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杂志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气象学定义实用13篇

气象学定义
气象学定义篇1

雾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1]。雾的气象学定义为: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常呈乳白色,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 km[2]。雾的存在使能见度恶化,降低空气透明度。如果是因为水汽使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 km以内的天气现象即为雾,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接近饱和或饱和的。雾与云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云降低至地面时就称其为雾,雾升高离开地面就称为云。雾和云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的尺度比较大,浓度分布不均匀,其大小为1~100 μm不等,平均直径在10~20 μm,空中飘浮的雾滴可由肉眼看到。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是由于冰晶或液态水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

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的浮游在空中造成的。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3-4],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 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

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一种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 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5-6]。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 μm,平均直径为1~2 μm。

2雾霾天气的成因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1]。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3危害和预防措施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这些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是雾霾有害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长期吸入易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雾霾天长期停留,病情会加剧[7]。雾霾天气还会使人们的心情灰暗压抑,影响心理健康。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浮在空中,还会造成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专家提醒老人和儿童要注意雾霾天气的健康防护,建议老人和儿童出门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区域,并且做好个人卫生。雾霾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的肌肤,尤其要清洗口鼻和双手。平时多饮水,饮食清淡,多吃鸡肉、鱼肉、豆腐、牛奶等优质蛋白食品,保证睡眠充足,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由于早晨雾霾较重,有晨练习惯的老人最好把锻炼时间改至下午或晚上。

4参考文献

[1] 成都气象学院.气象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2]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3] 段再明.解析山西雾霾天气的成因[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1,42(5):539-541,548.

[4] 李东海,何彩霞.浅谈雾霾天气的识别及预警策略[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8):165-166.

气象学定义篇2

kong ying-da's hermeneutics on i ching learning

abstract: zhou yi zheng yi compiled by kong ying-da is a representative work about hermeneutics on i ching learning. the work is characterized by a distinctive style combining imagenumber system with philosophical connotations. departing from wang bi's i ching learning, and by adopting the imagenumber system in i ching learning established by scholars of the han dynasty, kong formed his own unique comprehension and interpretation on the pattern of zhouyi, the 8 tri-grams and 64 hexagrams, as well as the principle dwelling in zhouyi. kong's hermeneutics on i ching learning had made a deep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i ching learning and philosophy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bridged the han and tang dynasties' i ching learning.

key words: kong yingda; hermeneuties on i ching learning; i ching learning of the han dynasty; wang bi's i ching learning

唐代孔颖达面对文本《周易》,面对汉代象数易学、魏晋王韩易注等作品,他“奉敕删定,考察其事”,确定的主旨为“以仲尼为宗”,主张“义理可诠,先以辅嗣为本;去其华而取其实,欲使信而有征。Www.133229.cOm其文简,其理约,寡而制众,变而能通”(《周易正义·序》。以下凡引该书,只注篇名)[1]。孔颖达《周易正义》是易学解释学的代表作之一。然而朱熹对《周易正义》评价不高,认为孔氏负责编撰的《五经义疏》(后更名为《五经正义》),《周礼》最好,《诗》、《礼记》次之,《书》、《易》为下。[2]《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孔疏不仅“墨守专门”,唯王弼注是从,而且“至于诠释文句,多用空言”,“亦非考证之疏矣”。这些说法是否公允呢?让我们仔细品味《周易正义》便知。

一、易者象也,物无不可象也

《易》之为书,原本于象数,发为义理。孔颖达对《周易》体例的理解,既不似汉代人大讲互体、飞伏、卦变、纳甲等,而主张以王弼说为主;又不同于王弼派,不仅讲取义,而且讲取象。孔疏卷首即言“易者,象也,物无不可象也”。

汉代人普遍认为,《周易》古经是神意的产物,天人感应的结果。如《礼纬·含文嘉》云:“伏羲德合上下,天应以鸟兽文章,地应以河图洛书。”这样,八卦的由来就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孔疏并不否定河图洛书说,认为河图洛书也不过是天文地理的图式化,“伏羲虽得河图,复须仰观俯察,以相参正,然后画卦”(卷首)。圣人仅有河图洛书是不够的,须要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并把河图洛书与实际的万物之象相互参正,才能设画造卦。“伏羲初画八卦,万物之象皆在其中”(卷首),正如《系辞传》所谓“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孔疏引《易纬》对圣人画卦作出解释,曰:“卦者,挂也,言悬挂物象以示于人”(卷一),明确肯定:“圣人设画其卦之时,莫不瞻观物象,法其物象,然后设之卦象”(卷七)。

孔疏认为八卦“备天下大象”(卷八)。以类取象,分别以天地雷风山泽水火表征八大类事物。然而,万物不仅具有外部形状,还有内在生成变化之理。“八卦虽有万物之象,其万物变通之理,犹自未备”(卷首),于是将八卦两相重叠,遂为六十四卦。卦有象,爻亦有象,六十四卦及三百八十四爻便各具特定的象征实体,这样“更重而有六画,备万物之形象,穷天下之能事”(卷一)。“万物之形象”即自然之象,“天下之能事”即人事之象。《大象传》所论物象,正是包括这两部分,先释每卦上下体所代表的自然之象再比附论人事义理。

 对卦爻辞的诠释,孔疏基本上依据《易传》,主要是《彖》《象》两传的说法。[2]此二传既讲取义,又讲取象,还讲爻位,体例不尽一致。为了调和这些说法,尤其是纠正王弼等人鄙视取象的偏见,孔疏对《周易》体例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圣人名卦,体例不同,或则以物象而为卦名者,若否、泰、剥、颐、鼎之属是也,或以象之所用而为卦名者,即乾、坤之属是也。如此之类多矣。虽取物象,乃以人事而为卦名者,即家人、归妹、谦、履之属是也。所以如此不同者,但物有万象,人有万事,若执一事,不可包万物之象;若限局一象,不可总万有之事。故名有隐显,辞有踳驳,不可一例求之,不可一类取之。故《系辞》云:‘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卷一)。

“不可为典要”,韩康伯注为“不可立定准”。孔疏这段话明确主张易包罗万象万事,不能局限于一象一事,反对将《周易》体例单一化、绝对化。以此为指导思想解释了六十四卦卦名的由来,概而言之,卦名来自取象,但所取之象不一。有取之于物象者,有取物象之作用或性质者,有取之于人事者。

孔颖达认为取象说是《周易》的重要体例,卦有卦象,爻有爻象。不仅卦象是多方面的,爻所取象也是多方面的,有取天地阴阳之象者,有取万物之杂象者,还有直取人事之义者。他说:“凡易者象也,以物象而明人事,若《诗》之比喻也。或取天地阴阳之象以明义者,若《乾》之‘潜龙’,‘见龙’,《坤》之‘履霜坚冰’,‘龙战’之属是也。或取万物杂象以明义者,若《屯》之六三‘即鹿无虞’,六四‘乘马班如’之属是也。如此之类,《易》中多矣。或直以人事,不取物象以明义者,若《乾》之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坤》之六三‘含章可贞’之例是也。圣人之意,可以取象者则取象也,可以取人事者则取人事也。”(卷一)自然之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人事则以此为标准取象。此所谓“以物象而明人事”(卷一)。所以人事之象才可以与自然之象互相代替,互相发明。

孔疏在取象问题上主张“不可定于一体”,“不可一例求之”,目的在于调和《易传》中的各种说法,特别是调和取义和取象说,实际是用象数易学修正、补充王弼的义理易学之不足。如解释《大壮·象》“雷在天上,大壮”,王弼注此条曰“刚以动也”,不言取象,只取乾刚震动之义。而孔疏说:“震雷为威动,乾天主刚健,雷在天上,是刚以动,所以大壮也。”(卷四)这就从雷天之象解说“刚以动”之义,显然是对王注的补充。又如,解《涣·彖》“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孔疏云:“先儒皆以此卦坎下巽上,以为乘木水上,涉川之象,故言乘木有功。王不用象,直取况喻之义,故言此以序之也。”(卷六)“王不用象”,指王弼不以乘木水上释卦义,而以“涉难而常用涣道必有功”解之,取其比喻义。孔疏在王注下特引取象说与之对比,表示取象说不可废,也是对王弼注的一种补充。

对《易传》中《说卦》的解释,孔疏讲取义,但却从取象入手解释取义的由来。他说:“乾象天,天体运转不息,故为健也。坤顺也,坤象地,地顺承于天,故为顺也。震动也,震象雷,雷奋动万物,故为动也。巽入也,巽象风,风行无所不入,故为入也……”(卷九)按照这种诠释,八卦的卦义或卦德,皆出于其所取的物象,这就同王弼所谓“象之所生,生于义”的观点恰恰相反,形成了对立。从孔疏的一般情况看,对王注赞同之处便加以引述发挥,持否定态度之处则不作评论或明言不取。如孔疏在阐述王注《乾·文言》上九爻时,对象生于义的说法不加解释,实际上表明对王弼注的一种批评。

孔疏还讨论了象和数的关系。从其对《说卦》“幽赞于神明而生蓍”,“观变于阴阳而立卦”的解释中可见这种关系。孔疏曰:“蓍是数也。传称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然则数从象生,故可用数求象,于是幽赞于神明而生蓍。用蓍之法,求取卦爻,以定吉凶。……”(卷九)这里表明两层意思:一层是据《系辞传》八卦来于对物象的摹写,据《左传》认为数从象生;另一层按《说卦》认为先有蓍草数目的变化,方得出八卦之象判断人事之吉凶。

可见,不论对卦名、爻辞的诠释,还是对八卦卦义和象数关系的诠释,孔疏都主张易从象来,物无不可象也,义亦可象也;认为《周易》体例复杂多样,不可一例求之,不可一类取之;象、义(理)、数三者关系中,象居第一位,义从象出,数从象生,不能弃象解易;诠易必须综合取象与取义说,王弼派易学和汉易各执一面,都失之偏颇。因此,《四库提要》所云孔疏“墨守专门”,囿于王学家法,或认为孔疏只是王弼义理易学的简单拓展的观点,显然没有注意到孔疏对王学象数概念上的改造与扬弃。

二、刚柔之象立在其卦之根本者也

孔疏诠《易》,不仅吸收和改造了《易传》及汉易的物象说,还吸取并改造了汉易的阴阳升降之卦象说。孔颖达认为刚柔往来之象与物象论有密切联系,他说:“刚柔之象立在其卦之根本者也。言卦之根本皆由刚柔阴阳往来。”(卷八)说明刚柔往来既是卦象形成的根本,因而把握了阴阳往来之象,也就把握了物象形成的根本。

孔疏解释《系辞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说:“赜谓幽深难见,圣人有其神妙,以能见天下深赜之至理也。‘而拟诸其形容’者,以此深赜之理,拟度诸物形容也。见此刚理,则拟诸乾之形容;见此柔理,则拟诸坤之形容也。‘象其物宜’者,圣人又法象其物之所宜。若象阳物,宜于刚也;若象阴物,宜于柔也,是各象其物之所宜。”(卷七)这段话是说,八卦和六十四卦乃摹仿事物刚柔之理,此即“拟诸其形容”。这是本于韩康伯注。但孔疏认为,阴阳之理又来于阴阳物象的性质,所以圣人又法象其物之所宜,此即“象其物宜”,后一点则是对韩注的补充、纠正。[3]

刚柔之理来于阴阳物象的性质,阴阳往来升降决定了卦象的形成。《系辞传》曰:“爻者,言乎变者也。”孔疏详细考察了爻变的几种形式:

1.爻辞之变。爻变首先反映在每爻的爻辞不同,《乾》之初九爻辞为“潜龙勿用”,九二变为“见龙在田”。爻辞的变化,表明爻义发生了变化。孔疏采纳王弼的适时说,认为爻辞爻义之所以变动不居,是因为它们所处时机不同,“变通者,趣时者也”,“若《乾》之初九趣向勿用之时,《乾》之上九趣向亢极之时,是诸爻之变皆臻趣于此也”(卷八)。爻辞爻义的变化发生在一卦内部,却没有发生爻象往来之变。

2.爻位之变。从初爻向上爻移,为上为往;从上爻降到初位,为下为来。这两种方向的变化就是阴阳之爻的上下往来运动。例如,一阳在上,五阴在下,是为剥卦,如果阳爻从上往下降到初位,则变为复卦。爻位的移动必然带来爻象的变化(除乾坤二卦外),而且这种变化也是在卦内发生的,即变之前后所成的两卦的不同爻性的爻数必然相等。孔疏诠曰:“阴阳六爻,两相交易,或以阴易阳,或以阳易阴。或在初位相易,在二位相易,六位错综,上下所易皆不同。”(卷八)

3.刚柔相易。这种变化与前两种形式不同,是发生在卦外,即不是通过卦内爻位改变而产生,而是直接以阳爻易阴爻,以阴爻易阳爻。例如,剥卦,一阳在上,五阴在下,若六五变为九五,则变为观卦;若六四再变成九四,则为否卦。如此类推,一爻或数爻同时发生变化。“阴阳六爻,更互变动,不恒居一体也。”(卷八)

孔疏从上述后两种形式进而推出比较特殊的两种爻变形式,即错与综。在此不加详叙。在对爻变的解释时,孔疏肯定了东汉象数易学家虞翻之注,但认为虞氏之说过于复杂,于是抛弃其互体说,以乾卦为纯阳之气,坤卦为纯阴之气,乾坤父母卦所生六子卦则阴阳相杂。他运用阴阳互易的卦变说,还以八经卦所代表的物象,将卦象说的两个内容联结起来,说明刚柔往来上下交易之象是构成物象的根本。

如果将孔疏与王弼注对比一下,就不难发现,王注以得意忘象为本,认为取义可以代替取象,一旦得到其义,其象即可抛弃;孔疏则大量吸取汉易象数学,旨在说明卦象是不可缺少的,所论象数的作用也已超出了王学家法。二者的差异在阐释义理方面也充分表现出来。

三、易理备包有无

按照孔疏的思想逻辑,虽然认为卦象对于卦的形成和诠《易》都是不可缺少的,故不能像王弼义理派那样轻易“扫象”,但主张取象的目的并不是为“象”而象,取象的目的在于明义,即所谓“托象以明义”。孔氏选王注作疏,本身就是对义理易学的最大肯定。他对王学赞誉有加,但所持态度为“义理可诠,先以辅嗣为本”,然后“去其华而取其实”,使其“信而有征”。表明了两者在出发点上就存在着差异。

在《序》中,孔疏引述并发挥了《易纬·乾凿度》观点,认为易之三义即简易、变易、不易,都是就“有”而言,“盖易之三义,唯在于有,然有从无出,理则包无”。孔疏进而指出:“是知易理备包有无,而易象唯在于有者,盖以圣人作《易》,本以垂教,教之所备,本备于有。故《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道即无也; ‘形而下者谓之器’,器即有也”(《序》)。

有和无的范畴首先发轫于老庄哲学,王弼用来解《易》。“有”指卦象和物象,“无”则代表易理和世界的根本法则。王弼曾提出“言不尽意”的观点,认为易理无形,从语言不能完全表达它,只有弃言才能得意,故主张“得意在忘言”。对此,孔疏加以改造,以阴阳二气及其变化之理无有形体,解释“无”的涵义。在他看来,易理包括有与无两个方面,“有”指“器”的领域,器即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无”指“道”的领域,即无形,“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卷七)。有无关系如器道关系。孔疏不同意王弼所谓“言不尽意”“得意忘言”“得意忘象”的玄学易学观,认为易理虽无形,因而语言不能完全表达它,但它却可以通过卦爻象显示出来。因为无形的易理与有形的卦爻意是统一的,而卦爻象又是可以语言加以诠释的,因而人们可以运用语言先诠释卦爻象,再进而理解卦爻之理。

