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营销论文实用13篇

数字化营销论文
数字化营销论文篇1

一、数字化营销

(一)什么是数字化营销

数字化营销(DigitalMarketing,DM)是指企业为了促进产品销售而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营销对象和营销行为展开的一系列如调查、宣传、策划、包装、企业经营理念传播、公众消费趋势的引导、推销和促销等活动。它要求企业以营销活动为对象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信息集成、应用与共享系统建设。它将企业各部门、各区域、甚至商务伙伴的信息通过数字化、标准化、计算机处理和网络传输,最大限度地继承和利用各类信息源,构成一个完整的营销信息模型,以便于彼此间通过网络这一信息高速公路相互查询、协作、共建共享,并避免信息源、知识源的浪费和低水平重复,从而提高营销活动的效益和效率,带动企业的全面、高速度、可持续发展。

(二)数字化营销的深度理解

1、数字化营销不仅仅是信息化技术

人们对数字化营销普遍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认为数字化营销应该作为一个技术问题来考虑,而不是作为一个营销管理问题来看待。造成有的企业认为只要建立了营销信息系统、MIS(管理信息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CIS(客户信息系统)等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把各种营销信息电子化、数字化就实现了数字化营销。而实际上数字化营销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和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企业对数字化认识不足以及营销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定位不准确将造成数字化营销的失败。

2、数字化营销不仅仅是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NetworkMarketing,NM)是指借助于互联网络、电脑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更强调运用网络技术实现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在线咨询、产品销售和客户服务等营销工作。而数字化营销更强调能够把营销数据变成营销信息,把营销信息变成营销知识的一个很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因此网络营销只是数字化营销的一个重要环节。生存在数字化时代的企业最终将成为一个全面集成的数字化企业,它是建立在企业整体发展战略框架和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法、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能够不断创新和持续改进的成长数字化方案。

3、数字化营销是数字化时代的营销哲学

数字化已深入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所有社会领域的“主概念”,它向各个领域进行渗透,甚至成为支配诸多领域的重要机制。但数字化营销的实施并不仅仅是将企业营销业务与数字化技术相匹配的过程,而是要以适应数字化生存环境为目的,真正解决“企业的生续力”为目标,通过重组营销管理模式,改造营销管理手段,优化营销业务流程,从而实现营销管理创新。因此数字化营销必然是一个以营销管理创新为导向的变革,是企业在数字化生存时代的营销指导思想。企业必须选择适合自己的数字化营销管理模式,把提高营销管理水平和环境适应能力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首要问题。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数字化营销

电子商务主要是指交易方式的电子化,可以将电子商务简单地理解为电子交易,电子商务强调的是交易行为和方式。

(一)电子商务背景下数字化营销的发展

随着国际互联网商业应用的不断普及与深入,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重心已逐渐由若干年以前的企业内部的内联网、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外联网转移到无所不能的国际互联网上来。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而在这当中,最重要的、最能体现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差别和优势的是信息流、资金流的电子化。可以说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包括与外部客户的、内部运作的和与后端供应链之间的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而数字化营销的核心目标就在于营造良好的网上经营环境,使企业和其目标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通达顺畅。

无论传统企业还是网络企业都需要数字化营销。数字化营销拉近了企业与国际互联网之间的距离,拓展了企业的电子商务视野,加深了企业对电子商务的了解,企业的电子商务目标变得更为清晰、具体,并且唾手可及。

虽然全程性的电子商务必须解决与电子支付相关的技术、经济和法律等问题,同时也要有高效、低成本的配送系统的支撑。但对于各类企业而言,在具备这些条件之前,数字化营销可以率先开展,并给企业带来效益。而企业介入数字化营销,则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问题。企业即使还没有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站点,也依然可以在国际互联网上宣传和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国际互联网黄页、电子邮件、网络广告、网络信息等手段来开展数字化营销活动,而且成本也在大多数中小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其效果也是不错的。由此可见,数字化营销要解决的是电子商务信息流中与客户之间信息双向沟通的问题,是企业在现有条件下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先行环节,因而它不仅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数字化营销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国际互联网无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从而使网络经济时代的超时空发展扩大了企业经营的空间,贸易双方可随时通过国际互联网洽谈商务。数字化营销就是利用互联网的超时空特征来展现出这种营销方式的极大魅力,使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并已成为市场主流的趋势,根本原因在于它所具备的竞争优势:

1、人性化优势

当今时代,无时无刻不在提倡“以人为本”。国际互联网络上的营销活动是一对一的、理性的、客户主导的、非强迫性的、循序渐进式的,是一种人性化的营销活动。它可以避免强势推销的尴尬和干扰,并通过信息提供与交互,与客户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客户将拥有比以往更多的选择自由,其购物更显人性。而企业也可以根据客户的反馈信息通过自动服务系统提供特别服务来满足客户的个性需求。因此,数字化营销是一种强调个性化的、更加人性化的营销方式。

2、经济优势

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营销活动,实质是一种无空间、时间限制的信息的交换,代替了以往的交换形势,由查询商品信息、商品订购至交易完成以及售后服务在合法的条件下不受任何限制的一气呵成,是一种全程的营销渠道。此外,企业还可以借助国际互联网将营销活动进行统一设计、规划和协调实施。因此,企业可节约大量的生产销售成本。而客户则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惠的价格,甚至可绕过中间商直接同生产者进行商务活动,能以更低的价格实现交易,使企业与客户实现双赢。3、服务优势

数字化营销依托于国际互联网,在国际互联网上可以展示商品目录,提供有关商品信息的查询,可以通过网络和顾客做互动双向沟通,收集市场情报,进行产品测试与消费者满意调查等,是产品设计、商品信息提供以及服务的最佳工具,为厂商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网络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快捷、准确,能够及时反映客户的意见,及时与客户沟通,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努力改善与客户的关系。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在国际互联网上开展营销活动,使整个市场充满了活力,客户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也使客户拥有了更大的权力。因而企业只有不断改进服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可持续发展优势

国际互联网的使用者数量快速成长并遍及全球,使用者多属年轻、中产阶级、高教育水准的群体,由于这部分群体购买力强且具有很强的市场影响力,因此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市场主体。国际互联网还是一种功能最强大的营销工具,它同时兼具渠道、促销、电子交易、互动客户服务以及市场信息分析与提供等多种功能。它所具备的一对一营销能力,正符合了直接营销与关系营销的未来趋势。此外,数字化营销是建立在以高技术作为支撑的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上的,企业实施网络营销必须有一定的技术投入和技术支持,改变传统的组织形态,提升信息管理部门的功能,引进复合型人才,使企业才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由此看来,数字化营销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的优势是其它以往任何营销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同时,这种营销方式也是网络经济时代的趋势。

三、电子商务背景下数字化营销的应用

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就应该掌握营销策略,深入的开展数字化营销。在以国际互联网为媒介进行商务活动的电子商务时代,导致了企业市场营销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如何借助有效的营销手段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参与全球范围的大竞争,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一)电子商务背景下数字化营销的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

数字化营销的理论基础是从财务管理中杜邦分析法中延伸出来的: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净资产收益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资产净利率的高低。而资产净利率又受两个指标的影响,一是销售净利率,二是资产周转率。要想提高销售净利率,一方面要扩大销售收入,另一方面要降低成本费用。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资产占用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影响资产周转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产总额,由杜邦分解式和杜邦结构图均可见:销售净利率越大,资产净利率越大;资产周转率越大,资产净利率越大;而资产净利率越大,则净资产收益率越大。数字化营销的信息反馈机制主要是加快资金周转率,提高企业财务投资中心的效益,降低库存损耗,加快流动资金的周转,降低利息损耗,降低成本中心的成本。对利润中心来讲主要是扩大产品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来提高利润中心的效益。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数字化营销要解决的问题

1、解决企业营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企业盲目地生产,是企业由于对市场销售的情况无法及时统计和做出反应,从而造成产品库存加大,资金周转时间加长,货款回收不及时等问题。这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降低了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和盈利能力。而且也影响企业的形象,降低了企业品牌的价值。

2、解决促销的局限的问题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各商家为了促进产品销售,使出了浑身解数,各种各样的打折、促销外加礼品赠送等满天飞。但是,纵观大多数商家的这些行为,都只是为促销而促销,并没有将市场营销的其他元素通过促销行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造成市场在促销过后人走茶凉的局面。促销一方面使企业利润下滑。

3、解决广告效率不高的问题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媒体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的快节奏和娱乐节目的繁盛导致消费群体对广告接受效率的大大降低,每个中国人平均每天要受到500次广告的骚扰,而在美国这个数字是5000次。一方面企业花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投入广告宣传,而另一方面广告的有效率却在大大降低,曾有人用短信互发了200万条信息,回信者只有50人,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广告没有针对性,就是对消费群体没有根据消费情况进行细分,也就是没有探明鱼群的所在,漫天撒网而所得甚少。

从电子商务背景下数字化营销的出发点可以看出,数字化营销不仅是对经销的产品信息化处理,而且更是企业管理一个重要延伸,数字化营销就是将经销实际运作中所涉及到的资源数据,各类下线经销商、分销商、终端的基础数据,销售及服务所产生的数据,终端及消费者所反馈的数据和产品真伪所给定的防伪数据等等,进行收集整理,集中分析处理并用于企业生产的指导和管理。

四、结束语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数字化营销服务是给企业营销一个快速精确的营销数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大增强企业和客户,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交互,目的使企业管理更容易把握管理的火候,数字化营销服务可以做到智能化,不简单是一套软件,一个系统,一个模型,也不是像财务管家婆一样是一套财务分析软件,人的智能和营销系统准确的信息反馈加起来要远远胜过一套软件在企业的实施,因此数字化营销的服务比EPR或软件管理更适合中国的管理现状,是营销理论的一个革命性突破,对企业的管理效益是一次巨大的提升。

事实上,尽管数字化营销具有诸多优势,但就此说中数字化和传统渠道、整合线上和线下营销,更大程度扩大和目标顾客的信息接触点,根据传播渠道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传播内容,从而更有效的实现销售信息和品牌信息的消费者认知,这才是成功营销的哲学。

参考文献:

1、王霆,卢爽主.数字化营销[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2、梁宏秀.浅议数字化营销[N].经营有道,2005(212).

3、赵淑琴.市场营销发展新趋势:数字化营销[N].甘肃农业,2005(228).

数字化营销论文篇2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判断题。“数字营销就是用搜索引擎营销、网络和社交媒体广告,吸引用户关注和参与,从而提升品牌和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产生购买。”这个论述是否正确呢? 如果你认为这个定义是完美的,那么这篇文章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为了更好地解读这一悖论,我们需要Seth Godin发明的一种工具。

上图是Seth Godin对数字营销圈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数字营销圈(The circles of marketing)。这也是数字营销悖论的最好诠释。 数字营销圈有四个同心圆圈组成,最外圈就是上文提到的“数字营销”,向内依次是内容与粉丝营销圈,即“内容即营销、社群即互动”、体验营销圈,即“体验即营销、服务即内容”以及最核心的产品营销圈“原生即营销、产品即内容”。

在最的圈子,数字营销的做法可以这样来描述:数字营销经理从产品经理那里获取产品信息和推广计划,找乙方做创意、内容、媒体购买、活动推广和媒体监测等各种方案,然后与产品和销售确认之后执行,最后向第三方公司索取监测和分析报告。 宜家重视板式家具如何在门店里的效果呈现,更重视蔓越莓汁与其他饮料的搭配、儿童游乐区如何更好玩、以及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和引导潮流的内容营销

圈子再进一层,是内容与粉丝营销圈。在这个圈子里,数字营销不仅仅是创意、执行、监测和修正,而且把数字营销在“内容营销”和“社群互动”两个维度展开。 “讲差异”、“讲品味”、“讲情怀”、“讲调性”是内容营销的“四讲”, “意见领袖营销”、“UGC”、“NPS(Net Promote Score, 净推荐值,衡量满意度和口碑)优化”和“粉丝经济”是社群互动的四大法宝。这一层与最外层的最大区别不仅在于数字营销的手段,更在于修炼到这一层级的数字营销放弃了“广度”而重视“深度”和“精准”。他们不指望一个广告和活动可以有效影响到所有人,也认识到产品和服务的局限性。他们会把目标放在一小群人身上,利用品牌社区把他们培养成粉丝,让粉丝去营销大众。和天猫、微信类似,这个圈子营销的最终目的是做“平台”和“生态”,内容由消费者免费创造。

数字营销圈的第三个圈子是体验营销圈,也最容易被我们误解和忽视。同样一杯咖啡,在国贸三期81层咖啡厅卖得价格要比元大都酒吧街的水岸咖啡厅高很多,因为“国贸顶层咖啡”给了你“俯瞰大国贸,睥睨大裤衩”的体验,这是“邻水听音,品味元大都”的体验不能比拟的。

如何在品牌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所提供的价值之外,创造“附加”的价值并为消费者创造独特的体验,是这个圈子的营销控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所有Social CRM、营销自动化(Marketing Automation)的基础。

