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就是力量论文实用13篇

知识就是力量论文
知识就是力量论文篇1

1.1事业(社会)压力

图书馆工作者(以下简称“图书馆人”)要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要发展图书馆学,就要有一颗强烈的事业心。没有事业心,就没有动力,就不能搞好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学也就不会发展。我们搞学术创作,从客观上说,就是要达到如下目的。

1.1.1指导图书馆工作,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

我们写论文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图书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论文选题的主要来源。写论文,搞科学研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若解决不了,自然会产生压力。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也就推动了图书馆工作和事业的发展。

1.1.2提高图书馆学学科水平,促进图书馆学发展,推动学术研究

图书馆学要发展,必须大力开展学术研究。图书馆人进行论文写作,不仅指导了具体工作实践,也同时解决了图书馆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图书馆学就不会发展。这对图书馆人来说,自然也会产生压力。

1.1.3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图书馆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图书馆人进行科研工作,撰写学术论文,不仅指导工作实践,推动图书馆学发展,而且也推动了图书馆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撰写毕业论文和学位论文。这些论文都是为了解决图书馆学教育和图书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也会产生压力。

1.1.4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图书馆学术地位

图书馆的学术地位是靠图书馆人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获得大量科研成果来争得的。搞论文写作,活跃了学术气氛,取得了学术成果,而且水平不断提高,自然会令社会刮目相看,学术地位就会提高。不然,无学术成果,别人看不起,同样也有压力。

1.2自身压力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各种各样的行为,都出自一定的动机,而动机又产生于人们本身存在的各种需求。这些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的需求(或感情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5种。图书馆人也不例外,同样有这5种需求。图书馆人自己的成就(包括学术研究成果)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以满足荣誉感。自己的学术成果要得到社会承认,就要以论文等形式在期刊等载体公开发表,以满足社会尊重的需求。如果不被发表,就会产生心理压力。来自自身压力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晋升职称。因为职称晋升不仅涉及个人荣誉感的满足,更为重要和现实的是晋升职称还涉及工资、住房等生活需求。这种需求如得不到满足,压力自然会更大。欲满足这些需求,尤其是晋升职称,不仅工作要好(“软件”好),还需“硬件”支持。所谓“硬件”,此处是指学术成果(包括论著、科研项目等形式)的数量和质量,最多见的则是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图书馆人欲晋升职称,“软件”首先要满足要求,而“硬件”必不可少。这些又给图书馆人带来一种强大的压力。

上述种种压力,必然促使图书馆人产生论文写作的动力、促使图书馆人产生论文写作的坚强信心和勇气。有了动力、信心和勇气,论文写作的动机也就随之产生了。

2. 选题是关键

有了写论文的动机,就要写作论文。而选题则是开展学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而且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有人说,“题好一半文”,把选好题目视为学术论文成功的一半,可见选题的重要程度。选题,就是要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明确研究的目标和范围。

2.1需要性原则是前提

需要性原则主要从选题的重要性和现实性两方面考虑。图书馆学论文的选题必须是图书馆工作、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发展所需要的课题,不仅需要而且重要,还必须具备现实性。一般说,图书馆学研究重点、研究热点和研究焦点就体现了图书馆学选题的需要性原则。“研究重点”的特征是:(1)在事业和学科发展中地位比较重要;(2)有较多人进行研究;

(3)研究时间较长;(4)产生论著较多。“研究热点”的特征是:(1)大多数从业人员投入研究;(2)是特别关注的热门话题。“研究焦点”的特征是:(1)热门话题中集中研究热点;(2)观点争论中交叉研究热点。

2. 2科学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是关键

科学性是学术论文的特点,也是学术论文的生命和价值,是选题成功的关键之一。选题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1)题目的论点要正确;(2)题目中的概念要明确;(3)要有科学性价值;(4)语言要准确。图书馆学论文的题目必须体现科学性,即要按科学性原则选好论题。

创造性,是指论文的题目要有新意,要有发展。图书馆学的发展,就是一部创造史。图书馆学论文(题目和内容)作为图书馆学的研究成果,当然需具有创造性特点。论文的选题具有创造性,主要体现在:(1)别人未研究过或很少涉足——题目要新颖;(2)不要一般化要引人注目;(3)要体现学科前沿;(4)观点要新,技术或方法要新。总之,题目对图书馆工作和事业发展,对图书馆学发展要能起到推动作用。创造性是学术论文的生命,题目的创造性是写好论文的关键,必须特别注意。

2. 3可行性原则是基础

可行,即力所能及,难易适中,行得通,办得到。图书馆学论文的选题是应在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且经过奋力拼搏之后才能完成的。欲实现选题的可行性,必须根据作者个人的主客观条件进行选题。主观条件,包括个人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和写作水平等。客观条件,包括文献、资料、仪器、设备、时间、经费和导师等。所以,选题时应尽量扬长避短,在主客观最佳点上选择出符合自己的实际写作能力、写作水平的难易适中的论题。具体说,应考虑从如下几个方面选题才具有可行性:(1)自己长期实践且已较为熟悉的领域(包括工作、研究、事业管理和教学及其管理),如长期从事文献分类工作,最好在分类方面选题;(2)自己感兴趣且知识积累较为充足的领域;(3)自己长期跟踪研究过的领域;(4)别人未研究或很少研究,但自己线索较多,知识储备较多的领域;(5)自己善于争鸣的且易于批判(评)的领域等。为增强选题的可行性,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论文题目应大小适中。题目太大,由于所掌握材料限制,文章容易肤浅,写不深,写不透,造成大题小作,没有价值。题目太小,学术价值也不大。所以选题要适中,要根据“小题大作”的原则选题,这样,小题目反而能写出大章,容易驾驭,容易写深写透。(2)选题必须建立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只有当你了解到前人或别人的研究成果、现状时,你才能知道自己的题目是否具有创造性和重要性。当然,这种调查主要靠自己平时的积累,有时也需要突击性调查。

总之,图书馆学论文的选题是写好论文的关键,但欲使论题符合上述四条原则,必须靠自己的知识积累,知识积累是写好论文的基础。

3 知识积累是基础

从上述可知,仅有写作动力和动机而无(或很少)知识积累,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没有(或很少)知识积累,就不能选好论题,同样也写不出好文章。因为,一个人知识累积的数量和质量与其论文的质量几乎是成正比的。所以,研究学术论文写作,必须研究作者的知识积累,要对作者的知识积累给予特别的关注.

3.1知识积累与论文写作的关系

知识积累与论文写作对一个人来说是知识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知识输入(积累)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所写论文的质量也就越高(排除其他因素)人们在输入信息后,他原有知识结构发生质的变化,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新的知识结构。如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提出的方程式:k〔s〕+Ai=k〔s+As〕该方程式告诉我们,人们在吸收了情报后,原来的知识结构(K〔S〕)就变成了新的有序的知识结构(K〔S+AS〕),这种知识结构增强了创造性和思维能力,更富有智慧,他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创造出新思想和新知识。如果他从事学术论文写作,就会使成果具有创造性。

3. 2积累知识的内容

图书馆人写作学术论文,需要积累的知识种类很多,但就其内容来说,不外乎以下三种类型,即图书馆学专业知识核心知识;相关知识内围知识;其它知识——知识。关于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哲学、系统科学、管理学、社会学、数学、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文献学、情报学、档案学、目录学等。其他知识如:科学学、美学、语言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等。以上是从整体上就一般写作所需积累知识而言。而从具体上说,由于题目的性质与论证角度不同,所涉及学科内容不同,所需积累的知识、资料也不会相同。

具体到一个论题,应当积累(输入)如下知识:(1)纵向知识:有关该论题的历史、现状及未来预测;(2)横向知识:有关该论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概况等。有关核心资料、知识,要全面系统重点收集、积累;内围资料、知识,要尽量收集、积累齐全;资料、知识要视需要而收集积累。

3. 3积累知识的方法、手段

主要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和文献检索法。图书馆学论文写作需要收集、积累知识、资料,常用方法是文献检索法,其次是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另外,要写好论文,积累知识必须长期与临时相结合,一般与重点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要写好论文,知识积累是基础,是需要下大功夫才能打好这个基础的。基础打好后,才能“下笔如有神文章写好后只有公开发表,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如何投稿,这也是需特别注意的。

4. 对口投稿是方向

知识就是力量论文篇2

第一节科学的概念及其性质?????????????(1)

第二节科学研究的概念及其能力培养?????????(9)

第二章 科学研灾的方法?????????????????(15)

第一节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15)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实践方法 ?????????????(26)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方法 ???????????????(38)

第三章信息检索与利用????????????????(44)

第一节信息和信息检索 ??????????????(44)

第二节 信息检索工具及其利用????????????(48)

第四章学术论文概论?????????????????(64)

第一节学术论文的概念??????????????(64)

第二节学术论文的性质??????????????(68)

第三节 论文的特点 ????????????????(75)

第五章学术论文的选题????????????????(81)

第一节课题类型和选题原则????????????(81)

第二节 选题的途径、步骤?????????????(100)

第三节 选题的方法????????????????(105)

第六章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 ?????????????(109)

第一节 拟定提纲?????????????????(109)

第二节 写作初稿?????????????????(112)

第三节 实施论证?????????????????(114)

第四节 修改论文?????????????????(118)

第五节 论文定稿?????????????????(122)

第七章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124)

第一节社会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124)

第二节 自然科学论文的写作方法??????????(133)

第八章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151)

第一节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概念及常用标准的使用??(151)

第二节 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相关要求????????(152)

第九章毕业论文的答辩与评价?????????????(167)

第一节学术论文(毕业论文)的答辩?????????(167)

第二节 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评价??????????(175) 3/27/2013Page 1 of 5

第十章 部分专业论文示例???????????????(183)

范文一:少数民族研究论文?????????????(183)

范文二:教育学类论文???????????????(191)

范文三:文学类论文.???????????????(197)

范文四:英语类论文????????????????(204)

范文五:数学类论文????????????????(2l0)

范文六:物理学类论文???????????????(2l6)

范文七:化学类论文????????????????(224)

范文八:生物学类论文???????????????(230)

附录一学术论文的编排规范??????????????(240)

主要参考文献?????????????????????(250)

后记???????????????????????(250)

第一章科学与科学研究(概论)

本章从介绍科学与科学研究的概念及其特征开始,对科学的概念、科学研究的可能性、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及建立基础等等问题做了探讨。并强调了要以更快的速度促进科研创新,必须对科研能力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再认识。

第一节 科学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什么是科学

(一)科学的概念

“科学(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a”,意为“知识”、“学问”。16世纪传人中国,当时将英语“science”译成“格致”,系“格物致知”的简称,以表述实践出真知的含义。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学家福泽吉把“science”译成“科学”并在日本广泛应用。1893年.康有 为引进并使用“科学”二字,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也用了“科学”二字,此后“科学”替代了“格致”,并沿用至今。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在使用和讨论“科学”这一范畴时把它与知识联系在一起,认为科学是关于事实的原因的知识。被誉为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培根,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时,进一步把知识与科学联系在了一起。这里我们所要明白的是.科学是知识,但是却不能说“知识是科学”,即有的知识可以被称之为科学.有的则不能。那么,哪些知识可以被称之为科学呢?罗素曾经把“科学”规定为诉诸人类理性的“确切的知识”,指关于有限领域、有实证根据、有明确适用范同的知识。达尔文说“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性的规律或结论”,指出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科学学的创始人之一J.D.贝尔纳说,“科学可作为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积累的知识传统,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以及构成我们的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的诸态度的最强大势力之一”,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相关活动的事业。

《韦伯斯特新世界大辞典》给“科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科学是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这一定义首先规定了科学的对象;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与规律。这个确定研究对象是不依赖于我们认识主体而存在的客观世界,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规定性和发展规律。这一点是一切科学的前提。我国的《辞海扒1979年版)认为:“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应该按照内在迟辑关系把已知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综合化,使之成为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且这种知识体系仍旧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察,以加深对科学概念的认识。