“无”虽指无形、无体,但不等同于王弼、韩康伯所谓虚无本体,即“寂然无体”,“不可为象”,而是指尚未成形、尚未成体。所以凡未具备形质的东西,都可称为道。因此,阴阳二气及其变化的法则即为道,其表现为刚柔两画,成为八卦、六十四卦的爻象,即为器。“以气言之,存乎阴阳;以质言之,存乎爻象。”(卷七)“气”即阴阳二气,就是道,“质”与“气”对立,形质就是器。晋人韩康伯本于王弼注《易》,认为气无形而有象,称为“气象”,属于有的领域,是虚无实体派生的东西,不能称为“道”。孔疏将“气”纳入形而上的领域,使之与韩注区别开来,实际上是对王、韩的一种改造。

易理具备有无两方面,在这两方面中孔疏更看重“有”,虽然有从无出,但易之三义唯在于有,因此圣人以《周易》之道教化百姓,必须重视易象和器用,不能空谈易理。《周易正义》在《序》中即开宗明义:“圣人作《易》,本以垂教,教之所备,本备于有。”就是说圣人以《易》教化百姓,必须通过卦爻象的变化,使百姓懂得君臣父子之义,各安其性,如《乾凿度》所云“易者所以断天地,理人伦,而明王道”。这种观点是针对玄学易学鄙视易象、废弃器用而言的,孔疏企图依据汉代象数易学纠正王弼派贵无贱有的偏颇。“江南义疏,十有余家,皆辞尚虚玄,义多浮诞。原夫易理难穷,虽复‘玄之又玄’,至于垂范作则,便是有而教有。”(《序》)。此乃《周易正义》编撰的指导思想。

于是,孔疏在《序》中概括出了其易学观:“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往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力,换代之功。然变化运行,在阴阳二气,故圣人初画八卦,设刚柔两画,象二气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这种观点强调《周易》是讲阴阳变易的典籍,变易乃《易》之灵魂,并且认为卦爻象的变化来自于阴阳二气的变化;刚柔或奇偶两画,取象于阴阳二气;三画成卦,取象于天地人。

孔疏认为万物皆由阴阳和合而成,其运动变化来源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周易》既然是对万物及其运动变化的反映,那么易卦的最基本单位——阴阳二爻,即是对阴阳二气的摹拟和形象化。“易之为体,皆仿法阴阳拟议而动,不可远离阴阳物象而妄为也”(卷八),刚柔二爻的上下升降互易之运动变化,体现的是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变化之道在刚柔相推之中。刚柔即阴阳也,论其气即谓之阴阳,语其体即谓之刚柔也。”(卷八)因而可以用阴阳二气的变化解释卦爻义的变化。如孔疏释《坤·六二》“履霜,坚冰至”曰:“初六阴气之微,似若初寒之始,但履践其霜,微而积渐,故坚冰乃至。”(卷一)这是以气的变化解释爻义,阴气从微渐积,乃至积聚为有形之坚冰。

万物生成之理须在阴阳二气俱备,缺一不可。乾坤二卦看起来似纯阳纯阴之气所为,其实不然。“四月纯阳用事,阴在其中,靡草死也;十月纯阴用事,阳在其中,齐麦生也。”(卷三)可见不存在纯阴纯阳之气。

孔疏认为六十四卦所以分为上下二篇也是阴阳观念所致,[4]引《易纬·乾凿度》证明,上篇三十所以象阳也,下篇三十四所以法阴也。上下篇的始终卦也体现了阴阳之道。“乾坤者,阴阳之本始,万物之祖宗。故为上篇之始而尊之也。”(卷首)上篇之终为坎离二卦,代表日月阳阴。下篇明人事,咸恒二卦象征男女夫妇之道故为始,既济未济象征阴阳之转化故为终。

孔疏以阴阳二气解卦象及卦义的例子俯拾即是。如释《屯·彖》文“刚柔始交而难生”曰:“以刚柔二气始欲相交未相通感,情意未得,故难生也。”释《恒·彖》文“雷风相与”曰:“雷之与风,阴阳交感,二气相与,更互而相成,故得恒久也。”等等。

孔疏把阴阳二气及其变化看成是《周易》的基本义理。以此为基础对《系辞传》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作了新的诠释。“一谓无也,无阴无阳乃谓之道。”“道谓自然而生,故乾得自然而为男,坤得自然而为女……”“易”和“简”都是自然无为之义,“故在阴之时而不见为阴之功,在阳之时而不见为阳之力。自然而有阴阳,自然无所营为,此则道之谓也”(卷七)。《系辞传》所谓“阴阳不测之谓神”,孔氏解释为:“不知所以然而然,况之曰神也”(卷九),“天下万物,皆由阴阳或生或成。本其所由之理,不可测量之谓也”(卷八)。孔疏还将王弼“以无为心”或“以无为本”释为无心而为,或自然无为,即万物自生自化。这些说法实际上来自于玄学派中郭象的观点。此种解易倾向,使王弼的易学观逐渐从贵无论中摆脱出来,对后来易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孔疏诠《易》之义理,一方面借鉴了汉易中的阴阳二气说,另一方面本之于王弼派的玄学易学观。众所周知,这两方面的思维路径是对立的。但孔氏试图将两者调和起来,或者发挥汉易之论,或者保存了以玄诠易的观点和形式,或者对玄学派观点予以合理的解释。孔疏论《周易》义理的基本倾向是,力图扬弃王弼派贵无贱有的思想,以阴阳二气解释易理,标志着从汉易经魏晋易到宋易的过渡。

四、易卦备天下之象,据其体;备天下之理,据其用

易理的无有、道器关系也是体用关系。体、用范畴是孔疏诠《易》的一对重要范畴,孔颖达认为易理备包有无,形而上者为道为无,形而下者为器为有,“故以无言之,存乎道体;以有言之,存乎器用”(《序》)。

用此解释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形成是《周易正义》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孔疏曰:“八卦备天下之象,据其体;备天下之理,据其用。”(卷八)体,即本体、实体之义,用即表现、功用。易卦由阴阳二爻组合而成,其体备天下万物的刚柔之象,其用备天下万事之理。例如,释《巽》卦曰:“巽之为义以卑顺为体,以容人为用。”(卷六)巽卦两阳居于一阴之上,象地承天之体,象征以卑顺天之象,即“以卑顺为体”;地承天象,象征地顺从于天,即“以容人为用”。体用范畴从一个特殊角度反映了易卦中物象与义理的关系。[5]象与理的体用关系展开为如下三层:

 1.用来于体,有体才有用。在八卦及六十四卦的理解与解释上,汉易主取象,王弼主取义。孔疏既取象又取义,认为义来于象,有体才有用。在“卷九”说八卦名训时,用体用范畴释经卦。如:“乾象天,天体运转不息,故为健也。坤,顺也,坤象地,地顺承于天,故为顺也。”“坎,陷也,坎象水,水处险陷,故为陷也。”“艮,止也。艮象山,山体静止,故为止也。”在这里体用关系实际上有两方面:从产生上说,有体就有用,体用同时存在,有天之象,就有健之义;有山之象,就有止之义。从人的认识上说,先有体后有用。因为体为外象,是人们首先认识到的,一般的认识逻辑是从物体表象再到其特征和性质,才能认识到其功用。汉易见其体而不深入其用,王学见其用而去其体,各执一端,都有片面性。 2.体以明用,象以明义。用来于体,但体本身不是最重要的。《周易》取象目的在于揭示、表示义理。“夫易者象也,以物象而明人事,若《诗》之比喻也。”(卷一)好似《诗经》的比喻,喻体是象,主体才是人事义理。但主体又不能离开喻体,义理必须通过物象才能得以体现。“易备知来往之事,莫不假象知之。”(卷九)假,即假借。取象是为了明义,这就抓住了《周易》取象的本质特征和意义。卦之物象有自然之象和人事之象的区分,取象明义包括两条途径:以物象而明人事,或取天地阴阳之象(纯阴纯阳)以明义者,或取万物杂象(阴阳混杂)以明义,例子前面已有;直以人事明义,孔疏认为易卦六爻中三、四爻象征人之位,都可以人事明其象,如《乾》之九三、九四。也有许多卦、爻辞直以人事明义,如《损》卦,“君子以法此损道,以惩止忿怒,窒塞情欲”,孔疏释《益》卦六四爻辞曰:“用此道以依人而迁国者,人无不纳,故曰利用为依迁国也。……如周之东迁晋郑焉依之义也。”(卷四)

孔疏认为从卦象中得出义理有两种情形:《象传》所述多数卦都是从上下卦象的关系中取义。如:“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卷二)“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卷五)等等。另一种情形是直取卦名所含之义。如《讼》卦,乾上坎下,《象传》云“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这里所说人事之义,不取上下卦体之象,而是直接从卦名中取其义,讼即争讼,君子要防止争讼之事的出现,应“谋始”不让人们起争夺之心。

3.体用一如,互相化裁。《周易》每一卦都有多种象,其义却一,多体有一用。《说卦传》汇集了八经卦各种物象的表征,各象之义都是相同的。如巽为入义,取象则多样:“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一卦多象,究竟取何象更为合适,孔疏认为可以“义理”化裁。如需卦坎上乾下,坎可取险象,可取雨象,还可取云象。《象传》曰:“云上于天,需。”对此,孔疏诠释为,“今不取险雨者,此象不假险难之义也,故不云险也。雨是已下之物,不是须待之意,故不云雨也。”而且,《象传》取“云上于天”之象,而不是“天上有云”,是因为“若是天上有云,无以见欲雨之义”,“言云上于天,是天之欲雨,待时而落,所以明需”(卷二)。可见卦之义决定了《需》卦的取象,起了“化裁”的作用。表明象数与义理体用一如,相互发明。

魏晋玄学使体用真正具有哲学范畴的意义。王弼以体用规定无有,韩康伯加以发展,主张体用不二,郭象提出质用范畴。唐代佛、道论体用,儒家亦论体用。孔颖达继承并改造了王弼等人的体用观,以体用喻象数与义理,喻道器、无有、形而上形而下。既是对体用范畴的丰富和发展,又是以新的视角对易学诠释学的推进与贡献。

五、主要特点和历史影响

《周易正义》的编撰有其政治背景。唐王朝建立后,伴随着政治上的统一和稳定,封建经济和文化得到高度的发展,经学的研究呈现出总结前人成果的新局面。《周易正义》作为《五经正义》之一,正是孔颖达等人奉唐太宗之“敕”,“考察”圣贤名流的思想,对汉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诸经师的学说进行总结的产物。它一经问世即被作为官方颁布的教科书。也就是说作为精神文化产品,孔疏是为了满足唐王朝统治的政治需要而作,它问世后也确实充当了服务于封建统治的工具。这一点就是《序》中所声明的,“圣人作《易》,本以垂教”,“垂教”就是教人“断天地,理人伦,而明王道”;“垂教”就是“象法乾坤,顺阴阳,以正君臣、父子、夫妇之义”,最终达到“人民乃治,君亲以尊,臣子以顺,群生和洽,各安其性”。孔疏“以仲尼为宗”,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了“《易》垂教之本意”。

由本文分析可知,孔颖达《周易正义》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对卦爻辞和传文的注释,是作者自己观点的表达;二是对王韩二注的阐发,其中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孔疏诠《易》,除解释字义和文句外,对义理作了较多的发挥,并探讨了易学哲学问题。因此,作为形式上的注释《周易》之疏,实际上它是易学史和哲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在唐代,集中反映易学诠释新水平的是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可以说,孔疏从王弼易学基础出发,对两汉以来易学的诠释原则和方法作了一次综合。

孔疏诠《易》的主要特点在于,坚持了取象与取义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企图将两汉象数易学与魏晋义理易学统一起来。这一特点贯彻孔疏始终,在方方面面得以充分体现。在对《周易》体例的理解上,孔疏基本上依据《易传》特别是《彖传》《象传》,主张既取义,又取象,还讲爻位,认为“不可一例求之,不可一类取之”,反对将体例简单化、绝对化。由此将各种注《易》解《易》学说调和,特别是调和取义与取象说。实际上是有选择地具体地采纳汉易取象说,灵活多样地解释易卦的形成、卦名的由来以及卦爻辞,用以修正、改造、补充王弼的取义说。在对《周易》蕴涵的义理的解释上,孔疏基本依据王弼义理派观点,又汲取了汉易阴阳二气说。认为易理备包有无,教之所备,本备于有。有无关系“以气言之,存乎阴阳;以质言之,存乎爻象”。刚柔者立本者也。刚柔即阴阳,论其气即谓之阴阳,语其体即谓之刚柔。孔疏主张“托象以明义”,反对汉易为象而象的复杂繁琐的象数学,不讲或少讲(经改造后)互体、卦变、纳甲诸说。同时,将“无”理解为阴阳二气的不为而自然,对贵无贱有的玄学易学作了改造。在对象数与义理关系的理解上,孔疏的基本倾向是调和、综合,并以体用范畴予以新的解释。认为“物生而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圣人“象其物宜、拟诸形容”而设卦。《易》“以无言之,存乎道体,以有言之,存乎器用”。象数易学与义理易学有统一性。可见,孔疏诠《易》以王弼易学为基础又汲收汉易,试图超越二派,寻求综合与创新。中国古代经学的创新是艰难的,综合之中即有创新,综合之后即有创新,这就是孔疏诠释学的思想路径。

孔疏诠《易》,无论从易学史、哲学史,以至经学史角度看,都具有独特的地位、深远的历史影响。就易学史看,孔疏通过对各派思想,尤其是以象数派为主流的汉代易学和以义理派为主流的魏晋易学的吸收与消化,形成了具有综合性特色的易学观,是南北朝时期两派易学相互吸收学风的进一步发展,体现了唐代易学两派合流的基本特征,对唐宋时期易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汉易向宋易过渡起了中介作用。从哲学史上看,孔疏综合诸派而有创新,继承先贤而有发展,通过对《周易》义理的阐发,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为魏晋玄学向宋明理学转化作了准备。

