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论文实用13篇

有效教学论文
有效教学论文篇1

一、在游戏导学中改进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会以用温习旧知识的方式导入新课,若知识间的跨度和差异性较大,小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困难,甚至陷入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若是通过构建有效的游戏化教学策略,利用预习导课的方法,就会使学生快速进入新课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位置与方向》这一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设置一个有关方向的游戏,学习在主动进行方向的探索和选择过程中,开启游戏闯关过程。实践证明,这样的游戏导学,不仅发挥了小学生活泼爱动的天性和特质,把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氛围中,还更能发挥游戏的教学价值,同时,也为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做出了储备。

二、在游戏竞争合作中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游戏化教学模式因其自身所蕴含的趣味性、科学性、创新性、开发性等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激发课程与教学Kechengyujiaoxue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游戏化教学的应用过程中,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竞赛,这些游戏过程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的关系,都可以优化教学内容,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数学《整数加减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发挥游戏的特征,以游戏《攻城占地》开启活动模式,将加减运算规律和游戏竞赛融汇起来。如这样的游戏场景:魔王与魔仙所发动的战争,在这个游戏中攻城池为主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设置了重重障碍,因此魔王与魔仙必须通过破解迷魂阵才可以取得胜利。这个游戏环节调动了小学生的好动和爱思考的特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计算能力,获取了更多的数学知识,同时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实践性、实用性的价值,以后会产生更加明确的学习动机,在游戏的合作竞争等多种模式中全方位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彰显自己卓越的数学能力。

三、在因材施教中促进个体的发展

有效教学论文篇2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成功的教学是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展开的,因此在备课时我们首先就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这包括学生的数学基础、认知规律、接受水平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只有对全体学生的实际水平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了解,在备课时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其教学才能围绕着学生有序展开。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建立学生个人记录袋,将学生的具体学情造册,这样更加利于各科任教师准确、全面且随时掌握学生的学情,为更好地教学打下基础。

2.备教材

新课改提倡数学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构建,教材处于最基础、最核心的地位,是教学的重要依据,其地位不容质疑、不容挑战。为此,我们要认真地研读教材,对教材上各章节、各部分的知识点准确把握,同时还要理清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在教学时才能根据具体的学情与教情对教学内容的主次、顺序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现学生的主动构建与全面发展。

3.备课标

新课标提出了许多全新的教育理念与先进的教学思想,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指导性思想。要实现数学有效教学就要顺应新课改形势,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但对于新课标的理念并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两种方式来学习新课标,尤其是集体学习,可以发挥群体的优势,通过充分的交流与讨论,集思广益,达到真正的领会与深入的实施。

二、精心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有一个巧妙、新颖而有效的导入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成功。导入巧妙有趣,能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维聚集在新知的学习上,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参与程度高,自然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因此,要实现有效教学,我们就要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以此来激发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悬念导入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们正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新知间制造悬念,使学生进入“口欲言而弗能,心求通而未得”的愤悱状态,这样自然就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标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如此教学,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教学参与度高,目标明确,更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导入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画面的多维性与视听的结合性,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将枯燥无味、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寓于直观形象的画面与图片之中,具有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化静态为动态的特点,所展现的不是黑白的静态教学,而是多彩的动态教学,所带给学生的是视觉、听觉等感官的综合刺激,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与动力。

3.实验导入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采用实验导入法,更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主动求知的积极性,而且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与思考,可以从实验中获取大量直观认知,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纸上任意做一三角形,将其三个角剪下,然后将这三个内角拼在一起看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由此实验来导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学习自然水到渠成。

三、合作探究

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合作探究,更加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参与与独立思考,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参与者与机械的接收者,而是真正的学习主体、知识的构建者。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彻底摒弃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展开互动探究,以真正地获取知识,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增强科学探究意识与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首先要明确所要学习的新知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联度,在二者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以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提出合作探究的任务。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以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有开放性,能够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要有挑战性,介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新认知水平之间。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特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明确的教学目标来展开合作探究。

2.交流讨论,互动探究

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各种素材,积极动手、动脑、动口,认真观察、分析与比较,展开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在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与解释所学知识,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现实生产生活中现象。这样在交流与讨论中来获取大量直观认知,完成探究任务,这正是增强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探究意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与发散性的重要契机。

有效教学论文篇3

(二)通过实验演示,形成概念,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在概念知识的讲解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激情,进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在教学“力的分解”这一概念时,物理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如用一根细线做吊秤砣的实验,这个简单的小实验不仅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还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力的分解”概念有了较为透彻的认识。

