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实用13篇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1

数字出版引起学术期刊传播方式的变革,有单篇论文的传播取代整本期刊的传播之势,导致期刊的传播力不断弱化。因此,在数字化时代,高校社科期刊在保证编辑出版质量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传播能力的提高。提高传播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加强特色栏目建设。对高校学报而言,根据本校的学科特色、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加强特色栏目建设,可以使栏目新颖独特,保持相对稳定的风格,吸引专家学者关注,保证稿源稳定,还可以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力。

1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设置

据统计,目前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栏目有 200 多个,这些特色栏目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具有学科优势的栏目,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的《中国农村研究》栏目,《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的《留学生与近代中国》栏目等;二是具有地域优势的栏目,如《安徽大学学报》的《徽学》,《湘潭大学学报》的《思想研究》,《云梦学刊》的《屈原研究》等。

《阅江学刊》设置特色栏目《气象与人类社会》的首要依据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优势。2013年1月29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跃居全国第一[1]。这样的专业优势为本栏目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设置《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还因为气候气象与人类生活、人类文明发展有密切关系,气候气象问题成为全世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对《夏小正》《春秋》《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庚子·辛丑日记》《郭天锡日记》《张诚的日记》以及康熙二十四年开始上报的《晴雨录》等历史文献的分析发现,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气候变化会引发族群整体迁移等文化活动,水灾、旱灾、苦寒、苦热等各种异常天气现象是历代文学作品的常见题材。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气候气象的影响越来越大,气候气象变化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比如气温反常、极端天气和灾害天气频现,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或污染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生活。因此,气候气象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引起了气象部门的重视,而且引起了学术界的严肃讨论。这里的“学术界”,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而且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从学术研究的视角严肃审视当今气候气象问题不难看出,气候问题往高度看是政治问题,往深度看是民生问题,往学理看是哲学问题。也就是说,气候或气象已经不仅是一个纯自然科学或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且是事关民生或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是一个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文化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术界进行认真研究与探讨,以寻求解决之策。然而,纵观国内学术期刊,却没有一本甚至没有一个栏目以气候气象与人类社会发展为主题,众多的研究成果无处发表,专家学者没有交流思想观点、发出呼吁的稳固平台。基于此,《阅江学刊》设置《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以特色专业建设特色栏目,刊发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气候气象问题的学术论文,引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综合研究,为气象学研究开拓一个新领域。

《阅江学刊》设立《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也是气象软科学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发展,气候或气象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越来越多地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因此,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是气候与气象研究的发展趋势。2011年第2期《气象软科学》刊登了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在中国气象学会第27届理事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讲话以“科学研究”、“气象事业”、“中国大发展”和“软科学”为关键词,阐述了气象软科学研究的社会意义。中国气象局还设立气象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为气象学、环境学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的综合、交叉提供平台,鼓励气象软科学研究在运用软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多种学科的综合研究。这是气象软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这个角度说,《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开设适得其时。

2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选题特色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两个趋势:一是不断走向综合与交叉,二是日益精细化和具体化。因此,学术期刊的栏目选题既要体现学科的综合与交叉,又要展示学科研究在具体方向上的观点和成果。同时,目前各学科专家学者的研究日趋“术业有专攻”,往往集中在学科的某一研究方向上。所以,要吸引专家学者投稿和阅读,学术期刊在栏目选题上最好能保持与学科研究方向的一致。在这两点上,《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做法是,将栏目进一步细分为不同专栏,围绕专栏主题策划学术专题。栏目设立了《气象与经济》《气象与伦理》《气象与法律》《气象与文学》等专栏,形式新颖,主题明确,吸引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积极参与。这种“专栏+专题”的选题方式,突出了专业研究方向,使选题更有针对性,更能切中研究热点,也便于研究者搜集学术信息。

栏目每期文章的选编,会注意学科间的互动和争鸣,注重选题的前沿性和现实意义。其一,注意选发关于气象与政治、气象与经济、气象与法律、气象与伦理、气象与文学等方面的论文。当前全球范围内对生存权与环境权的呼声愈趋强烈,由气候变化引发的人类文化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反映到学术领域,气象文化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大气科学研究与有关的文化研究相互碰撞、交融,其结果是,不仅开拓了研究领域,而且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其二,注重气象或气候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如气候变化与政策、气候变化与伦理、气象与人类生态文明等,组织刊发吴国雄、潘家华、吕学都等大家名家的论文,为《阅江学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引起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其三,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而言,《气象与人类社会》刊发的学术论文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比如,李志江《东盟国家的气候治理合作:现状与问题》一文探讨区域气候治理合作问题[2];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唐纳德·布朗《个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伦理责任探究》分析各国在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公平安全排放份额之内的责任和义务[3];程建军《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嬗变》对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发展及内容转变做了详细而深刻的阐释与论证,为气象部门更好地服务民生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4]。这些文章都以某一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在深刻论述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或策略,为解决气候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

3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传播效应

“出版的意义在于文化传播与学术积累……编辑所做不仅是对稿件的技术性完整,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术意识,尽力发掘选题,根据现有条件增加书稿的学术含量和附加值”[5]。《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在选题上的开拓创新,极大地带动了作者的积极性,校内外、国内外众多领域和专业的专家学者纷纷将研究视野转向学科交叉研究,一些长期从事大气科学研究的专家也开始关注与气象有关的社会科学和文化方面的内容。栏目创办至今,刊发论文80余篇,其中中国科学院李崇银院士的《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几个问题》,世界气候谈判专家、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吕学都的《气候变化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展望及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吴效刚教授的《气象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变革》等文章,还被《新华文摘》《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或摘编,获得了良好的学术反响和传播效应。在栏目的引领下,逐步形成大气科学与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文学交叉融合研究的新局面,打破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自为营的传统研究格局,活跃了研究氛围,将那些本来是一个人、几个人或者一个小团队参加的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课题变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的课题。并且,以栏目为媒介,《阅江学刊》凝聚起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学术研究队伍,形成了“教学、科研、编辑”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扩大了刊物和栏目的影响力。

《阅江学刊》的《气象与人类社会》这一特色栏目的创办,俨然在学术界和期刊界举起了一面新的学术大旗,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气象”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群体,促成了大气科学与政治、经济、文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趋势。反过来,这又使栏目获得了充足的优质稿源,栏目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日渐提升。

4 总 结

高校学术期刊是引领学术繁荣、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科研评价、学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大学学报》主编程郁缀教授说:“我们提倡每一个学报努力办好各自的特色栏目,朝着学术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是完全可能而且必要的,其目的归根结底还是要有利于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6]早在“第二届社科期刊改革与特色栏目建设高层论坛”上,有学者就针对社科期刊应高度重视传播力这一热点问题提出了“建设并抓好特色栏目”这一举措,即社科期刊应通过特色栏目建设,不断提高质量,形成鲜明特色,坚持把特色栏目办成开放的公共平台,吸引国内外最好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栏目建设中来[7]。《阅江学刊》《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显示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历史传统与专业特色,承载浸润着丰厚的气象文化,它将气象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动态信息及时有效地呈现在专家和学者面前。同时,专家和学者通过这一公共开放的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研究专长,开展学术探索与学术争鸣。他们的研究成果又可以通过期刊传播推进到管理和决策层面,从而使这些研究成果化为人类社会的资源,推进气象学研究的开放式发展。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成为学术界、编辑出版界关注的名栏。

注 释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OL].[2013-01-29].http:///xwyyjsjyxx/xxsbdxz/index.shtml

[2]李志江.东盟国家的气候治理合作:现状与问题[J].阅江学刊,2012(6)

[3][美]唐纳德·布朗.个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伦理责任探究[J].阅江学刊,2012(5)

[4]程建军.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嬗变[J].阅江学刊,2012(3)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2

1.1季节气候的划分

各地区的气象变化都有相对固定的周期节律,称之为季节,季节反映了气象变化的规律。四季,指春夏秋冬四时,主要反映气温的年周期变化,在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周期中,地球以赤道为轴心的南北极来回摆动,是我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有明显四季气象特征的天文背景。运气学在四季气候变化规律的气象背景下,独具特色地构建了与气象变化密切相关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的医学气象学理论。五季,是按气候特征将一年划分为五个时段,其以寒热气候特征为主,又考虑燥湿等气象要素,更能反映一年的气候变化规律。运气学以此为依据,把一年运气划分为五季,形成了主时五运说,每运各73.05日,每年约从大寒日起为初运木,主风;二运火,主热;三运土,主湿;四运金,主燥;终运水,主寒。六节,又称为六季或六气,也是按照气候特征将一年划分为六个阶段。按五行相生次序分为六步,称为“六节”,每节各有相应的气候特征与之相配,分别为风、热、暑、湿、燥、寒,故又称为“六气”。其实质是把影响气候的气象要素归纳为六种,并以该六种气象作为常见气候类型,客观地反映了气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2二十四节气的确定

二十四节气是用来表示季节的交替和气候变化的时段,是将一年内太阳在赤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里。每月两个节气,月首的叫“节气”,月中的叫作“中气”,每个节气十五日多。每个节气的名称据该时间段内所特有的气象和物象而确定,反映季节寒暑变化、气温高低、霜露雨雪及其物候规律。运气学说的六步主气,就是以此为据,把一年分为六步,每步主四个节气,说明一年中各季节的气候变化规律和物候、病候特点。七十二候之“候”是气候的意思,是计算气候变化最小的区划单位,每候有一个相应的物候现象,叫做候应。我国气象的短期变化约五日,即五日为一个气候小周期,全年七十二候。“候”是气象变化最直观的客观依据,也是运气学说的时令季节标志。1.3阴阳两历调整的成功阳历和阴历调合的困难,在于月亮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两个周期不能配合。月亮绕地球二周所需时间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两个周期不能除尽。而古代农历把阴阳两历调和得相当成功。阴历月大三十天,月小二十九天,一年十二个月仅354天,比阳历少十一天有余。每隔三年插入一个闰月,却多了几天。若十九个阴历年,加七个闰月,和十九个阳历年几乎相等。这是很巧妙的。我国在春秋中叶,已知道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所谓“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就是阳历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乃阴阳历并用。西洋在巴比伦时代及希腊罗马时代,也并用阴阳两历。但我国的历法比希腊、罗马进步得多。《孟子•离娄》:“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古人称冬至、夏至为日至,可见在孟子时代,我国测定阳历年的长短,已极有把握,而西方至西汉末年历法还非常纷乱。二十四节气和阴阳合历的确定,不仅有利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也给运气学说的建立创造了极其有利的科学条件。