例如,关于“易理备包有无”和道体器用的思想。从易学上看,孔疏提出“变化运行,在阴阳二气。故圣人初画八卦,设刚柔两画,象二气也”(《序》)。认为卦画和卦爻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即器用;它们来自形而上的道体,即阴阳二气及其变化的法则。就气与象的关系而言,认为有气则有象,并借玄学派有生于无的命题,论证阴阳之气乃《易》之义理。这是对汉易特别是《易纬》的发展。由于孔疏的作用,汉代的元气说和阴阳二气说在唐代得以广泛传播,唐代的哲学家受孔疏影响以“元气阴阳”来解释天、天道;宋明时期的易学家,如张载等人的气学派,就是从孔疏的阴阳二气、乾坤二元说中吸取养料,构建自己的学说。就哲学说,孔疏通过对《易》之义理的诠释,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世界观,认为气无形质但为一切有形事物的本原。[2]宋明时期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正是由于发展了孔疏的世界观,抛弃了有生于无的玄学观,从而得以建立起来。在道器体用问题上,唐宋哲学对孔疏的看法进行了长期的辩论,一派继承孔疏思想,以道为体,以器为用,区分形而上和形而下,另一派则恰好反之。通过孔疏,他们将道器体用之争引向本质和现象、实体和功能、一般和个别之争。孔疏还提出了“天之体以健为用”的命题。肯定天为实体,刚健为实体的性能,即“自然之理”,认为有实体才有其性能,“天有纯刚,故有健用”,性能依赖于实体。就其理论思维而言,对中国易学、哲学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又如,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和“阴阳不测之谓神”,孔疏的解释和阐发也发生了很大影响。孔疏将王弼玄学的无、虚无、道、神等范畴,解释为阴阳之气的德行及其变化的作用,即不为而自然,或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唐代的柳宗元、刘禹锡认为元气阴阳没有意志,不干预人事祸福。柳提出阴阳二气“自动自休,自峙自流”(《非国语》,“冥凝玄厘,无功无作”(《天对》)。宋明易学家本于孔疏的解释,认为卦爻之变及天地阴阳的变化,都是无心而成,不体现造物主的意志。应当看到,孔疏在这些问题的论述中,使用的是玄学家的语言。有些观点如人道自然无为、阴阳变易之理不可理解等,并未摆脱玄学的影响。唐宋及以后的易学家和哲学家对此予以扬弃。

再如,孔疏提出“易者象也,物无不可象也”“易象唯在于有”,主张“不可一例求之,不可一类取之”。一方面肯定取象说,取象是《易》之重要体例,卦象为义理的基础;另一方面强调《周易》的作用在于以“有”“垂教”,“断天地,理人伦,而明王道”,解决人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能借《周易》玄谈义理。这对宋代易学、哲学的致思倾向都有相当影响。

还有,孔疏关于象、义(理)、数三者关系的理解,认为卦义出于卦象,数从象生。卦象为义理的基础,象与理相统一。这是孔疏解易的基本方向。这就使其与王弼“象之所生,生于义”的观点相区别,又不同于汉易中以数规定气象变化的思想。这也对宋明易学中的象数之辩形成一定影响。

孔疏还讨论了大衍之数、天地之数以及太极的性质等问题,将“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其一不用释为“一谓自然”(《卷七》)。取消了其单一实体的涵义,实际上归为数学上的零。按照这种逻辑必然推出以四十九之数合而未分为太一的结论。这种解释不仅符合《系辞传》之原意,而且扬弃了从汉易到王弼易学以其一不用的“一”为太极的成见,对其后易学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宋代的胡瑗、朱震、朱熹,都以此义解易。

朱熹明确主张,他的解《易》思路是要用象数来补足程颐所阐发的义理,把二者整合为一个完整的易学体系。[6]其实这一整合工作早在朱熹之前500多年的孔颖达那里早已肇始了,不同的在于孔疏是以汉易象数学弥补、改造王弼义理易学之不足,而朱熹则是以宋代先天之学、图书之学纠程氏易之偏。如果说在唐代孔颖达易学诠释学中表现为一种自然的趋势,象数与义理的互补合流在朱熹易学中已经呈现为一种高度自觉的特征,那么,二者均为中国易学史“正—反—合”大势中的第三个环节,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人类思维发展的逻辑正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孔颖达.周易正义[m]. 十三经注疏(标点本)[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3]宋开素.孔颖达易学思想研究[j].周易研究,1995,(4).

气象学定义篇3

党的十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程(修正案)》,体现了我们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取得的重大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体现了党的十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实现了又一次与时俱进。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满怀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宣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要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机遇,更加扎实工作,勇担使命,开拓奋进,努力开创重庆气象事业新局面。

二、认真学习研读文件,全面准确领会党的十精神

根据民主生活会学习安排,我认真学习了党的十报告和十七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学习了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等党纪条规;学习郑国光局长在20__年春季和夏季中国气象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议情况通报会上的讲话、在20__年全国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等相关材料,有以下几点收获。

1.深刻领会了党的十的鲜明主题。党的十主题,是我们党在全面把握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新期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紧密相连的。这个主题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4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这是党的十精神的灵魂,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深刻领会了过去五年和十年党和国家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十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要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十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和决心,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3.深刻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 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促进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4.深刻领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深刻领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八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旗帜鲜明、更加理直气壮地唱响主旋律,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5.深刻领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目标。党的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反映出我们党不断为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__年翻一番,充分体现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同步、加快经济发展与增进人民福祉结合、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统一的战略思想;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出的一系列战略性部署,使党和国家推进改革开放的方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

6.深刻领会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党的十在更高起点上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和战略部署,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紧扣科学发展观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努力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7.深刻领会到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任务。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重庆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三、紧密联系实际,用党的十精神指导重庆气象现代化建设

十七大以来的气象事业发展的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才能打造出气象事业特有的发展优势、服务优势、创新优势。十报告强调“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充分表明中国气象局党组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各项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与党的十要求是一致的。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十精神,坚定不移加快推进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以气象预测预报为核心、以综合气象观测为基础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扎扎实实做好气象现代化试点工作,在提高“四个能力”、建设“四个一流”上取得新进展,在加强公共气象服务和创新气象社会管理上取得新成效。坚定不移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深入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工作,努力发挥气象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气象学定义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140-02

气象写作是气象管理的重要工具。当今我国气象事业空前发展,气象写作也随之愈益活跃,但迄今尚无完整的气象写作理论体系。为此,本文拟提出构建气象写作学这一新学科的基本思路,以促进其研究和实践。

一、构建气象写作学的意义

1.建设现代化气象事业的客观需要

随着经济、文化、科技的不断进步,气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气象离不开写作。作为传递气象信息的主要工具之一,写作适用于气象的党政管理、具体业务、科技工作各个方面,具有规范、指挥、协调、宣传、凭据等功能。然而,气象写作还仅仅是一类文章、一种技能,至今未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这与备受关注的气象工作以及逐渐升温的气象写作很不适应。基于此,构建气象写作学能更好地指导气象写作,从而充分发挥气象写作在建设现代化气象事业中的促进作用。

2.推进气象科技创新的有效措施

我国古代科技及文艺论著中已有一些关于气象写作的论述,但对气象写作的专门研究是从现代开始的。尤其是近年来气象部门及有关人员对气象写作的法制建设、规律与方法做了一些有益探讨并取得可喜成果,不仅制定了《中国气象局公文处理实施办法》等规章,而且也有图书、论文面世。不过,其学科地位尚无论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应当指出,气象写作学是气象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应用性,这一新型科学的构建对完善气象科学体系、实现气象科技水平整体跃升具有一定意义。

3.培养气象写作人才的重要保证

着力推行人才强业战略,全面提升队伍素质,是建设现代化气象事业的主要任务之一。其中一个项目就是培养气象写作人才,使其既熟谙气象写作基本理论又掌握气象文书的写作技能。多年来,相关院校及有关专业在气象写作教学上做了有益尝试,但气象写作教学活动缺乏科学性;各级气象局曾多次举办气象公文、新闻、科技论文等文体写作的培训班,尚欠系统、规范。可以说,确立气象写作学的学科地位,将其正式列入人才培养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对培养气象写作人才是大有裨益的。

二、气象写作学的含义和研究对象

1.含义

由于目前气象写作学的学科地位尚未确定,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比较粗浅、模糊。它是属于写作学,是一种专业性写作学;探讨气象写作的规律、方法和历史并指导写作实践;涉及多个学科,带有明显的综合性。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对其定义作如下表述:气象写作学是一门研究气象写作规律、方法和历史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2.研究对象

既然气象写作学是气象写作活动的反映,那么它的研究对象就是气象写作规律、方法和历史。具体说来,包括三个部分。

(1)气象写作规律。气象写作学的任务在于通过揭示气象写作的客观规律,作为写作实践的指南。从宏观上看,要考察气象写作在气象工作中的地位和功能以及如何有效地发挥它在建设现代化气象事业中的作用;从微观上看,要研究气象写作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气象文书各种要素的特点和彼此关系以及从事写作应当遵守的原则等问题。

(2)气象写作方法。既从总体上探究气象文书的主旨、材料、结构、表达方式、表现技法、语言等知识,又具体分析气象文书各个文种的含义、特点、分类、内容、结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文种的异同。

(3)气象写作史。着重从历史动态的角度研究气象写作的产生及沿革,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从而促进气象写作的发展。

三、气象写作学的学科性质

各个学科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气象写作学也是如此。概括起来,它有三个特征。

1.专业性

这是气象写作学的基本属性。由于气象写作学冠以“气象”二字,使其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带有明显的专业性,直接为气象工作服务。因此它是一门与财经写作学、科技写作学、司法写作学、军事写作学等并列的气象专业写作学科。

2.综合性

在理论上,气象写作学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一方面,它是气象学与写作学的有机融合,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它还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旅游学、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文书学、档案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领域,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探讨。

3.应用性

在价值上,气象写作学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兼具,不过从某种程度上说应用价值更为重要。气象写作学绝非一种单纯的理论研究,它产生于气象写作实践同时又指导气象写作实践,可见应用性是气象写作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四、气象写作学的学科定位

1.气象写作学属于写作学

气象写作学是适应建设现代化气象事业需要由气象学等学科与写作学结合而成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基于交叉学科的偏序性特征,分析得出,当母体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理论方法居于主导地位时该交叉学科便具有该母体学科的属性,据此对气象写作学进行学科定位:气象写作学应当属于写作学范畴,是应用写作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气象写作学不宜归入某些学科

气象写作学与公文学、文书学、管理学等学科关联甚密,但不宜将其归入其中某一学科。同是应用写作学的分支,公文学属于通用写作,气象写作学则是专用写作,尽管气象写作学中也有气象公文,但它们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有很多区别。文书学主要探讨一般文书的性质、特点、体例及文书工作的处理,而气象写作学重在研究气象文书写什么以及如何写,它们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适用范围极广,气象写作学的任务仅是充分发挥气象文书在气象管理中的作用,带有明显的限定性,所以将气象写作学划入管理学也是不合适的。

五、气象写作学的学科体系

作为一门新学科,气象写作学的总体架构由三个方面构成。

1.基本理论

(1)气象写作学的形成与意义。纵观历史,立足当代,分析气象写作学形成的前提条件和时代背景,思考构建气象写作学这一新学科对建设现代化气象事业、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培养气象写作人才的重要意义。

(2)气象写作学的性质与定位。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探究气象写作学的性质可以突显其特征,恰当地给该学科定位能划定其归属。

(3)气象写作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确定写作规律、方法和历史为气象写作学的研究对象,并分别进行具体而深入的探讨。同时,主要运用如下研究方法:归纳法,研究大量气象著作、教材、文章,从中提炼、归纳气象写作有别于其他写作的特点,由此确定气象写作学的本质特征;抽取融合法,经过研究,从各相关学科中抽取与气象写作学有关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梳理、综合,构建独具一格的气象写作学;演绎法,用新建学科理论指导气象写作学研究,并构成其完整的理论体系。

(4)气象写作学与相邻学科的联系与区别。基于气象写作学的综合性,需要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旅游学、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文书学、档案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气象学、地理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相邻学科进行认真的比较研究,辨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博采众长、彰显特色。

(5)气象文书的内容与形式。从气象文书自身来看,它由内容和形式构成,涉及主旨的确立与表现、材料的搜集与选择、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使用、表现技法的选择、语言的运用等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及要求。

(6)构建气象写作学所依据的法规与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国气象局公文处理实施办法》、《气象行政处罚办法》、《气象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为准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求真、精简、服务、高效的原则构建气象写作学。

2.文体写作

气象文书是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建立一个文体写作分类体系是必要的。但是,由于气象文书种类繁多、覆盖面广泛,要准确明晰地勾勒其轮廓尚有一定难度。我们认为,要在对其本质属性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每次分类依据同一标准,逐层划分,使其系统化。据此,试作分类如下:

(1)气象公文。气象公文是气象公务文书的总称。包括两类:一是法定公文。它是在气象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根据《中国气象局公文处理实施办法》的规定,法定公文有令、决定、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11种。二是事务文书。它是在气象管理中通用但未被纳入法定公文的文书,如简报、计划、总结、调研报告、讲话稿、规章制度、公示等。

(2)气象业务文书。气象业务文书是气象行业专用文书,适用于处理气象的各项具体业务。由于气象业务分工细密,相关文书也非常多,如气象观测记录、气象观测报告、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防雷工程方案、气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3)气象新闻。气象新闻是对最近发生及未来某时段气象信息的报道和评述。从内容上可分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气象工作报道,从文体上可分为消息、通讯、专题节目解说词等。

(4)气象行政执法文书。气象行政执法文书是气象主管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实施监督管理和查处违法活动时所使用的文书总称。根据中国气象局编制的示范文本,气象行政执法文书有立案审批表、调查询问笔录、现场勘验检查笔录、鉴定委托书、鉴定意见书、听证告知书、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处罚决定书、强制执行申请书、结案报告等27种。

(5)气象行政许可文书。气象行政许可文书是气象主管机构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时使用的文书。如申请书、接收材料凭证、补正材料通知书、准予决定书、不予决定书。

(6)气象科技文书。气象科技文书是研究和推广气象科学技术的文书。主要有三类:一是对气象科学技术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探讨并描述研究过程及其成果的学术文书,如学术论文、科学技术报告、工作研究报告;二是传播气象科学技术并推广其应用的科普文书,包括科普说明文、科普小品文;三是气象科技管理文书,如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科技成果鉴定证书。

(7)气象档案文书。气象档案文书是对气象事业管理、业务技术、科学研究等档案保存、管理时使用的文书。如档案交接文据、档案征集方案、归档文件目录、档案保管期限表、全宗单、档案保管制度、阅档规则、大事记、组织沿革、年鉴、专题概要、档案馆指南。

3.发展史

(1)我国古代气象写作。原始社会至清代前期是气象写作的形成期。主要内容是我国气象文书的起源;各个朝代气象记录等文书写作的传承与发展;《相雨书》、《天经或问》、《农候杂占》等气象著作的成就;《文心雕龙》、《诗品》等古代文论对气象写作的影响。

(2)我国近代气象写作。清代后期至新中国成立以前是气象写作的发展期。侧重于研究清代后期、民国时期、解放区气象写作特点和主要成就;竺可桢《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涂长望《中国天气与世界大气的浪动及其长期预告中国夏季旱涝的应用》等代表人物及作品。

气象学定义篇5

二、气象法的本质

著名法学家郭道晖先生认为:“法的本质就是法(或法律)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张文显先生从法的意志性与规律性、阶级性与共同性、利益性与正义性方面分析了法的本质。气象法是一门新兴的部门法学,除了体现以上的法的共同本质以外,其特有的本质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气象法凸显了介于公法与私法之间的社会公益法性质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是公法、私法划分的创始人。私法是以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平等和自决即私法自治为基础,规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国家原则上不作干预,只在发生纠纷不能协商解决时,才由司法机关出面进行裁决。它所强调的是平等与自治,直接维护个人利益。公法则规定国家、被赋予公共权力的机关团体之间的关系,它们与它们的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自身的组织结构。它所强调的是强制与服从,直接维护公共利益。公法是以公权力的存在为前提的,私法则是以私权利(主要是个人财产权、人身权)的存在为前提和以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为基本使命的。