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巧妙地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

(一)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作出猜想与假设,设计探究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1.对利用直尺、停表等记录物体下落时的高度和所用的时间进行探究;2.利用单摆进行知识探究;3.利用滴水法探究等。通过多个实验来探究同一个物理规律,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

有效教学论文篇4
有效教学论文篇5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初中学生的写作意识、如何才能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下面笔者想谈谈自己的体验和见解。

        1.创设情景,使学生触景生情、“有米可炊”

        《语文课标》中提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俗话说“情景交融”。没有“景”,没有具体的活动和真切的感受,要想产生“情”、产生写作的兴趣,谈何容易?写作中三言两语就结尾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创设情景,学生有素材才能写出更多的内容。我常常采用以下三种形式创设情景:1.组织活动创设情景,2.利用影片、图片创设情景,3.讲故事创设情景。例如,老师抓住孩子“活泼好动”、“善于表现”的天性,将一次次的作文演变成一次次的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就大增。他们为了使自己表现的更优秀,相互间必定要交流、沟通,必定要说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唯恐表达慢了就实现不了自己的意愿,这就促使他们积极思维。这些思维实际上就是作文写作思维的一部分,学生写作“无米下锅”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一次教学中,恰逢大雪天气,坐在教室里的学生总想张望张望教室外面的雪景。出于职业的敏感,我请示了领导,经批准后来了个“顺水推舟”,将孩子们带到教室外。乐开怀的孩子们感受着大片大片的雪花,跑着、笑着,你给我一个雪弹,我给你一个雪雷。我参与到同学们中,趁机引导大家观察周围的雪景,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看到的景色描写下来。“大家看,雪片像什么?”“想一想,我们应怎样描述雪片的下落?”“同学们喜爱雪天吗?”活动结束时,我告诉同学们:这次作文就写《下雪了》,注意要把看到的雪景描写下来,把自己在雪中做的一件事的经过和感受写下来,做到静动结合。同学们欣然答应,因为他们有丰富鲜活的写作素材,他们能写出很多,有话可说了。最后在作文评析中,没有发现一例三言两语就完事的现象,却发现同学们的内容更真切、叙事更完整、主旨更鲜明等众多优点。         2.树立学生灵活迁移的意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有很多写作技巧、精彩的语段,学生积累后巧妙地迁移到作文写作中去,那么学生的作文在章法、技巧上就会提高很多。

      在学完《济南的冬天》等课文后,我有目的的指导学生写《我们的校园》。我先引导学生回顾《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热爱和赞美”的写法,并板书在黑板上,再让学生将作者的这种写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并列出提纲。学生根据列出的提纲描写校园的主要特点,同时表答自己的热爱之情。仅从结构上看,习作就比较成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3.当学生,和他们一起写“下水文”

        一部分学生不够自信、不敢写。其实,老师当学生的心态也是如此。于是我灵机一动产生了一个想法:和学生一起写作文。在一次写作课上,学生明白了我的意图后,赶紧拿出笔和纸准备和老师比一比,同时也想看看老师会不会遇到困难以及怎样解决困难的。我写着写着,感觉有个地方的形容词表达不够准确贴切,微皱了一下眉头就微笑着请教学生这地方该用什么形容词较贴切,于是大家都积极地去思考,提供了很多供参考的词语,争论后一致选择了一个应用到写作中;又写着写着,我又感觉到为了表达某个意思说的话太罗嗦,于是我又号召大家商量商量该用一句什么简洁的话才能表达这方面的意思;文章结尾写出后,我读给大家听,立即有位同学站起来补说了他的一句话,大家琢磨后一致认同了他的补充、为之感到自豪。

        老师和学生一起写“下水文”,让学生发现老师也同样会遇到写作中的问题,发现他们自己能解决老师写作中的问题。这样,非常有利于学生克服写作中的畏难情绪,树立写作的自信,从中他们也学到了怎样选好一个词、怎样选好一句话等。

        4.树立修改作文的意识

有效教学论文篇6

小学作文教学的主体是小学生,这部分群体无论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与成人存在很大的差距,具体教学活动应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掌握其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叶圣陶就曾指出,“小学生作文,初不欲求其高雅典丽”,小学生有自己的写作内容,然而,从现阶段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来看,其主体地位缺失现象比较严重,小学作文充斥的都是成人化语言,作文思维表达成人化,从小学作文中却看不到小学生应有的童心和童趣,这种作文教学对小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小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言之无物”和“有物不会言”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作文评价标准过高