2运气学中的气象医学思想

气象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运气学基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运用了大量的古气象学内容,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实践,加以发挥,将其融会于医学理论之中,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古气象学,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医学气象学。因此,运气学实际上是运用古代气象学理论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防治规律而建立的理论,并通过“气候—物候—病候”的关系予以表述。

2.1人与气象变化相应的生理观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3)01-0017-15

气候引来伦理关注,不在于气候变化,而在于气候失律及其造成的日益恶化的生态后果。为此,笔者尝试这方面的思考,首先撰写了《气候伦理:恢复失律气候的社会方法》,考察气候失律如何造成灾疫失律,论证气候伦理何以可能构成人类恢复气候的社会方法;其次通过《气候伦理研究的依据与视野》,辨析“气候变化”概念,澄清“气候争论”误识,论证并确立“气候失律”这一气候伦理的核心概念,并以此为出发点,考察气候伦理研究的客观依据,展示气候伦理研究的基本视野。本文是在前两文的基础上,比较气候伦理研究与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灾疫伦理学的区别,明晰气候伦理研究的范围,并尝试构建气候伦理研究的学科话语,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性规范的应有疆界和话语平台。

一、气候伦理的学科指向

以气候失律为认知出发点,围绕如何恢复失律的气候而展开深入的伦理检讨与实践方案设计,抛弃感觉经验描述方式,走理性规范探索的学科化道路,来构建气候伦理学。

构建气候伦理学首先需要明确其学科性质。从其研究的特定对象看,气候伦理学应该属于一门新型的综合性应用人文科学。

(一)气候伦理学是新型的应用人文科学

气候伦理学的“新型”性,首先指气候被意识和关注而得以进入伦理学的研究视域,也指它作为一门人文科学,其诞生展示了完全不同的新视野、新理念、新认知、新方法,这种新视野、新理念、新认知、新方法承载了当代人类存在和生存所萌发的新向往、新追求,并最终需要创建一套新的话语方式予以表达,以引导当代人类生存朝生态理性方向展开生境重建和家园重建。

气候伦理学关注气候失律,是为解决灾疫失律这一世界性难题,实现生境重建,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社会、地球生命、自然”的共在互存、共生互生。气候伦理研究探讨的主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恢复失律的气候,重建气候生境;二是探索创建人类生态幸福的宇观方法。气候伦理学之所以最终要以人的生态幸福为主题,是因为人与生命世界相连,人与自然宇宙相通,人与过去和未来相依相生,人与群或他者不得分离。人作为世界性存在者的历史与现实,使得气候伦理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既是古典意义的,也是当代意义的,更具有指向未来的前瞻性。因而,气候伦理学的人文特质,既呈现出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又为人类在新的存在条件下追求人与自然相统一以及人与生命世界相协调提供新的路径与方法。

(二)气候伦理学是综合性的新型人文科学

基于如上“人文”要求,气候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型的人文科学,必然是综合性的。

气候伦理学的综合性,首先表现为认知视野的综合,它必须超越性地统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资源,形成一种全景视域的整合视野。具体地讲,气候伦理学必须在考察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的律动规律、生成法则和人类社会的律动规律、生变法则,以及人性敞开的可能性趋向的前提下,寻求三者的共生曲线,找到自然宇宙、生命世界、人类社会共在互存、共生互生的最终法则、依据、公理、方法,这是气候伦理学为陷入灾疫之难的当代人类提供其谋求解决之道的绝对前提。

气候伦理学的综合性,还表现为对学科的综合化。从研究对象及其关注重心的角度来看,气象学、气候学的研究对象是气候,主题是气候变化,重心是气候变化的自然动力;而气候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气候失律,主题是如何恢复失律的气候。其关注重心有二:一是揭示导致气候失律的复杂机理和人类因素;二是探求恢复失律气候的人类之道。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使气候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型的人文科学,不仅获得了应用的性质定位,还获得了跨越学科的整合功能。

客观地看,气候失律既是自然现象,也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恢复失律的气候,不仅要遵循自然之道,更需要重构人类方式,包括存在方式、生存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等,所以,气候伦理学不仅要充分运用自然科学,如气候学、气象学、物候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学、地球科学、宇宙学等学科资源和方法,更要整合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公共政策、国际政策、财政学、福利社会学、灾害学、疫病学、环境伦理学、生态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灾疫伦理学、环境哲学等学科资源。所以,气候伦理学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三大领域进行多元科际整合的大综合的应用人文科学。

二、气候伦理的学科特征

要全面彰显气候伦理学的学科特征,需分析与其相近的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灾疫伦理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4

运气学通过整体动态及全面系统的观察,主要研究大气环境中常见的云、雨、风、寒、暑、湿、燥、火等气象因素及其对自然界生物和人体的影响,其所涉及的古气象学内容主要有大气运动之气交、气象变化特征、气候季节划分、气候节律等。

1.1 气交

“气交”是运气学中所论及的重要古气象学概念,古人认为人类所生存的空间,充满着化生万物的大气。大气分为阴阳两大类,“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天地阴阳二气升降不息,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上下交会,产生“气交”。人类生活的空间处于气交之中,《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并对气交的形式和作用做了具体说明。认为大气的升降运动,是空间因素与地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冷暖气流的升与降。大气运动和“气交”是产生各种气象变化的原因,如天气现象中最普通的云雨的形成为“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素问·五运行大论》说:“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万物的化生和人类的生存 [1]。

1.2 气象变化特征

气象变化的特征统称为“气候”,它是对某一地区长期气象变化规律的总结。运气学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气候特征归纳为三个方面六种类型,三个方面即所谓气流(又称“气旋”)、温度和湿度三个构成气象变化的基本要素,六种类型即风寒暑湿燥火六者,统称为“六气”,是从我国的气候区划和气候特征方面研究气交的规律。“风”是大气对流而产生的气象特征,由于“气交”无处不在,因而风四季皆有,但以春季多见。风是运气学中所论及和使用的最普遍的一种大气现象,在六步之气中冬末初春的初之气候便为厥阴风木主令,气候特征为风;寒暑火(包括热、温)反映了大气温度的高低,而气温高低取决于日照时间和太阳光照角度,以及地势高低和风力大小。运气学将一年分为六个时间段,盛夏五月、六月的“三之气”为少阳相火主令,其气为暑,春末夏初的“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主令,其气为温,终之气为太阳寒水主令,其气为寒;燥湿是对气象中湿度的表达,湿是长夏季节(农历六月、七月)和中部地区的气候特征;燥是秋季和西部地区的气候特征,在六步之气中,分别为四之气和五之气。可见运气学中所说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对气象变化特征最简捷的表述 [2-3]。

1.3 季节气候的划分

各地区的气象变化都有相对固定的周期节律,称之为季节,季节反映了气象变化的规律。古气象学对季节气候的划分有四季、五季、六节、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等,运气学对这些都有运用。

四季,指春夏秋冬四时,主要反映气温的年周期变化,在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周期中,地球以赤道为轴心的南北极来回摆动,是我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有明显四季气象特征的天文背景。运气学在四季气候变化规律的气象背景下,独具特色地构建了与气象变化密切相关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的医学气象学理论。

五季,是按气候特征将一年划分为五个时段,其以寒热气候特征为主,又考虑燥湿等气象要素,更能反映一年的气候变化规律。运气学以此为依据,把一年运气划分为五季,形成了主时五运说,每运各73.05日,每年约从大寒日起为初运木,主风;二运火,主热;三运土,主湿;四运金,主燥;终运水,主寒。

六节,又称为六季或六气,也是按照气候特征将一年划分为六个阶段。按五行相生次序分为六步,称为“六节”,每节各有相应的气候特征与之相配,分别为风、热、暑、湿、燥、寒,故又称为“六气”。每步从大寒日开始,约主60.875日,主要见于运气学之中。其实质是把影响气候的气象要素归纳为六种,并以该六种气象作为常见气候类型,客观地反映了气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十四节气是用来表示季节的交替和气候变化的时段,是将一年内太阳在赤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里。每月两个节气,月首的叫“节气”,月中的叫作“中气”,每个节气十五日多。每个节气的名称据该时间段内所特有的气象和物象而确定,反映季节寒暑变化、气温高低、霜露雨雪及其物候规律。运气学说的六步主气,就是以此为据,把一年分为六步,每步主四个节气,说明一年中各季节的气候变化规律和物候、病候特点。

七十二候之“候”是气候的意思,是计算气候变化最小的区划单位,每候有一个相应的物候现象,叫做候应。我国气象的短期变化约五日,即五日为一个气候小周期,全年七十二候。 “候”是气象变化最直观的客观依据,也是运气学说的时令季节标志。

1.4 气象节律

“气交”产生了各种气象变化,“气象”变化虽然复杂多样,但随着天地阴阳运动规律有相应的变化节律,如年节律、月节律、日节律、超年节律等,这些节律在运气学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日气象节律是以一昼夜为一个周期的气象节律,又称为昼夜节律,是受太阳运转日升夜沉的变化而产生的气象周期,其阴阳“气交”消长的变化类似于一年四季,“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这是运气学说所观察的最小气象周期。月气象节律是受月球运转规律影响而产生的气象周期,运气学依据月相变化来解释人体气血盛衰、对疾病的反应性及对治疗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年气象节律是太阳的视运动周期而产生的气象周期,是气象变化最明显、最稳定的节律,也是运气学说所运用的基本气象周期,如年四季节律、五运节律、六气节律、二十四节气节律、七十二候节律等。

超年气象节律是运气学说依据五运推移和六气变迁而提出的五年、六年、三十年、六十年气象节律。超年气象节律是日、月、地球运转规律之外因素形成的气象节律,是一种非固定的、特殊的阴阳消长气交气象节律。日、月、年节律均是固定的、常规的阴阳消长气交变化与气象节律,日、月、年、超年气象节律所表现出的气候、物候、病候,是运气学说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运气学中的气象医学思想