1.科学是知识体系

这是从理论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所谓知识体系,是说科学不是零星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系统化的知识总和。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科学从来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科学发展受到哲学、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它又是促进整个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最强大的力量。

科学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发展着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科学的萌芽还没有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并且与原始乙术、原始宗教结合在一起;古代科学除少数学科取得理论形态外,绝大部分是实用科学,条理化了的经验知识;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是15世纪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从19世纪末叶算起.其历史

才100多年。科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形成了特殊的认识方法——观察、实验、模拟、科学抽象、假说和理论等一般科学方法,各门学科还形成了各自的特有的方法;而科学方法一旦形成,反过来就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有利因素。科学不仅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结果.同时又是认识过程本身,是特殊的“精神生产”。

20世纪初,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六大基础科学以及电力、机械、建筑、钢铁、医药、农学等工程科学都已比较成熟,科学不再只是事物或规律组成的知识单元,而是由许多知识单元组成学科,由学科组成学科群,形成了一个由很多门类交织组成的知识体系。爱因斯坦指出,科学并不就是一些定律的汇集,也不是许多不相关的事实的目录,它是人类用其头脑对自由发明出来的观念和概念所作的创造。

2.科学是社会活动

这是从社会分工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其结构只能是各种知识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科学作为一种活动,其结构则必然是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活动的主体是科学家,科学认识的主体是集体,是一定的社会集团,而不是个人;科学只能是社会集团的活动,是社会事业,不是个人活动。科学活动的工具包括思想工具和物质工具.由世界观、信念、理论、方法和仪器等组成,科学活动的对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

科学家共同体、科学活动的工具和科学活动的对象这三者的相互作用,即所谓的科学的“三体运动”构成一定的科学活动方式,使科学成为整体性的统一事业。不同的科学活动方式,决定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科学形态,正如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着各种社会形态一样。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并不在于它拥省多少可靠的知识,而在于内这种特定的“三体运动”所构成的自觉的、能动的、有目的的研究活动e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思的科学观是:科学是科学家集团即共同体的活动。认为科学不是,至少不仅仅是现成知识的堆砌,而是人类探索知识的活动。

3.科学是实践力量

这是从作用方面对科学进行考察。

科学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人们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从科学结论的实际应用与社会作用方面的考察,提示了科学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人类信赖科学才得以建立起今天的物质文明,而到了现代.科学已成为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因素。

科学作为一种人类实践力量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进步,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科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科学最终将把我们引领何方?乐土抑或深渊?要把科学放置于整个价值观念体系中去思考,因为科学只有和其他社会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呈现出正面的价值。因此我们说,科学的发展,更增加了人类自身的责任,保护他人,发展自己,保护地球,发展未来。

最早把科学作为一种力量来认识的是英国哲学家培根,他认为知识不是一种纯思辨,而是一种力量,是认识自然和驾驭自然的力量、人性自我完善的力量、滋养信仰的力量、社会改革的力量。“知识就是力量”成为科学最概括、最切要的箴言。

总之,科学的概念应当是认识过程、认识结果和认识力量的统一体,即科学作为知识体系是事实,是人类文化积淀的结果;科学作为社会活动是过程.是人类文化的繁衍;科学作为实践力量是作用,是人类文化的动力组成。因此,科学有了一个较为综合的定义:科学是关于现实本质联系的客观真知的动态体系,这些客观真知是由于特殊的社会活动而获得与发展起来的,并且由于其应用而转化为社会的直接实践力量。

(二)科学与技术

1.技术的概念

“技术(technology)”一同来源于希腊语,是希腊语“techne”(技艺、手艺)、“logos”(文字、语词)的组合,本意是一种实用的技艺,包括艺术、技能、本领等。与科学一样,技术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技术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当人类创造第一个生产工具时就产生了最初的生产技术。作为改造世界的手段,技术就是人类自然肢体的延长。古

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技术看做是制作的智慧;17世纪培根提出技术是操作性学问;到了18世纪,法国科学家狄德罗认为技术是人类借以改变或改造其环境的方法或活动,“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20世纪以来,技术的含义更加宽广,除了技巧、技能以外,还包括加工方法、工艺流程和技术思想等。

根据不同的功能,技术可分为技术中最基本的生产技术与军事技术、科学实验技术、文化教育技术、卫生技术、日常生活技术等各类非生产技术;根据不同的性质,技术可分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物质手段的硬技术与运用各种物质手段的软技术,如决策技术、预测技术、评价技术以及各种专业技巧手法,以达到一定社会目的的知识、技能、技巧的软技术。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技术发展的每一历史阶段都有其中心技术和相应的辅助技术。能量转化是技术的主要功能之一,从人力、畜力到蒸汽力、电力、核力的能量转换方式的变革,每一次都引起了重大的技术革命。原始社会以石器技术为中心,以后是青铜技术、铁器技术,现代则以机器和自动化技术为中心。中心技术往往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时代。过去的技术主要是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缓慢发展起来的,现代技术则几乎都是科学发展的结果。

综上所述,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的手段的总和,是把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应用于生产过程,以达到利用和改造世界目的的手段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要素是能源、材料、信息和工艺,是一种既包括生产工具、设备等硬件,又包括工艺、方法、制度等软件的技术系统,是如何将科学知识转化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对于科学而言,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于技术而言,科学是技术的升华。二者足辩证统一的关系。

知识就是力量论文篇3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指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人对价值财富的创造很可能形成知识价值论,即知识创造价值。其主要理由是:

1.知识是智力劳动的成果。知识本身包含着价值,它是人类劳动的凝结。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劳动过程开始以前对生产什么样的产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用什么办法达到某种效果,就已在劳动者的观念中存在着。马克思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渐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就是说,人的劳动过程首先是一个思维过程。在第一项具体的劳动过程开始之前,劳动者的头脑中必需积累足够的有关知识,并以这些知识为基础,对劳动过程进行构思和设计。通过构思和设计,形成如何通过人的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知识。只有在这种知识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各种具体的劳动。因此,劳动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知识积累和知识使用的过程,也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人的劳动能力,即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在人的大脑中积累的如何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而得到的,学习和探索过程无疑都是一种劳动过程,因此劳动力可以看作是一种知识形态的劳动产品,都是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习过程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探索过程则是劳动力的生产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在新知识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已有的全部相关知识,知识量往往是相当大的。越是重要的新知识,使用的知识量越大,因此新知识产品价值中的新价值就越大。

2.知识价值转化的倍加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而且在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能创造出大于自身的价值。可以说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能创新,而人类创新的原动力就是知识。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基础研究的科学发现,应用研究的原理探讨和开发研究的技术发明,三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转换周期日趋缩短,并日益成为融合一体的形式。知识产品在其创新的过程中往往是一种或几种使用价值的探索过程,但在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过程中,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往往呈现出倍加效应。如最早人们在开发计算机的时候只是想加快运算速度,但自从本世纪40年代计算机问世以后,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今天上至航天航空,下至工农业生产,科技文卫几乎无所不包,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呈几何数膨胀。

二、劳动价值论与知识经济价值观的差异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由于知识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产劳动将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关于这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曾预言: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劳动显示出不那么值得继续包括在生产过程以内了,因为人只是以看守者和调节者的地位和生产过程发生关系。”其次,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的关系也有所变化。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继续发展,创造现实的财富已经不再依靠劳动时间和应用的劳动数量了,而是依靠劳动时间以内运用的动源的力量,而这种动源自身的生产上所耗费的直接劳动时间根本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式或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这实际上道出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财富的创造取决于“动力源”,进而取决于科学水平及技术进步程度,亦即知识。

由马克思对价值创造的预设到知识经济在现实社会中迅速发展的情况,不难看出,劳动价值理论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太狭义。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而这种劳动是用劳动时间来度量的。显然至今人们还没有找到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时间上价值的换算方法。

2.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实指经济价值,不包括无形的价值财富,比如专利,信息等。

3.劳动在生产中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变化的。

4.价值与直接劳动时间的关系也不是不变的,而是富有弹性的。

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有一定的差异:

1.基础不同。劳动价值理论是以劳动为主体和基础的;知识价值论则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

2.过程不同。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直接生产劳动过程;而知识形成价值的过程则主要在知识的开发、应用、传播和扩散等过程。

3.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不同。前者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一般不高;后者则因以科学技术为主体,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将越来越高。

4.商品价值量的度量方法不同。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量决定的。

5、价值实体不同。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的实体是知识。

6.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不同。劳动价值论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量总是由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最新知识来决定的,并且是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知识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

1.劳动的过程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又是知识创新的过程。

知识就是力量论文篇4

        key words: science;knowledge;power;practice

自近代以来,科学一直都是理性知识的典范。在主流的思想家们看来,科学是对自然的精确表象,科学家们运用逻辑方法和实验观察研究自然,得出具有普遍有效性的知识。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虽然有社会文化因素的介入,但是知识的辩护是与情景条件无涉的,这就是所谓的“发现的情景”(context of discovery)与“辩护的情景”(context of justification)之间的分离。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无法想象知识与权力能够存在什么内在的相关性。权力虽然可以压迫、扭曲知识或者促进知识的生产,但是知识的有效性无论如何都无法与权力建立直接的关系。在知识论中诉诸权力必然会被指责走向非理性和相对主义。

库恩的出现改变了整个科学论(science studies)的面貌。在库恩看来,从理想性的角度把“发现的情景”与“辩护的情景”分离开来是不恰当的。科学知识的生产和辩护都是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的,离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去抽象地谈论知识,这样的做法已经过时了。[1] 20世纪70年代末,科学的社会研究(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沿着库恩开创的进路,深入到具体的科学场景内部去考察实际的科学生产过程,彻底实现了情景化和地方化(localization)。另一方面,表象主义的(representationist)科学观也正在得到扭转。哈金(ian hacking)在《表象与介入》(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中指出,我们不能仅仅把科学理解为对自然的表象,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理论、命题和指称上,科学是一种实践活动,是对物质的干预和介入。其实,无论是马克思对物质实践的强调,海德格尔对此在在世的分析,还是波兰尼的“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都旨在克服表象主义的、理论优位的(theory-dominant)知识观的缺陷。从表象走向实践,从所知(know-that)走向能知(know-how)是他们的共同选择。

此外,福柯在《规训与惩罚》和《性史》等著作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权力概念。在福柯看来,微观权力不同于以往的司法权,它不为某个人或机构所掌握,而只能存在于具体的日常实践活动和关系中,所以他称自己的研究是“权力的微观物理学”。微观权力不再是压迫性、否定性的,相反它是生产性的,具有建构知识的功能,因此“知识就是权力”。[2]这条思路为我们考察科学知识与权力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知识与权力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首先,“发现的情景”与“辩护的情景”的融合必然要求我们在考察知识的生产和辩护时把权力纳入进来。其次,对科学实践的强调以及微观权力的提出要求我们转换既定的科学观和权力观,在具体的科学实践中寻找知识与微观权力的内在相关性。但是在此之前,让我们首先讨论一下为什么传统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孟强(1977—),男,安徽宿县人,浙江大学sts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的文化研究。

的知识论无法容纳权力概念。power在英文中具有两种含义:一是物质性的力量,培根当年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就是从这一含义出发的;二是权力,它代表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支配和控制关系。所以,我们不妨从“知识就是力量”和“知识就是权力”这两方面入手。

从传统上看,科学技术被认为是一项智力性的事业,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研究方法是经验观察和理性程序,研究结果是普遍性的命题集合。科学家从观察出发,得出一系列普遍性的命题,通过证实或证伪来检验知识的有效性。一旦得出了被确证的知识,那么其有效性就与生成知识的情景无关了,可以毫无问题地应用到任何地方。

典型的实在论认为,科学是对自然的正确表象,自然独立于人而存在。科学知识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实在而不是社会、文化或历史。科学知识之所以具有实践力量,是因为它与实在是符合的,也就是说,科学知识的正确性本身就解释了科学技术的实践有效性,其它解释都是多余的。这样,“知识就是力量”在实在论那里不是问题。

