艳芳.茶文化教学中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探研[J].兰台世界,2014(9):127-132.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篇3

1.在民族地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摆脱家庭教育的附属地位观念 

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的今天,伴随着时代潮流,家庭教育也被赋予新的含义和更大的历史责任,而且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的社会现实问题。但是长期以来关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却相对比较薄弱与匮乏,对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就更是少之又少,研究的不足致使在这方面的理论水平明显偏低。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研究,摸出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的影响规律,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先天优势,加强其与学校教育的充分结合。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相比学校教育有着更长久的历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共同构成了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相比学校教育具有初始性,亲密性等优势,而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影响更加深刻。对于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差异性,可以用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水平等外部因素来解释,也可以用教育投资、办学形式和师资水平等内部因素解释。然而无论给予怎样的解释,都不足以让我们忽视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各民族文化在内涵和特质上各有差异,构成了民族教育文化背景的不同特性。我国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这也决定了每个民族教育观念的差异。少数民族的特殊的教育观念作为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民族的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都会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又是人类教育学永恒的主题,家庭因素、环境因素都对孩子成长的重大影响。不同地区的家庭教育,民族教育,都会在孩子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家庭教育不应完全处于附属地位,应当在保留民族文化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学生接受新科学,及社会主义价值理念,配合学校教育。但是,如果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忽视对学生的集体主义认识,而片面强化民族情绪,很可能造成学生对学校教育的抵触情绪。民族地区家庭对学生进行集体教育,能使孩子能够更好的接受学校教育,接受社会主义新价值取向。 

民族地区应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精华,做到积极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民族意识,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学习本民族之外的先进文化,还要有分辨性的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进行取舍,舍弃不适应时展的消极成分,这些任务和工作从家庭教育着手有着根本性的优势,从少数民族地区产期以来的教学实践来看,学校工作如果想取得成功,家长们的支持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从中也可以看出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施加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我们更不能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务完全认为是学校的事情,学校与家庭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分割开的。民族地区的家庭教育,更要认识到自身对学校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从观念上要解除地方偏见,民族偏见,从思想上重视教育,不能因为地区上,民族上的一些原因给学生灌输“读书无用论”等错误认识。同时家长要尽量与时代同步,与孩子同步,与学校教育同步,对自己的孩子有较深刻的了解,加强与学校交流,有利于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家长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任务就是传播给孩子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根据现实情况学校教育更加偏重于科学文化教育,但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更重要的,在学校的科学文化教育之后必要的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民族地区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必要的社会主义必要的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 

2.学校教育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尊重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有着特殊的情况需要面对,但是它仍然是一种具有组织性,计划性,目的性的教育时间活动,这几个特性也是它的优势所在,但不得不提起注意的是不能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地区民族文化对立起来,尽量规避与民族文化的冲突之处,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不要扩大矛盾性,尽量减小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负面小效应,在特殊问题上更是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只有这样才有将民族地区教育办好的可能。当前的学校 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而自由的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在不改变这一基本格调的前提下,尽量加强学校教育的自主设计,加强重视人的丰富性,对少数民族文化积极方面的肯定性,必须要认识民族地区教育的特征,促进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摆脱传统价值的局限性重新定位民族地区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现方式,使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社会价值取向相协调,与民族地区家庭教育相协调,树立民族教育的整体观。是民族教育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与民族文化相统一,与家庭教育相协调。 

从近些年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调查情况来分析,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存在于:受文化程度,地区,民族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还相对保守,在教育方式,教育方法与思想倾向上还不够正确,存在着较为简单的,落后的的情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还有待加强。究其根本是部分家长的教育意识与当今社会的教育要求还存咋一定的偏差,所以,加强学生家长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融会贯通,因为不管从特性还是效果上两种教育方式是可以成互补之势的。只有构建好学校与家庭共同组成的桥梁,才能满足学生从道德到知识的多元文化价值取向,才能让教育一路走好。 

3.小结 

在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上,协调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关系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在尊重民族感情的基础上,逐渐缩小教育理念上的差异,增进交流,加强校方,家长之间的互动,不能让二者脱钩,因为这两方面本身就是同步前进的。家长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校方提合理化建议,学校也应当为双方沟通积极假设有效地沟通平台。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更好的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08).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篇4

一、关于家长教育素质内涵的研究

欧阳连认为,家长的教育素质就是指家长运用多种知识实施家庭教育的技能和技巧,家长的教育技能和技巧又主要体现在了解孩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②该研究更侧重于把家长教育素质理解为能力。焦健则将家长素质分为了一般素质和特殊素质,特殊素质即我们所说的教育素质,包括正确的教育观念、丰富的教育知识、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及一定的教育能力。③赵忠心在其著作中没有具体提到家长教育素质这一概念,而是将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因素之一归结为家长自身的素质,其中包括家长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以及家长的文化素养。④杨宝忠认为,家长的教育素养包括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教育态度和教育期望。⑤王铨、赵俊志将家长的教育素质概括为6个方面:现代的教育观念、全面的教子育儿知识、科学的教子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⑥该研究对家长教育素质的概括更为具体,可实际操作性更强。孙宏艳则与王铨和赵俊志的看法相似,认为家长的教育素质,即教育孩子所需要的观念、方法和能力,具体包括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⑦张庆守提出家长教育素质是由多维素质组成的综合性系统结构,应包括品学素养、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素养、教育能力素养等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⑧综上,对于家长教育素质的认识,我国学者们虽然还存在些许差异,但大致可将家长教育素质概括为家长的教育知识、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能力四个方面。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探究阶段,未能将家长教育素质具体化,使其能够成为可量化、易评价、可实践性强的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因素。

二、关于家长教育观念的研究

(一)家长教育观念的构成研究

俞国良与辛涛对其构成做了进一步阐释:人才观是家长对人才价值的理解,亲子观是对子女和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及教养动机,儿童发展观是对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教子观是对自己、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力和本身能力的认识。⑩许晓辉、庞丽娟的研究将家长对儿童的发展评价纳入到家长教育观念里,进一步完善了家长教育观念的构成。輥輰訛张庆守的研究是从家庭教育对儿童素质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这一角度对家长教育观念构成进行了划分,忽略了亲子观在家长教育观念的作用。輥輱訛刘秀丽与刘航认为在其总结的7个观念构成中,儿童观、教育观和亲子观是核心要素。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总结,但划分略有重叠,且缺少对儿童发展进行评价的评价观。

(二)家长教育观念的形成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帼眉与何大慧认为,家长教育观念受社会文化、家长自身经历、文化程度以及对育儿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等方面的影响。輥輴訛李百珍与关颖认为,家长的教育观念除了受社会现状、家庭背景影响之外,还受家长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质的制约,家长职业和文化程度的不同对教育观念的差异影响显著。輥輵訛俞国良与辛涛认为,家长教育观念的来源认识上存在“自我构建”和“文化脚本”两种看法。“自我建构”是指家长的教育观是父母自我建构的过程,它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文化建构”是指家长教育观念是其在接受文化观念的过程中形成的,它是一种文化信息。基于这两种不同的视角,他们给出了自己的认识,即“家长教育观念的来源,是自我建构和文化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輥輶訛该研究理论上阐述了家长教育观念的来源,却没有对其形成规律进行深入探究。李洪曾认为,家长的教育观念除了受职业、学历的影响之外,还与父母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有关系。从家长教育观念现代化的程度来看,一般父亲比母亲高,高学历比低学历高,年长的比年轻的高,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的经理比医务人员、机关一般干部、店员高。輥輷訛“家长教育观念更新的实验研究”课题组提出了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机制:一是找到“动力源”———引发转变观念的内在需要;二是升华系统———提高认识,动摇陈旧观念;三是感染系统———激感,促进认识向行为转化;四是实践导向系统———利用科学的手段巩固认识与行为。该研究从家长内在深层动因的角度揭示了旧观念解构和新观念形成规律,提供了新视角。综上,我国学者对家长教育观念构成的认识在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和教子观上基本一致,之后评价观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家长教育观念的构成。但现有的研究不能全面客观地呈现其形成规律和影响因素,缺乏对家长教育观念形成的规律和影响家长教育观念形成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三、关于家长教育知识的研究

关颖将家长教育知识分为“儿童生理发展方面的知识”、“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儿童教育知识”、“儿童性教育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孩子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通过该研究中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独生子女家长当中,学过“儿童性教育方面的知识”的家长比例最低,“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其次。赵忠心认为,家长教育子女应具备的知识有:“优生知识”、“儿童青少年生理学知识”、“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各种文化科学知识”以及“社会生活知识”。张庆守指出,家长应掌握的教育子女的知识有应包括关于儿童身心发展和家庭教育基本规律的知识、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关于家庭教育目标以及内容和途径的知识、家庭教育基本原则和方法学知识。华桦的调查表明:“家长最主要的家教知识来源于‘自己的经验积累’,占48.1%。换言之,部分家长主要依靠固有的家庭教育理念和传统来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开放而多元的获取家庭教育知识的渠道尚未形成。”金晔在其对父母家庭教育知识自我导向学习的现状研究中指出: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知识学习的比例高于母亲,学历较高的父母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自我导向性更强,职业工作稳定性高的家长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投入上要高于相对职业不稳定的家长。家长喜欢和常用的学习方式是“自我阅读”,而家长们认为最重要的学习途径是“朋友同事间的交流”和“与教师交流”。该研究主要是针对家长学习教育知识的动机、途径、方式、投入等方面。综上,我国学者对家长教育知识的研究关注不够,现有研究相对杂乱化、片段化,大多附于其他研究之下,对家长教育知识应然要求的研究不深入具体,缺少对家长教育知识的掌握状况及获取途径等方面的研究。

