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论文实用13篇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篇1

一、德育在商职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最为根本,是人的素质的灵魂。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面向社会需求,适应市场需要,为企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简而言之,就是有知识、懂专业、能操作、下得去、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不能忽视德育在高职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在注意学生专业技能知识培养的同时,必须注重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道德的发展,高素质的人才,首先要有高水准的道德。合格是前提和基础,实用是条件和要求。道德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技能教育是教会学生做事的本领,做人是成才的前提条件。不会做人就难以成为有用之才。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云南大学校训“会泽百家,至公天下”都讲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事,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如果把学校专业知识教育比做筋和骨,道德教育就是气和神。因此,德育与智育并重,不能厚此薄彼,否则我们培养出的人,有知识,没有教养;有目标,没有信仰;有欲望,没有理想。这样的人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要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绝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可以包容的。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高职教育应当把道德摆在首位,在新的形势下加以认真落实,使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成为一句空话。

二、当前高职德育存在的主要问厄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的重要性和地位从理论上讲,学校领导和教师无一不接受,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总难摆到“首要”位置,难以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往往成为“社科部”、“公共课”部的事,形不成合力,处于“单打一”的状况,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就更难以达到。笔者从教学的实践中感到,当前高职教育重视技能培养,忽视德能培养的情况依然存在,除领导重视程度、师资配备、资金投人等方面摆不上重要议程,空洞抽象的要求多,实实在在的支撑少以外,高职德育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四个不到位”。

1.认识不到位。确立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还需要克服认识上的偏差,走出两种误区。一是要克服那种高职教育就是单纯进行专业知识、劳动技能的职业教育的偏差认识,走出重专业知识传授,轻德育的误区,牢固树立授业首先要传道,教书首先要育人的思想。必须把德育纳人教学的整体规划,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决不能把德育当成软任务、虚功夫,使之流于形式。二是要引导学生克服那种上学只是学文化、专业技能的偏差认识,走出重专业知识学习、轻思想品德修养的误区,牢固树立要学会做事必须先学会做人的思想。

.教育模式不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所有制并存,人们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带来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巨大变化,必然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出双重表现形式,既有明显的进步,又有模糊的困惑;既有竞争意识增强,也有集体主义淡薄,价值取向趋于实惠,奉献和索取等价交换的信条;既有一定的理想追求又有较强的功利主义思想。这些变化,给德育提出了挑战,主要表现在“四差”:一是传统的道德内容、教育观念与现实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二是陈旧封闭的教育方式与开放复杂的社会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三是简单化、机械化的德育过程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复杂化之间有着“逆差”;四是德育目标与培养人才的需求和实际状况之间有误差。这就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面对21世纪人才竟争的时代,与时俱进,顺应时势,建立新的德育模式,以适应新时期培养人才的需要。

3.方法不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德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撞击的过程,是一种情感的双向交流。长期以来,德育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强调正面灌输,教育者以宣传道理为主,属于“灌输”教育,这样教有其强化效应的优点,但是形式单一,单向传播,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社会实际不够紧密,缺乏双方交流,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引起学习兴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管教式”的教育方法。辩证地认识到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提倡“双交流”、“互动式”、“教学相长”,使教育内容通过“载体”,融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只有通情才能达理,这才符合党中央提出的“德育工作要与关心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要求,德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

4.教材改革不到位。教材是搞好德育的根本依据,高校德育教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带来价值取向的多样化,给德育也提出了挑战。高校德育不尽如人意,教材改革跟不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特别是高职高专的教材显得更突出,德育教材不像工科教材,成型成熟。因此当前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是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谈到关于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指出的:“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要求,下功夫编写出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实际的教材,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既不能丢“老祖宗”,又要赋予德育新的时代内容。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德育的地位作用,“教书育人”的道理一直在强调,几乎无人不晓,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始终摆不上重要位置,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流于形式和口号,时而德育变成“附加搭配教育”,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就不能集中力量去研究解决。笔者认为,确立德育在高职(高专)素质教育中重要地位以及解决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建立一个机制,处理好三个关系,做到三个结合。

1.建立一个机制。要把德育工作列人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德育与智育并重,建立党委组织领导和全面协调,行政专门负责,部系落实,团委、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同时还应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做到教育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型的高职高专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篇2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basicright;coreright;proceduralright

在高等职业教育由最初的国家福利性质向市场福利性质转变的过程中,市场力量的介入和市场机制的引入,形成了一种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不同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关系。这种新型高等职业教育关系最重要的特征是权利主体的多元化和权利内容的多样化①。认识和把握这种新型的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的权利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权利关系

在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首先存在着一种基础性权利关系。这种基础性权利关系,决定了政府、学校、企业及学生等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主体各自的权力、权利及义务的基本属性和基本内容。

首先是公权利②关系。此处公权利指法律所表达的由高等职业教育过程和结果所体现的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政府及社会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既是为了从一个方面满足公民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此系政府责任,同时也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此系全体社会成员义务。在高等职业教育活动中,就政府、学校而言,是通过权力的运作来实现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就学生及其家长作为公民来说,是以积极履行受教育义务以及其他相关义务的形式来实现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职业教育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均为义务主体,都必须为特定的公权利的实现而承担相应的义务。

此外,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的公权利还包括学生作为公民依《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权利和劳动权利(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权利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职业素质与技能,而职业素质与技能通常需要通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获得。因此,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权利可以说是受教育权利和劳动权利的具体结合)。学生作为公民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权利,仍属于公权利。公民可以依《宪法》及《职业教育法》(第五条)向政府主张的权利,此时,公民是为该项公权利的主体,而国家负有给付义务,政府应通过行政权力运作,满足学生作为公民的该项权利要求。

但是,当高等职业教育在较大程度上由国家财政福利转变为市场福利之后,根据公共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至少已不完全是公共产品,而属于准公共产品甚至私人产品。近十余年来,政府主导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践,正是在不违背高等职业教育公共性原则的前提下,以选择性而非普遍性的资源分配取向和分担式的支付方式进行的,从而逐步形成目前有限财政拨付、个人给付、市场供应的局面。

我们认为,如果个人全额给付或者给付比例足够大(这同时意味着学校没有获得政府财政支持或财政拨付额度极为有限),则学生与接受给付的学校之间的关系,除了教育伦理上的契约关系外,还存在双方作为权利主体的以财产利益、精神利益为客体的私权利关系。

根据法律规定,企业或其他民间财团作为办学主体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后,其经营可以是赢利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这实际上确认了非政府的社会力量在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时,享有向学生收取高于其经营成本的费用的权利。该权利主体即民间财团或学校(法人)本身,而义务主体应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这样一种权利关系中,双方均为平等主体,双方各自享有的权利当属于私权利。

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基础权利关系,是上述公权利与私权利对立统一的混合权利关系。其中的私权利关系内涵丰富,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关系的价值中枢,构成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权利关系。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权利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的私权利关系主要表现为学生与学校之间所缔结的高等职业教育合同中的权利关系。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最现实、最具体、最直接的双边权利关系,因而可视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权利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合同关系,因合同主体之不同而大体上有三种:一是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同关系,一是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合同关系,一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合同关系。

实践中,最主要也最典型的,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合同关系。这种合同关系又分别有三种不同情况:在双方义务呈对价关系的情况下,为真正双务合同;在双方义务不构成对价关系的情况下,为非真正双务合同;在仅部分构成对价关系的情况下,则为不充分的双务合同。学生同完全以市场方式运作的职业学校之间的职业教育合同关系,双方的义务呈对价关系;学生同公益性质的职业学校(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管理范围的职业学校)之间的职业教育合同关系,双方义务不构成或仅部分构成对价关系[1]。