反实在论否认科学知识是对自然的精确表象。科学以观察为基础,经验就是科学的边界。在科学中,我们根本无法通达实在,实在仅仅是实在论者的形而上学假设。这种假设是不必要的,经验充足性和理性方法足以为科学知识的合理性提供保障。但是,反实在论在解释科学技术的实践有效性方面显得底气不足,一种与实在无关的知识如何能够为人类与自然的交往提供指导呢?“知识就是力量”成为了一个难题。

但是,即使是看似合理的实在论解释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实在论诉诸的是一种诱导性论证(abductive argument)。也就是说,在解释科学的实践有效性方面,实在论是最成功的,因此它是正确的。[3]很明显,许多人并不接受这样的论证,从实在论的解释最成功,我们无法推论出它就是正确的。其次,实在论设定实在的独立性并以此为科学辩护,这样的做法是有问题的。维特根斯坦告诉我们,语言的意义在于它的用法,也就是说,词汇的意义取决于词汇、词汇的使用者和被言说之物的三种关系,而实在论恰恰排除了词汇的使用者这个维度。从语义的角度研究科学,否认科学的语用学维度,这样的做法有失偏颇。最后,实在论(反实在论也是如此)预设了表象主义的知识观。科学是命题的集合,是对自然(或经验)的静态表象,因此科学知识是一种所知。[4]但是,科学仅仅是表象吗?如果是,那么我们如何解释科学家的实验室活动。科学家不是一群善于沉思的哲学家,而是不断地在实验室中操作设备、寻找材料、配制溶液,并不断与各种机构进行合作和磋商。在表象主义的科学观看来,所有这些活动都不重要,但情况恰恰相反。

可见,实在论对“知识就是力量”的解释是不成功的,因为它自身存在许多不足;反实在论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也显得很乏力。那么,在“知识就是权力”这个问题上,它们的表现又如何呢?其实,不仅是实在论和反实在论,近代的整个知识论传统都把权力排除在外。权力可以促进或压迫知识的形成,但是知识的有效性与权力无关。如果我们在知识论中把权力纳入进来,那么非理性和相对主义将接踵而至。

但是,福柯以激进的口吻告诉我们,知识就是权力。我们无法离开权力去谈论知识,不过这样的权力不是司法权,而是微观权力。福柯在一系列著作中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知识与权力之间的纠缠关系。在他看来,权力是生产性的社会关系,知识的获得要以权力的介入为前提。但是,传统的知识论无法容纳福柯,无法容忍“知识就是权力”这个有点疯狂的结论。总之,在面对“知识就是力量”时,实在论和反实在论或者自身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或者无法给出有效的解释;在面对“知识就是权力”时,甚至整个知识论传统都唯恐避之不及。因此,我们有必要转换表象主义的科学观,这样才有可能同时应对“知识就是力量”和“知识就是权力”的双重挑战。

我们知道,早在古希腊就存在所知与能知的区分。一个哲学家可以对某件物品(比如桌子)进行描述,概括出它的属性甚至制造规则,这样的知识被称为所知。但所知并不足以保证这位哲学家能够制造出桌子。只有工匠才知道如何运用木材和工具制造出令人满意的桌子,他具有的知识被称为能知。所知代表的是一种理性化、规则化和普遍化的倾向,而能知代表的是一种操作性的、介入性的和情景化的实用主义倾向。但是,历史戏剧性地把所知提升到一个无以复加的地位。在近代以降的知识论传统中,我们根本找不到能知的踪迹。一种静态的、表象主义的、普遍主义的知识论成为正统,科学哲学也不例外。

幸运的是,这样的局面正在得到扭转。马克思当年试图用物质性的实践活动来颠覆德国唯心主义体系,实用主义者试图把知识与行动的效果结合起来,海德格尔对此在在世的分析,波兰尼的意会知识,哈金从表象到介入的转向,以及科学论最近对实验室和科学实践活动的强调,都是这方面的重要尝试。[5]下面本文试图对科学进行分析以阐明能知的涵义。

在表象主义的科学观看来,科学由两个部分组成:理论和实验。理论是一系列普遍有效的命题集合,实验则以理论为指导,为理论提供检验。科学的目标就是不断建构更好的理论。因此,科学是一项普遍性的事业,它与任何地方性(local)的技能、场所、要求等情景因素无关。但是,从能知的角度看情况完全不同。

首先,理论不是一组相互关联的语句或概念图式之网,而是可拓展的散乱模型的集合,其应用的范围不完全确定,其有效性和精确度也有较大的波动。理论的应用是对某个具体的模型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特定场合中特定事例的需要,而不是从普遍原理出发进行形式化演绎。库恩就曾指出,理论不是普遍适用的语句系统,而是解问题的范例。[6]学习理论就是学会以特定的方式运用这些范例去解决类似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范例可以被修改或拓展。如果没有模型,那么存在的仅仅是抽象的数学结构,漏洞百出的公式。因此。理论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条,对理论的应用要求使用者知道如何在具体的情景中对它们进行修改,以适应当下的需要。

其次,科学研究包含机会(opportunity)这个概念,也就是说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研究机会。如果不考虑现有的地方性资源和需要,如果抽离于机会出现的具体情境,那么什么构成研究机会就是不清楚的。例如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颇具价值的课题,但是却没有资金、设备和资源,那么这只能是空想;现有的设备和资源所能实现的研究无法引起同行的共鸣,这样的研究也毫无价值。[7]用海德格尔的话说,科学研究概念是寻视性的(circumspective),它是在由资源、目标、人员和标准等因素所构成的地方性情景中,对做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实践性评估。这种寻视是一种知道如何获得知识的能力。

最后,实验的任务并不是记录和观察从而为理论提供检验,实验室也不是普遍理论的例证化。相反,实验是在实验室中建构微观世界的活动。科学家通过构建简化的人工“世界”来避免无序的复杂事物,因为这些事物阻碍了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使研究对象无法显现。实验室研究人员通过隔离、介入、操作和追踪等多种方式来对微观世界的对象进行研究。脱离了人为建构的实验室,科学家根本无法获得这些对象,无法获得关于这些事物的科学知识。用哈金的话说,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建构现象”。[8]因此,科学是一项物质性地介入和改造世界的事业。

可见,能知是一种地方性的、情景性的和介入性地获得知识的能力。我们并不像笛卡尔那样坐在办公室里沉思冥想,以期获得某种普遍的规律和真理。为了获得知识,我们必须走向实验室,寻找资金、合作伙伴和各种设备,训练科技人员,并掌握各种技能。因此,知识总是伴随着获得知识的条件和能力。

如果接受能知概念和地方性的、介入性的知识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知识就是力量”和“知识就是权力”的挑战呢?让我们首先从“知识就是力量”开始。

如前所述,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的观念力量和物质力量是不可否认的。传统的知识论试图通过应用的概念和假设-演绎模型来解释这些现象的做法并不成功。因为它没有看到,知识本身就包含着力量的概念。首先,知识的获得需要某些物质性的前提条件。比如,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制造出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研究对象,并对微观世界进行封闭和分割,对研究对象进行监视、追踪、记录、建构和操作。这个过程是一个“建构现象”的过程,是保持研究对象的规则性的过程。没有它们,我们甚至不知道如何下手,更不用说获得知识了。其次,我们还需要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进行规范,如果你不以特定的方式进行研究,不遵守特定的操作程序,那么就不可能完成实验任务。最后,知识的拓展必须同时伴随着获得知识的情景条件的拓展。[9]以普通的电脑为例,如果你的房子没有电源,如果你的操作不当,如果你不保持一定的温度,如果你不掌握一定的技能,那么电脑就会变成废物。因此,知识的拓展同时要求对外在世界和人的重构和规范。可见,知识本身就包含着力量,我们无法把力量看作是知识的应用所带来的效果,相反,力量是知识之获得和有效性的前提。因此,在能知的知识观面前,“知识就是力量”根本就不是问题。

那么,“知识就是权力”又如何呢?首先,我们已经看到,知识的起源和拓展都要求对人进行训练和规范,这与福柯所说的规训没有什么不同。其次,知识的物质效果也间接影响着、规定着人的身份和自我理解。我们的行为是在特定的情景中发生的,这种情景决定了怎样的行为是可能的。同样,我们所在的情景也规定了我们的自我理解。情景的改变不仅会改变我们的行为之可能性,而且会改变我们自身。知识在当代社会中不仅引入了新的观念和思想(如进化论和dna),而且也在物质上塑造着世界,并由此不断地重塑着人类活动的场景,因此它间接地规定着人是什么。这样,“知识就是权力”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接受介入性的、物质性的知识观,那么力量和权力就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我们无需求助于“应用”来解释科学技术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也不会使它变成一项奇迹。而且,我们同时可以避免一些人对科学技术所持的盲目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一方面,科学技术确实积极地推动了文明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因此彻底的悲观主义不能成立;另一方面,科学知识并非是什么完全中立的力量,它在不断地构造人本身和行动的可能性,这无疑又为盲目的乐观主义泼了一盆冷水。

虽然实践性的知识观能够容纳“力量”和“权力”概念,但这是否会导致非理性和相对主义?这是我们必须回应的一个问题。

近代以来知识论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保证知识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换句话说,我们怎样才能为知识寻找到一个坚实的基础,从而保证知识的普遍有效性和纯粹性呢?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我思”,胡塞尔进行“先验还原”得出的“先验自我”以及哈贝马斯的“理想的交往共同体”等等都试图一劳永逸地为知识奠定基础。但是这样的做法在当代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无论是以利奥塔和罗蒂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的解释学传统,还是库恩之后的科学论,都纷纷走向了情景化和地方化,普遍主义的、规范性的知识论立场被抛弃了。

上文提到,情景化的知识要求我们融合“发现的情景”和“辩护的情景”,其结果就是我们无法把知识与权力截然区分开来,所以福柯提出了“权力/知识”这个概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投入了非理性的怀抱。库恩告诉我们,如果你想成为一名科学家,如果你想获得科学知识,那么你就必须接受既定的科学“范式”,当前的科学方法、步骤和程序是你必须接受的东西,除此之外别无选择。福柯也以同样的语调说,学科同时也是一个规训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权力运作的过程,接受规训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所以维特根斯坦说,“当我遵守规则时,我并不选择。我盲目地遵守规则”。[10]情景是我们无法摆脱的东西,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我们都必须把它作为前提接受下来,这个过程明显涉及到强制性和权力。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得出结论说,这样的做法是非理性的。这样看来,我们无法像笛卡尔那样先怀疑一切,然后再寻找知识的“阿基米德”点,因为“一种怀疑一切的怀疑就不成其为怀疑”。[11]毋宁说相反的做法才是切实可行的,即我们必须事先接受大多数事物,然后才能怀疑。也许维特根斯坦说得对,我们都在盲目地遵守游戏规则,科学研究这个语言游戏也是如此。在游戏规则和“生活形式”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提出是否合理的问题,问游戏规则或“生活形式”本身是否合理是一个无意义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能说知识与权力的交织必然导致非理性。

那么,这样的知识观是否会导致相对主义呢?库恩和维特根斯坦通常被看作是相对主义者,应该说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范式的转换以及“生活形式”的改变必然会带来世界图景的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看法、行为方式以及语言的意义都会发生转变。但是范式和生活形式是我们无法选择的,因为我们的自我理解和思维方式都以既有的生活形式为前提。所以,相对主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并不是“怎么都行”的极端相对主义,因为范式和生活形式是公共的,而不是主观任意的。

参 考 文 献

[1] 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绪论.

[2] 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北京: 三联书店, 1999. 29-30.

[3] arthur fine. the natural ontological attitude[a]. jarrett leplin(eds.) scientific realism[c].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85.

[4] joseph rouse. engaging science: how to understand its practices philosophically[m].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6. 8.

[5] andrew pickering. from science as knowledge to science as practice[a]. andrew pickering(eds). science as practice and culture[c].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2.

[6] [7] [9] joseph rouse. knowledge and power: toward a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m].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7. chap. 2; 80-95; 220-235.