公法和私法的划分,在社会价值方面,它使立法获得人性化的发展,使得国家法得以从国家利益这个容易掩盖个人利益的抽象概念里解放出来,在立法目标取向上既维护国家的稳定性,又能够维护具体的个人利益,这是以往混合不分的法律制度所不能做到的。

公法为保护国家利益存在,私法为保护个人权利存在,社会公益法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存在,三者各有自身保护的利益,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现代法律体系。气象法的社会责任本位原则主要体现在:气象法以为全社会避免气象灾害、利用气候资源为自身的任务,以保护社会全体的利益为根本目的;在气象法中应以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为已任,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核心。气象法应当和环境法以及与自然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成为一个新的法律体系,以公益优先原则为前提,当出现冲突的时候国家利益或个人权利应让位于气象法保护之社会公共利益。

(二)气象法具有国际法、国内法相结合的性质

我国是最早加入世界气象组织(WMO)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参与缔结和加入了大量气象国际公约,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气象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等。我国已与14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气象科技合作与交流,与32个国家签订了气象科技业务合作协议,这些国际条约、公约本身就是国内气象法立法的重要渊源。《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及国家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都明确提到加强国际间气象合作,在气候变化方面还特别强调了应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国家气象局郑国光局长在2008年1月11日全国气象局长会议上的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始终推进开放合作,注重创造国际国内良好发展环境。”、“准确把握大气无国界这一根本特征,致力于在科技、业务、服务以及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开展最广泛的国际气象合作。”由此可见,今后气象业务加强国际间合作已是必然趋势。

(三)气象法具有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结合的性质

英国功利主义法学家边沁(1748-1832)创造的程序法这一概念,并把法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两类。实体法是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以及职权和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程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

气象法应是一个体系,应当包括一切调整在气象法律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气象法内容不但规定和确认权利、义务以及职权、责任,同时还有涉及这些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程序法内容的气象行政法规、规章,如《气象行政复议办法》、《气象行政处罚办法》以及地方气象行政执法的具体程序规定等,其内容既有实体部分,也有程序部分。

三、确定气象法的本质,彰显气象法的功能

功能简单的说就是事物的使用价值。法的功能学者们认为就是法的作用,但无论怎样法的功能自古以来都是世界各国法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西方法学家对法的功能的定位,由于其民族文化背景、、道德理念、政治观点、社会制度、阶级性质等的不同,对法的功能的认识和定位也不一样。但是,法的追求社会正义、公平的价值理念是任何一个法学家不可否认的事实,也是法追求的永恒目标。明确气象法的功能,有利于揭示气象法的本质,对气象法制建设具有现实意义,气象法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范气象事业发展,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提高减灾、防灾能力

2000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国务院出台的《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等一系列行政法规,使得气象工作正式迈入了依法发展的道路。每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都组织气象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保证了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

党的十六大以来气象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预报服务能力、气象服务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我国的气象形势还是很复杂的,重大的气候灾害频繁的发生,气象法律、法规要在气象的应急管理在重大的处置和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应对气象变化工作要取得良好的进展,气象事业为新农村的建设服务,特别是为农业的防灾减灾的服务方面更需要法律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重大社会活动中气象法制建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构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决策气象服务的水平,为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的服务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明显的提高。同时,强化和规范了具体的气象工作,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测准确率、预警能力、强化灾害风险评估、防灾减灾决策服务、防灾减灾部门联动机制。

(二)规范国际间合作,强化国家安全。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都明确提出了气象对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人类生存的影响,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气象为国家安全服务其领域与范围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国家安全涉及到众多领域,它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国家安全概念已从一般意义上的国防军事安全上升为更广泛的国土安全、粮食安全、空间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乃至气象安全等。

由于气象在国家安全中占有重要位置,因此气象为国家安全服务的领域与范围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报预测、高技术尖端战略武器的制导、航天器的发射和生物化学武器的防范等现代国防问题都与气象服务水平紧密相关。现代国家安全需要高性能的天气、气候系统监测网、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数据共享技术与平台、精确的天气预报、可靠的气候预测来支撑。同时也需要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管理气象行业行为,加强国际间合作,强化国家安全。

(三)规范气象行政执法。

《气象法》明确赋予气象部门依法行政的管理职能,在气象活动过程中负有依法经济处罚、行政处罚、民事处罚的职能,必要时可以移交司法部门追究相关当事人刑事责任的权力。但是,目前我国气象行业管理和气象行政执法工作刚刚起步,无论管理和执法的力度还是广度都远远不够。气象行政执法队伍素质不高,急需进一步加强执法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水平,真正做到全面管理、正确执法、严格执法,履行好《气象法》赋予的气象行政管理职能。同时,健全各级气象执法机构,完善气象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机制,也是气象法规范行业执法的关键。形成机构健全、队伍精良、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的气象行政执法体系,提高气象行政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四)规范应对气候变化,构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所有的气象业务产品向社会提供,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包括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空间天气、雷电等业务加工制作的产品,随着气象业务领域的拓展,气象科技的不断发展,气象服务的产品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

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对社会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气候变化引起的减灾、防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更好的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其前提基础是要具备完善的气象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效益不断的提高,同时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明确公共气象服务的定位和主要的任务,发展现代气象公共服务。

气象学定义篇6

a bridge of transformation from ontology of non-existence to that of qi

abstract: the rectifications of meanings of zhouyi is an annotative book compiled by kong ying-da (574-648) of the tang dynasty for the commentaries on zhouyi by wang bi (226-249). it summarized and developed the school of han yi and improv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han yi to song yi. in addition, the rectifications of meanings of zhouyi became an intermediate link of transformation from wang bi's ontology of non-existence to zhang zai's ontology of qi. this transformation linked by kong ying-da was mainly marked by his expound of the concept of tai xu (the grand void)and interpretations of the qi of yin and yang.

key words: the grand void; qi of yin and yang; ontology of non-existence; ontology of qi

《周易正义》是唐太宗命孔颖达撰写《五经正义》时写成的,“《周易正义》继承隋朝尊崇王学的传统,采王弼注和韩康伯注,并对王韩二注逐句加以解释,被称为孔《疏》”[1](第50页)。孔颖达以融汇象数易和玄学易为旨志,既推崇王学义理,又兼取象数,并且以象数补王学之不足,重新肯定了象数的价值。孔疏中既有玄学的清淡简明之风,又有汉易的古朴重实之气;既明天道,又明人道;总结并发展了汉易,是汉易转向宋易的枢纽,同时也是王弼“无本论”向张载“气本论”转化的桥梁,在易学发展史以至哲学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周易正义》中“无本论”向“气本论”转化的揭示,对我们更深入地把握易学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一 、“无本论”与“气本论”

“易学哲学中的本体论学说,因易学的发展,曾有过四种影响大的派别:一是魏晋以王弼为代表的无本论;二是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本论;三是南宋以杨简为代表的心本论;四是北宋张载和明清之际王夫之为代表的气本论。”[2](第335页)

无本论是王弼玄学易的本体论基础,他认为“无”是世界的本原,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并且论证了无形无名是宇宙的本体:“名则有所分,形则有所指。虽极其大,必有不周;虽盛其美,必有忧患。”(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即凡有形的东西都有分界,都是以自身所特有的形名的规定性为其存在的前提,而此规定性不管有多大,总有所分所指,所以规定性也就是限定性,那么,以无为本就是必然的结论了。王弼通过《老子注》、《周易注》阐发了他的“以无为本”的玄学思想。?

“气本论”是由张载开其端,其后经过朱震、罗钦顺、方以智等人的阐发,到王夫之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持“气本论”的学者在阐发易理时有一共同特征,即以阴阳二气的变化法则解释卦爻象的形成及变化,进而以二气说解释卦爻辞与卦爻象之间的关系。?

张载的气本论受孔颖达《周易正义》的阴阳二气说的启发,将太极理解成为阴阳二气的统一体,他以“一物两体”解释“太极”,认为太极之气无性,其凝聚则为天地万物;其散开,万物又复归于太极之气。个体有生灭,气则无生灭。张载气本论的重点不在上下道器之辨的传统形式上,而是在于主体如何通过尽性的活动来体验性所蕴含的有无、虚实的统一。在这里,关键是要认识到本体自身就是有无、虚实的统一,张载想寻求一个既立足于气又永恒不变的宇宙本体,此本体不是绝对的虚无,又要超越具体的实在,从而构成了一种既虚又实的东西,从本原而言,这就是太虚;从本原与现实、虚体与气化的和合来说,这就是性。张载曰:“太虚无性,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至静无感,性之渊源,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客感客形与无感无性,惟尽性者一之。”(张载《正蒙·太和》)无形太虚是气的“本体”,本体就是气的本来状态,而作为气的暂时状态,就是所谓“客形”的散聚变化。可以看出,张载的气本论,以太极为太虚之气。太极自身包含两个方面,既非一,又非两,而是一中含两,就是阴阳二气的统一体。这一思想对而后的易学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气学派的易学家像明代的王廷相,以至王夫之,都继承发展了此种太极说。理学派的杨万里,象数派的朱震、方以智等都受其影响。即使理学派大师朱熹,在其《周易本义》中,也以太和为“阴阳会合冲和之气”。

清代的王夫之受孔颖达《周易正义》的影响,继承并发展了张载的气论学说,他以阴阳合一的实体为太和,提出“太和氤氲之气”,用来解释太极本体的内涵。他一方面认为,阴阳二气作为世界的本体,其特性在于合一,即相成相济,融为一体;由此太和氤氲之实体,阴阳二气才能发挥其动静、聚散、清浊等性情功能。另一方面认为,阴阳合一实体具有运动性能,其运动的状态成为“氤氲”。由此看出,王夫之以“太和氤氲之气”为太极,认为太极之气自身具有运动的性能,其展开为天地万物,其作为宇宙的本体,则寓于一切个体之中。在哲学意义上,他不以虚无实体、理或心为太极,而以阴阳二气合一之实体为太极;然而就筮法而言,他不以“不用之一”为太极,而以五十数总和为太极。关于太极与两仪、四象、八卦的关系,王夫之认为,“易有太极”是说八卦或六十四卦本来就具有太极,并不是先有一个太极实体而后生出两仪、四象、八卦的关系,也就是说太极到八卦、六十四卦,并没有一个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太极本来就蕴含着一切卦爻象,其展开则表现为两仪以至六十四卦之象,每一卦每一爻又具有太极全体,太极又不在卦爻之上,一切卦爻象乃太极自身的显现。这是用程朱学派的“体用一源”说解释太极与仪象卦爻的关系。在道器问题上,提出了“无其器则无其道”,认为理器是气运动变化的条理和形式,从而在哲学上导出太极之气作为宇宙本体的结论。王夫之的“二气相交入而包孕以运动之貌”(《周易内传·系辞下》)的氤氲,就是阴阳二气相互渗透,其中包含着运动的本性,从而扬弃了张载追求世界本原的清虚状态的观点,深化了张载的气本论,可见,孔颖达的“太虚”阴阳二气说,在从王弼的“无本论”的玄学本体论到张载和王夫之的“气本论”的宇宙本体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二 、“太虚”说:“无本论”与“气本论” 的疏通

孔颖达从“无本论”向“气本论”转化的主要标志,是他对“太虚”概念的阐发。他说:“是太虚之象,太虚之数,是其至精之变也。由其至精,故能制数;由其制变,故能制象。”(《周易正义·系辞上疏》)可以看出,孔颖达讲的“太虚”,就是指阴阳之气,并且有数、有象,已经不是虚无的太虚,而“太虚”是阴阳之气,因无形体,无造作,故称其为“太虚”。这表明孔颖达已经从玄学的贵无论中摆脱出来而向“气本论”过渡。

王弼在《老子指略》中说:“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于无形,由乎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王弼又认为,占筮时用的五十根蓍草,抽出一根不用,只用四十九根,这不用的一根看似无用,但其它四十九根,通过四营而成卦,都依赖于此“不用之一”,这个“不用之一”,就象征宇宙的终极原因,也就是“太极”。这“太极”无形无象,没有任何规定性,却能统率有形的万物,因而成为宇宙的本体。在这里,王弼把宇宙的本体“太极”看成是“虚”,是“无”。也就是认为太极虚无。

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抛弃了王弼的太极虚无说,继承和发展了汉易的元气说,他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又谓混元既分,即有天地,故曰‘太极生两仪。’”(《周易正义·系辞上疏》)可见,孔颖达扬弃了太极虚无说,认为太极为阴阳合一的元气。也就是说,《周易正义》否定了王弼派的虚无实体说,重新肯定了汉易的太极元气说,为张载的气本论奠定了基础。张载的“有气方有象”的命题,就来源于孔疏中的阴阳二气说,从气一元论出发,以气为形而上,有形之物为形而下,认为个体事物的生灭,只是气的一聚一散,气散仍回到太虚中。张载认为,无形之气是万物的本性,万象是气的表现形式,认为气充满虚空,其凝聚则为万物,并且气和有形的万物都是客观的存在。

关于王弼的太极,孔颖达有如下的解释:“蓍所以堪用者,从造化虚无而生也。若无造化之生,此蓍何由得用也?言‘非数而数以之成’者,太一虚无,无形无数,是非可数也。然有形之数,由非数而得成也。即四十九是有形之数,原从非数而来,故将非数之一,总为五十。故云‘非数而数以之成也’。言‘斯易之太极’者,斯,此也。言此‘其一不用’者,是易之太极之虚无也。无形,即无数也。凡有皆从无而来,故易从太一为始也。”(《周易正义·系辞上疏》)这里的“太一”、“虚无”是指自然,而孔颖达在其释《系辞》文“分而为二以象两”时说:“‘分而为二以象两’者,五十之内,去其一,余有四十九,合同未分,是象大一也。今以四十九分而为二,以象两仪也。”(同上)此处对太极的解释,显然与王弼不同,就蓍法说,此是以四十九根蓍草合而未分为太极,而不是以其一不用之“一”为太极。孔颖达这一表述,就蓍法来讲,是对王弼大衍义的扬弃,他把“一”解释为“自然”,将“太虚”视为天地阴阳自生自化,无为而自然,而不是虚无,这是对王弼以无为本的改造,确是易学史上的一大发展。唐代的崔憬,宋代的胡瑗、朱震和朱熹,都吸取了这种观点来解释大衍义,从而扬弃了从汉易学以其一不用的“一”为太极的观点,对后来易学的发展起了很大影响。

孔颖达《周易正义》,肯定了王弼宇宙本体论取代汉代宇宙生成论的成果,扬弃了王弼的虚无实体说,重新辩证认识了汉易的太极元气说,成为宇宙本体论的“无本论”向“气本论”转化的桥梁。

三、阴阳说:“无本论”向“气本论” 的转化

孔颖达《周易正义》对王弼的易学进行了改造,从而扬弃了玄学派贵无贱有的思想,将玄学的贵无论引向了崇有论,并通过崇有论,重新肯定了汉代元气说和阴阳二气说,提出了卦爻的变化以及天地阴阳的变化,都是无心而成,不体现造物主的意志等变化,从而把王弼的“无本论”引渡到“气本论”。