同样是卖家具,宜家重视板式家具如何在门店里的效果呈现,更重视蔓越莓汁与其他饮料的搭配、儿童游乐区如何更好玩、以及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和引导潮流的内容营销。 同样都是做电商,天猫一手托起的“双11”,加上最近的4月14日“灯泡节”,希望给“购物”一个美好的理由以及全新的体验。2015年4月14日,天猫聚划算联手包括飞利浦照明在内的照明品牌举办“吧”聚划算活动,和用户一起打破“灯泡”销售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最后,我们来到了最里层的圈子。在这一层级,数字营销就是产品本身。当你的产品有料可谈,当你的产品足够哺育健康的粉丝群体,当你的产品本身就是人们不谈就显得落伍,数字营销就变得简单了。比如乔布斯的苹果、尼克・伍德曼的GoPro以及埃隆・马斯克的特斯拉。

当你对数字营销的有效性存疑,你就要考虑是否在数字营销圈上更进一层。

而这仅仅是数字营销悖论中最常见的一种。下面的三种悖论我们也很常见。

科技与艺术的悖论

SAP公司的Tim Walsh是另外一位喜欢思考数字营销悖论的高人。他认为数字营销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数字(Digital)代表了科学和技术,而营销(Marketing)代表了艺术与创意,是商业世界最“艺术”的工种。

爱因斯坦认为,如果一个方程看上去不美的话, 那理论一定有问题。同样,如果你的数字营销不性感,那技术手段也一定有问题。内容从文字进化到信息化图,宣传手册从铜版纸小册子进化到Html5响应式页面,是技术对艺术的馈赠,都是艺术与技术共存为数字营销带来的福音。

但是共存并不等于没有竞争。Tim Walsh认为在数字营销领域,技术正在挤压艺术的生存空间。论艺术和创意的修养,《广告狂人》里的Don Draper恐怕要高于绝大部分的现代广告人,但是如果他穿越到现在,他也许很难适应数字营销KPI考核、大数据以及营销自动化(marketing automation)带来的挑战。业内的一个大牛,曾经离职两年云游世界,两年后却发现微信已经取代微博,一切都要艰难地从头适应。

数字营销“科技驱逐艺术”的另外一个印证就是4A广告和公关公司的江河日下以及数据营销和营销自动化公司的崛起。在新崛起的数字营销公司,老一代来自台湾、新加坡和香港的创意总监和文案们引领了中国广告和公关的一个时代,现在他们正在被一群拥有“黑客营销”和“技术营销”的新生代营销人取代。好创意+好技术是品牌最渴求的Agency 品质。这个行业的迭代不亚于安卓更新系统的速度。

牛人凯文・凯利说,技术比任何的个人、政府、社会组织都要更加强大。技术是生命体的第七种存在。人类目前已定义的生命形态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而技术应是之后的新一种生命形态。这是很残酷的预言。

数字营销的天平已经在向技术倾斜,我们应该如何站队?

影响与控制的悖论 如果你的数字营销不性感,那技术手段也一定有问题

所有人都可以说出传统营销与数字营销的区别:前者是单向传播,后者是双向传播;前者由传播者设置议程,后者由传播者和被传播者共同设置议程。传统营销着眼于控制,通过操纵议程来影响舆论创造需求;数字营销着眼于影响,通过互动来寻找品牌与消费者的利益共同点。

但是这些被写入传播学教科书的真理却无法照进现实。

虽然这是数字营销人所标榜的“信仰”和“底线”,但都要在现实面前“跪舔”。 举例如下: “请帮我们做一个病毒视频!”、“做一个粉丝社区,要有黏度,也要有删除负面消息的功能”、“我们要设计一个活动,让消费者上传自己和我们产品的合影并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但问题是,广告和导流托起的百万视频点击并不叫“病毒视频”; 一个既“和谐”又有“黏度”的社区不是没有,只是能做到的都是;为了奖品而情愿出卖隐私的用户也不是没有,但是贪图“便宜”的消费又有多大的购买力和购买欲呢。

钱可以用来掌控媒体和自愿投放,却难以控制用户。用户就像流沙,我们攥得越紧,流失越快。凯文・凯利把互联网就比作于青春期的孩子,你很难影响他,更别直接控制他。

但是我们依然醉心于控制,制定精准个位数的KPI来预测和监控数字营销的执行。这种控制欲无法在现实互联网世界得到满足,只能由水军和僵尸粉代为实现。

奴隶无法建造出金字塔,囚犯无法制造出误差精确到1/10秒的钟表。

利润与成长的悖论

通用汽车与Facebook的“闪离”是数字营销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利润与成长悖论的最好注脚。

2012年, 在Facebook即将IPO(首次公开招股)的前几天,通用汽车一纸“休书”,撤回在Facebook网站上高达1000万美元的付费广告。通用汽车负责市场营销的老牌营销人Joel Ewanick言辞激烈地表示,虽然Facebook是个内容营销的好平台,但是不能为通用汽车带来预期的销售和利润。

数字化营销论文篇3

    据CNNIC在2009年1月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境内网站数量已达287.8万个[2],媒介市场中运作的公司数量急剧增加。数字化时代的媒介融合带来IPTV、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等与传统电视产品和服务具有替代性功能的新媒体形态,电视媒介营销的市场竞争环境剧烈震荡。同时,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受众的媒介使用和消费行为同样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改变。

    媒介竞争环境和受众行为的改变对电视媒介意味着什么?这些变化对电视媒介营销(Media Promotion and Marketing),即电视媒介自身和电视节目的宣传和推广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在传播科技数字化变革的浪潮中,电视媒介营销走过了怎样的变化之路?电视媒介营销的未来路在何方?这些问题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二、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电视媒介营销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早期的社会科学家开始研究电

    视的制作、营销以及功能[3]。随后,传播学者和电视业界从业人员逐渐加入媒介营销的研究队伍,代表性成果有沃尔特?麦克道尔和艾伦?巴滕的《塑造电视品牌:原则与实践》(Branding TV:Principles and pranctices)以及苏珊?泰勒?伊斯特曼等编的《广播、电视和网络:宣传与营销》(Media Promotion and Markting for Broadcasting, Cable and the Internet)等。这些着作从电视媒介自身角度出发,研究了媒介品牌塑造和传播的技巧,有的还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介的在线传播和电子邮件营销的思路和策略。

    我国媒介自身的宣传与营销研究晚于西方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的新闻管理体制和新闻政策使得传媒机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作为党政附属机关存在,并不存在媒介营销的环境和条件。改革开放后,中国传媒业逐渐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管理”转向,传媒产业逐渐向“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转变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开始升温。电视媒介营销研究的主要成果有《电视营销传播》(文硕、张小争、李晓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电视广告营销》(佘贤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以及《应对媒介融合——新环境下的电视节目营销》(刘婧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等。这些着作具有一定的新意,但仍局限于市场营销理论和电视经营较为简易的结合,基本上按4P、4C、4R理论对电视经营进行阐释。此外,还有一些期刊论文和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也关注到电视媒介营销问题,主要有李岭涛的《探索与电视观众收视行为相匹配的营销方式》(《广播电视信息》2003年第12期);卜彦芳、尤丽芳的《从营销角度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现代传播》2004年第2期);苑志强的《电视媒介的活动营销》(《中国记者》2006年第8期);李盈盈的《电视媒体的数位化营销时代》(《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1期)等等。

数字化营销论文篇4

互联网从Web1.0时代的单向信息流,进化到Web 2.0乃至于社会化媒体等多元化信息组合,数字营销也急速分流为两大分支:互联网硬广模式与互动行销模式,前者以数据积累为内核,强调精准投放,通过技术精准锁定受众,帮助广告主有效降低成本;后者则强调用户参与,以用户体验分享与互动媒体矩阵构建跨平台生态体系为核心方法论,迎合受众对传统硬广的抵触心理,用植入式与体验式的营销吸引目标受众。

虽然两大分支均以策略、创意、执行、监测等为营销服务的基本架构,本质营销方式的迥异却决定两者之间很难用统一的评估标准实现比对。

映盛中国CEO谭运猛博士告诉本刊记者,伴随着互联网媒体社交化的深入发展,网民互动的深入,消费者变得越来越难以信任由生产商、渠道商、传统媒体所构建的垂直信息渠道,他们更愿意相信来自朋友或陌生网友口口相传的水平信息渠道。

不过,广告主却面临层出不穷的数字营销概念,如数字媒介购买、移动营销、社会化营销、数据库营销、微电影营销、微博营销等等,这些花样百出的数字营销方式往往令广告主困惑,选择什么样的数字营销方式才能带来最大价值?营销效果如何可控?

在谭运猛看来,由于上述的的困惑和迷茫,广告主面对数字营销这一必争的营销阵地时,往往会陷入一些认知的误区。

误区一是,不确定通过数字营销能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往往会为了数字营销而数字营销,不明确自己想要的是ROI还是KPI,或者对营销的关键绩效的权重无法确定;误区二是,把数字营销当做成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从而在内部形成传统营销和数字营销两条甚至多条营销线,缺乏整合;误区三是,用传统营销方式来评估数字营销,忘记了数字营销的重要特点是数据的可监测和可评估,从而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营销效果的监测分析评估方法。这些认知上的误区越来越成为数字营销达成营销目的的主要障碍。

解密数字营销

而正是由于各种误区所在,数字营销,也正在经历着“穿越”与“超越”的争论,从业者们坚持认为数字营销颠覆传统营销模式,帮助广告主形成良好的回馈,而广告主则踌躇不止,因为并没有多少比例的广告主能讲清楚自己究竟从数字营销获取多少可量化回报。针对这种谜局,谭运猛淡然一笑,“质疑数字营销权威性的论调,没有多大意义,当一个产业链成长到数以千亿级规模,已经说明了其存在价值。我们需要做的是不停思考与梳理数字营销的逻辑环节,当数字营销切实为广告主带来价值时,这种争论自然烟消云散”。

与其它任何营销方式一样,数字营销领域的本源价值也是为品牌价值带来提升,这种提升可能是多维度的综合体现,可以是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也可以是订单或销量数据。

映盛中国CEO谭运猛博士认为,广告主要做好数字营销有三点核心要素必须把握:第一,制定合理的营销目标;第二,要有整合的营销思路;第三,要有可行可信的数据监测和评估手段。

“制定合理的目标,是启动数字营销策略的根本,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要对目标进行可执行粒度的分解,目标不是单一的,要明确各目标的权重。”谭运猛说,“数字营销必须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来达成营销目标,既包括传统媒介和数字媒介的整合、各种数字媒介的合理整合,又包括数字营销活动和销售活动的整合等等。科学的媒体监测与数据分析方法则是解读数字营销效果的武器,如何得到真实的监测数据?如何分析用户行为?如何寻找用户的各种反馈继而了解用户的想法?数据的监测评估必须做到可信和可行。这些道理看似简单,但我敢肯定地说,绝大多数企业都没做到。也可能是大家把数字营销当做高深的营销方式,而缺乏上述这些根本的认知。”

截止到2012年6月份Capgemini调研数据,超过全球百分之七十的首席执行官对跨媒体整合数据保持兴趣——可企业面临的残酷困境在于互联网互动产品技术成长速度,大幅度超越数字营销服务成长速度,而营销方法论,营销认知角度,以及数字营销监测分析等产业必备条件的滞后,进一步令广告主处在数字营销的迷惘困境。怎么样帮助广告主走出这个迷宫?谭运猛解答说:“作为专业的互联网数字营销服务机构,我们通常会帮助客户有效解读数字营销的目标,并且针对数字营销与大营销策略层面给出咨询建议,提出专业的监测和考核方法,令广告主能真正从数字营销中获取积极驱动作用的服务。”

映盛中国数字营销矩阵

数字化营销论文篇5

活动营销是英文Event Marketing的直译,指企业通过介入重大的社会活动和整合有效的资源策划大型活动而迅速提高企业及其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促进商品销售的一种行销方式。

数字交互活动营销本质上隶属于活动营销范畴,除了传播学和营销学,它还和广告设计、心理学及信息技术等学科领域密切相关。经过对中外学者们如上领域理论的分析和综合,笔者试将其定义如下:数字交互式活动营销是由确定的发起人利用可即时参与和修改的、可以包括即时资讯传播和信息收集功能的数字交互媒介,促使消费者对其所传递的产品、服务或观点等进行反馈,从而增加产品销售和品牌资产的双向循环交流行为。

二、 传播环境的变革及其对活动营销发展的影响

飞速发展的信息化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既表现在整个社会和宏观经济层面,同样也表现在一个组织的内部管理和外部营销上。具体来看,作为信息化技术浪潮的反映,近年来屡屡担当争论话题并具备实战优势的公关营销形式――活动营销又是因何顺势向数字交互式活动营销发展的呢?

