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源论文实用13篇

科技资源论文
科技资源论文篇1

科技资源共享组织成长的内生因素分析

科技资源论文篇2

论文摘要: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区域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构建有效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造就一个人才竞争的良性循环环境,从而达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管理绩效 近年来,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已达14 万家(其中90% 以上属于中小型企业),职工总数超过1 200 万人,科技人员比例在30%以上,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如华为、中兴、联想等。但是,民营科技企业在创业初期,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大都首先关注的是成本和利润。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本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人力资源管理薄弱的问题成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以及积极探索企业人理资源管理的有效实现途径,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迫切。 一、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尽管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是,成功的民营科技企业毕竟只占少数, 更多的成了“短命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误区, 多数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仍停留在劳动力管理或人事管理层面,真正进入到人力资本管理层面的很少。 1.人力资本认识不足 资本和资源有本质区别:资本和资源的性质和含义不同;使用资本和资源的角度不同,作为资本,更多地会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考虑成本和利润;使用目的不一样,使用资本更多地考虑是如何增值生利。所以,仅将人力作为资源还不够,还应将人力视为资本为企业所用, 并不断增值, 或给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而现实是, 多数民营科技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资本属性认识不足, 在人力资源的使用和人才培养上行为短视, 投资不足, 只顾盲目追求短期效益, 忽视人才的后续培养、培训。 2.重技术、轻管理的人才结构 众所周知,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先进的技术支撑,产品在市场上必然缺乏竞争力,降低附加值,影响其经济效益。但很多民营科技企业人才结构单一,过分注重技术领域,而忽视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在民营科技企业中,创业者往往是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是本行业的行家里手,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但作为企业主,易陷入经验主义,片面认为有了先进技术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就能占领市场,从而获得利润,甚至为了追求技术先进而进行研究开发。民营科技企业不遗余力地招揽专业技术人员,而不注意管理部门人员配备的多少,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统一部署和协调配合,忽视了科学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了跛足发展局面,结果企业虽然有先进的技术能力,产品性能也很好,但由于管理跟不上,废品率高,成本降不下来,销售上不去,售后服务搞不好,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并没有很大改观。 3.人才引进机制不通畅,岗位要求与人员数量、质量不匹配 在发展初期,民营科技企业尤其是家族式企业,对人才的招聘、任用几乎都是企业所有者决定,“人治”的成分居多,40% 左右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由所有者的家族成员或

科技资源论文篇3

1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是关天经济区建设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1.1统筹科技资源的内涵

“科技资源”的内涵,从内容上看,是科技人才、科技活动资金、科学研究实验(试验)装备、科技信息等要素的集合,或者也包括科技组织资源;而从体系结构看,包括科学与技术所形成的坚实核心、专业技能系统、技术市场、制度界面等。“统筹科技资源”是促进公共科技领域中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实现科技资源高效配置,促进国家或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和信息的高效生产和流动,强调的是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促进知识和信息的高效生产与流动,最终目标是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统筹科技资源与科技资源配置的差别在于统筹科技资源主要依赖于政府干预,而科技资源配置还要包括市场化的配置方式。目前,我省科技资源配置存在许多问题,说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还比较低,需要通过优化配置予以改善,我认为比较适合我省当前发展的情况的配置方式,是加强政府在公共科技资源投入及其整合中的主导作用,并利用政府职能推动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即通过科技资源整合实现优化配置。

1.2统筹科技资源是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率先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资源配置,是实现生产力创新提升的根本前提。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因此,要站在时代前列,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强化科技创新战略,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其次,从“一高地、四基地”建设及相互联系看,其中最具影响力和最有带动作用的也首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只有在这个基地建设上取得突破,才能保证其他基地(高地)建设的成功实现。最后,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实际看,其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但由于体制等原因,科技实际贡献能力并不理想。通过对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这里最终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高地。

2关中-天水区域科技资源存在的问题

(1)从科技资源来看,西安是西北地区科教资源最为雄厚的地区,高度集中,拥有76所大学,80多万在校大学生,3000多个科研院所,9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拥有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开放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些尖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多种学科的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专利转化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西安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9年已达53%,西安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三。形成了在国内举足轻重、在亚洲颇具影响的教育科技综合实力。而关天区域的其它地区科技资源配置则相对较弱,创新能力弱。

(2)由于中央与地方条块分割、军工与民企分属管理,以及产、学、研之间关系不协调等体制性原因,致使陕西省整体上的科技优势,一直未能得以充分展现。因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解决好“中转省”、“民”、“研转产”的问题。

(3)根据目前的现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二元”问题。第一个“二元”是资源上的二元,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问题。一些资源是中央政府控制,一些由地方政府控制;一些是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科技资源,而另一些则是以地方企业为代表的科技资源。高校也具有两重性,即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央部属高校。第二个“二元”是如何形成科学和技术的统筹。第三个“二元”是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二元。

总的来说,就是在科技和资本所有属性下,以中央企业和中央高校、地方企业和民办高校所表现出来的二元化,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二元,科学和技术的二元化。如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解决统筹科技资源的问题。

(4)科技资源统筹乏力。科技资源配置具有浓厚的部门特色,难以发挥科技系统整体优化功能,分散大于集成,致使相关部门对科技资源不能统筹管理,从而导致科技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

3建立长期科技规划和年度科技计划制度,统筹科技资源

3.1科技计划在统筹科技资源中的作用

政府在科技资源整合中的干预手段通常有两种:一是通过科技政策、法规,二是通过科技计划。科技计划是为实现科技发展目标而设计的和策划的、在相应的条件下组织实施的行动方案,在科技资源整合中的表现如下:

(1)科技计划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科技计划是在科学技术的探讨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或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经专家确定的科技发展行动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使它容易成为科技发展的共同愿景,因而对科技资源的统一利用具有指导性和号召力。

(2)科技计划需兼顾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使有限的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效力,并使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在确定发展任务时,需要综合考虑科学发展的需求和希望通过科技进步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以便集中资源解决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需求压力本身客观上促使科技计划必须重视科技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3)科技计划采取增量带动存量,滚动发展的方式。科技计划制定之前首先是对原有科技资源进行调研,在对存量充分衡量之后,确定追加投入的数量;科技计划在立项过程中,也要审核申请者已有的的科技资源和科研实力。通过增量投入引发存量部分的再配置,既利于充分发挥存量的效力,也利于整合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4)科技计划拥有一套全面系统的规划利用科技资源的工具。科技计划由目标定位、期限、范围、支撑手段、组织管理模式、绩效评估等诸要素组成,能以比较完备、成熟的方式规划利用科技资源,其中包括:第一以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位,允许跨专业、行业、单位、区域择优聘用研究人员,这是它能够实现跨专业、行业、单位、区域地整合科技资源;第二能通过资金联合、计划间的协作、申请条件限制等方法,促进各种科技合作,并通过合作整合资源;第三能灵活确定和调整科技投入在研究阶段、科研主体和产业技术上的比重,从而使科技资源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中试、试验发展等研究阶段,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科研主体,在不同产业领域之间得到优化配置。

(5)科技计划能促使科技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源整合。科技计划通过推动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为政府、为社会服务,促进科学家与社会的交流互动等方式,促使科技资源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其它资源结合,并使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效力。

3.2科技规划和科技计划管理申报制度

科技规划、科技计划项目是我国科研管理中的一个主要手段,针对我省科技资源的实际,应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科技活动的各阶段上推出一系列的专项科技计划,形成完善的科技计划体系,促进经济、科技和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科技计划体系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设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立项管理、实施管理以及结题验收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形成科技管理体系的保障政策与法规、信息服务系统。进而通过项目带动促进科技资源优化整合,并使其成为一项不断推进、长久坚持,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配套的建设任务。

4解决统筹科技资源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几点建议

4.1以建立科技报告体系为起点,推动科技计划项目的科学化管理

由于科技报告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议以建立科技报告体系为突破口来启动科技计划管理,建立科技报告体系的具体建议有:研究提出我省科技报告管理体系工作制度及保障政策与法规,构建科技报告管理工作流程,确定协调管理以及参与部门,单位的职责,以工作制度的形式体现。

整理关于科技报告制度的现有政策,研究拟建设的科技报告管理体系是否与当前的知识产权,保密等政策,法规存在冲突,提出协调机制,补充出台保障科学技术报告管理体系的管理政策或法规。

4.2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平台

(1)建立“一站式”的网络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依靠该系统,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统一的门户登录并提交各类申报材料;在项目执行中,科研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的要求提交各类过程管理文件,项目验收结束后,提交的成果性文件将直接形成为科技报告资料库中的相关档案。各类计划项目管理人员在组织项目的申报、评审、过程管理、验收、推广等环节中,均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进行网络化的流程管理,效率可望及大的提高。同时通过该平台,社会公众能有机会参与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有关环节。

(2)建立基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的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应能及时、快捷地提供通过平台而得到各类统计数据,组织专家对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深度挖掘,通过定期总结,完成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省对科技的投入和产出、科技项目领域和行业分布情况等信息研究报告,直接为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出台提供决策支持,便于统筹科技资源。

4.3健全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1)建立区域创新服务平台,结合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构建一个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服务平台,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网络技术充分整合区域内企业、高校和政府以及国内外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专供服务。

(2)健全创新服务机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须围绕区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区域科技先导型产业,提供技术检测、技术转移、技术培训、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竞争情报等服务。加强信息共享和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加速知识扩散,以提高成果转化率。

4.4通过科技计划整合跨专业、行业、地区的资源

(1)在同一科技计划内实现跨专业、行业、地区科技资源整合,需要设置多元化的投入目标体系,通过目标分解使科技计划渗透到各个行业,专业和地区,再通过统一的资助原则、资助领域、资助区域等实现各目标之间的协作。这种按行业划分的方法,就可以实现跨专业、跨机构、甚至跨地区集中人才资源、试验装备的整合效果。

(2)利用科技计划体系进行资源整合

利用科技计划整合科技资源、就是把一个复杂的科技资源整合目标分解成多个子目标,然后针对各个子目标分别制订科技计划,并使各子计划之间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与促进,在内容、规则上相互衔接或配合,制订科技计划体系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建立跨行业整合科技资源的科技计划体系,建立跨地区整合科技资源的科技计划体系。

通过科技计划、项目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类型研究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和促进。