值得注意的是,孔颖达在扬弃“无本论”的基础上改进了汉易的元气说。他试图借助于王弼的“无本论”思想把汉代的元气说从宇宙生成论扭转到本体论,这一努力为后来张载的气本论奠定了基础。从历史上看,《淮南子·天文训》为汉代的宇宙发生论奠定了基础。它所依据的哲学思想是《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说,以“一”为混沌未分的元气,二为阴阳二气,认为阳气清轻,上升为天;阴气重浊,下降为地;天地形成后,万物就陆续产生了。《易纬·乾凿度》中说:“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认为任何物体皆有气形质三个方面,并且此三个方面存在于太极元气中,将太极看成是世界形成的物质要素。又如《春秋纬·说题辞》说:“群阳精也,合为太乙,分为殊名。”“合为太乙”指太极元气混而未分,称其为“太乙”即太一,意味着太极元气乃太一神的化身,将太极神秘化。纬书的这种太极观对东汉经师产生很大影响,例如马融以卦气说解释大衍之数五十,以其一不用的一为太极,以北极星解释太极。王弼则一扫汉代从宇宙生成论讨论太极的思路,提出了太极为虚无实体的“无本论”思想。

孔颖达《周易正义》重新肯定的元气说,超越了汉代用元气、阴阳二气解释世界形成过程的宇宙生成论模式,不再把气看成是生成世界万物的物质要素,而是将阴阳二气看成是世界的本原,也就是开始用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因为宇宙生成论是探讨天地万物的生成发展过程,而宇宙本体论是探讨天地万物存在的原因和根据,即本体论还要追究这个过程背后的终极原因。所以,汉易把阴阳二气看成物质世界的构成要素,属于宇宙生成论;而孔颖达则把阴阳二气看成了支配物质世界变化发展的法则,有了明显的本体论取向。孔氏在疏《系辞》“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时说:“精气为物者,谓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游魂为变’者,物既积聚,极则分散,将散之时,浮游精魂,去离物形,而为改变,则生变为死,成变为败,或未死之间,变为异类也。”这是以阴阳二气解释精气,认为气聚而万物生成,气散则死去万物而改变形状,万物的生成和毁灭皆因为阴阳二气的聚散,在这里阴阳二气成了支配世界的法则,探讨的是世界的根本问题,故有宇宙本体论的明显趋势。

孔颖达用阴阳二气对“乾坤”的解释,已经摆脱了汉易“乾坤相并俱生”,清轻的阳气上升成天,重浊的阴气下降形成地的宇宙生成论模式;他要说明的是乾坤两卦以及六十四卦,其形成和变化体现了阴阳二气的变化法则,也就是趋向探讨天地万物存在的原因和根据,探讨天地万物的本体,而对天地万物的生成、发展的具体过程已经不甚关注了。他在解释《乾》卦 “初九:乾龙勿用”时说: “居第一之位,故称‘初’;以其阳爻,故称‘九’。潜者,隐伏之名;龙者,变化之物。言天之自然之气起于建子之月,阴气始盛,阳气潜在地下。故言‘初九乾龙’也。此自然之象,圣人作法,言于此潜龙之时,小人道盛,圣人虽有龙德,与此时唯宜潜藏,勿可施用,故言‘无用’。”这显然是用了阴阳之气的消长来解释“乾龙勿用”,也就为张载气本论的阴阳二气统一说起了引渡的作用。

孔颖达用阴阳二气解释卦象和卦义,他在释《恒·彖》“雷风相与”时说:“雷之与风,阴阳交感,二气相与,更互而相成,故得恒久也。”也就是说,雷为震得阳气者,风为巽得阴气者,震与巽的对应爻位的爻象刚好相反,两两相应,“两气相与”,既相应相成,则得恒久也。孔颖达还以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说明爻象和爻义的变化。他在疏“《易》之为书也不可远”时说:“‘不可远’者,言易书之体,皆仿法阴阳,拟议而动,不可远离阴阳物象而妄为也。” 他还提出了阴阳互相转化的原理。他说:“阴极变为阳,阳极变为阴。……刚柔共切摩更迁变化也。”(同上) 也就是说,阴变为阳,阳变为阴,阴阳爻互易,象征组成万物的阴阳二气互相作用,互相转化,这样的阴阳二气说为张载的气本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又孔疏在解“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时说:“阳处二位,故曰‘九二’。阳气发见,故曰‘见龙’。”又说: “诸儒以为九二当太簇之月,阳气发见,则九三为见辰之月,九四为见午之月,九五为见申之月,为阴气始杀,不宜称‘飞龙在天’。上九为见戌之月,群阴既盛,上九不得言‘与时偕极’。于此时阳气仅存,何极之有?诸儒此说,于理稍乖。此乾之阳气渐生,似圣人渐出,宜据十一月之后。至建巳之月以来,此九二当据建丑、建寅之间,于此地之萌芽,初有出者,即是阳气发见之义。乾卦之象,其应然也。但阴阳二气,共成岁功,故阴兴之时,仍有阳在,阳生之月,尚有阴存。所以六律六吕,阴阳相间,取象论义,于此不殊。”

孔颖达疏对《彖》文提出的乾坤二元作出了与王弼注不同的解释。其释“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时说:“‘大哉乾元’者,阳气昊大,乾体广远,又以元大始生万物,故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者,释其乾元称大之义。以万象之物,皆资取乾元而各得始生,不失其宜,所以称大也。‘乃统天’者,以其至健而为物始,以此乃能统领于天。天是有形之物,以其至健,能总统有形,是乾元之德也。”显见孔不以“至健”为乾元,而以阳气之始为乾元,以至健之性领属于天,不以至健之性统率天,这是对王弼的改造。同样,孔在《彖》文疏中说的“坤元之气”是指阴气。也就证明了“万物资始”的“乾元”已经不是王弼无所不能的“虚无”,而是摆脱了“虚无”的“无本论”的“无”,然而这阴阳之气是客观存在的,在这种思路指引下,就会必然发展到气本论。

孔《疏》一方面继承了王弼 “无生有”或“有生无”的玄学形式,以阴阳二气解释“无”的涵义,一方面又对王弼进行了改造。王弼继承老庄哲学的有和无的范畴,以“无”代表易理和世界的根本原理,以“有”代表卦象和物象,而孔颖达认为,卦画和卦爻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阴阳二气变化的法则,则属于形而上的道。他在疏“一阴一阳之谓道”时说:“言阴之与阳,虽有两气,恒用虚无之一,以拟待之。言在阳之时,亦以为虚无,无此阳也;在阴之时,亦以为虚无,无此阴也。云‘在阴无阴,阴以之生’者,谓道虽在于阴,而无于阴,言道所生皆无阴也。虽无于阴,阴终由道而生,故言‘阴以之生’也。‘在阳为无阳,阳以之成’者,谓道虽在阳,阳中必无道也;虽无于阳,阳必由道而成,故言‘阳以之成’也。道虽无于阴阳,然亦不离于阴阳。阴阳虽由道成,即阴阳亦非道,故曰一阴一阳也。”这段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认为道并不是实体,所以不能生阴阳,也不在阴阳之中;二是道就是无为而自然,是阴阳二气存在和生成万物的属性,因而又脱离不了阴阳二气,但也并不等于阴阳二气。以“自然无为”解释“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认为道是无阴无阳的称谓,阴阳二气自然而有,其开通万物也无造作,这种法则就称为道。

孔《疏》认为,“以气言之,存乎阴阳;以质言之,存乎爻象。”这也就是说,有气则有象,气无形而有象,将气纳入形而上的领域,认为气是一切事物的本源,但在理论形式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气本论体系。

张载正是发展了孔《疏》的阴阳二气说,抛弃了其有生于无的玄学“无本论”的形式,他说:“盈天地之间者,法象而已。文理之察,非离不相睹也。方其形也,有以知幽之因,方其不形也,有以知明之故。”(《易说·系辞上》)可以看出,他已经认为形和象只有幽明之分,没有“有”“无”之别,也就是他已经不像孔颖达那样运用玄学的“有生无”形式。但他继成了孔颖达的阴阳二气说,提出“凡象皆气”,论证了世界的统一性。他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性乃气所固有。此鬼神所以体物而不可遗也。”(《正蒙·乾称》)也就表明了阴阳之气是世界的本原,万象都是气的表现,从而建立了以气为本的本体论。

王夫之气本论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他明确指出:“物皆有本,事皆有始,所谓元也。易之言元者多矣。惟纯乾之为元,以太和清刚之气,动而不息,无大不屈,无小不察,入乎地中,出乎地上,发起生化之理,肇乎形,成乎性,以兴起有为而见乎德。则凡物之本,事之始,皆以此倡先而起用,故其大莫与伦也。木火金土,川融山结,灵蠢动植,皆天至健之气,以为资而肇始。”(《内传·乾》)也就是说,阴阳之气运动不息,入于一切有形的物体之中,万物得此阳刚之气而始存在。在这里,乾元的“元”,不仅有“始”之义,又有“本”义。故而此阳刚之气不仅是万物之始,而且是万物之本,是万物存在的根据。?

总之,《周易正义》扬弃了玄学派的“无本论”,但继承了玄学形式,用“太虚”阐述世界的本原不是虚无,而是实有的阴阳二气,并且认为卦爻象的变化以及整个世界的变化发展都体现了阴阳二气的法则。张载一方面继承了孔《疏》以阴阳二气解易的传统,另一方面又抛弃了孔《疏》的玄学形式,建立起了气本论的哲学体系。而王夫之则完善了“气本论”体系。可见,孔颖达的《周易正义》在“无本论”向“气本论”转化的过程中起了桥梁的作用。?

气象学定义篇7

一、学习情况

一是2013年11月13日,召开了省局党组扩大会议,认真学习传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二是2013年11月15日,召开党员干部大会学习传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紧密结合***气象工作实际,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印发了《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通知》(戆气发[2014]1号)文件。要求全省各级气象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认真研读,系统学习,准确领会和把握全会精神实质,切实抓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四是2014年1月3日,***省气象局召开专题学习会,学习传达系列讲话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国气象局专题研讨班会议精神,研究探讨***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方向。五是2014年2月7日,新年上班第一天,省局党组成员集体参加省直工委集中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五是省局机关及直属各单位也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开展了集中联学、学习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深入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端正和改进学风,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凝聚改革发展共识,推动***气象事业改革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六是省局还将拟定处级以上干部学习系列讲话的培训方案,春节后适时启动培训工作。

二、深入学习,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

一是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全省气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总目标,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扎实稳妥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实现气象事业科学发展。

二是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通过深刻领会“六个紧紧围绕”,既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认真研究在新形势下深化气象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理清改革的方向和思路,明晰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谋划改革发展的蓝图,进一步提高气象监测预报服务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水平,使气象事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三是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全会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省气象部门要深刻领会这一重大理论观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理顺机关内设机构职能,简政放权,规范管理,提高效率,为改革释放更大的红利。

四是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全会系统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艰巨性,密切结合气象部门实际,扎实推进并深化气象改革,尤其是要着力推进事关国家改革发展和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领域改革,在总结气象部门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影响和制约气象事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深入研究深化气象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三、联系实际,切实抓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一是要把思想认识迅速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增强改革的信心和勇气,转变气象发展方式,调整气象事业结构,完善气象管理体制。

气象学定义篇8

一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类型

阅读古代诗话词话,扑面而来的大都是对作家作品艺术精神和风貌神韵的整体直观术语,诸如“气”、“味”、“趣”、“神”、“韵”、“沉郁”、“飘逸”、“阳刚”、“阴柔”等等。它们对传统写意性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把握功能,能够给有共同阅读背景和艺术经验的读者以极大启发。这些术语,不仅是传统批评中沟通批评家和读者的中介,同时因其反复使用被不断注入深刻的美学内涵又成为了传统美学思想体系的概念范畴。

除了诗歌批评的简约性用语,我们在大量的评点派批评文字中,还随处可见从社会人生体验中借用而来的分析小说戏曲形式技巧的术语,诸如“寒冰破热”、“草蛇灰线”、“急脉缓炙”、‘笙箫夹鼓”、“一击两鸣”等等。运用这些不同于诗文评论的术语,往往能够使批评家的文学理解与读者的阅读经验和社会经验协调起来,增加批评的可读性。

此外,清代以来,文学批评中开始出现一些先释后用的术语,如金圣叹提出的“以文运事”、“因文生事”、“因缘生法”,陈廷焯提出的“沉郁”,王国维提出的“悲剧”等。这些批评用语已经不同于那些虽有诗意却内涵模糊的弹性语言,具有确定的内涵,带有现代文学批评话语方式的特点。

二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特点

以西方文学批评的术语为参照,我国传统批评术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模糊性、多义性和具象性。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提出者往往是用以表达自己审美理解中的感受印象,故不作明确界说;运用者则主要也是依据自己的体会,并不注重根据上下文来推断提出者所要表达的含义,故一个概念术语统统难以求得一致。每一批评术语都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多种含义。例如古代批语中常用的术语“味”,就具有这一特点。陆机首先将“味”用之于文学批评,《文赋》云:“阙大羹之遗昧,同朱弦之清泛。”用白煮的肉汁比喻文章缺乏必要的修饰而乏味。《文心雕龙》中多处用“味”,“味”已转变成专门的文学批评术语:“深文隐蔚,余味曲包”(《隐秀》);“儒雅彬彬,信有遗味”(《史传》);“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体性》);“张衡怨篇,清典可味”(《明诗》)。到了钟嵘《诗品》,“味”特指诗歌的艺术性:“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昧者也”;晋代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昧”。到了唐代诗评中,“味”的涵义又有新的发展。《文镜秘府论》云:“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入景语始清味”;“景与理不相惬,理通无味”;“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

这里的“味”显然是指情意交融产生的抒情诗特有的艺术韵味。晚唐司空图进一步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南宋杨万里倡言“去词去意”而诗“昧”犹存,“味”又成为了超乎言间之表的文学韵致,一种综合了诗歌全部艺术要素的美感效应。至此,“味”作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其基本含义才得以明确。

由于批语术语的提出者是用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因此往往使术语带上具象比喻的色彩。批语术语的具象性使批评文本具有隐喻的特点,如果这种具象比喻贴切中肯,便能超出批评家一己之感受,为后批评家所采用。《石林诗话》卷下曾说:

古今论诗者多矣,吾独爱汤惠休称谢灵运为“初日芙渠”,沈约称王筠为“弹丸脱手”,两语最当人意。“初日芙渠”,非人力所能为,而精彩华妙之意,自然见于造化之妙,灵运诸诗,可以当此者亦无几。“弹丸脱手”,虽是输写便利,动无留碍,然其精圆快速,发之在手,筠亦未能尽也。“初日芙渠”等,出语精当,比喻贴切,作为风格批评的术语,被后人经常采用。

第二,批评术语的人化倾向。以人喻文学,是占代批评术语体系的突出特点,秦汉以来,以气、以性论人的传统,导致六朝批评家以人为喻的术语成批出现。古人批评中普遍采用的诸如“气”、“才”、“性”、“情”、“志”、“骨”、“神”、“脉”、“文心”、“句眼”、“肌理”、“神韵”等术语都是“近取诸身”以人为喻的产物。六朝文学批评大多带有品评特点,而最早设品所论的对象,便是人。品藻人物的风气影响到品画、品书、品诗,自然就带上了由品人带来的特点。