对高等职业教育合同中的对价关系作出上述区别,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因为对价关系及其充分程度,将具体决定合同当事人的合同权利。比如,在为真正双务合同的情况下,双方享有充分的合同履行抗辩权利,在为非真正双务合同的情况下,学生作为享有合同权利的一方,其履行抗辩权利就要受到严格限制。

在这种合同权利关系中,对学校一方来说,作为合同权利要素的,首先是财产利益,包括学校一方按规定所应收取的学费及其他费用。其次是学校一方基于教育服务的特殊性而产生的其他权利要求,比如要求学生遵守学校某些规章制度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讲,遵守学校所制定的与实现特定的职业教育合同目的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是学生一方所应承担的合同义务)。

合同权利表现在学生一方,其标的是由特定的职业教育结果所包含的精神利益与财产利益。

学生通过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而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与职业资质。职业技能与职业资质尽管以人身为载体,但并非人身组成部分,因此不属于人身利益范畴。就其内在价值而言,主要还是一种财产利益,我们甚至可以按一般标准,对该财产利益的市场价值进行测定①。

①比如数控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数控技工职业技能与职业资质,其所包含的内在价值,可以目前行业平均工资3500元/月标准为基本参数来计算;空乘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空乘职业技能与职业资质,则可以目前行业平均工资5000元/月标准为基本参数来计算(/job/JobInfor588.aspx)

这种可能性使附着于人身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质,可以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合同标的,并且可以形成明确的合同对价关系。

此外,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或高等职业教育合同标准的良好职业资质,不仅可以在经济意义上为个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条件,还包含某种预期或潜在的精神利益,比如较高的社会地位,良好的职业声誉,等等。

因此,就学生一方来说,合同权利包含了上述两个方面的利益成分,一种兼括财产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复合权利,并构成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权利关系。

鉴于学校一方处于强势地位而学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法律应向后者倾斜,当然也不能以牺牲学校一方合同利益为代价。也就是说,学生应对学校一方履行的合同义务,一般不可以打折扣。只有在双方相互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下,才能最终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合同目的,双方才能实现自己的合同权利。

实践中,在学生一方不能履行合同规定的某些义务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免除该义务,但是该义务本身不能缺省。比如,当学生无力支付学费或者不能按时足额交纳学费时,学校只能针对极少数的贫困生减免学费或允许其延缓交纳学费,并以不影响学校基本财政状况为限。而多数学生的该项义务可以在政府或社会公众的帮助下得到履行,如政府提供的奖学金,金融机构对学生的助学贷款,还有来自社会公众的对学生或学校的捐赠,等等。这些做法实际上可视为直接、间接地代学生履行给付义务。这也正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的具体体现。

就学校来说,如果出现重大违约的情况,比如学校方面未尽义务而致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没有达到相应的职业素质与技能的培养标准,则学校所应承担的违约责任中,除了退还学费、免费补课或“召回”外,鉴于教育的不可逆的特殊时效性,还应包括特定精神利益方面的损害赔偿(精神利益损害赔偿不同于精神损害赔偿。后者属于广义的人身伤害所引起的法律责任,限于侵权行为领域;前者则可以纳入违约责任范畴。理由是:职业技术人才的规格与价值存在一个通行的市场标准,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不符合依合同可预见的市场标准而致学生精神利益如社会地位、职业声誉等损失,大体上是可以确定的,学生对学校所履行的给付义务与这种特定的精神利益同样构成对价关系,故应将其视为学生的合同利益之一,一旦学校违约致其受到损害,理应赔偿)。高等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学生权利为本位来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权利关系。

三、高等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中的程序性权利关系

在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还存在两种重要的权力关系。其一是政府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关系,其二是学校作为法律授权组织,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关系。

第一种权力关系有法可依,自无问题。第二种权力关系则较为特殊,故法律没有也不可能对学校的教育行政管理行为作出具体规定,因此,学校主要还是依传统的教育伦理规范而制定校规,并依校规对学生行使教育管理权力。

一般说来,校规除了可能存在实体意义上的不合理甚至不合法外,更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于无视学生作为相对人在具体的教育管理行为过程中的程序性权利。

多年来,高校学生诉学校当局及教育行政管理行为违法的案件甚多(最早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典型案例有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刘文燕诉北京大学案[2]),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学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程序违法,不尊重甚至恣意剥夺学生作为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人民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当查实被告确系程序违法,如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未允许被处罚者提出申辩意见,或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后,未直接向被处罚者宣布或送达,等等,一律判决被告败诉。至于原告在案中有否应受行政处罚的违规情节,在所不论)。

赋予并保障学生在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作为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其意义有二:其一是程序性权利所具有的“工具”价值,能使学生的实体性权利得到更为有效的维护,进而从一个方面更好地巩固高等职业教育关系中的核心权利关系;其二,程序性权利本身还具有另一些独立的价值,这些价值包括民主参与、个人尊严、理性、公正等等。在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无论实体结果如何,学生都应受到公正和富有尊严的对待。教育管理行为过程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教育,一种合法、合理的教育管理行为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培养和民主意识的培育。

因此,确认并保障学生作为相对人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程序性权利,也是教育本身的价值体现。

学生作为相对人在教育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程序性权利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听证权。从一般意义上讲,听证的内涵就是在行政主体作出影响当事人权益的决定之前,必须听取当事人的意见,从而保障相对人平等有效地参与有关决定。就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而言,学生作为相对人的听证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费,一是行政处罚。

在收费方面,传统的做法是,基本学费标准由政府行政部门与学校共同决定,其他收费额度由学校决定。

学校既为行政主体,同时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合同的一方而为民事主体。在兼有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主体身份的情况下,学校与教育部门共同或由学校单方面制定收费标准,不能绝对保证公平合理。所以有必要建立收费听证制度。

教育收费听证的内涵就是要求收费一方,主要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听证会上说明收费的理由。而交费的一方,主要是学生或学生家长,则应该说明反对收费的理由或者是提出自己的收费方案。听证的结果应该是各方利益的平衡,并不仅仅是学生及其家庭权益的保障,当然更不是维护教育部门利益的保护。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收费听证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高职专业门类较多,不同专业的教育成本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别。通过听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收费合理。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实际上可以将收费听证过程视为高等职业教育合同双方就收费条款磋商或谈判的过程。因此,听证程序为高等职业教育合同权利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保护机制。

在行政处罚方面,现行法律没有就学校当局对学生的行政处罚作出特别的具体规定。前不久,北京市教委出台《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违纪处分程序的若干规定(试行)》,该规定要求,学校拟对学生处以开除学籍处分时,应当书面告知拟被处分的学生有要求听证的权利,拟被处分的学生要求听证并且在规定期限内提出书面申请的,学校应组织召开听证会。我们认为,除开除学籍以及勒令退学外,作出其他较重的处分决定,也应实行听证制度。

学生因为违纪违法被学校开除或受到其他较重处分,他理所应当享有提出申辩或异议、请求校方减轻或取消处分决定等权利。但以往的情形常常是,学校开除学籍的决定一旦正式作出,就没有任何回旋余地,被开除的学生即便深感委屈,也只能被动接受。在学校与学生“实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这个决定从程序意义上讲则可能是不公平的。建立行政处罚听证制度,一则可以弥补学校作出的处分决定在程序意义上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为拟被开除的学生提供了一条权利救济渠道,将有助于推动学校权力和学生权利之间的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是否行使听证权,应当由违纪学生本人决定。学校在送达违纪学生的处分意见书中须明确告知学生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如果该违纪学生及其监护人对学校处分意见书中关于其违纪行为的事实认定和拟给予的处分并无异议,或者认为听证无必要,则可以书面申请放弃听证权。学校应当尊重其放弃听证的决定。