小学作文评价标准过高,严重脱离了小学生的实际,片面强调作文的“立意”和思想性,使学生在作文时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敢流露真情只能套用官话,鹦鹉学舌,致使作文内容空泛无物,难以看到能够表达小学生心声以及独特体验的有个性的内容,所谓的“立意”和思想性,反而束缚了小学生的写作空间。受应试教育影响,小学作文教学普遍采取的是模式化教学方式,过度追求作文考试形式,以模式化教学来寻求作文高分,却忽视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片面强调写作技巧,将作文训练课变成了学写作文范式课,作文评价标准甚至就是学生课上作文的成绩,严重限制了小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的发挥。

二、小学作文教学低效的原因分析

(一)作文教学难以反映作文本质

小学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本质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这是造成小学作文教学低效的原因之一。《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的本质做出了明确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简单来讲,作文就是用书面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从作文的本质来看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师对其进行书面语言的指导。作文教学必须反映作文本质,作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则为作文教学活动指明了方向,然而,当前对作文教学本质认识的不足,致使作文对象成人化,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二)作文教学目标没有明确定位

小学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目标的认识存在偏差,是造成小学作文教学低效的又一大原因。语文教师片面追求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受到了三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现代语文教学深受“以文取士”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这种观念也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其二,受写作理论影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通常会拿成人的写作经验和写作理论来指导小学生的写作;其三,受应试教育影响,小学作文教学评价机制开始与考试挂钩。小学作文教学目标没有明确定位,实际上是违背了实际需要和全面发展的原则,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的具体策略

(一)尊重小学生主体地位

根据教育学原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小学作文教学也是如此。从小学作文教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是小学作文教学活动的主体,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其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情感,有效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首先,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语文教师充分发挥其课堂主导作用,发扬民主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作文的交际化,培养小学生树立起读者意识,在交际中练习写作;其次,转变小学生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在构建作为教学策略时,可以提倡选择性学习,如作文题目的自拟,提倡参与性学习,如成立作文评改小组,提倡自主性学习,如让学生掌握整个写作过程;再次,构建有活力的作文教学过程,语文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分析社会现象,为写作寻找材料,在作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巧妙地进行训练,如创设诱人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二)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有效教学论文篇7

3.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认知。对于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不能简单处之,而是要让学生就这些问题在小组内展开合作探究与交流。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小组的优势来解决一些问题,对于小组合作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再拿到全班来进行集中讨论。

二、以学定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但并不是说教师的教不重要。学生的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最核心的地位,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以学定教。以学定教,所要解决的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也并不是教师直接告知,而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所展开的师生互动探究。这需要教师做好调查与组织工作,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对教师的教有导引作用,那么要搞好教学,首先就要对学生的情况深入了解,全面了解学生学情。包括学生的英语基础、生活阅历、认知规律、接受水平、兴趣爱好等以及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过程,要明了全体学生所处的不同层次,兼顾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激起全体学生参与的激情,引导全体学生全面参与、全程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提高。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共性问题即大多数学生所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进行集中讲解,而对于个别学生所存在的个性问题,则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或是利用其他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尽量不要占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共同时间,因为那样会降低时间的利用率,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多学少教

多学少教,我们首先要确定让学生多学什么,教师少教什么,否则教学就会陷入误区,而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多学,不仅是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能力、情感与思维。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新课改倡导要改变以往只重知识的教学倾向,要打破学科界限,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技能的提高、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维的培养,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少教,并不是不教,而是不直接灌输。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提供更多的条件、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有时间有空间来展开具有深度与广度的思维认知活动,让学生分享知识、方法、能力与思想等,让学生实现学习的自我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初中英语教学而言,我们要让学生多运用语言,在交流中提高初中英语水平。初中英语对听说读写具有很高的要求,要真正地掌握这门语言,即使教师传授再多的经验与方法,学生不亲身运用同样无法达到教学目的。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为学生设计丰富的交际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场景中运用语言素材,让学生大量输出,这样才能在运用中提高学生对单词、语法、句型的理解,才能灵活地运用于交流实践中,促进语言素材的内化。