1.信息技术的整合

先进的信息技术及其整合应用改变了活动营销的载体、形式及其信息结构、信息传播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包括消费者在内的活动营销公共关系系统,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技术的变革导致了数字交互媒体运营生态环境的变革:传统活动营销链正在改版为全数字技术化操作的“内容提供商”(包括企业和广告或公关公司)、“媒体运营商”(活动营销信息分发渠道)和“消费者”(并不单纯处于接收角色)之间的互动型活动营销链。消费者现在可以完全根据个人的时间、便利程度以及喜好选择多样化的终端来获取或定制个性化的活动营销信息,并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再传播――这样,任何一个活动营销计划在整个实施周期中的信息、传递和反馈都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局面,并需要适时和实时的监控及干预才能确保该计划的活动营销目标有效达成,这对企业的活动营销实操方式及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提出了新考验。其次,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新型数字交互媒体促成了营销相关传媒应用的多样化。这些通过数字交互媒介运行的信息传播都具有纵深信息结构,其信息量可以是无限的,沟通本身变得便捷,消费者对于营销信息的接触可以是主动式的――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关注理由。最后,信息技术还使得现代营销关系发生了变化。营销者可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掌握更加准确和详细的消费者资料,然后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对消费者的个体需要、价值和活动进行诉求,为他们度身定制个性化的数字交互营销方案。另一方面,消费者正在成为他们所接触信息的主动控制者,即营销传播与受众的沟通从独白转向对话。

2. CGM的崛起

消费者生成的媒体(Consumer-Generated Media,CGM)了传统的由营销者控制的市场环境。CGM基于事实也取决于观点、它基于经验也基于想象、它基于个性更基于情绪,它是主动提供的也是未加过滤的,由消费者创造、分享,并在整个进程中得到创造者的关注和更新,并以不可能完全受控的速度和方式直接的去影响更多的消费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GM可以看成是新数字网络媒介的典型象征,其对现代公关营销传播产生的关键性影响主要体现在个性化和互动性。

3.互联文化的形成

当代信息革命带来崭新的文化形态,其显著特征是虚拟性、数字化和全球化。由此,公关营销为了使得自身的营销方案更有效果,必须重视细分消费者,基于该细分群体习惯和乐于接纳的展示渠道和沟通方式,策划传达符合他们兴趣的宣传信息。同时,互联网上众多传播载体本身具备的文化特质也为营销者达成与既定目标消费群的沟通提供了选择。

4.体验经济的兴盛

美国战略地平线顾问公司的创始人曾以文章《体验经济时代来临》指出,从公关营销的角度来看,21世纪企业经营的焦点应是怎样将商品和服务转化成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产品,通过能够达成互动的活动营销方式与之建立品牌联系,以体验和互动强化顾客的参与度并因此激发其更深层次情感反应。体验经济环境下的营销不再是链状,而是一个由消费者、生产者和营销者共同编制的无穷互动网体。

三、 数字交互式活动营销应运而生

综上所述,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现代企业的活动营销拥有新的起点及不同于以往的范式。如今营销者对于活动营销的关注越来越集中在媒介的数字化和传播的交互性方面,力图强化目标消费者的参与积极性和体验好感度。以数字交互媒体传播的营销活动能利用信息技术模仿各种营销传播工具的传播特点并通过丰富的设计和视觉传达手段吸引受传者注意力,最终为消费者营造跨时空的用户体验,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正是由于传播环境的变更和营销者这样的要求,信息时代的数字交互式活动营销应运而生并受到越来越多营销人士的青睐。

参考文献:

[1] 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 张海鹰.网络传播概论[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数字化营销论文篇6

1 信息营销与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

信息营销是市场营销中的一个概念和方法。针对信息营销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信息营销是指了解、激励和创造特定的信息用户,并利用信息资源,向合适的用户提供所需信息服务,从而获得利益回报的经营活动。另一种解释是“信息营销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信息为重要资源,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获取、处理、组织、利用各种有效的信息来制定营销策略,并协调和管理营销工作,从而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准确地识别、预测并满足顾客需要的一种营销方式”。第一种解释是指信息服务业的产品(服务)营销策略。第二种是指信息化社会中企业的营销方式。概而言之,所谓信息营销,就是信息服务机构对其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分析、调研、计划、组织、促销、分销,实现与信息用户的价值交换,满足信息用户信息需要的一系列过程。这一过程开始于信息机构对潜在信息消费需求的市场调查、分析,终止于最后满足于目标用户(现实用户)的具体信息需求,完成与他们的价值交换。这种价值交换过程,对于信息机构来说,是充分实现信息资源的内在价值;对于信息接受者来说,是获得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即获得信息资源的有用性。

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是在融合了信息营销学和图书馆学的一些理论知识以及综合目前图书馆的工作实际而形成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图书馆对其信息产品与服务进行分析、调研、计划、组织、促销、分销,实现与信息用户的价值交换,满足信息用户需求的一系列过程。其核心和本质就是发现信息用户,挖掘信息需求,它强调以信息用户为中心以及服务至上的工作理念。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内容包括信息产品的营销和信息服务的营销。通过信息营销,缩短了图书馆、信息用户与社会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作用。

2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的重要性

数字图书馆实行信息营销,适应了时代环境的变化。数字图书馆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已经非常发达。因此,数字图书馆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按照市场经济的竞争行为进行经营和发展,其市场行为性非常强。在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图书馆应该成为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部分,成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配置信息资源的重要部门。数字图书馆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使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理念也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要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理念来指导自身的经营和发展。

数字图书馆实行信息营销,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经济兴起,信息产业蓬勃发展,数以万计的信息咨询公司、服务中心、检索中心成立,彻底摧毁了“田园式”的传统图书馆模式,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也出现新的发展契机。我国已加人wto,国外的信息服务业也相继进人我国,各类信息机构纷纷登台,相互角逐,传统的图书馆不改革创新主动出击,仍然故步自封,将丧失竞争力,其生存空间必然受到挤压。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数字图书馆要想在信息社会和电子信息网络中生存并发展,就必须强化信息职能。因此数字图书馆必须对自身的观念与管理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要适应市场化和信息化,实行信息营销,增强造血功能。

数字图书馆实行信息营销,保障了用户的信息需求。图书馆学是强调服务的科学,服务观念成为图书馆学思想的重要因素,离开了服务,图书馆事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一方面,在数字化网络化时代成长起来的数字图书馆仍然是信息服务业,其目的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方便快捷地为人们提供知识与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在商品经济的全面作用下,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要有营销,营销已成为各产业领域组织发展的必要手段,对数字图书馆也是如此。信息营销是数字图书馆开展服务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其目的就是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及图书情报专业的技术方法,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特点,开发信息产品并推向市场,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

3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的特点

3.1数字图书馆营销主体的特殊性

数字图书馆营销主体的特殊性体现在其运作方式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以下两类。

3.1.1国家与单位投入的运营模式

为了推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国家对此投人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重要的几个国家支持项目如下:

(1)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cpdl)的是1997年度由原国家计委批准立项的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总体目标是建立相互协作、互为补充、联合一致的中国试验型数字图书馆。他的实施包括两大部分:首先是研制初步成型的数字图书馆实现技术,其次是逐步建立一个规范化的分布式数字式资源库。目前,该系统已经建设了千家诗、北京故宫、海洋世界、宇宙的结构和中国古代建筑5个多媒体资源库,信息量约5gb。

(2)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 calis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是一个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资源共享系统,是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中两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其总体目标是在“九五”期间建成以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为依托的网上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3)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项目。它的总体目标是5年一8年内建设安全宽带基础网络体系和超大规模的数据交换及服务中心,与50个社会机构实现网络连接和资源共享,建立面向社会的中心网站和若干各具特色的子网站,形成全球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传播网站,建设全国性的、分布式的大型知识库群,总体技术达到与国际接轨的水平。

3.1.2企业投入及市场化运营

随着国外电子图书市场的持续升温,国内市场也逐渐活跃。除了政府直接支持的项目以外,国家也在大力发展企业的数字图书馆,比如超星、书生、北大方正等,也都在这个领域里寻求发展。

(1)超星公司。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纸张图文资料数字化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推广,开发了易用经济的pig图书格式,为国内外图书馆、档案馆和出版社数字化提供了成熟的整体解决方案。

(2)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1)。这是由清华同方光盘股份公司组织实施的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旨在提高国家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它引进国内外重要的数字化资源,开发期刊、会议论文集、博颜士论文、报纸、教科书等数字化资源,创建网络研究院。

(3)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是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部级数字资源系统工程,涉及信息资源加工、存储、检索、传输和利用的全过程,是国家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

3.2数字图书馆营销客体的特殊性

数字图书馆营销客体的特殊性体现在其目标市场分为界限分明的两部分。数字图书馆的目标市场分为组织消费者和个体消费者两部分。组织消费者包括大型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研教育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图书馆。个体消费者主要是指其他直接从数字图书馆获取信息资源已满足需要的需求个体。这两部分消费者具有不同的购买动机,需求特点也不同,从数字图书馆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也不同,从消费者特征角度可以对两者进行明确的划分。

组织消费者对数字图书馆资源的购买,主要是以较低成本来增加自己的库存资源,丰富资源的表现形式和检索方式,以便用更多的信息资源吸引读者,更好地为公众和社会服务。它并不是数字图书资源的最终消费者,它要面对个体消费者,个体消费者是数字图书资源的最终消费者;个体消费者对数字图书资源的购买则主要是出于自己对信息资源的使用需求。因此,从购买动机看,两者具有不同的购买出发点。其中的组织消费者有些像其他行业的经销商,但是由于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是数字图书资源,具有俱乐部产品的特殊性,因此,组织消费者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的经销商。

组织消费者对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资源的需求是批次性海量购买,购买的资源范围广泛,对资源的详细内容不作更明确的要求;而个体消费者对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资源的需求是持续性微量购买,购买的资源范围一般比较狭窄,限定在某一领域之内,同时对资源的详细内容要求明确。从这里可以看出,组织消费者和个体消费者对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资源的需求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异。

3.3数字图书馆营销内容的特殊性

数字图书馆营销对象的特殊性体现为提供的数字资源作为一种社会商品,是一种办公用品,具有俱乐部产品的性质,具体体现在:

数字化营销论文篇7

在信息化技术浪潮的洗礼中,品牌公关营销需要更加注重数字化和交互性,以及消费者的参与和体验,由此,数字交互式活动营销应需而生。

简要来说,笔者认为数字交互式活动营销是由确定的发起人利用可即时参与和修改的、可以包括即时资讯传播和信息收集功能的数字交互媒介,促使消费者对其所传递的产品、服务或观点等进行反馈,从而增加产品销售和品牌资产的双向循环交流行为。数字交互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差异除了交互性之外,还具备交换性、即时性、反馈性、选择性、再生性、学习性、主动性等。

二、数字交互式活动营销模型

数字交互活动本质上隶属于商业营销,除了传播学和营销学,它还和广告设计、心理学及信息技术等学科领域密切相关。因此,笔者在研读大量文献理论和结合实践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模型建设时,除了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最新的市场营销模型CCDVTP等传播学模型,笔者还参考了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信息结构化,以及互联网交互系统相关理论及模型,如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心智模型(Mental Model)和适应性结构化理论(Adaptive Structure Theory)。相关模型试建如下图:

三、数字交互式活动营销模型解析

以下从五个子系统的不同角度分别深入对数字交互式活动营销模型进行阐述,即影响营销者的行为因素、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因素、营销者与消费者的交互活动行为调适过程、交互活动结构及沟通设计/更新、交互活动效益评估。

1、影响营销者行为的因素

对于数字交互式活动营销来说,影响营销者的行为因素除了企业战略、公司价值、市场环境、营销任务、活动团队等。

首先强调的是“信息技术”――这是由于交互活动区别于传统活动的特性决定的。先进的信息技术结构包括两种要素,即“应用特性”和“群体区隔”。“应用特性”指技术系统提供的规则、资源或容纳能力;“群体区隔”指依据信息技术覆盖的目标群体不同而形成的划分,这种划分可能是由于个体的知识习性及使用习惯而导致。

企业战略和企业价值概念源于科特勒STV三角模型,交互活动吸引受众参与的本质因素就是企业的价值体现,除了品牌和服务本身,还需特别注重交互活动营销的启动时机和流程设置,建立营销价值的深度挖掘以更好地适应、满足当前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在市场环境和营销任务方面,交互活动应将活动主题设计服务于“新用途、新情境或新目标市场”,将活动目标定义为“消费者感受满足”的营销任务,而非简单的对固有的产品仅仅技术更新的雷同营销。

另外,交互活动由于加入了占绝对影响角色的信息技术因素,更有可能在传统活动团队之外还包括任何独立运营可以辅助策划实施交互活动的组织,而无论它是公关公司、技术服务商还是媒体组织,并携手在交互活动的初始策略制定开始就共同参与包括创意、规划、实施、监控、反馈、调整以及效果评估的完整流程。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除了同样对营销者和消费者行为施加影响的“信息技术”,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因素还包括需求/注意、历史认知、固有信念、个体环境、社会经验及其它。

消费者对交互活动的互动行为可能源于他们对某种产品或服务存在“需求”,从而使用数字交互媒体主动寻找活动宣传,也可能源于消费者在媒体使用过程中非预期的、对交互活动所产生的“注意”。在交互活动中,传达者发出的信息与消费者原有认知的差异以及消费者的固有信念将影响消费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此外,活动中是否能贯穿让消费者认同的信念亦十分重要。

适应以及强化消费者的信息环境而不是逃避和忽略它,引导以及影响消费者的社会环境而不是排斥和压制它,愉悦和符合消费者的社会经验而不是抑制和改变它,是增加交互活动市场营销竞争力的主要方法。

3、交互活动行为调适及结构/沟通的设计和更新

交互活动行为调适起因于营销者将新技术的引进,作为使用技术另一方的消费者与营销者非同步的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交互活动互动,并在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交互活动互动之后进行购买决策,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影响了营销者的决策过程,而营销者的决策过程又影响着他们对先进的信息技术的使用和进行新的广告活动行为调适及结构/沟通的设计和更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营销者和消费者的互动构成的动态循环回圈。