知识就是力量论文篇5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实践环节,教育部发出的相关文件特别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中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更强调了当前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然而,如何在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形势下优质高效地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影响因素调查

评价一份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应该是全方位的。毕业设计(论文)不同于科研总结或论文,也不可能全部等同于真正的工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主要包括:

调查研究、中外文献检索与阅读的能力,综合运用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独立研究与论证的能力,试验方案的制定、仪器设备的选用、安装、调试及实验数据的测试、采集与分析处理的能力,设计、计算与绘图的能力,包括使用计算机的能力,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文字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撰写设计说明书、论文及英语书面表达的能力等。考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应特别关注选题质量和最终成果两个方面。

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在问卷调查、座谈等基础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五项认同度在90%以上的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图1所示。

三、关键因素分析

1.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其投入

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因为如前所述,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相对独立地解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问题,并取得设计成果,这是一个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形成的过程,是对其独立工作能力的锻炼的过程。要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仅靠毕业设计(论文)这一环节显然是不够的,它离不开前三年多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各种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一般需经历选题、查阅文献资料、开题、科学实验、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育部要求的工作量是学生每天工作6-8小时,共计要用15周以上,这是相当必要的。

2.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投入

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其投入是制约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毕业设计(论文)涉及知识面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应具有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知识和经验。只有指导教师的整体素质高,业务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才能保证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另外,指导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人品才学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指导工作中,教师的人格感染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指导教师的指导时间,我校也作了相应的规定。规定指导教师每周的指导时间不能低于8小时,效果显著。

3.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和落实情况

实践证明,科学、完善、有效的监控体系,对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和督导工作的组织,对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科学并且到位的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整体质量的重要保证。其主要职责是建立健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规章制度,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各环节进行管理。在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的经费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与成绩评定、毕业论文(设计)的归档、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选等方面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各个环节逐步实现规范化,以保障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4.毕业设计(论文)所必需的硬件条件和经费保证

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是学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基础保障,也是学校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基础。学生在进行资料查阅、调查研究、科学计算、分析、绘图和仿真等与课题相关的工作时,必须有计算机、网络、图书以及实验实习的设备和场所。特别对于工科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了保证他们参加毕业实习、科学实验、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我们必须提供教学实验室和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学生查阅资料、科学研究、实验、毕业实习、文章打印等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

5.毕业设计实习、调研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相关的实习、调研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做课题的理解,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的过程的很好的启示。因此,毕业实习、调研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质量。

四、系部(学院)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对策

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主要因素学校(特别是院系管理者)是可以掌控的,只要树立科学质量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师生的主体作用,保证“人、财、物、时”等投入到位,就能做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1.抓关键,落实质量监控体系

做好系部(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我们的经验是抓关键,这个关键就是: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以规范为抓手,综合应用系统论、控制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构建和落实质量监控体系。

把毕业设计(论文)及其管理工作看作是一个控制系统,分析它的信息流程、反机制和控制原理,能够寻找到使其达到最佳状态的方法。从信息的角度上看,整个控制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流通的过程,控制就是通过信息的传输、变换、加工、处理来实现的。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反馈对系统的控制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系统自动地保持自身的动态平稳或功能稳定,都是通过反馈机制实现的。因此在实施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时一定必须做到信息不失真地传递和反馈,信息贯彻渠道和反馈通道都必须畅通无阻,必要时还应该加入认为的反馈通道。具体做法是:领导和有关人员深入到师生之中,宣传学校和系部的规定要求及其意义,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师生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这样不仅能保证和提高质量,还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领导和管理人员也取信于民,树立威望。会议、座谈和问卷调查等都是保证信息畅通的途径。代表质量管理发展的最新阶段全面质量管理同样可以为我们借鉴。它是以组织全员参与为基础的质量管理形式,“三全―多样”(全过程、全员性、全面性或称全企业、多方法)是其核心思想和基本要求。

毕业设计工作是一个时间长、质量影响因素较多的复杂教学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问题都会影响到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所以,对毕业设计的质量监控必须是过程中的过程监控,而不能是目标控制。这正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全程性。院系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并在整个过程从选题开始到论文答辩、材料归档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控,同时要在每个控制环节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个系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涉及教师、学生、实验实习条件及管理等多个方而,可以说包括全系的所有机构、全体教职员工和该届毕业生,这正是全面质量管理中所述的全面性和全员性。为保证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应该明确并强调本部门每个机构、每个成员(包括学生)对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中的功能和职责,各尽其能、各负其责。

2.树立科学质量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于各院(系),“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本部门的师生为本,关心每一个师生的全面发展。师生既是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对象,又是监控的主体,在制定制度时既要满足质量需要,又要考虑师生容易执行;执行制定时既要严格,又要富有人性化。坚持“以人为本”,对于指导教师来说,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关心自己所指导的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在设计或论文每一个阶段的表现和成果,及时帮助他们解决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困难,帮助学生正确解决考研、就业与毕业设计的冲突。同时用渊博的知识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用高尚的品质和优良的学风、教风和作风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在思想上确立学生是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在行动上创新机制、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对于指导教师,应该实行奖罚制。对于责任心强、成果显著的指导教师应予以表彰和奖励,这样可大大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3.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理实结合、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指导教师队伍也是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前提条件。为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素质,首先要积极引导教师参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锻炼,如深入生产一线、社会实践和实习指导、工程项目设计、试作毕业设计(论文)等,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为指导毕业设汁(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要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鼓励指导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高科研水平,不断增强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能力;同时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指导教师知识面拓宽和知识更新步伐,增强因材施教能力和综合指导能力。另外要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和人格修养,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践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科学观。这些措施的实施,就能不断优化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队伍,促进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较强、业务素质较高的教师群体的形成。

4.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提高工作效率

“人、财、物、时”投入到位是各院系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中心,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保证。其中,人,就是指导教师和学生;财,就是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所必需的经费;物,包括计算机、网络、打印机、教室、实验实习场所等必须的硬件保障;时,既包括学生和指导教师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还包括院系相关管理人员、质量监控人员所必需的时间。

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等一系列先进工具运用于教学,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离不开这些工具,老师的指导也会因为有了它们而变得快捷、方便。同样,在其质量管理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效率和质量。如网上选题、网上毕业设计(论文)动员和规章制度制度宣传,计算机成绩管理,计算机材料管理,等等。

五、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组成及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五个主要因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系部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Z].2004.

[2]廖志凌.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82-85.

[3]程友联.本科大学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若干对策的建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10):154-157.

[4]曾健平,尹新,胡锦.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02):112-114.

[5]唐杜英等.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7):92-93.

知识就是力量论文篇6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指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人对价值财富的创造很可能形成知识价值论,即知识创造价值。其主要理由是:

1.知识是智力劳动的成果。知识本身包含着价值,它是人类劳动的凝结。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劳动过程开始以前对生产什么样的产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用什么办法达到某种效果,就已在劳动者的观念中存在着。马克思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渐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就是说,人的劳动过程首先是一个思维过程。在第一项具体的劳动过程开始之前,劳动者的头脑中必需积累足够的有关知识,并以这些知识为基础,对劳动过程进行构思和设计。通过构思和设计,形成如何通过人的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知识。只有在这种知识的指导下,才能进行各种具体的劳动。因此,劳动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知识积累和知识使用的过程,也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人的劳动能力,即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在人的大脑中积累的如何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是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而得到的,学习和探索过程无疑都是一种劳动过程,因此劳动力可以看作是一种知识形态的劳动产品,都是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习过程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探索过程则是劳动力的生产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在新知识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已有的全部相关知识,知识量往往是相当大的。越是重要的新知识,使用的知识量越大,因此新知识产品价值中的新价值就越大。

2.知识价值转化的倍加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转化为现实的价值,而且在其应用于生产过程中能创造出大于自身的价值。可以说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能创新,而人类创新的原动力就是知识。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基础研究的科学发现,应用研究的原理探讨和开发研究的技术发明,三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转换周期日趋缩短,并日益成为融合一体的形式。知识产品在其创新的过程中往往是一种或几种使用价值的探索过程,但在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过程中,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往往呈现出倍加效应。如最早人们在开发计算机的时候只是想加快运算速度,但自从本世纪40年代计算机问世以后,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今天上至航天航空,下至工农业生产,科技文卫几乎无所不包,其使用价值和价值呈几何数膨胀。

二、劳动价值论与知识经济价值观的差异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由于知识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生产劳动将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关于这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曾预言: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劳动显示出不那么值得继续包括在生产过程以内了,因为人只是以看守者和调节者的地位和生产过程发生关系。”其次,商品价值量与劳动时间的关系也有所变化。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继续发展,创造现实的财富已经不再依靠劳动时间和应用的劳动数量了,而是依靠劳动时间以内运用的动源的力量,而这种动源自身的生产上所耗费的直接劳动时间根本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式或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这实际上道出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财富的创造取决于“动力源”,进而取决于科学水平及技术进步程度,亦即知识。

由马克思对价值创造的预设到知识经济在现实社会中迅速发展的情况,不难看出,劳动价值理论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1.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太狭义。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而这种劳动是用劳动时间来度量的。显然至今人们还没有找到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在时间上价值的换算方法。

2.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价值实指经济价值,不包括无形的价值财富,比如专利,信息等。

3.劳动在生产中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变化的。

4.价值与直接劳动时间的关系也不是不变的,而是富有弹性的。

知识经济时代的价值与传统的劳动价值论有一定的差异:

1.基础不同。劳动价值理论是以劳动为主体和基础的;知识价值论则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

2.过程不同。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是直接生产劳动过程;而知识形成价值的过程则主要在知识的开发、应用、传播和扩散等过程。

3.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不同。前者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一般不高;后者则因以科学技术为主体,对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要求将越来越高。

4.商品价值量的度量方法不同。劳动价值理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商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量决定的。

5、价值实体不同。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实体是抽象劳动;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的实体是知识。

6.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不同。劳动价值论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而知识价值论认为商品价值量总是由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最新知识来决定的,并且是价值规律的主要含义。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知识价值论对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

1.劳动的过程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又是知识创新的过程。

知识作为一种劳动产品同实物产品和劳务产品一样,在其生产过程中必然要耗费一定的物质资料和活劳动。其中耗费的物质资料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值形成知识产品价值中的旧价值部分;活劳动使用的知识量则形成知识产品价值中的新价值部分。

知识产品的过程,是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和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升华的过程。与一般的实物产品和劳务产品不同的是,在生产过程开始之前,产品在劳动力的头脑中还是未知的,生产过程需要多长时间也是未知的。也就是说,生产知识产品的劳动是创造性劳动。这种创造性劳动是使用已有的知识而生产新知识的劳动。

知识产品的再生产过程,实际上是知识从一个人的大脑向另一个人的大脑中转移的过程或者说是知识的复制过程。这一过程是由传授知识的劳动过程和学习知识的劳动过程共同组成,因此也统称为教育劳动过程。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量并不增加,也就是劳动中使用的知识量就是被转移的知识量,因此在再生产的知识产品中,活劳动形成的价值虽就等于转移的知识量。在知识的再生产过程中,也需要耗费一定的物质资料,如教学设施、设备,教学人员和学习者的生活资料等,这些物质资料的价值都要转移到再生产的知识产品中去,形成产品价值中的旧价值部分。

2.知识价值论为劳动价值论增添了新的内容。

知识就是力量论文篇7

如何了解知识型员工的不同需求,激励因素有哪些,如何激励等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知识型企业通过激励措施能够调动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其次知识型企业通过激励措施可以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忠诚度;再次知识型企业的激励措施是进一步提高知识型员工素质的有力杠杆;最后知识型企业的激励措施是建立良好组织文化的有力途径。

一、我国知识型员工及其激励因素研究的基本状况

1.发表的论文期刊状况和时间分布

在“万方数据”和“维普咨询”中以“知识型员工+激励”,“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知识员工+激励”,“ 知识员工+激励因素”为关键词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公开在国内各类学术期刊上的相关文章共257篇,通过整理和阅读摘要,去掉了重复的和非本文研究主题的文章后,有关知识型员工及其激励因素研究的论文共有118篇。

