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实用13篇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篇1

学  号

   12345678

二级学院

学院

专  业

   级    班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指导教师

职   称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期限

(根据本专业毕业论文工作时间安排填写)

   2019年 9月 2日起至 2020年 5月 10日止

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地点

学院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近几年来在互联网背景和新媒体时代的推动下,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耳熟能详的地标性传统文化景点,成功转型为一代超级文化类大IP,成为国内外博物馆争相学习的典范。近年来,在文创产业带动下,故宫化身成为“网红”。到2019年,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研发超万件,文创产品收入年营收在2017年就已达15亿元。如今,故宫已不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利用文化创意产品走进百姓生活的一个样板。故宫“年轻化”,文创的创造性开发和新媒体传播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但故宫的成功并未带动国内其他博物馆文创产业的腾飞,文创产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本文希望从对故宫博物院文创产业发展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对其他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的借鉴之处。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

本文着重分析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营销与传播的成功方法,从研发,新媒体平台与营销渠道等方面研究新媒体时代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发展模式。文内除分析了故宫文创产品的开发外,还分部分展示了故宫品牌的营造 ,包括故宫系列APP,这些应用不仅推动了博物馆内文物知识的传播,而且丰满了故宫亲和的形象;“故宫六子”的拟人化推广,不仅与古代文化相对应,而且极受观众喜爱。

 

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及预期进度:

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先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活动策划、视频资料,然后到故宫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对故宫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设计方案:整篇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故宫文创产品开发情况,包括开发理念、模式和特性;第二部分研究故宫文创产品的新媒体营销,包括故宫系列APP和故宫线上商铺;第三部分则是分析故宫文创品牌的跨界合作。

预期进度:

1、2019年7月1日-5日:毕业论文写作动员会议,安排指导老师;

2、2019年7月6日-9月1日(暑假):选择研究范围,酝酿选题;

3、2019年9月2日-11月24日:定题,修改和提交开题报告书;

4、2019年11月25日-2020年5月4日:毕业论文写作、修改、定稿、提交;

5、2019年12月23日-29日:毕业论文写作中期检查;

6、2020年5月4日-5月10日:毕业论文相似度检测;

7、2020年5月11日-15日:小组答辩;

8、2020年5月15日-17日:大组答辩;

9、2020年5月22日前:毕业论文工作建档、总结、评优等工作。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吴春晖,范文静.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以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例[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9,27(04):37-41.

[2]石珺婷.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趋势分析——以故宫博物院为例[J].中国报业,2019(08):10-11.

[3]赵迎芳.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J].山东社会科学,2020(04):169-176.

[4]宋云飞,张云笛.新媒体背景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发展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9,5(06):124-126+137.

[5] 王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再设计研究——以中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为例[J]. 设计,2019,32(11):142-145.

[6]陈子焓,王晨奇,刘珈莉,刘倩.新媒体环境下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分析——以故宫出品App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10):78-80+90.

[7]王威娜.新媒体重塑旧传统——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品牌创新[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6(02):89-96.

[8]史灵歌,孙子惠.社交媒体时代故宫文创产品的网络营销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18-25.

[9] 何依宁. 新媒体时代故宫博物院的品牌文化传播路径分析[J]. 新媒体研究,2019,5(04):54-56.

[10]刘东昂.媒介融合背景下营销模式创新研究——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2):107-108.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研究意义、创新点、前期准备工作、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建议等):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篇2

一、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类型及现存问题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高校广告学专业数量快速增长,从早期的6所高校开办广告学专业,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增加至90所。2007年9月,我国设有广告专业的高校有322所[1]。截至2013年8月,全国共有412家设有广告专业的院校,数量庞大[2]。目前,我国开办广告学专业的高校,包括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师范类、财经类、民族类、政法类、美术类等类型高校,这体现了广告学专业多学科特点,也决定了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在这种多类型高校与多学科交叉渗透培养的背景下,高校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三类:一是设立在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新闻传播类广告学专业,如河北大学、黑龙江大学、郑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二是设立在财经、工商类大学的营销管理类广告学专业,如浙江工商大学;三是设立在美术学院的设计类广告学专业(现改为视觉传达),如广州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这三类培养模式有其各自的特点,新闻传播类广告学专业,侧重媒体、传播、创意、策划;营销管理类广告学专业侧重经济学视野下的营销和管理;设计类广告学专业则比较单一,重点在于培养设计师。这三种类型也有交叉和融合,因所在高校自身资源和定位而有所差异。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技术渗透与媒体融合对师资队伍的知识储备、教学方式构成强力冲击,三类人才培养模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其通病是存在四个脱节:一是在教育观层面依旧延续传统媒体思维方式,与新媒体脱节;二是在培养目标方面依旧固守既有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三是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新媒体之名,无新媒体之实,与业界脱节;四是在教学实践环节方面,缺少新媒体实操环节,与学生脱节。进一步而言,第一类人才培养模式即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这四个脱节尤其突出,亟须积极转变陈旧的专业教育观,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二、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教育观需要转变

正如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所说,广告学科是一个与产业发展密切关联的应用型学科,“创新其实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从广告教育研究的角度,可以归纳为三个问题:第一,广告专业教育怎么去适应产业环境的变化;第二,大学是个知识装置,社会环境都变了,怎么建构新的专业知识框架;第三,找到自己专业的核心资源和社会实行交换”[3]。毋庸置疑的是,新媒体视域下广告产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必然对广告学专业提出新的要求,而教育者的教育观也需转变。

(一)新媒体视域下广告产业新变化要求专业教育观转变

在广告产业环境方面,新媒体迅速发展,微博、微信、微视频的盛行,让社会化媒体逐步走向成熟,广告产业环境因而发生巨变。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提出:“当下中国广告产业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四个方面的调整:一是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二是消费市场呈现出疲软的态势;三是媒介也在转型;四是广告业自身,如操作流程、核心技术的变化。”[4]这些变化令传统广告人很难应对,也让传统广告教育无所适从。

2015年2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13年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5]。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平台,广告传播的主体正在发生位移。大数据的深挖和运用,也使媒介格局与传播环境、传播方式都发生变化,以上变化必将导致“广告主”和广告公司面临新的传播与营销问题,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更高。而在广告学传统教育观层面,基础理论课程缺乏新媒体层面的考量,各种概论性质的课程,还在传统媒体层面展开,无法适应广告活动领域的拓展,所以,当下广告学专业教育观必须向新媒体延伸和拓展。

(二)新媒体视域下广告内涵的变化要求专业教育观转变

在新媒体的推动下,广告的内涵也发生深刻的变化。广告创意、策划、文案、媒介、公关被迅速整合在一起,很难区分彼此的分工和先后。一些广告公司的新媒体团队已经和“广告主”紧密结合在一起,时刻关注市场,一旦发现机会,便会迅速跟进,制造话题,让话题以病毒式的方式传播开来。如2013年美国超级碗比赛在中场休息时停电,“奥利奥”饼干的新媒体团队利用停电这一事件,实时而迅速地通过官方facebook发起话题和互动,成为年度营销事件,在这个不到10人的团队里,无法区分谁是传统意义上的策划、创意、文案或者公关。2013年3月,素以严肃、专业著称的《哈佛商业评论》杂志甚至打出了“传统广告已死”的骇人标题[6]。广告运作模式正在走向大广告或者说是泛广告的范畴,更注重新媒体的整合营销的运用和互动。因此,培养“新媒体”视域下广告学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必需。

(三)新媒体视域下广告学专业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变化要求专业教育观转变

黑龙江大学广告学专业作为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的代表之一,自2000年以来,经过近15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已有毕业生1100多人,集中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黑龙江大学广告学专业一直在搜集和整理与专业建设相关的数据和经验。2013-2014年,黑龙江大学广告学专业成立调研小组,由专业教师带队,对已有毕业生及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研和座谈,收回毕业生有效问卷400份,对2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走访和座谈。相关数据不仅反映出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还显现出新媒体视域下广告学专业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变化。

调研显示,毕业生中42.72%在从事广告及与广告有关的相关工作,25.24%在企业工作,接近68%在从事与商业有关的工作。毕业生在广告公司的就业率最高,其次是企业营销部门和媒介广告部。在调研数据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88.7%的毕业生认为增加新媒体方面课程的比重非常有必要,诉求强烈。92%的用人单位对于新媒体方面的人才需求是迫切的,认为省属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在这方面是落后于市场的,认为十分有必要增加相关课程的比重。75%的用人单位认为,当下广告公司和企业市场部门无论是在线上营销、线下活动还是在线营销,都进行了较大革新,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广告行业趋势为根基,应该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有所突破,从而跟上行业前进的脚步。调研还反映出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在新媒体技术使用和高端师资引进方面都存在问题。新媒体视域下广告业界对原创内容型人才、内容加工型人才、设计技术型、经营管理型人才提出新的需求,需要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有所革新,理论素养前瞻性培养和技术实操性的培养要结合在一起。