4、交互活动效益评估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学者保罗・A.帕弗洛(Paul A. Pavlou)和大卫・W.斯图尔特(David W. Stewart)提出了对交互广告效果测量的结果指标,分别是决策质量和效率、消费者对购买过程和结果的满意度、消费者利益和感受、销售额和退货减率、品牌资产等。这些指标同样也适用于数字交互式活动营销。

5、数字交互式活动营销的未来展望

数字交互式活动营销不断向着智能化发展,不但使商业竞争更加激烈,更使从产品到服务再到营销手段都很难避免同质化的阴影。因此在未来,公关公司或营销商将更加注重把注意力集中于“信息设计”,即如何根据已经获取的目标消费者的个性化信息去策划和设计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活动内容使得消费者沟通更加便捷,如何提供能够增进消费者体验的信息交互界面,如何确保能够令交互活动中的反馈机制得到有效运行。

此外,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角度来看,数字交互式活动相关课程设计应基于现有的大众传媒研究课程进行范围上和内容上的显著变革,中国数字交互活动营销的行业交流亦有待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

[3] 张辉锋. 传媒活动营销的本质、优势及成功要素之我见[J]. 新闻大学,2009(04)

[4] [美]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卢泰宏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5] [美]约瑟夫・派恩第二.体验经济[M], 夏业良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6] [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11版)[M].梅清豪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数字化营销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P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电力行业技术的不断改进,其管理模式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化成为今后的一个趋势。营销业务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就是指以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并借助有限和无线联网,建立起网络信息平台,能够技术的处理并交换电力营销业务中的各种数据信息,以此来实现信息的共享,完成营销业务管理流程的优化和整合,最终建立科学透明的数字化管理模式。

一 电力企业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理念分析

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是电网建设在营销领域管理中的一项智能化延伸,数字化管理模式是以电网自身的远程配置能力、安全管理能力以及信息采集能力为基础,以此来实现安全化的管理和现代化的营销管理。营销业务的数字化管理不仅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能够为电网的智能化运转提供更为精确可靠的数据支持。营销业务的数字化管理模式的推广需要以技术为依托,要不断的推动新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使得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理念深入到电力营销业务管理中。

二 电力企业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的数字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构件该模式的关键技术,例如服务器系统、完善的系统体系结构、中间件以及工作流等,这样才能够保证管理工作充分运用高科技实现数字化。由于采用的是高科技,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需要加快调整电力营销业务管理机构和管理模式。电力行业可以算作是垄断行业,之前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受到计划经济因素的制约,导致了我国的用电营销机构的设置也延续了这种传统的岗位,营销运作的水平不高,依然体现在计划经济的水平上,所以说要想实现数字化管理,一定要尽更时代的步伐,变革这种传统的机构设置,寻求创新的模式,这是在数字化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其次,在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够忽视政策研究中心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政策研究中心是电力企业高管机关中十分关键的部门,其研究的效率和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数字化管理工作的进展程度。所以说电力企业在进行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够忽视这一问题。

三 电力企业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的特点

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的数字化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充分的发挥这些优势作用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营销业务的数字化管理具有定量化和智能化的优势。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该管理模式能够对于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模型设计,并且能够在不同的层面上形成量化,实现营销业务管理的最优化,同时该管理技术集成的应用了众多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使得管理模式具备了一定的智能化因素。

系统化是数字化管理的另一个特点。电力企业的营销业务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这就要求管理者也要在头脑中形成系统性的理念,并且能够细致的分析各项管理数据,从而能够研究和解决实际管理中的各种业主之间的关系。

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中的动态化特征也十分重要。营销业务的数据是在不断的变化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中动态性这一特点正好符合了实际管理工作的需求。管理者在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能够随着营销业务情况和数据的不断变化而进行数据和信息的补充和修改,这样就能够迅速的获得最新且最精确的信息,更好的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 电力企业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的措施

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的数字化管理工作一定要有完善的措施和健全的模式,这样才能够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下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数字化管理的措施。

(一)电力企业要将数字化管理作为营销的战略

数字化管理是在全企业范围内实施的综合性的战略计划,应用该计划的电力企业,一定要更新自身的观念,明确数字化管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十分关键的,在营销业务管理方面的成就也是突出的。这样才能够从意识上和行动上为数字化管理打下基础,为其今后的管理铺平道路。

(二)为数字化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

为了更好的发挥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的功效,需要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并且要确保该体系中有负责任的管理者,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数字化管理战略规划。同时需要成立专门的营销业务小组,和数字化管理体系相融合,完成和管理活动相关的营销业务。由于数字化的管理模式需要适应一定的组织形式,所以说在确定结构形式的时候要和数字化管理模式相适应,并且要建立起支撑数字化管理的相关基础设施,获得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三)提高数字化管理者的综合水平

电力营销业务人员需要具备充足的知识技能,既要熟知电工理论知识,也要懂得计算机技术知识,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数字化管理模式。作为一个管理者,更需要深入了解电力企业营销业务人员需要精通的营销业务知识以及和客户之间相互沟通的技巧和能力。当前情况下,电力企业的营销业务管理者严重匮乏,人力资源储备不足,这就需要采取措施提升现有管理者的综合水平,并且要不断地引进新的管理者。为此,电力企业能够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采取输入和输出的战略方式,将营销业务管理者送到营销的一线去实际体验,这样能够积累管理的经验,同时引进营销业务的精英,不断的带动和提升整个管理团队的实力。

(四)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起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

电力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在电力营销业务的管理中必须要建立起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才能够满足当代市场的需求,所以说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起不同层次的管理部门,管理并服务于不同层次的营销业务。电力营销业务系统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即客户服务层、营销业务层、营销工作质量管理层以及营销管理决策层,明确了四个层面之后,管理者需要细致深入的了解每个层次的营销业务重点,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管理,这样能够保证每个层次都能够实现数字化管理。如营销业务层,主要就是负责电力业务的扩充、用电营业、计量管理、线损管理以及用电检查等工作,明确了层次的工作内容之后,就能够更具工作的内容制定出合理的数字化管理方案,这样不容易混淆每个层次的工作内容,也能够提高数字化管理的效率,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对于促进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为实现营销业务管理手段向着更为系统科学化的方向迈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以数字化管理为中心,从电力企业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理念分析、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管理的特点以及管理措施四个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以便能够为今后的电力企业营销业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韩薇 张伟 电力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构建的关键技术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第22期

[2] 朱炯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研究 浙江大学,2005年

数字化营销论文篇9

数字营销绝对不是微信、微博、Facebook、DSP、LBS等各种营销工具的低维组合和几何叠加,正如人类战争史以来枪炮从来是领军将相的“器物”一样,更为上者乃为“兵法”,从春秋时代孙子的《孙子兵法》到普鲁士时代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中西皆如此。

根据我们的咨询经验,CEO、CMO和其他企业高管考虑的问题和困惑有:

数字营销如何与公司的“互联网+”战略相结合?数字营销战略在整体数字战略中发挥何种功能?

数字营销战略究竟解决的是品牌与渠道的升级问题,还是整个营销模式的颠覆?

和传统营销相比,数字营销在营销的战略环节上,究竟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

营销如何和数据进行结合,在哪些维度上结合?

数字时代品牌应该如何建?有没有高速有效的“快品牌”方式?

是否要建立新的营销组织,如果是,如何建?如何与传统的职能有效融合?

数字营销号称ROI可追踪,那作为高管应该如何衡量数字营销的绩效呢?

营销的“变”与“不变”

问题是最好的养分。以企业高管面临的问题为导向,结合我们在咨询中总结的大量实践以及反馈,我们试图从系统理论到工具去架构出数字时代营销战略升级的整体操作方法,从树木到森林,从路线到蓝图。

首先让问题回归本质,我认为无论营销如何变化,营销战略的本质有三点核心是不变的,即:需求管理、建立差异化价值、建立持续交易的基础。无论在传统时代还是数字时代,这三点都是营销战略或者市场战略的功能指向点。需求管理的核心是作为“较少弹性”的企业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的根源――需求的不确定性进行有效控制和导引,正如宝洁一百年来不变地专注于洞察与挖掘消费者的本质需求。建立差异化价值,指的是如同Seth Godin所说的“紫牛”一般,建立起区隔性、差异性的优势,从而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也是Intel做要素品牌(B2B2C branding)、建立“Intel inside”的根源。持续交易的基础是营销可持续性的核心,同时利用创新性且不断升级的软件、硬件、服务和社群来持续黏住用户,苹果公司便是很好的例子。

在确定不变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谈“变”,或者说谈“变化中核心的核心”。在工具层面,也许大家都用了类似的工具,然而做出来的结果天壤之别,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使用这些数字工具时没有指向“本质”。我认为,以下五点可以判断营销战略是否真正实现了“数字化”,它们是:连接、消费者比特化、数据说话、参与、动态改进。移动互联、万物互联网使得人与人、人与产品、人与信息可以实现“瞬连”和“续连”,这种高度连接产生了可以追踪到的数据轨迹,使得消费者被比特化,营销的每个环节可以用数据来说话,并在连接中实现消费者的参与,实现企业的动态改进。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前数字时代无法想象的。

以上五个要素拼合在一起,我们可以说数字时代的营销真正可以实现“贯穿式顾客价值管理(Synchronizing Customer Value Management,简称SCVM)”。SCVM是继CRM之后的革命性营销范式。它的核心理念是:基于顾客全生命周期,协同组织各部门实现闭环式客户价值管理和增值管理。在数字时代,由于客户消费场景化,渠道多元融合化,服务和产品一体化,品牌传播实时化,因此企业就必须打通研发、营销、销售和服务环节,以顾客价值为核心带动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增长。其中,关于顾客的全方面洞察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成为关键,而获得更多优质客户、提升顾客钱包份额、提升顾客终生价值就是实现业绩增长的具体手段。

过去,关于顾客的营销决策和相关数据是分散在各个品牌单元、渠道部门和区域营销机构的,企业缺乏集中的数据管理和全方位的顾客视角,因此难以实现深入的顾客洞察,也就难以实现交叉销售和向上销售。如今,SCVM解决了这些营销挑战:通过建立以CMO为主导的“顾客价值中枢”型营销组织,利用营销协同平台和集中的顾客数据仓库,企业可以在组织层面把分散的顾客知识和数据集中进行管理和分析,各个品牌和渠道可以按需要获得和分析数据以支持其营销活动。SCVM的整合架构简化如下:顾客数据平台―商机挖掘―联系管理―洞察引擎―内容定制―互动分发―多式协同―营销指挥板。在SCVM营销体系中,企业可以集中而又灵活地跨部门跨渠道跨品牌地识别和深入挖掘客户价值。以迪斯尼为例,迪斯尼最近投资三十亿美金打造大数据追踪系统MyMagic,这套系统能追踪迪斯尼乐园游客的分布、轨迹、如何进行消费、什么时候用餐以及最后购买了什么,所有消费者在迪斯尼内留下的行为最后都发生了“比特化”,根据这些行为数据,结合APP追踪的SDK反映的位置,并依据手机线索跟踪到的社交媒体信息,使得数据、营销、客户资产一体化。

从战略思维的切换:营销战略环节的“变化”

基于思维的切换,我们再看如何落地。我和我的合伙人将实施系统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我们称之为“数字营销战略模式与实施系统”,另一个称之为“数字营销支撑系统”。

第一个系统中,我们具体讨论的是传统的营销战略“STP+4P”应该如何升级,如产品策略走向共创导向;价格策略变得动态化、情境化、免费化;数字化使得物理渠道和虚拟渠道之间的界限消失,多渠道整合成为关键;品牌出现了价值观品牌、RTB、DMP、DSP的投放策略兴起,等等。如果我们将营销战略的核心范式的三个要害:产品管理、客户管理和品牌管理作为视角来审视的话,会发现新时代的营销,4Ps走向了共同创造,STP走向了社区化,品牌塑造中个性化凸显。具体到营销战略的各个模块:

对营销研究的升级

从常规调研到碎片化研究,在大数据时代,可以用低廉的调研接入成本,智能化的信息处理技术使低成本、大样本的定量调研成为现实,可以通过网络上基于调查对象的评论、看法等信息,推导得出消费者真实的态度。从文本观察到行为跟踪,新技术和普及的移动设备使得企业可以进一步实时跟踪用户的行为数据,如在商业零售、地产、旅游等行业,利用位置数据、音频识别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加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此外,还有众包模式对市场调研的颠覆,从传统市场研究到“泛数据分析”,以及神经营销学的应用,都是新的系统研究手段。对于餐饮类店铺来说,可以通过WIFI探针抓取客户行动轨迹的数据,以作为其数字时代客户关系管理CRM的重要手段,同时这些数据还可以评测团购效果:如果通过团购产生的新客户没有二次消费,就能认为该团购活动效果不佳。