有效教学论文篇8

① 中职校在课程设置安排上使语文课程处于尴尬地位。

语文是中职各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中职学生全面素质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而大多数的中职校都在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侧重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使得作为基础工具――语文,在课程安排上学时不足,处于极其尴尬的境地。以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为例:两个班级均为美术专业班,学业重心放在了专业上,一周专业课上到8至10节。除此之外,其余课程安排无条件倾向于舞蹈、音乐等专业课程,而语文课课时也由原每周四课时缩减为如今的二课时,实在无法完成教学大纲中安排的教学任务。

② 教师对教学目标认识模糊,定位不准。

中职校语文教师,一时很难摈弃旧观念的痼疾,片面强调语文课的工具性,对本学科教学定位不准,教学目标认识模糊,不少教师习惯于把篇、章、句、语等知识嚼碎,详尽而系统地“喂”给学生,教师教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粗枝大叶,自然偏离了中职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基本方向。

③ 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忽视。

中职校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差,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种对待语文学科的冷漠态度,使语文课也就有意无意地被挤到一边,失去了应有的位置。在笔者所任教的中职校的一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86.8%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

因此,如何在中职校上好语文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而从中职校“职业性”的特点及学生实用性的角度出发,中职语文教学可重点关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四方面的能力,这四方面能力的提高也将对中职生今后的求职就业等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笔者在幼教专业语文课教学上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现将自己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1、提升幼教专业学生的语文素养

幼教专业的毕业生今后面对的服务群体由于年龄小,认识文字有限,要将他们引入文学世界中去,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说来完成。因此,幼师专业的学生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量,用自己的声音、表情感染幼儿,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陶冶幼儿的情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帮助、引导他们去掌握必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和常识,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和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凸显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大部分中职生毕业后面临就业,口语交际能力是必备的。但现实是中职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差。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们中的多数为中考落榜生,文化基础薄弱,在中学阶段就缺乏或不愿意参加这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是中职语文教学忽视了对这方面的能力训练。笔者所任教的幼教专业学生在新生入学后也存在以上问题,具备较强口语交际能力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甚至在第一学期中学校组织的如演讲等各项比赛中出现了无人可选、无人可上的尴尬处境。针对这种状况,我们也有意识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对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首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克服不爱思考、不主动回答问题的诟病。学生自信心提高后,课堂教学的路就畅通了许多;其次,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从朗读课文入手,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开口说话,然后通过自我介绍、讲故事、诗歌朗诵等活动让学生正确流利地使用普通话,比较完整地讲述和朗读。再就是让学生复述课文,在课堂上提问交流,逐步做到出口成章、表意准确。经过近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能主动地参加各项比赛活动。

3、语文教学应注重与幼教专业课程的联系

在语文课教学中应注重与幼教专业的专业课程相联系,将语文教学活动置于专业背景之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与职业意识和职业理想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科学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热爱大自然的教学中就注重与美术专业课程素描的教学相联系,要求学生用图画来讲述自己与动物、植物、山水、树林、公园等的故事。除此之外,还可以将音乐、舞蹈与语文教学中的故事角色的改编与表演、课本剧、童话剧的表演相结合。这些有效的尝试,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收获,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4、语文教学应与求职和就业联系

目前,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基本上是通过用人单位到校招聘、学生到用人单位应聘或电话求职、网上递交求职信等几种途径。根据求职需求,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语文能力:

4.1应用文写作能力。会写常用的应用文是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如请假条、计划、总结、通知、自我介绍、求职信等这些常用的应用文是中职生走向社会进行学习、工作的必要技能。

4.2掌握一定的实用口语与交流表达能力。交流与表达,咨询与应聘是求职中必备的能力,同时还应掌握灵活应对面试中遇到的问题,如规范使用标准普通话,注意说话的礼节、语气、语调、音量、肢体语言等细节。

有效教学论文篇9

小学语文教学对教材的依赖性还是很强的,要设计出全新的教材内容,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了解语文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性,通过革新观念,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思路,设计全新的教材内容,完善教学思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创新必须要在熟悉的教材中设计更多的发散性思维的考题,还要设计情景对话和话剧的主题设计,让学生学习如何自导自演话剧。要让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变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注重练习,而不是生搬硬套的学习模式,务必要突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与难点内容。积极引导和提出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向,将生活中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最终获取知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和达到教学目的。

3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师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经常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关心他们学习的同时也要关心他们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

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通过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多维度教学方法,通过高新技术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教学引导学生搜索和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点,加快信息获取的速度,丰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也通过多媒体技术,培养了学生正确的辨别能力,提高了对科学技术的信任度,极大的提高了学习兴趣。