气象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运气学基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运用了大量的古气象学内容,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实践,加以发挥,将其融会于医学理论之中,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古气象学,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医学气象学。因此,运气学实际上是运用古代气象学理论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防治规律而建立的理论,并通过“气候—物候—病候”的关系予以表述。

2.1 人与气象变化相应的生理观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时的交替和风热燥湿寒的气候变化。人的五脏与四时气候变化相通应,“心者……通于夏气;肺者……通于秋气;肾者……通于冬气;肝者……通于春气;脾胃者,通于土气”(《素问·六节脏象论》)。因此,五脏之气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尤其是四时气候的影响,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与四季气候的活动规律相适应。这种五脏外应五时的观点,不但认为气象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而且还认为经络之气的运行分布,气血津液的分布部位、分布状态、运行及代谢状况,以及人体的正常脉象等也随着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变化 [4]。

运气学以四季气象变化为背景,以中医学特有的四时五脏理论为依据,构建中医运气理论。认为春日多风,气渐温;夏日炎热,长夏多雨湿;秋日干燥,气渐凉;冬日严寒,这是气候之常,为主气、主运的应时气候,是生物生长化收藏的必要条件。人只有顺应自然变化规律,及时地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但是,气候常有变异,有时甚至反常,这种干扰因素,就是客气、客运所主的气候。气运之至,有太过,有不及,从而产生胜、复、郁、发等各种异常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2.2 六气胜复的致病观

运气学将气象变化做为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素问·五运行大论》说:“五气更立,各有所先,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素向·六微旨大论》也说:“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象因素在正常情况下能够滋生、长养万物,称之为六气,六气太过、不及或非时而至,均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和适应调节能力,成为致病因素,则为六淫,即所谓“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素问·五运行大论》)。

运气学认为六淫致病是运气学说病因的核心,指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不同的异常气候,具有不同的致病特点,即所谓“寒热燥湿,不同其化也”(《素问·五常政大论》)。因此,运气学说对气候异常引发疾病的具体情况分为六气的“未至而至”、“至而不至”和五运的“太过”、“不及”进行了详细论述,并运用五运六气历法推算预测各年的气候特点和发病规律,总结其一般规律为“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素问·五运行大论》)。关于六淫致病的病位,《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岁主藏害”,提出“以所临藏位命其病”,根据六淫对相应脏腑的影响,对其定位定性,即所谓“各以气命其藏”(《素问·六节藏象论》)。运气学认为六淫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其病证性质可循六淫所胜的方向转化。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太阴雨化,施于太阳;太阳寒化,施于少阳;少阴热化,施于阳明;阳明燥化,施于厥阴;厥阴风化,施于太阴,各命其所在以征之也。”六气循五行相胜规律,风向湿,湿向寒,寒向热,热向燥,燥向风方向转化,而病证性质亦随之改变。由于六淫有“各归不胜而为化”的特点,其相应脏腑器官的病变,亦可发生相应传化,以此可掌握疾病的传变方向。因此强调在审察疾病的变化时,要充分考虑六气盛衰胜复郁发之变,不要违背六气主时规律,即“审察病机,无失气宜”(《素问·至真要大论》) [5]。

2.3 必先岁气的治疗观

运气学根据四时气象的特点,提出“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素问·五常政大论》)的法时而治的思想。

一是因时制宜,即在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到四时气象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即冬季阴盛阳弱,病易寒化伤阳,治疗当慎用寒药,以免更伤其阳;夏季阳盛阴弱,病易化热伤阴,治疗当慎用热药,以免助邪热燔灼之势。否则必然会加重病情,产生严重后果。

二是治疗时要考虑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素问·五常政大论》说:“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右热而左温;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东南方气候温热,西北方气候寒凉,居民若外出旅行或迁徙,就有“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的差别,治疗时“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方有疗效。

三是根据四时气候淫胜规律用药。四时气候有寒暑燥湿之别,药物性能也有寒热温凉之殊,因此治疗必须遵循人体气血顺应四时气候而变化的规律进行遣方用药,这是运气学运用气象学相关知识制订其临床用药的基本依据。就年度气候特点指导用药而言,如在“太阳司天”之年寒气偏盛,全年气温偏低,所用药物宜以“苦以燥之温之”;若在“阳明司天”之年,全年雨水偏少,气候干燥,所用药物宜咸、宜苦、宜辛,“汗之、濡之、散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等。如果进行审因论治,一定要结合偏盛邪气的性质选用药物,即可依据“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热淫同。燥淫所胜,平以苦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组方原则进行用药。此处原文对运气学中根据气候淫胜变化进行组方用药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根据“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素问·至真要大论》)和五行生克原则,并结合大量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六淫所胜的五味用药规律,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6-7]。

四是强调“司岁备物”。由于气候变化与地上万物的化生相应,所以采备药物也要根据各年运气的不同情况,做到“司岁备物”(《素问·至真要大论》)。即每年的气象特点不同,药材质量会有差异,根据各个年份不同的气候特点,采集岁气所化生的药物。如厥阴司岁则备酸物,少阴、少阳司岁则备苦物,太阴司岁则备甘物,阳明司岁则备辛物,太阳司岁则备咸物。这样,便得天地精专之化,气全力厚,药物质量优良,疗效确切。非司岁物,则气散而不专,“故质同而异等也。气味有厚薄,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素问·至真要大论》),这种“司岁备物”的采备药物理念,奠定了地道药材的理论基础。

2.4 顺应四时的预防养生观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生命过程是按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过程,无论自然界的四时气候、昼夜晨昏的交替,还是日月运行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反应。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也形成了适应自然的生命机制。因此,人必须掌握和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使自己的活动顺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即“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以保持“生气不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身心健康。因此,中医学以四时气候变化为气象背景,创造性地提出了“治未病”的著名观点,这种治未病的思想,在运气学说中得到充分体现。如通过运气理论分析,可以预先测知每一年的气候变化情况,从各年气候和疾病的大致情况则可及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预防。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中医学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强调顺应自然界阴阳的消长规律以养生,即要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适应性地调节人的生活起居、形体劳逸、饮食、情志等,做到地宜时顺,若“治(养生)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素问·上古天真论》),故以“法于阴阳”为养生原则。

综上所述,中医运气学在四时气候变化规律的气象背景下,全面地构建了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的系统医学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气象学。其医学气象学思想突出地表现在:其一,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活动与气象变化密切相关,形成了与四时气候相适应的变化规律;其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其三,疾病防治着重强调“因时制宜”的基本原则。这些理论观点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也是中医运气学的突出特色。

参考文献

[1]苏颖.中医运气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张登本.内经的思考[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3]李应均.《黄帝内经》中的人天观[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4]王洪图.内经讲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5

微博空间气候传播的媒介议题建构

议题建构理论由美国学者朗氏夫妇在1981年发展为经典的大众传播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大众媒介、政治系统和公众三方复杂互动过程中,媒介通过发掘新闻议题并加以建构、报道,使之成为公众关注讨论的焦点。

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时代,议题建构的研究视阈不断拓宽。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提出,网络信息文本中的议题建构研究视野更加微观,应更注重议题提出者个体的话语建构。在分析微博空间的气候传播议题建构时,本文所选样本具有较高的议题建构功能,同时微博文本也能体现一定的个体话语特征。本研究结合上述理论框架,从媒介议题呈现、议题分布、主要消息来源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

1.议题呈现

作为中国环境现实的主要反映者和建构者,微博中的媒介组织通过选择部分气候变化的事实来建构或强化社会公众的关注焦点。就如美国社会学家Tuchman在《制造新闻》里指出的那样,新闻是对真实的社会建构,而制造新闻行为本身就是建构事实本身的行为。

2014年1月9日,中国社科院的《全球环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空气质量排名全球倒数第二。而绿色和平组织2014年1月10日的全国74个城市2013年的PM2.5年均浓度排名中,河北省有7个城市入围前十名,其中排名第二的石家庄市,年均PM2.5浓度是国家标准的4倍以上。上述中国环境的现实通过微博媒介的资讯转换,强化了公众对于气候变化议题的认知。

如表一所示,在222篇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微博文本中,@燕赵都市报占了较大比例,为35%。所占比例最少的@人民日报为近10%。虽然不同地域的微博媒介对气候传播议题的关注度有差异,但是上述数据基本上契合了中国气候环境的现实,同时也显示出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媒介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如在“2013年城市PM2.5污染排名”新闻事件中,除了@新闻晨报外,其他四家微博都进行了报道,其中,@燕赵都市报在1月12日以“2013年城市出炉 我大河北‘10进7’”为题,分别列举了排名前十和污染最轻的十个城市。该事件在微博传播的呈现凸显了媒介通过对新闻事件的选择,能够塑造更为公众所关注的信息价值,并通过语言符号的论述再现,架构社会真实的生活图景。

表一:媒介的议题呈现

2.议题分布

本研究将微博媒介议题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报道场域,因为气候变化不仅是引发全球关注的环境议题,也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双重场域的视阈下,通过归纳梳理,本研究将媒介的议题分为“气候变化现象与事件”、“气候知识普及与阐释”、“气候变化归因与解读”、“气候变化影响与评估”、“应对政策与行为实施”、“多元融合议题”和“其他”七个类别。通过数据分析,排在前三名的议题为“气候变化现象与事件”、 “应对政策与行为实施”、“气候变化影响与评估”,分别占报道总量的71.18%、8.11%和5.86%。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中的气候变化不同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的“气候变化”,更多的是指气候时间性的任意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化,或是人类活动结果。

“气候变化现象与事件”指的是随时间性气候发生的变化表现及典型事件,包括媒介对气温变化、季节更替、空气质量检测及公布等进行的报道。“应对政策与行为实施”包括政府机构的有关气候变化的政策、法规以及针对气候变化采取的行为措施等。同时本研究也将媒介自身发起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行为纳入该范畴,如大河报针对严重雾霾发起的“快过年了,你还放鞭炮吗”讨论。而“气候变化影响与评估”议题则涵盖了气候变化引发的经济、交通、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及政府机构、专家学者等多方做出的科学评估。

在微博媒介叙事中,这三个议题存有较为严密的逻辑关系,即在气候变化新闻事实基础上,通过权威性的信息公开和归因解读,提升政府政策的公众认同感,从而推动气候变化应对行为的开展。