其次是要求学校说明理由的权利。当学校对学生作出行政处分决定时,必须向当事学生说明作出该处分决定的理由,包括事实理由与法律理由。整个程序的进行,应当是一个说理和以理服人过程。当然,也可以是当事学生不断抗辩的过程。虽然行政处分本质上是行政强权的表现,但是学校在作出处分决定的过程中的强权主义作风是非常有害的。

最后是申诉权(程序抵抗权)。学生申诉权是《教育法》赋予学生的一项法定权利。它是指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过程中,认为其受教育权以及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受到学校或教职员工的侵害,依法向教育行政机关或学校申诉理由,要求重新处理的权利。

学生申诉权作为学生的一种救济权,本身是一种抵抗权、监督权,它在权利结构体系中起着安全通道和反馈调节的作用,同时是对学校管理权的一种抑制和监督,有利于防止权力滥用,制约程序主持者操作程序时的恣意和专横,从而保护学生受教育权利与其他权利免受侵害。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篇3

(三)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创新不够。教学方法上,还是多采用照本宣科的直接灌输法,但是所运用的教材的系统性不强,教材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并且过于概念化和陈旧。针对目前国际国内关注的诚信缺失的问题很少在教材中体现。比如未能邀请餐饮业的用人主体参与进来,或者各种社团组织、校外实践活动没有积极参与其中。

(四)校园文化建设未有提及。校园文化建设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发展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文价值体系,以及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所形成的特有的该学校的精、气、神。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环境布局、基础设施、教学场所等物质载体和全校教职员工、学生团体、班集体和全体学生共同作用下的精神载体的统一体。校园文化与普通文化课程相补充,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在现有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几乎没有涉及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可以说,这种隐形的课程教育模式没有充分体现它的价值。(五)职业理念教育不够,合作意识教育不足。作为职业道德主体性———学生来说,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上缺乏合作意识的教育和引导,在学生进行的团体活动中,只注重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和特长,很少关注其是否应该具有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否具备互助精神。在餐饮行业,一些旧有的封建陋习还不时的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观念不断更新,新型的师徒关系、同事关系必须得到进一步加强。

(六)创新意识教育亟待加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能否跟上时代并超越时代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时代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经济、家庭教育、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等,其自身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能力、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不强,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创新要求。表现在食品烹饪专业上,直接的体现就是研发新的菜品能力和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能力有待加强和提高。

二、全方位构筑高等院校食品烹饪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多方面多渠道提高任课教师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师德师风建设是高等教育中涉及教师的职业纪律、职业态度、职业良心和职业作风的统称。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敬业态度、行为习惯等等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制定切合实际的师德评价标准和体系。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必须将个人科研教学能力、学生评价、政治素养全面结合考虑。作为教师,就必须加强个人修养,关爱学生,表里如一,精于业务。同时要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的价值理念做斗争。

(二)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和教育体系,创新意识教育和创新实践教育课程体系。要建立高等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体系,在具体的宏观指导上和统筹上做好文章。必须完善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体系,尽快同目前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脱节的状况中变被动为主动。在教材内容上,摒弃过于陈旧的案例,引入世界各国反映当前最新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优秀成果和经验。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能搞形式主义的活动,应在新生入校之时就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同时,要营造创新创业的社会和校园环境。学生探索真理,追求理想,独立思考的精神要予以支持和鼓励。为他们自主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

(三)增强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最好的管理是自我管理,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如果充分尊重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地位,通过自身积极的自我教育来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德育目标不仅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而且还应该激发学生的职业道德需要,把“收”和“放”的教育结合起来,长期积累,形成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

(四)重视就业指导课程,抓好实训和实习过程。要在整个就业指导课中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指导课程一般是在学生毕业实习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开设,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帮助大学生能够快速高质量的就业。但是,这个课程一般教授的是面试技巧、职业的选择以及国家当前的就业政策,以至于很少或者无视职业道德的教育。而在实际的实习和求职过程中,学生对待工作环境的种种不适,对工作缺乏耐心责任心,缺乏敬业精神,擅自毁约等情形都使得用人单位对这些学校产生不好的印象,进而影响以后学校的就业情况。要让实训和实习中受到用人单位好评的学生对新生或者不久将要毕业的学生进行培训和引导。将职业道德意识转化为实践中的职业道德习惯和行为。

(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团的作用。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以培养学生为中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塑造良好的性格和道德品质。利用好校园的物质和精神的平台,不断打造职业道德隐性教育课程的标杆。在校园文化中体现丰富的人文理念和道德价值,体现校园文明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扩张力。在学生社团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创造力,突出自身的特性和贡献,提高自身的能力。但是,如果学生社团的活动能够将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引入其中,让活动的策划和方案更有针对性,这将对职业道德的传递和渗透性得到大大加强。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篇4

当前,由于背景、层次和文化等原因,我国高职院校对通识教育的概念认识还不充分。许多高校普遍认为通识教育仅仅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补充。这将直接影响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也必然导致学生忽略不同学科领域间的内在联系。此外,我国通识教育的目标还不够明确。通识教育较多地重视以政治素质为核心的文化素质培养,而不是以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为目标,从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通识教育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体制无益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形成合理、有效、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更不利于通识教育的有效实施。例如,我国高职院校大多没有专门负责通识教育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申报和评价也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又如,有些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虽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但结构设置不合理,系统分工不明确,出现功能交叉和职责不清晰的状态。再如,很多高职院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过于重视通识教育的具体教学组织过程,而忽略了学生管理,使学生管理与课程管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功能的发挥。

(三)通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

当前,我国通识教育体系还不完善,通识课程的教师大都是由该课程所属学科的专业教师教授,这些教师在通识教育过程中投入的精力不够,教学质量不高。此外,通识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修养和素质,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言传身教,引导和感染学生。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贫乏,水平相对较低,一些教师的学历水平、敬业精神、人格修养和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工作热情还有待提高。为了更好地发展通识教育,各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四)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设置的教学计划来看,当下的通识教育课程普遍具有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存在着“实用化”“技能化”和“拼盘化”的倾向。选修课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类,而这类选修课也只是学生专业课程以外的附加课,在实际的教学体系中多被看成是次要的、锦上添花的课,理工科院系尤其如此。许多工程专业的学生不知道托尔斯泰、米开朗基罗等大师,对经典著作也知之甚少。公共基础课的设置,仍然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性,面向人生、社会和世界的普遍文化课程极端缺乏,如文学、艺术、哲学、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等。加之这些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及课程质量都没有严格把关,往往被学生当作混学分的课或是当作增加课外兴趣的课。

二、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当前我国通识教育的现状,可知我国通识教育缺失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历史原因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各高校的办学模式多模仿欧美国家,专业设置比较宽泛。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人才培养上又全盘学习前苏联,特别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实行,使得各高校没有自主和自治权,统一由国家集中计划、管理,学校也必须按照教育部统一制订的教学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去实施国家统一制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对专门人才的着重培养和课程设置的专业化,虽然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应用型专业人才,但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此外,在由国家统一制定规划的教育模式下,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常常被忽视,主体依然是专业型教育。这样便难以调动高校的积极性,培养出的人才千人一面,规格单一。

(二)社会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领域不断产生,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各单位为了使高校毕业生能尽快融入工作,为自身带来效益,往往更加关注人才的实效性。因此,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的功利主义色彩。特别是有些院校为了自身的声誉,为了更多的生源,为了学校的就业率等,往往会选择现实的利益。对于学生而言,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大部分学生往往将专业教育和专业知识视为进入社会的敲门砖和谋取职业的手段。所以他们在大学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对于通识课程只是敷衍了事。过分地注重功利主义,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偏离了教育的轨道。由此可见,社会因素也是制约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中加强通识教育的对策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还是以专业教育为主,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通识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当下的教育模式下如何构建、实施通识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通识教育的目标