有效教学论文篇10

一、学会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独立思考是学习的法宝,新课程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学而不思则罔”。读书学习,更需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是一个自主的过程,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因此,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合作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识能力作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代替的。只有在学生思维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合作需求,才有可能发生思维碰撞,在一番针锋相对,唇枪舌剑之后,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的效果,从而找到最佳答案。因此,我们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一片思维天空,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交流,这时的交流才是体现个人创造性的高质量的合作。在语文课堂合作前,我通常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留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任何人不能交头接耳,不准借助教辅资料,只是将疑惑和想法作简单记录,然后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思路见解。

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寓独立思考于合作过程中,做到“动”“静”结合,“存异”与“求同”结合,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二、学会选题精当是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关键

合作学习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新方式,并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有的内容则适合于自主探究、实践体验或教师讲解引导等。因此,在采用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需要出发,紧扣课程标准,明确目的,精选问题,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让学生合作交流。

1. 选择文中容易产生的分歧点。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在山的那边》一文时,可就诗“山”和“海”蕴含了什么意思展开讨论,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引起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形成“统一”意见:“海”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全新的世界”,就是美好的世界,理想的世界。“山”是与“海”相对的一个世界,一个闭塞、落后、乏味的世界,山又是从现实到理想的奋斗之路。诗人所说的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无数座山,奋斗之路是漫长艰险而又曲折起伏的。这样,既突破重点,又解决了难点,提高了合作质量。

2. 抓住学生认知或情感发展的矛盾面。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课时,可创设情境,通过画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便跃然纸上。学生边听边想,仿佛自己来到荷花池。进而让学生身入其境的用手摸一摸荷叶、荷花,感受叶子的油滑,花瓣的细腻。但这么美的月色,作者心情为何忧愁呢?展开讨论。

3. 品析文中关键词重点句。如教学《背影》中,父亲买橘子一段,抓住“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几句提出:“蹒跚”“慢慢、用两手、用脚”“努力”这些语词有什么作用,讨论明确:“蹒跚”说明父亲老了,腿脚不灵便;“慢慢、用两手、用脚”说明行动艰难;“努力”表示父亲竭力克服艰难。通过品析这些词句,展开合作交流,使学生在讨论中感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作者的距离,形成正确认识。

4. 拓展延伸文本内容。有些课文情节,作者为了达到特定的效果而不作细致的描述,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可设置悬念,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

三、学会师生合作是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保障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个体讨论时难免出错,这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

1. 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不能只是旁观,而应积极地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同时,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学生知道的我们不一定知道,学生的疑问我们未必能解答,教师在参与中应放下“师道尊严”“权威心理”,积极地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以达“教学相长”的目的。

2. 激励学生学习动机。苏赫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在参与合作学习时,要注意保护儿童文化,呵护学生的想象精神,允许学生质疑、争论,也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教师要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合作学习,使学生觉得教师是在和他们一起学习。

3. 与学生平等对话。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思杰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安全的氛围。”没有一个民主的机制,没有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就不可能有个体之间真正意义上的、积极的互相推动。新课程主张:“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小组合作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平等的氛围、一股以人为本的温馨气息,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四、使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是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动力

评价是合作学习中不容忽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实施有效的合作学习评价,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恰当的评价方式:

1. 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比关注结果更能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因此,教师除了对合作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倾听、交流、协作的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2. 注重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尽可能地去发现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讨论中的情感态度以及交流的能力,尽力去捕捉每个成员的潜在优势,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在评价中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寻找更高的发展目标。

3. 注重评价个体和评价小组相结合。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又要重视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在对小组进行评价时,要照顾面向组内的全体组员,做到点面结合,有的放矢。

总之,合作学习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对学生而言,是主体性的实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角色转换,也意味着教学的高效率。课堂上,只要运用得当,引导得法,就能使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成为他们发挥潜能、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乐园,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②(教材、教师教学用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有效教学论文篇11

(一)打破传统禁锢转变教学观念

思想品德课蕴含巨大的生命活力,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摒弃那些“形存实亡”的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禁锢,因而,教师必须在认真研读《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及时关注相关学科知识和时展新动向,吸收鲜活的素材,适时地把它们整合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准确地把握知识并适度地挖掘,贴切地联系实际,优化教学内容,这既是全面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必备条件,又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观念观。如复习“民族文化”内容时,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开启新型的教学模式,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再引导学生体会其中民族文化的元素,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而思索:“作为当代青少年应如何做中华文化的弘扬者、传承者?”这样,既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又使学生加深了对已学内容的理解、把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建有效课堂组建合作小组