四、关于家长教育能力的研究

(一)家长教育能力的概念界定研究

赵忠心认为,“所谓教育子女的能力,就是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促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技能、技巧。”輦輴訛胡海燕认为,家长教育能力是指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解性认知、理解性情感和理解。

(二)家长教育能力的应然要求

赵忠心把家长教育能力的应然要求总结归纳为三点,分别是了解子女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张庆守把家长应具备的教育能力分为6项:了解与分析能力、教育选择与规划能力、建立密切亲子关系的能力、家庭教育实施能力、教育协调和沟通能力、家庭教育环境设计能力。輦輶訛此概括较前者更细致具体。胡海燕侧重从人的认知、感情和行为实践活动三个层面,把家长教育能力分为理解性认知能力、理解性感情能力和理解性实践行为能力。陈永坤认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核心能力应该包括:情绪管理能力、逆境智能、学会学习、创意思维、理财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国际视野以及世界公民意识等。

(三)家长教育能力发展的意义与方式研究

关颖认为,家长教育能力的缺陷会导致子女产生不良心理感受,而家长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则是家长教育能力缺陷的关键。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的程度远不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要,是导致其教育能力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輧輮訛缪建东把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发展阐述为父母的成长,其意义在于它是角色变化、科学育儿的必然需求。他认为父母教育能力拓展方式有:“在生活的过程中向比自己有经验的长辈或者同辈学习、主动通过看书读报或上网查找信息等方式自学、接收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这三种方式基本概括了现有的发展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方式,但不够细致和具体。综上,目前关于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的研究较少,从促进家长教育能力发展途径角度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缺少家长教育能力发展水平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

五、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对家长教育素质开展了许多有益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家长教育素质的内涵,完善了家长教育观念的构成,对家长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应然要求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在对家长教育观念形成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上还不够深入,缺少对家长教育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掌握状况和获取途径的研究。总的来说,研究内容多侧重于对家长教育观念的研究,对家长教育知识以及教育能力的研究较少,且大多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从研究方法上来看,文献法、思辨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居多,比较法、个案法、观察法较少,缺少长期跟踪式的深入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在丰富研究内容的同时增加研究的深度,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根据家长在家庭教育实践中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全面深入地开展家长教育素质的相关研究,为家长教育素质的提高和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帮助。

注释:

①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6[R].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②欧阳连.家庭教育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8-22.

③焦健.合格家长素质简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2):50-53.

④赵忠心.家庭教育学: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⑤杨宝忠.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60.

⑥王铨,赵俊志.提高家长教育素质的尝试[J].中小学管理,2013(11):38-39.

⑦孙宏艳.父母应具备的教育素质[J].家庭教育,2007(2):4-10.

⑧张庆守.新世纪家长教育素质要求与养成对策[J].闽江学院学报,2007,3(28):135-140.

⑨陈帼眉.家长的教育观念[J].父母必读,1992(11):4.

⑩俞国良,辛涛.社会认知视野中的家长教育观念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3):87.

关颖.家长的教育素质及指导———独生子女人格调查引发的思考[J].天津师大学报,1998(5):33-39.

许晓辉,庞丽娟.关于新世纪家长教育观念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62-63.

刘秀丽,刘航.幼儿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现状及问题[N].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192-195.

陈帼眉,何大慧.家长的教育观念———一个值得重视的新概念[J].家庭教育,1994(01):47.

李百珍,关颖.家长教育观念研究[J].天津师大学报,1995(4):9-13.

李洪曾.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家长教育观念的现状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1999(2):38-43.

“家长教育观念更新的实验研究”课题组.促进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的实验探索[J].教育研究,2002(4):67-73.

关颖.家长教育素质对独生子女发展的影响[J].青年研究,1998(10):15-23.

华桦.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09(10):45-50.

金晔.城市父母家庭教育知识自我导向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胡海燕.中学生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现状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篇5

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存续至今并在新一轮的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且成为全球化背景下一颗璀璨的后起之秀明星。不能不承认中国人的民族性在这其中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所谓民族凝聚力,体现的是一种文化,而文化的内核是价值观。

一、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内涵、作用

作为文化的重要承继地和群体,自古以来家庭作为个体生活和生产的单位,是社会的基础组织。从共同的文化传统背景出发,家庭教育是在家庭领域中实行的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长辈对晚辈进行的教育,包含了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中内蕴的社会伦理规范体系。这一教育行为中所渗透和表现出的是社会传统、被家庭主体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文化因子、意识形态。因为家庭教育是以个体修养和价值理念为主,家庭教育中所彰显的不仅是家庭单位的隐性文化价值,更多是凸显社会历史文化和伦理规范,从传统意义出发,家庭首先是建立伦理关系、培养个体认知意识教育的始发地,充当塑造公民的职责。

从作用上看,家庭教育自然就有价值观建立、尊重个体差异、完成时代适应的功效。首先,家庭教育是个体建立价值观、认知伦理关系的初始点,承担一个公民责任的起点。“任何一处文化,都自具个性,唯个性之强度不等耳。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强,以中国人的家之特见重要,正是中国文化特强的个性耳。”[1]12其次,家庭教育是因材施教的地方,它尊重个体差异,激发个体能动性和主动性;最后,家庭教育是一个循环的载体,并随着个体家庭的不断扩大而完成更大范围上的影响力。同时,家庭个体都呈现一种开放的成长,最终完成一个适应时代的过程。从这三个意义上来讲,再好的社会教育、再专业化的教育时代,仍然需要家庭教育。

二、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失语和异化

作为哲学意义上的异化主要是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失语从社会层面讲,主要是指某一事业功能的不断弱化,直至失效。将异化和失语这一概念范畴用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则体现在这一文化载体的重要部分,在强调理性工具和实用主义的环境下,逐步弱化其功能,并有成为附庸的征兆。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随着近代化进程的推进,广泛涌现的新型学校教育受到了中国人极大的追捧,中国人开始放弃“孰本孰末”的思考与讨论,积极地投身于联系日益紧密、影响日益深远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之中。以教人修养和价值理念为主的家庭教育也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集中表现在处于社会重要变革时期的中国,家庭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新旧两种不同方式和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越来越失去了作为社会个体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地位,以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逐步替代了传统家庭教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体。

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中,中国人开始变得对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产生了依赖,社会、国家、政府慢慢成了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因种种原因逐步退出了这一领域,成了社会教育的附庸。这必然导致失调――个人身心的失调和社会资源占有的“马太效应”。其最显著的表征是:道德水准的下降与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这种思想文化上的断裂与日趋白热化的竞争的现实把现代教育带进了一个貌似二元悖论的泥沼难以自拔。这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培养目标的学校教育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教育责任,中国传统教育中的主要执行者――家长成了一种没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附庸,常常以提供费用、承担监督、督促学习为主要责任的面貌出现。

三、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的同一性

学校德育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于德育的内容和一定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学生具有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素养的过程。然而,人的社会化进程最初是以家庭角色为原初,德育教育的始初任务自然落在了以培养人的家庭规范伦理和普适性人际交往规范为主的家庭教育中。从这个意义出发,德育教育最为人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德育与家庭教育在这一层面上具有同一性,两者共同担负着大学生个体在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引导和管理责任,帮助大学生个体正确处理社会化和社会角色承担。

在现实的情况中,高校的德育和家庭教育却相互脱节,特别是在新时期下,经济体制转变、社会结构变化等诸多挑战,使得处于时代变化中的部分学生面临价值观念选择中的认知困境。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文化及思想观念多元化的强劲发展,道德和价值认知困境在面临更多外界诱惑时,落后思想更容易侵入短暂的精神真空,部分学生出现了精神追求迷茫、道德评判标准扭曲的现象。如果把这一现象的问题解决方式仅仅看作学生个体自发纠正和完善的过程,而不着重引导学生个体的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相结合,从传统家庭教育中汲取有益成分来不断扩充、发展学校德育,势必会影响学生自我道德素养发展。

四、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对加强中医药院校德育教育的启示

将家庭教育的现代意义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机地相互结合在一起,对于培养既具有现代竞争能力又继承传统家庭内容规范和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的学生具有现实意义。这一重要意义对于具有中医药特色的高校更突出,因为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及传播的重要场所,是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地方,更是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据点。

如何将两者相互结合,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汲取有益营养,发展学校德育教育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院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播承继场所的功效,其关键在于:

1.现代与传统有机结合,突出德育载体,注重个人修养的培养

在中国历史中,不同世界观的教育思想家们都以培养理想人格作为德育教育的目标,尤其是以儒家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的人格教育,成为家庭教育中的自觉追求,可见个人修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探寻当代中医院校德育教育的新道路,即将现代的高校德育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与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将中医药院校的德育教育中融入传统家庭教育精华,实现德育教育的全面综合发展,并非是一味的否定与激进的超前,强调德育教育要继承传统文化也并非将传统和西方教育全盘地拿来与照搬,要在结合时代特点的同时,传承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