从表1中可以发现,有关知识型员工及其激励因素的研究论文在2001年以前是基本空白,最早进行研究的文献发表在2001年,2004年以前发表的文章均在个位数。当时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开始接轨国际经济,知识经济开始引入我国,有关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的研究已引起关注,没有广泛得到重视。从2005年开始,发表的论文数迅速上升,随着外资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和跨国企业的大量进入我国,本国的高科技创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越来越突出,有关知识型员工及其激励因素研究的论文迅速增多,引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2.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发表时间推移

从表2中可以发现,总体上理论探索共有89篇,占75.4%,而实证分析的论文为29篇,占24.6%,不到总数的1/3,远远少于理论探索类论文。2004年以前发表的论文均很少,从2005年开始迅速增加,实证分析论文没有快速增多,比较平稳,理论类探索论文从2006年开始大量发表。通过阅读论文的摘要和引用次数,2001年发表的2篇实证分析论文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尤其是中国人大张望军和彭剑锋的《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的论文得到了大量的引用和认可。

总体上看,我国学术界在知识型员工及其激励因素研究方面,主要还是采用定性研究的理论探索的方式,通过研究国外专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从理论方面进行有关问题的探索。数量较少的定量实证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并结合国外国内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知识型员工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1.知识型员工的内涵

我国许多学者进行了探索,但还没有统一和共识的有关知识型员工内涵的描述。主要有以下观点:

国内学者屠海群认为知识员工是: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为企业或组织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员。

蔡文著将知识型员工定义为:知识型员工是指那些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含量,喜欢追求自主性、创造性、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员工,他们主要从事思维活动,劳动过程往往是无形的且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依靠知识和信息创造价值,具有不断学习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其更加需要有具有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性的员工群体。

许丽娟、张望军、彭剑锋等人认为:知识员工的概念在实际使用中已经扩展到大多数的白领和职业工作者。

朱耀东、徐卫燕总结认为:知识员工是指在企业中以知识的生产和创造为主要内容的,为企业做出创造型贡献、带来知识资本和货币资本快速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脑力劳动者,主要包括企业的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等。

李志和薛艳通过总结多名研究人员的论述,总结出我国研究人员对知识型员工的内涵界定分成三种观点:职位论、能力论、学历论。知识型员工一般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具有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第二,从事高级脑力劳动;第三,能为组织带来巨大的知识资本增值,为产品或服务到来很高的附加值。

孙新波、樊治平、秦尔东把知识型员工的定义归纳为:知识员工是那些掌握知识并利用知识进行创造性工作,为组织和企业创造财富并以此为生的专业人士。

曾艳丽等在分析电力高科技企业时,提出按照知识型员工的广义定义,知识型员工应包括:高级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干部、高级技术人员(如学术带头人、关键技术骨干)、主要营销人员(计划市场部经理)、重要的技术人员(主要技术骨干)、高级技能人员(具有高技能的关键操作人员)。

在我国,有关知识型员工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和共识的描述,但通过对以上研究人员描述的分析,可以把知识型员工的内涵归纳为:(1)知识型员工掌握知识并利用知识进行创造性工作;(2)知识型员工拥有知识资本和知识创新能力;(3)能为组织带来巨大的知识资本增值,为产品或服务带来很高的附加值;(4)主要是从事思维活动的脑力职业劳动者;(5)主要指组织中的管理人员、研发人员、技术人员和高级营销人员。

2.知识型员工的特征

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我国许多研究人员提出了我国知识型员工不同与一般员工的各种特征。

刘琴、徐勇军和陈辛华(2002):(1)具有知识资本;(2)工作富于创造性;(3)自主性强;(4)劳动过程难以监控;(5)劳动成果难以衡量;(6)有更高的追求;(7)蔑视权威;(8)忠诚度差。

范飞云和袁云锋(2002):(1)较高的个人素质;(2)很强的自主性;(3)有很高价值的创造性;(4)强烈的自我实现愿望;(5)劳动过程难以监控;(6)劳动成果难以衡量;(7)蔑视权威。

张爱玲(2005)和陈红娟(2007):(1)个人特质 a.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b.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c.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d.具有鲜明的自主性;e.具有独立的价值观。(2)工作特征a.劳动过程复杂;b.劳动考核复杂;c.劳动成果复杂。(3)心理特征a.报酬期望高;b.成就期望高;c.机会期望高 (4)行为特征:具有较强的流动意识。

周炜(2007):(1)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2)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3)追求自我人生价值实现;(4)具有不断更新知识的强烈愿望;(5)对劳动报酬具有特殊认识,劳动报酬是人生价值的体现,知识是人力资本。

朱耀东和徐卫燕(2009):(1)较高的人力资本含量;(2)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3)鲜明的个性;(4)劳动过程的难以监督和劳动成果的难以衡量;(5)高流动性。

帅炜(2009):(1)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较强;(2)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和价值追求;(3)风险意识强,具有冒险精神;(4)工作过程难以监督控制;(5)流动频率较高。

综合以上研究人员的结论,可以概括出我国知识型员工的一些共同的特征:

(1)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知识。知识型员工大多受过较好的系统专业教育,具有较高的学历。掌握着最新的技术或管理知识。

(2)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知识型员工是一个富有活力的大群体,与流水线上的一般员工不同,知识型员工更希望拥有一个滋滋的工作环境,不愿受制于物,不愿按照上司的指示被动地行动,强调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希望有一个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他们蔑视权威,相信科学和真理,希望自我作出判断。

(3)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他们的需求不再停留在低层次需求上,而是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往往更在意自我价值的实现,希望得到上司、组织和社会的认可。知识型员工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支付了较高的成本,希望获得的收益即包括代表自身价值的经济因素,也包括象征价值的地位因素。他们更愿意接受挑战性、创造性高的职务。

(4)工作过程难以监督、工作成果难以量化。知识型员工主要以脑力劳动为主,其过程看不见摸不着,其工作过程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呈现出随意性和主管支配性,工作场所有时也不固定;其工作成果有时是一种创意、思想、发明、点子等,很难用利润、产值等衡量,工作过程难以监督、成果难以量化。

(5)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创新是知识型员工最特出的特征,他们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通过不断地学习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和灵感。

(6)高流动性。知识型员工掌握着最新知识和技能,他们更忠诚于事业而不是组织,有一种相信真理相信科学的强烈信念。他们有能力挑战新工作、新任务,在劳动力市场上相对稀缺,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权,一旦认为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就会投向其它组织,所以有很高的流动性。

三、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分析

1.国外研究

自从1959年赫兹伯格在其著名的双因素理论中分析了员工的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以后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许多理论。在此基础上,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的许多学者通过定量的实证分析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及其重要性排序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就重要的观点综述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的研究发现,与其他类型的员工相比较,更加重视个体的成长,追求独立、自主和希望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希望在和谐的群体环境中工作,受到尊敬。相对重视对成长、自主、成就的追求相比较,金钱的边际价值相对要次要。安盛咨询公司与澳大利亚管理研究院对澳大利亚、美国和日本多个行业的858名员工(其中知识型员工160名)进行了三年多的研究发现了知识型员工在对工作的性质、与同事的关系和影响决策三项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一般员工。

2.我国研究人员的研究

通过分析表3,可以得出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及其重要性排序的某些特点。

1.在前5项激励因素中,除了民企以外,薪酬福利因素均排在第1到第3位置,显得比较特出,这是由于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知识型员工的收入还是偏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备,消费相对比较高,再加上不太稳定的就业环境,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很大,通过取得较高的收入来得到一定得保障,在“风险规避”文化下的我国知识型员工必将追求高报酬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和规避风险。另外,高收入也可以体现知识型员工的自身价值。

一般民企在对薪酬收入的重视程度上明显不同于其它企业,陈云娟等和王佳等的实证分析结果中,薪酬因素均没有进入前5位。一方面一般民企的工资制度不受国家宏观政策限制,另一方面民企相对规模小,福利不够完备,为了吸引知识型员工进入民企,一般将工资定的比较高,相反对奖金和福利的发放比较严格。

收入水平不同的地区的知识型员工对薪酬需求的敏感程度方面,张军政等在对西安和杨凌农业高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结果是:地区发展水平高,知识型员工的价值就更容易通过薪酬来体现,他们对收入的需求就会低一些;相反就会高一些。在王成全对北京IT企业的实证研究中也说明了相同的观点,知识型员工对薪酬福利的重视程度随着年薪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2.从表4中可以看出,我国知识型员工非常重视有关个人成长的激励因素,大部分分布在前3项中。知识型员工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忠诚于事业,这说明了我国知识型员工对知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有着不断的追求。玛汉・坦姆仆的实证研究结果是个体成长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我国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中外之间的知识型员工在有关个体成长激励因素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3.在前3项中还有比较集中的是工作(业务)成就激励因素,说明我国知识型员工非常重视业务成就激励因素。这个结果与美国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的实证研究结果基本相一致,这与知识型员工的自身特点有关,他们不断在追求知识,非常重视个体和事业的成长。他们要求不断地进行培训,希望得到工作认可、希望不断得到知识、不断提升工作能力,重视事业上的成就。

4.不同年龄(事业周期)、学历等的激励因素排序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首先,是年龄不同对激励因素的重视程度差异方面的实证分析。陈井安和景光仪的实证分析结论是:20~29岁的知识型员工对“薪酬福利”激励的偏好高于40~49岁年龄段的知识型员工;20~29岁年龄段的知识型员工对“个人成长”激励的明显强烈于40岁以上的知识型员工。陈至发和刘群的实证分析得出:不同年龄段的知识型员工对激励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也不同,根据从高到低的前3项激励因素分别是:小于25岁的为成长发展、薪酬奖金和工作环境;26~35岁的为薪酬奖金、成长发展和工作环境;36~45岁的为成长发展、业务成就和薪酬奖金;45岁以上的为业务成就、成长发展和薪酬奖金。吴绍琪和贺礼英的研究证实:25岁以下的知识型员工重视“个人发展”激励因素;25~35岁的知识型员工更重视:“提高收入”激励因素;35~45岁阶段的最重视“业务成就”和“工作自主”激励因素。郑超和黄攸立的实证研究认为:年龄越低,但追求“个人发展”越高;年龄越大,却仍然最看重“提高收入”。

杨春华的研究把知识型员工的事业周期分为:(1)20~25岁的立志阶段。(2)26~39岁的前进阶段。(3)40~60岁的维持阶段。(4)60以后的衰退阶段。并在对前2个阶段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对立志阶段的知识型员工起相对主导作用的前3项激励因素为个人能成长与发展、有挑战性和成就感的工作、公平,在前进阶段的知识型员工最重视报酬、个人成长与发展、福利与稳定。以上结论虽然有一些差异,总体上可以总结为:年龄小的处于事业初期的知识型员工,还没有家庭经济压力,事业刚刚起步,处于学习和积累经验阶段,要提高收入,首先要确立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提高业务水平,最重视“个人发展”激励因素。随着年龄增大,业务经验不断积累,有信心获取较高的薪酬收入,再加上家庭的经济压力,更加看重“提高收入”因素。

其次,是有关不同学历的知识型员工对不同激励因素的重要性方面的分析。陈井安和景光仪的结论是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知识型员工偏好“业务成就”;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偏好“个人成长”;不同学历的知识型员工对“薪酬福利”的偏好没有显著差异。陈至发和刘群的研究分析为:具有硕士及以上的知识型员工将“业务成就”作为最重要的激励因素;具有本科学历的最看重“个体成长与发展”因素;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则最重视“薪酬奖金”激励因素。郑超和黄攸立的结论是: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知识型员工选择“个人发展”作为第一激励因素的高于大专学历的;选择“提高收入”作为最重要激励因素的大专学历的要高于大学及以上学历的知识型员工。

张军政等的分析说明:研究生学历知识型员工偏好“工作成就”和“学习培训”;本科以上学历的知识型员工偏好“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专科学历知识型员工偏好“薪酬福利”和“领导素质”。吴绍琪等在对IT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学历越高的知识型员工对“个人发展”的需求越强烈;学历越低的知识型员工对“业务成就”的需求要强烈得多。综上许多研究者的分析结果,发现有不同的结论,还没有形成相对的共识和方向性,分析认为,可能研究者所研究的对象存在着区域不同、企业性质不同、企业行业不同等还未证实的差异性。这些有待今后更多研究者进行更细和更有效的实证研究。