对营销战略STP的升级

市场细分方法从目标消费者到消费者网络,基于网络的市场细分数字媒体和数据生产形成一种新的消费者或其他群体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观,这些人被地理、文化和隔代分歧分裂后,数字技术把他们带到了一起,这种亲和力来自于细分市场的沟通、分享和识别,通过不断扩大彼此认同的联锁和相交的消费者网络推进数字技术,因此,营销出现了“超细分”与“动态精准化”,如淘宝网“千人千面”的排名算法就能基于每个买家的不同特征提供精准推荐。奢侈品连锁百货公司尼曼马库斯(Neiman Marcus)与之合作推出了一款名叫Snap的APP。这款APP解决了这样一种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或者杂志上看到别人穿着的衣服、包包、鞋子很棒,却不知道去哪里可以买到。客户只需要拍下来,然后通过Snap就能跳转到Neiman Marcus的电商网站找到与之类似甚至相同的商品。这款APP运用了两个核心技术,一个是将客户拍摄的照片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信息;另一个就是根据这一信息,通过大数据的匹配与分析,精准地找到客户喜欢的商品。和传统的关键词搜索相比,Snap可以更精准地契合客户的购买需求。

在目标市场的选择战略上出现了向小众演进的特征,关于小众营销战略,我曾经也提出系统的战略实施框架,分为七大步骤,它们是:特定客群-快速连接-产品众创-圈层推介-跨群扩散-分项衍伸-附加盈利(具体可以参见笔者的《还在谈大众营销?out了,小众营销来了!》一文)。在目前的用户选择上,还需要考虑迭代与升级,以及如何利用圈层客户的选择,某些时候KOL的影响层的作用要显著大于直接消费者,这对营销传播中如何利用传播杠杆进行品牌传播折射提出了挑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发现从服装、美妆到美食,都有不少创业者正在尝试从达人(KOL)角度出发,打造基于个人信用背书的移动电商平台或品牌。

至于STP中的定位战略,除了以前的“构建品类逻辑”之外,企业还需构建“连接逻辑”。如果说品类逻辑是纵向深潜,那么连接逻辑指的是横向生长,在深潜的垂直思维下,以水平思维进行补充,增加营销的创造力,打开新的市场空间。以豆瓣为例,豆瓣一直坚持着最初起家的“书、影、音”媒介基因这一“品类逻辑”,逐渐发展成今天的“中国文艺青年大本营”。进入移动互联时代,豆瓣的几个有想象力的动作都在以“连接逻辑”来有效横向扩大产品边界:“豆瓣东西”用创意商品导购进军电商,“一刻”迈入媒体化、降低姿态占据大众用户碎片化时间等。正如我在前文中所言,数字化时代实现的是“连接红利”,品类是成功的第一步,但是可以再升级,用连接的基础扩展,甚至变成一个生态型的企业,当然,这是更高层面的战略思维。

对4P的升级

产品战略的变化反映在从洞察主导到循证主导与MVP(精益创业)模式,产品升级从依赖于“边界扩展”,要变成“产品+社区”,从大创想的Big idea走向大数据的Big data以及产品服务化:从拥有到共享。社群经济、大数据、共享经济变成了产品战略升级的核心。价格策略出现了“从收费到免费、补贴组合策略”,产品本身就构成企业商业模式的核心部分。由于移动互联网的随时可触性,使得“动态定价+场景定价”成为定价策略的新模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Uber针对用车高峰期首创的动态定价算法(Surge Pricing)。渠道战略从单渠道、多渠道到O2O、O2M,同时,渠道转型为数字触点,所有的触点都可以变成数字购买渠道,使营销传播与购买行为合一。我们前年帮助某家金融机构梳理了线上线下127个接触点,把这些接触点渠道化,一年销售增长超过200%,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传播和渠道的有效整合。品牌战略上,数字时代出现了从价值导向到价值观导向,价值观导向的品牌能在社交媒体上实现“疯传”,品牌从劝服者到互动者与赋能者,从硬性广告到内容与数据营销,大数据可以打通消费者的线上浏览行为与线下购买行为之间的关系,这正是过去一年很多企业建立DMP的原因。另外,品牌性格更重要,这也被称之为魅力经济或粉丝经济,所谓的超级IP、网红,背后都是这个原理。

落地系统:4R模式

在战略思维转变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数字化战略平台的营销实施框架,将其总结为数字实施的4R系统:

Recognize是第一步,前数字化时代我们主要谈的是目标消费者的整体分析,大多通过样本推测与定性研究,数字化时代最大的变化在于可以通过大数据追踪消费者的网络行为,如对Cookie的追踪,SDK对移动数字行为的追踪,支付数据对购物偏好的追踪,打通这些行为追踪可以形成大数据的用户画像,这些技术手段与营销思维的融合是数字时代最大的变化。例如京东通过消费者画像,为其用户列出了300多个标签特征,海尔集团的消费者画像则分为7个层级、143个维度、5326个节点用户数据的标签体系。

Reach是第二步,也是绝大多数参与数字营销游戏企业所实施的一步。以前的触达消费者的手段在数字时生了变化,如搜索、O2O、社交媒体、APP、智能推荐、AR、VR、 DSP等各种触达手段,是前数字时代所完全不具备的,那么如何基于消费者画像实施触达,是企业需要采取营销数据化转型的基础,让技术、数据与客户融合。

Relationship是第三步,它应该作为Reach的后续步骤。我们发现,仅仅做完前两个R,并不能保证数字营销的有效性,因为只解决了瞄准、触达的问题,没有解决如何转化客户资产,这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在于你的数字营销“是否建立了持续交易的基础”,很多社群的建立与发展,例如MIUI这样活跃的品牌社群,可以保证企业在“去中介化”的情境中与客户直接发生深度联系、互动、参与;这也是目前提到的企业2.0形态,也是菲利普科特勒在东京会议上提到的“营销4.0:帮助客户来自我实现”。

数字化营销论文篇10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BeingDigital,byNicholasNegroponte)中写道:“作为电信的范式,‘无论何事、无论何时、无论何地’的口号已经陈腐不堪,但使用它来思考电视的新境界,却很不错。”[1]如今随着数字新媒体的发展,尤其是移动多媒体广播的出现,庞帝所说的这个“电视的新境界”已经成为现实,传统电视生存、发展和竞争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据CNNIC在2009年1月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08年底,中国境内网站数量已达287.8万个[2],媒介市场中运作的公司数量急剧增加。数字化时代的媒介融合带来IPTV、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等与传统电视产品和服务具有替代的新媒体形态,电视媒介营销的市场竞争环境剧烈震荡。同时,在新的技术环境下,受众的媒介使用和消费行为同样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改变。

媒介竞争环境和受众行为的改变对电视媒介意味着什么?这些变化对电视媒介营销(MediaPromotionandMarketing),即电视媒介自身和电视节目的宣传和推广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在传播科技数字化变革的浪潮中,电视媒介营销走过了怎样的变化之路?电视媒介营销的未来路在何方?这些问题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二、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电视媒介营销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早期的社会科学家开始研究电

视的制作、营销以及功能[3]。随后,传播学者和电视业界从业人员逐渐加入媒介营销的研究队伍,代表性成果有沃尔特•麦克道尔和艾伦•巴滕的《塑造电视品牌:原则与实践》(BrandingTV:Principlesandpranctices)以及苏珊•泰勒•伊斯特曼等编的《广播、电视和网络:宣传与营销》(MediaPromotionandMarktingforBroadcasting,CableandtheInternet)等。这些著作从电视媒介自身角度出发,研究了媒介品牌塑造和传播的技巧,有的还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介的在线传播和电子邮件营销的思路和策略。

我国媒介自身的宣传与营销研究晚于西方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的新闻管理体制和新闻政策使得传媒机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作为党政附属机关存在,并不存在媒介营销的环境和条件。改革开放后,中国传媒业逐渐由“事业单位”向“企业化管理”转向,传媒产业逐渐向“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转变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开始升温。电视媒介营销研究的主要成果有《电视营销传播》(文硕、张小争、李晓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电视广告营销》(佘贤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以及《应对媒介融合——新环境下的电视节目营销》(刘婧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等。这些著作具有一定的新意,但仍局限于市场营销理论和电视经营较为简易的结合,基本上按4P、4C、4R理论对电视经营进行阐释。此外,还有一些期刊论文和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也关注到电视媒介营销问题,主要有李岭涛的《探索与电视观众收视行为相匹配的营销方式》(《广播电视信息》2003年第12期);卜彦芳、尤丽芳的《从营销角度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现代传播》2004年第2期);苑志强的《电视媒介的活动营销》(《中国记者》2006年第8期);李盈盈的《电视媒体的数位化营销时代》(《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1期)等等。

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分别从电视媒介营销环境变化、受众收视行为变化、电视媒介营销策略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这些成果虽然多为市场营销理论的移植和电视媒介营销实践经验的总结,存在理论原创性不足的问题,但是它们为本文研究奠定了基础,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三、数字化生存给电视媒介带来的环境变化扫描

“如果今天你跟人说看过某个节目,别人可能不敢确认你指的是电视片、网络视频(webisode,通过网络技术传输的节目)抑或是手机视频(mobisode,通过手机传输的短片)。”[4]这句话简明扼要地道出了数字化生存给电视媒介带来的竞争环境的变化。当传统的录像带节目由“原子”变成了“没有颜色、尺寸或重量,能以光速传播”[5]的数字信息“比特”,当数字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介的边界多种媒体走向融合的时候,电视媒介的市场竞争者蜂拥而至,电视产业市场格局面临重构。

我们以视频网站和手机电视为例。从视频网站使用或者传受关系上,视频网站可以分为视频分享和视频点播(网络电视)两大类;从建设主体区别又可分为门户网站、媒体机构、商业机构三大类[6]。视频点播类网站如中国的搜狐视频频道()、PPlive(),美国视频网站FreeRoom()、美国在线(),英国的视频网站袋鼠(kangaroo.tv),澳大利亚的Rootv(rootv.con)。视频分享类网站如中国的优酷()、美国的Youtube()、日本的NIFTY()等。目前,仅在我国获得《互联网视听节目许可证》的网站已达294家。手机电视方面,包括流媒体和CMMB在内的手机电视运营机构,目前中国大约有35家左右。除此之外,公交移动电视、PDA、MP4等可移动存储和实时接收的视频媒体和终端,都给电视媒介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

据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08)的研究结果:自2001以来,我国观众人均收视时间一直呈现下滑趋势,55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收视明显领先于其他群体[7]。另据《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其中,网络视频用户2.02亿,较2007年底净增4000多万用户,网络视频的用户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网络视频在大学生网络应用中呈上升趋势,仅次于网络音乐、即时通信、网络新闻,排在第四位[8]。从两者比较的此消彼长中,也可管窥电视媒介产业发展压力巨大。

四、新媒介消费环境中受众媒介使用行为的变化

按照韦伯斯特和瓦克什莱格在1983年提出的“电视节目选择模式”[9],在任一时间选择收看某一特定节目首先取决于该观众是否在场收看,其次取决于该节目当时是否正在被播放,然后才是节目类型偏好、收看群体、节目知晓等等因素。但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电视节目内容逐渐变成了可以多处呈现的“视频”,可以超越时空进行延时点播,超越空间限制通过便携式媒体实时直播,电视观众的收视行为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为了时间上的便利或者逃离硬性广告时间,现在观众看电视剧的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很多人选择网络点播或者视频搜索来观赏节目。正如国际电视宣传与营销联合会(PROMAX)主席艾伦•巴滕等人所说:“电视业目前由发行技术所主导的状况终将会被打破,占据决定地位的将是基于内容而不是硬件技术的观众满意度。目前风行的媒介融合预示未来只需要一个简单的转换器,所有的节目内容就可以在一个屏幕上出现。”[10]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发展,不仅影响了受众对电视节目的观赏行为,更为重要的一个变化是用户开始自己制作内容参与传播。随着DV产品从各个方面超越传统的模拟摄像机,影响并改变着观众对于传播的习惯,使大众和专业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11]。过去的普通电视观众今天可以自己拿起微型数字摄像机进行拍摄,并且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非线性编辑软件创作自己的影像作品。视频分享类网站平台和各家电视台纷纷开设的DIY类的电视节目(如河南电视台《DV观察》等)为受众的电视传播参与行为提供了便利。不断进步的传播技术和新兴媒介使“新闻传播方式从传统媒介主导的单向式转变为专业媒介组织与普通公民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传播。[12]在这种受众媒介消费行为的颠覆性变革中,甚至还出现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等高点击率的网络视频节目。用户制作内容的兴起,对于电视媒介产业的威胁绝不仅仅局限在观众多了一种自娱自乐的内容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它对电视节目的内容生产和媒介资产的重新认识敲响了警钟,失去了渠道霸权的电视,如果内容产品上再失去主导地位,电视产业的前景将更加危险。

五、电视媒介营销对受众影响的模式改变

马克•波斯特(MarkPoster)《第二媒介时代》这样开篇:“20世纪见证了种种传播系统的引入,它们使信息能够从一个地点到另一地点广泛传输,起初,它们通过对信息的电子化模拟征服时空,继而通过数字化加以征服。”[13]马克•波斯特把媒介传播分成两个时代:一是“为数不多的制作者将信息传送给为数甚众的消费者”的电视主导的“播放型传播模式”(broadcastmodelofcommunication),二是“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先期介入以及卫星技术与电视、电脑和电话的结合”而产生的互联网主导的“双向的去中心化的交流”的“第二媒介时代”。[14]依据这种划分,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归纳出电视媒介营销对受众影响模式的改变。