2.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

自家庭教育得以确立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逐步渗透到教育理念中,形成并发展出自己的伦理道德体系。以“孝、和、诚、俭、勤”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观念逐步在家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并成为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彰显的主体。所印证的即孝道置于古代家庭教育的首要地位,不仅体现了子女对于父母抚育回报恩情,也是维系家庭、社会、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从此出发,孔子以“孝悌”为本的家庭伦理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家庭教育文化的渗透力,达到巩固家庭成员间的伦理关系的目的。从而将家庭的忠孝观念、情感内化为对国家的忠诚,成为社会、国家安定的基础条件。培养诚实守信的子女是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直接关乎家庭教育成效。作为以诚信为自我人格标准的古人,十分重视诚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并将其作为传统内容一以贯之。可见,注重伦理道德教育为主,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是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与中医药院校强调医学伦理道德、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是一脉相承的。而这一内容引入到文化继承地――中医院校,即是要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内容中与传统家庭教育精华同时发展,回归教育的初衷,以伦理道德和道德观念为主,注重两者的协调统一,双生双赢。

3.从个人自身特点出发,注重因材施教,注意行为规范的实践导向

以“礼仪之邦”而享誉于世的中国,注重礼仪教育,传承优良传统,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家庭教育针对个人发展特点,从个人自身具体情况出发,采用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通过具体的行为规范进行道德伦理认知教育,为个人道德伦理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发展空间。同时,注重以身作则,家庭长辈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礼仪行为规范,为个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由于学生个体间的文化素养程度不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结构等都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在中医院校进行德育教育中要细分受教育学生特点,对教育对象进行科学甄别,采取不同的对策,确保内容适应不同的学生群体的需求,为建构具有针对性的话语体系打下基础。德育教育所面对的受教群体不是物,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者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受教学生,从其现实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和发展学生个体的参与德育学习、应用德育教育成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受教学生不加任何细分和层次化德育,是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和效果的。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孟子・离娄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篇6

 

一、传统家庭教育观产生的根源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首先,传统农耕生产方式的影响。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传统经济是一种十分典型的以农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在我国传统社会,生产方式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相对独立的家庭经济体是儿童接受教育及成长发展的主要场所,儿童从父母等长辈那里受到勤劳、俭朴品质的教育,并且学到各种生产劳动技能。可以说,传统的生产方式是家庭教育思想的产生的决定因素。 

其次,传统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的传统生产方式决定了传统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和消费封闭循环,自给自足。在家庭中,由于生产是第一位的、是家庭存在的保障,生活由生产所支配,并服务于生产。家庭生活和物质生产是直接统一的,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基本活动是吃、穿、住和劳动。传统的生活方式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在家庭内得以体现。古人传授给儿童一生中所需要掌握的各种生活技能和要领。因此,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传统我国社会家庭教育的直接条件。 

第三,传统社会和文化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的社会文化观念以儒家文化为基础,讲求“忠、孝、义、仁、礼”等伦理纲。传统社会中人们的家庭观念强,对家庭的依赖性大。在家庭与个人及社会的关系中,往往把家族视为枢纽和关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服从于“齐家”,“齐家”又是为“治国平天下”之本。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对儿童的教育是首先着眼于“成人”,然后才是“成才”,而且通常将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培养儿童劳动、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文明行为,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理念、原则与方法 

1.传统家庭教育的理念 

我国古代的家庭是缩小了的社会,它集生育、生活、生产的功能于一身,整个国家实际上也是以无数个分散的家庭为基础的。可以说,家庭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维护家庭的利益是家庭成员的重要使命。家庭中的每一成员都要有安身立命的责任感,也接受着这种观念的教育。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一直将德育放在首位。讲究儿童的“认识上的笃信、意志上的锻炼与感情上的陶冶”三个环节,把加强“知”、“情”、“意”的修养与锻炼作为儿童德育的主要内容。 

2.传统家庭教育的原则 

其一,重视早期教育的原则。我国传统家庭重视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孔子提出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精辟见解,后来的颜之推提出,在孩子生下来以后,就要用仁孝礼义来要求他们,当儿童知道了颜色,懂得了喜怒之后,便要开始教育他们。这一原则对于今天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都有深远影响。 

其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原则。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有言教和身教两种,并且特别重视身教的作用,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谈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它强调家长要以身作则,才能教育好后代。 

其三,维护家庭集体利益的原则。在我国传统家庭中,父母教育儿童要主动地维护家庭与集体的利益,要做一个“仁孝”的人。要志存高远、孝顺长辈,要维护家庭、集体乃至国家的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家庭、集体的利益产生不一致的情况时,个人利益要主动地服从整个家庭、社会集体的利益。 

3.传统家庭教育的方法 

其一,严格教导,反对溺爱的教育方法。严格教导、反对溺爱的教育方法在我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中非常普遍。史称康熙皇帝教子严格有方,为家庭教育中的楷模。他要求皇子们“从小就在劳动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并习惯于食用粗糙的肉类”,正是这种严格教导、杜绝溺爱的家风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接班人。 

其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式的教育方法。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由于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差,易于接受直观形象教育。因此,道德教育不能采取长篇大论的说教,而应“行不言之教”。父母兄长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儿童,这种榜样教育的效果胜过言教。 

其三,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在处理家庭教育爱与教的矛盾方面,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中形成了慈严相济的教育方法。古人用“严父”和“家严”来形容父亲,用“慈母”和“家慈”来形容母亲。而司马光说过,“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就是指父母只有慈严结合,才具备了大义和亲情,是完整的家教。 

三、传统家庭教育观的现代价值 

1.要重视儿童的品德培养 

传统教育非常重视对儿童良好品格的培养。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然后才是其他教育的问题。反观今天我们的家庭教育,一些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只是片面的重视智力开发,简单的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孩子将来的发展就好,结果造成有些孩子“高分低能”,有些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眼光狭隘”毛病;还有些孩子因学习压力过大,导致性格孤僻,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可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加强儿童智力开发的同时,应重视对儿童的品德教育,让他们学会做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和幸福。 

2.重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父母长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并加以借鉴和利用。对于儿童而言,终日与父母相伴,父母一言一行,他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有样学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长辈要牢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并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 

3.教育儿童应磨练其意志,锤炼其情感 

清代名臣曾国藩身居要职,家庭富足,但其对子女要求却是异常严格,不搞任何特殊。曾国藩认为,现在让孩子多吃一点苦,多在困境中磨练,能让孩子将来少受点苦。尽管平时常年在外,但他会定期给儿女们写家书,通过家书来教育子女,即著名的《曾国藩家书》。后来,曾国藩的子女们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今天,我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大幅提高,年轻的父母们对孩子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然而,溺爱式的教育,虽然极大的满足了儿童的物质需求,却忽略了对儿童意志的磨练。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儿童,意志一般比较薄弱,情感淡泊,遇到困难往往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父母的本意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这样一来反而害了孩子。由此可见,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在关注其物质条件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儿童意志的磨练和情感锤炼,唯有这样,孩子才会健康地成长,长大后顺利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篇7

关键词:家校合作;现状调查;文献综述;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002-02

苏霍姆林斯基说:“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的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1]因此探索家校合作以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参考了1999年至2051年校园CNKI中的30篇期刊论文及万方数据中的20篇学位论文,并对其进行了整理。

1.家校合作的概念

“家校合作”目前未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英语中表达“家校合作”的最常见的是"home-school cooperation"。对此,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家校合作进行了解释。

徐锦俊从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意义上指出,“家校合作指学校与家庭在认识一致、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双向互动地共同促进学习型家庭的生成和发展。”[2]刘衍玲,臧源,张大均,在其论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中指出“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家庭和学校两种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协调的教育互动活动。”[3]周丹认为“家校合作”既是一种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关系的理念,也是一种处理两者关系的行为模式。他指出:“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使孩子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形成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实现社会化。[4]岳瑛在谈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时指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指教师与家长通过交往实现的教育原则,教育要求,教育过程,教育手段等方面的一致互补。[5]杨俊认为"家校合作"即家庭与学校已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6]我国家校合作研究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机构--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家庭方面地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7]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

家校合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综合以上几位教育专家,学者教育实践工作者,从他们对家校合作概念的理解中,我们对家校合作的内涵应把握以下几点:(1)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家长要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学校要对家庭教育做出指导,其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2)家校合作活动围绕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学生是家校合作活动的最终目的。(3)家校合作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

2.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

国内关于国内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有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其中苗建玲在其论文《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中对各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总结:[9]

对家校合作的认识。

在这一问题上,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在儿童教育方面家校之间要保持一致进行合作,强调共同发挥家校“合力”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互补。

许多教育人士从家庭、学校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何配合,以达到两者的功能互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目标。

在德育方面强调家庭的作用。

有的学者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和家庭环境的不同类型角度,阐述家庭对学校德育的环境作用。有的研究者从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和角色理论两个方面分析了家庭与学校在德育方面存在的对立与冲突。

3.家校合作中各参与人员的角色定位

家校合作中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家长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因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需要的不同,在不同的实践,不同的地点,充任的角色就有所不同。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也是这样。他们只有意识到自己所担任的不同角色,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的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11]

3.1 家校合作中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学校管理人员在家校合作中具有四种角色.首先,他们是鼓舞士气的"宣传员"和组织者。他要通过对家校合作的大力宣传、指导,使教职员对家校合作充满信心和热情,使学校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对家长参与的欢迎,营造出学校与家庭合作,通力共育人才的新气象。