三、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

(一)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革新

广告行业及广告本身正在发生巨变,为适应这种变化,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在保持既有优长的同时进行革新。调研显示,虽然85%的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生喜欢自己所在的专业,但是有近50%的毕业生认为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陈旧。毕业生认为,在就业过程中,专业能力和素质修养是就业成功的关键;毕业生表示,自身在策划、创意、文案等能力方面具有优势。90%的用人单位在看重毕业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等素养的同时,也注重其人文底蕴、身心素质和社会实践等因素。此外,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相关能力的认可,偏重于策划、创意、文案等方面。调研基本反映出以策划、创意、文案为核心的课程模块设置,是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原有优势。无论如何革新,这个优势需要保持。策划、创意、文案相关专业能力,符合现阶段以及中长期的广告行业人才基本需求,适合传统广告业的核心业务发展。无论广告行业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如何发展,对原创内容型人才、内容加工型人才的需求是基本的。

在保持优势的同时,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大胆尝试,要以培养符合新媒体视域下广告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广告专业人才为最终目标,应该采用“贯穿新媒体宽广视野,深挖人文基础课程,整合跨专业资源”的培养手段,让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三个方面达到以下要求。在知识方面,专业学生需要掌握新闻学、传播学、营销学、广告学、社会学等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设计、策划、创意、制作、消费者行为等相关知识及操作流程,了解广告及新媒体方面的前沿及发展动态;在能力方面,专业学生必须具有自主学习及相关专业综合能力,具备市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策划、广告创意、广告文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策略制定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在素质方面,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崇高的专业理想、专业的职业素养、良好的心态和高度团队合作的精神。概括起来,就是“一基、两核、三型”。“一基”指的是基础要厚,多学科交叉,为新型广告人才培养夯实基础。“两核”指的是新媒体与大策划这两个核心,这两个核心都要突出,都要兼顾。一方面,新媒体是必然趋势,新媒体的交互性、复合性等特征改变了行业对广告专业人才的需求,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要更好地培养懂技术、了解社会、掌握新媒体技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让学生在学校就能够熟悉未来业界融合业务流程,模拟新环境下各种媒介形态产品的策划和制作,培养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产品整合开发的视野和能力;另一方面,大策划则是必然之选,以适应大广告的变化,在保持专业原有优势的前提下,让策划统和创意、文案等能力,与新媒体相呼应。“三型”指的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代表着学科专业的特质及培养模式达成的手段,复合型代表着培养模式的结果,创新型代表着培养模式的未来趋势,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革新

调研结果显示,市场迫切需要大量人文底蕴深厚、新媒体视野开阔、实践能力强的策划创意人才,因此,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应该以“一基、两核、三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方针,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和区域特色,对旧有课程体系进行改进,为专业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开放的课程体系。针对“一基”,如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艺术学、美学、文学等相关课程要设置合理;针对“两核、三型”,相关必修课和选修课要做积极调整。

在学科基础课建设方面,在保持原有的广告史、广告学概论、市场营销学等基础课程上,可以尝试进行一些相关调整,将传播学概论课程学分增加,在课程里增设新媒体传播研究的内容和实践环节,也可以将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课程设置为学科基础课,增加以新媒体的角度展开营销的比重。在开设新闻学概论的基础上,增加全媒体写作一门课程,在兼顾传统媒体教育的同时,提供全媒体的范式。可以考虑增设社会学概论、美学概论两门基础课,以此丰富专业学生学科视野,使其跳出局限,以此强化艺术美感,注重人文熏陶;在专业必修课方面,以《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2013年版)为指导,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设新媒体营销、古代文学作品选、现代文学作品选等课程;在专业选修课方面,可以设置广告综合能力、营销实务技能、融媒能力拓展、创业等四个模块课程组供专业学生选择。各模块都有紧贴培养目标的特色课程,广告综合能力模块,除了技术层面的课程,还可以开设项目管理等课程,夯实基础。营销实务技能模块可以增设电商营销、社交媒体专题研究等课程。融媒能力拓展模块设置融合新闻研究、融媒杂志制作等课程。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市场的实际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通过以上课程调整来支撑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就能在一个具体的方向上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滋养与实际训练,只要学生认真学习,就能逐渐形成专业特长,学生个体的特长集合起来,最后体现出来的就是整个专业的特色,而专业特色的形成,是一个专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

(三)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革新

在新媒体视域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不仅要在理论教学上有所突破,更要在实践教学方面寻找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通过深挖自身资源,借力专业赛事,搭建孵化平台等手段实现“一基、两核、三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广告创意文化节为依托,深挖自身资源,自建新媒体实践平台。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可以尝试举办“广告创意文化节”,强化专业教师在各个环节上的指导,让广告专业学生组建组委会,设置执行主席、新媒体宣传部、创作部、财务部、后勤部、活动部、公关联络部、大赛部等职位和部门,展开工作。整个活动的周期可以设置为9周,内容涵盖新媒体大赛、广告学术讲座、广告比赛、广告饕餮之夜、摄影作品展、作品创意评审会、赞助商选定、广告人才专场招聘会等环节,将新媒体运用、传统媒体协调、策划、创意、公关执行、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广告制作、提案、就业等各个环节贯穿始终。在广告创意文化节的实践中,让学生通过对广告节官方微信、微博、微视频及APP的实际操作,体验新媒体实操的各个环节,强化新媒体素养。地方综合性高校广告学专业也可以将“广告创意文化节”的新媒体环节设置为“新媒体综合训练”的选修课,把独有资源以课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其流程化、制度化和课程化。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篇3

“沟通形式的多样化,只会让公司和客户之间变得越来越紧密,甚至还要派人手驻守客户公司,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张志弘深感无论是什么变化,摆在安吉斯面前的,一定会有无穷的机遇。

安吉斯一直坚信,新型媒体和沟通渠道的层出不穷,不仅仅是增加了客户同其消费者的接触点,越是这样,越是让自有媒体和赚得的媒体凸显出比传统媒体更重要的作用。而对于这些媒体,客户会因为更加了解自己的公司和产品状况而比公司更加能实时传播正确的信息,但是,客户永远不如公司懂媒体、懂媒体受众的特点、懂如何取悦用户。

“在数字化时代,去中间化的趋势使得广告商的存在空间反复被讨论,但我认为与其讨论去中间化,不如思考商能提供的附加价值,如何提升其服务的价值与难以被取代的专业能力,发掘其存在的价值,更为重要。”张志弘凭借十多年积累的敏锐洞察能力,硬是将貌似媒体商的危机时刻看成发展的新起点。

所以,张志弘告诉他的团队,在数字化时代,服务质量再也不能仅仅用广告作品最终的呈现来衡量,更多的创意火花,往往会发生在策略形成或与消费者互动的过程中。“网络营销太过推陈出新”,这是张志弘看到的这个时代赋予公司最大的挑战,创意雷同在信息传播与接收几乎没钉时差的数字媒体上很难找到生存空间,传播业者永远不能对创意满足,数字营销的开始,也是不断修缮营销策略的起点。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篇4

2.掌握动画设计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二维、三维动画设计和创作的能力。

3.掌握交互式多媒体网站开发的基本技术,具备开发功能丰富的交互式多媒体网站的能力。

4.掌握数字影视技术、数字影视制作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运用拍摄、编辑、特效制作等技巧制作数字影视作品。

5.了解数字产品的产权保护及相关法律规定和行业规范,熟悉数字媒体产品项目的开发及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毕业生能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互联网、广告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新能源;

2 互联网/电子商务;

3 广告;

4 计算机软件;

5 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数字营销经理、新媒体运营、硬件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数字营销经理;

2 新媒体运营;

3 硬件工程师;

4 销售经理;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篇5

1.网络营销现状分析

伴随互联网应用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环境的迅速改善,网络营

销在电子商务市场所起的作用对企业整体战略影响越来越重要,不但在数字和形式上不断取得新突破,而且由网络媒体、广告公司、网民等所构成的网络营销生态圈也逐渐形成市场规模。2011年度,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到7.0万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46.4%;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1.87亿人,仅以淘宝网站在2011年淘宝商城双十一“光棍节”为例,当天促销交易额为33.6亿元,而在2010年当天仅为9.36亿元,这些数据已完全打破了传统广告主要使用网络媒体的心理关口。这使得网络媒体、广告公司、企业和高校不得不从策略的角度去重新审视电子商务体系中的网络营销的作用。

2.网络营销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体系制订脱节

网络营销课程特点是以Internet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介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完成的一种新型市场营销方式,课程内容覆盖营销学、计算机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可由于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滞后,从2001年起才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虽然在2011年电子商务出现井喷式发展,专业人士都认为迎来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黄金期,可事实刚好相反。近年高校扩招大大降低了入学学生的水平,教师在教授类似网络营销这样市场变化快速,营销手段多样的课程时,通常还在采用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很好地提升教学质量。目前网络营销课程体系多以市场营销为主框架进行设定,理论性较强,而网络营销中的常用营销工具与方法在体系中没有得到重视和应用。仅仅因为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有3~4年的潜伏期,只有走进就业期才能突显教学体系与企业