本文试图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形式表现这两种模式下电视媒介营销的内涵和外延,下列模式方程中的字母分别代表:A—Audience(观众);M—Marketing(营销);C—Communicate(传播);S—Search(搜索)。

(一)、“播放型传播模式”下电视媒介营销方程:A+M——>AM

我们用这个方程解读模拟时代的电视媒介营销。在这个方程式中,观众A在营销手段的影响下,变成了被俘获的受众AM,整个过程比较简单,就像传播学中的“魔弹论”,大量的信息灌输给观众,希望观众在强大宣传攻势下被俘。这个阶段电视媒介营销的手段较为单一,一般为硬广告,对受众影响其实较为有限,仅能在受众的身上发生“物理变化”,即把观众变成接收宣传信息的“容器人”。其营销逻辑是通过电视节目内容来吸引受众观看,以此获得观众的“注意力”这一稀缺资源,在把它作为商品转卖给广告商,收视率就是这个过程中的“通用货币”,收视率高的节目广告价格就高。其营销策略是通过对于电视节目内容如电视剧、新闻、娱乐节目的“轰炸式”宣传或差异化编排,通过大众传播的手段,最大限度向观众告知信息,提高收视机会。其主要形式是借鉴电影预告片的形式,通过电视本身的渠道优势进行在播宣传,一遍遍的播放制作好的视频片花。这一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单向”传播,电视媒介营销在产品观念和推销观念停留,以传播者和传播产品为中心,没有或想当然地考虑受众需求问题。

在这个阶段,电视媒介明显变现为“出售时间的行业”,节目制作者每天想的是怎么能很快地生产出节目把播出时间“填满”,电视营销者考虑赶快把时间卖出去,曾任美国CBS电视系部副总裁爱德华•舒里奇的话充分表达了这种心理:“电视网的竞争非常激烈,每天有一个时段卖不出,砸在手里,你都会赔钱,这就像你不想卖葡萄了,可是商店货架上还剩下那么多葡萄。”[15]我们国家的各级电视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纷纷增开多个频道,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开发频道资源增加广告时间。[16]但是,要想卖出“时间”,就要用好的“节目”来吸引观众,电视媒介的宣传和推广方面,仅有片花和电视报这些手段和渠道,力道嫌小,营销效果较差。

(二)、“第二媒介时代”电视媒介营销方程模式:A+M——>AM+AC+AS

马克•波斯特早就预言:“一种替代模式将很有可能促成一种及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的产生。该系统将是传播关系的一种全新构型,其中制作者、销售者和消费者这三个概念之间的界限将不再泾渭分明。大众媒介的第二个时代正跃入视野。[17]”在这一时期,电视受众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变得空前活跃和主动起来,信息的无障碍聚合和检索催化了“裂变”及“聚变”效应的产生,借视频网站、手机电视、IPTV等多种新媒体终端,传播效果更加理想,在得到被俘受众AM和病毒营销或称口碑传播者AC的同时,还培养出一批善于搜索信息的用户AS,受众根据兴趣进行搜索,通过QQ即时通讯、SNS社交网络、视频分享网站等进行在传播,受众影响和威力越来越大,AS和AC的出现对电视媒介营销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视媒介营销增强受众参与度的做法实质上是把受众参与的重点向节目链前端移动。比如,对于电视剧,在之前的“播放型传播模式”中是由电视机构测评、定制或购买,然后通过电视播放来吸引观众,但是“第二媒介时代”,电视剧的测试和评判交给了观众代表。美国ABC电影总监巴里•迪勒在实践中运用了所谓的“概念测试”(concepttesting)方法[18],主要测试观众对节目创意的反应,这种测试每年要进行6次。此外,电视剧播出期间通过手机短信的有奖问答等互动环节则更为常见。受众参与程度不断加强还导致了用户制作内容(UGC)的大量出现,各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DV观察员拿起手中的微型数字摄像机活跃在市民生活当中,原汁原味的DIY公民新闻作品开始广泛传播……

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搜索功能和“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为受众的主动参与创造了条件,这个方程展现出受众的“参与”和“搜索”,这是“第二媒介时代”电视媒介营销传播的新特点。在这个阶段,营销者把单一手段的大众传播与其他的营销手段整合在一起,开始综合运用广告、公关、宣传、促销等手段,让观众参与电视传播的整个过程,甚至变成“游戏中的角色”,如《美国偶像》、《超级女声》等活动营销的范例。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工具的多样化,客观上为受众参与电视传播活动提供了便利。互联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增强了受众在传播链条上的主动性,打开一条把“受众”变成“传播者”的简易通道。

六、“媒介营销空间定位模型”建构及电视应用

在市场营销领域,美国的两位广告经理阿尔•里斯(AlRies)和杰克•特劳特(JackTrout)首创了“定位”这个词:“定位起始于产品。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或者甚至是一个人……然而,定位并非是对产品本身做什么。定位是指要针对潜在顾客的心理采取行动,即将产品在潜在顾客的心目中定一个适当的位置。”[19]后来,杰克•特劳特认为这个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提出“新定位”的概念,因为他发现一些公司出现了两类新的问题:“第一种类型是,公司已经丧失了市场的焦点。他们要么进行产品线延伸,要么分散经营,结果作茧自缚。……另一种类型同变化相关,它们的问题是公司背后的市场变化。公司为了生存不得不寻找一种新的观念或定位以求发展。”[20]值得一提的是,这本名为《新定位》的书中专门有一章讲“电视节目的重新定位”。数字化时代对电视媒介营销提出新的变革要求。电视媒介竞争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媒介融合增加了电视媒介营销传播的渠道,电视节目的数字化采集、存储、传输、共享为电视媒介营销提供了新的机遇,受众从被动的受传者变成主动的传播者,这些都给“我播你看”的传统电视蒙上一层阴影。在这种剧烈的市场变化中,我们怎样为电视媒介“重新定位”呢?

我们尝试构建一个“媒介营销空间定位模型”。综合考虑传播媒介的特性,大致有三个维度可以勾勒其自身的特性和状态。第一个维度是“信息存储和接收方式维度”,简称“信息维度”,以字母I(Information)指代。信息维度表示,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是怎么存储的,它们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到达受众的,我们可以把这个维度大致分为固定接收信息、存储可移动信息和移动接收信息三类。第二个维度是“以目标受众为标准的传播类型维度”,简称“传播维度”,以字母C(Communication)指代。传播维度表示,媒介追求的目标受众是大众的、分众的还是个体的,相应地可以分为大众传播、分众传播、个性化传播三种类型。第三个维度是“媒介传播所采用的技术水平或技术观念”,简称“技术维度”,以字母T(Technology)指代。技术维度表示,媒介传播所依赖或所遵从的技术水平或技术观念。在这个维度上,各媒介依据技术类别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比如电视可以分为模拟技术和数字技术两个维度,互联网可以分为Web1.0时代、Web2.0时代和Web3.0时代三个维度,手机可以分为1G、2G、3G和4G等等。这样我们就构建了一个“媒介营销空间定位模型(ICT)”。随着传播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数字信息技术带来的媒介融合,各种媒介的边界渐渐被打破,但是其核心技术和传播理念各有不同,在一个由“信息维度”、“传播维度”和“技术维度”构成的三维空间,各媒介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其自身的定位和重新定位的诉求也会较为直观的反映出来。我们以电视为例,来看看这个模型的作用。

图1:电视媒介营销空间定位模型示意图

在上图中,我们把“模拟技术时代”和“数字技术时代”分别列在左右两边,横向是

“传播维度”,纵向是“信息维度”。从这个示意图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视媒介在营销空间的重新定位有了多种选择和可能。下面,我们以电视节目营销和电视品牌塑造为例加以说明:在模拟技术时代,电视节目营销传播和品牌塑造几乎全靠在播宣传,主要表现为传统电视台的“大众传播——固定接收”和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分众传播——固定接收”,由于采用的是模拟技术,信息的存储只能在磁带和录放机、摄像机的匹配中使用,所以节目传播与分享方面只有少量的“摄像录像爱好者收藏者”(如图所示),电视媒介营销空间范围有限,定位狭窄而明确。数字技术时代,电视媒介的营销空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IPTV和网络视频可实现的“固定接收——个性化传播”,PDA和MP4可实现的“存储接收——个性化传播”,手机电视可实现的“移动接收——多类型传播”,VCD和DVD电视节目的“存储接收——分众传播”等新的营销空间纷至沓来。特别是电视节目数字化带来可共享的“比特”,电视媒介的营销拥有了从“卖时间”到“卖比特”的巨大市场空间。面临这样的变局,电视媒介营销“重新定位”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个总的趋势是,数字技术时代,电视媒介营销从“撒胡椒面”的大众传播,发展到综合了个性化传播、分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物理和心理空间互动”的多种类型传播,其市场空间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电视媒介营销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发展和传播类型多样性的实现,所呈现出来的对受众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依据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结合“第二媒介时代”电视媒介营销传播的新特点,在保留和发展原有市场空间的前提下,电视媒介营销下一步的空间定位更倾向于“多种传播类型——多种信息接收方式——多平台传播”,受众利用多种终端进行“搜索——存储——再传播”,这就必然要求电视营销在追求电视传播的个性化和智能化方面下功夫。

七、新技术环境下电视媒介营销的进路

如果以“搜索——再传播”为诉求,未来电视媒介的宣传和营销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对新媒介形态及其技术的运用,新技术环境下电视媒介营销的进路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一)、从“卖时间”到“卖比特”

电视节目数字化为电视媒介营销开辟了“蓝海”,节目内容数字化存储和多种终端可以共享的特性,在更深层次上改变了电视媒介的相对优势。在模拟时代,“渠道”是稀缺的,所以电视媒介经营靠的是“卖时间”,通过广告获取利润。在数字时代,电视节目播出平台越来越多样化,相对而言,优质的节目内容资源变得稀缺,电视机构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节目制作经验和政策优势(有些国家控制节目制作资质)使其能够按照不同的“终端渠道”要求生产和提供适销对路的数字化电视节目,从“卖时间”的广告经营的“红海”逐渐转向“卖比特”的数字节目生产经营的“蓝海”。

现在,全国广电总局推行的“媒介资产管理”和“数字版权保护”,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确保数字化时代媒介产业竞争中广播电视的相对优势。实践证明,“卖比特”市场前景巨大,电视媒介集团对此也十分看好。比如在电视节目数字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从2005年开始建设集团的媒资系统,以每年1000万元的投入,共招标4家公司进行模拟节目的数字化转换和编目工作,现在已拥有版权数字节目3万多小时,这些节目中包含了1958年建台以来的全部新闻节目资料,甚至还有1898年老上海的珍贵影像资料。在“卖比特”的实践方面,他们成立专门公司负责数字节目网上推广营销,2008年营业额接近4000万元,2009年计划达到5000万元,已交易的内容资源整合大约1000分钟,具体包括给上海东方卫视、公交移动电视等提供的《东方日志》、《上海故事》、《奥运人》等多集系列短节目,现在正在为“上海世博会倒计时一周年”提供365集的《世博影像》系列短节目[21],这些珍贵的影响资料的价值正在凸显。

数字化节目资源的再利用只是电视媒介营销“卖比特”的一个方面,在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里,利用自身节目制作技术和经验的相对优势,根据多种视频节目接收终端的不同要求,定制生产相应的数字电视节目进行市场交易,这是“新定位”理论带给我们的新空间。按照这个思路,关注媒介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我们还可以发现别的更多更大的市场需求。

(二)、从“旧媒介”到“新媒介”

罗杰•菲德勒在《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一书中,把代表传播技术的三类语言和媒介形态变化联系在一起,认为口头语言对应第一次媒介形态变化,书面语言对应第二次媒介形态变化,数字语言对应第三次媒介形态变化[22]。传播科技的发展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今天我们不再使用电报,不再使用BP机,从机械电视到晶体管电视,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传播科技的历史告诉我们,“旧媒介”终将成为过去,“新媒介”终将改变传播的格局。现在,我国的数字电视新媒体正在蓬勃发展,如地面数字电视、卫星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等,传播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必将带来传统媒介的升级与革新。从“电视媒介营销空间定位示意图”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模拟技术时代”与“数字技术时代”对电视节目和传播理念带来的巨大变化。从传统媒体嬗变成新的媒介,像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需要忍受脱胎换骨般的剧痛,但却值得去努力和付出。

新技术环境下电视媒介营销的进路,当然包含了对于新媒介载体和新技术观念的运用。

在完全变成“新媒介”前,“搭载新媒体快车”不失为电视媒介营销的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这方面的应用有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数据库营销、电子邮件营销、口碑营销等。比如,电视观众资料的数据库被视为电视媒体新的资产,在新近出现的家庭信息平台的构建中,这些资料开始得到重视,但是,我国各级电视台在建立和使用电视观众资料数据库方面,还仅仅停留在概念化的表层。这个方面,国外已经遥遥领先,美国学者认为:“站在节目宣传方的立场看,互联网所产生的种种可能性当中,最为重要的是观众同娱乐节目的互动。每个观众的互动都是不同的、独一无二的……要传播互动的、‘浸入式’的宣传讯息,就必须有收集和储存有关接收者信息的能力,这种信息的最基本形式就是用户有效的邮件地址。”[23]有些美国电视台用电子邮件形式取代邮寄的新闻方式,甚至对个别需要节目更改和重播信息的受众提供电子通知服务,有的还把宣传即将播出的节目电子刊物发送给观众[24]。我国电视机构在这方面的宣传仍然停留在宣传片花和游走字幕阶段,即使在电视台开办的网站上也仅有电子节目播出表而已,总体上仍是单项传播的方式,还未发现电子邮件提醒或受众订阅节目信息的服务出现。