第三,传统批评术语具有长期延续性,在不断运用中注入新的内涵,使其具有活力的同时,也容易老化,几成套语。

例如古代批评的“气”,由单词而推衍为许多复合词,内容越来越丰富,含义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人身之气,如“志气”、“意气”、“气力”、“风气”、“生气”、“神气”、“才气”等;有的侧重于艺术方面,如“辞气”、“气象”、“气格”、“气势”、“气体”、“气韵”、“气脉”、“骨气”、“气味”、“气调”、“气候”、“声气”、“气魄”等。古人谓“文以气为主”,居于主体地位之“气”便成为判断作家作品艺术品位的重要尺度,由此衍生出如此之多的“气”,其原因就不难理解了。玩味之余,很难辨别各种近似而又含义模糊之“气”的含义,不觉反生疑惑:是否有必要提出这样多烦琐之“气”?“掷笔三叹之余,好心肠的行家应该告诉普通读者一个诀窍:与其永远纠缠不清,不若大刀阔斧”,将这些眩人眼目的“文字迷宫”予以合并归类,抓住它们所要传达的真正含义。

随着小说戏曲批评的兴起,批评家“别作奇警之新熟字以为命名”,如评《西厢》有烘云托月法,月度回廊法,羯鼓解秽法,那辗法,浅深恰好法,起倒变动法;评《水浒》有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大落墨法,绵针泥刺法,背面铺叙法,弄引法,獭尾法,正犯法,略犯法,极省法,欲合故纵法,鸾胶续弦法,等等。这些术语来自日常生活用语,易流于批评者个人一时之趣味,不易被他人理解。故这一类的批评术语只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在一部分小说戏曲作品的评点中运用,频率较低。

三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文化成因

传统批评术语产生于汉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中,打上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烙印。先秦时期,哲人对于抽象意义的表达普遍是从具体的感性对象人手的,并借助于感性对象本身的某些特点使人领悟其所要表达的抽象内涵。孔子强调高尚独立的人格,但也从未作过关于人格的抽象论述,而只是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老子认为“有生于无”,“无”即“道”,是难以用语言来界定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因此也需借助于具体物象的“空虚”来使人体会“无”(道)的特点:“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诞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十一章》)远古的八卦也是现象直观的产物,《周易·系辞下》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陨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可见,八卦是在对象中对“象”之“像”的抽象,而抽象的结果不是导致概念的产生,而是对“象”的模拟,《系辞上》说:“对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先秦哲人这种在现象中直观本质的直观思维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逻辑起点,奠定了古代思维的基本形式,制约着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方向,并影响到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传统批评术语的具象性、模糊性与多义性,作为直观思维(主要表现为把握事物现象的表象特征及其本质属性的主体性活动)的产物,既为历代批评家长期遵奉,也为广大读者所认可。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特点对传统批评术语的形成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汉字没有走上与大多数民族语言共同的拼音化道路,而成为对现象进行概括、模拟的象形一表意符号系统,与古代直观取象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许慎《说文解字叙》认为八卦的起源同时也是文字的起源,文字因而也具有类似“象”的特点:内涵不确定,包容性极大。这就客观上限制了语言文字在数量上的膨胀,“古者字极简,……字简则取义自广。统此一字,随所用而别。熟绎上下文,涵咏以求其立言之指,则差别毕见矣”。尚简不仅是文字的固有特点,而且是使用汉字的文人的习惯,刘大槐《论文偶记》云:“文贵简”,“简为文章尽境”。字简和尚简的语言表达习惯制约着术语概念的精确。西方哲人,力图弄清术语内涵不同层次的逻辑关系,力图区分不同术语之间的界限,其结果是术语增生,而中国古代哲人则不作此种区分,“统此一字,随所用而别’。

一定的时代和社会都拥有只属于自己的文化环境,对于既定文化传统,批评家没有选择的余地,也无法抗拒它的渗透力,只能被刻上历史文化的印记。中国古代直观取象的思维方式,形成的概念术语笼统含糊,缺乏明确定义,这明显的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因为术语概念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符号工具和理论思维成果的物化形式。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建构,都要以内涵和外延明确的术语概念为前提。

气象学定义篇9

一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类型

阅读古代诗话词话,扑面而来的大都是对作家作品艺术精神和风貌神韵的整体直观术语,诸如“气”、“味”、“趣”、“神”、“韵”、“沉郁”、“飘逸”、“阳刚”、“阴柔”等等。它们对传统写意性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把握功能,能够给有共同阅读背景和艺术经验的读者以极大启发。这些术语,不仅是传统批评中沟通批评家和读者的中介,同时因其反复使用被不断注入深刻的美学内涵又成为了传统美学思想体系的概念范畴。

除了诗歌批评的简约性用语,我们在大量的评点派批评文字中,还随处可见从社会人生体验中借用而来的分析小说戏曲形式技巧的术语,诸如“寒冰破热”、“草蛇灰线”、“急脉缓炙”、‘笙箫夹鼓”、“一击两鸣”等等。运用这些不同于诗文评论的术语,往往能够使批评家的文学理解与读者的阅读经验和社会经验协调起来,增加批评的可读性。

此外,清代以来,文学批评中开始出现一些先释后用的术语,如金圣叹提出的“以文运事”、“因文生事”、“因缘生法”,陈廷焯提出的“沉郁”,王国维提出的“悲剧”等。这些批评用语已经不同于那些虽有诗意却内涵模糊的弹性语言,具有确定的内涵,带有现代文学批评话语方式的特点。

二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特点

以西方文学批评的术语为参照,我国传统批评术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模糊性、多义性和具象性。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提出者往往是用以表达自己审美理解中的感受印象,故不作明确界说;运用者则主要也是依据自己的体会,并不注重根据上下文来推断提出者所要表达的含义,故一个概念术语统统难以求得一致。每一批评术语都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多种含义。例如古代批语中常用的术语“味”,就具有这一特点。陆机首先将“味”用之于文学批评,《文赋》云:“阙大羹之遗昧,同朱弦之清泛。”用白煮的肉汁比喻文章缺乏必要的修饰而乏味。《文心雕龙》中多处用“味”,“味”已转变成专门的文学批评术语:“深文隐蔚,余味曲包”(《隐秀》);“儒雅彬彬,信有遗味”(《史传》);“子云沉寂,故志隐而味深”(《体性》);“张衡怨篇,清典可味”(《明诗》)。到了钟嵘《诗品》,“味”特指诗歌的艺术性:“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昧者也”;晋代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昧”。到了唐代诗评中,“味”的涵义又有新的发展。《文镜秘府论》云:“诗不可一向把理,皆须入景语始清味”;“景与理不相惬,理通无味”;“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

这里的“味”显然是指情意交融产生的抒情诗特有的艺术韵味。晚唐司空图进一步提出“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南宋杨万里倡言“去词去意”而诗“昧”犹存,“味”又成为了超乎言间之表的文学韵致,一种综合了诗歌全部艺术要素的美感效应。至此,“味”作为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其基本含义才得以明确。

由于批语术语的提出者是用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因此往往使术语带上具象比喻的色彩。批语术语的具象性使批评文本具有隐喻的特点,如果这种具象比喻贴切中肯,便能超出批评家一己之感受,为后批评家所采用。《石林诗话》卷下曾说:

古今论诗者多矣,吾独爱汤惠休称谢灵运为“初日芙渠”,沈约称王筠为“弹丸脱手”,两语最当人意。“初日芙渠”,非人力所能为,而精彩华妙之意,自然见于造化之妙,灵运诸诗,可以当此者亦无几。“弹丸脱手”,虽是输写便利,动无留碍,然其精圆快速,发之在手,筠亦未能尽也。“初日芙渠”等,出语精当,比喻贴切,作为风格批评的术语,被后人经常采用。

第二,批评术语的人化倾向。以人喻文学,是占代批评术语体系的突出特点,秦汉以来,以气、以性论人的传统,导致六朝批评家以人为喻的术语成批出现。古人批评中普遍采用的诸如“气”、“才”、“性”、“情”、“志”、“骨”、“神”、“脉”、“文心”、“句眼”、“肌理”、“神韵”等术语都是“近取诸身”以人为喻的产物。六朝文学批评大多带有品评特点,而最早设品所论的对象,便是人。品藻人物的风气影响到品画、品书、品诗,自然就带上了由品人带来的特点。

第三,传统批评术语具有长期延续性,在不断运用中注入新的内涵,使其具有活力的同时,也容易老化,几成套语。

例如古代批评的“气”,由单词而推衍为许多复合词,内容越来越丰富,含义各有侧重。有的侧重于人身之气,如“志气”、“意气”、“气力”、“风气”、“生气”、“神气”、“才气”等;有的侧重于艺术方面,如“辞气”、“气象”、“气格”、“气势”、“气体”、“气韵”、“气脉”、“骨气”、“气味”、“气调”、“气候”、“声气”、“气魄”等。古人谓“文以气为主”,居于主体地位之“气”便成为判断作家作品艺术品位的重要尺度,由此衍生出如此之多的“气”,其原因就不难理解了。玩味之余,很难辨别各种近似而又含义模糊之“气”的含义,不觉反生疑惑:是否有必要提出这样多烦琐之“气”?“掷笔三叹之余,好心肠的行家应该告诉普通读者一个诀窍:与其永远纠缠不清,不若大刀阔斧”,将这些眩人眼目的“文字迷宫”予以合并归类,抓住它们所要传达的真正含义。

随着小说戏曲批评的兴起,批评家“别作奇警之新熟字以为命名”,如评《西厢》有烘云托月法,月度回廊法,羯鼓解秽法,那辗法,浅深恰好法,起倒变动法;评《水浒》有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大落墨法,绵针泥刺法,背面铺叙法,弄引法,獭尾法,正犯法,略犯法,极省法,欲合故纵法,鸾胶续弦法,等等。这些术语来自日常生活用语,易流于批评者个人一时之趣味,不易被他人理解。故这一类的批评术语只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在一部分小说戏曲作品的评点中运用,频率较低。

三古代文学批评术语的文化成因

传统批评术语产生于汉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中,打上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烙印。先秦时期,哲人对于抽象意义的表达普遍是从具体的感性对象人手的,并借助于感性对象本身的某些特点使人领悟其所要表达的抽象内涵。孔子强调高尚独立的人格,但也从未作过关于人格的抽象论述,而只是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老子认为“有生于无”,“无”即“道”,是难以用语言来界定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一章》),因此也需借助于具体物象的“空虚”来使人体会“无”(道)的特点:“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诞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十一章》)远古的八卦也是现象直观的产物,《周易·系辞下》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陨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可见,八卦是在对象中对“象”之“像”的抽象,而抽象的结果不是导致概念的产生,而是对“象”的模拟,《系辞上》说:“对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先秦哲人这种在现象中直观本质的直观思维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逻辑起点,奠定了古代思维的基本形式,制约着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方向,并影响到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传统批评术语的具象性、模糊性与多义性,作为直观思维(主要表现为把握事物现象的表象特征及其本质属性的主体性活动)的产物,既为历代批评家长期遵奉,也为广大读者所认可。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特点对传统批评术语的形成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汉字没有走上与大多数民族语言共同的拼音化道路,而成为对现象进行概括、模拟的象形一表意符号系统,与古代直观取象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许慎《说文解字叙》认为八卦的起源同时也是文字的起源,文字因而也具有类似“象”的特点:内涵不确定,包容性极大。这就客观上限制了语言文字在数量上的膨胀,“古者字极简,……字简则取义自广。统此一字,随所用而别。熟绎上下文,涵咏以求其立言之指,则差别毕见矣”。尚简不仅是文字的固有特点,而且是使用汉字的文人的习惯,刘大槐《论文偶记》云:“文贵简”,“简为文章尽境”。字简和尚简的语言表达习惯制约着术语概念的精确。西方哲人,力图弄清术语内涵不同层次的逻辑关系,力图区分不同术语之间的界限,其结果是术语增生,而中国古代哲人则不作此种区分,“统此一字,随所用而别’。

一定的时代和社会都拥有只属于自己的文化环境,对于既定文化传统,批评家没有选择的余地,也无法抗拒它的渗透力,只能被刻上历史文化的印记。中国古代直观取象的思维方式,形成的概念术语笼统含糊,缺乏明确定义,这明显的不利于科学的发展,因为术语概念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符号工具和理论思维成果的物化形式。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建构,都要以内涵和外延明确的术语概念为前提。

气象学定义篇10

党的*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并逐步丰富完善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大进一步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并提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的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因此,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和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容,并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实践,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断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不断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措施,扎实推动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也要看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艰巨并且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一些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还不够深入,思想和行动还没有真正转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少数党员、干部在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影响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保障机制和体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是党中央根据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阶段的实际,着眼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三)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党的*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得到保持和发展。但是,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和新任务,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我们党的执政能力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和不符合的地方。突出的表现是:一些领导班子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不能适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一些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还不够高,驾驭工作全局、领导科学发展、解决发展矛盾、开展群众工作等方面的能力不强;一些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党性锻炼、党性修养不够,先进意识、党员意识不强,等等。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对于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与时俱进地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利于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有利于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顺应时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有利于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实现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当前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对气象工作最为重视的时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对气象服务需求最为旺盛的时期,也是气象事业自身发展基础和外部支持条件最好的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把对气象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把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国际社会对气象工作的关心、关注、关切程度都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解放思想,更加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认识气象事业发展的历史方向和发展条件与环境,准确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改革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认真制定符合客观实际和*需求的政策方针,认真分析并着力解决我县气象事业在业务服务、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决策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与做好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有机融合起来,与时俱进地思考和谋划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客观实际的新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任务,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科学发展的大局。

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密切结合思想实际和工作实践,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坚持统筹兼顾,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二要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在于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通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气象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气象事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大局也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但还应当清醒地看到,在较长时期内我们仍将面临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和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这一根本矛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气象事业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的新需求,我们必须坚定和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刻理解党和人民继续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要求和愿望,深刻理解并下力气解决发展思路不清、发展信心不足、发展方式落后、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继续艰苦奋斗,努力工作,全面推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

三要坚持把握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这两个主题。总书记指出,气象工作非常重要,对于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气候变化是国际上的热点问题,你们要做好研究工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总书记要求气象部门,要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气象预报预测能力,搞好各项气象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气象灾害,是党中央、国务院最为关注的气象工作,是我们以人为本,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的着力点。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重点是必须强化对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极端重要性的认识问题;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重点是必须解决影响和制约气象观测质量、预报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等关键问题。

四要切实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在于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转化为谋划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领导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促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广大人民群众和气象干部职工感受到气象事业的新变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本领,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认识气象事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准确认识实现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在于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气象部门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气象科学发展上来。

三、正确把握方针政策,认真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县气象局《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对学习实践活动做出了全面规划和安排。全局上下要把握要点,保证进度,强化力度,认真组织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务求学习实践成效。

(一)要正确把握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本部门本单位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

把握和贯彻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关键是:高举一面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突出一个主题,就是科学发展;围绕一个总要求,就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明确三个着力点,就是要着力转变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二)正确把握好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根据上级要求,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达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四个方面的目标要求。根据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地方县委、政府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提出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达到以下六项目标要求: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加深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重点强化对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极端重要性的认识,把握气象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内容,把握科学发展与气象防灾减灾的密切联系和内在规律,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各领导干部在气象工作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树立符合气象部门实际的科学发展理念,自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