需求脱钩的事实。由于知识结构层次缺乏,电子商务方向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就业率大致为47%,电子商务方向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就业大学生平均水平。

2.2教学实践实训环节薄弱

网络营销是一门综合性扩张课程,需要授课教师具备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可现有师资水平大多都有专长,比如,侧重计算机技术或者市场营销等。并且大多数教师并没在相关企业从事过,故实施教学实践实训显得勉为其难。

再者,因为扩招迫使各高校硬件设施和资源配置无显著提升,故教学体系中的实践实训都形同虚设,由于没有真实的企业项目实践的引入,受到课时的压缩,多数学生的实践与理论水平都较为薄弱,大多数学生缺乏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核心根本力,毕业时难将所学知识为企业所用。企业如迫切需要就必须内部培训或者逼迫大学生回炉再造。

3.网络营销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初探

针对上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在教学体系、教学实践手段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探讨与实践。网络营销课程一定要从理论研究型转向实战案例型,具体创新改革措施如下。

3.1网络营销课程体系的修订

网络营销课程体系的修订,以解析网络营销岗位主要业务内

容为基础,重构项目实践为导向,主要培养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中运用互联网工具和手段帮助企业获利为教学目标。在网络营销教材选择上,大多高校选择的教材都是以4C与6W+6O理论体系套用在网络营销架构的书籍进行授课,学生掌握了许多市场营销知识架构与网络营销概念,但学完之后不知如何运用。所以,在体系的修订中,选择教程时,市场营销框架只能是作为背景进行过渡的,体系重心必须放在如何利用互联网或网络营销工具来开展营销活动,如何搜集企业商业情报、在Internet上营销推广企业产品服务、如何对网络产品营销定价与如何与网上客户进行互动沟通等。最后在每章教学体系设置中必须有典型相关企业案例作为章节回顾点进行总结和指导,让学生参与和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观念有极大的提高。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就业期的学生真正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决策的落实。

3.2网络营销教学实践手段创新

网络营销课程以及涉及电子商务专业相关课程教学和上机均应该在互联网连接的教室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完成,方便结合教

学进度和案例分析,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讲解。通过教师传授、案例分析、利用丰富网络工具教学手段和分组模拟项目开发过程,给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更多的企业项目体验。让学生掌握最新网络营销动态,实现对学生营销能力锻炼和实战文档编写训练,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

在网络营销教学实践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中首次提出和尝试项目环绕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和上机模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该门课程从学期第一次上机实践开始,要求每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行动手设置网络营销电子商务专业Blog或营销互动式网站项目,比如,网络营销教学实践常用ZBlog和织梦CMS自动生成系统。随着课程逐步深入,上机实践中教师围绕博客平台或营销互动式网站教授学生撰写专业博文,发表微博评论及进行网站SEO、友情链接及博文推广等具体网络营

销实践活动,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前根据学生撰写的日志数量、百度或者谷歌关键词排名效果、外部访问量及外部链接数等指标给学

生评定相应的实践成绩。这种以项目作为环绕实践教学的创新使学生有机会真实地接触到商务实践,真正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美对接。

总之,2012年我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迅猛发展,政府和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的重视、创新等都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社会对于大学培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只有让学员掌握网络市场营销的实质,增强校企合作模式,让项目案例来源企业,让教学实践模拟企业。在今后的教学环节中不断学习最新的网络营销知识与电子商务发展动态,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和归纳该课程的教学水平,以培养更多优秀的电子商务实战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黎军.浅析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21).

[2]李铮,李再侠.电子商务教学模式新探索[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篇6

二、围绕教学目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市场营销学》的课程特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不同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1.视听媒体的运用

视听媒体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技术,视听媒体的运用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视觉化,使之更好地表现所需讲授的内容。视听媒体的设计要考虑图像、文字、色彩3方面的因素。图像是媒体教材中的视觉材料,在《市场营销学》的《促进销售策略》这一章中第三节《广告》的讲授中,平面广告的运用多数都要用到图像。在《产品包装策略》这一章节中,讲授包装设计的原则,都可以利用图像、文字、色彩来表现所需讲授的内容。如,将宛西制药生产的月月舒痛经宝颗粒的旧包装与新包装进行视觉对比,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包装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2.视听觉媒体的运用

视听觉结合于一体的媒体被认为是一类非常好的传播媒体。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授商品策略这一章节的品牌与包装策略时,教材中选德国奔驰汽车的“梅赛德斯”这一品牌来阐述品牌的内涵。但是大多数同学对于这一品牌认识还是有一定局限。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柳云龙奔驰广告和奔驰全球E级轿车上海环球会的视频,就可以从奔驰广告入手,向学生介绍该品牌所凸显出的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等内涵。这样,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结合教师分析讲授,对品牌的内涵的认识便会加深。运用视听觉媒体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变为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将教材中的文字变为具体实例,启发学生去思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3.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篇7

2高校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目前,高校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传统教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2.1课程设计欠合理。

以往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单一,知识体系不健全,而且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有些课程即使开设,但是效果不理想。

2.2教材种类简单枯燥。

传统的教材多以文字为主,这使学生们对知识的把握完全依靠文字的理解和想象。而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有时来自视觉、听觉的感受,能够加强学生们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因此,传统的教材使学生对营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与客户的沟通技巧、广告的表现形式等等。

2.3教学内容与市场脱节。

目前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内容中大多采用的是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及国外其它企业引入的理论和案例,这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营销工作的实际情况并不非常吻合。

2.4课堂形式单一乏味。

当前市场营销学的课堂教学形式与其它课程一样,主要还是教师“填鸭式”的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形式。教师在讲台上讲理论知识,学生在下面记理论知识,不但死板教条,而且学生也觉得单一乏味。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互动现象在大多数高校仍然比较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培养创新性思维方式和意识。显然,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将难以适应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要。

2.5营销实践缺失。

现阶段高校市场营销学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脱节现象。有的高校根本就没有实践课,实践教育只是“一纸空谈”;有的高校虽然有实践教育,但只是安排简单的市场调研,让学生提交一份调研报告而已;或者只是安排在实验室里利用软件做些简单的程序练习。

2.6课程考核不科学。

目前大多数高校考核学生掌握课程情况的方法都比较单一,营销课程也不例外,即大部分是通过期末笔试来考核。而考核的内容又大多数集中在理论知识方面,实践实习方面的考核相对较少或者流于形式,这样就导致学生为应对考试而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从而会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片面,难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考核方式是“指挥棒”,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因此,不科学的考核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产生不良的影响。

3创新教学体系的思路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从课程体系设计创新、教材设计创新、教学内容设计创新、课堂设计创新、营销实践设计创新、课程考核设计创新、创新体系设计等七个方面构建教学体系创新模型,如下图。

3.1课程体系设计创新

为了优化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对营销类职业与岗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现代市场营销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进而分析市场营销人员的素质要素,最终确定市场营销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所需的课程体系。现阶段主要还应考虑与现有的课程类别相结合,具体思路如下:

3.1.1 围绕着能力的培养来设置相应的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各课程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整合。例如,商务谈判、商务沟通、营销伦理等新兴课程的设置。

3.1.2 重视基础课程设置,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些高校对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课重视不够,然而从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面对着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基础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例如,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不仅是满足电子商务、电子交易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整个社会信息化的需要;英语不仅是与国际用户谈判的需要,也是开展国际交往,寻找国际商机,提高交流平台的需要;宏、微观经济学、金融学等将为提高学生的经济观察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夯实基础。

3.1.3 专业课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讲述,更要重视和强调这些理论、知识以及技能的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加强实践知识的积累以及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

3.1.4 选修课的设置。目前,我们大多数高校的选修课不是很合理,虽然也能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目的,但从专业知识完善的角度来看,不是很理想。因此,选修课的设置要周密地计划,应该从完善各专业知识体系上为学生提供选择,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有竞争力。例如,可以围绕学生就业能力而需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为基础来进行选修课的设置。比如准备从事基金销售工作的同学可以选修到与证券投资相关的课程;准备从事机电销售工作的同学可以选修到与机电工作原理相关的课程等。

3.2教材设计

丰富教材方式,改变以文字教材“一统天下”的传统教材方式。提倡文字教材与电子教材结合,鼓励多媒体教材的使用,鼓励电子情景案例和经典案例的使用,探索和尝试网上电子习题。

3.3教学内容设计

3.3.1 教学内容符合市场要求。

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内容要面对市场。这样,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才有竞争力。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高校要能在教学内容上充分吸收来自企业的经验和思维,来完善营销专业的知识结构。