除电视节目营销外,在电视品牌塑造和传播方面,我们还可以借助口碑营销。美国口碑营销协会的口碑营销大师AndySernovitz在《WordofMouthMarketing-HowSmartCompaniesGetPeopleTalking》一书中,提出口碑营销“5T”模型,通过五个“T”开头的英文字母,给出了一个分析框架和操作步骤,这五个步骤分别是:谈论者(Talkers)、话题(Topics)、工具(Tools)、参与(TakingPart)和跟踪(Tracking)。[25]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给了受众一个前所未有的互动平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格局的形成,为口碑营销创造了一个新的起点。如何恰当运用博客、论坛、播客、社交网络等形式,充分发掘、培养“意见领袖”并发挥其在网络舆论宣传中的导向作用,从而完成电视媒介的网络营销,最终实现舆论经济,这是电视媒介宣传和营销人员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最后,借鉴新的传播理念和新的技术,电视媒介营销传播可以也必须向智能拼装营销方向发展。互联网Web3.0时代呼之欲出,这种“在Web2.0的基础上,让互联网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可以“完全是按照每个人关注的资讯类型、个人的需求和偏好设置的集合体,每个用户可以定制自己的互联网门户,或者创造属于个人的互联网应用平台”[26]的新概念提醒我们,电视媒介营销者智能拼装的“个人频道”时代即将来临,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向观众提供个性化的定制节目服务已经迫在眉睫。

八、结语

电视媒介营销的未来之路在哪里?电视媒介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应该怎样“重新定位”?对于面临新媒体技术应用和新媒体市场争夺的电视产业而言,研究这些问题的必要性毋庸置疑。本文为媒介营销的空间定位提供了一个模型建构的思路,这种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简单结构,而是针对不同媒介形态和技术特征各异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开放式结构。当然,据此推导来的电视媒介营销的进路也决非什么定论,它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决策思维的参考,难以尽数市场环境变化的微妙之处。数字化生存环境下的电视媒介,正面临一场媒介生态市场激烈竞争的阵痛,媒介融合中各种媒介形态的边界打破之后,整合“碎片化”受众资源或将带来新的增长中的媒介产业发展的新空间。

[注释]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03

[2]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09-01

[3]鲁曙明.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52

[4]斯蒂芬•马斯克勒特、罗伯特•A.克莱恩.新媒体宣传.广播、电视和网络:宣传与营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05

[5]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4

[6]吴信训、王建磊.中外视频网站上电视新闻传播现状与创新策略探析.世界传媒产业评论(第4辑)[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58

[7]王兰柱.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08)[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6

[8]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09-01

[9]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36

[10]沃尔特•麦克道尔、艾伦•巴滕.塑造电视品牌原则与实践[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27

[11]田智辉.新媒体传播——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54

[12]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J].国际新闻界,2006-05

[13]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3

[14]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

[15]马丁•迈耶.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M].刘燕南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38

[16]杨伟光.中国电视论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286

[17]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3

[18]马丁•迈耶.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M].刘燕南等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77

[19]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梅清豪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40

[20]特劳特、瑞维金.新定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3

[21]根据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影视与传媒产业研究基地“构建数字化电视新闻传播新体系”课题组2009年3月10日对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上海音像资料馆的访谈记录。

[22]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6

[23]斯蒂芬•马斯克勒特、罗伯特•A.克莱恩.新媒体宣传.广播、电视和网络:宣传与营销[M].刘微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208

数字化营销论文篇11

目前,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营销流程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营销流程,分三个阶段来进行信息营销:第一阶段是选择顾客价值,即分析市场机会,研究和选择市场目标;第二阶段是价值创造阶段,也就是制定营销策略的阶段;第三阶段是营销战略。随着市场的发展,尽管传统的营销流程在营销职能转变的过程中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企业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通过提高营销部门的效率、调整资源的配置、开发和不断改进营销流程使营销产生更大的价值。企业界开始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机制,通过更富有战略性的方法为整体客户群和细分客户群提供价值,使营销更加高效。企业营销界的这些新发展对于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营销而言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营销流程分析

I.1数字图书馆传统的信息营销流程

目前,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营销流程遵循的是菲利普·科特勒提出的传统的营销流程。在科特勒提出的营销流程中,营销工作贯穿于整个经营活动,并在企业销售实现之后依然存在。企业经营被分为三个过程:选择顾客价值,即分析市场机会,研究和选择市场目标;第二部分是价值创造阶段,也就是企业制定营销策略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企业的营销战略。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营销流程如图1所示。

1.2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流程面临的挑战

面临全球性的、技术性的、经济性的社会发展,特别是在信息化社会中用户的信息需求不断增长的条件下,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营销流程显示出了不足,主要表现在:

①需求的反应存在时滞。该营销流程虽然始于顾客需求,但随后的流程却是封闭的。在流程期间的顾客变化,无法从原有的流程中体现出来。

②营销价值流缺乏弹性,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随着顾客消费的个性化发展趋势增强,这种流程的僵化特征也逐渐显示出来。

③现有的流程建立在实物价值链的基础上,数字图书馆的价值流程之间是前后相连的,这使得数字图书馆的价值实现过程是一个水平的过程。

2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流程的整合分析

2.1整合观念与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流程

1995年,Paustian Chude首次提出整合营销的概念,“根据目标设计(企业的)战略,并支配(企业各种)资源以达到企业目标”。王方华(1998)提出:“整合营销是一种通过各种营销工具手段的系统化结合,根据环境进行纪实性动态修正,以使交换双方在交换中实现价值增值的营销理论和方法,整合营销以市场为调节方式,以价值为联系方式,以互动为行为方式,是代企业面对动态复杂环境的有效选择。这个概念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认同。整合营销具有以下内涵:第一,整合营销首先是一种营销指导思想,其次才是一种营销方法。其次,整合营销的核心思想是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佳利用。第三,整合营销的出发点是消费者需求。第四,营销整合的特色是“统一”,是组织的目标、策略和战术的高度统一。运用整合营销的观念,对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流程进行整合,通过整合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来运作与营销相关的各种环节和要素,以更实在地、更充分地进行营销工作。

2.2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流程整合的原则

2.2.1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的原则

一切为了顾客,一切方便顾客是营销流程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建立把顾客需求放在中心地位的流程体系,架构“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的流程。及时和顾客交流、沟通,提供顾客满意的全方位、一体化、个性化服务。

2.2.2“水平构建”原则

数字图书馆现有的营销流程中,严格的职能划分可能造成整个营销流程需要一步一步进行,在实践上缺少交叉性,从而造成实践上的浪费,消费者需求反应的迟缓。在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营销流程的水平构建成为可能,在设计营销流程时,设计一个复杂的时间关联性过程,使流程可以一次协调进行。依水平构建原则建立的营销流程不但可以缩短企业和新价值流的长度,增加了企业的顾客价值,还同时体现了企业虚拟价值流的作用。水平构建的基础是企业信息流的顺畅。

2.2.3信息及时处理原则

对于市场营销流程来讲,企业要在顾客信息产生的地方对信息进行处理,及时形成顾客档案,以及对顾客信息数据的分析报告。这样,不但会提高对顾客的意见进行反馈的速度,及时解决顾客的问题,还可以使企业及时准确地了解某个市场上产品销售情况的变化,使企业可以及时做出反应。

2.3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流程整合原则的基拙:CRM

整合营销流程的改造是以系统的思想对企业营销流程进行整合。营销流程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机制,通过更富有战略性的方法为整体客户群和细分客户群提供价值。要运营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流程,营销部门就必须率先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同时要结束各个职能机构各自为战互不往来的局面,这样才能建立一个更富战略性的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新的营销流程将不再是为企业制造产品的公司,而是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的公司。

CRM最早由美国的Cartner Group于1997年提出。目前,关于CRM的定义有很多。但其总的内容是:一方面通过提供更快速、周到和准确的优质服务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达到个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来降低经营成本。企业CRM系统能搜集、跟踪和分析每一个客户的信息,从而知道什么样的客户,在什么样的时候,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CRM的精髓与数字图书馆的用户中心意识不谋而合,同时也符合整合营销以“以满足顾客需求为核心的原则”的思路,将其引人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营销流程整合中来,必将促进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的长期良发展。

3引入CRM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流程

3.1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内涵

客户关系管理不单单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的技术系统。更是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的营销管理理念。客户关系管理通过管理与客户间的互动,减少销售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发现新市场和渠道,提升客户价值、客户满意度、客户利润贡献度、客户忠诚度,实现最终绩效最大化。客户关系管理的内容包括对顾客的类型、需求特征、购买行为进行分析;企业对顾客的承诺;客户信息交流;客户反馈管理等。客户关系管理具体施的重点是各种信息的处理过程,顾客价值信息是营销流程整合的基础,因为顾客需求为流程的始点,顾客满意为流程的终点,顾客价值信息在营销流程中贯穿始终(如图2)0

3.2引入CRM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营销流程模式

流程整合的起点是顾客需求,终点仍然是顾客满意,即整合营销中的流程整合是个循环系统。营销分析是营销流程的基础,营销计划是营销分析基础上的具体实施方案,营销执行是营销计划的具体实施,营销控制是保证营销方案按照计划执行的保障,同时营销控制也反馈营销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动态地修正营销计划。营销流程的整合模式如图3所示。

3.3引入CRM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营梢流程的实施

营销流程整合的具体实施就是使数字图书馆各部门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实现对顾客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打破内部以及与外界之间的围墙。在上图中,“消费者总价值—消费者总成本”指科特勒教授提出的顾客让渡价值概念,顾客总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顾客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顾客在购买商品时把顾客总价值和顾客总成本的各个要素作为整体看待其中某一项价值最大或成本最低不一定能够吸引顾客。在顾客与企业的充分的双向沟通基础上,企业确定沟通价值策略与提供价值方案。公司的使命就是指公司可以为顾客、社会提供的价值,所以在沟通的基础上提供价值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而沟通价值策略则限定了营销战略的范围,营销战略是在企业战略的支持之下产生策划的。因为,整合后的数字图书馆营销流程包括3个层次:顾客价值分析、沟通组合、营销战略。

3.3.1顾客价值分析

将顾客价值探察和分析过程分为以下5个阶段:①探察并识别顾客价值要素阶段。在于明确顾客价值各个层级结构中包括哪些价值要素。②确定有战略意义的价值要素阶段。主要对各个价值要素对顾客的重要性进行测定,发现那些对数字图书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顾客价值要素。③测定价值交付中的顾客满意阶段。侧重搜集关于顾客在各个价值要素上对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满意状况的信息与数据。④预测顾客价值的变化阶段。对前面阶段所作的分析作出判断。⑤探察价值交付问题的成因阶段。对前面所获得的顾客价值要素进一步分析,决定哪些顾客价值要素需要改进以及如何改进。

3.3.2沟通组合

营销沟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营销沟通的决策中包括如何沟通、沟通什么、与谁沟通以及如何控制沟通和提高沟通效果等。沟通组合的最为成熟的运用即整合营销沟通。在数字图书馆的营销沟通系统中,数字图书馆要与中间商、消费者、公众进行沟通,中间商又与其目标消费者和不同公众进行沟通。消费者彼此之间以及与其他公众之间又以口传的方式进行沟通。除了营销沟通系统传播信息外,其他营销活动包括产品、分销和价格策略都存在营销沟通问题。另外,营销沟通组合也有许多工具。营销沟通中各具的整合包括价格组合、产品组合和分销组合。

数字化营销论文篇12

1 数字化拓展了少儿图书内容与市场

数字化出版以其技术优势从根本上扩展了少儿读物的销售内容,少儿读物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图书。电子书包、点读笔、电子书、点读机、电子杂志、APP应用程序等让少儿读物的形式丰富多彩,文字、声音、视频和图像等信息经过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磁、光、电等介质上,以多媒体的形式吸引少儿读者的关注。

传统产品生产式的图书营销和出版模式很难满足少年儿童个性化而又多样性的消费需求。数字营销中的“长尾效应”弥补了传统少儿图书市场的不足,使得销量较低的图书也有利可图。数字读物的检索快捷性、传播广泛性,能够满足各种少儿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了从大众出版到分众出版的转化,拓宽了图书出版业空间。

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少儿图书中的短版书、断版书的出版,宝贝成长手记等的个性化定制出版等需求不断增长,数码印刷设备越来越廉价、生产技术越来越完善,少儿图书的按需出版将会越来越普及。这些按需出版的某一种图书虽然不能实现大的销售,但由于产品品种繁多,数字出版、按需印刷将成为出版商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数字化不仅扩展了少儿图书的销售内容,更拓宽了图书的销售市场,极大得满足了顾客的需求。

2 数字化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

从在线电子阅读到电子商务平台,数字化的出版环境对传统发行最大的影响除了数字读物获取便捷、容易复制之外,推出的免费或廉价的电子书还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也更加适应了数字时代的消费模式。以当当电子书为例,当当上线的电子书价格大多为纸质书的3―6折,90%售价在每本10元以下。