要确立通识教育的目标,首先要对通识教育的理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它不是片面的“通才教育”,也不是单纯的“文化素质教育”,而是实实在在的对“人”的培育,培养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心灵的满足和生活的价值,使学生的人格更加健全,学识更加全面,态度更加理性,这也才是通识教育的本质和精神所在。因此,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改变以往的技能教育,转向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注重学生知识体系全面性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注重学生积极乐观态度的培养和完整人格的塑造,使学生能够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为社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创新型专门人才。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管理体系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通识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有关通识教育的管理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通识教育理念和计划的贯彻实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适应性,就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例如,在学校设立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通识教育中心,来统一管理实施我国高职院校中的通识教育。其下可设三个部门,分别是通识教育行政办公室、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委员会和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中心。其中,通识教育行政办公室负责整个通识教育的管理、规划和安排,策划和执行通识教育,并进行监督、评价和管理,专门管理通识教育的构建、实施、改进、评价、监督及教师配备和所用经费等。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委员会是通识教育中心的核心部分,负责所有通识课程的安排,以及课程的设计、审核和修订,及时修订和补充通识教育课程。此外,为更好地安排通识教育课程,加强与各个学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和成长,委员会可从相关院系聘请教师,改革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层级优化的师资配置。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中心,是专门用来负责及时反馈和发现问题的部门,在通识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评价和管理。评价中心可由学校领导、师生代表及校内外从事通识教育的相关学者专家等组成,负责全校通识教育的审议、推进、评价。通识教育的课程评价体系不仅是检验通识教育效果实施的重要手段,还是践行通识教育的有效措施。

(三)加强和完善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是通识教育课程的操控者,因此,教师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创建一支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第一,提高教师素质,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这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专业技能和学术水平上不断完善自己,以高尚的人格为学生做好榜样,用良好的教师品德去熏陶和感化学生。第二,要重视培训和开发教师的能力,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去适应通识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篇5

l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1.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的劳动用T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经济客观要求通过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作为人才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其就业也就必然走向了市场.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掸的方式就业,最终走向全面的自主掸业。这是市场经济内在的客观要求,它给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造就了大显身手、参与竞争的机会但是,由于过去我国长期实行汁划经济的影响,毕业生等待学校和国家分配工作的被动型掸业心态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和主动性已经越来越不相适应,毕业生的市场经济和现代化所需要的竞争观念、创新观念等还十分缺乏,南此而产生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从思想上、理论上、实践上给予指导。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已刻不容缓,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1.2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运行机制,根据丰.十会的需要设置专业,根据职业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IfJ高素质、高质量的懂技术、会操作的实用型人才.当他们进入市场后就成为社会主义人才市场巾的特殊商品,就必然会通过供求关系和竞争来实现就业。要顺利地实现就业,就必须加强就业指导,使毕业生学会自我推销,并且对推销的过程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树立正确的掸业观.有针对市场而进行的准确的自我评价;有良好的心理索质,并掌握择业的技巧。这些邡迫切地要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毕业生求职的技能技巧,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1.3是高职技术教育毕业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要求

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对丰十会的贡献.职业岗位是个人施展才华的舞台。但是由于学生没有进人社会.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具体趋势缺乏了解,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准确的评价,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在职业选择巾缺乏正确的择业导向.使得他们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闪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和追求动向,正确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了解自我,主动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毕业生顺利就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建功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巾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要求。

2目前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在学校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相继建立了就业指导机构.开展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但普遍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1)学校教育与职业定向脱节,缺乏行之有效的职业观念的教育。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与生产实践、劳动就业相脱离的现象仍然存在,学校只管学生培养、不管市场需求和只管毕业、不管学生去向的现象还很普遍,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与社会所需存在着差别,学生入学时的专业选择存在着盲目性.毕业生缺乏有关社会分工及社会职业方面的知识。职业意识很淡薄.就业心理准备不足.择业和就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2)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职能不完善。就业指导包括教育、指导、管理、服务等多种职能。目前不少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在招生部门、学生管理部门等职能科室.缺少办公和活动场地,缺少固定的经费,缺少办公和管理所必需的设备.缺少应配备的人员等,使得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职能不完善。

(3)缺乏争职就业指导人员,指导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就业指导_T作起步较晚,缺乏专职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和指导教师,有关工作人员对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还缺乏比较系统的了解。由于人员少、丁作量大、忙于应付.使得就业指导人员很少进行培训、学习、充实和提高,影响了就业指导工作实效。

(4)缺乏完整系统的就业指导内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不少学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内容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没有贯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全过程。就业指导方法也比较简单,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少,对社会职业状况了解和分析少.使得就业指导内容不充实、针对性差、效果不理想,没有达到就业指导的真正目的。

3就业指导工作的革新措施

就业指导丁_作好坏直接关系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篇6

1.功用主义标准。

与较为强调基础理论素养的本科、研究生专业人才培养不同,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直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一线或工作现场,要求所培养的人才有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能够把学术型人才所发现的规律、原理和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计划以及决策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为社会产生直接利益。高技能人才的这种特质决定了高职专业教育与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如果说本科专业的设置和布局还要综合考虑推进学科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传承文化等任务的话,高职专业的设置和布局则应全面服务于产业的发展。高职专业布局必须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已经成为各界共识。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专业布局合理与否的根据标准是区域内高职专业的种类、人才培养规模是否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基本需求,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结构是否基本匹配。具体来看,包括专业大类布点人才培养规模结构与地区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结构是否匹配;主干专业的人才培养供给数量与主导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是否匹配;新专业的设置及人才培养规模与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是否匹配等。

2.人本主义的标准。

服务学生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来临,高职专业教育也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应届学生的学习需要,还应充分考虑到未来在岗职工和社会人员职业培训、进修等多样化的需求,而这很可能成为未来高职专业教育的重心。考虑到高职专业多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定位,具有专业规模和辐射半径相对较小的特点,在质量趋于均衡和供给充足的前提下,高职专业布局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适度收缩辐射范围,为学生和行业、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一方面,在办学条件允许下,让学生可以方便地就近接受高职专业教育;另一方面,贴近行业、企业,更加便捷地为行业、企业一线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高职专业空间布局距离贴近行业、企业一线,也可以有效地降低高职院校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

3.两大标准的统一。

功用主义和人本主义两个标准并不矛盾,学生希望高职专业教育能满足自己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并最终能帮助自己实现就业、提高收入以及美满人生。而行业、企业等需求方也希望高职专业布局能便捷地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和技术等服务,帮助行业和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功用主义和人本主义两个标准最终统一在了劳动力就业市场,即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否满足了劳动力市场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衡量高职专业布局合理与否最直接的标准还是看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结构和质量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的匹配程度。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具有即时性和不断变化的特点,这就使得专业布局调整只能努力寻求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的动态匹配,并且由于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就使得绝对匹配几乎难以实现。

三、高职专业布局的基本模式和影响因素

1.高职专业布局的基本模式。

高职专业布局的形成通常有两种主要模式:一种是计划主导的模式。教育主管部门对于高校的专业设置有着绝对控制权,专业的设立和调整必须经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并且教育主管部门通常会制定专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或标准,设立严格的专业设立和调整门槛。该模式下专业布局体现出很强的计划性,教育主管部门有着绝对主导权,使区域内高职专业的基本质量得到保证,专业规模和结构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由于管理模式过于僵化,使布局调整往往对于劳动力市场信息反应较为滞后,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职业岗位的快速更新,影响了专业资源配置效率。另一种是市场主导模式。在专业设置方面学校拥有自,学校独立面向市场举办专业。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学校能够灵敏地捕捉劳动力市场信息,并根据职业岗位不断更新变化的信号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但是这一模式也容易滋生诸如专业名称混乱、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无序竞争等乱象。市场主导的专业布局模式使得各个学校倾向于从学校本位出发来进行本专业设置和调整,忽略了劳动力市场和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整体性,极易导致区域层面的高职专业布局出现失衡,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初期,高校受到自主办学经验不足、劳动力市场和高职专业资源整体配置信息不对称的因素的影响,区域高职专业整体布局失衡的现象更易出现。