4.5构建共享科技资源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1)为使科技资源共享立法更容易进行,在立法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把握两个基本思路:一是在立法规划核心法的定位上应遵循“先易后难”立法路径,一步一步推进立法,成熟一项,制定一项,二是在立法规划核心内容的界定上应遵循“增量建制”的立法思路,在现有利益增长格局以外,创设一个新的利益增长点,以求在立法建制的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资源共享总量,扩大可供在各个利益集团间进行分配的份额,把改革成本和风险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各方受益支持和法制上的持续性。

(2)政策框架

为保障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多方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建设的支持体系、在政策方面,需要确立自然科技资源共享过程中政府参与和扶持的指导思想,制订有关科技资源共享强制性,倾斜性及综合性政策,为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则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4.6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着力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比较优势产业

产业结构趋同既造成地区间的过渡竞争,同时也造成资源(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协调及浪费,政府在制定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时,应该从比较优势出发,主要是从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行业中产生,发挥比较优势只是被动地适应资源禀赋特点,而创造竞争优势则是主动地催生新的比较优势或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及技术优势的综合,通过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保持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此应加强战略分析和长期规划,重新评估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目标,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制定科技计划和规划,特别是应当深入分析和研究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然后在些基础上通过制定长期规划,确定在支持和发展的重点领域。

5关中-天水区域统筹科技资源体系

关中-天水区域的科技资源共享与技术转移活动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本身即构成一个系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高新技术基地和企业是最主要的活动主体,产学研合作则是最主要的活动方式,为了促进该空间系统的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的高效运行,有效的对策必然是一个系统。该对策系统在本质上是一个巨型综合平台,一个网络化的系统,构成该系统的要素包括人才、资金、技术、政府、政策、体制、机制、法制、信息等,这些要素在系统内有机结合,密切联系,高效有序,优化配置,自由流动,支持产学研合作,进而实现系统的目标,促进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的高效运行,达到统筹科技资源的目的。

从长远看,关中-天水经济区科技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对该区域的创新发展需要持久的强力的支撑,整个区域达到区域科技经济一体化,所有领域都在奔向一体化,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的大合作大转移必将成为制度,成为常态。

参考文献

[1]丁厚德.中国科技运行论:科技战略与运行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科技资源论文篇4

1.2现有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存在的问题

①现有的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虽然也集成了大型仪器、科技文献及科技数据资源,并建立了呼叫中心,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设计师的很多需求,但是其仍为多功能的独立系统,彼此之间无法实现智能化信息交流,也缺乏与其它系统间信息的输入输出机制。②目前国内大多数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提供的远程租赁服务模式由于技术成熟度不够,虽然也能提供工业设计信息与软件解决方案,但是鉴于托管平台安全性技术、用户身份管理技术、企业内外数据集成技术、企业内外应用集成技术等多方面的问题,其实际应用中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导致无法进一步推广。③目前国内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缺乏合理的商业运作模式。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理想的运作模式是将工业设计相关的大型科学仪器与文献资源、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工业设计共性技术支撑、科技检测服务等方面的相关资源集成,并通过互联网交付给终端用户,以流化收费的方式获得收益。而目前国内这类型共享平台大多数的做法还是依赖用户自身的软硬件基础,通过在线检索,租用服务等方式进行对外服务,这些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因此提升企业的工业设计能力帮助不大。

2云服务平台及其体系架构

云服务平台采用面向服务的开放架构,利用Web服务和本体(Ontology)技术对科技服务的质量进行系统、标准的描述,包括通用描述(如服务提供商的信誉、服务所需的时间和服务价格等)和特有描述(如对仪器而言,包括其用途、性能参数和已使用年限等)。基于上述描述,设计相应的资源匹配算法,实现根据用户提出的服务质量需求,快速、高效的跨系统、跨平台的资源和服务匹配,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服务质量的资源搜索引擎,从而实现科技资源的垂直搜索和数据挖掘,结合科技资源呼叫中心,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工业设计科技资源共享增值服务。

2.1云服务平台

针对工业设计行业所需的关键共性设计技术,将现代设计方法(模块化设计、智能设计等)融入数字化设计中,建立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及资源信息库,形成一套贯穿与工业设计、中试和制造的一体化支撑系统。主要包括高精度、高效率大规模仿真计算方法与分析技术、CAD/CAE/CAPP/CAM/ERP一体化技术,KBE理论与方法,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和制造过程技术等。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的技术路线,通过标准化的数据和服务接口,实现异构系统和平台的数据共享和服务整合。该平台通过承接工业设计、中试项目、试验测试、技术引进、租赁委托等方式开展工业设计共性技术服务,建立“项目开发费+服务费+技术转让费+销售收入”的多元化盈利模式。

2.2云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

基于云服务的开放式工业设计创新技术服务集成平台,重点突破了科技服务垂直搜索与精准推送、大型仪器动态数据采集与监控、基于SNS的技术专家协同咨询、技术价格评估、技术技能在线交易等技术,用户通过SSO单点登录享受大型科学仪器与文献资源、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工业设计共性技术中试开发、科技检测服务等所有子平台的服务,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动态选择和匹配相应服务,并实现服务收入的按需分配,从而创造了一种清晰的商业运营和利润分成模式。引入C2B(需求者-技术方)等商业模式,提供仪器租赁、科技检测、软件与资源等团购服务,通过降低服务消费单价,提高用户使用度,增加平台收益;通过平台会员费、技术供需对接及成果转移佣金、服务资源租用费用、信息定制费、平台广告费等多元化创收模式,确保平台可实现可操作性强、可扩展性好、可持续发展性高的规模化运营。云服务平台包含大型科学仪器与文献资源、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工业设计共性技术中试开发、科技检测服务等4个子平台。

2.2.1大型科学仪器与文献资源子平台

该子平台采用C2B模式,通过与工业设计产业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充分收集聚合这些企业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需求,通过筛选分类后,将形成一定规模的相同需求,以团购方式寻求资源提供方,并积极与担保、保险公司加强合作,建立服务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公信力,构建“资源需求方———资源提供方———担保机构———平台管理方”共赢的商业运行模式,将有效解决需求分散、资源供需双方信息不畅的问题。

2.2.2技术评估与转移服务子平台

该平台基于SAAS这种软件即服务模式,提出技术转移应用服务模式的理念,并针对工业设计业的产业链结构,制定该行业的技术转移服务业务电子化标准,研究并开发支持技术供需者和中介的技术转移应用服务,构建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技术转移推广平台。用户可通过低廉的价格获得先进的技术数字内容制作、主题技术展示、技术精准推送、技术转移渠道拓展、技术专家协同咨询、技术科学评估、技术在线交易等强大的服务功能。同时,面向工业设计的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技术价格、先进性、成熟度、转化可行性等评估指标等,为工业设计领域的技术价值量化提供科学和系统的评价依据。针对技术评估流程进行深入研究,开发支持流程化业务管理的在线评估管理系统,实现技术评估工作的科学化和信息化,有效地提高技术评估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主要包括用户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评估流程管理、在线评估等子系统。

2.2.3工业设计共性技术中试开发子平台

针对工业设计模块标准化与模块的划分方法,根据产品各零部件的不同功能,将零部件进行模块分类,综合考虑设计、工艺、制造和采购等多方面的需求,形成一套具有较宽应用范围内产品模块设计与制造方法。在此基础上,搭建模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为零部件的模块化设计与制造提供技术支撑。

2.2.4科技检测服务子平台

该子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并规范科技检测领域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形成检测资源信息管理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构建“网上检测超市”,制定科技检测服务平台准入机制,制定检测机构加盟“超市”的规范性制度,进一步扩大科技检测超市加盟户数,聚集更多的优质检测资源;利用现代物流技术,完善“检测超市”物流配送体系,打通检测及关联服务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依照电子商务模式改进“检测超市”运行手段,建立检测超市信息管理系统,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

科技资源论文篇5

1.3工作复杂性。科研人员以从事脑力工作为主,主要是思维性活动,工作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刻和场所,过程多数为无形。科研工作没有同定的流程和步骤,固定的工作规则并不存在。因而,对科研人员进行工作过程的监督既无意义也不可能。科研人员的工作需要借鉴已有的科技发展成果和工作团队的配合,以获得更广泛的知识结构,发挥综合优势。因而,科研成果多是团队集体智慧和相互合作的结果,量化个人绩效难度较大。

1.4科技人员在工作方式上与其它项目工作者最主要的区别是“独立运作”,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科技人员在执行自己的工作中,往往都是独立思考和运作,他们与其它知识工作者工作的关系是“接口”的关系,而“接口”是项目负责人(经理)必须解决的问题。他们在“独立运作”部分,希望得到重视和肯定。因此,对他们的工作性质必须给予组织上的保障,这也是矩阵式组织结构在科技项目组织中流行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由于独立运作带来的弊病是项目组知识工作者互相沟通的困难,科技项目中知识工作者沟通不足,对项目成功显然是灾难性的。因此,科技项目负责人(经理)必须运用相应的工具与技术解决这个问题。因此,科技人员一般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他们更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计划、安排工作,不太愿意听由上级领导的摆布,同时他们倾向于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方面的灵活性以及组织气氛的宽松性,不仅不愿意受制于物,甚至无法忍受远处领导的遥控指挥,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

1.5知识工作者“对自身前途的关心和对公平的感知”远比其它工作者强烈。在科技项目运作中,为科技人员提供合理的待遇(包括激励)和相应的工作条件,就成为科技项目负责人(经理)主要的经常性工作。

1.6科技人员与其它工作者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的思维有显著区别。知识工作者对项目事物的判断往往是“专业判断”,这种判断一方面要求项目管理者给予相当的尊重和信任,另一方面也很难理解项目负责人(经理)所处的“项目政治环境”,从而引发一些冲突。

1.7科技人员往往特别“注重实力”,这部分人的特质是,很难心甘情愿地在比自己专业知识逊色的科技项目负责人(经理)手下工作,与他们的沟通和对他们的管理往往成为科技项目负责人(经理)感到头痛的事情。这也需要找到带有普遍意义的工具与方法,缓解项目运作中的此类冲突。