数字出版简化了传统出版流程,以数字化的编辑技术流程、开放的网络平台、多媒体的阅读体验代替了传统出版发行当中的制版、印刷、装订、包装、运输、物流、储藏、销售等环节,节省了在制作、物流等过程中的成本支出,数字出版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图书出版成本高的问题,最大限度地降低制作与流通的成本。

3 数字化丰富了图书的营销渠道

3.1 营销渠道的发展演变

所谓营销渠道或分销渠道是指在产品或服务达到能够被消费者或产业机构利用或消费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套独立组织。图书营销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渠道选择,在我国图书发行主要有主渠道(新华书店发行渠道)和二渠道(民营图书发行公司、民营书店)两种方式,但却面临着多方面的限制,费时、流通成本高、流通渠道较窄、受上架时间和空间制约。数字化丰富了图书的营销渠道,解决了相应的难题。

传统少儿图书发行渠道主要包括少儿出版单位自办发行系统、新华书店发行系统、其他专业性的国有书店发行系统、民营书店发行系统、含外资的发行系统、图书进出口机构等。1982年,文化部提出发展多条流通渠道;1988年,、新闻出版署提出放开批发渠道,除国有批发渠道外,有条件的集体书店经省一级出版行政机关批准,可以开展二级批发业务;90年代中期,各地开始建立图书批销中心。现阶段,出版社图书营销渠道的主要趋势,即从交易型到关系型,更多地依赖中盘的力量,垂直营销渠道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3.2 数字化渠道变革

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发行丰富了图书的销售渠道,演变成为少儿图书发行的新选择。

2010年,巴诺书店推出了含有经典儿童图书增强版的电子书选集“Nook Kids”。随着苹果公司的iPhone、iPad等电子平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选择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作为阅读工具的读者日益增多,像西蒙舒斯特集团、兰登书屋、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等纷纷选择开发适合在iPhone或iPad上使用的应用程序。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也开始开发数百款iPad产品,将赢利点主要放在应用程序产品销售及平台使用、玩具书产品开发和传统图书在线的销售上。

此外,中少快乐阅读平台、“童媒在线”等都成功打造了国内儿童电子书运营平台。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浙江少儿出版社、萌芽杂志社等少儿社也都纷纷加入盛大文学的云中书城等电子书分销平台,开放发行渠道,实现一体化、垂直化发行。

4 数字化使营销宣传策略更加多样化

4.1 体验式销售模式

互动性及多媒体性是互联网体验的特点,同时也是儿童阅读的特点。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字阅读产品,不但能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全方位调动读者的感官,也更加符合孩子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应用程序APP的免费试用、平台销售类电子书的免费试读功能等,从互动体验切入,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式的销售模式使得图书营销更加多样化。

4.2 自媒体销售模式

自媒体销售能够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自媒体不限于个人微博、日志、主页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托管平台是美国的Facebook、Twitter以及我国的空间和微博。少儿出版社的官方微博以及少儿作者的个人微博正逐渐成为良好的互动平台,通过微博可以建立自己的口碑、形成自己的粉丝团,同时还可以作为图书销售的售后服务平台和市场监测平台。

4.3 线上线下互动销售

很多畅销童书的成功得益于“线上赢取关注,线下赢得收益”的营销方式,特别是利用网络媒体、移动互联网等在图书上市前期的造势,以免费游戏、免费应用程序等方式引起家长和儿童的广泛关注,将图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成经典的卡通形象,随后利用品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开发影视作品及其他相关产品,使可赢利的机会点得到最大化的延展。

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赛尔号”系列图书自2010年2月上市以来一直占据着开卷排行榜少儿类图书的榜首,上市一个月热销百万册,销售突破千万码洋,“赛尔号”系列图书在少儿出版界成绩显著。江苏美术出版社市场部总经理左晓红认为,线上线下互动销售,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小读者通过线上的活动和互动环节,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图书的上市时间、图书的内容等各类信息。”江苏美术社在网上专门开通了“赛尔号”图书博客以便对图书的各类信息进行宣传;建立“赛尔号”英雄塞尔QQ群并在百度贴吧发帖,给读者一个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在新浪和腾讯网上设置“赛尔号”专属网络专题;以及在“赛尔号”网络社区做强力推荐、“航行日志”重点宣传等。这些线上的活动为小读者的互动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江苏美术出版社以线上的宣传为主,在线下配合多种多样的推广活动,取得了很好的营销效果。

5 小结

本文围绕少儿图书内容与市场、定价、渠道、宣传四个方面探讨了数字化对少儿图书营销的影响。数字出版通过拓宽内容和市场可补充扩大图书营销范围,廉价的优势不仅适合数字时代的消费模式更降低了读者的使用成本、丰富了图书的销售渠道,同时也更加便于推进图书营销宣传策略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1]韩阳. 走在数字出版前沿的专业少儿社[J].出版参考,2011,(6):8-9.

[2]李镜镜,张志强. 长尾理论对图书营销的启迪[J].编辑之友,2010,(8):41-44.

[3]赵明霞. 出版社图书营销渠道趋势研究综述[J].编辑之友,2010,(6):50-51.

数字化营销论文篇13

第一步:完善以用户为中心的官网平台

在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数字时代,企业的官方网站是任何一家企业品牌的聚像符号,是企业自媒体传播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基于企业品牌战略数字营销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企业官网建设是企业品牌战略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用户参与品牌体验的直接窗口,同时也是企业数字营销体系实施的核心驱动力。因此,企业官网的设计是非常专业的工作,绝非网站设计公司套个模板或改个字体那么简单,专业的企业官网建设往往由掌握企业品牌战略的公关顾问机构或专业品牌咨询公司设计完成。

企业官网建设可以是以品牌为目标导向(如GE、百度的企业网站),可以是以产品为目标导向(如起亚Soul产品网站),也可以是以销售为目标导向(如NOKIA网上专卖店),但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承载企业官方信息第一窗口的职能。企业官网也是企业公信力的重要体现,官网的维护和运营必须由掌握企业品牌战略的媒体专家、营销专家或互联网专家承担,而不是交给普通的网络管理员管理。

当然,徒有一个官方网站还远远不够,企业官网平台还包括企业官方博客、播客等企业官方信息及聚合平台,这同样是一家企业“先入为主”的声音最重要、也是第一的窗口。

其中,一套完整的官方博客链往往由企业博客群(可以是以企业名或产品名命名的博客、企业员工博客)和意见领袖博客群(可以是为企业代言的个人博客、情感依赖型用户群博客,或者对企业有好感且建立密切联系的名人博客)构成,他们将代表企业意愿,承担品牌声音表达或与用户沟通的职责。

第二步:构建企业线上自销平台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也许现在谈论自销体系仍然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实际上,目前国内网购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一个庞大的数字。据权威机构预测,2009年中国网购市场规模将达到2680亿元,2010年这一数据将增长到4640亿元。在未来五年内,绝大多数企业都将构建自己的线上直销平台。2009年当当网图书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了20多亿元,相当于100多个大型图书商场。这在传统营销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无论是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拓展、以产品为导向的网络直销店、新兴自有品牌的B2C垂直网站,或是企业综合C2C平台,企业自销体系始终承载着品牌体验以及产品或服务销售的双重职能。基于互联网络的企业自销平台将成为企业数字营销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自销平台追求销售业绩,同时也是集“品牌塑造、产品展示、商务沟通”于一体的营销平台。企业自销平台既可以是独立的网站,也可以是企业官网的纵向延伸,这取决于企业的规模和经营性质。但无论哪种形式,“在线服务”都是企业线上自销平台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品牌公关的重要手段,在线服务的直接达成、“二跳”、“三跳”,以及电话销售等线下沟通的达成,都将成为企业评估数字营销成效的重要指标。

第三步:建设线上互动社区网站

在数字时代,企业营销行为的最大特征便是互动性,而企业社区网站将成为企业构建与用户互动的最佳渠道,也将成为企业线上生态社区网络建设,甚至企业数字营销实践的核心内容之一。

企业社区网站不但是重要的售后服务平台,也是重要的销售和品牌维护的平台。与企业直销平台一样,企业社区网站可以作为企业官网的组成部分出现,也可以独立于企业官网之外运单独营。

然而,目前很多企业的数字营销体系中,社区网站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一方面,一些企业缺乏系统的战略眼光,并不能充分认识到企业社区网站在数字营销体系中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由于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浮躁和抱怨情绪,企业往往因担心失去对社区网站的控制力而不敢建设社区网站。

对于任何一家希望走向优秀的企业而言,社区网站都将成为一个不可规避的重要课题。规避社区网站的潜在风险,可以通过系统管理实现。所以,企业社区网站的设计与运营者,应该是沟通专家与互联网网虫的结合体,对社区网站中怀有不满情绪的消费者进行及时疏导,同时也要争取赢得更多忠诚的消费者。在这方面,如李宁的“互动社区”和宝洁的“生活家社区”等都是很好的典范。

第四步:建设社会化自媒体网络

所谓社会化的自媒体网络,即以百科、贴吧、知识达人、BBS、博客群等载体或工具,通过聚集企业品牌忠诚度较高的用户群体实现企业网络口碑传播,维护并进一步扩大企业品牌的粉丝规模。

社会化自媒体网络是企业自媒体平台的重要补充,也是企业数字营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社会化自媒体网络建设要以企业自媒体平台为核心,通过缜密的规划、引导实现舆论管理。

社会化自媒体网络建设,一方面可以基于网络知识问答平台实现,如维基百科、百度知道、腾讯问问等知识问答平台,进而成为企业与用户沟通的有效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回答者”可以承担企业品牌“客服”的作用,解答用户疑问,引导网络舆论。目前,国内最强大的两个指示问答平台,就是百度的知道和腾讯的问问。如何利用好这两个问答平台构建社会化的自媒体网络,如何培养自己的“达人”,将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另一方面,企业社会化自媒体网络还可以通过百度贴吧、BBS、空间、博客群等2.0媒体实现。这一类媒体,往往具备圈子效用,成为企业品牌粉丝们的聚集地,巧妙引导并放大粉丝们针对企业品牌的言论,可以形成网络口碑,增加品牌价值。

同时,企业可以通过百度品牌专区等数字媒介形式实现社会化自媒体网络的放大传播,借此平台实现企业品牌粉丝与消费者的孵化。

第五步:做好危机防御

网络媒体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品牌,同时也是众多企业危机的发源地。一个论坛中不起眼的小帖子,只要有“料”,就能在一夜之间“星火燎原”,给企业造成极大的危机。

因此,在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数字营销体系中,自媒体平台不仅承载着企业品牌战略实践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企业危机防御体系实施的载体。一方面,企业自媒体平台本身就是一套严密的危机信息监控系统――企业官网、企业自销平台、线上社区网站及社会化自媒体将构成一个360度的危机信息监测雷达网络,及时发现危机信息。

同时,在制定数字营销策略时,应该将危机分析、预警、处理与改进体系贯穿始终,建立由统管企业品牌战略的资深专家领导的危机管理小组。事实上,任何危机的爆发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性打击,所以危机管理的关键在于危机信息的监测、及时预警,并对网络舆情进行有利引导,使之能够“防患于未然”。

第六步:“自媒体平台”传播组合拳

可以说,做好自媒体平台建设,仅仅是数字营销的基础工作。如何借助数字化媒体放大企业想表达的声音,让更多的人来到企业自媒体平台参与品牌体验、形成购买,数字营销对于企业品牌的真正价值才得以体现。

在这方面,互联网应用的日益广泛为企业数字营销实践创造了无限可能。调研数据显示,互联网络已经逐步融入中国网民生活,成为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网民平均每天超过6个小时的上网时间里,搜索引擎、网络社区、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博客、SNS、Video等互联网应用频繁闪现,而这些正是企业自媒体平台传播的有效武器。

首先,互联网广告为广大企业创造了一个公平竞技的营销平台。企业不分大小,品牌不分高低,只要掌握了技巧和策略,便可以获得极高的投资回报。这其中,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品牌主张,针对不同受众制定精准的广告渗透、植入策略,充分尊重网民在浏览企业品牌广告时的自。在互联网广告投放方面,应注意避免“首页效果最好”的认识误区。门户网站与行业网站首页广告价格最贵,许多广告主不懂,只觉得广告就应该投首页,其实不然,与企业品牌理念相匹配的频道投放更为精准。

搜索引擎推广对于企业来说也非常重要。绝大多数网民都是通过搜索引擎来了解企业、品牌和产品的。然而,并不是所有企业与产品需要使用搜索引擎。不同的目标,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公关人员在这方面应该是企业的好顾问。关键词的选择与组合、品牌专区管理及关键词精准广告设置,都是非常专业的工作,要掌握其中技能,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与经验积累。

博客营销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除企业自媒体博客群外,名人博客等意见领袖博客、草根博客也要充分调用。目前新浪、腾讯流量最大的就是博客频道,博客众口相传的口碑传播方式是最有效的营销方式之一。博客营销最有用的应该是以体验、评论为主的软文,软文内容策划和讲究针对性和唯一性,切忌一文多投;博客中企业品牌logo露出及企业广告投放可以作为辅助手段。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