通过进一步分析显示,在所占比例较高的“气候变化现象与事件”议题中,50%以上都是以天气变化现象为主题的,诸如气温变化、节气更替等。这虽然满足了受众掌握出行天气的日常需求,却未能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强化公众对于气候变化内涵的认知。而涉及“气候变化的知识阐释与归因解读”的微博文本仅占样本总数的12%,这说明媒介的传播重点尚停留在对天气现象的简单呈现上,传播视角较为狭隘,同时也折射出我国公众气候传播的媒介素养急待提升。作为一个专业性壁垒较高的报道领域,气候传播需要受众掌握一定的气候变化知识。目前受众接触相关知识的传播渠道主要是各种媒介,而微博作为传递专业知识的重要媒介渠道,应借助自身传播效果广泛、受众群体受教育程度较高等优势,建构气候传播议题的立体呈现体系,从而使公众通过微博提升自身的气候传播素养。

3.议题的主要信源

在媒介选择新闻事实并建构议题的过程中,由于记者认知的局限性,信源成为提升报道权威性、规避媒介话语风险的重要手段。和其他报道主题相比,气候变化议题长期性、专业化的传播特征更为鲜明,信源选择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环境报道的10条实践经验》一书的作者认为,好的信源特别有价值,政府、立法者、环保NGO、公司机构等都应该成为信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发现,222篇研究样本中,能够明确交代主要信源的篇数共为120篇,其中媒体之间互相引用的信源比例为39.17%,其他主要信源依次为政府机构(35%)>公众(14.17%)>专家学者(9.17%)>其他(1.66%>)环保NGO(0.83%)。

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有关气候变化的微博文本中,信源采用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分布极为不均衡,本应成为气候传播权威信源的政府机构、专家学者与环保NGO所占比例合计仅为49.17%,其中,环保NGO作为主要信源仅出现一次。作为受众关心且缺乏全方位认知的气候变化领域,权威信源的缺失将降低消息文本的可信性与科学性。二是媒介信源互文现象较为明显,微博平台的部分信息文本以转发、编发其他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为样态,议题一致性现象较为普遍,议题建构者个体的话语特征往往淹没在大量重复的信息文本中。

微博空间气候传播的媒介话语框架

微博制造了“气候传播”的新闻议题,同时也建构了媒介话语框架。美国学者恩特曼认为新闻框架主要指事件的选择与凸显,即将对这件事所认知的某一部分挑选出来,在沟通文本别处理,以提供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以及处理方式的建议。不同于传统的媒介文本,微博140字的文体空间特征等决定了其媒介文本独特的话语框架。本文探讨的话语框架主要包括新闻的话语结构与微观修辞框架,前者可以分析新闻文本内容的架构形式,而后者主要解释新闻事件的意义建构。通过分析媒介话语框架,试图了解微博如何通过选择和重组叙事话语来框架气候传播的新闻事实。

1.微博话语结构

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介文本都有着比较固定、规范的写作格式和话语结构,如消息文体最常见的写作格式为倒金字塔,其话语结构是按照新闻要素的重要性进行叙述话语的排列。荷兰学者梵・迪克在《作为话语的新闻》一书中提出了新闻话语结构的范式,该范式将新闻报道框架分为概述和故事两个部分,其中故事又被分解为情节、背景、评价等,突出了五个W和一个H在叙事中的重要性。同时,梵・迪克认为上述结构之间可以进行“重组”,重新框架新闻的话语结构。

作为受文本空间限制的微博文体,其话语结构和传统的媒介文本有所不同。本研究结合所选气候传播的样本,在梵・迪克新闻话语范式基础上,建构了微博空间气候传播的媒介话语结构。

图一:微博空间气候传播的话语结构

如上图所示,微博空间气候传播文本的话语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叙事简单,较为注重凸显“What”要素。由于微博文本140字的篇幅限制,其无法容纳传统叙事中的所有新闻要素。一般情境下,微博中的气候传播文本都是作为信息节点、信息源的形式出现,往往注重简单叙述某一气候变化现象或相关事件,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背景、阐释等有时通过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呈现,受众需要点击相关网址才能阅读到更为完整的元信息文本。

二是视觉影像扩充了微博话语结构的张力。在微博空间,文本空间特点加之公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使许多较为复杂而重要的传播议题不能得到立体的话语呈现,从而迅速沉没在网络信息海洋中。相对而言,气候传播议题不仅充斥了大量枯燥数据,同时也具有高度政治化的特点。在微博文本中巧妙运用视觉影像,一方面可以引发受众的关注和共鸣,使其从众多的信息文本中“浮上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寓观点于图片,植评论入影像,扩充微博文本的话语张力和内涵。此次所选的222篇微博文本全部配有图片或者视频,虽然字数限制了信息总量,但视觉影像使文本表达的意义更加丰富,就如英国《卫报》前任资深环境记者保罗・布朗所说,在气候变化报道当中,图片尤为重要,一幅好的图片胜过千言万语。

2.微观修辞框架

在传播活动中,修辞使用的目的是通过运用恰当的话语表达方式提升信息的传递与劝服效果。学者钟蔚文与臧国仁从微观层面分析话语框架时认为,媒介文本主要通过修辞、句子等进行各种真实转化,从而再现各种社会事件,完成言说意义的建构。本部分研究的微观层次的修辞框架主要包括气候传播文本中使用的修辞格、句子等。

目前,微博新闻文本中常用的修辞格主要有比拟、比喻、借代、对偶、婉曲、设问、反问、夸张、双关等。在222篇微博空间气候传播文本中,在标题和正文中明确使用修辞格的有76篇,占总篇数的34.2%。其中,比拟使用的频次最高,占18.0%;其次是引用,占5.41%。在微博文本的制作过程中,恰当地使用修辞格,能够提升媒介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更易引发受众的关注,对提升气候传播效果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比拟等修辞格的大量运用也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气候传播主题的宏大性与政治性,无厘头、戏谑化的表达弱化了气候变化话语内在的强冲突性。

在微博媒介话语中,传统的新闻表达框架被一定程度地解构,如前微博时代报道中被推崇的客观、中性的陈述句式,情感性较弱的名词、动词等。通过梳理所选样本,可以对气候传播微博文本中句子的使用情况总结如下:一是句子感彩更为强烈,拟声词、感叹词的高频使用加之情感性更强的标点符号的运用,确保了媒介的传播意图能在有限字数中得以充分表达;二是句型简短,句子出现短语化、省略化倾向。如@燕赵都市报1月14日的微博:“大宣化 土豪蓝!!低调点,好伐?这让兄弟市情何以堪?!”在该微博中,不仅省略了句子成分和标点符号,并且短语替代了句子成为语言的基本单位。

结论与讨论

媒介话语框架是媒体在报道某一事件时,进行信息处理的思考模式和资讯转换的建构过程。在微博空间的气候传播中,媒介对于气候变化现象与事件的议题关注较多,对其他议题尤其是气候知识普及阐释与归因解读关注较少。在主要信源的采用上,专家学者与NGO比例过低,这样的报道会降低受众的信任度。在微博的媒介话语框架方面,由于受文本字数的限制,气候变化报道叙事较为简单,但图片和视频等影像资料作为话语结构的有机组成,赋予微博话语结构较大的延展性。同时,媒介组织能够利用修辞格、句子、短语等选择和强调部分事实来凸显新闻事实,形成特定的气候传播话语框架。需要注意的是,气候传播目前存在议题单一化、话语过度娱乐化、内在冲突弱化的现象,这也说明媒介组织需要建构更适宜微博传播的气候变化报道的话语框架。

本研究解读的主要对象是微博的媒介文本,而受众如何启动个人话语框架,采用趋同、协商或对立的解码立场与媒介话语框架进行互动,从而实现社会现实、媒介现实和自我现实之间的转化与互动,值得进一步进行探讨与研究。

【本文为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媒介融合下地方政府引导网络舆情研究”(项目批准号:1424004102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郑保卫:《气候传播理论与实践》[M],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

②喻国明 李彪:《网络事件中元信息文本的议题建构与微观修辞研究》[J],《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6

1. 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

叶笃正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地影响着东南亚的天气和气候;他与国外气候学家Flohn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叶笃正还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他同时还深入地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热源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他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才接受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2. 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

提出了大气平面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西风环流中的能量可按远大于风速的群速度向下游(或上游)传播,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对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生成、维持和移动给出一种动力学解释.这个理论31年后才由B・Hoskins的“大圆理论”所推广,成为对遥相关和遥响应的理论解释.

3. 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

叶笃正与陶诗言等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六月和十月)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对中国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他们还发现阻塞形热的建立和崩溃常伴随着大范围环流形势的强烈转变,它的长期维持则带来大范围气候反常现象,从而证明了阻塞高压在持续异常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这些发现和理论成为研究东亚气象学问题的重要文献,奠定了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国外的学者在10多年后,由于1976年冬季北美出现极其寒冷的天气,才开始提出各种系统理论,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4. 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

大气环流中究竟是气压场还是风场为主导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天气预报的关键之一.叶笃正等通过一系列工作建立了大气运动适应尺度理论:对不同空间尺度的运动都存在着特征尺度,当实际运动的空间尺度大于这个特征尺度时,气压场起主导作用;当运动的空间尺度小于特征尺度时,风场起主导作用;对中小尺度的大气运动,同样存着适应问题.这个独创的理论完善了大气运动各分量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物理解释,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作用.