2科技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专家与技术专家(学科带头人)整合不够,造成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重大科技项目的信息时效性较差,造成重大科技项目的应变反应机制不及时,实则管理和技术两张皮。如何把项目管理专家的综合管理优势与项目的技术领袖(项目负责人)的技术专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互补型的倍增效应,将是未来项目实施高效组织实施的重要因素。项目的实施,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开发,还包括项目的组织。谁来组织实施,如何组织实施,相应的责、权、利如何界定等,都会影响着项目实施的管理效率。在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积极性,是保证学科建设成功实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对于重大科技项目的宏观管理而言,缺乏项目宏观管理人员,致使项目由多个部门、多头管理。对于项目的微观管理而言,不善管理的项目负责人被推到了技术管理和项目组织实施的前台。因为,如果单纯的项目负责人作为项目组织者,无法调动更多项目实施的资源;如果由不懂技术的管理专家来组织实施项目的实施,又会造成学科技术信息的不对称性,管理专家又处于明显的不利位置。因此,如何将项目实施的管理专家和技术专家(项目负责人)整合在一起,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提高信息的对称性和时效性也是需重点研究的问题。

2.2忽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通过一些手段来鼓励科技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手段。很多科技项目管理者不能科学分析员工的不同需要,更谈不上建立起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大多数项目主管部门都采用类似的奖金制,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激情,这样容易使积极的员工更积极,消极的员工更消极,甚至两种员工的思想出现严重的抵触。从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激励,比如:模范激励,理想激励等,忽视了集体的团结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集体的战斗力和士气。

2.3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不科学。由于科技项目自身的特点,项目管理人员一般不易直接观测员工是否全力投入工作,不易判断单个员工工作成果的价值。所以,在大多数科技项目管理部门中,他们的绩效考评系统比较粗略,主要还是凭主管的主观印象打分,使得员工之间的考核评分没有太大差别,不能给绩效好的员工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潜伏着一团和气与主观主义色彩浓厚的矛盾危机。还有一些企业制定有看起来比较完美的《岗位职责范围》和《岗位绩效评价指标》,但是这些制度的内容基本上来源于大致雷同的书本。显然,采取这种移花接木制定的考核指标体系无法切合科技人员的心理和特点,加之考评人员的数量及能力所限,执行结果与事先的愿望大相径庭。因此,绩效考核应有的作用难以发挥,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另外,考评者和员工对绩效考评的认识也不够,他们仍然谈考评色变,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考评,没有认识到考评本身就是科技项目良性发展的要务,也是员工提高自身工作绩效、改善工作效果的必要机制。

2.4没有引进竞争机制,难以组合一流团队。传统的科技项目管理体制封闭、僵化,项目承担单位之间缺乏竞争与交流,无法形成有效的合作关系,科研队伍组建受固有的部门隶属关系制约,不能聚合一流人才、集中科研力量,整合相关科技资源,造成科技项目的低水平重复,未形成项目链、产业链,项目实际效益不理想。

3提高科技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在崇尚知识的时代,员工的聪明才智比以往都体现出更高的价值,科研人员是科研机构最主要的资源,他们的智慧和创新能力是组织价值增值的源泉。所以,组织的管理也应做出打破传统观念束缚,做一些变革和调整。

3.1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科研人员主要从事思维性工作,更喜欢工作富有自主性和创新性,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僵硬的工作规则对他们没有多大的意义,组织应重视发挥他们工作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应尽可能帮助科研人员组建科研团队,在资金、物质上给予相应支持,并授予一定的人事调配权。组织应尽可能地建立宽松的工作环境,制定非固定工作场所和弹性工作时间。科研人员较强的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以及处理、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常常不按常规处理日常事情。传统的官僚管理作风在科研人员那里只会碰壁,组织应尊重他们,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性的科研活动,看重他们能够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任务。

3.2鼓励科研人员参与组织管理。科研人员一般不习惯于受指挥、操纵和控制,所以在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考虑到这一特点,给予他们一定的权力,参与组织的发展决策和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处于平等的地位商讨组织中的重大问题,可使科研人员感到上级领导的信任,从而体现到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并因此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上下级沟通、商讨组织问题,对双方来说都提供了一个取得双方重视的机会,从而给人以一种成就感。根据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的统计,实施参与式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组织经济效益,一般可以提高50%以上,有的甚至可以提高一倍至几倍。

3.3注重营造以“人”为本的组织环境以“人”为本的组织环境即注重人情味和感情投入,给予科研人员“家庭式”的情感抚慰。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认为“,一个日本公司最主要的使命,是培养它同雇员之间的关系,在公司创造一种家庭式情感,即经理人员和所有雇员同甘苦、共命运的情感”。国际知名的大公司一般都慷慨地为员工提供“软福利”,即那种能够进一步协调工作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各种便利。这类福利虽然不起眼,却使公司表现出极强的人情味,令员工珍视。科研人员要求获得尊重的需求非常强烈,管理者应经常深入下属,平等对话,加强人际沟通,努力营造“家庭式”的工作氛围,使职工能明显地感受到自己是组织中必不可少的成员。

3.4形成正确、完善的激励机制。在新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科研人员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改革和丰富现有的激励手段,实现激励体系的多维化发展,以满足人们随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出现多种需求的需要,从而激发他们的丁作热情和创造力。美国哈佛大学的管理学教授詹姆斯说过: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不过20%~30%,如果施以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正确的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之所在。激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它的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激励必须考虑人的需求(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第二,激励必须制度化、规则化,且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三,激励具有全员性,即必须针对全体员工,这样才能起示范作用;第四,激励应当公开、公平、公正。美国的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经过大量实证研究证明: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四个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金钱财富。科研人员由于其文化水平较高,更多的是考虑其发展潜能和成就感,并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合理公正的报酬。所以,组织在进行激励选择和设定时应针对性地满足科研人员的需要,从而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对于科研人员而言,有意义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激励因素,因此,组织也应该注意对工作进行设计,满足科研人员精神上的需求。

科技资源论文篇6

A Study on the Barriers in the Implementing Process of Online Information Exchang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s

Liu Jie

Center for Studie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430072

〔Abstract〕Based on analyzing the significances and reasons of online information exchang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barriers in implementing processe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online exchanges from the views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ideas, traditional scientific evaluation and stimulating mechanism, legal right and technique aspect, and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attitudes and actions of different subjects, various researchers and scientific institutions, magazine publishers, so as to provide the work direction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s online exchanges.

〔Key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peronline information exchangepreprintopen access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全球信息的高效传播与使用,为科学交流提供了新的交流途径及手段,并对学术交流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着传统的学术交流体系的深刻变革,即传统的基于纸质印刷资源的学术交流模式正在向基于网络环境的学术资源在线交流模式转变。科技论文作为科学交流的最基本单元,它的流通自由是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的生命线,于是,一种新的基于网络环境的科技论文在线交流模式呼之欲出。我们不难想象,未来的科学研究将不再是埋头于二维的文本纸张,而是身处于可游弋的三维信息世界。国内外科技论文在线运行实践和相关研究均充分证明,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能否取得预期效益的关键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以,研究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资源推动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希望通过这方面的研究,以指导我国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运行实践,从而促进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资源推动的原因及意义

1.1推进我国科学研究信息化进程的需要

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全球化形势下国际竞争的焦点。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认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取得实效的关键,其开发利用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的全局。科学研究的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必须大力加强科研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现科研信息资源在整个科学界的充分共享。

1.2顺应科学交流开放存取发展趋势的需要

学术信息的流通是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的生命线,但随着学术出版商业化的愈演愈烈,基于订阅的传统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对科研信息的流通自由造成了巨大的学术交流障碍。为此,基于互联网环境的科学交流开放存取运动出现并得到快速的发展。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了推动科研成果通过互联网自由传播而采取的运动。目的是促进科学及人文信息的广泛交流,促进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1]。

为尽快顺应互联网上科学交流的开放存取趋势,我国相关机构正积极地探索与努力。如中国科学院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的开放使用的柏林宣言》的签署;国内一些OA仓储的出现,如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奇迹文库、arXiv中国镜像等。相关会议的召开,如中国科学院主持的“科学信息开放存取政策与战略国际研讨会”。此外我国已经全面启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是其中的重点之一。由此可见,实现科学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并已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1.3实现科技论文在线交流预期效益的关键

理想的信息交流系统应是基于网络的、成本效益好、传播更及时、同时并不损及同行评审、能够保护学者和研究机构利益的系统。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要实现其预期效益,关键在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因为其本身是不会产生信息资源的,它必须通过转载、链接、联合建设、取得授权等方式采集大量的信息资源。否则,科技论文在线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只是为科技论文在线交流铺平了“道路”的话,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或推动则为科技论文在线交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物”。

2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资源推动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我国的科技论文资源丰富,但是数量庞大的科技论文绝大多数掌握在作者、有关部门(包括大学科研管理机构)、学会团体、学术会议主办者等手中,无法为公众所获取和利用。从目前科技论文在线的总体运行实践来看,其收录的信息资源量还比较少,资源类型较单一,学科覆盖面狭窄,产生的社会效益不明显。具体来说,目前科技论文在线主要收录的是预印本资源,而Internet上的预印本服务器数量虽然增长较快,但规模较大的预印本数据库还比较少。除arXiv的文献量较大,文献增长速度较快,在专业领域中影响比较大以外,其他的预印本服务器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文献量少,影响力有限。预印本的文献来源于专业人员通过上传文献投稿到服务器,不需要经过审核。预印本服务器上文献量的多少是由上传稿件的多少决定的,专业人员既然从数据库中获取有用信息,也有义务上传自己的研究信息。信息的上传与下载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信息的上传也就没有信息的下载,可以说如何鼓励科研人员存档是目前科技论文在线发展的关键。所以要加强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资源推动,就必须对制约我国科技论文在线资源推动的因素或者障碍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估,而这也是采取相应资源推动对策的前提和基础。

通过跟踪国外科学交流开放存取的发展动态,并结合国情,立足我国科研学术交流的大环境来分析国内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运行实践,笔者总结出以下制约我国科技论文在线资源推动的因素或障碍。

2.1传统观念和文化上的障碍

从某种程度上说,科学交流的开放存取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观念和文化问题,其对传统科学交流观念与体制的冲击是剧烈的。比如在除物理、计算机和经济学等学科的其他学科领域内,还没有形成一种预印本文化,这些领域的科研人员没有兴趣或者不知道开放存取的重要意义。所以要加强科技论文在线的资源推动,必须克服来自传统科研交流观念和体制的障碍。传统观念是资源由单位或个人所有,甚至与单位及个人的利益纠缠在一起。大家都希望获得共享的信息资源,但缺乏主动提供信息资源的积极性。科研机构相互封锁而造成的科学数据“壁垒”已给我国的科研事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资源浪费极大。