二是提高管理能力。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各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部门和单位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本领进一步提高,"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新理念进一步确立,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的步伐显著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各项任务进一步落实,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解决突出问题。必须着力解决气象业务服务的能力与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日益增长需求的不适应问题;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三个系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中的各轨道业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气象现代化体系的三个体系发展的不协调;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速度、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不协调;创新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问题;加强党的建设,转变干部职工工作作风问题等。

四是创新体制机制。要以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为目标,以解决影响和制约气象观测质量、预报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等关键问题为重点,制定进一步推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路、理念和举措,着重建立健全推动科学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定和体制机制,切实转变职能。

五是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切实抓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推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和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学风、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廉政勤政意识进一步强化,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六是推动科学发展。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提升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机遇,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努力实现: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提高管理水平上取得新成效,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加强党的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在提高天气预报预测水平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方面有新作为,保持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好势头、好局面、好氛围。

(三)正确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这次学习实践活动要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解放思想。要继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把解放思想贯穿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完善体制机制。二是突出实践特色。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大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相结合,与学习贯彻*届三中全会精神相结合,与构建科学防灾减灾机制和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相结合,与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相结合。三是贯彻群众路线。学习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扬民主,吸收群众全程参与。要面向基层和广大群众征求意见和建议,及时将学习实践活动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向群众通报。要搞好群众满意度测评,把群众满意程度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四是正面教育为主。学习实践活动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单位领导班子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自觉查找存在的问题,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四、采取有力措施,务求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切实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环节到位,确保学习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成效。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已经成立并运行。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要在领导小组的具体领导下有序、有力、有效开展。全局干部职工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完成。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从实际出发,在活动形式、具体方法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丰富活动内容,找准活动载体,积累活动经验。学习调研要坚持改革创新,做到真学真用,切实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分析检查要坚持改革创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查摆问题、分析根源、总结经验教训;解决问题要坚持改革创新,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完善制度要坚持改革创新,突破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方式方法要坚持改革创新,尊重基层创造,使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研究和思考有利于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各科室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调研,为形成有利于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出谋划策,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规章制度。党支部要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立足气象工作实际,认真思考和研究哪些问题是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哪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对群众和社会各界反映强烈、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突出问题,要制定措施,加大力度;对那些应该解决但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研究提出支持解决的思路,并向群众和社会各界多做宣传解释工作,争取理解和支持。

气象学定义篇11

汉语抽象名词语义韵研究有其自身传统。汉语学界大多从中性词的语义偏移现象着手研究,吕叔湘的《中性词与褒贬义》(1983)开风气之先。邹韶华(1986,1988,2001,2004,2007)在这方面的研究则最为突出,他从具体现象、偏移类型、偏移原因等方面持续深入探讨了该问题。吕禾(2002)、王碧辉(2009)、修丹丹(2010)、胡英彬(2012)等都在邹先生的框架下进行了相关研究。

语料库语言学所声称的“语义韵”(semantic prosody)是指“一种搭配现象,它是指某些词语由于经常同具有某种语义特征的语言单位共现而产生的一种语义色彩。这种语义色彩可能是积极的,可能是消极的,还可能是中性的”(王泽鹏,张燕春 2005)。语义韵研究与传统词汇学所做的褒贬义研究存在着方法论上的区别,前者不仅能发现明显倾向的褒贬词,而且还注重依靠语料库统计、语料软件分析观察某些词语“隐性”的语义韵色彩。语义韵研究注重定量统计分析,而传统的褒贬义分析多属于朴素语感层面的定性分析。

基于语料库对抽象名词语义韵进行研究的论著尚不多见。Xiao & Mcenery(2006)论述了“结果”类抽象名词语义韵连续统现象,认为“硕果、成果、结果、后果、苦果、恶果”从左至右积极意义渐弱,而消极意义渐强。再如传统研究认为“成果、结果、后果”三词依次表现褒义、中性义、贬义。而姚双云(2007)的研究显示,“结果”虽然有中性用法,有积极用法,但是从概率来说,很大一部分却都表示消极语义,他的统计如下:1)消极语义韵占语料的72.5%;2)中性语义韵占8.33%;3)积极语义韵占19.17%。这说明传统的褒贬义分析对“结果”的描述是不准确的。卫乃兴(2011:110)对“局面”的语义韵进行了探讨。方清明(2013a)则对“脸色”的消极语义韵和“滋味”的错综语义韵性质有所考察。

综上,上述研究对认识汉语词语的语义韵现象有所帮助,但是毋庸讳言,这类研究还不成系统。汉语学界真正将大规模语料库和语料分析软件相结合进行词语语义韵研究的论著则凤毛麟角。鉴于抽象名词语义韵现象的复杂性,本文使用“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平衡语料库”(以下简称“语料库”)和Antcon3.2.4w分析软件(以下简称“Antcon3.2.4w”),从定量与定性角度系统考察《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下简称“《现汉》”)中抽象名词的语义韵问题。

二、《现汉》抽象名词语义韵的计量考察

统计《现汉》发现,其对少部分抽象名词的褒贬义进行了标注,如对“地步1”的释义是“处境;景况(多指不好的)”。“多指不好的”标明了“地步1”的贬义性质,类似的还有“后果、货色2、论调、气焰、权术、下场、宗派”等7个。对“榜样”的释义是“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多指好的)”。“多指好的”标明了“榜样”的褒义性质,类似的还有“契机、时机”等两个。

通过抽象名词词表[1]对比发现,《现汉》未能充分标注抽象名词的语义韵,详情如下:

1)明显具有贬义性质的抽象名词37个:

败类、暴行、弊病、弊端、恶报、恶感、恶果、恶习、恶意、害处、坏话、坏事、坏水、坏账、祸患、祸事、祸端、祸根、祸害、禁忌、谬论、骗局、骗术、缺德、缺点、缺陷、时弊、罪案、罪错、罪恶、罪过1、罪行、罪名、罪孽、罪责、罪证、罪状

2)明显具有褒义性质的抽象名词20个:

爱心、宝库、才干、才华、才具、才能、才气、功德、功绩、功劳、功效、功业、好处、好评、好事、杰作、精华、精英、益处、优点

上述两类词语构词语素多为“好”或者“坏”的字眼儿,如“爱、宝、才、功、好、精、益、优”与“败、暴、弊、恶、坏、祸、谬、缺、罪”等。可能是由于这类词语褒贬倾向太过明显,加上篇幅珍贵,所以《现汉》未加以标注。

3)具有消极语义韵的抽象名词50个:

把柄、把戏、处境、代价、行径、好气儿、幻想、境地、纠纷、局限2、看法、空文、空想2、脸色、流言、路道、门户4、门派、脾气、偏见、气候2、气话、气性、情节、情绪、圈套、权柄、权欲、世道、事变、事端、事故、事件2、事态、是非、手段2、田地、问题5、污染、陷阱、心结、心事、心术、谣言、野气、野心、意见、意气、阴谋、状况

4)具有积极语义韵的抽象名词31个:

成就、成果、成绩、创造性、策略、朝气、胆略、胆识、贡献、光明、活力、价值、 魅力、模范、派头、奇迹、旗帜、气概、气派、气魄、气势、气质、情操、人才、事迹、天赋、希望、心地、愿望、智慧、智谋

3)、4)两类抽象名词具有消极或者积极语义韵,但是这种倾向并不能直接从构成成分的字面意义推导出来,这种情况是需要重点考察和探讨的。《现汉》标注“权术”的贬义性质,而未标注“权柄、权欲”的贬义性质;标注“榜样”的褒义性质,而未标注“模范”的褒义性质。这说明词典对抽象名词的褒贬义标注是不成系统的。按照一致性原则,词典应当对上述词语的语义韵进行标注。

5)具有错综语义韵的抽象名词5个:局面、气味、味道、味儿、滋味。

上述与语义韵相关的抽象名词共计143个,加上《现汉》已经予以说明的11个,共计154个。本文着重探讨3)、 4)两类。

三、利用Antcon3.2.4w分析消极语义韵抽象名词

Antcon3.2.4w是由日本早稻田大学科技学院Laurence Anthony博士编写的一款绿色、跨平台语料处理软件,可以通过网络免费下载。该软件能够用来分析汉语语料,前提是:第一,语料必须是分词的;第二,该软件菜单上的语言设置栏需要调整到“汉语解码”状态;否则Antcon3.2.4w不能识别。该软件具有7大功能:索引行(Concordance line)、索引行分布(Concordance plot)、 文件来源(File view)、词簇分析(Clusters)、搭配性分析(Collocates)、词表分析(Word list)、对比词表分析(Keyword list)。 使用者还可以根据个人的研究需要,使用高级检索功能,对搜索条件进行设定,分析能力强大。本文主要运用其词簇、索引行、搭配三大功能来分析汉语抽象名词的语义韵。

Svartvik(1992:8―10)认为“语料库比内省法客观;语料库数据容易被其他研究者验证;语料库研究提供频率数据”。利用Antcon3.2.4w可以穷尽地罗列出节点词所有词簇的表现,这与传统的内省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前者不受大脑思维的局限,数据具有穷尽性特征。

如前所述,我们调查发现具有消极语义韵的抽象名词50个,有的词语其消极性尽管不能从构成成分的字面意义进行推导,但是相对比较容易识别,如“把柄、把戏、行径、圈套、事变、事端、纠纷”等。而有些抽象名词的消极语义韵是需要结合语料库和软件分析才能发现的。下面举例进行详细说明。

1.利用Antcon3.2.4w分析“情绪”的语义韵

我们把语料库里所有关于“情绪”的用例(分词语料)导入Antcon3.2.4w,得到“情绪”的索引 1200 行。检索“情绪”的二字词簇,可以发现关于“情绪”语法类联接情况,排名前三位的是:第一,“X的情绪”(共计426例),大多为消极表达,如“复杂的情绪、感伤的情绪、冷淡的情绪”等,但也有“高涨的情绪、愉快的情绪”等积极表达。第二,“V+情绪”(154例),绝大部分为消极表达,如“敌对情绪、对立情绪、抵触情绪、逆反情绪、反叛情绪、失望情绪”,少部分为中性表达,如“学习情绪、生产情绪、劳动情绪”等。第三,“a+情绪”(113例)绝大多数为消极表达,如“消极情绪、紧张情绪、不安情绪、偏激情绪、急躁情绪、负面情绪”,较少积极表达,如“乐观情绪、欢快情绪”等等。检索“情绪”的三字词簇发现,有意义的多词单位[2]如:X种情绪(28例)、思想情绪(26例)、情绪波动(21)、情绪上(17)、不满情绪(12)等等,上述搭配大多数都表达消极语义韵,少数为积极或中性语义韵。我们还可以继续检索四字词簇、五字词簇等等。上述初步的定性分析说明,“情绪”的消极语义韵频率较高。

下面我们用抽样统计的方法定量分析“情绪”的语义韵。我们对“情绪”的索引行每隔12行进行抽取,得到随机的100条索引穷尽分析这100条索引的。

表1的抽样统计说明,“情绪”的消极语义韵频率确实最高,占61%,相关搭配如“不满情绪、消极情绪、紧张情绪、不稳定的情绪、恐惧情绪、失望情绪、失落情绪、感伤情绪、悲观情绪、空虚的情绪”等等。其次是积极语义韵,占 25%,相关搭配如“高涨的情绪、激动的情绪、兴奋愉快的情绪、自信乐观的情绪”等等。中性语义韵表达仅占 14%,相关搭配如“生产情绪、群众情绪、学习情绪”等。

表1所反映“情绪”的语义韵倾向,还可以得到其他证据支持。我们发现“情绪”表达消极语义韵时,是无标记的。例如:

(1)教育对象正在火头上,不去处理,等他情绪稳定之后再讲道理。

(2)较难的课文孩子能在短时间内背诵下来,而很浅的数学公式他却长时间记不住,这里就有情绪问题。

(3)从庄员们的产生情绪到幸福的生活,每一个小的问题,他都谈得非常仔细而具体。

以例(3)为例,“产生情绪”不是指产生正面情绪,而是指产生负面情绪,这似乎是一种约定俗成,是人们在语义理解时的习惯性偏好。再如“情绪稳定”也是指负面情绪的稳定,而非指正面情绪的稳定;“情绪问题”也是指负面情绪问题,而非正面的情绪问题。这都说明“情绪”表达消极语义韵是默认的,无标记的。再如“情绪激动、情绪不稳定”等都优先解读为消极语义倾向。更有意思的是,观察语料库发现,“有情绪”和“没情绪”都倾向于消极语义韵。如例(4)和例(5):

(4)当时,战犯管理所的干部、战士都是临时抽调来的,不少人有情绪,工作不安心。

(5)织云摇摇头,颓丧地道:“我谈不到了,对什么都没劲,也没情绪,好多年不写,也没法子写了。”

“有情绪”是指有不满的意见;“没情绪”与“没劲”相互呼应,指没有灵感,没有动力等。

2.利用Antcon3.2.4w分析“状况”的语义韵

《现汉》对“状况”的释义是:“名情形:经济~|健康~。”从上述释义来看,“状况”的语义韵似乎并不太明显,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一些倾向性的表现。检索语料库发现“状况”共计1309例,基于Antcon3.2.4w中200行索引所做的分析,得到结果:

消极语义韵占68%,中性语义韵占30%,积极语义韵仅占2%。

可见“状况”多为消极语义韵,也用于中性语义韵,但是极少用于积极语义韵。例如:

(6)关键问题是改变缺乏技术人才以致技术落后的状况。

(7)去年十月份,联营厂出现流动资金紧张状况,外贸部门立即提给五万元周转资金。

基于Antcon3.2.4w分析发现,“状况”往往是需要改变的,因此有“改变……状况、纠正……状况”等表达,但一般不说“获得……状况、取得……状况、达到……状况”等,这从直观上证明了“状况”的消极语义韵。另外,“紧张状况、不正常状况、不公平的状况、条件差的状况”等搭配也是消极的。从与其他近义词的比较来看,也能够验证“状况”的消极语义韵,如可以说“最佳状态、最好状态、上佳状态”,但是一般不说“最佳状况、最好状况、上佳状况”。

3.利用Antcon3.2.4w分析“代价”的消极语义韵

《现汉》收录了“代价”一词:

代价 名 ①获得某种东西所付出的钱。②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胜利是用血的~换来的|用最小的~办更多的事情。

“代价”在语料库里出现 216 例,利用 Antcon3.2.4w 分析发现,以“付出”为左搭配词,以10L(L为英语Left的缩写)为跨距,得出“付出……代价”共74例,占总数的34.3%。其内容多为“付出惨痛的代价、付出血的代价、付出巨大的代价”等消极语义,如例(8)。“以(牺牲)……为代价”共13 例,如例(9)。“不惜(一切)……代价”共计12例,如例(10)。

(8)这样做的结果,不是转化不成,就是勉强转化了,但是付出了过高的代价,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9)实际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来维持公平,把社会性失业转嫁到企业身上,影响企业的生产发展。

(10)既不能不惜一切代价地搞增产,也不可抛开增产而片面地讲节约。

上述“代价”的搭配在语料库中总计99例,占总数的46%。另外,“代价”的右搭配词多是“高、巨大、惨痛”等。在人们的认知里,“代价”多为巨大的、沉重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说是“代价”。小的、低的“代价”往往不值一提。“代价”几乎没有积极语义,而“价值”则可以是中性的,也可以是积极的,例(11)中的“有较大的价值”就不能换为“有较大的代价”。