2.影响因素。

从实际操作层面具体来讲,高职专业布局实际上是由多个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在经济层次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方面必然会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规模和结构,并从根本上制约着高职专业布局的总体规模和结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在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迈入高收入阶段以后,第二产业比重通常会大幅下降,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占据主体地位,高职专业布局也必须适时调整和缩减服务第二产业的专业布点规模,并大力发展服务第三产业的专业,形成以服务第三产业为主的专业布局。第二是学校办学理念和资源因素。专业是由人来论证设置的,必然要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相关决策者的办学理念和专业观并不相同,从而影响到专业布局。如有的决策者注重专业的新颖性、先进性和专业特色,专业设置和调整紧随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有的决策者则更注重专业内涵建设,强调稳定性、发展性和专业群建设,专业设置和调整稳扎稳打,稳步推进,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而且,由于高职专业开设需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务作为基础支撑,如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一定的实习实训设备和场所、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基本的教学实习经费等等,因此在考虑专业设置和调整时要受到学校自身办学条件与能力的限制。第三是学生和家长因素。生源是影响专业布局的重要因素,高校在设置专业时还要对潜在生源进行论证,没有生源的专业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学生和家长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对于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地理位置和专业类型的偏好,对于专业未来就业和发展预期等都会影响到专业的需求和布局。第四是政策调控因素。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自的赋权程度,制定专业指导目录及院校和专业布局规划的科学合理程度,以及对于优先发展专业和落后淘汰专业的相关引导政策和力度,也都会对高职专业布局产生深刻影响。最后,区域开放性程度也会对专业布局产生影响。较为封闭的区域通常会形成大而全的专业布局,而较为开放区域劳动力市场及高等教育资源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当区域内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区域内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时可以通过外部高职专业资源得到补充,同样,区域内高职专业教育也可以为区域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持。同时,区域内高职专业建设也可以通过与区域外部的合作进行互补。

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特点与问题

1.高职专业建设起步较晚,但专业布局总规模成长较快。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解决人才严重短缺的矛盾,在我国的一些发达的中心城市相继举办的一批具有高等职业教育属性的短期职业大学,成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萌芽,从而也标志着高职专业建设正式拉开序幕。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正式确立了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并积极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职专业发展迅速。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后,高职专业在总量上突飞猛进。到2012年,我国的普通专科院校已经达到了1297所,高职(普通专科)专业数达1158种,专业点达46263个,当年招生314.8万人,在校生达到964.2万人,招生和在校生数分别比1998年时增长了7.3倍和8.2倍。

2.专业布局的学科和行业门类覆盖面较广。

为了规范高职专业设置,加强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2004年教育部首次制订全国性的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成为高职专业设置和调整专业的依据。高职专业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体现了职业性与学科性的结合。当前的高职专业广泛覆盖了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生化与药品、资源开发与测绘、材料与能源、土建、水利、制造、电子信息、环保气象与安全、轻纺食品、财经、医药卫生、旅游、公共事业、文化教育、艺术设计传媒、公安、法律19个大类和78个二级类,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历史学等10大学科,专业所服务行业涉及了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20个行业门类。

3.办学主体趋于多元,专业布局统筹乏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先后经历了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三教统筹”,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加少数重点中专学校“三改一补”,以及采用多形式和多模式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在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和办学模式等方面经历了深刻变革,最终形成了“六路大军办高职”(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大学、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具有高等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以及部分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的多元化格局。高职专业举办主体涉及了普通本科高校、独立高职学院、成人高校以及中专院校等几个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各类主体的办学性质、主管部门、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各不相同。专业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高职专业布局的统筹优化面临着条块分割的体制。

4.高校面向市场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存在一定盲目性。

高职专业的设置和调整实行由承办学校自行确定,报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政策,学校被赋予了较大的专业设置自。但是在高职院校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哄而上办热门专业,热衷举办办学成本较低的经济、管理学等人文社科专业,落后专业淘汰速度慢、新开专业市场需求论证不充分,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配套等问题。高校的专业开设和结构调整除了考虑市场因素以外,也往往受到办学资源和历史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使得专业人才的质量和结构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劳动力市场的现实情况来看,尽管高职毕业生以务实的就业观念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劳动力市场颇受欢迎,就业率普遍较高,但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和起薪并不高,实际就业质量不容乐观。我国当前的专业布局模式还难以应对供需失衡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和技能人才短缺等问题。

5.开放性是专业布局得以优化的重要保证,而当前我国高职专业布局的开放性还明显不足。

一方面,在专业设置和调整过程中企业、行业的参与不足,导致学校对于市场信息把握不够敏感,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与行业企业一线需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另一方面,受到当前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制约,高校在举办高职专业时,普遍存在着地方本位的倾向,缺少大区域视野,造成了高职专业建设跨区域协同合作不够,影响了区域内高职专业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

五、提高高职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匹配度的思考

1.坚持学校自主和政府主导相结合,推进高职专业布局的动态优化。

高职专业布局优化调整一方面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充分发挥好各类院校市场敏锐度高的优点,鼓励各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另一方面有关教育主管部门要有所作为,要打破专业设置和管理条块分割的局面,加强专业布局调整的统筹权;以服务产业结构调整为基本出发点,结合高职专业教育教学资源分布的现实情况,对高职专业整体布局进行顶层设计;要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动向进行长期规划,提前布局,促进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职业岗位需求和技术进步更加吻合,并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切性和有用性。

2.探索产学合作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机制。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看,高职专业培养出的人才能适销对路,受到一线用人单位的欢迎,就是衡量专业开设成功与否最为直接的效标。而做到这一点,单靠教育系统这一人才供给方的封闭谋划很难完成,显然离不开人才需求方行业、企业等的深度参与。从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来看,正是学校和企业行业建立起的亲密合作伙伴关系,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设置的论证和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有力地保证了专业设置的科学合理和专业布局的不断优化。笔者建议设立主要由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代表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具体负责专业设置和调整方案的论证、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检查、调整等。而作为需求方的行业、企业应及时提供人才需求和预警信息,并配合高职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提供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鼓励行业、企业参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奖励和引导政策,为建立产学合作的专业建设和布局调整长效机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篇7

1.2针对性原则

高职院校学生群体规模大,全体的创业教育必不可少,但针对学生个体的创业教育也必不可少,并且针对在校不同阶段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选择不同的载体,做到全体和个体的互为补充,全程和阶段的相互融合。

1.3信息化原则

随着新媒体应用的不断渗透,学生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新媒体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有效信息的收集和成为可能。在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要顺应时展的要求,搭建符合学生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提升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效。

2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模型构建

结合工作重心和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创业教育模型构建应包含五个关键要素:服务对象、服务过程、服务载体、服务人员、跟踪评价机制。五个关键要素的总体关系概括为:通过强化服务过程、载体和人员的精细化程度,辅以跟踪评价机制的反馈激励,持续改进为服务对象提供创业教育的工作水平。3.1服务对象。创业教育服务对象的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避免出现学校创业指导人员片面关注学生、学校这一服务对象,而忽视了创业教育的市场环境。二是要对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学习阶段、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心理特征的学生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指导和培训。