2.1.1从科研人员的态度看科研人员作为科学交流和科研创新的主体,他们对科研信息的需求是科技论文在线产生的根本动因。所以调查分析科研人员对科学交流开放存取的态度,对实现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资源推动有重要意义。

国外科研人员的态度,RoMEO项目[2]:该项目完成于2003年7月,是FAIR项目中专门处理权利问题的特殊项目,即解决在OA仓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所遇到的有关法律问题。 RoMEO对机构仓储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科研人员、期刊出版商、OAI数据提供者和服务提供者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报告。比如它对来自全世界57个国家不同学科领域的524名科研人员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60%的科研人员认为他们在将其稿件提交给OA仓储后仍享有版权,并很乐意被他人显示、打印、保存、摘引、存取,前提是不侵犯其作品完整性和署名权。这说明科研人员乐意将其成果与其他人员交流,从而提高其知名度和学术地位。因为科研人员从事科研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获取和阅读大量的期刊论文,了解同行的研究情况与学科的发展动态,所以在科学界推行开放存取有其生存及发展的土壤。

在中国,开放存取还是新生事物,目前也只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奇迹文库等几个OA仓储,影响力都较小,尚缺乏相应政策支持,国内学者亦大多持观望态度。根据初景利教授在“科学信息开放存取政策与战略国际研讨会”上做的“中国科研工作者对开放存取的态度”的报告[3]可以看出:通过对中国科学院16个研究所223名科研人员的调查,只有8%的科研人员了解开放存取,有48%的科研人员略知一二,43%的科研人员从未听说过。不过,有59.2%的答复者愿意在开放存取期刊上发表文章,其中工程领域的科研人员兴趣最高,占76.6%。愿意将预印本或发表过的文章存放在OA仓储中的分别占30.9%和76.6%。调查表明,中国科研工作者越来越了解开放存取,多数科研工作者对开放存取抱有积极而热情的态度。但同时科研人员也表示了相应的顾虑:38.1%的科研人员认为如果先在互联网上公开预印本,将没有正规期刊愿意接受投稿,也将违反与出版商签订的版权转让协议;30.9%的认为将会导致抄袭现象;21.1%的认为可能会被用于商业目的;12.1%的认为可能会损害文章的完整性;25.6%的从未考虑过将自己的文章公布在互联网上。由此看出,在我国要推动科学交流的开放存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1.2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术交流政策长期以来,由于不同学科领域已经形成和发展了各自的交流方式,因此在学术交流模式转向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过程中,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数学、物理、化学等领域里,预印本已经成为研究人员新成果的主要方式;20世纪90年代初,预印本服务器在高能理论物理领域出现后,一年之内就成为该领域信息的标准程序。可以说,这些学科领域已经形成使用预印本进行科学交流的习惯,但是在其他学科领域却没有形成,所以在这些领域进行资源推动存在障碍。

2.1.3科学协会的不同态度科学协会是应科学信息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在科学交流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协会本身就是重要的科技期刊出版者,它们在对待“在OA仓储里张贴文献”的问题上,不同的学科团体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可从它们各自的出版政策上反映出来。比如美国心理学协会(APA)1996年针对因特网上科学信息的交流制订了以下政策:作者不能将任何阶段的稿件在因特网上张贴;主编将网上论文作为已不再受理;而且在论文出版后,出版者拥有版权;并不允许作者将APA已经出版的论文再在因特网上全文发表。美国化学协会也有类似的政策:在任何媒介上发表的著作和论文,本刊将不再考虑发表。而美国计算机协会(ACM)则正好相反,同意作者提交论文要求发表时可以同时将其论文在网络公共服务器上张贴;粒子物理学协会也持相似的政策。由此可见,不同的科学协会有不同的出版政策,这也是进行资源推动的障碍之一。

2.1.4 期刊杂志社、出版社的态度 由于科技论文在线在其建设和运行中会涉及到一系列和出版商之间的利益关系,所以必须弄清楚期刊出版商对科学交流开放存取的态度以及相应出版政策,否则科技论文在线的运行会有极大的版权侵权风险。为此,RoMEO项目对期刊出版商的版权授权合同和条款进行了细致调查与周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90%的出版商要求版权,6%的要求独占性权利,4%的要求非独占性许可权利;75%的作者在投稿前被要求声明他们的作品没有被发表过。此外,RoMEO还就期刊出版商对自存档运动的态度做了调查分析,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只有22%的期刊支持作者将预印本预先张贴在机构或学科仓储,69%的期刊只支持作者将后印本即文章在期刊发表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将其张贴在机构或学科仓储。而在对103位出版商的调查中,60%的出版商仅支持后印本的张贴,支持预印本的仅占6%,而且规定了严格的许可条件,而另外34%的出版商不支持任何一种形式的张贴。由此可见,要实现科技论文在线的资源推动,来自传统期刊杂志社、出版社的障碍可能是最大的,主要还是个利益冲突的问题。所以说科技论文在线如何妥善处理好其与在先权利人(作者、期刊杂志、出版社、网络)的版权关系是避免版权侵权的关键,寻找真正的权利人,处理好授权问题是科技论文在线运行的成本投入和必由之路。

2.2传统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的障碍

科研人员发表成果(尤其是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的目的不是为了取得经济报酬,而是希望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传播研究成果,取得同行的认可和提高自己的学术地位。所以科学共同体对科学成果的同行评价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科学交流系统运行的基本保证。在科学交流系统中,科学自身已形成一套相对独立的评价与检测科研成果质量的系统。从成果评价方式来看,传统的成果确认方式主要是在专业学术刊物上,这是成果能被公认的最有效形式,也是学者不能忽视的一种学术声誉。只要学术期刊还被评审委员会视为惟一正当有效的园地,它就将继续被大多数学者看作是更好的选择。当然从著作权的法律状态看,著作权是自动获得的,无须经过出版社审核,但习惯上成果被确认一般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为依据。就目前形势而言,谁的论文能够发表,是由出版社及相关的评审小圈子来决定的。而对电子版知识产权的确认有待形成统一的标准,学术机构是否能够自动承认网上发表的论文可以作为教师资格、业务评定、申请基金以及其他各种学术评估的有效依据还有待研究,而这也是有些学者不愿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OA仓储公布的主要原因[4]。所以,如何建立一套基于网络学术交流系统的科研成果评价和激励机制事关科技论文在线发展的前景,是当前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

2.3法律障碍:版权风险、授权标准和机制

国内外网络资源建设实践、司法判例和相关研究均充分证明,知识产权问题已经成为科技论文在线健康发展的瓶颈。科技论文在线交流能否取得预期效益的关键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其本身是不会产生信息资源的,它必须通过转载、链接、联合建设、取得授权等方式采集大量的信息资源,所以在信息资源建设上会存在很多版权问题和风险。此外,随着版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在对采集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提供网络传输,开展信息服务的时候,会受到极大的法律限制和版权风险。

具体来说,开放存取模式只限于作者愿意免费提供使用的作品,它充分尊重作者的个人意愿。如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倡议(简称BOAI)明确指出:它提供的免费信息不包括作者未授权的作品,而只限于作者同意免费使用的作品;并不提倡突破现有的版权法,而只是在现有版权法的体系下最大程度地实施开放存取[5]。所以说对于作者享有版权,自己或者授权他人将其论文上载至OA仓储是不存在版权风险的。但一旦上载的作品没有经过授权或许可,通过科技论文在线进行传播会存在很大的版权风险。前面已经详细分析了不同学科、科研人员、科学协会、期刊杂志出版商对开放存取的态度和政策,所以这就导致科技论文在线进行资源采集时会面临复杂的版权问题和风险,比如要分析:科技论文在线收集的不同信息资源类型的版权状态与归属以寻找真正的版权人?不同信息资源类型的使用授权机制和付酬机制?对这些不同信息资源类型的开发利用可能会存在哪些版权风险,等等。可以说版权问题伴随科技论文在线资源推动过程的始终,因为在资源推动的背后是一种版权利益的动态流转和使用,涉及到复杂的版权法律关系与利益关系,若不能妥善解决科技论文在线与相关版权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科技论文在线就无法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2.4技术障碍:资源采集的标准规范有待建立、统一

科技论文在线交流的资源推动有赖于相关资源采集、、共享、检索技术和标准规范的建立与完善。而从目前情况来看,大量的技术标准、专利、科研成果、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科技情报等科技文献资源,分布在不同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情报机构和政府部门,由于缺少有效的平台和统一的标准规范对上述资源进行汇总与共享,缺少权威的平台、窗口对外信息和提供服务,使得科研人员无法快速有效对这些文献资源进行检索、引用与开发,导致创新效率低下。虽然国际上也出现了一些技术支持系统和技术标准:如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发的DSpace系统,实现了大学科研期刊的分享与存档管理,用一种分布式的方法让任何获得授权的机构都能够分享到海量的科研论文资源;一项开放期刊和档案的技术标准Open Archive Initiative(OAI),也在全球协作下逐步成熟,支持标准化的全球科研资源的交换和检索[5]。但是,这些技术工具、标准和规范是否符合我国国情,是否值得大力推广还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Ba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2006-10-15]省略/openaccess.

[2]Publisher copyright policies & self-archivng.[2006-10-18].sherpa.ac.uk/romeo.php.

[3]初景利.中国科研工作者对开放获取的态度.[2006-10-20].159.226.100.146/会议课件/Chu-JingLi-OA6-3.pdf.

[4]李武.开放存取出版的两种主要实现途径.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4):58-63.