3.3.2 教学内容要符合国情和紧跟“热点”。

目前市场营销的教学内容中多用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及国外其它企业引入的理论和案例,这不符合现阶段我国企业营销工作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营销内容的选取上要是总结我国市场营销实践的以及我国企业实情的。同时,由于营销理论也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因此要能够关注最新出现的营销理论。例如,现在的整合营销、数据库营销、绿色营销、网络营销等等。

3.3.3 强化实践环节。

市场营销是一们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在目前的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明显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这都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要保证一定的实践课时量,特别是要进行实践项目设计的完善,详见营销实践设计。

3.4课堂设计

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1)理论讲述。在理论讲述方面,教师应该主要讲述核心的知识点,多介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要留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给学生自学研究。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基本原理。

(2)“热点讨论法”。所谓“热点讨论法”就是课堂讲述的内容要能紧跟“热点”。“热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新理论;一是新现象。

(3)尝试“开放式”课堂。根据每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计划地邀请企业界人士和有实践经验的学者走进课堂,使学生了解营销实战状况,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4)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相比传统的“板述”教学,多媒体的使用能调动学生听、视、写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述促销策略的广告作用时,多媒体的效果能使学生对广告的认识更为贴切。

(5)案例讨论。案例讨论能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乐趣,在乐趣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使营销能力得到渐渐提升。例如,案例讨论中的角色扮演就能使学生更理解营销实际境况,把握营销技巧。

(6)换位教学。俗话说“教是最好的学”,换位教学能够使学生通过“教”来学,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因为学生要想把必须掌握的知识讲授给大家,就必须自己先熟悉而且充分理解这些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将得到大大提高。

3.5营销实践设计

营销专业实践能力的缺失将严重阻碍学生营销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虽然营销实践教育都逐渐得到了不少高校的认可,但其开展效果不尽人意。市场营销实践教育不仅需要开设,而且开设的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的营销实践教育才更为有效。可以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来丰富营销实践形式:

(1)市场调查。通过市场调查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案例讨论素材。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加强对营销现象的理解。

(3)建立模拟实验室。营销模拟实验室的建立有利于学生体会和理解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把握营销过程中各环节应注意的因素。

(4)实习基地。营销实习基地的建设将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平台,同时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反馈到学校,作为学校研究的方向,这样可以实现校企的双赢。

(5)营销师资格认证。营销师资格认证将为学生完善和补充从事营销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将为学生疏通就业渠道,适应营销岗位,提供有效帮助。

3.6课程考核设计

考核方式不科学,将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效果。因此建立有效、科学的课程考核机制非常重要。可以考虑如下方法来健全和完善课程考核方法:

(1)“三三四”考试法。所谓“三三四”考试法就是指评定学生成绩时,30%来自课堂发言、实践活动的表现以及电子作业等考核形式所形成的平时成绩;30%来自营销案例分析报告的成绩和模拟实验室的小组评分结果;40%来自期末闭卷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

(2)网络考试法。这种方法可以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提高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同时,由于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应用的考试方式,也将培养和锻炼学生掌握计算机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7创新体系设计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篇8

论坛是以主题为核心,所有的内容都是按照主题分类,用户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喜欢的主题,然后发表见解展开讨论。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篇9

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桩工机械、筑路机械。三一混凝土输送机械、挖掘机、履带起重机、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1]

一、国内事件营销的现状与优势

事件营销(Event Marketing),一般是指企业经营者在真实与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利用突发事件或者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办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活动,通过制造或者借助有“热点新闻”效应的事件,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注意与兴趣广告,以达到提高企业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和最终促成产品与服务销售的目的。[2] 事件营销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新闻性和话题性事件的策划,吸引新闻媒体报道与公众的关注,实现企业的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的目标。事件营销具有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和促进产品销售的双重性,成功的事件营销策划,能够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点,从事件本身转移到企业的品牌形象与产品信息上来。

企业利用事件营销塑造品牌形象,促进产品销售成功的例子屡见报端,早在1915年万国博览会茅台酒就利用“摔酒瓶”事件,而名声大震。近几年,事件营销又频繁的出现于企业品牌传播和各类营销期刊上,并且一度成为深受企业追捧的热门营销方式,国内也不断涌现出经典的事件营销成功案例毕业论文范文。国内运用事件营销的企业大多为体育、食品、消费品等类别产品居多,由于工业品牌终端用户与销售渠道的特殊性,事件营销应用还不是很多。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展,统一润滑油以“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为主题将产品与事件联系起来,利用战争事件进行了成功的事件营销策略,迅速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和销量。企业在事件营销传播中也有因传播策略的不足,而导致品牌传播收效甚微,2003年蒙牛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过程中,积极利用神舟事件,整合媒介资源提升其品牌形象,而同样是作为神舟飞船事件营销的飞亚达手表,则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是飞亚达没有建立整合的事件营销传播策略、产品开发、后续品牌宣传与报道,而仅推出了一款纪念版的航天手表,直到年底才有相关的手表的宣传材料,错过品牌传播时机。

企业的事件营销相对于常规广告投放来说具有独特的优势,企业通过策划或者利用新闻事件传播企业形象,将企业品牌或产品的形象与新闻事件紧密结合,形成较高的媒体关注度和公众关注焦点。事件营销能有效避开竞争对手的广告干扰,具有传播成本低、传播效果好、传播范围广、传播时间久、[3]传播速度快的优势。

二、工业品牌的事件营销

工业产品与普通消费品的销售渠道和用户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面对企业或经销商,在工业品牌事件营销的传播过程中,必须考虑企业产品与事件的关联性,新闻事件与目标受众的关联性,企业营销传播与新闻事件的关联性。工业品牌必须慎重选择和策划新闻事件,仔细推敲传播策略,确定系统的传播技巧。

1.借势与造势相结合

工业品牌的事件营销,除了利用突发的新闻事件外,必须积极主动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利用事件营销传播塑造工业产品的品牌形象广告,促进产品销售。事件营销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借势,通过突发事件或者广受社会和新闻媒体关注的事件,将自己的品牌或者产品置入到新闻事件中,通过媒体报道和公众的关注,提升品牌形象和促进产品销售。另一个是造势,积极利用工业企业或者产品进行策划宣传,为企业营造积极的宣传环境和关注焦点,通过新闻事件将企业的产品和品牌信息到达目标受众。

2.营销事件与产品的关联性

工业品牌的事件营销成功的关键,是企业的产品、品牌要能够与所策划的事件具有紧密的联系,好的切入点是事件营销传播成败的关键。工业品牌终端用户和销售渠道的独特性,决定了事件营销新闻事件的造势策划与借势传播上,必须能够将企业、品牌、受众、事件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工业企业事件营销的最佳传播效果。否则,就会出现哗众取宠,造成媒体和公众高度关注新闻事件,而忽视企业的产品与品牌信息。三一重工的日本泵车捐赠事件就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3.新闻事件的时效性

企业事件营销非借势即造势,因此一定要抓住“势”,若“势”未到或大“势”已去,就没有进行事件营销的必要。[4]新闻事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对于企业或者品牌来说,要及时关注并利用新闻事件进行品牌传播,利用高关注度的新闻事件和注意焦点,建立起工业品牌产品的高关注度。相反,事后对新闻事件进行关联与报道,新闻变旧闻,将事倍功半,无法获得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也将错失最佳的传播时机,让竞争对手捷足先登。

4.品牌建设的长期性

工业企业的事件营销策略是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之一,绝不是偶然性的借势传播,也不是依靠一两次的事件营销的炒作,就能建立起强势的品牌,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建立起事件营销策划与运作机制。工业企业必须在日常的品牌传播中,善于策划与企业、品牌相关联的新闻事件,提高企业的品牌和产品的曝光度,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要善于把握与运用突发的新闻事件,提高工业品牌的知名度。

5.整合媒介传播资源

工业品牌的事件营销运作,需要整合各种的媒介传播资源,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事件营销的品牌宣传策划与传播,充分发挥新闻事件的高关注度,营造出新闻事件的传播氛围广告,利用广告、新闻会、软文、新闻报道等形式,提升企业品牌与新闻事件的关联度和影响力,引导新闻媒体、公众关注工业企业的品牌与产品。

三、三一重工的事件营销策略

三一重工善于利用国内外突发事件进行事件营销传播,从汶川地震、智利矿难到日本核危机事件,三一重工的事件营销策略,得到国内外新闻媒体与行业用户的高度关注,在救灾中三一重工的品牌形象不断得到提升,企业的系列产品销量稳步增长,事件营销成为了三一重工的营销手段之一。

1.品牌传播“造势”