2.2服务过程

创业教育重在过程,高等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应该贯穿学生在校的三年,并要做好后续的跟踪服务。根据在校三年不同年级学生特点采取不同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工作。大一新生初入大学,创业教育的重心应该是帮助其转换角色。结合职业兴趣测试软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启发他们的创业意识。大二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校园生活,创业教育关注重心应该是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通过开设专题讲座、个体咨询等形式加强专业形势和创业方面的信息传递,启发学生投身专业学习的主动性,为创业储备知识和技能。大三学生如果有号的创业想法和项目,鼓励入住相关创业孵化基地。

2.3服务载体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载体的建设可以概括为“一主两辅一平台”。“一主”指的是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在高职院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是最主要的创业教育载体,同时也是学生受益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载体,但是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创业教育课程内容、改善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更新教学方法。“两辅”主要指的是各种创业教育活动、竞赛和创业咨询。依托学校或社团开展创业大赛、就(创)业知识竞赛等是对职业指导课程的有效补充和生动实践。创业咨询是对全员普适性创业教育的延伸,并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和创业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一平台”是指创业教育的信息化平台。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搭建好创业教育工作的信息化平台,要求涵盖的主要模块有创业教育网络课程、创业政策、案例分析等,从而有效拓展创业教育工作的覆盖面,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

2.4服务人员

为保障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建立一支管理能力强、专业知识精并掌握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知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高等职业院校从事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较少,相对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创业教育要求还远远不够,所以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指导兼职教师应吸收专业课教师、辅导员、院系及相关职能处室领导和大型企业工程师或人力资源经理参加,并且要加强对兼职教师的培训,力求取得心理咨询师或创业指导师资格证书,这样可以保证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创业指导。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篇8

(二)教学方法枯燥,实训教学不足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理论课照本宣科的现象较多,理论知识缺乏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显得枯燥、抽象。基础课缺乏与专业课的衔接,造型基础、色彩基础等课程依旧是老师摆好静物,学生画着十几年不变的石膏几何体、石膏像,学生在课程结束后也不明白为什么要画这些东西,不理解所画内容和以后工作岗位技能之间有何联系,导致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被动,兴趣不高。在方案设计课程中,老师也基本上将教材的章节内容讲完,按照课后习题布置一个练习,学生下次课交上一个作业完事。对如何做设计,要考虑什么条件,如何改进方案等等几乎很少涉及。对于设计软件的教学,往往只是教会了学生如何使用软件作图,而缺乏与应用课程的联系,学生在真正使用软件制作一个项目的图纸或效果图时,却又不知如何下手。在实训教学方面,受到场地、设备、技术管理人员的限制,学生很难在学校期间对一个室内设计方案从构思到通过材料工艺构造转化为实际项目。在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校企合作方面,由于室内装饰公司多为私营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兴趣不高,接受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参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以及提供教师兼职岗位较少,造成实践教学无法真正落实到位。综上所述,现阶段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在培养目标、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培养对象以及教学方法诸环节均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无疑为教学质量埋下了隐患,严重妨碍了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合格人才的培养,因此亟待予以改革。

二、对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对室内设计课程要进行学科整合

室内设计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建筑、结构、工程、材料、环境、审美等方方面面,且各学科之间密切相关。任何一科教学的独立独行,都不适应室内设计学科的实际需要。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课程整合,必要地重组多学科的知识。教学中尽量消除界限差别,把各学科知识进行相互渗透,最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室内设计这门课程中的理论知识是很多的,学生一定要把设计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学透。但是如果教师机械地讲解枯燥的设计理论,那么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果就很不好。教师讲解室内设计理论要时刻联系设计的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生动的、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手段强化学生的认识,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比如,教师可以采用生动直观的情景教学法、说服力极强的案例教学法、实物模拟设计实验教学和讨论的探究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积极性。这样他们不仅将理论知识记得牢,还能对室内设计技能、技巧进行灵活应用。

(三)注重实践教学

现代化的教学不是闭门造车,尤其是室内设计这种很具实践性的学科。以往的实践课程大多局限于校园内部的教学资源,单一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产生理想主义的作品,存在可操作性薄弱和对设计作品的材料、工艺及实施分析等问题的忽略。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由于在校期间没有真刀真枪的参与实践,专业知识面较窄,缺乏专业内和跨专业知识集成锻炼,缺乏社会的实践技能,缺乏超越专业的眼界和能力,毕业后很难适应复杂的就业市场。因此,调整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已迫在眉睫。在适当条件下,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工地和设计公司,身临其境地体会,现场积累经验,弥补课堂上的不足。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实地参观学习、实地测量、绘图,把课堂从学校搬进企业,在实地训练中应用理论知识,围绕实际课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理论教学;利用工地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空间尺度感,启发学生对专业理论认知的兴趣,使学生明白设计作品的完成转化过程。

(四)更新创意理念

室内设计的电子化,使得设计手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设计不光是设计手段的应用,即使设计工具使用得再好,也不见得一定能得到好的装饰效果。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设计理念,或者说是设计者的创意,一个好的创意,往往比各种设计手段、方法或工具软件更为重要。因此,单纯学习设计软件,并不能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还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提高综合能力,提高美学素质,增强和客户的沟通能力,在设计中有与众不同的创意,才会得到不同凡响的效果。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篇9

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教师应具有怎样的职业道德?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我国有着明确的规范性文件中所作出的具体规定,如对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于2011年12月30日,由国家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印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一《规范》教高等学校教师的师德界定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等6个方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国家教育部2008年修订,亦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论从对师德的概述和分类阐述的内容看,虽然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师德内涵有所区别,但本质性的内涵是共通的,那么可以师德的共通性内涵来探讨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以特殊性内涵来探讨具体到某一层级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内涵。从师德的共通性来讲,教书育人是核心内容,教书育人需要“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与学生一瓢水”。教师的学识修养和师德修养共同构成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既需要在学识上成为能够以广博的修为来满足教给学生和教会学生的需要;亦需要在德行上能够以良好的修为。若教师在学识修养和德行修养上处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状态,又怎么能培养教育出品德高尚学识厚成的学生呢?“正人必须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俗语都可用来说明教师加强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代表个人的德行状况,黑必将与他们的学生的德行养成质量联系在一起。2.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不足。其一,弱化于“无形”。“形”指什么,指形成教育模式或规范。从高等师范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对比看,职业道德教育属于潜在的“无形”教育,专业课教育属于明显的“有形”教育。所谓“无形”是与“有形”相对比而言的。专业课教育的“有形”可见学校有明显的教育渠道和教育方法,有课程、实习、设备等作保证,而职业道德教育则缺乏这样的保证,处于说起来重要,体验到实际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上匮乏,处于缺乏“抓手”的运行状态。其二,僵化于“作业流程”。高市学校普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处于“例行公事”的层面,没有做到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缺乏内容、方法、载体方面的创新,没能结合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没有结合高师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摸索出适合高师院校的方法或方式,形式主义、课程主义思想严重,教育内容你改体现不出时代性,教育方法单一僵化,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得职业道德教育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僵化于完成一种作业流程。

二、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改善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篇10