科技资源论文篇7

论文摘要:科技革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源于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吸收与控制突破了原有科技水平设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促进了企业生产运作方式的创新,导致了企业人员管理重心和管理方式的发展变迁。 论文关键词:科技 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系统 外包 HER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由于科技的发展、市场范围和种类的扩大,对大规模组织的强调、日益增加的劳动分工等一系列因素,促使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科技的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已经多次带来了明显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人员管理影响的历史考察 在科技革命前的历程中,生产力水平低下,信息传播途径闭塞,手工技术生产相互之间的学习、借鉴比较困难,科技创新发展的进程十分缓慢。所以,这个阶段的科技对组织形式以及人的管理影响不大,变化周期比较缓慢。自从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以后,组织变迁越来越受制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几乎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导致了组织的一次大变迁,组织的每一次变迁又导致组织对人员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其结果是使人的体能获得了解放,相应地,组织对人的管理方式也由原来那种单纯依靠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劳动效率的管理方式转向雇佣管理。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使得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早期雇佣双方之间家长式、宗教式或者部落式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大规模组织和机械化大生产淡漠、疏远了双方之间感情纽带。在利益、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等方面渐起纷争,工厂成为了冲突和暴力的场所。控制和安抚是这个时期人员管理的主要特征。 第二次科技革命始于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产品的发明发现和使用为特征,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核心。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劳动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结合程度对生产的影响日益明显,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股份公司。以泰罗为首的科学管理学派和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直接导致了人事管理的产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中心,人员管理活动是被动的、反应性的,但这种机械式的组织管理方式是与当时科技发展下形成的企业组织方式相一致的。 现代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现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着,它的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领域里的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强大浪潮正冲击着当今社会的各个层面,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面对科技不断创新、顾客需要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纷纷进行变革和再造,频繁的变化使得“事”不断变化,只有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活动才能主动应对变化、适应变化,抓住变化中的市场机遇。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甚至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了理论和实践的主导。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人与技术之间、人与资本之间的关系,因而,带动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的转变。 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经济社会的很多领域内,我们对科技发展是持肯定态度的。科学技术曾是我们用以减少人类辛劳、提高生产和获得更好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但近来有人对这种看法产生了怀疑,而且开始强调科技“进步”的消极方面。所有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是在不同的时期、阶段两者的势力对比处于不同的状态,因此,科技发展对工作系统的影响也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科技与工作系统之间的适配关系,成为了融入和利用科技成果的关键。科技对工作系统的体现在三个方面:科技是组织决定所要求人力资源投入的重要因素,间接地讲,它是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因素;科技是组

科技资源论文篇8

科技文献资源是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近些年来,科技文献数量不断增长,一方面使得单个科技文献服务机构(包括企业、非盈利机构等)不能拥有科研所需要的全部科技文献;另一方面,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些机构没有必要全部购买科技文献。科技文献共建共享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我国科技部组织全国8个科技情报部门成立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建立了国家科技文献资源网络服务系统;部分省市建立了相应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另外还组建了一些行业性科技文献共享网络,如全国交通科技文献资源共享网络已经开始规划建设。

出于某些原因,科技文献共享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例如科技文献机构将公共资源视为已有、以自我为中心来支配资源的使用,提供共享的科技文献资源质量大打折扣,导致科技文献资源使用效率低下。为了准确地把握科技文献共享的情况,发现问题与不足,制定共享政策、提升共享效果,有必要对科技文献机构的资源共享绩效进行评估。

1 研究进展

1.1 图书馆联盟的共享绩效评估

当前,图书馆联盟是比较成熟的科技文献共享系统。国外图书馆联盟大都建立了自己的绩效评价机制,设立绩效评价工作组和委员会,定期对联盟开展的各种项目和活动进行监测与评价,评价方式包括专门的评价项目、网上用户调查、成员馆调查、访谈等。评价主体主要是联盟内部专门机构、专家小组、学术研究机构、政府部门等,例如为了对学术图书馆联盟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由OhioLINK提供资助,采用LibQUAL+评估方法,对其成员馆的用户进行调查。国内对绩效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较少,主要关注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例如,方小容提出以信息资源共享率、信息输出\输入率和信息资源贡献率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常红从治理的角度提出包括工作效率、读者满意度、参考服务质量、营用成本、合作能力等的图书馆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张晓红等建立了基于核心价值的PATOP框架来进行图书馆联盟效用的探讨;王真等从经济效用、实践效用和社会效用三个方面进行图书馆联盟效用探讨;徐晓琳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包括战略整合力、组织协调能力、服务控制能力、敏捷性和用户满意度的图书馆联盟运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近年来,这方面研究开始逐渐关注建立成熟的评估机制。

另外,2003年文化部开始对文化领域文献共享工程的国家中心、省级中心、基层中心进行考察和调研。图书馆联盟内部也启动绩效评估项目,如CALIS的“资源评估子项目”。还出现了对专门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绩效评估的研究,NSTL内部每年也有年度总结类型的评估报告。

1.2 非盈利组织绩效评估

各类非赢利组织特别是科研院所是非常重要的科技文献资源建设与服务机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非赢利组织开始逐渐关注绩效评估。20世纪90年代早期,非赢利卫生和公共事业机构普遍关注衡量财务责任、项目产品或产出、提供服务的质量、统计学指标及利益相关者制定的指标、效率及顾客满意度指标等;同时,非赢利组织致力于推动社会改良目标的实现,向用户和公众提供服务,具有同政府部门相似的绩效标准,例如,工作结果、操作效率、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另外,在评估方法方面开始强调公共和非赢利部门的战略与使命,更多地同该组织战略框架相联系,通过一定的方法把评估系统及其管理过程结合起来,更具结果导向。

1.3 信息资源共享的经济效率分析

经济学家H.R.Varian通过对团体消费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信息物品购买、租让和共享的约束条件。张军与姜建强利用“俱乐部产品”概念,从纯经济学角度建立了信息商品共享收益模型,并作出了理论解释。马费成和王晓光在“网络计算环境下信息资源共享效率研究”项目中利用经济模型和博弈论方法分析了信息资源共享的效率问题。

总体来看,已有科技文献资源共享绩效评估相关研究,研究领域和范围也不断扩大。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一,评估对象主要为NSTL等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联盟,属于宏观层面的评估。科技文献的共享工作并不是只由这些平台的成员承担,相当一部分科技文献服务机构没有纳入这些平台。而且,可共享的科技文献资源广泛分布在科研人员、各类实验室、企业、政府部门及其他非盈利组织等当中。上述科技文献服务机构提供文献资源共享服务方面的评估还处于开始阶段,例如对科学数据机构资源共享的绩效评估。

第二,评估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现有的评估多采用主观评估的方法,所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比较随意,一些指标体系倾向于关注科技文献共享系统各种要素构成、运作方式,另一些指标体系倾向于关注其经济效率,从而使得评估结果不能令人完全信服。评估方式以国家主管部门的常规检查/汇报性评估为主,多为“目标计划―报告―评估”的制度系统。另外还存在评估操作程序不规范等不足。

本文以单个科技文献服务机构为研究对象,引入项目管理方法,以项目影响理论为基础来构建其评估框架,从而更加准确地对科技文献机构的资源共享绩效进行评估。

2 项目影响理论

项目影响评价理论是指:项目建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通过对实际发生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对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复核项目过程中实际发生情况和预测评价成果的差异,以检验预测成果和项目的合理性,提升项目质量服务。项目影响评价可以监测项目设施的运行情况,为后续项目管理和运作提供依据。项目影响理论的基本方法是有无对比法,即项目建成后将实际产生的环境影响和预测成果相比较,通过综合分析,确定项目实际存在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发挥工程有利影响和减小不利影响的措施。

首先,项目确定比较固定的服务目标人群,从项目本身来讲,必须同目标人群的需求结合,观测其是否达到或满足了目标群体的需求。同时,项目产生预期结果还需要具备相应的资源条件保障,如资金、人力以及项目活动的制度安排等,如图1所示:

“影响理论”是一种因果理论,它假设在项目行动和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项目行为A将产生一些直接结果B(行动假设),继而这些结果又产生一些间接结果或最终结果C(概念假设),如图2所示:

复杂的项目影响理论在项目行动和获得最终结果之间会有更多的步骤或者项目所执行的行动程序不止

一个。项目影响理论包括两组假设:第一组假设揭示了项目行为对直接结果或最近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成为“行为理论”或“行为假设”;第二组假设将直接结果与间接结果或最终结果联系起来,成为“概念理论”或“概念假设”。如果没有充分地贯彻项目服务,不能成功达到预期结果,无论是直接结果还是间接结果,这称为项目的“执行失败”,如没有服务,没有足够的服务,服务被错误送达,与目标用户有很大偏差等。如果项目虽然获得了预计的直接结果,但是间接结果没有出现,这称为项目的“理论失败”。

有效的“影响理论”能显示源自项目行动的预期结果链,同时区分结果链首端的结果(即预期的、直接来自项目行动的结果)和结果链末端的结果(间接的、要求更多时间或更大项目积累才能达到的结果)。

3 科技文献机构资源共享绩效分析框架

3.1 指标体系框架

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理论架构可界定及对与问题有关的重要变量归类,并同时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互动关系,为更加清楚地呈现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视情况引入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科技文献机构资源共享的绩效评估,根据项目影响理论,可以从因变量(共享的结果)出发,寻找自变量(资源共享)的中介变量(共享绩效评估的指标),进而通过调节变量(整改措施)来理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使之能够呈现良性循环(见图3)。这些变量是指标框架的重要来源。

在科技文献共享过程当中,科技文献机构通过同其他科技文献机构、科研人员、企业、政府部门及其他非盈利组织等进行共享,会产生一些直接结果,这些结果继而又产生一些间接结果或最终结果。其中一个简单的共享活动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间接结果,而某一次共享活动的最终结果又会成下一个共享活动的直接结果,如此不断循环以满足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过程中不断涌现的各类文献需求。不管是直接结果还是间接结果,不断循环会产生一个结果链条,在这个链条上科技文献资源的价值不断增值。这一结果链条就是我们要评估的内容,而其表现形式就是我们所需要的评估指标来源。

项目行为。主要是对科技文献共享的活动过程进行描述。主要包括共享性文献资源条件(共享性文献资源的数量、质量、覆盖范围等以及共享性文献资源的来源稳定性和可靠性等)、共享服务保障能力(提供共享服务的技术设施与文献资源加工和整合能力、研发能力、技术能力、人员配备、资金配备和制度保障等)及共享服务方式(联合编目、馆际互借、馆际资源中心、合作藏书、共享网络等的服务深度和广度等),等等,如图4所示:

直接结果。主要描述直接从科技文献共享活动中获得需求满足的用户的表现(在实际中可能产生正面效应,也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包括共享服务的主动性、及时性以及与用户文献需求的匹配程度等。

间接结果和最终结果。主要描述在科技文献共享的过程中,资源共享对各个利益相关者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文献机构服务及水平提升、协作单位服务能力提升、用户单位科研产出提升、经济效益增加及社会影响扩大等方面。