作为工业品牌的三一重工,其销售对象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施工单位,三一在品牌宣传与媒介选择上,主要利用权威媒体造势,提高品牌知名度毕业论文范文。三一重工的造势宣传主要采取以下方式:①利用行业媒体作为产品和企业信息的平台,提高产品的有效到达率。比如在工程机械等行业期刊产品或企业的软文与专题报道。② 积极策划新闻事件凸显企业的技术优势。2007年三一重工提交的《世界第一臂架吉尼斯世界纪录申请报告》通过认定,66米泵车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该事件通过新闻报道成为行业用户与媒体关注的焦点,通过第三方塑造三一重工产品世界领先的形象。③重视线下营销渠道展示产品和塑造企业形象。三一重工根据工业品牌形象建设与销售渠道的特点,积极利用线下传播模式,通过参与大型行业展会,提高行业用户的关注度,提升品牌形象。比如积极参展2011 年美国CONEXPO-CON/AGG 工程机械博览会,该博览会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机械行业盛会;以及参加美国拉斯维加斯工程机械博览会、德国BAUMA国际工程机械展等,都在国内外赢得了普遍的关注和新闻报道。

2.“借势”营销传播

借势传播是三一重工的事件营销策略之一,借助突发性事件展示产品的技术优势,积极投入突发灾难事件的救援,获得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有效提升了三一重工的品牌形象,也展示了三一重工产品的技术优势。据媒体报道,三一重工支持汶川灾后重建,投入灾后建设的三一重工工程机械产品多达1500台,部分重点工程使用三一产品高达30%~60%,体现企业产品的技术优势。2010年三一重工的履带起重机被选为智利矿工营救机械,以及2011年日本地震核泄漏事件,三一捐赠100万美元的62米长的泵车,赢得了国内外权威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展示出其在工程机械领域内的领先地位与技术优势,成功的塑造了在该行业的领导品牌的形象和地位。

3.系统的品牌传播策略

三一重工不管是主动造势还是借势营销上,建立了系统的媒介传播策略,形成了主动策划与借势传播的事件营销机制。三一重工借助于事件营销的信息载体,传播企业的产品信息与品牌形象,通过主动的广告投放、信息与新闻事件,传播产品信息与企业形象。仅三一重工在日本救灾捐赠事件广告,就获得了世界各地主流媒体的无数的新闻报道,从正面的视角展示三一重工负责任的企业形象,领先的技术优势。同时三一重工也积极利用各种渠道于救灾相关信息,让世界各地的目标用户和潜在客户,全面的了解三一重工的产品,为未来的市场竞争与开拓,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三一重工事件营销策略的启示

三一重工是国内工业品牌的一个代表,其利用事件营销策划与传播,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促进了产品的销售。三一重工的事件营销策略,对于国内其他工业企业和品牌的营销传播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借势”与“造势”相结合。[5]工业品牌事件营销的实施,必须为企业的产品和品牌造势,制造与企业、产品联系紧密的热点事件,提升产品的知名度与关注度,同时也要利用突发的新闻事件,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展示产品优势。三一重工善于策划和借助与企业相关的事件,进行品牌形象与产品的营销传播,并且积极参加行业展览,在行业期刊产品信息,积极利用救灾事件开展营销活动等。

2.建立事件营销传播机制。事件营销传播需要工业企业建立日常的事件营销策划与应对策略规划,确保平时主动策划各种品牌传播与产品营销事件,而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够有系统的应对机制,将突发事件与企业的产品宣传结合起来,引导公众、新闻媒体从事件本身转移到对工业企业的品牌和产品上来。从三一重工在近几年的事件营销案例来看,三一重工能够最快、最准确的参与和引导突发事件,高效率的进行事件营销传播,比如智力矿难、日本核危机等,使得三一重工的产品和品牌得以在全球进行展示,塑造出专业与负责任的品牌形象。

3.广告与媒体宣传互动毕业论文范文。工业品牌事件营销的核心之一就是必须制造新闻焦点、利用新闻事件,要达到预期的事件营销效果,必须积极进行事件策划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传播策划,注意利用与企业相关联的新闻事件,通过广告宣传、线下传播和新闻报道的方式,制造新闻焦点,将新闻事件焦点转移至工业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产品上来。日本的地震核危机事件,三一重工通过捐赠救灾泵车事件,就赢得了全世界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4.工业品牌事件营销必须与新闻事件、产品和终端客户有关联。工业品牌进行事件营销策划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展示产品和提升品牌形象。因此,工业品牌要进行有效的事件营销策划,就必须慎重选择新闻事件,所利用的热点事件,必须与工业产品的消费者、产品和事件本身有紧密的联系广告,才能达到工业企业事件营销的目的。

5.重点突出企业品牌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工业品牌面对的终端受众是企业,属于特殊的行业用户,在设备采购与品牌选择上,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功能性,工业企业的品牌价值是建立在企业产品核心利益之上。因此,工业品牌的事件营销策划,必须重点突出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产品的质量与功能等方面,凸显企业产品和品牌的核心优势。三一重工在国内是工程机械领域的领先品牌,尤其是混凝土泵车技术和产量全球领先,通过日本救灾事件,三一重工向全球用户与潜在客户,展示了企业产品的技术优势,也塑造了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五、结语

事件营销作为工业企业热衷的营销模式,必须建立在在充分的事件策划与品牌传播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产品销售。尽管事件营销在企业形象和产品销售方面有着诸多优势,但是并非所有企业或者新闻事件,都适合进行事件营销传播,还必须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在热点事件与工业产品之间有紧密关联性的基础上,制定媒介传播策划方案,才能够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否则,事件营销也可能成为企业的危机事件。

参考文献

[1]三一重工官方网站.三一重工介绍[EB/OL]. sanyhi.com/company/hi/zh-cn/about/group.htm,2011.4.7.

[2]廖以臣.论事件营销及其流程再造[J].求索,2004(2):18—20.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篇10

三一重工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桩工机械、筑路机械。三一混凝土输送机械、挖掘机、履带起重机、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1]

一、国内事件营销的现状与优势

事件营销(Event Marketing),一般是指企业经营者在真实与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利用突发事件或者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办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活动,通过制造或者借助有“热点新闻”效应的事件,吸引媒体和社会公众的注意与兴趣广告,以达到提高企业知名度,塑造企业形象和最终促成产品与服务销售的目的。[2] 事件营销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新闻性和话题性事件的策划,吸引新闻媒体报道与公众的关注,实现企业的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的目标。事件营销具有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和促进产品销售的双重性,成功的事件营销策划,能够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点,从事件本身转移到企业的品牌形象与产品信息上来。

企业利用事件营销塑造品牌形象,促进产品销售成功的例子屡见报端,早在1915年万国博览会茅台酒就利用“摔酒瓶”事件,而名声大震。近几年,事件营销又频繁的出现于企业品牌传播和各类营销期刊上,并且一度成为深受企业追捧的热门营销方式,国内也不断涌现出经典的事件营销成功案例毕业论文范文。国内运用事件营销的企业大多为体育、食品、消费品等类别产品居多,由于工业品牌终端用户与销售渠道的特殊性,事件营销应用还不是很多。2003年伊拉克战争开展,统一润滑油以“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为主题将产品与事件联系起来,利用战争事件进行了成功的事件营销策略,迅速提升了产品知名度和销量。企业在事件营销传播中也有因传播策略的不足,而导致品牌传播收效甚微,2003年蒙牛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过程中,积极利用神舟事件,整合媒介资源提升其品牌形象,而同样是作为神舟飞船事件营销的飞亚达手表,则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是飞亚达没有建立整合的事件营销传播策略、产品开发、后续品牌宣传与报道,而仅推出了一款纪念版的航天手表,直到年底才有相关的手表的宣传材料,错过品牌传播时机。

企业的事件营销相对于常规广告投放来说具有独特的优势,企业通过策划或者利用新闻事件传播企业形象,将企业品牌或产品的形象与新闻事件紧密结合,形成较高的媒体关注度和公众关注焦点。事件营销能有效避开竞争对手的广告干扰,具有传播成本低、传播效果好、传播范围广、传播时间久、[3]传播速度快的优势。

二、工业品牌的事件营销

工业产品与普通消费品的销售渠道和用户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面对企业或经销商,在工业品牌事件营销的传播过程中,必须考虑企业产品与事件的关联性,新闻事件与目标受众的关联性,企业营销传播与新闻事件的关联性。工业品牌必须慎重选择和策划新闻事件,仔细推敲传播策略,确定系统的传播技巧。

1.借势与造势相结合

工业品牌的事件营销,除了利用突发的新闻事件外,必须积极主动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利用事件营销传播塑造工业产品的品牌形象广告,促进产品销售。事件营销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借势,通过突发事件或者广受社会和新闻媒体关注的事件,将自己的品牌或者产品置入到新闻事件中,通过媒体报道和公众的关注,提升品牌形象和促进产品销售。另一个是造势,积极利用工业企业或者产品进行策划宣传,为企业营造积极的宣传环境和关注焦点,通过新闻事件将企业的产品和品牌信息到达目标受众。