一、高等职业教育寻根

在我国,最早提出“职业教育”的陆费逵,将职业教育定义为“以一技之长可谋生活”。[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首次出现“职业”是在于荀子对身份的强调,他把各种事物分别归于“官职及士、农、工、商四民”各自的名分之下,这些事情也就成了各自的“分内之事”,这正是古代的职业概念的缘起的根本所在。《现代汉语词典》对职业的定义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它是一种通过劳动来获取物质生存资料的现象。这种解释是建立在加深对人类劳动的理解基础之上。有关对人类劳动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当今社会“职业”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它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是重大的。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人类的劳动进化到“职业阶段”,它是建立在精细的社会劳动分工、人身自由下的雇佣关系以及逐步走向成熟的职业观念之上的。只有社会分工,才会出现纷繁复杂的专业划分,出现不同种类的职业。西方思想家中,真正对职业概念进行研究的是马克斯韦伯。韦伯认为,“职业”一词就它构成个体收入或收益的连续机会而言,是指个体功能专门化、功能细分和结合方式。这一定义包含了现代职业概念所有最基本的内涵,即个体性、谋生性、连续性和专门化。而之后的以研究职业为己任的西方社会学,并没有给职业给出了一个统一的定义,但都明确:只有专业的才是职业,最后,“职业化”成为职业社会学的一个中心概念成为了事实。教育和职业之间的日益密切的关系是随着教育在职业选择、职业流动、职业分层作用的日益提高而自然而来的。职业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的思想,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成为教育界无法回避的事情。[3]

二、从历史学角度探讨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危机

在原始社会,一个人尚且可以凭着他优异的技能至少可赢来声望和尊重,到后来甚至还可以占有更多的剩余产品,并由此可能成为上层阶级的一员;而在被称为文明的身份制社会,工匠的技艺却成了自己卑贱的理由。古代中国还存有“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亚圣”孟子曾讲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文明的代价就是造成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人类有两种基本的“自然工具”:一种是能够握持东西的手,一种是能够传达信息的语言。对于原始人类来说,二者是和谐统一于一体的。然而,文明的到来——私有制和文字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切。一些人片面使用语言的工具,进行所谓的脑力劳动,这些人是财富的占有者,即统治阶级;而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片面使用手的工具,从事体力劳动,成为被统治阶级。[4]在这种固有的二律背反的矛盾规律下,在专门进行工匠培养的职业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反映;在这些因素中,等级文化和民主精神的永远进行着激烈的对抗。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表现是:我们急需反思的问题就是大学在有意识无意识地脱离社会现实,我们总是在闭关自守、孤芳自赏,过多地关注学校排名、关注,而对人才培养投入的精力却远远不够。我们并没有尽心尽力地去研究社会对大学的实际需求,我们应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按照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培养方案,让学生的能力、素质、知识等方面全面提升,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5]

三、为高等职业教育正名

根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对职业性技能性高等院校的划分——旨在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技术人才。中国现阶段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在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下,提高产品质量的表现,是对制造企业的新的要求,“大国工匠的工匠精神”被津津乐道。所谓“工匠精神”,即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这是一种专注、纯粹、追求完美极致的高境界,是一种高职业道德、高职业技能的升华。[6]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亟待补上“高等职业教育”这一课,让它为中国腾飞,做出积极担当。早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传授科学知识是大学的基本功能,职业训练是大学与时俱进的目标”这样的论点。完善好高等职业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重大任务之一。我国的职业教育现在处于整顿当中,应用型大学的创建,本身就是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机遇。高等职业教育有着自身固有的优势,在未来发展中更加会有新的开拓。

参考文献:

[1]201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在珠海隆重召开[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5(34):1。

[2]黄嘉树.中华职业教育社史稿[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5.

[3][4]孟景舟.职业教育基础概念的历史溯源[D].天津:天津大学2012:33;53.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篇11

一、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现状

1.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给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规范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法规。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全面阐述社会力量办学的法规性文件。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明确表述了国家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指导、加强管理”的16字方针。2002年12月28日《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与之相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细则《民促法》相应的出台,在这个时期标志着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2.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中民办高校承担主力军的角色

我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也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但是中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和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问题。近年来,公办的普通高校的资源,虽一再努力扩大,但扩招之势,已显出后继乏力,而给民办高等学校提供正在蓬勃兴起的机遇,民办高等学校是1983年普遍兴起的,那时被称作“拾遗补缺”的“助学机构”,1996年民办高校被称作“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到2005年,全国已有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300多所,在校生200多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的三分之一。目前民办高校已经义不容辞地挑起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重担。据估计,到2010年民办高校的在校生,将达到高等教育总在校生的二分之一。

3.加入WTO急需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是推动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和层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除了需要高质量的研究性、学术性人才之外,还需要大量实用型人才,特别是各行各业管理、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多年以来,全国普通公立高校虽连年扩招,但办学层次和模式不灵活,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上述人才的需求。民办高等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真诚服务学生为宗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发展办学条件,敏感地捕捉并预测社会需求,灵活调整办学方向及专业设置,培养社会紧缺型人才,打造就业优势。可以说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出现与发展极大地缓解了市场人才供求之间的矛盾,为社会的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目前,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国家现代化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办教育在增加教育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教育与大众教育的需求时,其地位与作用日益得到政府、社会及民众的认可。但是,必须看到,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及其尖锐的内部和外部问题,这些问题使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

二、当前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不完善

部分学校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存在严重的“家族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民办学校发展初期能够有效地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权力机制简便灵活易于操作。但是在民办学校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不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缺乏监督,权力失去制衡,不利于调动管理人员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阻碍着民办学校进一步发展。

2.办学资金来源呈现单一性

当前,资金筹措问题一直是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我国民办院校且多以自筹经费为主,绝大部分靠学费支撑办学,资金积累少,走的是一条以学养学的道路,经费来源单一。这样势必导致民办院校师资短缺、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从而难以进入良性循环,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持续投入和稳定运行,制约了自身的健康发展。

3.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

师资队伍比较薄弱、且不稳定,是困扰着民办高职院校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名师出高徒,一支高素质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保障。目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基本上是以兼职教师和离、退休教师为主,其次就是新聘的年青专职教师等三部分人员组成,对其三种人员进行教学评价认为:a.兼职教师,是利用空闲时间来校上课,教完就走,除课堂讲授外,根本不能进行课外辅导,参与集体备课及各项教研活动,他们具有工作稳定性差、工作责任心不强等问题;b.返聘的离、退休教师,又因其年龄偏大,精力有限,知识结构老化,难以保证教学的创新与活力,不可能适应新知识、新技术快速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要求;c.部分年青专职教师,由于民办学校教师工资待遇、福利、医疗保险与公办教师有相当大的差距,他们到民办高校,只是以此作为遭逢人生难题后的暂避或过渡,因此,没有敬业精神和长期服务打算,更谈不上恒定的事业心。这些都不利于民办高校的深层次发展,师资是形成教学质量的关键,没有稳定优化的教师队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4.实训基地短缺问题

这是目前困扰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的又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自身建设实训基地的能力有限。职业学校的实力大多不能与普通高校相匹敌,自身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建设实训基地,即使有建,在规模上、设备上、专业上远远达不到实际需求;②缺乏外部实训基地。外部最理想的实训基地是各类大型企业,但企业考虑为学生提供实训或多或少会影响其正常工作,大多不愿给民办高职校提供此项便利。

三、主要对策

1.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

民办院校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学院内部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而内部管理机制的建立是确保办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建议:①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②引进、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③积极借鉴学习国外私立院校的管理经验;④建立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⑤明确董事长和院(校)长的责任和权力,理顺校董关系。

2.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教育效益

引入竞争机制,竞争上岗,真正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坚持不唯职称看能力,不唯学历看水平,不唯历史看现在的标准,实行全员聘任制和教师挂牌上课制;建立新的分配制度,按照优质优价优酬的分配原则,提高工资、福利、津贴标准并着重于教师、教学和科研,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吸引和留住优秀、高层次人才。体制的完善和机制的创新可以为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和提高教育效益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也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实力。

3.政府与民办学校共同努力,积极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在民办院校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民办院校的办学质量和发展前景。民办院校要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政府与学校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给予民办院校教师在职称评定、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房改政策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其次,民办院校应制定长远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条件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其三,社会舆论也应该充分报道民办院校教师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发挥的积极作用,通过宣传改变人们的陈旧观念和认识。