另外,还有研究者根据不同的企业性质、不同的地域、不同性别、不同收入、不同岗位、不同职称等进行了细分化的实证研究。由于这些研究的数量还不多,研究的结论等还有待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四、研究结论及有关建议

1.研究结论

(1)有关知识型员工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共识,可以得出一些相同的内容,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通过定性的理论分析进行。从研究量方面来看,在2006年以后有明显的增加趋势。

(2)知识型员工的特征研究,主要也是通过定性的理论研究,一般通过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特殊情况,得出了一些比较共识的结论,基本可以描述出我国知识型员工的基本特征。主要特征是: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强烈的自我实现需求、工作过程难以监督和工作成果难以量化、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高流动性等。

(3)我国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研究,虽然有许多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来分析出结论,通过对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可以发现与国外的研究结论有许多差异。我国知识型员工的最重要的前3项激励因素为:薪酬福利、个人成长与发展、业务工作成就。其它还有比较重要的激励因素有公司前途、公平、工作自主、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培训等。另外,在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等方面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2.有关建议

(1)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等条件下的知识型员工及其激励因素进行更多的定量的实证研究,找出他们的共性和差异。

(2)结合管理学的其他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研究。

(3)强调知识型员工与一般员工的不同,明确知识型员工中存在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

(4)知识型员工及其激励研究的成果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以确立其共性和差异的方面。

(5)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包括企业家在内的管理人员和学术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增加知识型员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孙新波,樊治平,秦尔东.知识员工激励理论与实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孟华兴,王春和,张伟东.创新联盟:知识员工激励[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4]彼得・德鲁克.变动中的管理界[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5]樊治平.知识管理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6]约翰・阿代尔.员工激励[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8

知识就是力量论文篇8

(三)培根的知识“生殖力”所关注的是一个隐蔽着的更加重要的环节———实践,是让知识在实践中产生效果,将科学理论与工业结合,转化为改进人类物质生活的力量。培根特别强调“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的合于一体”、“人类智慧与事物本性的结合”、人类统治万物的权力“深藏在知识和技术之中”。正是这样几个结合,被凝缩成“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实际上,肯定知识的力量,与批评知识没有“生殖力”,在培根那里是内在地统一的,其辩证意义在于:知识的力量,只有见诸实践才能生效,才能生殖和发展。知识的力量和生产,哪一条都离不开实践。

由此想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四)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和时代结合,和国情结合,和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不结合,什么用处也没有;只要一结合,就不是原封不动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形成列宁主义,在中国形成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五)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已经并将继续长入人类文明大树的年轮,支撑和孕育着新的枝干、新的生长点。不经过艰苦努力,是很难入其“堂奥”的。但是,即使这些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也不能只是挂在嘴边,关键在于运用,在于和实践相结合,生出新的知识和理论来。

(六)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成果之“集大成”,这是其威力所在。对于这一点,我们容易记住。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150多年来,人类历史从工业化到信息化,从地球文明走向宇宙文明,知识总量迅猛膨胀,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得到空前拓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想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仍然需要“集大成”。对于这一点,我们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

而且不要忘记,所有“集大成”,都是具体的时代的产物,是和那个时代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产物。

知识就是力量论文篇9

一、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近年来一些院校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分析总结,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1、毕业论文选题

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关键步骤,毕业论文的选题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现在各高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有些缺少工程实践经历,指导的毕业论文内容往往缺少实际工程背景,这就导致学生的研究内容没有实际工程作依托,研究方法和成果缺少工程实践的检验。这种与工程实践脱离,导致毕业论文选题不科学,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2、毕业论文指导

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检查学生的技术路线、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另外,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同时,还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再加上学生还处于找工作和研究生复试阶段,这就导致指导教师很难及时督促学生按计划完成各阶段的任务。这就致使有些毕业论文是在答辩前的一段时间内临时拼凑出来,撰写的毕业论文质量不高。这些都会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控制产生重要影响。

3、毕业论文答辩

毕业论文答辩是检验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和手段。目前,对于毕业答辩,很多学校成立了包括指导教师在内的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由答辩委员会评定毕业论文成绩。有些答辩委员对学生所作的毕业论文内容不是特别熟悉,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学生的毕业论文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指导教师虽然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及内容比较了解,但各指导教师有时会对自己指导的学生给印象分和人情分。这些都会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评定。

二、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建立

针对前文提出的一些问题,本文对工程力学毕业论文的质量内涵及质量保障进行了研究。首先,要优化选题设计。对选题进行优化应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紧密围绕专业培养方向。(2)选题要尽可能联系实际。(3)选题应该注重设计内容与专业知识构成的联系。(4)课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5)题目要尽量体现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6)鼓励学生关注当今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其次,进一步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这大体上应从以下这几方面入手:(1)建立科研队伍,加强培养科研能力。(2)进一步加强实践性环节的锻炼。(3)注重加强指导教师的师德与人格修养。

再次,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建立规范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体系。要制定毕业论文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登记表、标准格式、答辩细则、成绩评定标准,明确学生、指导教师和答辩委员会的职责,理清各自关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2)建立充满活力的动态质量监督机制。依据毕业论文阶段性任务进行检查,实行动态质量控制。(3)建立科学的毕业论文质量评定办法。

因此,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应有以下几方面组成。在质量方针上,通过毕业论文的撰写,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在质量目标上,要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和技术水平。在质量要素上,建立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要考虑论文选题质量、教师指导质量、学生学习质量、论文撰写质量、论文答辩质量、论文评定质量和组织管理质量等要素构成。

三、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

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评估体系的指标评估等级标准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表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为了使毕业论文质量评估工作便于操作,评估标准中只设计了A级和C级,介于A级与C级标准之间的定为B级,低于C级的标准定为D级。其毕业论文质量评估标准如表1所示。

表1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估标准

序号评估指标评估内容A级标准C级标准1234论文选题指导思想选题应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围绕本专业,选择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训练的题目。选题应按照本专业培养目标,围绕本专业,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训练的题目。题目难度选题难度要达到本专业教学大纲对学生知识水平的培养要求,要做到每人一题,并有相应的阶段性成果。选题难度要基本达到本专业教学大纲对学生知识水平的培养要求,每个题目不超过3个人,并有相应的阶段性成果。题目

工作量预计正常完成毕业论文题目所要求的内容,至少需要12周的时间。预计正常完成毕业论文题目所要求的内容,至少需要8周的时间。结合实际论文选题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研究成果能应用于工程实践。论文选题具有实际工程背景,研究成果对工程实践具有参考价值。5678910能力水平综合运用

知识能力能够很好地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毕业论文中。能够一般地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毕业论文中。应用文献

资料能力能够独立、准确地利用各种途径查找文献资料,并恰当地应用于论文写作中。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途径查找文献资料,并恰当地应用于论文写作中。设计(试验)

能力能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设计工程的实施方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通过试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基本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参与设计工程的实施方案。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通过试验基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计算分

析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工程进行简化,建立计算模型,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的知识,对实际工程进行简化,建立计算模型,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外文运

用能力能够独立应用一门外语,对本专业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和整理。能够应用一门外语,对本专业的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和整理。计算机

用能力能够按照毕业论文任务书的要求,独立利用专业应用计算软件或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完成毕业论文所要求的计算分析内容。能够按照毕业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在导师指导下利用专业应用计算软件或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完成毕业论文所要求的计算分析内容。111213写作质量论文结构论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论文结构尚可,基本做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论文文笔论文文笔流畅、内容翔实。论文文笔尚可,基本做到文笔流畅、内容翔实。论文

规范化毕业论文中各种资料的运用和文献的引用符合本专业的标准,论文格式符合毕业论文规范要求。毕业论文中各种资料的运用和文献的引用基本符合本专业的标准,论文格式基本符合毕业论文规范要求。四、结语

总之,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实践环节。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坚信,只要高校各级师生、领导重视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科学合理组织,以严格求实的态度对待,工程力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一定下会得到较大提高。

【参考文献】

知识就是力量论文篇10

(一)“实践一元论”是对二元论的超越

葛兰西并没有在《狱中札记》中使用“实践一元论”这一概念,而是一些学者将葛兰西的哲学概括为“实践一元论”。“在这种情况下,‘一元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它肯定既不是唯心主义一元论,也不是唯物主义一元论,而是具体历史行为中对立面的同一性,也就是与某种组织化(历史化)的‘物质’,以及与被改造过的人的本性具体地、不可分割地联系起来的人的活动(历史一精神)中的对立面的同一性。行为(实践、发展)哲学,但不是“纯粹”行为的哲学,而是在最粗俗和最世故意义上的真正的‘不纯粹’的行为哲学。”葛兰西的“实践一元论”表明了人的创造性活动是以人的意识为基础的,是一种自觉的能动性的活动,同时人的创造性活动也是一种历史行为。人的实践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中的物质和精神、人的活动和自然之间的对立统一起来,而且作为人的创造性活动的实践是在历史中生成的。而且,实践哲学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中实现了对传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超越。

 (二)作为绝对历史主义的实践哲学

葛兰西指出,“实践哲学是绝对的‘历史主义’,思想的绝对的世俗化和此岸性,一种历史的绝对的人道主义,人们正是必须沿着这条线追踪新世界观的这条新线索。”葛兰西将“历史”理解为,“涉及活生生的人以及与世界上所有的人相关联的所有的一切,因为人在社会中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劳动、斗争并不时完善自己”。葛兰西认为,历史必然是人的历史,是实践的历史。也就是说,葛兰西强调了历史是由人的创造性活动创造的,强调了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以及强调人的意识、意志等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葛兰西首先打破了克罗齐的思辨的历史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将社会历史生活作为历史性的存在。

在葛兰西看来,无论是“实践一元论”,还是“绝对的历史主义”,都证明了实践是哲学的基石,是核心范畴,历史是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且整个人类历史也是实践的历史。实践哲学始终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以及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可以说,“实践哲学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强调和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作用的理解是完全一致的。”

(三)实践哲学与文化领导权的关系

实践哲学与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实践哲学的历史使命上,获得文化领导权的过程就是实践哲学的运用过程。实践哲学是一种具有批判性和历史性的政治实践,其宗旨就是对现实的变革、对世界的改造。葛兰西指出,“实践哲学有两项工作要做:战胜形式精致的现代意识形态,以便组成自己独立的知识分子集团;教育在文化上还处于中世纪的人民大众。这第二项工作,是基本的工作,它规定着新哲学的性质,并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吸收它的全部力量。”第一项工作,首先就是指要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战胜侵蚀无产阶级的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指出,“实际情况是:实践哲学遭到了双重的修订,就是说,它被归并入双重的哲学结合之中。一方面它的某些要素,或明或暗地被若干唯心主义思潮吸收和融汇(人们只要提到克罗齐、金蒂雷、索勒尔、柏格森,甚至实用主义就可以了)。另一方面,所谓的正统派所关心的却是寻找到这样一种哲学:根据他们极端有限的观点,这种哲学要比对历史的‘简单’解释更加广泛,他们认为自己是正统的,因为他们把这种哲学基本上和传统唯物主义等同起来。”②因此,实践哲学要对其他思潮进行彻底的批判,才能武装无产阶级的头脑。其次指的是实践哲学不仅能构造获得文化领导权的实施主体一一有机知识分子,同时其本身也是建立知识分子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辩证法。知识分子,尤其是有机的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导权的夺取和保持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性作用。但是要夺取文化领导权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不能成功的。也正是在此意义上,葛兰西强调教育的功能问题,强调教育对广大民众的文化启蒙的功能,同时还强调人民群众向知识分子转化的问题。第二项工作就是要将实践哲学同无产阶级结合起来,使实践哲学成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上升到“人们头脑中的上层建筑的更高层次的思想建构”③,实现实践哲学的最终历史使命,即最终实现无产阶级自身的阶级解放。