思想品德就是在不同的思想行为模式中寻求真理,组建合作小组是创建有效课堂,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它根据小组进行讨论,并根据教师的教学目标,围绕某一观点进行合作研讨,以寻求个性、多样、符合原则的结论。在此模式中,学生是主体者,教师是引导者,合作小组积极探讨可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学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这一问题的时,改成小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未来几十年,老年人将占人口的1/4以上,其成因就在于现在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几十年后将占绝大多数,每个人几乎要赡养四个老人,社会和家庭都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你认为应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学生在小组中畅所欲言他们的解决方案,讨论其可行性和存在的弊端以及补救的措施。这样学生在合作小组讨论中既端正了自己的认识,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教学。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参与意识

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发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必须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并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课堂教学最优化。如:在学习“反对分裂维护统一”一课中,教师可紧扣维护国家统一的主题,联系反对的时政热点材料设计问题:①请同学们用史实说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建设青藏铁路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观?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原则?③谈谈你对“3•14烧”暴力犯罪事件和分子破坏奥运火炬接力的认识。④在反对问题上中学生应该怎样做?以时政热点材料为载体恰当设问,激励学生带着思考题认真学习教材,尝试运用教材上的知识分析时政热点材料,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创设情景和恰当设问,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才会高涨,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大胆创新能力才会迅速提高。

(四)内容化静为动灵活运用多媒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够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教学过程化枯燥为有趣,教学氛围化无声为有声。有效地诱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双方处于“活化”的状态。例如:《追寻高雅生活》这一节校歌导课,主旨在于让学生辨别“高雅”与“低俗”的生活,然后引导学生选择高雅健康向上的生活。在校歌选取上,播放周杰伦的《蜗牛MTV》视频,让学生从中领悟作者在用词、意境上体现出来的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精神,进而在视频中明白高雅生活即一种高价值最求的情感。

(五)引导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

自主学习使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的自觉过程,有利于学生不断地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满足自我成长的需求,形成持久的学习欲望和自我教育的动力。如讲“为坚强喝彩”一课时,教学内容可延伸“汶川大地震”,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收集有关坚强人物资料,如陈坚、谭千秋、邓清清、朱芙蓉、向孝廉、短信妈妈等,并舍身处境地联想自己假如在受灾地区,应该如何面对灾难中的人和物;同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等舆论传播媒体,通过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并联系实际,拓展自己对“坚强喝彩”的认识。

(六)运用启发教学培养发散思维

有效教学论文篇12

一、大学文科教学为何必须“有效”

自从产生了教育,人们就不断追问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是教学本质的基本要义之一。大学文科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关注教师教学质量的管理和提升,更要关注这种教学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及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对学生产生了积极影响,触动学生心灵的教学才是真正意义的教学,才是促进学生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教学。大学文科教学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使命决定了其“有效”的属性。

(一)大学文科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教学过程有效性即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是有效果的教学,是有效益的教学,是有效率的教学[1]。大学文科有效教学是遵循大学文科教学规律,追求大学文科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从不同侧面描述了大学文科教学的目标和追求,共同构成了大学文科教学“有效”性这一基本属性。“有效果”旨在表明大学文科教学对学生所产生的身心影响起到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业成就和认知变化方面;“有效益”则追求大学文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以从学生是否学会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与程度及学习收获是否增值等方面评判;“有效率”则意味着大学文科教学并不是投入越多越好,“投入”或者说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是衡量有效教学的有力标准,而是追求在一定的投入下,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发展状况。

(二)大学文科人才培养的使命需要“有效教学”。

“有效”是人类教学追求的目标,但凡教学皆追求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自从有了教学活动,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有效教学的追求。遗憾的是,即便“大学文科教学”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但通常情况下,当人们提及“教学”时主要从教师角度通览教学准备情况、教学手段、方法、教学进程、教学熟练程度等方面,而往往忽略学生“学”的方法、进度和内化吸收,进而忽视了教学的效益、效率和效果。如此就很难完成为国家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使命。