其次,他是家校合作活动的策划人和支持者。要实现学校的教育和培养目标,校长必须明确家、校、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并努力建设这样一个合作关系。

再次,学校管理人员的第三个角色就是他自身,“学校管理者”。他必须在家长与管理人员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他除了影响学校的整体气氛和精神外,还要使学校保持"门户"开放政策,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教育活动等。

最后,学校管理人员是活动的协调人。缺乏对家校合作活动的有效协调与管理,家校合作就无法实现连续性。

3.2 教师在家校合作活动中的角色。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他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担任的角色除教师本身外,还包括活动的推行人、指导者、咨询者、活动资源开发人、家长的朋友、交流的对象等。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许多教师除以上角色外,还与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家长”。教师也会为人父母,也是一代儿童的抚育者。当他们从家长的角色再回到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时,他们就能很好的理解家长的想法和需要。

4.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家校合作的问题上,许多家长,学校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家校合作的认识问题和在实践中的偏差两方面进行论述这一问题。

4.1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家校合作的认识问题

马忠虎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包括以下两点:[12]

1.从家长方面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意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孩子的一切都应该学校负责,因而将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的全推给学校,认为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归老师管,自己只提供钱,供穿,从思想上放松了孩子的教育。在这种思想下,如果不是学校“请”,他们是不会主动与学校联系的。

2.从学校方面看,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忽视了家长的教育。

许多教师往往认为家长不懂教育,他们不能也无法参与孩子的教育,请他们来反而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干扰。因此,学校单方面教学生,使家长不能全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无法进行针对性教育;老师说教流于一般化,变成空洞的说教,泛泛而起不到相应作用。

(二)任学兵指出家校合作的问题出在政策上支持的力度不够[14]

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订家长参与教育的政策或法律,明确家长参与教育的合法权益,使家长在监督、参加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时有法可依,合法的行使自己的权力。同时,强化家长对教育事业的参与,加强家长自我教育和教育孩子的责任。

(三)合作欠深度

关于这一问题任学兵在家校合作与素质教育一文中进行了讨论,他认为目前常用的合作方式是开家长会,让家长签字,家访和个别交流等。这些活动以了解通报情况为主,至于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各自的事情,缺少有计划,有深度的共育层面上的合作,更缺少对合作活动的检查,监督等措施。[15]

五、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家校合作前人已经从概念,各参与者的角色定位,理论基础,家校合作活动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是我国在家校合作研究领域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水平较低,家校合作的研究比较分散、不成体系,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本研究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家校合作相关理论和经验,通过研究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并对学校的教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探寻和发现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和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当前不断深化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出一系列具有实践价值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 徐锦俊.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5,(9):100-105.

[3] 刘衍玲,臧原,张大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7,30(2): 400-402.

[4] 周丹.对家校合作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2): 34-36.

[5] 岳瑛.谈教师与家长的合作[J]家校指导,班主任.2003,2:34-36.

[6] 杨俊.关于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9:29-31.

[7]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5.

[8] 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科学院学报.2002,6(3):50-53.

[9] 苗建玲.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济南市棋盘街小学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8,10:7.

[10] 张丽竞.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50,(3):158-159.

[11] 岳瑛.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2):36-39.

[12] 马忠虎.影响家校合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3):25-32.

[13] 历以贤.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48-350.

[14]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8-95.

[15] 徐金贵,颜辉荣.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6-38.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篇8

“家庭教育,本有广狭二义:狭义之家庭教育,系指子女入学以前之教育,又名曰学前教育,其意谓子女入学以前时期之教育,应由家庭负责,子女既入学之后,似可无教育责任,完全委之于学校矣。广义之家庭教育,系指家庭对于子女之一切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之种种精神上,身体上之教育也。现在所谓之家庭教育,应为广义之家庭教育。”[1]在这里,笔者所陈述的历史对象――“家庭教育”,主要取其广义层面上的含义,指向的是家中的年长者如父母,对家中的晚辈所实施的蕴含教育意味的实践活动。这种教育实践活动可能是自觉的、显性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隐性的。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围绕家庭教育进行了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讨论,他们的讨论基本围绕革除传统家庭教育的弊端、促进家庭教育现代化进程这一议题而展开。究其讨论的基本历史样貌,笔者发现,民国时期的部分精英知识分子家庭已然开始在家庭教育与儿童、与民族、与国家之间构建起主体间的相关性,不断通过家庭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促进新国民的培育和新国家的建设。

一、切入视角与援引理论

近代以来,民族危亡是中华民族民众所集体关注的最迫切问题。支撑整个宏观社会的小农经济基础濒临解体,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体系也随之进入充斥各种冲突与抗争的裂变过程。民主、自由、开放、平等的西方现代政治文明给中国的新青年们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感觉,迎合了他们对人性的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唤醒了他们的主体意识、集体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在西方列强不断的侵犯下,自古以来中国封建帝权无法彻底触碰到的基层民间力量,在外在强力的推动下得到了觉悟与凝聚。民族意识一夜之间骤然凸显。各阶层有识之士都致力于急速建立起一极具凝聚力的民族国家,以达内外制衡,维持中华民族的生存之目的。他们努力维护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形成的文化认同,保持这一文化系统的稳定性与纯粹性,不被外族文化所侵扰与解构。

从清末新政到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文化与教育领域一直处在趋于裂变的渐变发展进程。直到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才得到了一定的扭转。新文化运动广泛涉及政治、文化、教育等社会领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推涉到实质性内核文化层面的革命高潮。人们意识到,只有民族国家建立起来,中华民族才能在世界舞台得到应有的待遇,才能获得平等的国家地位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受到国内外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此时的民族主义内涵逐步自发、自觉地从狭隘的民族去异,发展为基于国内各民族共荣的国际各民族平等相处,从而建立起利于各国、各民族共同进步的社会新秩序。开放的文化视野与理性的爱国精神逐步得到凸显。民族主义所代表的不是偏激,不是极端,而是逐步以一种平和、理性却自觉、坚决的爱国精神与文化态度去重新塑造近代中国社会中的每一个主体。新型知识分子阶层的部分新青年们,尝试通过自身主体性的彰显,开创新文明的践行模式,最终实现建设新型民主的民族国家的价值诉求。在民主民族国家的平台上,个人、国家、民族是三位一体的,每个人都可以合法地获取基本自由,实现自己的基本尊严与基本价值。在民主政权的管理下,精英知识分子阶层在社会开化、文化开放的心态下,推动整个民族国家从政治变革为起点,走向伦理变革与文化变革。“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2]民众开始意识到需要逐步改变自身被帝权统治的社会遭遇,成为民主国家中的自由公民,能够自觉、自主、自立,也能对自己身处其中的国家、社会与民族的前途承担建设与保护的责任;国家也不再是王朝统治下的专制机器,而是基于人民平等的公共政府,需要对民间的基本利益做出最大化的实质性推进,并且还要使民族国家成为世界秩序中的一分子,推动本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融合。

从某种意义上讲,民国中后期,民族主义已经从传统走向现代,“由前现代的一致对外之‘外竞’意识到由民主而民族的‘内竞’身份意识”[3]。“这里所论的现代民族主义在政治哲学上是民主的、开放的乃至‘世界的’民族主义,在社会哲学上则是个人的、自治的乃至‘自由的’民族主义。”[4]可以看出,现代性文化价值体系对人本主体的独立、自由、自主、平等的诉求,已与民族主义精神很好地接榫。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无论是以文化启蒙为渠道还是走文化变革的路径,都需要依托自由、民主、平等的民族主义精神为各个社会场域的演变指明道路。家庭教育也是这样。本文从民主的民族主义视角切入,探讨民国家庭教育对新国民培育的尝试,对其做出历史铺陈与理论解释,揭示民国时期家庭教育现代化的嬗变与民族国家建立之间的交互型架构的机理。

二、民国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国家观念的引入

自晚清到民国,随着国家危亡的愈演愈烈,国家建设、民族维持对国民性的改造要求日益增强,而知识分子也愈发意识到传统家庭教育对于儿童作为“人”的发现的缺失。因此,家庭教育开始成为社会改革的切入点之一。民国时期更是将家庭教育推上了历史舞台,“谈社会革命者,当毋忘家庭改革的重要”[5],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改革的起点;教育是直接关乎未来国家之国民的事业,所以“欲想救国,首先要从教育下手,且从教育的根本上下手”[6]。知识分子们立志于将家庭教育实践,贡献于建立民主的民族国家。

混乱、无序的社会生存状态需要家庭教育超越家庭场域,冲进公共视野,从而推动新社会、新国家的建构。家庭教育需要迎合民族危亡的变革要求,为其培养拥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现代知识的新国民。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家庭教育承担起为未来的国家培育新公民的社会责任,公民教育成为家庭教育的新内涵,是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公民教育的目的,是造就健全的国民;而健全国民之养成,其初仍有赖于家庭”[7],这就是新国民的培养与家庭教育之间存在的密切关联。