2.营销事件与产品的关联性

工业品牌的事件营销成功的关键,是企业的产品、品牌要能够与所策划的事件具有紧密的联系,好的切入点是事件营销传播成败的关键。工业品牌终端用户和销售渠道的独特性,决定了事件营销新闻事件的造势策划与借势传播上,必须能够将企业、品牌、受众、事件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工业企业事件营销的最佳传播效果。否则,就会出现哗众取宠,造成媒体和公众高度关注新闻事件,而忽视企业的产品与品牌信息。三一重工的日本泵车捐赠事件就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3.新闻事件的时效性

企业事件营销非借势即造势,因此一定要抓住“势”,若“势”未到或大“势”已去,就没有进行事件营销的必要。[4]新闻事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对于企业或者品牌来说,要及时关注并利用新闻事件进行品牌传播,利用高关注度的新闻事件和注意焦点,建立起工业品牌产品的高关注度。相反,事后对新闻事件进行关联与报道,新闻变旧闻,将事倍功半,无法获得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也将错失最佳的传播时机,让竞争对手捷足先登。

4.品牌建设的长期性

工业企业的事件营销策略是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之一,绝不是偶然性的借势传播,也不是依靠一两次的事件营销的炒作,就能建立起强势的品牌,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建立起事件营销策划与运作机制。工业企业必须在日常的品牌传播中,善于策划与企业、品牌相关联的新闻事件,提高企业的品牌和产品的曝光度,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要善于把握与运用突发的新闻事件,提高工业品牌的知名度。

5.整合媒介传播资源

工业品牌的事件营销运作,需要整合各种的媒介传播资源,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事件营销的品牌宣传策划与传播,充分发挥新闻事件的高关注度,营造出新闻事件的传播氛围广告,利用广告、新闻会、软文、新闻报道等形式,提升企业品牌与新闻事件的关联度和影响力,引导新闻媒体、公众关注工业企业的品牌与产品。

三、三一重工的事件营销策略

三一重工善于利用国内外突发事件进行事件营销传播,从汶川地震、智利矿难到日本核危机事件,三一重工的事件营销策略,得到国内外新闻媒体与行业用户的高度关注,在救灾中三一重工的品牌形象不断得到提升,企业的系列产品销量稳步增长,事件营销成为了三一重工的营销手段之一。

1.品牌传播“造势”

作为工业品牌的三一重工,其销售对象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施工单位,三一在品牌宣传与媒介选择上,主要利用权威媒体造势,提高品牌知名度毕业论文范文。三一重工的造势宣传主要采取以下方式:①利用行业媒体作为产品和企业信息的平台,提高产品的有效到达率。比如在工程机械等行业期刊产品或企业的软文与专题报道。② 积极策划新闻事件凸显企业的技术优势。2007年三一重工提交的《世界第一臂架吉尼斯世界纪录申请报告》通过认定,66米泵车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该事件通过新闻报道成为行业用户与媒体关注的焦点,通过第三方塑造三一重工产品世界领先的形象。③重视线下营销渠道展示产品和塑造企业形象。三一重工根据工业品牌形象建设与销售渠道的特点,积极利用线下传播模式,通过参与大型行业展会,提高行业用户的关注度,提升品牌形象。比如积极参展2011 年美国CONEXPO-CON/AGG 工程机械博览会,该博览会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机械行业盛会;以及参加美国拉斯维加斯工程机械博览会、德国BAUMA国际工程机械展等,都在国内外赢得了普遍的关注和新闻报道。

2.“借势”营销传播

借势传播是三一重工的事件营销策略之一,借助突发性事件展示产品的技术优势,积极投入突发灾难事件的救援,获得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有效提升了三一重工的品牌形象,也展示了三一重工产品的技术优势。据媒体报道,三一重工支持汶川灾后重建,投入灾后建设的三一重工工程机械产品多达1500台,部分重点工程使用三一产品高达30%~60%,体现企业产品的技术优势。2010年三一重工的履带起重机被选为智利矿工营救机械,以及2011年日本地震核泄漏事件,三一捐赠100万美元的62米长的泵车,赢得了国内外权威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展示出其在工程机械领域内的领先地位与技术优势,成功的塑造了在该行业的领导品牌的形象和地位。

3.系统的品牌传播策略

三一重工不管是主动造势还是借势营销上,建立了系统的媒介传播策略,形成了主动策划与借势传播的事件营销机制。三一重工借助于事件营销的信息载体,传播企业的产品信息与品牌形象,通过主动的广告投放、信息与新闻事件,传播产品信息与企业形象。仅三一重工在日本救灾捐赠事件广告,就获得了世界各地主流媒体的无数的新闻报道,从正面的视角展示三一重工负责任的企业形象,领先的技术优势。同时三一重工也积极利用各种渠道于救灾相关信息,让世界各地的目标用户和潜在客户,全面的了解三一重工的产品,为未来的市场竞争与开拓,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三一重工事件营销策略的启示

三一重工是国内工业品牌的一个代表,其利用事件营销策划与传播,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促进了产品的销售。三一重工的事件营销策略,对于国内其他工业企业和品牌的营销传播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借势”与“造势”相结合。[5]工业品牌事件营销的实施,必须为企业的产品和品牌造势,制造与企业、产品联系紧密的热点事件,提升产品的知名度与关注度,同时也要利用突发的新闻事件,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展示产品优势。三一重工善于策划和借助与企业相关的事件,进行品牌形象与产品的营销传播,并且积极参加行业展览,在行业期刊产品信息,积极利用救灾事件开展营销活动等。

2.建立事件营销传播机制。事件营销传播需要工业企业建立日常的事件营销策划与应对策略规划,确保平时主动策划各种品牌传播与产品营销事件,而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够有系统的应对机制,将突发事件与企业的产品宣传结合起来,引导公众、新闻媒体从事件本身转移到对工业企业的品牌和产品上来。从三一重工在近几年的事件营销案例来看,三一重工能够最快、最准确的参与和引导突发事件,高效率的进行事件营销传播,比如智力矿难、日本核危机等,使得三一重工的产品和品牌得以在全球进行展示,塑造出专业与负责任的品牌形象。

3.广告与媒体宣传互动毕业论文范文。工业品牌事件营销的核心之一就是必须制造新闻焦点、利用新闻事件,要达到预期的事件营销效果,必须积极进行事件策划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传播策划,注意利用与企业相关联的新闻事件,通过广告宣传、线下传播和新闻报道的方式,制造新闻焦点,将新闻事件焦点转移至工业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产品上来。日本的地震核危机事件,三一重工通过捐赠救灾泵车事件,就赢得了全世界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注。

4.工业品牌事件营销必须与新闻事件、产品和终端客户有关联。工业品牌进行事件营销策划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展示产品和提升品牌形象。因此,工业品牌要进行有效的事件营销策划,就必须慎重选择新闻事件,所利用的热点事件,必须与工业产品的消费者、产品和事件本身有紧密的联系广告,才能达到工业企业事件营销的目的。

5.重点突出企业品牌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工业品牌面对的终端受众是企业,属于特殊的行业用户,在设备采购与品牌选择上,注重产品的质量和功能性,工业企业的品牌价值是建立在企业产品核心利益之上。因此,工业品牌的事件营销策划,必须重点突出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产品的质量与功能等方面,凸显企业产品和品牌的核心优势。三一重工在国内是工程机械领域的领先品牌,尤其是混凝土泵车技术和产量全球领先,通过日本救灾事件,三一重工向全球用户与潜在客户,展示了企业产品的技术优势,也塑造了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五、结语

事件营销作为工业企业热衷的营销模式,必须建立在在充分的事件策划与品牌传播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产品销售。尽管事件营销在企业形象和产品销售方面有着诸多优势,但是并非所有企业或者新闻事件,都适合进行事件营销传播,还必须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在热点事件与工业产品之间有紧密关联性的基础上,制定媒介传播策划方案,才能够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否则,事件营销也可能成为企业的危机事件。

参考文献:

[1]三一重工官方网站.三一重工介绍[EB/OL]. sanyhi.com/company/hi/zh-cn/about/group.htm,2011.4.7.

[2]廖以臣.论事件营销及其流程再造[J].求索,2004(2):18—20.