二、“完整的”国家观:文化领导权理论的逻辑起点

在葛兰西那里,文化领导权理论的产生与其国家观密切相关,“完整的”国家观是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逻辑起点。在对欧洲晚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葛兰西对国家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并提出“完整的”国家观。正因为葛兰西在广义上来理解国家,才进而在“延伸了的国家”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理论。

首先,就国家的结构而言,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者将国家主要理解为阶级统治的机器,即政治社会的机构。葛兰西认为,“国家的一般概念中有应该属于市民社会概念的某些成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国家二政治社会+市民社会,换句话说,国家是披上了强制的甲胃的领导权)”。具体而言,晚期资本主义国家既包括政治社会也包括市民社会,国家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政府机构而存在,同时也包含民间的市民社会,国家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其中,政治社会主要是由军队、警察、法律等具有强制性、暴力性质的国家机器所构成的国家机构;而市民社会则主要是由教会、社区、学校、新闻机构、文艺团体等在内的自主性很强的社会组织所构成的。在葛兰西那里,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二者统一在国家这一有机整体之中。政治社会主要靠国家的暴力机关发挥强制性的阶级统治功能,而市民社会主要是通过“知识和道德改革”获得社会团体和民众自觉的“认同”和“同意”的方式来获得领导权。而且,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政治社会的强制统治功能会逐渐减弱,而市民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功能会逐渐增强。正是在“完整的”国家观的基础上,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才得以提出和形成。

其次,就国家的功能而言,在传统马克思主义者那里,国家对内职能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阶级统治职能,一种是社会管理职能。但是他们主要强调的是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一个阶级镇压其他一切从属阶级的机器。但与之相反,虽然葛兰西并没有否认国家的阶级镇压的职能,却更加强调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职能。葛兰西认为,国家是“披上了强制的甲胃的领导权”,它具有两种职能:一是国家作为暴力镇压的统治者,借助军队、警察、监狱等暴力机关来实现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一是国家作为“教育者”的角色,启蒙和教育广大人民,创造新文化,以及进行“知识和道德改革”来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与“同意”,从而获得对市民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葛兰西认为,现代国家摆脱了单纯的暴力特征,获得了伦理和文化的规定性。也就是说,现代国家更多的是依靠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占有市民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建立“有效的防御工事”,来赢得其他从属阶级对统治阶级的支持与认同,并以此来巩固自身的政权合法性基础。

总而言之,葛兰西的“完整的”国家理论将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组成部分,不仅延伸了国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更为文化领导权提供了理论前提。

三、创新的观点体系:文化领导权的基本内容

以上,我们概括地讨论了文化领导权的哲学基础和逻辑起点,那么葛兰西狭义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我们将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实施场所、实现方式、依靠力量和领导力量四个方面来系统阐述文化领导权的主要内容。

(一)文化领导权的实施场所一一市民社会

与马克思将市民社会定义为“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不同,葛兰西将市民社会划归于上层建筑,是全部思想文化体系,是“整个知识和精神生活”,包含着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舆论领域。葛兰西明确指出:“目前我们所能做的是确定上层建筑的两个主要的层面:一个可以称作‘市民社会’,即通常被称作‘民间的’社会组织的集合体;另一个可称作‘政治社会’或‘国家’。一方面,这两个层面在统治集团通过社会而执行‘领导权’职能时是一致的;另一方面,统治集团‘直接统治’或命令是通过国家和‘司法的’政府来执行的。”这明确指出国家是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组成的统一整体。在市民社会从经济领域独立出来之后,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市民社会的作用和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市民社会成为一个独立于传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政治社会)之间的一个新领域,它一经出现就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中的国家和政府的决定和反作用由直接变成了间接,更多的是通过市民社会中的理性化的方式、协商、民主等形式体现出来。同时,随着市民社会的出现和形成,主要由国家和政府构成的政治领域,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也不在完全依赖于强制性的暴力机关,而更多的是依赖市民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来实现的。因此,在葛兰西那里,传统国家的性质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作为国家有机组成部分的市民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凸显。而且,政治社会借助国家的暴力机构来行使阶级统治职能,显然文化领导权不会在政治社会获得。而市民社会指的是文化、伦理、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它不具有强制性,这为无产阶级实施文化领导权提供了可能。葛兰西指出“市民社会是一个进行旨在获得整个社会的舆论的意识形态一一文化的或伦理的一一政治的活动的地方。”显然,文化领导权的实施场所不可能是政治社会,只能是市民社会。

(二)文化领导权的获取方式一一“阵地战”

葛兰西的革命观最大的特点就是指出了革命的重心己经不再是以暴力方式夺取政权,而是获得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19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而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却以失败告终,东西方形成了巨大反差。东西方革命的不同命运,使得葛兰西对东西方社会结构的差异给予了高度关注。葛兰西认为,“国家不过是外在的壕沟,其背后是强大的堡垒和工事。”他还指出,“‘市民社会’己经演变为更加复杂的结构,可以抵御直接经济因素(危机、萧条等等)‘入侵’的灾祸性后果。市民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像现代战争中的堑壕配系。在战争中,猛烈的炮火有时看似可以破坏敌人的全部防御体系,其实不过损坏了他们的外部掩蔽工事;而到进军和出击的时刻,才发觉自己面临仍然有效的防御工事。”这说明了,东方俄国的上层建筑主要是由政治社会构成,市民社会尚不完善,还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上层建筑是由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所构成的。而且资产阶级不仅仅保持着国家的政权,更是己经获得了市民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因此,当国家出现危机时,无产阶级仅仅夺取政治领导权是不能保证革命的最终胜利的,所以无产阶级要获得革命的成功,首要任务就是要获得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然后再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葛兰西指出,夺取文化领导权的方式不是暴力革命(运动战),而是与之相对的“阵地战”。葛兰西认为,争取文化领导权的方式,不能采取夺取政治领导权的暴力革命,而是要采取“分子式入侵”式的“阵地战”。具体而言,“阵地战”指的是无产阶级要在市民社会领域以“分子式入侵”的方式不断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阵地进行入侵,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瓦解,并最终在市民社会建立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

市民社会构成现代国家的坚强的“堑壕”和“堡垒”,而暴力革命只能破坏国家的外部防御工事,而不能破坏市民社会的领导权。因此,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采取“阵地战”的方式,通过无产阶级政党和有机的知识分子传播无产阶级进步思想,瓦解资产阶级对市民社会的控制,进而建立无产阶级的思想阵地,最终争取市民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导权。夺取文化领导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与疾风暴雨式的暴力革命截然不同,无产阶级要在市民社会中不断夺取新的思想阵地,并逐步夺取文化领导权,最终获得国家的政治领导权。葛兰西非常重视要掌握市民社会的“教育”和宣传领域,教育是“阵地战”的重要环节。葛兰西认为,教育能够启蒙和教化广大民众,能够不断提高广大民众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因此,顺利开展“阵地战”来获得文化领导权,不仅要依赖有机知识分子广泛宣传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更要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进行广泛的教育。

但在这里,我们要强调,虽然葛兰西主张利用“阵地战”夺取文化领导权,但他并没放弃暴力革命(运动战)这一夺取政权的方式。葛兰西认为,在无产阶级夺取文化领导权之后,可以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夺取资产阶级的政权。可以说,阵地战是运动战的序幕,运动战是阵地战的继续,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完全对立的。

(三)文化领导权的依靠力量一一“有机的”知识分子

美国学者卡尔·博格斯指出,葛兰西是“直接将知识分子问题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来谈论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尤其是“有机的”知识分子在夺取市民社会文化领导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戴维·麦克莱伦曾指出,“葛兰西一直被称为上层建筑的理论家,而最能清楚地说明他受如此看待的原因,莫过于知识分子的作用在他思想中所占据的中心地位。”因此,葛兰西着重对知识分子的内涵与划分及其在夺取文化领导权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与马克思的划分标准不同,葛兰西没有按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区别来划分知识分子,而是基于社会关系这一新的划分标准,从广义的视角区分了两种知识分子:即传统知识分子和有机的知识分子。传统知识分子,指的就是与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知识群体。传统知识分子,主要包括在旧社会中任职于政府的官吏和活跃于旧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有机的知识分子是伴随着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和新阶级在经济社会中的发展而出现的知识群体。有机知识分子在国家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职能。在葛兰西那里,“有机性”指的是统治集团与知识分子的同质性。每一个社会集团都会有与自身同质的知识分子群体,而且这样的知识分子也可以被造就和培养出来。同时“有机性”也指知识分子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相关性。知识分子不是一个孤立的阶层,知识分子可以对普通群众进行改造,最终将普通群众纳入到知识分子群体中来,形成新的文化知识分子。有机的知识分子代表着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

在此,我们需要指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的知识分子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他们也并不是完全对立,传统知识分子经过改造完全能够转化为有机的知识分子,进而成为夺取文化领导权的依靠力量。因此,有机的知识分子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要加强对传统知识分子的教育、理论宣传,以便同化和征服传统的知识分子,并将其吸收到自己队伍中来。

知识分子尤其是有机知识分子是获得文化领导权的依靠力量,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统治集团的“管家”的作用。葛兰西指出,虽然“人人都是知识分子”,但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能够发挥这一职能,只有有机的知识分子才能肩负此项任务,成为获得文化领导权的依靠力量。葛兰西认为,“知识分子是统治集团的  ‘管家’,用他们来实现服从于社会领导和政治管理任务的职能。”他还指出,“知识分子可以通过制定和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来整合其他阶级的、阶层的知识分子,使广大人民群众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自愿地’认同统治集团的统治,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保证市民社会组织和群众‘同意’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与规则,从而维持统治阶级政权存在的合法性。”有机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导权的获取过程中发挥着指导、组织、教育等功能。统治集团通过有机知识分子向广大民众传播本阶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在市民社会中开展“知识和道德改革”,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知识水平,并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积极地自觉地认同统治集团。因此,有机的知识分子不仅肩负着维护统治集团政治统治的重任,同时也肩负着获取和巩固市民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任。

(四)文化领导权的领导力量一一“现代君主”

尽管有机的知识分子在夺取文化领导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知识分子功能的发挥离不开无产阶级政党。知识分子只有在“现代君主”,即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发挥其职能,无产阶级政党是夺取文化领导权的领导力量。

知识就是力量论文篇11

二、提高钢琴专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毕业论文能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培养,对学生运用各种技能和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能力进行检验,进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由于钢琴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轻理论知识的学习,而重视训练技能和技巧。如果一个人不会用文字去表达,而只会演奏,他就称不上是一个合格的音乐科研工作者或者是音乐教师。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并非是简单的写作,而是通过这个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对资料的利用、整理、搜集和使用,学会图书馆中文献资料的检索,作为一个系统的实践机会,能对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更好的了解。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专业知识,进而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结合实际,对选题合理选择

对文章的价值和内容起决定性的关键环节,就是选题是否合适和正确,它对于论文的成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选择毕业论文的题目,应与培养目标相符合,这样才能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检验;其次,要遵循适中的原则来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在学校期间,学生仅仅是掌握钢琴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弹奏技巧,但在深度和知识面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这样题目的选择上,宜窄不易宽、宜小不宜大,需要尽量与本专业的实践和相关知识相结合,对科研与教学的统一性予以体现;最后,学生所确定的研究领域,应是自己感兴趣的,有强烈研究欲望的,这样就容易获得写作上的成功。

(三)夯实专业基础,使写作能力获得提升

钢琴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更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培养人文素养知识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要对学生钢琴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进行启发,有意识的讲授科研知识。同时在一些欣赏课、教法课和音乐史课的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写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对学生论文写作能力进行训练,如对观点的阐述,对问题的论证、对论据的运用和对材料的组织等。同时,在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上,要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多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题,能对相关课程进行融合,并具有一定的延伸性,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强化,主观能动性增强,进而使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四)对音乐论文写作基础课程进行开设,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针对钢琴专业的学生在写作论文时实践经验和写作技巧欠缺的现状,应对音乐论文写作基础课进行开设。对钢琴论文从选题、整理和搜集资料,论文提纲和初稿的撰写以及修改和答辩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讲授。使学生能对论文撰写的方法和技巧全面的掌握,对答辩和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能够灵活的解决。

(五)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充分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使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就是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要建立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师生结构、职称、学历和年龄相对合理,能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有足够的精力去指导;其次,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指导教师从论文题目的审定,相关参考资料的阅读和搜集、题目的确定、提纲的拟定以及写作初稿和终稿,都要发挥促进启发、监督指导的作用,使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结语

钢琴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既是检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理解水平,也是大学生初步尝试研究实践和工作设计的过程。为了使钢琴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获得大幅提升,就要对学生论文写作技巧提供有效的指导。学生应高度重视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既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又要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锻炼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写作水平,这样会对论文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初昌雄,周辉.大学生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1).