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家庭教育,受家本位理念的深刻影响,家庭教育确实带有很浓郁的私人化色彩:“可以说:中国的家庭教育,完全是出发于自私的‘个人化’的,一点没有‘社会化’和‘事业化’的意味。”[8]整个传统社会,自上而下各阶层的家庭教育的实施理念基本都是指向个人、家庭、家族、宗族的利益获取与发展,“下级人家对于子女,心目中只要他们将来能赚钱吃饭,中级人家对于子女,要希望他们读书上进,光大门楣,上级人家对于子女,要希望他们保守家产,不堕家声,都没有把子弟怎样做一个健全有用的‘人’,怎样在社会上做些造福群众的事业,怎样为国家建树些功绩等等问题放在心上”[9]。而近代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危机,促使部分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家庭开始意识到了传统家庭教育的弊端,开始批判和试图颠覆原有的家庭教育理念。薄弱或者不当的家庭教育培养出能力低下的儿童,他们长大后便无法通过自身的行动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重构的历史使命。传统社会中,很多年轻人“爱护家庭和亲戚,比爱护国家和民族来得浓厚;甚至只知有家庭,不知有国家;只知爱亲属,不知爱种族”[10],所以社会动乱与变革时期的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确实就是要尽力改变“一盘散沙”的民间社会状态,帮助父母树立起培育子女国家意识、民族信念的教育理念,在家庭中推介为国家、民族着想的意识。“其实忽视了家庭教育,便是等于忽视自己的子女;或者更进一步说,简直是阻碍儿童前途的发展,削弱民族新生命的实力”[11]。在传统社会濒临解体之时,只有抛弃个人自私主义和家庭自私主义,将爱家庭推广到爱社会,改良家庭教育,中华民族才有在内外交加的困境中崛起的希望。[12]可以说,民国时期家庭教育理念中对家中子女国家观念与民族信仰培养的聚焦,折射出的是民族国家对于通过教育来强国保种的迫切需求,也是部分知识分子家庭通过理论构架与实践落实的双重路径将儿童、父母、家庭纳入到民族复兴的主体中来所做的尝试。

三、民国家庭教育的新目标:养成国民性

在国民性育成的理念指引下,家庭教育开始将实际目标指向培育有民族意识的现代国家国民。具有什么样的国民性才是新国民呢?“以有秩序,能忍耐,勤勉,和顺,思想坚定,有向上的志趣为主。于此,可以一言蔽之,即使儿童有做人的好习惯。”[13]有识之士认为,中国社会想要摆脱现存危机,实质性地实现“现代化”的社会改造目标,首先必须通过对儿童国民性的养成培育出能够适应现代文明社会要求的未来之国民。“家庭是产生国民的地方,其使命最重要的,便是训练教养国民,使成为健全的,有用的公民,这是非常明显的。”[14]

民国时期,基于现代民族对国民的基本要求,家庭教育开始重视国家观念的培养。在学习西方教育思想并加以引入与传播之r,很多知识分子都将重视国民教育、培育国民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归纳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特色之一,他们由此“主张唤醒民众以恢复民族精神,以挽救民族危亡”[15]。很多论者指出,传统中国社会的国民秉持着儿童是家庭私有财产的观念,“一切文物制度风俗习惯,均以家庭为中心,所以国人对家庭观念特别浓厚……所以中国人的团结力,只及于宗族而止,还没有扩张到国族”[16]。西方各国则和我国传统家庭观念不同,他们大多坚持要在儿童与社会之间建立桥梁,甚至让社会替父母教养儿童,例如俄国的国家儿童公育政策。[17]又如,“在国家社会主义下之德意志,智育与精神教育持有紧密的关系”[18],在家庭中,培养“坚毅、勇敢、爱国”的儿童,使之能够“爱国,为同胞而能牺牲自己”[19],这些都是德意志极具民族凝聚力的根源之一。

从这一层面看,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一直被忽略的内容确实就是儿童集体观念、国家观念的养成。所以在家庭教育新理念的指导下,将家庭教育的新教育目标之一确定为改革传统家族教育的封闭性,满足基于社会动荡时期的国民质素需求,培养具有民族观念、国家观念、集体观念的儿童,是符合变革时期的社会需要的。“一个民族要不为他民族所同化,所消减,需要有坚确明了之民族意识。有民族意识,才能认识、保持,并发扬自己民族之精神与文化。”[20]特别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动乱不安的时代,通过家庭教育达到培养孩子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的教育目标,实能为实现民族振兴的社会目标提供本源之动力。

四、民国家庭教育的新内容:爱己、爱人、爱国家

在明确家庭教育目标包含国民教育的基础上,有学者指出,“军国父母的教养子女,是依据文武并进的原则的”[21],父母在对子女展开德智体各方面的教育时,“还要努力养成儿童的斗争意志,要叫子女敢于为正义而奋斗,乐于为正义而牺牲,并遵守纪律,服从领袖,勇往前进,战胜艰难,爱团体甚于爱个人,爱公义甚于爱私情,爱国家甚于爱家庭。此外,父母还要把关于文化的事项,告诉给子女知道”[22]。对家中儿童开展民族意识、斗争意志的培养,不等同于对其进行机械、强制的灌输。不仅不等同,而且需要防止极端化的趋势,避免民族极端主义倾向的滋生,要引导儿童在对世界各民族平等、自主产生认同与推崇心理的基础上去认识、热爱、建设自己的民族国家。怎样才能有效激发儿童的民族意识呢?王鸿俊先生指出,父母对儿童进行民族意识的教育时应该从这样四个切入点入手:“(一)布置富有民族思想之家庭环境;……(二)讲述民族史地及时事消息;……(三)教以爱国家爱民族之歌曲及游戏;……(四)鼓励为国家民族牺牲奋斗之行为……。”[23]“民族意识、国家观念,应于儿童时期加以训练。父母可为儿童讲述中国历史之伟大,国家史实,中国故事及民族英雄故事等,以激发民族意识”[24]。只有将本民族的某些相关文化要素及早、逐步地渗透入儿童日常所经历的家庭生活中,让儿童耳濡目染,才会促进儿童在价值观中生成坚固且积极的民族意识,也才能塑造出适应未来民主国家政治、文化等社会要求的新国民。

再进一步沉入到家庭教育的基础,社会中普世的伦理道德体系的传授也是民国家庭教育为培养新国民所作的基本工作,也构成了这一时期国民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家庭的教育性是否得到充分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家庭道德氛围的营造以及对子女的熏陶。“良好的德性,如诚实、仁爱、自信、自制、敬重别人等,每须在家庭中培植其基础。”[25]特别对于低龄子女,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概念较为模糊,对身边的人与事的感受反而比较具象化,所以他们需要在真实的家庭教育场景中去感受最为真实、最具存在感的道德感,通过每日亲身体验到的家庭生活学会认识、理解、体谅他人,继而逐步学会认知、适应、融入新社会和新国家。比如说,父母教会子女用一些具体的行为表达对父母的爱,帮助子女体会亲子间最简单质朴的爱,慢慢地子女就会养成爱别人的倾向,并将这种爱推及自己的同伴,甚至是陌生路人,生成了爱的基本情感。同时,“家庭夫妻之爱,可使儿童知道恕道、忠心、与敬重别人之重要”[26],当子女在家中每每看到父亲与母亲之间互敬互爱、有商有量的民主、平等的沟通场景时,便可直接滋生出对父母和小家庭的忠诚心与归属感。而在民国社会,大多数家庭还是多子女家庭,小孩子在家里与自己的兄弟姊妹共同利用一些资源时,能够养成分享、合作、友爱的精神,“家庭中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之人,相处既久,可使儿童知道将来在社会如何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之人相处”[27]。“扩而充之,可使其爱民族,爱国家,爱人类”[28],从而也就能从更广泛的范围里帮助孩子形成新的民族国家需要儿童拥有的对于“民族”“国家”的情感与意识。

五、民国家庭教育的新方法:民主的路径

民国时期,众多有识之士在整个国家朝着科学与民主转型的社会情境中,呼吁民众将自己所管理着的小家庭从不平等、不民主的等级制关系结构向平等、民主的主体间情感式关系结构转型,以发挥民主家庭对民主国家建设的贡献作用。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才能在家庭教育中实现国民民族意识的养成呢?笔者认为,民主的民族国家的建设,需要具备民主意识与民主能力的新国民;养成如此的新国民,所提供的系统教育也必须是极具民主意味的。