[3]陈福宝.论海尔事件营销传播的品牌效应[J].新闻爱好者,2010(8):24—25.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篇11

伴随我国媒介市场化脚步的加快,《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从早期只是少数院校开设的选修课转成为大多数新闻传播专业的必修课程,在独立学院新闻专业培养方案中也大多增加了《媒介经营管理》这门课程。但是,对媒介经营管理教育进行考察时却发现,独立学院在教授这门课程时照搬照抄一本院校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方法上“理论讲得多、实践机会少”、教学内容“重管理轻营销”、严重脱离独立学院教学层次,以致不少独立学院新闻院系的学生认为这门课“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鉴于此,我系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独立学院教学特质和新闻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该门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初步搭建了“《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校内实训平台”。

一、《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的定位

在教授《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之前,必须首先准确地定位该门课程的教学理念,才能科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喻国明教授认为“《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既是一门通识课,也是一门技能课”[1]。新闻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新闻采写方面的理论知识,也必须了解传媒业运行的机制和过程等基础知识;不仅要掌握采写编评摄等业务技能,而且也要掌握一些必备的媒介经营管理技能,如媒介产品设计、媒体市场调研等。本文所搭建的“媒介经营管理实训平台”也正是基于这一教学理念。

二、校内实训平台的搭建

鉴于新闻单位的日常运作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参与实践的要求,故采用校内“模拟实训”的方式,根据杂志社工作流程,在校内建立仿真的杂志社运作实训环境。其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杂志出版小组,模拟一个杂志创刊的全部流程。整个流程分为7个步骤:针对一份即将创办的期刊进行市场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撰写期刊策划书――根据策划书制作第一期期刊――印刷和发行期刊――进行读者反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撰写期刊改版策划书――根据改版策划书制作第二份期刊。期间共提交5 个成果,包括一份调查计划(附问卷)、一份策划书,一份期刊成品、一份改版策划书和一份改版后的期刊成品。在实训期间,将由《新闻采访学》任课老师、《新闻写作》任课老师、《新闻摄影》任课老师、《编辑与排版》任课老师协助《媒介经营与管理》的任课老师对实训的相关流程进行监控,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三、搭建《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校内实训平台的动因

(一)立足于独立学院的教学层次

从教学内容上看,现有的《媒介经营与管理》方面的教材和教学大多“重管理轻营销”。虽然各校的名称各不相同,如《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媒介管理研究》等,但内容大致接近。涉及“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计划与统计、人力资源管理”[2] 等管理方面的内容居多,关于媒介经营方面,只有“媒介经营模式、广告与媒介经营”等少数章节。片面强调管理脱离了“独立学院学生没有媒介管理经验,而且很难一毕业就走上管理岗位”的实际,学生很难对书上介绍的管理知识产生切身体会,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从教学方法上看,一本院校在教授该课程中多采用了“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而且所引用的案例都是业界中的翘楚。如发行创新的《中国青年报》、首先进行集团化改革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上市的北青传媒以及品牌运作十分成功的凤凰卫视等。这种“对国内外著名媒体的经验进行解读”的案例分析法,与一本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所进入的大多是国内外知名媒体、平台比较高有关。但是,独立学院的新闻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多半进入的是中小型的企业内刊、行业期刊杂志,刻板的参照一本院校进行案例教学不符合独立学院实际。学生普遍反映这些案例在工作中的可模仿性和可操作性并不强,希望增加更多动手的机会,仅仅用“案例分析”辅助这一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独立学院学生的要求。此外,与一本院校新闻专业学生较高的就业平台,独立学院新闻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多半进入相比中小型的企业内刊、地区性的行业期刊杂志等。而建立仿真的杂志社运作实训环境给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与独立学院新闻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较为一致,是根据独立学院的实际而进行的创新和调整。

(二)业界亟需营销人才

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共有5000多家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达55万人,但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才却不到1%[3]。目前,传媒行业最缺乏的是经营管理人才,有专业营销管理经验的人才极少。业界对人才的争夺也集中在这个层面,包括主编、美术总监、经营总监、广告经理、发行经理、品牌推广经理等。

2003年《北京青年报》的总编辑张延平在“21世纪教育学峰会”上也提到“既懂媒体又懂经营”[4] 的人才是报业最急需的三种人才之一。张延平自1998年任《北京青年报》总编辑,2002年任社长。在他的经营管理之下,《北京青年报》取得了骄人的经营成绩:2002年该报的发行总量在北京报业市场上排在第二位,固定订户排在第一位,广告收入在全国位居第二。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专业, 本人就是一名典型的“既懂媒体又懂经营”的人才。随着我国新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化脚步加快,新闻教育必须适应业界对“既懂媒体又懂经营”复合型新闻人才的要求。本专业在教授《媒介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在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之外加上一个实训环节,也是基于就业市场的需求而进行的尝试。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比起阅读和听课,实践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 甚至有人说“阅读的信息,我们只能记得10%,听到的信息,我们也只能记得20%,但所经历的事情,我们却能记得80%”。有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实训环节,通过实训方式来模拟媒体的运作全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整合新闻的各种技能

新闻专业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学习了大量实践性较强的业务课程,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与排版》、《新闻评论》、《新闻摄影》、《广告策划与设计》等。根据调查发现,新闻专业的各门业务课程多处于各自为政的断裂状态。学生在修完一门业务课程之后,如果没有实践,这些技能将无法相互贯通,也无法内化成为学生的综合能力。由于《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具有学科交叉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一般放在大三阶段开设,学生在之前一般都已经接触了采访、写作、编辑排版、评论、新闻摄影摄像、广告设计等业务课程。此时,在大三才开设的《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拟通过成立杂志出版小组的方式将各个相互独立的专业技能,包括“问卷制作、市场调查、期刊策划、采写编评摄、发行、广告运作”等新闻业务和运营管理等业务技巧有机串联起来,模拟传媒运作的整个流程,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增强学生对媒体各个流程的理解和认知。

(五)督促学生在实训平台上学习锻炼

2005年12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质疑“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算合格吗?”[5]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如果说,用“一部分新闻学博士是跨专业报考的,从来没有接触过新闻业务”来为这些新闻学博士开脱,还情有可原。那么,现在普遍存在的新闻专业本科生连简单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的现象,也为我们的新闻教育敲响了警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新闻教育偏重于理论教学,对学生的实践不够重视。或者因为校内外实践的机会比较有限,或者因为学生实践的主动性不高,都导致学生在动手方面缺乏锻炼。因此,基于杂志社工作流程,在校内建立仿真的杂志社运作实训环境,能够为所有同学提供平等参与实践的机会。同时,也变实践的自愿参与为强制参与,施加适当的压力让学生从事新闻实践,通过模拟实训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也有助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

四、存在问题和未来设想

虽然,《媒介经营管理》校内实训平台实施的时间并不长,但学生们的积极性、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这是一个大胆而全新的尝试,少有经验可循,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调查有效性的监控、组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广告赞助难以操作、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以及指导老师的分工合作等。

由于本门课程的“试验”特性,在诸多方面仍需要完善。一是鉴于本专业还没有一本属于学生的专业期刊,可从学生的方案和作品中评选出最佳的创刊方案将之作为我系新闻专业期刊的蓝本,从而将实训平台常态化、规范化和组织化;二是增强实训内容的多样化,鼓励学生走出去,与媒体、企业合作,为其策划活动、制作节目或进行调查等等。

媒体环境的变化和独立学院的特质,都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积极进行探索,探索面向就业市场、面向学院实际的教育思路和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 王斌.喻国明.媒介经营管理课程包建设:实践导向的体验式教学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3).

[2] 陶建杰,张志安.高校媒介经营管理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新闻知识,2007(2).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篇12

我们现在正处于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是以数字化为标志,网络为载体的。电影的营销,不再局限于电影院的海报、报纸上的广告和电视上的预告,而是集聚各种新的媒体方式。微博就是其中的一种,微博的兴起,为电影的营销提供了又一个新的平台。

一、“微博时代”已经到来

微博全称为微博客(microblog),它构建于web,wap和各种客户端上。与博客不同,微博内容限制字数,每次只能以最多140字信息,微博内容简练而不简单,同时微博允许转发和评论,操作简单便捷,因此微博的参与性更强。以新浪微博为例,“据 2010 年 11 月 6 日召开的中国微博开发者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 2010 年10 月底,新浪微博的用户已经达到 5000 万,新浪用户平均每天超过 2500 万条微博内容,从 2010 年8 月 28 日截止 10 月底,新浪每月增长了 1000 万新用户” [1]。截至2013年3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增长到5.36亿。而如今微博的迅猛发展,微博用户的与日剧增,利用微博进行电影宣传成为电影营销的新途径。微博具有以下几个与互联网媒体不同的特点:

第一,微博更新速度迅猛。以新浪微博为例,每天的微博数超过 300 万。微博以迅猛的速度在更新,让越来越多的新的信息源源不断的呈现在受众面前,受众应接不暇。

第二,微博的辐射面广。微博有三大功能:评论,转发和私信功能,其中的转发功能能让用户看到用户关注的好友转发的微博,而且用户还可以再次转发该微博,使之呈现在关注该用户的好友面前,这种转发功能将造成同一内容的N级传播,这样一来,微博的辐射面将变得更广。

第三,微博的多元化。微博的多元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户获取微博信息的方式多元,用户可以通过网页,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渠道获取微博信息;另一方面是内容和功能多元,用户不仅能文字,还能照片,视频,链接等。