5. 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中国开始气候变化的研究.他积极参加全球变化科学组织(IGBP)的创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如气候和植被过渡带的敏感性、全球变化中大气化学的作用和“有序人类活动”适应全球变化等.他通过模拟计算后指出,大范围的灌溉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时间可长达3~6个月,从而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和可能性(被称为“陆面记忆”).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7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气候政治的生成原理考察得出,气的剧烈变化尤其是温度的变化,使得由气而生成的气候成为当下国际政治的首要议题,然后通过考察气候政治的历史,系统地论述了气候跟国际政治的紧密联系。最后,通过对气候进行爱因斯坦式的哲学玄思,试图从哲学上为各国政要、国际组织、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及一切有研究兴趣的同僚提供思想上的启示和路径,并明确指出,如果人类真的要直面气候的话,要面对的必然是气候对人类全方位的影响,而不只是面对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气候;气候政治;国际政治;大自然;哲学中图分类号:D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0)01-0031-08 通天下一气也,这一中国古圣通过直觉或想象而探究到的自然现象,原本只是文学或医学用语,但由于其内在的自然哲学含义,即便是在科学、技术、经济和政治等极为发达的当今世界,它的哲学指导价值仍如太阳高悬,光耀万丈。就此,笔者借助这一哲学学思想,对有“当今国际政治首要问题”之称的气候政治进行国际政治学分析,其目的在于为各国政要、国际组织、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及一切对该问题有研究兴趣的同僚提供思想上的启示和路径。 一、气候政治的生成原理 人类思想最精华的部分多来自思想者对天意的理性认知。气候与政治的内在联系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人类的发现,是人类的理性对天意的认知。发现有经由经验观察而得者,有经由科学实验而得者,有经由理性思辩而得者;经由经验观察而得者,往往明于结论而昧于论证,经由科学实验而得者,往往密于论证而疏于结论;经由理性思辩而得者,则往往结论明确,论证详尽。“气候政治”的发现,东方(特指中国)倾向于经由经验观察而得,西方倾向于经由科学实验而立。以当今典型学术方法而言,两者利弊分明。东方得出了“通天下一气”的全靠结沦,但缺乏让人信服的学理论证;两方则以海量的实验数据和分析图表,详尽论证了气候变暖必因人为的“科学”结论。遗憾的是,西方的所谓科学实验如放到大自然的整体中去进行中国古典式的哲学思考,便会发现那只不过是欲研滴水以知大海,欲究片物以知昊天, 气候政治的生成原理一语到位的东方式表达就是:通天下一气。既然通天下一气,则大自然是气的大自然,人是大自然的人也即人是气的人,而政治是人的政治,这样,政治以人为媒介,与气(候)就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大自然的人必然要求人生于大自然,活于大自然,归于大自然。离开了大自然,人的存在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人不存在,政治就不可想象。所以,政治从其本原七说,就不是处理人与人之间或南人所组成的集团、政党、民族、国家、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而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⑦。气候与政治的本质联系,无论东西方,人类先民都有觉察。就古代西方而论,有“科学之祖”之称的政治家泰勒斯,就依据他的“万物有灵”自然哲学理论,直观而非思辩地觉察到政治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就古代中国而论,先秦时期几乎所有的政治哲学大家如周公、老子、庄子、孔子等,都完全服膺天地人三才合一的自然理论。汉代大儒董仲舒则通过《春秋繁露》系统而精细地论证了天人之间的政治关系。其他几乎所有古代民族,都可从其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中窥视到大自然对政治的先验影响。时间流逝到全球化时代,气候(大自然)因其对政治的根本性影响而大张旗鼓地走到了国际政治的前台。那么,气候对政治的根本性影响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由于气候只不过是气的变化(表现为温度冷暖、流动快慢、成分比例等变化),所以,研究气候政治的生成原理,就必须从自然哲学上研究气对人及由人集合而成的人类的内在影响人手。 政治是人的政治,它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政治是人的产物。动物或植物如果有政治,那也是人赋予的,而不是它们自身有人一样的自觉的政治意识。其二,人是政治的目的和归宿。正如“道不远人,远人非道”一样,政不远人,远人非政。具体而简明地说,政治就是人对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等自然属性和社会伦常的合天意(即合人性)的维持或有效安排。政治的源点并不带有阶级性,它的阶级性只是政治在阶级社会里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阶级意识较为浓烈的时代或地区,政治的阶级性有时是形而下政治的基本和核心形式。但就形而上的政治而言,政治的本质属性恒定是与阶级无关的。否则,无阶级的丰十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8

2 依据专业特点,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相关专业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这是对所授对象的正确定位。

从气象学与气候学授课对象方面主要划分为两大类,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从各专业教学大纲的安排来看,新的教学大纲中各专业对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理论授课学时设为34学时。在这种新形势下,对以前那样多而杂的教学内容,必须重新进行删减、增设和整合,去粗取精,因此我们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各专业的特点以及学时的安排,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所讲授的绝大多数内容,重点要求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一个较好的了解,一方面为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气象学与气候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对基础科学问题的理解和科学思维能力。例如,对遥感、地理信息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了解大气的变化,大气的物理过程以及其演变规律是什么?气象学中的基本概念,常用到的基本常识需要重点掌握和理解。由于大学学习任务与高初中的学习目标存在很大差异,大学教学是为了培养专业技术超强和科学有初步创新的大学生。所以教学内容要根据要求和学生未来的可能职业结合起来,教学内容既有基础知识占大量的比例,同时也要涉及到一些当前热点研究课题,以举例说明发生在大气层中的几大热门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酸沉降、臭氧层损耗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当前科技发展前沿,也能够增加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同时可以设计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参与初步探索如大气中颗粒物浓度与降水pH值观测、降水量与地表水水质关系调查、人类活动改变大气组分对气候的影响分析等研究课题,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激发起学生对气象、气候、环境三者之间相关问题的探讨和思考。

3 课堂教学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物理现象和过程,探讨其演变过程的科学,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广泛,动态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提问、课堂讨论和专题辩论等方式,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科学问题提供机会和有利的教学氛围。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相应的教学对象,进行教学设计。比如对大气圈中气体成分CO2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室效应”的讲解,先以实际生产生活中的花房效应为例,给出一个花房示意图,来解释花房效应产生的原理,这样能形象、具体和生动展示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认识,然后介绍CO2产生花房效应的过程和效果,同时还可以提出几个与CO2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寻找答案,可以为学生提供参考书籍和文献,或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查阅资料,收集和整理资料,从计算机网络中获取有关知识、更进一步认识CO2气体浓度变化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动者,教师由传统的知识讲授者逐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4]。

《气象学与气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学科。因此该课程不仅要讲授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还必须重视对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或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如地转偏向力是影响大气运动的主要作用力,此力不好理解。首先让学生亲手做一个小试验,在一张白纸上选取画一条直线段,在任选取直线段的一个端点为起点,一个同学从起点按原方向画直线段,同时另一个同学匀速转动白纸,类似方法,在向相反方向旋转,比较画出的“直线段”的异同,为什么?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很容易理解地转偏向力的概念和各项物理含义。

参考文献

[1] 唐之享.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加快湖南教育发展[J].湘潭大学学报,2003,27(1):3~6.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9

立体化教材是以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以多形态、多层次、多用途及多媒介的教学资源的配套教学出版物的集合。

一、立体化教材建设的现实意义

2005年教育部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再加上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教学模式大多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与个性化学习的需要,造成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脱节。因此建构知识体系应以多形态(纸质、电子或网络介质)形式展现,并提供交互支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学习。

二、基于网络的“立体化”教材的特点

与传统的纸版教材相比较,基于网络的“立体化”教材有如下特点。

教师将理解难点依托信息网络展现出来,学生通过网络课件进行答题、测试,学生可以随时与老师进行交流、答疑等,提高教学与学习效率;在网络更大的范围内吸收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形成协作学习环境;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等进行在线学习。

三、立体化教材的创设依据

1.教师教学。为了使老师在教学中能做到“个性化教学”、方便制订教学计划,演示教学重点内容,组织试卷等教学需求,需进行立体化教材建设。编制与主教材配套的教学大纲、教师参考书、电子教案、试题库等资源。

2.学生学习。学生利用立体化教材的信息资源(如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纸质教材以及网络上的信息等),自由探索,自主学习,达成学习目标。①激发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设计互动环节,将学习中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之中,激发学生兴趣;提出具有灵活性开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文献,自主分析数据来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②创造适合学生心理的问答环境,构建有效的交流互动平台。在互动区,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种交流不仅具有深度而且更具有广度。

3.构建气象知识第二课堂。因课时所限,课堂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气象知识都是有限的,从知识容量和广度上都是不够的,急需通过网络进行气象知识的第二课堂构建。

4.气象科学的普及以及环境教育的深入。搜罗整理与气候环境教育相关的新闻、视频、图片,整理成专题让学生了解前沿的气象科学技术知识、气象灾害防治技术、气象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

四、立体化教材模块的内容

结合网络技术来搭建一个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可以把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等多方面的优势融合到现代网络教学平台中。同时也可以将网络便捷性、互动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气象学与气候学》立体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九大模块:①模块一。介绍《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的大纲,总体概述,教材主要内容。《气象学与气候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其中理论部分能最大可能地提供大气环境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大气环境的演变过程,全球气候变迁特别是气候异常的机理。而实践教学能帮助学生学会监测大气环境,了解大气状况。②模块二。分章分节对各章节的重难点详细解释和说明,让学生能自主理解和掌握,对于上课还存在漏缺的地方及时补上,更从中找到更多的突破口。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处理各种气象资料,学会气象资料整理的方法;也可借助计算机网络接受天气云图,掌握有关天气预报理论与方法;还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获取大气环境信息、气象灾害资料及气候数据,为当地生产建设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此外学生依靠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能及时把握《气象学与气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③模块三。链接高中地理,讲述知识在高中地理知识中的运用,解释高中地理所涉及的知识的更深层原理;气象气候学课程教学一直关注大气环境演变与全球气候变迁以及地方气候的状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研究某个地方的大气环境与地方气候时,可以运用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来获取该地的资料和信息。气象气候实践教学中所要求的地图应用、数据收集和绘制图表等技能,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探索、识别问题,并提出建议。④模块四。气候环境,在气象与气候学中还存在着世界上还未解决的课题、原理、现象,比如“厄尔尼诺”现象等,激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带动学生探索更多知识的欲望。臭氧空洞是全球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之一,教师在讲授大气的物质组成时应引导学生探讨大气污染物的分类、来源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同时由于人类改变大气成分,又造成了臭氧层的破坏。因此有必要增加臭氧层保护的专题讨论。⑤模块五。生活更便利,包括天气查询和生活中的气象知识的介绍。通过链接中国天气网查询天气等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运用知识原理来解释和解答众多的生活事例,实用又有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⑥模块六。气象科普,介绍气象名人,气象名词,解释生活中的气象谚语,更多地了解气象方面的相关知识。⑦模块七。练习巩固,通过习题的练习,更理解和明确知识的不足之处,再回头巩固知识掌握中存在的问题。⑧模块八。自主检测题库,课程中的重要知识和难点知识,有配套的检测题库,学生可以自测。还有期末考试题样卷,学生可以对整体的知识自我检测,寻找知识上的缺漏。⑨模块九。辅导答疑模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积极性。

通过构建立体教材,可以提高教学及学习质量,并促进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在具体教材的编写上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必需、够用”为度,对内容的编排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注重教材的基础性和实用性,体现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张映光.试论立体化教材建设[J].中国大学教育,2006,(3):60-62.