4.保证教育质量是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教育质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质量是民办学校的生命和矢志不渝坚守的底线。民办学校只有永不停歇的追求教育教学的质量,才能缩小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之间的差距。包括资金来源、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等方面的差距。首先,保证教育质量是提高民办教育社会形象的有效途径。不可否认,确实有些民办学校只以赚钱为目的,忽视了教育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民办教育的社会形象。在这种情势之下,对于民办教育来说,要想纠正社会偏见,得到社会承认,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保证教育质量,努力提高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其次,只有提高教育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生源与人才,形成良性循环。生源越多,也就意味着学校选择的余地越宽,这样一来,学校的生源素质也就越高。从教育质量与人才之间的关系上看,二者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优秀的师资力量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另一方面,只有那些教育质量高的学校对人才才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提高民办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吸引人才、提高师资水平的保证。

5.校企一体,产教结合的模式特色是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学院依托企业办学的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与其相对应的实用型、技能型专业,并与下属企业单位建立与各专业相配套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平台,使“教、学、练”有机结合起来。“学院依企业促发展,企业靠学院搞科研”,教学、实践、科研融为一体,使企业与学院之间架起了校企一体、产教结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企业管理理念与教育教学理念相结合的桥梁,营造全新的育人环境,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学生学习与毕业就业的高度统一。

综上所述,新时期,民办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满足不断增长的技术型人才的市场的需要。相信在国家、社会、办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定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贱吉.《论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障碍及对策》.中国民办教育网.2004.12

[2]卢联珍.《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3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篇12

一、高职院校成本核算的现状

1.现行高职院校会计制度的核算基础不科学,影响高职院校成本核算的真实性。按照中国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但是,现行的收付实现制基础给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造成了很大障碍。高职院校要实行教育成本核算首先必须解决教育成本的确认和计量问题,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也就是说成本必须是和一定的对象相联系的。高职院校必须将为提供教育服务而发生的耗费,根据配比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归集和分配到相应的对象之后才能形成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根据成本核算的配比原则和费用发生的时间来看,要核算教育成本就必然涉及的费用的预提和待摊问题。而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处理经济业务,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反映的是高职院校现实的收支情况,不存在费用预提或待摊的慨念,这样势必会影响教育成本信息核算的准确性。因此,现行高职院校会计制度的核算基础问题是高职院校要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2.高职院校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不合理,影响高职院校会计核算的完整性。按照现行高校会计制度规定,高校当年购置的固定资产直接计入当年的设备购置支出,在使用的收益年限内不计提折旧,因此,高职院校现有的会计数据中都无法反映固定资产新旧程度和已耗损价值。在办学过程中,房屋、建筑物、图书、教学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购置支出在高职院校经费支出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高职院校为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进行的重要投入,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密切相关,因此,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的损耗成本应是高职院校教育成本的一项重要内容。现行高职院校会计制度不反映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的价值,这样得出的教育成本信息就不完整。

3.现行高职院校会计科目的设置单一,弱化了高职院校会计核算的目标,不利于实行成本核算。现行的高职院校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体系的设置,主要考虑的是政府部门预算管理的需要,重点反映学校教育经费的收支情况,没有考虑到高职院校进行成本核算的需要。如现行高职院校会计制度对于高职院校支出是按支出性质分类而不是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第一,按照支出用途将事业支出分为教学支出、科研支出、业务辅助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支出、学生事物支出、离退休人员保障支出和其他支出等八类支出,反映了一定分类核算意识但比较粗糙,难以满足教育成本核算的需要;第二种是按照支出内容分为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其他费用和业务招待费等,这给高职院校实行教育成本核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高职院校如果要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就必须按支出功能对现有支出数据进行归类和重组。中国理论工作者曾对此做过两种尝试:一是根据支出原始凭证,按功能分类重新核算成本;二是利用会计科目细目数据按功能进行大致归类来核算教育成本,但均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第一种方法的缺陷在于工作量过大,很难推广;第二种方法缺点在于比较粗略,难以提供准确的教育成本信息,所以,高职院校如果要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就必须对现有的会计科目体系进行改革。

4.高职院校经费使用效益考核评价的片面性,软化了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体制。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对高职院校投资只注重其消费性,忽视其投资性,导致对高职院校经费使用效益考核评价的片面性,往往只侧重评价经费使用后体现出的事业效果和社会效益,而对社会效益考核评价又缺乏科学的定量指标体系,结果造成高职院校经费运行中投入产出相脱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脱节。由于缺乏对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方面的考核评价,国家、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自身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仅仅停留在财务信息方面,而缺乏对衡量高职院校综合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指标的需求拉动,导致高职院校现行的会计核算体系中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机制的软化。

二、构建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途径与对策

高职院校会计环境的诸多变化,已使现行高职院校会计制度已难以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其制度性缺陷和缺失成为成本核算无法回避的问题。要想走出困境,科学实施高职院校会计成本核算,必须借鉴企业会计的成熟做法,弥补和完善高职院校会计制度,进而针对高职院校会计成本的特点,构建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从而为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1.确定高职院校教育的本核算的对象和会计期间。由于高职院校不招本科生和研究生,不存在不同层次间学生数的转换,因此可以认为,高职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就是按专业分类的全日制高职生。成本核算周期应以一学年为一个计算期,起止时间从公历9月1日至次年的8月31日。

2.明确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原则。高职教育成本核算主要应遵循:(1)权责发生制原则,指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是以其归属期为标准。即根据收入和费用之间的权责关系确定。(2)配比原则,指成本费用与其相关的收益相配合.即将某一会计期内的费用成本或归集于某些对象上的费用成本与有关的收人或产出相配合、相比较。(3)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指将与当期收益相关的支出计入当期的损益,将与当期以及以后多个期间的收益相关的支出计人资产的价值。超级秘书网

3.设置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具体项目。为满足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和控制的需要,根据高校教育活动的特点和高校教育成本的内涵,可将教育成本项目设置为:人员工资、公务费、业务费、助学金、折旧费、间接教育成本等六项,各个成本项目归集的费用内容如下:

人员工资,这是教育成本项目中最主要的项目,此处的工资是广义的工资,是指高校支付给教师以及为教学服务的教辅、行政等部门的职工的薪金报酬、职工福利及社会保障支出。主要包括高校发放给教职工的工资、津贴、奖金,计提的职工福利赞、工会费以及学校为教职工负担的公费医疗、养老金、失业金、住房公积金等内容,但不包括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和补助支出以及高校后勤社会化剥离出来的人员的薪酬支出。

公务费,指高校用于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日常公务活动支出,包括办公费、邮电费、水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租赁费、招待费、维修费等。业务费,指高校为完成教学业务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和购置教学耗用品的开支,包括教学差旅费、资料印刷费、生产实习费、军训费、招生费、教学(实验)材料费、资料讲义费等。

助学金,指高校按照规定给在校学生发放的各类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酬金、困难补助、学生公费医疗、生活补助等学生事务的支出。折旧费,是高校教学所用的固定资产耗费的价值,是教育成本的重要内容。

按照现行的会计制度,学校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现有的账簿记录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及已经损耗的价值。为了进行教育成本核算,需要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估,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剩余使用寿命或折旧年限,按期计提折旧费计入教育成本。

高等职业教育论文篇13

4、充分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背景,使职业教育内容因人而异。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高一些,但是仍以初中左右的文化程度为主,职业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是考虑到广大新生代农民工的接受能力,对于他们的职业教育,应以技术型和操作型为主,而不要过多涉及太复杂的理论知识,教学形式要直观、浅显;同时,职业教育培训者还必须提前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生活以及心理,针对他们的现实需求,辅以操作技术、安全、文化、社会、法律、心理等方面的现实教育。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