(11)这部录相片所记录的斋醮仪式,对于研究宗教学、民俗学等都有较大的价值。

再如孙慧妍(2006)、李宗江(2008)已经指出了“问题是”的负面评价色彩。方清明、彭小川(2011),方清明(2013b)指出了“有问题”的消极倾向。我们进一步利用Antcon3.2.4w分析“问题”词簇,发现“VP+问题”构式的实例“解决问题、成问题、找问题、有问题”等高频搭配大多都是消极的。“NP+问题”构式的很多实例也是消极的,如高频搭配“民族问题、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家庭问题、教育问题、高考问题、安全问题”等等。例如,人们谈论“民族问题”是指民族之间存在矛盾、斗争等问题。谈论“质量问题”是指质量不好的问题。

我们对“脾气、手段2、意见、处境、境地、局限2、偏见、事件2、事态、脸色、田地”等抽象名词的消极语义韵也有详细分析,兹不赘述。它们的消极语义韵值得关注,需要利用语料库和语料库分析软件来揭示。总之,利用 Antcon3.2.4w 软件可从定性、定量方面更好地帮助人们分析抽象名词的语义韵性质。

四、利用Antcon3.2.4w分析积极语义韵抽象名词

如前所述,积极语义韵抽象名词有31个,某些词语的积极性尽管不能从构成成分字面意义进行推导,但是相对比较容易识别,如“成就、模范、气概、事迹”等。而有些抽象名词的积极语义韵是需要结合语料库和Antcon3.2.4w分析才能发现的,下面举例说明。

1.“成绩”的积极语义韵分析

罗陈霞、朱彤(2004:51)认为“成绩”属于中性词,“成就”属于褒义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确实能听到“小明成绩不错、小强成绩很差”等说法。这是不是意味着“成绩”真的属于中性词呢?检索语料库发现“成绩”1062例,以Antcon3.2.4w的200条索引行为考察对象,发现仅有24 例表现出消极语义韵,如“成绩不好、成绩不高、成绩差”等。但是多达176例都表达积极语义韵。例如:

(12)我国老将许海峰、王义夫多次在奥运会和世锦赛上取得好成绩。

人们可以说“取得好成绩、取得巨大成绩”,但一般不说“取得很小的成绩”。人们可以说“优异的成绩、成绩优异”,但是不太能说“不高的成绩”。可以说“获得可喜的成绩”,一般不说“获得了令人担忧的成绩”。以上分析说明,“成绩”具有积极语义韵。总之,“成就”与“成绩”都具有积极语义倾向,只不过前者比后者更加凸显。

2.“时机”的积极语义韵分析

语料库里“时机”出现226例,利用Antcon3.2.4w发现,搭配频率在2次以上的有“有利时机”“教育时机”“好时机”“抓住时机”“时机成熟”“抓紧时机”“时机已经成熟/到了”“适当时机”“把握时机”“掌握时机”“最好时机”“等待时机”“最佳时机”“看准时机”“选择时机”等。它们倾向于积极语义韵,共计155例,占总数的68.5%。如果加上搭配频率为1次的用例,“时机”的积极语义韵比例还会更高。从比较的角度来看,可以说“不好/糟糕/很差的时候”,但是一般不说“不好/糟糕/很差的时机”,这也能说明“时机”偏向积极语义韵。

再如,语料库里“心地”出现35例。其中32例都偏向积极语义韵,占总数的91.4%,如“心地善良、心地坦诚、心地坦白、心地纯洁、心地耿直、心地纯正”等。仅有3例为消极用法,如“心地歹毒、心地狭隘、心地毒狠”,其中有两例来自翻译作品。总的来看,“心地”绝大部分用于积极意义。与“心地”不同的是,“心术”却是消极的,最高频的搭配是“心术不正”。

五、余 论

本文以大规模语料库和 Antcon3.2.4w 相结合考察了154个与语义韵有关的抽象名词。发现权威词典对抽象名词的语义韵标注是不全面的,仅对极少部分进行了标注。有些应该标注的未能标注。另外,我们发现有些具有语义韵倾向的抽象名词在义项上没有体现。如《现汉》仅仅标出“局限”的动词义项,我们认为应该设立一个名词义项,名词“局限”属于消极语义韵抽象名词,如“存在一定局限、思想局限”等。“问题”除了词典所列的4个义项以外,还应该增加一个新义项,表示“有问题”的意思,也属于消极语义韵,如“问题大米、问题奶粉”等等。

其次,对抽象名词语义韵进行考察,有利于词典语义韵的标注完备性以及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准确区分。如“地位”与“地步”,“状态”与“状况”,“心地”与“心术”等都可以通过语义韵维度进行很好的辨别。

最后,基于大规模语料库和Antcon3.2.4w软件对抽象名词进行研究具有方法论上的创新意义。其中尤其是 Antcon3.2.4w 软件对高频词语的处理非常高效,能为共时常用词语的定量定性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举例来说,袁毓林(1992)指出非单音节的二价名词(多属于抽象名词的下位类型)能够被介词结构“对……”所修饰,许晓华(2012)更是认为介词结构“对……”应该作为二价名词词典释义和配例时的首选格式。

我们认为抽象名词的个性很强,很难说某个格式是其释义或者配例的首选格式。如“印象”属于典型的二价名词。按照许晓华(2012)的观点,“A对B的印象……”应该属于首选格式。但是基于语料库和Antcon3.2.4w软件来分析“印象”会发现,“印象”的602个用例里,最为高频的搭配是“留下……印象〈112〉”,其次是“深刻(的)印象〈80〉”, 第三是“印象(很)深(刻)〈53〉”, 第四才是“对……印象〈44〉”,第五是“给……印象〈40〉”,第六是“在……印象中〈20〉”。很明显,在真实的语言使用中,“对……印象〈44〉”格式并非“印象”的首选格式,其首选格式应该是“留下……印象”。基于语料库和软件的分析无疑对词典的释义或者配例有着重要影响。

附 注

[1]我们在“国家语委现代汉语通用平衡语料库词汇频率表”的基础上,生成抽象名词词表,频次在 50次以上的抽象名词共计1137个,由于篇幅限制,该表相关信息不能呈现,有需要者可与作者本人联系。

[2]所谓“多词单位”是指由两个或多个词语高频复现而构成的单位,详细说明可参考方清明《汉语抽象名词的语料库研究》(2014)。

参考文献

1.方清明.汉语抽象名词的语料库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14(4).

2.方清明.口语里由“没+抽象名词”构成的应答标记.对外汉语研究,2014(11).

3.方清明,彭小川.论“问题”的组配能力与临时概念化功能.语言科学,2011(4).

4.胡英彬.“意见”的语义偏移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李宗江.表达负面评价的语用标记“问题是”.中国语文,2008(5).

6.罗陈霞,朱彤.经贸汉语高级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7.吕禾.现代汉语词语褒贬义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8.吕叔湘.中性词与褒贬义.中国语文,1983(5).

9.孙慧妍.“问题是”的篇章连接作用.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9).

10.王碧辉.中性词语语义偏移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1.王泽鹏,张燕春.语义韵律理论.同济大学学报,2005(4).

12.卫乃兴.词语学要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13.修丹丹.“影响”的语义偏移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4.许晓华.二价名词的词典释义和配例.辞书研究,2012(4).

15.姚双云.连词“结果”与“所以”使用差异的计量分析.宁夏大学学报,2007(6).

16.袁毓林.现代汉语二价名词研究.∥沈阳,郑定欧.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8.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9.邹韶华.名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语义偏移现象.中国语文,1986(4).

20.邹韶华.中性词语义偏移的原因及其对语言结构的影响.∥语法研究和探索(四),1988.

21.邹韶华.语用频率效应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2.邹韶华.求真集:对汉语语法问题的一些思索.北京:三联书店,2004.

23.邹韶华.中性词语义偏移的类型与成因.外语学刊,2007(6).

24.Michael S. Quantitative Data on Multiword Sequences in English: The Case of the Word “world”.∥Hoey M, Mahlberg M, Stubbs M. (eds.) Text, Discourse and Corpora:Theory and Analysis. London: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Ltd, 2007.

气象学定义篇12

(二)科学设计教学模块

1.政治理论与党性修养模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性教育,着力提升思想理论水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了解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深入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掌握社会调查研究与分析方法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深入了解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准确理解和把握党的十八精神、系列讲话精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国气象局贯彻落实上述精神的战略部署。本模块课程共计52课时,占总课时量的27%。

2.气象现代化与全面深化改革模块理解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科学内涵、以及面临的挑战、目标和主要任务,深入了解基层气象现代化、县级机构综合改革的思路、要求和进展。该模块针对管理类和业务类青年干部,设置3门不同课程,管理类干部着重了解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总论、气象部门人才队伍建设、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与公务员管理等内容,业务类干部则学习气象预报预测业务新发展、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气候资源利用等内容,使培训更具针对性。本模块课程共计60课时,占总课时量的31%。

3.任职综合能力培养模块掌握科学管理、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财务体制和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培养良好职业素养的管理心理学方法,提高引导媒体、调节情绪的技巧,以及公文、文字材料写作能力,侧重对青年干部自身技能、综合素质及领导能力培养。本模块课程共计44课时,占总课时量的23%。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时事政策,设置《国情世情民情》专题讲座,使青年干部了解社会主义发展中世情、国情和民情概况,科学合理处理三者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高实干兴邦的勇气和能力。挖掘湖湘文化资源和湖南红色资源,设置特色专题讲座《湖湘文化———圣贤人格与英雄气质》,使青年干部了解湖湘文化,增强人文素养。

4.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指出,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要求,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2013—2017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强调,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加大案例教学比重,2015年前省级以上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案例课程占能力培训课程的比例不低于30%。因此,在本教学计划编制过程中,综合运用课堂讲授、研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现场体验式教学、研讨与交流、座谈、考核与汇报等多种培训方法,同时,根据学员的需求与现代气象业务需要增加案例教学,加深理论知识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如,设置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基层综合改革和气象社会管理等案例教学。根据干部教育培训特点,安排了专题研讨、座谈交流和学员论坛等。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占总课时量的46%。

二、气象干部教育培训延伸思考

(一)创新教育培训理念

以现代教育培训管理理念为支撑,培训项目的开发,教学计划的编制,遵循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项目策划、分类组织实施、培训评估反馈“四环节”,教学组织遵循学计划、学要求、统一培训教材、统一考试考核、统一效果评估“五统一”的要求,创造性地运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开展青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二)拓宽师资选聘方式

加强与高校、党校院所、社会主义学院、干部培训机构的合作,聘请有影响力的专家和教授授课,丰富学员信息、拓宽学员视野,使青年干部既了解国内外形势、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又明确部门重大决策部署、重要工作任务,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综合素养、增强综合能力。

(三)丰富培训教学方式

遵循成人培训规律,针对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采用专题讲座、研讨、座谈、体验式、拓展活动等教学方式,培训效果良好,受到广大学员普遍欢迎。

气象学定义篇13

一、传教士的科学文化素养

在西方国家,一般而言,传教士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和文化素养,只有这样他才能被信教者所信服和接受,很多到中国传播耶稣会教义的传教士都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在西方传教士心目中,耶稣能将世间万事万物安排得井然有序,使得每样事物都恰到好处,所以耶稣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和数学家。因此,每个传教士,除了对教义特别熟悉之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意大利传教士王丰肃,又名高一志,字则圣。其著作除教义方面的之外,还有《西学齐家》、《空际格致》二卷、《违道纪言》一卷等。《空际格致》这本书介绍了许多西方气象知识,这是当时传教士最早介绍到中国的欧洲气象知识。

明清之际,传教士们来中国并非只是向我国传授先进的科学知识,其本质在于传播耶稣教义,努力争取让更多的中国人皈依耶稣教。但是,他们深知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深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如果单纯地传播耶稣教,难免会遇到重重阻碍,所以他们不得不以近代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敲门砖,逐渐打入中国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并使其被一些当权者所接受,从而使得许多传教士被委以重任,比如利玛窦、南怀仁等。如此一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和运用,当然其中也涉及气象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这对明清时期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传教士撰写气象相关著作,传播气象知识

明清时期,许多来华的耶稣传教士都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掌握一些当时最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知识,他们将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撰写成书,开阔了中国人民的视野。我们熟悉的一些著名传教士也撰写了一些和气象科学相关的著作,如高一志的《空际格致》、南怀仁的《坤舆图说》、玛吉士的《新释地理备考全书》等。这些书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气象现象进行了科学的介绍,让更多的中国人民了解了这些现象产生的原理,对当时气象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一)风的知识

对于风这一自然现象,南怀仁和高一志都认为它是干热之气,具体为南怀仁在《坤舆图说》中提到风是大地干热之气,高一志在《空际格致》中提出“风本质乃地所发干热之气”。

高一志在《空际格致》中阐述道,古时候的人认为风只是充塞整个空际的气体而已,在其静止时就是气体,在其运动的时候就转变成了风。高指出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随后他为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依据,因为在没有风的时候,空中大气依旧会运动;如果借助人力,让人挥动扇子,扇子周围的空气也会运动,这样说来难道扇子周围运动的气体也能称为风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高虽指出了古时候观点的错误之处,但他承认会有这样的观点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当大地干热气上升至大气中层时,被寒冷的气体所抑制住,无法再继续上升,但是其本身的性质极轻,所以无法下降,就使得其只能在横空中活动。而它在横空中运动的快慢取决于气体的多少、清浊程度等,如果气体上升时既迅速又强度大,那么一旦遇到冷空气阻碍,下降时必定会迅速而猛烈。由此可知,风在运动时,其上下左右的空气都是随着它运动的,由此看来,认为风是运动的气体也是情有可原的。

高一志还解释了为什么在一些情况下会经常刮风。春秋时候多风,是因为这两个季节空际之中多聚集了干热之气;黎明和早晨之时多风,是因为太阳升起时,一定会多聚集干热气体;雪融化时多风,是因为雪里面有干热之气,干热之气会与湿冷的雪相分离,就生成了风。

风是会随着产生其的元质不同而变化的,也会随着它所经过地方的变化而变化,如北风、西风大多经过雪山高地,所以大多寒冷干燥,南风东风大多经过海上,又经过赤道等热地,所以较为湿热。

风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对人类是有诸多好处的。南怀仁在《坤舆图说》中列举了风的四大好处:其一,风可以拂动周围的空气,使人心平气和,有利于呼吸;其二,风能促进降雨,滋养土地,促进万物生长;其三,风可以散去大地湿气,使自然界的动物们舒爽,也能促进果实成熟;其四,风能帮助舟楫通行,促进交通。

高一志和南怀仁对风的本质、特征、变化及作用作了详细的介绍,致使明清人对风的认识不再停留在“风婆”这样的神话人物创造风的阶段,而是对这一自然界常见的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云雨的知识

在线咨询
了解我们
获奖信息
挂牌上市
版权说明
在线咨询
杂志之家服务支持
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期刊咨询服务
服务流程
网站特色
常见问题
工作日 8:00-24:00
7x16小时支持
经营许可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企业营业执照
银行开户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其它
公文范文
期刊知识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支付方式
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