[2]郑琳.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及对策[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04).

[3]黄春梅.本科毕业论文不宜取消--对武汉四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现状的调查[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知识就是力量论文篇12

一、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一般性分析

当代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理论揭示了企业知识、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长期以来,在企业优势根源的研究中存在着各种理论流派,人们通常用这些理论研究的结论作为对企业竞争优势预期和判断的依据。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被视作一个“黑箱”,由于完全竞争的假设,无所谓竞争优势,并由此得出经济学关于竞争优势外生论的S-C-P梅森——贝恩范式,将竞争优势的分析放在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要素结合中进行。而以迈克尔·波特占主流地位的战略理论同样把竞争优势归结为外生优势,其核心是分析市场结构。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转移到企业的层面,产生了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企业动态观、企业能力观、核心能力观等。这些理论为企业竞争优势研究提供了认识论平台,即与企业外部条件相比,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作用,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真正将竞争理论、管理理论更新的是企业能力理论,这是企业文化研究不断演绎和推进的前提。能力理论将知识所固有的性质作为企业的核心刚性,把测度企业竞争优势的基本尺度定为创新能力、难以模仿、可持续性及学习能力。在这里,企业作为知识集合体,企业资源发挥效用程度上的差异、创新能力的差别,都是由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所决定的,彼得·德鲁克把知识看作是企业所拥有的、且唯一独特的资源,在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理论的发展演变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的各种流派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企业知识存量和认识结构的研究上,据以得出知识决定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并进而决定竞争能力的结论。这些结论可以说是目前正在热烈讨论的有关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二、核心竞争优势取得与保持的一般原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有企业无不期望获得制胜市场的长盛不衰的竞争优势,基于此,企业管理理论出现了产业组织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的融合,其标志是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首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由此开始将企业核心能力的取得定义到企业内部,强调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于企业组织内部,其后在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讨论中形成了基于资源的战略观和基于能力的战略观,后者更为强调企业的无形知识和能力方面。在我国的管理研究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实践作为过去10来年间我国管理工作中的十大问题之一,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极大关注,致力于研究本土文化制约下我国企业(当然包括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造与内涵、培育与提升等问题,其中核心竞争力的取得和保持这一命题是讨论的中心内容。随着研究的延伸,人们似乎承认持续的竞争优势是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假若一个企业能够在动荡环境中保持其持续的竞争优势,可以认为这是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因此,所谓核心竞争优势的取得与保持,实际上就是企业在各种环境中怎样形成并保持住较长时期的竞争优势问题。

借鉴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和施米特提出的领导模式连续统的概念,可以类似地用“连续统”的概念来描述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在“连续统”中,企业总是在竞争优势的第一阶段,当其竞争优势尚未出现下降时,就转入其竞争优势的第二阶段…,直至第N阶段,从而构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使得每个循环的起点都高于前一个起点,每一循环的终点也高于前一个终点,由此一环推一环,不断往上发展,进而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连续统,为企业创造整体的持续的竞争优势。然而,如何才能使循环不致中断,“连续统”的运行能够始终持续下去,从国内外成功企业实践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他们将文化力作为一种新型管理力而进行的有益实验。

三、金融文化力的内涵及基本结构

文化,是人类创造性地改造自然和改造自我活动的产物,它由文化最基本的单位——文化特质聚合形成文化丛,由文化丛的系统联结形成文化模式,从根本上影响着人们看待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文化不仅影响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还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和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作为行业文化的金融企业文化具有亚文化的形态和管理学属性,前者表明它是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微观经济的文化,后者主要说明它充满了管理科学、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按照企业竞争优势根源的一般分析,金融文化力可以这样表述:它是以金融企业的知识为基础形成的对企业及企业成员的凝聚力量、动员力量、鼓舞力量、推动力量。其基本结构和包含的要素是:

1.金融企业知识。利用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的分类,金融企业的知识可以分为哲学角度的知识和管理角度的知识。从哲学的角度,企业知识被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从管理的角度,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密切有关的是企业组织中累积性的常识、协调不同生产技能的有机结构和多种技术流的学识,尤其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互补性知识。金融企业的技术性知识、管理性知识、制度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个人知识和共有知识是互补性知识,他们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金融企业的互补性知识意味着知识的专用性,它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这些知识的特点是:专业性和互补性决定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知识积累速度的加快;具有递增效益,只能在企业内部渐进积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其具有的路径依赖性使企业知识流量的选择受现有知识存量的约束;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特征,其他企业难以成功模仿;由于包含个人知识及企业共享知识,使得员工在企业内部的价值大于市场价值;互补性知识构成企业创新的基础;在互补性知识中决定技术性知识能否很好发挥作用的因素是企业的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因此,制度高于技术。企业所积累的互补性知识,是企业长期竞争行为的基础和利润来源,核心互补性知识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金融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美国管理大师托马斯E·L·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一书中认为:日本企业的高效,是在企业中培育了一种良好的文化品质,特别是树立了共同遵守的正确价值观,并能够把它保持下去,因而导致了“日本奇迹”的出现,这种良好的文化品质集中地表现在塑造了突出群体凝聚力和团队精神的企业精神上。中国金融业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汇通天下、信誉至上、法至精密等充满礼、仪、仁思想,迎合当时的需要、体现自己存在价值的金融企业文化。在建设现代金融文化时,我国金融业已经将其作为合理内核加以吸取。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已为所有企业所共识,将其作为塑造人、培育人、凝聚人的第一要素,这是因为是否拥有忠诚于本企业的比较稳定的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群体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自然环境的差异造成植被和动物种群的不同,同样的道理,企业人文环境的优劣也必然决定人才群体的优劣,人才群体的优劣则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培育人、凝聚人、激励人。反之,即使人才也会因环境不适而渐渐退化失去光泽。这是将其作为金融文化力构成要素的意义之所在。

3.金融企业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主导。管理科学发展到企业文化阶段已经根本不同于泰罗制、行为科学、理性主义管理,也不同于过去的行政型管理。倡导“以文化人”的管理观念,强调文化自觉和文化主导。在文化自觉的要求下,金融企业家会用文化的视点去查找企业问题的根源,这不仅是管理科学不断发展的内部动因,也是管理科学发展进步的结果;用文化主导的观点,在所有的管理要素中必须有一项是主导因素,就像泰罗制以经济为主要因素、行为科学以满足每一个体的需要为主要因素一样,文化自觉和文化主导都将主导因素强调为企业文化的培育。

四、金融文化力与金融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按照普拉哈拉德和G·哈默的定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3个基本特征:第一,核心竞争力提供了进入多元化市场的潜能;第二,核心竞争力应当对最终产品中顾客重视的价值做出关键贡献;第三,核心竞争力应当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有一种非常形象的说法:将核心竞争力比作一株成长中的大树,分为8大根系、7大主干、6大果实。8大根系是基础层,分别是企业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形象、创新、特色、人才和信息。7大主干是载体层,为企业结构、机制、规模、战略、品牌、关系和制度。果实也被称作转换层,由服务、质量、成本、营销、技术、能力组成。可见,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需要多方配合,系统推进。而且,不同的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也不同,如中海油的标杆管理、华为的技术为王、联想的刷新理念、格兰仕的比较优势,等等。那么,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它与金融文化力又是什么关系?

1.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金融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能够充分体现金融行业的固有特征和本企业的价值观念,对本企业职工具有极高亲和力和凝聚力,内化于经营活动过程之中,为竞争对手难以学习和模仿,进而使本企业能够长期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能力。金融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能力理论为基础整合企业资源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知识理论、企业创新理论而得出的管理科学概念。它的特征是:核心竞争力是金融企业的一种内在的品质,是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时代服务文化、竞争文化、金融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团队精神。

2.金融文化力与金融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1)金融文化力是金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讲求综合国力,一个企业讲求企业力,有一个公式把企业力归纳成:企业力=商品力销售力形象力,不论这个公式是否全面,但却已经说明了决定企业力大小的所有因素中都包含文化的要素。文化向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渗透是当代企业运营的重要特点。文化是一种力量,在企业运作中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纽带和辐射6大功能,每个功能都与核心竞争力有关。导向功能的作用在于引导全体员工奋发向上,兢兢业业于本职工作,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化。凝聚功能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约束功能形成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是一种单纯依靠制度所无法起到的作用。纽带功能可以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通过员工个人加工进行反馈,使企业及时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准确信号。辐射功能可以通过企业形象和员工形象传达给社会。这些功能综合所形成的力量就是企业文化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就是力量论文篇13

一、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

“输入假说”理论是克拉申提出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和研究有重要意义的二语习得监察模式中的核心理论。在“输入假说”中,克拉申认为习得语言的关键在于语言环境中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这里的“可理解性”指的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输入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形式的理解。最佳的输入难度是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阶段的语言水平也就是理论中的“i+1”的原则;就内容而言,语言环境提供的语言材料要有趣又有关联,最好是能够和生活息息相关,让语言学习者有较大的参与感和“真实”使用语言的机会;就学习顺序而言,语言环境提供的语言材料不需要按照语法的严格顺序;就语言输入的数量而言,要有足够多的量。只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才能模拟出“自然”的语言环境并能够形成自然而非人为的最佳的输入难度[1]。

二、商务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

商务英语旨在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国际法学)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从事实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商务英语是培养专用外语人才的一种途径,同时英语能力与技能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也是最为主要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即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属于语言类教学的一种,但同时商务知识与文化也同样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可以说,这两方面的知识是相互交融且必须同时学习和掌握的。

三、克拉申“输入假说”

理论对商务英语教学的启示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是模拟第一语言的习得情景而提出的,所以所谓“真实”应该等同于习得第一语言的自然的语言环境。而第一语言习得的环境包括:语言输入的量和质,即足够的语言输入量和语言输入的真实性。这个条件在目标语国家中,在有自然的语言环境为支撑时是很容易实现的,但在非目标语国家的语言教学中,却存在很多困难。一方面,在语言输入的量上,我国外语学多是在课堂上,只有通过听的能力,进行足够多的可理解性的输入达到习得的状态。而在说、读、写、译几方面,受到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的影响,仅靠课堂上的可理解性输入是远远不够的。另一方面,在语言输入的质上,很大程度受教材内容和教师自身想法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语言场景多是模式化、共性化,死板且脱离生活实际。综合上述分析,结合商务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可得出以下启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沉浸式教学法。沉浸式教学法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把语言知识转换为一种潜在的学习内容,并把语言知识当作在商务知识学习中进行商务实践和学习的沟通工具,即在教学输入中遵循语言+文化(商务文化)的原则,使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以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习得语言知识,从而达到语言知识和文化(商务知识和文化)同时学习的效果。由于有了商务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可以把语言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实践,放到商务知识的背景下。从这个角度看商务文化,又刚好给语言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既能引起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习者在努力后得以对语言知识进行练习的平台。在教学环境营造方面的启示是教学环境不能仅局限在课堂上。学校应该尽可能地有效利用课下时间,营造一种语言使用环境。同时,针对商务英语的学生,可以组织一些商务方面的交流活动,如模拟商务谈判,商务案例讨论等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商务知识交流,同时还增加了学生使用更多目标语的机会,提高了学生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输出量,满足了学生语言输入量的要求。

总之,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是否对商务英语教学有积极作用,还需进一步探究,但其理论中的“可理解输入”为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有效借鉴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积极的方面,为提高教学有效性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张莉莉 单位:辽宁大学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