[2]赵志强.高校立体化教材建设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1):78-80.

[3]张浩宇.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08,27(1):87-88.

[4]刘洪,郑丽群,李大卫.立体化教学资源构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观察与思考,2012,(03):127-128.

[5]刘兰芳.气象气候学课程改革与环境教育研究[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4):68-70.

[6]刘兰芳.高师地理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改革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3,21(6):100-103.

[7]刘兰芳.21世纪地理科学气象气候实习新思路[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1,21(3):129-134.

[8]贺维,吴秀莹,宋春晖.基于云计算的立体化教材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5):34-35.

[9]邓传良,秦瑞云,高武军,等.“立体化”教材建设在高校遗传学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2,(20):100.

[10]余强.高等教育教材立体化出版初探[J].出版科学,2006,(4):29-32.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10

Analysis on Reformations of Meteorology Course Teaching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

XIE Li ZHONG Ke-you HU Fei WU Li-ji

(College of Agricultur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2)

Abstract Meteorology is a professional course of agronomy related specialty i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s.In the years of teaching practice,the teaching content were added or subtracted according to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goal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case teaching method,participative teaching method and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were applied.The teaching quality had been obviously improved through these reformations and practice.

Key words Meteorology; teaching reform;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

气象学是研究地球大气中各种现象、状态、过程及其演变规律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科学[1]。气象学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农学类、资源环境类和生态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此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气象基础理论知识和气象观测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应用气象学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相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高等农林院校气象学课程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开展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并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2-6],逐渐形成了科学有效的教学体系,以适应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解决教师想要教什么和学生会学到什么的问题。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在以系统性为主线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不能过度追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应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对与专业课程紧密相关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而对课程中与专业课程联系不强的内容进行简化,真正做到因材施教[7-11]。

1.1 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气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已比较完善,目前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气象学的参考教材《气象学》或《农业气象学》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以下三大模块:一是农业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业生物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活动的作用;二是常见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天气特征、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机理和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和防御对策;三是气候的形成和分类、气候变迁、中国的气候、农业气候的分布与区划及农业小气候的利用与调节等。其中,第1模块主要讲解辐射、温度、水分和大气运动等农业气象要素,上课学时最多,也是与其他专业课的主要结合点。由于农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一般在开设气象学课程之前,已学习过植物生理学课程,因此笔者删减了该模块中光、温和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这部分内容;而根据学生的专业增加水稻与气象、园艺作物与气象、林业与气象、资源气象和环境气象等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在第2模块中,围绕影响广东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农业气象灾害来展开,主要讲解台风、暴雨、低温冷害、干旱等,对其他内容进行了删减。在第3模块中,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有关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是科学研究的热点,在讲课时适当增加一些这方面最新的研究结果,既能增长学生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2 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

气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多年来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学生感觉学而无用,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华南农业大学近年来加强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气象学实验学时也大幅增加,约占总学时的1/3,个别专业还开设了7 d的教学实习。在校领导的支持下,2007年重建了校内气象观测场,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配置了常规观测仪器,可用于主要气象要素的观测试验;同时还配备了4套先进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可以让学生下载自动气象站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这些基础建设为气象学试验内容的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广东省广州五山地面气象观测站紧邻华南农业大学,该站是我国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之一,设备先进,种类齐全,对有课程实习的专业,选择该站作为校外实习地点,对学生了解当今气象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手段以及相关知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针对在气象学实验教学中长期存在的2个突出问题,即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和学习兴趣不浓,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改革探索。对光、温、水等主要气象要素的观测实验,依然是气象学实验的主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多媒体演示、实验室讲解和观测场练习的教学体系,并增加了学生在观测场的观测时间。为了提高学生应用气象学知识的能力,近几年增开了云天观测实验。在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广州地区天气的整个过程中,结合气象云图和气象台专业的天气预报,完整、连续地开展云天观测教学,对于学生了解云的演变与天气变化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气象学是一门高度抽象化而且涉及面相当广的学科,要讲解的内容不仅多而且晦涩难懂,因此必须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1 制作多媒体课件

制作多媒体课件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多媒体技术能集音像、图形、文本等诸多媒体的优点于一身,并能灵活、动态、有机地将各种媒体综合联接起来,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为抽象的理论课教学注入了强大的活力[12-13]。

华南农业大学自21世纪初开始建设多媒体教室,现在教室内一般都配有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教学设备,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物质保障。笔者自2002年就开始使用Authorware软件制作气象学多媒体课件,经过多年的补充修改,已形成集文本、图片、动画、音频和视频于一体的课件,课件内容丰富,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同时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了大量的视频教学资料,如云和降水的形成、三圈环流的形成、副热带高压、台风等。在讲解抽象的大气现象时,使学生可以从屏幕上亲眼目睹此大气现象的发生、发展直至消亡的全过程,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2 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而现代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学进程的控制者,同时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向导。由于气象学课程内容抽象,不好记、不易懂,许多学生忽略了这门课的学习,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根本没必要开设这门课,学习兴趣不高。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笔者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2.2.1 参与教学法。参与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积极而又创造性地主动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它能极大程度地唤醒、挖掘和提升学生的综合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能力提升[14]。气象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参与教学,可促进学生观察身边的气象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2种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气象学的教学过程中。一种方式是让学生讲解课本中某些章节的内容,一般选择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且比较易懂的内容,如水汽凝结现象和降水、灾害性天气的形成、危害和防御等内容。学生在制作PPT时,要查找大量的课外知识;上台演示讲解时,还必须思维清晰、陈述清楚。因此,通过此种方式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另一种方式是在每次上课开始的5 min里,安排1~2位同学上台讲近7 d的天气特征及未来的天气变化,并简单介绍与之相关的气象名词。通过这种方式,既让学生熟悉了常见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过程,同时又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

2.2.2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15]。案例教学法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是美国、加拿大等国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20世纪80年代初期被借鉴引入我国。大气运动和天气变化是抽象而具体的,对于非气象专业的农科大学生来说,要掌握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实践确实有难度。如果仅靠理论推导和讲解,最后学生可能仍然一知半解。笔者在讲解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时,以历史天气为案例,结合多媒体演示,将抽象的天气变化具体化,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通过师生问答、讨论等互动的教学过程,从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天气变化特征的理解。

由于天气变化日新月异,因此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必须结合近期的天气特点收集案例,而不能一成不变。另外,专业不同学习目标也会有差异,应根据教学对象确定同一案例的分析深度和广度。

2.2.3 讨论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讨论学习训练学生自学能力、推理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共同参与。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主角是学生,学生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重新分析、筛选与整合,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将其观点与其他人探讨、交流,得出一定的结论[4]。气候变化已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有关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及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却是科学家和政治家们争论的焦点。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气候变化的事实、影响、原因及应对措施,布置学生提前观看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全球变暖惊天大骗局》《后天》《超强台风》《2012》等气候灾难片,并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2个大组,其中正方的观点是近代气候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而反方的观点是近代气候变化主要是自然变化的结果,与人类活动没有关系。课前双方在组内进行讨论,查找文献,收集论据;课堂上由正、反两方进行辩论,通过这一教学方式,既能让学生全面掌握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农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不断涌现;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入,多媒体技术成为现代教学技术的主

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受到大家的喜爱。这些都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才能见成效。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总结、探索和创新的过程,只有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4 参考文献

[1] 包云轩.气象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 姚渝丽,白景刚,历艳志,等.农业气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3(5):31-32.

[3] 王健.以《农业气象学》为例探讨多媒体教学[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4(6):37-40.

[4] 郭淑云,林国智,王宏,等.农业气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7):126-127.

[5] 姜会飞,梁俊华,丁谊.农业气象开放试验教学的探索[J].试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6):664-666.

[6] 姚运生,马尧.农业气象多媒体教学[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6, 15(3):56-58.

[7] 崔日鲜.高校非农业气象专业《农业气象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4):33-34.

[8] 白雅梅,鲁萍,孙彦坤.农业气象教学实习改革与实践[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0-72.

[9] 赵兰枝.《农业气象学》试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2):66-67.

[10] 黄秀英.气象课堂多媒体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65-66.

[11] 郭亚娜.案例教学法在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1(64):194-195.

[12] 徐国栋,王利青.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4):75-77.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11

这些新任务迫切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高水平应用型气象人才。全面了解广东省经济发展对大气科学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本调研的主要内容。为深化大气科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我们设计了关于《广东海洋大学大气科学类专业社会需求调查问卷》,发放45份调查问卷,收回30份有效问卷。样本涵盖了大部分本科毕业生所在的气象部门,样本代表性、样本容量都能满足统计分析要求,所反映的信息和得到的结论具有较好的统计意义。

二、研究设计及数据采样过程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形式,其目的是了解大气科学类专业用人单位对大气科学类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社会需求等各方面的认识和评价及相关建议;结果能为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各类高层次的大气科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单位(尤其是高等院校)的相关决策和管理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问卷调查于2016年7月至8月进行,调研主要由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本科生担任访问员,他们利用暑假到各用人单位发放问卷调查,或者对用人单位人事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并做记录。发放45份问卷,共收回30份问卷(见表1),有效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为66.7%。大气科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单位涵盖了气象局、空管站、水文局和防雷公司等相关部门,涉及的单位不仅认真填写了用人单位信息、调查问卷的选择题,而且详细回答了简答题,全面讲解了对大气科学类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全部问卷在统计软件Excel中进行统计分析。

表1 用人单位调查样本分布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办学定位和培养模式

由于大气科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相对集中,本次回收的毕业生有效调查问卷虽只有30份,但涵盖了广东省内各级气象部门、企业(防雷公司)。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广东海洋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一般”的约16.7%,“较好”和“非常好”两项总和占了83.3%。说明用人单位对广东海洋大学大气科学类毕业生各方面的综合表现评价较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对毕业生的文化素质、专业知识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评价“非常好”和“较好”两项总和分别占了73.4%、83.3%(见表2)。从中也反映了用人单位对广东海洋大学大气科学类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