鲁迅先生曾评价过中国人的家庭教育态度:“一种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也无妨,在家里是霸主,出了门却像失了网的蜘蛛,毫无能力;另一种是终日给予冷漠的待遇或呵斥,甚至打到孩子畏缩,仿佛是奴才、傀儡,而父母却美其名是‘听话’,自以为教育成功。英国的儿童沉着,德国粗豪,俄国雄厚,法国漂亮,日本聪明,都没有一点中国似的衰惫气象。”[29]苛刻严厉的方式是不民主的,因为这种教育方法的出发点就是父母视子女为自己附属性的存在,子女可以经由父母的意愿控制和管理,这是一种忽视儿童主体性的教育方法;而宠溺放纵的方式同样也是不民主的,对民主的理解最忌将其等同于无规则、无约束,对子女不加任何管束的父母实则实施了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方法,忽视了子女主体性成长过程中所充斥的种种不确定性,也忽视了子女的可教育性,实则误解了民主、平等与自由,极有可能催生未来民主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现代科学的教育学将儿童视为一个独立的主体,有着自身所处的成长阶段的独特心理发展规律以及与之相应的独特情感需求。现代性的儿童教育观、民主化的新国民培育观要求民国时期的父母们在家庭里教导子女时要充分认识并尊重儿童的自我意志与独立个性,因为家庭教育“不在于使其将来成为一个人,他现在本身就是一个人”[30],民主的国民教育更需要将儿童从小视为有主见的独立个体。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关系中将儿童视为父母成人的附属物,儿童自身本应具有的独立意志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亲子关系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家庭里的民主也就成为空谈。忽视尊重、强调命令、实施控制,实则是中国传统社会里传统家庭教育方法的重大错误之一,“以责罚为施行家庭德性训练之工具,亦属异常普通,然多用责罚,尤为无益而有害”[31]。做父母的主观地将子女看成是“小大人”,这着实会使儿童生活在夹缝里。如果儿童不接受,父母就认为孺子不可教,为了避免子女不成人,就要强制执行各种律规,甚至于打骂孩子,孩子的身心便会日积月累地受到伤害,民主的意识与能力便无从实现,长大后完全看不到新国民的影子。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呢?究竟民主方法对发展儿童的民族意识和国民性有什么作用呢?民国建立后,受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指引,民主的教育方法开始渗入到家庭场域。其具体的内涵即是,在儿童首先成为参与主体的教育活动情境中家庭各个主体之间的互相尊重。“儿童要被认为是人,他实际确实是一个人;像一个和他一起生活着的成人一般的人。”[32]从生命体的角度看,儿童本身就正在作为“一个生命”而独立地存在并成长着,具有自然的合法性,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有从最初的家庭生活能够体会到民主意味的小孩子,L大成人后才能成为有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的新国民,才能在建设民主的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再进一步深究,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关乎民主、民族的能力,就要真真切切将之渗透在对子女的生活教育中。“家庭中有种种服务,也可训练儿童将来对社会和国家尽其应该之义务”[33],家庭经济管理、家务主持料理等活动都能充分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与能力,父母可以通过这些家庭事务与活动来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国家观。民国知识分子眼中的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倡导以培养儿童高度的国民性为目标,重点养成孩子的亲爱心、互助心、礼仪心等品质[34]。

同时更加显著与直接的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被知识分子们重点提出,非常明确地呼吁国民通过有效的家庭教育孕育出新国民。“要培养国民之国家观念,就必须按照‘天赋人权’来进行家庭革命,使人人具备‘独立羁绊之精神’、‘乐死之辟之气概’、‘尽瘁义务之公德’和‘个人自治、团体自治,以进人格之人群’等素质。”[35]传统社会秉持的宗法观念严重束缚着儿童的自由成长,并严重妨碍了儿童在童年期里集体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的养成。比如说,赵媛就在自己的论述中极力主张母亲教育儿童时要引导孩子养成英雄豪杰之气魄,这样才能使其长大成人后能够扶翼纲常、整顿乾坤,而不是只将眼光局限于升官发财之道。[36]也有论者指出,儿童思想是最为纯洁和可塑的,在国难当头之时,尤应加以运用,要将国耻讲给孩子听,“无形中培养他们的爱国思想”[37],从而让他们长成之后铭记历史,“自把这些基本知识,深刻心中,永不会忘却的”[38]。也就是说,只有从儿童幼时所经历的家庭教育入手,将民族集体的意志与精神渗透到其每天经历着的生活中去,才能使他们知社会、知国家、知民族。

六、结语

现代民主的民族国家文化的传播就是要致力于塑造新的社会中的自由人。这样的人不同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一味顺从;他们能够自我辨别、判断与选择,并能对自己、家庭,继而对国家负责任;他们始终以团体、民族与国家的利益为重,却又不忽视、失去独立的自我。本文认为,要塑造这样的新国民,发展家庭教育是根本性、奠基性的必由之路。要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公民质素传播继而渗透到个体精神中去,要将现代民主社会意识形态民主而尊重地输入到民众中去,从而实现其合法性与操作性,变革传统家庭教育并有所理性扬弃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当务之急,也是不得不重视的一个基本实现路径。由此我们也可以认为,近代以来尤其是民国时期家庭教育的迅速转型与发展的历史,是在现代社会文化塑成的过程中被其光辉照耀到的一个微观层面,其在渐变到聚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风格特征与价值取向,得益于并传承了更加宏观的近代教育变革历史,乃至整个大社会场域中的文化嬗变历程。

从史实上看,当国家危亡不断加重之际,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人的民族意识确被侵略与失败激活了,人们开始理性地从伦理思想与社会文化的层面寻找中华民族衰败的根源,并也主动将目光投向了家庭教育领域。现代国家需要的是具有社会公共精神的新国民,而不是王朝统治下臣服于王权的臣民。当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将自己塑造成这般模样的家庭教育的社会文化根源时,他们便会试图构建出适应新国家、新文明对“人”的要求的家庭教育体系。随着民族主义的文化精神崛起,家庭教育这一最基本的育人活动被政府与民间逐步自觉地与国家政治相勾连了。家庭教育关乎公民个体的终身性成长,必须摒弃家庭自私主义的传统教育追求,教会子女将对己之爱、对家庭之爱推广到他人、团体、全社会,立志于教养出体谅他者、团结群体、热爱国家、忠于民族的新国民。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教育的本原问题才能得以解决,继而才能达到强国保种的目的。

可以说,民国时期的家庭教育理念中对儿童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的聚焦,充分体现了民族国家对于通过教育以达到民族复兴的现实诉求,同时表征的是社会文化启蒙时期的知识分子阶层在通过关注家庭教育理论架构及其现实践行的路径将家庭与身处其中的每一个家庭教育主体纳入到民主国家建设工程中来的尝试。

而在以培养新国民为家庭教育基本目标的指引下,民国时期家庭教育的各个具体内容维度便随之成为了家庭教育现代性变革的各个具体指向。传统的中国宗族家庭一直沿袭等级严苛的宗法伦理,将家族中的儿童视为成人的财产或依附,抑制了儿童意识中民族观、国家观的生成。而国难当头的社会剧变期,亟须塑成国民的团体意识、国家观念与民族精神,以促进儿童通过接受现代教育这一路径形成复兴民族的能力。一言以蔽之,旨在塑造新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秉承了民族主义的风骨与品格,构成了民国时期家庭教育现代化嬗变的重要所指。

参考文献:

[1][15][16][23][24]王鸿俊.家庭教育[M].重庆:正中书局,1942:1.10.10-11.11-15.4-6.

[2]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J].青年杂志,1916,1(6).

[3][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M].崔志海,葛夫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173-174.

[4]张宝明.阐释与启示:20世纪初年民族主义谱系的嬗变[C]//郑大华,邹小站.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8-99.

[5][6][34]范桂田.公教家庭教育(上)[J].磐石s志,1937,5(1).

[7]吴云高.家庭教育[M].上海:中华书局,1948:15.

[8][9]钱品珐.实施家庭教育奏议[J].妇女月报,1935,1(8).

[10][11]陆传籍.大时代的家庭教育[J].东方杂志,1939,1(1).

[12]孙以琴.谈谈家庭教育[J].妇女月刊,1943,3(3).

[13]张子和.家庭教育的原理与方法[M].上海:大东书局,1933:8.

[14]柳泽民.家庭教育之理论与学校教育之联系[J].广西教育研究,1941,1(6).

[17]走向社会的孩子[J].玲珑,1933,3(30).

[18][19]德驻日大使奥特根夫人.德意志的家庭教育[J].琳,译.三六九画报,1940,6(9).

[20]章绳以.家庭教育之研究[J].教育杂志,1936,26(12).

[21][22]陈征帆.军国父母论[M].上海:中华慈幼协会,1937:6.7-8.

[25][26][27][28][33]陈东原.家庭与教育[J].妇女新运,6(5).

[29]金隐铭.鲁迅杂文精编[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432-433.

[30][32]B・Liber.家庭教育中底几个基本错误[J].张立人,译.教育杂志,1929,21(7).

[31]徐松石.家庭教育与儿童[M].上海:中华书局,1926:78.

[35]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64.

[36]赵媛.家庭教育论[J].妇女时报,1911(1).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篇9

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及和谐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首次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全书三十三章,分别阐述了人生、教育目的和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批判旧教育,建立新学校的原理、教育教学基本原理、各学科教学方法、学校纪律、制定统一的学校纪律及各级学校的方案、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应具备的条件等内容。而在其著作中,和谐教育思想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他力求通过教育来救赎人类、改造社会,实现全人类自由、平等、和谐,其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乃至于世界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仍有独特意义。夸美纽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和谐教育思想进行了论述。夸美纽斯认为个人和社会是相互依赖的,个人成长和需要的满足不能脱离社会,而社会的发展进步又依赖于许许多多个人的力量而实现,最终,他将一个和谐社会的构建归功于和谐的教育。

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夸美纽斯对教育目的、教育原则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体、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在《大教学论》 的开篇卷首,夸美纽斯已明确指出:我们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他要通过改良学校,培养更多的和谐的人从而改造社会的目的可见一斑。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贯穿于教育理论的始终,是和谐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一原则包含了两方面含义,其一,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性。他认为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规律和法则,就如花儿的开放和凋谢一样,有着自己的规则。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有着自然的天性,对其进行教育也不能破坏这一规律。其二,教育要遵循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如前所述,人作为自然的产物,有着大自然与生俱来的成长规律,他将个人成长划分为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四个阶段,要求在每一个阶段要按学生的年龄及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导。因此,他根据人身心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划分了人受教育的年龄阶段, 建立了统一的学制,对我们后世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现状