3.2 评估过程框架

科技文献资源的开放共享,可以为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提供更加优良的科研条件和更公平的创新机会,将给科研开发活动的组织行为方式、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带来深刻影响,可以促进科技合作和交流,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科技创新效率。科技文献机构资源共享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作用深远,可以看作一个科技工程或者社会项目,因此可以借鉴项目影响理论来设计评估流程。

科技资源论文篇9

本文作者:付志新工作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

河南省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共建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1.科技资源拥有者方面。作为科技资源的拥有者,在某种程度上说,与人共享资源,就是把自己的某种产权进行出让,在共享过程中,一方面,分享者的使用对资源拥有者来说可能意味着某种泄密风险,使本组织的科技创新机密面临风险,所以,部分资源拥有者尤其是特色数据库资源的拥有者在思想上不太愿意与别人分享。另一方面,对于某些大型仪器的拥有者来说,分享过程意味着仪器损耗,虽然共享活动组织者会组织对这一损耗的补偿,但很多时候,一定量的补偿未必可以弥补仪器损耗带来的长久损失。2.科技资源需求者方面。对科技资源需求者来说,一方面,与拥有者对应,共享者担心在使用对方的资源时会出现信息泄漏,因此不愿意使用别人的资源,宁可自己购买科技资源。另一方面,共享者在使用别人的科技资源时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加之在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进行的科技评估中,科技资源拥有量是一个重要指标,这些都使科技资源需求者更愿意自己购买科技资源。3.科技资源自身。科技资源是共享活动展开的对象,作为科技资源,一方面,有些资源,比如信息,有很强的时效性的,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它才有价值,然而,在实际中,共享过程中经常出现效率过低导致的信息时效性流失,使信息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效益价值。另一方面,有些科技资源,比如一些大型科学仪器,由于地域限制,增加了共享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资源共享。4.共享环境方面。(1)政策法规方面。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目前为止,河南省关于科技资源共享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科技资源的拥有者有分享的责任和义务,也缺乏分享的激励机制,致使科技资源拥有者对共享缺乏热情,影响了科技资源的保值、增值。(2)网络环境方面。网络是科技资源共享的基础,没有较好的网络环境,就无法实现科技资源的共享。目前,河南省的网络环境尚不健全,一方面,河南省的信息网络不够发达,尚处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初级阶段,系统平台的开放性和互联性不够成熟,联机检索网络尚未全面建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技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在数据库资源方面,各单位各自为政,存在低水平重复购买、数据库涉及面窄、规模小等问题,而且已经建好的数据库资源市场化程度低,不能很好地共享。(3)平台环境方面。河南省的大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大多归属事业单位,平台的建设大多由政府出资,在平台运营中,缺少市场刺激,缺乏新鲜血液,平台共享处于被动局面。(4)信息环境方面。信息获取的不对称性是阻碍信息交流的主要因素。由于信息获取渠道的不透明和不畅通,一方面,许多科研单位自身有可以共享的科技资源,受限于信息环境,信息反馈渠道受阻,这些单位往往不怎么知道自己的科技资源对别人的重要性,从而缺乏共享的积极性;另一面,对于自己科研需要的科技资源,这些科研单位也往往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这样,本来双向的信息交流成为一方的单向探索,很大程度上阻断了信息共享。(5)文化环境方面。当前,“共建共享”的观念尚未被各单位接受,在科技资源建设中,各单位竞争意识大于共享意愿,大部分还是愿意各自为政。

提高河南省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共建共享的对策

1.完善科技资源共享的法律法规,建立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管理机制。完善关于科技资源共享的法律法规,明确科技资源拥有者的资源共享责任和义务,明确科技资源共享的奖励与惩罚机制。一个好的机制,要照顾体制中各方的利益,使他们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性。对于科技资源共享来说,首先要形成一种“共享收益”的氛围,使科技资源拥有者在共享中取得合理的经济利益,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共享的积极性。这当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政府的干预,要在政府的协调和组织下建立专管共用的运行管理机制,对科技资源的拥有者给予适当补贴,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他们收取仪器设备维护和保养费用,从而实现科技资源需求与供给的相对平衡。2.完善科技资源管理体制,有效配置资源。要想实现科技资源的高度利用,整合、共享、提高是关键。而这3方面的实现,需要完善的科技资源管理机制作为保障。具体来说,管理体制的建设包括以下方面。(1)加强科技资源的全面整合和宏观调控。目前,河南省拥有科技资源的单位较多,但比较分散,很多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针对此,可由政府牵头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对各个单位的科技资源进行统计,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全面统筹规划进行设备更新与引进。例如,要求拥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单位对设备利用情况和科学研究进度定期上报,组织专家对其进行验收评价;对全省同类仪器统一备案,避免重复购买;对某些单位使用率低的仪器,可协调转至急需的单位,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2)完善科技资源共享管理平台。目前,河南省科技厅和郑州市科技局的网站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作用,但相对都不够完善。建议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专门负责搜集和整理省内外甚至是国内外的各种科技资源的分布和使用状况,包括专业数据库、科研教学机构、人才队伍、科学数据、大型仪器设备等,并根据密集划分对全省不同的科研机构和公众人员开放,使科研人员的信息和资源渠道畅通。(3)改革科技评价机制。将科技资源共享列为科技评价的一部分,推进科技资源的市场化步伐。3.打破壁垒,营造良好的共享环境。通过行政引导、利益调控等手段,消除封闭和条块分割,营造良好的共享环境,鼓励科研单位之间、科研单位和高校以及高校之间相互合作,减少重复购买资源,最大可能地做到科技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综上,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共建共享对河南省的科技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它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凝聚全省的科技力量、整合科技资源,需要政府、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共同参与。

科技资源论文篇10

2.科技管理整合优化人力资源系统。科技管理致力于整合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这项工作中的重点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人才的招募与培训更科学。利用科技管理信息化的特点,人才招聘中对员工的能力及各方面指标的审核评估更加智能。不以简单粗暴的学历或履历认证在进行筛选过滤,用科学和人性的眼光审视每一位应聘的员工,对招聘的流程也实行科学专业的管理。简历的投递和管理纳入更加专业的计划,面试过程更加注重对员工实际能力和从业指标的审核,同时能让新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专业和高端氛围,制造一个对员工更理想的起点。对于员工的培训,强调专业性和针对性。通过科学的岗前培训或者在岗培训,给新员工一个柔和接纳新工作的缓冲,了解企业、逐步提升专业素养、增强对于工作专业要求的紧迫感。同时,培训也是让新员工接纳和了解企业的一个当先平台。在培训过程中采用科学和系统的宣传和指引策略,让员工认可企业文化,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同时也能先一步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于行事原则。第二,人力资源系统的管理更科学。科技管理的战略目标就是提升企业系统的效能和专业性。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运用科技管理,能有效提升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决策者能更宏观和整体的做出决定,对于人员的调配和任免有的放矢,在专业化的企业氛围下,领导者能增强更多的权威感,对于员工的管理就更有效率。

3.科技管理提升促进人力资源效能。科技管理能有效提升促进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的效能。从提升效率方面来讲,科技管理实行科学的绩效评估和更优的人员激励机制。对于员工的业绩、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评估遵循客观、公正,取信的渠道更多,广泛结合了各层次和各方位的参考眼光,对于员工的审核也更加丰满和人性化。科技管理倡导更优的人员激励机制,采用实物激励、财政与荣誉激励结合的方式,不仅能让员工获得利益,同时也在心理暗示中激发员工的主人翁心态,对于事业专业性的渴求心,积极热烈的鼓励氛围也能让员工保持昂扬的心态。从提升能力方面来讲,宏观的看待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利用科技管理的手段制造一个更专业的团队,信息渠道的交流始终保持畅通,让决策者,执行者和各项指令已经反馈都能及时和清楚的传达到。同时,科学的调配人力资源系统的人口和职能的比重,能有效改善系统的臃肿和效率的低下,有效解决各种“吃空饷”“、混日子”“、争功避责”等负面状况,人力资源系统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发挥最大的功用,团队的能力自然就得到提升。