表2 对毕业生的评价

同时,根据广东海洋大学毕业学生在用人单位中的实际表现,用人单位认为广东海洋大学大气科学类专业在更新专业知识、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厚实基础知识以及拓宽人文知识等方面需要做进一步的改革,这些选项的比例分别为90%、73.3%、73.3%、43.3%、16.7%。这为我们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表3 用人单位对学生培养的建议

(二)用人单位最重视的能力选择

用人单位最注重的是大气科学类毕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其次是毕业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再次是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然后依次是毕业生的沟通能力、学习成绩、参加过的项目或社会实践等。(见图1)

图1 用人单位最重视的能力选择

A:持续学习能力 B:沟通能力 C: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D:团队合作精神 E:学习成绩 F: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G:参加过的项目或社会实践

(三)用人单位认为本科生应掌握的技能

气象部门的业务主要分为:大气探测、天气预报、气候诊断与预测、生态气象、气象服务及防雷工程共六个模块(见图2)。

对于广东海洋大学大气科学类专业本科学生,第一用人单位认为大气探测模块(见图3)最应加强的是自动气象站的维护维修能力,比率为99%;第二是综合观测、观测资料的获取、处理及传输能力,比率都为82%;第三是熟练掌握技术规范的能力,为73%;第四是大气探测理论知识的掌握、地面气象观测能力,比率65%;第五是高空气象观测、特种气象观测能力,为17%、15%。调查数据充分显示了目前台站气象观测业务的要求,由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气象观测已由传统的人工观测手段转向了自动气象站的综合观测,设备的维护维修,观测资料的获取、处理及传输能力成为影响观测数据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为保证观测资料的可比较性,遵循观测规范是必要条件,而深厚的理论知识是掌握仪器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前提,布点广泛的地面气象观测比相对较少的高空气象、特种气象观测需求更大。

图2 大气探测模块

A:大气探测理论知识 B:熟练掌握技术规范 C:地面气象观测 D:高空气象观测 E:特种气象观测 F:综合气象观 G:自动气象站的维护维修 H:观测资料的获取、处理及传输

用人单位认为天气预报模块首先应加强的是雷达、卫星、自动站等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比率为96%;其次是天气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比率为85%;再次是数值产品订正和解释应用、论文撰写的能力,为71%、67%;最后是预报技术总结、天气图诊断分析、预报思路的建立能力,比率分别为13%、12%、11%。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目前气象台预报业务的要求,随着气象综合观测的迅猛发展,若能从海量的观测数据中捕捉出有效信息,就能准确把握大气的过去和现在状态,于是综合分析能力成了预报员的必备素质。要准确预报大气的未来性态,天气学原理的支持必不可少,数值模式的环流形势预报较为准确,但由于局地地形的影响、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而存在差异,做区域性天气要素预报的时候,还需要对数值产品做出订正,且一名优秀的预报员总是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前行,所以预报逻辑思路的建立、论文、技术总结撰写十分必要。

图3 天气预报模块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气候诊断与预测越来越受到重视,用人单位认为首先应加强的是气候灾害的收集、整理、上报及重大灾情的影响评估能力,比率为100%;其次是气候学理论、气候预测及影响评估能力,比率为83%、78%;再次是气候及气候变化的诊断能力,为69%;最后是气候资源调查、气候监测、监测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能力,比率分别为54%、54%、49%(图略)。调查结果准确地反映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民众对环境关注程度的提高和气象部门适应社会需求而做出的努力,及时收集气候灾害相关数据并保证信息上传下达的顺畅,是气候预警的重中之重。当然,深厚的理论支持和新技术的熟练运用,能有效提高气候预测的准确性,在防灾工作中有效减少社会损失。对当地的气候做出科学诊断,合理评估其气候资源,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服务于生产生活的前提,实时监测气候状态能有效指导规避短时气候灾害产生的不利影响。

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双重环境压力下,中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凸显。生态气象,用人单位认为首先应加强的是灾情调查及评估能力,比率为100%;其次是农业气象观测能力,比率为98%;再次是农业气候区划,为81%;最后是农作物气候评价、气候资源开发、作物产量预报能力,比率分别为76%、66%、61%(图略)。生态气象灾害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表现相当突出和敏感,当前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退化问题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调查结果准确地反映了及时收集生态气候灾害相关数据的重要性,这是生态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和防御措施实施的重要抓手。当然,同时立体化监测大气和相关生物状况,获取天气气候要素对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及其结果,进行科学的农业气候区划,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必然选择,也是保证人口大国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坚持以用户需求作为气象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气象服务信息是人民群众安全福祉的保障。气象服务,用人单位认为首先应加强的是公众气象服务信息的制作和发表能力,比率为100%;其次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制作和分布能力,比率为97%,再次是专业气象预报和服务产品的制作能力,比率为85%;最后是气象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估、气候资源开发及利用的信息服务、气象服务需求分析、满意度调查,比率分别为81%、50%、39%、38%(图略)。制作公众易于接受的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形式,及时多渠道发表信息,提高服务质量、反应速度和主动性是当下气象部门的工作重点。监测出不良气象条件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示公众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尽可能地降低损失,为各行各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是气象部门服务安全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当然,同时服务受众、需求、渠道不同也影响服务效果,按需供给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确保从源头上杜绝形成雷击事故隐患是防雷减灾工程的核心。防雷工程,用人单位认为首先应加强的是防雷装置的安全检测能力,比率为100%;其次是防雷设施安装的指导、防雷设计的技术评价能力,比率都为94%;再次是雷击风险评估能力,比率为78%;最后是雷电灾害鉴定、雷电灾害防御,比率分别为73%、42%(图略)。雷电灾害是联合“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为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检测人员细心地进行全方位检测,以确保防雷装置安全可靠运行,是提高防雷业务综合服务能力的突破口。防雷工程的图纸技术评价是防雷行政许可的重要前置要件之一,防雷设施安装的科学性是保证防雷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两者是减少雷电灾害的有效途径。我们对雷击风险进行评估,可以得知防雷工作的重点时间段,提高防雷工作效率。雷电灾害鉴定工作有助于正确地认识雷电,并可作为保险公司理赔和法院判决的依据。

四、对策

毕业生专业能力和用人单位需求错位[5],导致许多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业需求脱节:一方面部分高校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业务部门招不到能快速胜任岗位工作的人才。社会需求调查的目的不仅仅是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的学生的反馈,而且还要了解用人单位对学校在教学改革及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建议和要求,为专业的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此,笔者就大气科学类专业教学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优化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优质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科学发展的生命线和保证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根据社会行业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达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目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培养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描述和设计,是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6],其中课程安排是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日新月异的气象行业需求相适应,课程安排紧跟气象业务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兼顾大气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前沿,充分发挥专业理论知识对岗位工作的指导作用,就能使学生真正做到零距离就业。

(二)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十分强调实践能力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从大气探测、天气分析预报、大气数值模拟和生态气象4个方向加强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大气科学的感性认识。分基础训练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设计性实验3个层次,使知识与能力得到和谐的统一。因此,加强局校合作,加大先进的气象类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条件十分必要。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好、水平高的实验教学队伍也是一个关键点[7-8],实验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双师型”教师的言传身教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开展研究型教学,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学与研都是知识学习、领悟和运用的过程,有效推进研究型教学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趋势。加入教师课题项目,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尝试研究课题是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调查中发现,用人单位认为广东海洋大学本科毕业生科研能力尚有所欠缺,对开展气象科学研究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一要引导学生树立科研意识,在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独立思考、文献阅读和综合写作能力的培养;二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科技竞赛活动,激发科研热情;三要创造学术氛围,在各类科研学术活动中吸纳本科生参与,培养学生的科研情怀,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研究能力。

(四)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单位的发展依赖于员工的创新思维。因此,要顺应时代需求,培育创新创业文化,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首先从课堂教学入手,及时更新大气科学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采取问题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结合专业课程教学,编写创新创业案例,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养成批判思维的习惯,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其次,当今计算能力的高速发展,大气科学的研究和预测更趋于精细化和定量化,“学科的交叉融合”更加突出,利用广东海洋大学综合大学的优势,开展与水产科学、海洋科学、农学、食品科学等优势学科间的大跨度交流与交叉,使思维空间对自然、社会和人的精神领域全方位地开放,将有利于学生强烈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最后,设置校院两级创新创业基金,指导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施展提供平台。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12

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运动使地球某一地方获得太阳光热能量发生变化,使地球昼夜、寒暑、四季等气候环境发生变化,形成地球阴阳变化。阴阳理论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传统阴阳理论玄学化、非科学体系,影响其推广、日渐衰微。

该文提出基于数学模型的对立统一阴阳理论,通过建立地球公转、地球自转、木星公转的阴阳数学模型,可计算获得阴阳二气面积,并测算获得天上星体、地球气候环境变化。该方法具有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弘扬中华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丰富世界文化宝库。

1 基于数学模型的对立统一阴阳理论

1.1 对立统一阴阳理论

中国传统哲学阴阳指向阳为阳,背阳为阴。“一阴一阳之谓道”指一切事物都有阴阳两方面;“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阳合,万物乃生”指阴阳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和生长毁灭根本;“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指阴阳双方互相依存、对立、消长和转化。阴阳是自然界一种根本规律,是一切事物产生、发展、变化、灭亡根源,是物质运动变化总纲。

阴阳是事物相互对立两方面,是对立统一具体形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矛盾运动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规律。矛盾根本属性:(1)对立性(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冲突、否定、离异;(2)统一性(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贯通。矛盾双方共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同一性使对立面相互依存,斗争性推动事物量变和质变。

1.2 阴阳数学模型

太极图是阴阳理论著名标志,图1中一个圆从中间以一个阴阳气反S曲线分开,一半白一半黑,白为阳气,黑为阴气。阴阳两气既不交叉又不分离,象征双方相反相成紧密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圆,象征双方相辅相成、和谐共处成一圆满有机整体。阴阳运动结果是动态平衡,双方朝最佳目标运动,以维持相对和谐稳定为目的。图1为阴阳模型示意图。