2.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子女早期的品德行为养成教育离不开家庭。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因为拥有亲情的重要成分而具有特殊的性质,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对孩子做人做事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真正的成功,父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是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是一个人形成早期社会意识和行为的摇篮,并将伴随其一生。即个体的社会化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环境将影响到一个孩子将来与人相处、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等行为的表现。社会的高度文明不能抛开家庭的作用,因此,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应该重视家庭的“教育”功能。

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终身性的。比如,在一个家庭氛围比较和谐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比较开朗,生活态度积极,较易相处。因此,家庭教育的好与坏,不仅影响到孩子的早期成长,而且关系到孩子步入社会后在性格、意志、情感等方面的发展趋向。

2.2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由此引发出一系列新的社会和家庭问题。家庭环境的不良、家庭教育观念陈旧落后,目标不切实际、教育方式不科学等等则是造成一系列问题的根源。由此可见,我国家庭教育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首要因素。一些家庭中,由于父母的感情不和而经常发生争吵,孩子会感觉缺乏安全感,变得心事重重,从而无力顾及功课和学习。

家庭教育观念决定了父母的教育目标及教育方法的得当与否。然而当今家长存在的一些教育观念,在无形中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从而阻碍了孩子的成长。一些家长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愿望与追求,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过早将孩子的人生划入了自己精心设计的蓝图内。一些家长因为忙于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放弃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他们大多给予孩子以更多的物质补偿来弥补心中的缺憾。更有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学校,视自己的责任于不顾,这种做法实在令人堪忧。

3 夸美纽斯和谐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3.1 主动创造和谐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发生作用,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会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正能量,孩子大都具有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特征。而不太和谐的家庭氛围则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孩子则表现出胆怯或暴力等极端,性格孤僻且缺乏自信。因此,家庭环境是万万不可小视的。

3.2 重新明确家庭教育目标

家长应将教育观念从“望子成龙”转向“望子成才”。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了解孩子的愿望,才能保持童心,跟孩子筑起沟通的桥梁。家长不应该教导孩子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每一种职业,应该让孩子知道每一种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个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影响各不相同,不同条件的孩子孩子将会适合不同的工作和职位,家长应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为他设计一个切实可靠可行的未来。

3.3 积极构架家校沟通桥梁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固有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单独承担培养教育孩子全面发展的任务,因此,家校合作将是最好的选择。家长要彻底转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主动与学校和老师取得联系,共同承担起培养教育孩子的任务。同时,家长只有在与学校的长期沟通中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与教师交流,获取更多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篇10

    2家庭廉洁教育的途径由于家庭廉洁教育的缺失,越来越多的行贿人在行贿的时候采取迂回路线,通过向干部家属和子女发射糖衣炮弹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家庭成员的拒腐能力已成为影响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重要因素。从近两年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官二代”和“富二代”现象,我们也可发现父母的行为举止深深地影响着许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更加严重地影响到了他们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后的价值观和财富观。针对以上现象,学者们认为,家庭廉洁教育应主要包括权力观教育、财富观教育、亲情观教育和道德伦理教育等内容,而其主要教育对象应包括领导干部自身、配偶、子女和其他家庭成员。家庭廉洁教育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

    2.1立足于传统道德风尚,并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刘德云在研究中指出,家庭廉洁教育要兼顾美德教育、家风教育和传统教育。首先要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将家庭构筑成为一个廉洁、幸福和温馨的港湾。其次要明确亲情和原则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在原则之外讲感情,在感情之内讲原则,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避免羁于亲情、背弃原则的事情的发生。最后要加强传统家本思想教育,使家庭成员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家庭幸福所产生的后果。家庭成员之间要共同形成“尊廉、助廉”的格局[7]。还有一些研究学者认为,进行廉洁文化建设要从小家开始,增强家庭观念,重视传统亲情教育,凸显家庭责任感,从思想上改变领导干部的认识,优化家庭德育环境,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家庭氛围,这样有助于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从而从根本上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几率[8]。一些学者建议,家庭廉洁教育要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看待,将其纳入党建和政治文化建设的大格局中,高度重视家庭廉洁教育,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9]。利用与廉政文化建设相关的中国优秀传统资源,如“立志”、“畏”“知耻”的论述,以人为本,立足家庭这一特殊场所,将廉洁思想与“五好文明家庭”和“学习型家庭”相结合[10]。

    2.2重视对配偶的廉洁教育郭群认为,为了加强配偶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要立足于家庭,发挥家庭优势,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即“干部本职工作与家庭助廉的关系”、“干部廉洁自律与家庭助廉的关系”、“处理好干部防腐倡廉与家庭助廉的关系”,而配偶要努力营造家庭亲情氛围,在事业上、生活上当好监督员。通过领导干部与配偶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影响,促使领导干部及其配偶都有正确的权力观、财富观,共同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家庭环境[2]。王忠武指出,依靠家属助廉需要培养一个可以理解和尊重配偶的廉内助,在生活和事业上都可以给予合理的关心和支持,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还要时刻提醒配偶遵循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3]。

    2.3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李海凤指出,要想培养子女良好的价值观念,提高子女的道德素质,家长要以身作则,与学校、社会形成三股合力。首先父母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要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善于自我批评,注意生活作风,加强对子女的正面引导[10]。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篇11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长辈的自身素质和水平对子女的个性发展和性格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们的言行举止、价值判断以及家庭关系的氛围,对子女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父母长辈在家庭教育和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带头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首先,在教育认同方面,父母长辈作为子女的偶像,其道德人格状况、修养水平都将成为子女认知的标准,父母长辈的道德水平和价值取向,对子女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父母用适当的时机和语言明确地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其次,在教育示范方面,父母长辈与子女朝夕相处,子女在为人处世、行为动向等方面常常把父母长辈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父母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与子女整体素质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联,这就需要父母长辈在实际行动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带好头,做好示范。最后,在教育导向方面,子女在家庭中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父母长辈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对子女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父母长辈要强化角色意识,自觉担负起培养教育孩子的责任;要强化责任意识,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影响和教育子女。

三、不断优化家庭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家庭氛围是否和谐,家庭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向上,都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取向,尤其对家庭中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更是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不断地优化家庭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1.尊老爱幼、互敬互让,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现阶段,在家庭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提倡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和关怀,努力营造家庭中和谐的氛围,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爱国、爱家、爱人民的理念和诚实、正直、勇敢、进取、自强的精神在家庭教育中传承和发扬。

2.家庭教育的方式要科学化,内容要生活化、大众化

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其教育方式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讲究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家长做到善于与子女交朋友,多与他们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达到心灵的共鸣、情感的交融,使其行为习惯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的生活就是课堂,家庭教育要注意教育内容必须生活化、大众化,让子女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

3.推动家庭教育的理论体系建设,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者的素质

理论对实践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不断推动家庭教育理论体系的建设,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者的素质,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为其提供强有力的动力,还可以探索和创新家庭教育的形式,如设立家庭教育辅导中心,通过多种媒体的宣传,模拟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等。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篇12

家庭期望,即父母对未来子女形象在自己心目中的一个预先设定,也是父母对子女将来社会角色的一个事先定位[1]。在农村,家庭成员之间角色地位悬殊,家庭期望对女生的学业表现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家庭期望亦受家庭经济、家庭文化和家庭规模的制约。

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该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所在镇与广东省罗定市的泗纶、加益两镇山水相连,边界线长达32.5公里,国道207线贯穿全境。

二、家庭期望对学业表现的影响

(一)学业表现与学习能力无关,与家庭经济状况高度相关

在当地,受“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不少家庭都拥有3-4个孩子,学费自然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父母往往会要求大女儿和二女儿提早结束学业,进城务工以补贴家用。“自己想去读书,他(父亲)叫最好不读,去打工,家庭经济问题,因为自己是第二个(孩子),如果读,还有一个妹和弟也肯定要读,所以最好是打工赚钱,”一位被调查对象如是说道。

(二)学习机会的偏向化

在农村地区,生男生女是不一样,“以男为尊”的观念不仅体现在生育偏好上,还影响了家庭资源的分配。父母基本上无暇顾及大女儿和二女儿的学业表现,更不用说是好好学习、上高中、上大学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女生的学业目标就是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然后外出打工,至于学习成绩好不好,则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四、家庭期望影响学业成就的原因

家庭期望是父母表现出来的对子女在学业成就、人生目标上的想法,这些想法的背后有着更深刻的经济和文化根源,下面从家庭经济、规模和观念三个方面对家庭期望形成的原因进行探究。

(一)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根据《广西统计年鉴2011》和《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0年,广西农村人均纯收入为4543元,而当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广西农村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这样的收入下,农民能为自己的孩子受教育付出多少呢?在2010年广西农户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一项为182.55元,约占人均总体收入的4%;在全国按收入五等分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一项,低收入户人均164.96元,中低收入户为235.15元,可见,按照收入划分,广西的农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在全国中处于低收入户和中低收入户之中。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有限的收入,使得农村家庭不得不在教育等生活消费支出方面进行限制,人为决定子女的受教育权和教育目标。

(二)家庭规模的影响

2010年,广西家庭平均每户人数为3.34人,略高于全国家庭平均每户人数的3.10人。这是一个将城乡家庭合并计算的平均每户人数,在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不如城市严格的农村地区,家庭平均每户人数将高于整体平均数。

家庭子女数量越多,家庭规模越大,父母需要照顾和教育的孩子就越多,在拥有的时间和精力一定的条件下,每个孩子从父母身上分到的照顾和教育就越少。、受家庭规模的影响,女孩获得的关注本来就少于男孩,加上“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自然也难以获得更高的家庭期望。