“有效”被诠释为教学活动的结果[2],也就是学生的认知产生变化、学习能力和素质有所发展和进步。“有效教学”更注重从学生“学”的方面入手分析其学习的效率、效益和效果。如果说“教学”侧重于教学活动整体存在的“形”的话,那么“有效教学”则追求教学活动之后对于学生所产生的“意”。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大学文科完成教学使命,提高文科生素质,促进学生认知变化等都离不开“有效教学”。

(三)大学文科教学的困境呼唤“有效教学”。

有研究表明,大学课堂作为大学生较佳的学习空间,其地位与作用正日渐式微[3]。大学文科教学陷入质量不高、教学乏力的困窘境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业成就较低,不仅没有引起相应的认知变化,而且没有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思维不在场甚至身体不在场的课堂必然影响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论体系的系统学习)。其次,学生文科知识学习的态度不端正,仅以背诵、记忆所学知识点应对考试为学习目标,很难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难以学以致用,将学习收获增值。再次,教学投入与学习收获难成比例。教师备课、熟悉教材和学生的比例较大,却没有实现既定目标。面对这一困境,大学文科呼唤“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研究必须从理论走向实践才有可能使大学文科教学真正走出低效甚或无效的困境。大学课堂教学日臻“有效”理应成为大学工作的重心。

二、大学文科“有效教学”的意义

大学文科教学需要“有效”,呼唤“有效”,“有效教学”走进大学文科教学不仅可以令人重新审视教要素,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既定目标,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目前文科教学乏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一)引发思考,重新审视教学。

大学文科有效教学进入人们的视野,可以引发教师思考、反思和警醒,帮助教师在“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中合理定位自身角色。当教育学者们追随教育发展,合理批判忽视学生需求、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育时,却让一些人错误领会了一些这样的信息: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尤其是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教师教学结束就实现教学目标,不能替代学生学习,至于学得怎样,不在教学考虑之列。在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助推下,加之大学文科学习考核以识记为主,这类想法有了实现的可能。大学文科有效教学力求“有效”,关注学生发展,恰恰有助于纠正这种错误认识,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正名。全面理解大学文科有效教学,追求学生学习后的效果和效率就有必要重新审视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教学结束教师的使命远远没有结束,教师必然要关注学生学习进程和理解状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有益引导者,这便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吸引学生到课堂听课,更要为学生认知变化、内化吸收添能加油。虽然学习的本质要以学生为主体发生,但是学校和教师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文科教育困境面前要积极应对。在学习论研究基础上,以积极有效的教学投入,促进学生提升学业成就。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成功成才加油。

大学文科有效教学将焦点锁定在教学活动发生之后的学生发展变化上,这必然会提高高校和教师对学生的重视程度和关注程度,要求教师不仅关心教案、课件、素材和教学目标等因素,更关照学生课堂表现、后续学习和理解程度,确保学生认知变化和知识增值。这一转变一旦完成,学生的发展进步将成为大学文科教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将会从两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方面,以学生为工作重心,会传递教师的殷切期待,期待效应的奇妙作用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以学生为工作重心,教师自然而然地会增加对学生的各种投入,增加学生学习动机激发途径的探索。而“事实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是保证学生学习投入的上策”[4],学生的认真投入是其深入学习、内化吸收的前提。大学文科有效教学引入所带来的以上转变都有益于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在教师引导下对学习不断投入,最终促进他们成功成才。

(三)改变大学文科教学困境。

大学文科有效教学不仅能促使高校和教师思考、定位,审视教育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意义还在于通过各方面努力改变当前大学文科教学的困窘境地。因为有效教学是促成高质量教学的基本保障,提高教学质量,最终以有效教学为前提,只有实施有效教学,才能解决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切实提高大学文科教学质量。大学文科教学所面临的困窘之境呼唤有效教学,将有效教学理论应用到大学文科教学中,既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摒弃,又是引领当前大学文科教学走出困境的有益探索。

三、大学文科有效教学实践探索

(一)教学内容:整合更新。

大学文科有效教学的前提是大学生积极参与并能动地思考,而对所学课程是否感兴趣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的高低。目前,一方面,在网络高度普及的现代校园,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日益便捷,另一方面,大学文科的课堂知识还停留在五年前、十年前甚至更早的知识体系。学生可以用很短的时间获取所学知识,必然对课堂教学丧失兴趣,进而游离于课堂之外。要改变这一现状,有必要在遵循大学教学内容更新的规律下,及时调整大学文科教学内容,去繁就简,重组重构,保证科学性和逻辑性的基础上,凸显知识的更新进程,站在学科的前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领大学生思考和创新。只有如此,大学文科教学才可能是有效的,才可能为国家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二)教学方式:灵活有效。