地球公转阴阳与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度有关:夏至日地球到达远日点,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形成热带和炎热季节;冬至日到近日点,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形成热带,北回归线为寒冬季节;立春、立秋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形成热带,立春日气温由最冷逐渐升高,立秋日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大暑气温最高、天气最热;大寒气温最低、天气最冷[1]。夏至与冬至为阴阳极限点,将黄道圈一分为二成阴阳二气,春分与秋分为阴阳平衡点,将黄道圈分上下两半,形成地球四季气候变化[2-3]。

图2为地球公转阴阳模型示意图,设太极圆半径为2r,阴阳二气半圆半径为2r,阴阳气从冬至开始运动,角度为。太极圆面积由阳气面积S阳、阴气面积S阴两部分组成,阳气面积S阳为第一、二、三象限阳气面积S阳1、S阳2、S阳3之和,阴气面积S阴为第三、四、一象限阴气面积S阴1、S阴2、S阴3之和。下面对地球公转阴阳数学模型进行导及描述。

1.3 阳气面积S阳的计算公式

(1)第一象限λ∈[0,/2)阳气面积S阳1:S阳1为扇形面积S扇形OYA与等腰三角形面积ΔOo1a、扇形面积S扇形o1Ya之差。

(1)

(2)第二象限λ∈[/2,)阳气面积S阳2:S阳2为扇形面积S扇形OXA。

(2)

⑶第三象限λ∈[,3/2)阳气面积S阳3:S阳3为等腰三角形面积ΔOo2a、扇形面积S扇形o2-Ya之和。

(3)

由式(1)、(2)、(3)公式可得阳气面积S阳计算公式:

(4)

上式表明,从0~270阳气面积增大:在冬至λ=0,S阳min=0,一阳初生;在秋分λ=3/2,S阳max=,阳气面积最大。

㈡阴气面积S阳的计算公式

同理,可得到阴气面积S阴计算公式:

(5)

上式表明,①从180~90阴气面积增大:在夏至λ=,S阴min=0,一阴初生;在春分λ=/2,S阴max=,阴气面积最大;②阴阳二气最大面积相等,为太极圆面积一半,两气总体平衡:S阳max=S阴max=S太极圆=。可以看出,太极圆阴阳二气包含了对立与统一的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阴阳气面积之差ΔS阳阴的计算公式

由式(4)、(5)公式得到阴阳气面积之差ΔS阳阴:

(6)

上式表明:①冬至~春分:阴气面积减小,阳气面积增大。从冬至~立春,阴气增长量大于阳气增长量至立春ΔS阳阴=,从立春~春分,阴气增长量小于阳气增长量至春分ΔS阳阴=0,符合在小寒和立春之间的大寒是全年阴气最盛、气温最低、天气最冷的气候;②春分~夏至:阴气为零,只有阳气面积增长至夏至ΔS阳阴=;③夏至~秋分:阳气面积减小,阴气面积增大。从夏至~立秋,阳气增长量大于阴气增长量至立秋ΔS阳阴=,从立秋~秋分,阳气增长量小于阴气增长量至秋分ΔS阳阴=,符合在小暑和立秋之间的大暑是全年阳气最盛、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气候;④秋分~冬至:阳气为零,只有阴气面积增长至冬至ΔS阳阴=0;

同理,建立木星公转阴阳数学模型、地球自转阴阳数学模型,可计算获得计算获得阴阳二气面积,并测算获得天上星体、地球气候环境变化。

2 结语

(1)基于数学模型的对立统一阴阳理论,通过建立地球公转、地球自转、木星公转的阴阳数学模型,可计算获得阴阳二气面积,并测算获得天上星体、地球气候环境变化。该方法具有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弘扬中华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丰富世界文化宝库。

(2)包含了对立与统一的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根据地球公转、地球自转、木星公转阴阳数学模型,科学预测天上星体、地球四季气候环境变化,引导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及安排社会活动,具科学和哲学价值。

参考文献

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篇13

一.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

经济是一切文明的基础,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气温、降水和季风是气候的三大要素。研究表明,温暖期常常是降水较多的时期,而寒冷期则降水相对较少。中国的历史气候变迁明显表现出暖湿与干冷交替出现的波动式变化,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农耕社会初期,例如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影响气候环境的能力很小,随着进入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耕地面积逐渐扩大,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环境的能力有所增强,但是从总体上看,在整个农耕社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而气候环境的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甚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中国民族文化的渊源是多源的,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珠江和辽河流域等。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与长江流域的荆楚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源流。根据《中国文化概论》,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非常适宜作物生长和人类繁衍,有利于以旱作农业为主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再加上竹林茂密、水网纵横,草原覆盖,森林茂盛,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黄河灾害较少,于是中华文明的仰韶文化便诞生于此。此外,黄河流域细腻疏松的黄土层较适宜远古木石铜器农具的运用以及栗、稷等旱作物的生长,所以农业生产首先在黄河中下游达到较高水平;而长江流域的红土层粘性太强,又多为水田,不易耕作,也不适于木石铜器农具的运用;酷热潮湿的气候导致瘟疫横行,容易引发海侵或江河湖泊水位大幅度上涨,于是长江流域沦为不适于人类生存的蛮荒地带。因此,虽然我国的古代文明是多源的,但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西汉末年,我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尤其是西汉,凭借有利的气候条件,仅用六七十年的时间,便完成了战后休养生息的经济恢复过程,迅速发展成经济强大、实力雄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享誉世界的封建王朝,其中心,正是在黄河流域。

西汉之后,气候变迁,长达600年的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第二个寒冷期。寒冷干旱的气候使北方草木肃杀,灾害增加,不利于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中原优秀的农耕男女大批南迁”,从而使长江流域得以开发,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唐朝和北宋前期的温暖气候使得黄河流域的农业文明再度兴盛,农作物品种多样化,生长期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增长和提高,一些亚热带植物也普遍起来,带来了国家强盛的经济力量和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这一时期的兴盛深得南方经济的支持,《新唐书》指出:“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都充分说明彼时长江流域的兴旺发展。

两宋以来,中国经历了几次冷暖交替,但总体来说以寒冷期为主。直接受寒冷气候影响的,正是处于中高纬度的黄河流域。史载“河患萌于周季,侵淫于汉,横溃于宋”,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土流失、黄河肆虐,人民流离失所,生产受到极大损失;而低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不但受干冷气候影响的幅度较小,也有利于南方水域面积的减少和沼泽地区土壤的熟化,有利于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到南宋时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人口数量和密度、经济发展水平、重要的工商业城市等,都以南方占绝对优势。而明清时期,随着黄河流域及以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沙漠化进一步向南推进。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禾草俱枯,川涸井竭,而南方的经济则进一步发展,还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于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由北而南的转移,不可逆转。

二.气候变化与政治变迁

气候环境和人类活动是相互影响的,纵观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文化的形成、发展和转变往往与一些气候事件不谋而合。在经历变化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气候事件的同时,人类社会也经历了一系列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演化阶段。气候变迁尤其是气候变冷,导致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几次大规模南下,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政局的演变。中国历史上的暖时期,大部分是国家统一的强盛时期;相反,干冷期则大多是国家分裂、政治多元时期。中国古代的寒冷期出现在殷末周初(公元前1000年)、六朝时期(公元400年)、南宋(公元1200年)以及明末清初(公元1700年);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

周灭商,是落后的游牧民族对于先进的商文明的征服。周民族在商末的寒冷期向南扩张,代商而起。周王室虽然天下共主,但采取分封诸侯的统治,全国政权趋于多元化。这一时期,由于气候寒冷,北方游牧民族活动频繁,南迁至关中甚至渭水流域,直接威胁都城镐京的安全,终究也为少数民族所灭。蒙文通在《古族甄微》中谈到了由于气候原因当时向东南方的移民:“系周末造,一夷夏迁徙之会也。而迁徙之故,殆原于旱灾,实以于时气候之突变”,而“江域雨泽独丰”,“宣幽继世南向移民”。同样,气候干冷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草原地区因寒冷而致生态恶化,水草减少乃至枯竭,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为了缓解生存压力,游牧民族纷纷向气候相对暖湿的南方农业区进犯,致使黄河流域出现“五胡乱中原”的政治分裂局面。

而西汉和唐朝前期的两大盛世中,暖湿气候则起了极大的作用。因为暖湿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良好,在几十年间,即由战争之后的残破局面发展为经济上强盛的王朝,西汉和唐朝前期都是如此。而这一气候也对同期的北方以游牧为主要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少数民族有利,他们“逐水草迁徙”,暖湿使其传统生活区域内的水草肥美丰足,保证了他们车马为家,转徙随时,在自己的生活地域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虽然他们也不免与南方的农业经济区发生摩擦,但因各自能够自给自足,双方还不至于产生争夺生存空间的大规模斗争。在这种主客观条件的汇合作用下,西汉和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国势强盛。

三.气候变化与习俗文化

人类的文化习俗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我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塑造了颇具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文化习俗,其中,气候条件就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大陆气候强,气温年差大,从南至北既有热带,又有寒温带;而东部地区又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四季分明。多样化的气候特征对于我国的饮食、服饰及建筑等习俗文化的影响巨大。

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的宝贵科学遗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利用平面上竖起的杆子,也就是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距今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动变化所制定的一种计时方法,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我国古人把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叫黄道,把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设为360度,太阳从春分点(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处)出发,每隔15度就是一个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不仅指导了我国古代农事,更深深融入我国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之中,有的节气还成了民间重要节日。

四.结语

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层次的,我国的气象文化是一种以气象科技为前提的亘古未绝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也是“当代性”在不断发展的现代文化。气候文化建立在人类与气候长期形成的相互关系中,在不同历史阶段和文化类型的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不仅是人类认识、理解和维护气候环境的重要基础,也是应对与治理气候变化的核心。气候文化蕴含着多元的价值观、丰富的知识体系、友好的行为方式以及完善的制度和规范,这些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治理气候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及其灾害。因此,气候文化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进行传承和发展,更可以作为一种方法运用到治理气候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去,进而建立人与气候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现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参考文献

[1]张家诚.中国气候总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2]徐国昌.气候变化对良渚文化发展和消失的影响[J].干旱气象,2008(1):13-16.

[3]尹仑.生态人类学视野下气候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前景[J].云南社会科学,2015(2):91-96.

[4]王嘉川.气候变迁与中华文明[J].学术研究.2007(12):101-105.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