科技资源论文篇11

1 研究背景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国家明确提出了在“十五”期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围绕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各地区在制定“十五”发展战略时也将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作为“十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应该说,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使得产业和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一发展思路是十分正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各地在制定产业政策时所确定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有很大的相似性。分析各省市的“九五”计划,可以发现:有22个省市将汽车产业定为支柱产业,有24个省市将电子产业定为支柱产业,16个省市把机械化工定为支柱产业。在“十五”发展规划中,虽然这一现象有所改观,但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如:绝大多数省市(无论是否具备相应的产业发展条件)都将电子信息、医药等所谓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十五”期间地区发展或者培育的重点产业。产业结构趋同既造成地区间的过度竞争,同时也造成资源(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协调及浪费。 造成地区间产业同构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各地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不是从地区的比较优势出发,而是按照所谓的“高关联度、从而带动作用大”、“收入弹性高、从而未来增长潜力大”、“技术水平高”、“高附加值”等原则以及一切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来确定地区的主导产业。殊不知,用这些“理想产业”标准确定的产业或行业未必能在所有地区都获得地区禀赋的支持,而不能获得禀赋支撑的所谓“主导产业”不仅给区域发展造成损失,同时也为国内区域发展的分工与协调发展设置了障碍。这方面的教训是比较多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地区产业发展规划中,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并未发展起来(这些产业在资源的获得方面往往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而一些没有被列入重点发展的产业反而在不经意中发展壮大起来。 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时,应该从比较优势出发。各地区真实的主导产业,即使不是全部,也应当主要是从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行业中产生。当然,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只能说明其目前的发展状况,为了继续保持优势,必须提高其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一点又与下面讨论的竞争优势有关。 2 总体分析框架:产业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2.1 决定产业竞争能力的因素 产业自我淘汰、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与产业竞争力的内生更替密切相关,而产业竞争力是由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和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两方面因素所决定。比较优势最终归结为一国或地区的资源禀赋,竞争优势则与产业技术水平及制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只是被动地适应资源禀赋特点,而创造竞争优势则是主动地催生新的比较优势或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及技术优势的综合。因此,一个地区在选取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时,其发展战略目标应当是“有限目标,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有目的地退出和放弃那些不具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把发挥比较优势与提高竞争优势结合起来,一方面立足本地区的现实区情,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分工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依据产业竞争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通过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保持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 按照上述理论框架,研究的思路可以概括为:首先确定各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到底有哪些,然后对这些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考察其竞争优势,为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政策提供一些依据。 2.2 地区比较优势产业的识别方法 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的空间格局是自发形成的,无须政府计划者去进行优势产业的识别、规划以及利用产业政 策推动优势产业的发展。国外关于国际及区际比较优势的研究课题,重点在于验证贸易理论和对贸易格局、分工格局的形成原因进行解释。在具体的研究路径上,则是通过国际市场呈现的贸易结构数据直接对优势产业进行判断。在市场条件下,厂商可以无障碍地直接根据各行业在不同区位的利润水平状况进行生产区位的配置与调整,地区优势产业正是庞大的厂商群体选择和竞争的结果。既定行业厂商的区位选择和既定区位厂商的行业选择,在地区间形成的具体产业活动的密度差异,也就是构成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差异,赋予各个地区与其禀赋条件高度相关的、能够占有区外市场的优势产业。 而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虽然政府的计划也强调生产力布局要遵循“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基本规律,但由于没有市场提供的合理的价格信号和区位成本信号,各地区的优势只能通过价格信号以外的途径进行“识别”,使得各个产业的区位优势以及各个区域的优势产业都难以得到合理的认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初期,虽然产品市场及要素市场开始形成,但由于产品和生产资料计划价格还相当普遍地存在,严重地扭曲着各地区的产品价格体系和各地区的区位成本信号。因此,虽然中央政府一再要求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要“发挥地区优势”,为了本地区的利益,依然出现各地区对“价高利大”产品生产的追逐,各地区纷纷把区域优势定位在“产业关联度高、从而带动作用大”、“收入弹性高、从而未来增长潜力大”以及一切被国家确定为主导、支柱、重点发展的产业上。由此形成种种“热点”产业的大规模重复建设和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迅速深化。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大大提高,这主要表现在: (1)绝大部分产品的价格已经由市场决定,价格人为扭曲的现象已基本消除; (2)各个地区的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以及其他要素)报酬差异,大致反映了各地区要素边际贡献差异和供求关系差异,已经能够基本反映不同地区的真实区位成本; (3)市场参与主体中由于非国有部门成分的迅速成长,国有企业部门的相对萎缩,使得整个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理性化; (4)外国直接投资的介入、非国有投资者的壮大以及国有资本在竞争性领域投资的减少,使得我国竞争性资本投资的空间配置大多由市场完成。 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在具体产品市场份额争夺中,只有具备特定“要素禀赋优势”的地区才有可能为特定“要素密集度”的产业发展提供廉价要素组合的条件,才能提供特别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而只有那些能够凭借有利条件获得利润的厂商才能扩大其市场份额。因此,在大多数产品领域,对于既定的区域来说,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逐渐占有同行业更大市场份额的产业就是该地区所拥有的优势产业。这种较大份额既反映着市场对具体地区、具体产品的需求程度,同时意味着市场对具体地区具体产业(或产品)的认可程度。谁也没有理由拒绝和否认市场对地区优势的鉴别与判定。作为地区优势的识别者,不能撇开市场选择的结果,试图在厂商群体的选择之外,更“科学”地从各地资源禀赋或其他条件中找到有别于这个结果的“真实优势”所在。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应该从市场竞争格局中识别和判断区域的比较优势产业。粗略地说,我们可以根据各地区某种产业的市场份额来判定该产业是否是这一地区的优势产业。然而,由于区域规模的差异较大,直接进行市场占有率的比较会低估幅员较小区域的优势,因此应根据相对份额来判断区域比较优势。“区位商”正是反映一个地区产业比较优势的较好的指标。其定义如下:其中,i—表示第i个地区;j—表示第j个行业;L[,ij]—表示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指标;LQ[,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区位商。 区位商是i地区j行业在本地总产出中的份额与整个j行业占全国经济产出的份额之比。其含义是: 当LQ[,ij]>1时,意味着i地区的j行业供给能力除满足本地区需求之外,还可以对外提供产品,有对外扩张的能力,意味着i地区在j行业上具有优势地位; 当LQ[,ij]<1时,意味着i地区的j行业供给能力不能满足本地区的需求,需要由区外调入; 当LQ[,ij]=1时,意味着i地区的j行业供给能力恰好能够满足本地区需求。 2.3 产业竞争优势的衡量 从本质上说,区域的比较优势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是指到目前为止区域在这些优势行业占有比其他区域更高的相对份额。这种优势能否继续保持下去则还取决于这些行业的竞争优势。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一个区域或企业基本的竞争优势有两种:一是低成本,二是差异化。低成本优势是指区域或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率地进行设计、生产与营销同样产品的能力,价位一样时低成本将带来超额回报。差异化是指企业具备较其竞争对手在产品质量、特点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向顾客提供独特和优越价值的能力。当企业成本与对手相近时,差异化能给企业带来高价格,进而创造高盈利。两种竞争优势都能为企业带来较竞争对手更高的生产力。 那么,如何获取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创新获取竞争优势。这里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制度创新。就企业而言,增加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投资,进行技术创新,将有助于企业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因此,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投入资金和人力,从事直接同企业经营活动和生存相关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特别是以新产品开发为主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一个区域中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该产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2000年全国R&D清查的资料,从产业的科技经费及R&D投入水平、产业技术创新人力资源、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对各地区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进行分析。选取的指标有以下五个: (1)科技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2)R&D投入与工业增加值比例。 (3)新产品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 (4)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 (5)工程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 我们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将各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的上述指标与该行业相应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从而考察各地区优势工业行业的竞争能力及持续发展能力。 如果套用衡量比较优势时所使用的“区位商”的概念,这里我们测度竞争优势时实际上计算了各地区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科技区位商”,其目的主要是考察各地区经济上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上是否也具有比较优势,从而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3 东北地区比较优势行业及其竞争优势分析 东北三省曾经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东北三省发展的步伐已经大大落后于其他沿海地区。为了加快东北的发展,党中央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并将其列为与西部大开发同等重要的战略举措。这里我们利用上述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来分析东北三省在工业领域里到底还有哪些优势行业,这些优势行业是否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及继续发展的潜力。 3.1 辽宁 3.1.1 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识别。表1是1996~2000年辽宁省工业行业的区位商的变动状态。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辽宁省优势工业行业具有以下特点: 表1 1996~2000年辽宁工业比较优势行业的区位商及科技区位商 1996年 2000年 优势扩张 科技区 2000年占全 区位商 区位商 或萎缩 位商 省工业增加 值比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 828 1.670 - 2.510 15.47橡胶制品业 0.815 1.115 + 1.041 1.0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 2.492 2.182 - 1.344 11.89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 1.168 1.003 - 0.751 2.16工业专用设备制 1.109 1.007 - 0.638 2.38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0.815 1.030 + 1.091 5.72 (1)具有比较优势行业占的比重较低,从增加值看,只占该省全部工业的40%左右。这一比例与其他省市相比是比较低的,甚至低于一些西部省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辽宁工业在全国具有的比较优势不多。 (2)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大多集中在一些资源依赖型行业。在占全省工业增加值40%的比较优势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9.5%,其余比较优势行业只占10%。 (3)在部分装备制造业,如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只具有微弱的比较优势(两行业的区位商只略微大于1),且占本省工业的比重不到1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从市场的表现来看,原来在人们印象中装备制造业具有较强优势的辽宁已经优势不再。 (4)从区位商变动的结果看,大部分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区位商呈下降趋势。 3.1.2 从“科技区位商”看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辽宁具有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指标以及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比较的科技区位商见表1第4列。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在6个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 技术创新水平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有四个: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橡胶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四个行业不仅具有比较优势,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从科技区位商的数值可以看到,其中橡胶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仅有微弱优势。 技术创新水平低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有两个: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若用技术创新指数来衡量,这两个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分别只有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75.1%和63.8%。这两个行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令人担忧。 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仅有6个,且其中还真正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只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两个行业,看来辽宁这一老工业基地确实存在较大的问题。 3.2 吉林 3.2.1 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识别。从区位商判断,2000年吉林的比较优势工业行业有7个: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些行业既有依赖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又有一些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从区位商的变化可以看到,吉林省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 (1)到2000年,虽然比较优势行业仅有7个(只比辽宁多1个),但是比较优势行业占本省的比重比较高(达到63%,远远高于辽宁省的水平)。这说明,从规模看,吉林工业的比较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2)大部分比较优势行业的优势呈现扩张之势。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两个行业的区位商下降外,其余行业的区位商均呈上升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九五”以来,吉林工业总体的比较优势在上升。 (3)部分行业在全国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00年的区位商达到5.117,且占吉林工业的比重达到28.16%,这是吉林工业的首要支柱行业。医药制造业的区位商也达到2.726,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7.19%。 3.2.2 从“科技区位商”看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从表2中列出的吉林省具有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指标以及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比较的技术创新指数看,在吉林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中: 表2 1996~2000年吉林工业比较优势行业的区位商及科技区位商 1996年 2000年 优势扩张 科技区 2000年占全 区位商 区位商 或萎缩 位商 省工业增加 值比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412 0.936 - 1.281 8.59食品加工业 1.001 1.150 + 0.228 3.99食品制造业 1.090 1.475 + 0.992 2.55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 1.991 2.106 + 0.680 1.38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 1.744 1.666 - 0.538 9.81造业医药制造业 2.618 2.726 + 1.124 7.19化学纤维制造业 0.548 1.074 + 2.638 1.3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4.547 5.117 + 0.452 28.16 技术创新水平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有两个:医药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这两个行业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有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 技术创新水平低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有六个,其中食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只有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22.8%,在吉林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只相当于全国该行业平均水平的53.8%。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吉林首屈一指的支柱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还不到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在该行业中,吉林的三个科技投入指标(科技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R&D投入与工业增加值比例、新产品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该引起注意。 3.3 黑龙江 3.3.1 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识别。从表3可以看到,煤炭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一直是黑龙江的比较优势产业,而且黑龙江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行业也只有这三个资源依赖型行业,其他的重化工业及加工工业在全国并无优势。 三个具有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5.8%, 如果单从此数据看,似乎黑龙江的工业比较优势很明显。但是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行业的比较优势也将日趋减弱。从表3所列数据不难看出,这三个行业1996~2000年区位商的均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这预示着黑龙江在未来的发展中存在着危机。 表3 1996~2000年黑龙江工业比较优势行业的区位商及科技区位商 1996年 2000年 优势扩张 科技区 200年占全 区位商 区位商 或萎缩 位商 省工业增加 值比重(%)煤炭采选业 1.406 1.049 - 0.437 2.56石油和天然 8.212 7.276 - 0.769 67.39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 2.546 1.781 - 0.644 5.88炼焦业 3.3.2 从“科技区位商”看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从三个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看,由于行业的比较优势呈萎缩状态,这三个具有比较优势行业的科技投入水平也较低,尤其是科技财力投入的水平与全国同行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这些资源依赖型行业进一步扩张的余地已经不大,对黑龙江而言,培育新的优势行业、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刻不容缓。 4 关于振兴东北的一点思考 通过对东北三省比较优势工业行业的识别以及对各比较优势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发现东北地区的优势工业行业的一些特点: 三省在一些自然资源依赖型行业均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是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优势行业的发展余地已经不大。从前面我们对三地区资源型行业区位商的分析可以看到,它们的区位商都呈下降趋势。 许多人认为,东北在装备制造业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确实,在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政府以行政计划的力量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东北三省就是实施这一战略的主要基地之一,特别是一些重型装备制造业、精密仪器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主要建立在东三省。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东三省靠计划形成的优势逐渐消失,现在东三省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已经不明显。真正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只有吉林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而且其技术创新水平偏低的状况若不解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它的持续发展能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东北地区迎来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和矛盾较多,从总体上看,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1)加强战略分析和长期规划,重新评估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目标。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是长期以来不断积累形成的,解决这些问题应当从长计议。环境条件的变化,要求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的基础、条件和目标进行重新评估。特别是应当深入分析和研究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长期规划,确定要支持和发展的重点领域。例如对于装备制造业的优势的看法。如我们前面所述,大部分人都认为,东北在此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但我们的分析发现,若用市场表现来衡量 ,东北在此行业已经无多少优势可言。实际上,现代装备制造业对产业化分工协作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内的企业大而全,小而全,企业间条块分割,形式上看一个区域内集中了大批同行业的企业,但专业化分工程度很低,并未形成“产业集聚”。实际上,装备制造业的产业中心可能已经转移到其他区域。 (2)弱化政府“改造主体”的角色,将选择产业的权力还给市场。在一个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到底要以哪种产业为主导,以前往往是由政府来进行规划。但是许多地方的经验已经证明,政府往往事先是说不准的,许多原先被政府看不见或看不起的产业,反而发展得很好;一些政府刻意去培育的产业,却往往并未发展起来。因此,在振兴东北的过程中,应该弱化政府“改造主体”的角色,将选择产业的权力交给市场。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资源的流入。