第四,微博参与者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普通人注册的微博用户,另一类是由明星或者专业机构注册的微博用户。微博参与者虽分为两类,但他们交流起来没有任何屏障,普通人也能评论或转发明星微博,一些明星也愿意回复大家的留言,在微博平台上与粉丝互动。

第五,由于每条微博的字数被限制在140字以内,使得每条微博的信息集中,精简,也更琐碎。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微博是更适合人们快速浏览消息的方式[2]。

微博的特点为电影宣传提供了很大便利,电影宣传方可以利用微博在短时间内最新的电影讯息,并自动推送至关注者面前。而且微博的辐射面广,利用好微博进行电影营销,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良好口碑。最后微博是一个免费平台,电影宣传方用微博进行营销可以节约成本。

二、《致青春》的微博营销

赵薇执导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2013年4月26日上映,上映仅十六天票房突破6亿,国产爱情片的票房纪录也相应被刷新。一部投资6000万的电影,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票房,离不开这部电影在上映前期所做的种种宣传营销。而这部电影在宣传手段上,不仅选择了传统媒体,还选择了目前新兴的网络媒体——微博。《致青春》借助了微博的力量,让电影最终能取得如此的高票房,微博营销功不可没。

《致青春》电影的官方微博(以新浪微博为对象)在2012年3月2号正式上线,截止2013年10月14日,的微博数为2675条,粉丝数143570。微博从电影即将开机前开始运营,一直持续更新到上映时,截止今天,官方微博仍在更新。持续运营了一年多的微博,为《致青春》的票房做了多大贡献?下面将从微博内容和营销策略两个方面来分析微博营销对《致青春》票房大获成功产生的作用。

(一)《致青春》电影微博的宣传内容

一部电影若要通过官方微博进行宣传,那么“官方”身份的权威性使得微博的内容至关重要,应该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微博内容选择的出发点。

为了引起受众的关注和满足受众需求,微博经营者就需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和兴趣爱好。《致青春》原著和电影版的主要观众是80后、90后群体,所以影片在开始创作时就明确了它的定位—— “怀念”和“青春”,《致青春》的宣传内容都围绕“怀念”和“青春”展开,以唤起受众的青春记忆,引发当代青年的集体回忆。用户拥有自由选择权和自主定位权是微博用户具备的一大特点,微博用户会自主地关注他们喜欢的或者感兴趣的微博博主,只有被用户关注的博主更新的微博,才会自动送到用户面前,因此,微博的内容必须切合受众的兴趣点,才能博得用户关注,乃至参与。微博的资讯也应从情感层面,趣味层面,和创意层面出发,对资讯进行包装。电影运营的整个过程——从制作、发行、放映到后续电影产品开发——这些内容都应被电影的微博营销这一方式包含其中。此外,还有电影的预告片、海报、主题曲MV、拍摄花絮、主创人员访谈等相关资讯都可以通过微博与广大观众见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影在微博这一平台上的受众中的曝光率[3]。

《致青春》微博按照类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原创文字、转发文字,原创图片、转发图片,原创视频、转发视频。2000多条微博分为转发和原创两大类,原创微博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影片拍摄进展,花絮等。转发的微博主要包括对主要演员的微博,以及和“致青春”主题相关的网友的微博。

当然,电影利用微博进行宣传不是单一的,而是要与其他有影响的微博互动,通过互动形成一个热点话题或微博群,引起大量微博用户的广泛关注。据统计,关于《致青春》电影的宣传至少有24位新浪大v参与转发,这些大V的粉丝数已经超过3.7亿,通过这些大V的宣传,为《致青春》赚足的人气和口碑。

除了转发与原创微博以外,《致青春》微博还利用微博的“微话题”功能,让更多的受众参与到有关“致青春”的讨论中,“致青春”的微话题包括适合所有受众参与的#致青春#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还有针对不同身份的观众的话题,比如2013年6月份的“致青春,毕业季”和“致青春,致高考”。除以上这些内容,它也发起了投票,征文等活动。

(二)《致青春》的微博营销策略

1.“意见领袖”营销策略。“就信息或言论扩散的特征而言,微博呈现出塔形结构。处于塔尖的是传统概念中的‘舆论领袖’” [4]。因此,参与拍摄的知名导演、导演明星在电影微博营销中责无旁贷,因为他们在微博“粉丝”中的形象有亲和力,在推广中让人容易接受[5]。导演赵薇本来就在微博界拥有众多粉丝,而且这部影片的主要演员也是当下的知名演员,在这些大牌明星作为“舆论领袖”,并且还同时互相@彼此,互相转发彼此微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某一事件在同一时间的曝光率,为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热门话题起到重要作用。

2.口碑营销策略。《致青春》是由辛夷坞的小说翻拍,辛夷坞的小说本身就获得了良好口碑,这就为《致青春》电影的良好口碑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在“意见领袖”的带领下《致青春》的官方微博和电影本身在电影上映前就广受大众关注和期待,在影片上映之后,微博宣传继续借助“名人效应”,让好口碑在更多受众中传播。《致青春》的微博大量转发了多个名人观看完《致青春》电影后的感想,名人都对影片赞不绝口。在微博的及时性的特点之下,《致青春》的良好口碑被迅速传播开来,让本来就对影片充满期待的受众更加期待,也让那些不太感兴趣的受众因为他人的广泛关注不得不关注期待起来。

3.情感营销策略。情感营销,就是借由微博需要情感上的碰撞与响应这一特点,使得电影与受众之间产生情感上的交流,最终达到将微博的粉丝真正引入电影院,成为实际消费者的目的[6]。《致青春》以“青春”为主题,能引发很多年轻人对自己青春的回忆,青春是一去不复返的,如今一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电影,能在情感上与那些已经逝去青春的年轻人产生共鸣,有了共鸣,受众便会自发的参与到这个主题中,和《致青春》的微博产生互动。

4.互动活动营销策略。互动活动营销策略是这4种策略中,受众参与度最高的一种。微博让电影中的人物,导演,工作人员与微博用户进行交流沟通,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例如《致青春》微博会经常片场照片,受众在获知第一手电影拍摄资讯的时候,也让受众感受到自己也参与到了电影的拍摄中,受众会产生一种参与感,从而在心理上获得满足。

除此之外,前面讲到《致青春》的微博制造了几个“微话题”,也让不同类型的受众,广泛的,持续的,参与到了关于电影的讨论中。例如在“致青春,毕业季”这个微话题中,有572593个讨论,一些毕业生在微博上自己的毕业照并且参与到这个微话题中,《致青春》微博便转发了其中的一些毕业照,与受众形成互动,当一个官方微博转发了一个普通受众的微博,普通受众得到肯定的同时,也一下子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互动活动不仅让更多的受众参与进来,还能增强官方微博的亲切感,让受众在心理上与之靠得更近,以期形成更多共鸣与肯定。

三、结 语

电影的营销离不开传统方式的宣传推广,在“微博时代”,微博的种种特性让电影的宣传变得更加及时、丰富,富有参与性。微博营销在未来必定会成为电影宣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影利用微博进行营销的重要性也将越发凸显,“微博时代”为电影的营销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而《致青春》的成功,值得更多的电影宣传借鉴学习。

参考文献:

[1] 石木舟,叶馨.微博发展所遇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9).

[2] 司若,程功.全媒体时代电影的微博营销——以《失恋33天》为例[J].当代电影,2012(5).

[3] 樊斯文.试论电影的微博宣传营销——以《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微博营销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2(4).

新媒体营销毕业论文篇13

说到营销,不得不谈营销策划。策划是执行和管理营销活动的基础,一个企业进行营销活动讲不讲究策划,关系到其营销活动是否成功。很多企业对营销的认识相当片面,简单的把营销理解为推销、推广,这是营销手段落后的表现。事实上一些新型的营销手段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没有在这种变化中发现问题,找到需求和机会。这种需求既是企业自己的需求也有消费者的需求,不能发现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哪里来的发展勇气?

从企业能力方面来看,缺乏创新力是影响营销活动的重要因素。大部分中小企业一般进行中低端产品的生产,而这种产品往往缺乏技术含量,在大量重复化生产的情况下,价格战及其他不正当竞争模式形成恶性循环,很多中小企业就是在这种死亡营销的漩涡里面被淹没。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企业管理者认为创新没有用,花钱去搞创新不能给他们带来实际的、可以预估到的利益。所谓一年赚,二年赔,三年亏。无不是企业的这种经营思想在作怪。创新力代表一个企业的生命力,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生命力差的企业就会抵抗不住这种冲击,慢慢走向消亡也就不足为奇了。

企业发展没有方向,缺少战略和规划也会影响营销。很多中小企业认为市场足够大,哪怕只是很小的市场份额也够吃好久。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企业的根本不谈发展,只谈规模,只谈业务。争客户,找渠道就是其营销活动的核心。

在线咨询