有效教学效果的达成还依赖于有效教学方法的实施。提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研究者多会想到基础教育,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相较而言,基础教育更注重教育教学方法的摸索和思考,高校则更注重科研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大学文科生的学习积极性偏低,能动性不强,急需激发和培养,加之他们期望老师“能根据自身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方法变革的尝试”[5],所以大学文科课堂需要更加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设置新颖的导入,引起学生注意,为学生持续不断地关注教学内容埋下主线;设置反馈思考环节,设法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尽可能当堂了解,当堂反馈,及时引导学生思考;有效借助网络,保证学生全员参与等。无论哪种方式,只要能促进学生认知发生变化,学识得到增值,身心得以健康发展就是有效的;反之,就是无效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境加以调整。

(三)教学组织形式:适当放权。

一般高校文科课堂教学多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一位教师,四五十位学生,秧田式的座位排列加固定的教学内容。教师被要求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和知识点囿于固定场所授课,改变课堂教学的权限较少。尤其是年轻教师疲于应对各类检查,没有权限更没有时间进行课堂改革的探索。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积极性的激发,而且大大影响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追求。大学文科有效教学势必要求对教师予以适当放权,给予教师一定的权利改变和组织课堂,在制度规定的前提下,允许教师根据教学具体内容安排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甚至走出校园,让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教学评价:视角多元。

追求大学文科教学的有效性势必要求高校改变以往重科研轻教学式的教师评价,同时也要求改变以教师和教学为主忽视学生学业成就式的教学评价。有效教学追求“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每个层次都离不开学生自身的成长,高校教师评价必须围绕其为学生学业成就增值所作贡献开展,教学评价不能仅局限于课件制作、大纲修订和教案编写等内容,应以促进学生成长为导向。大学文科有效教学的评价应该多元化:既有教师层面的考评,又纳入学生层面的考评,既有既定教学材料准备的考核,又考虑学生学习效果,考核不应离开学生当前学业状况和后续学习潜能的评价。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有效教学虽然追求大学文科教学“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追求学生知识增值和身心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师及教师作用,只是转变了教师角色而已,极端以教师为主和极端以学生为主都是有效教学所反对的。

此外,在有效教学中,并不是教师投入得越多越好,而是讲求教学的效果、效益和效率,有效教学理论不应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增加教师工作量的借口。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5).

[2]冯丰.“有效教学”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4(19).

[3]韦永琼.大学课堂教学困境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

有效教学论文篇13

2.1以新的教学理念设计新型教学模式

2.1.1符合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哪种学科的教学,教学模式的设计都必须依循教学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准则,无论是什么样的课堂教学,都不能偏离这些最基本的东西。

2.1.2符合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努力达到的,设计教学模式必须要符合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符合时展需要的目标。

2.1.3符合学生的自身特点设计教学方案还必须考虑到高中生的自身特点,如心理特点,认知特点,思维方式等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1.4符合高效性原则任何一堂课都是有时间限制的,不可能无限时的上下去,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提高,如何制定高效率的教学方式,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2.2以兴趣为引,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了他们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有效性教学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有话说,让学生愿意说话。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与通过古板的方式说出来,所取得的效果必然是截然不同的,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无疑是一种好的方式。

2.3考察课本教材,选择合适内容

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典,宜读的,但是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将这些课文全部上完,即使上完了,取得的效果也不大,那么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的挑选一些内容来进行课堂教学,将课本内容当成例子来进行学生能力的培养,从文本出发,让学生发散思维,从文本中学习到阅读、思考以及创作和再创作等技能,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师,要抛弃过去将课本视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的认知,使用教材应当更加灵活。

2.4在课堂以分组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互动仅限于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的方式,这种方式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了课本之上,也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新课改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改变,教师不再只站在讲台上说,而是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课堂上不再只有教师问学生答的互动模式,而是产生了学生分小组探讨问题的学生内部互动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幅提高,并开始渐渐认识到学习不只是听老师讲,也应当自己主动积极的去学,因此,为了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当多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

2.5在课后进行恰当有效的课堂总结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体,但不能只看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与其主体地位,还应当注重课后总结的必要性,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对课堂学习进行总结,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所学内容的概括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这种课后总结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与巩固,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反映出来,以便教师及时发现课堂教学的不足,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调整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