(三)家庭观念的影响

1、性别不平等的观念

男女不平等的观念由来已久。中国是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在古代的基本趋势是,社会越发展,妇女的地位越低,对妇女的限制、歧视、摧残越严重[2]。传统社会中女人比作男人的附庸,性别不平等现象比比皆是。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社会性别不平等制度已经消亡,但是,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并没因此消失,而是从不同方面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生育习俗依然根深蒂固,不少家庭为了生育男孩而多生育子女,这些都导致了父母对于女儿的学业期望的降低,男女教育机会在事实上的不均等,没有给女生以好的学业表现激励。

2、读书无用论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机制,需要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良性作用,这便是教育的职能。教育制度的社会功能有:教育的社会化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选择功能,其中教育制度的社会化功能是最基本的[3]。读书无用论的抬头,正是在高度经济化、全面经济社会的影响,人们对于教育制度的社会功能的判断标准发生了变化,用经济效益衡量教育制度的社会功能。在调查中,就有村民认为“读大学出来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还不如直接去打工赚钱”。

从根本上来看,男女不平等的观念和读书无用论是一组矛盾的观念,一方面,在接受教育对象的选择上,父母仅从观念出发进行选择,并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是不经济的;另一方面,在对教育的产出估计方面,人们又把经济效益无限扩大化,以低的经济效益否认教育的社会功能。这样矛盾的观念,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学业期望表现出来,通过升学率,产生女性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于男性的结果。

三、结论

经济发展落后和社会性别不平等在部分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由此导致的教育机会不均等。女性受教育程度低正是社会性别鸿沟的表现之一,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改善,健全妇女权益保障体系,加强对妇女的教育培训。同时,针对落后的传统观念,必须加大对男女平等观念的宣传,在就业方面给予平等的机会,事实保障男女平等。

教育的机会均等,指的是“从满足社会成员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来看,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相应的教育,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社会成员在教育利益面前人人平等” [4]。这里,性别差异导致了教育机会的偏差。因此,提高女生的学业表现必须从提高教育机会入手,这包括经济、政策和文化等方面。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参考文献:

[1]李理.家庭期望和学生学习动机[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4):32

家庭教育理念论文篇13

传统的中国家庭指在中国封建宗法制和小农自然经济条件下存在的家庭。古代中国,家庭教育中德育职能至上,视家庭为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重视个体自我教育。《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治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在家天下的中国古代社会,齐家既是修身的目标,又是治国的基础。因此,如何“齐家”便成为古代家庭教育的根本追求。

传统家庭教育把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作为其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父慈子孝、君义臣忠、兄友弟恭与贤妻良母的观念至为深入。“尊德性而道学问”,强调知识授受的道德化,从而使知识授受与道德教化合二为一,在教学中培养道德,在道德训练中学习经典。因此,从儿童本身的生活体验出发来培养其尊老敬长的情感,最为自然最为贴切。因先天的血缘关系和后天的养育关系,儿童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一种对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家庭群体感的认同和对家长养育之恩的孝敬情感。这种天然的情感是维系家庭的重要力量。家庭教育以此为基本出发点,既符合人的自然本性,又切合儿童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也是家庭教育获得细雨润物效应的基本因素。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而存在,通过家庭教育可以有效地传播民族传统文化,塑造家庭成员的人格,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遵从社会意愿,成为社会的同质因子。但现有家庭教育的实然状况限制其应有职能的有效发挥,甚至出现负效和职能错位现象。表现在:1、在家庭教育观念上,一方面沿袭了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光宗耀祖”、“望子成龙”等价值观念,存在着“男尊女卑”的性别歧视;一方面又受现代社会主文化、各种亚文化甚至有意无意受某些反文化影响,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注意到家庭成员的多方面发展,但又忽视家庭成员人格主导方面—道德品质的培养,出现重智轻德甚至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致使家庭成员人格畸形发展。2、在家庭教育职能方面,忽视大众传媒在家庭中的有效利用,使其传递了大量不必要甚至有害的信息;社会还缺乏一套强有力的道德规范体系,使家庭教育中道德观念的培养处于茫然无措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中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牢固基础的德育职能的发挥;现存人才选拔制度引发了学校教育职能的偏颇,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发生错位,弱化了家庭教育应有的职能,增加了家庭成员利用消极的亚文化甚至反文化中的价值观塑造自我、设计自我的可能性,使其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异质因子。

由此可以看出,现存家庭教育模式无论价值观念层面、教育职能层面还是具体的教育手段、方法层面都存在着不少局限性。转轨期的社会孕育着新型的家庭,需要全新的家庭教育,因此,从实践角度看,建立新型家庭教育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构建新型家庭教育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需要,也是对现有家庭教育反思的结果。同传统家庭教育相比,现存家庭教育的德育职能逐渐被弱化,逐渐被智育和其他一些功利性较强的教育职能所代替,出现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导致个体人格的缺失。现代家庭教育应强化其德育职能,尤其是摆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位置。古人主张“养正于蒙”、“教子婴孩”,就是要从小注意家庭成员道德品质的培养,把道德实践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使品德的不断提高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统一起来。笔者仅以当前在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最被国学教育者看好的古代蒙学教材《弟子规》为例,进一步剖析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在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和青少年家庭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弟子规》从宋朝开始推行,流传在中国有近千年的历史。由于它通俗、易懂、易行,包含了大量思想修养、待人接物、饮食起居、生活礼规等做人的基本准则,特别讲究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曾经盛行一时,被誉为“便于诵读讲解而皆切于实用的”“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在进行青少年道德教育时,其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童蒙养成的教育思想,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并进行深人研究,使之为今天的青少年教育实践服务。

(一)蒙以养正,德教为先的家庭启蒙教育

现代家庭伦理建设必须抓家庭教育,不重视家庭教育,或者虽重视但不得其法,都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家庭伦理。儿童的第一学校是家庭,儿童在这里接受做人和做事的最初教育,打下一生立身成才的基础。家庭教育的特点是亲切的,随时随地的,启蒙重于知识,模拟重于传授,而父母是无法选择的首任教师。在对待父母和长辈的关系方面,《弟子规》特别强调儿童要听从父母的教导,养成听话、孝顺的习惯。儿童在幼年时期,尚未在经验和思维方面形成个人的主见,道德观念也不具备,需要父母的正确教育和引导。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人的最初道德观念、是非标准、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所以强调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强调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特别是要强调家长根据社会生活准则,对孩子的行为活动提出要求,给予指导,并注意其表现,随时对之作出评价,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等是非善恶标准。

(二)勤奋严谨、生活有序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它广泛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待人接物和处事之中。在自身的行为举止和生活习惯方面,《弟了规》认为,应使儿童养成生活有序、讲究卫生、珍惜时间的习惯。珍惜时间。学生时期是人生之基础,“少不学,老何为”。因此要“朝起早,晚眠迟;老易至,惜此时”。2、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晨必盟,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育定位;莫乱顿,致污秽”。3、正确的衣食标准。教育孩子从小应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念,主张“衣贵洁,不责华;对饮食,勿拣择”。4、良好的步履情态。“步从容,立端正”。5,稳健明哲的处事心理。“事匆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以上规范要求青少年抓住今日时光,讲究个人生活卫生。而现实中的青少年,衣帽不整者有之,奇装异服,生日宴请,攀比奢华,追求奢侈生活方式者有之。这也说明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提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事先做人,学智先学人,育才先育德,德才兼备,既要有才,更要有德。 (三)诚信克己、慎言向善,重视人际交往的道德修养教育

《弟子规》认为,道德目标一旦确定,就要重视个体道德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使道德规范转化成为一种内在的自觉需求,并最终形成为一种制约一个人行动方式的习惯化的行为。在儿童教育中,它主要倡导儿童在诚实守信、见贤思齐、对人仁慈等方面进行道德行为习惯修养。1、诚实处好与他人关系。人别人房室应声音响亮地打招呼,“将人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借物须及时归还,“用人物,须明求;借人物,及时还”。2、言而有信,说话文明。“凡出言,信为先;市井气,切戒之”。3、语言谨慎,言必有据。说话吐字,要重而舒缓。“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4、正确认识和对待过错。明确“错,,和“恶”的根本界限,“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这对改正当前在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和问题,大有裨益。

(四)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情感追求教育

《弟子规》中反复阐释的“人则孝”、“出则佛”、“泛爱众”等规则体现出来的主要是情感追求。其中“人则孝”是感恩教育,“出则梯”是尊重教育,“泛爱众”是关心教育。

孝不仅是德之本,也是一切教化之根本与起点。因而,古代众多童蒙教育中都强调孝的内容,提倡“百行孝为先”,认为这是行为处事的基本和道德实践的起点。让孩子感父母之恩,报父母之恩,决不仅仅是培养一种家庭的美德,更是培养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人格意识。当代家庭,独生子女在家里得到过多关爱,往往容易形成自我中心主义的性格,只考虑自己的需要,不考虑家里的困难。很多大学生虽然知道靠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上学,却大把挥霍而对父母没有一丝感激;明明是贫困生,接受了热心人的帮助后,却想把受助记录抹掉。“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是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产生的主动寻求回报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人性高贵之所在。因此,对儿童进行感恩教育,让受教育者感受别人对自己的爱,体验理解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把报答别人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信念,是情感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