科技资源论文篇12

引言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关系,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世界新军事变革。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面前,我军正加速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大力培养和造就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需要的五支队伍。

如何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中促进军队科技人力资源潜力的发挥,使军队科技人力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这是一个能否有效提升部队战斗力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借鉴人力资源配置相关理论和模型,结合军队科技人力资源的具体特征,综合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军事科技人力资源配置优化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与扩展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其研究内容,而且能够有效破解当前军队科技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军事科技人力资源是军事知识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主要指在军事部门直接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产生、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依据国防建设要求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合理有效地配置军事科技人力资源,实现其与物质资源的良好融合,充分挖掘军事科技人力资源的最大潜能,最终获得最大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运用西方经济学的边际理论论述企业如何合理配置资源,调整人力资源结构,使资源配置达到均衡;从人力资源的规划、人员招聘与流动、培训以及绩效考评等方面定性的介绍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全过程;构建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线性规划指派模型、线形回归模型、多目标规划模型、人员流动优化模型等,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熵、粒子群优化算法等方法;对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指数进行了研究,结合专家访谈和层次分析法,找出了影响科技人力资源竞争力大小的因素、子因素和指标权重;从管理哲学、经济学等方面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多重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阐述了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及配置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以人才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科技管理理论为基础,横向比较国外先进经验,提出管理的总体模式及加强区域科技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能力的对策策略,从微观层面构建区域科技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军事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军事人力资源的内涵、规划、流动和价值计量等方面,对于军事科技人力资源的研究相对很少,万玺等对军事科技人力资源胜任特征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了军事科技人力资源胜任特征评估模型。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已针对军事科技人力资源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但在如下方面仍须进一步研究:(1)现有文献对于军事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理论、方法研究还很少,未能从系统的角度梳理出其理论分析框架;(2)从目前相关文献来看,现有研究成果对军事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缺乏定量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二、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过程

本文遵循“理论框架—影响因素—规模优化—结构优化—人岗匹配”的思路,系统地研究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特点和结构,构建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框架。借助于数学分析方法,找出影响军事科技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及其权重,分别对军事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结构和人岗匹配策略进行优化。

(一)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分析与理论框架构建

借鉴人力资本理论,给出军事科技人力资源的概念和内涵,结合边际收益理论,分析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特点和结构。在此基础上,从军事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规模优化、结构优化和人岗匹配等方面,构建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理论框架,揭示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过程,提出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系统理论及规则。

(二)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影响因素分析

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作为军事人力资源殊的组成部分,其配置效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既受到国防发展战略的影响,又要受到军队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军人内部因素的影响。课题将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归纳总结出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因素,建立相应的理论分析模型,运用多元统计建模分析方法,找出影响军事科技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力(即权重),为下一步优化配置的目标函数提供依据。

(三)基于供需均衡的军事科技人力资源规模预测

军事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首先是配置“量”的优化。课题基于军事科技人力资源需求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运用多目标规划法建立军事科技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模型;随后基于军事科技人力资源内部供给情况属于一种流入、晋升、流出系统的特点,运用马尔科夫链方法构建军事科技人力资源内部供给模型;在需求和供给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军事科技人力资源综合预测模型,对人力资源进行供需预测,找出人力资源配置的总量差距,实现军事科技人力资源配置数量的调整。

(四)军事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优化

针对军事科技人力资源的实际需求,基于熵理论和模糊集理论,以军事科技人力资源对战斗力生成贡献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军事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优化分析模型,该模型涵盖军事科技人力资源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职级结构和衔级结构,并系统地考虑各子结构间协调性配置问题,最终得出科学的、实用的、可操作性强的军事科技人力资源结构合理配置表,并给出军事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指标。

(五)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人岗匹配优化策略

人力资源配置的最终目标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课题将通过分析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人岗匹配中人员和岗位两大核心要素,提出人岗匹配的原则和参考因素;通过建立军事科技人员素质评测矩阵、岗位要素权重矩阵和人员配置矩阵,构建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人岗匹配优化模型,最终给出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人岗匹配优化策略。

结束语

实现中国“科技强军”战略必须要对中国军事科技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坚持以“存量结构调整”为主,以“增量结构调整”为辅,尽可能用低成本扩张的方式实现中国军事科技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中国军队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归纳总结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因素,并运用数学建模方法找出其中的关键因素、各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对优化配置效率的影响程度。从宏观层面分析军事科技人力资源配置的总量需求,并进一步从具体岗位和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个人自身素质的特点出发,找出不同类型军事科技人员中的最佳人选,为军事科技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Mark L.Lengnick-Hall,Cynthia A.Lengnick-Hall,Leticia S.Andrade,Brian Drake.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The evo-lution of the field[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9,19:64-85.

科技资源论文篇13

一、目前我市科技查新使用的网络资源

科技信息资源是科技查新工作的基础,目前连云港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技查新信息资源主要是数据库信息资源。包括清华同方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国家科技成果网、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中国新产品库(XCP)、中国化工文献数据库、互联网信息资源,国内外网站相关的数据库信息资源。

我市的文献支持系统还不完善,只有维普、期刊论文数据库较为全面,不仅可以从检索系统中找到二次文献,还能下载原文。而其他如外文文献、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成果等即使找到二次文献也很难找到原文。还有一些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内部资料等,由于未公开发表或未被数据库制作单位收录,不能在检索工具中查到。由于经费不足,或多或少地存在数据库及一、二次文献购买不全的现象,影响了查新工作的质量。

二、网络免费信息资源在科技查新中的应用

可用于科技查新的网络免费信息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出版机构提供题录、摘要等简要信息免费检索,而要得到全文则须付费;另一种是出版机构奉行开放存取理念,免费提供全文。

2.1免费检索题录、摘要等简要信息的网络信息资源

许多出版机构几乎都会提供有关信息资源的题录、目次、文摘等著录事项,查新人员一般可以通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关键词、语种、文摘等途径进行免费检索,这类免费信息包含在一些网络信息资源库中,典型的如下:(1)网络免费期刊文献。代表期刊MEDLINE,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出版的产品,提供权威的全球生物医学文献的题录与摘要以供免费检索,是相关领域科技查新必要而方便的检索工具;另一著名出版商Elsevier Science建立了基于Web的数字化出版平台Science Direct。(2)网络免费专利文献。网络免费专利文献主要存在于专利数据库中,比如中国专利数据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种专利的著录项目及摘要,免费检索且数据更新及时;中国知识产权网与中国专利信息网也提供部分专利文献的免费检索服务。(3)网络免费会议文献。各种大型的学术团体或政府机构通常都会在网上提供文献服务。例如,SPIE会议录通过“国际光学工程协会”的网站提供会议文献的免费检索服务;中国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也通过网站提供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会议录、文集名、关键词、语种、文摘内容等会议文献的免费检索信息。(4)网络免费标准文献。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网站提供ISO标准文献数据库的免费检索。中国标准服务网、日本标准协会等网站也提供标准文献免费检索。(5)搜索引擎。查新人员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如Google、百度等。

三、充分利用免费网络资源进行查新检索的实例

查新检索的质量直接影响查新的质量,查新检索的原则是在查全的基础上讲求查准,其首先要求查全。这就要求查新人员根据查新课题特点选择适当数据库进行检索。

案例,“抗肿瘤药磷酸氟达拉滨中试生产工艺研究”课题的查新。首先在对各类数据库进行检索后,发现数据库里的文献主要是针对氟达拉滨的合成进行论述,未述及到其生产工艺。而委托方是要求对“酸氟达拉滨中试生产工艺”进行查新,因此,通过搜索引擎成功的找到了一个项目“磷酸氟达拉滨工艺转让”,在这家网站页面上不仅对提供了3种氟达拉滨的合成方法,而且还对该工艺的详细步骤以及它的生产流程等作了介绍,通过比对,从而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查新结果。

四、结束语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